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精选12篇)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1

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王霁主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联系的含义与观点,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矛盾,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扮演法、启发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请听歌曲《国家》

教师:《国家》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国与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新课讲授〉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含义

教师: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可分三个层次理解把握:

1、联系是一种关系。如:师生关系。

2、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一棵树的树根、树叶、树皮、树茎、树枝之间。

3、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奥运会运动员取得金牌。运动员与家庭、教练、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那么,再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世界上还存在哪些这种具体的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种联系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联系都有何观点?

(二)联系的观点

1、联系是普遍的

教师展示:桑基鱼塘的图片

教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在食物链内部,“桑-蚕-鱼”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在食物链外部,他与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见,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

故事:古时候,有个人饿了,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了起来,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早知道这半个就能吃饱,前面六个就不吃了,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教师:试问故事中的这个人错误何在?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个故事否定了前六个半饼的客观存在。

可见,联系的客观性是说明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同样,有些联系也是不能主观臆造。

想一想:(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联系”?

例子:“8”-“发”-“罚”;“4”-“死”;“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手相决定人的命运等等,完全是唯心主义的,我们要坚决反对。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买卖带“8”的电话号码等现象,加强思想教育。)

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联系具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因果联系等等。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联系的种类,把下列的俗语或句子归类,看它侧重属于哪种联系?(1)鱼儿离不开水;(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学生的成绩与个人的努力;(4)学生的成绩与学校环境;(5)牵一发而动全身;(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回答(略)。

(三)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展示图片:“为什么鸟都死了会没饭吃呢?”(学生讨论)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故事:《燕太子丹献手》(学生讨论)

(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把个体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促进个人成长。)

3、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 故事:《海鸥雷达》(学生讨论)

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等,提高学生发掘联系的能力。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 教师:“人”这个字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略)。

(二)人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并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教师:在你身边都有哪些人与你有关?(以“你”为中心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和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写画(略)。

教师:指出人际关系复杂性和交互性。正是由于联系的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才决定人际关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一)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 放映:“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

教师:(总结)“和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积极的心态可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在同学朋友、同事、长辈和上司之间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有怎样的技巧?

教师总结并指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对人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世界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的名言:“成功来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引起学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热情。)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一)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教师:步入一个新环境该怎样融入集体,建立友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李走出孤独》的故事。学生:回答、阅读(略)。

(二)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放映:电影《不能没有你》片断 教师: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略)。

(三)建立真正的友谊

情景表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表演)

故事情节:小李和小胡(何)关系不错。小李是大家眼中的“不良少年”,逃学,和别人打架,通宵上网„„

今天,小李怒气冲冲地跑来找小胡(何)„„

情景一:

小李:小胡,你一定要帮我!(怒气冲冲地)小胡:大哥,有事你说!(豪爽大声地)

小李:前天上网时,和一个黄毛小子吵起来了。谁知他气量那么小,今天带人来找茬,放话说要和我决斗。明天你找上几个,一起去杀杀他威风!(不容商量地)小胡:(有些为难地,埋头思索,最后还是假装义气十足答应)行,大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第二天,地点:小巷里。人物:小李小胡,黄毛小子和手下。

决斗场面:小李被黄毛小子打晕,小胡慌忙打120:“这里是东区小巷,有人受伤,救命啊!”

黄毛小子和手下慌忙逃跑。

情景二:

小李:小何,大哥有难了,你一定要帮我。(怒气冲冲地)小何:怎么啦?大哥为什么事这么动气?

小李:前天上网时,和一个黄毛小子吵起来了。谁知他气量那么小,今天带人来找茬,放话说要和我决斗。明天你找上几个,一起去杀杀他威风!(不容商量地)

小何:大哥一向心胸宽广,先不和那小子计较。我请你喝茶,我们坐下聊。(劝导地拉小李坐下)

小何:大哥能告诉我具体起因吗?

小李:那小子,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有心,把饮料溅了我一身,不道歉还说是我不小心撞了他。你说过不过份?不只欠骂还欠揍。(火气冲头)小何:大哥,喝杯茶先。小李:听说他是体校的,明天要带上十几个二十个彪汉过来。哼,小看我,兄弟,明天你来!

小何:就是嘛,小看我们李哥。大哥,我有个更好的提议,你看怎样?(征询地)虽然他是体校的,恐怕他还不知道你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老大,这样吧,我们跟他们打球赛,杀杀他们的威风,看谁是球场上真正的英雄!不跟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打架!

小李:(赞同的点头)嗯!不错,好。明天叫上兄弟,球场上决斗!想一想:

1、小胡和小何,你更认同谁的做法?

2、小胡讲哥们义气,就是讲朋友吗?

