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1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在教学中,我们要在遵循教材原有体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法创新,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适当的整合教材,改进教法,做到在首先教好教材的前提下再致力于“用教材教”。这样,既可以扩大教材的知识容量,又实际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总体目标:

立足眼前,瞄准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素养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坚持集体备课,做到集思广益。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抓准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次测试后都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精心设计写作教学内容,认真实施训练方案,同时兼顾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等内容,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认真学好教材中必读篇目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课内外沟通,实现知识迁移,经常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鉴赏评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慎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2

1.学会本课生字“玉”、“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知道鸟岛的特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玉”、“密”的写法。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鸟岛的热闹。

教学难点:

体会正是因为人类能与鸟和平共处,才使小小的鸟岛闻名中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验

(一)检查生字词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鸟岛。今天我们继续游览鸟岛,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多媒体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指名读,相机正音评价,并给多音字组词。

4.齐读词语。

(二)回顾第一小节内容

师:小朋友们词语读得真棒!上节课我们不光学习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鸟岛吗?

生:喜欢!

师:这神奇美丽的地方在哪儿呢?谁来填一填?

多媒体出示:()湖()有一个叫“()”的小岛,那就是()的()鸟岛。

师:填得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齐读第一小节)

二、视频导入,整体感知

师: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多媒体播放青海湖鸟岛视频)

师: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师:只看了一遍就看出了这么多,你们真了不起!那课文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2、3两小节,注意读书的姿势。

(生自由读书,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一)精读第二小节

1.多媒体出示第二小节

师:现在正值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去鸟岛能看到什么呢?

(指名读第二小节并评价)

2.师:老师这里有三个句子,谁来读读看?(多媒体出示)

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一群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用来形容鸟岛最合适?为什么?(生交流答案)

师:老师还有疑问,第二句说“一群鸟儿”不是也表示鸟儿很多吗?(生回答,师指导朗读,读出鸟儿的多)

师:这里的“陆续”能不能去掉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陆续”就是一群鸟儿飞来,过段时间又有一群鸟儿飞来,一个接一个,一群接一群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放到文中再来读一读吧!(指导读第二小节)

师:谁来读好这一小节的第一句?(指名2人读)

师:看来鸟岛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吸引了这么多的鸟儿来这里——我们来看看吧!(多媒体出示:鸟儿筑巢的图片)

师: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鸟岛就变得生机勃勃。让我们做一次回家的鸟儿,捧起书,开开心心地读一读第二小节吧!(齐读第二小节)

(二)精读第三小节

过渡:春天大批的鸟儿来到岛上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到了六月岛上会是什么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谁来读?

(多媒体出示第三小节,指名读)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儿。

师:恩,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来到了岛上,猜猜看,都有哪些鸟儿?

生:喜鹊、麻雀(留鸟)、燕子、大雁、丹顶鹤(查查候鸟的资料)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多!鸟岛上啊,栖息着十几种活泼可爱的鸟类呢,来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鸬鹚、鱼欧等鸟的图片)

师:这些鸟儿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不相同,就叫做——各种各样。岛上的鸟儿共有十万多只呢!春天的时候,他们从四面八方都赶到这里来相聚,真不愧为“鸟的世界”!谁能通过朗读把这鸟的世界带到大家面前的?(指名读并评价)

师:除了各种各样的鸟儿,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密密麻麻的鸟窝。

师:书上怎么说?

生: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多媒体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师:恩,你读得真好!特别是“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读出了它们的意思。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的?

师:我似乎有种密不透风的感觉。鸟窝真多呀!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3:我还看到了鸟蛋。

(多媒体出示: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师:鸟蛋怎麽样?

生:很多,而且有玉白色的、青绿色的。

(多媒体出示:鸟蛋的图片)

师:鸟蛋不仅多,颜色还很美呢!有的像玉一样白,有的青中带绿,十分漂亮!再看这个窝里还有一只刚刚从蛋壳里孵化出来的雏鸟呢,多有趣啊!这么多漂亮有趣的鸟蛋,谁来读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鸟蛋的多)

师:这一段没有一个“多”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感受到了一个鸟的世界。六月的鸟岛真是热闹非凡!谁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感觉来?

(指名读第三小节)

(三)精读第四段

过渡:鸟岛真热闹呀!各种各样的鸟儿,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到处是鸟蛋,小朋友们,如果此时你就在鸟岛,你会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来看看游客们都是怎么做的吧!谁来读读这一小节?(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指名1人读)

师:从“伸手”和“随处”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伸手”:鸟很容易捉了,说明——鸟多。“随处”:鸟蛋太容易拾了,说明——鸟蛋多。

师:可是——(引读:却没有人去碰一下)

师:因为——(引读: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师:对呀,鸟是人类的朋友,从游人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游客不光喜欢鸟,而且爱护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一读第四小节!(齐读第四小节)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谁给我们大家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指名读)

师: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原因是——

师:老师想把原因放在句子的前面说,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出示: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师:小朋友们看,这两句话虽然顺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呀,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这种带有原因和结果的句子。比如说:周老师刚才表扬了大家,因为大家书读得很棒!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因为大家书读得很棒,所以——”

生:周老师表扬了大家。

师:谁来学着说一句?

