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考语文试题(共8篇)
(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地理参考答案
A卷
1-5BBCAC ;6-11BABCCA
36.(24分)(1)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稀疏(2分);依次是灌丛、草原到荒漠(2分)。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强(2分);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2分)。
(2)气温日较差减小(2分);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2分);夜晚,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2分)。
(3)保持土壤水分;保护了土壤肥力;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任答5点即可,每点2分)。
37.(22分)
(1)(6分)①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②受寒流影响大,气温低;③受冬季风大,降温剧烈;④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温度低。(注:答洋流不给分、只有理由无分析得1分,任答3点,满分6分)
(2)(8分)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①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地租金低廉,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夏季水热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④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⑤交通发达,运输便利;⑥本国农业不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的原因:①中国人口众多,人地压力较大。②中国土地面积有限,且易耕地几乎开发殆尽,必须通过扩大海外农业规模,才能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③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④农业技术资金等优势条件;⑤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⑥中俄关系友好,合作潜力巨大等(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方面各答2点,满分8分)
(3)差异:莫斯科工业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2分);乌拉尔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2分)。理由:①圣彼得堡临近波罗的海陆交通便利;②接近消费市场;③技术力量较强(或工业基础较好)。(任答2点,满分4分)
42.(10分)选择B地(2分)。理由:B为沙滩,景观的娱乐性强(2分);位于主要景点中间,地理位置优越(2分);A处建筑物稠密,环境容人量小(2分);C处为海鸟栖息地,以生态保护为主(2分)。
43.(10分)(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山脊地形(2分);顶部有断层发育(2分);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2分)。
(2)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
44.(10分)沼泽率不断下降,垦殖率不断上升。(2分)
气候趋于干燥;旱涝灾害增加;淡水资源减少;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态功
能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每点2分,答四点得8分)
政治参考答案
A卷
12-16CBDABA17-23BBBADD
38.(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行政审批项目在逐步调整和取消,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不断改变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逐步减少行政手段对经济的直接干预。(2分)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基本形成。(2分)材料三表明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公有制经济主体作用和非公有制经济作用都得到发挥。(2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经济,简政放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市
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4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4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政府依法同等保护各类经济成分,有利于健全市场规则,弥补市场的自发性。(4分)
(3)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要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3分)要搞好经济调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经济风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搞好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保证。(3分)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简政放权,发挥基层管理的作用,主要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责,改善民生。(3分)
39.(1)该县为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采取措施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做到了承认矛盾、分析揭露矛盾、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4分)该县根据农技推广不足,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面向市场需求,凭借中粮集团的强大品牌优势,做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该县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重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同时,加强与大公司合作,凭借其品牌和质量优势打开市场,做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抓重点。(4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3分)。②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4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3分)
历史参考答案
A : 24-28DDBBB29-33CDABB34-35CB
40.(1)区别:① 美国革命主要是一种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革命。(2分)② 法国革命主要
是一种推翻君主统治的民主革命。(2分)
联系:① 两者的实质是同一的,那就是“追求自由”。(让各自的人民都成为自由的“国民”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2分)② 这两种“追求自由”的革命都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分)
意图:学习法国式的暴力革命。(或采用革命暴力推翻满清政府。)(3分)
(2)特点:①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②政
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③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④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⑤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8分)
认识:①提倡作为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②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着国
际风云。③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④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6分)
41(1)(4分)
信息:(1)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在曲阜杏坛聚徒讲学;
(2)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反映西汉推行儒学教育,讲授儒家经典;
(3)南宋大儒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读经讲学;
(4)明末思想家李贽在这里批判儒家思想;
主题:传统儒家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儒家学说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发展状况)(2分)说明:(1)春秋: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使儒学勃兴。
(2)西汉: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新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南宋:朱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形成。
(4)明末清初:李贽等人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批判,使儒家思想活跃,我国传统文化重新
焕发生机。(6分)
45、(15分)(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6分)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3分)
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6分)
46、(1)实践: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统治;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领导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或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8分)
(2)继承与发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
生幸福;2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3分)
47.(1)观点一:同意。原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二战结束(6分)
观点二:不同意。原因: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从根本上讲是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随着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断壮大,最终决定了二战的结果。(6分)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4分
(2)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瓦解,平衡被打破(2分)
影响:世界局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分)
48.(1)康有为:孔子是至圣,是改革先师。章炳麟:孔子是教人做官、追求功名利禄的人。(6分)
一、认识探究题
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原有的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五种能力的基础上,又加入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并且把其作为考查能力层级的最高级———E级。“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 (摘自“百度文库”)
考纲明确指出,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考查的要点是: (1) 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探究题考查的要点是: (1) 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 探讨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由此可以看出,探究题不仅是对考生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综合考查,也是对考生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审视,更是考生价值观念、时代精神的映射。可见,探究题是最难的,在阅读题中分值也是最高的,考生必须高度重视。那么,解答探究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二、解答探究题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考纲的要求可以看出,探究的对象是文本,探究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延伸和拓展。所以, “立足文本”是解答探究题必须把握的总的原则,无论持何种观点,理由都应是在文本内。如果离开文本去任意发挥,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所以,解答探究题,首先是立足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全面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对试题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本进行提炼、整理,从而形成观点,找到依据。还是以2011新课标实用类文本 《下笔不觉师造化》 的探究题为例,从文本的内容可以看出,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力避卖画”,“不言阿堵”, 艺术上“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 他的画是“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大夫画”;张大千则26岁即“扬名南北”, 擅仿作,对金钱有着“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他的画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通过文本中的这些内容, 得出如下观点: (一) 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二) 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三) 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以上三个观点取其一即可。
其次,备考时要储备一定的文体常识,包括常见文体 (以今年常考的小说、散文为主) 的特点、要素、结构、手法等,以利于答题时确定探究的方向、角度,使用规范的语言。如2011年安徽卷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解答此题时,如果考生明了小说的特点,即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和主题,从这些角度去探究,就不难找到这道题的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其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 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 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 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的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角度四,使小说主题更加丰富。 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没喝过酒却酩酊大醉, 表现了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上角度只要写出任意两点即 可。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觉解/自觉教条/教案慰藉/枕藉呜咽/哽咽
