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课程心得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言与文化课程心得

语言与文化课程心得 篇1

姓名:黄金 班级:1302班 学号:13680210 摘要:作为学习英语语言专业的中国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还更应该通过以英语与汉语这两门语言为母语的这些国家的文化差异来了解学习英语!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差异;中国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空间语;收获与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忠实的文学热爱者,所以当知道有一门这样的课程将要开设时我非常的期待和欣喜,第一堂课赵老师留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英语发音非常的棒,博览群书,懂得他国的知识和文化很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学习英语的网站和方法。我的梦想是一位资深的口译员,虽然之前就知道干翻译这一行要懂得很多看的书很多,灵活的运用知识。从接触赵老师开始我渐渐的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开始慢慢的去找很多关于文化与语言方面的文献去看去了解语言文化,也渐渐的真正爱上语言喜欢翻译!

每堂课跟着老师的思路来探寻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不同的知识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赵老师会给我们书目课后自己借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我也总是不断的在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或者中国学术期刊网站上找资料,而且我坚信没事多看点书总是好的!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了很多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更是让我养成了一种不懂就动手自己查阅资料的好习惯。为什么北京大学要这样翻译?非语言文化交际怎么影响我们的沟通交流的?通过自己不断的引发问题不停的翻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来丰富自己的大脑!以下就谈谈关于我看书的其中两点收获: 一方面,作为中国人,学习语言专业就必须要求我们对自己本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了解,《中国文化读本》给我们很多的这方面信息并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广大读者,让他们也知道我们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原文:到了公元4世纪,东晋人发明了一种叫做“指南鱼”的小游戏。其方法是拿一块薄铁叶,剪载成鱼形,两头翘起腹部的地方略微有些下凹,看起来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示南北。

译文:In the 4th century AD, people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invented a little game called “south-pointing fish “.It is a piece of a thin iron cut into shape of a fish with the two ends cocking up and the abdomen slightly concaved, and it also looks like a small boat floating in a bowl of water.It can indicate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fter magnetization.此句翻译的要点的在于译文要善于利用译入语原有的表达方式。原文表达生动活泼其中”指南鱼“翻译很关键。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有不少译者将”指南鱼“翻译为”compass fish“.这样的翻译是否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查阅维基百科时,笔者发现”south-pointing chariot “表示”指南战车“,该表达明确并且生动,姑此借用到”指南鱼“的翻译上,译成”south pointing chariot“.此外,英译文中加了一个词”also“,说明”指南鱼也像一只小船“。因为原文中”指南鱼“"看起来像一只小船”,如果不加以说明会有些混乱:到底是像“鱼”还是像“船”呢?通过这些细致的处理,英译文更加符合其表达习惯。

原文:公元12世纪时,中国人还发明了“指南龟”: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部,在木刻龟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放置在木板顶端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有了自由旋转的支点了,静止时首尾分别指南北。

译文:In the 12th century AD, the Chinese had another invention the “south-pointing turtle”.It is a wood frame crafted in the shape of a turtle inside and a hole outside its abdomen.The hole is used to fix the turtle on the top of a bamboo nail on a wooden board.Therefore, the wooden turtle gas a fulcrum to turn freely, when it stops, its head and tail point to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respectively.此句采用归化方式处理,重点在后半句形容其构造上。仔细分析原文可知,指南龟主要是由空心的龟形木质框架和内部的天然磁石组成,并利用下方其拥有旋转支点。在处理上,笔者将两部分分开,先着重描绘wood后的指南功能,其中“勺子”的材料和重心等附属描述作为第二句的附加成分。经过这样的切分翻译后,英译文条理非常清晰。

另一方面,空间语是非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方面,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空间语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差异然后更好的了解语言学习语言。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很难意识到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而且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语言行为和手段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梅拉弁认为,情绪信息有7%通过语言表达,55%由视觉符号传递,38%由副语言符号传达。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行为和手段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而非语言交际中的空间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地性方面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文化不同,人们的领地需求和空间关系有着不同的规则和程序,由此所引起的联想和感觉也会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的个体,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地范围,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地范围。在家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可侵犯的领地。厨房通常被看成是家庭主妇不可侵犯的地盘,那是体现她们权利的场所,即使母亲和女儿都不得入内。而书房,工作室等则是男主人的领地范围。在公共场所坐也会形成临时领地,他人也不可侵犯。如在公园里,其他人下之前须征得他的同意。相比之下,中国人则认为先到的人只享有一个座位的临时占领权,而不是整张椅子。

