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作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02日 07版)
CFP
资料图片
编者按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在国家重视下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仍旧严重。基于此,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相信会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却呈现空壳化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2008年至2010年间,我中心曾组织20个课题组,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这些地域中,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们又组织了8个专项田野考察组,再次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跟踪式田野考察,行经11个省、行程18500多公里、为期三个多月,对此区域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的1033个进行回访、考察、调研,并进行数据采集与比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在四年间,又有461个因各种原因消亡,幸存572个。总数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递减11.1%。换言之,在此次调研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据我中心“传统村落遗存实录资料库”按省域范围随机抽样的综合信息所得出的整体评估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整体上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见,四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
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为标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在这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4月,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推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省委统战部将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阶层的资源与力量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展开了以“回得去的故乡”为主题的美丽家园建设系列活动。
在市、县、镇级层面,不少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浙江顺溪镇政府集中财力与精力保护传统村落,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传统村落的独特性,并处理好政府投资保护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民间投资,把市场需求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成绩斐然。自20世纪末开始,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专家学者不断为保护传统村落呼吁、进言,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我中心不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数据采集,还打造了创新研究平台,集合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展开对村落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培养专门人才的博士、硕士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为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进行宣传和论证。对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乡贤参与。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他们视野开阔,掌握较丰厚的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湖南省中方县丁家乡的杨宗强,大学毕业后取得上海户籍,2008年返回家乡,带动村民建设生态农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部分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收入便达3万多元,而同期丁家乡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村民有“觉”有“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兴未艾。在当下不少传统村落,村民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是与家族、民族有关的国家历史文化财产。河南崤山山区的渑池县赵沟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觉悟和文化自信。
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今天,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重有形的建筑保护,轻无形的原住民文化保护;重“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保护。在抱有这种认识与理念的人看来,传统村落只是一些没有文化灵魂的“死”建筑。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上,更体现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活态”之中。
误区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指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未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认为传统村落如无旅游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不能为其政绩“建功立业”,与其费力花钱保护,不如让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驱动,大行“强拆”之道。如山西某县有一保存完好的晋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2014年,该县将其列为城市片区改造重点工程,现在已经砖瓦涂地。
土地毒化,导致新“空心村”出现。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源的伤害,土地污染现状严峻。国土资源部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这还不包括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剧导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机养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农民,这也是近年来“空心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民居权属政策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受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修缮,但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属国家财产,在村落未纳入保护范围之前,原住民有权对其进行修缮;一旦这些村落被纳入保护单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缮权。与此同时,因资金匮乏,很多地方政府无力对受保护的传统村落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受保护的传统村落建筑反而日渐残损,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妥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陷入“挂牌保护”与实际保护相脱节的困局。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如不及时调整政策,出台可行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出现传统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状况。
对策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而错误行动、思想认识不正确、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绩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具体概括为“五个建立”与“两个防止”。
