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的含义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险因素的含义(精选8篇)

风险因素的含义 篇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是指其倒闭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损害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一般认为,评估系统重要性的标准主要是其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指特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总量。二是关联度,指该机构与金融体系其他要素的关联程度。三是可替代性,指在该机构倒闭后,其他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提供相同或至少是相似的服务。从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规模仅仅是衡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标准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金融机构的关联度和可替代性。

鉴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倒闭具有强烈的负外部性,政府往往不愿意任其倒闭,而是采取所谓的“监管宽容”政策,即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或者直接的财政资助帮助金融机构渡过危机。这种“监管宽容”往往会导致两大问题:一是引发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巨额损失一般都最终由政府埋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将政府救助所投入的财政成本转化为股东和高级经理人的巨大私人收益,在此基础上甚至出现逆向选择行为,即热衷于从事高风险的经营业务,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爱好者。二是引发市场失灵。在“监管极端宽容”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也产生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会倒闭的预期,因而,即使这些金融机构能够对市场进行适时、真实的信息披露,金融市场也不会很快地运用“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对金融机构的高风险行为给予约束,而是将这些系统重要性机构视为“永不沉没的金融航母”。由此,市场中的优胜劣汰机制和自我纠正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二、防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制度选择

围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英等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是,纵观迄今为止所出台的主要监管政策,其目的不外乎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降低系统重要性的规模、业务复杂性和风险关联性。一是推行“简约金融”模式。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简化内部结构,分拆过大的金融机构;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信用违

约掉期(CDS)等高风险衍生产品剥离到特定的子公司,而这些公司将接受特别的资本金、保证金和职业操守等监管要求。二是大幅提高交易账户资本金要求,控制系统重要性机构参与高风险的交易业务。三是建设衍生工具合约的中央结算系统。近15至20年来,衍生产品的急剧扩散骤然增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相互联系性,故应尽快建立起交易对手衍生工具合约的中央结算系统。四是限制以至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业务。如“沃克尔规则”(Volcker Rules)明确要求,除特定情形下,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自营交易,其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以及基金资本的3%,同时禁止银行做空或做多其销售给客户的金融产品。

(二)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损失吸收能力。一是设定资本附加,即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以普通股形式增加留存资本,设置“资本缓冲”,进一步增强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二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提出额外的监管标准。三是建设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自救安排(Bail-in)机制。所谓自救安排,是指借助合同或法律的形式,设定债权转换成普通股或债权核销的机制,以确保债权人能够承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损失的危机处置做法。具体表现形式是在银行风险加大或处于紧急状态时,要求银行将次级债或可转债按一定比率转换成普通股。四是征收金融机构税(levies)。与普通金融机构相比,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于对宏观金融稳定有着额外的影响,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有着额外的关联度,因而应支付相应的风险溢价,具体形式为征收附加税。

(三)健全有效处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一是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损失分摊机制。应确保所有金融机构均可被处置,且政府援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最终成本,由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机构承担,而非纳税人承担。处置过程中,应建立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有序的损失吸收机制,确保责任承担的合理性;应避免机构的处置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较大破坏,维护处置期间的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境危机处置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安排,赋予处置机构开展跨境合作和信息交换的法律权利,废除法律中可能阻碍公平跨境处置的条款;明确母国和东道国当局在机构处置中的作用、责任和义务;母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应积极建设危机时期的信息共享机制,消除信息缺口;建立有效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通过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协调各方,形成全球意义上的监管合力,从而严格、准确地评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三是审慎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置方式。要在注资援助和正常破产之间进行谨慎抉择。政府注资援助或注资支持下的收购兼并,虽然可以避免大型金融机构的轰然倒塌,但毕竟属于政府注资前提下的“包办婚姻”,有可能助推“大而不倒”全球性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张,进而破坏市场纪律,无限扩大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的负外部性。

三、加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认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银行监管部门应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实际运行形势,按照规模、可替代性及风险关联性的标准,科学、谨慎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名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范围过于狭窄,固然会危及宏观金融的稳定,但是,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范围过于宽泛,又会造成严厉风险监管标准在银行业中的过度使用,从而增加银行体系的运营成本,降低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建议设置一个科学的数学公式,针对所有可以影响系统重要性的指标设置参数,定期按此公式计算出一个系数值,最终依据该系数值确定该机构是否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范畴。系数值的测算每年进行一次,确保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的动态管理。

(二)强化资本监管,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这应是当前我国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核心环节。一是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应在考虑留存资本、逆周期、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目前,通过首发公开上市、配股、可转债发行等途径,五家大型银行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下一步资本管理的重点应是强化资本约束机制,充分节约资本使用,防止资本充足水平的再度快速下降。二是适度引入自救(Bail-in)机制,要求大型银行增强次级债和可转债的普通股属性,可以考虑建立起次级债和可转债的自动或强制转股机制。

(三)加强跨业风险和金融创新的监管。根据我国目前银行业现状,对于防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来说,限制银行资产规模和降低可替代性的途径并不可取,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系统性重要机构的风险关联度。因而,应强化对跨业风险和金融创新的监管。重点是强化并表监管和加强理财产品监管,要求大型银行切实落实并表管理制度,理财产品必须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披露”。金融创新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必须置于监管的有效覆盖之下,严禁通过高端的金融工程技术开发出过于复杂的结构性衍生金融产品。

风险因素的含义 篇2

一、无形资本质量的含义

无形资本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参与生产经营并长期发挥作用的、具有强大增值能力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具体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

无形资本质量是指无形资本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价值创造能力越强, 质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二是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时间越长, 质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 即高质量的无形资本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 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是无形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人力资本直接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 其质量的主要表现是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即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能力。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是通过长期组织学习等知识性活动创造出新技术、新发明、新设计、新理念等组织资本来实现的, 即科技与管理创新能力越强, 人力资本质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

