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政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共5篇)
2.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个人文献 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F官方文献)
3.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D问题调查报告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B 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2.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记谈类型是(D 结构式访谈)3.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针对性)C 1.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家庭D村落E非正式组织)
2.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
3.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 C决定样本容量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F评估样本)4.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6.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D动态分析)7.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Excel)
8.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D 1.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2.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截体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3.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4.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
5.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字模型,并将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回归分析)
6.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7.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分组界限E 编制变量数列)
8.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朴实 C准确 D简明 E庄重 F修辞)F 1.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主观抽样 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2.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重点访谈 B深度访谈 F客观陈述式访谈)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G 1.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 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2.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3.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4.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 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5.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6.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7.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志,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8.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H 1.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马心猿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J 1.假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 F弹性)
2.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再测法 C分半法 E复本法)
3.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 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 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4.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
L 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家是(C李景汉)M 1.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农民工存在的现象和发展趋势
学号:1061001402540
姓名:赵宁专业:行政管理 层次:专科
2012年3月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6日
调查地点:西安农民工市场
调查对象:村里流动的农民工及农村学生,包括工厂工人、自主创业的小商贩、建筑工人等。
调查方式:深入农民工点,进行随机访问及问卷调查的形式。
二.调查背景:
农民工流动就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梯度转移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农民工流动就业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岗位和工种,因此形成了一部分人从农村出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又改善生活质量,虽然对农村的概念不再停留在以前了,但是却没有过多的了解,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关注、思考、调查实践过,也许是太习惯反而不在意吧!也许是心智混沌,没有开窍吧!直到今年学校组织调查才猛然醒悟到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走进社会观注身边现实。因此,走访了几家村民,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而后又亲身实践,到农民工聚集地调查了六天,同十多个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家先后农民工的处境现状,以及他们的一些打算与愿望。
三.调查目的:
用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去扩展视野,了解农民工担当起了一个学者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农村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四.调查时间:
1.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3日进行采访,交谈阶段,与村里进城打工者之间的四人,农民工具集地的外村、外地农民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就有关问题作了消息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2.2012年3月15日——2012年3月23日,对资料,采访内容作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据目前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约为1.2—1.4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
.五.调查内容
1.农民工现状:(1)近年来,年景不好,农业产值不高,依靠种地,农民只能达到最低限度的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零用钱,甚至连过年添件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望;(2)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逐渐醒悟,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农民吃亏就吃在没有问上。,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当大的投入;(3)愈演愈烈的高嫁娶费用,“彩礼“相当重,这是农民日常开支中不可小瞧的一部分;(4)物价的提升,而收入为变化,甚至减少。
2.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除了种地、没什么收益外,家中开支逐年增大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农民的支出主要为农业投入、教育、医疗、建房、婚丧嫁娶中的彩礼等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块构成的。
3.进城后,农民工具体工作及即得利益:由于不是长久在某一单位工作,因而家乡农民工进城后一般没有固定的工作(一份工作时间为三个月的岗位),主要从事短期的苦力活,技巧活,如替人搬家、拾东西、抗装潢建筑材料、拆迁房屋、处理一些城市街道处於积的杂物、婚丧嫁娶帮忙、临时门卫等。这些短期工作,工作结束便可拿到薪金,薪金是情况而定,某一天如果运气特好的话,赚200元左右时很有可能的,有时,一天连一分钱也没有,偶然性大。如果勤劳的话,平均每月赚800——900元是能实现的。
4.进城后,农民工的组织形式;一般是同村或是同乡的在一块,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经常见到农民工总是一群一伙的,单独行动的比较少,一得到工作消息,一般是有钱大家赚,除少数特殊情况例外。
5.进城后,农民工遇到的情况:
(1).城市居民的歧视。由于农民工一般不注重形象与卫生,文化程度不高,在我所调查的形象中有约75%的农民工受过不同程度的歧视。辱骂、遭白眼是常有的事。
(2).不付给工钱,“中介工作人“数额较大的抽利:在我所调查的20域名农民工中,2人有过不付工钱的遭遇。
(3).与一些农民工队的分歧:同时想打工赚钱,有时会发生争执,相互降价想得到某分工作,造成关系紧张。
6.农民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与自身打算:
(1).日常生活:几个同村的合租一间便宜的小房间(100元一下),住宿环境不好;吃饭平均每天10元钱:一天基本上是喝每元一桶的矿泉水或自来水(相对少一些);洗涮常有。但洗澡不常有。半个月洗一次已经是很难的了;一整天或在等工作,很少甚至几乎不去书店,偶尔会去逛逛超市。
(2).自身打算:有约5%的人想借此积累资金,而后去做其他赚钱的工作,目光长远一些;有约30%得人为了短期目标,余下的则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与打算。
六.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农村的发展不仅要靠国家、政府,更要靠村长、村支书等基层人员,要集中培训、考核基层人员,是他们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更重要的是对村民进行文化教育,日常社会常识的培训也是必要的。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所发生的问题。农民工有事,可第一时间去咨询办理,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伺机行动,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也需不定期的宣传农民工对城市起到的好处,不应该让人只认为农民工”脏兮兮,素质不高“。
七.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工作个体的培训意愿,对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情况,以及与此相关的支付意愿问题,为进一步的培训模式设计提供分析基础。
1.群体特征
进城务工群体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对教育培训需求的特殊需求。
(1).基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问卷分析显示,城镇员工中教育程度情况中高中、大专、本科比例较高,分别18.2%、22.7%和28.3%。而进城务工人员的学
历以初中教育为主,所占比例达48%以上。其次高中学历者,占24%;大专以上学历和小学及以下的比例均很低。这一方面显示了教育和培训的空间和必要性,同时也对教育培训的内容、程度和讲授方式提出了挑战。
(2)外出打工显示出结伙现象,同乡关系是最主要可信赖的社会联系渠道。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外出打工基本上是受到同乡之间的影响,因此结伴现象较多,从事同一行业、同一职业的工作,最对培训需求上的表现出“从众心理”。这一特点可能有助于找到船体培训信息和培训理念的切入点。
(3).农民工对流入地的社会认同感、归根较深。农民工群体受家乡文化影响较深,与本地人、本地社会之间处于格列状态。大多民工终久走上“回归”之路。外出打工所接受的全新城市文化,在思想层面上会带来较大的冲突。如何协调好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的将两种文化融合在农民工个体身上,是农民工培训时所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4).这一群体多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端职业领域。从问卷信息看,在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中,一线工人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达55%;其次为从事服务工作者和技术辅助人员,三类职业的累计比例达84%。同城镇员工相比,其次“行政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中所占的比例仅有9%到21%。可见,这一群体基本处于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低端职业领域,属于“生存”型职业,不可能有时间、经理和财力实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所以他们的发展起点很低,职业升迁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预期,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的积极性就会被抑制,也难以具备城市公民的责任感和素质。这一群体的职业特点是形成其某些培训需求的基本问题。可以说,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对培训内容、形势、时间安排和费用的需求和观念,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才能保证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
2.培训意愿
培训绩效受个人技能和个人态度的影响,只有低技能高积极性的人才最值得去开发和培训。如何提高这一群体的学习意愿是培训模式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问卷分析的结果看,城镇中有48%的人回答“在未来三年有接受培训的计划”,而农村户籍的员工中则有52%的人在未来三年又接受培训的计划。而且未来的培训意愿与学历水平显著相关,极受教育水平越高者,希望培训的意愿就越强。可见,这一群体的培训意愿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是很大的空间。但某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造成其意愿与现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据此设计培训模式才能发掘农民工的需求。
3.培训类型与内容
从层次上看,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需求可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部分。职前培训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对象是新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的之前培训需求可分为城市生活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和以就业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两大类。
职后培训即为对已经获得工作的进程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根据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分析,职后后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其中,“非学历教育”中主要包括:(1).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2)一般技能培训(计算机、英语);(3)职业资格证书培训;(4)创业培训;(5)城市化培训。
学历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本专科教育。从数据分析看,一般学历较低(小学及以下)或学历较高(大专以上)的人对此类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些,但同非学历教育相比,总体需求并不高。
非学历教育主要是指和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技能相关的培训。从数据分析看,员工未来三年所需要的培训类型中比例最高的即为“于目前工作岗位技术要求相关的培训”,约占43%。从所访谈和问卷分析中发现,有些农民工(约占%35)希望通过计算机和英语等一般技能的培训来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主要是满足“行业准入
“的需求。从了解中分析结果看,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的需求中,大专程度比例最高,其次为中专技校,表明这类需求可能不仅是低级职业资格培训,而且包括中、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
“创业培训“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而产生的需求。从访谈获得的信息中发现,小业主们一般都要经历从打工到创业的过程,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想法,有魄力的人,或者是些不愿意忍受老板繁重工作压迫的人,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创业培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可分为两个层次。
城市生活能力的培训和知道也应是职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指对那些具有稳定工作和一定经济收入的人,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家庭生活,如何更好的融入城市中。
4.对影响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的考虑
(1).时间偏好:从问卷数据看,有约57%的农民工认为工作时间不允许是他们接受培训面临最大的困难(城镇员工中有约45%的人认为时间问题是他们接受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时间灵活的培训才能更好适应这一群体的需求。从访谈中我们感觉到,利用业余时间的夜校、周末培训班等短期教育和培训是比较受欢迎的,而且是允许农民工考虑参加的。另外,类似于美国学院模式的灵活学分安排,从时间上看也可能是适这一群体的培训。
(2).支付意愿:从数据看,有约38%的人认为培训费用过高时他们接受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自费参加非单位组织的培训的员工仅占15%,大部分没有选择自费培训。这一群体的支付意愿可以概括为完全免费、成本分担和低成本自费三种形式。不同的培训可以有不同的培训安排,根据培训群体的对象的承受能力实行不同的付费形式才能保证培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1.分别说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原则。P28-29
在社会保障体系内部,各种项目各有不同的原则。
(一)社会救助的原则
社会救助的原则包括选择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受助权利原则、最低生活原则。
社会救助的对象中限于贫困和受灾人群。救助贫困和受灾人群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受助者应该享受的权利。
(二)社会保险的原则
社会保险的原则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统筹互济原则。
