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与结尾例文(精选8篇)
开头: 人生有很多坎坎坷坷,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启迪着我们的一生。这句话,鼓励我前进;这句话,让我得到了安慰;这句话,让我努力奋斗。
开头: 人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宝贵的回忆,虽然它们免不了时光的冲刷、岁月的轮回而逐渐被遗忘掉了,但有些却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逝,它是那么得令人难忘。那就是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开头:在成长的历程中,有一位伙伴一直伴随着我。在我失败时,它给了我信心;在我气馁时,它给了我勇气;在我伤心时,它给了我安慰…….它就是一句名言 失败是成功之母!
结尾: 这位好伙伴已陪伴我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帮我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激流险滩。如今,我把它工整地抄下来,贴在书桌前。它将成为我人生旅程中一座不灭的灯塔,永远指引着我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开头:生活中有很多话语,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存在我的脑海中。而那一颗“珍珠”比别的都亮,比别的都美。它是:
开头:品着一杯香茗,沐浴着月亮的清辉,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悠闲的翻阅前人的书籍,品前人所思,感今日所闻。不因凡尘世俗所扰,亦不因名利所困。这便是我最难忘、最喜爱的生活!
此话便是:“上善若水,人当如水。”这是我朋友多年前的一语,随口一言,却令我难忘至今。
开头: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话语:爷爷奶奶的唠叨,爸爸妈妈的嘱咐,老师同学的帮助„„回首往事,很多的记忆都已被时光淡忘,但妈妈对我说的那句话,却深深烙在我的心中,让我记忆犹新。
开头: 在我心中,有无数句令我难忘的话,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其中有一句话,每当想起,我就会心花怒放,那就是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话,“你长大了!”
开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小小的我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你想知道吗?那就慢慢地听我讲吧!
结尾:我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我希望用我的执着,我的拼搏,我的奋斗去创造我的价值,去实现我的愿望。
一件感动的事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那是上个学期的早晨,天气阳光明媚,我兴高采烈的走在上学的路上,可刚走了几步,就听见有哭泣声,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弟弟在那儿号啕大哭,旁边却没有大人,是不是和爸爸妈妈走失了?我刚要过去问一下,就看见有一个姐姐已经到哪儿了。她问:“小弟弟,你能告诉姐姐你为什么哭吗?”“我......我把买红领巾的钱丢了,回家妈妈会训我的。”小弟弟回答。“没关系,姐姐这里有1元钱,你拿去吧!”“不行的,妈妈不让我拿别人的东西,再说,我怎么能拿你的钱呢?”“没关系,你就拿着吧!”小弟弟听了以后,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了。从他那种天真幼稚的脸上,我看出了他激动、高兴的表情。我在想,他经过这件事后,一定也会向这位大姐姐一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可是,那位大姐姐呢?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大姐姐已经转过身来准备走了,但她脸上开心的笑容却已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在阳光的普照下,她身上的红领巾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望着大姐姐离去的背影,我这种敬佩的心情油然而生。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件使我非常感动的事
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有的使我感到激动,有的使我感到高兴,有的使我感到自豪„„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情便渐渐地淡忘了,可是,发生在我三年级时的一件事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感动不已。
那是这年夏季的一天,学校开展“为灾区献爱心”活动。灾区人民吃不饱,穿不好,非常困难。学校号召我们为灾区献爱心,希望我们能伸出温暖的小手扶助痛苦的灾区人民。
下午上学时,我随手拿了五角钱便背起书包出了家门。一路上我唱着歌儿,可高兴了。突然。我看见小明走在我前面,我马上跑过去。“家家,你准备捐多少钱呢?”我问道。“十元钱。”家家脱口而出。我感到惊异。通过一些对话,我了解到他那十元钱的历来──
那是一个星期天,家家和妈妈一起逛街,当他们路过一个小摊时,家家看中了一支非常漂亮的钢笔,他拉住妈妈,请求帮他买下。妈妈只是笑了笑,说:“这样吧,我每天给你一角钱,你自己攒起来,等到钱够了,自己再来买。”家家一口答应了。可是,他一看价钱,大吃一惊,价钱要十元钱。为了能早点买到这笔,家家甚至连早餐都不吃,或吃最便宜的,把剩下的钱也攒起来。过了一段日子,钱终于攒够了,他高兴极了,可是他又听到了要为灾区献爱心的消息。眼前浮现出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的情形,他便立刻将钱献给灾区了。
突然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我连忙回家,拿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向学校跑去。这件事使我感动。家家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我明白做人要有爱心,不要太小气,要尽力帮助别人。
难忘的一句话
外婆和我说过很多话,如果让我说难忘的一句话,我认为是这句话:“依靠别人是暂时的,依靠自己是永恒的!”
这天,我在公园滑冰,外婆坐在我旁边,我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坐在地上直嚷嚷,等待着外婆拉我起来。外婆走到我跟前说:“阳阳,自己起来,娇气的孩子没出息,依靠别人是暂时的,依靠自己是永恒的!你要牢记这句话。”我没办法,只好自己爬起来,从好时起我就牢记了那句话。
有一次,我在做语文预习作业,《词语手册》上我发现有几个字我不认识,本来打算妈妈回来后问问妈妈的,后来想到了:“依靠别人是暂时的,依靠自己是永恒的!”我拿起字典,找了找,查到了!我高兴地笑了。妈妈回来检查作业快了,时间变多了,我再一次开心地笑了。
在生活中,学习上,我会牢记外婆对我说的话:“依靠别人是暂时的,依靠自己是永恒的!”它会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永不褪色!
