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比较(推荐8篇)
(一)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Windows是Microsoft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时代。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连续两次按下鼠标器的拾取键即可进入该软件,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文本编辑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Windows98是目前实际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在90年代初期Microsoft推出了Windows NT(NT是New Technology即新技术的缩写)来争夺Novell Netware的网络操作系统市场。相继有Windows NT 3.0,3.5,4.0等版本上市,逐渐蚕食了中小网络操作系统的大半江山。WindowsNT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与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同,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有服务器版和工作站版之分。200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2000,它包括四个版本:Data center Server是功能最强大的服务器版本,只随服务器捆绑销售,不零售;Advanced Server和Server版是一般服务器使用;Professional版是工作站版本的NT和Windows98共同的升级版本。目前还有一个主要面向家庭和个人娱乐,侧重于多媒体和网络的Windows Me存在。
2001年10月25日,Microsoft发布了功能及其强大的Windows XP,该系统采用Windows 2000/NT内核,运行非常可靠、稳定,用户界面焕然一新,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次微软终于可以和苹果的Macintosh软件一争高下了,优化了与多媒体应用有关的功能,内建了极其严格的安全机制,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高度保密的个人特别区域,尤其是增加了具有防盗版作用的激活功能。
(二)Unix操作系统简介
Unix系统是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诞生,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最早移植到80286微机上的Unix系统,称为Xenix。Xenix系统的特点是短小精干,系统开销小,运行速度快。
UNIX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分时的系统以控制计算机的活动和资源,并且提供一个交互,灵活的操作界。UNIX被设计成为能够同时运行多进程,支持用户之间共享数据。同时,UNIX支持模块化结构,当你安装UNIX操作系统时,你只需要安装你工作需要的部分,例如:UNIX支持许多编程开发工具,但是如果你并不从事开发工作,你只需要安装最少的编译器。用户界面同样支持模块化原则,互不相关的命令能够通过管道相连接用于执行非常复杂的操作。UNIX 有很多种,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版本,如 AT&T、Sun、HP等。最初的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一些应用是由叫做B语言的解释型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的。B语言在进行系统编程时不够强大,所以汤普逊和里奇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与1971年共同发明了C语言。
1973年汤普逊和里奇用C语言重写了Unix。在当时,为了实现最高效率,系统程序都是由汇编语言编写,所以汤普逊和里奇此举是极具大胆创新和革命意义的。用C语言编写的Unix代码简洁紧凑、易移植、易读、易修改,为此后Unix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linux操作系统简介
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 Intel x86系列 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 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 Unix兼容产品。Linux的出现,最早开始于一位名叫 Linus Torvalds 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他的目的是想设计一个代替 Minix(是由一位名叫 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一个操作系统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可用于 386、486或奔腾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上,并且具有 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因而开始了 Linux雏形的设计。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它能够在 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 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 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 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 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 X-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 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统进行操作。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它的用法与UNIX非常相似,因此许多用户不再购买昂贵的UNIX,转而投入Linux等免费系统的怀抱。
二、各操作系统特点
(一)Windows操作系统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Windows用户界面和开发环境都是面向对象的。用户采用“选择对象-操作对象”这种方式进行工作。比如要打开一个文档,我们首先用鼠标或键盘选择该文档,然后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操作,打开该文档。这种操作方式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行为,易于理解、学习和使用。
1.用户界面统一、友好、漂亮:
Windows应用程序大多符合IBM公司提出的CUA(Common User Acess)标准,所有的程序拥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用户只要掌握其中一个,就不难学会其他软件,从而降低了用户培训学习的费用。
2.丰富的设备无关的图形操作:
Windows的图形设备接口(GDI)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操作函数,可以绘制出诸如线、圆、框等的几何图形,并支持各种输出设备。设备无关意味着在针式打印机上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都能显示出相同效果的图形。
3.多任务:
