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教育理论有感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读教育理论有感(精选8篇)

研读教育理论有感 篇1

青阳县乔木中心小学施如意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得到了《现代教育理论研读》一书,便利用时间认真学习。该书讲述了诸多教育理论及众多知名教育家教育教学思想,我重点学习了著名教育实践家魏书生的教学思想。

魏书生老师教授的是语文学科,但我认为他的教学思想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颇大。魏老师主要倡导的是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还有情景教学法和学导教学法。以下是我将魏老师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让学生主动来学。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我都让学生先预习,做到提前钻研,对课本知识有一个了解,同时也发现一些疑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每组分为三个讨论小组,每讲一个稍难题时,便让各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如遇不明白之处,在我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另外,全班设立四个数学指导小组,由成绩优秀者担任,专门负责解决同学的疑难问题。我想这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老师是一位引导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

魏老师的“情景教学法”也非常不错。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运用的,在此举一例。在讲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小数”一单元时,让事先准备好的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同学扮演早点摊的老板,另两名同学来买早点,分别要花1元5角和2元1角钱,两位同学都付5元钱,扮演老板的同学分别找给了3元5角和2元9角。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这也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就是一个常见生活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引出小数的意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效果也相当不错。

研读教育理论有感 篇2

以《将心比心》一课的教学为例, 说说我们的具体作法:《将心比心》是姜桂华写的一篇短文。这篇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 阐述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在情感态度教育方面, 它通过揭示“多为别人着想”这一道理, 表现了本组教材“以诚待人”的专题。从知识技能方面来看, 它是“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 感受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训练重点的有力承接。可以说, 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

一、深入备课, 设计学案

深入备课, 设计学案要求教师独立钻研教材, 依据学情, 设计教学方案。姜桂华老师在教材解读中是这样写的:中国有句成语, 叫作“将心比心”, 意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 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 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 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该教师将教学过程分为:“谈话导入→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阅读移情;态度培养→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四个环节。为了便于修改教学设计, 我们用特制的教案纸———右边留有三分之一空间的备课纸设计学案。

二、教学研讨, 确定学案

教研组组织本组老师进行研究讨论, 先由姜桂华老师陈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及设计思路, 再让老师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综合众人之长, 修改教学方案。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该教学设计中的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2) 通过课文的学习,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 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认真听别人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 文中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所以将教学目标 (1) 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这样修改使其要求更具体、重点更明确。

2)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 而真正难的是感动学生,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将心比心, 而不是“说起来一套, 做起来一套”。所以将教学目标 (2) 改为“通过课文的学习,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 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 这是一篇需要独立阅读的课文,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重点。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 但往往只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善于吸收别人回答中的长处,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将教学目标 (3) 改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认真听别人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教学过程的设计

讨论中将原教学过程修改为:“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品读课文, 打动心弦→走进生活, 撼动心灵”这四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字, 体味语言的魅力, 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 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真正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

三、实施方案, 评课重组

1. 教学方案确定后就组织实施, 也就是进入课堂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教学中, 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异彩纷呈, 突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说明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解释, 是阅读个性化的规律性的反映。课堂上, 在老师的导向、点拨、铺垫、组织下, 学生阅读机智在灵动闪现, 个性化体验得到了自由释放。比如老师在默读时就对学生说:“多读几次打动你心灵的句子, 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随着对课文的品读, 我们的心和护士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为什么……”而学生们在此类语言的引导下, 思维不断地被冲击, 撞击出富有特色的、各种各样的多彩火花。

课文的两个小故事, 老师一直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换位思考”和“移情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潜入文本、体味课文,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 组织听后评, 从实际教学出发, 寻求更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导入部分可改为故事形式或运用多媒体课件,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情感参与; (2) 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需要教师个性化的评价语言, “将心比心”, 发自肺腑的赞美语言比任何方法、手段都有效; (3) 关于“男孩子”与“女孩子”:指导练读重点段时, 老师跟学生说“请男孩子把这段话献给女孩子”, “请女孩子把这段话献给男孩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不该给此类话带上颜色。建议把“男孩子”“女孩子”改成“男同学”“女同学”, 或者, 能否在指导朗读前, 提问全班同学:“你想把这段话送给谁?”等学生回答完后, 教师可以说:“好, 就让我们真心实意地把这段话献给所有你关心的人。”这样, 老师可以拓宽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不落痕迹地指导朗读。

