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通用8篇)
发布日期:2012-02-03来源: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浏览次数:350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经研究,现就食品生产许可变更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发布单位】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 闽质监食〔2011〕666号
【发布日期】 2011-12-31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技术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经研究,现就食品生产许可变更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食品生产许可变更
(一)职责分工
变更中的受理、现场核查、许可检验、审核、审批、证书和副本的打印、送达等工作的职责分工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的分工执行。
(二)办理要求
1.企业名称变更
(1)申请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是《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二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三是名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法人代表身份证的)复印件;四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变更证明。
(2)审查形式:书面审查。
(3)审批流程:企业申请→受理→审查并签署意见(设区市局负责受理的申请)→省审查中心审核→省局审批、打印证书→设区市局打印副页。
2.生产地址名称变更
(1)申请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是《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需县级局盖章确认);二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三是有关部门出具的地址名称变更证明(不含仅在原地址前增加行政区划名称)。
(2)审查形式:书面审查。
(3)审批流程:企业申请→受理→审查并签署意见(地市负责受理的申请)→省审查中心审核→省局审批、打印证书→设区市局打印副页。
3.生产条件变更(包括生产场所搬迁、改造,增加新的生产车间,设备布局、生产工艺流程改变)
按照省局《关于调整食品生产许可办理流程及相关要求的通知》(闽质监食[2010]736号)规定执行。
4.产品变更
增加产品,且执行标准发生变更,但单元及生产条件没有发生改变(生产条件改变的按前款执行)的,按以下要求执行:
(1)申请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是《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二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三是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布局图;四是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文本;五是增加产品的执行标准。
(2)审查形式:一是书面审查;二是对新增产品进行生产许可检验。
(3)审批流程:企业申请→受理→许可检验→审查并签署意见(地市负责受理的申请)→省审查中心审核→省局审批→设区市局打印副页。
5.检验方式变更
(1)自行检验变更为委托检验
申请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与承检机构签订的委托检验协议、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复印件。
审查形式:书面审查。
审批流程:企业申请→受理→审查并签署意见(地市负责受理的申请)→省审查中心审核→省局审批、打印证书→设区市局打印副页。
(2)委托检验变更为自行检验
申请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检测仪器设备表、出厂检验有关管理制度、出厂检验人员的检验资格证和聘用合同复印件。
审查形式:书面审查、现场核查。
审批流程:企业申请→受理→对申请人的检验能力及其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审查并签署意见(地市负责受理的申请)→省审查中心审核→省局审批、打印证书→设区市局打印副页。
二、将关键岗位人员的持证情况纳入生产许可审查项目
2011年以来,设区市及县级质监局根据省局《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的通知》(闽质监食〔2011〕218号)要求,加强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人员、食品添加剂配料员(以下简称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目前,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已基本通过考核并取得了《培训考试证书》(以下简称证书)。
鉴于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已告一段落,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129号令)关于申请人应当“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79号令)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规定,省局决定,2012年元月1日起,在食品生产许可的审查工作中,加强关键岗位人员能力的审核。
(一)2012年元月1日起,申请人提交的生产许可申请资料须包括本单位产品质量管理员和食品添加剂配料员(无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除外)的证书复印件。仅证书复印件无法提交,其他条件符合受理要求的,先予以受理,但要书面通知企业现场核查时一并提交证书复印件,并由审查组带回、装订存档。
2012年4月1日起,凡没有提交证书复印件的,不予受理。
(二)对于2012年元月1日以后提交生产许可申请的,审查组现场核查审核《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记录表》的1.4.2、1.4.3条规时,要分别核验产品质量管理员和食品添加剂配料员证书持有情况。相关人员未取得证书的,相应条款按照“不符合”进行判定。
(三)为确保生产许可及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对于关键岗位人员申请考核取证的,各县级质监局要及时组织。
三、检验机构发现接收的样品存在问题(如抽样错误、样品损坏、封条破损)无法检验的,应在抽样单中注明具体问题并盖章后转至受理部门处理;发现企业执行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存在问题无法检验的,应及时向受理部门反馈,并根据受理部门意见进行处理。
四、经审核,现场核查、许可检验不合格的结论符合规定,申请人名称、生产场所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名称等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无误的,上报省局办理不予许可手续。
截至2009年8月,遵循国家及省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我省已连续4年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随着2009年特岗计划工作任务的完成,届时我省通过特岗计划充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教师将达2万余名。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使之成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新教师的稳定长效机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特岗计划实施的工作总结
请各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掌握各县(市、区)特岗计划实施情况和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状况,注意总结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管理过程中具有各地特色的新做法、新举措,特别注意发掘特岗教师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成功典型,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并填写《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管理情况调查表》,于2009年8月20日前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二、做好聘期届满特岗教师转聘为正式在编教师有关工作
对3年聘期届满的特岗教师,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均有明确规定,即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纳入国家正式在编职工管理,由当地负责发放工资。当前,我省2006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将于2009年9月聘期届满,提早谋划、积极做好其工作安置,意义重大。请各州市、县(市、区)教育局与人事、编制、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云教人〔2009〕44号)要求,在充分尊重聘期届满特岗教师合理意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做好聘期届满特岗教师的就业安置工作。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务请填写《3年聘期届满转聘正式在编教师工作进度表》和《3年聘期届满特岗教师去向情况统计表》,于2009年8月20日前、2009年9月底前,分两次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三、加快推进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
2009年我省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成绩已于8月3日在云南省教育网公示。各地要严格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分配2009年度特岗教师招聘指标执行计划的通知》(云教人〔2009〕39号)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考试安排的通知》(云教人〔2009〕40号)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工作责任,把握工作进程,加快工作进度,做好后续的面试、体检、聘用、岗前培训、安排上岗、工资兑现等工作,确保本科生招聘比例不低于往年,确保2009年新聘特岗教师于2009年秋季学期准时到岗。请各州市认真填写《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进度表》,于2009年8月10日前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省教育厅人事处电子邮箱:jytrsc@126.com。联系电话:0871-5141453;传真:0871-5141255;联系人:吴昌银。
为积极组织实施好我省特岗计划工作,省教育厅将于近期派出调研督查组,赴有关州市进行抽查和调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厅水字[2006]347号
2006年10月27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沿海港口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的管理,我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港口码头靠泊能力核查管理工作的通知》(交水发〔2006〕81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关于码头靠泊能力核查管理工作的通告》(交通部2006年第5号,以下简称《通告》),并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管理部门和主要港口企业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做好沿海港口码头靠泊能力核查、论证和核准工作,现将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严格按照《通知》和《通告》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二、关于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对象
本次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对象是指有超过码头设计船型靠泊船舶的记录,且确需靠泊超过码头设计船型船舶的码头。
三、关于核查码头的限制年限
列入码头靠泊能力核查范围的码头应严格按重力式码头竣工验收后不超过30年、桩基码头竣工验收后不超过15年的年限控制。主体结构竣工验收后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技术改造或大修的,核查码头的年限可从技术改造或大修的验收完成时间开始计算。