B褴褛/镂刻混沌/混淆禅宗/禅让角逐/角色
C刹车/煞尾哄骗/起哄吮血/驯服干劲/强劲
D新鲜/鲜见荒谬/绸缪挣扎/挣脱蹊跷/蹊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遵循暮蔼飘零精疲力竭目不暇接
B释怀忌讳笼统萍水相逢斩钉截铁
C憧憬穿凿蛊惑每况愈下融汇贯通
D疏漏鄙薄精萃一筹莫展漫无目的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游刃有余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
B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C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进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D“世界上正在发生令人毋庸置疑的事情,”他对乌苏拉说,“就在那边,在河对岸,就有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我们还在过着毛驴似的生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做的时候,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B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确定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过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了。
C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D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放炮人员使用非专用炸药声音作业处理煤仓堵塞,导致煤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的。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B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C必须强调。传染病要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D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金缕衣
杜秋娘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浅显而有味,收在《唐诗三百首》里。流传很广,其意义不需解释。
扬牧先生在三月号《中外文学》里有《惊识杜秋娘》一文,对此诗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以为“金缕衣不是活人无端穿的锦衣,而是死人穿着的寿表!”他说:“‘纨与素’是可以穿戴的,金缕衣却惟有人死以后才贴身穿在尸体上,以为可以保存尸体之不朽。1968年河北满城发掘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两座古墓,用黄金制成的丝缕缀连而成,故亦称‘金缕玉表’,以之包扎尸体上下,四肢五官部位。宛然可辨。出土的两套金缕衣,一长约188厘米,一长约172厘米,从图片上看来,确是金光灿烂之物。”显然,杨牧先生之所以作此新解,是由于金缕表出土而获得启示。
事实上,所谓“金缕玉衣”,《后汉书》已有相当详细的记载:“汉旧仪曰:帝崩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缕。”金缕玉柙原是帝王襄尸之物,后来没有帝王身份的人,甚至如宦官之类也有僭用的,这在历史上也有记载。大陆出土之物当然很有价值,让我们可以看到古帝王的一种排场。惟此“金缕玉衣”是否杜秋娘所指的“金缕衣”,不无可疑。
白居易《秦中吟》议婚诗:“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指活人穿的衣裳。杜工部《哭严仆射归榇》:“风送蛟龙匣。”苏东坡“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龙匣玉柙则是指死人穿的衣饰。死人穿的那种全套衣饰不称为“金缕衣”,只能称为“金缕玉农”或“金缕玉柙”或“珠玉押”。《红楼梦》中“凤姐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想缕金生就是金缕之意。金缕状华丽富贵。金缕不仅用以缝衣,也可以制其他物件,例如李后主词《菩萨蛮》“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是鞋可缕。《邺中记》“石虎时著金缕合欢裤”,是裤可缕。故金缕衣仍是活人穿的衣服。
(选自《梁实秋读书札记》有删改)
6下列对于“金缕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金缕衣”不是活人穿的锦衣,而是死人穿的寿衣。
B“金缕衣”又称“金缕玉衣”,它在古代是富贵的象征,是活人穿的衣服。
C“金缕衣”不同于“金缕玉衣”,它是以黄金为丝线缝制而成的衣服,是活人穿的。
D“金缕绣罗襦”之“金缕”与“珠襦玉柙”指的都是“金缕衣”,即活人穿的锦衣。
7下列不属于梁实秋先生怀疑杨牧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金缕玉柙原是帝王裹尸之物,后来没有帝王身份的人,甚至如宦官之类也有僭用的。
B白居易《秦中吟》议婚诗:“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指活人穿的衣裳。
C《红楼梦》中“凤姐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褙袄”,想缕金也就是金缕之意。
D李后主词《菩萨蛮》“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邺中记》“石虎时著金缕合欢裤”。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缕玉农”也称“金缕玉柙”,它与“风送蚊龙匣”中的“蛟龙匣”一样都是一种寿衣。
B风姐所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褙袄”,并不属于“金缕衣”之类。
C关于“金缕衣”与“金缕玉衣”的区别,前者引用了《哭严仆射归榇》等诗文材料,后者引用了《红楼梦》中相关材料。
D按照封建礼制,“金缕玉衣”本是帝王的专用品,后来富豪、权贵也在使用,这并不违礼。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劝君莫惜金缕衣”中的“金缕衣”与“金缕绣罗襦”中的“金缕”意思相同。
B“金缕玉衣”没有单件,都是成套的,“金缕衣”可以是单件的,如“金缕裤”、“金缕鞋”。
C“金缕玉衣”原是封建帝王裹尸之物,由此可知,身着“金缕玉衣”的刘胜,曾是西汉的一位帝王。
D杨牧认为“金缕衣”就是“金缕玉衣”,他是根据河北满城的考古发掘所作出的结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孔子的弟子)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夸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吨。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又,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节选自《札记·礼运篇》)
【注】蜡(zha):年终祭祀。观(gua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大道:理想的治国之道。三代:指夏朝、商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残废的人。隐:消逝。大人:这里指统治者。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给弟弟。选:选中的人物。考:考察。势:指职务。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逮:及,赶上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推举
C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知:通“智”,有才能的人
D著有过,刑仁讲让刑:处罚
11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大同”思想的一组是
①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④男有分,女有归⑤各亲其亲,各子其子⑥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孔子之口描绘出一幅大同世界的蓝图,这也是儒家宣传的理想社会。
B在作者看来,只要天下成为公共的了,天下就可以非常太平,人人能够安居乐业。
C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对偶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生气勃勃。富有战国游说之士的文风。
D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大同”和“小康”社会的优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13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10分)
(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4分)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3分)
(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的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
答:_______
15填空(6分)
(1)“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蜀道之险,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道:“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寄寓飘泊不定,老病孤独之情。
(2)《登岳阳楼》中写洞庭景观的两句“,________”显示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3)儒家大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认为施行王道要加强教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足。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有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地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
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生命。这神秘而羡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选着多少暗示?
(有改动)
16从全文看,关于生命,作者有哪些思索?请概括回答。(6分)
答:_______
17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第1段中对“秋虫”与“钟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
(2)作者思考生命时,多次运用到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作简要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
18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2分)
答:___________
(2)“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2分)
答:___________
19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对此,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
六、(12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重要信息并加以整合,给“3C”下一个定义。(4分)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是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市某日当天夜里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答题。(6分)
日期2009年某月某日
天气小雪转多云,早晨部分地区有雾
气温-2℃—2℃
风力4—6级
请你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给从事下面三类活动的人做出得体的提示,每条不超过10个字。
①对喜欢晨练的人:___________
②对骑车早行的人:___________
③对开车外出的人:___________
2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面是王维的诗句,请你任选一句,运用合理的想象。描绘其所表现的画面。50字左右。(4分)
(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元中。(《汉江临泛》)
答:___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不仅是参禅,为人、为事、为学、为文、为艺……概莫如此。不同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达到的境界也不尽相同。
请以“境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4、5、81、D(A娉ping,B称chen,C奔ben)
2、C(A祥—详,B簇—镞,D泄—泻)
3、A4、A(词序不当,“农村”应放在“社会结构”前)
5、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属于“义”)
6、A(与“人的价值并不是意味人能满足如何的需要”相矛盾)
7、C(A、指的是“内在价值”B、“最高”不对D、唯心论的观点)
8、B(混淆了两重含义与两个层次的意义。两重含义是“功用价值”与“内在价值”,两个层次是“内在价值”的两个方面即个人价值与人格价值)
9、A(极、最)
10、D11、A(圣人的观点)
12、(1)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啦。(大意1分,“以”“取”各1分)
(2)可是悔悟了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大意1分,“掩护”“作”各1分)
(3)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大意1分,“何以”“是”各1分)
【参考译文】《改过说》汪婉
从前,聪明通达的人作《易》,有奇数的阳爻,有偶数的阴爻,它们各自表示的属性有刚健、有柔顺。刚柔相互配合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有吉祥、顺当、有利、无害、灾难、危险、后悔、耻辱等卦象显示出来。这样教人进取或躲避的办法是很周到的了。而且《易》还在颐卦之后,接着设置了大过的卦。它在颐卦象辞上说:“山下有雷,象征着要修养(自己)。有道德的人应当说话慎重、节制饮食。”聪明通达的人认为言语和饮食,不过是生活小事罢了。但如果对这些小事不慎重、不节制,就必定造成大的过失,所以要把大过卦排在颐卦之后。孔子
作《易·系辞》说:“颜路的儿子颜渊,可说大体近道了吧!有了不好的言行没有不认识到的,认识到它没有再犯的”。知道有不好的言行就不做,这就是改正过错的原则呀。
我认为善于改错的人.始于悔悟,而彻底改正在于勇气。白天所做的事,夜间要回想一番;少年、青年时所做的事,壮年、老年要回想一番。所有一切说话的不慎重,饮食的不节制,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啦。自己如不是傲慢固执的人,想到这些难道能不悔悟吗?可是悔悟了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不是说姑且等到以后再改,就必定托词说这些(过错)不足以累及我的名节,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发展到败坏名誉品行也不管了。这难道有别的原因么?毛病就在没有勇气改过罢了。我曾经有过譬喻,错误的发展势态,就像江河一样,当它将要决口时,不过倒一竹筐土、修几尺堤,就足以维持原样并防止它决口。弃这些事不去做,洪水就会泛滥四溢,而没有止息之时了。天下的人,常常忽视了洪水未决口的时候,而要在无可奈何之后才去补救它,哪知(不好的)势态发展到最后,当然就一败而不可收拾了呀。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我说:“犯了错误,必须乘着悔悟的时候鼓足勇气去改正它,这就是善于改错的人了。”
13、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
【原文】白圭①曰:“吾欲二卜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②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④,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
【注释】①白圭:名丹,曾做过魏国的宰相.筑堤治水很有名。②貉(mo):又作“貊”,古代北方的一个小国。③饔(yong):早餐。飧(sun):晚餐。这里以饔飧代指请客吃饭的礼节。④去人伦,无君子:去人伦指无君臣、祭祀、交
际的礼节;无君子指无百官有司。
【译文】白圭说:“我想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一个有一万户人的国家。只有一个人做陶器,怎么样?”
