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论文(精选8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政府公共关系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双向传播和双向互动而形成的公共社会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范文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共关系[摘 要] 本文在探讨公共...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双向传播和双向互动而形成的公共社会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共关系
[摘 要] 本文在探讨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共关系涵义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由此从主体、客体、传播三要素角度探讨了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政府公共关系
危机管理源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企业管理的实践,随着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超出单一组织,今天所指的“危机管理”已经不再单指企业管理范畴,而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凸现了危机的“公共性”特征,如 2001 年美国“9.11”事件,2003 年我国 SARS 疫情,2008 年初我国南方雪灾,2008 年汶川地震......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中,需要高度重视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以促进公共危机管理,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
危机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源自希腊一个用于描述濒临死亡的医学术语。罗伯兹 1991 年对危机做出如下定义:危机是一个心理失去平衡的时期,个体遇到了由重大问题所导致的危急后果,或处于危险的情境之中,而其无法采用以往的应对策略应付此情境。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Rosenthal)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无论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还是综合因素引起的公共危机,都具有明显特征:
1.突发性,不确定性,突发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心理准备与应对能力来说,公共危机表现出突然爆发的特征,即使先期有征兆,但这些征兆也往往以分散、零星的形式表现,使人难以完整把握。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是指其无规则性和无程序性。无人知道何时发生,以什么方式发生;不知它向哪个方向发展,会造成多大危害,它的发展趋势更是难以预测。
2.破坏性、危害性。公共危机造成社会生活秩序的混乱,国家管理的混乱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等。
3.公共性,是指公共危机的影响面很广,会波及到社会大多数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心理恐怖感等。
4.连锁反应性,扩散性,随着世界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加强公共危机在整个国际范围具有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它不仅对一地一国具有危害,它的影响是深远与持久的。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组织、机构试图赢得同他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地协调它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从词源上看,“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 1807 年,其词义是“大众利益”。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协调、改善关系的政府行为”。
从上述二者的内涵中可以看到,二者都具有“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并都强调大众的“公共利益”,这表明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内在联系,二者具有共同目标,也说明公共关系能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的政策措施,执政行为等具有广泛性的主观反映,是公众对政府的总体性评价,更是政府的重要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公信力。因此,政府形象是政府客观行为、活动与公众主观认知的混合物。
公共危机事件危害性大,影响广泛,社会公众迫切需要获得对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更希望了解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如果政府对公众的这一需求无动于衷,或者故意隐瞒,会导致公众集体失望,继而是怀疑与不信任,从而使政府形象一落千丈。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现代组织处在一个其活动透明度日益增大的时代里。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所面对的灾难局面并正在采取什么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它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并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保证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正常运转,通过信息沟通与传播,展示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回应公众的正常需求,这对于政府形象的保持与提升非常必要,同时维护政府形象的政府公关工作与公共危机管理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2.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危机信息的需求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动。由于公共危机的广泛危害性,极大的不确定性等显著特点,加之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公众对公共危机的信息需求非常强烈,如果政府依然保留以前的封闭管理以及“暗箱操作”,则广大公众从正常途径获取信息的需求和热情被无情扼杀,会导致谣言四起,虚假信息漫布,引发更大的社会整体恐慌,甚至会触动公共危机的连环按钮,后果不堪设想。
反之,如果政府能够转变观念,放弃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权,在危机第一时间通过公关活动把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发布,则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对公共危机进行“预热”的作用,减缓了事发突然所带来的公众心理恐慌,让公众更自然平静地接受、认可公共危机事实,为危机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有利于促进公共危机的解决
公共危机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紧迫性及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的共同投入,发挥众志成城的力量。政府公共关系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首先是政府本身的权威性、导向性和代表性,其次政府在社会信息资源上掌握着主动权。因此,政府公共关系可以发挥整合与凝聚功能,通过引导公众情绪与社会力量,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另外,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利用社会知觉中的首因效应保持自身权威性及公众信任;再次,通过公共关系进行公共危机的教育,引导全体公民防御公共危机的破坏,以尽可能减少损失。这样的理性引导,信息推动,动员教育活动促进了公共危机的解决。
4.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与援助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当今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也更加激烈”,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频繁,在这个广泛联系的世界中,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一方面立足于国内,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国际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本身具有跨越国界扩散影响的可能性,这也使得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时,单凭一国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联系国际社会诸多力量,共同应对公共危机。因此,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可以发挥在国际社会传播信息,树立或修复国家形象的功能,通过关系的协调和利益的整合达到获取国际社会更广泛支持与援助,促进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
三、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特征
政府公共关系与其它主体开展的公共关系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公益性
政府公共关系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但其根本指导原则以及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众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这是政府合法存在的根本前提之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公共危机对整体公众的安全带来巨大破坏性和威胁性,对国家的经济运转、政治稳定带来巨大影响,政府公共关系通过沟通信息,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公共危机得以化解,但所有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公共利益。也只有在这样的原则精神指导之下,政府公共关系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2.面对公众对象极其广泛复杂
与其他组织不同,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公众包括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组织等,而且对外还涉及外国政府、公众、国际组织等。公共危机因其影响广、破坏性强、事发突然,因此对社会公众都具有直接威胁和影响,甚至跨越国界,扩散影响到国外公众,此时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所面对的公众极其广泛。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不同公众,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特别是公共危机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影响,直接导致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政府公共关系要充分运用其统筹兼顾的协调职能,有效平衡各种利益诉求,整合社会关系网络。
