对《小学数学测试命题的技术与创新》的思考(精选10篇)
在传统的数学命题中,命题是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有时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缺乏这类题型兴趣,对这些问题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这与新课程改革后的命题要求相册甚远。听了范存丽老师的学术报告后,我的思考是:
1、关注学生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其中数学素养的内涵主要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各方面的能力。数学测试中的题目情境应是具有实际意义,符合现实情况的。让学生解决有意义的真问题,明显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答题时感觉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解答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浸润在真实的问题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涵养。
2、考评题目注重贴近生活实际应用。因此,命题时我们注意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我们注意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让他们在解决生活数学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命题要具有运用性。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在设计试题时,我们注意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让他们在解决生活数学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使他们具有真切感和任务感,有助于理解数学的价值和认识数学的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上海二期课改教材中的一些传统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其新的要求和特点。而客观上,不可能每一位教师都是由第一册开始接手新教材的教学。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观上教师缺少着眼整套教材框架、线索的意识与分析能力,有的时候就往往把握不好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的“度”,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徒然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区域命题时,非常需要一个准确的把握,以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线索和意图,引导教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掌握每一个阶段应该把握到哪种程度。
例:“简便运算”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都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所不同的是,新教材在编排上的特点是“提前渗透、分层要求、逐步抽象”,所以同样的计算试题会出现在不同的年段,但实际上其展开和要求都是不同的。而在基层,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缺少年段意识,任意拔高要求。如对三年级上的学生,要求以递等式形式完整地写出“8×35+2×35”的简算过程。事实上,此时的学生对小括号还不怎么熟悉,更谈不上正确地使用。
针对上述情况,在区域命题时,对形如“8×35+2×35”的题在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解题要求,在三年级放在“直接写出答案”类题中,引导学生对数据形成敏感,进行自觉“巧算”,并能从运算意义角度加以思考与解释:8个35加2个35相当于10个35,就容易地得到答案350。在四五年级,才放在“递等式计算”中,要求学生完整写出简算过程8×35+2×35=(8+2)×35=10×35=350,并能从运算定律角度加以思考与解释:这样算不仅简便,而且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结果不变。
通过命题导向,关于“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教学,教师就明晰了:在一、二、三年级段,引导学生从运算意义角度出发,初步体验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一些运算定律或性质的思想,对“简便运算”不作基本要求,鼓励学生能够自觉观察、发现并自主进行“巧算”。这个进程时间较长些,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掌握的快慢进度可不同,主要是培养简便意识和渗透简算中的“等值”思想。
在此积累的基础上,到了四、五年级段,逐步抽象概括,正式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运算”作为基本要求,并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写出简便运算过程,说出简便运算的依据,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字转换过程中严格遵循等值原则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力求激发师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评价不应只是认定,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调控。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数学认知水平,也要关注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必须明确,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避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模仿以及复杂技巧。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命题时,突破传统小学数学命题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樊篱,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形式活泼、活而不难的问题,让学生在宽松的情境、饶有兴趣的探索中答题,充分展现能力、发挥潜力,把考试变成富有情趣的智慧之旅。为此,在为基层提供参考样卷进行区域命题时,应该对这样的命题率先作出探索。通过精心设计,力求激发师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例如,吐鲁番的奇观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下面()是反映上述奇观的吐鲁番某天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分析:这是一道针对四年级“折线统计图”学习评价的命题,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改编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读能力,注重学生对统计图真正内涵的感受与理解,即用数据与图形来描述现象。它一改折线统计图的传统命题方式,即直接问数量变化趋势,而是结合俗语对现象的描述来呈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辨别,作出判断与选择。
从基层反馈的信息看,师生都表示很喜欢这一题,觉得颇为新颖、很有意思,且难度不高,又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与本质理解。当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道未曾操练过的“新”问题时,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建立自信的成功的积极体验。
三、细心捕捉,有效促进教师的主动教学反思
区域性命题除了要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情况作全面真实的了解,还要对区域内教师的教学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与基层互动过程中做有心人,细心捕捉区域内教学真实状态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体现在命题中。实践证明,通过区域命题,能够引起教师对一些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广泛注意,有效促进其进行主动的教学反思。
例如,公园里有20棵向日葵,柳树比向日葵的6倍多19棵,也就是()倍少()棵。柳树共有()棵。
“海滨公园周末有游客500人,比平时的4倍多20人,平时有游客多少人?”
