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通用8篇)

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篇1

三,如各种声像设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学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又能促进学生更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他还说,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动机即告结束。人才的成长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刻苦钻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新时期。在高等学校,需要才

能转化为动机。为确保大学生科研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要求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此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品格,包括学籍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筹集一部分:“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一是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对于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接受能力强和思维敏锐等特点:学习动机 =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诱因,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并由此产生学习动机,高等学校必须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学学风建设

作为大学生、爱好。”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学习、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重任,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另一方面、意志,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外,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风校风等,一切科学知识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正如弗兰西斯&#8226。学习需要是各种各样的,而竞争是激发学生自身潜在活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有所发明、价值观念等,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在综合分析以上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等。对于什么是学习动机。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就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勤奋努力。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知识可供装潢;培根说,是指引起,尽快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素质如何,以对学生科研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在具体做法上、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一、意义和方法。历史证明,以此推动学风建设。知识不是人生来就有的,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才能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⑤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动机,一旦违纪,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社会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主动,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动机的实质是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只有这样、健康状况等,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科研

课题可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和教学情况,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四,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好的制度,树立科研的信心,注重智力开发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系或教研室对学生科研进行理论培训是必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在学风建设方面,它是靠持之以恒,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又要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说,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学校应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的一部分,其方法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伦理之学使人庄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

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篇2

一、士官学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士官学校育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为学员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 大多数士官学员能十分珍惜在校期间的美好时光, 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积极上进, 充分体现了当代军人的良好素质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和献身国防的精神风貌。但也有部分学员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上课不认真听讲、打瞌睡比较多, 课后作业独立完成比较少、抄袭严重, 考试作弊时有发生, 学习积极性不高,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不良风气侵蚀, 关系学影响带来负面效应。

当前功利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冲击着军校, 造成了一部分士官学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动力, 态度不端正, 使整个军校的学习氛围下降, 导致学风不良。有的学员受关系学影响, 平时不认真学习, 热衷于通过各种渠道去找关系让自己成绩合格, 这给其他学员尤其是给学习基础较好的学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学员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效率低。

士官学员在入学初均具有相关学历并且通过了入学考核, 但经了解, 部分学员登记的学历与实际学历不相符。有的学员入伍前称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凭, 但实际上高中没有毕业, 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读完, 这无形中决定了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偏低。再者, 士官学员相对于地方大学生, 独立支配的时间比较少, 当四至五门课程同时开设时, 如果课堂上跟不上教员的思路, 课下又没有能力及时去消化当天所学课程, 就可能造成后续课程更难听懂的情况, 日积月累, 学习积极性必然会逐渐消退。另外, 部分学员长期以来就缺乏知难而上、刻苦钻研的精神, 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耐心, 因此, 学习中遇到一点儿困难, 就害怕, 打退堂鼓。

3. 入学认识不到位, 学习动机不端正。

虽然已入校, 但部分学员并没有认清上军校学习的重要性, 没有把自己进入军校学习视为自己未来奋斗的新的起点, 不能与加强部队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甚至有少数学员把进入军校学习当做改选士官的跳板。其次, 士官学员来学校学习是任职培训, 毕业后回原单位, 这使得部分学员认为学不学、学好学坏都一样, 只要能顺利毕业就可以了, 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再次, 有的学员平时缺乏勤学苦练的劲头, 喜欢考试前临时搞突击或寄希望于教员划重点, 学习动机不端正。

4. 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好, 威慑性不强。

教学管理贯穿学员学习的整个过程, 虽然军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都是规范完整的, 但有时没有能够真正地贯彻落实, 比如:退学、留级等处罚不够严肃严明, 从而使制度失去了威慑力和公信力;部分学员在学校有点关系, 就托人走后门, 部分干部或教员思想不坚定, 遇到托关系的, 没有坚决制止;考试有作弊现象的, 教员考虑到学员的前途, 只是当场阻止了学员的进一步作弊, 但是没有通报上一级, 造成学员存在考试作弊的侥幸心理。

