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论文(共10篇)
企业财务预算报告包括企业财务预算报表和企业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
1、企业财务预算报表包括:(1)报表封面;(2)资产负债预算表;(3)利润预算表;(4)现金流量预算表;(5)所有者权益(国有权益)及重大财务事项变动预算表;(6)成本费用预算表;(7)2008年度主要财务指标预报表;(8)2008年度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9)主要分析指标表;
2、企业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包括:(1)上年度财务预算工作情况总结;(2)本年度预算工作组织情况;(3)本年度预算编制基础;(4)预算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说明;(5)预算年度的主要指标说明;(6)可能影响预算指标的事项说明;(7)预算执行的保障和监督措施;(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
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财务工作组织制度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 有效配置资源,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降低成本, 增加盈利的核心手段,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载体。
科学的设置企业财务管理机构, 是实现这一企业管理理念的前提。然而, 当前,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 多数企业把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二为一, 致使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清晰, 使得财务机制运行效率低下, 许多企业无法实施真正的财务管理, 财务部门的监控、预测等职能, 不能有效发挥, 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1. 企业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财务管理已经从原来的数据汇总、整理和记录, 转变成为公司战略谋划的积极推进者、支持者、决策者和主导力量。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财务与会计无论从学科上还是在基本职能上都是有区别的。
(1)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是指现代企业对资金的管理, 从管理内容看, 包括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和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动态财务活动;从管理环节看, 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考核等内容。财务管理的实质是理财, 理顺企业资金流转程序, 确保生产经营畅通;理顺各种经济关系, 确保各方利益。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是密切相关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2) 会计工作。会计工作, 是指通过会计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详实的经营信息, 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 参与未来经济活动的规划等。其实质是运用观察、计算、记录、分类、汇总、分析和总结的方法, 为人们反映、考核、控制和规划再生产过程提供经济信息的一个过程。同时, 会计工作本身是管理再生产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和相应的管理体系。
从上述可以看出, 会计是对企业资金运行“反映与控制”的基础性管理, 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运行的指导性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企业市场化管理的加强, 财务与会计机构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分设已成为必然。
2. 企业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的优点。
(1) 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分设, 使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都有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有利于提高二者的专业化程度, 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专业职能, 加强财务与会计的制度化管理。
(2) 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 有利于企业真正行使理财自主权, 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并有利于改变企业“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状况。
3. 企业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应把握的原则。
(1) 要明确财务机构和会计机构各自的职能与职责。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这里需要特别明确的是, 必须依据其职能, 正确划分财务、会计部门各自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权限。
(2) 要尽可能做到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而不分家, 二者应在相互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业务上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工作秩序。对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回收及分配的全过程, 财务部门要有相应的管理监督办法和措施;会计部门要通过会计核算和信息处理, 及时反映会计信息, 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3) 要有严格的财务制度相配套。不言而喻, 有成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通过落实各项财务制度实现的, 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最重要保证。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
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建设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 用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 不仅是实现企业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1.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原则。
(1) 可行性, 实用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 要充分体现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 保证制度具有可行性、实用性。
(2) 全面性, 一贯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以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基础, 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要全面、系统和配套, 并保持制度的一贯性。
(3) 先进性。企业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要总结本单位以往的经验, 而且要吸收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 以保证制度的先进性。
(4) 责任制。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应体现责、利相结合, 保证具体执行中贯彻以责任为中心, 以权力为保证, 以利益为手段的责任制。
2.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
根据上述原则, 结合当前各企业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 在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中, 需要重点建设与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收支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内容包括:对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收发、保管、销售、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有关手续与管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管理;货币资金的收付手续和控制、牵制;定期和不定期的财产盘存等等。
(2) 岗位责任制。依照《会计法》和《公司章程》等法规对实施内部岗位责任制的要求, 明确划分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财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范围。