组织资本是依赖于特定组织和社会交往, 通过长期组织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形成的, 存在于个体、团体和组织之间, 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所共享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冯丹龙, 2006) 。专利、商标、技术、设计、特许权、制度、惯例、企业文化等是人力资本转化的智力成果, 其中, 专利、商标等直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文化、制度、惯例等为生产要素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 组织资本质量表现为智力成果的质量, 即智力成果的价值创造能力。

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社会网络, 是依靠关系作用而带来增值的价值, 主要表现为声誉、品牌、信誉、顾客忠诚度等, 具体包括客户关系资本、供应商关系资本、债权人关系资本、政府关系资本等。关系资本如客户资本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 通过影响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信誉度等途径间接作用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关系资本质量表现为关系的稳固程度, 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债权人的关系越稳固, 关系资本质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事实上可以这样认为, 关系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互信、互惠关系建立和稳固的过程, 是企业长期获利、成功经营的基础, 是企业长期保持价值创造能力的前提。

二、影响无形资本质量的因素分析

探索无形资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目的是寻求提高无形资本质量的途径, 影响无形资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组织学习力、无形资本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以及客户价值。

1. 组织学习力。

组织学习力是指组织内部各成员在组织所处环境, 面临的情况以及组织内部的运作、奋斗的方向等方面, 通过对信息及时认知、全面把握、迅速传递并达成共识, 从而作出正确快速的调整, 以利组织更好地发展的能力, 是一个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的比自己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自创未来的能力 (许学国, 2005) 。企业的无形资本来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而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源于组织学习力。组织学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的表现, 是催生无形资本的动力源泉。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 而且是创造知识、技能的活动。因此, 组织学习力是影响无形资本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 组织学习力越强, 企业就越能产生高质量的无形资本。因此, 企业必须构建学习型组织, 使企业内部个人和团队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全面提高组织学习力。

2. 无形资本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

无形资本的投资规模是指对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投资额的高低, 尤其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加职工培训、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资。一般来说, 投资额越大, 无形资本形成得越快, 质量越高。据统计,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无形资本年投资额平均占年销售额的6%~10%。而我国企业的该比例平均不足3%, 这是我国企业无形资本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无形资本的投资效率是指一定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本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因此, 无形资本投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无形资本质量。实务中, 企业尚未将职工培训、新产品研发、广告宣传纳入投资决策程序, 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会计核算也没有将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广告费视为资本性支出而纳入资本管理范畴。结果导致无形资本投资效率低、效益差, 难以达到无形资本投资的预期效果。这也是我国企业无形资本价值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客户价值。

现代企业被看做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客户价值的经济组织。客户价值是指客户所得与所费之间的差额。“所得”是指客户从所购买的产品中获得的有形和无形利益, 包括产品的功能、质量、外观、使用说明、品牌乃至心理上的满足。“所费”是指购买和使用该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 包括购买成本、维修成本和使用中所花费的其他成本等等。

提高客户价值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扩大市场份额, 从而提高无形资本质量, 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是产品经营, 客户是通过购买、使用产品来了解产品、了解企业的。优质的产品、完善的功能、设计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 无疑是树立品牌形象、稳固客户关系的物质基础。因此, 企业要提高关系资本质量, 包括品牌资本质量、声誉资本质量等, 必须提高客户价值。

三、无形资本质量的评价标准

无形资本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评价无形资本质量高低的依据, 是无形资本本质的反映。根据无形资本的质量特征, 可建立如下无形资本质量评价标准:

1. 价值创造能力。这是评价无形资本质量的直接标准, 无形资本的价值创造有两个途径:

一是无形资本直接参与生产经营,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价值, 价值创造能力表现为产品的科技含量, 即附加值的高低, 如新技术、新发明可以数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

二是无形资本在运营中不断积累、不断增值,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转化与共享来实现无形资本的增值, 是一种质量型而非数量型的资本增值方式。如品牌、技术、特许经营权等具有使用上的重复性, 即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 也可被同一主体重复使用, 几乎没有机会成本, 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因此, 通过分析评价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等价值及其增值潜力来判断无形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

2. 价值创造的持续性。有形资本一般都有损耗周期, 存

续时间短、贬值速度快, 而无形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等都很难确定损耗周期。事实上, 有些无形资本如品牌、商标和企业文化等, 不仅能长期保持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也在不断增值。判断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持续性要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如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不断更新换代, 如果这些技术不能与时俱进, 企业将失去竞争优势。因此, 考查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持续性, 不仅要考查现存无形资本的持续性, 而且要考查企业新创无形资本的能力, 即延续无形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

3. 稀缺程度。

一般资本都具有稀缺性, 比较而言, 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本更为稀缺。因为大部分无形资本不存在交易市场, 无法通过市场获得, 而只能在企业内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 这种长期培育形成的无形资本很难被其他企业复制。无形资本的稀缺性、衍生独占性、垄断性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从而产生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然而, 不同的企业,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市场环境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 即无形资本的产生条件不同, 导致无形资本的稀缺程度不同。企业拥有的无形资本越是稀缺, 其价值创造能力越强, 质量越高。因此, 无形资本的稀缺程度是判断和评价无形资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4. 模仿难度。

一般来说, 由于不存在完善的无形资本市场, 大部分无形资本只能在企业内部经过独特的生成路径和无数次大小决策而逐步形成。由于这些无形资本对生成路径的依赖性, 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竞争对手时间、成本、能力的限制, 使这部分无形资本成为难以被模仿的特殊资本。使用、拥有这种无形资本的企业就会因此而获得并延续竞争优势, 长期保持其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 无形资本的模仿难度成为评价无形资本质量的标准。模仿难度越大, 无形资本的质量越高。

