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的发展前景(精选8篇)
我县是山区县,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建设的发展,对我市山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小水电发展却遇到种种困难和障碍:小水电上网价偏低、、小水电站造价越来越高、电站经营难以为继等一系列问题使小水电发展遭遇瓶颈,严重挫伤发展小水电的积极性。
一、我县小水电发展情况
目前我县小水电管理体制主要有国有、集体、民营、联营管理体制等形式,新建的电站大多是以民营、联营及私营为主。
二、小水电发展遇到的问题
1、小水电上网价偏低
当前小水电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水电上网价偏低。我县小水电现行上网价仍执行2002年以前当地政府所制定的小水电上网价,销售电价已经上调三次,而小水电上网价却一直没有得到调整。当前我县小水电平均上网价为0.365元/千瓦时、据我县水利局测算出的小水电发电成本一般达0.43元/千瓦时,这样小水电的上网价连成本价也远未达到,此外,小水电上网价与小火电厂上网价相比也是比较悬殊的水电和火电上网价相差过大,严重违背商品同质同价的原则,过低的上网价严重制约小水电站的发展,威胁着小水电站的生存,也挫伤了兴办小水电站的积极性。
2、新建电站造价不断高涨,老电站缺乏改造资金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物价指数也不断提高。钢材、水泥等建设小水电站所必需的原材料价格也不断高涨,致使小水电站造价越来越高。造价高的另一个因素是征地难度越来越大,农民要价越来越高。此外,新建水电站需要审批的部门过多、办理程序烦琐,手续费用较高(约占工程造价的15%-20%)等因素都是造成工程造价过高,小水电站建设成本增大的原因,电站初期投入成本高,还贷期长,将导致电站经营困难,甚至亏本。
老电站缺乏资金改造和设备更新也是当前小水电站遇到的一个难题。现有的水电站有很多是70-80年代建成的,技术落后,设备普遍老化,需要更换设备,改造线路。
三、意见和建议
1、希望小水电站上网电价得到调整。:“鉴于省政府即将调整小水电的有关政策,对小水电的有关规定另行下发。”但相关规定至今一直没有下发。而我县的小水电上网价则一直维持2002年以前当地政府所定的上网价。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平衡用电结构,近年来,省三次调整销售电价,而小水电运行成本逐年增加,开发和经营日益困难,上网价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调整。
当前小水电上网电价过低的现状既与国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环保能源的政策不相符,又与小水电当前发展的现状不相符。所以建议我县物价局对小水电上网电价以电站生产成本为基础,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尽快制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上网价。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大电网与小水电互送电量分别予以互抵。”的有关规定。以切实解决小水电上网电价过低而吸网电价过高,电价严重倒挂的不合理现象。体现同质同价的原则。
2、制定加快对小水电站发展、建设的优惠政策
建议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关注当前小水电站发展存在的种种困难,制定加快发展小水电站的优惠政策。
(1)在办理手续上给予新报建小水电站以更多便利。当前报建小水电站需要审批的部门过多、办理程序烦琐,所需时间过长、手续费用占造价的比例也较高,占15%-20%。希望上级部门能制定优惠政策缩短报批办理时间、降低办理手续费用,给予小水电站以更多优惠。
非洲有潜在巨大可开发的水力资源, 特别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是指北非地区以外的国家 (除了南非) 。北非地区又叫做白非洲, 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突尼斯、西撒哈拉。) 的国家中拥有世界12% 的水力资源, 但已被利用的只有17.6%。多数的非洲大陆贫民分散在农村贫民区, 而国家电网输电线路传送和分布到这些贫民区的费用高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分散的农村人口用电问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微型和小型水电的使用是解决分散地区用电问题的一个理想办法, 它被认为是许多非洲农村地区的技术选择之一, 小水电技术可靠, 属于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工程。本文主要通过非洲的水电发展和农村电气化状况分析, 分析各种区域的电业结构、市场预测、供求情况、障碍和限制对小型水电和农村电气化发展的影响, 分析非洲农村地区小型水电发展障碍和发展前景。
1 非洲电力发展状况
1.1 非洲电力情况
非洲大陆人口大约8.32亿, 非洲的能源行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 只有 34.3% 的非洲人已经用上电, 只有 16.9% 农村人口能连接到输电网。非洲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人口总数接近非洲大陆的80%, 大约80%的农村人口使用传统能源, 主要是未加工的燃料, 在一些国家中传统燃料占能源供应70%~90%。表1是非洲通电率与世界平均通电率的比较。
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非洲的北方和南部区域, 2001 年, 南非发电量大约是非洲总发电量的45.8% (465.6 TWh) 。埃及是第二个发电大国, 发电量约占18% (82.7 TWh) 。南非电力主要 (超过 90%) 来自煤电, 而且可以利用核能发电, 非洲其他地区的电力来自水电、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能。南非国家用电量接近非洲总电量的一半 (46%) , 埃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占30%甚至更多。非洲大多数地区用电量相当的低, 一些国家平均每人年度用电只有 24 kWh。
注:资料来源IEA WEO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2。
1.2 电力市场供应与需求情况
很多非洲国家只有不到20%的人能用上电, 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只有5%, 而农村地区的用电比例仅有1%。非洲的人均年用电量为1 167~24 kWh之间, 而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年用电量在1.5万kWh以上, 是非洲人均年用电量的12~160倍。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 大致统计总人口达到6.57亿, 有5.23亿人用不上现代能源。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通电率仅只有22.6%, 低于亚洲的67.3%、拉美的86.6%、中东的91.1%。
