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精选9篇)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篇1

徐婷

本次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为六枝特区统一考试试题,满分为100分,先就本次语文试卷的特点、学生的成绩反馈、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整改措施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一、学生成绩反馈

本次参考学生共163名,除缺考学生外,其中最高分为81分,最低分为12分。其中七年级1班的实考人数81,均分51.2,及格人数20人;七年级2班实考人数78人,均分49.3,及格人数16人。总体而言,从参考人情况来看,平均成绩有所进步,但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优秀人数少,仍有很多同学不及格甚至低分。今后对于及格的同学在学法上进行指导,50-60分的同学注重考点的指导,50分以下的同学注重字词、课内阅读的练习,加强作文训练。

二、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重点难点突出,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难易程度适当,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适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读写、理解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积累与运用

在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中,本套试卷既回归了课本,有强化了学生基础。第1题与第6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的规范字写法及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情况,这将对学生的规范字书写以及引领广大学生背诵古诗文及名篇名句。2、3、4、考查学生对字词字音的辨析、语病以及语序的排序问题,一增加学生对语言的辨识度。第7题中名著导读,加强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及学习扩展能力,加强了学生学习名篇名句的学习兴趣。

(二)综合性学习

考查学生对月亮的雅号、含月的成语以及由月联想到的比喻句,试题紧密结合月而扩展开来,培养了学生对中心问题的解决产生思维联想,比较有创意。

(三)阅读理解

选文精当,文质兼美。本试卷第一篇选文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七年级学生接触较多的问题,对于记叙文的学习情况在本文中均可体现。

10、11题考查结合文意语境对词语的掌握,12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13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知识点掌握情况,14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理解,15题衍生拓展写颁奖词,限定“母亲”这个群体,有较明确的针对性。

第二篇选文来自教材中的原文,回归课本,很好的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考查的问题也均是教学目标内容,很好的让学生提高对教材的学习认识。

第三篇文章选自教材中所学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重点字词的解释、古文阅读的节奏、重点语句的翻译、以及从古文中学到的道理。这进一步的推广了学生学习古文的重要性。

(四)作文

本次的作文为半命题作文,这样的作文可以减少考生的审题时间。这种形式有开放性、选择性,又有限定性。以“有▁真好”为题,内容可根据考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构思写作,记叙文的限定问题也为考生的无限遐想限定文体,有助于学生增大发挥空间。

三、存在问题

1、知识的掌握还在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些最基础的字词文学常识掌握不扎实,如选择题里、阅读理解中需要掌握的字词都没有很好的掌握;读题不认真,思考不深入,如阅读理解中所问的延展性题目都有些答非所问,导致失分;丢提落题,答题找不到切入点,没有掌握答题技巧等等。大部分同学在考到课文中学过的文章时,总是是懂非懂,没有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导致丢分。

2、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准确的表达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上丢分最多,尤其是现代文的阅读。

3、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以及行文上都存在问题。此次作文选材比较宽松,贴近生活,学生应该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部分作文思路不清晰,所选内容比较小学化,无新颖感,作文缺少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书写上,大部分同学都马马虎虎的书写,字迹潦草,字数不足,甚至有学生根本就没有顾及到作文。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更加明确的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素养、语文学习态度,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语文学习方法上都有诸多问题。

四、整改措施和打算

1、学生立足教材,从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夯实语文基础,包括汉字书写、字词积累运用、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等方面内容。

2、强语言表达,口头语、书面语基本功的训练,让他们能准确、顺畅、有创意的表情达意。

3、语文本来就是语文难以突破的瓶颈和顽石。阅读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进而向课外阅读延伸,尽量训练到位,少灌输多点拨,少讲解多训练,少责备多激励。

4、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作文要有指导,有多种形式的练笔,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反馈。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篇2