5. 教管人员发挥作用力度不够。

学员队领导是学员最直接的管理者, 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会严重影响学员队学习的态度。当前, 部分队领导重视学员的军政素质, 要求学员在校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千万不要出差错即可, 对学习不是很重视, 认为那是教员的事情, 对学员的学习疏于管理和引导。另外, 部分教员注重在传授知识上下功夫, 却忽视了对学员思想的开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信心不足的学员缺乏指引, “育人”的作用发挥不够。

二、士官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1. 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械士官人才。

士官学校以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械士官人才为职责, 而培养高素质军械士官人才与优良学风的树立密不可分。优良的学风将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礼诚信的道德风尚, 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是培养高素质军械士官人才的关键。

2. 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

学风体现一所学校的校风和办学精神, 而学风建设水平更是衡量军队院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当前, 一些军事强国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对院校的系统管理, 我军对院校办学质量同样十分重视, 采取严肃院校纪律、加强学籍管理、加大淘汰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文化氛围等措施努力促进学风建设。士官学校虽然为任职教育培训, 也同样需要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来提高办学质量。

3. 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促进新一轮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

当前, 士官学校正处于做好新一轮教学评价工作的关键时期, 而在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标准中, 重要二级指标教风学风的学习风气评价点对院校学风建设情况提出了显性指标要求, 因此, 士官学校学风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评价结果。教学评价为士官学校学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必须以迎评促建为契机, 突出士官学校学风建设特色, 建立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牢牢把握学风建设的主动权, 全面提高学风建设水平, 以保证评建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士官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优良的学风造就高质量人才, 不良的学风则是学习的腐蚀剂。要使士官学校学风根本好转, 必须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 营造出一个良好校风。

1. 提高认识。

学风归根结底是学员对待学习这个问题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 因此, 加强学风建设要从根本抓起, 从学员的思想抓起, 以提高学员对学风的认识。从学员进校接受入学教育时, 学员队就应通过优秀典型宣传、学习奖励制度解读、老学员交流会、专业座谈会等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员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员努力学习的意识。当然, 学风建设关系到士官人才的培养质量, 不仅仅是学员队干部的事情, 而是涉及到全校各个部门, 需要调动校领导、教员、学员、学员队管理干部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当各方面都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努力改进工作, 齐抓共管, 切实把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才能合力促进学风建设的提高。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学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 必须作为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实践也证明, 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 把检查考核与奖优罚劣有效结合起来, 能促进学风建设健康发展。士官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 建立健全促进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并严格遵守执行, 形成长效机制。一方面, 制定学员队学风建设量化考核标准, 将学员队学员获奖、违纪、开展活动、连队考核平均成绩、教室宿舍卫生、教室学习氛围、旷课等, 作为评选先进学员队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 建立广泛多元的激励机制, 实行评选骨干、推荐优秀学员、入党等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导向, 使各项奖励政策成为促进良好学风建设的推动力。

3. 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坚决按学籍进行管理, 优胜劣汰, 杜绝拉关系的不正之风;其次是大力加强考风建设, 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把考风建设与学员公德教育、诚信教育结合起来, 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对违纪学员, 要给予严肃处理;再次是严禁考题泄露、严格考试成绩评判。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员放弃各种侥幸心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4. 发挥教员教学风向标作用。

教员的教风具有课堂风向导向的作用, 其好坏直接影响学员的学风。首先, 教员为人师表, 对学员具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作用, 因而教员要端正教风, 用自己的行动来熏陶、感染学员;其次, 教员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再次, 教员要注重管理育人, 对课堂纪律、学员听课秩序要高标准、严要求, 端正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把好课堂教学入口第一关。课前, 任课教员要动态把握学员的到课情况, 记录旷课的学员, 课中, 对交头接耳、看课外书籍、做与上课无关事情等现象, 给予及时批评和制止, 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 更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 不仅是对学员现在的学习, 还是对学员今后的个人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士官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 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锲而不舍。

参考文献

[1]赵春锋, 孙文彬, 王志恒.任职教育学风建设之管见[J].西安通信学院学报, 2010, 9 (3) :83-84.

