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精选8篇)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篇1

BUSINESS.SOHU.COM 2004年7月16日15:49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十九世纪初,……开始签发庄票,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起着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随着该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如仁和保险、济和保险、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

◆ 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至此,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1882年前后,先前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荆门煤铁矿、长乐铜矿及鹤峰铜矿等十几种刚上市不久的矿业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很快超过其面值。

◆ 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后来又有几家这样的公司相继设立。

◆ 1882年9月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它的设立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中国自设证券交易所的权舆。

◆ 1883年10月,中国……爆发倒账金融风潮。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

◆ 1891年,……联络同业,组织上海证券掮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 1897年5月,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率先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公债制度……

◆ 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酝酿改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并于次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该所采取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证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会员即扩充为100人,其中西商会员87名,华商会员13名。1909年,该所迁址至上海外滩1号。

◆ 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使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中国股票市场自此进入低谷。

◆ 1904年,梁启超提出组织“股份懋迁公司”(即证券交易所)的倡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迅速突破“茶会”和“公会”的松散市场形式,步入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时代。证券交易形式也由现期交易的单一形式,发展为现期、定期和便期等多种交易形式。

◆ 1921年,“信交风潮”的爆发,使产业证券市场再次跌入低谷,公债市场取而代之,后来居上。

◆ 1921年春,通泰盐垦五公司委托上海24家银行和钱业组成的银行团,发行年息八厘的公司债券500万元,首开中国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先河。

◆ 1914年秋,经当时的农商部批准,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公会时期”。公会在会址内附设有证券交易市场,对交易时间和不同证券的交易佣金都作了具体规定。

◆ 1914年,实业家张謇担任农商部长,对设立证券交易所更是积极推动,并于当年年底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所法》,中国证券交易所开始进入筹建时期。

◆ 1918年6月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成为中国自己开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 1918年底,日商也乘机利用治外法权,于抢先在上海设立取引所(即交易所),此举对华商刺激很大。

◆ 1919年9月,上海交易所修订章程,正式定名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920年7月1日正式开业。

◆ 1920年11月,上海股票商业公会经农商部批准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翌年5月20日正式开业。北京、上海两地三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时代。

◆ 1921年,“信交风潮”再此爆发,盛极一时的股票市场遭受重挫,从此再次跌入低谷,转入低潮。

◆ 1924年8月,京、沪两地证券交易所发生“二四公债**”……

◆ 1926年12月,京、沪两地证券交易所发生“二六公债**”。

◆ 1929年10月,……重新颁布了较完整的《交易所法》,并于同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公司法》,重点规范股份有限公司。

◆ 1933年4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证券部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1934年,……新建了著名的“上海证券大楼”。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设备最完备、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此时改称北平证券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所歇业。

◆ 1939年2月,……公布非常时期公债停止还本付息,公债交易一落千丈,彻底停顿。

◆ 1937年12月,西商上海众业公所复业。

◆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孤岛”消失,西商上海众业公所关闭,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 1946年9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南京国民党政府后期恶性通货膨胀,投机利润愈大。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恶性通货膨胀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

◆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政治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 1955年,……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

◆ 1992年元月,“股票认购证”向市民公开发售。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发行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 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市特种股票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张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

◆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 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

◆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

◆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 余点。

◆ 1992年,新中国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2年认股权证,这是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年鉴·19 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大陆第一本证券年鉴。

◆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亚运村的建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

◆ 1993年4月22日,经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令第112号,《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 1993年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 1993年5月5日,我国首部期货市场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

◆ 1993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决定,STAQ和NET两系统的法人股交易市场进行整顿,暂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

◆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正式向各会员公司和国内外新闻媒介发布,这是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界标”。

◆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共分8章,分别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规定。

◆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 1993年9月30日,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

◆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史称“327**”。

◆ 1995年4月3日,深交所公布成份股名单。

◆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两部金融大法分别于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一律不准会员开新仓,由交易场所组织会员协议平仓。

◆ 1995年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引发“5.18”行情。

◆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 1995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首家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重视。上交所于当日发布公告,长虹股票停牌。

◆ 199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目标: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和股票继续实行总量的规模管理;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2000年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 1996年4月9日,上交所今日起效法国际惯例,将现在挂牌的上市公司按其经营性质分为工业、商业、地产、公用事业和其他五类。此举有助于投资者了解有关公司的性质。