(3) 财务管理业务程序制度。内容包括: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计划的编制、审核;负债的审批、登记、归还、计息等处理办法;应收账款的登记、核对、清理、保管;投资方案、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程序、立项审批、效益考核;成本费用计算与分摊办法, 费用开支审批程序与权限;货款结算、产品退回、销售产品折扣或折让的管理权限, 目标利润的制定与管理, 营业外收支的管理和利润分配等等。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地位;优化策略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时代意义分析
1.推进企业正常运行
企业财务管理就是企业在建立基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调节机制,在集中管控企业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企业要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针对经济项目建立必要管理和维系,以期对企业运行机制产生推动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发挥应有作用,解决企业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经济问题,促进企业资金流转结构正常运行,并且对企业资金走向以及市场风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知,以保证企业资金链条不会崩塌。
2.优化企业预算制定
在企业实际经营结构中,预算项目的重要价值逐渐凸现出来,企业要针对实际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建立一定的预算系统,旨在防范各类企业运行风险,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财务管理是为企业制定预算的最直观措施,只有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对整体经济运行指标和运行机理进行集中梳理,才能促进企业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
1.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要想实现正常运营,就要建立良好的资金管控体系,确保充足资金对运营项目提供必要支持,企业要在资金筹措阶段进行管理结构的优化调整。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利用企业内部管控机制集中解决财务缺口问题,也可以利用借贷措施进行集中解决。总之,要建立资金管理措施,既要缓和企业实际资金压力,也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运营规模,真正提升企业整体质量。
2.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结构
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员的布局和安排,往往借助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论,只是通过岗位经验和绩效结构进行人员岗位调动。但是,财务管理人员要利用其实际能力和价值进行定岗,能进一步发挥岗位实效性,促进管理人员对员工建立进一步了解,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
3.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运行过程中,经济增长是最基本的目标,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就要利用多种渠道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项目就是针对企业管理核心建立的全方位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目标高度一致。企业要强化经济管理行为和经济管理策略,以创收更多的企业价值和利益。
4.直接影响企业风险管控
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会遭遇不同的经济风险,其中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市场金融风险等,企业只有运行有效的的实际措施,并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对利润以及亏损结构集中研讨,才能从深层次解决企业实际的投资风险。
三、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1.优化改进财务管理机制
企业要针对内部员工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利用财务管理措施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机制,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升级,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建立强化运行机制,在提升企业营业额和经济利润的同时,集中优化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贴合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优化运行资金监管机制
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要从企业实际利益出发,综合考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结构,促进资金管理结构紧凑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针对资金管理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进行定期抽查以及不定期复查,从而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监管机制符合实际需求,企业要有效的利用市场因素进行实际资金的快速回笼,并且在企业进行融资项目前,针对实际问题和银行建立信息对称机制,确保财务管理模式逐步完善的同时,优化资金管理结构。在严格审核以及层层把关后,保证资金监管制度化。
3.优化运行资金调节机制
企业财务人员运行财务管理机制要优化自身水平,确保奖惩制度顺利运行的同时,提升员工的良性竞争意识,真正建立优化财务管理氛围,促进企业运行结构的高效发展。
4.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由于市场是动态化的,任何风险都可能对企业的实际经济利润产生影响,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对于风险的认知,进一步优化风险控制预案,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确保企业对各类风险项目能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也是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预算制定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要优化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棣华.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J].会计之友,2015,28(07):8-11.
[2] 高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4,19(08):36-39.
[3] 赵建荣.“网络报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商业会计,2014,20(10):96-97.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问题。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那么在财务管理领域中,财务的战略就显得有位重要。企业就像一辆奔驰的汽车,财务就是汽油,因此对财务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么,企业想要财务管理的得当,就要选择适当的财务战略。
何为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战略的分类为:扩张型,稳健型,防御型和收缩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的特殊点,围绕着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法方案。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同样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需要财务战略来支撑。如何制定财务战略才能使企业长期发展呢?那就要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来预测。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从两个角度来看,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以此来制财务定目标和选择相应的财务战略。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以经济环境为例,在经济社会中最容易遇到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此时,企业的资金大量的被占用;企业的利润虚增;利率上升,加大了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发行债券筹资受到阻碍。对于外界的威胁,企业本身是无能为力。这时候就需要制定防御型的财务战略。企业的财务内部,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财务人员需要想办法提高企业的流动比率来增加资金的流动,同时,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节约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分析通货膨胀对资本成本以及投资报酬率的影响,为了企业预期的目标,调整收入和成本。