Windows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环境,它允许用户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在一个程序中同时做几件事情。每个程序在屏幕上占据一块矩形区域,这个区域称为窗口,窗口是可以重叠的。用户可以移动这些窗口,或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并可以在程序之间进行手工和自动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二)Unix操作系统特点
早期UNIX的主要特色是结构简炼、便于移植和功能相对强大,经过30来年的发展和进化,形成了一些极为重要并稳定的特色,其中主要包括:
1.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经过30来年开放式道路的发展,UNIX的一些基本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有的已成为各类操作系统的常用技术。实践表明,UNIX是能达到大型主机(mainframe)可靠性要求的少数操作系统之一。目前许多UNIX大型主机和服务器在国外的大型企业中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不间断地运行。例如,不少大企业或政府部门,即所谓肩负关键使命的场合/部门将其整个企业/部门信息系统建立并运行在以UNIX为主服务器的Client/Server结构上。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将其重要的信息系统完全建立在NT上。
2.极强的可伸缩性
UNIX系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笔记本电脑、PC、工作站,直至巨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而且能在所有主要CPU芯片搭建的体系结构上运行(包括Intel/AMD及HP-PA、MIPS、PowerPC、UltraSPARC、ALPHA等RISC芯片)。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操作系统能达到这一点。此外,由于UNIX系统能很好地支持SMP、MPP和Cluster等技术,使其可伸缩性又有了很大的增强。目前,商品化UNIX系统能支持的SMP,CPU数已达到几百甚至更多个,MPP系统中的节点甚至已超过1024个UNIX支持的异种平台Cluster技术也已投入使用。UNIX的伸缩性远远超过了NT操作系统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
3.网络功能强
网络功能是UNIX系统的一又一重要特色,作为Internet网技术和异种机连接重要手段的TCP/IP协议就是在UNIX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TCP/IP是所有UNIX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UNIX服务器在Internet服务器中占80%以上,占绝对优势。此外,UNIX还支持所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包括NFS、DCE、IPX/SPX、SLIP、PPP等,使得UNIX系统能方便地与已有的主机系统,以及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相连接,这也是UNIX具有出色的互操
作性(Interoperability)的根本原因。
4.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能力
由于UNIX具有强大的支持数据库的能力和良好的开发环境,因此多年来,所有主要数据库厂商,包括Oracle、Informix、Sybase、Progress等,都把UNIX作为主要的数据库开发和运行平台,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性价比的新记录。UNIX服务器正在成为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替代大型主机的主要平台。
5.开发功能强
UNIX系统从一开始就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成为工程工作站的首选和主要的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可以说,工程工作站的出现和成长与UNIX是分不开的。至今为止,UNIX工作站仍是软件开发厂商和工程研究设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平台。有重大意义的软件新技术的出现几乎都在UNIX上,如TCP/IP、WWW、OODBMS等。
6.开放性好
开放性是UNIX最重要的本质特性。开放系统概念的形成与UNIX是密不可分的。UNIX是开放系统的先驱和代表。由于开放系统深入人心,几乎所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开放系统,确实每一种系统都能满足某种开放的特性,如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可伸缩性、互操作性等。但所有这些系统与开放系统的本质特征—不受某些厂商的垄断和控制相去甚远,只有UNIX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7.标准化
过去,Unix界被分析家和用户批判,因为没有为所有Unix操作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其实,到目前为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团体恰恰是以UNIX基础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化,如ISO/IEC的POSIX标准、IEEE POSIX标准、X/Open组织的XPG3/4工业标准以及后来的Spec 1170(因为它包含了1170个应用编程接口,后来改名为UNIX’95)标准。不少人对标准及标准化组织的作用及职权产生了误解。事实上,当标准化组织企图驾驭互相竞争的力量,和企图为用户规定他们的要求时是注定要失败的。比方说,标准只能用于给出道路的规则,而不应用于制造汽车。如果厂家被强迫完全遵从单一的标准,而不允许他们产品有特色,则用户将受害,Unix将变成象任何单一厂家的产品一样,没有任何特色。
(三)Linux操作系统特点
Linux作为自由软件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免费提供源码,二是爱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修改、复制和发布程序的源码,并公布在Internet上。这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操作系统高手为Linux编写各种各样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使得Linux成为一种不仅只是一个内核,而且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完整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在内,用户很容易获得的操作系统。
Linux是一个UNIX系统变种,因此也就具有了Unix系统的一系列优良特性,Unix上的应用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Linux平台上,这使得Unix用户很容易掌握Linux。
三、三种操作系统比较
(一)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
1.可完全免费得到
Linux操作系统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使用,只要您有快速的网络连接就行;而且,Linux上跑的绝大多数应用程序也是免费可得的。用了Linux就再也不用背”使用盗版软件”的黑锅了。
2.可以运行在386以上及各种RISC体系结构机器上
Linux最早诞生于微机环境,一系列版本都充分利用了X86CPU的任务切换能力,使X86CPU的效能发挥得淋淋尽致,而这一点连Windows都没有做到。此外,它可以很好地运行在由各种主流RISC芯片(ALPHA、MIPS、PowerPC、UltraSPARC、HP-PA等)搭建的机器上。
3.Linux是UNIX的完整实现