四、再次实施, 优化教学

在同年级班级中实施该教学方案, 以帮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教学时通过故事导入 (多媒体课件:《妈妈, 洗脚》[公益广告]) , 激发学生读文本的欲望。通过叙述故事大意, 找找重点词, 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和抓关键词学习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个故事, 进而选取第二个故事重点指导阅读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 体味本文优美朴实的语言文字, 再换位思考谈谈自己对亲人将心比心的体会, 创设多种情境朗读结尾段, 用简笔画“爱心”装入学生对“将心比心”的认知和情感态度, 最后布置练笔作业, 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教学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 体现层次性、渐进性, 既突出儿童的个性体验, 又关注共性发展, 略读课文不忽略学生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的培养, 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次教学中的亮点:

1. 个性化评价到位

评价一直是新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阅读教学更是要“以评价促发展, 点燃学生阅读热情”。本堂课, 老师总是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朗读给予“赞许、包容和支持”, 这是学生张扬良好阅读个性的有力保障。比如, 学生初读完课文, 老师及时追问:“为什么读完一次你还在读?在读什么?”;比如老师对学生说:“这是你对课文的理解, 正确!”;比如在齐读、巩固重点句时, 老师说:“读得真好!让我们再次真心实意地把这句献给所有人!”学生齐读时便更是聚精会神、神采飞扬!

2. 潜心读书, 走进文本, 品味语言

“爱可以带给我们温暖, 爱更需要用心灵去感受, 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你便能感受到它的温度。请你用心读读课文中的小故事。”教师充满温暖与爱的话语, 如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 学生在充分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 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的词句, 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3. 眷注文本, 升华情感, 拓展内涵, 提升品味

(1) (板写:一个大大的“人”字) 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 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的祝福, 一句轻轻的问候, 一次紧紧的依偎, 一句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 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 肯定也会这样想: (引读)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 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 (板画:图案) 如果这就是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 请在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 (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 最后, 以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的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 都能想到别人, 后想到自己, 多想到别人, 少想到自己, 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 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改,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将心比心》一课的教学力图体现这个理念, 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 始终重视“以读为本”, 突出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评价, 突出素养;注意加强词句训练, 扎实基础, 培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体味本文优美朴实的语言文字, 再换位思考谈谈自己对亲人将心比心的体会, 创设多种情境朗读结尾段, 用简笔画“爱心”, 装入学生对将心比心的认知和情感态度, 能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

摘要:“一课同构”教学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而向“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迈进, 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将心比心》为例, 潜入文本, 设计学案, 引导学生研读文字、品味语言, 真正感悟“将心比心”的内涵。

研读教育经典 提高教学水平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建议;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20-03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十多个年头,但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其原因很多、很复杂,教师读书少,对新课程改革不积极、不热心是重要原因之一。下面以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为例,谈谈读书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提出100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加之朴实的语言,读起来很亲切、很受益。笔者是一个老教师了,苏氏书中所举的实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遇到,所以阅读中更易引起共鸣。苏氏的知识观、和谐教育理论、儿童中心观等,都让人受益匪浅,但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更关注的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即怎样备好课、怎样上好课?研读这本书无论是对笔者备课、上课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对于备课的启示

苏氏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如此。他认为教师应多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他还把阅读作为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内容,认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对他举的一个例子印象特别深: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当被问及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时,这位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是啊!今天的成功,取决于一生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正是在长期读书中积存下来的。受其启发,笔者现在每天都要认真读一点书,包括历史专业著作、教育学、心理学等。读专业著作能开阔视野,在能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而读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则能增强对教育规律、学习规律的认识,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对于检查作业的启示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老师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当被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余的学生在各干各的事情,仿佛与自己不相干似的。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以便教师对全班学生都能检查到呢?

苏氏认为使用草稿本是一个挽救的办法。即让同学们把要求回答的问题写在草稿本上,各自独立完成。这种方式的优点,首先在于检查知识时不必把学生都懂得的知识高声地重复一遍,教师也可以用看似简便的方式获得学生知识掌握的信息。同时,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完全独立地完成。教师还可以密切注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以前我也曾很为这样的问题烦恼过。现在每当学习新课前复习上一课内容时,笔者就不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站起来回答,而是让每一位学生准备好草稿纸,把要回答的问题独立写下来。我巡回检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在课堂上再强调一遍,还是课后只找一部分同学交流。这样一来,随大流的同学少了,认真思考、认真读书的多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对于知识复习的启示