我学会了容忍
我以前是挺容易发火的一个人,可是有了那一次经历之后,我彻底地变了。那是一个飘着薄雾的早上,我被父母送到了晋城武警支队参加军训,在那里,我们都生活得很开心。
可是,在我们第四天长跑结束的时候,我们那个班的班长突然用粗暴的口气对我说:“喂!把我的衣服给我拿过来!”我瞟了他一眼,他长得有点胖,还累得睡在床上,我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撂倒他,可我什么也没有做,当他说第二遍的时候,我被彻底激怒了,正准备打他,我上面的那个人按住了我,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教官不让我们打架,要是被他看见了,他就让我们跟他打,于是我忍了下来,把他的衣服递了过去。
在后来的训练中,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很有幽默感、很大方的一个人,我们慢慢地成了好朋友。
在离军训结束还有两三天的一个晚上,我们吃完晚饭正准备回寝室,班长突然拉住了我说:“谢谢你那天的容忍,我并不是有意那样的,只是由于我心情不好,而且我那天脚扭伤了,刺骨的疼,才会用那种语气和你说话的。”“你还记着这事呀,我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早就忘记了。”我笑着说,“其实我那天本来就要发火的,但我上面的那个人对我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宽容加忍耐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否则啊,咱们俩早就打起来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那么轻易地就发火了,如果你现在问我在那一次军训中有什么收获,我会自豪地告诉你:“我学会了容忍!” 我学会了(一门艺术)、、、、、、每当我在跳拉丁舞时,心里总会藏着一段学拉丁舞的的记忆。
我还是第一次上拉丁舞课呢!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老师要我们压腿,我二话不说,马上就压了下去,同学们都叫苦连天,幸好老师喊停,不然,我也要“嚎”了,太痛了!
开始正式上课了,我紧张到了极点。首先,老师让我们跳基本步。基本步里除了方步外,其余的步法我是一窍不通,我的手心和额头开始冒冷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只好无头无尾地跟着她们乱跳,而且经常“出轨”。在家长们的笑声中,我的脸就像树上的红苹果。唉,谁叫她们学过一年而我没有呢?这时,老师宣布下课,我如释重负地坐在椅子上,希望教师不要宣布上课,可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并没有带走我的烦恼,很快就上课了,我极其不情愿地走向自己的位置。跳着跳着,慢慢地,我跟上了大家的节奏,我变得喜欢跳拉丁舞了,随着轻快的音乐,穿着拉丁舞鞋,我越跳越欢,越跳越喜欢跳拉丁舞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我学会了跳舞,我多么高兴啊!
我心中的太阳
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中,总会有一个照耀前路的太阳,它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灿烂。然而,在我心中的太阳就是那关心、疼爱我的爸爸。
他,身材魁悟,长着短短的头发,下颌长着一些刺人的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双大耳朵,他就是我的爸爸了。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跟爸爸玩耍,每当他坐在沙发上,我总会悄悄地爬上沙发上,吓他一跳,这时,他总会把我抱在怀里,我立刻把小手伸到他的下颌,摸一摸他的胡子,天真可爱地说﹕“爸爸,爸爸,你的胡子虽然很短很短,但为什么会刺人的呢?”爸爸就会笑嘻嘻地说﹕“你想一想吧!”那时的我总会说﹕“你何时把植物上的刺移植下来?”爸爸就会说﹕“女儿,你还不懂,我怎么能把那些刺移植下来呢?”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一听到这个消息,什么也顾不上了,甚至丢下手头上的工作,马上回到家。回到家时,他看见了卧病在床的我,跑到我身旁说﹕“怎么呢?为什么不叫你妈带你去看病?”我说﹕“她还要上课,我不能耽误她的学生的课程。”说完,爸爸把我抱在怀里,冒着鹅毛大雪,急匆匆地向医院跑去……虽然冰冷的雨水打在我的身上,但我还是觉得很温暖,一点儿冰凉的感觉也没有。
爸爸,你知道吗?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了你的关怀﹑爱护,使我的人生更精彩,更灿烂,每当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你总会帮助我,照亮我的前路,给我光明!
