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精选8篇)
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越第三国的国境。
复出口贸易:也称再出口贸易,指一国商人把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买进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的商品贸易活动。
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
人力资本:指投入在劳动力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可将其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而产生的报酬递增。
外部经济: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
战略性产业:承担巨大风险,须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对本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
三、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一国海关在进出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口商强制征收的一种税收。
普惠制: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其征收关税的依据,包括两部分,一是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指一国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
倾销: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
完税价格: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征收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货物按此价格照章完税。
名义保护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进口货物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之比。有效保护率:征收关税所引起的国内加工增值与国外加工增值的差额占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比。
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绿色壁垒: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一国为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了他么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关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而且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贸易创造效应: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
贸易转向效应: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得以低价购买非同盟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而产生的净福利损失。
市场准入: 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和资本参与本国市场的程度。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国与国之间在规定彼此间经济和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依据的一条法律原则。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
附加税在正税外再额外加征的关税为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加征的称为进口附加税,对出口商品加征的称为出口附加税。
第一类: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
CPT-Carriage Paid To
运费付至目的地
DAP-Delivered At Place
目的地交货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后交货
EXW-Ex Works工厂交货
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
第二类: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FAS-Free Alongside Ship
装运港船边交货
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
下面我们主要就Incoterms 2010与Incoterms 2000进行比较, 比较来看Incoterms 2010主要变化有三点:
一、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 3种变为1 1种, 摒弃了Incoterms 2000中关于E、F、C、D的分类, 把贸易术语分为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以及适应于海运和内河运输两大类。其中删除了Incoterms 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 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DES (Delivered Ex Ship) 和DEQ (Delivered E x Q u a y) , 只保留了D组中的D D P (Delivered Duty Paid) 。随着集装箱在国际物流运输中的广泛运用并渐渐成为了主流运输方式, 很多货物往往在集装箱堆场进行交接, 甚至进行“门到门”的交接。因此, D组术语的变化变得非常得重要。
二、Incoterms 2010新增加两种D组贸易术语, 即DAT (DeliveredAt Terminal) 与DAP (Delivered At Place) 。
(一) 介绍D A T和D A P。
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 其中terminal指的是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当货物从任何到达的交通工具上将货物卸到买方指定的地点或者港口码头, 并交与买方处置时, 卖方即完成交货。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式联运。
卖方的义务包括: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办理出口手续, 办理货物运输, 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卸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除进口费用外) ;移交有关货运单据。买方责任包括办理进口手续, 收取货物, 接受货运单据, 支付货款。
D A T术语类似于之前的D E Q术语, 并取而代之。而且与DEQ不同的是, 在集装箱运输的实际操作中, D A T较D E Q更加方便实用。因为在集装箱货物运输中, 有部分集装箱会在某港口卸下进入堆场后等待再次被运输, 而并非直接卸在卸货港码头。这样子情况的交货, 是原来的DEQ所不涉及的。
DAP (delivered at place) , 其中place指卖方在买方指定的目的地进行交货相类似于D A F、D E S和D D U三个贸易术语, 并取而代之。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方式及海运。
卖方的义务包括: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办理出口手续, 办理货物运输, 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卸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除进口费用外) ;移交有关货运单据。买方责任包括办理进口手续, 收取货物, 接受货运单据, 支付货款。
(二) DAT与DAP之区别。两者的主要差异是D A T术语下卖方需自行要承把货物由目的地或目的港运输工具上卸下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DAP术语下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将运输工具上准备卸载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无须卸货也无须承担卸货费。如卖方被买方要求在目的地指定地点交货, 且愿意承担货物运送到该地点的费用 (卸货费除外) 和风险时, 可考虑选择DAP;如买方要求卖方承担DAP所必须履行的义务, 还要求卖方承担货物运送到该地点从运输工具上卸货产生的费用时, 可考虑选择D A T。
三、Incoterms 2010取消“船舷”的概念。在Incoterms2000中FOB、CFR和C I F三类术语在说明卖方义务与责任时, 都规定卖方须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买方承担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而这次Incoterms 2010取消了“船舷”这个概念, 只强调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船时为界进行划分, 不再规定“船舷”这样一个难以说明的风险临界点。
尽管国际商会修订了新的Incoterms2010并推行实施, 但由于其在现阶段国际外贸业务中并未得到各位商家的广泛运用, 因而实际业务中还存在着应用Incoterms 2000中的各类贸易术语的情况。所以, 在我们的从事国际外贸业务时, 在签订合同中就应明确作出规定到底采用Incoterms 2000或是Incoterms 2010, 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引起的争执。
摘要:Incoterms2010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摒弃了Incoterms 2000中关于E、F、C、D的分类, 把贸易术语分为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以及适应于海运和内河运输两大类。
关键词: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变化
参考文献
[1]、何新明.谈新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变化[J].国际贸易问题, 2001, (4)
中学物理课中,交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学生对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理解困难,尤其对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理解困难。只能听老师口述,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因而教学效果平平。
