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会发言稿(精选5篇)
今天,我们相聚在素有“闽中明珠”之称的金柑之乡、绿竹之乡、朱子文化名城、美丽富饶的福建尤溪县,隆重举行福建萧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代表大会,这是福建萧氏宗亲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作为来自萧氏故里山东兰陵的萧氏后人,应邀参加今天的盛会,我们感到无比激动与振奋。在此,我受苍山县委、苍山县人民政府和山东省萧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萧树东先生的委托,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宗长、宗亲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们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福建萧氏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苍山县和尤溪县一样,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历史悠久的兰陵文化,其中荀子文化、萧氏文化、王氏文化、兰陵酒文化最为著名。咱们的萧氏先祖、一代儒学宗师萧公望之生活于兰陵,长眠于兰陵,萧氏文化源起兰陵,根植于兰陵沃土,随着萧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传播于世界各地,全球萧氏均尊兰陵为郡望。在历史长河中,萧氏群星璀璨,除了萧望之,还有南齐的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等等,萧望之之子,萧良、萧由等都通晓五经,食禄两千石,皆为一时名人。现在萧氏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港澳台、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地区都进入了主流社会,对社会颇有影响。
近年来,我们苍山县各级视天下萧氏宗亲寻根访祖之需为己任,高度重视兰陵萧望之墓园及全球萧氏大宗祠的开发建设工作。先后聘请了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徐州师范大学、曲阜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勘察论证,编制完成了《全球萧氏大宗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于去年6月我们启动了萧望之墓园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800多万元,目前享殿、东西配殿、庖箱、思堂、碑亭工程、御路、挡墓门等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对文武大臣、石像生、挡墓墙、灵水、甬道、微地形、绿化、内部布局等辅助工程进行修建完善。二期工程建设萧氏大宗祠、萧氏大型广尝大型盛世萧鼎等,计划于下半年开工建设,20xx年五一前建设完成。工程总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200亩。该工程的建设将成为全球萧氏宗亲寻根祭祖的圣地,交流联谊的平台。
各位宗亲,萧氏家族曾以她浩瀚的历史和光辉的业绩,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在长达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她总是让她的精英们活跃在政坛上、奔驰在战场上、泼墨在文苑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她在全世界的家族史上成为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家族。今天萧氏家族的成员已遍布五大洲,家族的儿女们秉承着祖先的庇荫,一个个的都在继续创造着不凡业绩。作为萧家的子女,作为生活、工作在兰陵这块热土上的萧氏后人,我们更加感到无比的光荣和由衷地自豪。
同样,今天各位萧氏宗亲也是萧氏望族中的精英,通过萧氏宗亲联谊会,进一沟通感情,融洽关系,进一步商讨萧氏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感受先祖望之公的儒学思想。咱们福建萧氏宗亲一直关注和企盼修建兰陵全球萧氏大宗祠,希望将望之公在兰陵创造的辉煌永远保存下来,不让它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让她永远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上和历史的进程中,使兰陵这块热土永远成为萧氏家族的光荣和骄傲。