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志存高远(共11篇)

志存高远 篇1

存大志于心,必为惊天伟大。美国总统林肯,一生遇到过仕途的失意,遇到过病魔的侵扰,遇到过擦肩而过的死神,但是他最终依然成为了闻名天下的美国总统。为什么?是因为他的志一直存在于心,想要到高远处得以展现,这就使得他即使面临了很多的困难都依然能够不被打倒,终而功成名就。

存短志于心,必为庸碌凡人。蛹看着美丽的蝶在花丛中飞舞,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自由飞翔。”蝴蝶告诉它:“你必须要渴望飞翔,并且脱离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蝴蝶:“这是不是意味着死亡?”蝴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你已经死亡了,以蝶的生命来说,你获得了新生”。如果蛹能够有它的飞翔之志,那么无论如何温暖安全的巢穴也不能留住它那飞翔的心,而它却是蛹,没有飞翔在天边,这样蛹永远不能褪变,终平庸一生。

存无志于心,必为无能无用之人。无数次看见路边行乞之人,很多人给予的是同情和施舍,而我却是冷淡,不要说我心狠,因为我想到了霍金、贝多芬……这些人的遭遇甚至比那些行乞的人更加不幸,但是他们最后怎么样?他们成了科学家、音乐家,用他们自己的努力来养活自己,可那行乞之人呢?他们以别人的施舍度日。这两种人面对同样的灾难会存如此大的差别是?就是因为一些人有志,而一些人无志,这些行乞人的表现就是无志的表现,这也促使了他们最终无能无用。

志存高远 篇2

演示会上的精彩表演

今年8月2日, 一个伏天少有的凉爽日子。记者在冀中平原的河北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参加了中农博远组织召开的博远机械系列产品作业现场演示会, 包括其3行、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青贮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等十几台设备。现场有500多名农机行业人士和周边农民观摩。博远7个型号的玉米机各显身手, 行云流水般地收获作业。带玉米剥皮装置的收获机, 玉米果穗摘下后传送入剥皮机, 还有点青绿的玉米穗包皮被橡胶剥皮辊剥下来。在场观看的农民朋友高兴地说:“这下收玉米省事了, 回家光擎着晒干脱粒就行了”。而带玉米秸秆回收装置的收获机, 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 把玉米秸秆粉碎后通过推运绞龙、强力风机和抛送筒将玉米秸秆收集到随行的运草车或者随主机的小集草箱里, 真正实现了玉米的“穗茎兼收”。现场一养殖户观众看了高兴地说:“终于找到了能够收玉米同时收集玉米秸秆的机子了, 我青贮玉米秸秆的事算是解决了。”

现场表演的博远青贮收获机, 整个玉米青贮收获装置被巧妙的组合到了一个“倒行”的拖拉机上。该机型的研发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个型号的青贮机是中农博远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 可用于玉米、高粱、牧草、甘蔗等作物和秸秆的青、黄贮收获。青贮作业结束后可十分方便地将青贮收获装置拆下, 恢复完整的拖拉机作业功能, 实现一机多用, 为购机用户创造更大的效益。

在玉米收获后的地块里, 博远深松联合整地机进行深松整地作业。博远的深松机有的在深松犁的后面组合有旋耕装置, 有的组合有碎土装置。在深松30多公分深的同时, 对地表十几公分可很好地进行旋耕和碎土整理。据了解, 免耕或旋耕3年就必须深松一次, 否则就会使农作物减产。深松作业后, 可使谷类作物增产8%-17%, 块根类作物增产15%-20%。为了向农民提供效果好、省动力的深松作业机具, 早在2007年博远公司就开始研制深松机, 2008年第一个型号的深松机就通过了省级鉴定,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改进提高, 博远公司生产的深松机已有200型、300型两大系列产品, 根据用户需要又有独立深松作业型、深松与旋耕组合型、深松与碎土组合型等各型号产品。记者看到, 现场十几亩玉米很快被收光。

中农博远的发展雄心

中农博远是一家集农业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装备企业, 是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和原藁城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大型农业装备公司, 注册资金5000万元。原博远机械是一家老牌的农业装备制造企业, 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博远公司的前身是藁城市联合收割机厂曾创造出3年产销万台“2型”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辉煌业绩。1999年, 公司瞄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前景广阔的契机, 与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公司合作研发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以功能先进、性能稳定、作业效果好而获得了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的位置, 通过了农业部的推广鉴定, 先后多次被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并多次入选中国机械工业质量协会等部门组织评选的“名优新机电产品目录”。该机型问世以来, 成为并持续保持着我国同类产品的技术尖端位置, 截至2010年底, 销售量已达3500多台。公司研发生产并投入市场的带玉米秸秆粉碎回收的4YZ-3、4YZ-4A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真正实现了“穗茎兼收”, 为玉米秸秆的回收青贮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想机具, 产品甫一上市, 即成为广大畜牧养殖户、农机合作社农民的抢手货。玉米秸秆粉碎条形铺放专利技术的应用, 为玉米秸秆的机械捡拾打捆和人工捡拾创造了省工省力的便利条件。以上两项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 既实现了农民回收秸秆增效的目的, 又解决了玉米秸秆的禁烧、保护环境的问题, 社会效益突出。今年以来, 这两大功能的机型一直供不应求, 中农博远公司正在开足马力加班生产, 尽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2005年4月, 博远机械顺应企业改革的潮流, 成功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2011年1月, 与中国农资集团达成合作协议, 联姻组建了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是全国性的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集团, 是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企业, 总资产150亿元人民币, 2010年集团销售总收入超过630亿, 位列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11位。

中国农资集团的强势介入, 为中农博远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随后, 公司更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 已经立项技术改进项目20多个, 自行研发和引进的新产品5个, 如高性能的脱粒式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花生收获机、新型玉米机收获割台等。今年7月份, 中农博远获得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志存高远绘丹青 篇3

2007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爱家国际收藏市场,海淀区文联四香书画协会举办书画作品展。我在翰墨清远、丹青飘香的长廊里徜徉,大饱眼福。特别有几幅画给我耳目一新之感:《梅香》笔墨不俗,在众多的颂梅画中独树一帜。枝干行笔老辣、粗犷奔放;花朵凌寒吐艳,争俏斗芳。铁骨冰心傲霜迎春,充分表现了美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画家在世俗中一尘不染崇高品格的体现。经了解,原来这位画家刘文和是花鸟名家娄师白的得意门生,而娄师白又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关门弟子,算起来刘文和也是齐氏门庭的第三代弟子了。可谓“名师出高徒”啊!