变成牛,真有趣
童年,多么亲切的字眼,多么难忘的岁月。虽然它已经悄悄逝去,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在我五岁那年,非常喜欢吃牛肉干,但爸爸却经常阻止我,说小孩吃太多牛肉干不好。有一天,爸爸又买了许多令我着迷的牛肉干,我刚要去吃,爸爸却对我说:“这是一种神奇的牛肉干,大人吃没事,小孩子只要吃一口就会变成牛的。”我听了以后,惊恐万分,我决心再也不吃牛肉干了。可是吃完了饭,我又开始惦记上那些牛肉干了。于是,趁爸爸午睡的时候,我蹑手蹑脚走进厨房打开橱柜,拿起牛肉干就往嘴里送,也忘了之前爸爸说的话和我的决心了。我刚刚把牛肉干吃完,走出了厨房,突然,我猛地想起了爸爸说的话,我更加惊恐了,心想:变成牛要吃草,还要被别人骑。不要,我不要变成牛。但想到这里,我又想: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算了,我还是等着命运来裁决吧!于是,我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等着变成牛。过了一会儿,我觉得脚有点痒,心想:可能是快变成牛了吧!可是过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动静,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蚊子在咬我的脚。
随着岁月渐渐流逝,我在思索与探求中长大了,可是童年那纯真和甜美的岁月却令我难以忘怀。
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说:“晶晶,天气预报今天有雨,还是带上伞好。”我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晴空,怎么会下雨呢?我丢下伞,一溜烟跑出门去。
正当中午放学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骤然而下。带了雨具的同学都回家了,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我爸爸在外地学校教书,中午从不回家。刚好,妈妈这几天正发着高烧打着点滴。我想不会有人来接我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又急又饿,望着窗外哗哗直下的大雨,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这时,大雨中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哦,是妈妈!狂风夹着大雨好象要把妈妈吞没似的。妈妈挣扎着向我艰难地走来。
“晶晶,快过来,穿好雨衣。”妈妈边说边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我身上。此时,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青白着的脸,我不禁又哭了起来„„
一、妙趣横生的开头, 增添课堂魅力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开头十分重要, 既要注意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又要容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还要紧紧扣住学生的思绪。
第一, 用生动的描述开场, 引人入胜。描述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 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 使情景再现, 吸引学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讲绪论第二节“有关历史使命”时, 我走上讲台, 环视四周, 当教室安静后, 第一句话就说:昨天晚上我看电视里央视名嘴水均益作客艺术人生, 他以自身的经历讲做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讲了一段非常动情的话, 他说:“做人首先要孝顺, 不孝顺的人, 很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不孝顺父母的人, 是不可能爱祖国, 不爱祖国的人, 怎能完成肩头的历史使命?”继而启发学生思考, 然后发问,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孝顺吗?用这种方法开头导入新课, 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 设问式的开头, 发人深省。教师在选择上课内容时, 可以不直接按章节入手, 而是选择与教材的本章节有直接关联的问题, 用设问方式入手, 扣住学生心弦。如讲“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人生观”时, 我设计一个学生很少思考的问题。———“你为什么活着, 你打算怎样活着”。问题一经提出, 教室一片寂静, 沉寂了一分钟后, 我请同学回答, 有的同学说:“以前没有想过”, 有的说:“为父母而活着”, “还有的说为活着而活着”等想法, 千奇百怪, 无奇不有。通过学生的回答, 加以分析, 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再导入新课, 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 用叙述式的开头, 激发思考。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教学内容, 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开头, 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如:在讲第二节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从古代的爱国者的爱国主义故事入手, 继而分析历史人物爱国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教育学生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在讲第二章人生价值观时, 讲感动中国人物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 带着没有血缘关系小妹妹, 靠自己勤工俭学求学的故事, 来教育学生,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第六章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时, 列举学校校友在外创业的故事, 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总之, 用精彩的绘声绘色的语言叙述故事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生, 思考未来。
二、精彩的课堂小结, 令人回味无穷
课堂小结是每位老师上完一堂课后必须进行的内容, 是教学重要环节, 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通常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小结。
第一, 悬念式的小结, 为下节课埋下了伏笔, 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 如:讲第四章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时用《楚天都市报》上刊登的四川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利用自己高学历、高身材骗婚、骗情、骗财的不道德行为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崇高道德情操进行对比分析, 明确告诉学生, 同是一片蓝天下的社会主义大学里的学生, 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通过对比, 热情欧歌了社会主义道德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明确告诉大家, “有才无德是次品”。要想成才, 必须有德有才, 德才兼备。最后我说:“既然道德观如此重要, 那么, 我们青年学生应怎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呢?这正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我的话音一落, 下课的铃声就响了。这种方式结束本次课的教学, 效果很好, 既避免了老师拖堂的尴尬,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 演讲式的课堂小结, 令人回味无穷。当一堂课内容基本完成后, 老师可根据当堂课的内容, 用经典的语言、用富有激情演讲的方式进行小结。使课堂生机再现不断, 同时也会赢得阵阵掌声。以此方式结束本节课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如讲“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时, 当教学内容结束时, 我用这样的几句话小结, 我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但阳关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有不畏艰险的勇气, 有不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我的话音一落, 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如讲第一章第二节课树立科学“理想信念”一节, 讲“做忠诚爱国主义者”等, 都可以用演讲的方式精炼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总之, 课堂上良好的开头与结尾是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 是“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要求, 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基础”课教学方法, 才能不断地提高使用新教材的能力, 才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最终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 “基础”课的“规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厚刚.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谈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J].成功 (教育) , 2007, (11) .
[2]颜廷华.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提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3]周三庆.紧跟时代引领风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谈[J].成功 (教育) , 2007, (12) .
文章的开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用简单明白的叙述引出文章的话题,使读者了解文章要谈论什么,一下子引起读者的兴趣。
一、英语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
(一)开门见山,提示主题
文章一开头,就交代清楚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如“How I Spent My Vacation?”(我怎样度假)的开头是:
I spent my last vacation happily.
下面是题为“Honesty”(诚实)一文中的开头:
Honesty is one of the best virtues. An honest man is always trusted and respected.
On the contrary, one who tells lies is regarded as a “liar”, and is looked down upon by honest people.
(二)交代人物、事情、时间或环境的开头
在文章的开头,先把人物、事件和环境交代清楚。例如“A Trip to Jinshan”(去金山旅游)的开头: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my class went on a bus trip to Jinshan. It took three hours to ride here. The long trip made us very tired, but the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ea refreshed us.
(三)回忆性的开头
用回忆的方法来开头。例如:“A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泰山游)的开头是:
I remember my first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 as if it were yesterday.
