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教学工作总结栏目!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锻炼学生劳动能力。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学工作: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

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指出:劳动 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全日制小 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 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没有热 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组织

我们成立了劳动教研组。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组长,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副组长,教研组成员有各班班主任和劳动科任教师。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语、数主要学科一样,同等对待,督促教师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使之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计划中 规定,其中要检查劳动备课和作业;每个科任教师必须执教一堂观摩课,从中评选出优质课,期未进

行考试、考核和总结。

三、落实常规

抓好劳动课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我们把住备、教、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使劳动课教学同其 它学科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研组严格督促科任教师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得进教室。按照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各年级7人次劳动观摩课,老师们普遍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如废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纸模型、烹饪,师生共同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调动了积极因素,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走出教室

除开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教育。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保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劳动课的教学管理,重视实践,使学生既学会了一些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 劳动 的基本技能,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又美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

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

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 20%靠智商, 80%则依赖于情商。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 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笔者认为, 教师不但要做情商的表率, 更要在不阻滞智商发展的前提下, 以劳动素质教育为理念, 从习育和化育两条途径上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式的长期潜教育过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商。

其中, 习育是对人的行为上的培育, 也就是从最小最普遍的习惯慢慢过渡到根深蒂固的习性。这个培育过程主要通过人本能的、简单的模仿来进行, 具有身教先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易于言教的意蕴内涵和“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客观后果, 以及对教育效果的折扣必然性。

化育, 是对人的精神上的培养, 人的灵魂的建设。同习育一样, 精神上的成长只能靠精神上的感化, 而不是靠说教就能给予的。其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法定的与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等的制约和树立榜样来进行。此外, 环境的匹配与机遇的把握也不可或缺。无数事例证明, 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 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 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善于把握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简言之, 智力因素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情商、环境等非智力因素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智商的高低决定个人的工作类别, 情商的高低决定个人职位晋升的快慢。

二一个人的知识, 20%是从学校获得, 80%是从工作和实践中获得

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 职场人的知识获得, 80%来自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 汲取各种养分, 对一个职场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透过“2∶8现象”提醒学生, 要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要学会抓住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 搞好“自尊, 生活技能培训, 学习怎样学习, 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四个层面的学习;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与其面面俱到, 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时间花在最能出效益的20%的方面, 用这20%的方面带动其余80%的发展。

教师自己也要运用劳动素质教育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改革途径与趋势, 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性相近”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使教师自己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学习型社会的主流阶层, 不要留下“习相远”的尴尬与遗憾。

三孩子的智力、个性、事业的成功, 20%来自父亲, 80%来自母亲

毋庸置疑, 母亲是孩子最大的老师。母亲的教育是终身的、生命的教育, 这种长期连续的教育是任何一个教师的影响都难能与之相比的。研究证明,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假设以100%为基准, 其中, 50%是在由母亲带养的生命最初的四年中发展出来的, 30%仍然是在由以母亲带养为主的5~8岁间发展出来的, 只有余下的20%是在10~18岁间发展出来的。究其原因, 缘于母亲最了解、最深知孩子, 且能无条件地给予爱和赞美, 使孩子在本能的对母亲的依恋即恋母情结下产生强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成为其个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家庭教育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主导, 家庭是最早最好最高的学府。教育者应明白, 教师给予学生的, 是知识的、短暂的教育, 应以母亲为楷模, 而不是母亲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应像母亲一样关爱女孩, 关注男生。

四犹太人的22∶78生财法则

犹太人从千百年来的经商实践中发现, 世界上78%的财富掌握在22%的有钱人手中, 而且他们还发现, 如果把78%的精力放在这22%的生意对象身上, 则一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就是犹太人从22∶78原则中总结出来的经商原理。其实, 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同样遵循这条法则, 教师的工作与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

所以, 我们要谨记“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更是创业教育”这个本质特征,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以“做一名创造型的教师”为工作的奋斗目标, 以劳动素质教育为理念, 丰富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和塑造自信、好奇、幽默、睿智、兴趣广泛等个性化特征, 以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管理艺术水平为落脚点, 以“培养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为工作重心,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学重心, 采用“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不断赋予教材新意与活力, 同时联合家庭教育, 努力创设和维护适宜创造力迸发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与班级风尚;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创业;先就业, 后发展”的职业理想, 引导他们掌握并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学习的重点, 能用20%的知识考出80%的成绩, 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职业教育亦因此才能绽放出美丽的鲜花, 结出丰硕的果实。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结合分析相关理论, 认为“2:8现象”对我们运用劳动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育工作的着力点”这方面的探究很有帮助。以下就是笔者透过四个“2:8现象”探究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2:8现象,劳动素质教育理念,教育工作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英) 理查德.科克著.王师译.80/20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2]齐虹.融入生活强化实践培养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6)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劳动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篇4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三年级劳动教学工作总结 篇5