[2]陈刚.大力培育军校学员优良学风[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0, 11 (6) :62-64.

浅谈如何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篇3

关键词:科学道德 学术造假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36-01

中国有句古话:“要做事,先做人”。不久前,听闻国外的数家SCI影响因子高的杂志社编辑在开会讨论时,尤其强调对中国作者的投稿要严加审核,特别是论著的实验数据。不奇怪,放眼看看国内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学术造假事件,方舟子被袭事件以及众多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发表的SCI文章被揭露数据造假而跳楼等一系列事件来看,有一股歪风正在中国的科研领域中蔓延和扩大。是什么造成的?面临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当代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们该如何去面对和改善?本人就以上两点浅谈自己的看法。

1 学术造假的原因

1.1 “科研结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衡量标准直接导致学术造假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研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在当代中国,所有申报和主持过课题的研究人员都会经历过一个科研历程:在课题结题或文章发表的时,你的实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需要有阳性结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荒谬的科研导向,这样的标准只会导致更多的学术造假。众所周知,所谓科研,是用科学的实验技术去验证某种科研的假设或者是科研的创新性设计,而不可预知的结果非要得到符合预期的结果,如果没有阳性结果就发不了文章,课题没有文章就不能结题,这样的前提下,怎能不造成许多研究人员在经历无数次反复的实验失败后不造假?

1.2 高校的科研导向间接导致了学术的造假

在中国,除了各种领域除了少数的专业研究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都在高校。目前国内的高校重科研、轻教育的现象普及,原因都在职称晋升的政策上。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晋升为副教授、教授的基本条件是主持课题的等级和数量,发表SCI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而教学的考评仅仅作为一个参考。有的高校甚至提出在几年之内如果不能晋升职称就要求转岗,仅此一点,就造成了许多教师在晋升的年限里为了达到自己的文章数量,不顾一切的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甚至以此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国内的在读研究生也有相同的困惑,如果在学习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自己的课题,发表要求等级的文章就不能按时毕业,因此,在种种压力的促使下,悄悄的修改了自己的实验数据。殊不知,高楼大厦的倒塌并非蝼蚁一日之功啊,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学术的道路越走越窄。

1.3 科研的动机不纯导致学术腐败

从方舟子被袭事件的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为谋取私人利益而进行学术造假的可怕现象,这样的现象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中国多出几个方舟子,深层的继续挖掘,那么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背后所牵扯的利益关系都会慢慢浮现。试想,科研如果造假,实验的数据和结果对人类的影响绝对不亚于苏丹红添加到KFC,三聚氰胺加入奶粉所造成可怕的后果,尤其是医学的实验数据,很可能直接导致终止人类的生命。科研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如果你不是为了研究的成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仅仅为了应付升职称,为了谋取名利,为了骗取更多的科研经费,那么请你远离科研。

2 面对现状,要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对策

2.1 尊重科研事实,决不弄虚作假

我们是当代的博士,是发展未来科研事业的主力军,要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必须从我们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第一天接触科研就开始认识了科研:当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充分调研后,有了某个学术领域的创新性想法,通过合理设计逻辑性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之后进行科研立项。要完成这个科研课题,必须按照你设计的研究路线认真的执行。但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发表高质量的文章,申报较高等级的课题或保质保量的完成课题,必需具备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研究中无论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结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为了结题,为了发表文章弄虚作假,更不能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你所发表的数据要确保他人可以重复你的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应尽的职责。

2.2 端正科研动机,明确科研目标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科研成果能够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实验研究的积累,厚积而薄发,一篇高质量的SCI文章短短几页纸承载着研究人员多少次的失败作为铺垫,隐含着多少科研人员团队合作,多方的技术支持,研究的人员的汗水及其家人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和付出。科研的成果是为了更好的改善人类生活和健康,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的会影响人类生存及其生存环境,因此,作为一名医学的科研人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更要为人类的健康承担责任。只有具备正确的科研动机,明确科研的目标,你的研究成果对人類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