对于教师来说,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复习课,有的老师把复习课搞成了习题课,有的老师是把内容再复述一遍。但这样做同学们会有嚼蜡之感,毫无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看书,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则效果甚微。苏氏认为:“要复习份量很大的教材,就必须站得远一点来看它,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从头至尾地反复地读,那就不仅会出现负担过重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会被学生忽略过去,从而削弱了它们的教育作用。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受此启发,上复习课,笔者就以单元为单位组织学生复习。比如复习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课一课地复述,而是站在单元的高度,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回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第5课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拓展(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干知识确定后,借鉴魏书生老师画知识树的方法,再让学生添枝加叶。这样,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忙得不亦乐乎,教师也得以解脱,能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

四、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

笔者最关注的还是课堂教学,苏氏著作对此至少在三个方面给予了启示。

首先,是教学方式上的启示。斯宾塞认为:“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他那个成就所需要的心智准备活动,必要的思维集中,胜利后的兴奋,结合起来就使一些事实深深印入他的记忆中;而单凭从教师那里听到或从课本中读到的任何知识决做不到。尽管他遇到失败,他能力所达到的紧张程度,也担保他能够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解答时容易记住,比重复五六次还强”。 也就是说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让学生亲历亲为亲身感受。苏氏持同样的观点:“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教师被认为是讲解算术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领会”应用题的条件,她事先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有时甚至把应用题里谈到的实物拿到课堂上来。看起来,她的学生解应用题很顺利。但是,当这些学生升入五年级以后,却使教师们深为吃惊:原来那位女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解算术应用题。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学生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积极地思考。

笔者觉得这位女教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少教师老是怕学生自己学不好,经常把课讲得很详细,分析得很到位,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就历史学科来说,学生其实能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不需要我们滔滔不绝地讲。笔者现在已改变教学方式,由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对于一些以叙述事实为主、理论性不强、难度又不大的内容,就把讲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这样,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老师也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其次,他对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批评一针见血,令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如书中批评指出:“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读到这些批评,真的令人感到很惭愧,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做的: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然后花时间背。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看学生能不能把老师讲的内容、把教材上的内容粗略地背下来。不少师生把历史学科与“死记硬背”划等号,所以才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这实在是历史教育的悲哀。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的启示。在教学方法上,苏氏特别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但又认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笔者对此深有切身体会。以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喜欢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讲一些历史细节、佚闻趣事、最新学术观点,还经常穿插一些诗词对联、名人名言等。而这往往让学生沉溺于有趣的内容中而忽略了需要掌握的东西。现在笔者改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不再是一味地逞口舌之快。

现在学生都要求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地讲历史教材,而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还要求老师对重大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师不读书学习充实自己,不转变教学方式,势必会被学生看轻,进而发展到不喜欢历史课。教师怎样才能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课外知识?怎样才能对重大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毫无疑问,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多充实自己。

同仁们,立即行动起来,多读书吧!让阅读照亮我们的课堂。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成长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研读教育名著活动计划(共) 篇4

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把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推向一个新台阶。在我校教师中形成“以学习为时尚”的新理念,造就一支“爱学习、远浮躁、善思考、有智慧”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一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上旬——12月中旬。

二、活动对象。

琼江小学全体教职工。

三、研读书目。

本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研读的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四、活动步骤、方式与要求。

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做到读写同步。

①读书笔记3000字,其中摘记不少于2000字,感悟不少于1000字。

②通过本次研读活动,认真总结,每人撰写1篇有质量的教

学反思,字数不少于500字。

五、活动组织与管理。

1、本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的书和笔记本由学校统一发放。

2、读书笔记和反思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个人档案材料,与师德师风考核评估挂钩。

安岳县林凤镇琼江小学

研读课标 篇5

说起新课标,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它有哪些变化,其中的变化是很多的,光是文字修改就有200多处,页码总数也由原来的29页变成了现在的82页,各学段目标由原来的130条合并重组为113条,减少了17条,初中七至九年级的目标内容由原来的40条精简为34条。但这次课标修订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补充、完善与发展,而不是颠覆性的否定与重建,大的框架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原稿提出的基本理念都是正确的,还要继续坚持执行。而对那些新增加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把握和落实的重点。我在研读新课标过程中与旧课标进行了对照,概括出有以下几个变化应引起重视:

1.前言部分删除了原稿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这句话,而增加了“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语句。这样的改动并非说我们要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是避免说空话套话、使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一种体现,因为课标紧接着列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理想、爱国、创新、荣辱观、道德风尚等内容在语文中的渗透和体现。这是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在教育上的体现,世界各国都注重把本国倡导的价值观念贯彻到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所以,增加这样一句话,就使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道”的范围有了具体明确的指向,易于老师们把握。凡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就不能让它在语文课堂上任意传播。