四、关于码头设计靠泊能力
码头设计靠泊能力按工程竣工验收确定的能力确定。码头建设时水工结构预留设计靠泊能力的,可按实际的结构靠泊能力核算。对发生过安全事故造成码头结构损伤的,应专门组织研究论证。
五、关于核准后使用时效
码头靠泊能力核准后的使用时效,根据我国港口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待港口吞吐能力、泊位等级能够适应需求时,我部将对核准的码头超过设计船型靠泊船舶进行统一限制。但在统一限制前,重力式码头竣工验收超过30年和桩基码头竣工验收超过15年时,码头靠泊能力的核准无效,禁止码头继续超过设计船型靠泊船舶。
六、关于重新核查论证工作
此前已完成核查论证工作但尚未核准的,由相关港口企业和港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要求,重新组织核查、论证工作,对于重新核查、论证中存在问题的论证报告应重新组织审查。
七、关于下一步核查论证工作
(一)对于大型码头泊位较少、码头结构等级配置不合理,但港口生产又确需在短时期内靠泊超过设计船型船舶的部分港口,经过批准可给予3年缓冲期(时间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对原有泊位进行技术改造。确定缓冲期的港口码头泊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分析,并按规定程序经我部或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经过核准和确定缓冲期的港口码头泊位,自2007年1月1日起不得靠泊超过设计船型船舶。缓冲期期间,由当地港口管理部门和海事机构严格监管港口作业和船舶通航活动,在确保码头结构和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船一议”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对符合条件的港口码头泊位,允许靠泊超过设计船型船舶。港口经营企业在提交确定缓冲期的港口码头泊位的申请时,应同时提交申请报告和码头结构检测分析报告,申请时间截止于2006年11月10日,按《通知》和《通告》中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分别报送我部(水运司)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我部和有关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将于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确定缓冲期的港口码头泊位的专家审查和批准工作。
(二)对于超过现行规范设计船型的新型超大船舶,因特殊情况需要进出港口的(一年内发生3次及以下),由当地港口管理部门和海事机构采取“一船一议”的方式进行核查论证,并报我部(海事局)核准。
川食药监发〔2010〕49号
2010-10-26 10:48
省内有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为保持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连续性,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有关问题的复函》(食药监办许函〔2009〕426号),经四川省政府同意,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前,我局对保健食品有关许可事项作如下安排:涉及到新发证事项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由企业按附件要求进行申报,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合格后,出具临时审核通知书。《条例》实施后,按照《条例》规定严格监管。
附件:
1、过渡期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须知
2、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申请表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件1:
过渡期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须知
一、办事项目
范围为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新申请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
二、须提交的申请材料目录
1.《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新开办企业提供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资格证明复印件(董事会决议或企业任命文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3.申报生产产品的《国产保健食品产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含附件)、质量标准、标签及说明书样稿;
4.生产场所使用证明文件复印件(房屋/土地产权证明,如为租赁场所应同时提供有效的租赁协议);
5.申报生产产品的配方、工艺流程图;
6.主要生产设备及检验仪器清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生产单位、数量等);
7.生产管理、卫生管理及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8.许可审查所需其他资料
(1)企业的管理结构图;
(2)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3)企业总平面图及各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包括人流、物流图,洁净区域划分图,净化空气流程图等)和设备设施布局平面图;
(4)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区洁净度(洁净度、压差、温湿度等)检测报告复印件;
(5)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及可检测项目情况说明(分别以列表形式提供人员情况、设施设备情况及开展的检测项目情况);
(6)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报告;
(7)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连续三批试生产产品检验报告书(样品由企业自行送检);
9.申报人不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本人,应当提交企业《授权委托书》;
10.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材料要求
1.申请资料均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或复印,内容准确,资料完整,不得涂改。
2.申请资料应标明申报资料目录及页码,并装订成册,一式两套上报。申请资料除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原件外,其他资料(包括复印件)应逐页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3.申请表内容应打印,格式完整,内容准确,不得涂改;凡文字前有□者,应选择与申请资料内容相符的方框中打√。签字为手签体。
4.产品检验报告、企业《授权委托书》分别提交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
5、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声明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四、办事程序及工作时限
1、办理程序:受理资料→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进行现场检查→作出审查结论→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持受理通知书取证。
2、办理工作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含受理5个工作日);审查期间申请企业补正材料、现场检查或整改等所需时间不包括在审查时限内。
五、许可实施责任处室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处负责过渡期保
健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电话:028-86785710
六、受理地点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07室
地址:成都市玉沙路98号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保健食品经营条件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1年05月16日 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对保健食品经营环节的监管,规范保健食品经营秩序,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现就保健食品经营条件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经营者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停止销售保健食品。
1.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国产保健食品须审验并保存供货商的经营资质(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资质(工商营业执照、有效GMP证明和生产许可证明复印件)、产品批准证书复印件;进口保健食品须审验并保存供货商经营资质(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2.审验并保存符合法定条件检验机构出具的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销售批次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
3.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或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票据,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者还要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时间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台账、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凡违反上述规定销售保健食品的,一经查实,按照《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三、经营者(含新开办)可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提出保健食品经营条件审查申请(申请格式见附件)。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按照《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经营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保健食品经营条件审查意见通知书》,并予以公示。
特此公告
【颁布日期】2003.07.0
4【实施日期】2003.07.04
【失效日期】
【法规分类】部门规章
【内容分类】
【颁布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
【内容】
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资分配〔2003〕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财政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现就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文件)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国有控股企业的界定标准。859号文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范围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其中国有控股是指国有绝对控股。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的通知》(国统字〔1998〕204号),国有绝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50%的企业。
859号文件提出的改制后为国有法人控股的企业指国有法人绝对控股。国有法人控股企业应尽量减少控股比重,一般不得超过75%。改制为国有法人控股的企业再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时,符合859号文件适用范围的,按照该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以下简称143号文件)规定的企业划分标准执行。143号文件中的中小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