如能设计出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学生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就很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示教装置的组成与结构
目前教师在讲解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时,电流及电流方向的变化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听老师讲授,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本发明就是为这一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交直流发电机原理全面解释示教装置。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装置结构见图l,装置实物见图2。
如图1所示,示教装置包括绝缘基板l、演示装置2、内隐装置4,绝缘基板l上设有演示装置2,演示装置右侧设有内隐装置4。
演示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转轴24、铜滑环25、换向器251、线圈26、磁铁27、电刷28、小金属滑环29、接线柱30。转轴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方穿过,转轴的右端连有一摇柄31,第一支架的右侧转轴上设有一铜滑环和换向器,换向器和铜滑环右侧连有一线圈,线圈分别安装有两条相反的可视线,即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与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第一支架设有2个接线柱30,其上套有小金属滑环,小金属滑环上设有电刷,电刷分别与铜滑环或换向器接触;在第一支架左侧设有一灯泡32,灯泡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相连。3条灯泡电流可视线分别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第一支架上的2个接线柱分别通过绝缘线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内隐装置4的主要构件为电流换向器41,它包括线圈供电换向器42和灯泡供电换向器43。
线圈供电换向器42为圆柱形,位于线圈26右侧套合在转轴24上,线圈供电换向器侧壁上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它对面的侧壁上也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金属触片之间相互绝缘,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线圈供电电刷421,2个线圈供电电刷分别与外接的220V市电的火线、零线相连,线圈上的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对面的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外接的220V电源可以给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和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供电。这样,演示时就可以看见可视线中电流的方向。
灯泡供电换向器43为圆柱形,位于第二支架22及第三支架23之间,灯泡供电换向器43左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金属触片431,第一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电连接;第二金属触片432位于灯泡供电换向器43背面与第一金属触片错开,第二金属触片侧面设有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电连接。第三金属触片433位于第二金属触片右侧,第三金属触片是正反面对应的2块金属片,它的下方设有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电连接。
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演示交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两个铜滑环25接触。接通电源后,摇动摇柄31,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外接电源通过第一金属触片431将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接通,同时,灯泡32点亮,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点亮,可以看见其内的电流方向,继续摇动摇柄使得线圈与磁铁垂直时,线圈中电流可视线熄灭,灯泡32熄灭,说明此时没有电流产生。继续向同一方向摇动摇柄旋转,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与之前相反,外接电源通过第二金属触片432将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接通,灯泡32点亮,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点亮,可以看出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内的电流方向与之前的方向相反。
演示直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换向器251接触。关闭第一灯泡供电刷及第二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打开第三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摇动摇柄,可以看到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一致,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点亮,灯泡与可视线的电流方向总是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装置的优越性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借助装置中的可视线,学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可以观察到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因此更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科技发明类一等奖。
专家评语
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社会具体环境:亦称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指那些对管理者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关系的要素。
社会文化环境:由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社会责任:组织的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目标管理: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核心能力: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异化建立起竞争优势,以形成入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异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异化而增加的成本。使命: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战略: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政策: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决策:为达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分析判断过程。
程序化决策: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非程序化决策:决策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的影响,处理这类情况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时例外,或者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未发生过,或因为其十分重要需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
主观决策法: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指示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组织工作:设计和维持一种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组织结构: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职位设计:将若干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矩阵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直线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利,即指挥权。参谋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职能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授权:指上级委授给下属的一定的权利,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活性化: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管理委员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
业务过程再造:为了在关键的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在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人员配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评,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继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人才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落阶段。