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在业雇员。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保险对象之间的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共同承受等风险。是否享受保险取决于是否参加保险;享受保险的水平高低一般与受保人承担保险缴费的多少相关,这就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三)社会福利的原则
社会福利的原则是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它采用的是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普惠大众,人人共享;或者选择性地对一部分人锦上添花。
(四)社会优抚的原则
社会优抚的原则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励军荣军的原则。
社会优抚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军人保家卫国,另一方面也是军人的权利。为军人建立社会优抚制度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一般国民对军人的应有回报。通过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会鼓励青年人参军报国的积极性,增强军人参军报国的荣誉感。
2.试述养老保险制度模式。P76-77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分类如下:
(一)福利国家型
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以瑞典为典型。在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下:保险覆盖全民,遵循“普惠制”原则,养老基金主要由政府和企业负责,国民到达养老年龄(无论是否工作过)都可以得到养老金,因此根据普惠制原则民发放的养老金也被称为“普遍年金”。
(二)社会保险型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德国为典型。在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下:保险覆盖在业雇员,而不是全民;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缴费,保险待遇与保险缴费相关联。
(三)国家保险型
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曾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中实行,以苏联和改革前的中国为代表。在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下:保险覆盖在业职工,个人不缴费,国家制度政策,用人单位代表国家实施保险,保险待遇高低与工资高低紧密关联。
(四)个人储蓄型
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以新加坡和智利为典型。在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下:保险覆盖在业雇员;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
以上四种制度模式类型划分是很粗略的。
3.试述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P103-106
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其所采用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践也有很大差异。世界上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大致可分为:
(一)国民健康保险模式
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又称国家保障型医疗保
险或全民医疗保险,是指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保险资金来自于政府的税收,公民看病时不需要支付医疗费用。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所实行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都属于国民健康保险模式。
英国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而且是该模式的代表者和推广者。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由国家和政府通过立法强制
实施,雇主和雇员分担保险费,当社会成员发生疾病风险需要救治时,社会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补偿,而且个人也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支出。社会医疗保险更强调市场化和个人责任。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经一,多方共担医疗保险费;第二,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第三,个人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德国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三)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通常是指由市场筹集医
疗保险基金和提供医疗服务,整个保险程序和商业保险一致,政府会通过相应的立法予以规范和监督。商业医疗保险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美国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私人商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效率,政府财政负担较小,使该模式缺乏社会公平性。
(四)合作医疗保险模式 合作医疗保险以社区为基础,它主要存在于
中国农村。由于其覆盖人数众多,与覆盖城镇职工和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五)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强制储蓄医疗保险一反保险中的大数法则,不强调“风险共担、互助共济”,它强制社会成员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纵向”筹资,本着自我负责的精神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疾病风险作准备。国家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双方或者雇员单方面建立雇员个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即个人账户,以新加坡为典型。
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缺乏社会公平性,甚
至没有“互助共济”的特征,完全靠个人能力疾病风险,非常不利于低收入群体。
以上五种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划分是很粗
略的。
4.社会保障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P357-359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原则:
(一)服务至上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涉及成千上万国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享受社会保障的人通常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所以,社会保障管理应该按照“以人为本”的精神,将社会保障对象的利益入在第一位。要求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确保社会保障受益人的社会保障待遇。
(二)公开、公正和效率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应当是透明的,社会保障管理变必然要遵循公开、公正与效率的原则。首先,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应当通过社会成员熟知的途径与方式加以公开化,以便让大众接受必要的社会保障政策信息。其次,管理机构在社会保障运行中既是责任者,更是社会保障制度公正性的维护者,并对社会保障纠纷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再次,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必须讲究效率。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待遇的发放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基金的所有权属于所有人。
(三)属地管理原则
社会保障它通过在一事实上区域内设置实施机构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因此,各国的社会保障事务通常都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范下,由各地区组织实施并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与监督。
(四)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社会保障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但它与其它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运行中需要与其他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在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内部,不同的管理机构亦需要在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保持某种程度的合作。
5.试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P325-326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发挥并交继续发挥巨大的功能。从总体上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功能
① 收入补偿功能:是指当农村社会成员遇到各种自然或社会风险时,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服务,使其维持一定的收入水平,以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利。在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扶贫开发制度中,国家和社会成为制度的实施主体,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显著的收入补偿功能。
② 保障农村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行补偿,维持了一定的生活水平以更好地繁衍后代,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教育福利等制度安排,保障了农村居民接受一定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二)社会功能
① 维持社会公平的功能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特征,使得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使一部分社会财富从城镇转移到农村,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缩小的城乡差距,有利于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② 促进社会稳定的功能
一方面可以保障农村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的生存权利,同时也使其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只有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居民安居乐业,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健康发展。
6.描述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P237-243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管理: 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抚养费,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抚养人但其无赡养、抚养或者扶养能力的城市居民。②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最低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③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④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2).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
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即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各省市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解决主要采取分级负担解决资金筹措问题。3.)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申请。申请人要向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②调查。③审核、审批。④发放。⑤动态管理。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4.)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
最低生产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实行的是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方法
目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市场菜篮子法 2.恩格尔系数法:上海市采用的恩格尔系数计
算公式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营养所需食品消费量×各种食品等混合平均单价)÷恩格尔系数=低收入家庭居民月食品费用÷恩格尔系数`
3.收入比例法 4.其他方法
(三)最低生活保障的家计调查
1.家计调查的主管机构由民政部及其下属各部门主管。街道是管辖基层居民保障工作,区财政部门负责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核拨工作,并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2.家计调查的内容采用资源调查型,需要对收入及财产进行认定。
5:“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8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以实现。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目标、部门和关系)
10: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15:中,(亚当。斯密)是动分工的经济学家。16: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
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17: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8:管理学家是(马克斯。韦伯)
1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他的代表作是(《科
学管理理论》)。
20: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3:古典管理理论对认为人是(经济人)。24: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25:理想的行的”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7:管理科学方法,来源于(军队)。28:经验学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29:(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3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
片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3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
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32: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3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34:企业流再造强调(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理念。
35:(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36: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37: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8: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39: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40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
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41: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
略性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的。42:每一层级的管理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
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4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
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创新性)性质。
44: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4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
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46: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
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专项计划)。
47: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8: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毓措施、手段或
手巧就是(策略)。
49: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
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50: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
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51: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
52:定性预测主要领先专业人员运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长期预测)。5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54: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
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55: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
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56: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
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57: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
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现实性)原则。58: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