(四) 概括性的开头
即对要在文章中叙述的人或事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如“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Books”(读书的快乐)的开头:
People often say that gold and silver are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I say that to read books is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because books give u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gives us power.
(五)介绍环境式的开头
即开头利用自然景物或自然环境引出要介绍的事物。如“An Accident”(一场事故)的开头是:
It was a rainy and windy morning. The sky was gloomy, the temperature was low, and the street was nearly empty. I was on my way back to school. Suddenly, a speeding car came round the corner.
(六)交代写作目的的开头
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交代写作目的,如通过文章要表扬谁,批评谁,或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等。如“Pollution Control”(控制污染)的开头:
In this article I shall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pollution control.
二、英语作文常见的结尾形式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文章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首尾呼应
在文章的结尾,把含义较深的话放在末尾,以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I Cannot Forget Her”(我忘不了她)的结尾:
After her death, I felt as if something were missing in my life. I was sad over her passing away, but I knew she would not have had any regrets at having given her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二)自然结尾
随着文章的结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结尾。如“Fishing”(钓鱼)的结尾:
I caught as many as twenty fish in two hours, but my brother caught many more. Tired from fishing, we lay down on the river bank, bathing in the sun. We returned home very late.
(三)用反问结尾
虽然形式是问句,但意义却是肯定的,并具有特别的强调作用,引起读者深思。如“Should We Learn to Do Housework?”(我们要不要学做家务?)的结尾:
Everyone should learn to do housework. Don’t you agree, boys and girls?
(四)含蓄的结尾
用比喻或含蓄的手法,不直接点明作者的看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思考。如“A Day of Harvest”(收割的日子)的结尾:
Evening came before we realized it. We put down our sickles and looked at each other. Our clothes were wet with sweat, but on every face there was a smile.
(五)重复主题句
结尾回到文章开头阐明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强调的效果。如“I Love My Hometown”(我爱我的家乡)的结尾:
I love my hometown, and I love its people. They too have changed. They are going all out to do more for the good of our motherland.
(六)指明方向,激励读者
结尾表示对未来的展望,或期待读者投入行动。如“Let’s Go in for Sports”(让我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结尾:
As we have said above, sports can be of great value. They not only make people live happily but also help people to learn virtues and do their work better. 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 Let’s go in for sports.
三、常见的信件开头结尾表达方式
(一)信件开头常用语
Your letter came to me this morning.
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July the 20th.
I’m writing to you about the lecture to be given next Monday. (我把下个星期一要作的报告内容写给你。)
I’m writing to ask if you can come next week.
How time flies! It’s three months since I saw you last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about (the exhibition this year)…
Let me tell you that…
(二)信件结尾常用语
Please remember me to your whole family.
Give my best regards(wishes) to your mother.
Best wishes.
With love.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
Wish you success.
Wish you the best of health(luck).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next visit to China.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leasure of meeting you. (十分期望见到你。)
Expecting to hear from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三)表示感谢的信的开头语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ing/kind/informative letter which arrived yesterday/this morning/the day before yesterday/last week.
Thank you for your birthday card.
Many thanks for your sending me the book on Shakespeare. It was very kind of you.
It was nice of you to send me the beautiful album of stamps which arrived this morning.(我今早收到了你寄给我的那本精美的集邮册,你真是太好了。)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
(四)表示道歉的信的开头语
I was sorry I couldn’t write earlier. I went on business for Beijing when your letter arrived. (很抱歉,没有早点写回信。你的来信寄到时,我到北京出差了。)
Sorry for delaying this letter so long. I’ve been terribly busy with the new term starting. 这么久才写信真不好意思,新学期一开始我就一直很忙。
I must apologize for not writing back.
(五)表示高兴的开头语
I was so/very delighted/happy/pleased to receive your wonderful letter.
I was very delighted to have the wonderful gift you sent to me. It was very kind of you.
(六)表示遗憾的开头语
I was sorry to learn that you were ill. I hope you are getting better soon.
I was so sorry that we didn’t meet when you were in Beijing last week. I happened to be away on business and didn’t come back until today.
(七)常见的书信结尾表达方式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We are longing to hear from you.