第二,体距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霍尔的调查研究为人们交际时保持合适的距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人们保持的空间距离以多远为适宜,除了交际双方的关系,年龄,性别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换一句话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谈时所保持的距离是不同的。阿拉伯,拉美,南欧,犹太人和一些非洲国家属于“接触文化”,交际双方考的很近,英语文化属于“非语言文化”,交际双方的距离就远些。这就是阿拉伯人在同北美人交往时,总认为双方距离拉得很大,感到双方不那么友善,而此时的北美人却认为体距过小,感到双方热情过度的原因。如在一次国际宴席上一个美国人和一个阿拉伯人在交谈,人们发现美国人不停后退,而阿拉伯人则步步紧跟这是他们各自都在试图保持在他们文化中认定的合宜的范围之内的缘故。

第三,空间取向方面的文化差异。中英文化都利用空间取向来显示地位的高低,但人们的空间取向却存在着差异。如办公室的安排,英语国家的一般模式是领导人的办公室在高层,如果在同一层,也在楼道深处,低级的办事员的办公室在靠楼梯处,中国人的领导人的办公室往往居中,依照职务高低,向两边扩展。再如宴会的布置和座位的安排,英语国家一般用长方形桌子,男女主人分坐长桌两端。中国人喜欢用圆桌,男女主人坐在一起。英语国家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中国座位则以面向南或面向门为上,以面向北或背门为下。

收获当然很多很多,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翻译的英语喜欢用自己的中国人的思维去思考去翻译那句话这就难免闹出很多的中式英语。文献中有很多的专业名词这就需要我们勤奋不断的查阅资料。另外赵老师给我们提供的书目有一些图书馆找不到,网上也无法下载,我只能下载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语言与文化课程心得 篇2

关键词: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

一、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纯语言性偏向严重。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学都是以语法、结构或功能为主要教学内容,过度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仅停留在浅层状态,无法把握文化内涵,造成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的局面。而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语言文化才能有效提高实际情境中语言的运用能力。

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笔者所在单位为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三本院校,已确定了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的办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该校学生一方面,大多学习英语超过6,7年但仍然不能很好地应用及交流,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较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出现英语学习无用的观点;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应用英语的动机,想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无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应用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校,甚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应该提上日程,引起广大教师和学校的重视。以微课为载体,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用文化阐释语言,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提供自主性、互动性、个性化的资源和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查漏补缺,预习复习,与课堂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文化素养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学生从认知和欣赏等不同角度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为语言学习扫除障碍,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人才;

2.微课资源建设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提升、微课背后折射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此过程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3 . 英语语言文化微课资源可以成为高校的另外一张名片,甚至为高校赢得更好的生源和社会评价,从而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同时为形成专业精品微课程并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4.为创新型教学模式提供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易用、 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有助于将我国大学英语改革推向更深的层面。

三、国内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之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并达成共识;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跨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协调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与学生个体个性化学习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仍然是很多研究者和相关教育部门极度关注的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资源建设方式和教学应用模式,以其自主性、互动性、个性化等优势,成为传统教学课堂的有力补充,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省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省内外微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为师生提供了大学课程,但总的来说,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张一川在对比了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后指出,第一, 国内微课资源尽管涉及学科多样,但内容不够精细,未从学科、主题、年级等方面对微课内容分类,数量相对丰富但未形成专题化的微课程;第二,我国微课还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将微课融入日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极少,且对微课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与效果分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学生对微课资源的应用情况和学习体验的调查几乎是空白。

胡铁生依托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发现,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操作模式、应用指导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微课建设仍存在“建多用少”的问题,应用仍处于浅层次的探索阶段,微课功能定位更多偏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微课建设的目的在于交流与应用,其价值在共享应用中方能体现(胡铁生)。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微课程建设的研究应向精细化、 系统化发展,形成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共享、应用平台,以用促建。为了满足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体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语言学习扫除障碍,笔者认为应该进行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探索,这对完善微课资源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检验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也有一定价值。

四、总结

学生是微课的终端用户,而目前国内微课应用在日常教学中的案例极少,更多的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间相互交流、评课等实践。而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立足于教学需求与应用实践,通过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微课发展中由“建”到“用”的思路转变。