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59:(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
管理的优越性。
60: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
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61: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永恒追求。
62: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
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63:企业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次要
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64: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之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65: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66: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
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D。麦格雷戈)。
67:管理学家(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
研究目标管理,提出 :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68: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
般而言,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69: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奖其应用
于管理实在的国家是(日本)。
7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
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71: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
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72:(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标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
73: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权变管理理
论)。
7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75:传统的目标高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76: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
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面性)特征。
77: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预测)。78: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
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纲领性)特征。
79: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是
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B:它明
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D:它明
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80: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
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职能战略)。81: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
责。
82:企业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产
业竞争结构分析)。
83: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
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
84: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85: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公司层战略)。
86: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
采用的是(密集型发展战略)。
87: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
空调生产线,就是(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8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
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矩阵法)。89: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
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90: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
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91: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92: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93:决策的前提是(确定决策目标)。94:决策的终点是(实现决策目标)
95: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
绍的方法是(盈亏平衡点法)。
96:(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97: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决策树法)9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亏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善属于(不太好)
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
全状部况表
10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订单为10000件,据此,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降到(30)元/件时才不会亏损。
10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本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20)万元。10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
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125)台。
10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组织结构)。
110: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组织目标)相匹配。111: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112: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矩阵制结构)。11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
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责权利对等)原则。114: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需要高度集权,组
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械式结构)。115: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的组织结构,如(有机式结构)。116: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矩阵制结构)最适
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117: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变即(事业部
制结构)。
11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119: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拨、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因事择人)原则。
120: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
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
121: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高层管理者)。122: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12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关
系部门)获取信息。
124: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主要通
过向(下属部门)获取信息。
125: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
式,它属于(自我考评)。
126: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
127: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
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28: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
述准确的是(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12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
影响力)两个方面。
130: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
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
131: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工作环境。
13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9,9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的关心,属于理想式领导。
13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13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彩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
13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可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136: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
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137: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是
(挫折)。
13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13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
行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140:(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
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1: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142: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高)。
143: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144: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
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14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
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146:成就需要理论主要用于对(管理人员)的激励。
14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14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
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积极强化)。
149: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
为)。双向性)特征。
(感情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1性知觉)
157: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
反馈技巧)。
158: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组织中
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159: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
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协调解决)。160: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建设性
冲突)。
161:如图所示的正式沟通模式是(环式沟通)163: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
环过程,而(控制)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164: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
过程。
165: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现场控制)。16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前馈控制)。167:在黄金首饰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
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制的(媒体)。
168:某企业将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
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历史标准)。
169: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
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属于(实
物标准)。
170: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徇的标准,如
用于徇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无形标准)。171: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
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检验性)要求。
172: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
初,企业为其制定的本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行性)要求。
173: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有
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这就是控制的(控制关键点)原则。174: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全局观念)。175: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
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176: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177: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178: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
或巡查)。
179:人事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
成)。
180:(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
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181: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掌握(全面质量管
理方法)。
182:质量小组一般有(6~12)人组成。183: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降低成本)是提高
组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184: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以(战略组织)为
出发点。
185: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定额法)是以组
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客额,消耗定额为基础的目标成本。186:采购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向作业系统输入
足量的、质量可靠的、来源稳定的输入品,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18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188:采购是有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是降
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
189:(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
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190:(运营)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91:(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
率。
192:当存货周转缓慢和难以出售时,(速动比率)
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193: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不包括(资
产负债率)。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
答: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
(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答:(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
13、战略管理的含义。
答: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
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
织。
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
17、总体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答:公司总体战略有三种类型:(1)稳定型战略。(2)发展型战略。(3)收缩型战略。
18、稳定型战略的利弊是什么?