关键词:机智,灵活,创新

一、发挥教师机智, 课堂意外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优秀的教师往往会注意生成资源, 机智地应对课堂意外, 捕捉教育契机, 精彩生成。实质上, 课堂是由教学环境、教材以及师生共同构建而成的一个动态性系统, 因此, 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既要注意有效预设, 优化教学过程, 也需注意课堂生成。因为课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在实施预设时, 会出现不少“意外”情况, 亦或课前预设与学生实际有所出入, 学生兴趣不高, 或者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提出创新想法等, 于是打乱了预设进程, 若教师能机智应对, 则会有精彩、动态生成, 从而增强教学生动性, 保持课堂生命活力。反之, 若未及时抓住“意外”资源, 则会影响师生互动沟通, 影响教学秩序,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 善于发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生成资源, 应对意外情况, 以绽放灵感与创新火花, 意外生成, 灵动教学。

如教学陶渊明之作《桃花源记》时, 在课堂上, 某教师要求学生细细感悟作者笔下那优美而清新的田园风光, 某位学生疑惑道:作者描写的又有狗又有鸡, 感觉挺脏乱的, 怎么会有美感呢?于是不少学生开始窃笑。可见, 因为学生阅历较浅以及时代差异, 有的学生对文章理解较为片面, 无法真正体会文本意境。此时, 我们应如何应对呢?这位教师则发挥自己的机智, 灵活应对:对呀, 老师也存在如此疑惑。在陶渊明笔墨下, 所描绘的景物是十分平常的, 那么作者怎么会感觉那样美好呢?谁能够说说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样, 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不同看法, 保护了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同时, 通过巧妙引导, 可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积极探究。

另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需联系生活实际, 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 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父母的心》, 教师可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呈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手机短信幻灯片,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个图片吗?谁能说说与其相关的感人故事?听完故事后, 有何感想?然后将学生由生活实例引入学习意境之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激活学生情感, 如你们可以举出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父母无情但渗透了深深爱意的事例吗?要求学生列举收集到其他事例, 并讲讲自己的事例, 这样, 可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被自己忽略或误解的母爱父爱, 学会理解与热爱父母, 升华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 突显学生主体

在新课标教学中, 教师需突显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并结合教学实际以及教师本身条件, 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实践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一, 读与写有机融合。在语文教学中,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教学环节, 教师可巧妙地将其结合起来, 以读促写, 以写带读, 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和谐统一。如对于那些具有鲜明写作特色且易于仿写的文章, 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 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写作;对于具有故事情节, 富有想象思维的童话故事、古诗词等课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 进行自由创作, 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设定的情境, 发挥丰富想象, 对故事情节展开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的增补, 以感受童话情节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 (1) 某天, 皇帝正在更衣室中, 某位大臣前来报告重要军情。 (请发挥想象, 猜想皇帝会有怎样的反应?) (2) 当大臣走后, 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 (3) 城里的人们对这一神奇布料是如何讨论的?会想什么?说什么? (4) 当看到新装后, 皇帝回到宫里。 (请想象一下皇帝会想些什么, 他又会怎么做?) (5) 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 (猜想一下, 皇帝会如何做?) (6) 如果没有那个孩子说出真话, 那么事情会如何发展?等, 然后学生结合上述情境, 自由创作。这样, 既可深化文本理解, 也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二, 以练代讲、以演代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于一些易懂的文章, 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然后侧重指导学生练习, 使其自主获取知识与信息, 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提高其自学能力。另外, 对于一些具有表演性的课文, 如《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体会人物语言特点, 体悟人物内心世界, 亦或将课文编为课本剧, 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文本形象的特点, 深刻理解文本内涵。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各角色及其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等, 如于勒、“我”、菲利普夫妇和船长, 然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95-01

对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也是一线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对于语文的成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在课堂的表现模式是多方位的,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都会赋予一定的个性色彩,让教学充满了自身的独特魅力。而在传统教学课堂中,依然有很多教师使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只关注对于知识点的传授,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却忽略不计,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的接受,却不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里,让学生的只能停留在一个层面,无法得到质的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课堂的创新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个性的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人文性等等多元化性质。作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自主的思维是必备的思想。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程、教参,对于历史、文化、社会缺少深入性的思考,导致语文课堂毫无色彩,也没有个性。

(二)缺少文化积累

为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是否充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势必需要拥有足够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不能让老旧的思维束缚住自己,要用一个高尚的教育智慧执掌自己的思维和灵性。对比现如今的语文教师,吃老本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其带来的影响就是教育方式越来越落后,课堂质量和效率也急剧下降。