2.3 杜绝剽窃,抄袭行为,尊重他人成果

和谐的人类社会需要许多生存法则的制约,道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人,就要有道德底线。中国的科研人员通常都接受过高等的教育,早在古代三字经中就提出讲道德,说仁义。剽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是被人唾弃和鄙夷的,而确保自身实验的数据真实性,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也是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重要的一步。作为一名中国的科研人员,要想让国内外的同行用尊重的眼光去看你,那么请你首先学会自重,尊重自己的行为。

总之,当我们面对学术造假的社会风气时,首先是做的是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规范自己的科研行为,扎扎实实的做出让人信服的科研数据。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从我们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 张英,杜杰.论高等学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8-50.

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篇4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学风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从学校的角度讲,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从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目前在职业技术学校中,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为理想、信念淡漠,对不良行为习惯、不良社会风气的抵御力差;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_[进;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追求高消费;在求职择业仁表现为不切实际,高不成低不就,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势在必行。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学风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的学风状况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使中职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

加强学风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只有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良好的学风,我们的中职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前从中职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勤奋上进、刻苦认真的。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同程度的厌学、课堂纪律松懈、抄作业等现象相当普遍;学风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虽然学风不正问题出在少数同学身上,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容忽视。这些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中职生心无理想,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考虑过怎样过好职校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在行动上,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散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不在乎。平时学习不用功,考时打夜工,甚至在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作弊,情节十分严重。

2.学习目的不正确,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中职生只看重学习成绩,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有好工作,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淡薄,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这对自身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3.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中职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只求活得潇洒、快乐。可以说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破坏了学风和校风。

形成以上学风问题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学生无敬业和爱业精神,没有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有些中职生则受到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学风衰退。当然其中也有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少数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上课敷衍r事,责任心不强,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管理不力或办学指导思想上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忽视了中职生的育人工作,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学风的不正。

二、学风建设工作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风建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理想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重点还应放在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1.教—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逐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质量,包括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还要逐步形成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如组织学生每个学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开展评价,对于连续两次被学生评价为不合格者,学校将暂停其教学活动等,这对激励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2.学—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要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包括新生人学教育工作和各类奖惩机制。如为帮助新生尽早适应中职学校生活,热爱所学专业,新生人校开始,就制定一系列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热爱专业、端正态度”、“认识自我、关爱自我、明确目标”及“人格倾向和心理调试”等等,人学教育的效果还是明显的。3.管—在奖励机制上,主要抓住奖学金评定和优良学风班建设两项工作,努力在学校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风竞赛等。

在“管”的方面,学校建立以学生科、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主的一支抽查队伍,定期不定期抽查课堂和宿舍,将抽查情况认真详实记录并直接与班级和个人的奖惩挂钩。从实际情况看,“管”是必要的,不管绝对不行,需要讨论的问题仅是如何管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

关于学风建设,要真抓实干,切忌走过场;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并为之建章立制;要不断分析学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实事求是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抓学风,应该同时注重“教”“学”“管”三个方面,否则,从长期来看,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具体措施

(一)营造校园学习氛围,加强学校文化长廊建设

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景点、绿化等物质文化,校园文化长廊上的名人名言、励志格言等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二)召开学生座谈会,提高对学风建设的认识 应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注重维护这种环境,使得这种好的班风和学风持续下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付出,学习也是如此。而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但学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学风的建设直接反映出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处于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中,学习气氛浓厚,会有一种无形的竞争在推动你不断努力,使你不敢有所松懈。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教室里的文化园地增设一个“手抄报”栏目,班干部轮流地把同学们写的生活感悟、学习体会等文章分类张贴,让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互相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动员大家积极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课外有益活动,如征文比赛、读书活动、学术讲座等。(四)成立学习竞赛小组,举行专业技能竞赛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学风的建设应在一个班集体刚形成时就开始进行,创设良好的学风就要抓准时机促使同学们一开始便接受良好的群体心理的影响,目标是成功的动力。应针对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总的学习目标,围绕总目标确定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全班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比如组织学生成立学习竞赛小组,不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辩论赛、诗词鉴赏赛等。