同时,校本化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微课程建设与应用正是依托微课这一全新的资源建设方式和教学应用模式,将大学英语语言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符合微课专题化、课程化发展趋势。

语言与文化课程心得 篇3

关键词:高校 汉语言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

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一股国际风,其显现出来的古老的特色和魅力,吸引了众多国外的学者,近些年的孔子学院热潮即是重要的表现。在国内,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重要体现即各大高校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选拔、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学生需要同时具备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文艺理论素养,能在相关单位包括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文学评论、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承担宣传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责任。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该当做一门基础性学科进行定位和建设,汉语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内核,二者唇齿相依。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针对高校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教材的作用主要在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囊括了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中国文明的发展,教材分为文字、哲学思想、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模块;二类是对中国文化发展进行线性的叙述,对社会变革、历史人物事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横向分析,更有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极具理论深度,启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的教材编写中,两类教材的思想大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就课程培养的目标来看,第二类教材更加符合中国文化课程的教材需求,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涉及范围广,包括不同朝代,不同领域,因此,对教师队伍首先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版块选择具备相应擅长领域的教师进行讲授,力求效果最优。针对师资力量不强的高校,可以采用模块整合的方式,例如将相近的领域像儒家、道家、法家等先秦诸子学组成一个模块交由一位教师进行讲解,其他的可组成绘画、音乐、书法、科技、宗教等模块交由擅长的教师讲解。此外,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熟悉教材,联系其他相关书籍,做到言传身教,启发学生思考,提升教学效果。

四.汉语言文化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1.重视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素质教育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学生的素质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可采取分组讨论演绎的方法,可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诸如此类,提高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分析,深入挖掘,进而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拓学生视野。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具有活力的学习空间,从于丹讲《论语心得》到易中天讲《品三国》等,都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适当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选取有意义的视频进行播放,调剂课堂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实地考察加深感受。高校应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在古代书院和庭院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香气,在文化遗存的笔墨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民居、民调、民俗、民情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教师在组织游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游览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全国各地的文化。

4.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院工程建设,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应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外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应聘孔子学院教师方面条件优厚,因此,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言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应树立自觉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增进外国对中国中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改革有利于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悟,进而更加自觉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高校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贡献一己之力。

C语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4

从领到书的那一刻,我就很郁闷?《C语言程序设计》到底事学什么的,到底有什么用。刚开始上课时?还在迷茫这门课程是用来做什么的。不过?这些感受都是在对这门课程不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后来慢慢的接触多了,听老师讲的多了,了解多了,渐渐的就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学到语句和函数时,上机操作程序,经过编译,调试和运行后,出现界面,当时觉得很好奇,产生想真正的学好这门课程的想法。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基本知识。

下学期开始时?被通知要进行三周的课程设计。当时有点懵,感觉学的东西很少,而且很零散,都不知该如何练到一起,就要开展课程设计,是不是太难为我们了。课程设计第一天基本上都是在看书,把基本知识再熟悉一边。到了下午的时候,老师发过来三道练习题,从这几道练习题上我得到了不少启发,然后我们组把整个程序的思路理清了,开始着手写程序。第一周结束的时候,我感觉受益良多,自己收获挺大的?从一开始的迷茫,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到把程序中的几个模块编写出来,到最后把模板编写出来后,心里挺开心的。但是到了第二周,我们不得不再次陷入困境。在整个程序的编写过程中。难的就是修改和删除这两个模块,这也是我们第二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开始编写修改和删除时,很是头疼,只能去向其他人寻求帮助,在别人的帮助和提示下,我编完了修改程序,但编译时老是容易出错,修改后的内容将文本内的信息全部覆盖了。困难之时,我们组的其他人帮助了我完成了修改和删除。这样整个程序基本上全部完成了,就剩下完善工作了。我们组写了两个程序,最后两个程序相互组合互补,大功告成虽然设计时完成了,但是我觉得其中还是由一些不足之处?1.警告句。程序中缺少一些警告句?例如:“是否真的删除?y/n??”。2.重名的情况。由于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设计遇到重名的情况该怎么处理。3.选择单一。我们设计的程序中只设计了按名字选择进行操作,忽略了重名的这种情况。虽然整个程序完成了,都是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办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考虑周全。

短短的三周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这段时间里,我又学到了更多C语言的知识?如:对象数组、string类、以及文件流等,同时我也被提醒以后办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考虑周全,也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和互帮互助的重要性。这一点会让我终生受益。通过三周的课程设计,我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多了,收获也挺大的,这三周过得挺充实快乐的。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C语言课程设计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