领导工作: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团队: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过程改进团队: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工作团队: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自我管理团队: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效果的过程。激励:管理者通过设计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控制工作: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管理突破: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预算: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也就是利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零基预算:在每个预算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比率分析:对于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度量之间的比率分析,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和必需的控制技术或方法。
盈亏分析: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盈利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
损益控制法:根据一个组织的损益表,对其经营和管理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
投资报酬率控制法:以投资额和利润之比,从绝对和相对数量方面来衡量整个企业或企业内部某一部门的绩效。
管理审核: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原则,系统地考察、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限定因素原理: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灵活性原理:在计划工作中表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原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越小。改变航道原理: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目标统一原理: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使合理有效。分工协作原理: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使精干高效。
管理宽度原理:组织中管理者监管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使适当,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责权一致原理: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使有效。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适中,就越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职务要求明确原理:对主管职务及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使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质量就越有保证。
责权利一致原理:组织越是想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责权利相一致。公开竞争原理: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用人之长原理:管理者越是处在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获得最大的收益。
不断培养原理:组织越是想要其管理者能胜任其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不断地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指明目标原理: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成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
目标协调原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命令一致原理:管理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直接管理原理: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沟通原理: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激励原理:管理者越是能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越是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计划越明确、全面、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控制工作就越能有效地为管理者的需要服务。
组织适宜性原理:组织结构越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控制关键点原理:管理者越是尽可能选择计划的关键点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就越有效。例外情况管理: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内部资料、更新至2020年1月试题)
比例代表制:指的是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法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以情感卷入。
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 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
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
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
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
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
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
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
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
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
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
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
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
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
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
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C.后果: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
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
高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3.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思考?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的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
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
设社会主义。
4.斯大林的苏联模式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
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职能,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步缩小,民主职能的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5.社会主义基本体征的概括及其本质?
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
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
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知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
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
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
点。就是说,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目的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
客观的东西。这样,人们就可以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物质成果与原来的客观事
物本身相比较、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
有最高的权威。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
主义最重要的力量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
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所谓矛盾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
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与利润来源及有新的特点?