教师总结:拥有真正的友谊要善于辨别“益友”和“损友”,同时真正的友谊要用心维持和呵护。〈课堂总结〉

本堂课讲授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对待人生,以积极的心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含义

(二)联系的观点

(三)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

(二)人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并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一)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

(二)积极的心态可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一)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二)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三)建立真正的友谊 〈补充资料〉

为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尝试着去做:

1、微笑(微笑很重要,你会感到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2、赞美(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适时赞美);

3、同情(能够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4、倾听(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怀与理解);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为何强加给别人);

6、换位思考(如果能换个角度想想,才会更好地理解别人)。

〈布置作业〉

组织开展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班会活动。

〈课后记〉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2

1 干部队伍的和谐

领导班子是单位的核心,办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学校领导阶层,所谓“上行下效”充分诠释了这一点。一个学校领导班子应该是团结互助、勤政务实、廉洁无私、开拓进取的战斗集体。班子内部一定要加强团结,以学校工作为中心,以大局为中心,特别是一把手,觉悟应更高一些、心胸更广阔一些、律己更严一些,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要重视每个领导成员在班子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性,从而达到整个班子和个体的双赢和多赢。同时,我们的干部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坚决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派性争斗。一切从学校的工作出发,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重。反对惟我独尊、自私自利、互相拆台、好大喜功……以一个“团结、公正、廉洁、创业、务实”的战斗集体的形式为学校其他各方面的和谐树立典范。为此,我校领导牢记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制订了严格的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要在工作中做到:坦诚、大局、尽心、宽容。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反对别人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带头“讲团结,树正气”,形成客观了解情况,深入思考问题,谋事不谋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顾大局、重事实、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2 干群关系的和谐

学校的和谐,不仅需要和谐的干部队伍,还需要和谐的干群关系。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科老师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各要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并不是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更不是指挥者与执行者的关系。相反,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表明,干部与群众应该是引导、协助、支持和互动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和谐,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制度条例能否得到实施;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热情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拥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服从管理,爱岗敬业,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拥有和谐的干群关系,干部要首先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一个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力量是不可估量和忽视的。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是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仅仅把自己作为发号施令者,以强硬的“命令”、“指使”来督促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只能使教师心理反感和不平衡,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相反,我们要把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当作工作的宗旨,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只要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合理需要,我们都要尽量地给予满足。从心理上理解他们,生活上关爱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心情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干部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多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困难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有强烈的“主人翁”感,愿意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愿意配合学校干部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愿意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愿意为学校的各项建设,尤其是教学工作付出心血,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校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基层工作日”;把校级干部分派到各个年级和教研组实地工作,就是搞好干群关系,服务于一线教职工,以便更好地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客观尝试。

3 教师队伍的和谐

实事求是地从稳定、长效的角度看,和谐学校中的和谐的人,关键是教师,和谐校风的形成主要靠和谐教师。一支职业感觉良好、心态稳定、富于爱心、热情乐观、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是一所优质学校的脊梁。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体现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从而决定校风、学校的品位档次。因此可以说和谐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命的依托。那么,怎么才能拥有一支和谐的教师队伍呢?

首先,要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为了实现教师队伍和谐,学校应帮助教师更新角色意识,找准职业感觉,做一个脚踏实地,有职业尊严的教师。全面辩证地看待每一个老师,珍视教师的自尊,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在教师中反对文人相轻、互相贬低、以己之长攻人之短的不良风气,大力推行赏识文化,主张互相欣赏、互相敬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消除教师间的心理隔阂,提倡团队协作、集体创作,在合作互助中增进友谊、增进了解、增强感情,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搭建平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工作,充分挖掘教师的长处,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个性,切忌偏听偏信,全盘否定,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信任、关爱、鼓励,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心理上的自信、自尊。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教学常规,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常规教学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任何活动、任何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常规教学上,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不折不扣的抓好常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事实手段和检查措施。教研组要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定好教学目标,找准备考方向;备课组要坚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做到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互相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认真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兴趣小组,培养特长: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竞赛辅导工作。做到有计划、定地点、定时间、出效果;教研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要大兴学习、研究、实践之风。

最后,建立人文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实施人文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奖励分配制度、教师出勤考核制度、教师聘用合同等,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这些制度都要体现出人文因素,既坚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重视精神激励。在管理上实行民主管理,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种方案及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征求教师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利用板报、学校无纸办公网实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在奖励办法上,要让每人都体会到,付出就会有汇报,成绩是不会被磨灭的。总之,我们所有的管理规章和制度都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让教师觉得“有点压力但不压抑”;让教师感觉到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的所得真正地反映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4 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的事业。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说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与此同时,学生也要虚心学习,尊重老师的创造性劳动。只要双方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流、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目标和成效自然会水到渠成。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3

关键词 和谐理念 国际关系 人际关系 联系 区别

一、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一)交往的平等性原则是良好的国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前提。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平等的核心则表现在国格上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在国家交往中不论大小贫富,只有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条件下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权威,才能使国格放大。大国要表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宽厚平等以待,小国也要不卑不亢,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越弱小贫困的国家越要昂起头不卑不亢,越强大富有的国家越要谦虚低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和谐以创造出良好的国际关系。人际交往之间也要遵循平等性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平等是维系长期的交往、短期的交际的必要条件。俗语中有一碗水端平这一说,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在端这碗水的同时要将自身纳入到这碗水当中,你不在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指导者,你自身本身就是平等的一员。所以说,平等原则无论是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而言,都是其进一步交往的前提,没有平等的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更谈不上更好的发展。