将下面的答案回到题中去检验,()是正确的。
(A) 2020人
(B) 120人
(C) 130人
分析:这是关于三年级“几倍多(少)几”应用问题学习评价所设计的一道填空题和一道选择题,意在检测学生对此类题中数量关系的真正理解以及分析问题、反思结果的意识与能力。从卷面结果反映,填空题有许多学生填不出前两空,选择题有不少学生填入A。
命题时的“灵感”就来源于在基层了解到的真实教学状态:教师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割裂而教而考,缺少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具体来讲,就是对“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缺少横向沟通,对“几倍多(少)几”的顺向问题和逆向问题缺少纵向沟通,使得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浮于表面,久而久之解决问题时不思考,只是建立一个简单反应,即看到“几倍多几”只想到用乘加解决,看到“几倍少几”只想到用乘减解决。
而往往到四年级学习“几倍多(少)几”逆向题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学生无法区分顺逆向题而频频出错,教师还会抱怨“怎么连原来会做的顺向题也不会做啦”。
以上命题引起了基层教师的广泛讨论,普遍反映对这块内容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对于怎么教有了方向。在质量分析中,教师们纷纷主动反思:在教“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时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看,学生也就不能真正深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做好沟通,相信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能灵活转换,从而解题思路也更活跃……原来以为,几倍多(少)几的逆向问题要到四年级再学习,就没想到可以有所涉及,可单一的教学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形成思维定势,掩盖问题。此题以巧妙的方式既避开了逆向问题的求解,又要求学生具有整体认识,真正聚焦数量关系去分析理解。看来,有些内容虽然螺旋式分布在不同年段,教学时却要有着眼整体、统筹思考的意识。
例如,妈妈要在一块长125厘米、宽66厘米的长方形桌布四周缝上一圈花边,至少需要买多少厘米长的花边?(将答案凑整到十位)
分析:此题是四年级的一道命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实际自主地选择合适的计算结果处理方法,即这里是选用“进一法”来处理结果。
因为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关于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的教学,教师重技能技巧训练、轻实际应用,于是就有了这一题的命题设计。果不其然,许多学生想当然地选用了平时反复操练的四舍五入法来处理结果,结果就出了错。这一现象引发了教师们的普遍反思:在平时教学中,常常是直接告知学生用什么方法对结果凑整,忽视了引导学生形成根据实际自主选择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平时练习设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机械训练反而会让学生形成不良的思考习惯。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正确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照实验稿,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所占篇幅更大,表述更为具体,条理也更加清晰。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期末测试的命题工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我刊特邀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部分地市教研室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提出观点,展示实例,以供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借鉴。
分析近年我省小学语文期终测试试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命题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对语文课程有效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命题的内容偏向识记语文知识,不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而且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命题走“套路”,凭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命题论证与设计,不能较好地把握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期终纸笔测试命题的相关问题与同行共商榷。
一、测试命题的目的
语文期终测试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减轻课业负担;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其命题应指向语文课程、指向教师教学、指向学生学习。
1.指向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特质所在,与“学习语言文字”的说法有着本质区别。作为语文终结性测试的命题,应该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而不单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以及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从以下四个选项中找出与带点词意思最接近的词,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骄傲(?摇?摇)?摇A.娇气?摇?摇B.自大?摇?摇C.满足?摇?摇D.自信”的命题与“在括号中填写近义词:骄傲(?摇?摇?摇)”的命题相比较,前者要求对诸多意思相近词进行比较,学生需凭借自己语文实践的经验和语感进行判断和选择,这不单是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包括语言材料积累、语感能力等)的考察,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征;而后者只是要求学生写出“骄傲”近义词,这明显指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记,其命题并非直指语文课程性质。
2.指向教师教学。期终测试命题应对教师教学的改进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第一,命题标的要单一,应有利于诊断教学问题。
题例:找出读音错的一个词,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年级下期试题)
réng lòng huǎn luò
A.仍然 B.摆弄 C.缓慢 D.落后 ( )
本题主要考查字的读音,具体考查受地方音影响的声母为r、l、n、h的字的读音,命题标的单一,有利于分析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若命题标的不单一,会对分析、诊断教学问题带来困难,不利于教学改进。
第二,命题立意依课标,应有利于把握教改方向。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而并非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识记水平。例如考查学生对文本人物评价的能力,命题选取未教文本,就比要求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更具有教改导向意义:前者重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和人物评价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标精神;而后者则可能导致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有关课文人物评价内容,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且阅读实践能力低下的不良后果。
第三,命题与教学整合,应有利于推广教研成果。语文测试命题要体现语文教研教改的成果。例如,通过命题要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考查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考查学生阅读想象和体验文本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和揣摩语言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指向学生学习。第一,命题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目标,懂得学语文主要应获得什么?第二,命题要倡导有效的语文学习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三,命题要真实反映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矫正等多功能作用。
二、测试命题的内容
语文期终测试命题的内容是由语文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内容、本学期学习内容及测试目的所决定,综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框架,从“积累”“阅读”“习作(写话)”三方面来架构测试内容。
1.“积累”部分。这里所提到的“积累”不是机械、单一地重复识记语文知识,而是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及其运用能力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是多方面的,包括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内涵的积淀,还包括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层面的积攒。从纸笔测试架构“积累”的命题内容主要有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考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或运用常用词语、成语;考查课文优美句段及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的识记、理解、运用等。如下表: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四个基本阅读能力。
