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推荐11篇)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1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1

勇气产生于斗争中,只有斗争,才能突破自我,完善自我……

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远方的山峦铺上了一层雪,因温度的缘故,山包好像一个个抹了奶油的黑色布丁,在懒洋洋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舒心。

我再次回到滑雪道的起始处,眺望着那遥不可及的终点,心中不免一阵痉挛,已经六次摔倒在雪地里,不知道这一次是否成功。我快速地滑下,迎面飞来的冰渣犹如箭雨一般向我袭来,击打在护镜上“呯呯”作响,呼呼的风从我耳边掠过,犹如巨人的呐喊。

我再一次倒在了同一棵树下。由于躲闪不及,撞在了树上。虽然戴着头盔,但我仍然感到眩晕。树上发的积雪因为我的撞击全都洒落下来,像被子一样将我埋在雪下,显得格外滑稽。

我颓废般瘫坐在地上,用力的将薛杖插向远处。又失败了,又在同一棵树下栽倒!我望着这棵树失望透顶。

我决定放弃,但看到了这棵树,这棵将我狠狠地踩在脚下的树,顿时不屈的怒火从我的皮肉中燃起。我便想起了琼恩说的话:“勇气可以战胜一起,甚至是虚无的东西”。

到了!终于到了那棵树前。我用力的向左转身,飞扬起的雪打在了那棵树上,好似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崎岖不平的表层。我竟然绕开了它!我大声的呐喊起来!我能自如的滑雪了!

太阳的余晖洒在森林的表面,一棵又一棵的参天古木好似涂上了黄金。林地里的小湖慢慢变成了黑色。我站在高山上,看着那淡红色的太阳正一点一点地隐蔽在雪峰下。

我坚信,多一份勇气,就多一份希望,就多一份突破。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2

风,完全抛弃阳光中的暖意,一阵比一阵刮得料峭。我关紧窗,任由风东南西北肆虐。无意中,我瞟见了窗户外的几个黑点。

哦,是飞虫。这么冷的天,还有虫子活着,真是难得。它们觉得窗户里面暖和,大概想进来吧。不就几只虫吗?我还是写我的作业吧。将思绪拉回,但是,面前的难题让我陷入困境,每次都在压轴题上卡壳,这似乎成了我的魔咒,郁闷地将书丢到一边……

落寞中,我再次抬起头,想起了刚才的小飞虫,是不是已经冻死了?好奇心使然,我起身再次来到窗户边,哎哟,它们没死。我惊讶地看着它们:那是几只不知名的小飞虫,薄如蝉翼的翅膀似乎快被风折断了,但它们努力地吸附在温暖的玻璃上。

它们就那么想进来吗?这怎么可能,谁让你们是虫呢?

一丝寒风吹过,将它们掀翻了。它们挣扎着起来,没有片刻的停止,又开始向窗户上爬,这样反反复复它从未停止。

风好像有意考验它们似的,其中的两只已经不知所踪了。我开始怜悯仅剩的一只小飞虫,甚至想着寒风不要再吹在它身上。

小飞虫始终是牢牢吸附在玻璃上,偶尔只是煽动下翅膀。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一直没有放弃。哪怕进不了温暖的房间,它终究突破极限,成就自我,活了下来。风停了,阳光出来了,它等来了温暖,迎来了希望。

世间最渺小、最卑微的动物都懂得生存法则:唯有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才能生存。虫尚且知道努力求生,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我呢?有什么理由在温暖的室内自怨自艾呢?

再次摊开压轴题,拿出抄稿纸,我准备实现一次突破……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3

我是一个小小的花蕾,不愿躲在叶片中,我要突破花片的包裹,为春天染上一点属于我的清香。我知道,美丽的蝴蝶能在万紫千红中翩翩起舞,那是它挣脱了蛹壳的束缚,翠绿的秀竹能在春光中婆娑摇曳,那是它顶破了笋壳给它的紧箍。由此,我暗下决心:自我突破!

有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有人用世俗的偏见议论我,但我毫不在乎,我充满了勇气。我信奉雷马克的名言“勇气是年轻人最漂亮的装饰。”我青春,我也爱漂亮。因此,我用勇气来装饰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朵最艳丽的花,开放在花味沁人心脾的花园中。

我参加了“鸿羽文学社”竞选,年段参加300多人,我不紧张,不害怕,因为我不想错过每一次属于我的机会。我要试试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勇气。我不想独自坐在寒风中望着前面的朝阳升起。我相信自己也有那份能力和才气,甚至还有更多的热情和勇气。我不想哪一天后悔地对自己说“对不起!”虽然我没被选上,但我不气馁,我相信自己在不断地突破中,总有一天能当上会员的。

我尽力捕捉每一个机会,总想使自己多一点突破,多一点创新。于是,我偷偷投稿,虽然一直没有回音,但我还是努力使自己微笑起来,让别人知道我是一个阳光女孩。

并不是我的每次突破都失败,我也有成功的时候呀!比如英语竞赛一等奖,舞蹈比赛一等奖,推新人大赛二等奖(而且是自编自蹈的)……

我深深感到,极大的快乐应在极大的“苦难”中去获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收获,有成果的人生,应该时时充满“挑战性”。因此,我跃跃欲试使自己从安逸,平静中挣脱,而后从奋进中获得自由飞奔的乐趣。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很难,很累。但我喜欢,我不断从“自我突破”中,步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4

请问雨过天晴的彩虹有几个颜色呢?答案是:无限个;请问是谁发现出来的呢?答案是牛顿,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色彩,每一样色彩都代表着不同的意象,深入里头,便可以找到他那颜色的哲学。

“轰!”火车发出一声巨响,驶离火车站,我就坐在火车中,漫无目标,任由火车主宰,看是要把我送到遥远的地方,或是要让他在岁月中止步。眼前的景物,是由一根根的电线杆以及一户户的民宅交织而成,不时有大形广告板呼啸而过,有的人守在家,有的人为了生计,到处打拼,四处游走,而我呢?只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会不会太不值得了?

