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精选7篇)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篇1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m(a+b)=ma+mbB、ma+mb+1=m(a+b)+1

C、(a+3)(a-2)=a2+a-6D、x2-1=(x+1)(x-1)

2、若y2-2my+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A、m=1B、m=-1C、m=0D、m=±1

3、把-a(x-y)-b(y-x)+c(x-y)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是()

A、(x-y)(-a-b+c)B、(y-x)(a-b-c)

C、-(x-y)(a+b-c)D、-(y-x)(a+b-c)

4、-(2x-y)(2x+y)是下列哪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后所得的答案()

A、4x2-y2B、4x2+y2C、-4x2-y2D、-4x2+y2

5、m-n+是下列哪个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A、(m-n)2+(m-n)+B、(m-n)2+(m-n)+

C、(m-n)2-(m-n)+D、(m-n)2-(m-n)+

6、分解因式a4-2a2b2+b4的结果是()

A、a2(a2-2b2)+b4B、(a-b)2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篇2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讨论的热点课题。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教学, 是体育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情境创设和场地器材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仅从教学方法选用的角度探讨健美操教学有效性问题。完整与分解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学习中两种常用的练习法, 教学时应确定练习运动技能的方法, 即是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到结束完整地练习, 还是将技术动作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后分别练习, 这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和最终学习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健美操项目的剖析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动作, 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身体练习, 因其具有健身美体的实效性、鲜明的节奏感、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是构建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健美操动作涵盖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 由不同类型、方向、路线、幅度、力度、速度等多种动作组合而成。练习者的上肢、下肢和躯干在时间和空间上配合完成不对称的协调动作, 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性和技术复杂性等特点。根据一维动作技能分类方法, 健美操属于粗大的动作技能、封闭性动作技能、分立动作技能;健美操成套动作属于序列动作技能 (所谓序列动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分立技能构成的动作技能) 。

3.健美操教学中选用练习法的依据

从概念上讲, 完整练习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 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技术动作的方法。分解法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 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 逐个教授, 最后完整教授运动技术的方法。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选用完整练习法还是分解练习法, 焦点是运动技能的性质和特征。研究表明, 动作技能的组织性和复杂性特征可作为选择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的依据。复杂性是指技能的构成元素、成分的数量和注意需求量。技能的组织性是指动作技能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 如果技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但组织性较低, 最好选用分解练习法。也就是说, 高复杂性技能由大量动作元素构成, 并且需要较多注意。构成成套健美操动作的元素涵盖了头、颈、胸、腰、髋、上肢和下肢等人体部位, 且存在方向、路线、幅度、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的变化, 毋庸置疑, 健美操属于高复杂性动作技术。当构成技术的动作元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依存时, 就可以说这项技能具有较高的组织性。健美操属于分立动作技能, 各动作元素之间不存在高度的连锁关系, 其技能组织性较低。因此, 从理论上来说, 选用分解练习法更能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

4.分解练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

4.1部分化练习法

部分化练习法是指对于包含上肢或下肢等不对称性协调动作技能, 往往按照身体各部分, 预先把它分解成几个局部动作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即当学习任务要求两个手臂或两条腿同时做不同空间、时间上的运动时, 将更多地采用分解练习法。可按照先练习下肢动作, 再练习上肢动作, 最后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先练习下肢还是上肢, 其顺序是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教学实践表明, 练习应从操作更难、动作更复杂的下肢动作开始。

4.2渐进练习法

渐进练习法是指把动作技能合理地分成若干个部分, 分别练习这些局部动作, 在掌握前一部分动作的基础上, 将其与下一个部分的动作联合起来练习, 依照此法完成整个技能的学习。虽然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单独练习技能的各个部分是有益的, 但这样练习常常会导致学习者在掌握所有分解动作时, 却不能顺利完成完整动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采用渐进练习法。研究显示, 渐进练习法对学习序列动作技能非常适用。显而易见,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诸如健美操、武术、自由体操等都属于序列动作技能。在健美操教学中, 学生可先单独练习组合A, 接下来练 习组合B, 在组合B掌握后 , 再结合组 合A一起练习;在掌握组合C后, 再结合组合A和组合B一起练习。这种方法使每一个独立部分逐渐联结成更大的部分, 随着练习的延续, 学生最终完成整套动作。

