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共8篇)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篇1

,海底捞经过两年的努力,店面由原先的70多平方米曾扩到400多平方米。由于店面扩大,桌数增多,刚开始总是坐不满,生意也平平淡淡。此时张勇非常着急,但他没有乱了分寸,他知道只有通过更好的服务,让所有消费的顾客都满意,生意才能一步一步好起来。细心的张勇发现最近总有一对母女俩到店里吃饭,这对母女每次来最多点三样素菜,消费奇低,最多吃十几块钱。张勇没有应为这对母女消费低而轻视客人,他总是一视同仁的给母女二人服务。但是个别员工并没有真正理解到服务的真谛。

一天,母女二人来吃饭,当台服务员表现的比较懈怠,还小声对旁边服务员说“这两位又来了,每次都吃那么一点钱…”。

母女听到了服务员谈话,觉得非常没有面子,起身准备离开。细心的张勇发现了母女的举动,赶忙上来询问原因。母亲非常有修养,还不好意思的对张勇说:“其实每回来吃饭,我们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我们俩饭量又小,点多了怕浪费。再说我们俩又不吃肉,就喜欢吃一些素菜…。”。

张勇听完母亲说的话,又看了看当台服务员的表情,立刻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姐,实在不好意思,都是我的错,我没教育好自己的员工,其实你们每一个顾客对于我们海底捞都是一样重要的,你们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姐,您看这样可以吗,今天这桌饭我请了,这是一张八五折的金卡,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客人。姐,你不是怕点多了浪费吗,以后过来所有的菜你都可以点半份。姐,今天的事您千万不要生气,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好吗?”母女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大为感动。

事后,这位女士的老公,简阳市工商银行行长与张勇一家人都成了好朋友。行长为海底捞介绍了大量的客户,同时也为海底捞贷款方面帮了大忙。

二、海底捞服务管理案例分析

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客人,对所有顾客都要全力以赴的服务,争取每一个客人的满意。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位客人,也许客人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但不代表他的朋友或家人没有消费能力,只有他满意了才可能通过口碑效应取得更大的收益。相反,如果客人不满意,也会把负面效益很快的传播出去,这样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和无法挽回的。坚守信念,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张勇之所以获得这次机会,是与他真正的理解服务的真谛,坚守着以服务为生命的信念而分不开的。否则,他也会象当台服务员一样,觉得两个人消费那么低,走就走了,那么再好的机会也就错过了。

三、海底捞服务管理案例总结

自1994年在四川建立第一家门店以来,十几年的时间,海底捞已发展至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国29个城市一百多家直营店,拥有四个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个原料生产基地。仅,海底捞就开出了17家门店,营业额近20亿元,拥有员工两万多人。“家文化”是海底捞变态服务的重要支撑,如今“家文化”却成为海底捞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

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典当一带一路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场众筹信托再保险。海底捞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出身农村,学历不高,肯吃苦,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年龄层次以80后和90后为主。“家文化”对员工的尊重和培养,对受教育程度低和年轻的打工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而产生一定的凝聚力,促进提高服务绩效。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篇2

应收账款的功能是指它在公司生产经营中所具有的作用, 应收账款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销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通的现象。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功能, 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 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应收账款决策。其具体内容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在发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功能效益的同时, 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 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效益;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及时有效地收回应收账款, 尽可能地减少公司的坏账损失。

二、应收账款形成过程中的利弊分析

形成应收账款过程中的有利方面有, 扩大了销售,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 尤其在市场疲软, 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赊销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 对于企业研发的新产品, 也可以起到迅速占领市场, 从而快速获得收益。同时减少库存, 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弊端主要表现在, 加大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压力, 从而增加了资金占用费;容易引起企业资金周转不良, 容易形成呆账的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健全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 对应收账款在销售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 以更好地管理应收账款。

(一) 建立客户档案, 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和跟踪记录

1.企业成立信用部门, 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评估以及跟踪记录。信用部门首先应对客户建立资信档案, 并收集客户的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再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 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报表数据, 计算各自的指标值, 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详尽的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 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除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标准外, 还要强化合同管理机制。

2.客户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定信用标准, 即确定坏账损失率, 以作为给予或拒绝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依据;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信用标准的制定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销售收入和相关成本, 最后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净收益来进行。但是, 在具体实行信用标准时, 首先必须对具体的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同时确定对其提供商业信用时可能导致的坏账损失率。

(二) 事前控制 (签约到发货)

从初识客户到维护老客户, 业务人以及经办业务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 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

(三) 事中控制 (发货到收款)

