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通用8篇)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1

时间:2012年02月06日 16时29分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作者:张 艺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42亿。大规模人口流动为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传统的严重滞后的流动人口社会服务与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探索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对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下,政府、社区居委会、其他公共组织及个人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组织和机构,面向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过程。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当前流动人口就业、社保、医疗、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供给不足、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各地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在现实而急迫的外来人口管理的社会需求面前,在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下移到社区的体制现实面前,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的前沿,也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主阵地。①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区平台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职业培训、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努力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逐步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均等化政策待遇,让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社区化管理是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式微和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汇聚到城市社区,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让流动人口进入到城市社区中成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享受流入地市民待遇,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参与社区生活,参加社区活动,融入社区组织,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组织化管理。

社区化管理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社会为目标。②在当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面临着制度上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应从制度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赋予社区基层组织更多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增进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才能使城市流动人口实现与原有的社会心理逐渐分割,逐渐被城市化或市民化。

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阻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我国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流入地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社区行政化趋势明显: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当前社区基层组织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事实上是被视为一种行政执行工具,它从组织、人员到工作、项目以及资金筹募和资源配置,统统由政府机构说了算。③基层政府将社区自治组织当成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是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的具体体现,是导致社区组织行政化的根本原因。

社区归属感差:流动人口社区参与不足。社区基层组织是居民的自治组织,由居民选举产生,并对居民负责。但是,当前的现状是流动人口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差。社区工作按照管理的对象可

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范和管理,以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主。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被人为地置于对立状态。社区作为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居住和相互交往的场所,未能形成一种非制度化的、具有社会情感支持和特殊主义取向的互动关系,反而因制度的区别对待和本地居民的排斥而演变为“二元社区”,④从而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非制度性鸿沟。

社区经费投入不足:流动人口所需公共服务短缺。按照我国财税制度,当前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地方政府往往将公共服务地方化,由此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地方保护主义。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由于其分散性和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其利益要求往往得不到流入地政府的重视。因此,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区中迫切需要享有的诸如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劳动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十分短缺,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社区教育缺失:流动人口素质提升缺乏渠道。当前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自于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进入城市务工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很多进入城市中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其人际关系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方面,日常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社区教育的缺失,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缺乏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及重构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渠道,阻碍了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育。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中的缺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突出社区的主体性地位,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一是要强化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登记、证件的发放、核查等,对证件办理不齐的流动人口进行劝导,并建立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二是重构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职能。流动人口在“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过程中,政府应改变观念,强化属地服务意识,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出发,社区应积极整合就业、社会保障、民政、计生、工商等部门资源,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政府应转变职能,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使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社区自治组织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切实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核心是参与。社区组织应赋予流动人口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日常服务和管理范围,做到与本社区居民同对待、同服务、同管理。

完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的经费投入,是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实现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基本保障。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费保障工作,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充足、保障的原则,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社区专项经费按照财权和事权划分相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区工作需要相应增加。另外,应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

完善社区教育,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素质。由于流动人口突出的流动性特点,居住地点的不固定使他们在传统正规教育框架内难于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课程,开设内容灵活多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以科学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劳动技能、生活常识为主,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区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教育。(作者单位: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本文系公安部软科学课题“中部崛起背景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2011LLYJJXST095)

注释

①王志强,郝安振:“社区已成社会管理前沿,服务均等化维护社区稳定”,《半月谈》,2011年第6期。

②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③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2

关键词:山西,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流动人口大量出现, 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的大量增长, 既为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也对城市承受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 加强对全省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对于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山西省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综合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 流动人口是指在不变更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前提下进入非常住户口地从事各种社会服务和经济活动的人口。“从事各种社会服务和经济活动”是指不包括流动到异地的从事就医、探亲、旅游、上学等非经营劳动活动的一般流动性人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山西省流动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较大发展和变化,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流动人口规模有较大增长。

由于缺少相应的统计数据, 只能以暂住人口的发展状况来推测山西流动人口的变动趋势。山西省在户政部门登记的暂住人口, 由2003年的57.09万人增长为2011年的132.6万人, 8年间增长了232.26%, 年均增长11.11%。可见, 山西流动人口数量正处于急速增长阶段。

2. 男性比例逐渐缩小, 女性比例相应扩大。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2003年到2011年, 山西省暂住人口中, 男性所占比例由81.68%逐渐下降为67.53%, 女性所占比例则相应地上升为32.47%, 8年间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下降和上升14.15个百分点。表明近年来山西流动人口中, 男性所占比例逐渐缩小, 女性所占比例相应扩大。

3. 流动人口中务工人员逐年增加。

2003年到2011年, 山西省暂住人口中, 务工人员人数逐年增长, 2011年 (81.10万人) 比2003年 (44.46万人) 增长了82.41%;其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77.88%上升为2009年的84.80%。经商人员所占比例次之, 由2003年的19.97%下降到2011年的10.24%, 8年间下降了9.73个百分点;务农人员和保姆占有较小比例。

4. 流动人口中长期居住者逐年增长。

从居住时间来看, 山西省暂住人口中, 暂住一个月以下和一个月至一年者所占比例, 2003年为72.17%, 2011年下降到59.28%;暂住一年以上者所占比例, 2011年 (40.72%) 比2003年 (27.83%) 上升了12.89个百分点。表明近年来山西省城市流动人口中, 暂住一年以上的长期居住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长, 暂住一年以下者所占比例在相应缩减。

5. 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大幅增加。

从山西省暂住人口来自地区的情况看, 来自省内其它市县者所占比例, 2011年 (54.41%) 比2003年 (36.48%) 提高了17.93个百分点;来自省外者所占比例, 2011年 (45.54%) 比2003年 (63.51%) 则降低了17.97个百分点。表明近年来山西流动人口中, 来自省内其它市县者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 来自省外者所占比例则相应降低。

二、山西省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当前, 山西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以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为核心, “以证管人”为主要手段, 以公安部门为管理主体, 民政、劳动保障等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以进入本地域范围的非户籍人员为主要管理对象, 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 保证社会秩序。