(三)没有正确的认知

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内心和思想都趋向成熟,而独立性也逐步显现,在对于自身的学习也开始依靠于兴趣和爱好,故而对于理科生,语文课便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四)缺少学习兴趣

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从幼儿园的教育就充满了负担和被动,这种现象一直会持续到大学。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很早的时候就被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泯灭干净,而这种周而复始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厌烦心理。

二、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

如今,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高中语文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需求,其原因是语文教学相对较长的更新期,导致其内容较为落后。

二是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较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课堂氛围全无,教师在上面一个人干枯的讲,下面的学习也是痛苦的听。三是太过注意考试成绩,应试教育让大家都把重心放到了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统一产物,缺乏个性和创新型。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文教学必须进入一个改革和创新的阶段,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于网络的媒体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顾及学生的接受范围。因为高中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极低,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普遍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的学习内容,却不能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课堂缺少活力和激情,师生也没有互动和交流,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没有乐趣,教师讲解课程也没有激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没有思考的学习就不是学习,可想而知,如今的语文教学问题多么严重。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教师必须将传统的课堂模式和思维进行转换和革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对于课堂的教材使用和教师的智慧以及教育舒适度等等都不是教学重点,教学效率的提升最终是需要落实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高中的教学阶段,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用以激发学生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就变得重要许多。

(二)提高阅读量

教材只是一个举例说明,不能把教材当成全部,教师要让学生把书本和现实生活拉近,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取语文知识并进行运用,充分发挥其多元化发散性思维,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让知识变成能力,应用一生。

此外,教师也应和学生多多发展课外活动,并磨合好课外活动和语文教学的关系,让两者无缝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学习语文。

(三)累计知识

高中是一个基础累积的关键阶段,作为语文教师,也应按学生的自身程度编写一个学习计划,认真的进行基础知识累积的教学工作。虽然语文的知识点缺少一定的连接性,但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将若干个教学点进行分解和组合,让学生阶段的进行学习和积累,完成高中时期的学习目标。

(四)师生的交流

对于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知识的接受者,两者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等级差距的,但是师生这个本该成为朋友的关系变得异常陌生。而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畅所欲言,而教师也能给与充分的信任,鼓励学生和自己进行交流以及教学反馈。高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许多孩子都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或是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一味的用等级或高压手段打压学生,势必会导致反弹现象,反而不利于教学。与其如此还不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平等待人,和睦相处。

四、结语

如今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遇到了问题,而解决方法也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学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方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高中语文的创新,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寻求全方面的综合发展,让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层次得到一个提升,进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取得一个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陈伟.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9.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一)(2012年第1期~第21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126-144.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篇4

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简介:343929 池锝范文网Kxiel.09---10(二)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在学校组织安排下,初一年级于4月30--31日对全体学生了期中考试,了预期,现把情况向及全体教师作简要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前,任课教„

池锝范文网

.5 dfds.K xiel.09---10(二)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在学校组织安排下,初一年级于4月30--31日对全体学生了期中考试,了预期,现把情况向及全体教师作简要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都做了的复习,班主任做了细致的考前动员,强调了考试的严肃性、性,诚信考场的设立,激发了学生考试的兴奋点,为学生成绩的了奠定了的基础。考试布置及监考工作做得有序,杜绝了迟到、早退、试卷错收、漏收等不良,从而了考试的和性。王雅琼老师并制止了三名考生的作弊作弊未遂,级部对表扬和奖励。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由学校教务、教研室组织各备课组自行命题,语、数、外各120分,政,史、地、生各100分,满分为760分。从各备课组上交的质量分析和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来看,教师对大多数科目的试题评价,试题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与平时的教研吻合。

三、考试情况分析:

1、整体成绩与上学期期末相比,略高。前10%的学生降了1名,前30%的学生上升1名,前50%的学生上升4名。有一名转出,本学期转入的学生中有5名了前50%,上持平。

2、从单科总评来看,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均衡,数学、英语、生物相比都有悬殊。英语相差15分、数学相差14分、生物相差13分。