火车慢慢地北上,窗户也由黑白相间,转便为蓝,哇!多湛蓝的海水,海水由浅入深,由动变静,蓝,好比是天空与大海,广阔的体积,让人联想到学习,许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发掘,我们永远学不完,唯有努力不懈才能充实自己。

湛蓝的海,依旧还停留在我的脑海,片刻之间,黑暗暗的隧道包围了我们,寂静的黑,给我们寂静,但也给了我们不安,不知道何时才能发出隧道,不知是否能突破这阴霾,赶快驶离这隧道,好安抚我惧怕的心灵。

忽然眼前为之一亮,天空和海洋互相错纵,亮得使我睁不开眼睛,在隐隐约约之中,彷佛看见了七色彩虹竖立在天空,原来天外面是这么的明亮,这么的漂亮,把自己困在狭小的空间,只是心囚,并不能真正的改变自我,学习七色彩虹,将每一个颜色都显现出来,做一个突破颜色的自我,啊!我懂了!我懂了!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5

阳光,很灿烂。

原本偌大的操场,因为读书节活动的举行,显得有些小而拥挤———全校的师生都在这里席地而坐。舞台并不华丽,相反的,很简单。我的心情却不简单,因为我即将登台演讲一篇读后感。台下十分安静,紧张的气氛挤压得我不敢大声喘气。

前面的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快了,快了,到我了。

我的心狂放不羁,面若涂了朱红的釉彩。“加油啊”,“我看好你哦”,“别紧张,相信自己能行”,同学们的鼓励洋溢在耳际,瞬间,一股暖流浸泡着我的心。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打颤。紧张,恐惧,胆怯,当然还有温暖,各种情绪掺杂在一起,除了百感交集,好像没有别的词儿来形容了。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起初还算顺利,但由于我心猿意马,无意间,讲错了台词,我怔了一下。短暂的沉默,旋即,窃窃私语声一片。那一刻,我的脸颊似火烧火燎。多么希望天立即黑下来,多么希望天突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看看老师,他们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渐渐消融了凝固在我心尖上的恐惧。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冲自己释然地一笑,拿出百倍的勇气,继续声情并茂地演讲,逐渐,灵魂融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忘了观众,忘了校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鞠躬,下台。

第二天,手捧着鲜红的奖状,注视着耀眼的“二等奖”三个大字,耳际充斥着同学们赞赏的言语,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成功了!

伫立在跑道上,头一次感觉冬风有了些许的暖意,头一次感觉蓝天白云是那样富有情趣,头一次感觉校园的景致有了诗情画意。

或许,只有突破自我,才能收获最美丽的成功吧。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6

在篮球比赛当中是一种得分方式,它反映了球员速度、意识和心理素质,但从人的一生来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也会遇到挫折,就像突破的过程中被一把拉下,但正是因为有这种挫折,突破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在球场上敢于突破自己,打破常规,人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接近夜晚,大约7点左右,在城北片区的一块篮球场,汗水浸没了球场,流淌在地上,仿佛刚下过一场雨,6个人的专注程度已经濒临崩溃,一个黑白相间的皮球击打这块场地,就像心跳一样,“砰、砰、砰。”“心跳”不断加快,突然心跳停止了,球在空中划出一条简单的弧线,“心跳”骤响,还带着一些铁框的“嗡嗡”声,在对方的欢呼声中,我们相互抱怨着。

比赛剩下最后一个球,两队谁先进算谁赢,球轮到我们发球在以每秒1。5米的速度穿过球场,突然一只手挡在前面,对方抓住球,拔起就投,“砰”一声巨响,球被对友一巴掌扇下,顿时全队肾上激素全面调动,对友狂吼一声,球落在我手上,脑中闪出无数的包含汗水的画面,我拿球,第一个晃过了,他大喊:“防住他,他要突破。”我一个变向运到第二个人的面前,他马上扑来,我往里一加速,对方一个箭步划过来,我没有丝毫顾虑跳起,身体与地面成65度角,压腕,拨指,球肆无忌惮的飘出,对方脑海空白了,“心跳”再一次停止了,每个人仰望着篮框,“嗡”比赛在球中的一瞬间结束。

突破,突破,你被耍了,为何不能说敢投篮也是突破。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7

两棵树之间系一条登山绳,齐跨高,别人都拉起绳子钻过去,我抬腿一跨,像轻燕飞了过去。我的嘴角不禁泛起微笑——我想起了那次运动会,那次难忘的突破。

我已经上六年级了,别的运动员或多或少都拿过几面奖牌,我拼命苦练也只得了两次第六名。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上,我咬咬牙报了我曾厌恶的跳高。报都报了,就努力练习呗:晨起练高抬腿,单脚立,跳绳……