3.实施效果影响重大
政治民主化是公共关系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公共关系本身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公众联系的纽带,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开展得好坏,不仅对于公共危机的有效化解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关系到在国内国际形象与地位的稳定。
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中,由于其危害性、紧迫性及不确定性,就更要求政府公共关系不但能够正常实施,还要高度重视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利用真诚平等、双向沟通的艺术手段获得公众理解支持,发挥其柔性管理特点。
四、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从静态构成上看,政府公共关系由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从动态过程上看,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也正是这三者的互动过程,本文立足于三大构成要素来分析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开展。
1.在公共危机中政府作为公关主体应积极作为,赢取公众信任,树立良好形象
首先,政府应强化公关理念和意识。作为一对关系中的主体,政府秉持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它的公关活动及其效果。虽然“特别是大发展于 2003 年非典后的中国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已凸显出中国政府公共关系理念正在完成从黑箱到玻璃屋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也可以从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得以体现,但由于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衙门作风,官僚主义色彩浓厚,从而把公众等作为管理、统治对象的对立思想不会立即消失,因此坚持与贯彻公共关系开放、平等、公共利益的理念,真正实现这一转变是切实问题之一。
其次,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心处理危机。
目前政府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工作分散在宣传、信访、新闻发布等职能部门,这样的设置极易导致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纵横交错,难以协调,政出多门,贻误战机。因此,应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危机公关组织体系,保证协调统一。
最后,发挥领导人形象作用。在公共危机背景下,人们迫切期待来自于政府的声音和行动,领导人作为政府的代表,在第一时间深入公共危机第一现场,能够安抚民众,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作用巨大。2008 年汶川地震,在道路损坏,余震不断等恶劣条件下,国务院温家宝在地震发生 7 小时 14 分钟已经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广泛的视察,并在汶川、映秀的废墟之上,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和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会面。美联社(AP)发文“中国是地震救灾英雄”,把温与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的英勇表现相比较。国外的反危机策略专家把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的任务归纳为 3C 策略,即命令(Command)、控制(Control)和沟通(Communication)。这种“危机中的在一起”会激发强大的社会力量,提升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积极行动,承担责任,政府良好形象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得以塑造。
2.公共危机中政府应关注公众的利益需求,引导公众参与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对全社会具有广泛破坏性,“无论是国家,市场还是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都无法单独承担起应对风险的重任”。只有将分散的个人力量凝聚成整体的力量,众志成城才能够克服危机,政府动员公众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全社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强化提升的过程,起到有
效地激励士气的作用。因此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必要且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社会自我救助能力,有效减少公众轻信以及参与流言的传播,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现实中由于我国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低,同时缺乏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且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动员易演变为政治动员模式,因此,政府应发挥政府公关,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此外,公众参与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渠道,因此政府应在制度上对公民参与的主体,形式,参与权的监督与制约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建立有序有效的参与机制。
3.公共危机中政府应确保快速、真实的信息传播以推动主客体信任关系
卡兹和坎恩强调:“......传播――信息交流及意义的传递,是社会系统及组织的基本要素。”危机管理专家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因此,危机管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合理的信息传播就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健康血液。
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以及公众参与都是以对政府充分理解和信任为基础的,相互间保持信任,就会带来支持,交流,理解,同情甚至原谅;破坏信任,就会带来怀疑,抵触甚至对抗。公共危机的紧急形势中,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尤为重要,而推动双方关系的一大利器就是充分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
由于公共危机的危害性,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广大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异常强烈而敏感,因此政府应该把除涉及国家机密外的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传播出去,正面回应公众的需求。无数事实一再证明,任何隐藏、遮掩的行径都只会成为新一轮寻求真相的序幕。阿伦特指出:“在公共领域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因此,政府无论是在传播意识上,传播的途径,方式方法上,都应该谨记并实践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
五、总结
公共危机对政府的管理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为了有效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政府应高度关注公共关系的开展,在沟通信息,平等信任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协调政府与公众关系。
参考文献:
[1]Albert.R.Roberts,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risis L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 Engle 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91,p.256
[2]Uriel R ,Charles M T.Coping With Crisis :the Management of a Disaster ,Riots and Terrorism[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 ,1989
[3]李经中编著:政府危机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年
[4]李道平:公共关系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刘用卿 段开军:公共关系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6]蒋春堂:政府形象探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7]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8]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范文二:浅析网络公关——政府公关的新途径
摘 要:如何高效的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更好的 管理 社会公共事务,网络公关无疑为政府提供了一条成本低效益高的新途径。将网络运用到政府公共关系中来,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时期,公众与政府对网络公关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造成了网络公关怪相——删帖、拦截和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为了达到政府公关的目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公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秉承此原则,指出网络公关怪相,并提出网络公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政府网络公关 政府公共关系 改进
一、传统政府公关的弊端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 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理论起源于美国,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思想虽然在古代也有体现,但是成型的政府公共关系理论还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得到重视和 发展。由于刚刚起步,所以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体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传统的政府公共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也较多。
政务公开程度低,政府透明度不够。造成政务公开程度低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归纳为 软件原因、硬件原因。软件原因是指政府公开政务的积极性较低,对政务公开持有错误的态度,很多政府不敢或不想公开政务;硬件原因是政务公开途径比较单一,技术水平较落后,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充分的被利用。