另外,我们还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举行专业技能竞赛,让每位同学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以此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气氛。(五)开展学习经验总结交流会

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关于学习经验的总结交流会,让每位学生作一次自我小结,然后听取别人的经验,以取长补短,并邀请教师进行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通过开展学习经验总结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认识到,在校读书不是一个人学习的终点,它只是一个过程,可能我们所学的专业跟以后的工作并不对口,但重要的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多寡,而是我们在校期间要学会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这些都会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出我们素质的高低。(六)推广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及建立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位专任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找出1个项目、1个单元进行试点,进而逐渐推进,让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中真正受益,感受到项目教学法的创新与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组织主题班会活动

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由班主任组织,每一项主题都要与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以使同学们在每一次主题班会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八)组织“校友与企业文化论坛”

不定期地邀请校友及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就当前农业最新发展信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规章制度、人文理念、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及如何适应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与在校生交流互动,倡导企业文化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态度的转变等。

(九)组织家长会

学校每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一次成功的家长会,不仅能促进学校与家长很好的沟通,而且“家校合力”将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家长会上要向家长阐述学校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以得到家长们的认同,接受学校的工作方法,有的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些繁琐的小事情,用不着向家长喋喋不休地汇报。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内容未必十分了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尽量让家长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细节,调动他们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争取家长和学校很好的配合,教育要求一致,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此,家长会对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推荐) 篇5

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学风建设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学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创造了重要条件。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先导,端正教风是建设优良学风的突破口。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其治学态度、道德水平、行为规范对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它是形成良好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完善教师育人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并积极探索教师管理的长效机制,真正把教师的育人工作列为教师聘任、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教师把育人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一、以学生常规教育为载体促学风建设。

学校要把对学生日常的教育,营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每个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和成才观,并由此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学生内在的约束力。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长成才的基石。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自己学习的主动力量。

对于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其他校规校纪,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七年级侧重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和衔接,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规范》,并自觉地按《规范》要求做好有关校内的“基本行为习惯”。八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去认识和实现“规范”养成,注重“规范”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到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自觉遵守“规范”。九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维护《规范》,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使“自觉遵守规范”升华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一部分。

二是通过思想教育与引导,提高学生内在的主动性。一个人的行为目的越明确,所引起的意志力也越大。因而,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学生学好的内部动力。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对学习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参加祖国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作用与意义后,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可借此教育学生立下远大志向,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斯大林曾经说过 “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明确学习目的,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是培养学生学习意志的根本途径。

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学校可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坚韧不拔地追求真善美的事迹去激励学生,使学生懂得没有学习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是不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增强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把学习目的、动机转化为意志力量,是学习意志培养的基础。

三是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提高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加强学风建设,必须要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起来,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学生主体才会积极参与,乐于受教。

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些适合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级目标,从而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相互监督,真正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从学校层面上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营造“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让墙壁说话”,上题催人上进的标语;让榜样陪伴,过道与走廊悬挂伟人画像、名言名句;让心灵敞亮,校园广播系统应抓住教育契机,成为介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宣传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的平台。

加强“三结合”教育,不断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切实转变学生学风的好转。

二、以科学评价机制为保证促教风建设。

教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关系到学校竞争力的强弱,更关系到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为此,加强教风建设,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势在必行。

一是以主题教育促教风。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教学文件法规,进一步明确在“五严”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端正教风如何从我做起”、“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形象”、“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系列专题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引导教职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把师德建设和教职工考核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和社会评学校”等“双评议”活动,着力解决有悖师德的不良现象,重点解决个别教职工责任心不强、工作纪律涣散等行为,引领全校教职工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全面提高师德素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做让学生满意的教师。以此为契机,学校要求教师主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向,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与实际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通过师德建设等主题教育,建立科学的师德考评机制,让“崇德敬业”的优良教风被每一位教师记于心、践于行,并以此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塑创良好师表形象。

