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共9篇)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1

文/马燕

现代职业女性在事业发展上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有以下十种:

一、对自己认识不清。

职业进展到一定阶段,很多女性对自己的认识反而模糊了。有的女性会在机会面前瞻前顾后,犹豫不前,有的会过于追求变化,而放弃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二、年龄恐慌症。

近来,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在女性中弥漫开来。她们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年过三十五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排斥。常小姐大学毕业即进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轻和高薪一向为人所羡慕。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她的心情开始沉重。周围的中年同事一个个走出外企,使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她想到国有企业或机关谋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几乎所有的招聘条件都要求“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这种条件给她很大的打击。

三、心理疲劳。

随着阅历的增长,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不少人出现了莫名的疲劳感。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会削弱职业女性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四、寂寞。

曾有位在外企做管理者的女士对我说:“我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朋友和快乐;我什么都不怕,就是怕寂寞!”这的确是不少现代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富足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在家做太太,也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尽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紧张,可是一旦停止忙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从内心涌出一股渴望,渴望将心中的烦恼、幻想和情感向人倾诉。但是,很难找到可靠的、有耐心的、能够沟通的听众。竞争的社会,繁忙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爱变得很艰难,让人觉得身体存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但心灵却滞留于荒芜的沙漠中。

五、自信心不足。

事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很多女性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的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减弱了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影响了工作效率。

六、目标游移。

许多职业女性爱跟别人比较,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种来自内心的干扰,容易使职业女性被外界的目标所迁移。

七、知识更新不快。

曾经一度外贸专业很是热门,但是现在,经贸大学的毕业生比比皆是,已经不再抢手。信息时代需要更新,更快,更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人才,而这正是许多职业女性所欠缺的。

八、观念跟不上时代。

社会发展到现在,许多观念已经渐渐被摒弃,但是一些职业女性的思维定势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

九、薪水缺乏症。

薪水仅仅是一个人维持生活或者仅仅是维持生命的一些基本生活资料。城市中大多数女性属工薪阶层,拿国家的薪水过日子,因此也仅仅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平而已。然而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物质的极大丰富,一些先富的大款们奢华的生活往往在各个方面强烈地刺激着城市人,以前作为城市人的那种优越感也渐渐消失,安于现状的心理也不平衡起来。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耳濡目染着都市的物质文明和现代气息,作为占绝大多数都市女性的工薪族,时常感到薪水缺乏,囊中羞涩。

十、紧张症。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2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 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治病, 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 (自然) 人相应、心身合一, 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 以中药为主体, 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1]。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 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 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 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 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 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 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 不敢变革创新, 认为创新就要走样, 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 以偏概全, 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 而忽略疾病的特异, 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 而忽略病有专治, 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 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 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 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 理论内涵出现萎缩, 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 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淫, 有些丰满的论述, 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 或压缩异变。

2.3 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 难以集中力量攻关, 另一方面自发分散, 出现低水平重复, 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 特别是西部地区, 农村、基层医院, 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 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 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 (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 , 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2]。

3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创新、发展

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 伟大宝库, 应该努力发掘, 认真继承;另一方面, 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 需要不断发展创新, 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 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 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 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 (偏方) 、秘方等等, 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 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 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主要从名称的统一、加工炮制的规范化与中药剂型现代化几个方面着手。

3.3 加速立法, 健全管理体制, 加快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 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 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3]。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 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 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 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 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 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 健全管理体制, 理顺关系, 规范行业行为, 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 打击假医、假药, 打击伪科学, 也是十分重要的[2]。

4 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 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分析疾病, 因而, 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 以证来论治, 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 具有片面性, 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 中医则标本兼治, 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 因此, 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 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 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2003年5月18日, 新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探望“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项目组时发表讲话:“非典”是一个全新的疾病, 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 西医与中医都在摸索, 希望通过这次工作, 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规律, 这是对中西医结合极为慎重、清醒的提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 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 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 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 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 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综上所述, 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 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 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 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多学科的融合体, 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 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罗雄, 凌湘力.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7 (2) :7-8.

[2]李习平, 刘薇薇, 杨娇.浅析中小医药企业GMP综合症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06 (34) :152.

[3]李习平, 邹开军.浅议加强营销渠道成员合作的策略[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7 (1) :69-70.

浅析淮北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篇3

——以濉溪职教中心为例

安徽濉溪职教中心徐峰【摘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提升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生产、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并对推进我国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面对当前淮北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转变农村职业教育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淮北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以濉溪县为主,濉溪县现有职业学校2所(含民办1所),在校学生4133人。现有在职教职工323人,其中专任教师269人,近几年濉溪县职业教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为加强职教品牌学校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将双堆职业高中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成立了濉溪县职教中心,并成功争创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0年10月,又顺利通过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全省首批10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但是作为农村职业学校濉溪职教中心在办学模式、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不足,基础较差

职业学校要发展,招生是关键问题。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年一到四月份就着手招生,先是去初中学校搞宣传和动员,过几天去摸底,然后对学生逐一做工作,到五月份再进校宣传一次,到六月份中考时在考点宣传,随后又继续进行中考后的招生宣传,暑假下乡走村窜户宣传,可以说整个招生工作要持续大半年时间。尽管这样学生人数还是不多,可见职业学校的招生确实是个大问题。

2.经费不足,发展困难

尽管近年来省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目前我校在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实习材料上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导致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突出表现在实训设备配备率低,与现代职场要求差距很大。从几个主要专业的情况来看,汽修专业设

备严重不足,且与技能大赛要求相差甚远,难以满足教学和大赛的需求。同时,学生培养成本也较大。如一名学生要达到电焊中级工水平,仅消耗的焊条、铁板及用电等费用就不少于1000元。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专业师资缺乏,水平偏低。