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演讲稿,其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结构的基本形态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潮,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开头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开门见山,亮出主旨。
这种开头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1941年李卜克内西《在德国国会上反对军事拨款的声明》开头就说:“我投票反对这项提案,理由如下:”。
叙述事实,交代背景
开头向听众报告一些新发生的事实,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听众倾听。如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广播演说》的开头:“希特勒德国从6月22日向我们祖国发动的背信弃义的军事进攻,正在继续着。虽然红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虽然敌人的精锐师团和他们的精锐空军部队已被击溃,被埋葬在战场上,但是敌人又从前线调来了生力军,继续向前闯进。……我们的祖国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通过提问,引导听众思考一个问题,并由此造成一个悬念,引起听众欲知答案的期待。如曲啸的《人生·理想·追求》就是这样开头的:“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青春的时光呢?我想在这里同大家谈谈我的情况。”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引用内涵深刻、发人深省的警句,引出下面的内容来。如一个大学生的演讲稿,标题叫《我的思考与奋起》,开头就很精彩:“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不曾混乱过,那么他从来就没有思考过。”
开头的方法还有一些,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开头,都要做到先声夺人,富于吸引力。
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
演讲稿的主体,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所谓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在主体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并列式。
并列式就是围绕演讲稿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态呈放射状四面展开,宛若车轮之轴与其辐条。而每一侧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递进式。
即从表面、浅层入手,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剥笋。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演讲稿的结构层次,能使事物得到由表及里的深入阐述和证明。
并列递进结合式。
这种结构,或是在并列中包含递进,或是在递进中包含并列。一些纵横捭阖、气势雄伟的演讲稿常采用这种方式。
3.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演讲稿的结尾,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扩展阅读篇】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
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
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演讲未必都使用演讲稿,不少著名的演讲都是即兴之作,由别人经过记录流传开来的。但重要的演讲最好还是事先准备好演讲稿,因为演讲稿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对思路的精心梳理,对材料的精心组织,使演讲内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条理。其二,可帮助演讲者消除临场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
演讲稿特点
主要区别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
见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主要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
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 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体性演讲稿并不能独立地完成演讲任务,它只是演讲的一个文字依据,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演讲主体、听众对象、特定的时空条件,共同构成了演讲活动的整体。撰写演讲稿时,不能将它从整体中剥离出来。为此,演讲稿的撰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听众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生存环境、品位修养、爱好愿望来确立选题,选择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
其次,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另外,还要考虑演讲的时间、空间、现场氛围等因素,以强化演讲的现场效果。第五、口语性
口语性是演讲稿区别于其他书面表达文章和会议文书的重要方面。书面性文章无需多说,其他会议文书如大会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等,并不太讲究口语性,虽然由某一领导在台上宣读,但听众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制好的讲稿,一边听讲一边
阅读,不会有什么听不明白的地方。演讲稿就不同了,它有较多的即兴发挥,不可能事先印好讲稿发给听众。为此,演讲稿必须讲究“上口”和“入耳”。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通达流利。所谓入耳,就是听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不会发生曲解。具体要做到:
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
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
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
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
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
这样,才能保证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
第六、临场性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的一种交流和沟通。听众会对演讲内容及时作出反应:或表示赞同,或表示反对,或饶有兴趣,或无动于衷。演讲者对听众的各种反映不能置之不顾,因此,写演讲稿时,要充分考虑它的临场性,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缩的余地。要充分考虑到演讲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总之,演讲稿要具有弹性,要体现出必要的控场技巧。
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第二、“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第三、“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第四、“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最近,我们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在时下明目繁多的乱摊派中,报刊征订摊派比较严重,对此,农民苦不堪言,意见很大。《来自农村报刊发行情况的调查》
这篇调查报告的主旨是反映农村报刊发行中的乱摊派情况,在开头即用简短的文字揭示了这一主旨。
(2)阐述式开头这种开头方式,是围绕全文主题,阐述基本观点,即对文中主要问题的看法。例:
近年来,国务院几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控制外出参观活动,坚决控制借出差、开会、参观学习等名义到处游山玩水的不正之风。但到目前为止,此风沿未刹住,一些地方仍在滋长、蔓延。必须指出,这类活动不仅浪费国家资金,给一些地方的物资供应、食宿、运输等造成很大压力,妨碍
先进单位的正常生产和业务活动,而且在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政治影响。《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外出参观和制止公费旅游的通知》
这个开头通过简短论证,阐述了严格控制外出参观和制止公费旅游的观点,便于直接引出下文,如深读者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人们不仅街道该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该这样做。
(3)目的、根据式开头。这种开头方式是应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它在开头简明交代制发应用文的目的、依据。例:
为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
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刑法作出下补充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4)背景式开头这种开头方式是概述有关背景情况,作为行文的依据。例:
1991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间三角债达三千亿以上,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国务院决定把清理三角债作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来抓。目前,原定清理三角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关于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情况的报告》
(5)提问式开头这种开头方式是以提问的形式写明应用文的结论,即先提出问题,然后用结论的形式回答所问,这个结论,就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例:
今年1至4月,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一般都在10%以上,利税增长1.65倍,其中销售税金增长1.01倍,利税增长1.71倍,这样高的速度,这样大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吗?中间有没有“水份”?冶金部总工程师吴溪淳接受调查时出语惊人:钢产量和冶金企业利润的高速度增长有很大的吃老本、耗底气因素。《钢铁“危机”——冶金系统经济效益暨推广邯钢经验的背景调查》
这种种开头即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全文结论。
(6)表态式开头这种开头多用于表明作者态度,即同意或不同意,赞成或不赞成,多用于指挥性、报请性应用文中。例:
国务院批准《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由你委发布施行。
《国务院关于〈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的批复》
这个开头开宗明义,先表明对国家计委制定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予以批准,态度鲜明,然后再要坟收文者发布施行,顺接自然。
(7)致意式开头这种开头方式就是在开首处表示祝贺、谢意、敬意等,多用于公关礼仪文书中。例:
值此成渝铁路通车之际,特向你们表示祝贺!