从发展的背景看,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是,Linux是从一个比较成熟的操作系统发展而来的,而其他操作系统,如WindowsNT等,都是自成体系,无对应的相依托的操作系统。这一区别使得Linux的用户能大大地从Unix团体贡献中获利。无论是Unix的作者还是Unix的用户,都认为只有Unix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许多计算机系统(从个人计算机到超级计算机)都存在Unix版本,Unix的用户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Linux作为Unix的一个克隆,同样会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直接拥有Unix在用户中建立的牢固的地位。UNIX上的绝大多数命令都可以在Linux里找到并有所加强。UNIX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强大的网络功能也在Linux身上一一体现。
4.真正的多任务多用户
只有很少的操作系统能提供真正的多任务能力,尽管许多操作系统声明支持多任务,但并不完全准确,如Windows。而Linux则充分利用了X86CPU的任务切换机制,实现了真正多任务、多用户环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执行不同的程序,并且可以给紧急任务以较高的优先级。
5.完全符合POSIX标准
POSIX是基于UNIX的第一个操作系统簇国际标准,Linux遵循这一标准这使UNIX下许多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Linux下,相反也是这样。
6.具有图形用户界面
Linux的图形用户界面是Xwindow系统。Xwindow可以做MSWindows下的所有事情,而且更有趣、更丰富,用户甚至可以在几种不同风格的窗口之间来回切换。
7.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
实际上,Linux就是依靠互联网才迅速发展了起来,Linux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可以轻松地与TCP/IP、LANManager、Windows for Workgroups、Novell Netware或Windows NT网络集成在一起,还可以通过以太网或调制解调器连接到Internet上。Linux不仅能够作为网络工作站使用,更可以胜任各类服务器,如X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新闻服务器等等。
8.是完整的UNIX开发平台
Linux支持一系列的UNIX开发工上,几乎所有的主流程序设计语言都已移植到Linux上并可免费得到,如C、C++、Fortran77、ADA、PASCAL、Modual2和
3、Tcl/TkScheme、SmallTalk/X等。总而言之,Unix就是可供各种用户选择的对象。一个操作系统已经使分布式计算成为现实。一个操作系统正在使新形式的交互娱乐成为现实并正确领导通向新的工程和商业应用的路。这就是Unix所体现的精神。但Unix还不止于此。主要地,Unix给用户选择最佳应用、最佳开发环境、最佳网络功能和最佳硬件的自由,以满足用户的业务要求。Unix还给用户选择何时升级系统的自由,甚至当用户改变主意时,用户可以以最少的痛苦来安装一个新系统,只要业务需要。Unix专门献身于使用户保持选择的权力。
(二)UNI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
unix操作系统是主要是用于服务器类行,一些功能大多是以命令来实现的,大型企业大多
用这个做服务器,安全全性很好.WINDOWS一般是用于家庭,现在对于图形界面是最好的选择.
UNIX系统的安全性和权限分配上要比WINDOWS好的多,但是WINDOWS更适合家庭及普通办公人员使用,有些要求安全性较高的场所,向一些服务器,重要地点机房,还是要用unix的。
windows的优点是用户多,一般软件产商做个人桌面软件时都会有windows版本
linux的优点是可定制强,你安装系统可以选择不同版本内核、桌面(GNOME、KDE 都很漂亮,很好用)、和软件包管理软件等等。而且都是免费的,而且现在的基于linux的系统(ubuntu、fedora)安装软件都比较方便,它的添加删除程序里只要你选择了你要安装的软件包,就可以自己下载自己安装(官方的源里都有上万个软件包,而且免费)。unix一般用于服务器,但是很少用于桌面,(三)Linux操作系统与Unix操作系统的比较
关键词: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i OS,Windows,移动设备
0引言
近年来,各类移动设备凭借其便捷的触控式交互操作方式和高效的长续航办公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通过移动计算技术推动煤矿企业的业务移动化与智能化,是未来煤炭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目标[1]。移动操作系统是移动设备的核心,也是移动计算的基础技术平台。本文从技术水平、应用成本和安全性3个方面对目前主流的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各操作系统的综合得分,并结合煤矿企业应用的实际要求,为煤矿企业选择适用的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建议。
1移动操作系统比较分析
1.1技术水平
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技术水平[2]对比见表1。
由众多厂商共同开发的Android作为免费的开源系统,其功能最为完备,吸引了最多的开发者,系统操作界面友好,是目前最有生命力的移动操作系统。但近年来Android有碎片化趋势[3],加上无法兼容传统的Win32应用程序,对Android在企业市场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某公司独家开发的i OS只部署在该公司生产的硬件设备上,虽然封闭性给i OS带来很多局限,但也强化了统一的开发理念。i OS的应用质量和成熟度最高,用户体验 最为出色。但i OS无法兼容Win32或Java应用程序。
Windows在桌面端占有90% 以上的市场,应用软件非常丰富。但在移动应用市场由于起步较晚, 功能相对较弱,一直处于追赶Android和i OS的态势。基于x86和x64的Windows能够完全 兼容Win32和基于. NET的应用程序,能够大幅降低系统升级和维护成本。
经过综合比较,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技术水平得分见表2。Android功能完善且拥有高度的开放性,各类应用程序非常丰富; i OS具有优秀的用户体验、系统稳定性,但封闭的系统形态和兼容性问题导致i OS得分较低[4]; Windows虽然在移动端功能性较弱,但能够兼容Win32应用程序,支持已有的企业应用程序。
针对矿用市场来看,3种移动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都可满足煤矿企业应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基于3种移动操作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互相无法兼容,所以在移动应用系统规划阶段就要针对企业特点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如果现阶段企业的应用系统多为标准的Web系统,无需Active X组件等专用技术,则3种移动操作系统都可满足技术要求,提供很好的兼容性; 如果应用系统多为Java程序,则Android和Windows都可兼容; 如果应用系统多为传统的Win32应用程序,则Windows可进行无缝兼容。
1.2应用成本
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应用成本对比见表3。
Android对所有的设备厂商开放源码,开发及应用完全不 需要支付 操作系统 授权费用,但由于Android本身基于Linux,需要向第三方缴纳一定数量的专利授权费。Android可使用Java进行开发, 因此应用程序的开发较容易,成本较低。硬件设备方面,由于是各厂商自行设计、生产,所以设备种类非常多,价格最低廉。
i OS只随移动设备搭配,不单独对外销售。基于i OS的硬件设备的优点是硬件做工水平非常高, 质量上乘,但可选择性较差,价格最高。i OS上应用开发的技术路线较为狭窄,开发难度最大,成本最高。