(1)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职业学校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深奥的理论和尖端科学问题,而是运用基本的理论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去从事一线生产。所以,在总体教师的比例中,应当是文化课教师占较小的比例,而专业课教师占大头。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职业院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应达到60%左右,兼职教师比例一般不少于10%。,在我校专业课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只占到教师总量的40%,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教师较少,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比例尚不到10%,比例偏低,这就违背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课教师力量太过薄弱,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那么学生遭遇就业难也是理所当然。

(2).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基本上能反映出教师总体的学术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师资队伍在职称上要高、中、低相结合,并有合理的比例,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师资队伍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从而带来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目前我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呈现倒T型,高级职称相对偏少,只占占20.%左右,而初中级职称的教师占了一半以上。

(3)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专业教师的工作量超负荷,使一些专业课教师的任教课时数严重超标。一般来讲,为保证教学质量,职业学校教师适宜的周工作量一般为10-12课时,而我校专业课教师每周课时基本都在16节左右,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每周20节以上。如此繁重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已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学习提高,更不用说去搞教科研了。

(4)“双师型”教师紧缺,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奇缺。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技

术人才。但现有的职业学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为50%以上。德国职业教师必须有五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胜任职业教师。这种师资现状,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必然影响到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高,有的教师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职业学校师生比和国家制定的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16:1标准相比差距巨大。这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也不适应。且学校待遇较低,优质师资也留不住。

4、职教与外部关系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和劳动就业关系的直接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部门多、受制约的因素多等特点,远比普通教育复杂,它需要与社会之间,与各类教育之间,特别是与行业、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才能充分发挥效益,保持其健康发展。目前,淮北市职业教育协调外部关系的机制不够健全,没有成立一个相关组织进行指导和协调,导致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不够深入。现在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所依靠的是以前建立起的良好用人关系和个别企业的热心,缺乏机制保障,难以在所有专业实施,更难以长期合作。

5.学校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校整体办学条件还教差,设备技术含量低,高质量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结构不协调,造成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不能较好的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最突出的表现为:部分专业教学不能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毕业生到企业后还需要企业对其进行再培训。如计算机专业,目前开设的多侧重于计算机应用,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对口就业很少。汽修专业由于学校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所设的课程明显与企业需求脱节,且实操性不高。

解决淮北农村职业教育现存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快职业教育立法。

从世界范围看,国外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没有离开其职业教育的立法,各国通过颁行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使其职业教育得以稳步快速的发展。借鉴外国的经验,我国应逐渐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总法,以职业教育投入法、农业

职业教育法、企业培训法、就业与职业培训法等若干行政法规为主体,辅以大量的职业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众多的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构成的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形式完整、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

1、建立健全职教工作统筹制度。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整体和长远的效益,必须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协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畅通育人和用人渠道,及时研究并帮助解决职教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树立大职教观念,加大统筹力度,优化配置和整合职教资源,集中力量改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和基地建设。实行部门联办,突破原有办学体制的束缚,组设成人文化校、培训基地等多牌同挂,资源共享,形成一张触角伸至乡村、社区各个角落的网络,并面向进城农民工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开展有关实用技术培训,使职教中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科教的不可替代的枢纽和载体。

3、加大投入。确保政府的法定投入、政策性投入落实到位。重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解决专业师资问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双师

型”教师队伍。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由于涉及到单位性质、编制、培训经费、与企业沟通等诸多问题,在师资建设方面单靠教育部门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政府应当出台关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到企业实践、专兼职教师的聘任等做出相关的规定。

2、赋予学校用人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教学模块设岗、以岗定酬,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对新增补的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编制部门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编制对岗不对人,以便学校自主聘任“双师型”教师和聘请高级技工、技师、担任技能训练的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与时俱进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

3、加强城乡交流。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城市职校教师到农村职校支教服务制度和农村职校教师到城市职校顶岗进修制度,同时城乡职校进行校长、教师互派,以提高农村职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

4、充分利用联办建好实训基地。学校应充分利用联办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四)坚持就业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强化质量上下功夫,加强管理机制及教学模式的创新,针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或岗位群的需要,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之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求。突破学历教育和封闭式办学的模式,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结合,长短结合,推行半工半读、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强化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工学结合式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全方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五)积极营造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内部机制的创新要以外部环境的优化作为保障。目前,农村中职教育的外部环境不甚理想,主要反映在政府投入不足,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未严格实施,企业参加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接受学生实习等方面。要营造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应做好两方面工作:

1、加强政策支持。除严格落实好投入、就业准入制度等政策外,政府还应

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如德国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推出各种税收政策优惠,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有些小企业如提供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等等。

2、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促使观念转变。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及职业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的就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技能竞赛、评比和展示等活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树立一批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表彰和重奖“蓝领精英”,提高职校生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安徽濉溪职教中心徐峰235100安徽濉溪南环城路80号 联系电话: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4

2009届学生毕业专题报告

题目:现代家庭妇女所面临的婆媳问题的研究

系部: 人文艺术系 专业: 社区管理与服务 班级: 09社区管理与服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姓名: 学号:

二0 一 二 年 五 月 三 日

摘要

从孝道、权威、利益和血缘四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婆媳关系。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孝道对当代婆媳关系仍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婆婆权威虽然受到挑战和削弱,但媳妇并不轻易挑战其权威; 利益纠纷是婆媳关系的一种常态,关键是要对冲突进行预防、控制和疏导;而丈夫与孩子可以充当婆媳沟通的桥梁。与传统婆媳关系相比,当代婆媳更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引言

