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精选8篇)
作者:□ 张 奕
宣传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事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更好地推进落实《北京联合大学“十二五”时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助力学校事业全面有效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塑造形象、扩大影响,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一、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守什么(指导方针)
不管形势怎样变化,情况怎么复杂,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发展,服务师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永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一,坚守思想建设高地,永不言弃(意识形态层面——有信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加强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政治思想过硬、头脑清醒,自觉肩负起社会使命,求真务实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站得高,看得远,走在前,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工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邓小平曾经讲:“思想宣传阵地,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落后思想就必然去占领。”我校党委发挥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学风引领作用,摒弃不重视理论、不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倾向以及不重视实际,遇到问题照搬本本、条条的错误倾向。强化中心组成员的“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三个跟进”为原则,即跟进社会发展、跟进教育发展、跟进学校发展,积极丰富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效果。以2011年上半年中心组学习为例,按照“三个跟进”的原则,共组织集中学习(扩大)会8次,学习内容均围绕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学校工作重点等内容展开,参与学习人员2200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也为我校与国家和市属相关单位、兄弟院校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其中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作的《关于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邀请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欧阳淞作的《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几个问题》、邀请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首都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和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高岗教授作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中传播影响力的建造》等,都在教职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顶层设计、高端引领”的思路,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设计成一种政治待遇,用高水平的报告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投入学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了有益的尝试。
第二,坚守精神引领发展,凝聚人心(文化建设层面——有内涵)。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应北京联合大学办学实际的“文化融合,以文化人”的文化建设之路。
30多年短暂的建校史,亟待激扬出我校充满活力而富有特色的文化意蕴;多校区多法人的实际,亟待激扬出联合大学“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的学校文化;当前所面临的诸多办学困难,如资源短缺,生源减少,社会选择多样化,人们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不断攀升等等,亟待激扬出全体联大人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扬联大”学校文化建设模式的确立就是要在把脉北京联合大学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顺高等教育发展之势,举全体联大人共谋发展之力,为学校发展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
北京联合大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从增强软实力、凝聚人心的高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始终高扬精神的旗帜,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激扬联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努力建设具有北京联合大学特点并富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真正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以“激扬联大”之势成就了“以文化人”之果。“激扬联大”所要激扬的是联大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的文化品位。我们要通过文化的激扬,形成北京联合大学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全体师生为实现学校效率和质量双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双增强的目标而万众一心、振兴联大的拼劲和干劲。“激扬联大”的实质(魂)就是人心的沟通、凝聚和统一。
第三,坚守一切为了师生,服务中心(工作作风层面——群众基础)。要切实将“三贴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实做深做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关注敏感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突出闪光点;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想师生之所虑、所需、所急”,在深入实际、贴近师生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问题,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多关注师生身边的故事,多反映师生的切身感受,多运用师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可亲可信、打动人心。联大先锋榜、教学科研大家谈、联大新闻直通车等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送到了课堂、实验室和宿舍,追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师生的零距离,传递了信息,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情感,最终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表现出求是务实、心系群众、直面问题等许多特点,特别是作为庆祝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没有按惯例用较大篇幅历数以往成就,而是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着重点放在今后应做什么、怎么做上,获得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有网友称,这是中央领导在文风、作风上带头“开一代新风”。令人喜悦的是,宣传文化战线的领导同志也率先垂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发表了《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等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十分凝练厚重,亮点频出,三篇文章都贯穿了一个共同的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刘云山提出宣传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一文侧重讲新形势下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问题,《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文则侧重讲群众工作路径,《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一文更多地讲群众工作方法和原则。实际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对于新闻工作者非常必要,对于我们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也非常重要。文风折射党风,联系会风。刘云山同志的三篇文章都节选自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文字也不长,但每一篇的思想冲击力之强,已超出一个具体会议范围。
近年来的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围绕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学校党委工作重点和行政工作重心,深入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中心工作中的组织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宣传报道一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实训中心,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近三年完成了学校新闻网站的两次改版和系统更新,实现了新闻宣传的报网分离,基本实现了校内宣传与社会媒体新闻宣传报道的同步化、系统化,现在正集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力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和学术化方向努力和改进。