比赛不可避免地来了!比赛地点离班级看台很远,听不见加油呐喊的助威声。我突然意识到: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我得靠我自己了!点完名,我活动了筋骨,信心十足地走向比赛场地。

助跑,慢慢加速,与竿平行——左腿用力,右腿高抬,手臂上举带动身体向上!我默念,90厘米的高度我轻松跃过。接着是93厘米的高度,我一纵身,像鲤鱼跃龙门一般,蹦了过了。到了96厘米时,场上已经淘汰了二分之一的运动员,我兴奋地搓搓手,为自己挺进决赛而高兴。接下来,其他班的运动员也不甘示弱,个个愈战愈勇。

二班的一个运动员很厉害,她每次都能完美地跳过去。不一会儿,场上只剩下7名运动员了。我不禁紧张了起来:我会不会垫底?我赶紧捏了捏小拇指,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我行!”

竹竿渐渐升高,98厘米,100厘米,102厘米。我卡在了102厘米,经过几次补跳,我被刷了下来。30分钟后,广播播报:“第五名,六年十班,何夕嘉!”哇!我高兴得从座位上弹了起来,第五名呀,比去年进步了一名!

我欣喜若狂,骄傲无比,因为这不仅是名次上的突破,还是精神上的突破。它不但让我学会了在困难的环境中学会调整情绪,鼓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还让我赢得了信心,真是让人难忘!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8

轻轻掠过人生的轨迹。梦里,花谢花开。现实,春去秋来。明天,荏苒千百。

在记录中融入参与,在参与中突破未来。理想的人生,不过是记录、参与、突破的过程,仅此而已,无需再多。

文学与洒脱相称,一支快笔,急速书写,构造一卷立体美文。人生不会容忍拖泥带水,快节奏的生活只会放弃在慢动作中生活的人。这就好比将电影慢速看,相信你的心中一定多有不快,或许某些瞬间需要放慢来看,但是人生的过程绝对不会改变。

假如人生的过程失去了记录,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譬如一夜之间将自己所有的照片、书籍、日记全部让火烧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愿景是不会实现的。没有记录的人生知识一滩死水,没有了过去的回忆,与许许多多宝贵的经历,人生意义何在?又譬如让所有的生物失去了记忆,或许你能够想象世界会变得如何。是啊,世界不会再有进步。抑或是生物的进化只在不断的自然选择中得以实现呢?让人类停留在侏罗纪吧~

又或者人生的过程没有了参与。哦,没有了参与还有什么人生呢?整天坐在家中无所事事,看天花板吗?这种枯燥的生活谁都不想要是吧?可人生的参与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的,挫折与困难不能逃避,我们依然要参与!体验了困苦才可以获得人生的意义啊。所以,参与人生吧,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种种,骑士精神,向前!

突破的.人生是奋进的人生。人类、社会,自然界的等等,不都是在无穷无尽的突破当中发展的么?奥运精神只有在突破中得以实现,历史记录不断的被突破,未来是没有尽头的。

昨天的自我,今天你能超越吗?过去的辉煌,现在还能延续吗?历史的记录,未来能否被打破?

拼搏吧,去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9

本偌大的操场,因为读书节活动的举行,显得有些小而拥挤———全校的师生都在这里席地而坐。舞台并不华丽,相反的,很简单。我的心情却不简单,因为我即将登台演讲一篇读后感。台下十分安静,紧张的气氛挤压得我不敢大声喘气。

前面的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快了,快了,到我了……我的心狂放不羁,面若涂了朱红的釉彩。“加油啊”,“我看好你哦”,“别紧张,相信自己能行”,同学们的鼓励洋溢在耳际,瞬间,一股暖流浸泡着我的心。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打颤。紧张,恐惧,胆怯,当然还有温暖,各种情绪掺杂在一起,除了百感交集,好像没有别的词儿来形容了。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起初还算顺利,但由于我心猿意马,无意间,讲错了台词,我怔了一下。短暂的沉默,旋即,窃窃私语声一片。那一刻,我的脸颊似火烧火燎。多么希望天立即黑下来,多么希望天突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看看老师,他们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渐渐消融了凝固在我心尖上的恐惧。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冲自己释然地一笑,拿出百倍的勇气,继续声情并茂地演讲,逐渐,灵魂融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忘了观众,忘了校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鞠躬,下台。

第二天,手捧着鲜红的奖状,注视着耀眼的“二等奖”三个大字,耳际充斥着同学们赞赏的言语,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成功了!伫立在跑道上,头一次感觉冬风有了些许的暖意,头一次感觉蓝天白云是那样富有情趣,头一次感觉校园的景致有了诗情画意。或许,只有突破自我,才能收获最美丽的成功吧。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10

今天无意中翻看了摆在书桌上的初中毕业照,其实我初中毕业也已经四年了,但是在我目前的上学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也正是初中上学的经历。毕业照的后面写着当时我们班的口号,最后两句就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看到这两句话,我的内心有一些浮动,我似乎并没有像口号中的那样在挑战中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勃朗宁曾说:“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可能很多人都会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记得再在中的时候,这句话就一直是我的座右铭,不知怎地,高中似乎已经和初中完全不一样了,在初中的时候,只要我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高中却不一样了,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甚微,我每次都在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无数次的考试失败,尽管沮丧失落,但是我没有丝毫气馁,睡一觉,哭一晚,明天起来继续奋战。这时候,可能有人会猜,按照写作的惯例,我最后在高考的时候一定考得很好。不,高考我依旧失败了,而且考的是最差的一次。