(二)交往的互惠互利原则是成功国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核心。成功的国际关系亦即意味着从别国获得利益同时作为回报给别国提供其所需之物即互惠互利,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彼此的心理平衡,形成一种和谐。国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主要表现在物质与精神的互惠互利:物质方面表现在各项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从古代我国的丝绸,瓷器出口到东亚各国,东亚各国的钻石等等进入我国市场到现带的我国的服装贸易远销欧美国家等等。精神方面表现在文化领域的深远交流,在外交上表现在不同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沟通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物质与文化交流的同时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达到双赢。即双方在交流期间互惠互利,在达到物质方面的互惠的同时文化方面亦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最终达到共同的进步。

成功的人际关系意味着能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作为回报也要给别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互惠互利。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是物质方面的交流,即客观的环境给了双方交流的机会,例如简单的商品贸易交换,只有在客观的商品、交流场所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各类的顾客与服务者的关系等,而在物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进一步达到精神文化深层次的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精神方面的较多,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上,在物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即精神层面的交流。 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交流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文化的交流,形成了以物质交流带动文化交流,以文化交流促进物质交流的良性循环道路。

(三)交往的信用原则是维系国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关键。国与国之间交往难免牵扯到利益纠纷,相互交往只有守信才能避免或解决此类问题,才能有继往开来,共利共赢的可能性。例如国际组织的建立,签订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等等,无不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协定、军事互助、文化互惠之时,信用原则尤为重要。一个国家对外做出一项决策一旦确定就要去执行,不可出尔反尔,轻易更改,这样不但影响自己国家的形象同时也大大降低别人的信任。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的经济出现严重的倒退甚至国家整体经济崩溃,特别是以金融为主要产业的瑞典等国家遭受的破坏非常严重,以致后来申请国家破产。此类现象的发生无疑对国家的信用度损失非常巨大,甚至导致本国的世界影响力降低等等现象的发生。反之,在我国国内发生的5.12大地震中,我国的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与风险精神,在我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甚至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可靠的信用保障,这对于企业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利得基础。在个人日常交往过程中同样必须具备诚信的精神,古语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言必行,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用原则的核心包括:守信、信任、自信和相容。守信指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信任指用人不疑,合理使用人才;自信指运筹帷幄,果断行事,有必胜之心;相容指有博大的胸怀,有能曲能伸的韧性,有理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本着互信的原则才能更深入的进行交往,人们的关系才能更为和谐。

二、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一)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感性程度与理性程度不同。国际关系处理中其理性的成分远远高于感性的成分,古往今来在处理纷繁的国际关系时,其理性的思考要占到很大的程度,国家不能因为感情和道义而将国家的利益甚至国家的前途置之不理。我国在建国初期对苏联的政策不仅仅是兄弟的关系,在涉及到国家整体利益的时候,我们必须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措施,不能因为是阶级兄弟感情关系,怕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包括南亚海啸发生后,国家捐款捐物,民间同时伸出援助之手。但其性质仍旧有区别,国家在捐助的同时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提升了其影响力,这恰好是国家利益居首要位置的理性思考后的结果。而对于个人而言,感性的认知就要多于理性的思考。历史上不乏为了道义和感情放弃利益的人物,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主,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等等举不胜数。所以说理性与感性在不同的关系体上体现的程度不同,即达到相对的和谐。

(二)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处理的难易程度相差大。国际形势多变,各国关系总体平稳的同时局部利益冲突不断,而局部利益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针对伊拉克的战役就是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失败的案例,美国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伊拉克一个国家、萨达姆的一个政权 ,它所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民族信仰的整个中东地区民众,从而导致美国军队在占领伊拉克后不断地遭受袭击,美国的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反而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反之我国在处理科索沃、伊拉克、黎巴嫩冲突等重大问题时关注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认识到各个团体的切身利益,最终取得了很好的国际效应。而人际关系的处理则相对来说容易,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可以通过谈心,参加联谊活动增进友谊。同时发生利益冲突时个人之间可以适当的放弃个人利益,选择较为折中的方法相互退让,从而达到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效果。即使问题通过个人不能很好的解决,还可以通过集体,长辈的劝说,撮合最终达成一致,这是个人关系处理时的优点,也是国际关系无法具有的特点。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认识基本环节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3.引导学生回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普遍发展”的内容。再提出“联系与发展有哪些基本环节”这个问题。

4.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7——39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基础知识

难点: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并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对学生进行提问:“风吹”与“草动”有什么关系;闪电的出现与云层中放电有什么关系;书写的文字与作品篇章有什么联系;西瓜种子播种后收获的是西瓜而不是南瓜是因为什么性;车祸又是什么性。

根据教材及PPT向同学们讲解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详细内容: 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是结果的根源,结果是原因的产物。

补充:在事物确定关系中,因果区分是确定的,不能颠倒;在事物发展中,因果区分是不确定的、相互转换的。

现象和本质: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强调: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课后研讨:

1.你认为哪些事物之间还存在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2.你认为事物之间只能单独存在一种关系还是几种关系共存?