1.发货查询, 货款跟踪。每次发货前客服部必须与销售合同保持核对;公司在销售货物后, 就应该启动监控程序, 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 在货款形成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 同时注意维持跟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2.回款记录, 账龄分析。财务要形成定期对帐制度, 每隔一个月或一季度必须同顾客核对一次账目, 不能使管理脱节, 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并且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 经常进行账龄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收现率分析, 以及根据有关会计法规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四) 事后控制 (欠款到追收)

1.欠款到追收。对拖欠账款的追收, 要采用多种方法清讨, 催收账款责任到位。原则上采取大区经理负责制, 再由大区经理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员身上。如果是单一的大区经销商或代理商, 则由客服中心定期对其进行沟通、催付。

2.总量控制, 分级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销售人员是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人, 公司对销售人员考核的最终焦点是收现指标。货款回收期限前一周, 电话通知或拜访负责人, 预知其结款日期, 并在结款日按时前往拜访。

3.对已拖欠款项的处理事项:

(1) 文件:检查被拖欠款项的销售文件是否齐备;

(2) 收集资料:要求客户提供拖欠款项的事由, 并收集资料以证明其正确性;

(3) 追讨文件:建立账款催收预案。根据情况不同, 建立三种不同程度的追讨文件——预告、警告、律师函, 视情况及时发出;

(4) 最后期限:要求客户了解最后的期限以及其后果, 让客户明确最后期限的含义;

(5) 要求协助: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仲裁或诉讼。

(五) 预警管理

1.每一客户会计年度终结, 必须取得欠款人对所欠款的书面确认。

2.任何应收款应在发货之日起, 逾期一年零六个月, 一律报告公司总经理, 并通知公司法律顾问启动催讨程序。

总之, 通过有效的管理, 来减少降低企业在外资金, , 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 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量, 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 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 更好地驾驭市场, 时刻重视产品的适销对路、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 树立现代的营销观念, 加强管理力度, 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应收账款控制在较合理的水平, 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材料或提供劳务等业务时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在商品交易的信用基础上产生的, 其存在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 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篇3

一、调查方法及结论

1.内容分析法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性现状分析

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内容模块,即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三部分,每一内容模块又具体分为若干子项内容模块。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杭州市瓶窑中学现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可看出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是否完整、科学、合法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性。

①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从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文本资料可知,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6项内容中的备课、上课、教研3项制度学校有明文要求,而关于作业留批、考试和辅导没有进行明文规定。

②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从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文本资料可知,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整体建设非常薄弱,各子项制度很不完善,除了实验室实验守则和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学生的实验和考试做出了部分规定外,对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均无明确要求。

③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现状分析

在教学管理常规制度的三个内容模块中,教学管理常规制度部分相对健全,但仍旧缺乏一些重要内容,如缺乏校长听课制度、行政听课制度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主抓教学的校长等在内的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考评制”两项制度明显缺失,反映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现状分析

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性内容分析,主要采取内容综合定性分析方法。

①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对教学常规制度的文本调查看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和尊重个性等个子内容模块的理念创新处于较好状态,学校也将尊个性、张精神作为校训;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贯彻“轻负担、高质量”原则、讲求教学效率两项管理制度内容模块的创新理念明显不够。

②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对教学常规制度的文本调查看出,在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中,部分制度蕴含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教学理念,而学生独立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教学理念缺失明显。

③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内容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特别是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明显缺失,教学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层面体现出重“教”、轻“学”、缺“管理”的倾向。

2.个案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部分教师备课、上课、留批以及备课组活动、计划等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参加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教师座谈等方式,分析研究一线教师对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调研发现以下问题:

(1)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能遵守教案撰写的常规要求,保证教案栏目书写完整,教学过程设计严密,但部分教师备课缺乏学科责任心,备课敷衍应付。

(2)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陷

从教师访谈看,学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少部分学校管理中不关注细节,管理线条过粗,执行环节不到位,存在着“三有三不”现象,即: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不规范;有违规,不处理。

(3)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

教案管理要执行到位,必须按章办事。但从调研总体情况看,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在教学管理的落实和教学常规的检查方面经常缺位。这说明了教学管理的中层在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细致的自我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不少学校校长有很多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是中层在落实与执行意识上还有差距。

3.全员调查分析法

针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发现主要问题如下:教师在上课时讲解的时间较多,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或时间较少;在课堂纪律方面满意度较差,课堂氛围不活跃,存在学生睡觉现象;教师课堂的趣味性欠缺,对学生的吸引不够;布置的作业内容上缺乏挑选,批改后的统计反馈没有或较少;教师课后辅导时间较少,希望教师自修课下班级辅导;教师对预习、复习及其方法没有明确要求和指导。

二、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标,进一步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推进质量提升的举措