建立并出台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法。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涵盖和适应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建议由国务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局参与起草,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建立传统村落环境监管监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村落不能仅仅保护村落建筑,与其息息相关的土质、水质等生态环境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近年虽有一些关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出台,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环境污染防治与追责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要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专司此事,形成长效甚至永久机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准确掌握其地域分布与数量,应加快组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数据库”,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调查与民间数据收集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业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协调发展框架体系。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态、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也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从古至今都不是静止的。没有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存在,传统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价值就难以持续。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死的标本。因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建筑保护与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环境都“活”起来的全新保护格局,让传统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式重返广大农村舞台。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将保护、研究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招生、教育与研究体制,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要按照“国家需求、创新引领”的原则,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资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质量的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对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目前,不少传统村落因过度开发而失去“传统村落文化”的原本内涵,甚至变成“流行文化”的大卖场。应建立权威的传统村落管理体制,依据完善的保护规划,在保护培育的前提下,对现存传统村落及其文化资源进行有限、有效的开发利用。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执笔人:胡彬彬、吴灿、李红、杨帆、王安安)
【智库名片】
保护传统村落, 就是保护我们的乡愁;而发展传统村落, 就是让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记忆延续留存下去, 为我们的乡愁留一方净土。广西历史文化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传统村落更是数量众多、遗存丰厚, 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2012年,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的部署安排,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工作, 2013—2014年又进行了两次补充调查, 初步确定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266个。其中, 89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西南片区少于云南、贵州, 多于四川 (62个) 、重庆 (16个) 、西藏 (6个) ;就少数民族自治区来说, 广西均高于内蒙古 (8个) 、新疆 (7个) 、西藏 (6个) 、宁夏 (4个) 。
数量众多、遗存丰厚的传统村落无疑是广西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 随着经济发展, 不少古村镇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变得斑驳陆离、面目全非;“旅游热”导致的过度开发, 也使得一些历史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的村镇渐失原真, 商业气息浓烈。特别是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大量商家以各种形式入驻古村镇, 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纷纷出店占道经营, 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林立, 乡村特有的静谧悠荡然无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
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根基在农村,传承了非常丰富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是我们民族的魂、文化的根,是国家的财富、世界的瑰宝。它不可再生,但是现在也面临着危机。特别是随着前二三十年我们国家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全国经调查上报的12000多个传统村落,它们仅占我们国家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已经不到5000个。
习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今年5月习总书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出重要指示,明确了目标、原则和方法。7月份习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还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10月9日中央有关部门在浙江召开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其中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汪洋副总理在会议讲话中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抓紧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至今有了一定起色。一是组织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这个在我们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二是成立了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三是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共有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到传统村落名录中。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任重道远,也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传统村落是活态的、发展的,保护工作的难度比单项的文化遗产保护要难得多。当前还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传统村落发展滞后。很多传统村落为什么留到现在,它是分布在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落后。二是支持力度不足。三是管理十分薄弱。有法不依、破坏性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民众及基层的保护意识淡薄。
比如,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旅游开发利用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这也是全世界普遍性的问题,至今各国还在继续研究和探索。应该讲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尚有缺陷,缺陷比较明显的就是旅游利用过度开发。我们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呢?传统村落可以搞一些旅游开发,但是传统村落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世界文化组织定义的文化遗产其概念已经讲得非常全面。文化遗产也好、传统村落也好,是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功能,旅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我们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体现和利用发挥它的经济功能,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体现和发挥它的历史文化功能、艺术功能,以及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包括进行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些科学、艺术、文化功能要加强研究挖掘,社会经济功能要合理的利用。
过度旅游开发现象的解决,除了我们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面积、业态在规划上做一些限定以外,还要给它一个疏导的出路,因为这些地方都比较贫困。我们国家这些问题出在哪?旅游过度开发比较低层次,大部分是一般的普通餐饮店、商店,面搞得很大,但是收入并不高,所以在旅游业态上要加以引导,比如对传统产品进行开发研究,提升其生产和加工水平,把一些古建筑开发作为较高档次的客栈等等,只有这样把它的业态和效益提高起来,才能避免大规模低层次过度旅游开发。