◆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 1996年7月17日,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正式创立揭牌,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由此宣告诞生。

◆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 1996年12月13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决定自16日起对在两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类证券的交易价格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

◆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要本着加强监管、增加供给、正确引导、保持稳定的原则,做好八项工作。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7年1月4日,四大商业银行与信投公司脱钩基本完成,所属186家信托投资公司已撤销148家,转让股份的有33家,上千亿元资产完整移交。

◆1997年3月7日,朱镕基强调,金融系统1997年要大力开展“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年”活动。

◆1997年4月1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试点拉开序幕。现阶段选择若干非上市国企进行试点,发行规模四十亿元;上市公司暂不列入试点。

◆1997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

◆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作出决定,沪深证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1997年11月19日,《“九五”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指南》发布会传出信息,国家将扶持六大企业跻身全球500强,它们是宝钢、海尔、北大方正、长虹、华药和江南造船。

◆1997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实施准则,中国证监会开始受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请。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新基金的出现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专家理财的途径获得投资回报,也是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人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为二级市场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1998年4月22日,深沪两市的交易所开始针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制度。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缓解了印花税偏高阻碍投资者积极性的矛盾。

◆1998年7月24日,君安、国泰联合发布公告宣布两公司合并。

◆1998年9月12日,代码为0518的苏三山因被列入到“ST”行列之后仍旧连续三年亏损而被管理层予以暂停交易的处罚。

◆1998年11月20日,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并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件和挪用募集资金买卖股票等一系列违法行为被证监会处以重罚。

◆1998年12月4日,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宣布行传原琼民源蜕变北京中关村对全体公众股股东而言,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1998年12月29日,酝酿5年多的《证券法》终于获得人大常委会的通过。该法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99年4月2日,央行颁布了《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

◆1999年4月16日,因连续两年亏损,厦海发公告其股票将从4月19日起实行特别处理,成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注册资本为100 亿元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1999年6月15日开始,凡符合条件的券商被批准可以用自营证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早申请抵押货款。但资本金在5亿元以下的经纪类券商将被排除在外,自营资金不超过自有资本80%的综合类券商可能成为受惠者。

◆1999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证券法》开始实施。它的实施为我国券商在一、二级市场竞争提供了公平,公开的环境;同时,给一批历经市场洗礼,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券商带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1999年9月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指出,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对流通股票投资,但在二级市场买卖同一种股票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这一法律将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篇2

1.“评剧”源起“莲花落”。

“莲花落”是河北东部地区农民在农闲时或过年期间, 以秧歌戏形式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娱表演形式, 也叫冀东秧歌戏。约在清光绪年间 (公元1875年) 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莲花落表演的艺人, 这时有一种叫做对口莲花落的形式急速向小戏过渡。1909年初, 唐山市开明绅士王永富, 在当时唐山铁路南厂工人和很多底层小市民的帮助下, 建起了一个“永盛茶园”。王永富的儿子王凤亭于当年4月在茶园竣工开业之际, 邀请成兆才的“京东庆春平腔梆子班”来茶园常驻演出, 人们把“莲花落”改称“唐山落子”“平腔梆子”。从此, “评剧”这个新兴剧种诞生了, 成兆才就是评剧的奠基人。

2. 演出阵地不断扩大, 从业人员不断增多。

民国时期, 创演了一批为民请命, 伸张正义现实题材的戏, 如《枪毙高占英》 (又名《杨三姐告状》) 、《枪毙阎瑞生》《枪毙驼龙》《枪毙驼虎》等。评剧的演出阵地不断扩大, 专演评剧的剧场到处都有, 而且还进入了中国大戏院、北洋大戏院等大型剧场。戏曲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多, 许多京剧、梆子、文明戏演员都纷纷改行加入了评剧队伍。姊妹剧种演员的加盟, 为评剧注入了活力, 不仅扩大了演出剧目题材范围, 也提高了评剧演员的业务素质。

3. 大地复苏气象万千。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在一片荒芜的评剧百花园中, 评剧艺人翻身解放获得新生。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 政府派了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充实到评剧队伍中来, 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改革和创作, 并加工整理了众多评剧传统剧、历史剧、现代剧, 并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团、天津评剧院、沈阳评剧院等。这时的评剧已成为很有群众影响的戏曲剧种。

二、评剧发展流派林立靠明星扩大影响

以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爱莲君等人为主的评剧“四大流派”评剧艺术的发展, 大大推进了评剧的普及程度。