三、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标准。按照劳动保障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有关规定执行。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
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四、关于企业辅业资产的界定范围。企业要按照859号文件要求,以精干壮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合理确定企业辅业资产。实施改制分流的辅业资产主要是与主体企业主营业务关联不密切,有一定生存发展潜力的业务单位及相应资产,主要包括为主业服务的零部件加工、修理修配、运输、设计、咨询、科研院所等单位。
五、关于中央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范围。由于部分中央企业经营业务较宽,主业和辅业的界线不易界定,辅业企业资产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在实施主辅分离时,这部分中央企业辅业改制的范围原则上应确定为辅业中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按照本通知
第二条规定执行。
六、关于中央企业改制分流总体方案联合批复程序。中央企业所属企业改制分流总体方案分别报国资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总体方案的批复采取国资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分别审核、联合批复的形式,由国资委代章出具联合批复意见。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为进一步加强住建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始兴县关于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的通知,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统一、高效、互动的监管体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县住建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局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建工股,由局建工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股室、单位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 局长:全面领导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各位副局长、分管领导: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分管股室、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抓好分管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1、执行县安委会、市住建局和本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项决策,做好本县住建系统安全生产监管的日常工作;
2、做好安全生产方面“上传下达”的协调工作;
3、承办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交办的有关事宜。
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一)建工股:负责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对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备案。督促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做好相关应急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和“两场联动”检查;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建筑市场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组织或参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调查;负责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监管;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批后管理,定期分析建筑业发展情况;负责指导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资格、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培训管理工作;依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初审;依法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工程检测单位的资质进行初审。
(二)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全县市政公用事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起草相关规范性文件并监督执行;组织开展在建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督促相关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负责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及县城道路桥梁、环卫、园林绿化、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城镇燃气工程的审批及监管,核发城镇燃气经营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对城镇燃气的贮存、输配、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实施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城镇燃气行为;负责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的行政许可,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股:负责制定指导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规划;在县城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贯彻安全生产布局在规划编制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安全生产布局要求的不予审批;在选址过程中注重避免危险源、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对周边的影响,严格把好建设项目选址关,满足安全生产布局的需要;规划审批中,对消防、人防、防震、防雷和停车场不能满足技术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指导村庄、集镇建设管理工作、指导村镇建设和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等管理工作;按规定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城市地下空间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城市地下管廊建设规划,监督、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四)房地产管理股:指导和管理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物业服务范围安全管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住宅装饰装修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办公室:负责审核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重要文稿,配合建工股统一向社会发布新闻报道;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责协调局机关应急响应期间的物资、运输等保障;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县建设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做好系统干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出局职能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六)财务室:负责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必需的工作经费。
(七)重点办:协助开展县重点城建项目、宜居环境建设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八)法制室:负责局机关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参与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案件;指导和检查建设行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理建设行业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指导建设行业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咨询。
(九)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本县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指导工程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所监督项目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督促各方主体落实安全生产条件,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参加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检查;负责监督工程质量投诉处理;负责项目施工许可前安全生产措施备案以及监管项目质量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动态监管;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督促设计单位对采用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十)造价管理站:对有关责任主体单位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标准、建设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负责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监督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或处罚;参加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检查;提供建设工程材料、机械价格咨询服务。
(十一)行政服务中心:在审核事项中,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审查安全要求。
(十二)征收办:指导房屋征收部门通过公开投标确定房屋拆除施工企业,并对房屋征收项目房屋拆除施工合同进行备案。加强对拆迁项目安全巡查;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房屋拆除施工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三)城建档案室:负责保存工程建设技术档案资料和局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文件资料;负责全县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十四)园林管理站:加强督促绿化工程施工和日常管理养护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配备好各项安全生产所需装备;开展园林工程隐患排查,及时清除各种事故隐患;加强园林洒水车的保养,杜绝车辆带病作业及酒后开车,加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教育;注意高空及路边的作业安全,做好警示标志,确保作业人员自身和行人安全;督促各绿地管理承包单位做好沿河栏杆、安全警示牌和广播系统等安全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维修;责任区内树木及时进行修剪,保证留足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并对影响道路交通的树木、树枝、花灌木及时进行修剪;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增强防范事故和自我保护能力;生产现场、设备及设施定期检查、维护、消防器材保持完好状态;做好极端气候(台风、雨季等)季节的乔木支护保护工作。