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政府必须加大支持。二是这些贫困地区要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利用已有的资源,发现已有的资源,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经济。不搞大规模建设,而是紧紧依靠当地资源进行类似日本的“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不是搞大规模的导入性产业,而是挖掘本地的优势,有些东西看着不是宝,但是挖掘出来,做成了本地的东西,就成了宝。比如对本地的石材进行加工,只有这个地方有这种石材,加工出来东西就可以卖出去,当然这些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和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上,将农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产业支持政策结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当中。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 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 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评选时,专家们发现评选材料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②有较多存疑的村落。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概念模糊。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所谓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变动,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人们仍聚族而居的村落。作为完整的生活单元,他们由于历史发展中偶然兴衰因素的影响,至今空间结构保持完整,留有众多传统建筑遗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新型的活文物。所以,传统村落是历史遗存,却不是遗址,是农村乡土文化的活文物。2.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2.1传统理念
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达的淋漓尽致。2.2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 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2.3社会形态
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2.4特殊需求与风水民俗
由于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些传统村落需要满足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防御需求。例如村落选址在周围起伏变化得丘陵地形,有效地阻碍着入侵者的长驱直入。与水为邻,天然屏障明显,防御性大大增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从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如侗族的鼓楼、回族的清真寺,它们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3.传统村落价值评析
传统村落的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情感价值②景观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艺术价值⑤科学价值⑥社会价值⑦经济价值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村落规划无序性使传统村落频遭撤并扩张性破坏,失去了可印象性。异地脱贫、下山移民、海岛和库区整村搬迁,使不少传统村落迁移消失;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使许多村落被圈进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误区及其对传统村落实行萎缩管理,使不少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和衰败。
2.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框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3.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3.1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保护
传统村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景观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包括沿江、抱湖、靠山等几种选址类型,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和地域背景,并与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的保护,首先要对传统村落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村落的选址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山体、河流、植被等要素,通过图解分析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特点、轴线对位、视觉廊道等;其次应该对村落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村落有直接的视觉关联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农作物等的形态和种类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对主要景观特征及其内容构成、形态特征、人文内涵等进行分析。
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分析应该至少得出如下成果: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图、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分析图。通过对环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识别,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2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传统的乡土建筑往往是最能体现传统村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这些传统乡土建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景区和 景观基因,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在传统建筑中,民居是最主要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此传统民族在不同地域间有巨大的差异。基本上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华北民居、东北民族、西北民居、西北窑洞、江南民居、西南民居、闽粤民居。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维吾尔族阿以旺、藏族土库房和碉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
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制定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的以下特征进行分析:①类型分析:对传统建筑的时代功能形制构造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②布局与形制特征:对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尺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分析。③构造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台基、地面、墙体、构架等特征进行分析。④材料与工艺特征:对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及建造工艺特点进行分析。⑤装饰装修特征:对传统的装饰装修细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⑥相关民俗特征⑦建筑综合特征:通过对前面的布局形制、构造、材料、装饰等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建筑最鲜明的特征。
传统建筑特征分析成果包括:传统建筑形制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构造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材料及工艺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细节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营建风俗特征分析图档。3.3村落形态保护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包括:①村落传统格局演变分析②格局特色分析爱③街巷河道分析④公共空间分析⑤整体风貌特征分析⑥影响因素分析。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内容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他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的保护;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四:传统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是永恒的,他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或急或缓,但新与旧、传统与更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吴良镛,1994)
1.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重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村居空间,他们一般都依山傍水,其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空间布局非常完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保障传统村落健康发展的基础。2.传统村落发展的特殊性
2.1历史原真性与外来文明的矛盾 历史原真性是国际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貌。但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2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
如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传统村落原生道路产生较大的破坏,村落居民改造房屋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割断了建筑风貌的延续,新住宅的建造多采用现代风格,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3原生态与商业化的矛盾
在商业化过程中,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各相关利益方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回报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导致只注重开发而不顾保护的局面,造成传统村落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