同样,我们苍山县委、县政府对建设兰陵萧氏大宗祠决心大、态度诚,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加快推进工程进度,恳请各位福建萧氏宗亲对工程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携手开创萧氏文化的灿烂明天。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突出特征之一, 是社会组织和传统社团的出现和发展。宗亲会和同乡会、商会、同业公会一样, 也是海外华人组成的社会团体种类, 具有群众性, 其前身是同宗会、家族性的家族会。萌芽期的宗亲会, 是从19世纪初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馆、堂、会、祠”发展起来的, 以血缘和地缘相结合为特征, 范围小, 规模也不大, 并没有固定的组织或制度, 人员也较少, 只是为了祭祀共同祖先、调解争执或筹集慈善救济款而举行聚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 才逐渐有了固定的场所、财产、收入、组织、事务, 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 带有更强的独立性。其变化途径可以简化成以下公式:祠堂→联宗→同宗会→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宗亲会。与同乡会相比, 宗亲会带有更多的独立、封闭和等级性, 并且划清各族的分支。每个分支都严格按照家谱中记载的继承性及有关规定, 有各自的祠堂、财产和祭拜礼仪。
20世纪70年代末, 宗亲社团出现了联合的总体趋势, 世界性宗亲组织开始纷纷建立, 现有26个世界性的宗亲组织。如1977年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成立;1977年8月, 世界各地区谢氏宗亲会联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3]。1982年首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在马尼拉召开。1986年, 新加坡185个宗亲会和会馆联合起来, 组建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包括地域性的同乡会、业缘性的行会和血缘性的宗亲会) 。1994年3月, 全球苏姓宗亲代表在菲律宾马尼拉, 以“敦亲睦族, 联络宗谊, 秉承血亲关爱之精神, 谋求世界宗族之团结, 促进社会繁荣”为宗旨, 成立了“世界苏姓宗亲总会”[4]。2003年11月29日, 世界张氏总会在马来西亚诗巫市成立[5]。
宗亲会和地域性的同乡会是海外华人华侨社团性质的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两根支柱。但当代宗亲会组织, 尤其是海外宗亲会, 参加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亲属血缘关系, 也不可能维系真正的谱系血缘关系, 而是借姓氏结成社会团体, 以联络感情, 求得团结, 维护共同利益, 共谋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团体。如加拿大的龙冈亲义总会, 就是由刘、关、张、赵四姓组成的宗亲团体, 联系他们的纽带是三国时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 加上赵云四位著名历史人物, 其成员结盟为兄弟, 宣誓永远忠诚团结[2]。宗亲会分“单姓”、“两姓”和“多姓”几种形式。其中单姓的, 包括李、梁、丘、吕、陈、林、马、梅、许、童、郑、潘、颜、伍等姓氏;两姓、多姓的, 如全球董杨宗亲总会、世界济阳柯蔡宗亲总会、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 (含陈、姚、虞、胡、袁、田、王、陆、夏、车十姓)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 (含吴、洪、翁、龚、方、汪、苏、周、连、辛、柯、蔡、曹、江十四姓) 。也有联宗的形式。联宗即异姓人士通过追溯同源始祖, 合成宗亲关系, 有二姓联宗, 也有数姓联宗。
海外宗亲会目前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越南、缅甸、老挝、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古巴、秘鲁、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据台湾宗亲谱系学会1985年编印的《谱系与宗亲组织》记载, 新加坡有200个宗亲会, 菲律宾有110多个宗亲会, 马来西亚有4 000个以上的华人宗祠和会馆。