白圭说:“不可以,因为陶器会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能长黍子;没有城墙、宫廷、祖庙和祭祖的礼节,没有诸侯之间的往来送礼和宴饮,也没有各种衙署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便够了。如今在中原国家,取消社会伦常,不要各种官吏,那怎么能行呢?做陶器的人太少,尚且不能够使一个国家搞好,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重的,是大桀小桀。”
【读解】那就只能十分抽一,完全合于尧舜之道了。
白圭知道孟子主张薄赋税,所以故意来问他,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殊不知,孟子从实际情况出发,奉行的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所以,在这里展开了一次中庸的现实运用。既回答了白圭的问题,又表明了自己无过无不及的主张。
财政税收是维持一个国家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是,财政税收多少合适?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太多,太重,老百姓就会受不了,怨声载道;如果偷税漏税太多,税率太低,国家财政紧张,入不敷出,又会影响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孟子是深深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从实际出发,指出,如果按照白圭所提出的税率,二十抽一,赋税倒是薄了,老百姓的负担倒是减轻了,可国家怎么运转呢?除非像那边远落后的貉国那样,根本就没有国家的机构,没有靠财政负担的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但文明进化的中原国家既然已不可能回到像貉国那样的原始状态,怎能实现像貉国那样的税收制度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收得多越好,像暴虐的夏络那样,模征暴敛,把人民逼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只有恰到好处,才是儒者的追求。
14、(1)远离尘嚣、孤傲清高、闲清雅趣、闲适自在的作者形象。
(2)这两句描画出北村农家生活场景:桑树枝上斑鸠鸣叫,农人忙于下田播种,在烟气缭绕之中,传出人们的交谈声,春茶大约收起来了,村里人在烘烤茶叶。农人的收获里也有可供自己享用的一份吧!对于“野夫”而言,那份宁静与恬淡从农家生活场景里表现得鲜明突出。
15、(1)八百里分麾下炙(2)夙兴夜寐(3)水随天去秋无际(4)吴楚东南坼
(5)百步九折萦岩峦(6)奈何取之尽锱铢(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诚宜开张圣听
16、BE(B“发现奥秘”错,E“找寻朋友的渴望”错)
17、(1)突出主旨,表现主人公对发现的美好生活的珍惜;(2)承上,体现生活的自在;(3)铺垫,为上大学后怀念家乡的生活作铺垫。
18、前一个“孤独”指的是生活富裕之后,过去为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奔波劳累不复存在了,自己不再被家人所需要,是指生活的孤独。后一个“孤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失,自己成为别人嘲讽的对象,没有朋友,得不到“学问”上的共同探讨,是指精神上的孤独。
19、探究原因:(1)在心中保留那一份美好;(2)对获得的朋友以及共同度过的美好夜晚,害怕因久处二丧失;(3)上大学是一个错误,对大学生活的失望;
(4)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举例分析(略)
20、参考答案示例:(1)孝情滔滔,辞官顺私,李密陈情意切切
(2)冷月岸边,司马作文叹谪情
21、参考答案:季康子问政,答以“为政以德”,因为他是国之重臣(2分);齐景公问政,答以“礼节秩序(君臣之礼)”,因为他是一国之君(2分)。参考资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参考译文】【注】1)子贡:孔子的弟子2)问:请教。3)政: 治理国家的方法4)足:使„„充足5)食:粮食6)兵: 军队,战备,兵力7)信: 信任;信仰。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政府信任了。”
【主要观点】对一个国家来说,军备是重要的,财富也诚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互相信任。只要有了这一条,兵器、粮食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这一条,即使兵器充足,粮食充盈,国家也是危险的。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参考译文】【注】①无道:指无道的人。②有道:指有道的人。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④偃:仆,倒。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主要观点】孔子为政反对杀人,主张“德政”,主张为政者以自身好的品行和做法去影响他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参考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国君做好国君的本份,官员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父母像个父母,子女像个子女,政治自然清明,国家自然就能够管理好。”
【主要观点】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来保证。
22、加强区域联动,严控机动车污染。
-作答注意事�-
考��r�g:120 分�
�}型�}�担�
�B�x�耦}共 23 �}
�B非�x�耦}共三大�}
作答方式:
�B�x�耦}用 2B �U�P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r��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B非�x�耦}用黑色或�{色�P在「答案卷」上作答
�x�耦}答�e不倒扣
第一部分:�x�耦}(��54分)
壹、�芜x�}(��30分)
�f明:第1�}至第15�},每�}�x出一��最�m��的�x�,�耸驹诖鸢缚ㄖ�「�x�耦}答案�^」。每�}答�Φ�2分,答�e不倒扣。
1. 下列文句中,有�P「生」�c「身」二字的使用,完全正�_的�x�是:
(A)小林的父母在那�隹针y中幸�身�,遭遇了�K生�y忘的��v
(B)在二次大�鹬校�不少�q太人�榱巳松戆踩�,不得不�[�m自己的生世
(C)�m然出身不佳,他仍努力向上,�K於�@得多人��生�y求的工作�C��
(D)老李�`信算命而自怨身不逢�r,久久抑�d�y平,竟因此�p生,令人惋惜
2. �h字的部首具有表意的功能,例如「示」部的字多�c神�`概念有�P,下列��Α甘尽共孔忠饬x的�⑹觯��e�`的�x�是:
(A)祖、�o、神、社等字�c神�o之意有�P
(B)祝、祈、�、祠等字�c祭祀之意有�P
(C)福、祥、�、�等字�c福祉之意有�P
(D)�、祟、祆、禁等字�c�牡�之意有�P
3. 下列各�M文句中,�冗B用�底值谋磉_意�x方式,前後不同的�x�是:
(A)「什一」,去�P市之徵,今�未能/持戟百�f,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扇��u犬�/四�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W毛「八九」已成霜,此�H逢春只自��/溪回山石�g,�n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汀溉�五」少年日,把酒��春�a生�t
4. 下列各�M文句中,�鹊恼Z�~意�x相同的�x�是:
(A)「小人」有母,皆�L小人之食矣,未�L君之羹/「小人」姓��名青,原是此�g光明寺�N菜�@子
(B)姊妹弟兄皆列土,「可�z」光彩生�T�簦��c其�f我的�打�恿怂�,倒不如�f是我那副「可�z」相令人同情吧
(C)君子�o�K食之�g�`仁,「造次」必於是,�沛必於是/��玉自知�@��f的「造次」了,後悔不�恚�登�r�上�t�起�恚�低著�^不敢�t一�
(D)桓公�c�f公既盟於��上,曹沫�特笆捉冽R桓公,桓公「左右」莫敢�樱�妖王笑道:那包袱也�o甚�N值�X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f帽子,背�M�聿鹣醋鲅a�r
5. 「阿堵」是六朝以�砹��的�Q代�~,�q如�F代所�f的「�@��」。《世�f新�Z》��d雅尚玄�h的王衍不屑�v「�X」字,而�Q之「阿堵物」,因此後世文人多以「阿堵物」�Q代�X。下列文句中,「阿堵」所�Q代的�ο蟛皇恰稿X」的�x�是:
(A)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H�号�,�「阿堵」移
(B)�O�z老�M�w不得,但坐�L��俸�X。此身不堪「阿堵」役,��待秋�L始投檄
(C)秀才�`喜,自�^暴富,�之,入室取用,�t�M室「阿堵」物皆��跤校�惟母�X十�N枚寥寥尚在
(D)��L康��人,或�的瓴稽c目精。人��其故?�曰:四�w妍蚩,本�o�P於妙�;�魃��照,正在「阿堵」中
6. 下列文句中的�Z�~,�凫镀��x�}�~的�x�是:
(A)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之生�x
(B)昭�殿�Y「恩�邸菇^,蓬�R�m中日月�L
(C)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y,其速�所矣,�r至而求用,恐�o及也
(D)故�槿司�者,正心以正朝廷……正�f民以正四方。四方正,「�h近」莫敢不壹於正