Windows可通过定点生产的方式与硬件捆绑销售。Windows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框架,应用程序开发速度最快,难度最低,成本也相对较低。
经过综合比较,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应用成本得分见表4。Android依靠几乎免费的授权模式、便捷的应用程序研发和廉价的硬件设备,成为目前最经济的移动开发平台; i OS较高的研发成本和硬件设备成本使其在成本方面不占优势; Windows研发成本相对较低。
针对煤矿企业来看,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成本主要来自配套应用程序的研发成本。当前,基于Android进行应用开发的成本最低。但移动应用程序的研发成本还取决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即需要考虑应用系统兼容性问题, 因为这些管理系统设计开发费用动辄几十万至几百万元,建设周期长达数年,若不能实现良好兼容,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
1.3安全性
从安全性上来看,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都拥有强大的安全机制,能够抵御一般性的网络攻击和入侵。i OS和Windows是闭源的系统,两者都内置了官方应用商店,拥有严格的应用程序认证程序及软件开发者认证程序,所使用的安全模式能有力抵御传统恶意软件的攻击并保护用户数据。相比而言,具有开源特点的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依赖生产厂商,应用程序的认证程序不够严格,允许任何软件开发者在匿名状态下创建和发布应用程序,导致Android系统的恶意软件较为泛滥[6]。
此外,Android属于Linux家族,病毒较少,但Android系统应用审核不严格,导致恶意应用程序数量众多; i OS属于类Unix操作系统,病毒和恶意软件非常少,几乎不用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 Windows属于Windows NT家族,基于该系统的病毒和木马的数量较多,但Windows 7之后的版本由于增加了“用户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因此,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得分依次为6,10,8分,而安全性评价因子权重为15% ,加权得分分别为0. 9,1. 5,1. 2分。
1.4综合分析
根据对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技术水平、应用成本和安全性的综合比较,其加权得分分别为8. 3,7. 2,8. 0分。Android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并且免费,移动设备厂商可自行修改系统代码并设计硬件,是当今移动应用的最佳平台,缺点是安全性较薄弱; i OS系统用户体验最出色,硬件设备质量非常高,系统安全认证程序严格,缺点是系统封闭不对外授权,只能购买官方的硬件设备; Windows较为中庸,允许移动设备厂商自行设计终端产品,拥有较为严格的安全措施,能够兼容原有程序,缺点是针对移动应用方面的功能性不及Android和i OS移动操作系统。
2移动操作系统在煤矿的应用分析
从移动设备的软件方面考虑,针对井上和井下一般作业环境,Android、i OS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都能够满足应用程序开发与运行的技术要求。从移动设备的硬件方面考虑,井上使用的移动设备与一般企业并无区别,基于3种移动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都可满足要求。但对于井下特殊作业环境,选择移动操作系统的关键在于设备厂商能否研发出满足井下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技术要求的硬件设备,即满足GB 3836. 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 设备通用要求》和GB 3836. 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 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中I类 ( 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电气设备要求的本质安全型硬件设备,并需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基于Android和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可由厂商自主设计,因此移动设备的工作温度、 电磁辐射、制造材质、绝缘性能、电池性能等参数可进行专门设计使其通过安全标志认证,并可在井下应用; 基于i OS移动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由于是独家设计和生产,无法进行修改以适应井下的特殊环境,不能在井下应用。
目前,从国内煤矿企业的应用情况来看,数字化矿山、三维GIS、煤矿监控、安全生产管理等应用系统大多运行在Windows桌面系统上,支持移动应用的较少。部分煤矿企业在应用数字化矿山系统时, 实施了“一掌通”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将中央调度室的影像资料和大量数据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由于Android具有功能强大、开放免费等特性,上述移动应用大部分基于Android进行开发,少部分基于Android和i OS双系统开发。
从应用现状来看,Android目前占据了中国矿用移动应用市场的主流,可应用于井上、井下各种作业环境,并已有成功案例; 基于i OS的设备由于本身封闭的原因,无法生产出符合安全标志认证要求的设备,只能在井上进行应用; 基于传统的Windows CE系统的矿用 手持式设 备应用比 较广泛,但基于Windows专业版或移动版的移动应用还未有成功案例。
3结语
在过去,每个房间都必须有一个音响才能听音乐。现在有了无线音频技术,只要有一个音箱,所有的房间都能听到音乐。在浴室,人们边刷牙边听音乐,打发时间。在厨房,人们边煎蛋边高歌。在办公室,人们边办公边快乐地哼着小曲。没有CD播放器,没有收音机,现代无线音频技术使这美妙的一切成为可能。
最近,《测试》杂志公布了德国商品基金会对Sonos,Teufel,Airplay和DLNA 4大无线音频系统技术的对比测评结果。
4大系统各有优劣
以上提及的这四个无线音频系统,均由一个无线扬声器或立体声音箱与常规立体声的连接装置组成。无线音箱由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控制,音乐可以来自电脑的外置硬盘、互联网音乐服务或互联网电台。
但不是每个无线音频系统都可以在几个房间同步播放相同的曲目。能同时在几个房间收听相同或不同的音乐,只有Sonos和Teufel无线音频系统可以做到,价格在649-800欧元之间。其中,Teufel呈现出最好的音质,而Sonos很容易操作。
苹果Airplay系统运行很流畅,且容易操作,设备价格为709欧元左右。但是,它和DLNA系统一样,只能在一个房间播放,而DLNA设备仅需340欧元。
不同系统怎么选
《测试》杂志就如何挑选合适的无线音频系统给出了意见。
Airplay
Airplay是苹果公司制定的无线播放技术,使用Airplay需要iOS系统的设备或多媒体应用程序iTunes,实现无线播放音乐。
优点:AirPlay设备播放操作简单且可靠。在同一网络中,Airplay不需要应用程序就可以被识别,并自动显示在iPhone,iPad或者在iTunes上。
缺点:Airplay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能实现同时在多个房间听音乐。此外,有些设备被限制使用Airplay功能,互联网音乐、网络电台只能靠应用程序来播放。
目标群体:放弃了通用系统和多个房间同步播放音乐的舒适与方便的苹果用户。
DLNA
DLNA,是由索尼、英特尔、微软等发起成立的联盟,旨在解决个人电脑、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数百家公司设备支持DLNA传输规范。