最近几年, 非洲致力于能源改革, 取得了初步成果。私人资本参与非洲电力开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最近5年的私人投资每年递增10%。根据统计, 10多年来, 非洲在建设发电设备方面进行了空前的努力。如:自1991-1997年, 马里、几内亚比绍的电力消费量增长了3.5倍, 布尔基纳法索增长了2.5倍, 尼日利亚增长了2倍。但其中的受益者主要是城市化发展较快的乡村, 政府为这些新兴城市利用水流建造水力发电站, 或建造使用燃油或天然气的火力发电站。但各国也面临着应对近年来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一系列挑战:未来20年电力需求预计平均每年增长5%, 以与5%的经济增长率和快速的人口增长相适应, 将需要更多的投资。8亿人口的非洲能源市场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这个市场的开发受到国际金融组织的关注和支持。
非洲各地区电力分配情况见表2, 电力市场情况见表3。
注:南部非洲:6% 核能;东非:5%地热能。
2 非洲电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造成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通电率及电气化程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当地能源的政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关键性因素讨论如下。
2.1 电价问题
总体来说, 非洲的市场电价虽然一直比较高, 但仍然低于生产价。对个人用户来说, 通常实施一种较低的费率, 而为小用户设立基本用电量费率, 这是基于社会的原因。电价普遍太低也是制约非洲电力工业发展的又一障碍。普遍认为长期以来, 以市场价低于生产价供电对各国电力公司财务具有很大影响。
2.2 季节问题
中部和东部非洲发电量70%以上来自水力发电。这里地处热带, 终年高温。夏季潮湿多雨, 冬季干燥少雨, 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区。降水的80%以上集中在夏季5-9月, 而11月至翌年3月则几乎没有降水。进入旱季时, 雨量不充沛, 河水减少, 加上主要河流的水资源除了用于发电外还用于农业、工业、娱乐等活动, 流量不足, 水电生产不正常。
2.3 配电网运转管理不力
目前非洲许多电力公司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人们自行用不安全的方法联网, 这不但不安全, 而且还有人偷电。喀麦隆港口城市都阿拉 (DOUALA) 地区平均每周停电3-4次, 有时停电持续几个小时到1天。电力严重不足, 不但工农业生产得不到正常电能供应, 连生活用电也难以保证, 电力发展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妨碍喀麦隆经济发展的瓶颈。
2.4 电力损耗严重
电力公司在电网上都出现了巨大损耗。例如在莫桑比克有些地区的网损率高达35%, 这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非技术的原因。非技术的原因包括抄表、寄账单和付款。就技术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来说, 除其他原因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电表校准错误, 另外, 还有非法接线、短路或用大头针更换保险丝或其他方法。
大多数非洲公司也有同样的电力损失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支付维护和维修费的资金迟迟不到位, 糟糕的财务管理, 缺乏从用户处收费的激励机制。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采用降低技术和非技术损失的方法。
2.5 投资短缺
电气化所需投入费用大, 但投资来源少。缺少资金是非洲电力生产的主要障碍。为了拓宽投资渠道, 很多国家开始了电力改革, 改变电力工业长期由国家垄断的状况, 允许私人资本开发电力, 以弥补国家资金的不足。一些国家已成功地对国有企业实行私营化改制。私人资本参与非洲电力开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最近5年的私人投资每年递增10%。
2.6 电力服务质量不高
输变电线路同样严重老化和不足, 许多停电是由于线路故障造成的。广大农村没有供电保证, 即使中心城市供电质量也极低。尽管发电和输电在很多情形下运转良好, 但维护和配电则与之相反。与用户的沟通、抄表、寄账单和收费等效率低下, 服务差、电压不稳并且常常停电引起用户的不满, 即使是收的电费不高, 用户也不太乐意付钱。
3 农村小型水电发展的主要障碍
3.1 非洲水电发展状况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两大区域拥有特别丰富的水电资源: 从肯尼亚到赞比亚的周围地区, 和大西洋海岸线从几内亚到安哥拉。这两个地域拥有将近非洲总水电资源的 60% 。到1999 底, 非洲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估计为 3 876 TWh/ a, 几乎完全地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区域, 这些区域中大约有49%水电资源被确认为技术上可开发。 非洲的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据了解大约是相应世界总数59.13%。 根据国际水电协会 (IHA) 资料, 非洲目前水电资源的开发只占技术可开发资源的7%。
截至2001年, 在世界水电的发电量中非洲只占3% 。水电占非洲电力供应的16%。在许多非洲国家, 如安哥拉, 布隆迪, 喀麦隆, 刚果, 埃塞俄比亚, 莫桑比克, 那米比亚, 卢旺达和乌干达, 水电已经是主要的电量来源。非洲较低用电率給水电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非洲在2001年水电装机总容量大约是 20.3 GW, 只有0.3 GW 来自小型水力发电 (少于10 MW的标准) , 占非洲水电装机总容量的1.5%, 而在全世界, 小型水电装机总容量是水电装机总容量的5%~6%。非洲许多农村地区具有充足的水资源, 小水电是一个有竞争力的能源, 其开发成本不断降低。因此, 非洲需要为小型水力发电的开发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3.2 非洲小水电发展障碍
就发展小型水电和农村电气化来说, 事实上各国能源部门需要足够能力以及私人投资者参与到一些非赢利性项目中来。同时, 也需要相关的法律的支持, 促进小型电力的发展。总体来说, 各非洲国家所遇到的阻碍归纳如下。
(1) 体制上的障碍。
大多数国家的机构改革及法律体制刚刚建成或仍在建设中, 因此改革在几年后才会初显成效;而且新建立起来的电气化机构正在不懈努力, 他们还没有能力影响有关再生能源技术和人类资源建设方面的政策, 因为他们无法给政府施加足够的压力让政府投资和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
(2) 缺乏规章制度。
对相关能源规章制度的忽视是小型电力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一些国家正致力于改善小型电力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然而立法工作并不完善, 不得不通过具体的声明来使这些法律永久生效。另外, 某些政治不稳定或面临内战的国家还没有开始改革, 法律咨询类服务应该会有利于这些国家法律的健全。
(3) 缺少投资。
非洲大多数国都较为贫穷, 缺乏充足的资金。小型电力项目所需要的集中投资一般都超乎当地投资者的能力。所以农村小水电项目成功与否取决于国家招商引资的能力, 取决于国家是否能吸引私人投资者或者从国际组织获得财政支持。
(4) 缺乏激励机制。
除了立法, 还应制定诸如财政和关税方面的激励政策来鼓励投资。
(5) 缺乏专家及技术。