1. 人称“评剧皇后”白派艺术创始人白玉霜, 是继评剧第一代女演员李金顺、花莲舫之后,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富盛名的演员。白玉霜从小跟随其父四处游走, 学过京韵大鼓, 后改学评剧, 常到青岛又跨海到大连一带演出。后拜师孙凤鸣学习评剧, 成为孙家戏班的主角。1934年白玉霜到大上海闯天下, 与钰灵芝、爱莲君合演《花为媒》《空谷兰》《桃花庵》《珍珠衫》, 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演京评两腔的《潘金莲》。上海的电影公司为白玉霜拍了电影《海棠红》, 这时的白玉霜声誉鹊起。《时事新报》上刊登了中共党的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的文章, 赞誉白玉霜为“评剧皇后”。1937年后白玉霜长期驻北平演出, 她的唱腔低回婉转, 似浮云流水, 形成了影响后世的“白派艺术”。

2. 评剧旦行女演员小白玉霜。原名李再雯, 小名福子, 祖籍山东, 5岁随父亲逃荒到北京, 父母亲养不起她, 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做养女。她聪颖好学刻苦用心, 后来, 常年随同白玉霜到处演出, 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几年之后, 白玉霜在北京病故, 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养母的评剧戏班子。1953年, 小白玉霜的评剧团改造成国营剧团, 她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大胆创新, 在演出剧目上, 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的代表作《秦香莲》, 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 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 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杨香草, 唱腔脍炙人口, 形象耳目一新, 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评剧巅峰男角崛起成就辉煌时期

1. 评剧一直以来都是女角为主, 直从马泰在评剧舞台上出现, 改变了评剧舞台男女角色轻重的天平, 开始了男角挑大梁。

马泰是评剧“马派”艺术创始人。他扮相阳刚俊美、嗓音洪亮宽厚, 很有当年的时代印迹, 演唱韵味醇厚独树一帜, 念白借鉴当时流行的诗歌朗诵风格, 同时又非常生活化口语化。他在《夺印》《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向阳商店》等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社会主义新人艺术形象, 为评剧表现当代题材, 发展现代剧目, 做出杰出贡献。他的“马派”艺术更是将评剧唱腔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众多唱段至今仍在老百姓中广为传唱、久唱不衰。如《夺印》中的“水乡三月”, 《金沙江畔》中的“高原风景极目望”等等。马泰先生为评剧事业贡献了一生心血, 他的功勋永垂史册。

2. 贺飞先生是著名评剧作曲家。

他毕生致力于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及评剧男生唱腔的改革。他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板式唱腔, 学习歌剧作曲的技术技法, 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 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 板式丰富, 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其中, 男声越调的[三眼板][慢板];男声反调的[慢板][大慢板]及凡字调[大慢板均由他首创。他留下了独立创作和参与创作的《秦香莲》《金沙江畔》《家》《向阳商店》《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部剧目。特别是他在《金沙江畔》《高山下花环》中塑造的评剧革命军人的音乐形象生动感人, 至今久演不衰, 脍炙人口。他的一生是为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 他为继承和发展评剧声腔艺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 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业绩。

评剧的发展犹如一条历史的长河, 评剧的剧目与明星好似长河中的点点风帆, 阅尽历史沧桑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文献

[1]张玮.评剧《金沙江畔》.创排回顾, 2011.9.

对于武术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 篇3

关键词:武术;武术发展

一、武术萌芽时期

武术的产生可追溯到远古祖先为了生存而与野兽搏斗的狩猎以及生产活动可以说是武术产生的基本源泉。原始社会人类制度和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狩猎成为主要内容,为了防御敌人和捕捉天敌,人们常以群居的方式四处流动,在采集和狩猎的过程中,最有效的就是拳脚与技击。后来石制或木制的工具被人们发明创造了出来,以作为武器,再实践中产生了徒手和手持器械的搏斗技能和捕杀技术,武术的萌芽可以说从这里开始了。

随着人类智慧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劳动果实出现了富余,部落之间就出现了利益之争,同时产生了阶级观念。战争使那些仅带有缝纫工具的狩猎用具以及简单技能已无法满足频繁而惨烈战争的需要,于是专门用于杀人的作战兵器发明创造了出来,接着兵器使用的训练方法也随之开展起来,军事战争成为了武术得以发展的催化剂。