4.3降速简化法

降速简化法是指在学习新动作技能时, 通过控制各环节的相对学习时间, 降低动作速度从而简化练习方法。对于学习既要求动作速度又要求动作准确性的复杂性动作技能, 可通过提供听觉伴奏的方法达到简化目的, 因为适宜节奏伴奏易于练习者随乐而舞, 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如在学习“一字步”时, 左脚上步为两拍, 右脚上步并左步为两拍, 左脚后退为两拍, 右脚后退并步为两拍;待学生较熟练掌握该动作后, 再将动作节奏调整为一步一拍;跟随慢速音乐练习;最后跟随常速音乐完整练习。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11.

[2]黄宽柔.形体健美与健美操 (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篇3

很多少年儿童运动员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普遍存在打腿散而无力,上身躯干左右晃动的技术缺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广大教练员所关心和探讨的。我们认为,当前自由泳技术趋势应是强而有力的打腿,腰背肌肉略用力控制上身躯干,使其不做不必要的晃动。重心略向前移;使整个躯干几乎浮在水面上,以减小身体在水中的截面阻力。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6名运动员进行为期约一年大量的徒手打腿、分解技术练习(静安区少体分校14—15岁运动员,参加训练6—7年左右),先给运动员观看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及图片,再通过运动员的相互观察,并指出他们各自的技术错误之处,与正确技术作比较,使他们对各自存在的错误问题有所认识,然后通过大量的徒手打腿、分解练习来改进他们的错误技术。练习要求在15—20米全力游,每次游后休息时想一想技术要领是否正确。每周安排二次专门练习徒手基本技术,具体动作有抬头和正常身体位置,有手放在体前和体侧,反翻练习。每次课大约安排40—50×20米。并辅之陆上柔韧练习和适当腰背肌肉力量练习,不断强化正确的技术意识和纠正错误动作。

二、结果

我们把整个徒手基本技术练习的要求分为二个小段,第一小段要求运动员全力强而有力的打腿,把重心前移,抬高上身躯干水平位置,不能有不必要的晃动。通过三个多月的练习后,运动员基本掌握这一技术要领后,再强调在保持身体位置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每一次划水的质量,增加划水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每周二次反翻练习强化徒手基本技术练习,使运动员们的自由泳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见附表《自由泳成绩对比表》。

三、讨论

要达到高水平,除了要有较高的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而良好的技术基础必须在少儿时期就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当时对这六名运动员进行技术分析,了解到他们对正确的技术概念比较模糊,对自己的技术也不很清楚,所以决定先从确立正确技术模型入手。

少年儿童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主导地位,能很好地理解新动作,主要是靠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特别注意其最容易记忆的是出现在眼前的动作细节。因此我们经常让运动员们观看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片以及技术照片。在讲解技术的同时经常让运动员们相互观察技术,指出他们错误技术的共同点,使他们对自己错误技术有所认识,使其在练习中能有针对性地改进错误技术。

陆上辅助练习能更好帮助提高技术的正确性,特别是肩带的柔韧性。如果肩柔韧性不好,极难把技术做正确。因此我们在每天训练中都安排二十分钟左右的伸展、柔韧性练习,主要是练习肩带的柔韧性。

15—20米的徒手基本技术的全力游,一般在10秒左右完成,休息大约45秒至1分钟。经常练习对速度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四、结论

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绩的提高,特别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不能忽略了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如果片面强调大数量、大强度练习,一旦技术遭到破坏,会阻碍今后运动成绩的提高。

1、对少年儿童运动员从小建立正确的技术模型。

2、技术教学要有重点,抓住关键,徒手打腿、分解练习能有效帮助提高技术正确性。

3、大量的徒手打腿、分解练习对速度提高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拼音分解专项练习 篇4

