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练习题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陶渊明诗歌练习题(共7篇)

陶渊明诗歌练习题 篇1

在陶渊明之前, 山水题材虽已进入诗歌当中, 如曹操的《观沧海》, 西晋的金谷宴集、兰亭修禊等诗, 但他们只是登临游赏而兴吟咏, 或助兴己怀, 或借以悟道, 而不能真正地生活于其中, 与自己的观赏对象融为一体。陶渊明的田园诗则迥异于此, 他写的田园风物, 稼穑生活, 都是他生活于其中的不可或缺的需要, 他不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者, 而是其中的一员, 所以, 他能开拓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

一.亲切自然地描绘田园风光

陶渊明写的田园风物, 稼穑生活, 与其是完全融合为一体的, 他不是泛咏山林, 而是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 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以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 表达了诗人置身大自然的感受, 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并未直接说出, 而是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 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

再如《和郭主簿》其一:

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 回飚开我襟。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兹, 旧谷犹储今。营己有良极, 过足非所钦。春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则, 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 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

这是陶渊明回赠郭主簿两首佳作中的第一首。诗人描写的是平常的田园景物和村居生活, 前四句生动地描写了田园夏日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畅适的心境, 中间十二句写平静的田园生活, 读书、弹琴、饮酒、劳作、与幼子玩耍, 这些平常的小事却给人带来极大的乐趣, 它使诗人从仕与隐的困惑和焦虑中彻底解脱出来, 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真正意义上的解脱。宋代朱熹赞赏说:“晋宋人物, 虽曰尚清高, 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是能不要, 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又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诗人虽然退居田园, 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却也不同于那些佯狂避世、离群索居的隐士, 他仍然筑室于人群聚居的尘世, 但能避开车马的喧嚣之声, 远离庸俗鄙俚的人们。何能身处人境而能离尘绝俗呢?诗人吟道“心远地自偏”, 从而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 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采菊东篱下”四句正从心远地自偏引申出来。心无所系, 居处僻静, 故能采菊东篱而悠然自得, 偶一仰视, 高耸入云的庐山便映入眼帘。山间夕阳, 飞鸟归林, 就在这样的情景下, 诗人情不自禁地抒发了人生真谛的感悟, 那正是一种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而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二.真实地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 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 平静乐观, 怡然自得。《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

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 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 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 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 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 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 躬耕非所叹。

诗一开头就表述了作者对耕田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孰是都不管, 而以求自安?”说明不劳而获、无所事事, 是得不到安生的。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 虽然田家劳作辛苦, 四体诚疲, 但却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 劳作后盥洗小酌, 亦堪欣慰。

再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为。

这是一个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生活的劳动者的切身感受。皓月当空, 劳作一天的诗人荷锄归来, 乡村小路旁的野露沾湿了诗人的衣裳。但是, 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 因为诗人力耕自食的理想得以如愿。一种怡然自得之状呼之欲出。

陶渊明在《移居》其二中写道:“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穿的吃的需要自己去经营, 只要努力耕作, 就不会徒劳无所得, 这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虽然在南村有时也有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 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 而且更深地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

三.记叙真挚淳朴的友谊

诗人亲自参加劳动, 接近劳动人民, 和劳动人们生活在一起,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的艰辛, 对农民的苦难有了同情, 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 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如《移居》其一:

昔欲居南村, 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 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 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诗人直率地说出“昔欲居南村”的原因, 是听说南村这个地方有很多心地淳朴的人, 诗人很乐意天天同他们相处在一起。写同“素心人”朝夕相处叙谈往事, 我们似乎可以想见邻里之间你来我往、自由无拘的情状, 言谈声笑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 何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这看似平淡的诗句, 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人们经营耕作, 时时相聚, “乐数晨夕”的图画。

朋友过门, 互相招呼, 相聚在一起, 如果有酒, 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这里, 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闲暇时, 大家就披衣相访, 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 没有厌足的时候。“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往来。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经常在乡野闾里和劳动的村民共事往来, 与农民相见时并不谈那些尘杂之事, 只谈论桑麻等庄稼生长之类的话。诗人与村民的感情就在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中产生, 发展。