五、本课小结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些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世界的过程性就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与展开”。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六、课后思考:

和谐人际关系(哲学分析) 篇5

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来看,矛盾普遍存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和谐体现的是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

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此处可以联系视频内容)

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是通过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实现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不断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从而努力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处也可联系视频内容)

(若感觉内容不足,可加一段,专谈视频观感)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篇6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因此,建立和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企业如何构建和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谈几点意见。

一、管理者要尊重员工

企业要达到组织目标,管理者就必须尊重员工,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它包括尊重员工的价值、人格、需要、情感,以及他们的劳动和休息等。只有把尊重员工置于管理工作的始终,管理者的工作才能够一加倍努力作为报答。

二、管理者要善于与员工沟通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原本不大,常常就因为缺乏应有的沟通而酿成大事,最后弄成坏事。管理着要经常深入到员工中去,多与员工沟通,与员工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关系,在组织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达到管理目标。要保证沟通的畅通,就要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做保证。首先,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渠道的畅通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其次,要采取灵活的沟通方式。根据不同的信息发送和接受状况,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再次,沟通要及时。最后,企业管理者对沟通的理解和重视是至关重要的。沟通的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沟通是共享,是交流各方的需要。各方在沟通中共成长,而不是谈判,更不是压服。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倾听

习惯,乐于善于倾听。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从而,满足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演讲稿 篇7

做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故作老练,有的人拘谨扭捏,凡此类者,都与缺乏自我意识有关,我们只有完善自我意识,才能在他人面前赢的良好的形象。所以我们要认识自我,俗话说“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们要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总结经验。从多方面考虑自己的不足,做事方法和语言方式等等。发现不足时要耐心改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他人为鉴,来对照比较自己,从而认识自己,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自己的不足要努力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

做一个自信的人,对于自卑和自我否定的人,他们往往朋友很少,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在与他交往时的形象是不利于相互发展的。首先这种人往往不承认或不接受自己的真实面目,在他人面前装扮出另外一种形象。这种假象一旦被人揭穿,就会让他人发生反感,不愿意与他交往。

要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不要以为个别人的否定映射到大多人身上,每天微微一笑他人也会像镜子一样对你笑。

语言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几乎处处需要发言、交谈、劝慰、谈判、辩论、演讲等等。无论从事什么,我们都需要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适度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口才才能给人愉悦感,从而得到他人的尊敬,让相互之间的情更浓,爱更深;可以使陌生人产生好感,结下友谊;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可以使彼此抱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只有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示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别人认识自己、认同自己。用语言打开心灵的窗户,彼此之间搭建心灵的桥梁让良好的人际关系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倾听他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往往有更多更好的朋友,倾听是一种高尚的艺术,掌握它能让你在别人面前备受欢迎。我们要全心全意的倾听别人的诉说,就要撇开一切让你分心的事情,不理会其他的声响,眼睛要看着对方,点头示意鼓励让对方说下去,借此表明你在用心倾听并且显示你在尊重他。要善于听对方的意思,不要盲目插口,做一个善解人意、有修养、有知识的人。

举止文雅。举止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带有粗俗习气的行为举止,将会让一个人失去可亲近感,人们所欢迎的是稳重大方的人,要使自己的举止对他人产生好的印象,就要自觉的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举止文明得体。在与他人交谈中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不能毫无顾忌,无节制的吞云吐雾,旁若无人的纵情大笑。与人交往时,要表情自然、亲切大方、动作要适度,做到站有站样,坐有坐相。当然在他人也不能畏畏缩缩,谨小慎微。无论说话办事,参加活动都应表现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一个有度量的人,宽容别人,当别人犯错时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微微一笑宽容他们,那么我们就会获得良好的形象。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言语理解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8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

宝贵的财富”。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社会角色划分,人际关系分为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等几大类。这些关系的处理对个人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海关干部,一生中最长、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都是在单位与领导、同事度过的。工作中存在着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等,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反之,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影响身心健康,于己于人都不利。

和谐海关,不仅是关员个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个人与海关集体的和谐乃至与整个社会和谐。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在利益上既有共同性,又存在着差异性,难免会发生冲突,因而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

二、构建和谐海关需要倡导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一)公平。无论在哪个领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要想得到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要保持一个公平的心态,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采取轻视的态度、居高临下,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二)宽容。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我们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在无形中都会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以才导致误解的发生。当误解发生时,保持一个宽容的心态非常重要。

(三)简单。人际关系应该简单化,每个人之所以工作,最直接、最简单的目的就是挣钱养家糊口,看淡那些名、利纷争,也就抛开那些恩恩怨怨。其实同志之间相处是一种缘分,人际关系越简单越好,这样每个人不必耗费很多精力协调、处理关系。那些人际关系复杂的海关,必定是不和谐的团体。