1.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机制。

山西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其下有综合协调、治安管理、社会保障、房屋租赁管理、计生服务等五个办公室, 分别设在公安、民政、城建、计生等部门。这些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部署。各县 (市、区) 则在县综治委的领导下, 街道 (乡镇) 建立综治工作中心, 社区 (村) 建立综治工作站, 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日常服务和管理。

2.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当前, 山西省主要依托“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三种手段来对流动人口实施管理。

(1) “以证管人”, 即依靠居住证对流动人口实施管理。2009年, 太原市在全省率先确定了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管理的政策思路, 同年底, “太原市非本地户籍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2011年, 全省启动了居住证制发工作。

(2) “以房管人”, 即依托对居住房屋的管理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山西省于2010年底推开了日租房“快捷通”管理工作, 通过将“快捷通”设备联入“日租房管理系统”, 实现了对“日租房”住宿人员的实时上传和实时比对, 提高了实有人口管控率和信息采集率。

(3) “以业管人”, 即主要依靠就业单位对流动人口实施管理。务工就业是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 就业单位大多会为流动人口提供一些生活服务并承担部分社会保障职能, 这也为职能部门把其他管理要求叠加给就业单位提供了基础。

三、山西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在认识程度、工作理念、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

1. 管理理念落后。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参与度不断加深的实际情况, 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流动人口管理上还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 认为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不大, 管理问题没有沿海城市那么突出,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流动人口会占用城市资源, 威胁社会稳定, 而较少地考虑其正效应;比较重视流动人口规模控制和治安管理, 忽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

2. 政策法规滞后。

现行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中后期制定实施的, 内容多以限制性规定为主,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强化服务、保障权益等方面的内容较少。由户籍制度制造并维持的城乡二元分治格局是限制人口流动的巨大制度性障碍, 但《户口登记条例》自1958年颁布以来从未修订。山西省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省人大2004年修订的《山西省暂住人口治安管理条例》和《山西省公安厅关于<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的实施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职责划分比较笼统, 大大落后于流动人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

3. 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现行的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和流动性大、成分复杂、管理涉及面广等特点的要求。

(1) 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晰。当前, 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各级综治委成立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涉及公安、计生、住建等21个部门。但在实践中,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仍存在部门职责不明晰、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和协作制度。

(2) 基层基础薄弱。流动人口管理在基层主要依托派出所、计生委和村委会 (社区居委) 等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但一些地区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无法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站,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数量少、工作头绪多、任务重, 管理流动人口的精力有限。

(3) 投入保障不足。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量大, 内容繁杂,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2001年以来, 国家相继取消了各种流动人口管理费的收取, 要求将流动人口管理经费列入预算。但是, 全省大部分市、县没有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 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无米下炊”的状态。

四、山西流动人口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构建适应流动人口发展趋势的管理体制,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为此就我省流动人口的管理创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理念。

2000年以来, 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 搞好流动人口管理, 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现“五个转变”, 即由传统的防范控制型向综合服务管理型转变;由单纯的以户籍人口管理为主向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转变;由流入地管理为主向流入地、流出地密切协作管理转变;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多种综合手段管理运用转变;由政府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转变。

2.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机制。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需要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 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化平台。

建议由省政府设立“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 具体负责全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统一领导公安、计生、教育、社保、房管等部门开展工作。在市、县 (区) 、乡 (镇、街道办事处) 设立统一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 负责组织、规划、领导、监督社区工作站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将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区规划建设, 纳入社区基层组织管理和综合服务体系范围。

3.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

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对流动人口住房、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社会救助、参政议政等做出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建议省政府制定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和《租赁房屋管理规定》, 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财政预算等做出具体规定。

4.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目标的关键, 因此,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把流动人口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1) 整合基层管理力量。流动人口的一切服务和管理最终必然落实到基层社区, 因此, 建议整合基层户政管理、出租屋管理和社区服务管理等力量, 根据流动人口数量, 增加基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的编制, 配备专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待遇和整体素质, 提高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2) 建立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综合信息平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确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要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服务水平。

(3) 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出租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 建议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实施村改居, 是解决城中村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创新出租屋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出租权交给社区服务站, 由其与承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实施统一管理。

(4) 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当前,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的问题, 控制流动人口犯罪迫在眉睫。建议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级管理:对大部分有固定居所、有稳定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常规管理;对小部分“三无”人员、有犯罪前科或经济收入反常的易犯罪流动人口要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探索·发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口年鉴 (2005~2010) .北京:《中国人口年鉴》杂志社, 2005年12月~2010年12月

[3]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1

[4] .苏杨, 肖周燕, 尹德挺.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报告.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0

[5]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6] .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9)

[7] .段成荣, 杨舸, 张斐, 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 2008 (11)

[8] .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5)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缺陷

近年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多加速了城市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的交换和传递,但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竞争,增大了城市设施的压力,尤其是对当下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体系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使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现象日益加重,针对这种情势,我国计生部门必须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弥补计生管理服务体系存在的所有缺陷,切实的从根本上解决违法生育现象,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有效、健康的生存保障。

一、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日常管理被动性较强

在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信息采集困难的现象,因为在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情况做入户登记时,很多流动人员由于素质偏低,根本不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甚至难以登其家门,更别提谈话沟通的调查方式。另外很多流动人员缺乏完整的身份证件,具体调查信息都是经过当事人口述 传达的,其调查信息缺少一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对于流动人员的婚育证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很多人员都是无证生育,再加上部分流动人员在进入城市居住时没有主动去相关部门办理婚育证明,致使当下存在的管理政策发挥不出理想的法律效应,管理制度极其落后,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区域内工作缺乏合作协调

由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受区域条件所限,导致整体区域内工作缺乏统一的合作,很多地区的计生部门根本不愿承担管理服务的责任,将该项工作推卸给流动人口的居住地,也没有为其提供相关的工作信息,致使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对当事人的婚育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为实际管理工作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三)流动人口孕检政策缺乏科学依据