他的另一张画《大吉》,画得是一只雄鸡,笔墨挥洒自如、豪放纵逸。当今很多画鸡者,以模仿为主,难免千篇一律有板滞之感。而刘先生创作的雄鸡,则是以写生为基础,根据素材整理、构思成画的。所以他画的鸡姿态多变,栩栩如生,显示出一种唯我称雄的气质。构思奇异,境界独特,虚实相济,浓淡相宜,故而形象逼真、气韵生动。

最夺目的是刘先生画的《幽香》水仙,舒展大方,布局开阔,灵动自然,其乐未央,有兰草的潇洒,翠竹的挺拔,可以说是神形并茂。隽永的风格、诗般的意境,袒露着旺盛的生命力,你看那一朵朵白花,一团团、一簇簇,在油亮发绿的叶丛间绽放,那花皎洁晶莹如月华浸染,给人一种神心摇荡之感。它的优美、神韵使观者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在它的情境之中,叹为观止婀娜多姿。

由画及人,我想到了采访刘文和先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来到夏霖园小区。草坪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缤纷的小花闪烁着人间的绚丽,一株株塔松浓郁的树冠对视着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在小鸟啾啾的鸣唱声中,我走进了刘文和先生的家门。他中等身材,体态微胖,紫红色的脸庞,眼睛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头黑发披向脑后,透着艺术家的风采。他热情的走上来和我握手让座,忙呼:“老伴,沏茶!”他的夫人虽已年逾花甲,却依稀当年农村少妇的风韵:朴实纯静、温柔似水,散发处淳朴天然的醇香。

刘文和先生性情豪爽,直露胸臆,使我有一见如故之感。他虽然身体欠佳、腿脚不便,说话却有一股洒脱、利索的帅气,脸上不时泛着红光,洋溢着自信与自豪。就着庭院里的禽鸟和鸣,他向我滔滔讲述了自己的从艺生涯。

少年立志

1945年,刘文和出生在北京西郊西北旺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的父亲一周岁时,刘文和的祖父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苦熬岁月。所以刘文和出世,这个家庭已是三代贫寒,刘文和从小就饱尝食不果腹的饥寒滋味。

1953年,他开始上小学,每天黄昏时分,走在回家的路上,茫茫暮色,雾岚中常常还看到父亲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这时候,总希望看见自家房顶上袅袅的炊烟,那炊烟是晚饭的象征,它是那么美好,那么馨香,立刻就点亮了他渴望的双眼。“在幽幽的灯光下,听到母亲一声喊‘吃饭了!’,那声音是那么温暖、那么动心。尽管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日三餐稀粥,比起今天吃鸡鸭鱼肉来还急切,还香甜!”老刘笑着说。

1959年,刘文和考入了北京第125中学(今天的农大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初中略懂文学艺术的他,在不经意中接触到了绘画艺术。我问:“您出身于农民家庭,却能成为一位著名画家,初源是什么?”他仰起头想了想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民国初期,我的姑母给一位姓潘的副总理的三姨太当保姆。潘副总理十分宠爱他的三姨太,一切珍品宝物均由她收管。你想啊,凭他的权势,处在副总理的地位,上层社会的多少权贵结交他,多少富豪巴结他,他家的珍玩古董数量甚多!我姑母出身农家,勤劳善良,爱子如己出,博得了这位三姨太十二分的欢心,所以经常赏赐给姑母一些收藏品,大多是清末的古字画和民国年间社会名流的题字与美术作品。一次我翻箱倒柜查看姑母的遗物,发现了这些名人字画,其中有书法艺术《春眠不觉晓》真草隶篆四条屏;有美术珍品《三羊开泰》、《一竹三公》、《喜上眉梢》……一大箱字画呀,可惜后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毁坏了,若放到今天,价值亿万呀!那时候字画虽然不值钱,但是我像走进了动人心魄的童话世界,又像卷入了五彩缤纷的迷宫,犹如畅游辉煌绚丽的艺术殿堂,欣赏那五光十色灿烂夺目的丹青。一副牡丹画吸引住了我,看着画好像看到花在风中轻轻舒展开放,而且好似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还有一副奔马图,那马像是去战场厮杀,它的眼睛闪闪发亮看着远方,跃跃欲驰即将跨越万里关山。从此我树立了理想,做起了画家梦。”看来少年时的记忆太深了,年逾花甲的老刘神态语气俨然回到了十五六岁。

“黄帝之梦在华胥,孔子之梦见周公。庄子之梦为蝴蝶,陶侃之梦登天门”。人,永远是自己未来的设计者,没有奋斗就没有人生,只要不失却梦想,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的向前走,人生就是充实的、美丽的,终究会梦想成真。

应该说,刘文和少年时期与书画大家的意外接触,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树立了航标。

圆梦岁月

1962年,刘文和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生产队的农活虽然辛苦,但是对他来说,劳动之余可以实现他专心绘画的愿望了,于是他欣喜的开始了业余爱好的生涯。他相信只要心中有一盏不熄的灯光,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随着一个个鲜红的日出,岁月常新,事业长青,画出艺术的绚丽,创造生命的辉煌。