摘要:无形资本质量是指企业无形资本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创造能力越强, 持续时间越长, 无形资本质量越高。影响无形资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组织学习力、无形资本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以及客户价值, 评价无形资本质量的标准包括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创造的持续性、稀缺程度和模仿难度等。

关键词:无形资本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韩刚.无形资本理论与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理论导刊, 2001;5

[2].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商业研究, 2007;7

[3].马传兵.对无形资本、知识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辨析与反思.实事求是, 2005;1

[4].冯丹龙.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资本的增长机制.管理评论, 2006;2

浅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篇3

【关键词】 审计 风险 防范 措施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到目前为止,审计风险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其熟悉,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师职业界面临日益严重的商业风险,使审计风险的使用频率相当得高,尤其在近年来银广夏,黎明等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安达信,中天勤等一系列会计事件更是如此。说其陌生,是它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没有把审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也没有从职业的角度来认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己公允揭示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笔者认为,从广义上理解审计风险,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审计风险模型。这是因为现代审计中,一般在审计风险、固有风险评价的过程中考虑了经营风险将审计风险的涵义界定为广义的审计风险更与审计风险模型相匹配,有利于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民间审计都是市场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发达的民间审计。研究审计风险的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控制

民间审计实行的是一种有偿服务。社会之所以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聘请民间审计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签证,是因为通过审计,能降低财务报表的信息风险,能分散企业的营业风险,这些都是民间审计的社会价值所在。因而,努力创造一种环境,提高社会公众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提高我国民间审计质量,确保我国民间审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

寻求审计风险与审计效率的合理平衡乃是审计理论与实务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审计方法是决定一项审计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都将以风险的评估为基础。因而,审计风险概念,为更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完整的结构。

3、有利于增强审计责任感

审计风险直接关系到审计责任,并影响到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审计风险的存在虽然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审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技术,改进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风险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可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认真、仔细地开展审计工作,努力把审计风险降到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尤其是竞争的加剧,导致审计失败的增加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一方面使得多样化的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增加,加之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大大便利于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这些都使得审计人员失察和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增加。而大多数会计职业界人士认为如果CPA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做到应有的谨慎,就属于审计失败。因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审计人员是否一贯地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但是CPA如果出现失误,往往会使会计师事务所蒙受损失。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和业绩评估压力的增加使管理者舞弊数量和隐蔽性呈上升趋势。有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如为保证“配股资格”,避免被“特殊处理”或被“摘牌”以及为了进行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需要,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普遍都存有粉饰会计报表,操纵盈利的冲动,会计核算中舞弊现象日益增多,舞弊手法也越来越隐藏和智能化,这些都会导致审计失败,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经营环境不成熟

公司治理机制是协调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现阶段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资本市场的借贷市场,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缺乏强调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在动机和对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自愿性需求。被审计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合,公司管理当局既是被审计者,又是审计委托人,他们可以决定审计收费的大小和事务所的聘任,这样严重的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大了审计风险。

3、目前诉讼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加剧了审计风险

在法律诉讼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以其在审计过程中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为由来开脱法律责任。而法律界则以当事人在执业中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来判断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真实性认识偏差”(注册会计师强调“程序的真实”和“过程的真实”,而法律更为强调“结果的真实”和“内容的真实”)实质上是审计期望差在法律诉讼中的体现。法律责任界定不清,也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因为一旦法律诉讼产生,由于“深口袋”责任概念,即采取谁最有能力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就由谁来承担责任的原则,注册会计师往往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国外,注册会计师都投有足够的职业赔偿责任保险,而且注册会计师职业是收入颇丰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之一。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财产富足,“钱袋较深”,有充分的赔偿能力,因此当执业者一旦在执行审计业务和提出审计报告时出现疏忽和过失,致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蒙受损失,审计人员就会遭受诉讼和牵连。失意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了挽回损失,就千方百计地寻求有赔偿能力的连带者进行赔偿,因此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诉讼的主要目标。法庭的判决也往往因同情受害者而判定连带者——注册会计师赔偿受害者。这种“深口袋”现象使得审计人员更容易被推上法庭,审计的诉讼风险因此加大。

4、社会公众期望的差距

审计期望差距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的差异。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破产企业的增多,社会对审计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也不断提高。双方形成的期望差距,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舞弊和欺诈。社会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企业中所有可能存在的严重舞弊行为,并对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关于被审计企业管理人员的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报告负责;而注册会计师认为,他们是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是否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总体上表示一个意见,无法保证能够察觉被审计企业的任何舞弊行为。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人员也极易为管理人员的舞弊或包括第三方在内的欺诈所蒙蔽。但事实是,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揭示差错和舞弊行为不承担足够的责任,社会将不会以牺牲时间和金钱为代价,指望从注册会计师那里得到什么帮助。这样促使审计职业界要求审计人员承当起更大的揭弊查错的责任,并积极地履行这种责任。二是经营失败。在很多投资者眼里,无保留意见就像“完全健康的体检证明”一样,可以成为经营风险的重要依据。很多人甚至认为审计师应当对财务状况提供一定保障,他们觉得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有强烈的联系。那么如果受到损失,管理者和审计师必然都有责任。而在审计职业界眼中,如果公司的报表没有重大的错漏,那么将出具无保留意见,这是审计师的尺度。诸如无力还贷、未达到投资人期望收益乃至倒闭破产等都是公司管理者的经营失败,不影响审计师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经营失败责任归属的认识就加大了期望差距,引起了很多预料之外的诉讼。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法庭的判决一般会保护审计师(如果审计意见无误),但即使审计师完全胜诉,不须赔偿,那么至少其职业声誉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且也会付出高额的诉讼成本。

5、我国目前所处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过分激烈竞争环境加剧了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审计市场又是一种买方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一定的有序经济条件下,审计收费的增加是困难的。为了生存和发展,事务所就把目光转向降低成本方面。而控制审计成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就限制了审计时间、限制了审计作业量,使本应扩大范围的审计作业受到限制,形成相应的审计风险。此外,竞争使为数不少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铤而走险”。他们为了防止失去客户有可能妥协于客户的无理要求而置自身风险于不顾。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上述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