公务员公关意识薄弱和公关能力较低。公务员是构成政府机构的主体,也是与公众互动,构建良好政群关系,塑造政府形象的主体,所以公务员的公共意识和公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公共关系状态。而我国大部分的公务员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如在 2010 年 6 月,广州某地 “咆哮哥”事件,该事件能在短时间内成为 热点,原因在于该事件不仅体现出我国政府公务员管理还存在漏洞,还体现出公务员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缺乏。
信息收集与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我国政府信息收集与信息沟通渠道比较单一,政府的信息收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下级政府的定期 报告,一种是政府机构的调查和评估,还有一种就是政府官员走进群众的询访。这三种方式构成政府部门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政府信息收集渠道比较单一,而且运行起来费时费力,最重要的缺陷在于政府很难接触到最真实的民意。政府和公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分配不均衡,导致无效的政府公共关系。
这些因素形成了我国政府公共的主要困境。如何能够使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打破困境,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探索新的公关途径与传统的政府公关途径共同发挥作用。
二、政府公关新的路径选择——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就是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通过运用互联网这种传播和沟通的手段来处理和协调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网络之所以会成为重要政府公关途径,主要仰赖与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互联网虽然只有仅仅十几年的发展时间,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有互联网专家称:未来网络在中国的力量将不可小觑,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途径:
1、政府门户网站,政府的门户网站就是当代政府的主要名片之一,门户网站在很多情况下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政府门户网站是公众了解政府的重要渠道之一,事实上,门户网站的代表性丝毫不亚于政府大楼的代表性。但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浙江省网上办事大厅上的记录显示,几乎没有公众在这个办理业务;所谓的政务论坛没有充分发挥与公众沟通的作用,在论坛上发帖自由度颇低,几乎没有公众在这里留言。
2、政府官员博客。近些年,政府官员在网上开博,发表博文,受到了网友的热烈追捧。博客这种形式,让政府官员广开言路,多渠道的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加强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减少了公众对官员的误解,紧密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官员开博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舆论发展方向。在政府公共关系中,政府官员对于舆情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当网络舆情出现不合理倾向时,政府官员要及时正声,通过自己的博客或其他形式引导网民的舆论方向。
3、论坛。论坛是政府引导舆论方向的有一个重要工具。很多公共事件、危机事件都会在网络论坛上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在现实社会上“仇官仇富”的心态盛行,再加上网络匿名的特点,各种因素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有碍社会秩序的言论成为网络的“主流声音”。政府要充分重视网络舆情,一方面及时的公布准确信息,解除公众疑虑,另一方面要成为网络论坛的积极分子,抢占网络发言权,正确的引导舆论。
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网络时代重要的人际沟通工具,不仅具有传
统的信件沟通功能,而且具有快捷方便,成本低廉等新特点。电子邮件不同于其他网络平台的特点在于它对象的可选择性。电子邮件的发送对象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这样使得信息沟通更加具体,更具有针对性。我国很多政府门户网站都开通了如市长信箱、省长信箱等,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多,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三、网络公关的不足与改进
政府网络公关在我国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政府公务员对于网络公关的理解不足,造成在公关活动中一些做法失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公关不是删帖。一些负责政府网络公关的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将不利于政府利益的网贴删除,就达到了网络公关的目的。事实上,删帖只是针对的是那些不实的,具有明显的煽动性和欺骗性,恶意损害政府形象的帖子,政府通过出示相关证据,严格的法律程序,才可以删除该贴。一味的删帖,不论真假,见坏就删,既损害了公众的言论自由权、监督权,削弱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损害了诚信正义的政府形象。面对网上出现的一些负面反应,有关方面一方面应该正确的辨别言论的真伪,然后根据其真实程度给予及时的答复。
(二)网络公关不是封堵。很多政府部门中都设有专门的岗位或办事人员,审查政府论坛上的公众留言。符合要求的发布,不符合要求的封堵,这在各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上都有体现。凡是在政府论坛中留言都要经过网站 管理员的审核,少有的几条被发布出来的留言大多是对政府行为持表扬,至少是中立的态度。更多政府网站上的论坛“门可罗雀”,在各个与
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主题下,没有任何来自公众的评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在网站论坛中没有放开网民发言的自由度。所以广开言路,对于网络公关而言非常必要,降低网民 发表意见的标准,任何合理合法的意见都应该能够提出来供论坛中其他网友和政府管理人员参考。
(三)网络公关不违背诚信原则。政府是掌握国家行政权的公共 组织,这决定着政府的行为应该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政府与公众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与诚信程度至关重要。2008 年“华南虎”照事件给当地政府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类似事件在全国并不鲜见。在网络 环境中。网络的强大搜索能力,大到国际信息,小到个人信息,几乎都可以一览无余。违背诚信原则的政府发言一旦被网民发现,在网络中传播,错误会被放大好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所以面对网络,诚信至上。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信任、协调的关系,要准确运用网络公关,广开言路,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评估政府活动;重视网络公关的重要作用,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开展政府公关活动,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欢明、刘鹤鹤,从“钉子户”事件看政府危机公关,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 年 12 月。
2.车跃丽,论网络时代的公共关系,江淮论坛,2002 年第 2 期。
3.潘敏艳,论有效政府公共关系及其实现途径,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年第 6 期。
4.李耀,试论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定位,湖南 社会科学,2003.1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基本特征及类型
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震荡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活动。
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舆论关注性,可变化性等特点,而政府组织属于国家机关最具公共性,权威性的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深远。因此政府危机公关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公共性、关联性等特点,必须引起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首先在于其传播沟通出现了问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与这相关的舆论危机,公共信息危机、信誉危机、形象危机。
(一)舆论危机。
指负面信息、非官方的小道消息阻塞传播通道,引起社会心理恐慌。这里的舆论危机有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指“口头舆论”危机——谣言,二是指“体态舆论”(或称“行为舆论”危机)——比如抢购。谣言是舆论的一种畸形形态,谣言的传播会促使舆论呈现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谣言的盛行往往引发舆论关注,形成舆论压力,进尔导致舆论危机。抢购也是一种舆论形式。抢购作为“体态舆论”或“行为舆论”能以影响社会公众,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行,就成为舆论危机的一种。2003年的SARS危机中,谣言、抢购药品等广泛传播引发了一系列舆论危机。2008年阜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引发的公众心理恐慌舆论危机。
(二)信誉危机。
对政府而言,信誉意味着政府不仅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还是基于契约之上的“诚信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公众将公共权力交给政府行使,政府亦按照这种授权“契约”向公众承诺必须履行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否则就失信于民,造成信任危机。
(三)形象危机。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好坏不是自封的,是公众对政府客观评价的总和。政府形象应是体现廉洁奉公、政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办事高效的形象。如果政府形象面临危机,就意味着政府体现的民主理念与公共行政精神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形象危机对于政府而言是最具“杀伤力”的。
2003年SARS病情席卷全球,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劝诫人们尽可能避免到中国的北京和山西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旅游。然而,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面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一系列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将一场政府形象危机转危为安。我国北京市政府当时领导人没能高度重视,没有及时通报疫情,反而引起人们心理恐慌。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措施,终于战胜了疫情,转危为安。有的地方政府面对危机,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面对政府形象危机视而不闻。众所周知的2008年阜阳儿童手足口病,毒奶粉造成的儿童大头娃娃,乃至死亡,阜阳颖泉区的“白宫门”事件,阜阳的贪官等事件,在全国的网络上迅速传开。一段时间阜阳在全国成了爆炸性新闻,阜阳政府不良形象在全国公众心目中至今阴影很深,一提起阜阳,人们自然会说“那里盛产贪官”“大头娃娃”“白宫门”“农民工大市”等等,阜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人们都闭而不谈,如果阜阳市政府能及时有效的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完全可以化危为安。