生1:我们没有做早操,因为今天下雨了。

师: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没有做早操。”

生2: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帮助了别人。

师: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所以今天我很开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正是因为人们的爱鸟护鸟,所以这鸟岛成了鸟儿的世界,鸟儿的乐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鸟岛,去看一看各种各样的鸟儿,密密麻麻的鸟窝,五光十色的鸟蛋吧!捧起书,用朗读再现这壮观和谐的奇景吧!鸟岛,预备读!(齐读课文)

四、练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玉、密

1.指名认读。

2.讲解“玉”。要点提醒:最下面一横要写得长一点,不能漏了一点,竖要竖在竖中线上。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玉“

3.讲解“密”。提醒注意点:笔画比较多,在书写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一些,“必”的这一撇要长一点儿。

4.师范写,生描红。

五、总结全文

苏教版九年级文言文辩证 篇3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教科书注云:“昳丽,光艳美丽。”(教科书第163页)笔者认为此注欠当。

许慎《说文解字》注曰:“昳,日昃也。”即“日落”之意,并据此引申为“光艳”(见《辞源》“昳”字条目)。由此看出,把“昳”释为“光艳”是有章可寻的,但是如果用“光艳”一词来形容“八尺”男儿的形貌,似乎给人不伦不类之感。

东汉高诱认为:“昳,读曰逸”,他把“昳”看成“逸”的通假字,《辞海》亦承认此说:“昳,神采焕发,容貌美丽。东汉高诱注曰:‘昳,读曰逸。”

其实高诱所注的“逸”也是通假字,本字应为“佚”。如《论语》“逸民”:《说文解字》引作“佚民”,“佚”有“美”之意;《离骚》:“见有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见《辞海》)

显见,“昳丽”的“昳”是“佚”的同音通假字。那么,“昳丽”则为同义复词,作“美丽,漂亮”讲。故全句可翻译成:“邹忌身高八尺多,身材魁梧,容貌漂亮。”

二、《捕蛇者说》(九年级下):“苛政猛于虎也”

教材注解“苛政猛于虎也”为:“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注文把“政”训为“统治”,笔者以为不恰当,因为此注与全文主旨不符。

全文是采用“蛇”、“赋”对照,运用逐层深入的对比来阐明主旨的。文章先以“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来点明赋毒甚于蛇毒,接着分别以蒋氏三世生活与六十年来乡邻生活、捕蛇免赋之乐与悍吏逼赋之苦、暂免与常免、后死与先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阐明赋毒甚于蛇毒,并在此基础上,借用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也”作佐证,从而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结论。

柳宗元本身也是封建统治阶层中的一分子,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在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他希望封建上层建筑能够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以维护封建统治。由于作者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所局限,他不可能全盘否定封建统治。如果释“苛政”为“苛酷的统治”,那就是望文生义,有人为拔高作者思想认识之嫌。故笔者认为此处“政”应注为“征”。

在《简明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都收有“政,通征,赋税”的义项。贾延柱先生编著的《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也认为:“政与征上古同属章纽耕部,同音同假。”训为“赋税,徭税”。

其实,“政”作“征”解的在古代典籍中并不鲜见。如:

1.《周礼·地官·土均》:“土均掌平土地之政。”郑玄注:“政,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意思是:土均要掌管合理征收土地的税收。

2.《左传·哀公十一年》:“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意思是:徭役繁重,赋税又多,在高位的不能谋划,战士不能为他拼命,用什么治理百姓?

3.晁错《论贵粟疏》:“勤苦若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意思是:如此疲劳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紧急征收凶暴,不按时征收赋税。

综上所述,“苛政猛于虎也”应翻译为“苛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三、《曹刿论战》(九年级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教科书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为:“衣食这类养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占。”

教科书注“安”为“养”是有根据的,唐孔颖达疏:“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但与情理有悖。“衣食这类养身的东西”,绝不是庄公独自专有,人们也决非要待庄公分而后有之,应该说,只要能生存下去,人人皆有,只不过有好坏之别罢了。所以清人俞樾在《群经平议》中批评孔颖达的观点:“传文但言所安,不言所以安,孔义非也。”俞樾同意三国韦昭给“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晋语》)句中的“安”字的注释:“安犹善也。”的观点他认为:“此谓虽己之所善,而必以分人”。笔者亦同意此观点。“安”确实有“善”的意思,《中华大字典》中“安”字条目第16义项就是“善也”。《汉语大词典》也认为“安”可以释为“善”、“喜欢”,并且例句就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一句。庄公这句话是说,自己感到好的衣食,不敢专享,必以之分人。也正因为衣食中的精美者数量有限,分的面不可能广,所以曹刿说:“小惠未偏,民弗也。”如此解释既合情合理,上下文衔接自然。

全句可译作:“衣食之中好的,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分一些给臣子。”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4

1、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2、能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蕴涵其中的思想。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真善美热爱生活。

4、掌握各种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单元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送行》

2课时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2课时

《台阶》

2课时 《呼兰河传》(节选)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4课时 教学设计 《送

行》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用意,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物。

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

3、了解幽默的不同形式、内涵,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里,有没有特别让你难忘的送别场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如果没有,老师可以自己讲一个)如: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年回来探亲几次。返程时,母亲抱着我到车站送行,母亲每次都表现得很坚强。只有最后一次,当父亲刚刚踏上火车时,母亲背过脸,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我以为大人都不会哭,往车上看时,发现父亲眼里也盈满了泪水,顿时我也哽咽了,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那次送别所饱含的深厚情谊,一直让我铭刻,无法忘怀。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送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叮咛;豪迈的情怀,忧伤的眼神。一切是那样的令人感动、令人难忘。但所有的送别都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英国漫画家,作家比尔博姆的一篇幽默散文《送行》,去感受另一种送别的情调。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2、文章写了哪些人的送别,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划出描写他们在送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表现。(提示:可从送行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入手)

(请同学上黑板简要板书两次送别的不同。)(教师可事先搭好框架)

明确: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说多余的话

(真 情)

强作欢颜 感人的表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 雇)

热切地说

三、研讨交流

1、假设你是这次送行中的被送行者,一般说来你会希望你是哪种被送行者?(思考、交流)

2、从大家的选择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是希望幸福地被送行的,这说明了什么?(讨论、交流

(启示一:能不能说明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更多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都希望能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如此,那才会有幸福快乐感。

---------人是希望获得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的。

启示二: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很痛苦尴尬,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什么?