从调研情况看,学校的质量目标意识较强,但合理确定目标的方法还不多,同时保障目标实现的相关质量保障体系明显不足。学校要实现发展的目标,在教育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建立持续推进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

2.立足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从调研看需重点完善以下常规:教师教学常规中关于留批、辅导、考试的常规,学生学习常规中的关于预习、复习的常规,教学管理常规中关于教学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学考评制、校长推门听课制等。此外,需在教学常规中渗透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贯彻“轻负担、高质量”原则、讲求教学效率两项管理制度内容模块的创新理念。

3.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从教学常规管理调研情况看,学校管理的执行力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不断统一思想认识,改进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简化制度操作流程,培养教学管理团队。

4.规范教案撰写,强化作业批改

教案撰写是教师备课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从调研情况看,学校需在教案管理上更加重视,教案检查要有较完备的过程记录。比如:检查后要留有签章与日期,可以实行“学案先行、教案复备”的教案管理要求,可以建立教案“十有”规范和教案检查结果的校内反馈制度。需要制定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集体备课要有固定时间与地点,集体备课要明确分工、研讨、打印、复备、反思、上传“六部曲”。作业管理是合理控制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环节,作业应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提高能力。

5.加强教学研究,突出结构优化,“教堂”转向“学堂”

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培养,突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当前教学生态要求,实现“减时增效”的教学管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以生为本,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讲练结合、当堂反馈”的教学要求,从而积极推动“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丁玉祥.“五严“背景下区域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1).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篇4

年 级/班 级 课 程 名 称 任 课 教 师 姓 名 学 号

河北工程大学制 二O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

1.案例背景..........................................1 2.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1 3.案例涉及的主要管理理论和方法......................2 4.案例问题解决方案..................................3 5.案例分析总结......................................3

I

1.案例背景

新上任的总裁助理辞职

李总收到一封刚刚被委任为总裁助理的小何员工辞职信。小何是在公司储备干部中脱颖而出,成长为集团的部门经理。XL集团的干部储备制度是李总所推崇并着力推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举措。不过由于储备人才太多,没有被提拔任用的很多优秀大学生一直从事店面营业员等基层工作。

小何的辞职信

短暂的入职培训过后,他被“随机”分配到超市实习,先后干过营业员、收银员、理货员等形形色色的工作。半年实习期里,他们这些实习生从来没有正点下过班。大家的共同感觉就是:所谓“储备干部”其实不过就是超级便宜的小工,还必须是人家让去哪就得去哪,随叫随到。自入职部门经理以后,加班成了他生活的常态。最让人没法接受的是,商场大多数加班是没有意义的;即便完成了本部门工作,也必须陪着其他没有完成工作的部门一起加班。此外,XL还有名目繁多的会议,很多会议占用的都是下班以后时间,当然是没有加班费的。

离职前,小何阐述对集团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

(1)集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强调严格的管理,这无可厚非。但是领导随意骂人,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崇拜主义充斥企业之中,各级领导独断专行,对于下属从来不肯假以颜色。公司各项管理表面看都有章可循,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某些人就随心所欲。公司的员工奖惩制度也同样如此。

(2)XL集团大力搞企业文化建设,可是却无法得到员工认同。(3)公司无休止的会议无异于谋财害命。

(4)在XL集团,人的尊严都得不到保证;上一级领导和公司商管队对员工随意责骂,动辄克扣工资是常态。

(5)XL集团有浓郁的家长制氛围,企业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都是凭着李总个人爱好、志趣和行为方式来确定。后来,笔者联系到小何,得知他办理辞职手续中又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离职的时候,公司提出清算小何在公司服务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入职培训费500元和工作期间的个人办公费由员工承担;而小何到外地采购、开会发生的差旅费其中大部分要是个人承担。最后,各项费用总计近1万元。

2.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

(1)领导随意骂人

(2)官大一级压死人”,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崇拜主义充斥企业之中,各级领导独断专行(3)公司各项管理表面看都有章可循,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某些人就随心所欲

(4)XL集团大力搞企业文化建设,可是却无法得到员工认同,而且,此类活动往往都是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举行的。

(5)无休止的会议,会议一般是工作之外的时间召开,所以大多数会议都拖沓冗长

(6)集团商管队会不定期抽查,背不上来就责骂、罚款——在XL工作,人的尊严都得不到保证

(7)一级领导和公司商管队对员工随意责骂,动辄克扣工资是常态

(8)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作为减低工资成本的手段,经常性的早晨提前到场开会、倒班人员班前发广告单,这样的文化怎能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

(9)XL集团有浓郁的家长制氛围(10)权力大于制度

3.案例涉及的主要管理理论和方法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他实现需要 较低级的需要是生理和安全需要。较高级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他实现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激励的对象,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新特点的其中主要体现有:更加重视人的因素; 领导行为理论