(四)双赢互利可持续发展。和谐海关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赢、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任何一个好的关系都是双方受益,如果一方长期受损,这种关系是长久不了的。自我中心和自私都会妨碍人际关系。只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考虑,只知道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利益,这些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三、以实现海关管理的“政通”来求得关员之间的“人和”

古人用“政通人和”来形容社会和谐,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想达到人和,必须要实现政通,政通则民顺,民顺则社会和谐。海关作为实行垂直领导体制的中央行政机关,具有一般政府机关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作为政府机关,海关同样不能像企业那样运用经济手段和淘汰机制来管理关员。作为中央直属机关,海关工作相对独立,关员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少,主要是与自己的同志打交道,因此海关内部人际关系历来比较复杂。作为各级领导要以实现政通求人和,营造一个团结友爱、诚实和谐的海关人际关系的目的,笔者以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关理念,统筹各方利益平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考虑海关事业发展和工作实际中,要把关员的利益摆到重要的位置。海关工作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执行上级的政令,但也不能只看上,不顾下;只求领导满意,不管群众如何。在广大关员辛勤工作的同时,我们的各级组织要多为他们想想,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和基层关员,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成长、进步。在做出每一项决策时要把关员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广大关员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的尺子。要统筹海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平衡,让各个层面上的关员各得其所,感受到党组的人文关怀,身心愉悦的投人的工作中去。只有如此,和谐海关建设才会就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要营造公平的工作、发展环境。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和谐的海关人际关系来自于海关内部公平的工作、发展环境。如果海关不能建立公平的人才考评、选拔、用人机制,公平的绩效评估机制,公平的物质利益分配机制,为广大关员各方面的发展搭建好平台,不能公正去看待、使用干部,领导与关员之间,同志之间矛盾重重,和谐海关建设就无从谈起。

公职人员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篇9

公职人员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张仲慧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同样都是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处处受人喜欢,但是有的人却时常受人排挤?同样都是生活,为什么有的人幸福和谐,但是有的人却常常纷争不断?现代社会中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就是人际关系,公职人员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到事业的成败以及身心的健康。

一、人际关系的本质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人与个体人之间为实现特定目的,在生活实践交往沟通过程中所形成的或亲密或疏远的心理联系。

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感觉到一种亲近、亲密的联系,我们称之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是两两相恶,互相拆台,尔虞我诈,则属于疏远的联系,是有问题的人际关系。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两人在工作、生活中没有联系,就暂时不产生人际关系。

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当中,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何在?对我们的身心、工作、生活会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帮助?

1.有助于心理健康

一方面,影响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特别是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节奏加快、变化加剧,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人们的压力变大了,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心里的焦虑。如果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舒缓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影响幸福感。

专家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心里感受。心理学上讲,幸福是由感觉造成的。你没有幸福感觉就没有幸福指数。如果你人际关系良好,遇事得道多助,事事通,路路发,心中愉快,感觉舒畅,笑意写在脸上,这叫幸福感,这叫心理健康。如果整天愁眉苦脸,压抑得不得了,幸福感就差。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让人心理健康,幸福指数高。

2.有助于成长进步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映衬你做人、做事是非曲直、得失的一面镜子。孔子说,交友,要“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要交一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以求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孔子自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见友之贤则思与之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友之不贤则反省自己,引以为戒。朋友之间应“切切偲偲”(《子路》)既切磋学问也要互相责善。如此,道德学问自有所进。所以,我们要多结交良善之人,这样可以优势互补,借脑、借智、借信息,得到学习、得到提高。从发展的角度看,结交朋友有助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事业成功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两样的东西:努力和机会。一个人只有够努力,品德修为、学业修养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事业的成功才有支撑。儒学讲“内圣而外王”?内圣,指学识修为要好;外王,是说做事才能成功。但是,一个人要成功,光是满腹经纶,没机会也不行。在成功与机会之间,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当中,人际关系对于努力和机会的效应是指数效应。人际关系良好成功的几率就比较高,结果是事半功倍;人际关系不好,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努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做为公职人员,我们和同事的关系,受组织制度、层级的规范,存在上下平级之间的关系。我们和同事之间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到事业的成败以及身心的健康。

1.要用心开展和上级的关系

原则是:对上级充分尊重但不盲从。

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一定有强人之处,因此,一定要尊重领导。沟通时,切忌“我”字开头,多说“您”字,如果开口闭口都是“我认为”、“我知道”、“我建议”,让领导觉得你自以为是,即使你是对的,但无法建立好感。因此,与领导沟通时,多用请教的口吻,体现你对他的尊重,最好要树立领导比你行的理念。

信念是:努力帮助上级履行其职责

对领导最大的尊重和认同是帮助领导完成目标,帮助领导完成他不能完成的目标。因此,必须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去献计献策。成功最终需要实力说话,如果你做人好,加上有本事,领导一定会视你为心腹。

修养是:上级对时,自己顺从、听话;上级错时,自己不盲从,提出问题让上级思考,请上级本人调整和改正;注意保护上级脸面维护上级形象。

作风是:雷厉风行,落实上级意图。对上级的命令、指示、安排要雷厉风行地去做,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