3、从班级总评来看差距,前10%多大差别,但前30%65班16名,62班6名,相差10名,前50%64班16名与59班5名相差11名。从前50%学生相56、57、63、65班有进步,从均分相56、58、61班有进步。附下表

4、各科优秀上线人数偏少。语、数、外在95分分别有60人、242人、125人,政治85分137人、历史有69人、地理有34人、生物有56人。

四、的问题:

1、学生偏科严重,优生有拉分科目。

2、学生基础题得分率不高,单科成绩小于30分的大有人在。

3、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较低,一学生学习目的性,学习的自主性较差,自觉性,包括前11-50%的学生。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对策:

1、析学情、定措施

每一位师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确立下一步的和措施。

2、树典型、榜样示范作用

① 备课组的备课质量,交流经验措施。

② 各科评选进步之星和学习标兵,在班级的期中考试家长会上表彰 ③ 各班对优秀试卷展览,建学习标兵光荣榜。

3、降低教学重心,学生自信心。① 在培优的关注每班的后10名学生

② 考试不及格的同学补考,由备课组长组长挑选试题,组织补考,并批卷、点评

4、培优补差工作

班主任要本班对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给任课教师名单,制定计划与预期,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各备课组帮扶记录。

5、的班级活动。

① 每班5月中旬举行一次读书会

② 每班 举行一次“我在进步”的主题演讲。③ 将感恩行动以展示,榜样的作用

6、注入爱心,家校,学生的家庭、性格,与学生多沟通,与家长互通信息,商讨教育之计。

7、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 定计划的习惯,学生学习非常盲目没而成绩,让学生制定远期、中期、近期及每天的作息表,在班上找一位同学的竟争对手,每次考试都与他比一比。

② 预习、复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晚自习的后30分钟能预习天所学的内容,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③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考试考一百分考后得一百分,找出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8、学法,学习。

① 各任课老师要学科特点,学生学法大面积教育教学质量。② 优秀生学习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及各班请优秀学生总结演讲。

9、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团队合作精神。① 备课组,集体教研情况。② 跟踪课堂,建议。

③ 作业精心设计,精心批改,督促检查。

2015年5月4日池锝范文网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篇5

郑文琼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回顾小学语文教学在课改进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在此做一小结。便于查清问题、谋求发展。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通过近几年的出题测试,我们发现,学生的“终生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夯的很实,如识字、写字、积累、写作等笔试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汉字夯的较实,应该会写的汉字夯得较实,应该背诵积累的诗文多数都能脱口而出。而且有些学生还积累了丰厚的课外诗词文段。这对学习语文这个“背景学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做下了很好的积奠。近几年的小升初语文成绩呈现上升趋势,学生的基础知识比以往掌握的更加扎实。所学的东西都很朴实,有效的避免了猜题战术和题海战术,许多的教师将学生的读书行为列入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平时教师的辛勤努力重视基础是分不开的。

2、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各学校都将学生的语文口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增强,特别是学生的参与状态、表达欲望、参与表现等非量性心理程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低段出现了“口头强了,笔头弱了”的现象,学生中敢说的多了,不说的少了;说的好的多了,说的差的少了。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势。这正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转变过程,更是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力证。微软用户 第 2 页 2013-04-12

3、学校的语文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各学校很注重“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书香氛围的营造。能比较充分的利用广播、小报、校报、橱窗等一切手段来丰富学校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校里时时受到一种文化熏陶。部分学校出版了学生的个人文集、学校文集、班级文集。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关注知道向关注练习转变,由原来的关注怎样讲向关注怎样学转变,由原来的关注讲什么,怎样讲向关注学什么,怎么学转变。部分教师能把课堂当做学生语文实践的场所;教师讲的少了,学生练的多了;教师问的少了,学生读的多了。把时间、空间、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能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语文实践。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语文教学由原来的讲授法转变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现在正在向诗意语文和情境语文、块状语文、对话语文等高层次迈进。一小部分教师能够自主把握教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三)教学效果的转变:部分教师有了一定的目标意识,而且是由知道目标向练习、经历目标转变。

5、教学的学科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各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检测都有相应的方案,对学生的能力测评也在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对教师的备讲复批考等教学行为都列有明确的要求。许多学校注重了日记的批改、课外阅读的检测、学生能力的测评等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文化底蕴偏低