(十五)环卫处: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全县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布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参加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对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环卫车辆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清运车辆进行及时的维修保养。
(十六)污水办:加强污水管道的日常安全管理,对污水管网进行专业养护,及时更换破损井盖,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安全生产检查制、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防火防爆制度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制度的落实监管;督促建设污水管道设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十七)市政办:负责城区内道路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好城区内市政设施的管理工作,对城区管辖范围内井盖、防护栏等公共设施的损坏、缺失及时进行维护;加强对城区内各种掘路开挖施工的监管,及时制止违规的掘路开挖施工;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城镇燃气设施的管理和隐患排查,并督促落实将隐患整改到位;配合渣土办加强渣土车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联合广告办抓好各类广告牌的安全管理工作。
(十八)自来水公司:做好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定期对县城区的消火栓及给水井进行全面的普查、维护、维修;加强供水管网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和“110”联动工作,关注供水管网的压力运行情况,加强应急抢修队伍管理,制定建设、提高专业维修能力,备足易损零件材料,及时做好维修抢修工作,保障安全供水;加强源头水质巡查监管,防止水源污染。
五、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机制(一)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局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局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股室、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人。局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其他领导每个月至少开展1次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加强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跟踪督查和年终考核。县住建局结合半年跟踪督查和年终考核,对局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其安委会和县住建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开展,完成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等工作情况,组织开展一次督查,督促抓好落实;局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应将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防范于未然。
(三)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县住建局季度召开一次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向建筑业各企业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分析全县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议或局务会议,听取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局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要定期(或按照要求)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培训考核等重点工作进度情况及统计分析,县住建局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对工作部署及时、重点工作进展迅速、采取措施扎实、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重点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
(五)坚持履职报告制度。局各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1月5目前提交上一安全生产履职报告。
(六)坚持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和通报制度。县住建局定期对本县房建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警示通报:
1、职责范围内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对事故多发、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的,或者事故总量控制不下来的单位和企业;
3、县住建局认为有必要进行警示通报的其他情形。(七)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约谈初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局领导对相关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1、职责范围内发生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工作管辖范围内一个月内连续发生2起一般事故。在开展约谈的同时,分管领导和有关股室、单位必须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并于较大事故或第2起一般事故发生后的半个月内向县住建局作出书面检查报告。
2、组织领导不力,未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认真部署、且进展缓慢的;
3.被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或我局通报,或者重点事项督办、事故查处督办处理不力、落实不到位的;
4.对职责范围内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
5、不依法依规组织核查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信访、举报,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八)完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查处督协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积极配合县政府依法严格查处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生产经营性较大事故严格按照省政府安委会的督办要求完成并落实督办事项;一次死亡2人的生产经营性一般事故由泉州市政府安委会挂牌督办。(九)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重大事项督办制度。积极配合上一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以及上级领导及部门重要批办件、信访件等安全生产重大事项,进行专门督办,深入实地核查,组织专家论证,提出针对性措施、办法,跟踪指导和督促落实。
(十)完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对工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我局将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必要时提请政府挂牌督办,明确督办部门、事项和承担治理责任的单位,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企业对实行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从重处罚,仍拒不整改治理的,提请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十一)坚持安全生产表彰奖励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半年跟踪督查、年终考核评比制度,对完成安全生产主要工作任务和生产安全事故指标控制的股室和局属单位,由局予以通报表彰,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工作成绩显著的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给予通报表彰,并作为人员职务、职称晋级考核的依据之一。
(十二)完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室和有关单位实行安全生产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1、一年内,职责范围内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2、一年内,职责范围内发生2起(含2起)以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3、谎报或隐瞒不报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且造成恶劣影响的;
4、对责任事故查处督办、重大事项督办工作不落实、无故拖延、敷衍塞责的股室和单位。
各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局各股室、局属有关单位,应根据各自实际,抓好本通知的贯彻落实。
永春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金华市水利局
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
水库等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水务局、金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建设环保局、市农业局石门农垦场、局属各有关单位: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奥运之年。近年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做好今年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据气象部门预测,我省今年梅雨期降水有增多趋势,并有相对集中期,水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水明发„2008‟21号)、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8‟95号)等文件和
5月29日国家防总紧急办公会议、5月30日全省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强化水库等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工作,特强调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要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落实水利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从组织领导、责任到位、管理措施、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检查督促等各方面都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各地各单位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水库大坝、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安全责任制,逐库逐站落实同级政府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水利管理单位责任人、技术负责责任人等,进一步明确各类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实行责任公示、告知制,落实责任追究制,责任人和监督举报通讯联系方式要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要将水库、电站安全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加强考核督查。
二、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值班和巡视检查