一.照样子写音节。

n—ǚ→(nǚ)

x—ǜ→()

x—i—ōnɡ→()

d—ú→()

q—ü—án→()

sh—ǒu→()

zh—u—àn→()

j—üe→()

j—i—ān→()

m—ì→()

b—à→()

h

ē→()

d—í→()

t—

ǎ→()

d—

ǎ→()

n—í→()

l—í→

()

g—ǔ→()

x—ǜ→()

t—à→()

b—á→()

l—

ǐ→()

l—

ē→()

h—ã→()

j—ǜ→()

h—u—ā→()

h—â→

()

n—ù→()

l—â→

()

x—ǜ→()

d—ū→()

q—ǖ→()

l—

à

→()

t—

â

→()

j—ī→()

n—ǚ→()

d—

ē→()

x—ǖ→()

b—ù→()

g—â→

()

n—á→

()

x—ǜ→()

h—u—ǒ→()

t—í→

()

l—ǚ→()

x—ǜ—àn→()

d—ú→()

q—ǜ→()

g—u—ō→()

q—üe→()

b—ā→()

p—ō→()

g—

ē→()

m—ǐ→()

f—ǔ→()

二.照样子分解音节。

shùn→(sh)—(ùn)

chūn→()—()

duǎn→()—()

—()

qún→()—()

juàn→()—()—()

qǐnɡ→()—()

liǎnɡ→()—()—()

ɡè→()—()

xuán→()—()—()

三.把音节补充完整。

l-üè→()

r-()-ɑn→ruɑn

q-ǘn→()

()-inɡ→minɡ

ch-én→()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篇5

1、营养: 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营养学: 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3、动物营养学: 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4、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1)元素比较

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

相同: 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2)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3)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动物无;

4)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5)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6)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5、粗蛋白质:饲料中一切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6、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

7、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口腔内牙齿和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饲料撕碎、磨烂、压扁,有利于在消化道内形成多水的食糜,为胃肠中其他形式的消化作准备。

(2)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消化。

(3)微生物消化:瘤胃微生物、盲肠与结肠微生物

8、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至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各种离子等;

(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9、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2)反刍动物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10、影响消化率的因素(P34)

(1)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和品种

猪、鸡、牛、羊等不同种类动物,消化道结构和容积、消化酶种类和数量、微生物消化的位置和能力等均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不同种类的动物消化力不同。由于不同动物因消化能力不同,对同一种饲料的消化率亦不同;不同种类的饲料,因营养特性不同,同一种动物对其消化率也不同。

粗饲料 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精饲料 差异小 2)年龄与个体差异

年龄 :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个体: 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 6 % 谷物籽实 4 % 粗饲料 12-14 % 3)饲料因素

种类

化学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

反刍动物 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提高而提高 •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不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饲料加工

4)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水平猪 影响小 草食动物 影响大 饲养条件

饲料添加剂

11、水的作用(P173)(1)构成体组织 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参与养分代谢

1)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2)水是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介质(3)调节体温(4)其他功能

1)润滑作用 2)稀释毒物 3)产品的组成部分 4)水是化学反应的参与物

(5)缺水的影响

1)失水1-2% 干渴,食欲减退,生产下降;2)失水8% 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抗病力下降;3)失水10% 生理失常,代谢紊乱;4)失水20% 死亡;5)动物可以失去全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的一半,体重的一半,动物都能生存;

6)只饮水,可存活三个月;

7)不饮水,摄取其它养分,可存活七天。

12、体水平衡的调节

失水多 饮水后

血浆渗透压 上升 下降 加压素分泌 增多 减少

肾小管的重吸收 增强 减弱 尿量 减少 增加

此外,醛固酮激素在增加对Na+重吸收的同时,也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1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2)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运输氧 2)肌肉蛋白质: 肌肉收缩 3)酶、激素: 代谢调节 4)免疫球蛋白: 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 脂蛋白、钙结合蛋白、因子等 6)核蛋白: 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4)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肪。

14、必需氨基酸(EAA, essential amino acid):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生长猪:10种EAA----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组、精氨酸;

成年猪禽: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

生长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15、非必需氨基酸(NEAA,Non-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16、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中的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17、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P95)

(1)消化: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主要以瘤胃中微生物消化为主,真胃和小肠中的化学消化为辅。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约70%在瘤胃受微生物作用而降解,30%在肠道水解。

①瘤胃: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进一步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消化分解产物—肽和氨基酸,部分被微生物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部分氨基酸亦可在细菌脱氨酶的作用下经脱氨基进一步降解为NH3、CO2和挥发性脂肪酸,饲料中NPN化合物亦可在细菌尿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NH3和CO2,NH3可被细菌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CP)亦称菌体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发酵而分解的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质(RDP)。