各国普遍缺乏资金与技术, 这是发展小型电力项目最大的障碍。能源部门要求有特殊的条件, 但就当前看来边远地区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各国家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私人部门需加强与小型电力发展有关的机构、制度、执行等各方面能力, 国家也应给予相应的补助以及教育支持, 进行诸如专业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人力培训。
4 小型水电在非洲农村发展的前景
在非洲地区, 消除贫困、饥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了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并向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 国际社会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采取如下行动和方案。
在明确的资源义务和承诺下, 为了尽快推进“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 (NEPAD) 全面的实施, 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机制, 促进在区域、次区域、国家、地区层面上资金、技术的伙伴关系, 人类以及制度能力建设的发展。
为非洲, 尤其是乡村地区至迟在2005年实现可支付和多样化能源来源目标提出一个全球优先行动。
提高国际基金组织, 包括GEF对非洲农业的资金支持, 加快非洲区域内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以及以可支付价格转让农业研究成果。
保证GEF的第三补充结果成功, 通过更加快捷有序的程序提高基金的管理以便GEF能更加有效的应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关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全球环境基金GEF (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 把向非洲农村地区供应电能当作一项优先发展的战略计划, 因为发展农村的电能不仅可以多方位地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 也可以制止破坏森林侵蚀土壤的风气。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 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正式启动首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农村微/小型水电发展与投资项目 (First Regional Micro/Mini Hydropower Capacity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Investment in Rural Electricity Access in Sub-Saharan Africa) 。支持该项目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银行、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全球环境基金GEF、法语国家能源组织IEPF、非洲开发银行AfDB及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该项目由85个微、小型电力系统组成, 容量在50 kW到200 kW之间。项目除了在11个国家开展之外还有可能扩展到另外9个国家。每个项目至少会使3 000个居民受益 (或者至少500个家庭)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农村微、小型水电发展与投资项目, 致力于消除微、小型水电技术广泛普及的障碍, 并为建立有效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做出贡献。
预期该项目将花费大约1.4亿美元, 31%或4 300万美元将由不同的基金会提供, 其中GEF基金会将提供1 850万美元, 其他主要合作资金来源于他们的政府 (1 900万美元) 和UNDP (500万美元) , 非洲开发银行将为其提供9 600万美元的贷款作为该项目的投资。
由于小水电的开发有利于满足分散的农村人口对能源的需求, 小型水电是非洲未来能源需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对风能, 太阳能和其他电量来源, 小型水力发电在为遥远区域的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电能方面有很大优势。非洲各种不同非政府组织的投资者努力证明小型水电能对遥远的乡下社区的提供能源之需。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在这一个领域有一些经验, 已经经历的约束是财政管理, 尤其是已经发展的项目的关税和收费问题。尽管小型水力发电在世界各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但目前在非洲发展趋势仍然很慢。值得关注的是非洲农村地区工业规模小严重低, 难以接受小型水电成本。这表明近期非洲农村电气在大程度上还是将靠大电网延伸方式。
事实上大型的水电将对满足非洲大批的电能需求具有经济性。 因为大型的水力发电比较容易管理, 所以许多国家电力公司宁愿选择发展大型的水力发电。因此非洲水电投资主要还是集中于大型水电项目上。许多非洲国家农村电气化最典型模式是从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的国家大电网连接到乡下的村庄和遥远的区域。 国家大电网不断地延伸, 到达城镇和住宅区时增加了成本费用, 人口稀少的偏僻地区最后得到供电。因此, 在许多偏僻的住宅区经常使用柴油机发电, 或一个地方性的配电网。
在非洲农村, 许多可再生能源技术太昂贵和复杂, 对当地居民来说很难承担并且运行操作和维修。 缺乏维修和维护能力是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使用的最严重的障碍。 这事实恰恰与许多可再生能源技术宣传者的判断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支持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将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逐渐趋向成熟、简单且容易操作。
5 结 语
非洲的水电发展具有很大潜能, 但至今只有 7.0%的潜在能源被开发利用。 传统的水电站是许多非洲国家的电力扩充基础。非洲的8亿人口将为这些新的线路提供一个较大的商业机会。
在这些情况中, 其他可再生的能源技术配置如小水电将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补充角色;无论如何它将需要下列各项援助:①长期的可再生的能源政策规划的落实。②长期的可再生的能源教育和生产力体系计划的建立。③引进灵活的融资机制。
这些因素对传统的发展和集聚非洲的能源系统也是有效的。 通过能源合作和综合小型水力技术也将成为发展的远景。 这些需要极大的资金投资, 外交和国内都将因此增加沉重的债务负担。 此外, 非洲与拉丁美洲, 亚洲和东欧的经济投资处在竞争阶段, 除非非洲的能源资源将通过市场获得利润, 否则能源工程将无法得到继续的发展。小型水电是解决分散的农村人口能源需要的一个办法。
参考文献
[1]Goufo Yemtsa, 刘应宗, 周雷.喀麦隆国家电力市场分析[J].国际电力, 2005 (6) :4-5.