2.要用心开展和下级的关系

红花需要绿叶衬,上级是需要下级捧。上下级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原则是:把下级当朋友,多加关怀。

信念是:帮助下级发展、进步和提高。

修养是:了解下级心声,接受下级建议,集中下级智慧,珍惜下级力量,解决下级困难,谋取下级利益;称职时肯定,突出时表扬,过失时帮助,关怀时真诚,批评时中肯。

作风是:带着公心爱心密切联系下级。批评的时候,带着公心,批评事儿而不能批评人。下级出错了,应帮助下级分析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示领导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做领导的威信。

3.要用心开展和平级的关系。

同事就是同业公事,大家做同样的事情,应该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如果搞不好同事关系,会影响到人的生命质量、幸福质量和成功质量。

原则是:把平级当朋友,互助互惠。

信念是:彼此相融相生,共同提高。

修养是:自信信人,平等相待,互助互惠;自己受表扬时,感谢同事帮助,得好处时,和同事分享 同事受表扬时,替同事高兴;同事有困难或过失时,及时帮助。凡事既要自己心安,又要同事安心,还能有助于推进事 业发展。

使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的四大建议 篇10

当接不上对方的话时切不可随意转移话题

当遇到对方提起了一个你完全接不上的话题时不必急着转移话题你可以试着倾听或者试着了解就好了。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例如你说了一个话题可别人甚至连一句话带过都没有便直接硬生生的转移了话题。

这样的感觉好受吗我想是不好受的给人一种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的感觉。而这样的体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美妙的。因此当别人说了一个你接不上的话题时你可以试着了解或者简单倾听就可以了。

千万不要突兀地转移话题因为你我都知道这样的感觉不好受那我们就要避免这样的事发生。我们应当让对方知道到我们有在听有在尊重他。这样别人也更愿意和我们交谈。

夸别人的时候往具体里夸

夸人是一门艺术夸的好可以递进两个人的关系夸的不好反而会让人心生间隙。那么夸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自己夸的不违心别人听的走心又开心。

但有些人就是不得其道夸赞别人总是宽泛地夸这样不仅会让人觉得不走心而且给人一种很虚伪的感觉。例如有的人明明长相一般你却要说他高颜值同学六级没过你却要夸ta刻苦努力同事被领导批了你还要说ta深得领导之心。这样的夸赞不但不会让人觉得你很友好反而是在破坏你们的感情。

那么我们该怎样夸人呢其实很简单用心观察找出别人的特点往具体里夸。这样才会让人觉得你的夸奖是真心实意的而且也能让人印象深刻。我大学就有一个很懂夸人的舍友。比如有人穿新衣服了她就会夸她好会搭配衣服质量不错呢。比如别人在空间里分享了一组图她就会说角度不错取景很美呀。又比如别人写得一手好字她就会说好羡慕呀教教我……

而这些走心的夸奖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细心能发现别人今天穿新衣服了或者写了一手好字等……所以在平时我们就要学会观察找出别人的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发自内心的去夸别人。

不争所谓的输赢退一步反而更显气度

倘若你遇到了非要和你争个输赢或者很强势的人。如果退一步并不会损害你的利益或者触犯你的底线和原则那就把那所谓的胜利让给对方吧。这样不仅会显示你的气度而且也会让人更愿意与你往来。

我身边就有一个同学不论她与别人聊什么都要争个输赢。有一次我们一起看个电视剧看着看着就讨论起一个明星。另一个同学说这明星长的一般演技也一般。她就开始愤愤不平了她说你眼光也太高了吧要求那么多喜欢那个明星的人有很多呢……总之她就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直到你受不了承认她说得对才肯罢休。

殊不知别人的承认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她取得了所谓的胜利却带走了他人与她相处的愉悦感时间长了别人就会慢慢得疏远她。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要和对方争论退一步笑一笑就让它过去。倘若你跟她认真的争论不仅会让人觉得你太计较而且还会伤感情更甚者会有旁人将你们归为同类人。

切忌对刚认识的人刨根问底要学会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好朋友、亲人之间谈话不需要忌讳太多反而只有谈的深一点才有意思。但这样的交际并不适用于不熟的人之间。

倘若你第一次见面就问别人说工资多少学习成绩怎么样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话题不但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且别人还会误解你这人具有侵略性。不管是你还是ta我相信你们都不喜欢被第一次认识的人刨根问底。第一你们并不熟第二这涉及隐私第三万一戳中了你们的痛处呢。所以在与人交际时我们要学会推己及人换位思考。通常我们不希望被别人问及的问题也是别人所不愿意透露的。

那么在与陌生人交际时我们可以谈些什么比如社会上的问题、比如居住处的景点、又比如平时的爱好兴趣等。千万不要谈一些具有争论性的或者对方不愿透露的话题。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11

一、培养目标

通过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具备和谐人际关系品质,掌握良好的和谐人际关系交往原则和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培养要求

根据“平等、尊重、宽容、诚信、友爱”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和谐人际关系规范、原则教育受教育者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经过内化与外化,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和谐人际关系品质。