值得强调的是, 有不少世界性宗亲会的总会会址都设在台湾。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绝大多数台湾人民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 他们与大陆居民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 对大陆有着深厚的宗亲感情和念祖情结, 他们往往在自己的聚居地建立祖籍祠堂、庙宇。近六十年来, 海峡两岸虽遭到人为的隔离, 但在台湾却掀起了一股宗亲、修谱、寻根的热潮。20世纪70年代以后, 台湾的宗亲活动进入一个活跃期, 它直接地推动了世界性华人宗亲活动的开展。据台湾《新生报》统计, 1979年全台登记的宗亲会达222个, 其中单姓198个, 联宗24个。1977年, 台湾成立了“宗亲谱系学会”, 1978年在台北举办了“宗亲谱系资料展览”, 1982年起还到各地巡回展览, 并举办多次谱系研讨会, 1985年出版了《谱系与宗亲组织》, 全面介绍了19个世界宗亲会, 58个省市宗亲会的情况, 包括姓氏源流等内容[6]。20世纪80年代中叶有学者对台北作的调查表明:“宗亲组织的发展, 表现出蓬勃而富朝气的趋势, 至少在数量上远比十五年前为多。此外, 许多老的家庙重新翻修整建, 有的迁往郊区山清水秀之处进行扩建, 更有许多新设立的宗亲组织, 将其办公室供奉先祖的神位, 设置在公寓式建筑内, 或店铺的顶楼。此外, 还有一些宗亲组织热切地讨论兴建祠堂或祖庙。这都是近年来所发生的现象。”[7]台湾宗亲会还积极、广泛地联络世界各地的宗亲, 以台湾为中心, 分别组建各姓氏的世界性宗亲组织。1987年至今, 即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之后, 台湾地区的各个宗亲会多次组团回祖籍地寻根谒祖, 撰写族谱, 支持家乡经济, 建设公益事业。
台湾宗亲会大多是单姓宗亲会, 如林姓在台湾是个大姓, 渡台的林姓人以县市为单位, 组成宗亲会15个, 地域性的宗亲组织一个,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林氏宗亲总会。此外, 在台湾还有不少联宗的宗亲会, 如张廖简、董杨、何麦等。张廖简在台湾很有势力, 张姓在台湾是大姓, 人口近150万, 向有“无张不成乡”之说, 加上廖姓和简姓, 人数超过200万, 差不多占全台人口的10%。张廖简宗亲会全台有25个, 人数多的达8 000人, 下面又设立20个分会, 人数少的有50人[6]。郑氏在台湾为第十二大姓, 目前总人口为31万多, 散居全岛, 共建有18个地方性的郑氏宗亲会和一个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现“世总”理事长就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郑为之担任。台湾宗亲会一般都建立祠堂, 如林姓宗亲会, 先后建立的祠堂36座, 其中以台北“林氏祖庙”最为著名[6]。位于台北市重庆南路1段63号重南大楼的全球董杨宗亲总会, 成立于1973年10月8日, 是海内外董杨二姓的全球性宗亲组织。海内外董杨宗亲团体组织除总会之外, 达60多个, 分布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缅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以台湾地区最多。有台湾地区董杨宗亲联谊会、台北市杨姓宗亲联谊会、高雄市董杨宗亲会、财团法人杨姓四知堂、桃园县董杨童三姓宗亲会、宜兰县杨姓宗亲会、基隆董童宗亲会、基隆杨姓宗亲会、桃园县董杨宗亲会、桃园县杨姓宗亲会、新竹县杨姓宗亲会、新竹市杨姓宗亲会、台中杨氏宗亲会、云林县北港杨姓宗亲会、台南县董杨宗亲会、屏东县杨氏宗亲会、金门董杨宗亲会等。海外知名的有菲律宾弘农杨氏宗亲会、泰国杨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杨氏总会、印度尼西亚杨氏宗亲总会、马来西来云龙杨氏公会、文莱杨氏宗亲会、韩国中兴宗亲会、日本国董氏宗亲会、缅甸仰光杨氏四知堂、美国董杨宗亲联谊会等[8]。
宗亲社团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 但也随国际局势及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二三十年来, 海外华人宗亲社团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其特征也较为明显。
首先, 外部组织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宗亲社团的组合由地域性向跨地域转化, 即由小地域的宗亲会逐渐向大地域、跨地域的同姓总会转化, 也即是由过去的地缘与血缘关系的结合, 转化为单纯的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组合。宗亲社团的组合由同姓向异姓同宗以及多姓联合转化。血缘关系的宗亲会与地缘关系的同乡会出现了联合。
其次, 内部组织结构出现了变化: (1) 理事机构的分工逐渐严密。宗亲会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临时性宗亲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修膳祖厝、祖祠、“祭祖”、修族谱, 任务完成后, 便自行解散。长期性宗亲组织机构比较完善, 有固定活动场所, 影响力较大。 (2) 教育基金和福利基金向有独立的机构转化, 基金的筹集由会员中的富商捐赠为主向集资形式转化。随着海外华人各所在国经济的发展, 多数宗亲会馆都设立奖学助学基金机构, 向宗亲会成员子女提供奖学助学金, 有的在理事机构中增设教育股, 更多的则成立专门的机构, 制定奖学助学章程, 专门处理奖学助学事务。