3.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3.1原真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历史环境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封尘的历史遗存携带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古村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些真实的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3.2整体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要遵循保护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原则。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性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载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整体性原则正是要求注重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功能的完整,建筑环境的完整,新与旧在整体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平衡。
3.3因地制宜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3.4持续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服务民生、提升效益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的保护”的良性循环,其宗旨是技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文献: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规范化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国民的集体乡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在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落被连片拆除,或沦为空心村。为规范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制定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计划下达后,西北大学严格按照《陕西省标准化条列》、《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标准要素分析、方案讨论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7个月的认真工作,目前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策划及分析、调研阶段。
2017年6月,经过必要的准备工作,成立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标准的起草工作。工作组成员包括传统村落保护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研究技术人员,确保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接着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根据工作内容落实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2017年7-11月,工作组工作组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方式,首先收集和整理我国有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其中收集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国务院令第 524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42 号)、《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 号)、《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 号)《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DBJ61/T109-201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陕西省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等。同时,工作组又收集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村落保护与利用等相关文献,并系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2)开展分析研究,起草形成标准草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规范的范围、结构框架,反复征求相关方意见,提出细化的要求和内容,并适时与专家进行讨论、修改,2018年1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执行已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陕西省传统村落风貌特点和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要求,本着“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特色鲜明、有效指导”的原则编制《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城镇化质量、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主要内容
标准内容吸收总结了陕西省的经验,参照相关上级标准规范编制形成。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保护总则; ——保护调查; ——保护规划; ——保护措施; ——合理利用; ——保护管理;
(1)本标准首先给出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的范围及相关术语定义,明确了规范的结构框架。
(2)“保护总则”一章中,明确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原则和保护对象。
(3)“保护调查”一章,对传统村落的识别、调查和建立档案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4)“保护规划”一章,对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等内容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和规划成果提出相关要求。
(5)“保护措施”一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措施所涉及到的村落整体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提出相关要求。
(6)“合理利用”一章,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分区分类提出一般要求,对利用形式所涉及到的文化产业、旅游休闲、教学基地等提出相关要求。
(7)“保护管理”一章,对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加强宣传教育提出相关要求,规定了负责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实施主体的责任以及监督管理的要求。
三、试验验证
本标准参照相关上级的标准规范编制形成。一部分采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内容,科学性及合理性已经得到证实。另一部分,则是通过调研、实地考察、讨论等过程,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做法,而固化于本规范中。
四、知识产权说明
无。
五、采标情况
无。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尚无。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尽管传统村落的环境和设备趋向落后,但由于传统村落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观光,乡村旅游业也渐渐兴盛起来。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传统错落环境的破坏严重程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社会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引发思考,把专注旅游发展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和活化方面上。在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进程也该提上日程,社会各界对此都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村落继续得以传承,而不是在遭到破坏后消失在时代进程中。
由于乡村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为村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对村落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是要基于市场经济和其他修复经验上进行的,从博物馆和其他著名景观的修复经验中,找到适用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的方法。
一、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
在现代经济体的表现下,社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现代都市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忙碌,使精神和身体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人们更倾向在旅游中探寻放松、愉快的氛围,欣赏美好的景观,并体验不一样特色的风土人情。基于此,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在传统村落中可以体验到乐趣并欣赏美丽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在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得到体现。并且传统村落中纯天然的种植物也对前来旅游的人们起到了很大的吸引力,使旅游者更愿意体验在乡村种植产业园中摘取纯天然水果和蔬菜的乐趣,在也体现了传统村落存在的旅游价值。