二、武术体系形成时期

夏商周时期作为独立形式的武术,并在频繁的奴隶贵族战争中得到发展。为了战争的需要,青铜器成为更多兵器的基本材料,训练内容也更加丰富,远射和长兵作为作战的主要武器,如斧、戈、戟、矛、钺、刀、剑等。于此同时,也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如劈、扎、截、挑、刺、砍等。《礼记?王制》中记载着:“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就体现了当时人们以比赛的形式提高人们的作战能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步骑兵也在这个时候兴起。长柄的武器变短,短柄的武器剑身变长以使得步骑在战争中发挥强大作用。武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技击性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突出。在这个时期,战争频繁,参加战争人数众多,士兵体质强弱与技能高低成为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各国纷争严重,诸侯都崇尚武力,极大地促进了军事武技的产生。

三、武术发展时期

秦时,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汉代可以说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剑舞、刀舞、双戟舞等单人、对练或集体演练的套路在宫廷的盛宴中常常出现。统治者开始重视拳术的表演和比赛。在汉代,统治者还通过“试弃”来选拔武职人员。特别在后汉时期,名将甘延寿被选用为“期门”军职,就是通过“试弃”来获得的。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民族迁徙杂居,南北方武术得到互相融合的机会。西晋时传授刀盾和单刀双戟的口诀,与人格斗取胜也有秘籍。“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的技术和理论体系构架也在此时期完成。

隋唐时,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大繁荣,这与魏晋南北朝时停滞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武术重新崛起。唐代时期开始推行“武举制”。简单来说就是以考试的办法来选拔武艺人才,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促进了民与国习练武术。唐武德年间,因为帮助李世民鏟除了平王世充有功,少林寺因此声名大震,寺中的僧人达到2000多人,练武风气日益高涨。

四、民间武术兴起时期

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射弩、使棒、相扑等,这些社团因陋就简。在城市、街头、巷尾打场演武。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有“打套子”等,集体项目也发展较快。宋代武举制除解、省、殿三试之外,比试内容有所增加。

元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蒙古统治者开始限制民间习武活动,有许多武术大家隐姓埋名,习练武术的组织开始转为私密的民间组。这个时期,武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抑制。

明代是古代武术承上启下具有明显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在中期以后民间武术空前活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势,其主要表现在:各派拳术与器械门类繁多,拳械技术体系的建立不断完善,各家拳械谱与歌不断发展,单式操练,对练,搏击与套路武术多种形式并举,古佚剑法的搜寻工作得到重视,中外武术交流不断加强,各类武术典籍著作不断问世。

五、武术体育化时期

清代是武术蓬勃发展时期。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盛行,民间武术进一步门派化理论化套路化,既练习拳械又练习气功成为了武术界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变化标志民间武术已经发展成为有多种锻炼方法且有强身健体自卫防敌等多种作用和功能的运动项目。由于满清贵族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练武,所以清代的武术活动不如明代。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群众基础,加之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以地区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当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武术流派林立,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兴旺发达。

民国时期的武术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国人提倡强国强种,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也招揽武术人才,出面组织和推广中华武术。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聘请知名拳师认教,其后,全国各省市县通设国术馆,与此同时武术还纳入教育范畴,民间组织相应而生,马良编写了《中华新武术》由于官府的支持和倡导,全国武术开展起来。

六、现代武术发展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遗产。为继承和保护武术,各级武术协会纷纷成立了,国家还设有专门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得组织机构。武术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1953年第1届全国民族形式的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武术作为表演项目进入竞技体育中,后来又举办了全国性武术比赛,表演大会等。国家创编了用以比赛的规定套路,编制了初级套路和简化太极拳的书和挂图等,这些举措使武术得以普及和发展。国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生理的测定和研究,使武术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七、结语

武术博大精深,体系庞大。它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起着极大的作用。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作为华夏儿女的中国人,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主力军则更加需要了解武术投入到热爱武术的行列中,为武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篇4

内容摘要:激进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具有从政治激进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变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由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主要的思想推动力量,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思潮。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救亡试验组成的。具体地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史观为世界观,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各种改革和革命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关键词:激进主义、发展脉络、社会思潮

在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中,对于激进主义思潮历史脉络的梳理上,尽管学者们的观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主要由激进的思想构成,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是递进的,以戊戌、辛亥、五四最为突出,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体现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根据激进主义思潮表现强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酝酿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之前。激进主义思潮已经开始露出尖尖角,但是是以隐流的形式存在。第二个时期为凸显期,从甲午战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激进主义两次以主角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但迅速地又退居幕后。尽管以隐流的形式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第三个时期为深化期,主要指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激进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规模出现。