7. 子曰:「吾�c回言�K日,不�`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l。回也,不愚。」下列有�P《��Z》�@一章的��,�⑹稣��_的�x�是:
(A)文中「�l」字,意指�回�l��向�W,�芬酝��n
(B)「省其私」,乃指�回�r�r反省自己有�o�^失偏私之�
(C)�目鬃釉��f「��毅木�G,近仁」,可知孔子欣�p�回「不�`如愚」的.表�F
(D)由「回也,不愚」看出,孔子�J�轭�回不像表面上的唯唯�Z�Z,而是既能知,且能行
8. 下列《��Z》文句,解�正�_的�x�是:
(A)「子食於有�收咧��龋�未�L�也」,反映孔子哀人之哀、��人之��的�驯�
(B)「古之�W者�榧海�今之�W者�槿恕梗�意�^古之�W者心存一己,今之�W者心存社稷
(C)子���「君子亦有�汉酰俊箍鬃哟鹨浴赣�骸�悍Q人之�赫摺梗�可知孔子���那些�Q��樯啤⑹欠遣环值娜�
(D)「君子�V於�H,�t民�d於仁。故�f不�z,�t民不偷」,後�删湟庵^人民珍惜故�f之物,�t可免於因�T乏而�楸I�
9. (甲)�f古丹心盟日月,千年�x�獗泶呵�
(乙)未劈曹�B千古恨,曾�t�P臂一��@
(丙)天意欲�d��,到此英雄�y用武
人心�q慕�,至今父老尚�Q王
(丁)由仁居�x,��蛩础⒂��、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B�猓�充�烹[、羞�骸⒐Ь础⑹欠侵�心
上引�β�各�一�v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_的�x�是:
(A)�P羽/扁�o/�羽/孔子 (B)�P羽/�A陀/�羽/孟子
(C)文天祥/�A陀/��邦/孔子 (D)文天祥/扁�o/��邦/孟子
10. 下引文字,依文意排列,�序最恰��的�x�是:
「若�升於高以望江山之�h近,
(甲)吾亦不能言也
(乙)凡工之所不能��者
(丙)嬉於水而逐�~�B之浮沉
(丁)其物象意趣,登�R之�罚��[者各自得焉
其�槲��其大概焉。」(�W��〈真州�|�@�〉)
(A)甲丁乙丙 (B)乙甲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甲乙丙
11. 斟酌下列文句,□□中最�m合填入的�x�是:
(甲)上海的�i堂,�l�碘��f,�v、�M、斜、曲,如入迷魂�,每�檬⑾模�溽暑□□,大半��都市�在昏赤的炎�F中(木心〈�那暗纳虾H恕担�
(乙)食堂�e面的�艄�纳习虢氐牟A�透�^�恚�映著棕�t色油漆的�框,和食堂�e的�F�猓�□□成一片����的光��,是那�拥目~�又�幻(�_�m〈�舻碾S想〉)
(丙)�|�I的滋味他�是第一次��到。心�^有一�N沈��的空�,不�嗟亍酢踔�他,�g刀�g�磨著他。那�N痛苦是介於牙痛�c��心之�g(���哿帷堆砀琛罚�
(A)�`炙/迷�鳎�折�v (B)蒸�v/氤�瑁�咬��
(C)侵凌/交�/�m�p (D)�u人/�s揉/煎熬
12. 《知音── 古典吉他入�T》一��之命名,巧妙�Y合「音」之「知」�c「古典吉他入�T」的�P,令人印象深刻。下列��籍命名手法�c此相似的�x�是:
(甲)《露骨── X射��n案》
(乙)《�天── 宇宙若比�》
(丙)《阿里山── 永�h的�u木�F林原�l》
(丁)《狂�L暴雨── �U�L、�Z�L、���燥L》
(戊)《拈花惹草── �易��用的插花技巧》
(A)甲丙丁 (B)甲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13. 斟酌下引文字,□中最�m合填入的�x�是:
六�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也者,志吾心之��消息者也;《��》也者,志吾心之�o�V政事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也者,志吾心之�l理�文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涡罢�者也。(王�明〈尊��w�〉)
(A)易/�/�Y/�� (B)易/�罚��Y/� (C)�/�Y/易/�� (D)�/�罚�易/�Y
14. 下列�文中,作者面�Α盖嗌健�r,有�夂�q月之感的�x�是:
(甲)�M眼青山未得�^,�R中�o那�W�z何
(乙)青山不�p年年恨,白��o端日日生
(丙)杳杳天低�X�]�,青山一�是中原
(丁)眼看青山休未得,�W垂�A�摘空�l
(戊)我�青山多�趁模�料青山、�我��如是
(A)甲乙丁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15. �P於下引文字,�⑹稣��_的�x�是:
三十年代的�r候,�迅曾�c梁��秋展�_多次�P�稹S幸换兀�梁��秋�f�迅把一切主�x都褒�H得一文不值。�迅�t反�g:「你究竟在�f『褒』�是在�f『�H』?褒就是褒,�H就是�H,什�N叫做褒�H得一文不值?」梁��秋�o�~以�Γ�只是解�回���f,按北京人的用法,褒�H就是指�H。��年�@�龉P�鹚坪豸�迅了�咨巷L,然而�之藩��o法信服�迅之�f,�s也�f不出具�w的理由。後�碓谙愀郏�一位四川籍教授�o他看一幅�小平的�}字:「�v�M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落款有「��迅�」字�樱��不禁�橹�大笑,原�硭��l�F�迅自己也有�c梁��秋�似的用法,�之藩因而�u��迅:泯恩仇指的��然是泯「仇」,「恩」�槭颤N要泯它呢?(改��自�之藩《一星如月.褒�H�c恩仇》)
(A)梁��秋心知�迅的反�g是�Φ模�所以�o�~以��
(B)�之藩�u��迅,可�^是「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C)�小平�}字,�H有希望�、梁二人�P�稹敢恍�泯恩仇」之意
(D)�迅事後自�X���~�Z理,所以作�有「兄弟在」、「泯恩仇」之�Z
�E、多�x�}(��24分)
�f明:第16�}至第23�},每�}的五���x�各自��立,其中至少有一���x�是正�_的,�x出正�_�x��耸驹诖鸢缚ㄖ�「�x�耦}答案�^」。每�}皆不倒扣,五���x�全部答�φ叩�3分,只�e一���x�可得1.5分,�e���或���以上�x�不�o分。
16. 下文取自�W路新�,文中�B接�~�用不��的�x�是:
不�季後��毫��大,王建民仍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6日�μ焓怪��鹜兜没⒒⑸��L,完全不�菜�B球�T的稚嫩生��。撇�_七局下失投不�,王建民先�l 6又2/3局只有1分�失的���菅莩觯��隔海加油的���惹蛎耘c有�s焉。然後阿民�]能拿下季後�首�伲�成�椤��洲第一人」,而且�馁�後�友、教�的反��,可以�_定的是,只要洋基能一路挺�M世界大�,阿民不愁�]有上��C��。但是阿民的菜�B球季�能��造多少「�@奇」?值得期待。
(A)「不�」季後��毫��大
(B)「然後」阿民�]能拿下季後�首��
(C)「而且」�馁�後�友、教�的反��
(D)「只要」洋基能一路挺�M世界大�
(E)「但是」阿民的菜�B球季�能��造多少�@奇
17. ��ο铝泄盼拿�篇�热荩��⑹稣��_的�x�是:
(A)�K洵〈六���〉藉�六���T秦之弊,�I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K�Y〈前赤壁�x〉藉��c不�之�q�C,表�F作者通�_的人生�^
(C)�n愈〈���f〉藉�文李蟠的�C��,批判�r人一味崇尚佛老的�L��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藉「始得」二字,表�F作者初次�さ眯撵`寄�的喜��感受
(E)�炎武〈廉�u〉藉�「士大夫之�o�u,是�^���u」,寄寓作者�σ状�之�H,士人��的感慨
18.近年知性之旅甚�榱餍校�或依��作家生平��v、作品�热菀���文�W之旅;或依���v史掌故、地理�h境���古�之旅。下列�文之旅的主�},�c作品�热菹嚓P的配���x�是:
(A)右����之旅── 曾�〈墨池�〉
(B)�[�@�p花之旅── 陶�Y明〈桃花源�〉
(C)�r田酒�l之旅── �W��〈醉翁亭�〉
(D)民俗曲�之旅── �Ⅸ�〈明湖居���〉
(E)赤壁泛舟之旅── �K�H〈州快哉亭�〉
19. �h代�c唐代同�橹���v史上文治武功皆有可�^的�r期,下列�P於�h唐文�W的�f明,�⑹稣��_的�x�是:
(A)�h代散文的代表是《史�》,唐代散文的代表是�髌�
(B)〈古�十九首〉出�F於�h末,代表五言�的正式成熟
(C)�h代�犯��富有����精神,唐代新�犯���右嚓P注社���F��
(D)近�w�完成於唐代,形式精整,表�F古典�的�ΨQ美、�律美
(E)高�m、岑��樘拼��塞�的代表作家,王、孟浩然�樽匀辉�的代表作家
20. 下列�句表露�人心中悠然自得之�返倪x�是:
(A)�淡�L�p近午天,傍花柳�^前川。�r人不�R余心�罚��⒅^偷�f�W少年
(B)渺渺孤城白水�h,舳�A人�Z夕霏�g。林梢一抹青如��,��是淮流�D�山
(C)昔日�}�p不足�F,今朝放�思�o涯。春�L得意�R蹄疾,一日看�M�L安花
(D)中�q�H好道,晚家南山陲。�d�砻开�往,�偈驴兆灾�。行到水�F�,坐看�起�r。偶然值�叟,�笑�o�期
(E)�ν夂�魇账E北,初�涕�I�M衣裳。�s看妻子愁何在,漫卷���喜欲狂。白日放歌��v酒,青春作伴好��l。即�陌�{穿巫�{,便下襄�向洛�
21. �P於下引文字,�⑹稣��_的�x�是: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之而泣,其母曰:「女�,�反�榕��㈠椤!蛊捱m市�恚�曾子欲捕彘�⒅�,妻止之曰:「特�c���蚨�。」曾子曰:「��悍桥c�蛞玻��悍怯兄�也,待父母而�W者也,�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n非子.外�φf左上》)
(A)「其母」指曾子之母
(B)曾子�J�椋杭幢闶�Υ�孩童也要遵守�Z言
(C)�摹概��,�反�榕��㈠椤挂痪洌�可知��寒��榕���
(D)「曾子之妻之市」,前後���「之」的�~性、意�x皆相同
(E)「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前後���「子」字所�Q�ο蟛煌�
22. �P於下引文字,�⑹稣��_的�x�是:
至幕府,�V�^其麾下曰:「�V�Y��c匈奴大小七十�N�穑�今幸�拇�④�出接�斡诒�,而大�④�又徙�V部行回�h,而又迷失道,�M非天哉!且�V年六十�N矣,�K不能��Φ豆P之吏。」遂引刀自�q。�V�士大夫一�皆哭。百姓�之,知�c不知,�o老�呀�榇固椤#ā妒酚�.李�④�列�鳌罚�
(A)「�Y��c匈奴大小七十�N�稹梗�是李�V自�@年事已高,�s仍��c匈奴多次作��
(B)「�M非天哉」,是李�V慨�U既奉命�@�h路,竟又迷路,一切命中注定,�o可奈何
(C)「不能��Φ豆P之吏」,是李�V自�^�y以再次面�φ乒苄谭�律令的官吏,承受屈辱
(D)「一�皆哭」,意�^全�上上下下皆痛哭,表�F李�V在�中深孚�望,�O受士卒�鄞�
(E)「知�c不知」,是指有受教育�c未受教育者;「�o老�选梗�是指不分老少,二句都表�F李�V深得民心
23. �P於下列�墒淄醢彩��,�⑹稣��_的�x�是:
沈魄浮魂不可招,�z�一�x想�L�恕:畏僚e世嫌迂�N,故有斯人慰寂寥。(〈�孟子〉)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K欲付何人?���r�l��q承�`,末俗��更�y真。
糟粕所�鞣谴饷溃�丹青�y��是精神。�^�^�M�M高�t意?��守千秋�上�m。(〈�x史〉)
(A)「何妨�e世嫌迂�N」二句,�@示了王安石自比孟子,目空一切的自傲心理
(B)「�z�一�x想�L�恕怪�情�选⒄Z意�c「�L�展���x,古道照�色」大抵近似
(C)「行藏」一�~,意指�M退出�,�Z出《��Z.述而》:「用之�t行,舍之�t藏」
(D)〈�x史〉一�,表�_了王安石�κ����d及其��喙��^是否真切、允��的�|疑
(E)二�都流露出王安石的孤寂、�o奈,也流露出自身理想、信念、行事、人格不被了解、缺少知音的感慨
第二部分:非�x�耦}(共三大�},��54分)
�f明:�依各�}指示作答,答案�毡��在「答案卷」上,�K�嗣黝}�一、二、三。
一、�Z文修正(��9分)
�Z文的使用需要注意�龊稀�ο蟮姆�e,不同的�龊稀⒉煌�的�ο螅�都有它不同的�Z文表�_方式。例如上台演�v和平日死�h之�g�f�便大不相同,而��作文章和口�Z�⑹鲆步^不���完全�]有差�e。下面是一篇�}�椤高�狻沟闹�W生作文,即使�翰豢�]文字的��美�c否,其中除了以下�f明文字的�例之外,尚有九���予修正 ──或使用了不��的俗�Z、口�Z、外�碚Z,或犯了�Z法上的�e�`,或是受媒�w、�W路流行用�Z�`�В�或以�D案代替文字,�加以挑出,�K依序�颂�(1、2、3…… 9)改正之。
【�f明】例如文中「3Q得Orz」即�椴划�用法,3Q意指「thank you」,Orz�t藉三字母表示「跪拜在地」之�睢8恼�之方式如下:
3Q得Orz → 感�x得五�w投地
今天我��班的����在有�蛩ィ��_朝���r被�W�罩魅吸c名,�f我��班秩序不良而且教室�h境�v�y。我��班����獾讲恍校�回到班上�擂o�斥大家一�D,��我��究竟安什�N心?林大同立刻�e手�l言�f,我��一定��好好做反省的�幼鳌Pl生股�L�q�t著��缀蹩� ::>_<:: 了,他拜�大家每天�_��打�撸�他一定3Q得Orz。王明��班上的星座�_人到底我��班�楹稳绱�r�不��,接二�B三被挨�R受�P。更�K的是,班上的蒸�箱莫名其妙又�牧耍�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偶�猕梢�死,����昨天�槲��涞谋惝�,本�矸鄄诲e吃滴,�s�成�y以下�驳睦滹�。想不到今天�@�N倒楣,昨天真不��信�L�o股�L的�,到�W校理�部去理一�w一百�K的�^,今天�不是一�又T事不�!
二、�h��u述(��18分)
���x下列�Y料後,分�e���老��甲、家�L、�巧�的�^念、�B度,各��一段文字加以�述。
(甲)老���c家�L的�υ�
老��甲:「�擒�士同�W是我��班最��秀的�W生,天�Y��f,不但有�^目不忘的���力,�道硗普��c��能力也出�拔萃,任何科目都得心��手。更可�F的是,他勤勉好�W,心�o旁�,像大�接力、啦啦�等都不�⒓印N蚁耄�他��聿皇强忌厢t�W系,就是法律系,一定可以�樾��光!」
家�L:「我��做家�L的也是很�_明的,只要他�P淖x��、光耀�T楣就好,��聿灰�他浪�M�r�g做家事。老���J�樗��m合什�N��M,我��一定配合,反正�t�W系、��C系、法律系、�金系都很有前途,一切就都拜�老��了!」
(乙)A同�W疑似偷�`事件
A生:「老��,我�]有偷�|西!�擒�士��值日生也在�觯�可以�槲易髯C!」
�巧�:「我不知道,我在算��W,�]有注意到。」
老��乙:「�擒�士,�@�P到同�W的清白,�再仔�想想,你���扇送�在教室,一定有印象的!」
�巧�:「我已��f了我在算��W,哪��知道啊!而且,�@干我什�N事?」
(丙)生物社社�LB�c�峭��W的�υ�
B生:「你不是不喜�g小�游�幔�槭颤N要加入生物社呢?」
�巧�:「我��砣绻�要申��t�W系,高中�r代必�有一些���成果,而且社�F��也�{入�分,�⒓由�物社���很有利。」
B生:「我��很�g迎你,但是社�F成�T要�值照�社�k的小�游镟福 �
�巧�:「�]有搞�e�幔课沂�⒓由�物社�碜���的,又不是�⒓��物社!」
(丁)同�WC的描述
「�峭��W功�n好好,好用功喔!不但下�n�r�g不和我��打屁聊天,而且�φn�I好�W�,只�x�n本和�⒖��呢!像我�劭葱≌f,他就笑我�o聊又浪�M生命。唉,人各有志嘛!我想他��硪欢��考上很好的大�W吧!」
三、情境��作(��27分)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以「雨季的故事」�轭},�O想情境,接�m下列文字,���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L不限。
雨季��r,石�^上面�L了些�G�q似的苔�。雨季一�^,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_著小小�{花白花,有��_蜘蛛在旁�爬。河水�氖�罅�g漱流,……
【注意】��作�r,�榍笪恼峦暾�呈�F,上列引文�照�抄�,否�t扣分。
适用:全国各地区
2010年高考作文内容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贴近生活。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查人生哲理、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学会认识、理性分析、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内容。2010年其内容更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侧重在“和谐稳定”、“关注民生”、“敬业奉献”、“爱国创新”、“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经济危机”、“大中专学生就业”等,其内容会与现实紧密联系,体现“文章合为时而作”的原则。
二是作文类型稳中求变。2010年,高考作文类型仍是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含漫画作文)同时出现。随着自主命题的省市不断增加,尽管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仍是今后的命题趋势。为此,话题作文将继续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则相对稳定。
三是要求限制增加。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重点加强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同时,一些省市,对作文体裁进行了限制,有的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或材料作文的 “文体自选”,转为了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这些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考生的写作文风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文体有了严格的限制,那种无病呻吟、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
新材料作文在2010年将会出现在更多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为此,考生要多做一些新材料作文的练习。
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前些年的材料作文而言,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文类型。这种新材料作文具有高度的“四自”开放性,又有严格的“三不”限制性。它一般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类作文,既考查 学生阅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恰当确定角度和写作的能力,是高考作文考查频率很高的一种作文类型。
具体说来,写作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细读所给材料,划出关键语句
阅读所给作文材料时,要采用细读的方法,把握材料的大意,在能帮助理解题意的关键语句上作好标记,以准确筛选出重要的信息。
二.分析提取关键词,概括出材料大意
阅读所给较长的材料时,如重点不集中,可通过对材料分析、筛选、提取、归纳等方式,找出相关信息,从而概括出材料的主旨。也可从分析材料中的原因入手,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从而确定出恰当的角度。
三.巧妙借助联想,准确提炼中心
有些材料,有时不易筛选出关键词句,可通过细读、分析,理解材料中蕴含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弄清材料的指向,依据材料进行阐发、联想和引申。