[2]Karekezi, Stephen.Renewable in Africa-Meeting the EnergyNeeds of the Poor[J].Energy Policy Journal, Vol.30, Nos.11-12, Pgs.1059-1069, Elsevier, Oxford, 2002.
[3]Turkson, J K.Power Sector Reform in Sub-Saharan Africa[N].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New York, St.Martin PressInc, 2000.
[4]Kalitsi, E A K.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Africa, Problemsand Prospects[C].Workshop for African Energy Experts on theNEPAD Energy Initiative, Dakar, Senegal, 2003.
[5]WEC, The Potential for Regionally Integrated Energy Develop-ment in Africa Discussion Document[C].World Energy Council, London, UK, 2003.
[6]World Bank, Promoting Regional Power Trade-the SouthernAfrican Power Pool[R].Volume 1, 2000.
[7]潘大庆.欧洲的小水电实践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6) :108-111.
关键词:巴南区 小水电 水电开发
中图分类号:TV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00-01
地球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能源是人类生存之本。由于人类千百年来对能源的不合理使用,浪费和破坏,当今,能源问题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能源日趋紧张。目前,农村依然大量使用柴草做燃料以取得有限的能源,使柴草中丰富的有机质不能还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日久天长必然使农村能源问题走向恶性循环的深渊,而在水利资源丰富的农村山区,由于财力、技术等困难,大规模的水能利用率极地,面对这一系列矛盾,合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出路在何方呢?
让我们立足本区。巴南区位于四川盆地。地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内降水量多,径流量大(大小河流160多条),目前巴南区水利开发利用的河流占6.9%,其余河流只作一般的生活水源。巴南区水利资源是丰富的,但是,现在使我们非常痛心的是在不能解决农村能源日趋紧张状况的背后,竟是丰富的水能正无声无息地溜走,大笔财富随之悄然逝去……水电必须充分开发!水电开发是巴南区农村实现机械化耕作,人民走向富裕的前提条件。然而,水电在农村应怎样开发,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开发呢?南温泉地区给大家做出了榜样。
南温泉的花溪河现已实现了小水电的梯级开发。第一级,利用河流的第一段较大落差,建立了虎啸口电站(装机容量80 kW);第二级,利用虎啸口电站下游几十米处河道上的第二段较大落差建立了花滩水电站(装机容量12 kW);第三级电站已损坏。其转化的电能主要供给南泉旅游区及附近部分农村用电。小水电虽小,但它充分利用了地区水利资源,变水力价值为可观的旅游区经济价值,解决了附近农村能源问题,繁荣了郊区经济,既使南泉旅游区环境有了保障,又使旅游业蒸蒸日上。
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水电使南泉人得到了丰厚的实惠。总的来说,农村小水电有着以下优点:
(1)投资少,见效快。小水电站一般只需一俩台发电机组,规模小,施工期短,技术难度不大。资金耗量相对较小,可通过农民集资、农村信用社扶助、贷款,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补助一部分等办法解决。电站一旦运转发电,就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能缓解、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昔日,南泉也不过是个偏僻的小山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柴草燃烧量增加,能源严重不足。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花溪的水利资源逐级开发小水电才缓解、解决了日趋紧张的能源问题,使南泉一跃成为巴南区内的富裕地区。1度电=完全燃烧286 kg干柴草燃烧量58630 kg,1年就可使506600000 kg做燃烧的干柴还田做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整倍,粮食增产不言而喻。
(3)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使农民走向小康生活。用柴草作燃料,首先要解决堆放问题,既要防温防潮,又要防暴晒。有些农户家中已盖上了漂亮的楼房,却又不得不再掏钱修一间柴屋,有些农户干脆就把柴草堆放在屋檐墙后,既占地方又不美观,发火煮饭既慢又不易控制火候,极不方便。如果开发小水电使用电能则大不相同。早晨出门干活时把米下到电饭锅中,中午回来时立刻就可吃到热腾腾的饭,再用电炒锅炒俩个菜,真是又快又好。有了电还可使用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还可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有条件的农户还可学一学电脑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水电的开发利用将成为农村生活向小康迈进的有力保障。
(4)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区环境,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柴草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 一种含碳化合物,它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气体。其中,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能跟人体内血红蛋白作用生成一氧化碳(氮)血红蛋白,使人体供氧不足而中毒;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器官,可以导致呼吸道及肺部病变,出现气管炎、肺气肿等症,而二氧化碳则是现今公认的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这些气体和着未烧尽的草灰被卷入空中便会形成浓重的烟雾,令人窒闷。以柴草做燃料必须导致环境的恶化。水力发电供能走的则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流水充刷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既干净又有效,而且从电厂出来的水仍可作生产生活用水,这样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环境与经济的和谐与统一,其价值可观。
(5)地区适应性广。小水电机动灵活,只要有一定河道落差,一定河水流量便可建站发电,有着极高的推广价值。
巴南区是个农业区,农业在区内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巴南区河流有160余条,流域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幅员面积的90%左右,蕴藏了丰富的水能;巴南区的山水哺育了一批批有志青年,他们愿意并且渴望为家乡的建设,农村的振兴添砖加瓦,农民同胞们热切希望能一改昔日传统耕作方式,使汗水凝聚的土地上能产出更丰美的产品,使自己的生活更丰裕,更丰富多彩;我们需要青山绿水,需要可自由呼吸的空气,需要更干净的生活空间。无可置疑,巴南区水利资源开发前景是乐观的。
面对重庆直辖市的设立,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托,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巴南区能立足本区实际,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从而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于我区,切实搞好小水电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叶锦昭,卢如秀.世界水资源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8-81.