二、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离不开创新(工作方向)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所有工作一样,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增加创新要素,从而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现在中国已有4.57亿网民,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信息渠道众多的情况下,有些群众关注的问题,你不能通过权威的途径全面的、客观地、及时地对外公布,就可能有人通过其他途径片面地、虚假地、歪曲地公布,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网络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真实性很难求证”,二是“轰动性很难控制”。经常是我们还未反应过来,一些孤立事件就已成为网络热点,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为此,作为新的宣传平台和新的传播方式,我们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与师生互动,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和谐联大。
第一,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源于观念创新。创新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它更应该体现在观念的创新和工作本身的创新上。近期的人民日报评论员华中师范大学党波涛的文章《增强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内涵》一文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挖掘新闻事件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内涵,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引导校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宣传工作,这对于把握高校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提升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学理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创新,是结合工作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创新。结合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应该发挥好专家学者在我校宣传工作中的优势,一是抓好观点新闻,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报告、讲座、发言等思想深刻、语言鲜活,能够给人以深刻启迪,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专家说话;二是抓好人物访谈,认真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关切点,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事件,对我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访谈,传递他们的声音,引导校内师生,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抓好理论文章,抓住新问题、掌握新动态、跟踪新趋势,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热点问题撰写重点理论文章,直面国家、北京市和学校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注重对学校事业发展中瓶颈性难题的破解;四是抓好文化建设,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和文化研究机构的研究优势,注重对文化建设成果转化的宣传报道,重视交叉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作用的深度挖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此,必须在观念创新上走在前面。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观念创新,就是要转变过去形成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努力做到心里装着师生,眼睛向下,了解实情,多听“原声带”,多体察师生的需求,多办实事,多向师生学习;让师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变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生动活泼、入心入脑。
第二,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要抓活动载体创新。具体包括,抓阵地建设创新,实现制度的统一化、规范化,阵地的有序化、系统化;抓队伍建设创新,实现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跨越,组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理论宣讲、品牌策划、新媒介搭建三支队伍;抓工作内容创新,实现由轻轻点水型(粗放型、表层化)向精品型、专业型跨越,加强联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形象文化培育工程。
实践表明,具体化分解工作任务,各项工作有目标、有抓手,干事才能有氛围、有劲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明确分解任务,围绕“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列出清单、找准载体、划定时间表,使每项工作拿得起来,干得下去。以我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例,近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实现了精神产品实体化,表现为,在报纸上有影、电视里有声、网络上有迹之余我们坚持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精心编印中心组学习资料《学习参考》,将学习向深度辐射,向基层渗透;精心编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丛书,将校院领导的学习心得收纳进丛书,将学习心得成果化、系统化,创造进一步推广和借鉴的条件;精心组织学校战略发展的系列报告,让全校干部了解学校的重点学科,懂得解学校发展的前沿与关键性问题,把理论学习工作渗透、贯穿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应该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创新。要营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曾指出,“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当今世界,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已经开始了第五轮竞争,即文化的竞争。有人说,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要有国际视野,会讲世界语;第二要有中国特色,讲中国话;第三要有地方特色,讲地方方言。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回顾各地文化建设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有不少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厚的地区,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文化更新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而落伍。因此,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大解放大转变变得有为重要。我们要积极鼓励群众的创新创造,支持师生的自我教育和文化自觉,要通过对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度报道和宣传,营造氛围,挖掘经验,出典型,出经验,让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要为形成有国际视野,融中华民族文化、北京地方文化和北京联合大学特色文化于一体的都市大学独到文化品牌创建作出贡献。(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对策如下:)
◇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探索多校区多法人文化建设的新模式,从根本上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根本)
◇ 以高扬精神的旗帜为主线,从增强软实力、凝聚人心的高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核心)
◇ 以增强宣传思想教育者的可信性和可爱性为突破口,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手段)
◇ 在把握新闻规律、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重视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保障)
三、懂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创联大文化建设品牌
懂规律才能成特色,善策划才能创品牌。近年来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反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清思路,总结规律,谋划未来;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围绕中心,更好地发挥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有的作用。