a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饿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利润来源: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企业的利润,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c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新的特点:
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竟争主要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利,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还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0.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
“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戒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饿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11.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即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
1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方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的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15.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的原因
答: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道理。
16.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或思想,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运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1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有性质的私人的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山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时,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机及其发展过程,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8.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答:通过对商品经济的深刻分析,马阐明了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的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意义;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一、条约解释理论
条约的解释是指对一个条约的具体规定的正确意义的剖析明白。②按照解释的主体, 条约的解释可以分为学理解释和官方解释;按照解释的效力, 可分为有权解释和非有权解释。虽然学理解释并非为有权解释, 但仍然对整个条约解释产生重大的影响。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便有对条约解释的理论。近代以来, 条约解释相关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真蒂利斯、格劳秀斯、瓦特尔以及费奥勒等。这些人物深受古罗马政治家、法学家、自然法学者西塞罗的影响, “约定中应当注意的总是当事人的意思而不是语言”。因此认为解释应注重缔约国的真实含义。但这其中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如格劳秀斯认为, 约定的文字应推定为使用于“自然的意义”或“通常的意义”而不是语源的意义;而在定义模棱两可, 或者这样解释会导致荒谬或违法的结果时, 应进行一些推测。这实际上已经十分接近《维也纳条约法》第31条的解释原则。此外, 瓦特尔在继承格劳秀斯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明的“无需解释的事项不许解释”的观点被国际法院和仲裁机构时常引用;而费奥勒也提出了条约应进行系统解释的规则。
(一) 现代国际条约解释理论
现代国际条约解释可以分为三个理论:主观解释、客观解释和目的说。
1.主观解释
该学说认为, 条约解释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缔约国缔结条约的意图, 而为了查清缔约国的有关意图, 就应该借助于缔结条约的准备资料。主张主观解释的学者主要是费德罗斯、劳特派特、古根海姆、索恩逊、韦斯特莱克、海德等。③劳特派特在其《奥本海国际法》一书中所提到的可推荐规则的第一条便是“所有条约必须按照它们和合理意义, 而不是它们的字面意义来解释”。韦斯特累克也认为“重要支点是载于寻找各缔约国的真正意思, 而这种探讨不应被某一国家的法律的任何解释规则所束缚。”
该学派的重要特点是十分重视条约的准备资料。因为准备资料是解释条约的过程中, 探知缔约各方真正的共同意思的最好材料。然而, 主观说常常受到诟病, 也并非是国际社会所采用的通常学说。例如, 常设国际法院曾几次旋盖, 在该条约的意义明晰的情况下, 它没有义务求助于准备资料;WTO上诉机构也在报告中屡次表明, 仅在条约的约文不明确有歧义的情况下,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才可以寻求其他准备资料。同时, 采用主观说会导致缔约国在发现自己情形对自己不利时, 为避免不利, 求诸于国际法律解决, 并利用准备资料主张自身对约文的理解。而往往在众多准备资料中, 它总是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这将会造成国际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2.客观解释
该学说强调条约解释的唯一基础在于条约文本本身, 因此很少利用条约的准备资料。只有在利用通常的条约解释方法而意思仍然不清楚或者所得结果不合理或荒谬的时候, 才例外地使用准备资料。④客观解释的学者主要有贝克特、麦克奈尔等。麦克奈尔认为“仲裁或司法机关的首要任务在于探求缔约各方的共同意思。但是, 条约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一个文件中确定缔约各方的共同意思。所以, 仲裁或司法机关的首要任务在于对一个条约中的某一词语按其上下文, 确定其自然或通常的意义。⑤
