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1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之一

唐友兵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有面临苏共逼债的紧要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中,周总理走基层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同吃住,共劳作,详细询问公社的老党员和公社领导班子的同志关于公社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挤时间走村探巷看望老人和孩子,时时关心教育和妇联工作,亲自体验疾苦中老百姓的生活,避开表面谎言,细心留意每个细节,深入调查研究每个实际问题,在水落石出绝不妄下结论。我们作为新时代下的党员干部更要发扬光大周总理的这种求真务实深入调研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要重实事,讲证据,不要依据片面表象不经深入详实调查而妄下结论。毛主席教导革命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再好看的鞋,穿着舒不舒服,只有穿鞋人自己才会知道,那么各项农村政策运用到农村,只有农民群众自己才知道对他们适合不适合,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要经过实践、调查回访才知道,不是领导干部自己认为好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只有老百姓得实惠、对老百姓有利的方针政策,并且老白姓自己称赞的政策才是好政策。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千万不能不自己认为的“好”强加于老百姓头上,逼着他们说“好”,这是违背群众路线原则的,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是违背唯物主义观原则的,是会遭到人民群众反对的,是要被推翻的理论。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各,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2

一、善谋划, 推进创建工作

创新观念, 增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系统性。工区党总支开好务虚会, 从自身实际出发, 结合工区长远发展目标, 积极谋划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体工作, 理思路、建机制、抓管理、促落实, 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地靠实。坚持以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生产、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重点, 通过搭平台、抓主题、建载体, 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服务主体, 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党的纪律建设;创新服务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深入开展“三基”工作和党群共建活动;强化制度建设, 严格组织生活, 建立和完善服务员工、联系群众的各种制度;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理论学习和班子建设, 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方法, 增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针对性。我们制定了“党员测评制”, 把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业绩指标归类为5个方面, 细化为36条细则, 各支部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员承诺星级测评活动, 贴近了党员的岗位实际, 并自觉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党员干部通过测评, 对标、对照自己在业务素质和工作业绩方面的各项表现, 能够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推进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他们在各项“急、难、险、重”的工作中, 扛责任、挑重担、亮身份、树形象, 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取得了实效, 又推进了工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创新机制, 增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有效性。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完善两级班子“一岗双责”机制, 实现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一体化管理。二是创新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总支会、支委会, 研究当前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情况, 特别是对于出现的问题和运行过程中的动态, 及时做好督查和引导工作。三是创新运行机制。做到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评价, 做到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有形有效地为经营管理服务、为工区发展服务。

二、搭平台, 服务员工群众

搭建联系员工群众的沟通平台。平台一, 工区班子成员每星期到班站的次数不少于三次, 在每周一的工区班子会上汇报到班站的工作开展情况。平台二, 党总支每半年、党支部每季度开展员工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活动, 既可以是座谈, 也可以是不记名问卷, 征集的建议汇总后及时答复。平台三, 落实“五必到、五必访”和“送温暖”活动, 及时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 送去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凝心聚力, 稳定员工队伍。

搭建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互动平台。平台一, 组织开展原油上产、设备保养、达标创优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劳动竞赛, 奖励成绩突出者, 员工不仅要落实好岗位责任制, 还要在把工作做好做优上想办法。平台二, 利用好每年召开的职代会, 充分征求员工在生产经营上的建议, 既保证政策的科学严肃, 又能实现考核的公平合理。平台三, 积极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 不论是员工自己发明创造还是引进吸收的新技术、新工艺, 都积极给予支持帮助, 促进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工作的开展。

搭建员工快速成长的发展平台。平台一, 青年员工充分轮岗实习, 尤其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基层各岗位轮岗后, 再安排到机关相应的技术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 在一定程度上压担子、交任务, 既能发现不足又能锻炼能力。平台二, 组织开展技术分析比赛, 既可以是油水井分析, 也可以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建议, 种类不限、篇幅不限, 在交流、讨论中互相提高。平台三, 在一对一以技术培养为主的师带徒模式的基础上, 拓宽培养渠道, 对重点培养对象建立班站领导和工区领导联系机制, 在思想境界、为人处世、发展方向等方面给予正面引导, 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抓主题, 服务原油生产