为什么会这样?在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自己都无法接受,我一直在挑战自己,我想着能够在最后的高考突破我自己的实力,但是我最终失败了。看到成绩那两天,我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我极度的失落,不敢相信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对我高中三年挑战自我的报答。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3

一、培养农村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意识

(一)农村有独特的作文素材资源

农村与城市有本质的区别,这导致学生在作文教学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农村学生的正规作文资源缺乏,并且其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阅读资料缺少,这都导致农村学生作文资源严重缺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拥有广阔的天地,有不同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富有诗意的农村生活成为他们丰富作文素材的源泉,这些素材完全可以写出独具农村特色的作文来。

(二)生活包含真善美和假恶丑

学生会认识到,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亦有假恶丑,这些都需要正确去面对,都能够成为作文素材。平凡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这些都需要学生敏锐地观察和发现。作文素材的积累要真实,要富有情感,因此面对身边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人情世故、亲情友情都能够成为良好的作文素材。

(三)自主获取作文素材

从调查发现,农村学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现成的作文资料,缺乏自主发现作文素材的能力,没有自己动手动脑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总是通过模仿甚至抄袭、死记硬背来完成作文写作,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素材观,教会他们积累素材的方法。

二、农村学生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农村学生缺乏足够的作文资源,其作文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是他们却具有独特的农村生活基础。因此农村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围绕自己身边熟悉的农村生活来积累作文素材和寻求作文写作灵感。总体来说,农村学生的独特素材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农村忙碌的劳动生活、农村淳朴的民风、农村所特有的风俗文化、农村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农村的动物和植物世界、农村的不良现象、农村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等。

三、引导农村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方法和途径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作文虽然是由文字符号构成的,但其内涵和感染力却是通过情感来展现的,而情感多来源生活的感悟,因此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作文观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培养丰富的情感。搜集和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主要有三条。其一,观察是主要的方法,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是通过观察来实现的,观察是情感形成的开端。鼓励学生多走出校门去观察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朴实的农村生活等。老师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和自然。其二,组织或引导学生去采访和体验生活来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理解。其三,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通常包括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作文创作除需要细致的观察之外,还需要阅读别人的作品来积累素材。在课外阅读方面,一方面可借助学校的图书馆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和家长多提供阅读资源,建立读书和藏书意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辅助建立流动图书馆,图书资源主要来源于学生,使图书在所有学生中传阅。在课堂阅读方面,老师要制定系统的课堂阅读计划,适当的给学生留出阅读时间,创造阅读机会。

四、培养农村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方法

(一)运用农村素材写好写景状物散文

灵活运用农村素材写好散文需要注意写景、状物的基本要素,要仔细观察事物,注重事物的细节,将细节观察和感悟写进作文。农村的农忙收获、各种动物植物,都是写景状物散文的素材,都能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另外,要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的独特优势,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感悟,细心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这些都能够成为写景状物散文的素材。

(二)运用农村素材写好叙事散文

叶圣陶说,练习协作,最好从记叙文入手,记叙文的材料是现成的,作者只须加上安排取舍的功夫,容易着手。农村学生要结合自身农村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写出颇具农村韵味的作文来。可以选择自己在家或者学校的经历和感受为素材,也可以以留守儿童的真实情感为素材来写作文,这种具有鲜活素材的作文更容易成为优秀作文。另外,农村素材的叙事散文的选材要新颖,比如农村田间劳动的经历、农村风俗掠影等。在农村,多数学生都有农活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这在学生作文写作中将是一种宝贵的素材,能够提升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作文更加鲜活。另外农村的一些风俗节日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些同样能够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能够给学生提供许多可写的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1]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3).

[2]李淦.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5).

[3]崔新.立足教材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模仿问题[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

以突破为话题的作文 篇4

朋友把我拉到操场上去聊天儿,摆摆手说起她的过去。明明很痛苦的经历,她却讲笑话似的说出来,不知让人该哭还是该笑。

她把胳膊搭在我的肩上,说到:“中学时代,考试不及格,顶天儿了!人人都一样,出了事儿总有办法解决的,何必怨天由人呢?就算抱怨了,又有什么用呢?该来的早晚要来,还不如一咬牙,一闭眼,一声不吭的挺过去好!”

这段话怎么听,怎么不像一位初中生说出来的,但确实对极了。一昧的抱怨,既给了自己以不好的心理暗示,又让身边的人平添心烦。

她用最轻松的语气说着最能让人深思的真理,这些话,我将全部都装进心里。

曾经,我认为有什么不开心的就要说出来,把所有坏事全说一遍就能开心起来。但世间不好的事哪能说的完呢?身边的人是否真的愿意听我说这些呢……

以突破为话题的作文 篇5

去年暑假,有个作业是让我们为诗作画。我思前想后,挑了一首《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为了完成这幅作品,我特地到舅公家请教,舅公是一位业余画家,一听就爽快地答应了。

舅公告诉我,作画要先理解诗的意境。拿到画纸,我没有急着下笔,而是先体味诗中的意趣。这是一首写景小诗,画面感很强:小路上花团锦簇,花瓣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远处黄鹂的歌声传来,清脆动听,呈现出一片春暖花开的融融之景。考虑良久之后,我决定画一丛牵牛花、几只彩蝶和黄鹂。