最初他拜郭北峦先生为师,学画山水,继而又向田世光先生学工笔花鸟画。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名师是他走上画坛的启蒙老师。不仅教他认真勤奋的学画,而且教他诚恳正直的做人,为他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他每日下地干活,随身带着本子和笔,社员们田间地头放歇休息时,他就争分夺秒的画画儿……

1964年,刘文和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他能写善画,在总后勤部二八一部队做宣传工作。这个有利的条件,使他有幸拜在国画大师娄师白的门下。这更坚定了他日后成功的信心,他给我讲了一段孔、颜师生对话:

——孔子的弟子颜渊,横渡黄河,风高浪大,水流湍急,可是老艄公稳掌船舵,乘风破浪,平稳的到达了彼岸。颜渊问老艄公:“学成您这样的技能很难吧?”老艄公说:“若是会水的人,只要学上几次就行了,若是会潜水的人,上船就能操纵。”颜渊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孔老夫子,孔子说:“会游泳的人,忘记了水会淹死人,所以学得很快;而会潜水的人,是深渊如平地,不用学就会,这是心态与水性不可分隔的问题。”

“你看,”他接着说,“名师就是名师,几句话就把问题讲得明晰透彻了。娄老师常教导我说:‘画画儿和写文章一样,生活是唯一的源泉,要到实际生活中去写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了深厚的素材功底,才能画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我1966年结婚,1968年复员,跟着娄老师学画更踏实执着了,白天上班,晚上骑车去城内白塔寺附近的娄老师家,夜十二点再骑车回家,每晚往返80里路啊!”他感叹的回味:“不知有多少个月冷灯暗的深夜我单人独车飞驰在西郊的马路上,又不知在多少个晨曦初露的黎明伏案丹青。”

是啊,勤奋和斗志是成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缺乏操守的人,不可能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刘文和寂寞的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静静的夜里独对孤灯,铺展宣纸挥笔驰骋,让自己的情愫随画笔流泻,让思绪在画面上飞扬,如同驾一叶扁舟在艺术的大海上远航。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伏案之中,年复一年。十五年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他终于迎来了海上的日出,沐浴着明媚的阳光。1977年,他名声鹊起,他的《社员都是向阳花》参加了联合国的画展并被收藏。

我们说艰苦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而这笔所谓的财富是有前提条件的,当你克服困难,踏平坎坷、取得成功,获得胜利时才能算是财富,人家学习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苦干的精神。刘文和的经历使我想起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带兵攻打张步,战斗十分残酷,他的部将耿弇大腿中箭,但耿弇毫无退缩之意,抽刀砍箭继续战斗,终于平定了山东并取得了胜利。刘秀感慨万端的说:“你几年前就有平定山东的建议,当时我还对实力估计不足,可见有志气的人,终归是能成功的。”

刘文和先生就是有志气的人,他胸怀坦荡,性情豪爽,勤奋好学,埋头苦干,为绘画艺术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全部的精力,能不成功吗?

画风清丽

日久天长,刘文和的画艺声名鹊起,1978年,他被调到中日友好公社外事科专事美术工作。他终于凭借自己的绘画才能成为国家干部,享受一份可观的工资待遇。照理说他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他不愿做一颗小草,躲在大树底下安然自在的享用自己的成绩。他还想成为一颗大树,吸收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他有意识的博采众家之长,求新求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尝试着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介于娄师白和王雪涛两位名家之间的一种独特的画风。他每次作画总是先静下心来构思图形,然后思维活跃美感上升,内气送于手腕一气呵成。所以他的画摇曳生姿,清新而美丽。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欣欣向荣》,设色清新,艳而不俗。特别是巨幅花鸟画《锦绣前程》,长八尺、宽四尺,一只锦鸡站在百花之中,似是即将远行高翔,飞往美好的前程。这幅画勾勒挺劲,气势宏伟,既是写意,又有工笔的基韵,色调明快,细腻逼真。天上是丽日晴空,地上是百花争春,阳光流泻,花絮细语,花光日影好像传递着天籁之声,洋溢着画家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的深情。

1987年,文和报请职称为国家三级美术师,考入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深造。他在这里发奋学习,寻找明晰艺术的学说,不仅增长了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修养。1990年研究生班毕业,他成立了“田园书画社”。1992年—1993年文和主编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家》和《锦绣中国书画篆刻集》两书,为华夏美学文库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1994年刘文和晋级国家二级美术师,其间完成了很多传世之作,曾多次参加全国花鸟大展。他的《竹石图》、《秋雨潇潇》、《初春》等作品分别获得过金奖。1993年出访日本并举办画展,1997年香港回归书画大展获得银奖,1998年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并举办画展,深受东南亚人民的喜爱。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日本、新加坡、英国、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人大会堂、中央档案馆、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李可染故居等博物馆都收藏有他的巨幅花鸟画。1999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在展组织委员会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0年出版了《刘文和作品选集》,2003年晋级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2005年退休之后,刘文和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立老年书画学习班,使京西大地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用,提高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安定团结发挥着光和热……

采访结束,我走在京密运河边,河畔一片片草地生机盎然,一株株鲜花在春风里翩跹曼舞,一条河水映着晚霞,粼粼碧波使我浮想联翩,我想起了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诗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雅就是清新惬意,花香不多则是美丽精巧,可见清新和美丽是历代画家追求的境界,刘文和先生的花鸟画就有这种清丽风格。

链接:

志存高远朗诵稿 篇4

人要有志气,有自己的志向和气概才能意气风发。掌握生命中的方向,驶向美好的未来。人如果没有了志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失去了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失去了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志存高远,我们代表祖国的未来。张继科是摸乒乓球长大的,他从小就立志要打进国家队,为国争光。十五岁的张继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好景不长,再未出战之前,因打架又被退出了国家队。可少年并没放弃,至此以后,他刻苦训练,并立志要重归国家队。少年的志向是远大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少年获得了属于梦想的金牌。志存高远,只因我们是国家的未来。