②皱胃和小肠:未经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直接进入后部胃肠道,通常称这部分饲料蛋白质为过瘤胃蛋白质(RBPP),亦称未降解蛋白质(UDP)。过瘤胃蛋白质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一同由瘤胃转移至皱胃,随后进入小肠,其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和单胃动物相近,靠胃肠道分泌的蛋白质酶水解。

(2)吸收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瘤胃和小肠。瘤胃壁对NH3的吸收能力极强,瘤胃蛋白质的降解产物—NH3,除用于合成细菌蛋白质外,瘤胃壁粘膜扩散吸收进入门静脉,据测定当瘤胃中NH3的浓度不超过10mg%时,细菌对其利用性很高,当达到0mg%时,大量氨被瘤胃壁所吸收,被吸收的NH3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大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排出,部分可进入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或通过瘤胃壁由血液又扩散回瘤胃,再次被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由于这一过程是反复循环的,所以称之为“瘤胃—肝脏的N素循环”(或称“尿素循环”),瘤胃亦可吸收少量的游离氨基酸。

小肠对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同单胃动物一样,亦是氨基酸。

进入盲肠和结肠的含N物质主要是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来自血液的尿素,在此降解和合成的氨基酸几乎完全不能被吸收最终以粪的形式排出。(3)代谢特点:

1)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2)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而且也能很好地利用氨化物。3)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进行较大改组,通过微生物合成饲粮中不曾有的氨基酸。

4)反刍动物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来源于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和饲料过瘤胃蛋白质。5)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品质好,仅次于优质动物蛋白质,与豆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而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质。

18、合理利用NPN的途径(1)延缓NPN的分解速度

选用分解速度慢的NPN,如双缩脲等

采用包被技术,减缓尿素等分解

使用脲酶抑制剂等抑制脲酶活性。(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

提供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提供足够的矿物元素 N:S =15:1 , 即100g尿素加3g S(3)正确的使用技术

1)用量:不超过总氮的20-30% 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 不超过精料补充料的2-3% 每100kg体重20-30g 2)适应期:2-4周 3)不能加入水中饲喂 4)制成舔砖

5)不与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混合 6)尿素青贮

19、粗纤维的作用 1.营养作用:(1)优点

填充消化道的作用,产生饱感。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单胃动物CF在盲肠消化,可满足正常维持需要的10—30%。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降低饲料成本。(2)缺点:

适口性差,质地硬粗,降低动物的采食量。

消化率低(猪为3-25%),且影响其它养分的消化,与能量、蛋白的消化呈显著负相关。影响生产性能。2.影响CF利用的因素

动物因素:种类、年龄、健康状况。

营养因素:能蛋水平、CF、微量养分(矿物质,维生素)。

饲料加工:物理粉粹;化学加工(高温、高压膨化),煮熟、生物发酵等。

20、必需脂肪酸(EFA, essential fatty acid)的概念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或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

21、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 亚油酸(C18:2n-6)• 亚麻酸(C18:3n-3)• 花生油酸(C20:4n-6)

22、能量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脂肪次之

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

23、总能

定义: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24、消化能

定义: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5、代谢能

定义: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ME = DEFE-UE – Eg 26、1.常量元素(Macro-element):动物体内的含量在0.01%以上的矿物元素。包括钙、磷、镁、钠、钾、氯、硫共7种。

2.微量元素(Micro-element or trace element): 动物体内的含量在0.01%以下的矿物元素。包括Fe、Cu、Co、Mn、Zn、I、Se、Mo、Cr、F、Sn、V、Si、Ni、As共15种。

27、矿物元素的营养特点

矿物元素具有两面性:营养作用与毒害作用,取决于剂量。(1)缺乏到一定低限后,出现临床症状或亚临床症状;

(2)生理稳衡区,其低限为最低需要量,高限为最大耐受量;(3)超过最大耐受量出现中毒症状。

28、钙、磷缺乏症与过量(1)典型缺乏症:

1)佝偻病:是幼龄动物软骨骨化障碍,导致发育中的骨骼钙化不全,骨基质钙盐沉积不足的一种慢性疾病。2)骨软病(溶骨症):骨软病是成年动物钙缺乏的一种典型疾病。骨软病是骨基质进行性脱钙,未钙化的骨基质过剩,而使骨质疏松的一种慢性骨营养不良病,临床上以骨骼变形为特征。3)产乳热(乳热症):是高产奶牛因缺钙引起内分泌功能异常而产生的一种营养缺乏症。(2)过量