(一)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酝酿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文化专制主义与文化排外主义的笼罩之下,举国以了解接触西方为耻,认为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乃至人身不保,依然坐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迷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以惨败告终,不仅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要进行巨额赔款。一批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这一过程。以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为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的情况。并且在介绍西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可贵思路。尽管他们所著述的书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他们的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的主动了解认识西方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所形成的不成熟的思想在当时通体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仍然被认为是十分激进的,但是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的。这一小小的激进思想的萌芽,开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渗透,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到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在民间扩大了其流传的规模,了解西方的愿望要求也在强。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是清朝政府的重视。以总理衙门的创立为开端的洋务运动开始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付诸实践,激进主义思潮开始从纯理论探讨进入到实践阶段。从为了御敌而开办军事工业,到为了求富而开办民用工业;从对技艺的的学习深入到对学理的学习。洋务运动伴随着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付诸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而洋务派所主倡的“中体西用”也越发无法承受深刻的变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要求。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对洋务运动的检讨与反省。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在经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重商富民”的思想。中国传统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重商富民”的思想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变革,而且洋务运动后期人物还提出了政治上的改革要求。钟天纬在批评洋务运动的不足的同时提出建立一种“通民情、参民政”的政治制度。“它表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洋务派中的激进分子,已经意识到要想学习西方治富强之‘体’就必须对中国自己固有的君主专制的‘体’进行一番。大有更张’的根本改革。”(1)洋务运动历来是被视为不彻底的改革,但如果将它置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发现,洋务运动思想的深入和行动上的推进都要与当时的保守势力进行一番拉锯式的较量。相对于当时的历史结构环境而言,它的具有激进的特点。特别是洋务运动中的激进派的观点有力地推进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为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蓄积了力量。

(二)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凸显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使激进主义思潮从历史舞台的幕后来到台

前。洋务运动激进派人士可以视为维新派的先驱。维新派进一步继承并深化了维新派先驱关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观点,并以变法的形式把它付诸实践。康有为五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他强调变法的紧迫性,他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日,事变之患,旦夕可至。”同时强调变法的彻底性“全变则强,小变则亡”。(2)光绪帝颁布了百余道上谕,试图进行全面的变革。湖南的维新运动形式更为突出,梁启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的时候,公开在课堂上借《孟子》、《论语》而阐述民权、平等的思想。

与此同时期的,比维新派思想更为激进的思想也有出现。严复在甲午战败之后,在他所创办的报纸上发表了《原强》、《辟韩》等文章。他反对固守儒学道统,反对借助儒学教条来提倡西学,并且对中国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十一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害者则废”(3)何启、胡礼垣尖锐地批评康有为用“经义取才”代替八股取士,认为“事若可行,何必古人先我。”主张“以今通今”。(5)

梁启超斥责君权至上论是“民贼之辟论”,认为政体之最良者,唯有民主政治而已”,赞扬“君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则其国势之强盛,人民之自由,比可以震铄今,而家为后世万国法者。”(6)在当时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始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反对专制,争取民权的重要性,把矛头直指清王朝。他们宣称“无朝廷而国势盛”,“有朝廷而民心散涣”。“中国欲自强,必将以能举民权之时为起点也。”

清末新政所创造的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为革命派提倡的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以及清政府“皇族内阁”的欺骗性,使人们彻底的对清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辛亥革命的暴发是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赋予了激进主义思潮新的形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期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军阀混战,各股势力在追出权力时的恶劣行径,使中国再度出现一片混乱。救亡人士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落后,更看到了中国社会日益败坏的道德,而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人的劣根性。“其结果只能促使激烈的知识分子愈来愈鱼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疏离。”而对传统的反叛自然而然的就是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孔教著称,但是批判孔子并不开始于五四时期。这种思想是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时这种思想也预示着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论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革命,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二千年来所为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的大规模的反叛和更深程度的反叛,使它成为激进主义思潮在近代发展到顶蜂。

从被迫承认“我不如人”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学问;从在传统政治体制内的变革发展到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从在政治制度内的变革发展到推翻原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变革,政治反思发展到文化反思,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价值,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大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又有起有落,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高潮期还是在低落期,激进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相应的代表人物,相应的思想主张,并呈现出前后相联的继承性。“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动态的,因为结构性变化的每一个较后阶段都与前一个阶段休戚相关。”(8)