由于我国各地对流动人口的孕检政策缺乏统一的管理,致使很多流动队伍出现了大批的育龄妇女,为当地孕检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任务,相对工作压力也是十分明显。部分城市关于流出地孕捡规定为每年四次检查或两月一次,一月一次,有的地区甚至还会要求提供B超孕检结果,这种孕检政策导致很多流动人员需要请假扣工资才能实行孕检普查,甚者还会出现因无法请假而辞职的现象发生,严重干扰了流动人员的正常生产生活,提高了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多育龄妇女对孕检普查产生反感的情绪,使其对计生管理工作的配合度降低,造成了资源成本的大量浪费,也严重拖延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 顺利开展。

二、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

为了顺应当下市场经济的环境需求,我国针对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须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按照国家计生委的领导方针,来完善各地区的管理机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管理队伍,使之成为高效、高能的管理人才体系,并建立完整的经非保障体制,为实际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了推广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应利用高科技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各地的公安、民政、卫生、工商及人口管理等部门共同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以强调人口流动信息为主要核心内容,大力倡导和推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人性化服务,为其管理人员了解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动态查询途径。

(三)加强流动人口的双向考察工作

要想提高流动人口的双向考察力度,就要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做出对应的调整措施,取消部分对计划生育管理没有效果或缺乏有力依据的工作内容,做好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使之对需要考察的流动人口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整理,规定人口档案信息必须具备完整的居住地址,如出现户籍所在地的信息,则杜绝一切强制性的落实政策,只需将信息加以明确即可,避免因重复性工作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可以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更好的完成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任务。

(四)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配合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是我国民生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还应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配合,使其管理权力发挥出优势,有效的解决一切计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使上级管理部门可以站在多方面、多渠道的角度去考虑计生服务工作,并可以对区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统筹性的协调,结合各地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支持地方计生工作,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结束语

流动备件库存管理研究论文 篇4

1引言

备件是指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提前采购并储备好的各种零件,用于替换设备中的故障件或劣化件,以便快速恢复设备原有的性能,有效缩短设备维修停歇时间以及减少停机损失。备件的库存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备件是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备件库存管理方案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在众多备件中有一类更为特殊的备件,称为慢速流动备件,它的特点是重要性高、通用性低、需求量少、价格高、寿命长、采购周期长。慢速流动备件在企业中大量存在[2],为了确保生产的持续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慢速流动备件。但是由于需求量和采购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企业的有效的备件库存模型已经成为当今各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库存费用。

2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2.1备件库存管理

备件库存管理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一定的预期缺货水平)或总成本最低情况下确定库存水平。有效的备件库存管理,既可保证设备维护活动的及时进行,又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内外关于备件库存管理的研究有很多,最早的备件库存管理模式是采用备件单级库存管理模式,如Mann[3]的订货点法给出了单级库存结构情况下计算维修库存最优订货点和订货数量的方法。之后相关学者逐渐认识到备件多级库存管理模式的优势,如Sherbrooke[4]在从理论上研究了多级库存系统备件需求规律及系统目标函数等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级备件库存供应实际问题,提出了METRIC(Multi—EchelonTechniqueforRecover—ableItemControl)模型,后来该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军事领域。Muckstadt[5]和Graves[6]分别从两个角度对METRIC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多备件、多订单情况下的MOD—METRIC系统模型和具有两级备件库存系统、仓库执行修理功能的VARI—METRIC模型。

后来Sleptchenko[7]又提出了考虑修理优先权的VARI—METRIC模型的扩展模型。但多级备件库存会造成供应链结构复杂性递增,更加导致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库存,降低了服务水平。Matteo[8]等对由于供应链结构的复杂而引起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没有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而且供应链各节点的库存为分散控制的情况。基于备件的分散控制和联合控制策略,杨华、郭伟等人[9]建立了一个由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下属的各个区域备件代理商构成的多仓库联合库存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以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和横向转借成本之和作为目标函数,经算例仿真表明,需求率低、成本高的备件适合用联合库存策略,而需求率高的备件则更加适合分散式库存控制策略。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学者将备件分为了两部分来进行研究,即需求率低且成本高的备件和需求率高、成本较低的备件,分别来研究他们的库存策略。于是,备件的分类研究成为研究备件库存的必然。

2.2备件的分类

从杨华、郭伟的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特点的备件适用不同的库存策略。研究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首先需要对慢速流动备件的界定有所研究。慢速流动备件是指为了缩短修理停歇时间而事先准备的重要性高、通用性低、需求量少、价格高、寿命长、采购周期长的各种修理零部件。在对慢速流动备件界定的研究中,赵振峰[1]认为慢速流动备件和快速流动备件这两个定义应从年需求率和消耗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加以区别,即年需求率低于1且需求不确定的备件为慢速流动备件,年需求率大于1的需求确定的备件为快速流动备件。丁留明[10]首先分析了传统ABC分类法控制慢速流动备件的缺点,以设备关键性为出发点,采用了两阶段法,使用AHP和蒙特卡洛法对设备中关键的设备进行判定,然后对关键性设备和一般设备中的备件分别进行了ABC分类,此模型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比较合理的界定慢速流动设备和快速流动备件。陈涛[11]从备件的四个参数:单价、订货的成本、年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出发,设计了一个神经网络,在综合考虑了多因素的情况下对备件按照其重要性划分为高、中、低三类。他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备件分类的准确率一般在80%以上,可以作为备件分类的有力工具。杨超[12]研究了基于模糊综合判定的慢速流动备件的判定,既考虑了慢速流动备件概念的模糊性,也解决了影响因素的权重问题,使备件的分类更加准确、有效。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

国内外学者关于慢速流动备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预测的方法和库存模型上,Croston[13]是最早研究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方法的学者,1972年他提出了Croston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间歇需求和不确定需求有较好的适应性。此后一些学者对Croston法进行了改进,Syntetos[14]认为Croston法存在有偏估计,他进一步推导出了近似无偏估计的Croston法。Segerstedt[15]在Croston法基础上,根据需求间隔长短调整平滑指数。另外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慢速流动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其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的0值,应用Croston法进行预测的精度不高[16]。