三、实施步骤

和谐人际关系品质既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平等、尊重、宽容、诚信、友爱等个性特征。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首先要明确知、情、意、行的实施步骤。知,是指人们对和谐人际关系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和谐人际关系的观点、观念和对与和谐人际关系相关现象的评价。

情,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用一定的和谐人际关系观念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

意,是指人们在实践和谐人际关系规范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知、情、意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和谐人际关系意识。行,即和谐人际关系行为,是指人们在和谐人际关系意识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和谐人际关系规范的实际行动。和谐人际关系意识与和谐人际关系行为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和谐人际关系品质。

在社会实践和日常交往过程中,以学习和训练为途径逐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品质。这个过程包含着内化和外化两个环节。

内化,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受教育者通过感受、分析、选择和深化,把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人际关系规范、原则转化为内在的和谐人际关系意识的过程,就是努力使其达到心灵需求和躯体需求的和谐统一, 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自我和谐教育的目标;

外化,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受教育者把已经形成的内在的和谐人际关系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和谐人际关系行为,能够合理调节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能够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并养成相应的和谐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四、目前存在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羞怯型

这些学生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心理现象。因生性内向,害怕与人交往的‘气质性羞怯’;过分注重自我的‘认识性羞怯’;曾受过挫折而丧失信心的‘挫折性羞怯’等多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表现出腼腆、动作拘谨、脸色绯红、说话声音低又小,预期性的焦虑、多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性格上的变异,变得软弱、退缩、冷漠,出现交往障碍。

2、自卑型

自卑是由于个体对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在大学生中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对自身的生理条件感到不满意,如自觉体貌不如人或存在生理缺陷;2)感觉自己的社会条件不如他人,如家庭背景、生活条件等;3)好胜心受到挫折,如学习上、集体活动中的失败等;4)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因自身的种种条件而产生的“别人都瞧不起我”的自卑感;5)心理认识和自身的评价的偏颇,如内心深处过高地评价他人,过低地评价自己;自卑情结的产生,很容易导致心情的压抑、凄冷的情感,继而逃避与他人交往。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自卑感,进入恶性循环。

3、忌妒型

忌妒是自己对于别人的能力、地位、成就、外貌等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怨恨等混合性的心理体验。这些学生不愿通过正当的竞争和努力,不愿虚心向他人学习,却采用随意贬低他人、对他人冷嘲热讽、公开他人的隐私、乃至造谣中伤他人等行为,来求得心理上的病态快慰,这就会造成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了。

4、多疑型

多疑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是一种由主管推断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这些学生往往心胸狭窄、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产生牵连性想象,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想法,认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这样容易破坏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

5、自私型

自私心理是由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引起的一种不良心理品质,以纯功利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这些学生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在同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可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学周围疏远,给正常的人际交往设上屏障。

6、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也是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学生曾经有过在交往过程中的挫折或失败的体验。表现为一到课堂或其他公共场合就会感到恐惧,不自觉地产生紧张、不安状态,有强迫性的恐怖情绪,甚至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完全将自己孤立起来,给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妨碍。

五、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实施方案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结合课内课外共同对大学生施以教育、影响才能奏效;同时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引导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日常同学、家人交往过程中做到平等待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和谐相处。另外把握影响人际关系的相互因素,注意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以“

1、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培养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原则和目标通过以下七项途径推进实施: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形势政策” 等理论课阵地

发挥“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形势政策” 等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拓展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外延,在教学中增加和渗透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内容。加强和渗透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加强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如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和文明举止教育、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

②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习惯及言行一致、表里如的人格品质;

③培养学生平等、公正、公平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④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诱发的心理压力,自我认知和正确评价自己,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勇于正视现实,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现实和未来的挑战等。

“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形势政策” 等理论课教学中人际关系教学内容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掌握健康交往的原则,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发展交往技能,消除人际交往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品质的资源,将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教学中来,培养大学生民主、平等、尊重、诚信等和谐品质。

文科教学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名言警句、传统美德等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如在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和谐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还是一个法律范畴,人们在商业行为中必须诚实地履行义务。课上通过案例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必然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理科教学中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和谐精神。通过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谐人际关系教育,让和谐观念牢牢扎根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古往今来的科学大师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谐可亲、平易近人的优秀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验和作业中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和数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换取最后的成果,在课程考试中,更要教育学生牢记“和谐”二字,坚决抵制作弊等不和谐的现象。

3、在学生管理中贯穿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和谐是一种优良品质,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带有某种强制性。加强在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必须贯穿大学生生活的始终,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学校要把校纪校规的制订与道德基本规范结合起来,把和谐列入相关的制度中,把和谐人际关系的各项原则渗透到校纪校规中,发挥校纪校规的作用来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大学生不和谐行为进行制裁,对和谐行为大力褒奖,通过和谐行为的不断实践,促进大学生和谐品质的形成,使和谐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