抓产量不放松。工区党总支围绕原油生产这个中心任务, 培养全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增强员工的产量敏感性, 同时将产量指标层层下达, 压力层层传递, 使员工不断抓好原油生产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地质分析数据要准, 地质技术人员每天紧盯油水井动态数据, 每季度进行油井工况分析, 对产量波动大的井及时制定对策。生产解决问题要快, 生产事项排表运行, 每旬落实进度;生产问题写在白板上, 每天逐项解决。一线落实工作要细, 强化油水井日常管理, 取全、取准各项数据资料, 落实好加药、巡检等生产制度。

抓安全不懈怠。党总支时刻强调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员工必须要时刻紧绷安全弦, 加强HSE文化阵地建设, 通过安全经验分享、事故案例分析、征集安全生产格言、设立班站安全园地等方式, 引导和规范员工日常的安全行为。设备必须要保证良好状态, 无论是运行还是例行保养, 处处用“显微镜”查隐患, 用“放大镜”看问题, 做到检查与复查同步, 复查与整改并行。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 注重思想的“软”和制度的“硬”相结合, 强调在考核的同时要指出不遵守制度的后果, 让员工在思想上真正能够有认同而不是被动接受, 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抓稳定不停步。用心做群众工作,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群众有困难要帮、有疙瘩要解、有矛盾要化, 讲实情、说实话、办实事, 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和放心人。用纪律强化廉洁自律工作, 从落实好支部、党员学习制度入手, 严明党的纪律和企业制度, 用案例加强警示, 以信息公开透明强化责任的落实。用法制抓综合治理工作, 改变以往强干蛮干的做法, 要学法、更要会用法, 依法维权, 特别是在工农纠纷的处理上要做到有理有据, 在解决生产问题上赢得主动权。

四、建载体, 服务党员队伍

开展党员“三创三无”活动。党员要努力在工作上创优, 运用所掌握的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完成任务多于群众;在岗位上创标, 以身作则, 进一步提高岗位的工作标准, 树立标杆模范, 实现工作质量优于群众;在技术上创效, 围绕生产、安全、经营等工作勤于实践, 勇于创新创效, 实现技术水平高于群众。以党员的“三创”行动带动周围的群众实现无违纪、无违章、无事故。

开展“四好”班子测评活动。工区两级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 狠抓思想建设, 增强政治引领力;落实责任, 创造优良的工作业绩, 增强推动发展力;把握正确方向,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增强改革创新力;讲求团结协作, 维护和谐稳定, 增强凝聚保障力。按照建设标准, 我们每季度对班站的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基础工作检查情况、民意测评打分情况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等四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判, 班子和成员不能偏科, 有问题随时指出, 开展沟通谈话, 强化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党员任区“双包双带”活动。以党建“三联”示范点工作制度为基础, 实行支部包片、党员包点, 形成以片带点、以点保片的格局, 在执行中推行“一包三定”, 对点和片按照班站、单井实际情况实行专人承包, 在现场、安全、综治等方面定任务、定标准、定奖罚, 在落实责任的同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深入基层调研 倾听群众呼声 篇3

1984年9月3日至4日,时任省委书记林若同志,在中共肇庆地委副书记唐广安、副专员吴家仿的陪同下来到封开县检查工作,作为县委书记的我,全程陪同他这次视察。在两天的视察过程中,有几件事令我十分感动,至今难忘。一是罗董公社五星大队在边远山区建了砂仁场,林若同志要了解砂仁生产情况,在罗董公社书记和五星大队部书记的陪同下,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走到该大队的砂仁生产基地。在砂仁加工厂现场,他详细地了解砂仁加工情况。林若同志深入边远山区现场调研砂仁生产情况的作风让大家深受教育。二是实地考察当年封开县最大的水电站——白垢水电站。白垢水电站地处西江支流的贺江,当时在贺江建有一座广东省最大、跨度最长的橡胶坝,电站总装机2台,每台一万千瓦。第一台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国内生产的试验机组,刚投产发电两个月,试运行情况良好。当时,林若同志要留宿在电站招待所,还要向电站负责人深入了解电站有关情况。电站招待所设备简陋,但林若同志却住下,而且非常高兴,这让大家十分感动。三是9月4日下午,林若同志视察了封开县林化厂,接着在林化厂招待所会议室听取厂领导和封开县委的工作汇报。当时县城突然停电,在很闷热的情况下,林若同志仍坚持听完县委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大家对他这种既艰苦朴素又体恤民情的好作风感动不已。四是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和省长刘田夫于1982年5月视察封开时,曾赞扬过封开“这边风景独好”。这次,林若同志也到了有“广东张家界”之称的封开千层风景区参观。他对景区内耸立着造型各异、“垂壁千层,雄伟险峻”的数十座页岩山峰十分赞赏,并与三位地委领导在景区内合影留念。