志存高远,无论前方的路有多泥泞。居里夫人再未发现镭这一元素时,有多少人不支持她,又有多少人嘲讽她,可居里夫人心中始终有自己的志向。在研究条件极其恶劣,甚至是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居里夫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志向。在居里夫人研究出镭之后,她却从未畏惧过这些困难。志存高远,泥泞的道路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

志存高远,无论我们多么渺小。还记得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邰丽华吗?她热爱舞台,从小就立志要让全世界热看到他的表演。可上天的不公,导致她成了聋哑人。但她有志气,手臂练得青肿,脚底也磨出了血泡,她却从未想过放弃,她用手指勾勒出了美好,她以最美的舞姿告诉我们,志存高远,无论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志存高远,人有志气,才能有千古留名,万古流芳。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洗净了**亭的斑斑驳驳,却洗不去英雄的英姿;几百年的起起落落,早已平息了零丁洋的声声叹息,却平复不掉英雄的形象;岳飞的志气、文天祥的志气,从未被历史的浪潮所湮灭,从未被人们所忘却。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志存高远 篇5

——机电工程系廖强同学先进事迹材料

也许处在20岁左右的大多数大学生看上去会显示出活泼与蓬勃的特点,但我在第一次看见廖强同学时所感受到的却是在学生之中很少能看到的稳重与成熟。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他能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成为一位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原因。

廖强来自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众所周知,金寨县属于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欠发达,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廖强父母务农,家庭收入微薄,而且还有一个姐姐也在上学(非义务教育),经济十分困难。作为辅导员,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主动提出要给他办理国家贫困补助申请,并提示他只要出具相关证明,可以挂靠到特困等级而且这也符合实际情况。而他却主动提出让我先考虑别的困难同学,并且在贫困认定时主动要求将自己的排名靠后,把特困和困难的名额让给其他的困难同学。第一年的贫困认定结束时,班级共有九位同学获得贫困资助,3名特困、3名困难,而他的排名却是“垫底”,只获得了一般困难的资助资格。在金钱与物质的观念充斥了很多人头脑的市场经济年代,能有这样的人格品质,作为辅导员,我认为是很难能可贵的。

廖强几近完美的人格与意志品质不仅仅体现在他在物质上的“与世无争”。在2012年9月军训结束时,由于当时同学刚入学,相互之间了解不多,无法在班里进行有效的民主选举。我在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后,有意让他担任班长的位置,而他却提出另外一位同学在军训中表现更好,在同学中也很有威信,比自己更适合。而自己愿意当团支书,协助班长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实际上,他虽然没有担任班长一职,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班级里的大小事物无论多少,无论有多麻烦与琐碎,只要是班干可以做的或者是我交代他的,他从不推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且工作成绩十分突出。

在思想上,廖强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他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平时的行动中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自2012年入学以来,廖强先后获得过院优秀团干、院青马培训优秀学员、系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系优秀学生干部、系普通话比赛优秀奖,并在今年5月被党组织确立为培养对象,成为了建党积极份子。平时,他还协助系团总支和院团委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认识他的老师对他好评如潮。今年新生入学,他顶住自己工作负担已经很重的现实情况,接受了系分管学生管理的副主任所安排的新能源131与自动化132两个班的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新生的好评。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听见13级新生亲切的称呼他“廖学长”。

志存高远的高中议论文 篇6

毛主席说过,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悉数近来国家大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国家大事,初二的我们,用不了几年就要成为一名成年人,开拓视野才能让我们拥有阔达的胸襟只有我们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增长见识,所做的言行举止和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莫名的芳香使人陶醉其中。只有我们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形成自己美好的思想,并将它融入其中将它发扬光大,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扩展视野传承思想。

志存高远就是指远大的抱负,远大的抱负有事业上的抱负,有人生道路上的抱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记得几年前还是孩童的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嘻嘻哈哈笑谈着自己今后的理想与抱负,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在生活,在学业中有着不少的事情要做几乎没有什么闲暇的实践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走一步看一步。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当然了,只有目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存高远,真正的志存高远是指那些有理想又能将理想化为行动不断,努力前行终有一天实现理想的人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飞速前行着更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花费多年的时间不断努力超越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真正做到志存高远。也许在许多年后,我们已经苍老但我们为实现了曾经的理想而骄傲。

志存高远 篇7

引言

“为金钱计, 不如为本领计;为本领计, 不如为本心计;为本心计, 不如为苍生计。”在上海金业集团, 这条企业哲学每个员工都熟记于心。以哲学思想来统领企业的发展, 对于上海金业集团董事长李昶烨来说永远是头等大事。

从来, 企业家对企业的认识都不尽相同, 有些人或追求“独善其身”向左, 另一些人或信仰“兼济天下”向右, 在财富人生向左向右的终极路标下, 当代中国更需要哪一群的企业精英?结论毋庸置疑。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过后, 市场哀鸿遍野, 世界经济跌落深渊, 放眼世界, 只有中国经济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时代”近在眼前, 巨大的历史机遇参杂着无数的挑战, 等着我们面对。

前途是否依然光明灿烂, 没人可以给出答案。一切, 都需要依靠中国人的智慧或者说中国式的智慧来创造、来发现。

“也就是这么一种情感让我开始了以配合国家金融战略、与祖国共同进退、承担时代责任、做长久的金融企业的企业愿景而创办上海金业集团至今”。

这就是李昶烨的选择。

作为企业家, 何为志向, 何为正确, 何为幸福?