策略上,要停止扩张,停产无利润的商品,削减存货等。如果国家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企业又处于扩张期。此时可以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企业可以增加厂房设备,进行长期租赁融资,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等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只有全面的进行内部外部的财务环境因素的分析后,才能选择正确的财务战略模式。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有效的实行计划就需要企业将财务战略一分为二。一个是以发展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包括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新分销渠道的建立,它将对企业未来赢利能力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这样可以协助战略发展计划的实现。一个是以当下的利润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现在经营的改善,包括在现有产品和分销渠道的基础上减少成本,增加销售,它将有助于企业当前的业绩提高。这样可以协助战略运营计划的实现。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将来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方法和技术,根据企业的资产关系,通过全面的预
算和差异分析,提供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成本、筹资和投资方式、预期效益等预算资料;模拟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资源配置前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劣作出初步的判断。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对企业的财务等方面的监督。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进行财务预测、开展日常管理的前提。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总体上评价企业的资金实力等。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第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效率的终极表现,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般都越高越好。
资产报酬率:反映每一元资产所取得收益,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指标。
资产报酬率净利率/(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是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余额,按照这个指标的涵义,利润总额只应包括销售利润,不含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项内容。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
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是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因此,偿债能力分析也称风险分析。判断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就要比较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确定一个合理的界限。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的经验数据为∶较为合理,过高会使企业占用流动资金太多,失去更好的投资机会。
速动比率:反映企业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
流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差额。流动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是变现最慢的,如果在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那就更能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就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与流动比率一样,速动比率不一定越低越好。
反映企业负债能力的比率
所谓负债能力是指企业负担长期债务的能力,体现长期债务人所承担的风险,它与偿债能力是不同的,偿债能力与流动资产相关,而负债能力则与企业的净资产或资产相关。
负债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与资产的比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负债比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部分,如果比率为,就说明在全部资产中,有是由债权人提供的,是属于所有者的。债权人提供的越多,企业负债的包袱越重,债务人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如果企业长期负债,首先要偿还的不一定是本金,而是利息。利息是企业的一项固定支出,必须按期交付,支付利息的可靠保证是企业的盈利,而且,利润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资金运用得是否得当。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在倍比较安全,表明企业有支付利息的保障能力。
反映企业资产效率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也是企业存货变现速度的指标。存货的一次周转标志着企业的一次“现金———存货———销售———现金”经营循环,存货周转率低表示企业销售不好,存货积压。存货周转率高则表示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流量,经营效率高,存货占用资金少。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收款期,也是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少,收款时间短,可以说,应收账款周转越高越好。
注意收集表外信息: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情况、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素质、产品竞争情况等非财务信息。
注意指标可比性:企业间财务报表和同一企业不同期间报表的核算方法、计算口径不一致。因此,在分析时要注意剔除这些影响。对于比率指标要看其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和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在分析时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比分析与比率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反映其本质。
切忌以偏概全:单个财务指标并不能完全显示出企业的真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分析时应注意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切忌仅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便草率下结论。
金融市场有哪些作用?
答: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信用形式多样化的产物,起着直接融通资金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1)有助于企业筹措资金,实现经营自主权;(2)有助于实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结合,解决企业之间拖欠货款的问题;(3)有利于资金的横向融通,促进横向资金联合;
第一, 不再将其宗旨定位于企业经济核算, 而是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 并保护企业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 改变了原来要求各类企业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定, 将适用范围调整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同时规定“金融企业除外”。对于其他企业, 规定为“参照执行”, 同时把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纳入“比照执行”的范围。这种变化, 也体现了现阶段财政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基本内容作了全新的规定。不再延续原来关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核算财务收支的规定, 提出了财务风险、财务战略、营运资产、财务控制等新的理念, 体现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第四, 规定了财政职责, 将财政机关“三定方案”的规定化为财务规章, 便于各级财政机关依法行政。明确了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责。
第五, 规定了投资者、经营者的财务管理主体地位, 有利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明确了投资者财务管理职责、经营者财务管理职责。