2、注重重要性问题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慎重考虑的两个问题,对不影响会计报表客观、真实的次要事项,可以适当忽略。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重要性重化后运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合理解决好它们之间的矛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3、保证咨询服务到位

审计组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审计人员在遇到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和恰当的业务指导。比如,审计组织可以聘用法律、经济、技术鉴定等方面的专家做顾问,使审计人员在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有权威的意见做后盾,这样可以增加审计结论对风险的承受力

4、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所造成的损失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这是控制风险的最后一道防范措施。我国目前开展这类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已经具备,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此项业务。审计组织应尽早树立保险意识,正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投保足够的审计责任保险,以便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减少损失。

四、结论

审计风险是审计界的一个新课题有着相当的难度。本文的特点在于针对影响我国目前民间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审计水平的提高贡献一点绵薄之力。然而受本人能力及资料所限,本文有些方面论述比较简略,存在某些不足之处。现在,我国审计界所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对审计风险观念上的改变问题而是一个如何以审计风险为基础形成一种系统的审计方法的问题。只有解决审计风险控制的技术并使得以审计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在审计实务中得以运用,我国的审计实务才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是我国审计界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晓林、梁丽军:审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J].中国审计,1998(7).

[2] 胡春元:论审计风险[J].财务与会计,1998(10).

[3] 周萍:试论审计风险[J].财会月刊,2000(4).

[4] 马兰: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4).

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4

工程监理被运用于国内外许多工程的建造,但是国内外工程监理的管理制度却大有不同,下面将对比并分析国内外的工程监理的现状。

1.国外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建设工程监理在国外发达国家被称为工程咨询,其采用的是国际上推广实行的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工程咨询单位都有专业化的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授权。国外的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工程建设前的投资预算咨询以及对工程的建设过程加以监督,建设前的投资预算咨询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加以一定的可行性判断,并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收益加以预测。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是先与工程的投资者签订工程监理合同,即代表投资者对正在建造的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在工程质量良好的情况下使用较少的工程投资,并达到投资者与建造者双方利益的共识。而且国外工程监理咨询制度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对于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具备良好职业技能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设工程监理工作。

2.国内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我国最早涉及建设工程监理是在1982年布鲁革水电站的建设中,当时按照世界银行的贷款要求而组建一个类似于建设工程监理的工程管理局,这个工程管理局后来便成为了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原型。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正式施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国内的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时间比西方发达国家要落后较长时间,但随着我国20多年里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逐渐追赶上国外建设工程监理的脚步,但是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而且所聘请的人员没有较高的经验技术,另外大多数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所经营的业务比较少,没有系统全面的建设工程监理的服务,使得其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风险因素评估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由于监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将严重威胁到所建造工程的质量问题,下面将具体阐述质量责任风险因素评估的内容、作用、步骤及一般方法。

1.质量责任风险因素评估的内容及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风险因素评估主要是由于监理的质量责任而产生的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质量责任风险评估主要是确定与工程相关的风险在最近时间内所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评估预计这种风险会给工程带来的损失大小,并使得施工单位能够依据这种风险因素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工程质量责任风险因素的评估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并预测,然后通过不确定性的风险进行关注将能综合评估风险的危险程度,最终使得质量责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质量责任风险因素评估的步骤。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风险因素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估计和评价,首先要查明风险的来源、然后确定类型以及特点。最关键的就是确定监理质量责任所存在风险、评估这些确定存在的风险所能造成的损失几率大小以及发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最大风险下造成的损失是多大,为了弄清质量责任风险因素就需要采集所在工程施工方以往的监理质量责任经验,这些将能够很好地反应出施工方的技术水平。或者建立一个模型对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然后用概率反应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3.风险因素评估的一般方法。风险因素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概率分析法以及专家意见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来采用不同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

三、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因素的含义 篇5

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危险品运输潜在的风险逐步加大,可划分为交通事故风险和货物安全风险。下面我们就将夏季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剖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夏季行车运输安全。

一、驾驶人员因素。此风险主要指驾驶员精力涣散、疲劳驾驶,其主要的事故类型为交通事故。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加上各种蚊虫滋扰,驾驶员休息不好,行车中易疲劳、瞌睡,精神涣散,给行车安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夏季柏油路面曝晒易产生“虚光”,影响驾驶员正确判断路面情况。

防范措施:各驾驶员要注意休息,及时换班驾驶,保证精力充沛,行驶中集中精力,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谨慎行车。

二、高温因素。高温不仅仅对驾驶员身心造成影响,且对车辆设施、货物安全有重大安全风险。

(1)刹车失灵。高温下,制动皮碗会因高温而膨胀变形,造成制动失控,尤其是在下长坡、陡坡时,频繁、连续使用刹车,刹车失灵是造成重特大事故的罪魁祸首。

(2)爆胎。据有关部门统计,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造成“毁胎”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气压过高或过低;轮胎使用期限过长;轮胎橡胶表面老化和龟裂;胎面磨损至极限;钢圈变形,在高温天气里,爆胎事故更是频繁发生。(3)水温过高。在堵车或长时间怠速时,发动机水温表显示过高,风扇高速挡工作时间过长,发动机噪音增大,对发动机有严重损害。天气高温开空调时故障最为明显:在高温天气开空调时,怠速不稳,转速浮动过大,急加速时无力,发动机有异响;热车熄火十几分钟后,再启动时不好着车;热车行驶时有时会自动熄火;冷车时空调制冷温度很凉,热车时空调制冷效果不好,而且空调系统内有较大的共振嗡鸣声;热车怠速时,空调压缩机离合器吸断频繁,甚至断开,造成热车空调不制冷。