确保水利安全,关键是主管部门、业主、管理单位每一个值班、巡视检查和监管岗位必须要到位,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值班和巡视检查。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层层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日常安全生产督查小组,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活动。确保水库、电站等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巡查制度落到实处。有旅游、工农业开发等多种经营项目的水库、电站,管理单位要与有关业主签订好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项安全责任,纳入安全监管体系,督促其履职。按规定应有专职管理机构的水库、电站,管理人员必须
坚持24小时运行值班;小
(二)型水库,也要按规定配备有相应业务素质的巡查管理人员,确保巡查到位,重要汛情期间,也必须坚持24小时巡查值班。要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巡查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水库、电站等必须始终处于有效监管之下。同时,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必须确保巡查管理人员的经费,确保巡查人员的素质,运行人员和特殊工种都必须持证上岗。巡查值班人员工作期间严禁脱岗,并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多种经营的水库、电站,要对有关业主经营资格、人员持证上岗、设备设施、应急预案等开展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除水库、电站常规检查监测外,还要高度重视闸门启闭机等设施的安全维护和更新改造工作,完善大坝变形、沉降、渗漏等必设监测项目。电站要特别注重对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等涉及公共安全的设施的检查维护,要严防灾变气候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有关次生灾害的发生。要认真检查职工宿舍等生活区用电安全等有关事项,完善水利设施的警示标志。
三、严格水库等水利工程科学调度和管理
要加强对水库控制运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水库汛期按批准的起调水位、运用方式调度,严禁超蓄,要有必要的安全余度。接到气象部门有集中降雨过程预报,要加强监测和分析,及时预泄以腾出防洪库容。病险水库更要严格控制运用,有重大险情的水库要空库迎汛。要认真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要明确并公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人。
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认真排查,确定今年运行安全风险大的重点防范水库名单,建立严格的监测巡查和预警预报制度,完善
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和度汛预案,制订防范措施并加强监控。要加强流域和区域防洪统一调度,优化调度方案,形成防洪合力。
电站应按规定编制安全度汛方案和年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定期检查机电设备、各类建筑物和设施,并如实进行记录,对安全防护工器具进行定期检测。
四、强化在建工程安全监管,确保度汛和施工安全
在建工程项目要严查是否符合项目开工条件,是否按照“四制”要求开展建设,严禁擅自变更建设内容、规模。各在建工程项目法人对在建工程度汛安全负总责,要严格执行安全度汛工作责任制,明确第一责任人和分管责任人、技术负责责任人,要和有关参建单位签订安全度汛目标责任书,要抓紧健全工程度汛的组织机构,落实各项制度及相关责任,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在建工程所在地防汛行政负责人和防汛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防汛监管和指挥职责,确保防洪安全。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建水利工程要按上级规定要求及时迁出移民,完善应急机制,确保移民人身安全。
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要逐库认真排查加固施工和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抓紧整改。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正确处理除险加固施工进度与质量、水库运用与安全度汛的关系,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好除险加固期间水库的调度运用方案,除险加固项目完成后必须履行验收程序,未经验收的水库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要完善水库、电站等水利设施自动监测、安全监控的体系建设,并努力使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库、电站之间实行有关数据的自动传递和共享、会商。
五、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各地要保证水库、电站安全监管制度化、常态化,要联合安监、电力、技术监督等部门和当地乡镇开展联合检查,要在夜间和节假日期间经常开展明查暗访,常年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确保检查到位,不留死角。要重点检查安全责任书签订、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监察员配备、持证上岗等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情况;还要认真检查水库大坝、引水建筑物、泄洪设施、电站厂房、压力管道、主要机电设备、备用电源、交通桥、配套设施运行现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情况、防汛物资储备以及围堰、导流洞等临时工程和地质灾害隐患等。
六、进一步完善水库电站应急预案,提高值守应急能力
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按照省防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浙防汛„2008‟6号)要求,认真组织编制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按《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要求及时报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审批。开展人员撤离和事故救援演练,水库安全责任人、主管部门和水库所在地政府及各有关单位人员要熟悉预案内容。要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防汛器材、设备、物资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汛情、险情信息传递渠道畅通,进一步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水雨情测报通信预警设施,严防垮坝失事和群死群伤事故。接到气象部门有集中降雨过程预报,各防汛机构要及时告知水库和山塘加强值班,增加巡查次数,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
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处理。《防洪应急预案》必须有可操作性,如遇紧急情况,指挥机构到岗、人员转移、抢险物资调拨、抢险职责分工、水库水位如何迅速下降等各项措施都要能及时落实。
七、加强水利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水库建成以后,要及时按要求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主管单位)组织蓄水安全鉴定后才能投入试运行,并进行注册登记,报上一级备案。要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划定水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水工程管理范围要尽可能实行封闭管理,重要防洪工程、设施必须实行有效监管,要防破坏、防恐怖袭击,供水工程要加强出水口、取水口的监控和管理。水库、电站建设内容或功能要发生变化,必须经论证、报批,并经注册登记变更。要逐步完善水库、电站安全年检、年查工作。因其它公益工程须占用水域或侵占水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必须先经论证,并报注册登记部门变更登记,严禁擅自占用,严禁以罚代批,造成安全隐患。水库工程要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的要求,每6年组织一次安全鉴定(技术论定)。各类水利工程未经审批部门验收严禁投入使用。
特此通知。
二OO八年六月四日
主题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通知
通字„2011‟130号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 国资委有关通知精神
进一步加强集团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公司、投资控股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资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集团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现对进一步加强集团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对集团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以来,在集团上下共同重视和努力下,集团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平稳态势,但轻伤、财产损失事故仍有发生,有的企业仍然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扎实等问题。集团全系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集团 安全生产现状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近期社会上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戒,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各单位要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马虎;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采取更为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把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坚决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要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质量监督,切实提高产品和工程的安全性。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网站、报刊等宣传载体和平台的作用,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各单位要立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按照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的要求,集团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海外工程承包、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备生产、物业管理等领域为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通过企业自查、专项检查等手段,认真、全面、系统地开展自查自纠。集团其他各行业(领域)的企业也要立足实际,做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各项工作。各单位领导要督促下属单位认真、系统地开展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工作,不仅要查现场隐患,更要查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一查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二查新技术、新 装备、新工艺等运行投用检验情况,三查关键设备、场所和环节,四查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对查出的隐患,要按照定措施、定预案、定资金、定时限、定责任人的“五定”原则,落实到位,切实整改。有关单位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报集团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备案。集团公司将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公司进行督查。