第六, 规定了企业的财务关系。与投资者的产权关系不同, 各级财政机关主要依据企业财务关系对企业实施政府宏观财务管理, 从而与投资者凭借产权关系的财务管理、经营者凭借委托代理关系的财务管理, 共同构成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2 《企业财务通则》构建了多元化财务主体的财务管理体系
第一, 政府部门对企业财务的职责。
《企业财务通则》规范了政府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 解决过去代替企业制定“大而统”的财务制度、过多直接管理企业财务事项的“越位”以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财务制度指导和服务的“缺位”问题。《企业财务通则》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 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制度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 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 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实施企业财务评价, 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源共享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第二, 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企业的出资者可分为个人出资者、法人出资者和国家出资者, 三者所享有的资本所有权是完全相同的。一方面, 出资者可以通过资本所有权来控制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 出资者面临众多的企业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商品, 可以经常不断地进行投资选择, 变换其资本的运行方向和运用形式, 以获取最大的资本收益。但由于持股比例的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具体行使资本所有权时存在一定的差别。鉴于《企业财务通则》执行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就国家出资者而言, 国家以生产资料者身份通过国有资本金的投入, 获取收益, 显然也是一种财务活动, 为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国家出资者应该行使其财务管理职责。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决定企业的筹资、投资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决定企业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事项;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按照规定向全资或者控股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投资者应当通过股东 (大) 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 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职责授予经营者。
第三, 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经营者财务是企业财务的精髓, 企业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 企业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 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连, 因此, 只能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次来考虑。可以说, 财务决策是典型涉及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或者说企业所有重要决策都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因此, 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 《企业财务通则》加强了经营者的职责规范, 包括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 编制财务预算;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 诚信履行企业偿债义务;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 实施财务控制;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 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3 《企业财务通则》对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做出了全面的要求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源共享和财务管理, 规范财务行为, 控制财务风险, 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企业财务通则》对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细致而具体的规定, 主要有:建立财务决策制度、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建立存货管理制度, 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制度、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等十四项制度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财务管理各个方面, 从而使企业财务制度更加健全。推进企业财务制度创新, 主要有三大改革目标:
第一, 建立具有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该体系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 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督办法、企业财务管理指导意见为配套, 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 以此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由于企业财务行为是不断变化的, 各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相应地, 企业财务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 不断地调整、改革, 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 建立权责分明的企业财务管理规范。
《企业财务通则》围绕企业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 财务监督这些财务管理要素, 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也就是说, 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改变过去“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
第三,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按照“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原则, 《企业财务通则》从企业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四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以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科学管理。
4 《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首先是做得好, 然后是做好事。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 企业与其他公民的不同在于, 它是一个经济组织, 生产经营是企业最主要的活动。显然,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应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只有健康长寿具有永续生命力的企业, 通过扩大规模, 增加效益,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更多税收, 才是对国家、对社会所负有的主要社会责任。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要求企业承担其他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风险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入手, 提升企业管理素质, 才能最小化企业的经营风险, 确保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完成。
第一, 以人为本、和谐劳资关系。