(四)公共信息危机。
公共信息危机是指由公共信息问题引发的危机,它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中的一种,是指传播过程中信息不能消除不确定性,从而引发新的危机或加剧已有的危机。对于信息的理解可因不同学科有差异。从政治学角度来说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权力。信息是继军事、财政、人事权力之外的又一重要权力。美国“棱镜”计划,就是美国中情局利用网络收集监探他国他人的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信息的最好说明。尤其现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助推器。因此,善于收集信息对于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信息的理解还可以从经济学上理解,信息就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被大众从不同角度反复利用的资源,并且信息还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信息越公开越能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然不良的信息甚至虚假信息会传递负能量,对社会对人民危害更大,政府形象受损更重,这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澄清的。这样讲并非政府要垄断公共信息,其垄断后果会导致小道消息、流言、谣言蔓延,会进一步引发大规模的舆论危机和政府形象危机。
以上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几个最基本类型,此外还有突发公共事件,如处置不及时,不得力,也会引发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如自然灾害:地震、山洪、海啸等;公共卫生事件: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动物疫情等;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群体上访、群体性骚乱、涉外突发事件等等。这几类危机,有的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有的属于工作失误或人为因素,有的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涉及了公众的利益,公众的安全,公众的情绪,政府形象受损等,必须引起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对策
(一)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
危机管理所强调的一般原则包括:及时、主动、真实、公开。美国学者格鲁尼教授在总结一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原则:关系原则、责任原则、公开原则和双向传播原则。
1.关系原则
是指政府如果平时和目标公众已建立了良好和长期关系,那么在危机状态时它就更好地承担危机带来的后果。对政府而言,在危机时刻多做关系民生的实事,这对于维系好和目标公众(一个企业、一个群体或基层政府)关系,共同配合化解危机至关重要。
2.责任原则。
当危机发生时,即使不是政府自身原因,政府也要主动承担责任。因为政府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就必须承担不可推御的社会责任和领导责任。政府官员主动承担责任将有利于化解公关危机,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公开原则。
当危机发生时,政府必须公开一切关于危机的信息,政府奉行公开与透明的原则可以防止小道消息的出现,杜绝舆论危机,增强公众的信任感,获得良好的政府形象。
4.双向传播原则。
危机发生时,政府必须将公众的利益视为自身利益来考虑,为此,政府必须全面了解来自公众的声音,并与公众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承担社会责任,回答并解决公众合理需求,在平等互动中寻求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
(二)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策略
1.加强对政府“公务员及官员”的公共关系培训
加强对公务员及政府官员的公共关系培训,可举办专题培训班,也可在各级党校培训干部时增加公共关系课程,或专题讲座,以增强各级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应对和处理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能力。
2.建立完善的危机新闻中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公共危机爆发后,内外一切信息都需要进行系统地调查、归类和总结。良好的信息新闻中心的建立十分必要。新闻中心担当公关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搜集、发布、传播反馈的功能。新闻中心又作为政府权威的对外信息发布机构应及时向社会、媒体公布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新闻发言人又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传播政府代言人之一,他的发言代表着政府,他的一言一行都事关政府的形象。新闻发言人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高官发言人和专职发言人。高官发言人是指政府的各级领导,他们出面发言最具权威性,可靠性,公众易于信服;专职发言人是指政府专业人员,他们能掌握新闻发言方法技巧,善于处理公关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能够掌握新闻发言方法技巧,确保危机中的规范性操作。但是,无论是高官发言人还是专职发言人,发言中“说什么”“怎么说”至关重要,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信息的发布不同于常态下的信息发布,决不能用“无可奉告”或“挤牙膏式”的方式发布,要注重对公众心理的认知,以消除公众出现的焦虑、猜疑、恐慌甚至恐惧为目的。
3.做好政府公共关系危机恢复工作
公共关系危机对于一个理性的、有权威、有活力的政府而言,能够成为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的推动力,以调整公关策略与价值导向。因此,政府公共关系危机解决后,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尽快恢复社会结构和功能,恢复或重建社会秩序的同时,要有效利用媒体或网络对危机事件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恢复主要针对危机事件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及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改进,既包括政府“硬件”改进,也包括政府的“软件”等的提升。2011年9月11日美国在处理“9·11危机中,就充分发挥了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危机事件后的恢复能力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当然中国政府这几年也积累了很多应对公关危机和恢复的能力及经验。2003的“非典”“7·23”动车事故,2008年汶川8级强震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非凡的应对危机事件处理协调能力。当然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与协调离不开媒介的支持。政府善于利用主流媒体的导向至关重要,引导好传递正能量,化解危机,否则,听之任之会传递负能量,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手足口病”“贪官”“白宫们”等事件。之所以在短暂时间全国几十家网站曝光,其传递的全是负面信息,这给当地公众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惧,直到迫不得以政府有关部门才出面说话,可为时过晚。
因此,面对政府公共危机的快速反映并不是指简单地控制信息的传递、删除一些不利的信息,而是应该无论信息是否属实,都应在认真调查之后及时对该信息作出回应,并保证回应内容客观真实。如果确实是政府在某些方面有失误之处,那就应该向公众公开进行道歉,或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对不实信息要进行辟谣,要在危机没有扩大之前及时有效控制好不实信息,减少危机对公众对政府形象造成的危害。这些工作除了新闻中心新闻发言人要做好,更要同媒体联手,密切合作,化解危害,稳定民心,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恢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58—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学术界与服务型政府同样流行的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从已有的文献来看,两个概念在相关著述中出现的频率几乎等同。但对于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分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以便统一认识。
一、两者提出的背景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源于西方。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市场失灵,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主义,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由以往“守夜人”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当时的政府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社会管理者。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府干预也开始遭遇危机,受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重新思考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确立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补充地位,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西方国家政府逐步转到了创造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上来,正如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说,“长期以来,效率和经济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支柱……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是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够回应公平的需要。”[4]服务型政府的创建便成为西方国家政府追求的目标。我国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建国以来直到改革开放,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对形势判断的影响,我们一直沿袭着建国以来的执政理念,计划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政府的定位自然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导者、管理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政策都围绕这一中心来制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此时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此时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改革开始触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般说,这些问题不再是改革初期政府职能范围大小的问题,而是政府角色的定位问题,即政府在与市场、社会以及公民的关系中,到底应该处在什么样的地位[3]。