优点:在这个开放系统中,组合设备和不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选择很大。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选择一些较便宜的设备。
缺点:来自多个供应商的音频设备可以相互配合,但如果连应用程序也是来自第三方,系统会经常卡住。
该系统可以实现在多个房间同步听音乐,但取决于所用的设备。例如《测试》杂志检测出,Medion的设备不能同时在几个房间播放音乐,其应用程序也不支持使用互联网音乐服务和互联网广播。
目标群体:喜欢灵活的无线音频系统,对价格敏感,且不指定供应商的用户。
Sonos
Sonos因“多个房间,相同的音乐;多个房间,不同的音乐”而受欢迎。美国Sonos供应商专注于无线音频设备,非常注重设计。
优点:Sonos确实使其音响系统有更多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音乐可以在几个房间同时响起,而且可以播放不同来源播的音乐。
Sonos产品“Controller”的功能就是通过Sonos专有的WiFi网络,来控制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设备,以及控制所有音箱的播放。它很人性化,运行速度更快,功能也最为丰富,不仅可用于移动设备,也可作为电脑软件。Sonos组件容易操作,且运行稳定。
缺点:Sonos系统只允许适配自有组件,每个组件都很贵,而用户需要投资很多才能享受多房间无线音频系统。
目标群体:想要享受新技术的所有优点,并高度重视操作简易的音响爱好者。
Teufel
Teufel是传统的扬声器制造商,设备的音质与现代音频技术相融合。《测试》杂志检测出Teufel的扬声器的音质是最好的。
优点:出色的声音带来了许多方便,CD和唱片在很多房间可以同步播放。
缺点:理论上,Teufel系统允许其他供应商的设备。可惜,在实际使用中总是不能很好地运作。此外,扬声器的功率消耗高。两个立体声音箱仍然需要用电线连接。
目标群体:对音质要求高,却想要不受限制享受音乐,并希望操作简易的用户。
这五个国外常用的免费博客系统分别是:
Blogger – www.blogger.com/
TypePad Basic – www.typepad.com/
Blogware – www.blogware.com/
WordPress – wordpress.org/
Expression Engine – expressionengine.com/
五大免费博客系统比较
BloggerTypePad BasicBlogwareWordPressExpression Engine评论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分类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子分类不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Trackbacks支持,backlinks支持支持支持支持Pings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Rss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Atom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搜索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博客数量无限111(MU 无限)无限Moblogging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相册不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非博客页面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反向列表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用户注册/登录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验证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支持修改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URL nofollow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屏蔽IP/用户/网址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评论提醒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提供设计皮肤332523227管理面板设计配置不支持不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管理面板布局配置不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多用户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图片上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预定发表文章不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保存草稿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书签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在线编辑模板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离线编辑模板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支持上传文件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文章保护不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离线工作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从上述表格来看,总的来说,还是 WordPress 略占优势,领先于其他的博客,
不过我觉得这份表格比较得还不够完整,比如 WordPress 还支持用户身份分级,同时还有大量的插件和主题等。另外,即将发布的 WordPress 2.6 还将支持离线工作模式等。
如果谁有兴趣,可以比较一下国内的免费博客系统。比如很多网友使用的 lbs, zblog, pjblog 等,相信一定会很受欢迎。
1 引言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在电厂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盐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则是对环境保护和降低运行成本的有利保障。根据机组的不同型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加药及取样监测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含煤废水处理系统等,另外根据水源及水质的不同,有些电厂还包括海水淡化系统、再生水处理系统等。根据水源及水质的不同,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方案众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水处理工艺:过滤器+一级除盐+混床、过滤器+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过滤器+超滤+反渗透+EDI 等系统。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后续两种水处理工艺系统,本篇文章重点对这两种工艺进行技术及经济比较。
2.如何完善人力资源系统
3.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和人事考勤工资系统,最好用的是哪个
4.面对组织发展的诸多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5.如何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6.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证书可以考哪些?