--------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可以很多启示,只要同学们能说,都应该认可。)

3、自然揭示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冷漠,人们的内心世界都十分孤独,都渴望沟通,渴望真正的情感。并且沟通与交流是需要技巧和形式的。

三、结合生活,抒发感想

看来交流沟通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和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的。

四、课后学习

再读课文,体会勒罗形象 提出对这篇文章的疑惑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勒罗却能动真情,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分析“勒罗”形象

1、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明确: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而雅;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他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次送行;勒罗是有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勒罗也是精明的,他可以借助这方面的的技巧来赚钱。当然还有些细节值得注意,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三、质疑解答

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并有选择的进行回答。如:

1、从主旨设疑:见课后练习四

2、从文章结构设疑: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去掉?

3、勒罗的泪到底是什么泪?惜别之泪?同情之泪?职业之泪?角色之泪?„„勒罗付出的感情到底是真实的吗?(这是理解文章的难点所在,同学可以各抒己见)等等。

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

2(1)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2)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3)试想: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

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生活哲理

五、拓展延伸

职业送别这一行业在中国虽然还没产生,能不能举些类似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心态? 你觉得这种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

课后学习:(1)课外收集些幽默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2)积累送别的诗句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得的悲伤之情。2. 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重要方法。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什么?

(由“谁”引入作者丰子恺的简介;由“什么”引入课文的学习)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二.读文章,感悟“真”。

1、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可轻声跟读,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并划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句。(播放课文配乐朗诵)

师生互动,讨论,明确:文中写了孩子们这些天真可爱的趣事: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了线装书„„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

2.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还抒发了失去童真的悲哀 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 §1,§8—11 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 学生有感情(悲哀之情)地读这几段文字。

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生的黄金时代,童心,纯真,创造力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3 我们是否应该抓住它,因为“童心不泯”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去品位、去追求。

二、品佳句,欣赏“真”。

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复杂,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一起赏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如: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如: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如:为什么说孩子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世俗的力量太强大,终究要被世俗改变;作者这样说是激愤之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世俗改变。

三、谈体会,寻觅“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许现在看起来还有些“傻里傻气”,但它们却表现了我们毫不矫揉、毫不掩饰的真性情,把它们讲出来吧,让我们大家共赏“真你的风采”!生„„

四、受启发,追求“真”。

人一旦走出了童年,“真”便从他身上悄然褪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啊。你看一看社会上,人欲横流,诚信缺失,谎言连篇,水货遍地„„人一旦失去了孩子们的率真无邪,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难道我们身上就没有与“真”相悖的事情吗?

心底总有一些小秘密,不想把它们讲出来与父母、老师、同学分享。

考试考得不好时,回答父母总是遮遮掩掩,闪烁其词,甚至有人还会撒点小谎。„„

生活中不能离开“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课后学习:写一篇《童年趣事》,要求500字以上,叙事完整 《台 阶》(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性阅读——“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导入新课

(正式上课之前,先放舒缓音乐,亮出一幅与台阶颇为贴切的图片,按字竖排打出一段话:“有人说,人生 / 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 许多人渴望 / 在台阶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父亲是不是 / 也如此„„”事先,预设和营造适宜本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自由诗,导入新课,亮出课题——“台阶”。

2、速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学生自合作解决为主)

3、学生整体把握,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说明:整体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迅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整体性阅读,还会对文中的人物——父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突破性阅读——凝望台阶,感受父亲

1、再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的形象。(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并讨论)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父亲有什么样的感受吗?为什么?

(3)“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5)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6)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以学生自己找,小组讨论为主;思考题是学生可能找的句子,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分析、理解。教师可以在讨论时投影出示)

2、师生共同学习、讨论分析父亲的形象。教师引导。

父亲: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说明:突破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再读文章,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的揣摩,细节的品味来突破文章的重点:理解父亲的形象。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把握、理解父亲的形象。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到在前面整体性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和人物更深的理解。)

(三)探究性阅读——“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在台阶是三级的时候,父亲凝望别人家的台阶心情是一种渴望;但是当父亲耗尽大半生心血造起九级高台阶 的新屋时,他会想什么? 请思考:

1、父亲一辈子艰苦创业,所的结果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2、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3、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5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以上想通过问题,让学生讨论、体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的重要)

(说明:探究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是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的,有什么好处。这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不仅如此,这还会让学生知道文章可以这样去写好。从而培养了学生将课内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外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课时

(四)巩固性阅读——比较台阶,理解父亲。

请同学比较《背影》和《台阶》在写作方面(选材和立意)的异同。思考:

1、“背影”和“台阶”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2、两篇文章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

(说明:此项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本堂课的重点,进而在比较中巩固本单元的两篇文章的写法。教师通过比较内容、手法、语言等让学生将一些类似的文章整合、融会贯通,使学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

(五)延伸性阅读——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1、由《背影》和《台阶》两篇写父亲的文章,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爸爸,抓住爸爸某一个令你难忘、让你感动的特点,要求讲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小组内部先交流,练习口头表达)

2、课上完成上述片段,注意选材和立意。

(说明:语文课一定要和课外、和生活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有生命力。这项延伸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父亲和生活中的父亲联系起来。看生活中自己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感情。关注生活,是语文课必须的。)课外延伸

1、尤天晨《父爱昼夜无眠》,《读者》2001年19期;

2、朱自清《背影》;

3、(法)巴尔扎克《高老头》。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亲切朴实的语言描写花园景物,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我”眼中的祖父的形象

3、感悟文中所描绘的轻松、欢乐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习近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教学难点:

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2、通过读小说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挖掘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需搜集有关《呼兰河传》、萧红等相关资料,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意图、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笔下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等相信都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也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初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若给课文起个标题,你起什么名字,请说说理由。