我们要懂得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要了解学生的特点,80后、90后青年的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强,观念上追求时尚前卫,不喜欢听说教,如果这种说教再与他们的感受不一致,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要实话实说,不夸大其辞,也不文过饰非,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就讲什么原因。即使是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如实讲清楚长期性复杂性。只有我们做到态度真诚,讲真话,才能获得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要了解工作对象的特质,要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舆情调查,了解师生的意愿,这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指出: “射箭要射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特点的社会心理反映,它体现的是广大群众的思想动态、意见建议和社会情绪等等。
我们要像打造 “激扬联大”——北京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创建工作那样打造联合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品牌。总结其实施方法与过程,不难看出——着力“三个三”确保 “激扬联大”有效而为。即,之一,实现三个“统一”,奠定“激扬联大”基础:统一办学思路和校训,为“激扬联大”奠定思想基础;统一多校区运行平台(教学运行平台、科学研究平台、财务管理平台、招生就业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为“激扬联大”奠定制度基础;统一学校文化建设格局,为“激扬联大”奠定实践基础。之二,掀起三次全校性大讨论,营造“激扬联大”氛围:“激扬联大”的过程是激发斗志,凸显联大特色文化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话学校发展的过程。近几年,北京联合大学围绕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校歌和“联大精神”而掀起的三次全校性大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荣校爱校的情感,依托讨论,亮化联大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切实营造出了“激扬联大”的良好氛围。这也是我们对大文化、大宣传的有益尝试与实践。之三,打造三大品牌活动,诠释“激扬联大”主题:近年来,围绕“激扬联大”而策划的三大品牌活动,最好地诠释出了“激扬联大”的主题。以“我与联大共奋进”宣讲团活动为序幕,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定位“激扬联大”的传播者;以“校长邀你共话联大”为平台,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担当“激扬联大”的实践者;以“激扬联大新闻事件、人物和团队评选活动”为载体,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找寻“激扬联大”的引领者。最终,以每年一次的 “激扬联大”人物、团队、事件评选结果揭晓仪式作为“激扬联大”系列品牌活动的收官之作,将“激扬联大”推向高潮。正所谓,善统筹才能聚优势,善作为才能争主动。我们将继续在创新中求实效,在提高中树形象,打造我校文化建设新品牌,开创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在围绕学校科学发展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收到新成效, 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 要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实现突破。
一、创新思想观念,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性
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一些基层单位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师生员工思想认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师生员工的消极影响方面还做得不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方式、方法和途径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等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思想观念滞后。宣传思想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只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才能保证学校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 才能形成做学问、育人才、促和谐、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才能保证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要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突破。
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主动融入高校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 确立“做人人的宣传思想工作, 人人做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要把宣传思想工作延伸到教学科研第一线, 延伸到班级、课堂、社团, 改变只有党群部门、宣传干部才做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 让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学生都参与进来,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覆盖。二要坚持主动占领思想阵地。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 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校园媒体、讲座报告等宣传工具和宣传渠道的管理, 严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进入校园。要加强对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新文化形态的研究,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针对学生班级功能弱化这一特点, 延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触角, 主动占领社团、公寓 (宿舍) 阵地。三要坚持主动研究和探索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确立依托课题项目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路。当前, 新的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理论宣传工作的研究和探索。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立项研究制度, 确定一批立项研究课题, 力争取得一批新的理论成果, 以理论课题研究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二、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性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 就是要按照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开展工作, 把高校宣传资源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 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 要探索形成新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 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创新, 关键是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新的宣传工作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应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要转变思路和想法, 变全能管理为有限管理。宣传工作一直是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 这种工作方式, 容易产生形式主义, 限制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必须探索建立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 尊重首创精神, 鼓励开展工作创新, 实现为高校事业发展服务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新功能。二要加强团结协作。做强做优宣传工作, 必须注重整合宣传工作优势资源, 组建团队, 力争出大成果、大项目。如, 按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各高校在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普及化宣传的方式方法上创新, 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等方面, 可开展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可结合本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 组建团队搞课题攻关, 发挥集体智慧, 走出新路子。通过这一办法, 切实构建起依托课题抓宣传、整合资源促宣传、重点突破强宣传的新机制。三要形成宣传思想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高校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 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机构, 由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要建立协调机制, 做到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宣传思想工作领导体制。
(二) 要积极探索建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制度。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体系。使党委宣传部成为宣传资源高度整合的部门, 形成大部门大机构的运行机制。二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督促检查制度。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 及时对宣传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评议, 总结经验, 推广典型, 查找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要坚持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三) 要探索形成新的保障机制。