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 是企业应当牢固树立的经营理念。《企业财务通则》专门就“职工福利”、“安全健康”、“社会保障”、“劳动合同”、“参与分配”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方面, 作出了细致的规范。我们可以看到,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重视和关注职工的切身利益,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职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些企业还建立了具有本企业特点的职工权益保障制度, 职工也是企业的生产力, 尊重他们的权益, 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也是焕发企业生命的源泉之一。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 树立企业诚信形象, 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考虑的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如何保持现金流、如何加快发展等, 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不够, 甚至出现损害社会利益的情况。因此, 应当引导企业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特别是对投资者、债权人、客户、顾客四者的责任。《企业财务通则》就企业“偿债义务”、“客户资金”、“转嫁经营风险”、“产品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的诚信等方面作了规范。强调遵守商业道德和企业诚信, 既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 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无形资产。
第三,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耗费, 促进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也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通则》在这方面也规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围绕安全生产、节约资源, 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在引导资本流向高科技、无污染项目上作了财务制度规范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转变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是我国企业历史责任。当然, 这其中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政府各级财政主管部门将发挥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体系, 以《企业财务通则》作为规范依据, 督促企业的社会责任面加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预防;财务风险
一般地,某种活动有不止一种的预测结果,我们就说是所谓的风险,如果把风险和财务问题放在一起来说,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现代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因为受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财务的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离而使企业遭受到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是负债筹资所引起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可预测性给企业带来的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从资金的流动来看,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财务预算在预防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财务预算是企业整体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之上做出的现金流安排,以及在一定的时期内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它是在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
财务预算要与两个方面对接,一是和市场机制,二是和企业内部组织及运行体制相对接,要想有效预防企业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我们就得编制科学且合理的财务预算。
1.1财务预算可以预防企业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
对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遇到的财务风险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资金的结构问题。财务预算时,第一要考虑公司的业务状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一个选择,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现金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核心,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现金量的安排,使企业保持一个较高的盈利状态和资金的流动性。
1.2财务预算可以有效预防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
对企业的资金回收所面对的财务风险来说,重点是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企业在财务预算时,一方面是借助预算机制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并保持其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财务预算时,要重点注意应收账款在时间上的安排以及对现金流的影响。
1.3财务预算可以预防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包含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期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建立以预算为基础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预防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在财务预算过程中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来防患于未然,将由财务风险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是否能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
3.企业财务预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对未来环境的分析往往是假设状态,因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财务预算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3.1确立“面向市场做预算”的新理念,使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企业财务预算的基础是销售预算,只有预计的销售额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各项成本与费用的预算、各种预算报表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销售预算又是由预计的销售额和销售单价决定的,可见,整个企业预算体系的基础是对市场情况的预测与分析。因此,企业只有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对市场可变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合理可靠的估计,才能保证预算指标数值的准确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管理网络是提高预算指标数值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3.2财务预算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
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提高财务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营销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周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财务预算展开工作,使财务预算延伸到哪里,财务管理就渗透到哪里,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3.3改进预算方法的选择,使财务预算更贴近实际
预算方法一般分为静态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静态预算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不考虑预算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成本小,但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变化时,与实际常常脱节,所以对于变化因素较多的财务预算不适合。为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应合理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弹性预算是考虑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的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用,所以滚动预算特别适用于日常的现金预算。