连续五天在一个县深入调研

1984年9月,林若同志在在封开县考察时曾留下一个遗憾。因当时林区公路被倒下的一棵大树挡住去路,进不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未能如愿地登上这个北回归线上的“绿洲”。1986年3月,我调入省直单位工作,林若同志曾多次与我谈及这个遗憾,并表示一定要安排时间去一次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走一走,看一看。

1999年3月中旬,林若同志约我和邓星枢(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陪他前往封开县考察,第一个目的地就是登黑石顶。3月18日,我们从封开县城驱车直抵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当年,林若同志已76岁高龄,我建议他乘车到半山腰原保护区旧址就可以了,不必徒步爬到山顶。可是,他不同意,一定要登上观景平台瞭望保护区的全貌。经过约一小时的攀登,林老终于登上了观景台。他亲眼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6.27万亩的原始次生林长得葱绿苍翠,生机勃勃,他非常高兴,称赞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真不愧为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他当场表示,返回广州后要题写一幅“北回归线绿洲”的条幅赠送给保护区留念。在黑石顶观景台上,林若同志还与我们合影,让我们留下了今天的一个十分珍贵的记忆。

15年前,林若同志曾视察过的白垢水电站,后来已扩建为3万千瓦的水电站,同时,该县又与肇庆地区在贺江合建了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都平电站和4万千瓦的江口电站,3个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他觉得很不简单,要到现场考察。贺江是西江的一级支流,从北到南流经封开县115公里,沿江开发了民华、都平、白垢、江口等四个梯级电站。3月19日,林若同志安排了一天时间,分别考察了扩建后的白垢电站和新建的都平电站、江口电站。考察后,他称赞封开县在贺江上能建成四个梯级电站很了不起,认为这是贺江上的明珠。于是他为白垢、都平、江口电站题写了“贺江明珠”的留念条幅,表达他对开发贺江的赞许。

林若同志对封开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很感兴趣。在这次考察期间,他深入县博物馆和黄岩洞陈列馆视察,参观了两馆的全部展品。之后,林若同志深情地题写了“岭南古郡封州”的条幅送给县博物馆留念。

林若同志这次在封开考察共5天。他说,这是他到一个县调研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破了他在省领导岗位上的记录,让他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县的历史和现状,很值得。

到深山调查老区破危学校

2001年4月6日,省老促会召开第五届第一次理事大会,林若同志当选为理事长。上任后,林若同志强调省老促会要深入革命老区调查研究,了解老区的现状与问题,帮助老区多办实事、好事,促进老区经济发展。调查发现,我省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十分落后,老区的破危小学随处可见,于是,他提出要把改造老区破危小学列为新一届老促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密切配合教育部门用两、三年时间打好这场硬仗。

在改造老区破危小学期间,我曾三次陪同林若同志,深入肇庆、韶关、清远等地的老区破危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陪他到怀集县诗洞镇云田小学的那次调查。

云田村地处怀集、封开、德庆三地交界的深山中,距离诗洞镇政府所在地24公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是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的游击根据地。解放后,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中的云田小学缺钱维修,校舍已全部残旧破危得不能使用,学校只好暂时搬至村中的植氏宗祠上课。2002年5月28日,林若同志参加完中共广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后,第一时间赶到云田小学调研。他在怀集县委副书记钱卓先的陪同下,从诗洞镇到云田村24公里的山区公路上汽车足足跑了一个半小时,到了23公里处,林若同志的工作用车就被这条“排骨”公路震坏,走不动了。他只好下车与陪同人员一起步行到云田小学的破危校舍视察,并进入植氏祠堂的临时教室看望正在上课的师生。

由于山高路远,云田村村委会没有安装电话,带有手机的陪同人员因收不到讯号无法与远在县城的县委车队联系,坏了的工作用车未能及时修复。林若同志在云田小学调研结束回程时,只好挤上本来就坐满人的县教育局的面包车。在镇政府午餐后,林若同志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诗洞镇南平小学、实源小学和永固镇中心小学校舍的破危情况,下午5时才坐教育局的面包车返回县城。直到晚上,林若同志的工作用车才经怀集县委派人修理好开回县城。