答: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较小。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
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
(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
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答:(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24、什么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
答: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
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
答:(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事业部制的缺点: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3)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矩阵制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
答: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31、管理人员的选聘源自哪里?
答: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从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
35、管理人员考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36、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37、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耕
牛,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
答: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
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
答: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
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
克服障碍的措施:1)组织行动:营造一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置和节约支出。
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包括
54、全面绩效控制的主体是什么?
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个人技能:做好答: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充分的沟通准备、调整心态、使用反馈技巧、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积极倾听、控制情绪、简化语言、注意非语言评工作。
提示、要保证行动支持沟通。
45、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6)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4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答: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协调解决、强制解决、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远大目标、解决问题。
4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验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4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1)目标明确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50、实现有效的控制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的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
51、什么是全成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工作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52、怎样进行采购控制?
答:(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53、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
(√)1.美国总统是真正拥有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
(√)2.提案权独属国会议员,总统在国会只能提出立法建议。(×)3.按照美国的《联邦公法》,国防部长必须由武官担任。
(×)4.美国联邦文官委员会的三位委员中,可以有两人属于同一政党,但委员在任期内不得担任公职。
A.枢密院
英国内阁人选由(A)决定。A.首相个人
英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包括(ABCD)。A.行政郡B.市镇C.区D.教区
委员会经理制
选民以全市为一个大选区,选举一个由5-9人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市的立法机构,负责指定规章,决定政策,控制财政并根据市政管理的需要,聘请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市政专家为市经理。市经理领导和负责市的行政工作。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幕藩体制
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红色字体作为了解)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行政指导
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所期望的行政状态而向国民施加的作用。日本《行政程序法》第2条规定:“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权或其所管辖事务的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要求特定人为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指导、劝告、建议以及其他不属于处分的作为。” 知事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红色字体作为了解)都道府县各级地方行政首长称为知事,知事不能兼任其他职务。研修制度
公务员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日本称为研修。研修制度是为了增进现任公务员,或将要担任或升任较高级职位的公务员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责任内阁制
又称议会内阁制,内阁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在其首脑的领导下,决定并执行国家的内外政策,并向首相和议会负责的“责任制政府”。单选区简单多数制
一个选区选出一名议员,获得该选区本次大选简单多数(即在若干个候选人中得票最多)者当选。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但最后在下院的议席数不能反映各政党的真正的力量对比。枢密院
原是协助英王处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中央政府机构。自从内阁出现后,枢密院已失去了原有的职权。但在法律上,仍是英国的最高政府机构。影子内阁
是指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议会反对党组成一个准备上台的执政班子。影子内阁一般由下议院反对党领袖指定本党有影响的议员组成,有的由反对党全体议员选举产生。其任务是领导下议院中本党议员的一切活动。直接预选制
就是由各党的党员直接投票选举各种职务的本党候选人,而不再召开州党代表大会推选。“夕阳法”
所谓“夕阳法”是指国会在批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或批准一个机构的计划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在到结束日期之前,国会对该机构或项目进行审查,以决定它们是否继续下去。“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使行政机构无法拖延。市长议会制
是美国实行最早的一种市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分权原则,在组织结构上与州或联邦中央类似,实行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市长由选民选举产生,是市行政部门的首长。市行政机构的其他官员,有的由选民选举,有的由市长任命,有的由议会选举。市议会是市的立法或决策机关,行使州的立法权。委员会经理制
选民以全市为一个大选区,选举一个由5-9人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市的立法机构,负责指定规章,决定政策,控制财政并根据市政管理的需要,聘请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市政专家为市经理。市经理领导和负责市的行政工作。
答:(1)英王仍然是世袭的国家家元首,但下任国王并非由国王任意指定,而是由不成文宪法予以严格的规定。(2)英王是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英王与上院、下院组成议会,拥有立法权,法律须英王批准才能生效。(3)英王为武装部队部司令,如今也完全是个荣誉性的称号。(4)英王在宗教上仍是英国教会的首领。(5)选任首相,在理论上属于国王自由裁决,但在实际上都是基于政党的安排,即首相是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国王仅仅履行任命手续而已。(6)加封贵族,并使之成为上院议员,必须根据首相的建议。日本内阁的组成部分。
答:2001年的改革之前,日本内阁由内阁辅助机构、总理府和12个行政省三部分组成。内阁机构调整后,内阁府直辖国家公安委员会(下辖警察厅),宫内厅,金融监督厅,负责综合调整、企划、大典、正式制度等。
战后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体监督控制的方式。
答:立法控制;财政控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指导和监督。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内容。
答:20世纪末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比较英法两国议会制度的特点。
答:①法国的三级会议和英国议会几乎是同时代的产物,分别标志着法国和英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君主等级制时期。
②断断续续的法国三级会议,由于时常停止召开,这个机构没能积累它的权力,甚至也始终没有形成系统可行的议事制度。