当然,仅仅悟得诗歌的意境显然是不够的,作画还须揣摩诗人的情感,从而决定颜色的选择。这首诗明快愉悦,所以我准备以暖色为基调。可别小看色调的选择,用色不同会使画产生云泥之别。

做好准备工作,开始落笔。

一开始,我仗着自己有画水彩的基础,对叶子作了渐变色处理,还扬扬自得。结果舅公看到后,眉头立马就蹙了起来,厉声道:“画画不要光凭想象,画的素材要逼真,要经常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尝试了几次,奈何经验不足,浪费了好几张宣纸。看着舅公严肃的脸,不服输的我还是拿起了宣纸。我尝试着将每片叶子分成三段来处理,深浅不一,晦明变化。画完后果然比原来生动了许多。

学会处理细节后,需要构思画作的整体布局,然而,我缺乏完整的构图思路,只知道东拼西凑。舅公不客气地批评道:“自古花鸟是以静制动,先有花草,再添飞鸟,和花在同一纬度,反而不自然。构图没有层次感,会让人看得不够舒服。”

遭受严厉的批评后,我十分挫败,但就这样草草交差又心有不甘。所以,虽余气未消,仍屏气凝神地思索着,过了许久,终于找到了灵感。构图,不就犹如摄影中的取景吗。我把画分为近景和远景,高低错落,近处是彩蝶扑花,远处是黄鹂展翅,这样就可以提升画的灵气了!

我在舅公家练习了整整一下午,一张又一张地重复着,拿着那最后的作品,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以突破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篇6

下午风小了,雨也停了,我们第二课堂的课程也井井有序地进行着。手语班的孩子们依旧很听话地配合着我,虽然有时候动作会乱,我也会对他们发脾气,但是看着他们一个个可爱的笑容,那么努力的样子,我会心软,会忍不住想要抱抱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从对手语的陌生到如今能够完整地用手语演绎一首歌曲,这是属于他们的一次突破,希望他们在晚会上能够再次实现属于自己的突破,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另外,这十天左右的时间,在开场舞方面,我也实现了我自己的突破。从不相信能够完成到一度想放弃,再到如今能够较完整地跟上音乐,这对于从未学过舞蹈的我来说,是从未敢想象的。虽然过程很辛苦,每天带着白天一天的疲惫感在晚上练舞,但是当跟上音乐跳完一整支舞蹈时,我感到满满的幸福感与小骄傲。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7

在几年的实践摸索中, 笔者发现, 生物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尤其是, 利用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为此, 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注重实验原理的分析, 引领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带有疑问的学生, 求知欲和好奇心都较强,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因此, 只有学会质疑,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的依赖心理, 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所以说, 学会质疑是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前提。那么, 如何能让学生“想质疑、会质疑”呢?在教学中, 笔者以“对实验原理的分析”为切入点,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习惯。

在培养之初, 我要求学生每遇实验 (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都要进行两次质疑。一是针对实验步骤的第一次质疑 (为什么要这样做?) , 二是剖析实验原理的第二次质疑 (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实验是如何控制变量的?检验实验结果的方法是什么?) 其实, 上述问题是每个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都会重点处理的问题。只是, 在很多时候, 大多数生物教师都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方式, 而我则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为根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就会发现, 这样的质疑会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渐渐地, 学生就会爱上质疑、习惯质疑。以后, 每做一次实验, 都是对学生的质疑意识的一次强化, 直至养成质疑的习惯。

随着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质疑习惯的养成, 其质疑的范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扩大, 对问题的思考也会越来越深入。例如, 在做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后, 几个学生对该实验为什么选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产生了疑问。于是, 他们采集了很多种植物分别进行实验, 结果发现:利用天竺葵做实验, 光照所用时间较短, 实验现象明显, 效果较好。这让他们意识到, 教材中选取的每种实验材料都是有其道理的, 至于道理是什么, 只有坚持自主探究, 才能获知。另外, 这次探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学生发现采用三叶草做实验, 不但效果较好, 而且脱色所用时间较短, 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

就是这样的质疑, 使学生一次次收获着惊喜, 不但更深入地理解了知识, 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今, 大多数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 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机械地记忆和运用知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淡薄, 根本原因是在学习中创新的空间较小、机会较少, 他们没有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致使他们没有兴趣去创新, 更不知怎样创新。基于此, 在教学中, 笔者将课本上的某些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 以便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 鼓励学生抛开课本上的设计, 大胆设想, 勇于创新, 并创造条件让他们探索和实践。

例如, 在“呼吸作用”一节中, 我把“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并让学生自寻材料和器材, 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自己拟定实验方案,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分析结果, 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就这样, 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设计的方案真是五花八门、精彩频出。在实验的器材上, 学生们舍弃了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 用上了黑白塑料袋、矿泉水瓶、吸管等简单易得的材料。与课本实验相比, 学生设计的实验更加简便易操作, 既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又解决了“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在实验的材料上, 有的学生用种子、用叶子, 有的学生用茎、用根, 还有的学生用花。如此广泛的取材让学生知道了原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 而不单是课本上所用的种子。另外, 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实验效果的对比, 学生也深刻地理解了课本实验选用萌发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相对于按课本要求做实验, 学生自己设计和实施实验会更令他们感受创新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 并促使他们不断地创新和收获。