7.人力资源开发专业有哪些比较好的专业书籍?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DARPA2000数据集,Snort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视。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各种网络安全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防火墙,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和防卫系统。在发现入侵后,IDS会及时做出响应,包括断开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IDS的主要功能有:检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本文的测试侧重于识别已知攻击行为的能力。IDS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完整性分析等。目前的IDS产品有很多,免费的有Snort、shadow等,商业化的产品有ISS公司的RealSecure、Cisco的NetRanger等。由于各种IDS采用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不同,其检测效果也是千差万别。本文使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入侵评估数据集DARPA2000[1]作为数据源来测试比较三种IDS产品的性能:分别为Snort[2](开源IDS软件的代表)、ISS公司的RealSecure[3](商业IDS软件的代表)的和3com公司的TippingPoint50[4](商业IDS硬件的代表,下文简称TP50)。
1 测试环境
1.1 Snort
Snort是一个基于libpcap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它通过分析捕获的数据包,匹配入侵行为的特征或者从网络活动的角度检测异常行为,进而采取入侵的预警或记录。从检测模式而言,Snort属于滥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是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工具,即针对每一种入侵行为,都提炼出特征值并按照规范写出检测规则,从而形成一个规则数据库。然后将捕获的数据包按照规则库逐一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认为该入侵行为成立。
Snort有数十类上千条检测规则,其中包括缓冲区溢出、端口扫描和CGI攻击等。它集成了多种告警机制来提供实时告警功能,包括syslog、用户指定文件、UNIX Socket等。Snort可以帮助中小网络的系统管理员有效地监视网络流量和检测入侵行为[5]。
1.2 RealSecure
ISS公司的RealSecure是一种混合型的入侵检测系统,提供基于网络和主机的实时入侵检测,并允许用户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入侵行为和内部网络误用。它包含三大组件:网络感应器(Engine)、主机感应器(Agent)和管理器。网络感应器运行在一个专门的主机上监视网络上流过的数据包,识别正在进行的攻击。该过程是实时的,用户可定义报警和识别攻击后的响应。主机感应器是对网络感应器的补充,它分析主机日志来识别攻击,决定攻击是否成功并提供其它实时环境中无法得到的证据。它可以通过中断用户进程和挂起用户账户来阻止进一步的入侵,还会发出报警、记录事件、发现陷阱和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动作。所有网络感应器和主机感应器都向RealSecure管理器报告并由管理器进行配置[5]。
1.3 TippingPoint50
TippingPoint50是一种嵌入式入侵防御系统(IPS)。IPS是一类特殊的IDS,其检测功能类似IDS,但是检测到攻击后会采取行动阻止攻击。本文只用到了它的入侵检测功能。
TP50可以透明地接入被保护网络。当数据包通过时,TP50会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规则来执行相应的动作。该系统的核心是威胁抑制引擎(TSE),它是由最新的网络处理器技术和TippingPoint自定义的一套专用集成电路所组成的基于硬件的专业化入侵防护平台。通过流水线和大量并行处理硬件的组合,TSE有能力同时检测一个数据流数千遍,并且不会给数据流引入太大(小于84微秒)的时延。它还可以进行流量整形,以支持关键的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
1.4 DARPA2000数据集
DARPA2000数据集是入侵检测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数据集,该数据集模拟了美国Eyrie空军基地的主机被实施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情形,它包括两个攻击场景:LLDOS1.0和LLDOS2.0.2。它由四个文件组成,LLS_DDOS_1.0-dmz.dump和LLS_DDOS_1.0-inside.dump分别记录了攻击场景LLDOS1.0发生时非军事区(DMZ)和内网的流量;LLS_DDOS_2.0.2-outside.dump和LLS_DDOS_2.0.2-inside.dump分别记录了攻击场景LLDOS2.0.2发生时非军事区(DMZ)和内网的流量。
攻击场景LLDOS1.0分五个步骤[9]:
1)IPsweep:从一个远程站点发起对目标网络的扫描;
2)Probe:探测前一阶段发现的主机,寻找存在sadmind漏洞的Solaris主机;
3)Breakin:使用缓冲区溢出攻击,侵入前一阶段发现的存在sadmind漏洞的主机;