[2]水利电力部农电司水电处汇编.国际小水电会议文集[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236-250.
[3]刘光文.水文分析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3-11.
中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与清洁发展机制
长期以来,过量地砍伐森林,开垦林地,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荒漠化,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国家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人生态建设工程,投入巨额资金,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农村替代能源建设严重滞后,山区农民牛活燃料仍以薪柴为主,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成果难以巩固和维持.
作 者:马智杰 Ma Zhijie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刊 名: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英文刊名:CHINA HYDROPOWER & ELECTRIFICA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 关键词:摘要:
水利部将于今年启动实施的三项“亮点”工程之一——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经过全国农村水电系统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于12月完成了全国性规划,并且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日前正报国家计委进入审批程序。据悉,中央已明确同意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这项宏伟的蓝图不久将付诸实施之际熚颐翘匮请参加过这项规划审查的专家之一张岳教授畅谈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并根据《规划》选编了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境内山峦重叠,溪河纵横,雨量充沛,水量多,河床陡,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全国十大水电之乡”美誉。多年平均降雨量1465mm,平均年降水量85.7亿m3,地表年径流量54.4亿m3。另外,、平均年流入客水517.6亿m3。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8.83亿m3,储量8.06亿m3,可供开采量2274万m3。
境内水能蕴藏量丰富。全县有大小溪河911条,河网密度0.62km/km2,其中一级支流78条,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溪河43条。境内可供地方开发利用的单站500km以上的小水电资源40处,总装机16.1万kw,年发电量6.537亿kw.h(不包括五强溪、凤滩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支流水能蕴藏量大于1万kw的支流有酉水、兰溪、深溪、珠红溪、怡溪、牧马溪、洞庭溪共7条,这7条1万kw以上的溪河水能理论蕴藏量25.74万kw,可供开发的中小水电资源(单站500kw以上)有11.64万kw,年发电量5.021亿kw.h。全县23个乡镇中就有17个乡镇有水电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扶持下,我县大办农村小水电,使水资源开发不断向前发展。到目前止,我县地方已建成小水电站18处,总装机4.055万kw,设计年发电量1.458亿kw.h。县内农村小水电资源开发,潜力还很大。
二、农村水电发供企业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发电企业18家(装机100kw以上),在职干部职工542人。这些电站中由县水利部门管理的只有岩屋潭、田家坪、栗坡3家电站,国有企业共9家,其它电站均为改制后私营及股份制经营管理。由于绝大部分水电站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当时,这些发电企业承担了很大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县工农业生产,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这类电站运行年代已久,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整体实力不强,难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绝大部分农村水电企业技术装备十分落后、安全可靠性能低、人员包袱沉重、更新改造难度大,而且小水电上网电价低。目前我县执行的上网电价为丰水期0.175元/kw·h,平水期0.205元/kw·h,枯水期0.24元/kw·h,增值税仍然按17%执行,已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制约了地方电力的发展。
目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上网电价低。上网电价不能同网同价,近几年上网逐步上调,差距减小了些,但还有0.12~0.14元/度左右的差距,仅此一项就岩屋潭电站少收350-400万元左右。二是电价和税收政策执行迟缓或不到位。农村小水电势单力薄,每次电价政策出台,至少要推迟一年左右才能执行,增值税6%和小规模3%优惠政策一直未能执行到位。三是经营困难,负债严重。由于电价低,政策执行迟缓,各企业人员多,负债严重导致农村小水电经营十分困难,有时正常运转都十分艰难,技改无法执行,设备陈旧,安全无保障效率差。四是物价、工资、养老保险不断增长。由于电价增长迟缓,且不能及时到位,经营状况一年不如一年。五是体制、经营管理不善。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人员过多,主要是历史造成,且未能及时消化,造成负担很重。②仅靠发电,企业没有开展多种经营,无发展,没法拓展多种经营项目,而物价、工资等年年不断增长,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经营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我县电力安全生产及电力设施虽多年来一直处于安全正常状态,但仍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突出问题:多年来我县电力企业因多种原因一直处于维持在收难低支水平线上,因此电站设施、设备几乎没有进行更新、改造,部分乡镇电站甚至多年没有进行过大修,致使设施、设备普遍陈旧严重老化,这是我们深感头痛之事。
县是国家电网供电区,没有独立的县地方电网、小水电自供电网仅为个别水电站。
三、水电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㈠将水电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村水电(水能)是广大山区农村最宝贵的资源,水电建设通过开发农村水电(水能)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农民增收优势,是兴县富民的最有效途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目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㈡加大中央对水电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议中央“十二五”期水电建设补助资金占总投资的80%。原因:一是“十二五”以后所确定的电气化建设县大部分在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县,特别有的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这些县基础条件差、财政自筹能力弱,亟需中央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二是农村水电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承担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任务,需要国家增加引导资金。三是为了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加强河流水能资源规划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制止无序开发,需要国家加大投资作为启动资金。四是为了鼓励农民入股开发农村水电,增强农民入股的信心,降低农民入股或利用土地使用权合作经营方式开发的风险,也需要加大中央电气化资金的投入力度。
㈢尽快落实执行财政部、水利部出台《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如及早执行该办法能及时救活一大批发电企业,不仅能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还能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并让当地人民群众受益。
㈣进一步合理调整小水电上网电价。目前执行的小水电上网电价,已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影响了小水电的建设发展,特别影响到国家提倡的开发径流式电站的制约。因此,建议进一步合理调整小水电上网电价。