作为客观解释的代表人物, 贝克特从诸多方面阐述了对比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 并坚持准备资料的作用应被严格限制。贝克特认为, 缔约各方在订立条约的时候一般都十分谨慎, 通常是咨询过相关的专家的, 因为条约约文本身具有可靠性, 值得信赖;而缔约各方关于条约解释的整点往往发生于缔约时并未想到的那些问题, 而关于这些问题, 它们绝对没有共同的意思, 因此主观解释在此时根本不可能实现。
客观解释虽说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但也有其局限性。因其囿于对文字的字面含义, 因而在对条约进行解释时就不免对其予以限制解释, 从而既牺牲了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也无视条约谈判的现实性。
3.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相对来说, 历史较短, 起源于英美法的实践, 集中体现在《哈佛条约法公约草案》第19.1条。该学说在条约解释时, 十分注重条约目的与宗旨的实现。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安齐洛蒂、阿尔伐勒慈、田中、卡斯特罗、卡瓦雷等。前四位学者曾任国际法院法官, 并把这种解释方法运用于其所发表的对案件判决的个别意见或异议意见中。前欧洲法院法官汉斯·卡切曾经说过:“用语和历史的解释方法退却成为背景。而概要和目的式的解释方法……至关重要”。⑥
欧洲法院一直是目的解释的忠实践行者。欧共体的每一个条约都会在导言中明确表明缔约的宗旨和目的, 在审理案件中, 欧洲法院通常会考虑约文的上下文同时根据条约的目的。
然而, 对于没有写明目的和宗旨的条约如何确定目的等便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外, 目的解释所倾向采用的扩大解释方法, 赋予了法院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会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
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解释规则
1969年《维也纳公约法条约》是将条约解释的相关习惯法规予以法典化, 广泛地被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引用。例如, WTO上诉机构在美国汽油案和日本烧酒案中裁定,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是DSU第3.2条意义上的国际习惯法, 明确予以适用。此外, 由于此无可争议的国际习惯法地位, 第31、32条对非公约缔约国也同样适用。例如在哥斯达黎加诉尼加拉瓜案件中, 虽然双方并非该公约的缔约国, 国际法院以国际习惯法为由, 在案件中采用第31、32条进行解释。由此可见, 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 《维也纳公约法条约》可谓是形成了当今国际条约解释的基本框架。
第三十一条名为“解释之通则” (General rule of interpretation)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单数名词形式应理解为只包含在第一项中的一项规则。因此, 我们必须考虑条约解释中三个主要因素———条约约文、它的上下文和条约的目的以及宗旨———的每一个因素, 并且善意解释之。⑦
首先, 条约按照善意的进行解释。善意解释原则可是看作“条约必须遵守”这项古老的国际习惯的反映, 在《维也纳公约法条约》第二十六条也有反映。既然条约需要善意地履行, 作用法律适用步骤之一的条约的解释也应该善意的进行。十六世纪的国际法学者真蒂利斯曾经提到过善意解释的反面例子。罗马皇帝瓦勒里安在许诺其敌国安提阿归还后者所有船只的半数后, 将每一艘船舶剖成两半, 而将其一半归还。这种对半数的解释, 是典型地违背善意原则。⑧
其次, 应当给予条约所使用的词语以通常意义。因为, 直到有确定的相反表示为止, 通常意义是最可能反映当事国意图的内容。麦克奈尔所指出的一样, 解释的任务是对当事国明确表示的意向给予效果的责任, 这就是它们根据周围的情形用词语表示的意见。⑨但是, 在对条约用语给予通常意义时, 应该根据条约的上下文及其目的与宗旨来确定。这也是第31条第一项所体现的第三个原则, 该原则折衷了客观解释与目的解释, 以约文本身为主, 联系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第三十二条是补充性解释方法。相比于第三十一条规定所列举的权威性的解释因素, 三十二条中的条约准备资料和缔约情况等, 都仅仅只能作为补充的作用。只要在根据第三十一条, 无法得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 才能够适用。从两个条文所使用的情态动词就可以看出之间的差异:第三十一条用的是Shall, 具有很强的强制类;第三十二条用的是May, 语气便稍显较弱。简而言之, 《维也纳条约》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将过去条约解释上的国际习惯法法典化, 是目前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解释原则。
摘要:本文从条约解释的近现代理论出发, 综述了条约解释的不同学派观点, 重点比较了现代“客观解释”、“主观解释”、“目的解释”的优势与劣势, 探究三种学派在实证的例子。最后探究《维也纳公约法条约》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的解释原则。
关键词:条约解释,客观解释,《维也纳公约法条约》
注释
1[英]安托尼·奥斯特.现代条约法与实践[M].江国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79.
2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8:405.
3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8:412.
4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J].孝感学院学报, 2007 (1) :77.
5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8:418.
6黄东藜.主张一定的灵活性-国际法条约解释理论与研究[J].国际贸易, 2005 (3) :36.
7[英]安托尼·奥斯特.现代条约法与实践[M].江国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81.
8万鄂湘等.国际条约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205.