(4)车辆自燃。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使车辆电路等部分部件老化,在高温下,特别容易引起车辆线路自燃,进而造成车辆损毁。

(5)承运货物自燃、爆炸或因交通事故碰撞造成燃烧爆炸。高温条件下,危险品货物有的极具挥发性且易燃易爆,遇明火或剧烈碰撞,特别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防范措施:针对刹车问题,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好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刹车制动,合理利用排气制动,严禁空挡滑行;定期检查刹车制动系统性能,及时做好维修或更换;有条件的情况下,途中可作短时间的休息。防止车辆爆胎,一是使用优质的轮胎,二是时常检查胎压情况、磨损情况,及时冲压、减压及更换,三是行车中要注意轮胎散热,靠边停车要小心,避免轮胎挤压。针对水温过高,驾驶员要特别注意仪表盘内的发动机水温表读数,及时加水降温,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对于高温引起的车辆自燃、货物自燃、爆炸风险,要严格检查车辆各项安全技术指标,更换老化线路,保证防火用具齐全有效;严禁车辆动火和在车辆附近吸烟,远离火源或危险源;在每日最高温度时,可适当将车辆停放到阴凉处降温,避开高温段行车。

三、恶劣天气因素。夏季是自然灾害多发季节,雨、冰雹、大风、雷暴及由此引起的地址灾害,均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雨、冰雹、大风等天气,使能见度降低,路面湿滑,降低制动阻力,对行车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大风加大了行车阻力,并有可能吹到路边树木、对车辆和人员造成损害;雷暴能够引燃运输的货物,尤其是易燃易爆的货物,更容易引起特大事故。因大雨等造成的地质灾害,也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此类事件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

防范措施:出现恶劣天气,车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停车躲避骤风急雨,躲避时还应注意不要在突出建筑物及树木下,防止雷击,选择好安全地点;在南方行车,要及时了解天气及路况情况,规避危险路段。

危险品运输安全关乎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夏季,作为危险品运输的高危时段,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坚决避免违章操作。

季节转换,春困夏乏,气温逐渐升高,交通事故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夏季,驾驶者的心理及生理会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变化,酷热的天气,大量的体力投入以及强烈的太阳光照射等原因都会导致驾驶室工作条件变差。高温天气使人容易烦躁,在车厢这个封闭的环境内,人一旦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突发情况就很难避让;同时,夏季昼长夜短,且气温高,许多驾驶者的休息不够充分,导致精力不充沛,行车中易疲劳、瞌睡,出现这种情况会使得驾驶者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在夏天行车过程中除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外,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如车辆换季保养、车辆防自燃、防爆胎、防疲劳驾驶等,有关安全行车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保证行车安全。

1、夏季到来,温度偏高,机油应选择粘度相对较高的,因为夏季发动机内的水温易高,非常容易导致机油粘度下降,使机油容易发黑并变臭。驾驶员每天的例检工作应该仔细查检查,保养期限内及时更换,必要时可提前更换。

2、前挡玻璃被太阳烘烤的温度过高,雨刮器片的塑胶就会因为过热而发生变形,遇到下雨的时候,雨刮器片不能正常刮掉雨水而影响安全行车,还会因结构变形而损伤汽车玻璃。最好定期查看雨刮器片

3、电瓶温度高的,电极会老化而出现氧化,尤其是负极,会在极头产生白色氧化物,从而造成电瓶电压不稳定,这时就需要做电瓶的检查与养护,因为高温会使电池水因为蒸发而使得液面降低,极板因此露出而加速氧化。应定期检查电瓶水的液面。

4、防冻液不仅是冬天时使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不被冻坏,还具有防锈、防沸、防水垢的功能。进入夏季,防冻液的检查主要是看其在高温下是否液面已经低于标准液面以下,但也不能加得太多,另外,还要检查其管道、缸壁以及水泵是否正常。

5、夏季来临前,空调系统要做全面检查保养,空气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以免车内的灰尘、杂物吸附在空气滤网上而阻碍空气流通,造成制冷量不足。另外,还要经常检查橡胶软管,有磨损要及时处理,并停止使用空调尽快维修。

6、高温很容易使刹车油受热膨胀,而使刹车效果降低,长期频繁地刹车会磨损刹车片。如果在踩刹车时出现异响,那说明刹车片要检查更换了。保养时要检查刹车油的液面标准。夏季长时间行车,如果发现刹车片受热发红勿用冷水去泼,避免因为其急速受冷而变形受损。

7、夏季由于外界温度高,轮胎散热较慢,气压会随之增高,易引起轮胎爆破。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行驶时,要注意轮胎的温度和气压,应经常检查,使轮胎保持规定的气压标准。如果轮胎温度过高,切不可用浇冷水的方法来降低温度,这样会因胎面和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程度的不同而造成裂纹。夏季出车前要对轮胎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复。

8、夏天雷雨天气多,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说法。一段路面干燥的,由于雷阵雨使道路湿滑或积水,如果不控制车速,加大车距,会引起侧滑和水滑。遇特大暴雨,视线不清,不可冒险行驶,应选择安全地点暂停,开灯光和双跳灯,提醒后面车辆。遇漫水路面,切忌冒险行驶,必须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方能低速且匀速通过,9、夏季有的车发生自燃,很大程度上与车龄过长,汽车的电路老化或经过改装有关,有些不良线路会造成瞬间电流过大,高温条件下极易自燃;发动机的渗油引起的油垢,遇到高温燃点也容易自燃。老化的管路遇到机油压力加大时也容易喷发出来,遇到高温燃点也容易自燃。