三、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组织机构建设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单位要强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认真落实企业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严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及时在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各单位要加强安全队伍建设,逐步实现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的专职安全队伍,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努力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全面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深入贯彻《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包括事故报告、安全绩效考核在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和出台符合现行政策、法规要求的安 全生产基本制度,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要确保规章制度有效、管用,责任可追溯。
五、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集团公司将抓紧开展作业场所安全预知培训和试点,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培训。各单位要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将班组作为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排查治理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前沿阵地。要重点加强班组长队伍的建设,加强班组长的培训,发挥好班组长的作用,明确其职责,加大奖惩力度,切实带动基层员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各单位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员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六、切实加强集团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抓紧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加快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和技术投入,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当前要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按照简明扼要、科学实用的原则,及时修订完善包括新闻发布等内容在内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加强安全预案演练,努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确保在国家规定时间内达标。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 综合预防措施,汲取近期社会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确保此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集团做强做优、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安全保障。请各单位于9月10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送至集团公司安委会办公室。
附件:1.《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国资委《关于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存档 共印2份
2011年8月8日印发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委明电„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
7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情况汇报,针对当前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领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
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重大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行业(领域)事故频发,非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7月份以来,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很大。这些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我国生产经营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治理整顿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教训极其深刻。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再次 警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从零开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发展阶段,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易发的特殊阶段。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要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安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坚持速度、质量、效益和安全的有机统一,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谋发展、搞建设、抓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谋求发展,要始终强调安全这一发展前提和保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一)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隐患排查。1.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领域。要适应高速铁路发展对运输安全工作的新要求,加大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的力度,对线路、车辆、设备、信号、供电、制度和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排查,继续在京沪高铁沿线四省三市深入开展打击危害铁路运输安全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继续加大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客运车辆特别是长途客运车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超载、超限、超速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农用船、自用船、渔船非法载客等行为。
2.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领域。要强化以煤矿瓦斯防治为重点的“一通三防”措施,认真排查治理煤矿瓦斯和水患、火灾隐患;继续推进矿山企业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技改;深入开展地下矿山通风和防治水、露天矿山采场、高陡边坡、尾矿库和排土场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制度。
3.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业领域。要深入排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道路及内河运输和管道输送、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继续抓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工作;继续推进烟花爆竹和礼花弹生产经营企业转包、分包专项治理。冶金行业要继续抓好煤气等重点生产环节的专项治理工作,以交 叉作业、检修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等为重点,深入排查和治理隐患。
4.以住房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建筑领域。要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整治,认真排查治理起重机、吊罐、脚手架和桥梁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以高层建筑、“三合一”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防范火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整治。
其他各行业(领域)也要立足实际,确定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并切实做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各项工作。
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全面、系统地开展自查自纠,不仅要查现场隐患,更要查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缺陷:一查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二查新技术、新设计、新装备、新工艺的运行投用检验情况,三查关键设备、场所和环节,四查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国务院安委会将适时组织综合督查或重点抽查。
(二)加大整改力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严格细致、不留死角,并将其作为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常态化。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该停产整顿的绝不放过,该取缔关闭的绝不手软,该搬迁的绝不拖延,该停用的坚决停用;新装备、新工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检验和实验,确保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对查出的隐患,要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实施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严格执行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厉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要加 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三、全面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落实。要认真落实安全标准核准制度、危险性作业许可制度、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带班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等。要完善督查督办和激励机制,确保现有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二)针对排查出的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各类企业要根据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的变化,及时制定或修改完善相应的产业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各地区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加快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有关部门要适应安全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准入标准,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安全生产提供法制保障。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类企业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确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教育培训和职业危害治理等措施落实到位。