一要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培育、树立各类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 对提升学校形象、打造教育品牌、奉献优秀作品、做出优异成绩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二要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要结合学校发展, 根据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定期制订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划, 做到目标科学、任务具体、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有力、措施落实、工作有序、奖惩分明。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学校干部的年度考核体系之中, 以调动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积极性, 稳定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
三、创新队伍建设方式,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 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按照“建队伍、强素质”的要求,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
强素质, 就是要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定期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 组织学校宣传工作者开展学习培训和调研考察, 不断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政治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水平。加强队伍建设首要的是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学习,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动力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 用制度保障学习。通过树立宣传典型、表彰先进等建立动力机制, 培养宣传干部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学习档案把学习情况纳入到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考核之中, 使学习成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和完善学习网络机制;要建立学习保障机制, 坚持理论学习的“四定”, 即定学习的专题内容、定专题研讨的基本问题、定自主学习的精读书目、定学习体会的基本题目, 保障学习的长效性。要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熟悉宣传业务、具有丰富经验的宣传工作者队伍。要吸引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充实到宣传工作战线。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在“三个突破”中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华网.http://news.qq.com, 2008
[2].张奕.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守与创新[N].北京联合大学校报, 192, 2
[3].杜海波.关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 2008
[4].祝春秀, 刘建勇, 温木兰, 陈晓东.论社会结构变化与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路径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摇篮,其宣传思想工作对人才培养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开辟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
一、创新管理机制
1.建立舆情收集与分析制度
对舆情进行适当的收集是开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建立相应的舆情基础,就很难对教师和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充分了解,那么,想要开展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更难。当今,新媒体网络平台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科学利用这一平台了解师生思想动态,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收集师生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认真分析和判断。针对那些对师生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要进行讨论,从而为舆情的引导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对此,高校思想工作者可以建立一个在新媒体上对舆情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机制。在对舆情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对收集师生信息的力量高度重视,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个“宿舍—班级—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部门”的相关信息收集和报送机制,组织学校师生建立一个思想工作分支部门,并通过这一部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报送。
2.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和教师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新媒体上的一些信息进行传播,会对学校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高校的思想工作者要建立一个相应的舆论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是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在网上开设账户并对其及时更新和维护。对舆论进行引导时,一定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对舆论进行科学引导。学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员对舆情进行了解之前,思想工作者可以对这些言论进行回复或者评论,从而将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在网上发布一些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信息。根据网络信息不对称这一原理,如果向教师和学生封锁不良信息,就会引起学生和教师的猜疑。因此,思想工作者需要及时将权威信息发布到网上,从而消除学生和教师的疑惑。三是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保持联系。学校要第一时间对不良信息进行核实,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需要时,建议启动相关预案。
二、创新队伍建设
1.建立四支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网络技术人员。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工作者需要掌握相关的先进技术,对于新兴的技术要充分了解,并具备较强的思想教育意识。高校在实施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新媒体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估和研究,从而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网络舆论队伍。高校在对思想工作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专兼职和师生共同组成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其成员可以是学院的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也可以包含部分青年教师或者党员。这一队伍主要负责发现并收集媒体上和学生以及教师有关的舆情。三是网络舆论引导员以及评论员队伍。这一队伍成员的选择,主要是这些人员是否具备坚定的思想和立场,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热情,还要对新媒体情况充分了解。学校要让这些人员通过相应的网络工具等开展舆论工作,对新媒体上的舆论进行科学引导,从而引导师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宣传。四是学生宣传思想队伍。对于这一队伍而言,可以让其依附于党委宣传部门,将一些学校的热点新闻通过媒体展现在广大学生面前,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2.创新队伍管理机制
对于四支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来说,学生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学生是流动的,每年的学生干部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研讨会,以培养学生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干部到兄弟学校交流宣传思想工作,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对路径进行相应的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机制,包括建立舆情收集与分析制度和舆论引导机制。其次,要创新队伍建设,包括建立四支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和创新队伍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廖宇飞,罗佳蕾,张新标.新媒体冲击下民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应对与创新[J].新乡学院学报,2014,31(1).
[2]杨勇,常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55-256.