四.表现农村的贫困生活

在陶渊明笔下, 田园生活也不都是惬意的, 农村景象也不都是宜人的, 农民不堪徭役的繁重、赋税的苛刻, 纷纷逃往山林, 田园荒芜, 农村破败。陶渊明本人也既遭天灾, 又遇人祸, 他品味了个人生活贫困的苦涩, 也目睹了农村凋敝的景象。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 他写道:“炎炎屡焚如, 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鸟迁。”陶渊明归田初期的“余兹”之乐, 后来被这“抱饥”之忧取代了。这里虽然是诗人对自己贫困生活的倾诉, 但从此也不难想象广大农民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归园田居》其四中, 诗人写道:“井灶有遗处, 桑竹残朽株。”诗人触目之处皆荒凉残破。动乱年代, 农村的贫困生活可想而知。

在陶渊明52岁时, 从事耕田生活已经12年了, 这年他写了《丙辰岁八月中于巽舍获》。在诗中, 我们已看不到诗人当年的书生意气了, 劳动了12年, 努力耕作, 至老不懈, 但长年的生活还是饥寒交迫, 满足不了最低的生活要求。“饥者欢初饱”“悲风爱静夜”, 在描写他的缺衣少食的生活感受上是多么让人难忘啊!

浅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真 篇2

关键词陶渊明语言真田园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365-427)留诗一百二十多首,其中田园诗有三十多首,它突破了东晋形式主义诗风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笔调自然流畅。明隽清圆。它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和春种秋收的劳动生活,表达自己归田躬耕中恬静的心境,赞美农村淳朴的民风。这一切构成渊明田园诗一个主要的特点——自然真率。

由于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因此他大量吸收了人民中间的生活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成分。进行加工提炼,增强了表现力,从而与当时“采百字之偶,价争一字之奇”的诗风迥异,形成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陶诗语言真不仅表现在用词造句的朴实无华,自然浑成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真”的诗的意境,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_。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象这类口语化的句子,陶诗中比比皆是。它明白如话,它平淡无奇。它所写的正如生活中所见的一样真切,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息干”,这是不折不扣的农民口气,它提示了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的痛苦挣扎。而“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等诗句,更是接近于民歌和民间谣谚,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情味。它如“墟里”、“炊烟”、“鸡鸣”、“狗吠”之词,与诗人生活实际相结合。便洋溢着天然的情趣,并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独具的思想风貌。这些语言的使用。正实现了诗人“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的艺术原则,而使其创作的诗歌生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陶诗的语言不仅天然浑成,绝少华美的装饰,还善于用白描的手法简笔勾勒。陶诗语言色彩接近田园自然景象。是由清淡雅致的线条组成,与他描写的内容协调一致,在朴素中显示了自己的天然魅力。“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一幅纯用线条勾勒,不加彩色渲染的图画。榆柳桃李,绕屋扶疏,光致温润,环境清幽。

为了赏析陶渊明的语言真,且以他的《饮酒·其五》为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诗作于归田后期,而被后代诗家誉为田园的一绝唱。诗的前四句,以问答形式,直抒胸臆。“结庐”二句。回顾归田生活,欣慰虽结庐人境,却远避喧扰,实又隐寓了“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的孤芳自赏。三、四两句,显然是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句式和情调都显得轻松欢快,含蓄而幽默地道出了自己所以能洁身自好的秘诀——“心远地自偏”,只有在心境上淡泊到了极处,才能不受人事的干扰,彻底抵制功名利禄的蛊惑,而世俗的一切烦恼也自然地远离了自己。我们知道,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还有过挫折,但它却能以率任自然和宠辱皆忘的态度坦然处之,心情异常平静。所以“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自然静穆、毫无机心的诗句便随口而出。那种“不期而遇”。“邂遁相逢”的惊喜。表现得如此真率和平淡自然。最后四旬,貌似写景,实是遣怀,是陶渊明生活真的最高境界,也表现了其语言真的精湛的艺术造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达到了“神与物游”的高妙境地。夕阳返照的黄昏,显得澄澈而恬静:结伴而还的鸟群,竟和尽兴归来的诗人同一步调!诗人从“飞鸟相与还”的忘我之境里得到启示,猛然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与世无争的个人归宿。这种返朴归真的深意,只有身临其境的陶渊明才能深刻体会,陶醉于中。所谓“口不能言心自省”。这种只为陶渊明所探索到的静谧世界,借助任何言语都是无力的。然而从全诗的语言形象来看,却又揭示那个“真”的世界。此中的“真意”。包含了语言的真与美,使人回味无穷。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却为中国古代诗开拓了一个新的处女地。真率自然的本性与思想,渐近自然的美学观,使陶渊明不屑致力错采镂金,涂脂抹粉。特别是陶渊明的语言到了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烘托点染也没有。它朴素,就象真理一样朴素;它平淡,如一眼清泉潺潺流过。它用最朴拙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就象一个美人,以她天然的容颜和风韵使人惊叹。正如苏轼所评价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表现了诗人内在的本质和外在形式完美的结合。这种艺术上的“淡”,来源于生活上的“浓”,如同艺术上的“拙”得力于生活上的“巧”一样。这“浓”后之“淡”,“巧”后之“拙”,是要花费诗人更多心血的,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公认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因此我们应当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学遗产。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 篇3