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篇5

13级计算机工程系(2)班 赖郧阳 241392220 福建泉州

邮编:362015 摘要: “船”是水上运输工具。“政”,辞海的解释主要有三,一曰政治;二曰事务,如校政、家政;三曰主其事者,如学政、盐政。“船政”的一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一是有关船舶方面管理事务的统称;二是主其事者,马尾船政的实际情况看,它主要指的是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机构。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是官居一品的沈葆桢。船政大臣有权直接向皇帝具奏。这些都说明,船政是当时清政府的官署,是一个高规格的专门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关键词:历史及简介 绪论 历史沿革 成因分析 发展

一、船政文化及简介

翻开中国近代史,民族灾难深重。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权日衰,国将不国,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师敌之长技而制敌”。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的《海国图志》进一步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提出了制造船械、聘请夷人、设水师科等设想。闽浙总督左宗棠深受他们的影响,决心实践“师夷制夷”以自强。他认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同治五年(1866年)6月,左宗棠上《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折中写道:“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七)为此,他决心整理水师,在马尾设局造船,培养人才。7月14日,同治皇帝准奏,以“实系当今应办急务”令其办理。10月,左宗棠奏请江西巡抚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总理船政。11月,左宗棠又奏请开设求是堂艺局。自此,中国近代船政就在东南一隅的福州诞生了。

然而,仅从这些层面理解马尾船政又是不够的。首先,缔造者本来用意就不光是造船,船政一开办就有造船、办学和整理水师三重任务。其次,从船政创办的情况看,一是地域性很强,地在马尾,而且船政衙门有一定的处置权,更像个官办特区;二是造船、办学、水师三位一体,是个由造船系列工厂、船政前后学堂等办学机构和福建水师构成的一个近代海军系统。再次,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马尾船政的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它是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一个有一定独立处置权的政治经济实体,还是一个军事工业和培养海军的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教育机构之一。

马尾船政的创建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马尾船政成为近代军事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它为中国培育了大量掌握当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马尾船政人谱写了一篇伟大的历史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船政文化,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尾船政也是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值得剖析的一个着力点,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来对船政文化现象及原因进行一番新的研究,期冀能够打破成规、超越前人研究的局限而有所创新。为此,本文以“现象--原因--意义”为主要线索,从四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回顾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挖掘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再现船政的特点和历史功绩。其次,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再次,运用文化地理学和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微观因素。最后,提出马尾船政的现实借鉴意义,为中国近代的军事、科技教育、工业提供有益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和平统一和先进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绪论。本章节主要论述四个问题:首先,从对马尾船政局的兴衰史、船政学堂历史地位及作用、马尾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等方面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主要的成果有:第一、确立了马尾船政在中国近代造船事业史上的地位;第二、确立了马尾船政在近代反侵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第四、确立了马尾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上的地位。其次,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支持。笔者从社会学的社会变迁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中寻找马尾船政形成因素的理论支持。再次,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最后,从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分析了马尾船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马尾船政的历史沿革。主要回顾了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了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其内涵丰富,主要概括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丰碑,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另外,在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马尾船政文化的特点。马尾船政文化既有辉煌的业绩,也有深厚的积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马尾船政独领风骚、先进无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确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促进了先进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等等。应该说,船政文化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马尾船政气势宏伟、影响久远。马尾船政的辉煌给当代人们留下许许多多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包括罗星塔公园、昭忠祠、海博馆、马江海战烈士墓和马限山公园在内的一系列马尾船政的历史文化遗迹。船政文化是福州独特的人文、地域文化,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内涵,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四:马尾船政文化的成因分析。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着重应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索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在中国东南隅的福建福州马尾诞生,这不能仅仅说是一个偶然。应该说,船政文化的产生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大变迁以及福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分不开的。因此,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做逐一的分析。首先,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西文化的碰撞共同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并最终促成马尾船政的产生。其次,运用文化地理学理论探索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可以说,福建独特的海域环境和福州马尾港优良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马尾船政。最后,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马尾船政人内部的群体社会化对于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福州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了以马尾船政人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人物。他们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文化传递完成了其内部共同的社会化,从而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我们现在称之为船政精神或船政文化。

五:马尾船政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论述了马尾船政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这一部分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马尾船政与近代繁荣。主要概括为: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根基,开创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的先河,促进和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第二层次为马尾船政与现代腾飞。船政文化对于当前社会的意义有:

1、开发船政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打造船政文化品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 篇6

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网络新闻

语言系统是开放的系统, 其词语需要不断的丰富, 需要有来源, 需要有创新。当今的网络语言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语, 这对丰富现代汉语语言词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正做着积极的贡献。网络语言拓宽了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由度, 使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在思想上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由于新闻的特性就是求新, 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特点自然能让网络新闻更容易接受, 使其独具特色。

对网络新闻报道选题的影响。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推动了网络新闻报道观念的更新, 引导新闻选题比传统媒体更前卫、更自由、更开放、更宽容。网络语言文化追求自由平等的特性, 网络语言的任意性, 促使中国传媒在对权力禁区的监督上向前迈出了突破性的步伐。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因为“规范”思想的制约害怕“犯规”, 在社会监督方面仍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网络新闻则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先锋观念。如下面的新闻, 在网上更容易发出或者只能在网上发出:

原瓮安县委书记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遭质疑

中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震惊全国的“6·28”瓮安事件发生大半年后仍有余波, 被撤销瓮安县的一切党政职务的原县委书记王勤悄悄地“复出”, 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一职, 这事被网民发现后网络论坛上一时议论纷纷。

对新闻标题的影响。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 把网络新词语用到标题中, 已经是网络新闻常见的现象。以下是一些网络新闻的标题:

阿雅与众美女明星PK迅雷资讯

“悟空”改名“武昆”遭龙珠粉丝抗议凤凰娱乐

最惊艳、最性感的刘备!美女团体COS三国各英雄游久网

提前公映让团队抓狂新浪娱乐

山寨也疯狂《量子危机》终极收藏版上市圈钱网易娱乐

这些新闻标题中画线的都是比较流行的网络新词。既然它们能被广泛地用到网络新闻中, 说明它们不仅能被网民理解, 而且很受网民欢迎。

对新闻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直接影响网络新闻的语言使用。为了让网民喜爱新闻, 新闻作者很乐于引入网络新语, 吸引、取悦网民。而网络新闻引用的网络语言, 一般也是被广大网民认可的、喜爱的, 富有生命力的。有新潮的网络词语, 也有前卫的语音语调等。

对新闻风格的影响。追求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文风, 是网络新闻受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的又一方面。下面是网络贴吧发的一则新闻:

“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现身网络

记者看到, 帖子里的“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 底纹和普通居民身份证几乎一模一样, 上面印有“天堂地府”、“天地通用”、“天地户籍部”等字样。帖子一发, 网友们纷纷跟帖, 直言“太雷人、太封建”, 也有网友表示很有创意。

下午, 记者来到成都四圣祠北街和桂王桥南街的几家殡葬用品商铺, 店铺里卖的都是些比较常见的纸钱、火烛。随后记者来到文殊坊附近的老街上, 这里殡葬用品“超市”、“大全”有数十家, 日常生活常用的“衣食住行”各种物品, 在这里都能找到纸制版本。

这样的新闻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在网络中的点击率很高, 也是网络上非常有特色的新闻。同样有趣的跟帖, 让新闻主体更加增色, 整个新闻则实现了很好的娱乐读者的效果。

近几年来, 传统媒体新闻一直在提新闻的“三贴近”, 即新闻应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口号, 是因为传统的媒体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尤其党报党刊, 受党政领导干部官僚思想的影响, 给读者明显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网络新闻则不, 它一出生就混迹于草根中间, 有一种天生的民本思想。自然, 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特性就同化了网络新闻的文风。和传统媒体新闻的古板庄重相比, 它在行文上往往喜欢活泼、清新。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原则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 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新词语的接受上。它对网络新词语的采纳会有一个甄选、使用、规范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 过于前卫和过于保守都是不适宜的。根据新闻及网络的特点, 它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形式上一致的原则。汉语网络新闻上出现的网络语言, 在形式上必须能够融入汉语体系, 与其保持一致, 原则上应采用汉字, 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网络语言以迅猛之势发展, 对传统汉语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是一种有力的冲击。汉语文化及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外来语需经历语言、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 还要在语义上接受汉文化的严格考验, 才能被汉语接纳。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 还包括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有些词汇彻底抛弃了汉语的汉字基石, 不顾汉字的表意功能, 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 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形成冲击, 并造成一部分受众对电视、报刊上时不时冒出的外文字母不知所云。对于上面提到的非汉字网络语言, 网络新闻报道采用时要慎之又慎。