《国务院祝贺成渝铁路通车的贺电的》
这种开头,多用“值此……之际,特表示热烈祝贺!”或“欣悉……代表……向……表示祝贺”。
(8)混合式结尾
2.结尾的写法
(1)专用术语结尾这种结尾的方式,在应用文写作中使用最广,形式也比较规范。如:特此报告;妥否,请批示等等
(2)总结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在文书结尾处,对全文主旨概括与深化,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加深其印象。多用于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以及调查、总结等文中。例:
实践经验证明,领导带班大不一样,对培训工作实行面对面的领导,不但能使干部培训工作卓有在效地开展,免去过去存在的学员难组织、学习效果难保证的问题,而且还能使培训效果直接转化为效益,促进和推动全省各项工作蓬勃开展。
《领导带头、培训效果好——某某省委党校领导干部的总结》
(3)强调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全文结尾处,再次强调行文目的或陈述具体要求,以引起重视,利于贯彻执行。例:
为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健康发展,各地区、名部门和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对本地区、本部门集资和发行各种证券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凡违反规定的,要比照上述办法进行处理;对情节严惩的,要加重处罚,同时登报颂。今后,对违反国家规定的集资活动,各新闻单位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公开揭露其错误做法和违纪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 这个结尾先强调了行文的目的,又强调了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要求,有力地强化了主旨。
(4)鼓舞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结尾处,发出号召,寄托希望,展示未来,鼓舞斗志。例: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解放牌汽车一定可以尽快地取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解放牌汽车为什么滞销》 这种结尾无疑有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对解放牌汽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示。
(5)说明式结尾这种结尾,是在最后说明文书的生效与施行时间或处措施等有关事项。多用于法规文书的结尾。例:
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1982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广播电视部发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6)自然收束式结尾
写作:武汉科技大学关于保护校园环境的通知
近段时间以来,破坏校园环境(公共设施、损毁校园园林景观)的行为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为了制止这类行为,保护校园环境,维护良好的校园形象,特通知如下:
一、成立校园环境督查小组,加大管理力量
二、积极开展保护校园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教育
三、严格执行保护校园环境的有关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大家好!
总之,我们要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促进学校教http:///yingyong/学质量再上台阶。
举科研兴教旗帜,走素质教育道路。我们期待着各位领导与同仁能在这次交流智慧、集中思想、凝聚力量的研讨会上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祝愿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在这和大家一起参加“知识、能力、素质与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这一方面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刚刚我的队友分别从“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高职生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专多长、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用自己的观点做了相应的阐述。下面我将为我们队做一下总结。
一、起兴开篇,亲切舒畅
先对其他事物或景象作细节化的语言描写,然后引出所要描述的对象、所要表达的情意或所要阐述的话题,这也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如果他物与所咏之物之间具有类比或比喻关系,这又是一种“比”的手法。《关雎》一诗,由水边沙洲上雎鸠鸟的“关关”叫声,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比兴色彩更为突出。这样的开篇往往由远入近,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
如《用什么来唱响春天》一文的开头:
花丛中,蝴蝶自由地飞舞着,时不时地停在芬芳的花朵上。它在采集花粉吗?不,它在与花朵交流。微风中,柳枝曼妙地飘摇着,时不时地相依在一起。它们在游戏吗?不,它们在交流。小狗在睡篮中惺忪地眨眼,时不时舔舔旁边的狗妈妈。它在撒娇吗?不,它在与妈妈交流。交流无处不在,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眼神,但我认为,交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心灵。
用整齐漂亮的排比句起兴开头,巧妙点出话题,新颖别致,亮相即是满堂喝彩。
又如《恰似一缕春风》一文的开头:
有人说,母爱是天山上的那株最美的雪莲,晶莹而神圣;有人说,母爱如一缕春风,温暖而醉人;还有人说,母爱是一把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正如冰心所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诗意化的语言,唯美的画面,很有气势地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铺设背景,增强情感
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一种环境或一种情景;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或情景渲染。可以说,好的环境描写或情景渲染不仅能强化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文章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尤其是记叙性的文章。
如《静则生境》一文的开头:
轻轻薄薄的雾霭在流荡着,隐了楼房消了道路,深深沉沉的灰暗似嘤嘤的呢喃。一道尖锐刺眼的利刃撕破寂寥的苍穹,瓢泼的大雨风驰电掣般袭来,如豆的雨滴砸在地上,浸入褐色的泥沙中。
又如《心灵之约》一文的开头:
夕阳西下,虽是秋风,已然有了严冬的肃杀寒酷之感。那枯枝上有几片零落的老树叶,犹如几只可怜的黄蝴蝶在风中摇啊摇,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曾经养育了它一生的老树干,在晚霞的映照下去亲吻黑土地。一种不胜西风的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我读懂了那只黄蝴蝶。
三、佳句点染,寻味耐思
名家名言、诗词佳句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佳句作为“切入点”,可赋予文字以审美意蕴,或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令入寻味耐思。
如《当爱这般残酷时》一文的开头:
在人的一生中都曾有过许多爱,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关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爱,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爱……在我心中却拥有了一份特殊的爱,虽然这份爱看似残酷,却成为了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个闪光点。
开头巧妙引用现代诗句和古词,营造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为后文展开写“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因手足情而营私舞弊,干出影响集体或国家的事情”作了充分的情感蓄势。
又如《真的美你》一文的开头:
披金戴银,涂胭脂抹口红,越来越走俏的化妆品让每一个爱美的灵魂心动。那句曾熠熠生辉的名言“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而因为可爱才美丽”,也被当作古董陈列在一个极不显眼的角落。我不敢说自己有一个多么高尚的灵魂,我也不会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愿在极少数认识我的人中留下贾宝玉的剪影——“纵然生得好皮囊,腹腔内原来草莽。”
四、叙事感怀,易起联想
从自己感悟较深的某件事写起,在记叙或描写中引出话题;所写事件并不一定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只需在行文上起到引子或铺垫的作用。这便是叙事感怀法。这样的开头有一种真实感,也便于抒情或议论。叙事感怀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尤其明显。譬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还有孟浩然的《春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现代作品中更是如此,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可以说是叙事感怀法的典范。作者从登山意外“发现海棠花未眠”这一生活现象和感受写起,进而以此为联想的起点贯通全文。
需要提醒的是,此处的叙事包括寓言、传说、人物逸事、现实事件等,它们大多因过程生动而极具可读性,易唤起读者的类比联想,使文章的内容更集中鲜明。
如《父爱是永恒的》一文的开头:
说句实话,我觉得父亲不是很疼爱我,生出这个念头不止一次了。我有好多次怀疑父亲对我的感情。从我儿时起,我就很怕父亲,然而那时的我不会察言观色,不在乎父亲的表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黄毛丫头也变成了一个满腹心事的姑娘。我很吃惊地发现父亲对我的态度似乎很冷淡,我好伤心,我也觉察到他不疼爱我,你想想,一个不喜欢与孩子交谈,不喜欢孩子在他面前说话的父亲怎么可以算得上一个好父亲呢?