预设《祖父和我》:叙事的主角(快七十岁的祖父和四五岁的女孩);《我家的大花园》:描写的对象;《我的故事》„„起什么标题要视内容而定。

四、精读,探究人物形象

1、完成下面的填充:“我”是一个

孩子,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等等。理由:“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 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2、在“我”眼里,祖父是一个

人。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明确: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理由:“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把文章中具体描写的段落好好朗读下,师总结刻画人物、景物的方法。)

五、研读,深入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独到见解 结合本篇课文,整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完成填空。

从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或者可以延伸至整个小说)中,我读到了

。生:„„

提示:(1)一种慰藉/温暖/寄托

童年属于每个人的自由天地,童年没有奢望,没有责任,无拘无束,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无忧无虑,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操劳奔波,所以往往会怀想童年。萧红20岁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故乡又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因而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

《呼兰河传》写祖父与“我”。“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身体很健康”,祖父教“我”念诗,给“我”烧小猪、烧鸭子吃。而“我”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活泼任性。“我”只是玩,“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和祖父开玩笑,“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萧红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尤其在对祖父的回忆性的描写中,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

(2)萧红童年的寂寞与孤独/悲悯

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每天的生活多么单调啊!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园,堆满破旧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惟一的伴侣.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3)希望

现实的残酷依然没有打倒萧红,她用她的笔,用她丰富的情感记录下了美丽的呼兰河,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生生不息的孕育生命和智慧的摇篮.那里的故事将永远延续,故乡就是萧红心中的希望.(4)诗意/人性美/简单的快乐/珍惜今天的生活„„(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课后学习

读完小说,相信大家有很多感触。仿照课文,请用一两个百字左右的小故事说说你记忆中的孩童时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

(一)一、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

2、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独到的感受,能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评价。

3、能借助相关评论等资料加深最作品的理解。

4、能准确概述文章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

5、能有理有据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能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二、单元教学构思: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学习准备 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内容及单元结构特点及单元整体学习目标。

2、制定单元学习计划。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1、浏览单元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说出本单元包括哪些课文,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

3、说说看,本单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本单元希望大家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二、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1、回顾此前有无类似学习经历?从体裁、内容、单元整体结构等方面比较。回顾之前所学散文诗、文学评论以及鲁迅的相关作品等。看旧知能否对新学有所启示。

(如《海燕》、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四――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故乡》、《藤野先生》等。从散文诗体裁、文学评论方法、对鲁迅的了解等方面寻找启示。)

2、确定方法。如四篇评论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参照阅读等。

3、知识准备。为更好的学习本单元,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知识准备?如对鲁迅的了解,对写作背景的了解,阅读《野草》以及相关评论等。

三、课后学习。

分小组制定具体计划,并着手搜集相关资料,制作知识卡片。第2课时

《雪》 学习目标:

1、能品析本文的两幅雪景图,掌握对比表达情感的方法。

2、学习借助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表意的技巧。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1、齐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了壮丽雄奇的塞北雪景。大家还知道哪些写雪的诗词作品?背一背。

二、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展开想象联想。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听朗诵时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图景?大胆地发挥联想想象。

3、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图?主要特点是什么?归纳本文所写的两幅雪景图。(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如沙如粉的朔方的雪。)

三、探究学习:

1、文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去描写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质地、颜色、生气、活动;神韵、气势、精神等等。)

2、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两种不同雪特点的描写。从语言运用,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从语言入手品析课文中对雪景的描写。锻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言之成理即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试描述自己经历中曾亲见过的雪景,以及感受。(要求:有较为生动细致的描绘和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感受。)

五、课后学习:

1、有感情的诵读文章,背诵相关段落。第3课时

《雪》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文中描写以及两幅雪景图的对比理解作者的情感。

2、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

(可以简介生平,可以简述事迹,可以评介个性,可以品评人物,可以结合作品等。)

2、说说你所理解的《野草》。

(课前应引导学生阅读《野草》并搜集相关评论等,课堂上进行交流。)

二、整体把握:

1、作者对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有着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滋润美艳,生机有趣然而不能持久令人叹息;如沙如粉,决不粘连,独立斗争。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源自自然景物本身特点,更多与写作背景与作者个性有很大关系。)

2、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结合背景分析作者情感。

(作者当时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寒冷中渴求温暖。却绝不颓丧,仍保持坚毅的斗争精神。)

3、结合作者个性分析作者情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个性中有柔软善感与刚强坚毅的两面。可以引用鲁迅事迹及其相关作品。对南方的雪显示其柔软善感一面,对北方的雪显示其刚强坚毅一面。)

三、质疑探究:

1、运用联系题目质疑法,联系主题质疑法,分析修辞质疑法,关键词质疑法,联系上下文质疑法等方法细读课文,划出难以理解的语句。

2、小组讨论语句内涵,全班交流。

四、归纳小结: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第4课时

《雪》四人谈 学习目标:

1、能分别找出四篇评论的评论角度及其基本观点。

2、能了解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四篇评论文章。领会大意。找出每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及其依据。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质疑探究:

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四、比较阅读:

1、比较四篇文章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观点 角度 不同点

相同点

读《雪》需要联想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简洁精纯的《雪》 《雪》的独到之处 文学评论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1、通过比较,试谈谈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

(研读作品、占有材料、真知灼见、角度适当、语言简洁、观点鲜明。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这几篇评论是否对你更好的理解《雪》有所启示?谈谈感受。

(哪些观点是你在读《雪》的时候同样想到的?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哪些是你赞同的并能继续佐证的?哪些是你不太赞同的并要加以反驳的?注意发言应该有理有据。)

六、课后学习:

运用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根据你对散文诗《雪》的理解,写作一篇文学评论。第5课时

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写作一般的文学评论。

2、能学习《雪》进行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学习过程:

一、交流上节课作业“关于散文诗《雪》的评论”。集体交流评价,将优秀作品传上班级网页。

二、当堂创作以景物描写为主题的文章。

三、互相交换所写文章,针对别人的文章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5

《饮酒》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反思:

1、老师上起来很轻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结的力量,竞争的意识。

2、这班学生素质高,发言积极。

3、之所以没有讲完,我想前面的内容浪费时间太长了,在作者简介方面,学生能直接回答,不需要讨论,这是之一,之二呢?我暂时还没答案。

4、品诗是本节课的重点,悟诗是难点,没有突出出来,有些失败。备课还不充分吧!