10、车辆在出车前,驾驶员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查,重点检查:方向、制动、传动、灯光、雨括、轮胎。车辆有无跑、冒、滴漏汽、柴油和机油,耐油塑胶管道是否老化、龟裂、渗漏。电气线路有无搭铁、断路、短路失电现象。常用继电器、电路集成器(板)是否烧灼发热。车辆的附加电气设备是否在各类继电器、电路集成器(板)处连接(只允许在电瓶处连接,而且必须增设保险装臵)。车配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注意观察路上车辆、行人动态,遇到险情,随时能够制动停车。禁止空档滑行、并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变更车道。尽量避免猛打方向盘和紧急制动,防止车辆侧滑和后车追尾。连续驾驶3-4小时后,进服务区至少停车休息20分钟,通过伸展四肢来放松身体的疲劳感;眼睛不要老盯着公里的中心线;在行车中给驾驶室通风,降低温度,适时听听音乐;不要吃得过饱;娱乐有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夏天戴太阳镜,镜片颜色不要太深,过深的墨镜会使驾驶者对情况的判断反应延伸100毫秒,从而增添2.2米的急刹车间隔。行车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夜间行驶注意控制车速,加大车距,预防特发情况的发生。

风险因素的含义 篇6

【摘要】目的:主要针对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案与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的是风险管理制度,对照组未施行风险管理制度,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风险管理控制之后的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非常明显提高(P<0.05)。结论: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较多,以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为主。通过采取针对风险管理控制措施,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促使医患双方更加和谐,同时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产科;风险因素;风险管理;分娩

在所有的医院科室中,产科的护理工作相对的是比较特殊的,也是存在较高风险的护理科室。由于产科患者一般都是孕妇,病情变化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护理的任务就相对的跟家的繁重,因此也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为了进一步减少风险,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就要积极的对产科病房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进行。施行风险管理制度之前收治的60例产妇为对照组,施行风险管理制度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年龄在24~38 岁,平均年龄(27.9±3.3)岁,包括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观察组的60例患者,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5.1±4.1)岁,包括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

我们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护理未实施风险管理控制。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实行风险管理控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且在出院前,对产妇以及家属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出现风险事故的具体发生情况。

1.3风险因素

在对风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中得出,主要有以下几点:(1)心理因索产妇因心理原因导致的精神紧张、害怕恐惧等,这主要是孕妇对妊娠分娩没有很深的了解或者几乎不了解,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2)产妇身体因素:子宫出现异常情况,如宫缩乏力或者无间歇性的宫缩等;(3)分娩异常因素:出现胎位异常、巨大儿、产后出血_及胎盘异常等;(4)胎儿自身因素: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如胎心音异常或者羊水胎粪污染等;(5)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的系列因素,如产褥期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1.4 风险管理控制具体措施

在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之后,我们需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有以下几点:(1)为产妇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为此护理人员可以叮嘱产妇的家属在产前做好相关准备,同时从心理上对其进行沟通疏导: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增加其对分娩的信心,如果可以的话,家属全程陪护产妇。[1](2)实行危险评估。护理人员在孕妇到院就诊后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估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护理方案。(3)为产妇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产妇为中心,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享受,增加护理服务的内涵,与此同时在产程每一个阶段的护理过程中要告知产妇其中的相关细节及特点.让产妇明白如何配合相关的护理工作。(4)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系列法律法规.并且在学习后对其进行知识理论考核。同时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实际护理中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步骤[2]。(5)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预判及处理能力。成立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小组.对日常护理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5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 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产妇风险事故及满意度比较,见表1。讨论

对于产妇来讲,分娩就是一个具有未知风险的过程,而且其中也有许多的风险因素影响着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护理工作中也存在着各种因素,导致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把风险管理模式运用到产科病房护理上,可以很好的保障母婴双方的健康和安全。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对所有的风险事件分析中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孕妇本身,因对分娩及医疗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不采取相关的临床治疗,或者自身的心理作用和对医疗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从而影响了临床护理的效果;另一部分的风险因素则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由于个别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缺乏、没有很强的责任心等相关原因.在孕妇分娩期间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得风险系数急剧增加。近几年以来,孕妇产科检查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了,这也导致了医疗护理中的风险相应的增加。笔者通过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了解了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明确了产科护理中所出现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对观察组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后,使得观察组的产妇的分娩情况良好,顺产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及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减少了护理中差错的产生.从而提升了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是个风险较高的科室,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关系着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因此,产科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护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风险管理措施执行到底,细致、耐心的做好护理工作,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真正的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迎接健康的宝宝,同时取得患者较好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口碑。

【参考文献】

影响财务战略风险的因素分析 篇7

财务战略管理受到企业内外部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当各因素与财务战略管理不相协调时, 便会导致企业面临机会或威胁, 从而产生财务战略风险。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各因素, 亦即为财务战略风险要素,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财务战略风险要素按不同的层次、标准, 可以包括不同的内容, 但无论如何划分, 其所包括的实质性内容应是一致的。本文对于财务战略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包括财务战略环境、财务资源及能力、财务治理结构、理财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及利益相关者六个要素。

一、财务战略环境

财务战略环境是指影响财务战略管理的外部各种因素。此处界定的财务战略环境为狭义范畴, 即仅包括财务战略外部环境。财务战略环境是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 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及行业环境等五个要素。财务战略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在财务战略制定阶段, 企业需要对现有环境进行扫描, 寻找机会与威胁, 并对未来环境进行预测, 以制定科学、合理、正确的财务战略;在财务战略的执行阶段, 财务战略环境各要素将对财务战略的贯彻实施产生影响, 有利的财务战略环境能强化财务战略的有效执行, 而不利财务战略环境将会制约、阻碍财务战略的有效执行, 从而弱化财务战战略的绩效;在财务战略的控制阶段, 财务战略环境各要素, 将对控制标准的确定及财务战略实际执行情况的衡量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财务战略控制效率及效果;在财务战略修订阶段, 现行财务战略环境及未来的财务战略环境的预测将影响修订行为及方案的选择。