约定俗成的原则。网络新闻是面向广大网络公众的, 因此, 新闻必须选用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社会上较为通行的那些网络语言。要把符合词汇规范化和群众语言习惯的网络语言, 跟由于临时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随机词、随意拼凑而形成的网络语言区别开来。有些网络语言已经广泛普及, 如“版主”、“黑客”、“博客”等, 恐怕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 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 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 会让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如“201314” (爱你一生一世) 、“KMP” (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 , 这种表述恐怕就只能限于特定网民之间的交流, 但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 所以不能轻易让它们登上网络媒体。青少年创造网络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 差不多网上天天都有新词跳出来。有些词语显然走向了恶作剧的极端, 如近来青少年网民中火爆传播的“火星文”, 往常的一句简单的话语被无数的繁体字、符号、冷僻字和乱码取而代之。这样的网络语言, 网络新闻更要敬而远之。

不可替代的原则。一个词语在词汇家族中有其存在的地位与使用的价值, 是由于它的特定的含义或特有的色彩, 没有另外一个词语能代替它。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 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 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 对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丰富新闻的语言表达及扩大网络新闻的影响力都有一定益处。如网络新闻里频频引用的“驴友”、“粉丝”、“潜规则”、“山寨”、“人肉搜索”等词语, 所含的词义都有不可替代性。这些词语活泼幽默、方便时尚, 极大弘扬了人们都喜爱的网络语言文化, 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换用传统词语表达, 根本不能把背后的网络语言文化展示出来, 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可能表达不出。

传统规范的原则。网络新闻作为汉语语言文字在网络上存在的重要平台, 对规范使用汉语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要把粗话脏话等低俗化的网络语言拒之门外, 同时还要考虑对传统语言的继承性。在一些小圈子中, 网络流行语有滥用语言的现象, 这是语言低俗化的一种表现。不作考证或者根本无从考证的事情, 动不动冠以“史上最××”, 动不动就云“都是××惹的祸”等, 诸如此类的程式化语言,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有所露脸。并不是说这类语言不能使用, 但用得过多过滥会让人觉得轻率、做作、哗众取宠、缺少个性, 新闻传播效果和影响能力将会大大降低。至于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谩骂性的语言, 更不能让其走进新闻的大门。

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

语言只是交际工具, 而新闻则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使命, 所以新闻能吸收网络语言的新成果, 而对其损害社会的部分有抵抗力。所以, 另一方面, 新闻能引导和规范已经创新的网络语言, 并进一步统一和引导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新闻能够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相对于网络语言交流而言, 网络新闻是一支正规军。网络新闻的性质在于它先是新闻, 而后才是网络的新闻。新闻是需要有规范的、有社会责任的, 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读者。而网络语言交流则有很强的随意性, 又没有多大的影响面。这样, 网络新闻就有了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的资本。

规范网络语言应按其接受原则结合语言的实际进行。没有必要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 盛行于网络, 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 网络语言毕竟有很强的随意性、流行性, 所以它们中的大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有的甚至一闪即逝, 比如有的网民将“网络首页” (Home Page) 称作“烘胚鸡”, 没有赢得更广泛的响应, 在网上仅仅闪现一下就消失了。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本身有很强的稳定性、规范性, 使用语言的多数人会在自己使用的过程中, 将好的或者是方便的网络语言留下来, 其他的不能被大众认可的或者是不够“幸运”的就惨遭淘汰了。所以一段时间之后, 比如十年八年, 人们再来整理这些词汇, 再收进官方的或者是比较有学术权威的辞典里, 这些语言就会成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的一部分。现在, 网络语言刚一出现, 有些人就认为它扰乱了传统的语言, 于是, 要进一步立法进行规范, 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设防或清理。有些人还居然把语言看做是民族文化的围墙。我们认为, 用这样的心态保护语言是语言的悲哀。实际上, 为此出台法规条例, 规定某些词可以用, 某些词不能用, 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 最后很可能是一纸空文。