5、因为有考试这根弦,所以有些面面俱到。

《行路难》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通过加强朗读来进行的教学,其主要突出的主线就是“读”。让学生通过读了了解诗人,走进诗人,与诗共呼吸。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怀。为诗人遭遇鸣不平,为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乐观自信的精神与折服。学生在朗读时,读出了诗人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读出了诗人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到时候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当堂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不过,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自身的朗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会诗人的情感方面还不透彻,还需要教师不时的引导和指点,在练笔时,学生的思想还放不开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围绕一个游字贯穿全文。

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在来说说古诗从哪些方面来写山西村的。之后以“山西村美吗”这个大问题为主导,引领全诗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过程中,渗透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最初讲的是第三四句,体现景美。还从哪个词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受山西村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再指名学生板演,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诗。两句优美的诗,既写出了乡村的美,又写出了诗人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心理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以为无望,但经过努力,又重现生机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就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但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说“热情”、有的说“大方”、有的说“好客”等等,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诗人们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纯朴的人性美。最后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感受村民们的热情。通过反复朗读,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感情读出来。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6

一、课程目标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 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章,二次函数、圆、投影与视图、概率。这些内容都是初中代数、几何及概率统计中的重要内容,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又是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7

解释学作为一门西方显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它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关注的核心是文本的诠释, 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有着一致的指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是“ 理解”,以原文的意义、作者的心境、读者的解读这三者的关系为主线, 就意义问题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区分“ 说和听”“ 写和读”两种模式,辨析理解原文意义和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1]。 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视角阐述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的技术路径。

一、 对话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丰富信息

为了理解文本,一个人必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向它提问,并让自己接受它的提问,从而探知表面言辞背后的意思[2]。

1.初次阅读后感知到的整体信息

文本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是宏观理解阅读,即对文章整体形式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我们把前者称为文章的结构性阅读, 后者称为文章的信息性阅读。 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一篇文章的第一次阅读都是以文章的信息性阅读为主, 这种阅读侧重于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师解读文本教材也往往是从这一步开始,首先了解文本“ 写了什么”。

以《 水》 为例,教师初读后就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缺水的村子,全村老小在雨中洗澡很痛快, 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 我们”很舒服。 这些是最浅表的阅读感知。

2.局部语言文字传递的零碎信息

西方解释学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醒我们:“ 我们试图要理解的是符号所指的东西 ———意思或思想。 ”“ 话语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指向某个确定意义的符号;相反,一个人必须学会倾听除了它们之外它们所带来的一切。 ”[3]文本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作者的思想和接受者( 读者) 的中介。 再次面对文本,教师要做的是对文章潜在信息进行推论。 而要理解这些,则要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揣摩文字传递的信息。

( 1) 平常表达传递的信息。 文本中某些司空见惯的表达很容易被读者忽略, 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表达背后其实有着作者的隐藏信息。 如《 水》 的第一自然段, 几个带数量词的短语就值得咀嚼:“ 十公里之外”———路太远了;“ 一处很小的泉眼”———泉太小了;“ 一个小时”———人太多了;“ 挑上一担”———水太少了……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 就需要提炼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2) 陌生表达传递的信息。 解释是对陌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 所以当文本中出现一些基于作者独特体验的文字表达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用学生熟悉的言语范式去表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陌生意义所表达的东西。 如《 水》 中有一句比喻句:“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跟前。 ”把人比作“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比喻对学生来说新鲜而有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 继而让学生把“ 狗尾巴草”替换成“ 白杨树”“ 仙人掌”,辨析是否合适,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比喻形象而贴切,既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 又写出了四兄弟因为严重缺水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

3.整合文本后获得的全面信息

德国语文学家、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斯特提出, 每一个人的心灵的表达都必须要求根据它的整个上下文( 及它所从属的整体) 来理解[2]。 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 整体”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教材解读这一行为来说, 完整的教材文本必定是一个“ 整体”。 教师在经历了初读时的整体感知,再读时的细细咀嚼之后,需要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文章结构性阅读, 关注文章整体信息的组织与建构———篇章布局、写作意图、表现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上文提到《 水》 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数量词各有其隐藏信息, 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将这些零碎信息整合,得出“ 生活在极度缺水地方的人们太苦了”,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传递给读者的完整感受。把这一段放在全文这个整体中来看, 又可以发现作者写缺水之苦仅用了短短一个自然段, 却用很大的篇幅在写“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带给大家的“ 痛快、舒服”,这是一种以“ 乐”衬“ 苦”的写作手法。 第一自然段写村民远道挑水像电影中的远镜头, 文中母亲腰间挂着的钥匙又像一个特写镜头, 最后“ 勺水冲凉”时的舒服则是用慢镜头一样的语言详细描摹的,统观全文就会发现, 强烈的镜头感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之一。

二、 对话作者,体察文本背后的写作心境

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 解释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处,“ 外在的” 言说必须通过联系作者“ 内在的”思想才能被理解[2]。 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体会、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要想实现理解的客观性、正确性,就必须和作者对话。

1.还原文本后捕捉的真实信息

教材文本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已经经过了编者的“ 手术”。 编者出于教材体系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有些改编后的文章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教师就需要在教材文本解读时将文本还原。