【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7。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载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严复.辟韩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3

[5]胡礼垣.书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后.新政真诠(第4编),上海:格致新报馆,1901年,16—17

[6]粱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9,89-110

(7)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

读许绰云《历史大脉络》有感 篇5

——读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心得

以泼墨山水的手法

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与大趋势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

立足中国,关心世界

买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好大的口气,薄薄的几百页书就能够了解上下5000年的历史。我估计肯定又是流水账的历史了。但是开始看后,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许先生的话言简意赅,句句都切中要点。没有半句拖沓。并且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比如中国文官制度。更让我钦佩的是许先生不只是精通中国历史,在交织的世界历史和政治形势分析中,许先生也是处处有精辟论述。我从小好学历史与地理,读到这本书,与高中和平时读到的历史比较起来,深感许先生的用心良苦,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把中国与世界深深镶嵌在一起。

阅读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之旅。平时在历史教科书之外很少阅读通史类的图书,而在教科书中,世界史与中国史往往是分裂的,不详细梳理很难弄清同期世界发生了什么,对后世、对世界又有什么影响。许倬云先生的新书《历史大脉络》把古代史与现代史、东方与西方都纳入其历史书写中,凡是历史教科书中详细描述的地方,该书均简略一笔带过,重点叙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史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结合许先生的序,本书的前半段,乃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在前半段,欧亚大陆间的种种大事,都以大陆为舞台,海洋为边外之地。在后半段,海洋却成为国家往来的门户。台湾也是在如此际遇下,成为东方与西方的交接之处,也成为中国东出,日本南下的较量之点。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是的大框架内,自足中国,关心世界!

读完本书,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全球视野

从章节安排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古代世界与传统中国(从远古到1500年”、“近古世界与中国(1500—1840)”、“近代世界与中国(1840—1950)”、“现代世界与东亚(1950—2000)”。在世界史的框架中理解中国史,在同一时期内,中国史的大事件与世界史的大事件并呈,中国的强盛与落后,列强的崛起,历史的吊诡一一展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末附录了一篇“中外大事记”,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地把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2007年的中国大事与世界大事列出来,一一对照同期的中外大事,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就清晰可见了。

二、国族意识的产生与消泯

古代世界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边界,国族国家只不过是近代以来产生的“想象的共同体”,并非人类群体必然和终极的模式。近代主权国家虽有许多功能,但国家公权力的极度扩张,个别公民的权利被国家公权力侵犯。在许倬云先生看来,“一个人数不过百万的地缘小区组成共同体,再加上理念或职业相近的社群组成另一层次的群体(例如政党、工会),在小区共同体中以协商方式共谋群体的最大福祉,代替现在„主权国家‟层次的群体,可能避免强大公权力侵犯个人民权的弊病。”当然,这是指向未来的。

三、台湾史的书写

在传统教科书中对台湾史的描述较少,《历史大脉络》专门用了八章来详论台湾史。从“大洋航道的开通对台湾的影响”、“台湾的开拓”,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光复后的台湾”、“国民党迁台”,再到“重整时期的台湾”、“台湾的经济起飞”、“台湾的民主化”。通过这些介绍,了解台湾的过去,明白了台湾民众对日本的态度、台湾族群之间的矛盾与隔膜。这对于理解今天的台湾,理解今日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也不无裨益。

话说历史,只不过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起消逝的人和事。历史终究是过去了,也不能真正的重现。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考察、研究、探讨与回忆。中国与世界,方本是一家。从有到无,从浅到深,中国与世界一直在往前不停地走,未曾停过。历史也讲究缘、因、果。而像许先生这样的历史学家能做到的,也不过是截断时间,拾一瓢而已。抽刀断水水更流,我们要放眼未来,立足世界,收拾好我们的行囊,继续向前走。

突然兴起编一首小诗总结我的文章:

断水行舟水更流,塞外明月与青楼。

一曲鸿雁拂青柳,金戈铁马对春秋。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篇6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现代的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汉代宫室朝堂典章制度沿袭秦代,大大简化。从今天来看,唐、宋可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第二帝国”时代,其强大壮盛,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较秦汉“第一帝国”,犹为过之。盛唐时的宫廷宴乐活动,较之秦汉魏晋,富于堂皇奢侈之象。到了元代,中原酒风为之骤然一变,由赵宋王朝时期的文弱细致,变得粗犷豪放。取代元帝国,复兴中原的明代从诞生伊始,就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宴席开始,宫廷教坊司需跪奏一曲,这时所有预宴官皆跪,待皇帝饮毕,文武百官四拜而起,回到座位,各序班官员方进群臣酒盏。从第二爵酒开始,皇帝饮酒时群臣不必下跪,但需候皇帝举饮后,群臣才可自饮。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礼器中,大多数都是酒器,而且种类也多;可见酒器最初是一种礼器,而且商代人对酒的重视俨然已成风气。

B.据《诗?商颂?烈祖》记载,酒在当时的祭祀中是十分重要的,“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只有斟上清酒,才能与祖宗神灵沟通。

C.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商代的酒在祭祀中作用有二:其一,供祖先神祇享用;其二,巫师们饮酒达到一定的精神状态方可通神。

D.作者认为,商代祭祀时候的饮酒是有特别规定的,通常先由巫师或者是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饮酒,以传达神灵的旨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的考古学家认为,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爵”的造型像一只鸟雀,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因此名“爵”。

B.据《诗经·颂》描述,商朝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C.周代饮宴制度有严格的要求,据《礼记》记载,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所用的酒器也不同;酒的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不同。

D.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宴饮可见一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酒从“三代”开始延至今日,虽各个朝代宴饮制度有所不同,但无不锚定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礼制与传统酒文化。

B.酒在商代主要用于祭祀;而到周代则成为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C.酒作为宫廷宴乐品,在“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时代,呈现出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缘于汉唐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D.宋代酒风文弱细腻,元代酒风粗犷豪放;而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致使酒文化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

参考答案:

1.答案:C(C.文中说“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张光直的论断是“或然”而非“必然”。A项注意“可见”的推理;B项注意“既载清酤,赉我思成”的理解;D项注意“一般”换成“通常”的表述,易误判。)

历史教学的人文脉络 篇7

一、历史教学应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讲的是人的历史, 教的学科又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中汲取智慧, 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 从根本上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主导倾向是朝应试教育偏移的, 历史教育本来具有的素质教育特征逐渐淡化,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同其他学科一样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 对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轴,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被引向某一个标准答案或一种固定的思维套路。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得不到开发。而在课程体系设置、历史教材知识点的选择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可以看出, 历史教育又承载了太多的政治教育功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育人文性的发挥。

针对上述情况, 在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越来越有必要重新确立历史教育的本体意识, 自觉地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明确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才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有鉴于以上认识及新大纲所体现出来的加强历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开发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历史教师不仅要在职前学习阶段获取丰富的人文知识, 形成人文为本的历史教育观, 而且要在走上教学岗位后, 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自我学习, 广泛地涉猎及掌握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感悟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其次,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应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开发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备课阶段, 历史教师就要很好地研究历史教学大纲, 在切实掌握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深入钻研教材, 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特别是要注重对历史知识背后所包含的人文背景的把握, 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对教材的有关内容作适当地取舍, 预先设计好课堂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历史教师应一改过去讲授灌输多, 忽视合作交流以及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的倾向, 在尊重教学规律,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前提下,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历史教师可根据某一章节教学目标、内容及其特点,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通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片断、电脑多媒体展示来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场景或情境, 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的体验、想象、感悟等) ,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种深厚而高尚的情感, 以达到对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者, 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必须从过去追求学习的结果转为追求学习的过程中来。历史学习是一个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 从感知历史, 积累历史知识, 理解历史, 到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思考 (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 , 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育政策     教育发展      工具性     人文性      通识性

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在高职院校,英语基础课都被称为“大学英语”或“公共英语”。这是面向高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1949 -1984 年间,高校开设的这类基础英语课程被称为“公共英语”,1985 年之后,渐渐被统称为“大学英语”。实际上,所有学者都将公共英语与大学英语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与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密切相关。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就是国家关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首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国家相关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发展的基石。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和国家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沿革始终是紧密相连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承继性和延续性,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

一、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沿革

任何领域的发展变迁都与时代政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也毫不例外地烙上中国历史与时代的特征。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 发展历程中各类核心政策文本的演变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要求

文本演变情况

颁布/出版时间   核心政策文本名称 备注说明

1962年6月

《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用)

1980年8月 《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

1985年2月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

1986年3月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

1993年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998年 《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非英语专业专科用

1999 年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将原有的“理工科大纲”和“文理科大纲”合二为一

2000年10月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4年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版

2004 年1 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表2 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考试大纲文本演变情况

1987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及样题》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及样题》

1994年3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

1998年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

2006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 修订版)》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2006 修订版)》

2007年7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14年11月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修订

二、大学英语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中国大学英语有着较长较复杂的历史。它起步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60多年来,历经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1985 年(工具性)

1959 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教研室草拟了一份供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使用的《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经高等工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复审定稿。1962 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终于问世了!