此外, 为避免海外宗亲会发展出现衰退的趋势, 近年来, 海外宗亲会馆领导对宗亲会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 如通过联合扩大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组织。一些宗亲会也依靠雄厚财力新建会馆大厦, 成立青年会、妇女会等团体, 以吸引年轻的华人后裔参加。原新加坡黄鼎昌总统曾说:“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宗乡总会后, 许多会馆都积极致力于推动与发扬华族传统文化, 开展了许多宗乡会馆团体活动, 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 也引来了不少年轻有为的才俊, 为宗乡团体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气象。”
宗亲会入会的条件和程序非常简单, 除了自愿加入组织和具有血缘关系、相同或相关的姓氏等基本条件, 没有对入会条件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入会自愿, 不分男女, 也不强调籍贯和血缘上的亲疏远近。如澳门张氏宗亲会章程规定:“凡持有有效证件居澳张氏居民, 年满十八周岁, 同意并履行本会会章者, 均可申请入会, 成为个人会员。”[9]世界许氏宗亲总会章程规定:“世界各地凡属许姓裔孙, 年满20岁, 不分性别, 愿遵守本会章程及决议者, 可申请加入为个人会员。”[10]中华宾氏宗亲会章程规定入会条件是:“拥护并遵守本会章程, 有加入本会的意愿;愿按期交纳会费, 为本会发展提供帮助;积极支持本会工作, 热心宾氏文化研究, 愿意参与家族活动。”[11]参加宗亲会的成员往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会费和捐款, 捐款多少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捐献多的人常常受到大多数宗亲会成员的尊敬和赞扬, 因而也掌握着宗亲会的领导权。
在管理上, 宗亲会内部设有办公性质的机构, 专门负责组织活动, 协调日常事务。如《世界谢氏总会章程》规定:“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总会设理事会, 由理事35人组成, 为闭会期间最高执行机构, 设理事长1人, 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总务处、财务处、公关处、服务处、康乐处、文宣处七个办事机构。”[3]世界白氏宗亲会下设办公机构包括:总务部、组织部、教育部、青年部、妇女部、财务部、监察部、会刊编辑室[12]。宗亲会内部设立的办公性质的机构各司其职, 或者负责会员之间的互助活动, 包括庆典活动中的贺金及葬礼费用的支付等项目;或者负责对会员子弟及贫寒学子发放奖学金;或者负责各种组织活动的策划和联络;或者负责整个宗亲会的资金筹集、财务预算、财务支出和审核。较大的宗亲会, 例如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等世界性宗亲会通常表决通过本宗亲会的组织章程, 在组织章程里详细地规定本宗亲会的组织制度。但一些宗亲会内设办公机构和组织章程并不完备。各个宗亲会的基本组织制度大致相同, 差异不大。
纵观现在世界上许多华人宗亲社团的宗旨, 多为弘扬祖德、敦亲睦族、资助教育、奖掖后进、服务社会。其担负的职能大体是以下这些内容:一是弄清本姓氏源流, 筹备、撰写、出版大族谱。这是所有宗亲会共有的一个职能;二是调解纠纷、解决争端、保护和支持同族成员, 保持彼此间的融洽相处、精诚团结;三是济贫恤寡、育幼养老、筹集慈善福利款项, 帮助同族人渡过难关, 主办会员婚丧喜庆及各种聚会;四是完成祖墓的修葺, 建立宗祠, 定期组织祭祖仪式, 尊祖祭祀, 联络宗谊;五是定期举行聚会活动, 作为世界各地同姓氏族人的联络中心, 商讨宗亲会物业、公产经营, 以维系其运作和发展, 普及华文、华族历史的教育, 保持文化的延续传递, 开展音乐、戏剧、武术等文体活动, 组织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六是回祖籍地寻根谒祖, 省亲观光, 办厂经商, 设立奖项资助奖掖英才, 支援家乡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 宗亲会的这个职能得到了增强。