李昶烨的回答——

志向:构建世界级的产业平台、全球化的金融企业、大菩萨道的影响力。

正确:慈善服务社会敬天爱人;为正创造就业培育新才;创新推动发展成就基业。

幸福:加法让我们成长与快乐, 减法让我们成熟与幸福, 乘法让我们肩负大我的社会责任, 除法让我们卸载小我的得失利益。

问道, 从方法论开始

“真正的财富与成功是广结善缘、活得智慧、心态容如”, 从财商到佛商, 对“善缘、智慧、心态”的感悟, 让上海金业集团董事长李昶烨觉得,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 都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法论。

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发展所走的路前人没有经历过, 偌大一个国家, 十多亿的人口, 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市场化与国有体制的碰撞, 扑朔迷离的“国进民退”博弈, 无论是“温州模式”还是“苏南模式”, 至今无人敢轻易言称对错,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所有的行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大背景下, 从创业至今, 李昶烨一直在思考探索, 企业自身发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该如何定位才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思考愈久, 思想愈深。李昶烨关于企业发展的大视野、大前途、大金融、大实业的构想渐渐清晰起来。创业历经艰辛困苦, 锲而不舍不改初衷。如今的上海金业集团经过烈火涅磐的自我再造, 事业理想终于一飞冲天。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上海金业集团的经营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以领先的黄金产品提供商、价格做市商、综合服务商为先导优势产业, 以“贵金属及衍生品交易、资产管理、股权投资”互动发展的创新型模式为战略保障, 上海金业集团将围绕国际、国内的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布局, 探索交易商模式与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并重发展的创新之路;依托证券、信托、村镇银行三大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打造天津渤海、天津贵金属、重庆农畜、上海航运四大金融投资平台, 利用平台化发展的新格局, 向金融、能源、房地产、投资、矿产等五大产业发展迈进。

上海金业集团的发展实践表明, 李昶烨的判断没有错。一个企业如果不按照国家战略找准自身的定位, 很难做大做强。上海金业特别之处就在于“建设思想型企业与智慧型企业是现代企业的新价值源泉”这个理念的提出。

从源头上创新, 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做战略思考的先行者是李昶烨的性格, 但他对企业的认识并不是凭空想象得出来的, 十多年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勤奋读书, 让他积淀了厚重的人文情怀。历史的思考、佛学的感悟、经济学的梳理、工商管理的素养, 一条条知识的溪流汇聚、融合, 否则内心怎能承载浩瀚的江河。

此外, 创业前, 在上海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生涯历练, 让李昶烨养成了“跳出圈外”独立思考的职业习惯。而第一财经日报“成就你、改变你”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语, 不仅让李昶烨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成为国内最高规格黄金市场研讨会主讲嘉宾之一, 也让他从此与黄金投资结下了不解之缘。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 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再就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哲学思考的价值就在于, 透过现象看本质。

关于企业哲学, 李昶烨觉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企业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应该进行怎样的哲学思考, 应该如何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 只是依靠经济学理论似乎难以找到答案。因为从根本上说, 企业及其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 实质上企业更应该算做是一种社会有机体,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 提供给社会的除了产品和服务以外, 还应该包括其文化观及社会价值观。

企业哲学作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形态, 如何化作现实的影响力, 这是个不容易破解的难题。舶来品或许可用, 但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作为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 如果不能首先树立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观, 谈发展只能是空洞的奢望。

为此, 李昶烨以探索者的智慧, 站在国家政治的高度, 充分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养分, 参考先进企业经营的有益经验理论, 开创性地在上海金业提出了“修身、修职、修心”的文化观。以“水滴文化”关注思想, 以“魂文化”践行承诺, 将做人、做事与人的道德修炼结合起来, 通过内修外炼的方式形成了企业独有的精神气场, 以创新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 锻造出企业的独特品质。

做有灵魂的企业。李昶烨坚信, 这既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召唤。

求道, 更需要实践论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但是, 2007~2009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过后, 人们发现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并解决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确定性”由此成为了如今市场上的一个流行词, 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越发难以预测, 同样, 这个难题也考验着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的企业家。

在李昶烨看来, 解决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就是“国家战略、中心优势、全球地缘、时代紧迫”。

通过将人类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纵向比照, 总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李昶烨的实践论法则就是, 紧紧抓住政策导向, 认清政治格局变化的本质, 不断加深对自身清醒的认识, 理清发展思路, 以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指导, 将企业的战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参照企业成长的历史轨迹, 走好脚下的路, 看清未来的方向。

简单地说, 李昶烨的实践论更强调历史与现实与未来的高度统一, 通过企业理论体系建设, 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保障。其中包括文化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以及战略决策保障。

作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宣传部下属的《决策参考》、《政研内参》编委会成员, 李昶烨熟谙“政治家”式的思维模式, “官智与民企”、“政策与商业”由此也养成了李昶烨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个性。

说起“国家战略、中心优势、全球地缘、时代紧迫”, 李昶烨是这样思考的:从这四个角度去挖掘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机遇, 比如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等国家战略就有“中心优势”, 这其中就有包括“推动票据交易市场、筹备保险交易所、发展航运金融、培育游轮产业、促进沪港两地人民币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等诸多战略机遇产业;又如国际能源危机所产生替代能源、绿色机制等都是“时代紧迫”的产物;而贯穿这些思考的背后就是修炼内秘菩萨道的法门, 创造的就是大菩萨道的影响力为社会和谐、世界和合贡献力量。

战略与行动之间往往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按照李昶烨将上海金业集团打造成国际金融交易商的第一步战略构想, 他准备通过既已实现的国际产业平台布局, 利用已经取得的国际合法交易牌照资质, 参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交易, 并通过标准合约交割, 将实物金条运回中国国内, 借此为增大国家黄金储备作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 这些金条运回国内, 正好可以利用上金连锁金行的门店网络进行市场销售, 以达到“藏金于民”的目的。