中国有一句古话:“家和万事兴”,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对社会和谐起着一种举足轻重的影响。家庭关系的构成十分复杂,任何一种家庭关系的紧张,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这其中婆媳关系尤为关键。这是因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而婆媳关系又是通过同时身为儿子和丈夫两种角色的一个男人而联系起来的,婆媳关系直接把两代夫妻关系全部牵扯了进来。因此,自然决定了整个的家庭的和睦或紧张程度。基于这个理由,我们针对婆媳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可能构成婆媳关系紧张的因素,研究可行有效地应对方式。

一、传统婆媳关系和现代婆媳关系的状况

在中国,由于整个民族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人强调重义轻利,在这种道德观念下,家庭成员之间很忌讳言利,但是这并不代表家庭成员间就不想利。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家庭的内部(各家庭之间),“财产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婆媳之间也往往绕不过一个“利”字,金钱的利益,亲情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婆媳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只是这种利益关系在中国传统家庭和当代家庭中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尽管儒家文化提倡和鼓励累世而居,以人丁兴旺、数代同堂为荣耀,但“分家”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分家前,传统家庭里父母一般都牢牢掌握着家庭的财产大权。而婆媳冲突则集中表现在对家庭控制权的争夺上,媳妇积极寻求控制上的独立。分家后,婆媳冲突主要表现在对同一个男人的情感争夺上。

与传统婆媳相比,当代的婆媳关系由于国家政策原因(计划生育),婆媳关系比之传统更加复杂,婆媳冲突往往是两个家庭的冲突。在从前,大部分人认为女性一旦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人,再大的委屈也得承受,等媳妇熬成婆了,那就是你当家作主的时候了。而现在由于媳妇在教育、技能和年龄等方面的优势,其接受信息和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远远超过当代婆婆,因而有效地提升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是这些状况的改变不一定能使得婆媳关系的改善,反而还有可能带来其它新的矛盾。

二、婆媳之间产生矛盾原因

1.生理和心理问题

据某报道上说,我国武汉市精神病院主任医师刘小林对婆媳矛盾产生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他认为,婆媳不和的主要原因是媳妇的“产期抑郁症”恰好遭遇到了婆婆的“更年期综合”。产期的妇女受到很多因素的困扰,情绪一直很不稳定。孕期的妇女往往担心胎儿是否健康、能否顺产、是男是女等问题;孕后的妇女不再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刚出生的孩子则成了家庭的绝对中心,媳妇心中充满的是强烈的失落感,对于某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如果出生的是女孩,媳妇的压力更大、更重。对于职业女性来说,因为脱离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她变得异常脆弱,特别在乎家人对她一言一行的态度。此外,她还要考虑原来的工作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能否适应等等,这使媳妇常常陷入压抑、乏力、烦躁、悲观等等异常情绪。另一方面,婆婆正好又处于更年期,内分泌系统发生的变化使婆婆变得易怒、唠叨、斤斤计较于芝麻般的琐事。可以想象的是“产期抑郁症”的媳妇和“更年期综合”的婆婆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如同针对麦芒,在这种情况下,婆婆和媳妇之间要想避免矛盾的产生的确是很困难了。

婆媳不和的一个重要理由也许应该归结与一个的心理原因,婆媳关系是以一个男人为 中介而联系起来的,这个男人又同时与两个女人具有异乎寻常的关系。从婆婆的角度而言,这个男人是她的儿子:从媳妇的角度而言,这个男人是她的丈夫。婆婆对这个男人的感情是母子之情,媳妇对这个男人的感情则是爱情。这两种感情都是非常强烈,非常持久的,同时,又具有非同一般的针对性,排他性,甚至还有独占性。这两种感情都要要求完全地拥有这个男人,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对这个男人的竭力占有,所以,婆媳关系的问题也常常被归结为两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斗争。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如果丈夫与妻子的关系特别亲密时,婆婆不但不高兴反而会表现出失落感:另一方面,如果丈夫特别孝敬婆婆,与婆婆关系很亲热时,妻子也会觉得受到了冷落,甚至为此而醋意大发。虽然说母子之爱与夫妻之爱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但毕竟这两种感情指向的是同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婆婆与妻子所关心的并不是这两种情感的差别,而唯一的这个关注对象的归属问题,因此,纷争和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2.双方对家庭权利的争夺

按照传统的观点,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对女人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家庭是一个独立王国,女人就是家庭王国的国王。从婆婆的角度来讲,作为儿子的这个中间男人就是她的一个臣民,从媳妇的角度来讲,作为丈夫的这个中间男人就是独立王国的一个臣民。婆婆的家庭王国与媳妇的家庭王国并不是同一个家庭王国,无论作为儿子还是作为丈夫,这个中间男人都是家庭王国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成员,这个男人却绝对无法一身二份,同属两国。因此,婆媳为了捍卫自己的独立王国的完整性和神圣性,肯定会再一次展开对这个中间男人的争夺,这只会再一次加剧婆媳之间的紧张气氛。

3.婆媳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从家庭结构上看,婆媳之间形成了一种母女关系,但婆婆与媳妇仅仅是通过一个男人而联系起来的,她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也没有直接的姻亲关系。媳妇一般被认为是“外来人”,因此,婆媳之间常常只有形式上或名义上的母女关系,而并不是具备有血缘关系而结成的母女关系的实际特质,婆媳之间是一种“准母女关系”,其次。婆婆与媳妇是两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形成代沟,这也是使婆媳之间很难沟通,很难避免摩擦。第三,婆媳关系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比较,就是媳妇虽然很难与婆婆相处,但大多数却能很轻松地与公公相处,这种差别只能归诸于男女之间的不同了。