针对慢速流动备件需求序列中含有的.大量0值,有学者将需求序列分为几小块来研究,将针对小样本预测的方法引入到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中,如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17],在以后的文章中他又结合了模糊理论和专家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准确度。但是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完全解决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0值的情况,只是比Croston法有所改进。张瑞[18]充分分析了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方法后,引入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需求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稳定的序列来进行预测,构建了EEMD—SVM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预测精确度相对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方法有了明显提高。冯杨等[19]用一次指数平滑法(SES)建立了舰艇间断性需求备件的预测模型,并用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但是SES作为一种连续性需求预测方法,当需求中含有大量0值时,这种方法还是无法给出合理的预测值。Bootstrap法是预测间断需求使用较多的方法,也有学者把这个方法引入到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中,Willemain等[16]将Bootstrap法与Markov过程结合进行需求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Bootstrap法本身的局限性,它假定需求序列存在自相关性,这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保证。

3.2慢速流动备件库存模型及算法

慢速流动备件由于具有需求量少、价格高、库存费用和缺货费用高的特点,对于其库存管理,如果采用单级库存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采取多级库存策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备件服务水平。对于慢速流动备件多级库存模型的研究一般是在Sherbrooke[4]提出的METRIC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Muckstadt[5]指出用METRIC模型解决多级库存问题比分解法能够取得相对更好的优化效果。但是由于METRIC模型中有假设的原因,所求出的备件多级库存的解也只能是一个近似满意解。METRIC模型最初是采用简单的边际分析法求解,Sherbrooke分析了采用边际分析法的低效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替代算法如基于拉格朗日算子的数学规划法。Cohen等分析了多级库存系统中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策略,给出了一个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并且使系统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能够求得目标存储水平的表达式,并用分支定界法获得了最优库存管理策略。杨平律[21]用边际分析法建立了在不确定需求下多级备件库存模型的优化模型,他首先用模糊随机变量描述了不确定需求,并通过灰集和期望值理论表示出了备件的期望短缺数,经过对不确定需求下多级备件库存系统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不确定性可用度的区间估计,最后对模型进行优化仿真,得到了不确定需求下的最优费效比曲线。郭日红,闫鹏程等[22]以我军装备备件多级供应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具有横向供应的可修复备件多级库存模型,在该模型中,以订购费用为约束条件,以期望短缺数最小为目标函数。

Kukrejaetal对慢速流动备件单级和N个库存点、连续盘点库存的系统给出一个控制的模型,他在这个模型中考虑了订货的提前期不为零和联合库存,但是假定了各库存点间的转运提前期是零。联合库存就是将传统的多级别、多库存点的库存管理模式转化成对核心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达到对整个供应链库存的优化管理,在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工作效率。联合库存管理也减少了供应链上的库存点和相应的库存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总的库存费用。WongHartanto[24—25]研究了飞机使用过程中多个维修站的维修备件联合库存优化问题。AnilKukreja[26]研究了大型电力集团下分布于不同地区企业的慢速流动备件联合库存系统,提出一种单级多分布的联合库存模型。向波[27]以自己公司的实例说明了采用联合储备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备件储备和停产风险。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件事业部的张福田[28],针对集团总部加分、子公司企业模式下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弊端,指出应建立总部联合库存模式,有效控制各生产企业、供应商的执行结果,实现从客户、中心库到器材、专备件制造企业之间的库存管理一体化,让三方都实现准时采购,减少企业整体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定货、交货提前期,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客户资金利用率。国内学者曲立[29]认为传统的单一备件库存管理管理绩效低下,而多级备件库存管理模式存在“牛鞭效应”,增大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因此提出基于协同环境的备件网络化库存管理模式,以协同环境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由备件供应商、各基地仓库及备件使用者构成的存储网络。

协同(Cooperation)是指多个主体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作用的协作过程,协同环境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在协同环境下,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职能或部门之间,打破了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之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协同思想的基础上,司书宾,孙树栋[30]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以供应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多约束协同库存控制数学模型求解算法,并结合实例对模型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王林,富庆亮等[31]在研究分析了上述孙树栋等人的模型后,为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的新算法,设计了基于遗传和差分进化算法的混合智能求解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势。陈红[32]又提出了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式备件协同管理的模式,通过联合库存、协同采购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由于慢速流动备件的通用性差,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备件,因此具有相同业务即相同生产设备的多家企业联合才能具备采用协同库存模式的条件,卫小蕊[33]以国内集团型流程式生产制造企业为背景,基于协同管理战略思维,对慢速流动备件实施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库存模型进行研究,提出集团型流程式企业慢速流动备件协同库存控制模型,这个模型从纵向上看,备件用户——区域配送站——慢速流动备件协同管理中心形成一个整体的库存控制系统,从横向上看,由备件协同管理中心负责统一采购用户所需备件,直接面对备件供应商,并允许区域配送站之间横向运转。之后又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整个库存系统控制中纵向和横向上的库存协调算法。

4总结

从上述慢速流动备件库存管理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慢速流动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其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0值,大部分现有的预测方法只能解决需求序列中含有少量0值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预测精确度。