(一)导读乏力 微软用户 第 3 页 2013-04-12 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中的读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只注重了读但却不能把学生引领进课文的情境中去,而是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读,读的机械,读的低效,读的没有生成,使原本由读者教师、文本进行的三维平等对话变成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机械而又重复的见面。导读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甚明了,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甚明确,对学生的学习态势不甚关注。属于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的模仿。

(二)解读不深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很深入,离开教参就不知所措,没有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课堂上经常出现张家的衣服,李家的?子,王家的鞋的现象,唯独没有自己的对本文的设计,因而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了“这课不会上了”的感叹。深究原因,就是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不能对文本进行阅读上的重组,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的共鸣。

(三)范读困难

在全旗的小学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于三分之二的语文教师范读困难。这些教师读文只能做到正确、流利。还不能对文本用有声语言进行正确的诠释。不能通过范读把学生带进文本中去,让师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

2、教师的管理水平偏低

(一)管理理念落后

不能以人为本,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很好的发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而是认为老师不讲,学生不会者居多。教材也没有真正的从教本转变成学本。部分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不能把学生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造成“学生管一管学一学,不管不学的局面”。

不能树立大语文观,认为讲完教材就算完成任务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微软用户 第 4 页 2013-04-12 在。

不能进行隐性管理,不能发挥管理的激励与调节作用,不能发挥管理的最优化作用。

(二)管理方法落后

课上基本靠“吼”,课下基本靠“瞅”。只是进行原始的时间加汗水的“努力”!许多教师从事学科的管理却从未接触过管理学知识,凭些许效仿的经验和自我的思考进行着“大胆的试验”。

一个管理几十个最不好管理的学生的教师竞然没有管理学常识,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悲哀。

(三)管理效率低下

大部分学校的学科管理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学校应付上级,教师应付学校,学生应付教师。学生的作业够了;教师的教案够了;学生的评价做了;学生的档案袋建了;所有的你想要检查的都有了。教师只是应付的机器,没有教学的自主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业的管理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3、学校的管理理念偏旧

(一)不能减负增效(压担子)

(二)不能施肥浇水(勤考试)

(三)不能人尽其用(计划经济)

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和向学科管理要质量。

(四)不能隐性管理(无目标、不主动)

4、学习培训的内容偏深

三、拟采取的措施: 微软用户 第 5 页 2013-04-12

1、加大信息沟通与学习培训力度

2、加大考试、竞赛与专业引领力度

三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篇6

一、成绩概况

本次试卷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也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学生总数 39人,考试人数

39、优秀人数

13、(90分以上)优秀率 31%平均分 84.7,及格率 100%。

二、主要成绩及成绩取得原因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卷面书写也比较工整。取得这个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在加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经常性的复习抽测作好记录,学过一个单元或者几课后,立即进行测验,并且将测验中出现的错误生字词筛选出来,进行分析,再重新进行听写。重新听写后,再将错误生字筛选出来,再听写。几个来回下来,所有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有生字。另外,经常给学生布臵温习生字词的作业,每次一遍,避免了作业过多,还经常写,也防止学生忘记。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词汇量不够丰富。从“卷面基础知识第三小题选择正确的词语。对“爱护、保护”的用法不清楚”全班在这道题上丢分的有21人,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比较茫然,甚至不知所措,个别学生干脆空着不答。这说明课改以来,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可学生的真正自主识字能力并没有得到加强,课外识字

丰富的词语不仅来自于课堂,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在理解词语上还要下功夫。这点也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当然,也与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有关。

2、修改病句,全班有10个学生没改对。总结原因,平时在句子训练上还是不到位。现有就是反问句的练习,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学生有19人丢分了,不能正确理解反问句实际就是让改成陈述句。这个平时练习得很多,可是学生还是丢分了,觉得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方面还得加强。、不能很好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很多学生选错了。这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范围狭小,平时很少做这类阅读题。此外,还反映出学生不能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体会、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文章内容填空,部分学生明白题但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概括文章的能力差。导致答错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如“让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困境的句子”从写作的角度上去问学生,孩子们就有点不知所措了呀!这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可学生没能理解,所以