4.中介失衡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儿子的这种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 “两面受敌”的困境。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这种关系变得复杂的事实。因为夫妻之 间毕竟在活动、打算、开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娶了媳妇忘了娘” 的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儿媳夺去了,而迁怒于儿媳。

5.角色冲突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者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修饰自我的形象。角色就是在互动中形成的。婆婆和媳妇角色是有媳妇和儿子的婚姻所获得的。在婆媳关系的角色扮演中,双方都怀着对其的角色期待;婆媳发生冲突的很多起因,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大事,放在其他的人际关系中,根本不肯能导致冲突,这就是因为事先婆媳双方对方都有一个不恰当的期望。媳妇会认为婆婆不应该对自己这样,凭什么自己做这么多事,婆婆的女儿却什么都不用做;婆婆总会想媳妇到底不如自己的女儿贴心。因为他们总是事先找到一个不恰当的参照物、一个不现实的标准,与自己及对方进行对照。同时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的,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障碍、甚是是失败

三、避免和解决措施

1、婆媳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矛盾的主方(媳妇)应采取主动积极的行动。

婆媳双方要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对这种人际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婆媳双方都要承认对方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一种一方必须依从于另一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双方或一方对这种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对方必须或应该听从、服从自己,从而把这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视为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则必然会在行动上、态度上表现出来。由此导致双方关系的失调。婆媳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双方有事全家协商处理,如经济开支、涉及全家的事务等要共同商量,养成民主家风;而属于个人的“私事”,则应互不干涉,个人享有“自主权”。

要发展良好的婆媳关系,双方都需要学会谅解对方、体贴对方。例如星期天去游园,做媳妇的不要只和丈夫、孩子去,把公婆留在家里,应该一同前往,这样婆婆也就不会产生寂寞孤单的感受。反之,媳妇对丈夫照顾较多,对婆婆相对照顾不周,做婆婆的也应多予体谅。如果婆媳双方在相处中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互谅解,婆媳非但不会出现大的矛盾,而且还会发展得如同亲子关系那样密切。

小戚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媳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婆婆是个直性子有事会跟媳妇说出来,媳妇也一样心里有话就和婆婆明说,避免了婆媳之间的相互猜疑。有次,媳妇得了重感冒,腿不方便的婆婆跑去医院帮媳妇配药;媳妇上班忙,婆婆在生活中尽力帮助。小戚对婆婆特别感恩,把这种尊重和关心体现在平凡小事中。2009年,婆婆大腿要做换髋骨头手术,术后只能卧床休养,媳妇把儿子送到娘家,以腾出更多时间去医院陪护婆婆。在医院,小戚半夜里要帮婆婆解手、喝水,细心照料。同时她又担心自己耽误工作,所以特意把工作带到医院,熬夜做好原本要两天做好的工作。

2、避免争吵

婆媳之间出现了分歧、产生矛盾时,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即使一方发脾气,另一方也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等对方情绪平静之后再商讨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消极而强烈的情绪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导致冲突升级;争吵还具有“惯性”,即一旦因一点小事“开战”,日后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见会越来越大。因此,当一方情绪反应激烈时,另一方应保持冷静与沉默,或者寻机走脱、回避,等事态平息后再交换意见,处理问题。

3、物质上的孝敬与情感上的交流相结合。

作为儿媳要和婆婆搞好关系,除了物质上孝敬之外,还应注意和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只有彼此心理及时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才会缩短。因此,做媳妇的平日里要经常向婆婆问寒问暖,每逢老人身体不适,更需悉心照料,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4、发挥儿子的中介作用。

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各自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家庭人际关系,儿子在婆媳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儿子作为婆媳关系的中介点,对婆媳双方的性格特点最为了解。因此,儿子在处理婆媳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主要有①儿子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回流。通过儿子的沟通,婆娘之间可以更轻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进感情。如平日家中有什么关于婆婆的好事,儿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面,母亲过生日,买了东西叫妻子出面送给老人等。这些策略都有助于婆媳之间的情感交流。②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儿子可以起疏导作用。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通过儿子从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5、角色扮演是对选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描述的一种传达方式,是一种在事先经过设计的情境中,自然的扮演某个角色。扮演者必须模拟主角的心路历程。

角色的扮演是一个既简单有有效的方法,曾经听过一个成功的案例。新婚时,在儿媳妇心中,她一直以为婆婆会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包容自己,她才会每次下班后就坐在沙发看 电视、吃瓜子等吃饭。而她的婆婆却经常在厨房里忙活着晚餐,吃完饭婆婆还要去收收。开始时婆婆没有什么埋怨的。但日子久了,婆婆心里开始埋怨起自己的媳妇了,感觉媳妇不该每次下班后便什么事不做就等着自己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好。于是,婆婆在好友的建议下,决定和媳妇来次角色互换。在周末,婆婆就什么事都不做,像儿媳妇一样等吃饭、看电视、吃瓜子,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了媳妇,这时媳妇有这次的亲身感受后才发现原来婆婆每天打理家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于是,媳妇在今后的日子都会帮婆婆分担一些家务活了。

结束语

婆媳关系其实并非洪水猛兽,只是一种两代人的亲情关系,完全可以凭借人为的努力改善。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没有对错,也无须追究对与错,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是人的心理起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用心来化解。作为媳妇,要多尊敬婆婆,因为婆婆年岁大,管家经验丰富,所以做媳妇的可以跟自己的婆婆学习管家经验;做婆婆的也不要总是在媳妇面前摆架子,要看到儿媳的长处,多尊重儿媳的意见也可以学习媳妇一些现代的知识。婆婆应该把媳妇当自己的姑娘看,同时当媳妇的也应该把婆婆视作自己的母亲那样照顾,尽可能的去体谅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高世瑜. 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 J ] .妇女研究论丛,1996(3)