要强化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认真落实企业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严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及时在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承诺、约谈、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现场分析会等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要细化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着力抓好县、乡两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行业指导,认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要配强干部和管理人员,确保有人负责、有得力的人负责、能负得了责。要充分发挥各级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追究。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使目标责任考核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建立完善各级安委会对本级成员单位和下一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综合考评机制,引导各单位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过程。认真落实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较大非法违法事故跟踪督办和通报等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严谨、依法、实事求是地严格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着力加快进度,调查和处理情况要做到公开、透明,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理。
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监管能力建设
(一)以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大力提升安全生产总体保障能力。各地区、各行业和各单位要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抓紧规划建立完善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等“六大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管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臵、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等“六个能力”。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针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总体保障能力,加快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二)推进科技进步、安全达标,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安全生产科技需求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强力推行新型实用科技产品,促进安全设施装备更新改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水平。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支撑项目成果的转化,确保国发„2010‟23号文件明确的各项安全技术装备安装应用工作按规定时限完成;要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科学规范生产经营全过程,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预防、管理、监控能力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企业,要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三)着力提升基层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按照己颁布的标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信息保障、实训考核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结合乡镇机构改革,以推广乡镇街道建立安监站(所)、实行委托执法的典型经验为突破口,继续支持鼓励各地开展乡镇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基层安全监管体系。
(四)着力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要加快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14个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并以此为引领,大力推动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提高救援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快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六、依法加强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督
(一)以持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把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以下简称“打非”)作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重要手段,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效。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层层落实执法监管责任特别是县、乡两级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跟踪监管,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并依法依规加大惩治力度,严防死灰复燃。要以提高执法效率效果为目标,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执法流程、执法标准和监督检查办法,搞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和衔接,促进 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打非”专项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得力方法和工作要求等,上升为制度规范,把“打非”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推动“打非”专项行动扎实、持久、有效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要进一步明确、理顺和完善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要规范设臵地方各级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机构,按照不同地区、经济规模总量和人口数量配备安全监管人员;要以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为重点,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切实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为依法加强安全生产行政监督提供必要的组织体制保障。
(三)大力推进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创新。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一些地区探索创造的诸如“隐患排查自查自报”系统、“网格化”属地监管、建立“安全生产现场执法审计表”和以细化分工、规范程序、监管闭合为主要特征的安全监管监察模式等,推动安全监管监察责任全面和有效落实,确保执法到位。探索建立新技术、新设计、新装备、新工艺的安全性、可靠性安全检测检验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四)着力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治水平。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注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监督作用。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向社会发布准确真实的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对媒体和群众反映的安全生产隐患、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事故瞒报谎报行为及行政不作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及时查明情况、认真加以处理。
七、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一)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观念。领导干部尤其要全面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要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要积极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发展型城市、安全社区等创建活动,要注重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工作中涌现的各类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抓好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进一步营造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在强化对各级政府及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各级领导和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全员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班 前培训,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不得搞速成班。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安全专业人才。
八、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综合预防措施。要按照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统筹安全和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部署、推进、考核、奖惩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警钟长鸣,从零开始,常抓不懈,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激励约束机制,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注重把事故后责任追究与事故前防范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与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扑下身子、求真务实,坚决打赢安全生产这场攻坚战,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进一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迅速将有关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请各省级安委会和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于8月31日前,将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一并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关于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切实加强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资发综合„2011‟103号