对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阅读时,要善于借助联想,用生活、学习中的现象与材料中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类比点,由物及人、由事及理,从而提炼、确定好中心。
四.确定恰当角度,注意辩证关系
写新材料作文,选择恰当的角度是非常关键的。阅读所给材料时,尽量多找出一些角度,即找出材料的多侧面意义,加以分析、比较后,要选取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最能显示材料
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材料如能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即能辩证地立意,那么,一定要选取具有辩证关系的角度立意,因为这样最能显出文章的深度,最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五.精心列提纲,作文内容要与原材料的中心相符
确定好角度后,考生可用6-8分钟的时间精心列出写作提纲,而这一重要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要注意选取与所给材料的指向相符的素材行文,以使所写出的文章的中心与所给材料显示出的中心保持一致,从而做到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新材料作文预测
【预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叫玛丽,一天她打开房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地看着她。玛丽微笑着面对那个凶恶的男人说:“是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玛丽边说边让男人进屋,她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我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在玛丽的微笑里,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他有些结巴地说:“谢,哦,谢——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走了。他在转身离去时,突然对微笑着的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前,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重点分析材料中的原因与结果。歹徒为什么放下屠刀?其原因就是歹徒被小姑娘的微笑所感化,小姑娘遇到危险情况能凭借良好的心态化险为夷,可见是微笑的心态所起的作用。
据此,可确定出与所给材料主旨相符的角度:1.微笑的力量2.微笑心态的作用3.要冷静地应对非常情况
写作时,要围绕所定角度恰当选材。所给材料可用可不用,如用,就要高度概括或化用,决不能按原材料照搬或复制。
写作时,既可从正面写微笑心态的好处,也可从反面论证不良心态的后果。如写记叙文,就要注意体现记叙文的要素,事例要典型,描写要生动,交代要清楚明白;如写议论文,论点要鲜明、突出,注意运用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文中的典型事例不要过详,议论要画龙点睛,中心突出。
【预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地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去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
这是一则比喻型的材料作文,也可看作寓意型的作文。材料中的水和岸是相互制约,又互相依存的关系。由此及彼,由物到人,巧妙地产生联想,恰当选准角度,是写好这篇材料作文的关键。
按照审题的步骤,可这样抓关键,定角度:材料中的水与岸原来是什么关系?水为什么要冲
垮堤岸?冲垮堤岸后的结果如何?
这样一找原因,看结果,写作的角度便很明显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重点语句,角度可定为:
1.和谐创造美好2.相互制约与依存3.自由与约束4.生存的价值5.情感与理智
【预测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陶醉。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一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 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中的仙女如一位心理医生,为玫瑰医治心里的创伤。仙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言语中多有褒扬,使玫瑰易于接受,心情舒畅。
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生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天为自己的短处而悲伤苦恼,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带着自信上路,那么,他将会有一路的收获,他将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春天。
基于此,文章的写作角度可定为:
1、用你的长处享受人生
2、而不要整天为弱点烦恼
3、带着自信上路
4、发挥你的长处
5、要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人
【预测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智商一流且有大学文凭的才子决定“下海”做生意。
有一位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时,他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元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忧郁中度过。两三年了,他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事无成的人,犹豫不决,光说不做;取得成功的人,辛勤耕耘,只做不说。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那些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材料中的才子,总是在犹豫中,从不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行动之中,因此碌碌无为,毫无收
获;而农夫辛勤耕耘,用心专一,因而有了收获。材料通过对比,告诉我们:“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一个人只会立志,只会思想,而不去实施行动,他只能万事成蹉跎。
因此,作文的最佳角度可定为:
1、理想与行动;
2、光说不做与只做不说;
3、犹豫与耕耘;
4、成功与失败;
5、常立志与立志长。冲垮堤岸后的结果如何?
这样一找原因,看结果,写作的角度便很明显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重点语句,角度可定为:
1.和谐创造美好2.相互制约与依存3.自由与约束4.生存的价值5.情感与理智
【预测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陶醉。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一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 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中的仙女如一位心理医生,为玫瑰医治心里的创伤。仙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言语中多有褒扬,使玫瑰易于接受,心情舒畅。
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生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天为自己的短处而悲伤苦恼,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带着自信上路,那么,他将会有一路的收获,他将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春天。
基于此,文章的写作角度可定为:
1、用你的长处享受人生
2、而不要整天为弱点烦恼
3、带着自信上路
4、发挥你的长处
5、要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人
【预测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智商一流且有大学文凭的才子决定“下海”做生意。
有一位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时,他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元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忧郁中度过。两三年了,他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事无成的人,犹豫不决,光说不做;取得成功的人,辛勤耕耘,只做不说。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那些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材料中的才子,总是在犹豫中,从不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行动之中,因此碌碌无为,毫无收获;而农夫辛勤耕耘,用心专一,因而有了收获。材料通过对比,告诉我们:“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一个人只会立志,只会思想,而不去实施行动,他只能万事成蹉跎。