专制作风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

民主参与作风的领导者以理服人,以身作则,拟议中的行动或决策同下属磋商,鼓励下属参与。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认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以尊重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成功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它们的资金、技术、设备、建筑物、销售网络等硬件,而在于有致力于人的发展的企业文化。

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和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有关,是引起满意的因素。系统原理

管理具有系统性

(1)统筹兼顾

(2)分工协调,优化配置

(3)组织与环境相协调

(4)动态性

人本原理

人是管理系统中首要的因素;“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企业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应重视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管理——为人服务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协调系统; 管理者的作用是沟通与激励下级; 组织成功在于获得员工的合作。X,Y理论

对于激励问题分析的意义:

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行为。Y理论假设较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行为。

Y理论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这都会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案例问题解决方案

从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上解决,首先要满足较低级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然后满足较高级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他实现需要。取消不必要的加班、会议。制定严格的上班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上班时间,加班都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加班政策来履行。严格规范管理层人员的言辞和行为,尤其退下级的态度。严惩“随意骂人”等类似现象。

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激励的对象,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

从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的人本原理上解决:要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人是管理系统中首要的因素;“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者应重视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从领导行为理论上解决: 民主参与作风的领导者以理服人,以身作则,拟议中的行动或决策同下属磋商,鼓励下属参与。这样就杜绝了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崇拜主义充斥企业之中,各级领导独断专行,对于下属从来不肯假以颜色的现象。也解决了XL集团大力搞企业文化建设,可是却无法得到员工认同的问题。

专制作风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这样表面上让员工服从,但是不能让员工从心里服从,长期这样,会导致员工们内心的不满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莱温的发现:只有民主参与型领导效率最高。

从激励-保健理论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及X,Y理论上解决:要设计合理的激励保健措施,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协调系统;管理者的作用是沟通与激励下级;组织成功在于获得员工的合作。解决员工的不满情绪。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因此,管理者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能带来平和,这些因素只能安抚员工,而不能激励员工,它们得到充分改善时,人们就没有不满意感了,但也不会感到满意。

从管理学的系统原理上解决:统筹兼顾、分工协调,优化配置。解决由于储备人才太多,没有被提拔任用的很多优秀大学生一直从事店面营业员等基层工作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本质上是对员工的工作热情的一种严重消耗,不仅仅是无理压榨劳动力这个暂时性的现象,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更是令他们看不到希望。

从领导的特质理论上解决:领导者有表率的作用。要求领导先要做好表率。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组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而且要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5.案例分析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实验报告 篇5

1、能够正确运用系统分析的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自选MIS项目,复习、巩固MIS分析的目的、MIS分析的内容、MIS分析方法和工具,提高系统分析实践能力。

2、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

3、熟悉Rational Rose工具的使用, 熟悉UML在MIS分析中的应用。

4、树立正确的系统分析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所述系统功能需求,开展实地调查或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或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系统分析。

2、明确管理业务调查过程和方法,包括所选管理系统典型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及业务流程,优化并以图形建模。

3、明确数据流程的调查与分析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

4、学会使用Rational Rose软件来进行系统分析,使用UML描述分析系统的用例图、概念类图、顺序图、合作图、活动图和状态图。

三、操作步骤

系统分析

系统运行为C/S+B/S模式,包括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查询、期刊管理、系统管理、字典管理

、WEB检索与发布等八个子系统,内含操作员权限管理、读者管理、著者管理、出版社管理、图书分类

管理、书商管理、订单管理,附带在线帮助系统和多媒体功效,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用户友好、

可靠性强、安全性高、扩展性强、适用于多操作系统和经济实用等特点。系统同时支持Client/Server

和Internet两种环境,能够适应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的需求。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特点

◆ 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所有信息均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各客户机通过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通讯,WEB 服务通过ADO 模型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与应用安全地隔离,可确保数据存放的安全性。

◆ 开放的数据库结构,可让用户完成扩展功能,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全面有效的保护。

◆ 系统包括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查询、期刊管理、系统管理、字典管理、WEB检索等八个子系统。内含操作员权限管理、读者管理、著者管理、出版社管理、图书分类管理、书商管理、订单管理、附带在线帮助系统和多媒体功效。

◆ 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用户友好、可靠性强、安全性高、扩展性强、经济实用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的需求。

■ 辅助设备与运行环境基本要求

◆ 辅助设备及用品:软件必须配备条形码、条码扫描枪才能使用。每本书需要一个条形码和书标。一卡通应用:我们提供支持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接口。(可选项)