3.4以信息化为支撑,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没有信息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量大,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应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开发财务预算管理相关软件,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同时制定统一的产品代码、材料代码以及产品定额手册,建立企业历史数据库,为制定企业预算目标、审核企业全面預算提供依据。
总之,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强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企业实现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平海.成本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J].企业管理,2008,7.
[2]吴哲轩.关于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应用问题分析[J].财会经济,2006,6.
鲁商在中国历史上兴起较早,和徽商、晋商、浙商、粤商一起,被公认为是中国五大着名商帮。从历史上看,鲁商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鲁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2012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0013.2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全国(7.8%)高两个百分点,这也是山东首次迈过5万亿元GDP的门槛,成为除国内广东、江苏外第三个5万亿元俱乐部成员,其在国内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可见一斑。而谈及山东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海尔集团着名的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以精确到人的“人单合一”模式享誉全国财务圈。不过当我们把视角聚焦在创业历程仅仅十几年的中等规模新兴公司抑或更为传统的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山东企业在近两年经济低迷压力下的精益财务转型的动力、路径与经验教训则浮出水面。《首席财务官》杂志派出两组采访队伍,对史丹利化肥、蓝帆股份以及鲁花集团的精益财务转型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这些颇具代表性的山东企业,无论对于精益财务思想所涉及的广度,还是其对工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深度,都值得更多的本土企业深入借鉴。
文/本刊编辑部
2011年底,以打造国内富豪榜闻名的胡润来到泉城济南,发布了《2011胡润山东省亿万富豪排行榜》,这一榜单中有59名财富20亿元以上的富豪上榜。其中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张士平家族以300亿元的总资产再度成为山东首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双华家族以270亿元的总资产排第二,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家族以135亿元的总资产位居第三。尽管胡润富豪榜的数字准确程度历来为业内诟病,但其对这些山东企业的行业分析却不无见地,“我们来分析山东上榜企业家,他们的财富在哪里比较多,第一名是制造业,35%左右;第二名是房地产,第三名是农业,然后是服装、钢铁、能源等等。我们来对比全国的比例,在全国胡润百富榜的1000名中,行业分布最多的是房地产,占23%左右,第二名才是制造业,占19%……我们对比一下福布斯前1000名富豪的财富来源,排名第一的绝对是金融与投资行业,占20%左右。”
从上述的对比中,山东企业精于实业的特点跃然纸上。房地产与金融均具有较强的投资属性,在国内的经济语境下,往往与“快钱”、“资源”等连在一起,而制造业的成功普遍需要极强的耐力,这恰恰是本文所论及的精益财务转型中起显着作用的一种“稀缺资源”。
无独有偶,山东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张玉明博士通过多年对山东省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研究分析认为,“山东境内的上市公司,业务领域多集中于实业方面,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较多,业绩也相对稳定,由于人文等方面的影响,山东省内的上市公司经营相对较为稳健,注重通过保持固定增长和公司内部革新来促进公司的发展,绩效较好。而有时缺乏灵活性,对于资本运作方面重视较少。”
价值链视角
山东省国资委财务监督处处长朱华建表示,对于山东的省管企业来说,截至2012年底,通过直接和间接控股包括H股总共24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约占全部省管企业的52%,账面资产总额约占全部省管企业的40%(资产证券化率),相对于央企超过55%的资产证券化率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今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同时我国国内的煤炭、钢铁等多数产业生产过剩的态势短期不会改变,再加上生产要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刚性增长,对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来说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将普遍面临“两高一低”的局面。因此精益财务的着眼点之一是应该从价值链增值的环节出发,采用战略成本管理、前馈成本管理等的理念突破传统,同时采用信息化、资金集中、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的全面融合的综合管理提升体系。
从开源层面讲,简单的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的做法已经受阻,通过降低价格和促销的思路可能消费者并不买账。因此企业的经营层和管理层的思维模式应该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思路转变。比如通过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充分梳理和研究属于自己企业的特有的“商业模式”,实施商业模式创新。
朱华建建议,价值链战略联盟供需各方通过上游提供商品或服务,下游需求或消费商品或者服务,从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作业链,这些作业链通过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有效对接。企业作为购买方,可以采取有效管理需求、给供应商提供合理的交货期、减少特殊订单量、共享需求预测信息方便供应商备货、采用定额采购合同、凭收据支付、提高与供应商沟通的准确性等举措来提升效率。企业作为供应商,可以采取提高按时交货率、缩短供应时间、共享企业本身和交易状态的信息、降低产品缺陷的同时拓展存货管理的范围、提高与客户沟通的准确性(比如目前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全球商品采购系统就是典型的通过价值链联盟从而有效提供接口效率来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在当前精益成本管理的时代,企业的成本结构已经由过去的“橄榄形”转换为现在的“哑铃型”,非制造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朱华建看来,山东企业应通过提升供需接口效率,促使上下游企业的实现无缝连接,通过广泛的采用信息技术、降低不确定性和提高交易的效率三种手段来实现。
从节流层面讲,朱华建给出的建议是从传统的防止“跑冒滴漏”向战略成本管理延伸,固有的成本控制思想和费用节约思想也应该转变,向作业成本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模式转变。准确分析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避免纯粹追求规模的“大而全”,只做企业自己最擅长(具有比较优势)的,在此基础上应准确界定并有效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客户。
基于上述的理解,精益财务转型已成为以实业为主的山东企业应对危机的绝佳路径。朱华建针对山东企业的财务现状,建议尽可能的划小核算单元,提供多维度、立体、可扩展的柔性会计核算体系、成本计算体系和分析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打破,使用有效的数据挖掘和加工提炼,为管理层提供精准的、有效的成本分析体系,从而为股东或者董事会层面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决策依据。
当然,精益财务的立足点还是在于“每天改进一点点”,不可一蹴而就。“大量创新并且成功的商业模式(淘宝、腾讯、UPS等)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提高运营的速度(包括但不限于存货和应收款的周转率、供需双方的响应时间缩短等)使得降低成本„事半功倍‟,从而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路径上着手优化和提升,帮助企业真正做到从优秀到卓越。”朱华建从大的战略设计上给出了精益财务的聚焦定位。