很显然,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为市场、社会发展提供秩序和服务的服务者。正如张成福教授在分析中国公共行政体系内部的深层次问题时所指出的,公共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表现之一就是“管制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冲突,因此,中国行政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就在于建立市场化或亲市场的政府行政,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到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5]。要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过渡,就意味着必须真正将政府角色定位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也必须实现政府管理模式以政府为本位向以公民为本位的方向转变。这样,学界对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定位就开始由服务行政的概念,改为直接的服务型政府概念了[2]。
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则是2003年“非典”过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2003年“非典”疫情出现时,广州和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公众极度恐慌的局面。中央及时采取了措施,特别是对工作不力的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两位高官的撤职,开始了对高官实施问责制的先河。虽然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但也引发人们开始反思。人们的理性反思集中到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定位问题:即政府全部工作的重点是不是只有一个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是不是更应该承担起来?考察一个政府工作绩效、决定政府官员职位升迁与否的指标是不是主要是经济指标?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对政府职能定位进行彻底的改变,即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指标,更应该关注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指标,并将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指标作为考核政府绩效和决定官员能否升迁的主要指标,以迫使政府及官员更加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1]。温家宝总理就明确指出,“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继续增加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样有学者就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认为要想使政府职能更多的作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就必须实现政府改革的实质性转型,即要由原来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也就是政府应该从经济领域中退出,把主要职能定位于诸如公共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研究和发展等公共服务领域。
二、学者的观点
对于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两者是平行关系。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在自己的相关著述中都是采用两个概念中的一个,平行使用这两个概念,并未有意识地将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过,研究者们各自表述、平行而用,两个概念之间缺乏有意识的交汇。谢庆奎认为,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可以同时使用,只是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6]。
2.两者是等同关系。此种观点明确将两者等同,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等同使用这两个概念的现象在学术界非常普遍,许多学者在自己的著述中就是交替使用这两个概念的,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同一概念。比如,陶学荣等就在引用刘熙瑞关于服务型政府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将两个概念等同起来[7]。
3.公共服务型政府优于服务型政府。此种观点从政府历史类型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呈单线历史发展趋势,是一个从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并最终向公共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变的过程,从而将服务型政府与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并列为同一类型的传统政府形态,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趋势,是更符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政府模式。王艳认为,服务型政府仍然属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范畴,因此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可能出现服务行政的三种异化形态。突破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建设以公民、公民权和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才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8]。
4.服务型政府优于公共服务型政府。井敏在对这两个概念的产生背景和研究视角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井敏认为,从产生背景来看,提出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是我国学者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角色定位的长期思考,现实背景则是中国加入WTO后对政府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公共服务型政府则是在2003年非典危机过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相关学者对非典疫情的反思。从研究视角来看,在这两个概念中,公共服务型政府主要是基于政府职能结构调整的视角,只是抓住了服务型政府的外在表现,而服务型政府才是整个政府管理模式从管制向服务的根本性转型,因此不能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来代替服务型政府的概念[9]。
三、笔者的观点
我认为,两者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它将涉及执政理念、职能配置、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行为方式和监督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是政府转型时期党执政理念指导下的政府定位。服务型政府是由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高效政府、透明政府、学习型政府、节约型政府等一系列具体政府形态组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只是政府职能重点的调整,属于“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形态。
参考文献:
[1]谢庆奎,佟福林.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尚全.政府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刘星.服务型政府:理论反思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
[5]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
[6]谢庆奎.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人民论坛,2006.
[7]陶学荣.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05.
[8]王艳.服务型政府的异化与转型:论建立新公共服务型政府[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
[9]井敏.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区别[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以及代表国家管理的各级权利机构,它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监督、协调、保卫和服务等基本职能。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与民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信任与合作,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各类活动。
在企业公关如火如荼的时候,政府公关也浮出水面。2001年12月27日,上海市优秀公关案例评选中,浦东新区政府与黄浦区建委两个公关项目双双获得上海市优秀公关金奖。据悉,政府公关项目获奖,在全国也是头一回。专家评论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奖本身。它表明,政府越来越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一个现代化的政府将是一个互动的政府,是一个注重民众参与沟通的政府。注重沟通与互动,将成为一个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作为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公关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众所周知,北京申奥成功,良好的公关功不可没。事实上,政府公关,不仅被当成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也被看成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一个标尺。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
政府形象的好坏,特别是政府美誉度和可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接受、亲近和支持的程度,对各级政府基本职能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是政府公关活动乃至全部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和任务。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
现代政府公共关系应该塑造怎样的政府形象呢?