◆ 硬件平台

1、服务器:

CPU:PentiumⅢ 500以上处理器

内存:128MB以上

硬盘:10G以上

2、工作站:

CPU:Intel Pentium II 350/Intel 赛扬 300/AMD K62以上处理器。

内存:64MB以上。

硬盘:6.4G以上

3、备份设备:硬盘、光盘、磁带。

◆ 软件平台

客户端:Windows 95/98/Windows NT/Windows 20xx/Windows XP

服务器端: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xx Server以上,SQL Server 20xx以上。 数据流程图如下:

开发目的

国内图书目录数据的共享,直接或自动生成和利用CNMARC数据;实现了自动分类和条形码打印等功能;符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更加熟悉的掌握了系统分析描述工具

实验三:MIS系统设计与实施

一、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系统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复习、巩固系统设计知识,提高系统设计实践能力。

2、熟悉功能结构图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并编制相应的文档及程序编写。

3、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实施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前述实验系统分析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2、根据面向对象方法,绘制系统的详细设计类模型图。

3、在计算机上实现上述内容,完成一个实用、可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操作步骤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鉴于以上各项功能要求,将该系统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

1、图书信息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删除、修改以前信息和进行简单查询功能。

2、查询检索模块。可对书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其查询条件可以是按分类检索;也可以是按照作者名、图书名称或出版社进行检索。同时,也可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查阅其借阅信息。

3、读者管理模块。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管理,可自动生成会员代号,可自动记录会员的借阅信息。

4、数据维护模块。可对数据库中的各项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并可实现数据备份文件存贮路径的自由选择。

5、报表输出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借阅信息等数据可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按要求打印输出。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篇6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出,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纵观各个行业、企业的财务报告,虽然会计核算方式各有差异,报告的内容各有其特点,但围绕准则的这一规定,其财务报告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的相关说明等主要部分。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改制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报告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重要性和作用日渐突现。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最终经营成果都体现在财务报告上,它是企业经营者、股东、债权人等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信息来源。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理性化,上市公司逐渐增加,各个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对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其相关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财务报告的几个组成部分,找出其不同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准确的报告分析,使报表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理财的决策。

一、财务报表的分析

在财务报告这一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制约的,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是得到初始确认和计量的会计事项;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进一步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财务情况的相关说明是围绕着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相关指标的文字总结。在这三部分中,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中主体和核心部分,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应该做到:

1、要全面地分析财务报表

目前企业的财务报表,大致包括财政部规定的主附表,财务情况表、行业补充表、会计附注表、专项情况表、以及满足本行业或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补充表等等。数量很多,要求不同,表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但总的来说,这些表都是用各项财务指标数据来体现报告期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1

这一主题,因此他们相互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在分析时,如果单独分析

某个报表,是不足以全面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比如在分析“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时,不能只凭“利润表”上的营

业收入数额的大小,就判断出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的好坏,因为有些收

入可能是应收和预收的,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实现的收入都

是已经收现的,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科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本期净利润很大,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很少,则有可

能是应收账款变化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未来会因款项的收回而增加经

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如果再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分析则效

果会更佳。

2、合理地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确认的结果。运用相关财

务比率及一些数学计算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项目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预测业绩在将来是否能够持续。

财务比率分析有许多种,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是不

同的。对多种比率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运用在分

析时,可根据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同时,可将一定时期比

率与上年同期或同行业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等,从

多角度来灵活使用。在分析时应关注这样几个比率:

(1)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大致有: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

营业务毛利润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这些利润率指标都是

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价

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

比如营业利润率,它反映企业的基本获利能力,这个指标的高低反映

了企业的经营赚取利润的能力。在分析时要考虑,虽然各行业利润率水平

不同,但是一个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三年)应基本

稳定。另外,从公式分析,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100%,即:

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总收入的比值,从指标关系看,营业利率与

营业利润成正比关系,而营业利润率与营业总收入成反比关系,即营业利

润率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在影响,就是说企业在增加营业总收入的同时,必

须相应的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才能使营业利润率保持或提高。而营业利

润又受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主要成本费

用项目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一比率的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主营业务

收入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2)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大,对此分析可以利用“利润表”的有关项

目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来验证。同时还需要结合“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明细

表”、以及“成本费用情况表”、“制造费用明细表”和成本费用类补充

报表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可比产品成本费用变化情况,各成本费用项目

所占的比重和增减原因等等,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进一步明确影响企业

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的放矢的降低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得最大的产出。

(3)资产质量指标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

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资产质量指标主要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

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等来体现。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对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要重点分析应

收帐款的质量状况,应收款项收回期限等,分析坏帐准备核算方法。对于

呆帐和坏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

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同期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对影响存货