二、财务资源及能力

企业财务资源包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 能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一切经济资源;企业财务能力包括企业进行企业财务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及利润分配活动等能力。财务资源及能力是实现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实现财务战略管理, 就必需要一定的财务资源、能力及信息。财务资源数量的多少, 直接决定企业未来财务战略的定位, 换言之, 企业现有财务资源的数量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空间, 若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定位过高, 则企业依赖现有财务资源将不能实现;若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定位过低, 则导致企业财务资源闲置。此外, 企业财务行为活动能力的强弱, 影响企业财务资源效能的发挥, 并最终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三、财务治理结构

财务治理结构是对企业财权的一种制度安排, 强调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 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财务战略是企业管理层依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制定的, 由企业的基础人员具体执行。由此可见, 在财务战略的制定过程中, 企业管理层要考虑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兼顾股东、债权人等利益者的集体利益;在企业财务战略的过程中, 需要管理层的科学指导, 企业全体职员的积极配合。而企业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及企业职工对财务战略的制定或执行的影响, 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财务权配置来实现。因此, 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有助于财务战略的正确及有效执行。

四、理财人员素质

任何财务战略的实现都需要企业理财人员的具体执行, 否则战略的制定也将失去其内在的意义, 使得战略变成镜中之月。在企业科学制定财务战略的前提下, 财务战略的绩效关键取决于理财人员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而理财人员能否全面有效执行财务战略, 又受制于企业理财人员的素质。因此, 理财人员是否具备执行现在财务战略的素质与能力, 将成为形成财务战略风险的一种潜在因素。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影响体现在财务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两方面。首先, 企业文化将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符合于企业的总体战略, 最终根源于企业的使命, 即企业使命为企业的战略指明了方向, 也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使命的精神体现, 企业财务战略类型的决择, 将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如企业是偏好于激进型的财务战略, 还是保守的财务战略, 将会取决于企业是拥有冒险型的企业文化, 还是保守型的企业文化。其次, 企业文化将会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如果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则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战略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如果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文化不相适应, 则企业文化将会阻碍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弱化财务战略的绩效。

六、理财柔性

理财柔性是指企业处理财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具体包括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31]。企业理财柔性大, 柔性效率高的企业, 能快速而经济处理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 由于环境的变化, 可能时时遇到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的结果可能与企业制定财务战略时所预测的环境假设状态不一致。此时, 如何处理好不确定性成为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举措, 而这一能力的好坏, 受制于企业的理财柔性。因此, 理财系统柔性大, 柔性效率高的企业, 能有效处理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从而使规避或化解企业的财务战略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海潮李垣:战略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前沿.管理工程学报, 2003

[2]胡国柳卢闯黄鹤:企业财务战略与财务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08)

浅析科技政策系统的风险因素 篇8

关键词:科技政策;公共政策;风险识别;政策过程

随着科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科技、信息及知识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科技政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促进科技资源整合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

我国科技政策制定,应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社会与科技的迅速变化,研究制定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趋势的科技政策系统。深入探讨科技政策系统的风险,对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构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政策系统

1、科技政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所谓科技政策(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ST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强化其科技潜力,以达成其综合开发之目标和提高其地位,而建立的组织、制度及执行方向的总和。

科技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运作、产出、转化各环节进行调控而建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知识生产的科技方针和实现科技方针的制度安排。科技政策的实质是对国家的科技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其目标在于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科技政策过程。在西方公共政策领域里,最为人熟知的理论恐怕就是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该理论把政策过程分为一系列的步骤,如议程设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与评估等。

科技政策是一个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环节的运行过程,它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丰富的内容。从“政策过程”的角度来考察科技政策过程可划分为如下五个环节: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方案的通过、政策的实施和政策评价。因此。科技政策可以认为是一个包括“政策设计——政策抉择——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的完整过程,具有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明显的政策过程。

3、科技政策环境。科技政策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自成体系;同时,从系统的角度看,科技政策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基础的提升、科技力量的增强必将促使科技政策不断地进行调整。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科技政策、部门科技政策或区域科技政策三级政策体系结构,科技政策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都是一个处于特定政策环境中的系统,科技政策也不例外。因此识别科技政策风险时既要关注政策系统内部的风险因素,又要考虑政策环境对科技政策的影响。

二、科技政策制定中的风险分析

1、问题确认的偏差。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共问题进入公众议程加以讨论,然后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最后才形成政策问题并由政府决策者加以确认。然而,当科学技术事业变成国家的事业后,政府成为科技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制定各种科技政策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就成为政府的重要议程,政府常常主动寻求和发现政策问题并且直接列入议程。成为政策问题的主要提出者,在政策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由此产生了政策问题确认的风险。

科技政策的制定既反映了科学技术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又反映了党组织和政府的主观意志。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的矛盾,再加上制定科技政策时的政策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者对科技活动规律认识的不全面,就会使得科技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往往导致科技政策效果偏离目标。造成科研机构的效率下降、基础研究停滞不前、计划的科技目标无法按期完成等。正是由于政策制定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增加了科技政策的风险。往往导致国家资助基础研究与产业界应用开发研究不匹配、对科技现状把握不准确,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结果科技政策目标无法实现,直接反映了科技政策与科研机构的目标、秩序及其存在的问题不和谐。

2、公众参与的有限性。科技政策制定的参与方式不完备使科技政策很容易被少数人所控制,公众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参与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政策主体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现象,使科技政策的科学性降低,导致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科技政策的片面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策的合法性,降低政府公信力,使政策的执行缺乏有力的支持,导致政策失灵。