1、全面发展的政府形象。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和同步推进,是现代政府形象的主要特征。而在一些地方政府那里,抓物质文明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部署得当、措施有力;而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不是全面发展的政府形象,而是一个残缺不全、畸形发展的政府形象。
2、“形神兼备”的政府形象。
现代政府不仅要有华丽的外观,更要有良好的内在气质。
“形”主要是指能够直观地体现政府价值的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形象要素。它既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如良好的市容市貌、卫生的城乡环境、便捷的交通、齐全的公共设施等,又包括发达的物质建设成就,如合理的产业结构、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发展成就、强劲的发展潜力等。
“神”是指能体现政府形象的精神层面要素,真正打动和吸引公众的内在气质。它包括:展现“廉洁政府”形象的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展现“法治政府”形象的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展现“服务政府”形象的快速高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这些要素不仅使政府形象更加富有神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精心加以塑造的政府形象要素。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重“形”轻“神”,有“形”无“神”的现象,因而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3、“表里如一”的政府形象。
现代政府除了拥有华丽的外在形象以外,它还必须有与外表相一致的健康的躯体和强劲的活力。一方面,作为政府形象“器官”形态的各内部机构应能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更要求作为政府形象“细胞”形态的政府组成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并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从而使得政府形象表里如
一、活力四射。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一致性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有些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表面上,奉公廉洁、一本正经,但私下里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口头上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但实际上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虽然这只是政府肌体上少数“细胞”地变异,但是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降低[1][1][1][2][1]
了公众对地方政府形象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4、真实可信的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公关活动的客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应该真实可信。要克服某些地方政府在输出政府形象时,弄虚作假和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的现象。
首先是要克服“重外轻内”的现象。当前多数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向外部公众输出自己的形象,而忽视对内部公众的公关努力。错误地认为内部公众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理所当然,要不然,也可以通过非公关的如使用强制的行政手段来做到这一点。
其次是要克服“重优轻弱”的现象。现实中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公众,如上级领导、上级政府中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他们对地方政府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建设成就的评价,乃至对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前途等,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优势公众成了地方政府公关的重点,如通过经常汇报工作、邀请来指导工作、私下交往等方式向他们输出政府形象。而其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众,则经常地被排除在地方政府的视线之外。
第三是克服“有名无实”的现象。有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而忽视或损害了政府形象的可信度。如,经济效益报盈不报亏、社会发展报喜不报忧等现象十分普遍。有名无实,久而久之,公众对政府形象的可信度必然降低。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容和途径
1、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协商对话。
政府作为社会组织,它拥有制定政策、颁布法令、强制执行等特殊权力。为了克服政府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和腐败现象,既需要政府自身的不断完善,又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协商对话,是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迫切要求。通过政务公开,协商对话,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可以使政府机构吸收和集中广大民众的智慧与力量,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人民可以更多地了解政府工作的各种情况,理解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水平,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同、配合、服从和支持。
2、传播政府信息,倾听公众呼声。
首先是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政府机构的有关信息。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如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发布文件、张贴告示等,把政府重要的活动情况及本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向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作传播。
其次是开辟政民之间的多种联系渠道,认真倾听公众呼声,虚心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借以了解公众对政府的印象,并以之作为施政参考。如建立“市长信箱”、“专线电话”、“首长接待日”等联系形式,以尽可能多地加强与公众联系。
第三是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一方面扩大对政府的宣传,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监督”。
3、加强廉政建设,贯彻执政为民思想。
勤政廉政是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清除腐败现象和纠正不正之风是完善政府形象迫切要求。
首先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使廉政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要贯彻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领导干部素质,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益,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踏踏实实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讲信誉、办实事,办好事,谋实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我国政府 公共关系管理 和谐社会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一般理论在政府活动中的运用,是政府部门通过传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
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国家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的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小康社会的建设包含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谐社会相比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更为长远。
三、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在强化公共关系意识的前提下,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点,一切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人性化的公共关系管理理念。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政府人员的素质,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适合发展的组织构架。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做到职责到位,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摆脱“踢足球”的不良作风,真真实实为老百姓服务。
3、实行政务透明制度。政务透明就是指政务公开,让公众能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部门。实行政务透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4、为民众提意见提供多种渠道,促进公众参政议政。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信访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建立专业的公关危机管理团队。政府要增加透明度,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代的危机公关管理团队的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一起治理;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
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各种公关危机,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以人为本,勤政思民,建立国际对话机制,纠正不正之风,我们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体制将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此处的政府指当地政府(包括下属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容监察部门、税务部门、公安交通部门、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消防管理部门、劳动局等。
2、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督和指导,随时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掌握近期的市场信息,熟悉当地的法规和惯例。
3、一切项目管理活动都须遵纪守法。
4、通过经常性的上门咨询和信息发布等形式,沟通与政府部门关系。
5、主动向工商税务部门依法纳税,主动与公安交通部门取得联系,求得施工占用道路的批准和运输的畅通。
6、主动与司法部门联系,求得法律的保护和指导。
7、主动与市容监察部门联系,搞好施工现场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
一、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
危机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 源自希腊一个用于描述濒临死亡的医学术语。罗伯兹1991年对危机做出如下定义:危机是一个心理失去平衡的时期, 个体遇到了由重大问题所导致的危急后果, 或处于危险的情境之中, 而其无法采用以往的应对策略应付此情境。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 (Rosenthal) 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 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无论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还是综合因素引起的公共危机, 都具有明显特征:
1.突发性, 不确定性, 突发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心理准备与应对能力来说, 公共危机表现出突然爆发的特征, 即使先期有征兆, 但这些征兆也往往以分散、零星的形式表现, 使人难以完整把握。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是指其无规则性和无程序性。无人知道何时发生, 以什么方式发生;不知它向哪个方向发展, 会造成多大危害, 它的发展趋势更是难以预测。
2.破坏性、危害性。公共危机造成社会生活秩序的混乱, 国家管理的混乱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等。
3.公共性, 是指公共危机的影响面很广, 会波及到社会大多数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生命财产安全, 以及心理恐怖感等。
4.连锁反应性, 扩散性, 随着世界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加强公共危机在整个国际范围具有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 它不仅对一地一国具有危害, 它的影响是深远与持久的。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 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 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 达到减轻损失, 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目的, 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维护国家安全。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 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组织、机构试图赢得同他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 以尽可能地协调它自己的政策和做法, 依靠有计划、广泛的信息传播, 赢得更有效的合作, 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从词源上看, “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 其词义是“大众利益”。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 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协调、改善关系的政府行为”。
从上述二者的内涵中可以看到, 二者都具有“公共性”的本质特征, 并都强调大众的“公共利益”, 这表明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内在联系, 二者具有共同目标, 也说明公共关系能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的政策措施, 执政行为等具有广泛性的主观反映, 是公众对政府的总体性评价, 更是政府的重要无形资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 吸引力和公信力。因此, 政府形象是政府客观行为、活动与公众主观认知的混合物。
公共危机事件危害性大, 影响广泛, 社会公众迫切需要获得对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 更希望了解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所作所为, 如果政府对公众的这一需求无动于衷, 或者故意隐瞒, 会导致公众集体失望, 继而是怀疑与不信任, 从而使政府形象一落千丈。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 现代组织处在一个其活动透明度日益增大的时代里。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 不能告诉社会它所面对的灾难局面并正在采取什么措施, 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 它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 并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因此,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保证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正常运转, 通过信息沟通与传播, 展示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回应公众的正常需求, 这对于政府形象的保持与提升非常必要, 同时维护政府形象的政府公关工作与公共危机管理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2. 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危机信息的需求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动。由于公共危机的广泛危害性, 极大的不确定性等显著特点, 加之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 公众对公共危机的信息需求非常强烈, 如果政府依然保留以前的封闭管理以及“暗箱操作”, 则广大公众从正常途径获取信息的需求和热情被无情扼杀, 会导致谣言四起, 虚假信息漫布, 引发更大的社会整体恐慌, 甚至会触动公共危机的连环按钮, 后果不堪设想。
反之, 如果政府能够转变观念, 放弃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权, 在危机第一时间通过公关活动把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发布, 则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起到了对公共危机进行“预热”的作用, 减缓了事发突然所带来的公众心理恐慌, 让公众更自然平静地接受、认可公共危机事实, 为危机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 有利于促进公共危机的解决
公共危机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紧迫性及不确定性, 因此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的共同投入, 发挥众志成城的力量。政府公共关系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首先是政府本身的权威性、导向性和代表性, 其次政府在社会信息资源上掌握着主动权。因此, 政府公共关系可以发挥整合与凝聚功能, 通过引导公众情绪与社会力量, 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另外, 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够利用社会知觉中的首因效应保持自身权威性及公众信任;再次, 通过公共关系进行公共危机的教育, 引导全体公民防御公共危机的破坏, 以尽可能减少损失。这样的理性引导, 信息推动, 动员教育活动促进了公共危机的解决。
4. 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与援助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 当今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 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关系越来越复杂, 竞争也更加激烈”,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频繁, 在这个广泛联系的世界中,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一方面立足于国内,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国际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本身具有跨越国界扩散影响的可能性, 这也使得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时, 单凭一国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广泛联系国际社会诸多力量, 共同应对公共危机。因此,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可以发挥在国际社会传播信息, 树立或修复国家形象的功能, 通过关系的协调和利益的整合达到获取国际社会更广泛支持与援助, 促进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
三、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特征
政府公共关系与其它主体开展的公共关系相比, 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公益性
政府公共关系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但其根本指导原则以及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众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这是政府合法存在的根本前提之一, 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公共危机对整体公众的安全带来巨大破坏性和威胁性, 对国家的经济运转、政治稳定带来巨大影响, 政府公共关系通过沟通信息, 协调各方关系, 促进公共危机得以化解, 但所有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公共利益。也只有在这样的原则精神指导之下, 政府公共关系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2. 面对公众对象极其广泛复杂
与其他组织不同,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公众包括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组织等, 而且对外还涉及外国政府、公众、国际组织等。公共危机因其影响广、破坏性强、事发突然, 因此对社会公众都具有直接威胁和影响, 甚至跨越国界, 扩散影响到国外公众, 此时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所面对的公众极其广泛。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不同公众, 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特别是公共危机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影响, 直接导致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政府公共关系要充分运用其统筹兼顾的协调职能, 有效平衡各种利益诉求, 整合社会关系网络。
3. 实施效果影响重大
政治民主化是公共关系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政府公共关系本身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公众联系的纽带,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开展得好坏, 不仅对于公共危机的有效化解有重大影响, 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 关系到在国内国际形象与地位的稳定。
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中, 由于其危害性、紧迫性及不确定性, 就更要求政府公共关系不但能够正常实施, 还要高度重视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 利用真诚平等、双向沟通的艺术手段获得公众理解支持, 发挥其柔性管理特点。
四、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从静态构成上看, 政府公共关系由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 从动态过程上看, 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也正是这三者的互动过程, 本文立足于三大构成要素来分析政府公共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开展。
1. 在公共危机中政府作为公关主体应积极作为, 赢取公众信任, 树立良好形象
首先, 政府应强化公关理念和意识。作为一对关系中的主体, 政府秉持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它的公关活动及其效果。虽然“特别是大发展于2003年’非典’后的中国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已凸显出中国政府公共关系理念正在完成从‘黑箱’到‘玻璃屋’的巨大转变”, 这一转变也可以从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得以体现, 但由于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衙门作风, 官僚主义色彩浓厚, 从而把公众等作为管理、统治对象的对立思想不会立即消失, 因此坚持与贯彻公共关系开放、平等、公共利益的理念, 真正实现这一转变是切实问题之一。
其次, 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心处理危机。目前政府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工作分散在宣传、信访、新闻发布等职能部门, 这样的设置极易导致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纵横交错, 难以协调, 政出多门, 贻误战机。因此, 应建立统一领导, 分工协作的危机公关组织体系, 保证协调统一。