大谋者小而大之, 小谋者大而小之。想人所不敢想, 为人所不敢为。但具体究竟应该如何去做, 也是一门不浅的学问。思想家如果不能成为行动家, 世上也只可能多了一个无力的“演讲者”而已, 对于社会进步全无半点益处。

作为一个立志求道的金融企业家, 李昶烨所说的大菩萨道, 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慈善行为, 将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国家命运乃至人类共同的命运一起思考并有所担当, 方可称为大菩萨道。这也是李昶烨将财富人生看作是心态从容的一个根本原因。

目前, 以“氢核聚变”为代表的新能源研究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 为了促进中国“可控核 (聚) 变”项目的研究发展, 李昶烨联合国内多位知名企业家, 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 以实际行动共同推进这一前沿产业的科技进步。为此, 李昶烨组织发起了中国“氢核聚变”研究的科学实验援助计划, 并以中国物理学家王世明教授的“可控核 (聚) 变”课题项目为支持对象, 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 使国内的“氢核聚变”研究工程领先一步, 尽早地进入计算机模拟实验阶段。

研发“氢核聚变”, 是世界未来清洁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愿景, 启动“氢核聚变”援助计划是上海金业集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庄重承诺。此前, 上海金业已通过多种方式, 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将事业从无做到有, 从有做到无”, 李昶烨的境界就是如此。其实, 有与无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化有为无与化无为有, 是东方哲学智慧对人生、对财富的一种思辨理解, 洞察人生, 方可理解肩上日月、掌中江山的真正含义。

从2012年开始, 李昶烨决定正式启动“我的祖国·宏愿”工程。今后, 上海金业集团将每一年在一个省区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第一期工程首选地是西藏。预计今年9月, 李昶烨就将率领企业的考察团赴西藏进行实地调研。

“大彻大悟大爱”发轫于心, 见于行。

悟道, 变革的胆识

古语, 橘生淮南为橘, 生淮北为枳。同理, 规律性的东西必须尊重, 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都有章可循。但是, 所谓的标准并不等同于固步自封, 不破不立, 善于吸收好的成分, 扬弃坏的成分, 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这才是橘生淮南的本来意义。

关于企业的组织建设问题, 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更适合, 一直都困扰着企业家们。不管是文化观念还是思维习惯, 或者是企业特性, 需要方方面面进行综合考量。“橘”的品种改良也罢, “桎”的水土不服也罢, 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并不容易。

思考没什么该有或不该有的局限, 李昶烨觉得, 但凡是好的企业制度, 一定必先具备国情特色, 再有就是能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 就应该不拘一格, 大胆进行尝试。即便别人没有尝试过, 也不是拒绝实践的理由, 做企业要的就是变革的胆识。

在搞好企业建设的关键时期, 李昶烨果断拍板, 重新进行组织结构顶层设计, 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与关联资源进行大胆尝试。为此, 李昶烨在上金集团提出了“把企业当作政府管强化权力与责任”、“把政府视为企业看强调市场与整合”, 党建 (组织建设) 领先工建的工作思想。

为了更好地进行总部管理与协调指挥, 体现“分管领导受权语言直通, 部门领导凭借产品服务渗透, 品牌传播依靠文化与思想牵引”, 参照党的组织建设原则, 遵循企业特点, 李昶烨大胆尝试进行“党委领导、团委组织、工会协调”的三级组织体系建设。相关变革内容包括, 管理与决策上进行党委 (工委) 领导下的集体领导制, 重大事情党委过会讨论通过, 党委进行领导决策, 加强思想统一, 强化权力执行。团委作为后备干部的储备, 加强组织基础员工、发展进步员工、联系中层干部等重要纽带作用。工会起到协调员工情绪、动员员工思想、关心员工生活等最广大、最深入的干群基础。

为了将这项重大变革得到充分的贯彻, 李昶烨亲手抓执行, 他要求各级管理干部与员工务必充分理解、全面落实, 把上金集团一五规划中打造世界级金融交易商的战略落到实处。

在外界看来, 李昶烨的变革令人诧异。在国家大力推行国企改革的今天, 上海金业集团却反其道而行之, 一个民企从“形式”上变成了国企的模样, 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

其实, 上海金业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在李昶烨看来, 最大的理由就是, 结合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史来看, 组织建设一直就是制胜的重要法宝。经过长期斗争检验, 从严酷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其组织的先进性已经被历史事实所证明。这些历经岁月洗礼所磨砺出的精华,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值得学习继承。

这也正是李昶烨推崇实事求是办企业的关键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民营企业借鉴党团组织建设的经验, 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对积极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实验示范意义。

“风起兮, 必惹尘埃;云飞扬乃获日照;横情看尽何所恋俱;留得精神化为人间。”

几年前, 在四川青城山顶, 遥望那天际间一抹残阳, 俯视脚下飞渡的乱云, 李昶烨暗暗立志, 人生事业的小与大、得与失全都不必在意, 世上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关键要洗炼自己的心灵, 站在高处看世界, 将人生的价值一览无余。

志存高远顺势而动 篇8

作为辅导员老师,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不但要有总目标,更要有近景目标。为新学期制定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计划。它既切中时代脉搏,又引领时代前进。这就是势,势是趋势,势是势头,势是状况,势是态势。万物有势,一物一姿态,一花一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山势,春风又绿江南岸是风势,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水势,队旗飘飘,队鼓常敲,小队搞活了,活动课就会红红火火。对局势,形势,态势掌控得住。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得势、驾驭势,抓住了挚,跃马扬鞭,势如破竹,旗开得胜,一举领先。

感动、激动、心动更要行动。动起来,才有个好势头。

看,趁势而动,小阵地,小论坛,小组合,小搭档,萌动着出现了,可爱可亲。

瞧,造势而动,七色花。梦舞台,星光坊,悦读屋,律动着诞生了,可喜可贺。

望,逆势而动,少先队活动课,家校互动,内外联动,上下牵动,自主自动,横向发展,纵向推进,出现新颖、新鲜、新生的态势,可歌可赞。

高中志存高远议论文600字 篇9

这说明:人,要有理想,要有志向。

但是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志向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毛泽东在青少年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就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从不顾及这些,经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于是经过他的不懈奋斗,他终于成为一代伟人。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应当存高志,远志!