摘要:陶渊明是晋宋时期的伟大诗人,隐然世外的陶渊明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田园诗派,一改魏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陶渊明的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原始自然艺术的顶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平淡自然”,具体来说有

(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三)、精当而不露痕迹的语言锤炼。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融和境界;白描;警策绮丽;质朴简炼 【引言】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1]。陶渊明出生成长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家庭环境和社会的强烈反差,以及他自身的境遇使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宗师。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绣。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

陶渊明的艺术成就主要在诗歌,其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诗歌当中又以五言诗最为出色,计五言诗116首,四言诗9首。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2]。自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第一人,陶渊明开创的国园诗最为集中的体现了他的诗歌艺术特色,用最简单、最鲜明的词来概括,就是:平淡自然。这也是千百年来陶渊明的诗歌铬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印记,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概述及内容与艺术】

陶诗喜用简朴、自然的叙说和议论入诗,表现朴质无华的真挚情感,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饮酒序》中写道:“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看视随意,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很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3] 陶渊明用细微的内心,平常的生活让人觉得就象和他一样走在阳光里,活在绿意中,“旧林”、“故渊”、“南山”、“东篱”,恬淡如泉水般缓缓流淌在心中。当然要理解陶诗平淡自然的艺术特色,还得从他的内容和思想说起。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品格,诗人一方面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政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著名的田园诗有《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等,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另外,陶渊明也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陶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4],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完全是白描的手法,语言十分平淡,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而这些情景、生活,以及诗人的志趣和心情,无一不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所以写来十分亲切。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生气盎然。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便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陶诗艺术特色的三方面】

进一步的展开分析,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诗常选用典型的景色画面,使情寓于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绘形绘色,诗情画意,生机盎然,悦人耳目,诗人往往将自身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陶渊明最为经典的那首《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 “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诗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叙事,都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陶诗平淡艺术的浑然一体还体现在一种意境的创造。这在他的田园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很不相同,谢诗往往只给人一幅幅客观的山水画面,陶诗却在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而引人到一种境界中去。如前引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困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们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1]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陶诗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桃花源诗并记》中“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三两简单明白的词语写桃花源中人的安逸生活,这些和陶诗中大量的描写对象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等一样,都是平常事物,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桃源人的恬静、自得、超然世外何尝不是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陶诗词藻并不华丽,朴朴素素,却又在平淡之中可见绮丽。苏轼《评韩柳诗》中说“凶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陶诗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又说:“渊明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2]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又如《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另外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与苏辙书》),十分精辟。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篇4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陶渊明向不为人所注意,罕有论及之者。这大概是因为他没有留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文字缘故。但是,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却不得不谈陶渊明。他在文学题材、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诸方面,为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提供的东西,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影响至为深远。

陶渊明的诗题材广泛,生活中凡有所感,都被他写成诗。以新颖的风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在诗坛独树一帜。关于他的诗,我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可以叫“遇物即言”的杂诗,第二类是咏史诗、第三类是田园诗。尤其是在第三类“田园诗” 陶渊明堪称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那么他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呢?