三、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 有些学生理解知识方面思维非常敏捷, 但成绩却一直不理想。究其根本, 这些学生缺少严谨的学习态度, 做题马马虎虎, 丢三落四。怎样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呢?实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一点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 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严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笔者对学生规范意识的培养是从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的操作、实验的记录三方面展开的。一是每次实验时, 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示范和讲解重要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反复强调。二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做到“思虑周全、心思细腻”。三是作实验记录时, 我要求每人准备一个原始记录本, 必须把实验过程中一切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上述做法与要求,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 能够深刻地意识到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 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树立其对学习的严谨态度。

当然, 只有说教和严格的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验中, 笔者会来到学生之中, 细心地观察、细心地捕捉学生的错误体验, 引导他们深入地剖析, 强化他们的正确感受。例如, 在进行“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这一实验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唾液组” (我根据变量将全班同学分成“唾液组”“搅拌组”“切碎组”三个大组) 的学生经过有序地操作后, 都非常紧张地盯着试管, 期待着实验结果的出现。当现象出现时, 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却傻眼了, 因为两个试管混淆了, 忘了哪一个加的是清水, 哪一个加的是唾液。忙了一节课, 实验完成了, 却得不出结论, 以致很多学生急得眼泪都掉了出来。于是, 我要求学生追根溯源。在学生认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时, 我予以肯定, 然后要求学生重做实验。在这次实验中, 学生认真地给每个试管贴上标签并标明情况, 最终实验圆满完成, 结论顺利得出。如此一来, 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更体会到细节的重要、严谨的必要。我想, 在以后的实验中, 学生一定会加倍注意, 从而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8

《规划》在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的战略举措第一条中提到,“加快提高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构建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产业体系”。

在我的印象中,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打造新型计算机产业体系的提法,在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出现。以往的政策性文件,基本只强调自主技术创新。

在我看来,设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要解决功能、性能的问题,而设计则是解决功能和性能以何种方式呈现给用户的问题。所以,设计是联接技术与用户的关键环节。设计差将导致再好的技术也不会被用户和市场所接受。而我们从上到下,长期以来,对设计的认知严重滞后。

在我看来,面向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的内涵还是相当丰富的。工业设计主要解决产品造型、功能安排等问题; 信息设计主要解决产品用户界面的问题; 而交互设计主要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所有这些设计的实质,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不同的技术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如工业设计涉及造型艺术; 信息设计涉及绘画、摄影、音乐等艺术; 交互艺术则涉及行为艺术的内容。

我曾参观过Apple总部的产品展厅。那里完全是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洁净的“Apple白”,配上现代感极强的金属银,所有产品,不论是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这是iPod、音箱,都整齐划一,界面高雅纯洁,用户体验相当舒适,给人以高贵而现代的艺术享受。

我也曾参观过多家本土厂商的产品展厅。产品种类也相当齐全,笔记本电脑、手机、MP3、MP4、数码相机,应有尽有。应该说每件产品的功能、性能也达到了国际水准。但是面对些五光十色的产品,如果别人不告诉你的话,你就很难想到它们是同一个品牌下的东西,造型各异,色调凌乱,有的甚至连Logo设计都不一致。至于界面和交互,稍多试一下就会令人心烦。在设计上,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所以,我认为,这次规划“以设计为核心”的提法是点到了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要害,是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当然,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以设计为核心”落到实处。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制定规划的实施细则,细则中与设计有关的条款非常值得关注。

我们应该考虑像表彰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样,设立用以表彰杰出设计人才和设计成果的国家级大奖。

我们应该考虑像支持科技研发的国家各项基金制度一样,设立专门用于支持重大设计项目的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像TD-SCDMA手机、龙芯电脑等这样的自主技术产品的设计创新。或者,至少在现有的电子发展基金中增加支持设计创新的项目。

我们应该考虑出台类似于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用以扶持设计企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设计企业。

最后,我们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加紧制定我国的设计创新国家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攻克设计创新,也许是我们实现产业由大到强的最后一战!

以突破为话题的优秀记叙文 篇9

去年,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常州市少儿国际象棋晋级赛。赛前,我精心准备,反复练习,对比赛是胸有成竹。

终于等到比赛的那一天了,我信心满满地走进赛场。下到第三局时,我遇到了一个跟我水平旗鼓相当的对手。我谨慎地在棋盘上落下每一颗棋子,当下到平局时,我的棋局处于优势,可是我一高兴摸错了棋子,让对手有机可乘。这下可好,前功尽弃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了阵脚,落棋时迟疑再三,不敢轻举妄动。对手看到了我的破绽,便乘胜追击。

当下到最后一局时,我得了四点三分,而对手得了五分,如果我要晋级就还要赢一盘。可是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我还是认输吧!我难过得一下子哭了起来。在一旁观战的外公看见了,就走过来安慰我说:“孩子,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战胜自己,这样才能战胜对手。”听了外公的话,我抹干眼泪凝神继续比赛。下棋时,我沉着冷静,一下便找到了对手致命的漏洞,于是我便瞄准对方的漏洞一鼓作气,穷追猛打,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篇10

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例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上帝赋于了这个世界,但是却没有把它赋于完美,所以才使这个世界上事事没有完美,不管人们怎么去努力都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总是有缺悍。

但是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有了残缺才使这个世界变得接于近完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残缺,人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件事完美是怎样的,人们也就