《 水》 这一文本在选编进教材时就经过了改编。原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水, 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磨擦。 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编者将其改成了短短的一句:“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改编后的句子高度概括了原文的意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但是,原文的语句却更真实、具体地传递出了水对村民的重要, 更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再如,原文写大家雨中洗澡后,有这么两句:洗过澡后,大家碰了面,相互都会吃上一惊,一个人说:“ 啊呀,你怎么胖了? ”一个人说:“ 啊呀,你原来是这样白。 ”如此富有情趣的文字被编者删去了。《 水》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反衬, 用有水的“ 乐”反衬出缺水的“ 苦”,而原文中的这几句话正是大家“ 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样的文字基于作者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也需要越过编者直接与作者对话,还原文本,直抵作者最真实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2.观照写作心境后得到的客观信息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和解释文本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心境、情绪,将文本视作作者意识、生活的再现,努力去认识和构造作者的思想,避免误解。 因此,要合理解读教材文本,教师还需观照文本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创作心境。

1967 年,《 水》 的作者马朝虎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马镇。 有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浙江水资源丰富,作者文章里的描述不真实, 因为找不到能体现天马镇缺水严重的图片和文字,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形象的感知,就找了我国别的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料代替。这种做法说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只关注了有限的文字,而没有去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把体会“ 缺水之苦”当成了教学重点。 文本描写了三个场景———“ 远道挑水”“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 这三个场景中直接体现缺水之苦的“ 远道挑水”花的笔墨是最少的, 后面两个场景则是越来越具体。 除了运用“ 以乐衬苦”这一写作手法外,作者在三个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 远道挑水”更多是大人的事,因此,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用短短数语勾画了这一镜头。“ 雨水洗澡”时,作者也是狂欢队伍中的一员,体会真切,印象深刻。“ 勺水冲凉”时,作者成了主角,感受自然,而且更为丰富。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内容却是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经过那么多年还能留存于记忆中的镜头经过一遍一遍的温习,特征会越来越放大、鲜明,苦的愈苦、乐的愈乐,正因如此,作者描写“ 勺水冲凉”时的文字也格外细腻、夸张。 综上所述,将品味作者基于独特感受的独特语言文字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才更适宜。

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材文本解读才能更为客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才能更准确。

三、 对话自己,获得超越文本的独特解读

1.理性对待前见,实现两种视域的融合

“ 前见”也叫“ 前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在一种先入为主的“ 前理解”基础上而存在的[4]。他同时提出:“ 解释者的前见只具有消极的价值,它们作为成见和主观性只能阻碍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论断未免失之偏颇,与之相比,伽达默尔的说法则更为理性:前见并不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的确,既然“ 前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 前见”为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助力。

如在读《 水》 这一文本之前,每一个阅读者由于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对“ 严重缺水”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读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读“ 远道挑水”这一场景时会联想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读到“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时,更会引起共鸣,丰富其阅读感受。 这样的“ 前见”,可以使读者走进作者写作心境,从而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 如果读者从来没有过缺水的体验,形成理解上的障碍, 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两种不同的体验中搭建桥梁, 比如说通过图文了解“ 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利用两种不同体验的巨大反差,去观照作者心境,正确解读文本。 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理性对待“ 前见”,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生存的环境中,走进作者内心,实现读者视阈和作者视阈的融合。

2.包容多元解读,尊重超越文本的体验

在解释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精确复制, 它们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人要说的某一方面, 而不是内容的全部。 这提醒我们,不要将语言符号看成是最终的符号,它所展示的总是一个不完全的解释,它总期待更多要说的东西[2]。

文本解读不是单向还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不单是由作者赋予的, 而要有赖于读者的二次建构, 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述和重构过程[5]。

《 水》 这一文本中, 有几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有的教师把母亲看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从母亲的两次“ 笑”中解读到了她面对艰苦环境淡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所以“ 严重缺水”的日子给作者留下的仍是快乐的记忆多。 这样的解读就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要入乎其内,努力倾听作者的真意,同时也要出乎其外,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5]。 但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创造性解读而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最终扭曲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和文本、作者、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细腻触摸语言文字, 用心走近作者心境, 就能更好地探寻到文本的真意。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教育解释学[EB/OL].http://www.doc88.com/p-9059006923567.html 2014.01.27/2015.06.02

[2]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H.-G.Gadamer,”Von der Wahrheit des Wortes”,载Jahresgabe der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1988),p.17.

[4]鲁苓.解释学的路径——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J].外语学刊,2009(3):27-300.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8

杨光来

本学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九(3)班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考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完成。为了提高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下面结合九(3)、九(11)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精讲多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每一种类型题目的通法),适应各种题型的变化;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1、认真钻研2009年全国各省的中考题(已购有光盘),特别是黔东南08、09年中考试题。以便确定复习重点(考什么,复习什么)。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黔东南08、09年中考试题,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

(2)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参考《世纪金榜》);

(3)熟悉黔东南08、09年中考试题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根据学生完成《世纪金榜》的相关练习,结合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实施教学。

(2)是进行摸底测试,互相谈话。

(3)将学生分类,掌握优、差学生。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4、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1)是要紧扣《世纪金榜》,参考《世纪金榜》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2)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每一课时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5、抓好《世纪金榜》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世纪金榜》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时间安排与复习内容(具体附后)

(一)、第一阶段(3月2日——4月30日):基础知识专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二)、第一阶段(中考摸拟)(5月1日——6月10日)

1、选好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

2、认真评阅试卷(黔东南08、09年中考试题),猜想2010年中考试题的“动态”。

3、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9

《争论的故事》一文写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了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本课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因此第一部分的教学,我就采用抓关键词讲故事的办法来引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接触文本,讲故事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所好,所以这部分教学轻松、有趣,效果不错!