二是以开展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促教风。学校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认真开展教学“五认真”检查,狠抓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习题讲评,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等教学环节,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学校加强检查考核的时效性、公开度,从外部促进良好教风的建设。

三是以严格的考评制度和奖罚机制促教风。制度是形成教风的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是教师严谨治学、不断创新的动力。另外,只有用制度进行管理,才能做到“对事,而不是对人”,才能做到处理事情讲原则,讲公正,以理服人。学校制定制度,一是要做到科学、合理、规范、严谨;二是要做到切合学校实际;三是制度的公开化。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一要组织教师学习;二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奖罚;三要做到公正、公平。制度是更好地为教师起提醒、监督的有效方式,科学的评价制度能更好地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职工工作的责任心,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只有抓住学风、教风建设,才能促进学校科学、高效、优质发展。我们将以教风、学风建设促发展,以学风、教风建设树品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教师要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八荣八耻的指导思想,以掌握党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教师如果通过这样的学习,肯定会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教师也能够以正确的理论教育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

2、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光要时时刻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更应该自身的道德素养。众所周知,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广大教师应该切实提高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职业品质,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3、教师的教学应该及时反馈。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周历拟订的教学进度计划,认真组织好课程教学与考试考核;要定期检查教案,把备课情况作为期中、期末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组织好听课评教工作,并及时将听课情况反馈给有关教师;要强化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环节的检查工作,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教师的辅导答疑和批改学生作业情况;对未按教学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和辅导答疑的教师,应视为教学事故,并按有关的教学管理规定对其进行警示和处理。

4、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在学习型社会,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领域内,不主动了解、掌握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向学生介绍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也就难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水平日新日益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提高在自身的科研水平,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

端正科研态度,加强学风建设 篇6

—物电学院909室研究生

在认真学习《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我们认为对于当代研究生来说,诚信是科研之舟的舵,学风是科研之舟的帆,缺一不可。

今年是我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一年,塑造科研诚信正气,培养优良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创造一个优良的科研氛围,是我们每一个物电学院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当代研究生来说,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尤其重要。没有这种学风和精神,我们很容易在疲惫中懈怠,在困难面前茫然,在诱惑面前踌躇。当前有些同学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迷失自我,奉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沉溺于网络世界,学习不用功,考试屡屡作弊,导致理论知识不足和实践经验欠缺。以至于毕业找工作时,屡屡出丑。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缺乏一种精神,缺乏良好的学风。

对于当代研究生来说,科研已不再陌生,科研诚信也是研究生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作为创新文化的核心。我国虽然以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为主流,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少部分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着一些抄袭现象,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两点意见,意见如下:

一、从今天开始,从我们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开始,从我们身边的细节做起。时刻铭记“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在学风建设的航行中,做一名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

二、各个研究小组每周例行举行小组会,在给每个研究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同时督促研究生们自主学习;各个研究小组每半年举行一次研讨会,研究生间互相交流心得并彼此相互督促和学习。附:

浅议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 篇7

关键词:学风建设,三全育人,学习意识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学风是体现学校整体风貌的内核, 这个内核的建设需要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同时还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所以加强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是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意义重大。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是内化而长久的, 它可以激励学生的精神状态不断的健康成长。学风建设应该是多方面的, 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学生并见效于学生, 并以学生的学风变化为根本的检验标准。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之一, 他们健康的人格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可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和事半功倍的独特效果,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系统的行为规范管理理念的渗透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以系部和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特色活动为基点深化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文化建设、行为规范、生活服务”的功能, 使学生在提高学习风气的同时可以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 加强主动学习意识教育, 激励学生自我上进意识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 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 首先, 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 这也是促进学习风气的内因,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 以便于有计划的完成大学的学习生活, 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效果, 增强快乐学习与危机感意识, 辅导员应该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平时经常找学生们谈心, 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 解决好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思想负担, 另外, 辅导员应该从整体风气上营造氛围, 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无形力量, 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 这个过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教师的整体合力。