转型落脚点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周期的不争事实,张玉明表示,当前在山东省内企业中采取精益财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采取精益财务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润,摆脱过去依赖投资和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模式,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张玉明随后详细分析了山东企业转型精益财务管理过程中诸多的挑战和难题。首先,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依靠这些漏洞获得利益的人,在内部实施精益财务管理,必然会损害到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抵触。而且精益财务管理提高了对于公司内部人员的要求,已经形成工作惯性的他们面临新的管理模式,也会产生种种的不适应。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层在实施精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面对并处理固有的人情关系,而当上市公司为国企时,企业管理层还会面临着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实施精益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全体员工的工作理念,调动全员的参与,对整个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对于山东省内的很多企业来说,由于企业内部机构庞大,人员众多,日常工
作流程已经固化,实施如此规模的改革,难度非常大。
不过张玉明通过对山东鲁能精益财务转型过程的深入分析,给出了一个值得CFO们借鉴的思维框架,也点出了精益财务转型过程的漫长与不易。
作为山东省内一家以电力与地产为主的大型集团公司,由于规模庞大且采取了多元化经营的措施,因此在精益财务管理上的需求较为强烈。通过对自身的详细分析,鲁能集团采取了集约化财务管理体系,对整个集团进行集团化管理和集约化运作。通过对会计、资金、资本、预算、基建财务和风险监控等领域进行制度化规范,初步建立起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达到对内部财务资源进行纵向集约、横向融合、重点集中。为了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鲁能将财务集约化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在收集各个部门对于财务集约化工作执行情况反馈的前提下,集团结合多个部门的力量对其中关键问题集中进行解决,同时也及时收集外省同类公司的财务工作进度,为内部的财务集约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财务集约化的管理,鲁能集团保证了全公司财务政策的统一,建立起了内部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实现了内部资本的集中运作,并强化了对于内部风险的监控。同时在财务集约化的基础之上,集团上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
1.企业财务决策,是指运用各种合法手段和方法,对资金筹措使用的最佳方案进行甄别与选择,力求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活动
2.影响企业决策的内外部因素
内部:(1)生产技术特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2).经营管理水平:要求财务人员制定
与管理水平相符的控制标准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传递(3)企业规模:规模由资产总量来衡量,规模越大,资产总量越大,财务决策所涉及的范围越广(4)领导者素质和决策权力配置机制:
领导者受非理性因素压力权力过分集中于高层权力过分分散
外部:(1)自然条件: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资源的充裕程度、质量高低、地 理位置、运输条件的优劣是企业财务决策必须考虑的内容。(2)社会环境:社会
环境是意味着国家的政治形势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对企业有着决定生存和兴衰的作用。(3)
市场环境:企业只有在现有的市场资源供给条件基础上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有立足之
地(4)宏观经济环境(5)法制环境(6)金融环境
3.财务决策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资金配置高效合理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
遵纪守法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内容:财务决策包括预测、确定方案、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五个环节
预测:确定预测目标收集整理信息确定预测方法实施财务预测
确定方案:确定决策目标数据处理方案设计确定最优方案
预算:最高领导提出目标,下达规划指标基层工作人员草编预算
财务部门汇总部门预算经财务部门主管领导批准
主要指标提交董事会等决策机构批准后的预算下达财务部门执行
财务控制:确定财务控制的组织机构明确财务控制的目标
信息的计量、传送与反馈纠正偏差
财务分析:明确分析目标 搜集所需资料选择分析方法分析计算撰写分析报告
第二章 企业财务决策
1.财务决策的基础:货币的时间价值 和 风险报酬
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收益率,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复利: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年份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在当前的价值
由终值求现值,称为贴现,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公式:
年金:先付年金——每期期初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永续年金——期限为无穷的年金
风险报酬: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称为风险报酬或称风险收益。
期望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比较两个方案的风险指标
第三章筹资决策
1.筹资的分类:
1.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
按照资本来源渠道的不同,企业的筹资可以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
权益性:
一、投入资本筹资
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能尽快地形成生产经营能力;财务风险较低。
缺点:投入资本筹资通常资本成本较高;产权关系有时不够明晰,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
二、发行股票
银行借款优缺点:
优点:借款资本成本较低借款筹资速度较快借款筹资弹性较大
缺点:借款筹资风险较高 借款筹资限制条件较多 借款筹资数量有限
2.筹资来源的方式:
1.国家投入资金2.银行信贷资金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4.其他法人资金5.企业内部积累
6. 个人资金7.国外资金
3.资金需要量预测:市场调查和销售预测取得的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有关项目占销售的百分比,并依此推算出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计算步骤:(1)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
(2)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敏感项目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敏感项目与销售额的百分比=(基期敏感项目数额÷基期销售额)×100%
(3)计算需要增加的资金
需增加的资金=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自发性负债
=(资产敏感项目销售百分比之和×新增销售额)-(负债敏感项目销售百分比之和×新增销售额)
(4)计算内部留存收益增加额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5)计算外部资金需要量
外部资金需要量=需要增加的资金 -留存收益增加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有一些项目金额会因销售额的增长而相应地增加,通常将这些项目称为敏感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费用、其他应付款、预付费用,等等。而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净值、短期借款、非流动负债、实收资本等项目,其金额一般不会随销售额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将其称为非敏感项目。)
第四章采购决策
1.采购成本是指由购买物资而发生的买价和运杂费构成的成本,其总额取决于采购数量和单位采购成本。
2.订货成本是指为订购货物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部门的一般性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取暖费等)和采购业务费(如差旅费、邮电费、检验费等)。
3.缺货成本是指由于物资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4.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应在物资用完或售完之前再一次订货。订购下一批货物的存货存量(实物量或金额,下同)叫再订购点。
5.使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购批量,即经济订购批量。最佳订货量
第五章生产决策
1.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企业财务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财务文化论文07-22
中小企业财务预算论文10-15
浅谈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论文11-14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06-17
云计算对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影响论文07-12
企业财务困境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