周转速度的个别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

货的余额等,以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

(4)偿债能力分析

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偿还长、短期借款的能力。流动比

率、速动比率均可以反应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短期负债作为一个资

本性来源的整体,企业总是长期占用着,依据会计准则稳健性原则,将短

期债务也包括在负债总额中,用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偿债

能力。

无论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

求,其比率有所不同。比如非生产性企业,由于存货较少,流动性资产主

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这些比率可能较低。而由生产特点

决定的生产周期长、存货数量大、应收、预收款项周期较长且数额较大的企业,如我们船舶行业,比率可能要高些,但这些高与低都是相对而言。

鉴于对企业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越来越受普遍关注。从债权人的立场看,关心的是贷款安全,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从投资者立场看,举债经营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困难,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高也可能说明企业较好地利用财务这个杠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生产经营。因此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高低,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投资回报率、所处的竞争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情况反映了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个财务指标,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

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有好多种,比如,将现金流量与营业收入比。这个指标体现了每实现一元营业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还有许多如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等,这些现金流量比率都能处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另外还可以按照现金流量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流入和流出的同期比较,得出更有意义的信息。

现金流量的分析不仅限于现金流量表,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多方面分析。判断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入是否强劲,不仅要观察其现金流入的金额大小,还要研究其产生现金流入的结构是否合理、稳定。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这一活动在发生的当期不会产生现金流量,但是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及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重要影响。

二、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财务报表的附注也称为披露,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高了报表的可理解性。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它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需要说明的事项等等。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弥补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根据会计准则,一些资产和负债都需要估计,而估计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年限等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为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些都要体现在报表附注上。第二,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财务报表所固有的缺陷。比如.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等,虽然这些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但必须在附注中披露,因为这些可以说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再如关联性交易,企业的关联性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等等。

三、财务情况说明的分析

财务情况说明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报告期间内的一个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评价。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已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已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财务情况说明就是更全面的说明有企业的相关经营状况,它不是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基础,而是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总结。它为报告使用者了解、观察、考核、评价其报告期内的企业基本概况、经营业绩和生产经营状况提供重要的全面的依据。

企业财务情况说明的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等等方面。对于财务说明要注重掌握:第一,企业基本概况,如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产品品种、产量情况,固定资产的投入、竣工,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和科研技术投入情况等。第二,企业当年产品完工情况、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情况以及与上年比较的变化,以此来了解企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便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第三,企业现金流量、企业资产结构变化情况、资产负债率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第四,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方针目标和发展规划等等。另外,近几年根据会计准则以及国资委监管工作专项信息要求,还增加了专项财务信息说明。比如:期初重大调整事项说明、非经常性损益的说明、资产损失管理情况的说明、政府补助情况的说明、承诺事项的说明、高风险业务的说明、人工成本情况的说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等

等。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很多,除了前面所述的方法外还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等。但是各种分析方法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营业收入”的财务数据比较,一般都做同行业比较和企业历史同期比较,但同行业由于各企业业务经营比例不同,其比较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历史同期比较,其历史数据只能代表过去,经营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去年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该达到的水平了等等。还需要我们做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分析比较,才能反应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

总之,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在认真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还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要真正掌握财务指标涵义和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并使之日趋完善。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工作总结,旨在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篇7

一、控制目标和基本流程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去发现和解决分析对象的实际问题, 通过规范化和过程化控制既可以保证报告的规范性, 又可以提高报告的完成质量。报告撰写和控制的基本流程 (如图1所示) :首先, 在授课教师会在学期期初确定分析对象;其次, 授课教师通常根据报告分析的逻辑框架和路径来安排授课进度, 并在报告撰写规范的指引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撰写五个阶段报告;最后, 在学期期末形成最终的分析报告, 此撰写过程贯穿课程教学的始末。这种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真实企业的持续分析来不断加深对课程讲授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又能使学生意识到写作规范对报告撰写的重要性, 为今后学术或科研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实践经验

教学团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过程控制的关键点。撰写初期的控制重点主要是如何筛选和确定分析对象;撰写中期的控制重点主要是四张报表的逻辑分析过程是否合理, 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撰写后期的控制重点是整合后的最终报告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由此基础上教学团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1. 较科学的分组机制

由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是我校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 通常是两个或三个专业一起大班上课, 因此造成学生在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为了避免学生依据专业归属、成绩好坏或关系亲疏来组成小组, 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规模的大小, 把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一般每组5~6人) , 基本可以保证各小组在专业和成员构成上的均衡, 充分发挥专业互补、性别优势互补的作用。