网络语言需要规范, 网络新闻也能规范网络语言, 但是没有必要去规范所有的网络语言。网络新闻应按照其对网络语言的接受原则引用网络语言, 然后对其不符合一般的现代汉语语言规律或者可能被人们诟病的地方进行调整、改进。这样就实现了网络语言的规范。当然,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还需要普通的新闻作者而不是语言学者、专家来做, 这就需要网络新闻的作者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言的素养。如果网络上的新闻作者不具备这样的素养, 那么他就可能没有规范网络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实现不了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一旦网络语言被合理地规范, 会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 更容易被传播, 同时也有助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有以下几种情形:首先, 对不适合的网络语言拒绝使用就是一种规范方式;其次, 应对网络词语本身进行规范;再次, 应对语言使用的方法、环境进行规范,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导网络语言应以健康向上的文化观作指导。尽管文化观也需要发展变化, 但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上, 多数人会接受多元的、富有个性的文化观, 并反对低俗、颓废的文化。如果网络新闻寻求迎合所有网民, 则有可能滑向低俗的深渊, 所以应该注意抵御低俗的语言。乐观向上的文化观永远应该是人类文化观的主流。网络新闻也和其他新闻一样, 不会是纯客观的, 所以就应该本着为社会负责的精神积极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由于社会的多样性, 各式各样的文化观, 比如颓废的、求奇的、扭曲的等都有可能出现, 甚至会有一定市场。而网络新闻对那些东西只要有一个不支持的态度, 它们就难以兴风作浪。实际上, 从另一方面说, 如果网络新闻不能远离那些非主流的文化观而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 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出现危机。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总体上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 二者的相互作用及效果需要未来广大网民的认可。用一句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摘要: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的选题、新闻语言、新闻标题及新闻风格等都有影响,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遵循一定的原则, 反过来, 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 能够促成健康向上的文化观。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篇7

作者的态度在这本书里可以很清楚的找到:在文化这辆车上,汉字只是外壳,是轮子,不是发动机,更不是操纵方向盘的。也许通过这个我可以猜测作者的想法是文字是载体,文化是核心,也就是文字是文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感觉就像文字是文化的附庸。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在作者的陈述中也能感觉到的是文字是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和语言、绘画、音乐一样,将文化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以一种其他人可以轻易接收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女书,就像各个民族的文字。书中所提到的女书的形成,就和当时妇女的生活息息相关,她们不能通过和男性一样的方式——上学读书——来学习文字这种书面的表达方式,可是她们又需要向远方的人倾诉,那时又没有传音的物件,于是女书这种表达方式就出现了,它的出现解决了当时妇女对于向他人倾诉而又无法传达的问题,其实进一步说,就是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依然希望能和男性一样拥有倾诉和争取幸福的权力。各民族的文字同样也是反映了各自的生活情况,特别是文字还停留在象形文字的时候,放牧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现牛羊,农耕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现土地,放牧民族文字更形象,农耕民族文字更规矩——或许是当时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简单,条文和规矩更少,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由和简单,而农耕民族更多的是集权制度,人们生活在规矩方圆中,这种情况在文字中就反映了出来。

文化在文字中的除了会以文字结构来表现,还会以文字的排列来表现,这种文字排列就是我们的句子。在句子中,诗句反映的似乎更加明显,就像作者引用的一句“取之于心而注之于手”,对于一首诗而言,取的是一个人的“心”,而对于众多的诗篇来说,取的就是跨越了一大个时代的文化的“心”。就像在诗经中,我们经常能读到的文字多是拟声,拟形的,而且多是一些生僻字。可这些生僻字所代表的事物却简单明了,就像“瀌瀌”拟雨雾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闻其声而知其意。

简单直接地描述着作者希望传达出来的意景。其实这也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朴实,单纯,还有率直。作者只是用着一个个叠词就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田野森林之中,若不是他们常与自然沟通、常去聆听自然,怎能恰到好处的将读者引入虫鸣鸟叫之中去呢?随着时间推移,文化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到了唐宋时期,文字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涌现了许多的优秀诗人词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可以发现,这时的诗句已经由简单直率变得委婉含蓄,不再是直接说明环境,而是利用简单的几个意象,比如常见的“明月”,“垂柳”,“孤帆”等,勾勒出作者想要描绘的环境,再加几个字的补充,就给了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让诗人想表达的意象自动浮现在读者脑海之中。从诗句中能感觉到,这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失去了那种简单淳朴,上层社会已经开始逐渐腐败,奢靡之风盛行,有愿者众多,可也难以扭转。诗句词句中透露出来的点点滴滴,无论对也好错也罢,都忠实的反映着当时的文化,或者说就是文化在书面上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些,很多看法和作者表达的态度不同,或许是我不理解原本的意思,或许是误解了作者的观点。但是这就是读完了这部分的最大感受。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人是符号的动物,而语言则是所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文化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为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那么,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语言。