(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班风促学风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 要想加强优良的学风建设, 就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作为“三全育人”的纽带以带动学风建设。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干部作为教学老师和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上的纽带, 随时反映班级同学的学习风气, 同时应建立重点的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库, 教学老师与辅导员每学期应多次与学生谈心, 帮助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与行政齐抓共管, 提高学习质量

良好师德教风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 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治学态度,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具有示范功效。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 以良好的师德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全育人”理念给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 建立了由辅导员、班导师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老师也应经常深入课堂, 与任课教师交流, 了解学生意见和建议, 适时开展师生座谈等活动。及时解决学生们厌学、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深入分析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内因和外因, 并将这种情况及时做到教学行政勤沟通, 通过齐抓共管, 保证了较高的课堂和自习出勤率, 课堂学习效果和自习效率得到提高, 进而提高整个高校的学习风气。

(四) 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科研平台

教学部门应开展学习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创新、技能培养等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 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 鼓励学生参加广泛的科研学术活动和给学生等多的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提议的学生融入到科研的思路既是对同学对自己学习生涯的总结和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同时也是为参与者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 增加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 高校辅导员应持续开展各种学风建设长项活动, 例如学习“一帮一”、优良学风寝室评比、优秀自习室评比等等, 其中应不断开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特色精品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 尽可能多的为学生们提供实践互助的机会。各种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也易于提高了同学的团队意识, 重在培养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断上进的个性品质。

辅导员应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维的发展空间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思想保障, 辅导员应秉承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各种困难, 并坚持用心经营这份属于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王巧玲.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3 (131) .119-121.

[2]杨兆山, 盖笑松.关于建设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5.11-16.

浅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篇8

关键词:中医院校 预防医学 本科生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32-01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河南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开办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面对新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我们在该专业本科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本文的回顾,希望为以后更好地完善工作内容和方法引发思考。

1 通过进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的教育,使中医预防本科生具备稳定的专业思想、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

1.1 中医院校设置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政策的导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探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途径和方法。这给中医院校进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开展群体性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中医院校进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口、健康及公共卫生是当今世界各国需要面对及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疾病的传播、控制和预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广泛存在的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方面也给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2003年SRAS疫情后,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预防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通知》(教电[2003]190号,特急)文件,使预防医学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院校开展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的教育,将传统的中医药学的优势内容充实进现代的预防医学,有利于预防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完善,也更符合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需求。

2 通过突出中医学优势、优化课程体系,使本科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效果

2.1 学业中融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体系

我国传统中医药源远流长,“治未病”体系较为完备。《周易·系辞》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唐代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代朱丹溪提出“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些形成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框架,经历代医家的完善,不断地得到继承、发展和广泛应用。

2.2 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学习动力

我国传统中医药应用广泛,深入民心,效果明显。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验证,中医药在sars等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过程中疗效确切。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结合、简便验廉、用药安全的作用特点和特色。

西方医学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的转变,逐渐接近于中医学人体-自然-社会心理模式,使人们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国内外开始重新审视并日益重视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

2.3 基于中医院校的优势,完善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以现代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预防医学思想,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初步建立起了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进程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大类,由五个模块组成,即公共基础课、资格考试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医学临床课和中医特色课。教学进程安排为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中医特色课。第三、四年主要学习资格考试课和医学临床课程,并进行临床实习。第五年主要进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体系特点鲜明,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并在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中加入了中医学的内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调查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中、西医学防治疾病的思想,拓展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1]。

3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的服务管理,创建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

3.1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服务引导教育管理体系

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合情合规地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为学生服好务;完善日常管理、实习教学管理、奖贷困补、组织发展等规章制度,做好宣传引导,创建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3.2 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前景,制定学习规划;开展专业相关学习竞赛,提升学习氛围;征订各类有益报刊杂志,丰富学生视野;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生活学习及科研创作等。

3.3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基于此,我们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组建教学督导团,教学大奖赛,师生论坛,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能力和人格内涵的完善,从而更加有效引导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下一篇: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