一、平淡与醇厚的统一。诗人惯于运用日常生活的朴素语言,他多描写最平常的乡间物象,如村舍、鸡犬、锄头、豆苗桑麻等等。这些看似全不费力,一切平淡如水,却能在平淡的外表下深藏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在《饮酒》系列中,我们通看全诗,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没有使用华丽辞藻,用菊花、南山、飞鸟等物,形象而不造作的表达出自己当下的生活,给人亲切之感。又如《五柳先生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一个虽然贫穷落魄,却悠然自适的隐士形象和“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隐者心境刻画的活灵活现。还有他在《归园田居》中对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描画出一个平和静穆的世外村落。

二、情景与哲理的结合。通过写景抒情,抒发自己从生活中领悟到的道理。如《饮酒》系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读者领悟到人生的哲理,景、情、理融为一体。又如《归园田居》中,运用笔墨大量描摹乡间景物,从而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欣慰和喜悦之情。像我们熟知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就深刻的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自然、朴实生活的陶醉。在陶渊明的笔下,所描绘的事物大都是菊花、青松、幽兰、翠竹、孤云、归鸟等,而这都比喻或象征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

三、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比兴、象征等手法。如:陶渊明描写的“风”,在《劝农》中,它是和风;在《归鸟》中,它是晨风以及在《饮酒》中的清风,这无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白描功力。而且诗人还把比兴、象征艺术融入到对自然田园的观赏中,从而创造出抒情主人公高洁的艺术形象。如《饮酒》其十八中写“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区中,赋予兰高尚的品质。其次,就是对人物的描绘,偏重于对意态、神情的传达,而不作外貌、形体的细致刻画。如《和郭主簿》中“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陈梦琦——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分析 篇5

——生命意识的觉醒

陈梦琦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之锦灿辉华,中国文人之千才劲貌都可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此厚积深蕴的历史烟海中,陶渊明以其独特的诗歌意象构建了一片生命的蓝天。诗歌是心灵的吟咏,在他的诗歌中,所有的事物都与人的本体——心灵融汇为一,这样一物、一情、一思、一感俱寄合出自然之意象,而这一切又都深深植根于人世,从心开始凌步,从物开始退守,在混屯中生出澄明,从而在固世旧“道”中涌发出中国文化中生命意识的大觉醒。本文则正是从陶渊明诗歌中最有特色的意象:酒、松、菊、南山等来发掘他至大无形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陶渊明

意象

精神家园

生命意识

隐逸人格

陶渊明可谓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他生活在晋宋时代,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其曾祖、祖父都是晋时显贵,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但他却性情任真,颖脱不羁,不慕荣利,常著诗文自娱以示己志,不计得失。他的诗歌在其独具风格的诗艺之外,更是在意象层面上涵盖了一个尘世的面貌,点染了一片灵魂的纯洁天地,唱响了一曲光明精神的生命之歌!本文拟从陶渊明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酒”、“松菊”、“南山”等几方面出发,联系陶渊明的相关诗歌对其内在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人格来作深入分析。

一、饮酒唱慢歌,物我两相忘

(一)提壶向酒,慢饮缓歌

中国的士大夫是一个心志高远的群体,他们自古以来就身负着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有着一种奋进弘毅的政治情怀,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济世安邦为志,任一切困厄加身而不愿停下追逐的脚步,然而人人志以兼济天下,天下少治!何也?众人志同,殊途万别,即生争竞,成败荣辱,遂难勘破。由是则现实难光明,生命少完善,陶渊明正是在亲身经历了乱世逐利,命危离乱的社会状况后深刻得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提壶向酒,慢饮缓歌,在**黑暗的浊世中去努力开拓光明的生命境界。

陶渊明出身于士大夫之显门,其曾祖父陶侃官至晋朝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1]。虽然到他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不复存在,但他的志济苍生之念却尚存心间,即如他“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离”(《杂诗》其五),随着人世的艰辛及现实中自己社会理想受到黑暗的遮蔽和 2 政治斗争的戟刺后,他终于走到隐与仕的边缘,在苦闷的坠累中,他深省天、地、人,遂领悟到“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则天下治矣”(郭象语),于是他捧酒自远迁,观物忘尘忧。这样,他便为自己重新置定了生命的价值,从而使自己先安于从底线活起,从细节上活起,开始恢复生命。如何做呢?如何超脱自修呢?酒!饮酒可以达到物我两泯的自然境界,同时也是求得一种超越境界的实践。陶诗云“酒中有真味”,饮酒达到任真、达到欢乐,忘却尘世之污浊,先让自己作一个纯净的人。