㈤切实落实农村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6%增值税政策。国家虽然对农村水电及其配套电网出台了6%及小规模发电企业3%增值税政策,但由于政策不协调、不配套,抵扣的问题未解决,部分地区未执行该政策。建议切实落实农村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6%及小规模发电企业3%增值税政策。
㈥重新制定水电建设信贷政策。重新研究制定放宽小水电建设信贷扶持政策,金融部门为鼓励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安排政策性专项贷款,实行低息或贴息优惠,适当延长贷款偿还年限等。
一般而言,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广泛,工程建设中涉及的产业和企业种类繁多。水电企业是与水电工程融投资、设计咨询、建设、运营管理、材料供应、加工和服务等活动相关的各种企业总称,主辅业务可涉及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等9大产业门类,其中产业大类22个,中类约50个,小类超过100个[1]。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电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水电企业,组织体系庞大,管理机构复杂,一体化整合程度很高,表现在:一是企业人数众多,动辄数万人,管理层次较长;二是企业功能很多,产品庞杂,企业不仅为水电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咨询、投融资业务,并在电站建成后管理、运行生产供应用水电,部分企业还建立电力终端消费项目,如,建立起高耗能项目(如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建立的铝业冶炼项目)等;三是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待遇,在主业之外还包括庞大的后勤服务部门。这种企业模式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促进了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骨干工程,代表性企业如330工程局(后发展为葛洲坝集团)、闽江工程局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表现为企业核心业务不清晰、成本高昂、决策缓慢、效率低下、竞争能力很弱。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水电企业开始改革,一方面突出主业,另一方面则想办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引入竞争,完善治理机制。在这其中,水电企业和国内其他企业一样,大量地采用了业务外包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外包是一种合同协议,指由内部生产的投入品(有形商品、知识产权、服务等)转变为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的行为[2]。外包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其实质是重新定位价值链中比较窄小的部分,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以集中力量于企业的优势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3]。常见的外包业务有委托加工、定制产品、销售代理、分销等,而企业核心业务尤其是涉及企业使命的业务不会外包。
2 水电企业外包业务广泛应用的原因
水电企业中广泛应用外包业务的原因在于外包业务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考量。外包业务的优势表现在:
a. 企业可利用外包战略减小自身机构规模,使组织机构更加灵活,并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增加组织的柔性以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水电企业规模庞大,机构复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予以精简。
b. 利用供应商的良好绩效和低成本体系来降低成本,或者说将固定投资成本变为可变成本,减少对专有资产的投资,并提高企业运营绩效(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等),改善管理和控制等。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和设备的外包都大大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c. 利用外包获取其他途径无法获取的专门知识、技术以及外部资金、人力等资源,也可获取业务信息和新思想,并通过提供商的关系网寻求市场和客户,拓展商业机会。如,三峡工程前期建设中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的全球外包采购,在引进先进技术、带动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筹集到了设备采购所需资金,实现了技术和经济的“双赢”[4];20世纪80年代,云南鲁布革电站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管理体系,其外包商日本大成公司给我国建筑界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至今仍对我国建筑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5]。
d. 降低企业风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自然环境复杂,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化很快,在国际采购和外包中的工程还涉及汇率、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风险因素, 因而风险很大。水电企业利用外包业务与当地的外包商合作,建立起战略联盟,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提高开拓市场的成功率,降低采购与运输成本,及时获得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增加对当地社会文化、政治体系和法律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新经济时代以IT为标志的新技术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组织的结构重组,并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分工日趋复杂,水电建设相关行业发展趋于成熟,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等,都是水电企业外包业务兴起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外包业务扩展到水电企业的各个领域,如信息技术、人力资源、金融保险、软件开发和资本资产管理等。据统计,2000年度的《财富》500强企业从1997年到2000年间,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从40%增长到56%[6]。全球外包市场到2004年底达到了6.3万亿美元,并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中国将在2007~2010年间成为继印度、菲律宾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项目外包基地[7]。据商务部合作司统计,2006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3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458.2亿美元, 2007年将达到550亿美元规模,预计2010年将达到630亿美元[8];49家中国内地承包商跻身美国2007年ENR国际承包商225强名单,其中包括主业为水电工程建设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和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9],而这两个企业2006年对外承包水电工程完成营业额分别为9.8亿美元及3.02亿美元[10]。
3 水电企业外包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传统大中型水电企业由包办型向追求效益、精简机构的方向发展,组织形式更趋复杂。水电企业外包业务的特点表现在:
a. 外包业务类型广泛。水电企业精简机构后,很多以前由企业自身加工或提供的业务都采取了外包形式,如,单位内部的后勤服务,水电工、清洁工、保安等,都可以外包给社会专业机构或人员。不仅如此,其他各种服务外包业务,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等,都进入了水电企业。在水电机械制造业,各企业大都有很多的外部协作厂家,如果业主单位为水轮机设备招标,对小型电站来说,可能只需找一个水轮机生产厂家,而该厂家很可能只制作水轮机,而将发电机、励磁设备、调速器等设备进一步外包给外部协作厂家生产。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电站,把调速器发包给调速器厂家,而调速器厂家仍继续进行外包:监控系统、液压系统和零部件等都需要外部协作厂家进行生产。