因此,作文的最佳角度可定为:
1、理想与行动;
2、光说不做与只做不说;
3、犹豫与耕耘;
4、成功与失败;
下面将从高考语文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高考语文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
1、试题设问的开放性。
在2009年、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中, 许多试题的设置都体现出了开放性的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答模式, 阅读探究题的多角度, 仿写句子的自选对象, 话题作文中的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等等。
这些开放性的变革, 能让考生表达出“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个性思维, 让我们的考察从固有的知识体系扩展到能力水平。从而选拔出真正有见解、有能力的创新式人才, 而不是“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2、答案设置的多元化。
从近两年来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 答案多元不惟一是语文试题的突破, 也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志。设置了多元答案, 考生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 也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例如:200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第 (4) 小题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答案】
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 “知识”指科学知识。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 “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 “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在这一题目的答案中, 明确指出三个角度的参考, 这样就可以使考生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固有的思维而绞尽脑汁地猜想。从而使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 积极思考, 主动作答, 而不是被动地成为答题的机器。
3、阅卷标准的多元化。
例如:在上一题的给分标准中, 有这样一句说明——“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这样就肯定了多元化的存在, 阅卷老师则无需像以前那样硬套答案, 可以选择采意给分而不是采点给分。应当说, 此特点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高考试题的开放性设问, 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答题时间中展现自己最佳的能力;也可以使我们的试题突破限制, 考察到更为全面、客观的结果。
无论是对于考生或是对于命题者, 开放性试题带来的, 不仅仅是拓宽的领域, 更是“双赢”的精彩。
但同时, 我们必须认识到开放性试题, 它设问的开放性, 绝不是漫无边际地胡乱发问;考生思维的多向度, 绝不是任由他们信马由缰;答案的多元化, 也不是让考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因此, 开放性试题的开放, 并不是无目的、无条件的开放, 而是在开放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 可以说, 开放性试题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弄清开放性试题中包含着哪些限制性因素, 对教师的教学、对考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试题的限制性
1、设问中的提示角度对考生思维多向度的限制。
例如: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第 (4) 小题
“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 有主题思想, 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 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8分)
此题便是开放性的设问方式, 可以让学生有多角度的思考。但是, 设问中又明确了三个方向, 学生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作答。命题中的限定角度, 就好像是风筝的引线, 它既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 也掌控风筝的起降安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定性和未知性的特点, 如果不加限制地任其“天马行空”,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不是个性的张扬, 而是叛逆的背离。
因此, 开放性试题中的提示角度对考生的思维多向度有一定的限制,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限制, 才能使考生不“任意胡为”, 才能使阅卷有章可循, 从而保证了考场竞争的有效与公平。
2、材料主旨的暗示性对题目设问开放性的限制。
例如: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第17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 自选话题, 另写两个句子, 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情谊就像一座山, 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 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 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 而在于适时。
题目中对仿写的对象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 考生可以自选话题。但是, 通过对例句中“情谊”、“援助”两词的分析, 可得出两者均为积极阳光的正面事件, 而整个语段也充满了褒扬与赞美。因此, 考生选取话题也应符合例句的倾向性, 要回避反面、消极或低俗的话题, 才能够保证语段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像这样暗含要求的开放式命题, 还经常出现在作文中。尽管很多作文题目或话题中都没有明确的范围限制, 显得十分开放, 但是命题中所提供的材料, 往往已经暗含了命题人的感性倾向或意图所指。因此, 考生面对开放性命题时, 切忌“得意忘形”, 应该从材料的暗示角度入手, 仔细分析题意, 确立准确中心。
二.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 课堂教学开放化
基于开放性试题的特征,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旧貌换新颜”, 融入开放性的特征。在处理教材文本时, 采取开放性的设问, 允许多元化的答案, 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创新的角度对约定俗成的旧有概念大胆质疑, 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课堂中存在的分歧, 也要正确的对待, 鼓励一切有独创精神的思考, 不打压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还可以组织课堂辩论, 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 常规训练细节化
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是建立在一定限制的基础上, 不是绝对的大开大放,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还应该针对答题细节来规范学生的相关训练。
刚刚接触开放性试题, 学生难免会出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情况, 教师应在日常训练中, 从审清题干限制、选择适当角度、理清答题思路等方面, 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并辅助相关练习, 帮助他们把握开放性试题的注意细节。
(三) 试题解析类型化
语文试卷中的开放性命题主要设置在主观题中, 由于主观题的类型是固定的, 因此开放性命题也可以就此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性。