2、翟学伟. 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危机—对中国人价值变迁机制[ J ] .开放时代,2008(1)

3、郁有学.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孝道的批判与重建[ J ] .东岳论丛,1996(2)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彩玲.婆媳关系的伦理调适[D] .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6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高永平.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 J ] 社会学研究,2006(3)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5

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海燕 张学雷 侯书文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对策,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 职业教育 培训

[作者简介]李海燕(1966-),女,内蒙古商都人,石家庄经济学院西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法学;张学雷(1973-),男,天津武清人,石家庄经济学院西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北石家庄050021);侯书文(1966-),男,河北灵寿人,石家庄经济学院,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社会学。(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69-0

2一、进城务工人员亟需就业培训

1.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较低,与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

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即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突破了以土地为业的观念,进城务工经商,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据报道,中国已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指出,在2001~2010年的十年中,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估计可能达到1.6~1.8亿人,平均每年转移量在1493~1662万人,他们的出现补充了城市经济的空缺,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也应看到,大量农民进城工作,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加之相当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到有关部门办理务工或其他登记,更增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遍特点是:文化程度低,技术专长短缺,思想素质、法律意识低下,他们中的不少人乱摆摊位,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究卫生,不讲社会公德,个别的甚至违反社会治安,触犯刑律,违法犯罪。因不懂技术或违章作业造成伤害事故的事情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时有发生,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其岗位适应性,而且对国家、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本人都大有裨益。

2.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及进城务工人员对培训重视不够。目前制约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首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现行的城市就业体制将进城务工人员划入另册,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并不重视,使进城务工人员未能纳入城市职业培训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同时,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是就业者中最不稳定的阶层,其就业具有灵活性大和职业转换快的特点,因此,用人单位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动力不足,投入也不够。此外,由于城乡户籍制度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限制过多,使进城务工人员始终存在“过客”心理,因此,相当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考虑到自己最终还要回到农村,导致他们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缺乏动力,不愿增加投入。再加上目前政府部门垄断了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市场,导致我国培训市场总体上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一些部门甚至要求进城务工人员只有经过本部门培训才可以获得就业许可证。培训市场比较混乱,有些培训机构不具备资格和条件,只追求自身利益,培训内容、时间和标准以及师资教材参差不齐,挫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积极性,使进城务工人员本身对培训也不感兴趣。

二、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重大意义

1.是提升人力资本,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客观需要。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每年还要产生600~700万人,如果都滞留在农村,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因此,农民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成为农民,而是向城市转移,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分子。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关键在于加强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其人力资本,这只有教育培训才能解决。中国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队伍,解决好了就是人力资本,解决不好就是沉重的负担。当前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就是由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脱节所造成的一种结构性失业,导致一方面大批企业无工可雇;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无业可就,而只能回流。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进入城市的本领,使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需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我们的产品就只能停留在低端行业,就无法和国外同行进行竞争,也达不到富国强民的要求。现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和制造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业不断向我国转移,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当前作为城市产业工人主体的进城务工人员却远远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只有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才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必然带来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工业化的动力,工业化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的更新改造,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与之相适应,而城市化又要求一批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市民与之相适应。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入城定居,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和正在成为城市人口,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由过去的一人进城到后来的举家进城,逐步变成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他们由离乡不离土到离乡又离土,由暂住变成稳定居住,正在转变成为“城市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就是提高城市化水平。

3.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增收问题,实现稳定就业的需要。由于学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从事的一般是准入门槛较低,对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水平低的传统行业,这些工作的共同特点是工资低、流动性较大、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稳定性差,经济升温时就业机会就增多,一旦经济不景气,投资减少,这些人员或者“回流”,或者重新变成失业人群。从社会阶层构成的情况看,这些在城市不能充分就业的人群目前已经形成我国城市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城市用工单位录用标准中,80%以上的岗位只录用熟练工人,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用工单位设置了技术技能标准或实行了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准入制度,这使技能水平较低的体力型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求职和发展将变得十分困难,并由此造成新的相对贫困和社会不公,最终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而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进城务工人员获得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个人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拓展个人生存和发展空间,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减少失业。

三、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几点建议

1.政府要统筹协调,健全与规范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市场。目前,健全与规范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市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打破培训市场由政府垄断的格局,整顿并规范培训市场秩序。政府应放开培训市场,以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为培训承办主体,进行企业化运作,这样才能够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开辟更大的空间。同时,政府可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规划、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服务、信息交流、登记发证、组织实施等工作,并对现有的培训机构依法进行监管,在依法整顿改造的基础上提高其质量和水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充分开发我国广大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二要统筹规划,把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开发与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纳入国家整体就业培训系统之中,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和就业的规划与管理,搞好城乡培训和就业的统筹安排。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培训重点应放在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地,在流入地建立技能开发培训基地。三要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职业培训工作,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四要进一步健全与规范培训的信息发布渠道和制度,使培训市场信息与就业市场信息相沟通,让进城务工人员在获得培训信息的同时获得就业信息,从而有助于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强化进城务工人员能力培训。发挥高校、中职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改造和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率,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特别是高职院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3.健全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政府、企业、进城务工人员个人分摊教育和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政府应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专项经费,以“政府补贴”形式对承担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任务的机构补助所需经费;用人单位应向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机构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偿,企业自己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其所提供的师资、场地、设备等可折算为具体费用,并可在国家和本地规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额度中列支;对个人承担部分,既要考虑教育和培训的成本,也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于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可通过助学金或酌情减免收费等形式予以资助。