三种情境:为了获取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为了完成任务的阅读。
四个能力: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做出评价或解决问题——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或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如下表:
3.“习作(写话)”部分。习作(写话)部分着重考查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第一学段:能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并根据需要分段表述。
三、测试命题技术
为了确保测试能准确、有效、稳定地反映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我们必须关注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关注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和信度。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属标准参照考试,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目的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关于测试效度主要指测试是否有效考查学生本学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包括测试工具和测试实施的有效性,其关键是要把好测试命题关。命题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为参照;从教材及教学要求、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出发,设计考试内容结构,权衡各部分内容权重比例;认真考究每道试题的立意、题型、功能、评分标准以及难度、区分度等。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以下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权重分配表,供大家参考。
说明:
(1)“积累”部分的权重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对下降;“习作(写话)”部分的权重比例则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应提高。总体导向: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为了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阅读”部分的权重比例保持较高水平,这是因为阅读既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在语文水平性测试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基础知识由直接考察得分的形式逐步过渡到间接考察影响得分的形式,即在“阅读”“习作”中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能力。直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则由平时的形成性检测和单元诊断性测验来承担。
关于测试信度主要涉及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如答案可猜、题量不足、难度过高或过低等都是影响试题可靠性的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若评分标准不客观、随意性大,则直接影响试题的信度。
2.难度和区分度。作为标准参照考试,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难度一般控制在0?郾8~0?郾95之间为宜,要求试卷在总体反映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程度,为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供依据。因而,掌握试题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是提高命题质量的重要指标。
难度与区分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一般来说,难度较大的试题,其区分度相应大些,但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试题的区分度。期末语文纸笔测试卷理论上按8∶1∶1安排试题难度较为合适,即测试卷试题总体要求难度适中,80%的试题适用中等生(基本题),10%的试题适用优等生(较难题),10%的试题适用学困生(较易题)。试题的难度是相对的概念,同样的试题相对于不同区域、范围、对象其难度值是不同的,因而,预测试题难度值一般要抽选具有代表区域性特征的对象进行测试来确定;也可以从本地区近些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把握测试题的难度。
作者:刘立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仁合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题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形式,原则,整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数学、学科整合[正文]:电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得多媒体技术深深的植入教育领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的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功能。只有合理的使“学科知识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点”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提高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的水平,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互补优势。逐步加快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的模式走向成熟完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原则
1、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三、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学生通过课堂得到经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从广义是来说,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可以模仿传统的钉子格图围出各种“平行四边形”。解决了传统教具空间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2、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计算机对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后台技术支持。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例如教学《质数合数》时,flash课件可以允许学生对屏幕上的自然数“拖拽”分类。优化了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
3、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尤其是正处于爱动、爱闹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无趣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小学课堂,能与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如,教师在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把涉及的分数加减问题运用多媒体的`课件进行生动的展示,利用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增多和减少来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1/2-1/4=?”问题,老师可以利用一个苹果切去半个苹果,用刀切去1/4个给一个小朋友,问这个小朋友还有多少苹果?这样的视频来进行教学,既可以把单调的等式生动的表达出来,又可以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
二、把多媒体与教师授课的过程进行整合
课堂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过程。如果授课过程过于无聊,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进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授课。而把教师的授课过程与多媒体进行整合,运用多媒体中声音、图片、视频等技术进行授课,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如,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一道应用题用视频的方式把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讲解“小明与小丽相距50米,小明每分钟走6米,小丽每分钟走5米,问多长时间二人相遇?”这样的问题时,把授课的过程变成多媒体的展示过程,先让学生进行理解,再由教师进行解答,一定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合理整合对小学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一种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方法,应该在教学中得到推广。
命题者在命制压轴题时,通常在所设计的问题中渗透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考生要想顺利求解数学压轴题,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常见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压轴题的设题方式,并进行分析解答,希望对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以二次函数和四边形为背景的压轴题
例1%已知,如图1,抛物线y=ax2+3a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1,0),OC=3O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2,过点D作DM∥y轴,分别交线段AC和x轴于点M、N.