不过这对于四年级孩子的确也有点难度。以致于只能得到部分分数。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首先就要为学生夯实基础。

(2)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培养语感。要抓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体会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受到感染熏陶。

(3)继续加强“积累”,要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日对“优美词句”、“成语”、“名、“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强调在广泛课外阅读中的积累。

(4)针对学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比较弱这个地方,采取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在备课中,注意找到那些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不必查字典、词典,通过联系上下文即可理解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这些词语,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可以正确解释某个词语的意思上,还要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说。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词语,让学生写下来。教师再进行全班检查,找出那些在词语理解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

行查漏补缺,力争使人人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这个基本方法。

(5)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词语、发展思维。向学生推举适合他们阅读,和课文紧密联系的图书。注意引导学生写好摘抄笔记。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篇7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效办法, 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客观, 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越来越依赖于统计理论和方法。运用SPSS和Excel等软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与素养之一,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卷分析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 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全面的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 数据录入

本次抽取的样本是初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样本数为50个, 启动Excel, 将50名学生的学号、姓名, 每道题的得分与总分分别录入。再启动SPSS, 进入SPSS的数据编辑器界面。

2.1 定义变量

用鼠标单击数据编辑器下方的Variable View标签, 进入变量命名定义界面, 在Name标题下定义题号为第一至第十题, 总分定义为SUM;在Label标题下注明第一题~第十题以及总分。其中题号与总成绩均定义为Numeric类型, Decimals (小数点后长度) 为0, 其余各项使用默认。

2.2 导入数据

前面介绍用Excel数据录入后保存为 (*.xls) 文件, 依次运行菜单:File>Open>Data在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All Files, 在此选中关联的文件即可, 选中Excel文件, 表格中的第一行作为变量名导入即可, 打开Data Editor窗口, 显示导入的Excel文件内容, 即可进行数据分析。

3 试卷质量分析

3.1 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建立分数段分布直方图

根据录入的数据表, 运行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得到频数表, 然后得到复选框, 导入要建立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项目, 同时运行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Histograms>With normal curve即可得到分数段分布图。如图1所示。

通过学生总成绩的直方图和频数分析表可以看出:这50名学生的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平均分为89.74, 标准差为7.785, 标准差较小且平均分较高, 说明学生的总体水平较好;峰值出现在86-88分, 8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90%, 及优秀率为90%。

Excel是目前常用的办公软件, 在数据处理方面功能较强, 尤其是函数功能对试卷分析帮助很大。笔者在这介绍用Excel处理基本的统计数据分析, 如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等。由于这次试卷是期末试卷, 不是选拔性考试, 根据定量指标的内容, 简单的进行分类:假设试卷满分为100分, 70分以上为及格, 71到85为良好, 86以上为优秀。常用的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利用电子表格Excel中的函数计算每小题的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及标准差步骤比较复杂, 然而利用统计软件SPSS软件比较简单快捷, 具体步骤为: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 将全部变量第一题至第十题、总分全部字段选入Variable (s) 中, 点击Options勾选Mean, Minimum, Maximum, Std-Deviation, Variance, 最后单击OK。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3.2 难度分析

难度 (Difficulty) 是指检测试题的难易程度, 难度系数一般字母P表示, 且0芨P芨1, 其计算公式为:

P:试卷每小题的难度;是学生在该题得分的平均值;S是每小题的满分值。

通过难度的定义可以看出:P值越大, 说明题目越简单;P值越小, 说明题目越难。对于学期期末考试, 一般难度范围在0.3~0.8之间比较恰当。如表3所示:

建立一个数据文件, 主要数据集包括各题的平均值与各题的满分值, 各题的平均值在前面基本描述性分析中已求出。用电子表格Excel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平均值与满分值的比值即难度系数。如表4所示:

而用SPSS具体操作步骤为打开表4, Transform>Compute, 出现Compute Variable对话框, 在Target Variable中输入要计算的难度系数P, 在Numeric Expression中输入P=/S, 即可求出各题的难度系数, 如表5:

通过难度分析得出, 整张试卷所有题目的难度值P都在0.8以上, 即P≧0.7, 都属于较容易的题目。

3.3 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 (Discrimination) 是指测验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在此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使用皮尔曼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即求总分与每个试题得分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 其相关系数就是区分度[3]。区分度的评价如表6所示:

使用SPSS具体分析步骤为: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 在弹出的Bivariate Correlations对话框中选择各个题号和总分进入Variables, 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点击Spearman, 完成后得到了各个题目的区分度。如表7所示。

根据表7中相关性分析可知, 其皮尔森相关系数为每题的区分度, 如表8:

根据区分度评价表与在0.01、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分析, 可得知第五、七、八、九、十题区分度都在0.4以上, 即区分度较好;可得知第三、第六题的区分度在0.3~0.4之间, 区分度良好;而第一题在0.2~0.3之间说明还可以, 但仍有改进的地方;第二题低于0.2说明很差, 这样的题目需淘汰。

3.4 信度分析

信度 (Reliability) 分析在SPSS软件中一般采用科隆巴赫 (Cronbach) α系数表示[4], 反映试卷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量, 表示考试的可靠性指标, 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 其值越大, 信度越高。体操作为:单击Analysis>Scale>Reliability>Analysis, 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题目变量和总分, 进入Items框中, 在Model中选择Alpha模型, 单击Statistics…Reliability>Analysis:Statistics选中, Scale if item deleted得到该试卷的信度系数Alpha=0.702。如表9、表10所示:

*.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分析结果可知, 该试卷的信度系数Alpha=0.702, 可信度算中等偏上, 舍弃第一题、第二题、第四题可信度会有上升, 舍弃其他任何一题可信度都会下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从基本描述统计数据来看, 全班50个人, 无人缺考, 学生的卷面总成绩平均分为89.74, 说明学生总体水平还是挺好的;最高分为满分100, 最低分为69, 标准差为7.785, 标准差比较大, 说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难度上看, 试卷整体难度较小, 第一题 (0.96) 、第三题 (0.96) 、第四题 (0.98) 的难度系数过大, 说明题目太简单, 不适合当前的年级考试, 应该加以修改和巧妙设计再录入题库;从区分度上说, 大部分题目区分度较好, 只有第一题与第二题的设计仍有上升的空间;从信度上分析, 整张试卷的信度系数 (0.702) 属于中等偏上。

4.2 讨论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 这次试卷有些题目确实设计的不是很好, 整体难度也偏低, 但区分度和信度还是较高的, 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 用科学的测量理论对组成试卷的一道道题目进行分析, 取优弃劣, 为教学积累材料, 较差的题目可以经过不断的改进变成优秀题目, 把每次考试的优秀题目积累起来, 形成实用的题库。本次选取的是初一地理的期末试卷分析, 不属于选拔性考试, 所以这些统计指标分析出来只是一个参考。在这些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加上具体的学生情况加以分析, 如:标准差较大, 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有哪些因素影响呢?笔者认为可能与学生的上课听讲认真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复习等情况息息相关。还有难度较低是不是代表没有出题的必要呢?也许出题者最近了解到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 对地理不太感兴趣, 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兴趣。总之, 试卷质量分析不能以一个指标值来下定论, 需要综合多项指标去分析其质量好差。

通过SPSS、Excel等软件得出的指标数据值, 为教师编制试卷与分析试卷提供参考, 促使试卷编制的科学化, 能有效地反映出被试者的真实水平, 也可以对这些具体的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真正促进教学的“因材施教”。

摘要:试卷质量分析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教学水平检测的重要依据。笔者从中学低年级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利用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电子表格软件对试卷质量进行科学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指标主要有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整个试卷的信度分析。这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编制试卷、独立分析试卷的水平, 也为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试卷质量分析,难度,区分度,信度,SPSS与Excel

参考文献

[1]董喆.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试卷质量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5) :100-102.

[2]刘敏钰.运用SPSS、Excel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初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0 (4) :102-105.

[3]刘健智.利用SPSS进行试卷分析的模式探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8, 03:4-8.