《春夜喜雨》教材研读 篇6

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2 教师:胡小菊

推荐原因:此篇教案是胡小菊老师自己编写的,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灵活使用。因此特将其中的教学过程部分摘录下来,以供校内教师学习研究。

教学过程:

一、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读,教师正音,指导节奏。

3、学生选代表赛读。

4、初步感知:读了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5、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6、以小组为单位试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二、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1、介绍作者及相关作品。

由学生说说对杜甫的了解,而后教师系统介绍。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

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是他留下的名句。

我们还学过他的《绝句》、《江畔独步寻花》。

他的这首《春夜喜雨》属于五言律诗。

2、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怎样的情境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的读下面短文 :

春日黄昏,天气开始阴沉起来。燕子低飞掠过绽吐新绿的柳丝。细细的、细得让人不易察觉的雨丝,轻轻的,轻得像微尘的雨丝飘下来。飘到我的发丝上,倏忽之间就不见了;飘到我的皮肤上,晕开淡淡的微凉。天渐渐黑下来,远处江上的渔船亮起孤单的灯火,眼前的景物也开始模糊,只有那清凉的无边无际的雨丝笼罩着这个安静的世界。雨丝渐渐密了,发出沙沙的声响,像蚕在吃桑叶一样。被滋润的泥土散发出清香,咦?怎么会有花香?哦!应该是那些花儿,那红红的桃花、白白的牡丹,是它们在这醉人的春夜里绽开了吧!我站在这雨夜里感受着这份清新,心里盈满了喜悦。明天早上,这里将会有别样美丽的风景!

(2)、请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想说些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5)小结:读完文章或诗歌后想说什么,就是自己的体会。这首古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三、拓展学习

1、写写自己的体会;

研读教育理论有感 篇7

一、提升认识 走出误区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培训下, 我们在健康领域的实践和对《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的仔细研读中发现,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健康领域方面的了解存在着很多误区:如何有效实施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忽视了生活之中渗透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 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 因此, 我们将幼儿健康教育与生活教育相融合,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渗透健康教育理念, 实施健康教育策略。

二、采取多种教育策略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环境渗透———创设适宜的环境, 让幼儿自然感受健康生活

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宜的环境, 使生活在其中的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 应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如鲜艳色彩的运用、生动形象的造型等都会引起幼儿愉悦的感受, 使之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学习、游戏和生活。其次, 要为幼儿的生活创设一定的便利条件。

2.常规养成———借助生活环节, 让幼儿自觉领悟健康理念

现代保育观认为,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不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 更应该关注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关注幼儿情绪和需要,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一日生活环节中蕴涵重要的教育价值, 我们要深入研究一日生活中的保育、教育因素, 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实施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在每一环节渗透健康理念, 主动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幼儿早晨入园时, 不将小刀、玻璃球等危险物品带进幼儿园;进餐时保持安静, 不打闹嬉戏、大声谈笑, 可以避免异物进入气管中;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以免进餐后引起腹部不适;睡眠时不咬被角, 不蒙头睡觉, 可以避免窒息;起床后, 未穿好衣服、扎好腰带、系好鞋带之前, 不跑动、玩耍, 以免绊倒摔伤;自由活动时, 不把小物品放进口、鼻、耳等部位, 可以避免异物的吸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本身就是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3.感知体验———精心安排活动, 让幼儿主动探索健康奥妙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 可以探索的健康奥妙无穷无尽。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 注重教育方法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让幼儿自身去体验、感知危险及其处理方法, 这样通过学习、探索、实践进而逐步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

4.体育教学———注重激发兴趣, 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

《纲要》反复强调, 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 从激发和保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入手, 我们既注重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幼儿体质, 又使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我们改变了教师决定游戏内容、玩法, 幼儿被动练习的模式, 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 不过分限制幼儿, 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创造力,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由灌输变为启发引导。教师注意不再将要求和内容直接告诉幼儿, 而是启发幼儿自己去思考。如在大班开展的练习基本动作的综合活动“我们一起来探宝”中, 教师将游戏材料摆放成四组, 幼儿自由分组、商定角色, 按照“探宝”地形图, 进行分析, 协商出发路线, 以最快速度取到宝物, 培养了相互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教师要求一致变为因材施教。教师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 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练习跳跃的教学活动“小青蛙跳荷叶”中, 教师提供了宽窄不同的“河”,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选择, 或由教师帮助幼儿调节来练习不同跳法, 教师注意观察, 对幼儿及时给予肯定, 使幼儿在自身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5.心理健康———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培养自信儿童