③法国不成熟的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也与选举权开放过快有关。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有权力。
答:征税;借款;设立银行和公司;设立法院;制定和实施法律;为公共目的而征用财产;举办公共福利。
在现代社会,共和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那些特征?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其任期。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选举权和其他基本权利等。比较单一制和联邦制。
答:单一制与联邦制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其差别主要体现于权力在纵向上的分配。单一制国家实行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在法律上只是中央的分支机构。联邦制国家的各个成员国政府则享有由宪法规定的自治权。现代民主制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①宪法和法律均确认公民的民主权力和自由。
②许多国家其民主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议会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文官制等政治制度。
③大多数国家的成文宪法都规定了政府的组织纲要,政府及其各部门权力的分配,各机关权力的范围,政府官员的任期、任命及选举方法,以及选民资格的确定和选民团体的构成。④实行“多数统治,保护少数”的原则。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政党为执政党,允许反对党或在野党存在,但反对党或在野党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比较内阁制和总统制。
答:内阁制起源于英国,是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内阁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总统制始于美国。在1787年,美国在制定国家宪法时,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通过选举来确定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具有极大的权力,同时又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简述法国的半总统制的特点。
答:①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在形式上设有两个行政首脑,经全民投票当选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大权,政府还设总理。
②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谴责政府,当议会通过谴责案即不信任投票案或否决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总政策声明时,总理必须向国家元首提出政府总辞职。③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成为国家机构的核心,他不对任何机构负责。总统除实际享有召集议会特别会议、签署法令、公布法律、发布命令和外交决策等权力外,还享有下列特权:任命总理和政府部长,主持内阁会议,可以不经总理的附署直接颁布紧急命令,实行非常权力,发布总统咨文,相对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重要法案提交公民复决,解散议会及统率军队等。
现代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阁的建议。现在英国国王的权利仅现在授爵位、任命和罢免议会选举或弹劾的官员、颁布议会通过的法律、接待其它国家元首等
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判断:错误
理由: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当代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君主政体多数属于立宪君主政体。判断:正确
理由:立宪的君主政体是权力受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限制的政体。宪法规定了君主的地位和权力,限制了君主的特权。当代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君主政体多数属于立宪君主政体。“影子内阁”是指实行总统制议会反对党组成一个准备上台的执政班子。判断:正确。
理由:影子内阁:在西方国家中有一种形式,称为“影子内阁”,或称“预备内阁”、“在野内阁”。它是指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议会反对党按照内阁的组织形式组成一个准备上台的执政班子。
总统制政府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形式。判断:错误
理由:内阁制政府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形式。日本战后新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原则和美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判断:×
理由:日本战后新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原则和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
在日本,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如果被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可以简单多数再次通过,该法案即可成立。判断:√
理由:在日本、参众两院的关系上,众议院居优先地位。
日本地方政府是拥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机关,不是中央政府的委派机构。判断:×
理由:日本地方政府具且双重性,既是拥有自治权地地方机关,又是中央政府委派机构。日本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适用于一般职务中的所有现业人员。判断:×
理由:日本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适用于一般职务中的非现业人员。英国是通过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截然分开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的。判断:错误
理由:美国是通过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截然分开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的。英国公众一般所谓的议会,往往仅仅指上院。判断:错误
理由:英国公众一般所谓的议会,往往仅仅指下院。英国按照宪法和惯例,实行武官控制军事的原则。判断:错误
理由:英国按照宪法和惯例,实行文官控制军事的原则。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最有力的控制方法是财政控制。判断:正确。
不定项选题
日本江户幕府创建者是。德川家康
对外关系上,日本的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
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条约有。(A.日美和亲条约B.日英约定C.日荷和亲条约D.日俄通好条约)。
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政府对日本进行的改革有(A.非军事化改革D.民主化改革)。关于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人主张“彻底解除天皇在国家权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B.象征论)的主要观点。
日本战后宪法直接规定的国民参政权包括(A.选举权与罢免权B.被选举权 C.请愿权D.国民投票权。
日本《地方自治法》规定,日本的“普通地方公共团体”包括(A都道府县B市町村)。战后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体监督控制的方式主要有(A立法控制B财政控制D行政指导和监督)。
日本公务员的研修主要有一下几种(A行政研修B地方机关职员研修C研修指导者研修D行政官员出国研究员制度)。
日本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ABCD)。A.工作B.性格
C.能力D.是否适合该职位
美国总统在立法上的权限包括(ABD)。A.劝告权B.否决权D.委任立法权 美国总统的任期是(B)。B.4年
按照美国有关选举的法律规定,总统竞选时,选民投票的时间在大选年的(D)。D.11月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美国国会两院可以以简单多数票拒绝当选议员就职 B.美国国会两院要开除一名议员,必须以2/3的多数票通过 C.美国国会议员可以不受所属党派的约束,自由发表意见。D.美国国会议员可以跨党投票,而不用担心会受到党纪的制裁。美国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BCD)。B.副总统C.内阁D.白宫办公室 没有保留给州的权力包括(BCD)。B.缔结条约C.授予贵族爵位D.铸造货币 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ABC)。A.市长议会制B.委员会制C.委员会经理制
下列关于《彭德尔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彭德尔顿法》的核心原则是政治中立 B.《彭德尔顿法》建立了常任文官制 C.《彭德尔顿法》使文官脱离政党的控制
D.《彭德尔顿法》缩小了政党分肥的范围,但并没有废除政党分肥。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可分为(BCD)。B.君主政体C.贵族政体D.共和政体 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C)。C.美国
(B)国家实行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在法律上只是中央的分支机构。B.单一制国家C.议会制国家D.联邦制国家 下列国家中采用单一制有(AD)。A.法国D.日本
英国的行政制度包括:(AC)A.君主制C.内阁制
按照传统惯例和各种宪法文件,英王是(ABD)。
A.世袭的国家元首B.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D.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英国国王在现代社会的权力有(BCD)。B.立法否决权C.大臣罢免权D.授爵大权
在英国,(A)是协助英王处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中央政府机构。
名词解释 政治中立
英国的文官制度中要求文官除遵守国家法律外,还必须遵守《文官荣誉法典》中对文官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政治活动。执行级以下的人员不得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但如获得部长的许可,可以从事包括担任某党职务、发表政论助选等活动。执行级、行政级以及与两级职位相当的文官,则禁止参加政治活动。“夕阳法”