点评:本题综合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平行四边形等知识,其中第(2)问巧妙利用坐标法,过点D作x轴的垂线,将△DAC分割为△DAM和△CDM,从而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表示为以点D的横坐标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解决第(3)问的关键是准确画出所有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点P的坐标.求解这类题目时,要充分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几何图形的特征,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力求不重不漏,全面解答.
命题思考:将第(3)问改编为:(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以二次函数和三角形为背景的压轴题
例2%如图5,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和C(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6,连接BC,当点P为直线BC与直线l的交点时,△PAC的周长最小.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B(3,0),C(0,3)代入上式,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当x=1时,y=2,即点P的坐标为(1,2).
当m=6时,M、A、C三点共线,无法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
点评:本题综合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三角形等知识,其中第(2)问利用对称的知识,将求解△PAC的周长的最小值转化为求PA+PC的最小值,进而再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求解.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进行分类讨论,分别以M、A、C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方程求解.解答第(3)问时,要注意排除M、A、C三点共线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先分别以A、C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作圆与l相交,然后再作AC的中垂线与l相交,这样,也能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从而建立方程求解,但仍要注意排除M、A、C三点共线的情况.
命题思考:将第(3)问改编为:(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以面积为背景的压轴题
例3如图7,已知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相交于A(-3,0),B(0,3)两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C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使∠CBA=90°的点C的坐标;
(2)如图8,过点B作CB⊥AB,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过点C作CE⊥y轴,垂足为点E.∵y=-x2-2x+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CE=1.∵AO=BO=3,∴∠ABO=45°.∴∠CBE=45°.∴BE=CE=1.∴OE=OB+BE=4.∴点C的坐标为(-1,4).
点评:本题综合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垂直和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其中第(2)问直接利用AB与x轴所成角为特殊角,结合几何知识求解.解答第(3)问时,先求出点D的坐标,进而求得△ABD的面积,然后再根据△PAD和△ABD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但仍要考虑点P在x轴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
命题思考:将第(3)问改编为:(3)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B的面积等于3?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10所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以AB为直径作⊙M,过抛物线上一点P作⊙M的切线PD,切点为D,并与⊙M的切线AE相交于点E,连接DM并延长交⊙M于点N,连接AN,A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EAMD的面积等于△DAN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3),∴-3=a(0+1)(0-3).∴a=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配方,得y=(x-1)2-4.因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动点问题、二次函数、圆、三角形全等、常数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性强.观察函数的图象时,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弄清横纵坐标的含义,然后把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动点的运动过程结合起来进行求解.本题重点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通过将四边形的面积分解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简化了问题,便于求解.
命题思考:将第(3)问改编为:(3)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EAMD的面积等于△DAN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四.以二次函数和圆为背景的压轴题
(1)求点A、B的坐标;
(2)设点D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求点D的坐标;
(3)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A(-4,0),B(2,0).