在云田小学考察时,林若同志已是78岁高龄。但他十分关心老区的基础教育,不辞辛劳地深入到深山中的老区小学调研。这种为民办实事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十分敬佩,也让老区人民们永远铭记。

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研活动总结 篇4

为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与教师们的交流,学校领导到年级组,下去了解情况、掌握教师及班级的各种信息,主动且及时帮助解决教师们遇到的问题,据统计,从而也使校领导掌握了教学一线的一手资料,能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得到了老师们的拥护和好评。目前,征求到的四个方面11条意见和建议,已整改到位的意见有4条,正在着手整改的有7条。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5

我县是一个小县,载体功能弱,财政供给能力不强,历史欠账多,群体性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突显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信访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再靠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在我县依法信访工作全面开展后,县委、县政府对信访工作非常重视,把信访工作摆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依法信访工作。初步形成了行政机关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和群众依法有序上访的信访工作新局

面。但面临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仍不断出现一些的新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客观上造成了信访量的攀升。为更好的做好我县信访工作,为我县经济大发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我办通过开座谈会和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的方法,对我县目前依法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依法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开展依法信访工作以来,我县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建立依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责任单位共同接待处理信访问题;二是总结工作经验,抓住六个关键环节,坚持依法排查、依法认定、依法分流、依法处理、依法”三查”、依法结案,形成的依法有序的信访案件处理程序;三是坚持信访问题”一案三查”,一查造成群众集体越级、重复上访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的责任,即查发案责任、执法处理责

任和稳定责任,三查上访人员在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严肃追究信访责任,保证信访问题依法处理;四是加强执法部门对信访问题的性质和责任单位依法认定,保证信访问题得到切实落实。通过这些措施,我县信访工作在实践中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树立了大信访观念,由信访办一家接待的小信访向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共同负责的大信访格局转变。二是提高责任意识,由信访办被动接待分转处理向全面落实责任制、包案处理转变。三是强化法制观念,由信访单一渠道思想疏导向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多渠道合理分流、依法处理转变。四是树立维权意识,由被动接待来信来访向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转变。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信访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我县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和县城面貌大改善过程中,必然要引发新的矛盾,相对而言,县财政收入相对较少,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居

民文化层次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情况,极易引发信访活动的发生,因此,信访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我县依法信访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县依法信访工作时间不长,依法信访机制还不是很健全,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领导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不重视信访工作,依法信访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给信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个别信访问题责任主体、执法主体不明确,形成相互推诿扯皮,信访问题不能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造成处理不力,监督不力;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或执法不公,不能依法行政,使问题不能合理合法处理到位,造成群众心理上不平衡,导致上访;

(四)对非正常上访缺少有力的控

制措施,一部分群众不能依法有序上访,出现无理缠访、行为过激的情况,给政府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五)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中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依法信访认识不清,缺乏责任心,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得不到落实,各项制度行同虚设,依法信访工作开展效果不好,以致影响全县的信访工作;

(二)对信访问题的依法认定工作不到位,一些信访问题找不到责任单位或执法主体,得不到及时处理;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执法人员对本职工作业务不熟、政策不精,执法不严,工作中我行我素,做事情做决策独断专行,甚至以言代法,以权代法,造成上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纰

漏,对群众不负责任;

(四)群众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当遇到信访问题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而是采取非法聚集、围堵政府等方式进行上访。

(五)依法信访工作的开展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出台,前后衔接不上,措施不到位,对群众出现过激行为、无理缠访不能有效控制;

(六)由于改革发展的步伐较快,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有些问题产生后,无政策法律依据,导致矛盾激化,不断升级,产生群众越级上访。

四、对今后依法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6

该院乡镇检察室深入农村,在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对辖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调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海棠湾、崖城检察室自2010年12月至今,共形成有价值的专题调研报告15篇,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4篇。2011年4月,海棠湾检察室对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赌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向海棠湾工委、管委会提出对策建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4月13日,三亚市委常委、海棠湾工委书记岳进阅读调研报告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调查报告很好!要坚决打击、取缔。近几天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属地管理,村(居)委会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委要打击保护伞,公安部门要抓设赌老板。要形成合力,坚持长效打击。检察院要依法监督。”根据海棠湾检察室的工作调研,海棠湾工委研究制定了《海棠湾组织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5月5日,海棠湾工委、镇委组织召开“2011年度海棠湾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打开了海棠湾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序幕。