(二)酒中安身,清饮明志

从“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其七)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陶渊明的世界,酒之意象为忘忧纵情之物。诗人之隐逸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政治前途黯淡,举世黑污,人格与心志难以在现实保全,所以他心中有忧有愤,社会理想更是经寒难鸿举。例如陶诗中有好几首都是对这几方面的真实书写:《饮酒》如第二十首: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出于对儒家社会理想的向往,对暴秦焚书坑儒的指斥以及对自己儒士形象的维护,都可以看出作为隐者的陶渊明,内心中依然有儒家人格被隐逸生活状态所掩盖而形成的一种缺憾的忧伤。这种忧伤在本质上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信仰逆冲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名内心高洁的乱世诗人,在现实世界的污浊中被无情的侵蚀,正如“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的慨叹也只是作者万千心绪的一缕悲吟而已。更为让人神伤的是其心中那充满光明的理想只能被现实一次次击碎,无力改变,也无法改变,这不能不说是陶渊明生命的莫大悲哀。面对人生之憾、人世之悲,诗人个体的存在又显得是那么的凄孤无力,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陶渊明在百般无奈中以酒消解,以酒 4 来麻醉人格的那所有敏感而脆弱的部分。酒的另一个作用是纵情。陶渊明与其时乱世里名士们及时行乐的共同心态一样,也追求纵酒以忘情,例如《饮酒》其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诗人直把通宵达旦的欢饮作为人生的价值目标。纵情欢乐,而且一旦要停止饮酒,就会千难万难。看他的《止酒》诗:“„„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不止理„„”,一止酒,便有不喜之情产生。这里不喜之情可能就是酒中欲忘之忧吧,从陶诗中也可以看出,陶渊明以酒纵情之“情”,是有着特定内容的情。如《饮酒》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以人生的短促,功名的难成而主张饮酒纵情,这里体现了一定的纵情意识,更体现了新的人格因素和新的生存状态,但是这种纵情不过仅仅是纵酒,从酒中取得的乐趣不过 5 是关于人生的幻象,依然是作为社会理想在个人人格构造中确实的一种遗憾的附庸。简而言之,仅以醉酒来纵情,就体现了陶渊明及时行乐的思想中依然有那种人生短促、功名难成的思想。纵情与忘忧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他的一首《述酒》诗中所言,“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一切都还在草昧之中,但模糊中有改变,新的情性正在生成。黄庭坚曾经评价此诗说:“《述酒》一篇盖阙,此篇似是读异书所作,其中多不可解”,而这一句恐怕就是陶渊明对于自己人格转变的连接者——酒的一种独特体验吧,所以酒是陶渊明生命意识的开始,是精神家园的一泉清流,是心灵麦田的一泓醇露!

二、松菊品性,凝霜自洁

中国文人普遍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名节论,同时也是世人普遍认同的立世之道,因此“虽死不移其志”、“虽刑不易其节”便成为众多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碑铭。一个人品行是否高洁,心性是否严正,这在古代世十分重要的,直至今日这种伦理性的价值观、审定义依然植根于我们社会的土壤之中,因此便自始至终流传着“遗 6 臭万年”或“千古流芳”的人和事。而陶渊明却在百世万人中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领袖,这决非偶然。自六朝以来,无数名人或和诗以酬,或直言以赞,都对他表示出无比的钦敬,这当然是其照耀后世、熠熠生辉的人品了。

早在六朝时期,陶渊明即被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纵观历史,确然如此。清人沈德潜在其《说诗晬语》中更是称他是“六朝第一风流人物,其诗自能旷世独立”。由此,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深究一番,滚滚历史长河,诗文之人浩如烟海,何以陶渊明能得如许之誉,自是其清贞高洁的松菊品性以及持之以终的人生史迹所赢得。

(一)松菊之象,人格之标

陶渊明是挚爱菊的,在他的诗歌中,松菊之意早已成为他隐逸品格独特的意象表征,在古代文人的意象世界里:梅、兰、竹、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同时也被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掩雪怒绽,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劲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 7 凌霜不凋,气韵高洁[2]。而列之于“岁寒三友”之首的青松则傲骨铮铮,持守之最,皆是他物难以替代。因此,陶渊明诗歌择松菊为象,比托胸臆,其人品可见一斑。