所谓“夕阳法”是指国会在批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或批准一个机构的计划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在到结束日期之前,国会对该机构或项目进行审查,以决定它们是否继续下去。“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使行政机构无法拖延。市长议会制
是美国实行最早的一种市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分权原则,在组织结构上与州或联邦中央类似,实行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市长由选民选举产生,是市行政部门的首长。市行政机构的其他官员,有的由选民选举,有的由市长任命,有的由议会选举。市议会是市的立法或决策机关,行使州的立法权。
简答题
现代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英国首相的职权及与内阁的关系
基于上述原因,现在英国中央政府的决策权越来越集中于首相本人,内阁作为一个集体决策的机构正面临着挑战。首相个人的集权,既有体制上的因素,也有其个人控制权力的技巧。
1、首相可以独自做出某些重大决策。2、首相可以利用内阁委员会而摆脱内阁会议。3、首相在内阁会议上可以操纵讨论。英国文官的工资制度的原则。
答:
1、比较平衡原则;即政府文官的工资要“同文官系统外的广泛可比工作的工资率,有一个公平比例。”
2、适应物价原则;就是文官的工资必须随着物价上涨而相应提高,以保证文官的实际收入不会下降。
3、定期提薪原则。就是各级文官的工资要按照工资等级逐步加薪。简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基本宗旨
答:上院改革的宗旨就是推进民主化。上院改革的总目标是使“第二院”比过去的“贵族院”更加民主、更有代表性。更加民主是改革的首要目标。更有代表性是更加民主的保障。简述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
答:(1)提出议案。(2)委员会审议。(3)全院辩论和表决。(4)两院协商。(5)总统签署。
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模式
答:市长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委员会经理制。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政府改革
1.放松政府内部管制(1)废除过时的规章制度(2)建立有使命感的预算制度;(3)改变照章办事的人事制度;(4)改革采购体制,简化行政程序。2.适度分权,重构政府间关系(1)以整笔补助取代分类补助;(2)税制改革;(3)鼓励社区自治,直接向社区分权;(4)放下人事权力,包括录用、薪酬、晋升、考核等权力。简述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造的内容。
答:(1)进行“非军事化”。解除日本全部军备,保证其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2)进行“民主化”改革。在日本建立一个民主和平的独立政府。简述战后《日本国宪法》对于国会职权的规定。
答:根据战后日本宪法,“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行使以下职权:立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对外交的监督权;对财政的监督权;对司法的监督权。
简述日本地方议会职权的内容。
答:(1)法案审议、决定权。(2)地方行政监督权。(3)建议权。(4)公务调查权。(5)管理选举有关事宜和参与人事决定权。简述日本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
地方行政长官是直接从选民中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从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的,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地方全体选民负责。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是立法与行政的关系,议会对行政拥有监督权。按照《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职权大于地方议会。(1)地方行政长官拥有议会的召集权。(2)地方行政长官对议会决议有要求复议权。(3)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对议会的解散权。(4)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不经议会审议的紧急行政立法权。
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答: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二战后,日本制定新宪法及内阁法等相关法律,对战前行政机构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然而,日本虽然在战后实行了内阁制,在法律上国会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真正主导日本政策的却是行政系统。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原因很复杂,日本战后改革未能有效地改造其官僚体系,却使战前的“行政官厅”几乎未受损伤地被延续了下来。这使日本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成了最大阻力。20世纪末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委员会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特点是:①联邦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不一定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党派联合产生。委员不得兼任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②采取合议制,政府一切决定均有7人委员会合议决定。③不实行权力分立,不设总统和总理。英国文官考试录用的程序
答:
1、考选机关首先要发布考试公告;
2、资格审查;
3、考试
4、录用。简述市长----内阁制
举产生,由市长从议会中任命的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议员组成内阁。市长-内阁制执行机关的成员人数不得超过10人。这种体制下的地方议会应由直接选出的市长、议会主席和议员组成。简述美国总统的权限。
答:
1、任命官吏权;
2、外交上的权限;
3、国防和军事上的权限;
4、立法上的权限,包括劝告权、否决权和为人立法权。美国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
答: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副总统、内阁及白宫办公室等机构。
1、副总统;美国的副总统,除非总统发生以外而由他继任,否则并无实权和重要影响。
2、内阁;
3、总统办事机构;包括白宫办公厅、政策发展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等。简述美国的市级管理体制的类型
答:市长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委员会经理制。三种模式的概念分别要理解。美国各州之间的志愿合作关系有哪些类型?
答:订立州际公约或协议;建立各州政府委员会的固定组织;召开各州行政、议会或司法高级官员的会议;州法律统一化。
美国联邦政府曾经采用过的考核制度的类型有哪些? 答:统一考核制度、行政考核制度、工作考核制度。
⑦在外交权和司法权方面,法国总统的权力相对更大一些。试论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特点、意义及存在问题。
答:(1)特点:渐进性;有充分的准备。妥协性;争取各方合作。(2)意义:这次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理解。①就英国来说,改革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上院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性改革,它割掉了英国民主制度中的封建残余尾巴,改善了英国的形象。②就工党来说,改革巩固了它的执政地位。③就布莱尔本人来说,改革有利于提高他本人的威望。(2分)(3)存在问题:①改革目标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矛盾。民主化是改革的宗旨,但是实际结果却显得民主化大了些折扣。②第二阶段的民主化改革的进度比较慢。美国国会对法院制约关系
美国国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是由选举人团制度选举产生(间接产生),而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经国会参议院批准产生,总统的行政班子即内阁也是由参议院批准产生的。
总统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无权解散政府,总统也无权解散国会,总统是向宪法负责,统揽美国的行政大权,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统帅及执政党领袖于一身,可以随时罢免行政班子成员(罢免不需参议院通过),行政成员必须执行总统的决定。通过向国会提出咨文的形式指导立法。还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停止国会的会期,但期满后国会自行复会。
国会是唯一联邦级立法机关,由两院通过的法律必须由总统签字批准才能生效,但经总统否决的法案经两院再次通过时就自动生效了。除行使立法权外可以对总统,总统的行政班子及法官提出弹劾,弹劾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参议院调查并通过,弹劾总统时须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任弹劾法庭主席,国会可任命一位独立检察官调查,证据确凿后既由参议院2/3通过就正式罢免了,有叛国及重罪的由法院审理,参议院可拒绝批准总统提名的人选以牵制总统,而众议院可拒绝总统提出的财政预算牵制。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产生的,首席法官是其首长,它拥有司法审查权,既裁判某个法律是否违宪,违宪的法律既作废,在弹劾总统时最高法院的作用不可小视
试论述美国国会对总统和行政机构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权力。答:(1)立法权。国会能以立法制约总统和行政机构。
(2)财政权。国会掌握着钱袋,这是国会最重要的权力,也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3)任命批准权。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总统提名任命的部分官员须征询参议院的意见和经参议院批准。
(4)弹劾权。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犯叛国罪、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的“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治官员”进行弹劾。
(5)立法否决权。立法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干涉行政的行动。在行政机构被国会授权后,其行动又不能令国会满意,则会被国会制止。