全力维护农民和村集体利益,有效开展民事督促起诉工作

对于辖区内涉及国有资产不当流失或者集体财产受到非法侵蚀,而国有资产的实际占有者、使用者或者集体财产的管理者疏于管理设置放任不管,怠于行使诉权的,该院派驻乡镇检察室充分发挥民事督促起诉职能作用,按照市院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线索的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收集调取土地承包合同、与镇村两级干部及承包人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当事人谈判、监督乡镇政府加强管理、提起民事督促起诉等方式有效开展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共协助院民行科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7宗。崖城检察室发现崖城镇北岭村委会有三件长年拖欠村集体土地承包款的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线索后,及时将线索移送给本院民行科,并协助民行科通过查阅合同、收款票据文书等方式多次走访,深入北岭村进行全面调查。崖城检察室也针对相关类似问题,向村委会干部以及村小组长详细的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多次指导其整理合同等相关证据材料,并及时将村委会提交的情况说明、合同书等材料移送本院民行检察科处理,解决了2067亩土地承包中的租金拖欠问题,维护了村集体利益。

加强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教育,为大学生村官注射“防腐剂”,夯实廉洁上岗的基础

该院乡镇检察室注重结合农村基层实际,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因势利导,以案释法,结合近两年查办的“村官”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海棠湾、崖城检察室分别组织辖区干部及各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现场旁听辖区内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庭审过程,使他们感同身受,深切感受到侵农、害农、坑农事件的严重危害性以及犯罪行为给个人、家庭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强核心工程”建设,该院海棠湾、崖城检察室抓住年轻人“白纸一张”的有利时机,分别会同两镇政府、纪委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给走向社会的新聘大学生村官注射了一支“防腐剂”。检察官们结合新上任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有活力、有激情,但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的特点,以涉农职务犯罪为主线,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从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村官职务犯罪的主体、种类、手段、特点、危害、发案原因、犯罪成本以及犯罪预防等多个方面,旁征博引,深入

浅出地阐述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相关知识、该市当前村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以及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必要性,教育他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加强自律意识,慎独慎微慎交友,远离贪腐,真正做好农民群众的带头人、领路人。丰富的知识、生动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些大学生村官们,也赢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这个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警示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村官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加强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大学生村官们纷纷表态,检察官就是他们成长路上“敲警钟的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保持清醒、不迷失,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把握住自己,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廉洁行事,做到让组织信任,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一位大学生村官说:“检察官讲的一个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村的前任班子身上,我觉得非常震撼,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自己成为以后的案例。”

该院乡镇检察室还积极配合市院在全市两区六镇开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巡回讲座,采取座谈会和巡回警示教育讲座等方式先后深入辖区乡镇、农场进行法制宣传。特别是及时对辖区内涉农职务犯罪案例进行有的放矢的警示、宣传,达到办理一案、宣传一片、教育一片、治理一片的效果。2010年12月以来,两个检察室共开展法制宣传26次,发放有关宣传材料1994份,受教育群众1056人。

以维护农村治安和谐稳定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走访崖城冬季瓜菜市场。2010年12月,针对崖城冬季瓜菜交易繁忙的时节,崖城检察室对崖城镇瓜菜市场的农户和收购商们开展了冬季瓜菜市场交易安全感及对检察工作满意度的走访调查。崖城检察室干警们通过与瓜菜种植农户及收购商交谈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崖城今冬瓜菜的行情、是否存在菜霸欺行霸市的现象,向他们宣传了三亚市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工作职能及瓜菜交易相关法律知识,广泛征求群众对崖城瓜菜市场交易安全感、检察工作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询问了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公正执法的情况,告知了群众在瓜菜交易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了崖城镇冬季瓜菜市场的稳定。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7

会上, 河东分局党组书记陈向前同志代表分局党组向市委督导组和市局领导汇报了分局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中特别强调, 河东分局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既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局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任务, 又要结合工商实际, 灵活安排各环节的工作, 坚持活动和工作两不误。同时, 恳请督导组加强对河东分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监督指导和帮助支持,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大王庄工商所所长王仁里结合本所开展教育活动以来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亮点工作进行了汇报。