这一学期中,我担任了三年级《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由于是第一次担任本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兢兢业业,努力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劳动课程是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劳动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的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不少孩子不爱劳动,又不会劳动,而且不珍惜劳动成果.这些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于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他们的劳动观念非常淡薄,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不少学生学习怕动脑筋、劳动懒得出力,却追求高消费,比吃喝穿戴,花钱大手大脚。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我始终以劳动课程的实施纲要为指导,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渠道,以提高教学实效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学个环节间的互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认真备课,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完成各项工作。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或较繁琐的教育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创新。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的一门科学。当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碰到了具体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几个人想办法,再经过实践而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们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进行拓展。在课堂用语方面尽量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尊重学生,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机会,把动手能力好的同学加以进一步的培养。利用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加以实现。

二、存在的不足

在组织教学的同时,没能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才能、张扬个性的机会。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篇6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难点探讨 篇7

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规范和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对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维护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 为社会保险费征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如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并在第七章和其他章节多处对规范和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相比, 《社会保险法》在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方面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规定全面。从法定义务、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费用征缴、法律责任等多方面作出规定, 涵盖了征缴的各个环节;内容不仅涉及缴费主体、而且涉及征收主体。二是可操作性强。对征收的各个环节的程序、时限、比例、倍数、金额等, 都有了非常详细、明确、具体的规定。三是强制措施有力。规定了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查询存款账户、申请有关部门划拨、申请法院扣押、查封、拍卖等强制措施, 这些强制性规定前所未有, 力度空前, 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四是构建了部门协作的征缴工作机制。明确了工商、民政、机制编制、公安等部门的职责, 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实现了信息共享。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 征缴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也值得大家探讨:

(一) 劳动保障监察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职责划分问题

《社会保险法》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相比, 一个重要区别, 是规定了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有权采取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查询、划拨、要求提供担保, 申请法院扣押、查封、拍卖等强制措施。这些强制措施有的以前是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行使,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与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划清职责, 在今后的征缴工作中既不缺位, 也不越位。

(二) 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工作衔接问题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 劳动保障监察关于征缴的职责主要在第十一章法律责任中, 包括对“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八十四条) , “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八十八条) 两种违法行为的处理。两种违法行为的发现和取证工作, 都需要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配合。因此,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之间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衔接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 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三) 关于委托审计在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中的使用问题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审计。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对“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处理在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罚在后。那么处罚时, 是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提供有关证据和金额, 还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重新进行审计?如二者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

(四) 关于收到新型农村养老 (合作医疗) 保险、城镇居民养老 (医疗) 保险、职工基本养老 (医疗) 保险之间的转换接续问题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 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等等。其中较主要的两大保险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又分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大类。医疗保险也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保障制度, 但当身份转换时, 社会保险如何衔接, 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以洛阳市目前的医保为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是按年缴费, 职工医疗保险都是按月缴纳, 当发生人员身份转换时, 如公民从农民或城镇居民身份转换为用人单位职工时, 医疗保险应如何结算如何享受?如果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 对社会保险费的应收尽收、社保费稽核都影响较大;如果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因为同时参加了2份不同的医疗保险, 待遇该如何享受?现实情况是不允许同时参加两种保险, 企业也拒绝为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办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类问题解决不好, 对职工的切身利益的保障和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只规定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 可以缴费至15年,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没有就如何转入转出做出明确的规定, 劳动保障监察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办理?

二、关于如何利用欠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规定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

2011年2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 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数额较大,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何充分利用该规定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探讨:

(一) 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问题

按照《刑法》修正案 (八) 的规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的四个要素中, 客观方面如何把握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对“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认定。证据包括哪些方面, 如何取证, 证明到何种程度,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二) 如何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问题

最近, 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按照规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现拖欠工资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时, 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 移交全部材料, 并同时将移送书及材料目录抄送人民检察院;如果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将该决定书一并抄送;未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应在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撤销案件、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作出无罪判决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在移交的过程中, 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材料, 按照什么程序, 遵守多长时限, 都需要我们与有关部门商讨, 建立一套制度。

(三) 关于如何充分发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震慑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说,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设立, 其社会意义大于司法意义, 其对欠薪无良老板的心理震慑作用大于经济上的惩罚。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该罪名的影响力, 使无良老板不敢欠薪, 不愿欠薪。

(四) 关于如何避免执法风险问题

《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审查、侦查行政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过程中, 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违纪违法线索的, 应及时向监察机关或检察院移送。监察机关或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并依纪依法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行政执法机关。同时, 监察机关发现行政执法人员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违反行政纪律需要追究责任的, 应当依纪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 应当移送人民检察院。