该大纲明确指出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为阅读,提出公共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 规定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以科技英语为主,教学对象是“中学学过三年英语的学生”,首次明确了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等。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对内政府高度重视俄语学习和俄语阅读能力人才的培养,强调“快出人才”的教学方法,对外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科学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孤立无援,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获取最新信息,以便赶超世界最新技术水平。这样的时代背景导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以阅读为导向,以科技英语为主要内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教学原则,具有典型的“工具性”特征。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该大纲的颁布对于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之后的十年动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被迫中止。直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学英语教学才开始恢复和发展。

受教育部委托,在参照了1962 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基础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起草了《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草案)》。几经讨论修改审核,该大纲于1980年正式颁发出台。

该大纲最新的变化在于首次将公共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和专业阅读教学阶段。

大纲确定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的目的是:为学生阅读英语科技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专业阅读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的能力。大纲还鼓励为顺利完成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设置一些诸如翻译、听力、科技英语写作和高级阅读等英语选修课。

该大纲是一份过渡性的大纲。虽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单一,仍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导向,“工具性”特征明显,但当时对公共英语教育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第二阶段:1985 年——2002 年(工具性为主,兼具人文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的发展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包括考试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85—1986年,教育部先后公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理工科本科用)》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二语习得、语言共核等先进理论在这两份大纲中都有所体现。虽然这两份大纲仍把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主导地位,但听、说、译、写能力的培养被首次纳入教学目标。大纲的颁布引起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试、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英语高级阅读、英汉翻译、英语听力和英语写作等课程孕育而生,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内容人文化。

此外,新大纲首次提出实行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尊重认知规律”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学生提出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并对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合格等级证书。

在将1985年版、1986年版两份大纲进行整合修订的基础上,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针对所有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适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该大纲虽然仍把阅读确定为大学英语的重头戏,但开始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把大学英语四级定位为全国各类高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该大纲的教学对象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一样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就业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专科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本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90 年代初以前,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参照本科学校, 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这种局面,1993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以阅读为导向的传统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正,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重视。

该《教学要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针对高等专科层面的公共英语教学制订的第一个指导性教学文件。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专科英语教学开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非英语专业专科用)》,继续强调阅读、翻译、听、说、写能力的培养。

1998年高教司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是考核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2005年6月计算机化考试取代了PRETCO的传统纸质考试,进一步规范了PRETCO考试的标准化。

遵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三教统筹”的部署,在对《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0年10月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全面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该文件突出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性,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扭转了以前一贯以阅读、翻译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专科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性工程。

从整体看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切实提高了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课程也由单一的“工具性”倾向逐渐转化为 “工具性、人文性”并存。

3. 第三阶段:2003 年——至今(工具性为主,渐具通识性)

2001 年底,中国加入 WTO,中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史无前例地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已从经贸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随着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使大学英语教育不得不迅速做出响应。

在进行了充分而全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同以往相比,这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主要特点如下:

1)基于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区域、校际差异, 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层次。

2)大学英语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从“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导向”转向强调听说领先。

3)“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被首次写入教学要求(大纲),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定位开始转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指出: “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开始探索“工具性”之外的其他功能,如“人文性”和“通识性”。

2006年开始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听力的分量和分值,同时也增加了“快速阅读”和“选词填空”两个新题型。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以语言知识为本”过渡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头等任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倡的是“综合知识+ 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模式, 学生通过全方位知识的学习,以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工具性倾向→工具性为主,兼具人文性→工具性为主,渐具通识性的发展轨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要求趋于“复合型”,除了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还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以及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样的要求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契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否定大学英语的通识性,将大学英语教学绝对(工具) 化,是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的。可以肯定,大学英语通识化必将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2]大學文理科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印象西溪作文下一篇:申报人员诚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