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活动, 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培养。如在小班, 为更好地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稳定幼儿情绪, 我们开设“快乐游戏场”、“大型娃娃家”, 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缓解心理压力。在中班, 我们设置了“悄悄屋说悄悄话”, 让幼儿拥有独处或与好伙伴交流的私密空间;提供了“开心枕头”、“受气包”, 引导幼儿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在大班, 教师与幼儿共同开通心理小诊所———“健康咨询列车”, 幼儿通过操作了解、掌握相关知识, 建立健康行为;在“快乐宝盒”活动中, 幼儿扮演心理咨询师, 从快乐宝盒中抽取图片, 为心情不愉快的幼儿出主意, 介绍使自己快乐的有效方法等。此外, 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内容, 采取情景表演、故事、游戏、行为训练等不同的方法, 让幼儿认识情绪, 了解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6.行为巩固——家园合作共育, 让幼儿养成健康习惯

成功的幼儿健康教育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在家园合作共育过程中, 幼儿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 主动寻求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双向互动转变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念, 提高家长的健康教育水平, 不断优化家庭和社区的健康生活环境, 全方位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古代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篇8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③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处世方面的不同态度。(4分)(1)材料①②反映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处世态度,(1分)即明知不能做到却坚持去做,竭力而为。(1分)材料③反映了道家知道事情无可奈何,则安然不为的淡然的处世态度,(1分)即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必费心去改变它,保持一种自适的态度。(1分)(2)认真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待人生该具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请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8分)(2)示例一:“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人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要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不可”面前,我们决不能轻易放弃,要敢于抗争,迎难而上,逆流而进,有一种征服的勇气。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就放弃,听天由命。如此,又怎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转危为安的奇迹发生呢?人生难免经历苦与痛,只有敢于拼搏,才有成功的机会,即使不成功,也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示例二:人生需要一种顺其自然、保持自适心态的处世态度。我们处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世界中,生活中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艰险。面对种种艰险,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必过分勉强,冷静而不盲动,不被外物所役使,获得心灵的安宁与自由。这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也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备考指南

1.疏通文意,读懂原文——读懂。2.认真审题,明确方向——审题。3.联系教材,把握精髓——提要。4.联系现实,思考人生——联系。5.组织答案,条理清晰——条理。解题步骤:第一步 明确观点

第二步 阐述理由 扣文本 联现实

第三步 作出结论 真题体验——2011湖南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 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真题体验——2013湖南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说,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答案] 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答案] 示例:我认为,学习应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中的学习,贵在学思并进,思问同行,如此方能有大学问、大思想,然后方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远游中的学习,其实是实践书本理论的关键,将书本上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则始有大胸襟、大眼界。在无止远游中,学习方有了更高的升华,人心亦终得到天地的洗涤。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注意紧扣“学习”论题,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大学》等)中的相关论述,同时要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真题体验——2014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

[注]①起:更加。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答案】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

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

随堂演练

材料: 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第二章》),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各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它来武装自己,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1.“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 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2.“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加以探究。(5分)思路指导

1.“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方法指导:抓关键词、疑问点

示例: “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就出仕表现自己的才能,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2分)“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就隐藏自己的才能,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这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示例:“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明确观点)

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比如我们的学习,我们既要锲而不舍地顽强拼搏,又要顺其自然,只要尽力就无怨无悔。(阐述理由)

因此,“儒道互补”的理念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迎接人生的挑战(做出结论)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宋牼①对孟子说:“我听说秦国和楚国在交战②,我想去见楚王,劝说他停战,如果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孟子说:“你打算怎样去劝说呢?”宋牼说:“我将向他们指出交战的不利之处。”孟子说:“先生的用心诚然是好极了,先生的说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喜欢利而让军队休战,这样也就使三军官兵因为追求利才乐于停战。要是都像这样,做臣子的怀着求利的念头侍奉国君,做儿子的怀着求利的念头侍奉父亲,做弟弟的怀着求利的念头侍奉哥哥,这会使君臣、父子、兄弟最终背离仁义,怀着求利的念头相互对待。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是从来没有的。先生(如果)用仁义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喜爱仁义而让军队休战,这就会使三军官兵因为喜爱仁义而乐于停战。要是都像这样,做臣子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译自《孟子•告子下》,略有改动)