从“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成功都说明了一个朴素的哲理:目标在远方,才能达到千里之外,才能做出非凡的成就。

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或许崎岖,或许漫长,但只要拥有勇气和信心,不懈地努力,那么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困难都将成为成功的垫脚石。要相信:只有弱者才会在压力面前倒下,真正的强者,会愈压愈强!

志存高远 篇10

——2017年新年献辞

集团全体员工、亲爱的同事们: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代表集团董事会、党委、领导班子对全体XX人一年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2016年将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乍暖还寒。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国家实力明显提升,我们和所有的华夏儿女一起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这一年,我们经历了重重困难,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经受住了实体零售业的寒冬考验;我们未雨绸缪、沉着应对,承受住了电商的冲击;我们满怀信心、激情飞扬地亲历了购物中心和超市的盛大开业,至此集团已形成XX城XX店的发展规模,将继续领跑XX商业市场。

过去的一年见证了我们太多的辛劳与付出,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望与梦想。为了XX事业,多少人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千里奔波、风尘仆仆,多少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XX人凭着对庄严使命的坚定与执着,始终以忘我投入的燃烧激情、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和敢于面对任何挑战的无畏气慨,持之以恒地为XX事业添砖加瓦,使XX的根基不断壮大。XX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你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XX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倾注着你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在这里,让我们向所有为XX事业辛勤耕耘的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相信,宏观经济形势对XX既是考验与挑战,又有机遇与希望。我们既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各种困难;也要积极进取,努力谋求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战略,促进战略落地;要致力于文化建设,发展与重塑企业文化;要推动团队建设,提升领导力的发展;要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流程;要进一步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管理;要加快改革创新,把握发展机遇,为XX的百年基业找准方向、创造动力。我们深信: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越是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更加坚强和成熟。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实现“美好生活,缘于XX”的美好承诺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因为梦想,把XX建设成在主营行业有竞争力和领导地位的优秀企业,是无数XX人的使命和荣光。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和衷共济,努力超越自我,常怀感恩之心,营造开放、包容、阳光的企业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努力奋发有为。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同心同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为了XX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奋勇前行!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篇11

对母校深情厚意

诞生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大潮中的萍乡中学,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公立学校之一。她培育出来的4万多名学子遍布五洲四海。记者是2006年11月10日中午,从北京乘火车抵达萍乡应邀参加校庆的。当晚,在萍乡市委、市政府为欢迎参加校庆的校友代表而举行的宴会上,记者发现邓福全将军也应邀出席。离京前,《老友》便委托我采访适合报道的对象。他是萍乡籍知名人士,当地媒体都想报道他,加上除参加百年校庆的各种活动外,他在萍乡的其他应酬也很多。我担心他不一定有时间接受我的访问。但当我向他表示受《老友》委托希望采访他时,他竟痛快地答应了。11月11日白天校庆后的晚上,他在宾馆的房间里,向我介绍了他的经历和退居二线后的情况。

邓福全将军对母校的感情十分深厚。2006年10月间,他因事路过萍乡,就在他下榻的宾馆里,亲切地接待了闻讯前来看望的萍乡中学校长李奭萍、党委书记刘明才等同志,鼓励他们尽力办好学校,并请他们向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问好,同时还为母校百年华诞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载扬声,万载扬名。”接着,他又匆忙赶回成都为成都军区老干部大学书法班讲课。为了参加校庆,他不顾路途遥远和74岁的高龄,在成都讲完课后,又再次来到萍乡。

在11月11日的庆典大会上,他以宏亮的声音对几千名师生和校友说:“我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赶来,和大家一起参加这个盛典,分享庆典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与喜悦。为百年校庆热烈欢呼,为百年校庆衷心祝贺,为百年校庆拍手叫好﹗”他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教育。他说:“我虽然在母校学习的时间很短,就走上从军的道路,但学校给予我的教诲是终身难忘的。老师们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如何做人,使我受益匪浅,终身享用不尽。我永远感谢他们,怀念他们,向他们表示最深切的敬意。”他还勉励同学们说:“当前,中央号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萍乡市委号召建立‘和谐萍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给我们的求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正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大家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随时准备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与邓将军的交谈中,记者深深感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既是他对同学们的勉励,也是他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处处用功处处春

邓福全于1932年9月出生在江西萍乡东桥南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幼年丧母,兄弟二人与父亲相依为命。7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11岁进东桥明德小学念高小,14岁考上萍乡鳌洲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不久他又考入因学习成绩优秀可减免学费的私立五峰中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学费减免。17岁那年,即1949年,临近毕业之际,学校爆发反对汤姓流氓教师的学潮。他是毕业年级的副级长,领导和参与了罢课以及游行示威和散发传单等活动。校方非常惊恐,以“放弃职守、蓄意造成学潮”的罪名,将他开除,勒令离校。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经进步教师张有屿的鼎力相助,他得以插班到萍乡中学念书。1950年1月,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37师110团8连当战士。