企业如何做好劳动统计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企业;劳动统计;管理;思考;措施

引言

企业能够根据劳动统计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活动和管理机制得到正常运行。没有劳动管理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数据提供依据,各项管理工作很難有切入点和着力点。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做好劳动统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劳动统计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1.劳动统计的重要意义 劳动统计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劳动经济进行调查、搜集、整体、分析、统计的过程,是企业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劳动统计能够科学、合理反映企业的劳动力构成状况和使用状况以及之间的变化发展规律,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劳动力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2.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劳动力规模、数量、结构、比例以及变化发展的统计,能够根据统计数据合理安排劳动力,合理调配人力,为制定和监督劳动力提供相应的依据。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企业内部人才构成情况和变动情况复杂,很难做到人才才能的充分发挥。劳动统计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学历层次、年龄性别进行分开统计,能够掌握企业内部人员数量变化和流动变化,找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人才的合理利用。(2)对劳动人数和劳动时间的利用率进行详细统计,从数量和时间的分析上反应企业劳动力利用率水平。企业劳动时间是企业劳动统计的重要部分,劳动时间的利用效率需要计算工时利用指标,编制劳动时间利用平衡表,分析劳动时间利用率是否合理。这种工作比较系统,而且对利用率分析难度较大,特别是施工生产中很难对每个班组的实际工时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所以在劳动时间统计的过中需要在工作中谨小慎微,从细节出发,进行多次统计,确定所需要的准确数据。(3)对劳动生产率进行历史纵向和行情横向统计。通过统计结果研究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的情况以及在整个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为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提供依据。(4)对工资和劳保福利进行统计。反映和研究工资总额和劳保福利增长变动的趋势及幅度。

总之,企业劳动统计工作系统、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认真思考,还要结合企业实际人才情况进行优化,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加强企业劳动统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劳动力基础。

二、加强企业劳动统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劳动统计管理制度

劳动统计管理工作不是分散的、无组织性的,二是具有一定的制度和体系。企业需要设计劳动统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经营环境和经验特点,以及市场经济外部条件制定一些列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我国企业中大部分劳动同理工作是由各个不同的部门负责,然后把统计结果汇总到主管领导手中,导致各部门统计的过程中信息闭塞,不能进行信息交互或者共享。企业可以确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劳动统计工作管理,或者在其他结构中设立独立的统计岗位进行专门统计。明确劳动统计管理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和统计职责,能够及时对劳动力掌握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需要和财务、技术、营销等部门进行充分的数据沟通,形成一个庞大的统计组织体系。

提出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要全面、准确、系统反映企业劳动力发展情况,并且要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制定统计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满足市场竞争需要,明确指标内容和统计指标责任;建立多向运行机制。将各职能部门的专项劳动力信息进行综合横向统计分析,满足综合对比、综合研究的需要。综合统计信息通过劳动力统计部门提炼、简化后反映个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根据信息提供蒸汽的管理决策。

2.提高劳动统计质量

数据质量是整个劳动统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的前提。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领导阶层对整个企业的决策。首先,要确立数据统计质量评估监督系统,采用调查和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数据上报的进行仔细审查和核实,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使统计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现状,为企业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的数据依据。其次,需要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惩处,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最后,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查询、修订制度,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劳动统计报表可以实行三级责任制。一级制表人自身,二级统计负责人复审,三级统计领导终审,保证统计报表无错漏,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并附加相应的说明。

3.加强企业劳动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团队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劳动统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专业性强,而且还涉及到很多部门,所以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必须符合岗位需求,有高水平的统计能力。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课,对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劳动统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根据国家规定,评定专业的技术职称。鼓励统计队伍根据新时代的信息化特点、计算机化特点探索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从实际出发,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修养,遵纪守法,保守统计秘密,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统计管理水平

计算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的使用进入到各行各业。企业劳动统计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健全企业内同统计网络,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反馈的速度,实现统计数据的高速度和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比如使用统计资料采用网络预报和纸质文本上报两者结合的报送机制,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上报的质量。

5.对统计结果进行考评和奖惩

劳动统计结果一定要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劳动统计工作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从根源上保证统计人对统计结果的重视。考评可以按月进行考,主要内容有考察统计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化,分析统计资料数量和质量是否和统计结果相符合。

为了推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规范其不合理行为,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劳动统计准确率、真实性较高和其他完成成为较好的可以给适当奖励,对劳动统计工作有一定贡献的人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通报表扬。对统计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违反《统计法》规定的或者其他违规操作现象,要根据惩罚制度来惩罚。

三、结论

劳动统计工作涉及的面广,要想做好统计管理工作,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科学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能够实时、准确、系统反映各项劳动统计任务,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数据依据。企业还需要加强统计人才的职业技能,举行各种培训班,培养其专业技能和个人修养,实现劳动统计工作的高效率、真实化。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统计工作高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瑞英.试论企业如何做好劳动统计管理工作.《科技与企业》,2012年20期

上一篇:升学红包祝贺词(60句)下一篇:纸张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