1)反刍动物过量

Ca抑制瘤胃微生物作用而导致消化率降低;

2)单胃动物过量Ca降低脂肪消化率; 3)过量Ca、P干扰其他元素的代谢。

29、Na、K、Cl缺乏 异嗜,啄羽

食欲下降,生产性能降低。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30、Se缺乏症状

Se缺乏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1.营养性肝坏死:3~15周龄动物易发

2.渗出性素质:发病年龄一般为3~6周龄的 雏鸡。症状为病鸡胸、腹部皮下出现大块水肿,积聚血浆样液体,特别是腹部皮下可见蓝绿色体液积蓄。3.胰腺纤维变性:1周龄雏鸡易发。缺硒可致胰腺纤维萎缩,胰腺消化液明显分泌不足

4.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以3~6周龄的羔羊和犊牛易发,缺硒后可致横纹肌变性,肌肉表面出现白色条纹。

5.桑椹心:主要发生于60~90kg的肥育猪,特征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心肌出血,主要是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呈紫红色点彩,状如桑椹。6.繁殖功能紊乱:

31、碘缺乏症状

缺碘可致甲状腺肿

饲料或饮水中钙含量过高;

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甘蓝、苞菜)以及大豆、花生中含有促甲状腺肿物质,如恶唑烷硫酮、硫氰酸盐,可抑制酪氨酸的碘化作用,抑制甲状腺中甲状腺素的分泌。

32、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C、B1、B2、B6、泛酸、烟酸、胆碱、B12、叶酸、生物素

33、VA缺乏症:

A.一般症状 上皮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受损,出现角质化。B.特异症——部位不同而异 a.眼部 角膜脱落、增厚、角质化;泪腺分泌停止,产生干眼病.b.呼吸道和消化道 生长动物下痢、肺炎 c.尿道 产生结石

d.生殖道 母畜子宫黏膜病变,常导致流 产、胎儿畸形、死胎及产后胎盘滞留.34、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骼疾病(佝偻病、软骨病等)、降低蛋壳质量、产蛋率、孵化率。

35、维生素E缺乏症状

1)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2)渗出性素质 3)营养性肝坏死 4)脑软化(疯雏病):3~8周龄雏鸡易发。5)繁殖机能紊乱

36、维生素K(VK)缺乏症

凝血时间延长、体内出血、死亡

37、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38、动物的采食量内容

39、营养与环境内容

传统文化练习题分解 篇6

1、题目内容: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A、愚

B、绞

C、贼

D、狂 答案:A

2、题目内容: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答案:C

3、题目内容:“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廖仲恺 答案:A

4、题目内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为()所云。A、老子

B、孔子

C、庄子D、孟子 答案:B

5、题目内容: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答案:C

6、题目内容:“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此话是()说的。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 答案:B

7、题目内容: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 答案:C

8、题目内容:“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句话出自()。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十八大报告》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答案:A

9、题目内容:根据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伦理责任D、刑事责任 答案:D

10题目内容:“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这是十八大后()的讲话内容。A、胡锦涛B、习近平C、李克强D、张德江 答案:B

11、题目内容:在实现廉洁自律的有关基本要求中,最重要的是()。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C、防微杜渐,过好“金钱关” D、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答案:A

12、题目内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这是()提出的见解。A、商鞅 B、张居正 C、王安石 D、王阳明 答案:B

13、题目内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答案:A

14、题目内容:“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出自()。A、《诗·小雅·大东》 B、《荀子·正名》 C、《论语·述而》 D、《孟子·尽心下》 答案:C

15、题目内容:“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名言的发明者是()。A、孟德斯鸠 B、卢梭 C、阿克顿 D、托克维尔 答案:C

16、题目内容: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其中,有人认为,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权利意味着“可以”,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该见解属于()。A、主张说 B、自由说 C、利益说 D、资格说 答案:D

17、题目内容: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古人讲求的是

()。A、义B、序C、信D、别 答案:C

18、题目内容:“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4年 答案:D

19、题目内容: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答案:A 20、题目内容: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A、9月4日 B、10月4日 C、11月4日 D、12月4日 答案:D