除此之外, 历史上有海外宗亲会组织参加过政治斗争, 不过目前只有少数宗亲组织表示关注政治, 希望赋予政治使命, 即政治职能。总的来看, 宗亲会在政治方面的职能衰退较大, 主要致力于祭祖、编族谱、建祠堂、调解、救济、奖学等活动, 其社会职能大大增强。总体上, 宗亲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同宗同族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 向着经济—政治—社会多元功能全面发展。当前, 随着各国华侨、华人的不断增多, 华侨国籍的变化, 华人与居住国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 海外华人宗亲社团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正朝着本地化、权益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为促进xx及西部成氏宗亲的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成氏经济文化发展,根据往年xx成氏宗亲会章程的规定、以及部分宗亲的建议,xx成氏宗亲会决定召开xxxx年xx成氏氏宗亲会年会。
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会议地点:中国 xx市 渝北区 火车北站旁 龙头寺公园北门 水石间古典收藏茶楼
1、报到地点:同上;
2、食宿地点:同上。
3、该水石间古典收藏茶楼电话:xxxxxxxxxxxxxxx、
二、会议时间:xxxx年1月28日—28日。 1、xxxx年1月28日中午前报到。 2、xxxx年1月28日半天会议(下午会议结束)。 3、xxxx年1月29日组织自愿参观的宗亲参观旅游。
三、参会原则与条件 1、参会原则:各位宗亲在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经济等相关条件的前提下,本着参会自愿、费用自理、安全自负的原则参会。 2、参会条件:所有报名参会宗亲一律凭二代身份证报名,凭会议证参会和食宿。
四、会议议程: 1、研讨成氏家谱编辑等成氏文化传承事宜(请各地成氏宗亲带好自己的家谱及相关资料)。 2、重点讨论构建成氏商务平台事宜,成立西部成氏宗亲会商会。 3、成立西部成氏宗亲会联谊会。 4、讨论成氏子孙教育事宜。 5、讨论建立成氏子孙通讯平台事宜。 6、讨论宗亲关心的其他事项。
五、会议费用: 1、参会宗亲的交通费、食宿费、旅游费自理。 2、统一食宿:每人交人民币80元费用(多退少补)。
六、报名方式时间: 1、用手机短信报名。报名电话:xxxxxxxxxxxxxxx。2、电子邮件方式报名。QQ邮箱:914712542@qq.com。
七、报名截止时间:xxxx年1月28日中午12:00报名截止(注:未报名而自行参会者,相关食宿请自行解决)。
八、会议主席团:xxxxx
九、大会总统筹:xxxxxxxxxxxxxx xxx。
十、大会秘书长:xxxxxxxxxxxxxx xxx
会务总负责:xxxxxxxxxxxxx(xxx)。
补充:热诚邀请在渝盛氏族人和承氏族人出席本会,不胜感激!!!
xx成氏宗亲会秘书处
天下江氏宗亲:
新年好!
值此新春之际,入围江家携全体热心家族事业的宗亲们,恭祝天下江氏宗亲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在平台发展的两年里,入围江家见证了许许多多热心宗亲为了各地支系的团结发展,为了整个家族事业的发展,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这种传承宗功祖德的精神,值得广大宗亲们学习。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江氏家族文化宣传平台,将继续做好家族数据统计工作,做好江氏家族文化宣传工作:
一:继续收集各地江氏辈分数据,并进一步审核字辈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字辈的辈数排序(以始祖元仲起算)。
二:继续收集各地开基祖资料,为各地寻亲提供更有力的,更快捷的数据资料。
三:与往年相同,继续宣传各地家族动态,让不同地方宗亲都能及时了解家族的发展状况。同时做好家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宣传工作。
四:支系寻亲与个人寻亲,都是家族大事,也是平台宣传工作上的重中之重。(个人寻亲信息,平台会为宗亲们提供最快速通道)
五:今年将隆重举行天下江氏首次公祭始祖活动,这是江氏家族的第一大喜事,以后每年都会在固定日子如期举行。这份宣传工作,会列为平台首要任务,同时希望宗亲们多多转发,让更多宗亲能参与始祖园陵建设和公祭始祖活动中来。
最后,入围江家真诚感激一路相伴的宗亲们!
入围江家
尊敬的xx氏港澳宗亲联谊会xx会长、xx宣理事长:
欣闻贵会将于20XX年11月23日举行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我谨代表华夏xx氏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会予以诚挚祝贺!
天下xx氏是一家,港澳xx氏宗亲是一个勤劳智慧、团结务实的群体,此次成立xx氏港澳宗亲联谊会是一个居功至伟的盛举,相信贵会在xx荣誉会长、xx会长、xx宣理事长的带领下,必将为广谋xx氏宗亲福祉,光扬高元先祖懿德,传播xx氏文化做出贡献!
【宗亲会发言稿】推荐阅读:
宗亲会年会秘书长发言12-01
宗亲会致辞09-26
宗亲会周年讲话06-15
宗亲捐款感谢信01-18
宗亲联谊会主持开场白10-30
中华姓氏论坛世界唐氏宗亲联谊总会12-10
放假会发言稿06-21
女生会发言稿11-17
教师会发言稿01-27
会领导总结发言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