教学第二部分时,我问同学们:想先听听盛老师的学生们的感想还是想先听听咱们班同学的感想?结果他们都选择了先听听盛老师的学生们的感想,于是我们就采用分组朗读和个别分角色读的方式来体会同学们的话,并顺势推荐了“各抒已见”这个成语来表达同学们七嘴八舌发表意见的情景。最后我出示那6个小圆点说:“这里还省略了许多同学的许多想法,其中也包含咱们班同学的感想。现在就请你们自己来补充吧。”本以为先学习了盛老师的学生们的想法后,孩子们的思路会被局限了,大概只能重复其中一些观点或语言了。没想到他们的想法却出乎我的意料。

一位同学说:“他们为什么只射一只大雁呢?兄弟俩不应该争论不休,天上有一群的大雁飞过,他们可以一人射一只,按照各自喜欢的方式煮来吃,不是一样两全其美吗?”好几个同学跟着频频点头,说:“就是呀。”

另一位同学说:“如果只有一张弓,那就谁射下来听谁的,也不用争论不休了。”

全班大笑。我很高兴孩子们能有这么多奇特的想法,但离真正的寓意似乎还有距离,于是我问:“大家听出来没有,他们的想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孩子们想了想,猜出来了:“都要把大雁射下来。”“是呀,无论是一人射一只吃,还是把一只分开两半吃,或是谁射下来就听谁的吃,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把大雁射下来呀。这就是课文中哪句话的意思?”“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对,先做就能抓住时机,后做往往就贻误时机了,说到这儿,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先下手为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理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他们很容易领悟到:无论理想多么伟大,关键是现在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将来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10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屡有发生,我百思未得深解。学校学期初安排听常态课,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渔歌子》时的课堂现象,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将课堂实录片段与我邀部分学生深入访谈的结果,描述如下。

教师1课堂再现: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这是词牌名,“子”读第三声“zǐ”,一起读课题。这首词是张志和写的,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

生:(沉默)

【学生心理活动描述:

A:我预习的时候没查到张志和的资料。老师要我们回答“是个怎样的人”,是个爱钓鱼的人吗?老师肯定不是要这样的答案。那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听听同学怎么说吧。

B:我知道一些张志和的资料,他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后来皇帝赐给他“志和”这个名字。难道老师要这个答案吗?再等等吧,没把握的话还是不急着说。老师喊到我就起来这么说。

C:不会,就选择沉默吧。老师肯定会自己公布答案的,她以前经常这样自圆其说的。】

师:不知道啊,都没有预习吗?那么看屏幕上老师收集的资料。

生:(默看资料)

【学生心理活动描述:

D:哎呀,怎么看不大清楚呢?最好有人读一下,让我了解得清楚些。哎,别不识相,挨一顿批。让我把眼镜架往上推一推,眯缝着眼,努力看吧。

E:哦,原来老师就是要我们随便介绍一下张志和呀,这个我在预习的时候也查到的,她为什么不说清楚呢?】

片段二:

师:这首词中写了很多景物,可谓“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大家说说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生1: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应该是西塞山和白鹭。继续交流。

生2:桃花、流水、鳜鱼。

师:还有呢?能不能把它们找全了?

生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师:你们觉得这些景物美吗?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生:(沉默)

【学生心理活动描述:

F:怎样的美景?我可得好好组织组织,变成一段通顺的话。让我想想。

G:想想也烦,懒得动这个脑筋,反正等一会儿总有人举手的。

H:我仿佛看到的是桃红柳绿,和风细雨的美景。我想举手的时候老师就开口了。】

师:(焦急地)没关系,你可以说一样景物,比如怎样的风?怎样的雨?

生4:暖风。

生5:杨柳风。

【学生心理活动描述:

I:看老师笑眯眯的,其实她心里很急了,快点随便说一个答案吧,至少下课时统计发言次数时,我发过言了,可以交差了。

J:老师肯定要感谢我了。大家都不说,老师会多尴尬,幸亏我救了老师的场。毕竟教室后面还有一位老师在听课呢。】

师:(要发疯了)你们不会用一两句话来连起来说一说你的眼前仿佛听到、看到、闻到的吗?×××,你来说。

生6:雨细细的,如牛毛,如花针,密密地斜织着;风轻轻的,柔柔的,如母亲温柔的大手抚摸脸颊。风里带着桃花的香味儿,青草的香味儿,还有泥土的香味儿。

师:不是说得挺好吗?为什么不举手呢?

生:(沉默)

【学生心理活动描述:

K:我想尽量说得完整一些,把青山、白鹭等景都说进去,还在想呢。老师叫到我名字,我吓了一跳,把开头给忘了,直接说了后面的内容。】

片段三:

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淡泊的心境与热爱大自然的景物的感情。像这样的关于垂钓的诗你还记得吗?

生7:《题秋江独钓图》

师:会背吗?

生7:(只嗫嚅了三个字)……一扁舟

师:还有一首记得吗?

生8:“独钓寒江雪。”

师:四、五年级学的内容都还给老师了。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

生齐读《江雪》和《题秋江独钓图》。

师:下面打开《三训》把作业做一下。

【学生心里活动描述:

L:我正在努力地想呢?老师就打断了我。

M:想它干嘛呢?老师其实只是问问而已,做给听课老师看的。我看见老师的手都点好鼠标了,屏幕上马上出来这两首诗的内容,只要跟着读读就行了。】

教师2课堂再现: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这是词牌名,“子”读第三声“zǐ”,一起读课题。这首词是张志和写的。张志和原来不叫张志和,叫张龟龄。你猜他父亲为什么给他取这个名字?

生1:大概希望他能像乌龟那样长寿吧。

师:恭喜你,猜对了!他有个哥哥,你们猜叫什么呢?

生2:张树龄。

师:什么树呢?

生2:松树,哦,张松龄。

师:对了!你们看,名字中寄托了长辈的美好祝愿。那张龟龄后来为什么叫张志和了呢?通过预习,知道的请举手。(一名学生举手)

生3:是皇帝赐给他的名字,希望他心志平和。

师:你真了不起,知道得真多!奖励你把屏幕上的这段资料读给大家听。大家边听边思考,从中了解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

【评析:因为是猜,错了没关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而且,老师的问题指向很明确,话语中又饱含着鼓励,因此课堂气氛活跃。】

片段二:

师:这首词中写了很多景物,可谓“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大家圈一圈一共写到了哪几种景物,待会儿连起来告诉大家。

生1: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

师:还漏了两样,能补全吗?