诗歌鉴赏中的开放性命题, 主要设置为鉴赏的自选角度和对诗歌的自我评价;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开放性命题, 主要设置为小说的情节是否合理、小说主题的自我评价;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开放性命题, 主要设置为对传记主人公的经历或品质的评价、对传记某一艺术手法的评价;
作文的开放性命题, 主要体现为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等方面。
教师指导学生宏观的分析试卷, 就不难发现很多开放性命题都具有规律性, 利用这些规律, 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类型, 并辅以针对性的训练, 势必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文字练笔日常化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多元化的, 很多试题的答案甚至是不确定的,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能够把自己独特的见解用流畅且优美的文字呈现出来。文字功底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因此文字练笔应该日常化。但练笔不必拘泥于作文或日记, 其实语文课堂中的很多内容, 都可成为练笔的素材:一个仿写句子、一个漫画描述、一个新闻点评……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吧!
摘要《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顺应这些要求,近年来,各套高考语文试卷都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分值,加大了考查力度。因此,对开放性试题的解读成为了摆动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开放性试题的限制性因素和教学中的应对方法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题型,力图对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开放性试题试题特点限制因素应对方法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顺应社会重视人才人文素养的形势。逐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就是这一转变的突出表现。开放性试题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开放性试题大多出现在阅读(包括现代文大阅读和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题中。本文试图通过解读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来探索教学中的应对方法。
先看几道高考试题:
例题一:[2008年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发你的真挚感情。
例题二:[2008年湖北卷第21题]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己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例题三:[2004年浙江卷第16题第2小题]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两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1)试题设问的开放性。以上三例试题的设问都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无论是为图片配写几句话还是续写电影脚本抑或是就词的表达内容谈看法,考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多角度答题,能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考查内容的广泛性。如例题二,考生答题时首先必须构建诗歌意境,其次要感知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第三要合理想象出符合主人公心灵世界的动作、神态,最后必须用简明连贯的语言加以表达。此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答案设置的多元化。与设问的开放性相对应,开放性试题的参考答案也呈现多元趋势。如例题三,参考答案设置了三种,考生无论就哪一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均可。
(4)考查考生思维的多向性。回答开放性试题,考生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和回答问题,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还必须运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多种思维方法才能圆满答题。
二、开放性试题中的限制性因素
开放性试题设问的开放性,绝非漫无目的地乱问一通:考查内容的广泛性,也绝非毫无拘束地信马由缰:答案设置的多元化,更不是毫无限制地为所欲为:开放性试题在开放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两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此前提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戴善镣铐在舞蹈。弄清开放性试题中包含的限定性因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重要意义。
(1)材料的确定性对考生思维的限制。回答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进行开放性思维,但思维过程受制于材料(文本)。如例题二,试题材料——诗歌——已经限定,考生答题时就必须仔细品味诗句,在诗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思维,任何超出诗句的想象思维都是无本之木。
(2)教材理论对答案多元化的限制。开放性试题的多元化答案中的“每一元”都力求做到与教材理论相联结。如例题三,答案中的三种理解都没有脱离教材理论:无论是“平林笼烟”、“寒山凝碧”,还是“宿鸟归巢”、“长亭短亭”,都是撩人情感引发思念之景,此时到底是谁思念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是否熟知教材中常见的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正因为这种限制,开放性试题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3)考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对思维多向性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受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等限制,这必将影响考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发挥。
三、应对开放性试题的方法
(1)夯实基础,提高考生语文素养。诚然,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能力,但一切能力都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通过狠抓基础来提高考生认识能力、文化品位、才情秉性等。只有固本才能自强,才能在答题时厚积薄发。
(2)训练思维,培养考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更需要培养考生多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培养考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避免答题时缩手缩脚,答案平平庸庸。
(3)关注生活,提高考生感悟能力。“生活语文一相逢,便胜却题海无数。”开放性试题大多与生活紧密相关,很多试题要求考生联系自身作答,因此对生活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4)辩证客观,既要大胆解读又不做偏颇之解。无论题目怎么开放,都有其限定性。考生必须找准限制信息,客观答题,切不可走极端。
【武汉高考语文试题】推荐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06-12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12-07
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试题05-27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05-28
高考语文试题病句分类06-22
语文高考试题作文09-12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06-30
武汉市元调语文试卷11-21
2022年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试题11-02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质疑指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