4.更新观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自主学习的长远发展眼光。农村劳动力由于长期处于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及产业化程度低的环境中,思想观念陈旧。为此,培训中增加“更新观念”的内容,引导进城务工人员从原生产为主的观念,向现代开放型大市场转变。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参加培训的主体,其态度对做好培训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破除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提高技能对于找工作、提高收入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城务工人员要想在长期内不被淘汰,只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其次,要重视对其子女的基础教育。进城务工人员要认识到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支持和鼓励子女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懂得只有抓好了下一代的教育,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真正融入现代化社会中。

[参考文献]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6

一、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出现的缺陷以及成因

会计的公允价值是在市场环境井然有序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才能够实现的, 而且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市场是在正常的环境下的, 交易的双方必须是自愿的, 并且在进行交易的时候, 必须是公平和公正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 价格才能真正体现商品的价值, 公允价值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 市场的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缺陷。在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导致公允价值会计出现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和极端市场条件出现有很大原因的, 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 市场中的投资者因为经济危机而出现恐慌的情况, 在市场中对自己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进行抛售, 使得市场交易出现停顿的情况, 这时就会导致公允价值会计失去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对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进行审视一定会发现制度方面的缺陷, 但是, 即使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考虑的再全面也会是受到现实情况的影响的, 这时制度就会出现无法面对考验的情况。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评价是非常不公正, 而且是非常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的。因此, 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会计准则方面的改革不能是一蹴而就的, 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来进行。在2008年10月,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的分类, 这样就会导致会计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 对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方面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但是, 只是在进行资产的划分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在计量问题上仍然不是十分明确的, 因此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上采用了混合尽量的模式, 两种准则对金融资产的计量出现了不同的解释, 在企业中, 只能依靠管理者进行判断。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对减值模型进行改革时面临的挑战

在资产减值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要用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 进行这种改革主要是为了使风险和报酬保证一致。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可以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同时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周期效应。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进行信用损失的确认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时和信用风险管理也是非常吻合的。同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预期损失模型也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得出, 预期损失模型在理念上是优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 但是预期损失模型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要面临很多的挑战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基础条件的挑战

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 范围是非常广的, 其中在大型的商业银行使用的是非常好的。在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使用这种损失的模型来进行减值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这主要是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报告的主体上是缺乏信用风险的模型的。特别是在一些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 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是处于初级阶段的, 在评估数据库的建设、模型的开发使用以及专业评估技术和人员方面都是十分的缺乏的, 这样就使得在基础条件方面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

2. 对内部控制的挑战

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对企业的损失进行评价, 使得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在一些金融机构中, 例如银行机构在市场中重要是通过信贷业务来得到利益的。在信贷业务中, 要经过不同部门共同运作来实现信贷业务。这样就使得银行在确定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时候要通过不同的部门进行交互测算, 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一定要是非常的严格的, 同时在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管理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有严格的规范来进行管理。在金融机构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现值的测算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定的操作进行指引, 使得不同的部门在进行测算的时候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3. 对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

在金融机构中, 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 金融机构的管理层是要进行估计和判断的, 因此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对管理层是非常依赖的, 这样也就会导致透明度下降的情况出现, 对金融监管和盈余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金融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加的透明, 在金融监管方面, 管理层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 避免出现利用预期损失模型进行利润调节的事情, 进而对股价进行控制。

4. 对独立审计的挑战

预期损失模型将大幅增加审计难度和诉讼风险。由于预期损失模型取消了以触发事件作为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前提条件, 计提减值准备不再需要充分确凿的证据, 审计轨迹不再那么清晰可辨, 这不仅将加大审计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将降低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解决会计估计和判断意见分歧的讨价还价能力。

三、结束语

在会计计量方法中, 公允价值会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允价值会计在使用的时候是必须要符合很多的条件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环境一定要是有序的, 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后, 公允价值会计在计量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缺陷。为了使公允价值会计在后危机时代还可以发挥作用, 一定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 找到解决的措施。

参考文献

女性最吃香的十大职业 篇7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4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2、金融银行业

金融银行业在国内算是垄断行业之一,一般职员的薪金在全国平均薪金中高高在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很不容易。加入WTO后,垄断打破,国外大量的资金进入,大量的投资人进入,必然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必然拉动行业薪资水平的攀升,据预测,一般骨干员工的年薪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中层管理人才的年薪 20-30万人民币,高层管理人才的年薪可达50万人民币以上,甚至冲上100万元人民币大关。

3、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及牙医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相信4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

4、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

5、公共营养师

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所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 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目前,家庭营养顾问年费8000元左右,企业营养顾问年费5万元左右。营养顾问是一个高职自由职业群体,一个中等水平的 公共营养师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6、注册会计师

这是一个和男生争夺饭碗的行业,目前男女比例大约是一半对一半。虽然女生只占半壁江山,但整个行业的前景非常看好,市场缺口很大。最近几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统计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全行业注册会计师中女性占49%,男性占51%,行业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其中,在证券所,女性占29%,男性占71%;在非证券所,女性占42%,男性占58%。女性注册会计师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事务所经营管理决策之中,“半边天”的地位作用业已体现。女性注册会计师在较低年龄段占比更高,比如,在30-40岁的注册会计师群体中,女性比例达56%,而在30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群体中,女性比例高达64%,说明年轻女性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应考能力总体优于同年龄段男性。 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注册会计师质量的严格控制,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注册会计师是不折不扣的“紧销货”。