4)Installation:在入侵成功的主机中安装特洛伊木马软件(Mstream);
5)Launching:发起DDoS攻击;
攻击场景LLDOS2.0.2和LLDOS1.0类似,主要不同有两点:1)攻击者采用DNS HINFO查询来获取主机信息而不是用RPC端口扫描和sadmind ping;2)攻击者先入侵一台主机,上传攻击脚本攻击其它主机,而不是手工逐台攻击。
2 测试过程
本文使用tcpreplay[6]来重放DARPA2000数据集的离线文件,发送速率使用默认的速率。用Snort对产生的流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直接将Snort的检测结果写入SQL Server数据库中。对于RealSecure,本文采用PengNing网站提供的RealSecure6.0检测DARPA2000数据集所产生的报警事件文件,然后将该文件导入SQL Server据库。
TP50的检测过程和Snort类似,不同的是需要将IPS串接(in-line)在网络中,其部署图见图1。
3 测试结果及分析
本文使用检测率和误报率来比较两种IDS的性能。检测率反映了IDS识别攻击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误报率反映了IDS报警的准确性,其计算公式为:
本文中所说的一次攻击是指攻击场景中一次具体的攻击行为,比如一次telnet或者一次rsh连接。而报警是指IDS设备对可能的攻击行为产生的报警事件。在攻击的第一阶段,攻击者扫描目标网络的存活主机,虽然包括大量的探测数据包,也产生了很多报警,但是本文认为这属于一次攻击。同样在攻击的最后阶段攻击者发起DDoS攻击,本文也认为这属于一次攻击。总攻击数包含攻击场景中的所有攻击,是通过分析数据集的会话列表(list of sessions)文件得到的。每一个会话列表文件列出了对应攻击步骤中的所有会话(TCP、UDP或ICMP)。总报警数是指IDS设备实际产生的报警数。真实报警数是指总报警数中由本攻击场景产生的报警,实际上就是总报警数去掉误报剩下的报警数。检测攻击数是指IDS设备检测到的攻击数,其数值可能小于真实报警数,因为一次攻击可能产生多条报警,比如一次rsh连接可能在RealSecure中产生两条报警[8]。具体结果见表1。
TP50在场景1.0的DMZ中只检测到IP扫描这一攻击行为;在场景2.0.2中的Inside中产生了大量IP地址哄骗的报警,这些报警实际上就是攻击最后阶段攻击者发起DDoS攻击产生的,属于一次攻击。而在其它的情况下一次攻击也没有检测出来。对于TP50检测效果如此低的问题,3com的工程师认为可能是由于其TOS需要升级,也有可能是硬件出现故障。所以TP50检测结果不具有参考性,本文主要比较Snort和RealSecure的检测效果。
对比两个场景的数据可以看出,场景1.0总攻击数明显多于场景2.0.2,这从侧面说明了在场景2.0.2中攻击者采用的方法比较高明,难以察觉。通过查看两种IDS的报警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两种IDS都未能检测出DNS HINFO查询,而对于RPC端口扫描和sadmind ping产生了大量的报警。
对于场景1.0,Snort的真实报警数较多,因为攻击者对非Solaris主机扫描sadmind服务会导致扫描数据包被重复发送,而Snort不能识别这些重复的数据包,故而产生了大量sadmind端口扫描报警。RealSecure不将sadmind端口扫描作为一条单独的报警,所以其检测攻击数少于Snort。
对于场景2.0.2,RealSecure检测率明显高于Snort,这是因为Snort不能检测到Mstream木马软件的主控端(master)和服务器(server)之间的通信。安装了Mstream server软件的主机称为服务器,安装了Mstream master软件的主机称为主控端。每一台服务器会都会向主控端注册,主控端有记录当前活动服务器的列表。攻击者发动攻击时,先登录主控端,输入攻击命令,然后主控端向每一台活动的服务器发出攻击命令。所以它们之间的通信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行为,表明网络中的主机已被入侵,DDoS攻击将要发生。而且RealSecure能够检测到攻击者通过ftp给被控主机上传Mstream软件。所以在该场景下RealSecure的检测到的攻击数要高于Snort。
在两种场景中RealSecure的误报率都较高,是因为它对一些危害性不高的行为也产生报警,比如ftp和电子邮件传输过程中的EHLO等。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测试,Snort确实是一款优秀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低速网络环境下,其性能略逊于商用的入侵检测系统。而RealSecure作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商用IDS,其性能相当优秀,识别攻击能力较强,可以检测到大部分攻击,其检测率在55%以上,但是误报率较高。
DARPA2000评估数据集是入侵检测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数据集,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攻击过程过于标准化。McHugh在文献[7]指出DARPA1999数据集的几个缺点:被攻击的目标网络拓扑结构过于平坦;被攻击主机不是平均分布;收集的网络数据与典型的美国空军网络流量缺乏统计学上的相似性。而这些问题在DARPA2000数据集中依然存在。另外,本文使用DARPA2000数据集作为唯一的测试源可能会使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Lincoln Lab,MIT.DARPA 2000 intrus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datasets[EB/OL].http://ideval.ll.mit.edu/2000/index.html,2009.