最后, 发挥领导人形象作用。在公共危机背景下, 人们迫切期待来自于政府的声音和行动, 领导人作为政府的代表, 在第一时间深入公共危机第一现场, 能够安抚民众, 鼓舞士气, 凝聚力量, 作用巨大。2008年汶川地震, 在道路损坏, 余震不断等恶劣条件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发生7小时14分钟已经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进行广泛的视察, 并在汶川、映秀的废墟之上, 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和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会面。美联社 (AP) 发文“中国总理是地震救灾英雄”, 把温总理与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的英勇表现相比较。国外的反危机策略专家把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的任务归纳为3C策略, 即命令 (Command) 、控制 (Control) 和沟通 (Communication) 。这种“危机中的在一起”会激发强大的社会力量, 提升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主体,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积极行动, 承担责任, 政府良好形象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得以塑造。
2. 公共危机中政府应关注公众的利益需求, 引导公众参与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对全社会具有广泛破坏性, “无论是国家, 市场还是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 都无法单独承担起应对风险的重任”。只有将分散的个人力量凝聚成整体的力量, 众志成城才能够克服危机, 政府动员公众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全社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强化提升的过程, 起到有效地激励士气的作用。因此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必要且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社会自我救助能力, 有效减少公众轻信以及参与流言的传播, 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现实中由于我国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低, 同时缺乏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且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动员易演变为政治动员模式, 因此, 政府应发挥政府公关, 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此外, 公众参与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渠道, 因此政府应在制度上对公民参与的主体, 形式, 参与权的监督与制约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 建立有序有效的参与机制。
3. 公共危机中政府应确保快速、真实的信息传播以推动主客体信任关系
卡兹和坎恩强调:“……传播——信息交流及意义的传递, 是社会系统及组织的基本要素。”危机管理专家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 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 因此, 危机管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合理的信息传播就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健康血液。
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以及公众参与都是以对政府充分理解和信任为基础的, 相互间保持信任, 就会带来支持, 交流, 理解, 同情甚至原谅;破坏信任, 就会带来怀疑, 抵触甚至对抗。公共危机的紧急形势中, 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尤为重要, 而推动双方关系的一大利器就是充分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
由于公共危机的危害性, 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 广大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异常强烈而敏感, 因此政府应该把除涉及国家机密外的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传播出去, 正面回应公众的需求。无数事实一再证明, 任何隐藏、遮掩的行径都只会成为新一轮寻求真相的序幕。阿伦特指出:“在公共领域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 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因此, 政府无论是在传播意识上, 传播的途径, 方式方法上, 都应该谨记并实践公开, 透明的信息传播。
五、总结
公共危机对政府的管理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 为了有效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 政府应高度关注公共关系的开展, 在沟通信息, 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维护公共利益, 协调政府与公众关系。
参考文献
[1]Albert.R.Roberts,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risis L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Engle 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91, p.256
[2]Uriel R, Charles M T.Coping With Crisis:the Management of a Disaster, Riots and Terrorism[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 1989
[3]李经中编著:政府危机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年
[4]李道平:公共关系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5]刘用卿段开军:公共关系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6]蒋春堂:政府形象探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7]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程书记,辽宁省某县县党委书记,主管党建、财政、办公室,宣传、经建工作。财政工龄三十年。历任乡党委副书记,书记,县财政局局长,局党委书记,副县长(主管财政)等职。
之所以挑选这两个人作为本次的采访对象,是因为这两个人都与财政及当地主政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他们所描绘的财政与主政者的现实关系,让记者无法淡然处之。
无事权的财政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王局长在该市号称与其他预算单位谈判“手到擒来”,每年编制预算,过他法眼的部门预算都要挤些“水分”出来,但多年财政工作,只要是头上红彤彤的“X市人民政府”抬头,他基本上皱着眉头草草扫过一遍,直接放行。
“现在的上头文件都是‘升级版’,据说是为了不徇私舞弊,几个主管副市长和党委书记均签字过关,大家风险均摊,也很难打听出某个项目是谁提出的,自然也就无法和当事人讨论预算问题。”王局长表示很无奈,“但这些项目,说实话给出的预算大都不现实。更有甚者直接要求财政于何时拨款到位,根本就不给你任何的商量余地。”
而这还是最常见的“受气”方式。王局长在官场混迹时间并不长,但深谙此道。“就算让你商量,你敢去?和谁商量?”他表示,这些东西统归成一句话:“想不想干了?”
他表示,正是因为现在这种主政者对财政的完全霸权,使得财政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意见。“我们经常说听党指挥,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地方政府对当地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完全的行政控制手段,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年的变管钱为管花钱的效果,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确定,改变非常艰难,财政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没有这个权限。这才是一个根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表示,财权与事权的分离,是一种我们现在官场上的潜规则。“过去我们说文官不上马,武将不掌印,现在的财政是没有事权可言的,而没有事权,也就没有对事的管理权。”但他表示,在这种状态之下,地方主政者实际上已经是超出了事权与财权的控制范围。地方政府既是政府资金分配者,又是政府资金的开销者,甚至还是政府资金的监管者。
他说,甚至连我们现在推广的财政绩效,其实质上是“政府绩效”而非“财政绩效”。由于财政对政府资金“裁判权”的缺失,地方财政的绩效管理仅限于平级——而这事实上已经非常艰难——预算单位,而“高出一头”的党政机关所下达的项目,则鲜有涉及绩效者。
“所以我们现在讨论财政与政府,与党政一把手的关系处理问题,从客观上来讲是一个从属问题。讨论的意义本身就不存在。”
解决在于沟通
说句实话,在遇到程书记之前,记者已经给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领导打了无数个电话,结果并不意外——他们都很忙。但这并不是说程某的工作很清闲,实际上在三次电话一次见面的沟通期间,他一直在下乡的过程中。仅有的一次见面,记者和程书记在渤海湾的海风中谈了三个多小时,他说,从党委和财政之间的身份转变,他经历过两次,每一次都可以说是感慨万分。
“我是学政治经济学的。”程书记是当年很少见的高材生,也正是因此,经历这么多年的官场生涯,他依然带着一种儒风。“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说过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我认为现在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偏离了这个宗旨。”
他表示,在财政局工作了将近三十年,让财政与党政一把手沟通,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基本上有80%以上的党政机关领导没有干过财政工作。这个就很头疼。我任财政局长的时候,我们的一届市委书记要求你的财政收入增长多少,然后各地区攀比,他不了解这些钱是怎么来的。这就让财政局长无法解释。你告诉他实情,我们不应该增长这么多,他说那其他地区怎么能增长?你告诉他,那都是假的,他说,哦,那好,你也给我做出来。”
他说:“而且,这样的领导不在少数。这种纯数字的攀比压到财政头上,就是真金白银的压力。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就是最大的问题,在于财政局长与党政首长之间的诉求分歧。”
“我们最终要得到一个财政局长与党政机关领导多赢的一个局面。我们假设诉求问题可以解决,那么还有第二个问题,沟通问题。”他表示,现在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种上下级之间的官场压力,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财政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载体,而党政机关领导无法及时有效的掌握。“我当财政局长的时候经常感觉党政一把手的一些项目不靠谱,当我真正坐到他们的位置的时候,我发现我也很难去及时了解财政的动态。”
他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单纯的说是地方财政或者地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建立这个渠道。如果让我提出一个在现阶段缓解财政压力,从另一个层面说,让党政一把手提出更‘靠谱’的项目,可能要改变我们现在的财政月报方式,有可能需要更密集的,信息更详实的财政与党政机关领导的沟通方式。我的电话财政局长是可以直拨的,不用转接秘书,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还是认为,首先一个地方的党政机关领导要有一个态度,对财政重视,对政府资金重视,对政府理财重视,这才是一个解决财政与党政机关领导之间关系的开端。”
【政府公共关系论文】推荐阅读:
公共经济学政府行为10-26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岗位12-07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09-21
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研究07-09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11-13
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11-22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07-19
非政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之探讨06-20
公共关系广告论文题目06-18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