初一语文质量分析教学 篇8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更为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巩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提出教师应从课堂主导者变为教学引导者的要求。由此,广大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一、影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原因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推行与普及之下,已不再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新的教学法有如“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等教学法已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未从传统教学思想中转变过来,一方面犹豫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又将课堂全程把控,最终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还是按教师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并未真正发挥主动性。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偏差,致使其认为自主学习即给学生大量时间自

由学习,课堂教学流于形式,难有实效。

除此之外,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依然存在。虽然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改变了教学形式,灌输式教学的实质还没有改变,许多教师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真实体现。同时,初中生因小学知识的功底不一,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有别,在当前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部分教师为方便教学,往往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方案,致使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能力弱、水平低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此等粗糙的教学方式实在难以顾及所有学生,亦有悖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多乐于学习,能够主动与教师互动,师生关系融洽。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实现情感的联系和互动。例如,在学习课文《口技》时,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技表演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口技,体验口技发声的特点,比如,模仿犬吠鸡鸣、狼嚎鸟叫等声音,看谁模仿得最像,组织集体评点,在游戏中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活跃班级氛围,拉近师生间距离,使教学更有成效。

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为目的,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策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获得乐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明教学计划和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践行教学的实施行为,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等”等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互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穿插其中进行适当点拨、指导,组织教学反思和奖励活动,两者交互共促教学效率提升。

3融入生活化教学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教材,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正所谓“生活即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时下初中学生基本都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有着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就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做了些什么,从而感知父母的伟大;再借此展开思索,回想与父母的某次分别时的场景,自己是否也曾望着父母转身离去的背影,而这背影是怎样的,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等等。在这一幕幕亲情的回忆与感召中,让学生带着情愫学习课文,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意,实现教学目标。

4有条件开展分层教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践行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求,改变以往“一刀切”式的教学法,让语文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针对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侧重对文中字词的提问,如“舍”、“志”、“寻”等词的意思是什么;而针对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从诗文内容、线索等方面展开提问;至于学习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从文本的深层含义、作者的情感表达等方面来提问,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保证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广大语文教师要紧跟课改步伐,提取传统教学中的精髓,灵活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实效,充分发挥“育人”职能的最大效用。

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篇9

打开三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同学们,书面占5分,可要好好的写呀。”这段极富提醒意味的亲切话语感动。可以说考生因为这句话,可以使学生懂得认真写就可以多得5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人们天天在念着新课程的理念,但一旦付诸实施时,一切又都是旧思维,老面孔。这份试卷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积累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检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命题人员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设计的亮点部分。

如第二大题的第4小题:让学生修改一段话。就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同音字在一段话中容易出错,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注生活,观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再又如:第7小题:“选词填空”,要求学生给一段话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词语。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准确、更正的理解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作文的设计很巧妙、很有水平,让学生写一则日记,并注意是自己这一学期的日记,书写认真、整洁。这个作文题既锻炼了学生对作文的练习,又温习了对日记的写法,很有创意。做到了紧扣教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既要求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又要求教师除了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外,还特别需要对文本进行再深入、再拓宽的思索、探究,并进行延展性教学,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的自己的想像。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

三、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

我所教学的三年级语文,此次考试:参考人数:61人,总分:5368、5分,平均分88.1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 70 %。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字”部分: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改正错别字”、“拼音写汉字”、(2)“词”部分:如“组词”、“选词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学生出错较多的,如(1)“听读”部分:三年级对这种题型不是很熟悉,教师读,学生听后填空,大部分同学没有完成,5分的题,竟然都得了1分,甚至不得分;(2)“阅读短文”部分:第6题“让学生总结短文的主要内容”得分率只有50%(概括主要内容,是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不太适合三年级学生,有些超范围。)这个题既是对教师教学观念、行为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方法的考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不广、平时得到锻炼机会较少的学生,对这类新题感到相当棘手;(3)阅读短文部分:学生对总结短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得不好,可以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精炼;(4)作文部分:同学们都只顾了写作文,而忽视了日记写法和格式,丢分较多。(有点故意难为学生,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写作文,有些顾不过来。)

1、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接手这么大的班额,加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听读能力欠佳。

本次听读测试,学生大多完成得不好,这和平时教师的引导、指导有关系,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阅读、听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填写序号。

由此我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上一篇:创新社会治理心得体会感想下一篇:2019年建筑业市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