全校上下的所有教职员工要彻底走出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的误区,所有人员都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作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在学校管理中始终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把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和谐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人才管理思想的精华,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最好的管理是文化管理。校园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不能一味说教,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展示校园文化的魅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创建先进的校园和谐文化,渗透和谐教育。通过学校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和谐,通过举办讲座、演讲读书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班会、网上讨论等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区活动,增强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影响力,并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高校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去,强化大学生的和谐品质,把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渗

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教于学、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使大学生置身于浓厚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氛围中。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既要强调理论上的科学性,更要把和谐认知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道德实践情境,鼓励大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主动寻找自我和谐的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景体验,让大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和谐人际关系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感受和谐人际关系对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主动参与和谐人际关系实践活动。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国际性节日、民间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大学生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积极倡导大学生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参加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同时,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激励机制,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成绩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考评、评定奖学金、评选先进、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择业就业的依据之一。只有把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有意识地渗透到同学们的社会实践中,让他们通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生活中因和谐人际关系而取得成功,因不和谐人际关系而失败的事例和教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理念,才能收到长久的教育效果。

6、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师生关系既是大学生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学识智慧、思维风格、专业才能潜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通过与教师专业知识讨论、人生问题交流,确立科学价值观念、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积极进取的学习理念,进而促进教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感到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树立教书育人,育人重于教书的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注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同时,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切实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7、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既是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主体。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

首先,要自觉培养尊重他人、待人真诚、乐于助人、豁达大度的良好个性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人际魅力,努力使自己达到心灵需求和躯体需求的和谐统一, 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其次,要积极适应和融入大学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注意社交礼仪,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并善于进行社交知识积累。同时,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人际融合能力。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案 篇12

在谈如何不要让自己承受裁员风暴前,或许可以先谈一个实际的例子。

有个上班族,在办公室里是出了名的斤斤计较,只要有工作多一点点麻烦到她,她就立刻扳起脸孔、绝不肯多帮一点忙;每逢休假,她也绝不愿与人换班,对自己的“权益”,她守得很牢,工作时,她的情绪紧绷,但是只要一谈到跟老公、孩子去旅行,就眉开眼笑,只有在这种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活着”,她一点都不喜欢她的工作。

工作时,她的人生好像在一个空心的状态,老嚷嚷着:“要不是看在薪水的份上,我才懒得工作!”;她所属的单位经历多次裁员,虽然还没有裁到她头上,但她已经被列入下次的“优先名单”中,只是她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乳酪已经快要被人偷走了!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永远带着老公、孩子去旅行,如果在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处在一个不爱、不尊重自己所做的事的情况中,那真是悲凉而危险的一件事。所以,避免被裁员,首先就是要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如果你不能让老板觉得“值回票价”,公司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你立刻会成为刺眼的目标──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你自然会散发出“老板你需要我”的讯息。

做口碑, 懂得适时自我推销

另一个让上班族抓狂的问题,就是许多人会自觉“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在办公室里敬业乐群到令人肃然起敬的程度,结果年终考绩没别人高、升官发财的速度也没别人快,这不是很呕吗?

会发生这种状况,通常有两个可能,一是老板昏庸,二是你自我行销的技巧有待提升。 我们都该做好人,但不必做烂好人。

跟错老板要懂得自救,一是,干脆进攻老板的老板,不是要你去做“抓耙仔”,而是抓住机会,让你老板以外的人、最好是权力比你老板还高的人,有机会看见你的工作成绩,例如在跨部门的会议上勇于表现自己的专业,当不同单位共同合作某项企画案时,记得让自己承担多一点责任,因为这样可以扩充你的职场舞台和观众群,你不见得一定要跳槽、换单位,但要让自己的“口碑”传开来。

如果有天老板接到上司的要求得拔擢你时,就算暗爽在心里,你也要对他客气、感激──别忘了,直接掌管你生杀大权的人,可还是他呀。请记住:表现自我的目的不是为了羞辱任何人,而是为自己争取一个公平的机会,因此,心态与做法上,应尽可能平和、厚道。

适时进修为工作加分 不过,想要有好的表现,也要底子够深才行。不少上班族时常担心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足、跟不上工作的需求。在这个知识与资讯变化快速的新工作潮时代,知识贬值得太快,本来还用得上的知识或资讯,可能很快就没用了,这当然会令上班族感到焦虑,因此,很多上班族就到处参加各式各样的进修课程,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固然很让人敬佩,但也要注意学习效益的问题,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学习必须聚焦。

上班族选择进修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可否帮助你通过相关的考试、取得必要的证照;二、是否是公司及所属单位所推荐或者认可的学习机构;三、课程设计有良好的衔接性;四、能提供你生涯规划中,下一站所需要的知识与资讯;五、态度低调一些,不要让你的主管或者同事有任何一点不适的感觉,例如不要让他们觉得你因进修、学习而影响了工作。

每个公司对员工进修所抱持的态度并不一样,有的可能觉得员工有上进心,但也有的主管对用功的部属颇有防卫,担心企图心太强的部属,不知哪天会谋朝篡位。

上一篇:整改报告书 写法下一篇:公司团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