生1:箬笠、蓑衣

师:一起把圈到的景物念一念。你们觉得这些景物美吧,能不能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你的眼前仿佛听到、看到、闻到了什么?不急,先在自备本上写一写。

生2:我写的是白鹭飞翔图。……

生3:我写的是桃花流水图。……

生4:我写的是斜风细雨垂钓图。……

师:这些景物美在哪里?

生:(沉默)

师:你们看,山是青的,鹭是白的……

生5:美在它们的色彩绚丽,搭配和谐。……

师:还美在?

生6:动静结合。……

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读出画面来。先自己练一练。

【评析:先写再说,给同学思考的时间较充分。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因此说得自信满满。】

片段三:

师:据说张志和钓鱼是不用鱼钩的。那他还是在钓鱼吗?

生:(摇头)

师:他钓的是什么呢?

生7:春天的美景。

生8:悠闲自在的心情。

生9: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

师:好一个“淡泊心境”。是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淡泊的心境与热爱大自然的景物的感情。

【评析:所提问题有思维的价值,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喜欢。】

师: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惹祸,于是修了一座草堂,并作了一首词喊他回家。想看看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

生:想。

屏幕出示《和答弟志和渔夫歌》

男生作哥哥,请弟弟回,读:“……狂风浪起且须回”;女生作弟弟,回答哥哥不回,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且须回”。

弟:“不须归”。

哥:“且———须———回”。

弟:“不———须———归”。

(课堂里充满乐欢声笑语)

【评析:和复习旧知相比,学生们更愿学习新知,对拓展内容充满好奇心与新鲜感,因此学习有热情。】

二、理性分析

综上所述:教师1和教师2执教《渔歌子》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基本相同,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课堂气氛却迥然不同。以前一些教师总以为高年级课堂沉闷的主要原因在学生,学生大了,自尊心较强,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不愿说,所以才造成如此局面。其实教师才是始作俑者,课堂的“死”与“活”,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

打破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沉闷之怪现象,笔者以为需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具有挑战性

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目标处于灵魂的位置,所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使用都以它为中心展开。所以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好适宜的教学目标。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通过“教”与“学”双方的努力,可以达成的且能够达成的目标就是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因此,目标设定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课文的独特教学价值。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课文的内容也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目标太难,不容易实现,学生就会丧失信心,有厌倦情绪,就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只能勉强跟着。目标太简单,不花力气就能实现,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最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属于那种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的,且通过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转换,不能固守预定的教学目标不放,生拉硬扯也会将学生学习的兴致耗失殆尽。

2.教学形式的展开,是否有互动性

要把课上活,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教学形式,代之确立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形式。传统的单向静听式主要是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其信息是单向的。教师独占课堂,学生学习被动,课堂只是主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进行积极思维,完全依赖教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学生的求知欲受到抑制,学习缺乏兴趣。这样的课堂是一潭死水。

多向立体式教学形式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也是教师与文本间的,学生与文本间的。只有把课堂变成学堂,学生思维有空间,讨论有时间,发言交锋才会呈现精彩。

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起来投入,兴趣自然来了,课堂也就活了。

3.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趣味性

小学生天性好动,纵然是高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40分钟内都集中注意力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块屏幕、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虽然受到批判,但在相当多的家常课课堂上,还是愈演愈烈。另外语文课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似乎也是一成不变的套路。可以想象,如果一篇课文分两个课时完成,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是一个模式:读通课文,正音,解词,读好句子,分段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第一段……教学程式化,方法单一,学生会假装陪着你老师学吗?高年级学生精着呢,猜到你老师下面大概要说什么了,他们就对老师不予理睬。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出其不意地变换招数,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视频引趣法﹑实物演示法﹑游戏法、表演法等,把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课文内容,获得具体感受,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不是一味地追求方法的“趣味性”,搞成形式主义,而是真正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倪鸣老师执教的《石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就设计了极富趣味的闯关活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且轻松愉悦。

师:读得太棒了!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预习了。告诉倪老师,课文你都读过几遍了?

师:4遍的、3遍的。哎呀,真是不看不知道,6遍的、8遍的!一看吓一跳。

师:既然大家都预习得这么充分,今天倪老师要来点刺激的!我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倪老师呀把这一课的生字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开始!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就给你。

生:我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

师:1号题?看来你是一个平时做事挺稳重的人。1号题只有一个生字,你一定能读好!

生读: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师:读得太棒了!请坐。同学们,第一位挑战者初战告捷。接着来挑战!

生:我想选3。

师:你勇气了得!———这段话中可有不少的生字,你有信心读好它吗?

生说有,然后读。

4.教学评价的语言,是否有激励性

课堂上学生不肯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怕回答不好而遭同学取笑。实际上,这种不正确、不规范、不全面,是正常的。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尤其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讲对了,教师要表扬;学生讲错了,教师也要鼓励,因为他敢于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或分享,或纠正,或引导,或提升,逐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爱说、能说。

一日,学习《烟台的海》,姓祝的一名男同学作小导游,上台介绍了烟台秋天的海。台下一学生评价“这导游做得如何时”支支吾吾。

我是这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师:你尽管实事求是地说,祝导不会因为你评价他介绍得不好而扣工资的,对吧?

生:(会心地笑了)他介绍了海的高远以后,能说到海的忙碌很好。如果再请游客们到渔家尝尝海鲜,就更好了。

生(祝导):谢谢你的建议,我也想到了。只是我怕这样会让游客们说我从中拿他们的回扣,所以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上一篇:再见了亲人说课下一篇:期末考试考试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