前人屈原以香草美人构建了自己人格的意象之品,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皆是物化其内,择性以崇。古贤若陶渊明者,则更是以松菊为物,开拓了松菊的丰富意蕴,二者相携并举,共铸芬芳。如《归去来兮辞》里写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和郭主薄》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松与菊都是一种近似人格的理想,当然这也是其时文化人人格的象征物。菊之淡泊,松之刚健,合融于陶渊明一身。来看他的《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邑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就着露水采摘秋天的菊花,自斟自酌至啸傲长吟,诗人自觉人生的真意就在此,诗人在写菊这个意象时,表示了一种自得之趣,而写松则有“众草”的比照,有“吾 8 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其八)的反省,这都体现了一种不脱于儒家价值观的一种生活状态,明确的表示反对什么的姿态不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姿态,所以松菊均代表着诗人平息自己性情中那深感缺憾的部分之后的人格状态。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比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反对,只是那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淡泊,只是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人生真味。可以说松菊是最能体现作者理想人格的意象,这难道不正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觉醒吗?

(二)清菊显物,持操守世

陶渊明诗高意厚在其意象之高标,择菊以喻,脱身有节。陶渊明的确将菊花素有的“珠蕊丹心耐寒侵, 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菊花成了诗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由此陶渊明亦被称为“靖节先生”。古往今来,咏菊诗在诗海里光耀清香,风姿卓然,但如陶渊明般爱菊并持、习菊禀性、知菊以守的人格实践者,做到之人又有几人?所以,他虽不是在诗中借菊比德的第一人,但 9 却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隐逸情怀真正参悟到菊之风骨、人之风格的真正诗人,那么也就不难想象只有这般人物,方能创造出人、菊、诗浑然天成的高远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以菊托身,决不是仅持退守之意。世人多以他为避世之隐士:避世之嚣躁,躲官场之倾轧,保身安命。故亦有人以其消极独善其身而诟之,实则不然。且以菊之品性观之: 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很晚的一种, 其时众芳摇落, 万木凋零,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 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也正是生命遇到自然困厄的抗争[3],亦如其时在佛儒桎梏的士人思想中,这种风姿才是难得的新的生命意识的勃发。

所以陶渊明是为保全本性之真纯而归耕于田园,也正因如此,菊花的高风亮节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亦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予之后世,菊花也不再是单纯的菊花,而成了士大夫阶层心目中不慕荣利、10 逸气如云的人格理想,“采菊东篱”、“悠然见山”也作为一种超功利的文化意象进入诗词歌赋中,成为文人隐逸之道的象征。从此,士人的生命与世务便不再百世空迷,因为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精神伟人,中国社会尘封千年的“生命”开始温暖的觉醒!

三、南山可期,止步有为

尘世中的搏击,人海中的浮沉,携一曲“归去来兮”而于现实的浓雾中走向光明,陶渊明抛却心中物欲、俗世杂尘,捧一束清菊在怀,悠然而得南山之喜。众所共知,陶渊明在写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时他一定是喜悦的,因为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一之篇首即有言“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当他终于归居南山之下,可以自由自在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田园居》其三),我们可以想见,如此的得偿心愿,陶渊明是多么得欣喜。

“南山”之意象也成为后世之人的归宿,然则“南山”到底意何呢?对于陶渊明来说,人生的追求、心志的向往,只为求得内心的幸福。在参悟生命的蜕变里,11 在减损心欲的征途后,他终于到达了幸福的彼岸——南山!“南山”是无争无竞的乐土、“南山”是真情率意的桃花源,在南山之脚,诗人可以耕为娱、以酒为歌、与人道桑麻、抬头赏夕暮、远闻狗吠声、笑听鸡鸣曲[4]。这种悠闲适意比起尘世中的争名逐利,辛苦忙碌是何以的幸福啊!古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一种智慧。而陶渊明以一豪门士人之后,淡泊名利,决然而归“南山”,这亦是智慧的坚定抉择。世人多以身不由己为托辞,常常慨叹人生负累,停不下来,或曰为生活计,或曰为苍生计,所以都自欺有朝一日可功成身退后纳享清福,如陶渊明般惬意人生。殊不知“功名催人老”,“人心岂可足”,不断的争竞追求又怎么能退归“南山”呢?现代社会亦然,又有几人可以放下权利地位、抛却事业金钱来止步以向“南山”呢?所以只有“使心灵从冻结的现实中通透,从现实荣辱中跃现”(牟宗三语)才可以握住幸福,而陶渊明的“南山”意象则正是对我们世人生命意识的一种真诚指引,让尘世诸人从平淡做起,从简凡做起,把握生命的本源,寻找生命 12 的真谛,让满负尘埃的生命从尘网中回归清明的状态,唤醒春色、唤醒生机、唤醒心灵,从而达到“虚室生白”的生命境界。