7、人力资源

在国外,没有行政经一职,只有人事经理,专门管理公司的行政事务、人事安排、职工考核培训,建立公司人事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权利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国内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开发的深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充足,而是是不是有一群有知识有能力并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员工,而女性所特有的亲和力及号召力使她们更胜任人事经理的工作。

8、传播媒介

如今可以叫做传媒时代,任何风潮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传媒红人无不红的发紫,从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一飞冲天的倪萍,到湖南卫视 “快乐大本营”台柱之一的李湘,从由电影下来有操刀电视的第一富婆刘晓庆,到原来效力于传媒后来驾权传媒的杨澜,女生在传媒媒介中始终是一道亮丽养眼的风景线,她们的收入自然是一般人几十辈子也挣不来的。

9、外企白领

严格说来,外企白领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很多种职业的总称,泛指在跨国企业里任中高级职务的人员,她们的言谈举止显示出她们经过了良好的专业培训,中文、洋文随口便来;她们衣级别不同,穿着不同档次的优雅套装,淡装浓抹,进出于高级写字楼;她们的收入是国内一般职员收入的几倍到几十倍,如以人民币计算,月收入应在七八千到数万不等,如果是年薪制则会更高。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曾经的吴士宏,她在微软任中国区总经理的时候名利双收,荣获“打工皇后”桂冠,以至于无数少女都以她为榜样,发誓要像她那样出人头地。

10、公关

高校职业技能鉴定面临的问题分析 篇8

精湛的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 是其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由此可见,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成为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 在开展高校职业技能鉴定时, 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 从而制定出具有高适应性、强科学性、精运用性的技能鉴定策略, 从而切实有效地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知识和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职业技能鉴定中面临的问题

1、鉴定标准不完善, 技能鉴定有失科学性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科学、全面、精确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试想, 如果高校职业技能鉴定中缺乏科学有效的鉴定标准, 不仅导致了学生们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也阻碍了高职类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但是, 在实际的技能鉴定过程中, 却存在着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不完善、试题结构缺乏有机统筹、各地区技能鉴定标准不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等种种弊病。这种有失规范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技能鉴定考试, 不仅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们的技能掌握程度作出科学合理的鉴定, 也助长了社会上杂七杂八的技能代考等不正之风的滋长。由此可见, 这种缺乏科学检测手段的技能鉴定, 因没有具体、精准的量化评判标准, 增大了考评员的主观判断定学生技术等级时的随意性。这在很大程度上, 也严重影响了技能考核鉴定质量的提升。

2、缺乏高素质的考评员, 技能鉴定有失精准性

众所周知, 职业技能鉴定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是评判学生技能等级的主导者。由此可见, 一只高质量的考评员队伍是保障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考评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论, 其现状都不容乐观。例如:高校中“双师型”指导教师的缺乏, 使得学生们无法接受最新的职业技能知识, 这已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二、高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完善鉴定标准, 提高题库质量

目前, 我国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只有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才能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时做到有的放矢。进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 广大高职院校在编写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时, 应紧扣国家行业新变化新情况, 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从而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原则切实贯彻到技能教材的编写中。例如: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结成“一帮一”对象, 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到生产环境中观摩、学习企业的新设备、新思路, 从而保证技能鉴定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全国各省应统一协调制定出具有广泛适用性、广泛性、含金量高的技能鉴定标准, 为保障技能鉴定标准的精准性,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加大高职院专家参与编审题库的力度, 与此同时, 广泛吸纳相关企业技能鉴定意见, 从而编订出既符合高校发展纲要又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标准。此外, 高校应定期更新试题库内容, 缩短使用周期。

2、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具有高技能素养和高理论涵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推进高标准、高质量的技能鉴定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 高职类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 还应具备敏锐地洞察社会技能需求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加强理论讲解和技能实践的过程中, 促进学生们专业技能素养的提升。

因此, 为从根本上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我们应加强对在岗教师的技能和理论培训。从而真正做到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 提升其从事学科技能实践操作和研究的水准。此外, 高校应积极地“引进外援”, 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 从而使得学生们技能专业素养和实践知识运用能力得到良好的延伸和拓展。

3、优化课程改革, 建立精品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灵活多变、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精品技能鉴定课程, 是推动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的知识保障。因此, 各大高校应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 从而进一步完善技能鉴定课程, 让技能鉴定标准在众智优化下得以提升和发展。

具体而言, 高校应建立长期持久的校外实训基地, 增加学校与行业的密切度, 进而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此外, 高校应将技能鉴定考试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任务中去,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 促进了学校教学任务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全面接轨。与此同时, 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积极开展与全新的技能鉴定标准相吻合的实践活动。

结语

高校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也是我国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 高校在规范技能鉴定教学时,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突破以理论素养为标准的评价模式, 逐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本位的技能鉴定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在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标准的同时, 促进技能鉴定向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方向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已进入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激励的社会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众所周知, 高职类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 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时, 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 更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 有效加强对高校职业技能鉴定的考察力度, 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其社会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必要性,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阚雨沐:《应用型高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2009 (11) 。

[2]白远国、张克功、刘亚琴:《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1) 。

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十大问题 篇9

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根据黄祖辉等的定义, 农业现代化即现代农业, 是指在一定的农村土地制度下, 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业生产者 (组织) 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用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市场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现代化, 即人员、现代科技、土地、市场的协调统一[1,2]。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农业从传统的农耕阶段向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需要较长的阶段, 目前, 农业开始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 这意味着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表现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商品化的生产目的、企业化的管理方法、产业化的生产链条。总体而言, 农业现代化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2.1 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近年来, 自然资源急剧匮乏, 导致传统的农业产出率较低, 难以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要求农业转型, 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持条件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比如生物技术 (转基因、无土栽培等) 、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机械等。