b. 外包业务深入到各类型企业。施工企业是外包业务应用最广泛的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劳务外包和专业承(分)包就在施工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条件》(2000年),对分包工程专门作了规定。水电企业中将各类应用软件业务进行外包的最多,这也是信息时代和新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生产率极大提高的表现之一。各类水电企业的业务外包类型和方式迄今仍在深刻变化之中,其中的一些变化对产业结构转型、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将企业形象策划、战略咨询等业务外包将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葛洲坝集团2007年花费200万元巨资聘请美国科尼尔咨询公司作企业国际化战略咨询业务即是一例。
c. 外包业务在企业业务中所占份额高。贪多嚼不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加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更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实行外包。据报道,水电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四川东方电机公司外包业务已经达到了10%以上[11]。
d. 外包业务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经济形势的发展使人们对核心业务的概念重新加以认识。基于战略合作等原因,很多以前认为不能外包的核心业务也实行了外包,使得企业能够分享外包商的核心研发能力和生产、销售渠道。水电企业尤其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民营中小型水电企业,为节约成本,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理财、成本考核、审计或者投资战略评估,甚至进行电站管理运行等。湖北省谷城县庙子头水电站,由于缺乏生产运行人员和技术力量,2002年经招标后进行建成后的第一个5年生产委托运行,年费用为65万元,而自营生产测算相关费用将达到150万元以上。可见外包降低了电站生产成本。
4 水电企业外包业务的风险与风险控制
外包业务同样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一般而言,这些风险可分为4种:①运营风险。包括运营中的风险、因地理分割而对外包商失控的风险、交通和业务转换限制的风险等;②策略性风险。这是由外包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引起;③衰退风险。指企业过度依赖外包而导致核心能力丧失;④区位风险。由于外包双方处在不同的社会政治体系中而引起的风险,包括地理文化、政治法律、汇率等风险[12]。
由于水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很多,而业务外包使得企业风险管理更趋复杂、更显重要。水电企业外包业务中的特有风险主要有:
a. 外包商的选择与控制风险。包括外包开发商违约或倒闭、各外包商之间协调难度增加、外包开发商在文化方面难与本企业相适应等。
b. 区位风险。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不可避免需要进行当地的采购与外包行为,因此涉及的当地社会文化、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经济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区位风险因素很多。近年来,关于中国人在国外被绑架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中很多发生于水电建设项目,如,2004年10月在巴基斯坦高玛赞水坝发生的2名中国工程师遭绑架事件[13]。这种绑架事件涉及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这些都需要水电企业在外包业务中加以仔细考虑。
外包业务的风险控制在项目计划之时就必须予以分析。首先需要建立风险控制标准和准则,应从外包业务的可行性分析、预测评估、运行实施、事后反馈评价等各阶段进行风险因素分析,从服务质量、服务可持续性、控制步骤、竞争优势、技术知识等方面进行损失可能性评估。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包括建立预警机制、选择正确的外包商并采用合同约束、建立各方可度量和实施的目标管理制度、引入外包商竞争机制、建立交叉职能的合同管理团队、进行定期评估和基准检查等。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设置相应管理机构[14],外包风险可以纳入其中并予以整合管理,而对大型外包项目则可单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5 水电企业外包业务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水电企业外包业务具有如下发展趋势:
a. 外包业务作用更重要,形式更加虚拟化。在我国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中,涉及水利方面的专业承(分)包有基础处理、金结制安、河湖整治、堤防工程、机电安装、坝工、隧洞工程等,其他还有劳务、运输等方面。这些外包业务基本依靠企业有形资源投入,并且主要与企业流程以及某一方面的业务关联,在业界具有长久的运作经验和惯例,利润水平较低且容易测算。这些外包业务目前仍占主导地位,但今后将越来越让位于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如,信息资源管理、财务融资决策、企业形象、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等。这些非传统业务对企业具有全局性影响,并且外包形式更加虚拟化,主要依靠企业无形投入,且利润水平难以测算。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老挝南梦3水电开发项目建设中提供了出口信贷等离岸金融外包服务[15]。
b. 外包业务中水电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外包业务可根据双方合作紧密程度划分为3个层级:第1层级为交易性外包,建立在短期交易基础之上的局部合约;第2层级为战术性外包,双方具有长期合作和契约关系;第3层级为战略性外包,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竞争通过联盟网络进行[16]。在以往的外包业务中,水电企业一般以交易型外包为主,因此相互间短期行为较多,只有较少的长期合作伙伴达到了战术性外包程度,当然这也与外包业务的地位、作用有关。今后的外包业务由于更多地涉及企业管理各领域,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决定性作用,因此水电企业必须与外包商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盟伙伴关系,才能使业务外包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工具。
c. 外包业务类型更加广泛。各种新型外包业务在水电企业中得到大力发展,如离岸外包、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审计服务、税务服务、人力资源、IT技术外包、知识产权服务(商标、专利权、企业形象策划等)等,这些领域大都属于“信誉商品”,要求外包商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并在国内外市场中声誉良好。例如,为葛洲坝集团作战略咨询的科尔尼咨询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最具规模的国际性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创立于1926年,在全世界拥有63间分支机构、2 500名全职咨询人员,主要客户包括跨国公司、财团、国际组织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公司开始面向中国开展相关业务。
6 结 语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源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化石能源(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再加上核能。从目前全球的能源结构来看,化石能源占70%左右,核电占11%~12%,可再生能源大约占20%(其中水电占7%~8%,其他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占百分之一、二左右)。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占到能源消费量的50%左右,甚至更多。因为根据有关资料,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世界煤炭的储量虽然多一些,但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一、两百余年内后也会枯竭。况且,化石能源对环境的破坏性已成定论。
可再生能源不但资源可以再生,而且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至于核能,一是核燃料的供应问题,二是环保和安全性问题,虽然目前都在可控制范围内,但核废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需要上千年、甚至几千年才能衰减掉。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世界能源结构尽快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令人惊喜的是,根据《华盛顿观察》2008年8月27日的报道,全球环保机构“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最新公布的报告说,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