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这些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密切,以及它们所涉及的范围的广博。下面就来看看有那些方面吧!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咖啡coffee、可可cococa、朱古力chocolate等;音兼义的(即有些借字虽然音译的,但所选用的字往往和那种物件的意义有些关系):广州话把领事叫做江臣(consul),把电话叫做德律风(telephone),还有美国凉爽饮料译作可口可乐(coca-cola);还有音加义的:广州话衬衣叫恤衫(shirt),普通话冰激凌(icecream)、卡车(car)、卡片(card)等。

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原来是融合许多部族而成,尽管每个部族华化的程度已经很深,可是从姓氏上有时还可以窥察它的来源。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和现代人里都容易找到。比方说,尉迟氏是唐朝的望族。相传于阗王室在唐以前就属Vijaya(藏语)一族。于是于阗国人到中国来往的都以尉迟为姓氏。

至于唐代流寓长安的尉迟氏诸人,大概出自3个来源:一支出自久已华化的后魏尉迟部一族;一支是隋唐之际因冲质子而到中国来的;还有一支是族系和来历都不明白的。还有慕容氏本来是鲜卑姓,他的后裔分化成了两支:一支是广东东莞容氏,一支shiite山东蓬莱慕氏。这两姓看起来你毫不相干,其实是出于同一个祖先的。姓氏和别号有事也可以反映出宗教信仰。中国回教徒的姓固然有和汉人相同的张、王、刘、杨、李等等普通姓;同时也有他们特有的回、哈、海、虎、黑、鲜等纯回姓和马、麻、白、满、蓝等准回姓。纯回姓都以回教徒的谱系作基础,准回姓就有依据汉姓来的。因此我们有时可以根据这些姓氏就可以推断他们是不是回教徒。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语言与文化》一书出自“大家小书”第三辑,作者罗常培。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较一些罢了(出自“大家小书”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所谓大家,就应该是把他的学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让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品味出个中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显示不出作家学术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学问的贫瘠。

本书作者罗常培(1899-1958),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师。

本书引言中,引用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且说明想从语词的含义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内容分六段:

第一、从此与的语言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第二、从造词心里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第五、从形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就是尝试给语言学和其他学科搭起一座桥梁。

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大量举例说明,足以见得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学识。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继而了解到文化演变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语pen从拉丁语penna来,原意羽毛(feather),最初之严格应用于原始的鹅毛笔(quillpen),后来笔的材质虽变化,但这个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现代语词和羽毛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历史遗迹,如“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会意,就是说把女子关在家里便可安静,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女性的观念。

第三章,从很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

例如,云南昆明的倮倮叫妻子“穿针婆”,发怒叫“血滚”,伤心叫“心冷”,欺负叫“看傻”。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所嫩解答的范围,也会发生一些神异的揣测,倮倮叫冰“锁霜条”,福贡的傈傈族叫虹“黄马吃水”。这些族语里不明方位,前者叫东方“日出地”,西方“日落地”,后者叫东“日出洞”,西“日落洞”,北“水头”,南“水尾”,在这些民族中保留了古代人民在不了解自然时的懵懂与敬畏。第四章,语言本身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会吸收新的成分和旧的糅合在一起,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羼杂的外来语成分,包括音译的,新谐声字,借义词,描写词。

一般来说,两种文化接触时,上层文化影响低级文化较多,而看借字,中国语中有入超现象,作者认为这不能单以文化高低来论,另外还有很多原因,依我总结一是中国向来自大,对其他文化很少接受,不屑研究,以致从没有人注意过中国语词的流出;二是中国方言众多,又过于复杂,除了本方言使用者,其他人也就不觉得是中国话了。至今文化借字依然是广泛存在,所以从借字看古代文化交流应该是十分有力的例证。第五章,学者说“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因为他们时常提供给重要的证据”,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迁移都可从语言学角度加以证实,南渡的百姓有根据他们的旧籍贯侨臵州郡县的制度,“侨郡”一词,原意是让他们有所怀念,不忘归北,但我们就可以此来了解此次民族迁移的情况,在《宋书〃州郡志》有具体考证。

上一篇:创“先进学习型集体”材料汇报下一篇:《近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