各中央企业: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以及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切实做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安全保障,现就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中央企业各级负责人要切实提高全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马虎。各中央企业必须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采取更为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把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要从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等方面,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 究。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切实提高产品和工程的安全性。
二、立即开展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中央企业要立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近期全国生产安全事故为戒,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对查出的隐患,要按照定措施、定预案、定资金、定时限、定责任人的“五定”原则,落实到位,切实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要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督办、动态监控。对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必须停产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隐患整改不力或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要追究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国资委将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派出检查组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中央企业进行督查。
三、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中央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深入贯彻《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1号)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国资委令第24号),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坚决杜绝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要确保规章制度有效、管用,责任可追溯。要及时清理、修订或废止不适应形势变化要求的制度,根据业务特点迅速弥补因业务拓展而产生的制度空白点。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广泛开展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安全对标,促进本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
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
中央企业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切实落实第 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与企业生产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属国资委安全生产监管一类的企业必须设臵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独立职能部门。要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把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安全监管专业队伍中,配足配强安全管理人员,逐步实现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的专职安全队伍,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探索建立安全总监制度,属国资委安全生产监管一类的企业必须全面建立安全总监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在集团总部设立安全总监,进一步强化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安全生产的掌控。积极探索向下属单位层层委派安全总监的制度,加大对基层单位的监督力度。
五、着力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中央企业要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将班组作为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排查治理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前沿阵地。要广泛开展安全岗位达标活动,从班前会、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安全生产记录等基础工作入手,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范技能、企业安全文化和对基层员工的关怀落实到班组。要重点加强班组长队伍的建设,把责任心强、具备较好安全生产技能、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员工及时充实到班组长岗位;加强班组长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发挥好班组长的作用,明确其职责,加大奖惩力度,切实带动基层员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广大员工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提高基层员工防 范生产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六、切实做好“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
中央企业要按照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做好“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并将其纳入企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制修订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建立一大特色体系,创建一流安全业绩”的要求,科学分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系统梳理安全生产风险点,高效合理地配臵与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相适应的各类资源,加快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科技兴安”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力争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推上新台阶。
七、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中央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投入,加快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要严格制定并实施防治重大灾害事故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配备相应的人员和监测设备,提高事故预防预报水平。要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设备的换代升级,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等科技成果,淘汰安全性能差、安全生产保障程度低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重大课题研究,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
八、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中央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依托,建立跨区域、多层次、网络化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把安全生产制度、规程通过信息化应用加以固化和强化,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要推进安全生产监控信息化,把视频技术、定位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作业现场,加强安全生产的监测和监控。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交流信息化,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案例资源的共享,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要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指导应急培训和演练,科学管理和调度应急资源,及时妥善处臵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应急响应有序进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九、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和应急管理工作
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网站、报刊等宣传载体和平台的作用,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创造和谐的安全生产舆论环境。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理念的宣传,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逐步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要加强对外宣传,大力宣传中央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积极举措和典型案例,树立中央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良好形象;中央企业特别是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要主动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信息。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类突 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好超前预防,形成安全管理闭环。要按照简明扼要、科学实用的原则,及时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加强预案演练。要把突发事件的新闻处臵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统一领导,新闻宣传部门和新闻发言人迅速介入;要妥善接待新闻媒体,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及时公布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
请各中央企业于9月20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送至国资委综合局。
联系人:国资委综合局 柳长森 电 话:010-63193057 传 真:010-6319266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09-07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工作的通知10-13
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11-09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7-16
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10-31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06-14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作服着装规定的通知07-04
市城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05-30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