(2)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仿真方式对模型的优劣加以验证,实例研究较少。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5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指以人为主题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这样一种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的理念。流动人口与自然之间、与社会之间及相互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其加强教育管理,使之带领、凝聚、依靠周围的流动人口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紧迫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以我县为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不均。在年龄上,虽然各个年龄段均有所分布,但青壮年占有相当比例,其中35岁以下的1027人,占23.5%;36—45岁的2369人,占54.2%;46—60岁的923人,占21.1%;60岁以上的54人,占1.2%。在受教育程度上,流动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含研究生)的500人,占11.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878人,占20.1%;初中以下(含文盲)的2995人,占68.5%。二是流向和就业分布相对集中。全县4138名流出党员虽遍布各个地方、各个行业,但大多生产生活在城市。流入党员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城的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三是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众中的党员,因生计而流动,数量较大且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底层,与普通人群接触广泛。作为利益受损者,怨气重,如不及时加强教育管理,让其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久而久之,势必忘记党员身份,淡化党员意识,有的甚至与党对立,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另一方面,一些有文化、有技能、有管理能力等能人型党员也在市场经济中四处“淘金”,并逐渐成为拥有较大经济、文化等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对地方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左右作用,如不加强教育管理,势必影响社会和谐。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阶段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先进性来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消除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以发展求和谐。流动党员多数较年轻,有朝气,有活力,许多人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一技之长,在各行业起着重要作用。流动党员保持不了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就不全面。大力加强对广大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们投身创业、努力工作,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活动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必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引导和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而流动党员是流动人口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必然带动和影响整个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首先要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流动人口中的纽带、带领作用,使流动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其次要通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而积极探索做好流动人口中党的工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积极采取措施,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但作为党员中的特殊群体,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殛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流向不确定。有的流动党员外出前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处于“断线”状态;有的党员外出打工场所不固定,居无定所;有的来去自如,既不开具党员证明信,又不转移组织关系或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有的主观上不接转组织关系,不愿缴纳党费,造成居住地和所属地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局面。据调查我县4373名流动党员中,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前,党组织知道其具体流动地点的只占10.6%,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加大了寻找流动党员的力度,但仍有17.7%的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2.管理难落实。有的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务工经商,一年难回一趟家,根本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将组织关系挂靠在父母所在单位或干脆揣在口袋里,外出谋生,以致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验证工作抓得不紧,加之个别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不认可,致使一些流动党员行前不办证,或有证不交给流入地党组织,导致管理难到位。据调查显示,我县流动党员中,能参加一定组织活动的只占53.3%,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不到50%。

3.教育跟不上。随着党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因流动党员年龄、文化结构的不同,从事行业的增多,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较快,党员对教育需求也各不一样;一些流出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入地党组织也因各种原因没有开展好对流入党员的教育,致使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4.作用难发挥。有的流动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不易得到党组织的帮助教育,组织制度的约束作用难奏效,易受不良环境影响。有的退休党员到子女身边生活或在外地定居,对党的工作不上心;有的下岗党员一心务工挣钱养家,淡化党员身份,无心参加党组织活动,履行义务缺位,责任心不强;有的党员降格以求,个别甚至放任自流,违法乱纪,损害党的形象。据调查情况看,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仅占36.7%;作用发挥不明显和不能发挥作用的占63.2%;个别党员甚至起反作用。

(二)主要原因

1.党组织管理弱化。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资源和人的大量而充分地流动,党组织单纯的属地管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缺乏较好的双向协作管理机制,流出地或流入地单方面的努力,对流动党员管不住、管不了;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习惯于管静不管动,没有切实制定和实施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措施。三是有较多的新型经济组织未建立党的组织,其中的流动党员无法就地融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2.教育模式老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形成,党员的思维、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需求随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迅速显现。一是教育要求的单一性与党员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少数党组织忽视了教育对象需求的差异性,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在教育要求上过于强调一致性,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二是教育内容的一维性与党员思想的多维性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了党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少数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内容上单

一、空洞,不能贴近党员思想实际,无法解决深层次上的观念问题。三是党员教育形式的静态性和党员活动的动态性不相适应。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使党员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四是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缺乏系统研究,管理口径不一,操作简单,弱化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3.经济结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和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导致思想观念物化。一是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规则、求利观念难免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异化、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党员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我要求,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能力退化,抵御腐蚀能力弱化,对金钱、物质、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便心理失衡,抱怨组织、抱怨领导。二是极个别党组织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致使有的流动党员生活困难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无法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逐渐产生了离心情绪。

4.党员意识淡化。正是由于党组织管理的缺位和教育的不到位,导致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和宗旨意识淡化。一是由于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看成是到党内捞好处,一旦没有好处了则想脱离组织管理,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愿履行党员义务。如某乡一学校张某,因组织上将其调离并免去副校长的职务,而心生不满,竟提出退党。二是思想变动大,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一部分流动党员,跨地域流动,脱离了党组织的纪律约束,“免疫力”减弱,少数行为自由化明显,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当作是给自己找事。三是个别党员在岗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下岗带来巨大生活落差,对党组织这个“娘家人”心生怨气。四是大部分流动党员不珍视党员身份,对组织的认同感淡化,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靠的是挣钱,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对周围流动人口的联系作用、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作用、开展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进而积极探索做好流动人口中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促进党员之间的和谐。相对而言,流动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他们的思想信念和人生价值所经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更为激烈。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所有权利,保证他们同流入地党员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与其他党员同样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流动党员有更多地参与党的各项活动的机会,享有对本地本单位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如我县*镇北城社区的流动党员龚明刚,从部队复员转业后,没有正式工作,在社区党组织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和配合社区工作,主动帮助贫困党员和群众,主动联系在社区的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和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被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亲切地称为“编外干部”。

(二)探索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体制,促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

1.建立双向管理体制。通过树立“全国一盘棋”、“全省一盘棋”的大党建观念,建立起由流入地和流出党组织协作配合、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体制,从而改变过去单向、被动管理机制下,党组织管理乏力的问题。如我县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将联系到的107名外地流入党员就近就便的编入党支部参加教育活动;一方面主动与流入党员原所在地党组织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既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同时也受到了党员的欢迎。

2.改革管理模式。变过去以户籍、行政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为在各地的县(市、区)一级统一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乡村(街道)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将其中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纳入规范化管理,使之能够接受到教育。如近年来,我县在“两新”组织建立的5个党支部,其中的50多名流动党员,在各自的工作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深受同事和业主的好评。

3.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加强组织关系接转各环节的管理,建立自动联系、不脱节的管理机制。改进党员证管理,增强党员证的科技含量和信息量。依托网络,实行全国联网,与身份证配套使用,解决身份难确定的问题。