[2]Snort[EB/OL].http://www.snort.org,2009.
[3]RealSecure[EB/OL].http://www.realsecure.net,2009.
[4]TippingPoint[EB/OL].http://www.tippingpoint.com.cn,2009.
[5]张世永.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19-340.
[6]Tcpreplay[EB/OL].http://tcpreplay.synfin.net,2009.
[7]J.McHugh.Testing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A Critique of the 1998 and 1999 DARPA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Evaluations asPerformed by Lincoln Laboratory[J].Proc.ACM TISSEC,2000,3(4)262-294.
[8]王泽平,秦拯.因果告警相关方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8,35(6):280-282.
關键词:数字制图系统 GIS 比较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32-01
1 起源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高技术,包括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输入、管理、查询、分析。数字制图是在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变换、存储、管理和图形输出。地理空间信息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开始利用地图表示它。汉朝出现了原始地图(长沙马王堆发掘),特别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地图绘制得到了大发展。人类利用地图这种强大的工具,认识、利用、改造着自然。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图作为表现地理现象的模型,具有载负、模拟、传输地理信息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中,基于地图制作产生了地图学,基于地理分析产生了地理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两门传统学科与测量学、航空、航天摄影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结合,衍生出了数字制图系统与GIS。可以说数字制图起源于地图学,而GIS则是地理学延伸。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地图生产与地理分析则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地图成图周期长,更新修改困难、现实性不强。而且对于不同的使用者,由于背景不同,对信息的获取程度不一样。即地图使用者不能有效挖掘信息。所以当计算机技术出现后,许多有识之士迅速将它引入到地图绘图与地理分析中,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功能,解决传统地图绘制与地理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从二者起源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这由两个系统的基础—— 地图学与地理学间关系可以看出,两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2 组成
GIS由四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数字制图系统一般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数据库以及专业图形输出设备四部分。
对于硬件制图系统要求高一些。特别在出版模块,由于涉及大量图形处理,其要求较高。在软件方面,GIS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及制图输出。
3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数字地图是模拟地图在计算机中的变现形式,它主要考虑地形地貌和其他专题要素在地图上的表示,并以数字的形式将地图存储、管理和绘图输出。数字制图系统通常只对地图的图形数据进行表示,较多地考虑各种要素符号的输出效果。故特别注意各种地图符号的形状、大小、色彩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对于地理信息而言,它需要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所以要详尽的记录空间物体的定位与属性信息,同时根据原始数据生成拓扑信息。由于地理数据的复杂性,使得用现有的商品化数据库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现有地图数据库系统或者对属性数据进行扩充,加入空间数据引擎;或者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开存储,分别管理。
4 数字地图系统和GIS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前使用的实用化数字地图制图系统中,有两种系统已在测绘部门的所有单位中使用,一种是以MAPCAD为主的地图编图出版系统,另一种是从美国INTERGRAP公司引进的地图生产系统。其中MAPCAD微机编排系统是由中国武汉地质大学开发和研制的。
目前国际上以及我国应有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MAPINFO、ARCINFO、MGE。我国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有MAPGIS、GEOSTAR。
作为地理信息表达与分析的工具,我们可以从地理信息获取与表达方面考虑。从信息表达方式上看,全面而有效地经信息传递给用户,将是这两个系统共同的发展方向。多角度、全方位、准确而及时地获取数据,是系统的另一个发展方向,这来源于数据获取手段的丰富与提高。当前,获取数据主要有以下手段:野外实地测量、地图扫描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杨靖宇,谢超,柯希林,等.地理信息服务的思考与探索[J].测绘工程,2009,18(1):34-37.
[2]肖蓓,湛邵斌,尹楠.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地理空间信息,2007,5(5):56-60.
【操作系统比较】推荐阅读:
04-操作系统05-25
操作系统知识总结09-25
操作系统复习要点10-09
财税系统操作手册05-31
信息系统配送操作步骤09-14
系统用户操作手册10-25
操作系统计算题答案09-08
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09-14
操作系统试卷职业学院09-22
操作系统的复习资料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