科技政策关系到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决策,为了避免政府高层独立决策失误的风险,一些国家纷纷把民主机制引入科技决策过程。逐渐引入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成为目前科技决策发展的重要趋势。究其原因是各国和地区更加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在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和利益的同时,更加关心其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可能的风险和负面效应。公众持续而有效的参与是保证科技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通过扩大的公众参与,充分综合与汇总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最深厚的根源才能得以遏制。科技资源才可以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模式中,政府采取直接管理的形式。直接面对公众,公众的政策参与渠道非常有限。“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这实际上强调了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和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因此,在科技政策制定参与主体方面必须提供公众参与方式的更多途径。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与交流,通过系统化、多元性的参与机制,使科技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战略决策,促进形成高效、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和建立具有公信力与客观信息基础的科技决策体制。

三、科技政策执行中的风险分析

1、科技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

(1)科技政策执行权力配置机制与执行组织配置的影响。科技政策执行权力配置在纵向上表现为执行权在不同层级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即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统一组织内部各个层次之间存在执行权的分配问题。在横向上表现为执行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

职能部门之间的配置不协调、不明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缺乏协调:一级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为谋求部门利益而缺乏协调,甚至在执行过程中互设障碍;地方政府之间为谋求自身利益而缺乏协调,由此导致了地区保护、地区封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缺乏协调,各类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协调。某一科技政策的执行主体的执行活动往往得不到其他组织的有效支持与配合。甚至还出现损害其他执行主体利益的现象。同时科技政策执行组织内部的结构和配置也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保证之一。执行组织的合理结构要求执行组织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相互协调与功能互补。科技政策执行权力配置与组织配置的合理与否,决定了科技政策能否被有序地针对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

(2)科技政策执行主体的领导力。科技政策的执行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由于科技政策调整的内容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因此要求科技政策执行主体自身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执行条件不完全具备、资源缺乏、措施不当等问题。从而遭受到一定的挫折。执行主体的领导力具体包含: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包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包括随机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此外,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目标的技能,包括运用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驾驭局势的能力等,也是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科技政策执行工作受到执行主体主观因素和领导技能的影响,带来不小的风险。

(3)科技政策执行主体的主观态度。科技政策执行主体的主观态度主要指他们的利益取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科技政策的态度。科技的变法和发展日新月异,一旦一项科技政策涉及到执行主体自身的利益,那么执行者就可能抵制这项政策。从而使政策的执行产生障碍,影响有效执行。很多研究表明。执行主体可能会大胆地行使权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以满足自己组织的需要,并对付自己环境中的紧迫问题。另外科技政策的执行实际上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把制定的各种科技政策方案转变成具体的政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政策执行者对所要执行的公共政策有了足够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有效地执行科技政策。如果政策执行者对某项政策本身理解不透,那么他在执行中就难免出错;如果执行者对该政策认识模糊,那么该项政策就很难有效执行,而风险也就加大。

2、科技政策目标群体的影响。目标群体是科技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一定的科技政策通常是以一定的公众团体作为政策诉求对象的。

(1)科技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科技政策执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群体的态度。一般情况下,目标群体对科技政策的顺从和接受程度是影响科技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决科技问题,就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去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作用对象顺从。接受某项政策测该政策的执行风险性就小,政策目标就能很好地实现;反之,则该项政策的执行就面临风险性,预期目标就很难实现。如果作用对象只是部分地接受某一项科技政策。那么该项政策的执行难度就加大,风险性随之增加。人们因历史传统的熏陶而养成一套行为定向及模式,常习惯于某种成规。倾向于保守持续的状况;要想全面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所需调适量越小越好。这样不至于造成目标群体的共同抵制,从而有利于科技政策的有效执行。我国采用渐进式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通过政策“微调”使得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处于可控的范畴内。

(2)科技政策目标群体的价值观和习俗。价值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如果科技政策的执行与作用对象的价值观和习俗发生冲突,那么作用对象极有可能产生不服从行为,这样必会影响执行工作。科技政策作为对社会科技问题的基础性解决方案。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必然面对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在某些地区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目标群体对科技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甚至从维护自身习俗的角度出发去抵触科技政策。因此用统一的方式很难解决问题,这也就对执行工作提出问题。

(3)科技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判断。正如科技政策执行主体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一样,目标群体也有自己的利益判断,当目标群体判断接受某项政策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或不接受便会造成损失,那么他会主动服从。这样政策执行就比较容易。如果一项政策损害了他个人的利益,那么他会想方设法阻碍政策的执行。科技政策面临不确定的个人利益如何调适是执行工作的一个现实问题。

四、科技政策环境的影响

一项科技政策,往往要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支持系统和后续保障体系方能有效执行。这些都构成了科技政策的环境因素。而政府工作不同时间有不同的重点,有关部门如未能在重点工作期内完成。过了重点工作期,则配套政策的制定就往往会被疏忽,配套资源中断或者不到位,这些政策环境的风险表现出来就是科技政策执行不力。政策效果欠佳。

科技政策的制定要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要求:科技政策的独立性是相对而言的,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一个分支,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公共政策如经济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等的协调性问题。不断优化科技政策体系。保证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和公平性。

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可以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它的科技发展的基本政策,而其他许多科技政策也是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的。这样可以很好的保障政策的执行效果。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科技政策并不是独立于其他政策之外的,科技政策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方向,而具体的实施的时候强调和多种政策的配合。

受政策环境影响科技政策缺乏系统性还表现在国家政策的原则性强,而对各地的针对性弱,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由于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难免因地区利益和有限理性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导致政策在实施的初级阶段就产生了失效。因此。科技政策应当从区域竞争的基本关系出发,协调和平衡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定区域科技政策,着眼于一些重大的区域战略布局,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特别应着眼于经济区域的科技布局。认识、分析和比较区域差异是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科技政策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地区差异非常明显。科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科技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条件下,其作用的力度和广度都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产业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的科技发展战略。

因此,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注意研究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政策,并且要采取措施保证政策的可执行性与延续性。使科技政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使科技政策能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快速、健康发展。并便于操作、具有实效。

上一篇:英语高考备考打算下一篇:治安巡逻队建设一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