4.实行党员证定期年检和党员定期登记制度。由党员所在党支部每年一次对党员证进行审核,三年一次对所属党员进行重新登记,从而自动淘汰一些不合格党员。

5.将管理与服务有效结合。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的作用,采取由在家党员“一包一”或“一包几”的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联系和帮助,并协助党组织做好对流动党员的具体服务工作,使流动党员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如我县卫生局党员***,退休后到美国探亲,负责联系她的党员甘伟,长期通过电子邮件给她送学习资料,并帮助其解决一些家事,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也通过电子邮件发回了两篇心得体会,并深有感触地写道:“虽然我在异国他乡,但党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感到温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以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三)畅通党员“出口”,促进党员自身的和谐。对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要给予批评教育;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应按自动脱党处理;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劝其退党;对要求退党的,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予以除名;对堕落为腐败分子的,要坚决予以清除。

流动人口管理 篇6

1、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为主。

2、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凭婚姻证、身份证到当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婚育证明。

3、成年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后,予以登记,婚育证明不完备的,应当要求补办。

4、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应当向流入已婚育龄人口进行计划生育宣传,并组织有关单位向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措施服务。

5、有关部门审批成年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到证件时,应当核查其婚育证明,没有婚育证明的,不得批准。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7

关键词:小城镇,流动人口,包容性管理

一、从“排他”到“包容”:现代流动人口管理的人文转向

1、包容:中国文化的特性, 中国式管理的人文关怀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来自于儒家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这“泛爱众”便演绎成后来的“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正是这种包容, 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使中华文化具有了无尽的魅力, 使“和”文化不断得到新的诠释, “亲睦众生, 和合万邦”。给予流动人口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也与今天所倡导的人本精神是一致的。“排他”与今天所倡导的“和”文化和人本精神相背离, 也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相背离。

2、包容:“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

“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其基本思想就是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群体。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流动人口在全社会范围内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和社会财富创造, 理应融入当地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但当前流动人口的“排他”性制度非但损害了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 更成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度“瓶颈”——流动人口“用脚投票”, 导致全国范围的民工荒。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包容性增长”视角, 还是从当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视角, 对流动人口实行包容性管理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承载与缓冲:小城镇促进人口有序性流动的功能优势

1、从静态上看, 小城镇对流动人口的承载功能日趋强大

据预测, 205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估计可达3.5亿人左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城市的土地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功能已接近极限, 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满足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来流动人口。按照国家规划, 未来要把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 大城市主要是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提高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这就给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首先, 建制镇的成长方式从原来的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规模扩大型, 空间承载能力扩大。其次, 随着大中城市化的扩张和城市群的拓展, 一些小城镇也顺势被纳入到大中城市化的辐射范围。最后, 现代城镇化已开始由规模扩张型转向生活品质型, 功能也逐步由乡村型服务型转向城镇复合服务型, 对流动人口的吸纳逐步增强。目前, 小城镇吸纳流动人口的比例已超过40%, 帮助农村劳动力在本镇域范围内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2、从动态上看, 小城镇对流动人口的梯度转移和流动缓冲功能日趋强大

人口流动通常呈现梯度转移的势态, 既遵循“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转移方式。这种梯度转移对城市化质量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筛选功能, 将优秀的人力资源向更高一级的区域输送, 提升大中城市的人口质量;一是缓冲功能, 通过这种转移可以避免大中城市人口数量的大幅起落。在这五个环节中, 小城镇是关键的一环。因为, 城镇与农村毗邻, 在生活生产方式上既有一定的传统性, 又与大中城市具有相近性, 介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由于现代小城镇建设已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服务功能复合, 在功能上由乡村型服务功能向城镇复合型服务功能转变, 因此小城镇可以承上启下, 使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可以在这一环节得到教育和适应, 经过过渡和缓冲为向高一级区域转移打下基础。

三、包容性管理:义亭镇流动人口管理理念和机制创新

1、政治包容:消除人口管理的制度歧视

制度歧视是“排他”性管理的制度根源, 对外来人口的情感伤害和权利伤害最深,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权利与户籍挂钩, 将非本籍人口降低为二类公民。这种“排他性”管理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共赢”、“人本”精神相冲突, 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矛盾, 与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相背离。义亭镇突破人口管理的户籍依赖, 以“大人口”理念消解由户籍差异所带来的权益差异, 做到政治身份认同。义亭镇将外来人口定义为“新居民”, 这比“外来建设者”的定位还要高, 这种定位成为义亭镇各项政策规划的前提和立足点, 它实质上就是在制度的“潜意识”里将外来人口本土化。在义亭,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 新居民都有一定比例的名额;对新居民实行政府指导和社会化维权相结合的权益诉求表达和维护机制, 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讲座, 送法进村进企等“四个一”活动, 依法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制度设计, 外来人口被纳入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之中, 在政治上与本地居民享有基本等同的地位, 彰显了义亭社会制度的亲和力和包容力。

2、经济社会包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携手共建与成果共享

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的建设者和奉献者, 同样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理应得到主体性的人格尊重和主体性的地位保障, 这就要求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 与本地居民交融共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共建方面, 将外来人口纳入社会管理的主体范畴, 与本地居民共同承担社会经济管理责任。义亭成立“和谐促进会”, 吸收部分优秀的“新居民”为会员, 积极参加镇、村、企三级群防治组织及相关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方面, 义亭创办“外来人口之家”, 将文化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等设施免费向流动人口开放, 不断丰富外来人口精神文化生活;实行教育培训和就业推荐;开展新居民免费体检活动, 建立健康档案, 开展后续健康管理工作;实施外来人口安居工程, 重点推进“两集中”居住区 (点) 和廉租房屋建设, 并纳入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规划, 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一定数量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廉租屋。通过各种措施, 切实增强外来人口对工作地、生活居住地的认同感、归属感。