不会再有进步,不会有希望与追求,更不会有发展而言,因此残缺是完美的奠基石。

就像做人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点的错与后悔。

生活中总是不尽完美的,它只给我们美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隐藏起来,总赋于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往往给我们留下的是怅然。人们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就像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像有时候我想到奶奶家吃饭,但书却在家里,就只能回家而不能到奶奶家。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或许生活正是有了残缺才使你的生活跌宕荡起伏。

人生是一条悠远的长河,如果没有樵石,没有落差,没有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河床,那么也就没有美丽的浪花和响彻云霄的涛声。如果生命没有残缺,那么就像徘徊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也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促进院校发展 篇11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院校发展 墨尔本模式 课程深度和课程广度 学习共同体

一、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简介

墨尔本大学是澳洲最古老、规模最大、声望最高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853年,在澳大利亚仅晚于悉尼大学,是维多利亚市的第一所大学,开办之初仅有4个系,l6名学生。目前,墨尔本大学是澳大利亚一流教育集团——八大大学集团(Group of Eight)之一,其总体实力位于澳大利亚大学八强,在许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是享誉很高的研究性大学之一。2001年墨尔本大学以其杰出的国际声誉被评为澳大利亚年度最出色的大学。据《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报道,该校2003年列入世界百强大学。

墨尔本大学办学定位于学术性、研究性大学。注重教学和科学研究,并以教学、研究规模大、质量高而举世闻名,其中的商科、医学、法律、工程类、教育学等非常优秀。墨尔本大学师资及研究力量雄厚,目前有学生和教师4.2万多名。一批国际知名的学者应邀在校工作,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彼得·多尔蒂(Peter Doherty)教授和伯特·萨克曼(Bert Sakmann)教授。墨尔本大学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术专业人才。它的毕业生在澳大利亚及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艺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成就,很多人已成为澳洲及世界范围内政治、文化和商业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生理学家麦克法兰·伯内特(Macfarlane Burnet)和医学家约翰·埃克尔斯(John Eccles)。墨尔本大学专业齐全,涉及建筑规划、人文(含传媒、公共政策管理、现代语言等)、经济学和商学、教育(儿童早期教育、教学、教育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和食物资源(农业、动物科学与管理、食品科学、园艺学、资源管理)、法律、医学、牙科和健康科学(牙医科学、外科学、护理学)、音乐、科学(人文和科学、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系统、验光)、兽医学以及维多利亚人文学院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舞蹈、戏剧表演艺术、编剧、影视、美术、演奏);各门课程之下具体专业众多。

二、墨尔本模式(The Melbourne Model)

墨尔本模式是一种深刻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为本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种独特的“墨尔本经验(Melbourne Experiences)”,这种经验亦称之为“三维螺旋(Triple Helix)”式的研究和知识传递模式。学校力图通过这一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教育,从而吸引大量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前来就学。这一模式是墨尔本大学的长期战略规划——提高声望——的核心,这一战略规划的目的是通过能代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重大发展的方式,利用本校在研究、学习、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大学的竞争优势。

1. 墨尔本模式的历史背景

墨尔本大学实施课程改革有其校内外、国内外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原课程体系的缺陷

课程设置过于集中,学位授予多而庞杂,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需求。

为培养研究性、学术性水平高的研究性人才,墨尔本大学的课程设置突出地表现为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学术创新,专业设计突出理论基础和知识的循序渐进,对培养学术性人才是很有益处的。但是,过于注重学术、特别是注重特有专业的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

目前,墨尔本大学本科阶段授予学位96种,不仅不同专业授予不同的学位,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也分别授予学位。造成学位数目多而庞杂,学位管理繁琐和混乱:一方面不利于管理的简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培养综合性、创造性人才,学位授予的管理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学校改变这种状况,设置简明、综合的学位。

(2)外部环境压力

随着学校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学校在国际社会中的排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如前所述,墨尔本大学于2001年以其杰出的国际声誉被评为澳大利亚年度最出色的大学。接着,又于2003年列入世界百强大学之中,这是该校努力经营的结果,也是对学校多年的发展为社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但是,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全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学校就要发挥自己已有的特色,同时做出更为根本和具有前瞻性的改革,以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当代社会需要知识基础扎实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创造性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载体和中心,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核心,因而要顺应国际社会要求,培养合格人才,最为核心的就是改革课程模式,构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灵活、弹性课程体系。

另外,澳大利亚政府对高等教育资助的能力有限也是课程改革的巨大动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降低必然要求高校自身加强资金筹措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办学基金,通过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扩大生源、吸引更多社会资金,为学校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2. 墨尔本模式的研究进展

为了应对目前国际高等教育环境对高校提出的挑战,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学校早先制定的长期战略规划——提高声望,墨尔本大学于2006年2月设立了专门的课程委员会负责大学课程结构的考察,确定墨尔本模式的核心特征,计划将这种模式以有效的方式运用到各学部。其组成人员大多是具有教育学、学术研究、学生管理背景或提高声望战略规划委员会成员,主席为彼得·麦克菲教授,大学学术副校长。该委员会从成立至2006年9月,已经举行了大小25次委员会议,取得了很多成果,并获得墨尔本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同意,使墨尔本大学成为全澳洲第一所明确声明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对学校进行重大改革的院校。在这次会议上,还发表了《墨尔本模式:课程编制委员会报告》(The Melbourne Model:Report of the Curriculum Commission),对该模式的具体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3. 墨尔本模式的具体内容