又如《绊脚石,我们踢开》一文的开头:
星期六这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姐姐用双手抚摸着大地,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东湖风景区去玩。到了中午12点时,我们就来到湖边一个大草坪上休息、野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东西。这时我看见两个可爱的孩子,看上去好像只有三四岁。多可爱啊!他们正在比赛——谁先跑到妈妈那儿去。可途中,两个小孩先后摔跤了,一个小孩哇哇大哭起来,他妈妈立刻跑过去摸摸这里,摸摸那里,反而使这个小孩哭得更凶了!可另一个小孩的妈妈却不同,她走过去对孩子说:“好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个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爬了起来,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高兴地说:“好孩子,好宝贝,妈妈为你骄傲!”看到这个场面我不禁感叹起来,人们应该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从小培养,长大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五、设疑悬念,引人入胜
评论家王笠耘说:“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是进入故事的跳板。悬念主要来自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而故事恰好就是这些矛盾冲突的轨迹。挑起悬念,也就进入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这种开头往往可以使文章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占得先机。可以说,一个高质量的悬念或直击话题内核的疑问不仅可以显示你的睿智,还可以激活阅卷者的思维,激发阅读欲望,引人深思。古典诗歌中常有例子,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一开头就让女主角出口问人,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
作文中,预设一反常性的情景,呈现事情的高潮或结局点,或者设置一看似矛盾的语境,或者以疑问方式切入,都能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读者去寻找谜底。如同相声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或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料。
如《狼兄》一文的开头:
叫他“狼”其实是不妥的,他与我们一样五官端正,无前科。但是小马与黑客他们几位老兄还是不客气地送了他这么一个绰号。
又如《不要再来伤害他》一文的开头:
每一个城市总有其不同的特点,或热闹繁华,或亮丽温柔,或高楼掩映,或小桥流水。但在这些美丽的城市中,总少不了乞丐的存在,许多人将乞丐比作城市里的苍蝇,避之唯恐不及。
再如《城乡之间的对话》一文的开头:
天刚蒙蒙亮,城市就开始给乡村打电话。
六、设置题记,提纲挈领
题记是写在正文前的文字。好的题记,能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常常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题记大致有以下两类:
其一,诠释主题。
用题记来点明主旨,让读者对文章有明确的把握。对于比较含蓄的文章,尤其需要这种点题方式,它能够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如《动必三省,言必再思》一文的开头就用了题记:“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谨慎总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又如《这也是一种幸福》一文的开头也用了题记:“不是每一份爱都许得起‘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经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生离死别;涸泽之鱼,相濡以沫,这也是一种幸福。”
其二,情景渲染。
题记中,或引用格言警句,或运用诗词名句,或借助比喻起兴,侧重描写铺排,意在渲染情景,烘托气氛,如同在戏剧演出前的场景布置,对文章内容和主题起到一种暗示功能。
作为正文前的一段文字,题记要求简短、精致,或重于语言展示,或重于思想呈现,但无论哪一类,都必须指向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概言之,就是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应该精心设计。好的文章结尾或巧,或俏,或翘。巧者,精警凝练之美;俏者,生动形象之美;翘者,含蓄深远之美。
1. 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这种结尾方法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到此为止,不再作其他的叙述。一般地说,事情的结果也就是文章的结尾。如《解读时尚》一文结尾写道:“人生之道,说穿了,大致皆为追取时尚的过程。我们的祖辈父辈穿棉衣、盖瓦房、点电灯、骑自行车;今天的人们着裘装、住楼房、看大彩电、坐小车。除需要外,还是追求时尚,只是时尚的内涵因时而迁罢了。而今良好的社会道德时尚还需大家努力养成,诸如尊老爱幼、相帮相助、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等。追求良好时尚即是追求社会进步,愿这个世界在对良好时尚的不息追求中,进化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一结尾水到渠成,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时尚很冷静的态度。
2. 名言警句,丰富意蕴。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芭比娃娃》一文结尾:“芭比娃娃站在商店的橱窗里,或者人家里的饰橱里,但它是靠芯片站立的,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芭比娃娃无论有多么酷似真人的形状,但它都没有思想,因此,对于用“她”还是“它”来称呼芭比娃娃的思考,其实就是在思考人与物的区别。结尾引用当代诗人黑格尔的名言,既增添了文采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3. 议论抒情,发人深省。
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收束结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坚强与哭泣》一文,结尾写道:“诺看到瓶里残存的咖啡从羽的手里洒在了泥沙里,抬头一看天际,夕阳已经落山了,但那艳艳的红色让人振奋。”这篇作文在写诺因失去父母后心里极度悲伤,在羽的帮助下心境有所好转后,结尾来一个议论抒情,表达自己要重新振作起来的决心,抒发自己的情感,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4. 发问探寻,启迪心智。
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给人以探求。这一结尾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如《湖心草深长》一文,结尾写道:“十几载匆忙而过,我不懈地探求一种方式,从那一片书海苦寻思想的共鸣,用心细细地去品读吧,在阅读的深处是思维的一片灿烂。湖心草深长,你享受到清爽绿色中的内涵了吗?”作者提出“深阅读”,并把“深阅读”的好处比喻为“湖心草深长”,这一结尾表达了“自己扎进湖心,触摸凄凄芳草的决心”,而最后一句的反问,也提醒人们要进行“深阅读”,具有启迪心智的效果。