21、题目内容: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A、仁义礼 B、礼智信 C、“仁礼 D、知仁勇 答案:D

22、题目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包括基本规范和特殊规范。其中,“五爱”构成了基本规范。在这“五爱”里,首要的爱是()。A、爱人民 B、爱祖国 C、爱社会主义 D、爱劳动 答案:B

23、题目内容: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答案:C

24、题目内容: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如:“教

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这段话出自()。A、《论语》 B、《资治通鉴》 C、“孟子》 D、《》氏春秋》 答案:D

25、题目内容: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一缕不发亮的光”。此话出自()之口。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法学家耶林

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 D、英国哲学家培根 答案:B

26、题目内容:“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这句话是()说的。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答案:A

27、题目内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A、《中共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八大报告》

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答案:B

28、题目内容:“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观点的提出人是()。A、邓小平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答案:A

29、题目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答案:A 30、题目内容: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答案:B

31、题目内容: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在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规范具有统驭全局的最高地位 B、职业道德对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有补充作用 C、职业人士负有自觉维护职业荣誉之义务 D、各种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局限性 答案:A

32、题目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的内容的是()。A、“养心莫善于诚” B、“恭敬之心,礼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事思敬”,“不居功” “案:A

33、题目内容:蔡元培先生认为:“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必达而后已,则()之效也。” A、责任心 B、勇敢 C、正直 D、诚实 答案:B

34、题目内容:“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A、《宪法》 B、《民法通则》 C、《刑事诉讼法》 D、《出版管理条例》 答案:D

35、题目内容:根据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A、三百次 B、四百次 C、五百次 D、六百次 答案:C

36、题目内容:“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见解出自()。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 D、英国哲学家培根 答案:D

37、题目内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的名言。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答案:C

38、题目内容: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学说那里常被提及。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答案:C 39题目内容: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答案:A 40、题目内容: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A、周朝 B、汉朝 C、三国 D、唐朝 答案:D

判断题

41、题目内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2、题目内容: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3、题目内容: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4、题目内容:法治政府实质上就是有限政府。()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5、题目内容: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46、题目内容: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7、题目内容: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8、题目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9、题目内容: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0、题目内容: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1、题目内容: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52、题目内容: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3、题目内容: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4、题目内容: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5、题目内容:我国是禁止再次委托授权立法权的。()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6、题目内容: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57、题目内容: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58、题目内容: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9、题目内容: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同步性和平衡性。()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0、题目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1、题目内容:按照儒家文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2、题目内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3、题目内容: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4、题目内容:我国现行宪法所倡导和认可的“五爱”是典型的社会公德。()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5、题目内容:公司等商事主体的活动受商法的调整,并只遵守商法的基本原则。()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6、题目内容: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7、题目内容:社会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68、题目内容:任何职业道德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性。()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9、题目内容: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0、题目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做出的规范性决议或决定,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多选题

71、题目内容: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下列权利中,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板块的有()。

A、工作权利

B、健康权利

C、残疾人权利

D、知情权与参与权 答案:AB 72、题目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什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

D、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案:BCD 73、题目内容:下列关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B、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 C、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D、道德与法律一样,具有“他律”的性质 答案:ABC

74、题目内容:下列“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B、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C、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答案:ABC 75、题目内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作坏事,而要学着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中国古语中,与这段话的意思契合的是()。A、《诗经·大雅·抑》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B、《礼记·大学》载: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C、《礼记·大学》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D、《论语》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答案:ABC 76、题目内容: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罚金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答案:ACD 77、题目内容:2014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围绕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在哪些方面去做努力的问题,总书记也为青年人支了三招。这“三招”是()。A、要勤学

B、要修德

C、要明辨

D“要践德 答案:ABC 78、题目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C、“公义胜私欲”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ABC 79、题目内容: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等基本原则。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D 80、题目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点的是()。A、已成立的法律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 B、“良好的法律”是治的前提

C、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

D、统治“和被统治者都要普遍服从善法“答案:ABCD 81、题目内容: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以怨报德 B、以德报德 C、以怨报怨 D、以德报怨 答案:ACD