在党、团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在部队这所革命大学校里,邓福全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树立。入伍不久,部队奉命开赴滇东地区剿灭国民党残匪和地方土匪武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由于作战勇敢,服从指挥,荣立大功一次。1954年,他升任110团9连排长。在紧张的军事训练中,他以身作则,和战士们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作战本领,作战的五大技术,无一不精,尤其擅长于步兵武器射击,师党委授予他“先进教练员”和“射击土专家”的称号。他所领导的排,年年被评为先进排。1956年11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9年,他任37师作训参谋。他刻苦努力,踏踏实实地认真学习和工作,参谋业务能力和组织指挥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参谋业务尖子”,多次受到奖励。1967年,被提升为作训科副科长。不久,又被提升为十三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

1978年11月,部队受领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在行动前夕,他被提升为作训处处长。他带领全处同志夜以继日地制订机动方案和临战训练计划,组织部队开进和集结,不知疲倦地工作。到达预定战区后,他带领作训处同志冒着炮火威胁,踏遍边境数十个点,抵近战场勘察,制订作战计划。战斗发起后,他随部队跨过红河,挺进数十公里,参与全过程的作战指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由于他的工作实绩突出,他和他所领导的作训处分别荣立三等功。1980年,他由作训处处长越级提升为第十三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1981年,邓福全被选送到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北京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深造。在这里,他学习了战役理论、战役指挥和现代军事科学知识。一年期满,他以各科全优成绩毕业。

1983年1月,邓福全调任38师师长。同年6月,升任十三集团军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的军政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司令部业务熟练,组织指挥能力强,工作成绩显著,所领导的司令部被成都军区领导誉为“得力的、过得硬的司令部”,他自己也被大家公认为“儒将”。

情系陆军学院

1990年6月,邓福全将军被任命为昆明陆军学院院长,由副军职提升为正军职。

昆明陆军学院负责培训解放军驻云贵川藏4省(区)部队的基层指挥员,设有大专学业和本科学业。邓将军任职后,全身心地投入了学院的工作。他把教学和以往自己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深入实际,研究和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并且以身作则,使学院发生很大变化,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他带领大家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部队、面向不同作战地区)和“三从”(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原则,做好教学工作。云贵川藏4地除贵州、四川是一般的南方地区外,云南和西藏却分别是热带丛林地区和高寒山区。对这些地方学员的培养、训练工作,他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他还经常与学员们一起进行拉练。拉练时,他虽然年近60岁,但不坐车,不要别人照顾,与学员们一起训练,一起走路,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邓将军对记者说:“学院院长的工作与部队的其它工作不同。当好部队的参谋长不一定要认识每个战士;但当好学院院长就要认识每个教师、每个学员,甚至每个家属。要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遇到的困难。要经常深入训练场,跟班作业,及时指导。我尽量抽出时间到课堂听课,多和教师、学员打成一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邓将军在萍乡中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说:“记得毛泽东同志说过,要办好一个学校,一是要有一个好的校长,二是要有一个好的教师队伍。母校100周年的辉煌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他对记者说,“我说这些话,是我在陆军学院工作的切身感受。”在陆军学院,他十分关心和爱护教师。刚到学院时,教师对住房分配不公很有意见,他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合理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大家安居乐业。当他看到教师们还在烧煤球做饭很辛苦时,便和学院政委一起找上级有关部门,为教师们配上了煤气罐。

邓将军还认为,要当好院长,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不断丰富新知识。要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把工作搞得更好。

昆明陆军学院每年培养出五六百名毕业生。云贵川藏部队50%团以下的干部都曾在这所学院学习过。学院的成绩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驻华武官参观团、老挝高级军事代表团、朝鲜军事友好参观团都先后来到陆军学院参观访问,看了学院的教学设施、阅兵和军事表演后,都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老挝高级军事代表团团长、国防部副部长朱马里当场就向邓将军要求派自己国家的干部来学院训练、学习。

邓福全将军现在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云南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成都军区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会员,四川省成都翰林艺术学院顾问。

邓将军从小就喜欢用毛笔写字。他认为,书法可以修身养性。从20世纪50年代当兵以来,他就坚持写日记,除“文化大革命”外,从未中断过。1992年他退居二线后,有更多的时间练习书法了,更是潜心学习,笔耕不止。在四川翰林艺术学院,他学习了3年书法艺术。此后,不管多忙,每天坚持至少练习一个半小时。他的作品先后被选入《百名将军书画集》、《改革开放二十年书画作品精选》、《迈向新世纪中华老年书画作品集》、《远太杯军旅业余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集》、《新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宝典》、《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年百名将军书画集》、《共和国将军书画选集》等20多部书画作品中。在全国和全军性的书法竞赛和大展中,他的不少作品荣获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特别荣誉奖等多种奖项,他本人也获得“当代书画艺术英才”、“中华国粹民族艺术家”等称号。

邓将军自退居二线以来,还经常在老年大学里给老年书法爱好者讲课。他向大家强调,学习书法一定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要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坚持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风格。

他打算在书法领域继续努力,并争取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版。他谦虚地对记者说:“我不是书画大家,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打算把以往的作品整理出来,取名为《邓福全学书法作业》,作为学生向老师(读者)交出的作业。”

愿家乡越来越美好

邓福全将军非常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东桥林场的树木在上世纪80年代曾遭到一些人偷盗。由于通讯困难,偷盗分子很难抓到。邓将军知道这一情况后,便向林场捐赠了10部步谈机、20部电话机和五六十公里长的电话线。通讯设备健全后,偷盗林木现象大大减少。

他非常感激家乡人民对他的关怀爱护。他给自己这次回萍乡住的安源宾馆题词道:“热情周到,春风送暖,关怀备至,秋月清晖。”

1995年他曾回过家乡。谈起这次的感受,他说:“与上次比起来,有两点印象最深:一是家乡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树木比以前更多了,水也不像以前那样污染严重了。二是‘三农’政策落实得很好。我所接触到的亲戚朋友对国家减少农民负担都很满意。”

他衷心地祝愿家乡越来越美好。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志存高远】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下一篇:夜间随感作文4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