点评:本题以圆和二次函数为背景,不仅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三角函数以及与动点相关的知识,而且考查了学生建立二次函数和方程的模型,以及运用转化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问中,当直线l与以AB为直径的圆相交时,满足∠AMB=90°的点M有两个;当直线l与以AB为直径的圆相切时,满足∠AMB=90°的点M只有一个.在本题中,灵活运用相似比解题比较简便,另外,正确添加辅助线以及准确地建立函数与方程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五、以运动为背景的压轴题
例6%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B(12,0)和C(0,-6),对称轴为x=2.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在线段AB上,且AD=AC,若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个动点Q以某一速度从点C出发,沿线段CB匀速运动,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线段PQ被直线CD垂直平分?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的时间t(秒)和点Q的运动速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结论下,直线x=1上是否存在点M使△M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点M的坐标(请直接写出答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抛物线过点C(0,-6),∴c=-6,即y=ax2+bx-6.由题意可得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动点型压轴题,涉及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对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等知识,渗透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本题第(2)问的第一种解法是利用几何知识将复杂问题等价转化为简单问题,与第二种纯代数的解法相比,计算量大大减小了.就本题第(2)问而言,也可以连接DQ,PC,证明△APC≌△DQB,得到PA=PD=QD.求解这类动点型的压轴题,关键是要充分结合动点的运动规律,将动态图形转化为静态图形进行分析,即实现“以静制动”的目标,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六、以相似和动点为背景的压轴题
例7如图16,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三个,它们的坐标分别为(2,1),(-3,-14),(5,-2).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求解第(2)问的关键在于找出相似三角形,数形结合,借助函数图象,结合点P的位置,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注意当点P的横坐标取值范围不同时,线段长度的表达式也会有所不同,按照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三类六种情况列方程.在第(3)问中,除了可以把△DCA分割为共底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OA进行求解外,也可以这样求解:
挖掘和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创新点,能够减少运用教材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开放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挖掘;利用;教材;创新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材它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的教学资源,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对教材进行合理裁剪、开发创造。只有依据教材而不唯教材,依据学生利用好教材,依据学情开发好教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想创新、敢创新
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能力的是环境,我力求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运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
1.减少对学生的约束和管制
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的、整齐划一的要求,避免对学生约束太多,束手束脚,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尽量从深层次上解放学生,激活课堂。如: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我经常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引导他们先尝试独立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在集体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我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见解,不仅耐心倾听,而且机智对待,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的设定不一致的意见,总会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延迟作出判断,然后课下搜集资料、请教其他教师并尽快给予答复。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会创新、善创新
面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数学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钻研好教材,用好教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起点。
1.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相连,容易引起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材料。如:《统计与可能性》一章中例1的主题图,呈现了足球比赛前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场景,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理解随机抛掷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在比赛前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开球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教学时我这样提问:(1)你从图中观察到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时候也会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始?此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3)你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始公平吗?此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能打开学生思路,开阔眼界。如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5页,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是:“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我首先让学生课前自己搜集生活中你所见到的可以用字母表示的计量单位,并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为了书写方便,人们经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多么的紧密相连。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既可以让学生“增加营养”,又能让学生发掘材料中新的资源,激发创新兴趣。
3.利用教材中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凸现学数学的价值;学生只有学习身边的数学,才能保持浓厚兴趣。新教材中的综合应用,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所出的问题都不再是简单的计算题、应用题,而是把题目都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操作题。如:五年级数学教材P77,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在这种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到再发现再思考,周而复始,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得以不断的发展、强化。
4.挖掘教材内容,不惟教材而教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指出:“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这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所以对教材我们也不能一味照搬,应该合理利用,尤其要符合学情。教师应该合理的对教材的例题进行整合、改造和重组,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景。例如:教五年级的“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一节时,我觉得例题虽然来自生活,但离学生较远,就改用如下三道题:(1)34元钱买了6本书,每本多少元?(2)每本字典6元,34元能买几本?(3)五年一班34人去公园划船,每6人一条,需要几条船?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感觉到自己“学到了有用的数学”,而且这三个情景的设计,巧妙的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进一法”、“去尾法”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轻松掌握了新知。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性作业是以“开放”为方向来加以组织和设计作业。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中的习题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把适合的题目进行“开放”,如:条件多余而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答案不唯一等等,让学生尽自己的努力,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如果找到一个答案,还引导他们去想“有没有其他答案?”,如果想出一种方法,还鼓励他们去想“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对挖掘和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创新点的思考,促进了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在自身钻研教材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
[2]陈国辉: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舟山教科研》
[3]陆炳荣:创新的尝试[M]知识出版社
[4]刘品一:小学数学“创新学习”探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5]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J]《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渝东街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16
想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教学模式创新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当前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原因则是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摆脱以往教学理念的桎梏。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观念比较陈旧,给创新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教学方向,也进行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但是很多教师依旧重视知识传授,没有认识到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观念较为陈旧①。并且,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只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校和家长过度重视升学率的提高,过度重视成绩提高,没有关注到学生自身需求。
(二)教学模式陈旧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法指导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如教师在讲王安石的《梅花》时,通过诗配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没有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而是自己一边讲一边画画,让学生感觉仅仅需要听老师讲就可以。教师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力难以发挥出来,这样的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②。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恰当
教学创新并不意味着杂乱使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而是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若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师运用新教学手段也只是改变了教学形式,甚至通过别人的课件来教学,不可能做好教学创新。学生所处阶段不同,其心理、生理以语言能力也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确保努力方向的正确性
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在一起,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③。此外,教师还应该引领和点拨学生,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实践和思考。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才可能做好语文创新教学。
(二)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时,首先应该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王崧舟教师在讲《与象共舞》这一课时,通过两种教法、两种思路上了这一课。一种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另一种教学目的是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及运用语言形式。这两种教学都使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虽然构思不同,但是教学一样精彩,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三)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课堂教学的改进,全面考虑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师应该全面研究教材,打破教学常规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实践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同时语文教学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重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拓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拓宽视野,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应该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应该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发挥其创造潜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确保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 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2011(5):16-18.