(6)“夕阳法”。所谓“夕阳法”是指国会在批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或批准一个机构的计划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7)调查权。调查权是由立法权引申出来的,调查可使国会收集事实以帮助立法。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答: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试论述美国国会对总统和行政机构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权力。答:(1)立法权。国会能以立法制约总统和行政机构。
(2)财政权。国会掌握着钱袋,这是国会最重要的权力,也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3)任命批准权。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总统提名任命的部分官员须征询参议院的意见和经参议院批准。
(4)弹劾权。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犯叛国罪、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的“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治官员”进行弹劾。
(5)立法否决权。立法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干涉行政的行动。在行政机构被国会授权后,其行动又不能令国会满意,则会被国会制止。
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7)调查权。调查权是由立法权引申出来的,调查可使国会收集事实以帮助立法。
《西方行政制度》教学辅导 概论外国行政制度综述 第一节课程基本内容介绍
1.广义的政府是泛指依法形式国家权力的一切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狭义的政府是专指执行和贯彻法律、负责组织国家事物的行政机关。
2.行政制度或政府制度,是指政府的机构与功能,包括政府的组织形式、组织程序、职权范围、官员的任免等。第二节政府制度的基本分类
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按最高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和统治的目的,可以分为三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概念。3.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概念、代表性国家。4.现代民主制的基本内容。
(1)宪法和法律均确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2)许多国家的民主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议会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文官制等政治制度。
(3)大多数国家的成文宪法都规定了政府的组织纲要,政府及其各部门权力的分配,各机关权力的范围,政府官员的任期、任命或选举方法,以及选民资格的确定和选民团体的构成。
(4)实行“多数统治,保护少数”的原则。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政党为执政党,允许反对党或在野党存在,但反对党或在野党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5.内阁制与总统制的概念、代表性国家。第三节法国的半总统制 1.法美两国总统制的异同。
(1)在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上,两国总统都由公民选举产生,但法国总统采用直接选举方式,美国总统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2)在总统与议会的关系上,两国总统都只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但他们又都与议会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3)美国议会中的党派构成对于总统的执政过程并不产生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法国,总统所属的党派是否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对于总统执政则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4)在立法动议权方面,两国总统并无差别,但美国总统不仅拥有对于法律的搁置权,还拥有对于法律的否决权。
(5)美国实行严格的分权体制,总统不得解散议会,但议会可以弹劾总统。法国总统可以解散议会,议会虽然拥有对总统的弹劾权,但只有当总统有叛国罪时才能进行弹劾。(6)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总理是政府首脑。(7)在外交权和司法权方面,法国总统的权力相对更大一些。2.法国半总统制的特点。
(1)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在形式上设有两个行政首脑,经全民投票当选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大权,政府还设总理。
(2)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谴责政府,当议会通过谴责案即不信任投票案或否决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总政策声明时,总理必须向国家元首提出政府总辞职。(3)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成为国家机构的核心,他不对任何机构负责。总统除实际享有召集议会特别会议、签署法令、公布法律、发布命令和外交决策等权力外,还享有下列特权:任命总理和政府部长,主持内阁会议,可以不经总理的附署直接颁布紧急命令,实行非常权力,发布总统咨文,相对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重要法案提交公民复决,解散议会及统率军队等。第四节瑞士的委员会制
1.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即公民投票)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
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3.委员会制的主要特点。
(1)联邦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不一定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党派联合产生。委员不得兼任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
(2)采取合议制,政府一切决定均有7人委员会合议决定。(3)不实行权力分立,不设总统和总理。第一部分英国行政制度
第一章英国行政制度的历史源流
论述题
试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基本内容。答:上院改革的基本内容:
(1)上院改革的宗旨和实现途径:上院改革的宗旨是推进民主化。根据工党政府的《议会现代化:改革上院》白皮书,这次上院改革的目标是使“第二院”比过去的贵族院“更加民主、更有代表性:“该议院作为一个整体,将反映出国内政治信念的总体上的平衡。”同时,“该议院的成员将包括来自全国各部分、阶层和行业,而且男女比例、全国性民族和宗教组织的比例要大体相称”。实现上述两项目标的途径是:一是取消世袭贵族的第二院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利;二是通过革新一化贵族的提名方式来建立一个过渡性的议院;三是启动广泛而长期的改革。(2)上院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上院的作用:A、对公共政策提出不同的看法。B、成为英国社会广泛的代表。C、作为非成文英国宪法中的主要“制约与平衡”因素之一,在权力制衡性上发挥关键性的作用。D、在公共事务上,上院应该为联合王国的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一个发言的论坛。概括地说,新的上院主要有四项职能:建议、代表、制衡、论坛。与原来的贵族院相比,新上院多了一个代表职能,在其他职能上也存在着内涵和程度上的差异。
(3)上院的权力。新上院的权力主要有:A、保留议会法中已经规定的“悬挂否决权”。这项权力可以拖延下院通过的法律生效,但不能阻止其最终成为法律。下院法案在连续两届议会获得通过后,即可成为法律而生效。B、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继续考虑所有的政府事务。上院应关注执政党大选时的竞选宣言,以及下院在主要公共政策问题上的表态。(4)新上院的特征。新的第二院具有如下特征:有权威,有信誉,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特征决定上院具有如下特点:A、有深厚的政治世界以外的自立和多领域的专长;B、具备对宪法事务和人权进行仔细评估的特殊技能和知识;C、具有运用哲学、心理和精神分析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D、有杰出的个人修养;E、保持自由地位,不受政党支配,为了使任何一党不能支配第二院,相当比例的成员将是非党人士并坐在“横坐”上。F、有不嗜争论、礼貌待人的绅士风度;G、有用战略眼光看问题的头脑。
(5)新上院议员的额构成。上院成员构成方式:A、相当数量的人是“地方议员”,他们是在反映联合王国内部每个民族和地区政治信念平衡的基础上选出的。B、其余议员将在一个真正独立的选任委员会提名的基础上遴选;C、选任委员会中的独立人士占总数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D、对有政党倾向的议员,选任委员会要确保总体上的平衡,这个平衡要与最近一次大选中选民所表达出来的政治信念相称;E、为使改革减少阻力,现有的一代贵族应该成为新上院的成员。
试比较法国半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
答:①在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上,两国总统都由公民选举产生,但法国总统采用直接选举方式,美国总统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②在总统与议会的关系上,两国总统都只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但他们又都与议会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③美国议会中的党派构成对于总统的执政过程并不产生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法国,总统所属的党派是否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对于总统执政则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④在立法动议权方面,两国总统并无差别,但美国总统不仅拥有对于法律的搁置权,还拥有对于法律的否决权。
⑤美国实行严格的分权体制,总统不得解散议会,但议会可以弹劾总统。法国总统可以解散议会,议会虽然拥有对总统的弹劾权,但只有当总统有叛国罪时才能进行弹劾。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首相作为多数党的领袖,不再是国王的选择,而是议会的选择,也就不再对国王负责,而对下院负责。
2.英国是通过内阁内部的民主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的。第二章行政环境:英国议会简介 1.下院的职能。
(1)制定调整社会生活的法律;(2)检察监督政府的政策和工作。2.下院的组成和任期。