关于可再生能源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李俊峰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可再生能源都是清洁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家族中,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风能、太阳能利用的是密度很低的资源,受季节等外部条件制约,风电、太阳能电的单位资金投入比较大,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其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而水电则是目前惟一一种技术上成熟、单位成本相对低廉、可以進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根据有关组织的统计,至20世纪末,世界上有24个国家的90%电力来自水电,有1/3的国家水电比重超过一半,发达国家水电的开发程度大部分达到了70%以上,有些国家开发强度甚至更高,而我国开发程度刚刚达到1/4,水电开发的前景很好、潜力很大。
水电开发是与非
当然,伴随着人类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国际上对水电开发问题也有着广泛争议。不可否认,水电建设确实存在移民安置、泥沙淤积、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文物淹没、温室气体的产生、下游水文、物理现象的改变等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与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更加令人瞩目。据联合国估算,目前全世界还约有20亿人口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达成共识:一个多数人贫穷、少数人繁荣的全球社会是不可持续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首脑们一致通过了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开发水电的行动计划,承诺加大政府间推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2004年10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的水电开发技术、已建水电站的管理、水电开发的决策、水电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水利水电工程界十分关注的议题进行研讨,强调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一致通过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
中国水电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资源合作,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开发水电的争议,张国宝局长明确表示:“根据水电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水电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的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对对水电开发妖魔化。”
中国水电企业的跨国经营
对于中国水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由援建、承包向投资(BOT模式)转型的问题,李俊峰副所长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我们在水电开发与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现在全球水电的大概百分之七、八十在中国建设,我们的装备制造、施工队伍很强,另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装备的价格比较低,人工的工资也比较低。中国水电企业对外投资至少是中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一个表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海外投资应该值得鼓励。企业去海外投资可以收到三个方面的效益:经济效益、宣传本国文化、学会国际规则。同时,李俊峰副所长也提醒去海外投资的企业:“走出去”不是那么容易。他说,不管是国际合作还是其他合作都有三个阶段:非常欢迎——比较抵触——相互适应。因此,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欢迎你的时候,有潜伏着的危机,但在危机的时候也孕育着希望。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吴喜林司长也曾经表示,“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应按照“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效益”的原则。
关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问题,有关政府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2008年7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就《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答记者问时说,为了减少对外承包工程的盲目性,防止“一哄而起”,根据对外贸易法关于从事对外工程承包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者资格的规定,条例确立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制度,规定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并从法人资格、资金、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安全防范能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以及商业信誉等方面,对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作了规定,特别是明确规定工程建设类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特级或者一级(甲级)资质证书,体现了适度从严的原则。李俊峰副所长建议商务部或者发改委对我们国家走出去的企业进行调控,不要让那么多的中国企业跑到国际市场上去相互压价、相互竞争,甚至弄到中国企业之间相互竞价竞得太低了,人家都不敢用。他说,到国外投资一个项目,完全可以组织先在国内竞标,竞标完成后再出去。
并非酒香不怕巷子深
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有必要全方位地把握现代企业经营之道。李俊峰副所长特别强调,中国企业必须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宣传自己的理念,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应总是遇到问题后才被动应战。不但企业要宣传,国家也要宣传。他说:“我们的企业到国外去开发水电,不是在破坏环境,而是保护环境。国外的大公司在中国有很多很好的环保公关、环保宣传。像西门子、GE等,到处都在做关于环保的广告,有很好的环保理念。你到机场去坐飞机,到处都是西门子和GE的广告。像BP、GE这些大企业,天天都有环保大使跟着,像摩根和瑞银会雇一些名人和政要做环保形象大使或顾问,例如布莱尔等。利用他们一个是做广告宣传,再一个就是参加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但我们的企业就没有这种宣传,即便是中石油、中海油这样的企业也极少宣传自己的环保理念,只是默默地干活。人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所以怎么说都行,总是等到受到一些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批评的时候,才说两句话来反驳人家。所以,一个是我们要注意环保,再一个也要主动去做宣传。大企业要有环境形象设计和形象代表或代言人”另外,我们国家的宣传也不够。例如,国外机场的贵宾室都有日本、韩国的报纸,美国、欧洲的就更多了,甚至有泰国报纸,惟独没有中国的报纸,中英文的报纸都没有,说明我们对外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小水电的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小水电论文11-14
小水滴的作文11-16
小水滴与大海的故事作文10-28
小水滴旅行记教案06-17
语言活动《小水滴旅行》教学反思06-30
小水滴旅行记作文7000字09-17
小水电站技术反措改造11-01
小水小学教育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20112-13
水电水电工程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