3、文化包容:情感交融与本土认同

“新居民”的称谓不仅是制度性身份的认同, 更是心理认同和情感融通, 可以说“新居民”的称谓是情感融通的外化, 对外来者更具有亲和力和包容力。这种情感融通是比制度认同更适合外来建设者工作生活的和谐社会环境, 它能够让外来建设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并能在社会建设中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义亭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本地居民, 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其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这些“新居民”也日益感受到了自己对义亭的价值, 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心理上的成就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新居民”的这种心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依赖性和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共振, 使“新居民”与当地居民情感融通的心理具备了较扎实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

4、突出服务功能, 以“新居民”便利为标准优化管理服务流程

以管理方便为标准还是以流动人口方便为标准, 是决定人口管理机制和流程设计的关键。义亭在流动人口管理上突出服务功能, 以服务优化为立足点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设计。义亭镇成立了全市首个“一站式”服务大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 设公安办证、计生服务、劳动保障、法律维权、教育卫生等十个窗口, 为流动人口提供证件办理、计划生育、劳资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教育卫生等“一站式”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将外来人口数据从公安网《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复制到专门服务器上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 再通过政府网与各职能部门连接。政府各部门通过外来人口综合信息应用平台, 对外来人口数据进行综合采集、输入, 在部门联动中实现管理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

5、实行条块结合, 做到管理服务全覆盖

义亭镇专门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领导小组, 以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 政法班子成员为副组长, 成员涵盖了相关职能办公室负责人、工作片分管副主任, 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为主体, 在流动人口300人以上的21个村居和100人以上的11个企业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点。义亭成立一支“专业化为主, 社会化为辅”的管理队伍, 包括20名流动人口专管员, 数名兼职协管员和联络员。按外来人口1000:1的标准配备专管员, 负责开展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和服务管理工作;在外来人口100人以上的企业和治安平稳、历年委托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的村 (居) , 按照外来人口500:1的标准配备兼职协管员, 实行半脱产工作;联络员由所在的村 (居) 民小组成员或楼幢的居民自愿担任, 协助提供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

四、以包容性管理优化小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1、以“人本”思维再认“人力资源”概念

人口通常被称为“人力资源”, 人口管理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从经济学角度讲, 人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 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人的管理是否达到最优。但将人口仅仅视为一种资源、一种生产要素, 人就被矮化成了经济的从属物, 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就得不到保障。从“人本”精神出发, 人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 更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 同时也应该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在这一点上, 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为当地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 他们理应获得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尊严。因此, 小城镇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不能再延续原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式, 流动人口已经开始用“民工荒”的形式对传统非“人本”化的管理制度表示反抗, 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继续。

2、树立统筹观念, 将流动人口纳入地区发展战略体系

伴随城市化进程, 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也逐步由封闭到开放, 对流动人口逐步由临时性管制向战略性规划转变, 流动人口逐步被纳入到当地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中来。流动人口红利能否得到有效利用, 关键在于将流动人口置于什么样的地位和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服务机制。发达地区的很多小镇, 扮演着生产基地的角色, 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 对低端劳动力有巨大需求, 以至于很多小城镇的外来人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本地人口, 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流动人口不再是地方发展战略可以忽略的变量, 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当地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政府要树立统筹理念, 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3、坚持管理和服务并举, 突出服务功能

流动人口来源广泛, 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从事的行业也千差万别, 稳定性差、流动性强, 一部分人还居无定所、事无定事。所以, 从社会治安、市场秩序和城市规划等角度考虑, 对流动人口实行有效管理是必要的。但流动人口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相对于本地居民的弱势群体, 他们在就业、生活、教育、卫生, 以及心理辅导等方面更需要帮助, 以克服他们在新环境中的恐惧、浮躁和不安。因此, 在强化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同时, 更应突出对他们的服务, 在就业培训、维权、住房、教育、医疗卫生, 甚至在娱乐等方面都要有专项服务措施, 以优化外来人口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使外来人口对新环境有亲近感和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能够放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开心娱乐。

4、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化和制度化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而且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一个环节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外来人口流失。当前很多地方出现“民工荒”、“招工难”等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政府缺乏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理念, 没有一整套系统化的服务机制, 更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权利保障和维护机制, 缺乏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未来, 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足够的外来人口, 而这又取决于当地是否有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服务机制。这就要求对外来人口在就业、维权、住房、教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 每项服务都要有制度保证和财政资金保障, 而且应在实践中不断整合优化和改进, 逐步实现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有机融合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EB/OL].新华网, 201009-16.

[2]侯大伟、杨玉华:我国城市土地承载接近极限农村地大量闲置[N].经济参考报, 2010-01-11.

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篇8

摘 要:根据全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级团组织应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抓住青年在镇区聚集的新特点,通过有效管理真正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为此,提出三点建议:建团形式多样化,组织方式新颖化,真正建立“实体化”大团委;以网络平台等为载体,加强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联系,建设“人文性”大团委;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建设“实用型”大团委。

关键词:“大团委”建设;乡镇流动青年;管理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27-02

一般来讲,流动人口是指那些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工作为主要目的,在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的人。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流动青年”是指离开出生地农村而进入乡镇工作,但户籍上仍属于农村人的青年。

一、城镇流动青年的基本情况

1.青年流动频繁,群体规模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人口流动一直保持较大规模,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更是不断扩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为1.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在这其中15~45岁之间的青壮年占六成。①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到2010年间流动人口有2.2亿,其中约有63.0%来自农村,年龄高度集中在20~24岁。②可见,当代中国的人口流动,基本上是青年人口的流动,特别是农村青年人口流动更甚。

乡镇流动青年群体如此庞大不只对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也成为“大团委”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根据团中央关于基础组织建设的两个原则,将流动青年聚集到团组织中来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大团委建设不可避免也应直接面对的艰巨任务。

2.流动速度快,变动性强

一方面,由于改革的深入促使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通过接受再教育、参加职业培训、出外经商等各种途径选择脱离农村、农业,转而投入城镇工作,社会流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流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农村的局限使得大部分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将目光投向机会更多的城市,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各自人生的价值;二是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很多农民无田可耕,这就使得无地农民不得不投身外地挣钱来养家糊口,尤其是作为青年的“农N代”,想要脱离“农民”的帽子,让家人也享受到时髦的生活就只能进城出卖劳动力。