5.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同桌的大蓝》一文,开头写道:“前几天,在街上与一位小学时的同学不期而遇。本来老同学多年不见,一定会是很兴奋的,可是我们见面时的情形却让我倍感不安:他正与一帮举牌子的瓦工、力工一起等着活计。望着他那与身份极不相衬的娃娃脸,我的思绪又飘回到了我们一起在小学上学时的情景。他姓蓝,因为他比我们班多数同学都大,所以我们都叫他大蓝。他是中途插到我们班来的,据说是学校为了完成义务教育,到他家动员已经辍学的他回到学校的。安排座位的时候,碰巧我旁边是空的,于是他就成了我小学同坐在一张课桌上的时间最长的同学。”结尾再次写道:“今天,在大街上邂逅他,按理,我应该上前问候问候,再叙叙旧。但是,我似乎觉得这会打乱他的生活秩序,远远地看了他一阵子后,便离开了。我的心似乎变成了两半,一半说:他太不幸了,稚嫩的肩上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另一半却说:他太了不起了,小小年纪就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首尾圆合,写出了自己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也是对他一生平安幸福的祝愿。
6. 欧·亨利式,出人意料。
一、写好开头,先声夺人
1.解析题意,自然落笔。学生习作的自主性较强,有广阔的表达空间,文题也多数是自拟的,敲定了题目,也就对整篇习作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想。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从解析题目着手,开宗明义,自然落笔。如课文《烟台的海》开头:“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接着,作者写了烟台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的海景,让我们看到烟台的海的确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2.即景联想,倒叙开头。这是目前在习作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由生活中的眼前景物,勾起心灵深处的美好回忆。如课文《赶海》的开头:“‘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这篇课文采用的就是倒叙。“赶海”这件事发生在“唱歌”之前,当“我”唱起这支歌时,不由地回忆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接着,作者由现在写到以前:“那是暑假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很自然地叙述了赶海的经历。
3.问题激趣,唤起注意。用提问式的开头,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由得他不往下看,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抓住读者,感动读者,激起读者的共鸣。如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确实,许多人都不知道大海深处的情况,但人们都有好奇的心理,必然会随作者的笔端看下去,认识海底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就落笔扣题,直截了当地讲明自己将要阐明的道理。如《学会合作》的开头:“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不作铺垫与渲染,直接进入正题,揭示主题,特别适合小学生学习运用。
5.揭示矛盾,引出故事。文章的开头,先创设一种情景,把主人公置身其中,在活动中产生矛盾。问题出现以后,必然要设法解决,便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故事。如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开头:“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好的开头,不胜枚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切题、新颖、精练。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慢慢领悟,迁移仿写,经常练笔。
二、收好结尾,余音绕梁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要精雕细琢,收官之笔,当如丝竹之音,余音绕梁,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下面,笔者继续结合有关课文,说说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水到渠成,呈现结果。叙事的习作,一般都要描述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几个层次的情节变化,由因到果,自然发展。事情的结果,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认同基本一致,从而形成行为共识。如课文《二泉映月》的结尾:“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文章的结尾交代了《二泉映月》乐曲的诞生,肯定了它在国内外乐坛的价值,也是故事发展顺理成章的结果。
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结尾与开头互相呼应,这是学生在平时习作中用得较多的方法,许多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白鹭》一文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文字清新纯美。开头说它是“精巧的诗”,结尾又说它是“韵味无穷的诗”,是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更为强烈的流露,气氛、情态、基调等方面与开头相照应,有着复沓回环的节奏,显出浑然圆合的韵味,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
3.画龙点睛,揭示哲理。这种方法,在写寓言故事或哲理故事时运用得较多。如课文《最大的麦穗》的结尾:“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摘一个最大的麦穗是不起眼的小事,作者却把在麦地中行走比作人生,将摘取最大的麦穗与追求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赋予了“摘麦穗”深刻的意义。
4.意犹未尽,联想补白。习作中,有时故事的发展似乎一切都已成定局,读者都在期待预料的结果出现,作者却就此搁笔,故事戛然而止。写作技巧熟练的人,常常就在这里设下悬念,留出读者想象补白的空间。如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结尾:“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几十年来,母亲挑着家庭生活的重擔,不怕劳累,毫无怨言。现在,母亲病倒在床,“我”心存愧疚,决定反哺母亲——抱母亲睡觉。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浸满浓浓的母子亲情。
总之,习作开头与结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内容恰当运用。
【开头与结尾例文】推荐阅读:
风景开头与结尾09-24
工作总结开头与结尾07-06
作文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12-11
青春作文的开头与结尾03-20
精选年终总结开头与结尾04-01
万能检讨书开头与结尾11-06
年度工作总结开头与结尾12-09
中考作文两点通:开头与结尾01-28
写事作文精彩开头与结尾04-09
记叙文开头与结尾的好处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