82、题目内容: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A、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B、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C、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D、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答案:ABCD 83、题目内容: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其中,“三严”是指()。A、严以修身 B、严以用权 C、严以求德 D、严以律己 答案:ABD 84、题目内容: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 “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A、知情权与参与权 B、知情权与参政权 C、表达权与监督权 D、表达权与批评权 答案:AC 85、题目内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A、权利公平B、结果公平C、机会公平D、规则公平答案:ACD 86、题目内容:以下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B、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C、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D、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答案:ABC 87、题目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A、省察克治

B、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答案:ABCD 88、题目内容:“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A、科学立法和严格执“

B、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C、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D、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答案:AD

89、题目内容: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是()。A、评价对象限于从业者及其所属行业或单位的职业行为 B、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C、业界内外的人士均可成为评判者 D、评价不能具主观情感的色彩 答案:ABC 90、题目内容: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A、继承法

B、税法

C、诉讼法

D、婚姻法 答案:AD 91、题目内容: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答案:ABCD 92、题目内容: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求是()。A、推动全社“树立法治意识

B、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C、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D、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答案:ABCD 93、题目内容: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宪法从大的方面提出了需要完善之处。下列选项中,属于此内容的有()。

A、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B、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C、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D、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答案:ABCD 94、题目内容: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A、贪 B、欲 C、爱 D、恨 答案:AB 95、题目内容:2000多年前,东方的()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韩非 B、商鞅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答案:AD 96、题目内容: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答案:BC 97、题目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完全契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涵的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答案:ABD 98、题目内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曾提出“克己、虔诚”等品德内容,并系统地论证了其中的四种基本德性。此即 “希腊四大德性”,其具体内容是指()。

A、聪明和勇敢

B、正直和虔诚

C、克己和节制

D、节制和正直 答案:AD 99、题目内容: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我国“儒商”文化中,具有重视以德为本和修德为先等优良传统“B、有多少种天职,就有多少种道德形式

C、职业道德评价具有教育、监督等作用 D、职业道德评价的主题具有特定性,即只有道德家才能做出此类评价 答案:ABC 100、题目内容:下列事项中,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的是()。A、犯罪和刑罚B、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文化塑造人练习题 篇7

一、选择题

1.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出了真情实感,转出了踏实求真,改出了清新朴实,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作者的努力 C.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走、转、改 D.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2.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3.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独成一体,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据此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③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这说明()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7.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对待传统文化,应遵循“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 ②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 ③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④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0.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

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

A.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反对封闭,求同存异

11.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②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

13.高速铁路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中国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而且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技术体系,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四纵”干线已经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波兰等国家已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他们的高铁建设。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不少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市场。

(1)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蕴涵的道理。

(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明发展高铁客运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9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材料一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建立健全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机制,着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大力推进文艺繁荣创新。获奖作品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华,关注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了七彩云南的追求和憧憬。材料二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和出版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更加自觉主动地写人民演人民。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提倡题材多样化,既大中取材又小中见大,抓住好的创意精雕细刻、深入发掘,提高原创能力,创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云南文化发展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

课题达标训练(五)1.解析:选A “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选A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项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D项错误。

2.解析:选C 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创新的形态,材料说明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博大精深。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错误,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4.解析:选B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茶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也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④不符合题意。

5.解析:选D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①④正确;②③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6.解析:选A “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体现不出。

7.解析:选C 材料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必须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②③。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错误。

8.解析:选B “创新而不忘古”,说明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①正确。“尊古而不泥古”,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②错误。③干肢不符。

9.解析:选D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即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干肢不符。

10.解析:选C “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这说明在文化借鉴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丧失自己的文化传统,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解析:选A 两种观点斗争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②正确,故选A项。

12.解析:选D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都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D项正确。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从推动我国高铁发展的因素和高铁发展的意义两个角度思考组织答案。回答第(2)问要注意题干限定“文化传播”,应从高铁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高铁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高铁运输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我国高铁技术创新产生于这一社会实践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为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条件。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国高铁技术的创新使我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技术体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

(2)我国发展高铁客运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交往,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境外合作项目,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4.解析:第(1)问,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弄清云南文化发展成功经验是什么,再回扣教材,调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本题实际就是教材中文化创新对文化创造者的要求,调动教材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③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华,关注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群众的追求和憧憬。

上一篇:开学典礼领导发言下一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