另一方面,乡镇“新来的人”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待遇、地区、工作性质等各种原因重新选择其他工作,甚至会频繁的调动工作单位,外来务工青年在陌生的乡镇就业难度很大,随时都有可能被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再重新进入滞留群体,这既给城镇的稳定增加了隐患,也使城镇的流动青年工作积极性降低,缺乏工作活力,反过来会加剧工作调换的可能性。

3.文化水平有限,知识结构单一,价值观多元化

目前,城镇流动青年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上为主,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占少数比例,文盲比例越来越低,这意味着从农村出来的青年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基本的工作需要能够满足,但文化水平却没有高到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程度。但同时,年轻人的目光灵活,学习能力强等因素很快就能融入乡镇生活,利用QQ、人人网、社区等平台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眼界开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引领潮流。在丰富生活、增长知识的同时,城镇流动青年并不能完全摆脱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他们即便“装备齐全”、打扮入潮,但言语举止等细节中仍会给人以低俗、非主流的印象,这种印象效应影响他们在乡镇中的形象,容易被无视和误解;他们虽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变得城市化、开放化,但交往对象的狭窄和内倾性导致无法融入到城市社区,不可能有效建立起对城市社区的感情,道德责任感差,公众意识薄弱,缺乏统一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对于道德、理想、劳动、婚姻等价值取向显现出了明显的物质性、功利性特点。

4.维权意识差,权益受损严重

用工单位方面,企业打着招收学徒和招新工的名义吸引大批青年,试用期满后却无故辞退员工,或免费加班加点,工资不能按时足额的发放到员工手中,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如此,员工的安全、卫生、医疗保障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青年方面,在主观上法律知识的空白、业内知识的欠缺使得在与雇主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往往缺乏谈判能力,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二者关系极其不对等。虽然国家在强化劳动监察、推进工伤保险等制度上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广大成长中的流动青年来讲,既有政策仍然无法保证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享受各种平等的权利,这也助长了企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没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不能享受国家工人的基本权利和福利。而在他们的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时候就会通过罢工、集体上访乃至极端的方式来寻求维权,短期内影响企业招工、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长期看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

二、对于流动青年进行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关知识的欠缺造成维权意识低和失权现象多,这又促使了他们不断的更换工作以期提高地位、改变现状,频繁的更换就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知识的长进和素质的提高,这就成为恶性循环,城镇的流动青年总是徘徊在社会底层无法真正变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遵循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青团着眼于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在服务社会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共青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青年服务,随着青年有序流动的数量增大,流动青年工作是共青团的又一新的历史使命。

1.建团形式多样化,组织方式新颖化,真正建立“实体化”大团委

建立数量巨大、覆盖面广的团组织是大团委建设的基础。依照区域建团,在商业街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农业产业化基地、居住社区等青年聚集的区域按照团干部专人负责的原则建团,这些地方外来务工人员易形成较大群体,建团成本低、组织方便;依照功能组织建团,在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文体兴趣组织、社会组织等组织中以小团体形式建团,作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载体,让这些新的基层团组织直属于乡镇团委,吸引青年纳入到团组织中来。

基层团组织对新建立起来的团组织的管理方面,如团支部发展团员、缴纳团费、团籍管理、退离手续等活动要按照团组织统一的规定进行,但方式上更为灵活和自由,从基层团组织的实际出发。如可以按照流动青年工作生活不稳定的特点以个人为单位分期分批次缴纳团费。同样,作为任何一个基层团支部的团员可以在一个支部内接受组织管理的同时在其他团委参加活动。共青团作为一个“管理组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活动组织”,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和类型,不同的成员兴趣和特点合理科学的对团员青年进行新的组合。这样既能保持大团委的活力又能满足青年多元化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2.以网络平台等为载体,加强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联系,建设“人文性”大团委

青年人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学习能力强,已经接受了现代化多种通讯方式,团组织应抓住青年的这一特点,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共青团传统工作方式和团干部工作观念的转变,真正建设“人文性”大团委。

建立基层各级团委书记QQ群和团组织QQ群、微博、博客等,搭建青年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团委书记例会讨论大团委建设的心得分享工作经验,探讨工作发展新模式。推出共青团团务信息电子化,上级团委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发布共青团文化、团组织活动信息、党的会议精神等学习材料,使基层团支部及团员青年们随时可以学习团的知识,提高团员意识,青年团员也可以在团员群里互相学习交流,提出疑问寻求帮助等。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充分利用青少年宫、职业学校等阵地,强调知识文化在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使青年从主观上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思想水平,以此增强工作信心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发展新知识,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在活动中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识别社会中错误的“自由”、“享受”、“消费”观念,排除心理困扰,增强其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心理能力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真正体现团组织的归属性、吸引力、先进性。

3.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建设“实用型”大团委

第一,积极开展流动青年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政策服务。在城镇工作的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是保证其能够立足于城镇愉悦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联合技能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人士对缺乏就业技能、急需工作充电的青年开设技能培训班,召开就业座谈会,设立职业介绍周,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各种政策,帮助青年办理各种证件,举办技能大赛,提高青年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全方位锻炼各种适应技能,增加自身优势,以减少进入职场的阻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引导青年知法、懂法、守法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青年的坚强后盾。团组织要代表青年意志在青年遭遇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及时了解合实,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合法途径有效解决纠纷。

第三,改变青年择业观念,鼓励扶持青年创业。定期开展创业专题讲座,聘请有关专家帮助有意向创业的青年解答创业疑难问题,介绍创业项目,进行技术指导等,为青年提供准确、及时的政策信息服务;积极建设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设立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为实力青年提供资金扶持。

参考文献:

[1]吕杰.农村青年流动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青年研究,2002,(5).

[2]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当代青年社会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上一篇:防控肺炎疫情个人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人才办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