(1)英国下院的议员由普选产生,人数可由立法改变,任期为5年;
(2)在下院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为执政党,当的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3)首相推荐两院议员,绝大多数本党为各部大臣,组成内阁;
(4)获得次多数议席的政党,成为法定的反对党。反对党会组织影子内阁。(5)首相可以随时请国王宣布解散下院重新大选。3.上院改革的基本内容。
(1)上院改革的宗旨和实现途径;
(2)上院改革的总体思路(新上院的作用;新上院的权力;新上院的特征;新上院议员的额构成)。第三章英国国王
1.国王的宪法地位与权力。
2.《权力法案》确定了议会的主宰地位,国王的权力受到极大的削弱。3.国王在现代社会的权力和作用(立法否决权、大臣罢免权、授爵大权)。第四章中央政府
1.中央政府的组成(枢密院、内阁、首相)。2.首相与政党。
3.英国首相的职权及与内阁的关系。4.中央各部及其职能。第五章地方政府
1.19世纪地方政府改革后的地方行政单位。2.英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3.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第六章文官制度
1.西方学者认为,文官制度的基础,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2.考核、晋升和惩戒制度。
3.英国文官的资制度三项原则(比较平衡原则;适应物价原则;定期提薪原则)。第二部分美国行政制度 第一章总统与中央政府
1.最高法院、总统、上院以及下院,是联邦中相互制约的四种权力。
具体说来,就是把立法机关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直接选举产生,而且任期比下院时间长,并被授予广泛的权限,以牵制下院。其次,赋予司法权的优势地位,老抑制立法机关的权力。最后,由使行政机关从立法机关的控制下独立出来,并被授予强大的权力。行政机关被强化后,与立法机关取得均衡的地位。
2.总统的权限:任命官吏权、外交上的权限、国防和军事上的权限、立法上的权限(劝告权、否决权、委任立法权)3.总统的选举
总统任期4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不能当选总统的限制条件(2条)
总统竞选时,选民投票的时间在大选年的11月。新总统就职日期。4.美国国会参议员、众议员的人数、产生办法及任期。
5.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1)提出议案;(2)委员会审议;(3)全院辩论和表决;(4)两院协商;(5)总统签署。
6.国会对总统和行政机构的制约和监督。(1)立法权。国会能以立法制约总统和行政机构。(2)财政权。国会掌握着钱袋,这是国会最重要的权力,也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3)任命批准权。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总统提名任命的部分官员须征询参议院的意见和经参议院批准。(4)弹劾权。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犯叛国罪、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的“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治官员”进行弹劾。(5)立法否决权。立法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干涉行政的行动。在行政机构被国会授权后,其行动又不能令国会满意,则会被国会制止。(6)“夕阳法”。所谓“夕阳法”是指国会在批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或批准一个机构的计划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在到结束日期之前,国会对该机构或项目进行审查,以决定它们是否应继续下去。“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7)调查权。调查权是由立法权引申出来的,调查可使国会收集事实以帮助立法。
有其管辖权,在组织上没有隶属关系。
8.美国的法院,包括联邦法院和州法院,都拥有司法审查权,任何法院都有权解释美国宪法,有权裁决任何其他法律、行政命令、规章条例是否违宪以至无效。各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以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为最终审裁决。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含首席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而任命。9.国会对法院的制约。第二章中央行政部门
1.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副总统、内阁及白宫办公室。美国的副总统,除非总统发生以外而由他继任,否则并无实权和重要影响。
2.美国的联邦行政机构,主要指联邦政府各部、独立的管理委员会、政府企业组织。第三章地方政府 1.地方政府的层级。
2.按照美国宪法和其它法律,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有:(1)征税、供款和发行货币(2)管理对外贸易和州贸易(3)制定统一的归化法和破产法
(4)制定伪造合众国证券和货币的惩罚条例(5)设立邮局和兴建邮政道路。(6)颁布专利权和版权(7)设立联邦法院
(8)规定和惩罚公海上的海盗行为和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9)宣战、颁布铺货敌船许可状、制定陆上和水上的捕获规章。(10)建立陆军和海军。(11)征召民兵。(12)管理领地和财产。(13)管理度量衡。
(14)管理外交事务和缔结条约。(15)批准新州加入联邦。(16)提出宪法修正案。
3.按照美国宪法和其它法律,保留给各州的权力有:(1)管理州内的商业
(2)建立和监督州以下的地方政府(3)保护健康,维持安全和道德(4)保护生命、财产和维持秩序(5)批准宪法修正案(6)举行选举
(7)改变州宪法和州政府。
4.按照美国宪法和其它法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有权力包括:(1)征税(2)借款
(3)设立银行和公司(4)设立法院(5)制定和实施法律(6)为公共目的而征用财产(7)举办公共福利
5.美国各州之间的志愿合作关系包括:订立州际公约或协议;建立各州政府委员会的固定组织;召开各州行政、议会或司法高级官员的会议;州法律统一化。
6.美国的市政管理主要有三种组织模式:市长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委员会经理制。三种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分别要理解。第四章文官制度
1.《彭德尔顿法》的核心原则是政治中立,即建立常任文官制,使文官脱离政党的控制,它缩小了政党分肥的范围,也撤销了许多根据政党分肥设立的职位,但并没有废除政党分肥。
2.美国的文官委员会的人员组成。3.文官退休法的有关规定。
4.美国联邦政府的考选制度和考核制度。第三部分日本行政制度
第一章日本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 重点问题提示: 1.江户幕府与德川家康。2.幕藩体制、参觐交代制。
4.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条约。5.明治宪法产生的政治体制。(1)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2)议会形同虚设;
(3)军事机构置于政府管辖外。6.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革的内容。
(1)非军事化改革。解除日军全部军备,保证其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2)民主化改革。在日本建立一个民主和平的独立政府。具体包括: ①宪法民主化:废除原有的日本的帝国宪法,制定新宪法。②经济民主化:解散财阀,进行金融与产业重组。③农地改革。第二章战后政治体制 重点问题提示:
1.日本战后新宪法的主要内容。2.日本公众对天皇制度的心态。(1)废止论;(2)象征论;(3)存立论。3.日本的国会组织。
4.日本战后宪法直接规定的国民参政权。(1)选举权与罢免权;(2)被选举权;(3)请愿权;(4)国民投票权。5.国会的职权。(1)立法权;
(2)具有任免首相和组织行政机构权;(3)对行政部门的监督权;(4)对外交的监督权;(5)对财政的监督权;(6)对司法的监督权。第三章中央行政机构 重点问题提示:
1.2001年的改革之前,日本内阁由内阁辅助机构、总理府和12个行政省三部分组成。2.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内容。(1)原因:
行政官僚在战后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1控制审议机构; 2控制法案制定权; 3控制行政法规制定权; 4控制行政审批权; 5控制特殊法人的运营; 6控制财政投融资的运营; 7行使“行政指导”权。(2)内容:
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
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
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 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 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7完善监察机制。第四章地方制度 重点问题提示:
1.日本地方行政区划的组成。2.地方行政首长及其职权。
3.地方政府的职能。日本地方政府具有双重性,既是拥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又是中央政府的委派机构。4.地方议会的职权;(1)法案审议、决定权;
(3)建议权;
(4)管理选举有关事宜和参与人事决定权。5.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地方行政长官的职权大于地方议会:(1)地方行政长官拥有议会的召集权;(2)地方行政长官对议会决议有要求复议权;(3)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对议会的解散权;
(4)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不经议会审议的紧急行政立法权。6.战后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体的监督控制主要方式。(1)立法控制;(2)财政控制;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指导和监督。(4)内阁总理大臣有罢免知事之权。第五章公务员制度 重点问题提示: 1.公务员的管理机构。2.日本公务员的分类状况。
3.日本公务员的职位分类的适用范围。4.日本公务员研修的种类。5.日本公务员考核的内容。第四部分各国行政制度的简要比较 重点问题提示:
【电大行政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推荐阅读:
电大行政法小抄07-03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0-28
电大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7-26
电大行政管理调查报告参考题目07-17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11-22
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工作实施方案10-01
2018年电大西方行政学06-01
电大行政组织学试题10-16
电大工商行政执法专题10-17
电大行政管理毕业总结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