[摘 要]国际贸易课程属于社会科学原理类课程,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绝对优势理论”说明,研究型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包括从前期的知识准备、理论内容的课堂讲授到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三个阶段,以此促进国际贸易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研究型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71-02
一、引言
目前,高等院校社会科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理类课程和实践操作类课程。原理类课程是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先修课程,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该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专门研究,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社会科学原理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经济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抽象、不易理解和相对枯燥等特点,有些课程还需要有前期的理论准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已经不能适应该类课程的性质,有必要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如果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进而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研究型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讨论等互动形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的教学过程。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
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内容的深化和发展。简单说,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交换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等。七大部分内容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只不过研究的地域范围由封闭经济体走向开放经济体。就研究方法来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中同样适用,主要包括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也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就均衡分析来说,一般均衡分析所用的主要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局部均衡分析用的主要工具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因此,不论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与经济学的关系还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来看,国际贸易原理是经济学理论的深入与发展,是一门研究性较强的学问,是一门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课程。
三、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
基于对理论性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解,结合笔者的教学活动,以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绝对优势理论”为例,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前期准备知识
“绝对优势理论”中涉及的前期知识相对较少,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生产率、充分就业、规模报酬和交易费用等。这些概念可以在讲“绝对优势理论”的前一节课末尾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这些概念,以免在课堂上对理论进行讲解时占用太多时间。同时,让学生课下了解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的课堂讲述
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课堂讲述主要包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内容及推理过程、理论的例证和对理论的评价四部分。
1.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讲解在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突出英国在当时产业革命逐渐展开,产业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受到国内行会制度的限制,对外贸易活动的扩大受到重商主义政策的阻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亚当·斯密在批判了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在部分吸收重农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在绝大多数教材中都有对重商主义的介绍,但是在有些教材中没有专门章节对重农主义进行介绍。在此,教师可以对重农主义作专门介绍,使学生了解其思想。
2.理论内容的阐述和逻辑推理的讲解。其讲授思路可以是:首先教师可以先用一段话来概括出“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便于让学生清楚、准确的来掌握。然后讲解逻辑推理过程,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由交换到个人之间的分工最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是介绍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交换作为人的本能之一,人们为了交换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要满足他人的需要实现自己需要的目的,于是就出现了个人之间的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前三章中精辟的论述了分工,他通过指针的例子来论述分工是有好处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工的理解,可以给学生推荐美国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的《I,PENCIL》。再进一步深入的话,可以给学生讲解分工也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等问题。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在专业化分工带来交易效率提高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中演化出了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3.理论的例证。此部分是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理解。多数教材都是通过两个国家交换两种商品来说明该理论,让学生体会通过“绝对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再来进行交换,都会给每个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好处,一般性的教学到此为止也就可以了。但是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还应该通过对例证的分析逆推出该理论存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如:2×2×1模型、充分就业、交易费用为零等,让学生体会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其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没有无条件的绝对正确的理论。
4.理论的评价及应用。理论的评价是在理论产生背景的前提下,对当下社会发展及理论贡献所做出的正反两方面的认识。就“绝对优势理论”而言,进步性主要包括:一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第一次论证了贸易发生的原因,“非零和博弈”代替了“零和博弈”,为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局限性可以通过举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来说明“绝对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贸易现象,过渡到该理论只能够解释一部分的贸易现象,不能够解释全部,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现象,进而可以承上启下引出“比较优势理论”。
(三)深入研究阶段
一方面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放松“绝对优势理论”的某一个假设条件会带来什么样的结论等。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就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如《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关系是什么?“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基础是什么等。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与同学、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
[ 参 考 文 献 ]
[1] 余秀兰.研究型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双赢[J].江苏高教,2008(9).
[2] 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9(6).
[3] 王翠琴.研讨式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10).
[4] 宋爱军,余环虎.多层次实验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2(8):17.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06-27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09-07
2024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10-27
国际贸易专业介绍05-27
国际贸易就业方向05-28
国际贸易实务题库06-12
国际贸易单证操作06-23
国际贸易学总结06-25
国际贸易文献综述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