[3]陈春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5):73-75.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把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在统领中体现创新,在创新中加强统领。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保证。高举旗帜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保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宣传思想工作举什么旗帜,标志着我们党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指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始终高举旗帜,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是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首要前提。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前提在于体现科学理论的指导性,关键在于体现时代性,根本在于把握规律性,核心在于富有创造性。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形势和把握趋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拓展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宣传思想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规章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宝贵财富。应该看到,进入新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使得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工作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上还不能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要求。只有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新局面。第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是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根本任务。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的最好方式和载体,就是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不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并且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前一段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按照中央提出的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的要求,在深入人心、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宣传阐述十六大提出的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必须切实抓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不断扩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必须进一步抓好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专题学习,开展
“理论下基层”活动。通过理论研讨、调查研究、精神文明创建等多种途径,充分反映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精神风貌,不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用“三个贴近”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是创新的基本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
了新要求。如何落实新要求、提高新水平、展现新面貌,关键是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证。做到“三个贴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做到“三个贴近”就要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这正是不断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第一,在贴近实际中创新。坚持事实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贴近实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的过程,只有贴近实际,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广大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要政策、重要部署说充分说清楚,在深层次上统一思想,把十六大精神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同心同德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巨大合力;才能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农村、进军营,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才能在学习中紧紧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精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让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必须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第二,在贴近群众中创新。就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理论武装工作,要进一步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多开展“理论下基层”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多运用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把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说充分说清楚;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在宣传大好形势的同时,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改进方法,提高水平,把我们想要说的与群众想要看的、听的结合起来,多运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文艺出版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衡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标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实现到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上来,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第三,在贴近生活中创新。始终坚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使我们的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只有贴近生活,深入火热的社会生活,真实反映时代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满足群众需求,宣传工作才能深入人心,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以情感人、以心动人、以事实服人;文艺工作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从改革建设火热生活的实际感受中,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中,激发创作灵感,写出真情实感,才能使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上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与的方法、发扬民主的方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区分层次,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
一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研究会大力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密切配合下,按照“巩固基础,统筹兼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学院的中心任务,协调好各方面力量,深入扎实地开展宣传统战工作并顺利地完成了省市主管部门和学院党委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加强学习,理清思路,全面提高理论水平一是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从学开始,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外出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章、科学发展观以及省、市有关宣传统战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和讨论,了解和掌握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二是学习宣传思想工作和统战业务知识。工作中,我利用《求是》、《中国统一战线》、《台湾工作通讯》等专业刊物、报纸及网络,认真学习宣传统战业务知识,提高指导业务工作能力。一年中,先后撰写了《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探究》等文章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其中《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探究》一文在省社科联第五次大会上获奖。三是学习领导方法和艺术。
展
--市委宣传部贯彻落实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
4月14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及战线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研究部署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楚定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认真学习了市委书记朱慧同志在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楚定立要求,宣传战线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和职能特点,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要围绕市委、区政府工作部署,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把会议精神宣传深、解读透,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首先对2010年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楚定立指出,2010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值得回味、总结,许多工作可圈可点。一是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发展县域经济”等宣传活动,大造舆论声势,为全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举办了全市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出台新闻报道奖励制度,调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和业余通讯员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性;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组织了8次专题学习,结合实际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等大讨论活动,带动各级党委中心组、干部职工学习的浓厚氛围;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加大了违规网吧、娱乐场所和盗版图书的查处力度,2010年共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7所、娱乐场所3个,收缴黄色、淫秽、盗版影碟、书籍2000余盘(套),净化了宜城的文化市场。
二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投资600万元建设的鹞子山广播电视发射塔正式竣工使用,解决了近20万宜城人看不到宜城电视台的困难;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解决广播电视户户通问题;投入1200万元完成了博物馆这一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已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三是创新性工作取得突破。打造楚国宫廷腰鼓品牌,2010年年初,安排在全市开展千人腰鼓大奖赛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弘扬了楚文化,打造了和谐楚都、健康宜城新形象;打造“宋玉楚文化之乡”品牌。成功地举办了2010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集结海内外80余名专家学者集结出版了论文集《宋玉及其辞赋研究》,收录研究论文64篇共63万字,为全面打造我市地方文化的特色--宋玉楚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打造地方戏剧品牌。积极组织创作人员精心编排了花鼓戏《云梦之会》、《悲秋》,豫剧《打神告庙》、《逼休》4个剧目,于2010年11月参加了第九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比赛,使花鼓戏和豫剧成为向外推介宜城、宣传宜城的文化名片。
关于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楚定立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全力围绕市委提出的“36121”发展目标,坚持常规工作抓提升、亮点工作抓突出的工作方式,抓好 “六项重点工作”和“四个具体事项”。