听取汇报后, 宋爱新组长对工商河东分局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大王庄所“服务零距离、流程零障碍、质量零差错、企业零投诉”的目标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 整个工商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行动快, 组织有力, 方案具体全面, 既落实了市委要求和规定动作, 又创新性安排了自选动作, 体现了工商特色。同时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 市局党组对教育活动的高度重视、决策正确。工商系统开展的教育活动“接地气”, 上下联动, 是全市唯一一家结合本系统实际, 创新活动模式的单位, 按照市局、分局、科、基层所 (执法局) 分批次进行, 效果显著。第二, 开门搞活动, 不搞形式主义。河东分局按照安排, 结合自身情况, 自选动作, 开门搞活动, 面向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 真正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 并且边听取边整改, 非常有实效。第三, 分局领导敢于担当。河东分局开展的教育活动严格、严密、精细, 这和分局领导班子的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使命感是分不开的, 通过新领导班子的努力, 河东工商的形象大大提升。她希望, 在市局党组的示范带动下, 分局、所 (执法局) 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扎实搞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市场稳定做出贡献。

市局第三督导组组长苏德芬对市委第二督导组莅临大王庄工商所指导工作表示感谢。她表示, 市委督导组这种接地气、近距离的莅临基层一线进行调研、指导, 使干部们精神振奋, 干事创业的士气倍增。并代表市局、分局党组表态, 一定自始至终, 按照中央、市委要求, 跟好市委教育活动的每一个节点, 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不走过场。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8

摘 要: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校对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仍存在着有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建设不够、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和覆盖面不够等问题。高校应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等,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学风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氛围。

一、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日臻提高,实践教学基地越来越多,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发展不均衡,在课程实践教学设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些许问题。

1.有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间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大相径庭,有些课程实践教学缺位,学生课程学习仅局限于书本,书本之外没有实践环节进行巩固、充实、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有些课程虽然实践教学设计内容丰富,相应的实践设备配套齐全,但学生实践过程看得多做得少,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实验设备成为摆设,实验室利用率低,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资源浪费;有些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建设进度远远跟不上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较多,不能同课堂教学内容接轨,阻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左铁镛院士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论坛上指出:“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主要是认识不到位,导致实验室队伍积极性不高。直至现在,实验室工作人员仍被列为教辅队伍。什么叫教辅?那就不是教师,是辅助人员。既然教师都不是,他怎么能够有地位呢?实验室怎么会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地位较低,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深入。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建设不够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增强学习针对性。当前,各高校不断加强同校外企业、社会机构、政府机关等的联系,广泛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搭建平台,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挂牌落地很多,真正发挥作用的较少。受限于安全、时间短等,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多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实践成为各院系完成实践教学要求、应付上级考核任务的手段,目标歪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建设、利用不够,不少校外实践基地停留在挂牌阶段,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功能仅停留在一纸协议上,没有深入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在服务学生实践发展上的价值功能。

3.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和覆盖面不够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集人文、社会、地理、资源于一体,其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强化实践教学的有力抓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日渐丰富,宽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和覆盖面不高的问题。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但受限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平台不够,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宣传、氛围营造不够,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较少等原因,仍无法满足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高校教师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协同校外资源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力度不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推动高校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措施

实践教学同高校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关系密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的过程,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对加强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大有裨益。高校应结合实际,在做好、做精现有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举措,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确保实践教学各项举措掷地有声,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推动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构建突出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载体,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学习的成效。高校要立足各专业实际,贴近社会需求,建立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衔接紧密、体系完备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优势实践课程群。同时,依托各专业,不断强化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提高实验室师资力量,打造同专业相适应、亮点突出、功能完备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越的软硬件环境,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实验室的开放使用与功能发挥,制订课堂教学实践、课外实验室实践管理办法,强化实验室日常管理,确保实验室不仅在规定的教学时间使用,也要注重课余时间的预约开放,鼓励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切实发挥实验室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