2. 建立“教师科学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分析对象”机制

每学期期初学生在听取指导教师对每个行业基本特征的简要描述后, 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期, 经过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和商议后, 确定各小组所要分析的行业, 并在行业中确定1家具体分析的公司。若出现学生分析行业过于集中的情况, 指导教师也会与各小组进行相应沟通协调, 启发和引导学生重新找到其他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 最终保证分析行业类型和公司数量的均衡性, 以便加深学生对不同行业和公司业务和管理特点的理解。

3. 制定合理的报告撰写进度

授课教师根据教学日历和授课内容的安排, 制定了分析报告的撰写进度, 基本实现了报告撰写进度与授课进度的高度一致性。同时, 授课教师于每学期期初将进度安排发到学生公共邮箱, 以便学生有计划地根据撰写进度提前做好各阶段分析任务的准备工作, 以保证报告最终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

4. 制定分析报告的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分析报告的规范性, 授课教师从报告格式和内容上进行了详细规定, 如规定报告内容应包括背景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表分析、管理诊断和前景预测七部分;并依据我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制定出分析报告撰写规范及打印装订要求, 如规定各级标题和正文字体字号和行距、图表的列示规范等。通过规范的要求, 每份学生报告基本都做到了格式和内容结构上的整齐划一, 为以后形成标准式的报告范本打下基础。

5. 形成教师全过程指导与监控的机制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教训, 授课教师发现如果只对学生最终提供的报告进行一次性指导和点评, 而不进行过程控制, 很难保证学生分析报告的质量。因此, 授课教师在学生学期期初确定分析对象后, 就开始根据报告分析的逻辑路径和流程, 从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筛选、利润表质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质量、资产负债表质量、现金流量表质量、管理诊断与前景预测等不同分析阶段, 全过程指导学生报告的撰写。主要采取课堂和课后两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教学日历根据授课和报告撰写进度, 分阶段设计了8课时 (课程总计48学时) 专门用于课堂指导实践的学时, 现场解决学生在不同分析阶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会与各小组进行充分讨论与现场指导。同时, 指导教师在课后对小组每次提交的分阶段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后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教师意见进行修改并明显标注改动的内容, 以供指导教师进一步审阅和指正。通过这种过程管理和反馈机制可以使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不断完善分析报告, 最终使分析报告得到高质量的保证。

6. 形成客观公正的“三维度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由小组书面分析报告 (40%) 、现场汇报 (20%) 和期末考试 (40%) 三部分构成。分析报告的书面成绩, 授课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书面报告, 从报告格式的规范性、报告内容的合理性和报告内容提交的及时性等方面对报告质量确定小组报告书面成绩;现场汇报的成绩, 则是由教师和各小组代表组成的评委团根据汇报小组PPT制作的规范性、现场表述的逻辑性和清晰性、课堂的活跃程度和互动性以及汇报时间的掌控性等方面进行加权平均评定, 以上两部分形成各小组的基础成绩。同时, 授课教师从卷面考试的维度, 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设计部分与小组分析报告相关的问题, 如“你的分析对象是哪家公司?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有什么特点?你在小组分析中具体承担什么任务?你所分析的对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答题的详略和准确程度, 进一步区分小组各成员在报告分析过程中参与程度的高低, 并结合小组成员分工和任务完成情况表, 在小组基础成绩的基础上为各小组成员进行个人成绩的加减调整。这种“三维度的考核评价”方式避免了仅通过试卷考核的片面性, 加大了对平时教学效果的考核力度, 提高了课程教学考核的合理性, 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搭便车”现象而造成教师不能对学生成绩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问题。

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 截至2012年,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的对象已涵盖10个行业大类、60多家企业, 形成了近100份分析报告。报告涉及不同行业类型、不同企业性质、不同地域、不同战略导向、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 这些成果为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案例库的持续开发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现实素材。

摘要:主要介绍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规范地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并进行严格过程化控制的教学经验, 旨在为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篇8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出版业;上市银行;对比分析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也有了相应的变化。①但究其精髓与实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大致为:企业不应该将盈利作为唯一的目标,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企业还应该承担对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相应责任。②

任何企业都应受到社会的监督,并履行相应的责任,出版企业也不例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笔者将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概括为:出版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的实现,③自觉承担对股东、员工、作者、读者等利益相关方应尽的义务,并积极履行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以实现自身创造价值的最大化。

一、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现状

2009年4月,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发布了我国出版业第一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至2014年,时代出版已经连续六年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10年年初,时尚传媒集团发布了一份1993年~2009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截至目前,时尚传媒集团公布的唯一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13年4月,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其2012年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这也是该集团发布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13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我国出版行业的第一部单体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启了我国单体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公布的先例。