墨尔本模式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而且对学位系统(包括学位类型和学位获得方式)进行了变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

新的课程体系增设了更多的专业课程,强化了课程为博士研究做准备的功能,学生从任何一个层次毕业都既可以继续升学做学术研究也可以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如从2008学年开始,学生可以进入6大学位领域学习并获得学位,也可参加2~3年的毕业生专业课程学习,获得专业学位。这种专业门类多,可选择性很大,包括应用商务(会计)、建筑学、建筑管理、森林生态系科学、风景建筑学、法律(法学)、音乐疗法、护理科学、物产、社会工作、教学、都市计划等。

该模式采取8年制课程学习计划,其中前3年学习既有一定广度又有一定深度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之后进入为期2年的专业或研究性硕士学位课程;最后,根据选择可以进入为期3年的专业或研究博士学位课程学习和研修阶段。每个过程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学位。

拓展课程(Breadth Subjects)是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比较鲜明的特征之一,是指选择学生所学专业之外的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业组成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每一专业取得学位的必要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同步进行。其目的不一而论,有些拓展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或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历史、文艺、科学、技术、道德、国际、多文化和基于性别道德的思维方式);其它一些拓展课程的设置可能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基本能力如写作技巧、交流、问题解决技巧、分析技能、团体协作、掌握第二语言的基本知识等,而这些基本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拓展课程可以是与核心课程领域相关或相近领域的知识组合,也可以是与核心课程不相关领域的知识组合,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更加灵活、更具创造性的人才。

(2)学制与学位层次

与博洛尼亚进程相对应,新的课程体系实施“3+2+3”培养模式,或称三循环结构,即本科通过3年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或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2年的课程或实践学习获得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或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3年的研究或实践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或专业博士学位。这种模式和北美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目标以及亚洲的类似模式相同,只不过是在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的政策和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3)学位类型

继2006年2月教务长和教务主任的会议讨论之后,课程委员会接受了这种普遍原则,即大学应该提供一系列的宽领域课程,使中学生能够辨别它们喜欢的学术方向的研究焦点和研究方法,同时,也要将课程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广度、知识的一致性并体会到“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存在。

因此,将学校的学位分为6大独立的类别:文学学士学位、生物科学学士学位、商学学士学位、环境学士学位、艺术学士学位和理学学士学位,将现有的各种学士学位重新归类、合并,形成大科类的学位体系。

(4)学位提升

从2008年开始,学生可以直接申请修读6种学士学位,也可以加入进修学位课程学习,通过进修学位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在学士学位之后,学生可以申请毕业生专业学位学习,这是为面向职业的学生提供的课程,学生通过这种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专业学位,可以直接就业。另外,学生本科毕业后还可以进行学术研究:进行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和研究,也可以继续考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三种学位类型:名誉研究学位、硕博学位和研究生课程学位。

(5)墨尔本模式的原则

①学术卓越:课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在墨尔本模式下, 所有学生都将选修一个专业作为其新一代学位的一部分。学生在第一年将学习一个或两个课题, 第二年将学习三个课题,第三年则是四个课题,这相当于本科课程的大约1/3。拓展课程在每年都有选修,以利于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造就既有一定专业深度又有一定的跨学科视野的学生。

②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顶石学习(capstone studies)

学生学习结束之前都要进行一次顶石活动,将其本科学习内容串在一起,为毕业做好准备。这种活动将研究课题和考察结合起来以鼓励学生思考所学专业领域的广度,课程范围宽窄不一,从把专业材料进行综合和分析到发展与未来研究或工作相关的技能技巧,是一种比较现实合理的做法。

③将学生、雇主和社区联系起来:知识传播

众所周知,和学校其他学生的交流是学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新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学生与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而且为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交流提供了条件,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基于项目的学习、实习和工作安置、与产业专家交流讨论、学生互换和海外课程学习、社区和义务劳动等活动实现的。

④培养地球村民:国际经验

知识传播、跨境合作以及国际合作反过来也会为出国学习和国际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

总之,墨尔本大学的这一模式在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使其课程和学科更加符合国际化的潮流及人才需求趋势,为墨尔本大学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该校在其提高声望的战略决策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评价与借鉴

墨尔本大学提出的以课程深度、学习共同体、预备与灵活性、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与教和知识传播为核心特征的墨尔本模式,积极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对课程变革的要求,不仅对澳大利亚本国而且对与其联系比较紧密的英国、欧盟、亚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模式所提出的课程深度,拓展课程、学习共同体等理念在澳洲和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种模式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正处于开始实施阶段,但由于这种模式顺应了高教的发展趋势,建立在充分搜集和研究材料的基础之上,因而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模式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校改革的中心。我国研究性院校要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必须考虑课程设置和学科问题,借鉴国际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经验。墨尔本模式中关于课程体系、学位授予与学位发展、加强专业性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等理论观点和具体操作方法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中有益的观点和做法吸收,发展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和学位模式。

参考资料

1 http://www.overseas-edu.com

2 http://www.unimelb.edu.au

3 环球名校[J].2004(12)

4 韦保仁,韦溢男.墨尔本大学的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剖析[J].高等建筑教育,1999(1)

5 The Curriculum Commission:The Melbourne Model:Report of the Curriculum Commission[M]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一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下一篇:2023年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