高校应通过制订教师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实践锻炼实施意见等途径,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贴近专业,走进校外企业、社会机构、政府机关等社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主动同社会实际接轨,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深刻把握专业知识在社会的实际应用状况、社会发展难题等,更好地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高校要主动加强同社会单位的联系,深化双方合作,积极推动在社会机构建立研发中心和实践教学中心,协同社会资源,努力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应广泛邀请国内外高校知名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学科前沿动态,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开阔教师的思路与视野;要大力推动科研工作,支持教师围绕研究领域组建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协同创新,凝聚科研特色优势等,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应始终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积极推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功能开发,使之成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主阵地,广泛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应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线进行实践,真刀真枪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效接轨,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掌握度、运用度;聘任校外实践基地技术人员担任讲师,邀请技术人员定期走进课堂,围绕实际应用知识、发展问题等进行讲学,通过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不断拓展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内容,密切联系,深化合作,积极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比较优势,切实增强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

4.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深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高校应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练结合”,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场所、有队伍、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推动实践教学深入。应积极鼓励教师担任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引导教师把自身科研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应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学金,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场所,便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应用。贴近专业,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努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和覆盖面。应注重协同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持,把社会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题目,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内容;积极争取设立社会专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形式和做法,着力构建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麟,等.关于本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23):124-126.

[2]崔源,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多维审视”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循聪(1981- ),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山东理工大学讲师,从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学风建设等研究。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9

(白鹿中学:韦玄)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文化资源,调动广大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白鹿中学深入进行校园走廊文化建设,展示师生风采。走廊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白鹿中学领导的重视。学校教科室以加强走廊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各种主题的走廊文化建设活动。

据悉,该活动从2011年2月份开始至今,已历时一年,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学校共设置24块统一规格的展板,让学生们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展示其在该学科领域遇到的学习问题。展板的内容除了涉及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外,还有美术、书法等特色内容。各年级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在教师指导下,用手抄报的形式,自主设计展板。截止目前,初

二、初三年级共设计走廊文化展板11期,初一年级设计展板5期。学校教科室每月组织学生会学习部对走廊文化进行检查,评选优秀展板。同时,各班组织班级干部代表和部分同学对各学科展板建设进行观摩,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学习经验,提高自我。学生们根据各学科实际把自己的远期目标和近期打算都张贴在走廊文化的黑板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又多了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比学赶帮,开动脑筋,教学楼的走廊俨然成了温馨的学习家园。整个学校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深入基层感受基层123 篇10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根据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被抽调为第三批下基层干部,于11月份驻村开展工作。不知不觉,投身“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已有几天,作为驻村工作组的成员,驻村入户走访工作紧张、忙碌。闲下来时突然问自己:辛苦吗?是的,与安逸的机关工作相比,的确很苦、很累。然而扪心自问、静心思量,作为年轻干部,到群众中获取“真经”的机会和过程,又觉苦中含甜、累中有乐。

每天,我们都要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在一位村民家中,当谈到农民粮食直补时,他高兴的说:“种了一辈子的田,交公粮交了不少,后来负担越来越重,种田亏本,公粮不交又不行,不然的话要捉人,真没想到如今政府竟取消了交公粮,还给我们补钱,在原先,这事想都不敢想呀,党和政府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是的,我们要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因为有“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这样的活动,才让我们有机会真正接触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村社、农户,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做好群众的“调研员”、“宣传员”、“办事员”、“调解员”“服务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

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让老百姓得实惠。

在村委会,乡财政所的干部正在为农户发放良种补贴,看到农户拿着自家的明白册高兴的笑了,一位村民对我们说:“真没想到,现在种地不要钱,而且还给补助,感谢政府、感谢党!”从这些感激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农民已经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我们想他们以后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从农户的乐中,我们也不由的感到快乐。这份乐来自于与村民打成一片时的欢畅交流和无限信任。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设身处地的与他们沟通,就很容易在情感上被他们接受。同样,村民也把我们看作知心朋友和亲人,敞开心扉,将家里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如实向工作组娓娓道来。在这个双向互动、增进感情的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还很艰辛,只有沉下身子,了解农民所需、所盼,才能无愧他们的信任和期许。

深入基层调研着力 篇11

江苏常熟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的沙家浜水乡,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约3平方公里。蒋巷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中异军突起,无数的荣誉和称号被加冕在这个曾经是“穷山恶水”的小村庄。曾经贫瘠的村落在支部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建设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在“农业起家”上突破