结语

综观陶渊明的诗歌,其主体事物的意象皆是在“觉今是而昨非”的认识过程中不断观照尘俗,深省流世而凝结所成。因此,以酒欢歌、以松菊为品、以南山为宿,种种物态皆映衬出诗人晶莹剔透的心灵。所以在物象之意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同时也无可抑制的在他那觉醒的生命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取舍殊异的价值观:不违拗真性情,不屈就清人格,饮酒守菊,坐隐南山,完全放达的自足于自然化的生命状态之中,用这种鲜明的生命意识来主导自己的人格构建。终于成就了超逸的隐士高品,这也使得其诗歌在意象的表征领域因点染了他人生的高尚而在中国文学的圣土上筑造出一方别致的审美天地.。

吟诗真性情,饮酒忘忧尘。在平凡的生命里享受普通的幸福,依托松菊淡泊而明志的持节守世,更在南山 13 的清风徐徐中营造了一座幸福的精神家园,这种摆脱了佛儒大道的桎梏,跳出俗世争竞束缚的生命主体是何其的朴素真醇。凡此种种,正是陶渊明生命意识在心灵本位中充盈着那可贵的鲜活的自然觉醒!

注释:

[1]《晋书

元帝记》

中华书局1974年版158页

[2] 关爱萍《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及其人格凸现》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蒋登科 《感受秋天的诗意——读老刀的〈秋天来了及其他〉》

《诗刊》2002年11期

[4]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33页

参考文献:

1、杨义

劭宁宁《当代著名学者诠释古代经典名作——陶渊明》

岳麓书社2005年版

2、郭预衡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朱光潜《诗论.陶渊明》

三联书店1998年版293页

4、罗宗强 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6页

5、徐中玉 钱谷融《大学语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75页

陶渊明诗歌练习题 篇6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 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 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 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绣。但陶渊明却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 和劳动人民有着更多的接触, 可以说, 是生活给他以厚爱, 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 却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 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一是他的田园诗歌中有着高远的理想与志趣。《归园田居》第一首,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 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 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他“望云惭高鸟, 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 回到田园中来, 却感到获得了归宿。《饮酒》第五首,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 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 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 子孙还相保”。所以, 他的田园诗在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 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鄙视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 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二是他的田园诗歌中有着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士族阶层的无限鄙夷。在《和刘柴桑》中, “荒途无归人, 时时见废墟”点出民生之凋敝, 田园之荒芜。也正是这样“乾坤含疮痍”的痛苦现实加剧了陶渊明对战争的厌恶, 在其众所周知的《桃花源记》一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也是对战争所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谴责。《饮酒并序》其二中, “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 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 何事绁尘羁”, 对士族阶层的鄙夷可见一斑。三是他的田园诗歌中有着崇尚自然和看淡贫困生死的人生见解。他生性热爱自然, 不喜拘束。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随口念来, 让人心向往之,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偶爱闲静, 开卷有得, 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 时鸟变声, 亦复欢然有喜”。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油然而生, 不再是对自然的简单欣赏, 而是融入自然、回归自然, 使自己的人生境界达到物我两忘, 凸显出陶渊明淳朴率直的自然生活风貌。《挽歌诗》第三首中写道:“千秋万岁后, 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表现出他对永恒的死亡看得是那样的平淡、自然。