2.2 需要巨额的资本运作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市场化、农产品的创新化, 这些需要规模化的扩张,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巨额的资本支持。

2.3 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对自然依赖较大, 近些年来, 人们盲目地使用农药、化肥破坏了自然环境, 同时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农业的衰败。而现代农业要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倡导“绿色农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产业链条延伸较长

现代农业将打破农户的分散经营, 推进产业化经营, 做到产加销一条龙, 生产经营专业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使得农业产业链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等其他新兴领域, 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3.1 结构转型艰难

自1986 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农业进入了第一次转型期, 至2009 年, 我国历经20 余年才基本使得农业整体步入了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阶段。这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人口较多, 具体情况复杂, 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较慢有关。总体而言,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面临产业结构、营销水平、信息化覆盖等多个方面的转型, 难度可想而知。

3.2 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耕地面积广,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 不同地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同, 部分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近50 年来, 我国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例基本都超过了40%, 而灾害发生后, 落后的社会保障机制难以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3 保障机制落后

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保障水平较低,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必须承担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大约90%的损失, 而政府补贴仅占到3%, 这大大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并且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概述

农业保险最早出现在欧洲, 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或盈利机构提供, 在农业生产者遭受不可抵抗的自然风险后, 用以作为经济补偿的保险。我国的保险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两大类, 前者主要是由政府机构主持实施, 后者主要是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险覆盖率较低, 整体机制不完善, 处于落后水平。我国的农业保险起步于1930 年, 上海银行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试验所在安徽成立了耕牛保险协会。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我国借鉴苏联经验, 以政治任务式地推进着农业保险的发展。而在1958 年至改革开放期间, 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导致我国全面停办了农业保险。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的农业保险又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在这一阶段, 我国的农业保险呈现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法律监督为推动力, 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自身和当地实际选择自办或与政府联办的方式, 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业务。自此, 我国的农业保险的涵盖面积持续增加, 农业保险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3,4,5]。

5 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

农业保险通过风险转移, 减轻或者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对于农民利益的侵扰。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定都有着巨大作用, 总体而言, 农业保险有以下几个作用:保障农民收入,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完善社会风险管理制度, 降低农业风险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因此, 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 降低农业现代化的风险

农业现代化, 意味着我国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的农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 技术和资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场的介入, 使得个体农户需要面临着市场巨大的波动风险, 而农业保险可以通过风险转移, 降低灾害发生后农户的损失, 有利于生产的稳定, 也可以鼓励投资者的进入。

5.2 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业保险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投入支出, 但长久来看, 却降低了农民低收入的概率;同时,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事件, 农业保险相当于灾后的经济救助, 提高了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 整体来讲, 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5.3 促进农业科技转化

农业现代化的内动力为农业科技的进步, 长久以来, 由于农业产业较为薄弱, 保障性较差, 利益较低, 使得市场经济下的农业产业接收到的资源较少, 来自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的投入也较少。农业保险的发展, 可以有力地扭转这一局面, 使得更多的资源流向农业领域, 因此农业科技的投入也会增加。与此同时, 农业保险保障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投入, 也便于农业科技转化[6,7,8]。

5.4 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 农业领域由于其承受风险能力较弱, 市场的资本投入量非常少, 这大大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而在农业保险的支撑下, 资金投入者不再顾虑到风险对于农业产业的危害, 可以促使社会资金向农业领域流动。

5.5 保障社会稳定

粮食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由于特殊情况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这极大地威胁着我国的农业安全与社会稳定。农业保险无疑给我国的农业稳定系上了“安全带”,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 通过农业保险, 农民可以减少个人损失, 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农业生产,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会降低。因此, 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稳定剂”和“推进器”, 有利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9,10,11,12]。

6 农业保险的创新方向

目前来看, 我国的农业保险虽然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仍然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 使得农业保险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 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脚步。

6.1 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我国各地的农业发展偏重不同, 农产品千差万别, 同时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我国的农业保险不能想“毕其功于一役”, 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特色的保险种类, 切实推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6.2 完善差异化社会补贴

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农业保障力度, 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的保险种类和地区的财政能力, 实行差异化的农业补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 通过多种方式来完善发展农业保险。

6.3 加强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

我国农业保险要有效地实施, 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建立单独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同时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制度管理。导致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的“脱节”, 当然也有人钻了空子, 损害农民利益而中饱私囊。这要求我国政府尽快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帮助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7 结语

农业是国之根本, 现在我国农业正经历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 这一过程中, 农户与国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农业保险的投入, 淡化了这一风险, 减轻了农民与政府的压力, 符合市场经济的机制, 有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当然, 由于我国正在走着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需要结合实际, 理论与实践结合, 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险之路。

摘要: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 详细阐述了农业保险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并提出了农业保险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问题,农业保险,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蔡文远.农业灾害与农业保险的国际比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黄祖辉, 林坚, 张东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4]马燕玲.试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创新途径[J].金融与经济, 2010 (5) :74-75.

[5]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6]谢家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陈璐.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 2004 (11) :32-35.

[8]段月萍, 贾金荣.基于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7) :258-260.

[9]冯娟娟.我国的农业保险改革探析:以农民、我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形成的三角关系为视角[J].生产力研究, 2004 (10) :33-35.

[10]冯俭, 张立明, 王向楠.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财政补贴调节效应元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1) :62-68.

[11]蒋和平.我国农业保险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2, 13 (2) :17-19.

上一篇:阀门企业宣传脚本文案下一篇:文教法律类简历中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