上世纪60年代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低洼地,“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堵围墙茅草房,树皮草根拌青糠”是当年蒋巷村的真实写照。1966年,常德盛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提出“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口号,带领全体村民开始实施规模宏大、持之以恒的治水改土工程。这一工程将1700亩低洼田填高了1米多,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通过放养绿萍增加田土肥力、合理密植等措施,粮食亩产稳居苏州地区前列。直到今天,蒋巷村仍是全省人均向国家出售粮食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近年来,他们又实施“储粮于田”的沃土工程,对全村农田进行彻底改造,按生产需要调整布局,建成了连片近千亩优质生态粮食生产基地,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生态化种植,现代农业形成规模。

2、在“工业发家”上拓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蒋巷村村民自筹资金,自寻门路,发展建材加工业。10年后,蒋巷村在滩涂荒地上建成了江苏省最大的钢结构件生产基地常盛企业集团。现在,常盛集团生产的轻、重钢构件和轻质建材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元,工业产值在90%以上,蒋巷工业在逐年上台阶。全村186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6万元。目前,蒋巷村已形成“四园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即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常盛工业园、村民蔬菜园和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蒋巷村30年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产值从1978年的56.82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2亿元,全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93万元。

3、在“旅游旺家”上提升

农业起家,蒋巷村解决了温饱之忧;工业发家,创造了富裕生活。如今,蒋巷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生态旅游,正如党委书记常德盛说“蒋巷村还要靠旅游旺家”。目前,蒋巷村集农家观光、展览、餐饮、度假、游乐于一体,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不断引起和满足都市人的“田园情结”,已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蒋巷村充分发挥现有的农业生态化、产品绿色化和循环经济生态链等优势资源,以观光、购物、餐饮、培训、度假、游乐为主导发展旅游产业,把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到旅游观光农业的新高度,“蒋巷村”已成为一个旅游品牌,生态旅游正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经验

蒋巷村先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以农哺工,在工业经济发展后又以工业反哺农业,进而加强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开拓了生态旅游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互动并进,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形成了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

1、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

蒋巷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手抓农业高产高效,一手抓工业繁荣发家,实现了工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的良好态势。蒋巷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都始终牢记“生产发展”这个关键词。从农业起家到工业发家再到旅游旺家,始终围绕“生产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

2、认准“无工不富”,积极发展工业

正如蒋巷村所总结之经验,“无工不富,必经此路”,蒋巷村的龙头企业江苏常盛集团是江苏省内集设计、生产、运输、建筑安装于一体的最大的钢结构企业之一,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轻、重钢结构及轻质建材企业,集团下设四家股份制企业,产品门类多,工程遍布大江南北,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业务量和利税总额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集团的壮大为蒋巷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福利事业同时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随着“蒋巷村”旅游品牌的日益响亮,必然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常盛”品牌,也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注入到“常盛”集团的日常生产中去,推动该村工业的再次腾飞,最终实现工业、农业、旅游业协调共进的目标。工业经济无疑使蒋巷村由以前的基本无工业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3、积极探索新兴产业

蒋巷村沿着“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思路,依托蒋巷村这个明星村、生态村,力打生态牌,推出特色旅游业;建设了“四园一基地”,形成独具水乡特色、蒋巷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将科学、自然、人文交集的环境特点,产业、休闲居住相宜的生活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结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建成周边城市后花园和度假胜地,发展了乡村生态观光的旅游产业,近几年来,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累计接待超过50万人次。

三、相关启示

经这次实地调研,我们进一步强化认识,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第一,其次生活宽裕,再到乡村文明,民主管理”,始终要把生产发展放到首要位置。生产发展是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我省大部分农村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凸显。学习借鉴江苏蒋巷村的典型经验,强化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要把发展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推进以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和培育以农村社会化服务为主第三产业作为“生产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支撑和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甘肃省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同时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特殊的区位条件使甘肃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不同地区因光能、热量、风力以及大气成分等资源条件的分布结构不同,这种基础性的自然条件差异使得甘肃农业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各地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我省部分农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如马铃薯、制种业、中药材、啤酒大麦种植面积等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羔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位居全国前五位,优质小杂粮、林果等品种也具有区域性的优势等,依托特有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甘肃特色农业。

2、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甘肃省“十五”以来新兴主导产业之一。今后应通过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同时,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生产,增加地方税收;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承担了农民的收入风险,在稳定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开展制种、马铃薯产品,浓缩果汁,脱水菜、肉类等产品的加工,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开发终端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3、培育以服务农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

上一篇: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下一篇:青年主题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