从陶渊明的诗文看, 他的田园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既不是衣食无忧另有出处、无须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隐士生活, 也不是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状态的真正农民生活。他的田园生活是富有小资情调的。一个君主时代的读书人, 为了摆脱拘束, 过率性任情、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动放弃通往荣华富贵的名利之路, 回到乡村, 过一种亲身耕种以获取衣食的农村生活。陶渊明的这种选择, 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就是在崇尚清高、动辄隐居的魏晋名士中, 他也是出类拔萃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正是因为诗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 才会悠闲地篱下采菊, 抬头望山, 那样怡然自得, 那样超凡脱俗!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 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 而应该回到自然中, 赏析大自然的无限清新与勃勃生机, 这才是他人生的真谛。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 文学尤其是诗歌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 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开始, 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 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酣觞赋诗, 以乐其志。”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 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渊明的影子, 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 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 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他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 而且乐于以此为题。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与人格高度统一的诗人, 他的诗作曾使无数读者为之陶醉;而他的人格, 自古至今, 也一直受人们所敬仰和羡慕。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是其人格的焕发, 蕴含着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辞官归田后, 他并没有置身世外, 也没有停止对正义的讴歌, 并且在其作品中时时显出一副“金刚怒目”的样子。像借《咏荆轲》、《拟古》等作品来抒发胸臆, 再现其正义和勇敢的人格。他以“自然”为皈依所在, 向往和平安乐、自由和谐的社会, 追求淳朴真诚、淡泊高远的人生, 喜爱恬静幽美、充满自然意趣的乡居, 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然之“道”, 寻求自然之“真”, 获得无限的乐趣、快慰, 这正是其人生境界和文学情趣的完美融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审美般的生存方式,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有些人不可理解的途径中得以实现, 甚至达到升华, 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由此我想, 陶渊明的一生不是逃避的一生, 也不是消极的一生, 他是以自己内心追求的另外一种方式过着朴素淡定、积极生活的诗意的一生, 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今天社会多元化的浮躁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感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邓安生.陶渊明年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论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美学内涵 篇7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歌 美学内涵 原因 影响

陶渊明,晋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他的诗歌依题材内容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田园诗,一类是咏怀、咏史诗。由于他的大多数篇章是描写农村景物、反映村居生活的,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所反映的美学内涵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着现实中的真善美

陶渊明归隐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之时,是以诗人实际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恬美、宁静的:桃李榆柳的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轻烟袅袅;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极其不同。难怪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的。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通过这首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他既写出了农村的恬美、宁静,也写出了农村的凋敝和穷困,既写出了自己悠然自得的情趣,也写出了饥寒交迫的苦楚。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反映着理想中的真善美

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当时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

在栗里的那间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因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想为自己、也为所有人设计一个人间仙境。《桃花源记》就代表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构勒出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渊明善于运用神思遐想以意造境,构筑理想的境界,他喜欢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和睦舒畅、淳朴可亲的社会环境。如诗人笔下的《桃花源诗》,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这正是农村中淳朴的人际关系的升华。这是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也是他对农民理想和愿望的描画。尽管也有局限,但在他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中,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二、陶渊明田园诗出现的原因

首先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及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陶渊明生活于南北朝的晋末宋初时期。在南朝诗坛中玄言诗之风正盛,加之东晋士人中的名士传统、佛教思想在士人阶层中的日受重视,尤其是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态的影响,使他养成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性格。八岁之时父亲故去, 由此家道渐趋中落,家道的中落,使陶渊明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生活条件。陶渊明成年之后回忆往事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少年时代,儒家思想已在他意识的深层扎下了根。当然,陶渊明读书的范围也不限于儒家经典。他喜欢读《老子》、《庄子》,因而老庄乐天知命、淡视功名、崇尚自然的思想引起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时代。那时,他希望展翅腾飞,遨游苍穹,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搏取像他曾祖父陶侃那样的丰功伟业,“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41岁后陶渊明辞官归耕,隐居浔阳,在他隐逸田园的生活中,他更深入地接触到田园的优美景色以及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生活,不管是田园的美好、生活的艰苦还是农村的凋敝、百姓的困苦都使他深为感触。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陶渊明个人思想的矛盾及性格的原因。

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首先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这极鲜明地反映了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内涵对后代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和艺术上两方面。

首先是内容上的影响。不管描写的是自然淳朴的田园,还是凋敝破败的田园,陶渊明都能做到别开生面,以其独特的田园景色,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是他刻意模仿陶诗的杰作,至唐朝已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善于表现自然中静态事物的动态之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就可以看出陶诗的影子。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其次是艺术上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平淡自然、真淳质朴,把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地流露于诗中。他的田园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因此,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很少没有表示过对他创作的企羡和受到他艺术的熏陶的。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所以,我们说陶诗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

总的看来,作为一个成功的田园大诗人,陶渊明是我们中华文化长河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陶渊明的田园诗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78—90.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0—61.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0—289.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30—230.

[5]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78—90.

[6]郭建平.陶渊明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300—348.

上一篇:六月作文范文下一篇: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