“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紧紧围绕市委77项重点工作,强化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习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组、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三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社会主义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向广度、深度迈进;四是强力推动文化惠民活动,重点抓好送戏、送影下乡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化、农家娱乐文化场所建设,不断满足宜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多措并举,强化监管,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管理,确保文化娱乐场所规范经营,依法取缔、封堵、查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净化文化出版市场。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抓好文物勘探发掘工作,避免对地下文物破坏,确保文物保护落到实处;六是加强和规范新闻发布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和程序,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提高新闻发布的规范化和权威性。完善舆论引导统筹协调机制、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网站联动协作机制和网上舆情研判制度,营造维护宜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个具体事项”:一是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举办好“党在我心中”红歌合唱大奖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营造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创作编排精品剧目《大楚雄风》,并抓好《大楚雄风》剧目报审工作,力争使该剧通过评审,并成为向外推介宜城、宣传宜城的文化名片;三是依托宜城市的特有的革命和文化历史优势,开发以张自忠纪念馆和殉国处为龙头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宜城的旅游品牌;四是抢抓全省“两馆”建设机遇,积极做好市图书馆、博物馆、市群艺馆、多功能电影放映厅等文化项目的建设工作,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对做好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楚定立强调,一是要解放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正在由注重规模的增长转变到注重质量的提高, 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 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优良传统, 坚持正确方向, 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促进发展, 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1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国际互联网普及应用, 全球化不断加剧。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侵蚀、渗透和解构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 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而高校正处在时代的浪尖, 处在这种思想观念交锋、多种文化思潮碰撞的前沿阵地, 最能明显而直接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种种阵痛。新的时代背景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成为我们在长期而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必然前提。
1.2 社会环境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 人们的选择也更趋多元化, 对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要求更加明显,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与此同时, 意识形态领域中仍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存在和蔓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弘扬社会正气, 培育高尚师德师风, 高举旗帜,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3 高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能否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人才, 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而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无疑就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1.4 大学生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获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优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 对一些复杂事件、复杂问题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的弱点。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影响力的迅速发展, 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 增加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难度。因此为了促使青年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初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师生,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更好的切合实际工作生活, 为广大师生服好务。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 以以人文本为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高校是育人的地方, 而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更应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原则, 要在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不断探索和创造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用心用力。[2]
2.2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为师生服务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我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指导高校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 是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也是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三贴近”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和以人为本的观点。落实“三贴近”, 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 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要“想师生之所虑, 急师生之所难, 谋师生之所求”, 把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 经常深入院系师生中去, 深入一线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通过认认真真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化解矛盾, 释放压力, 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3]
2.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创新, 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 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因此, 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建设等诸多环节。从观念上、内容上、方法上、制度上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 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增长才干。此外, 还要建设好和管理好校园网站, 加强对网络宣传的舆论引导, 积极运用网络资源, 建立网络平台对话, 利用网络的便捷形式, 收集舆情信息, 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进一步改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有负面影响的言论, 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 积极疏通和引导, 努力使网站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 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摘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高校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以及和谐稳定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转变以及高校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发展观,三贴近,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4上海教育年鉴.
[2]萧思健.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 .
[3]宁秋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 2009 (2) .
一、坚持立足实际创新工作内容
首先,要牢固树立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思想。要围绕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开展工作,要选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与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新路子,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的有效途径。
其次,要做到业务宣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业务宣传主要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宣传,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目的性,对某一阶段企业的某项重点工作进行重点宣传,为该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而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它的成效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业务宣传重在提高全员的应知应会、技术技能;思想教育重在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企业要按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最后,要做到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好一个企业的必要条件,企业间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产品、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企业文化为内核的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认清自己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在企业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要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宣传,培育企业全员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定势和心理趋向,最终创造并形成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快速进步的具有自我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应该看到,与面临的新形势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存在着方法手段陈旧、滞后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觉和新的措施,不断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具体要在“五性”上下工夫:
一是提高针对性。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职位、环境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注重层次性。要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分层次开展工作,对企业中的高管人员要重点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引导,提高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办好企业的信心与能力;对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要重点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他们忠诚企业、履行职责的意识,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对企业中的普通员工要重点警醒生产经营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的宣传,以及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精神教育,使其更好地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
三是倡导互动性。要变过去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为“双向互动”,每项政策的出台都要认真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让职工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四是提倡时代性。当今时代,知识、信息、互联网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在宣传手段上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充分应用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更多地采用现代化宣传工具。
五是增强时效性。正确及时地宣传引导,对统一全员思想十分见效,因此,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与职工思想动态的了解,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度,追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
三、坚持科学发展培育宣传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队伍是实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企业应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培养和优化配置。要根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要求,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了解和掌握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培养力度,努力为他们增长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
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靠宣传思想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才能有所突破。宣传思想工作者只要保持与时俱进、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树立持续创新意识,就一定能使宣传思想工作焕发蓬勃生机。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推荐阅读: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宣传的思路创新07-05
高校宣传工作要点09-22
高校信息宣传工作计划06-08
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07-27
浅谈高校网络招生宣传05-26
高校图书馆宣传册07-03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11-13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1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题库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