② 陈映洁.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63-164.
③ 于彩英.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3(8):11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2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比较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合,但是由于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上仍然存在着课件使用过多,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学习;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学生不能真正学到知识等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低微。笔者认为,要想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加有效,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借助信息技术,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的知识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出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化枯燥为有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了解对称轴的特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如果教师仅仅从理论上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过于枯燥无味,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与接受。此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放飞的风筝”“蝴蝶”“松树”“羽毛球拍”等图片,并且在这些图片中标出对称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对称轴两边的情况,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案例教师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它们设计成精美的图片,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可以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降低学习难度
由于学生年龄小,感性认识经验不丰富,因此,对于教材中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总是感到难以理解与接受。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使一些抽象、深奥、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降低学习的难度,进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时,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明白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动态性强的特点,把圆柱体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展开图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这清楚直观的动态效果图中,长方形的长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重合,长方形的高与圆柱体的高重合,这种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教学方法,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为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基础,教学效果显著。
本案例教师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把圆柱体的侧面剪开以后的展开效果图形象地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就把学生认为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学起来简单、轻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单一为灵活,丰富课堂练习形式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课堂练习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课后习题为主要练习内容,以学生自己做为主要练习形式,这种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练习形式,优化练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猜一猜”“比一比”“算一算”“闯一闯”等各种通关练习形式,并配上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和适当的音响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做、主动做。
本案例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容量大的特点,根据课堂练习的需要,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这样学生在做练习时必然会觉得轻松有趣,不仅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总之,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为指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提高学习效果服务!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文章试图从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本质关系入手,再结合实际灵活机动的运用科学方法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以构建一个和谐生态的绿色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教学理念不断革新,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培养思维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无比期待那种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来谈一谈我的粗浅见解。
所谓“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计划”。 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形成的结果。预设和生成并不是充满矛盾的“冤家对头”,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理应要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预设教学问题;生成则体现教和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促进和谐发展。也正因如此,“预设”和“生成”不仅没有矛盾,相反更像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教学的时候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才能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让课堂教学平衡于两者之中,一个别有洞天的教学胜境也才会出现!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应站在“生成”的制高点来优化预设,使我们的预设具有高屋建翎的眼光,使预设成为学生生成与发展的“指南针”。
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通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精彩生成”,通过“生成”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一节课教师往往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预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预设精要的课堂提问,预设若干弹性教学环节,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预留空间和提供条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富有智慧。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演绎出精彩纷呈的成功课堂。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前面创设情境引入到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创造一个圆吗?”在这里只提到“利用你身边的工具”,并没有要求用什么样的工具,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自主发挥的探究空间,就是期望不同差异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学生动手尝试,有学生用圆规画得象模象样;有学生用圆形物体的底面印了一个圆;还有的居然是用素描的方法从正方形中描出一个圆(令我着实震惊:这是古代“圆出于方”思想的朴素体现!)活动后,学生纷纷汇报自己选择的工具和画圆的方法,然后又问:你们觉得这些圆有什么不同吗?
此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琢磨着圆的各种知识,当然这些生成有低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而教师则通过学生的不同生成引发全体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发现了知识,也使生成绽放出绚丽光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探究方案要在新的生成性信息面前,适时调整,改变预设的程序,培养学生处处不忘创新的精神,课堂才会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精心预设,但我们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应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带着我们的课堂进行飞翔。可“凡事皆有度,过枉则滥”,细细品味,有一些生成是“随意生成”,有一些生成甚至是“虚假生成”,这些“生成”令人生疑,令人生厌,生成是“意料不到”的,生成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慧眼,亦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及时对生成作出评判,从而把握好生成的尺度,预防生成的丢失和生成的矫枉,这样才是真实的课堂、成功的课堂。
【对《小学数学测试命题的技术与创新》的思考】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12-16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探索06-12
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09-07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的生成的有效整合01-0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10-14
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结尾的思考论文05-3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09-20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测试题07-21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