【注】 ①宋牼,战国时宋国有名的学者,属墨家。牼音kēng。②楚怀王十七年,楚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县南),秦大败楚军。

(1)本段文字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3分)

答:【参考答案】(1)孟子认为君王治国要怀仁义而去私利,才能王天下。(或仁政思想)(3分,因未能穿透文本和不了解孟子而答成“仁义”思想仅给1分。)

(2)请分别从人际交往和商业经营两个角度,联系实际,阐发本段文字内容的当代意义。(6分)

答:(2)答案示例:讲究仁义是与人交往的根本,事业成功的保证。(明确观点)

人与人之间,不管是父子、兄弟还是朋友、同事,如果只是以利相交而缺失彼此的关爱和温情,最终的结果必定是利尽而情终。(紧扣文本)这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少些功利色彩,多些真诚关爱,这样才能营造温情的生活氛围,获得温暖的人生感受,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联系现实)

商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营者可以不择手段追逐利益,在经营中应讲究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营利应以有利于社会与他人为前提,商业经营也应该讲究“仁义”,像李嘉诚,连他的商业对手都非常信任他,他以其人格魅力获得了事业成功,而像三鹿集团,不顾人民健康来牟取利益,最终一夜垮塌。这告诉我们“商道即人道”,商业经营者应有人文情怀,应讲究“仁义”。(扣文本,联现实)

总之,讲究仁义会让我们收获成功的人生(做结论)课堂总结

• 1.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文本大意。2.结合教材,了解传统文化精髓。• 3.掌握题型,语言表达流畅规范。• 课后作业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而顾炎武无疑是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下面是几段相关文字: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

“(著书)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顾炎武《日知录·著书之难》)• “凡(顾炎武)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全祖望《神道表》)

“当明末年,(顾炎武)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潘耒《日知录序》)

• 1.结合选段,可见“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新学风,主张治学须、、。(3分)•

示例:关心国事 致力创新 有用于世 志向远大 勤勉严谨 重考察求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2.有学者认为,“经世致用”与“心忧天下,敢 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传统有一致性。结合选段,请举出你熟知的一位湖湘名人的具体事例对两者的一致性加以探究。(6分)

示例:“经世致用”,强调务“当世之务”,关注“民生国命”,合乎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的传统;“经世致用”,致力创新,强调“有所自树”,合乎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传统。(4分)如魏源一心为国,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率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2分,举谭嗣同、毛泽东等人事例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欲之辨曾吸引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到了宋代,理学思潮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大声疾呼“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认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同上)

自朱熹之后,理学家进一步夸大了“人欲”的危险与罪恶,表现出禁欲主义的倾向。“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也是明显的。很多思想家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清人戴震就曾指出“舍人欲无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认为理学家的主张会导致“丧尽天良”(同上)的后果。

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理与欲之间的矛盾。当今学者更愿意客观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 辨上的观点。(4分)

示例:人的生理正常需要范围内的“人欲”是值得肯定的,(1分)除此之外的人欲都是违背了“天理”;(1分)人应该注重“天理”,抵制“人欲”。(2分)

2.请举例探究在现代社会中人应该如何客观辩 证地看待理与欲之间的关系。(5分)

示例:在现代社会,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欲望,追求卓越;在追求满足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又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偏废。(2分)如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志在摘金夺银,这是人的一种欲望的表现,理应得到肯定与尊重;但如果为了这一目的而服用兴奋剂,就违反了体育精神和比赛规则,是不允许的。又如人类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利用自然,但如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放纵欲望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9分)

“主敬”一词,较早见于《礼记》。《周易》说:“君子敬以直内”,意思是君子主敬以使内心正直。

“主敬”也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中相关表述颇多。如《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卫灵公》:“敬其事而后其食”等。

“主敬”被宋儒吸纳作为其学说的重要范畴。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里的“涵养须用敬”意思是以虔敬之意收敛己心。

朱熹也认为“敬”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是成德之要,他指出:“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

曾国藩将毕生所得归纳为四点,要求儿子每日诵读,恪遵不易,此“传家遗嘱”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1)请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主敬”的内涵。(4分)

(2)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主敬”思想的现实意义。(5分)

【参考答案】(1)① “主敬”是修身之要:应以虔敬之心涵养心性,收敛放纵散漫之心,使内心端方正直而符合道义,这样才能明理达道。②“主敬”是处事之要:行事应敬慎认真而不怠慢。(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上一篇: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的总结下一篇:医学留学生来华入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