2014年1月6日,刊登于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中国首部单体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一文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为视作“我国出版行业步入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成熟期”的标志,④笔者认为,这是脱离实际的评价。从上述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出版单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仍不具有普遍性,且即便在曾经发布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出版企业中,仍有部分企业并没有做到每年都发布报告。因此,笔者以为,目前我国出版企业仍处于践行社会责任的起步阶段。

二、从报告看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

1.出版企业尚未全面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

随着最近几年对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深入,部分出版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然而,从已有的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出,出版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这种认知仍处于表面层次。比如,中南传媒在其2012年与2013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虽然广泛提到了其在股东利益保障、员工权益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履行的责任,但基本上都是一语带过,没有实质性的数据与事实支撑。又比如,时代出版传媒集团发布的2010、2011、2012三年的报告明显采用同一个模板,内容重复率相当高,甚至出现了页码编码的错误,这些现象难免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书面呈现,⑤报告中出现的这些缺陷说明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并没有尽心尽力。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没有得到全面的建立。

2.报告内容的主观性太强,选择性披露现象严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报告阐述了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内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设计了“七为”路径讲述了出版社为行业、为学术、为读者、为伙伴、为员工、为环境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但在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方面却只字未提。时代出版、中南传媒、时尚传媒编制的报告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何况是一个偌大的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如果企业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一味地宣扬自身的优点而刻意回避不足,那在日后的发展中也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这将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责任的履行没有嵌入到企业的整体治理结构中

笔者曾经对我国上市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多数上市银行,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都设立了类似于“社会责任委员会”的专门部门。专门部门的存在,使得企业在公司治理架构上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了组织保障。而在我国出版企业中,没有任何一家出版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部门,这说明我国出版企业并没有将社会责任履行嵌入到企业的整体治理与经营管理中。

4.第三方独立鉴证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客观性

据笔者统计,我国银行业的16家上市银行都邀请了四大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对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第三方独立鉴证,以保证报告内容的客观性。然而,在出版业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只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报告中表明,曾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报告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声明,且将声明附在了报告中。可惜的是,笔者并没有在报告的附录中找到这份声明,且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也未能下载到相关材料。

三、我国出版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报告编制的改进对策

1.针对出版企业管理层组织出版业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企业对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企业在实际履行时的重视程度,而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者。因此,可以由出版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牵头举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对出版企业的管理层进行认知上的强化,从而促使出版企业全面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

nlc202309011852

2.探索建立统一的出版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与评价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包含着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在我国银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详细而科学的报告编制指南与指标评价体系,银行可以向利益相关方规范地详述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承诺及其当年的重大活动与未来改进。然而,我国出版业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责任报告指南与评价体系,这便导致了出版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标准和方法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这一方面导致了出版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格式大相径庭,给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另一方面致使出版企业无法完全掌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且在信息披露的选择上易被功利性思维左右,导致选择性披露现象的产生。因此,如何借鉴和参照其他行业的经验,推动具有出版行业特色的报告指南和指标体系的出台,使我国出版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日渐完善,并走向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须进行的工作。

3.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相关部门,加强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执行力

只有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才能使其成为企业持之以恒的工作与使命。我国出版业社会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亟须将已经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因此,笔者认为,出版业企业可以设置类似于“社会责任委员会”这样的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的设立将有助于在组织层面建立相应的决策与执行机构,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的展开成为可能。同时,专门部门的设立使得社会责任履行环节有了独立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撑,从而能够大幅度加强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环节的执行力。

4.借助高校平台进行第三方独立鉴证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在我国,银行业接受的是四大会计事务所、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等机构的第三方独立鉴证。出版业具有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的双重属性,对其所履行的社会责任的评价不应简单地套用银行业等其他行业的模式。笔者认为,通过高等院校的出版研究部门对出版企业所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第三方鉴定,不失为一种严谨而可行的途径。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出版研究部门依托出版专业学科而设,具备实力雄厚的学术研究人员,且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高等院校的相关师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学校作为进行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其公正性与公开性优势十分明显,借助高校平台进行第三方独立鉴证具备高度的权威性。

总之,我国出版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并不代表出版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就此止步了。反观我国银行业,在2005年之前,银行业尚未出现一份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仅仅通过9年的发展,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情况都取得了令人为之惊叹的成绩。因此,笔者坚信,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版业也会像银行业等其他行业一样,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

(陈霄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管曹梦茜,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数字出版发展与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研究”(课题编号:13XWB002)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王华.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对策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4(1):50-52.

② 周勇剑.国有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③ 张志强.现代出版学[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④ 中国首部单体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月6日,第3版.

⑤ 彭华岗,陈佳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 2.0)[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上一篇:员工试用期满自我评价下一篇:母亲节起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