二、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保护
(一)对乡村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建筑的特性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传统村落的建筑由于是在历史上建立的,在外形风格方面都与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分别,在美观和实用性上的展现,使传统村落的建筑变成了一种文化遗产。因此,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的构造、形态和建筑风格与当地环境的融合,才能维持好传统村落的面貌。在建筑的保护上,要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和维修,尽可能在使建筑质量达标的同时,全面维持建筑的原貌,让传统村落的建筑依然保持好其自身的特性。
(二)对乡村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当地村民的衣饰、建筑和饮食上,还体现了当地特色的节目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些文化代表着传统村落的特色,所以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并参与进来,在传统村落中按照他们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不要为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传统村落的文化遭到摒弃,都要尽可能的像非物质文化一样去保护。
(三)对乡村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
传统村落的位置通常都在大山中,四面都是环绕的山和流动的水,这种地理位置的周围自然景观往往很突出,游客们正是为欣赏自然景观而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山中特有的动植物,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丰富了村落的物资,也支撑了村落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更加注重对乡村资源的保护,不管是自然风貌还是动物植物材料,还有特殊的资源产业链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这样才能使传统村落的发展不中断并持续进步。
三、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活化
(一)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尽管传统村落的资源丰富,自身的环境优秀,且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但传统村落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落后的设施和条件使村中的人们与现实社会脱轨太久,对乡村的发展进程不能有更好的促进。在对乡村进行保护的同时,需要注重将传统村落中太过落后的设备和设施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将现代化更方便、有利的设施引进到传统村落中,将现代化理念也灌输到村落居民的大脑里,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二)加强乡村旅游与资源相关产业体系的联系
在注重对乡村旅游各方面开发的同时,结合传统村落自身的优质资源,对旅游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规划,更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乡村的旅游业制定一套可以和资源结合起来的体系规划,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将资源融入旅游吃住方面和伴手礼体系中。政府要对乡村资源开发予以支持,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促进资源开发,结合旅游产业创建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促进乡村活化。
四、结语
基于传统村落中的旅游价值,政府和社会群众已经就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通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自然资源产业进行整合,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深度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也对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展开了思考,以为传统村落现代化做出更多的努力。在对发展传统村落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要加以重点保护,培养社会群众对乡村有效、?e极的保护意识。通过对乡村的保护和活化进行探究和思考,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地优化对乡村保护与活化方面的研究。
广西传统村落, 整体数量多, 种类丰富, 分布广, 景观特色鲜明, 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一、广西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一) 整体数量多, 分布广, 保存不完整, 消失趋势加剧
10年前, 广西境内传统村落众多, 在185000多个自然村中, 符合传统村落标准的村落数量很大, 然而今天漫步在广西广大的乡村, 见到的只是零散的老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相当惊人。从传统村落的存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 广西的传统村落应该与云南、贵州大致相当。然而分析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有294个传统村落入选, 贵州有292个传统村落入选, 广西只有89个传统村落入选, 不及广东91个, 高于四川62个。2012年和2013年经过普选, 在广西185000个自然村中, 只发现600多个村庄传统村落痕迹较重, 其中266个可以探寻出相对的历史格局、建筑风貌和建筑环境, 89个村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建筑风貌具有典型价值,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他村庄已经失去历史的记忆。
89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桂东和桂北地区。
在266个传统村落中, 南宁有14个, 柳州有22个, 桂林有86个, 玉林有31个, 梧州有11个, 钦州有6个, 百色有10个, 贵港有6个, 河池有8个, 来宾有20个, 北海有5个, 崇左有4个, 防城港有5个, 贺州有38个。
266个有价值的传统村落与185000个自然村相比, 其比例只占0.15%, 这266个村落中, 有部分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
必须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经济和社会价值。传统村落一旦消失, 农耕文明的基础就会削减, 中华民族的根源就会逐步消失。各级政府必须把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列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现代村庄建设必须保护传统部分和传承先行。
(二) 种类丰富, 年代久远, 形成原因多样, 文化发掘和传承任务较重
从地理特征来说, 海滨地区占1.11%, 平原地区10.62%, 丘陵地区46.52%, 山区33.33%, 其他8.42%。滨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传统村落破坏较为严重, 城市中的传统社区, 靠近城市郊区的传统村落, 以及乡镇所在地的传统村落破坏更为严重。
从民族构成来说, 壮族为主的39个, 汉族为主的传统村落144个, 瑶族为主的52个, 苗族村寨6个, 侗族为主的10个, 毛南族为主的2个, 回族为主的2个, 彝族为主的1个, 水族为主的1个, 京族为主的4个。
从建筑风格来说, 青砖黛瓦徽派马头墙风格为主的6个, 青砖黛瓦岭南锅耳墙风格为主的4个, 土坯砖或青砖黑瓦主从硬山墙、悬山墙风格为主的184个, 骑楼和碉楼风格为主的6个, 干栏式风格为主的32个。
从形成年代来说, 元代以前47个, 明代92个, 清代96个, 民国16个, 现代1个。
从形成原因来看, 土著原始村落1个, 自然形成92个, 祖上迁移40个, 宗族聚居20个, 交通枢纽6个, 经商6个, 水运形成1个, 战乱迁入12个, 军事基地3个, 沿海军事基地要塞1个, 逐鱼群上岛安居3个, 拾荒定居1个, 祖上传下21个, 古代城2个, 最主要形成原因是自然形成, 其次是祖上迁移和宗族聚居, 再次是战乱迁入。这说明, 先民们自然选择的村落生命力更为持久。
在这些传统村落中, 有家谱记载的传统村落不到15个, 村落成员口述家族辈字的不到10个, 绝大部分村落不是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毁于灰烬, 就是一直没有修家谱, 当地县志、村志更没有记载, 村中也没有相应的文化自觉人士对村落历史的记载。以至于在对村落文化发掘和文化传承研究中, 缺乏相应的文字资料, 只能靠研究者实地进行研究和推断, 并纠正村民的错误认知和传说。
(三) 规模大小不一, 景观特色鲜明, 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保护任重道远
传统村落的规模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占地面积, 传统建筑面积与村落建筑面积的比例。广西266个传统村落中, 村落占地面积30亩以下的32个, 30~50以内的44个, 50~100亩以上的34个, 100百亩以上的148个。传统建筑面积占村庄建筑面积, 超过90%的有16个, 超过80%的有12个, 超过70%的有19个, 超过60%的有19个, 超过50%的有22个, 超过40%的有12个。
村落景观主要包括平峒景观、滨水景观、榕树景观、大院景观。
平峒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村落位于峰丛谷地, 依山而建, 建筑布局高低起伏, 村前为小河良田。
滨水景观主要是河流附近的传统村落, 如漓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左右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以及桂江流域的传统村落。这样的村落主要景观是大河环绕, 舟楫往来, 村落曾经多为治所之地, 文物较多, 经济上极度繁荣, 大家族和大宅院较多。
榕树景观的村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榕树代表着村内的不同节点, 阐发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由于榕树很少有人砍伐, 所以榕树的树龄就代表着村落的年龄, 这样的村落活动中心是大榕树下, 村落因为大榕树而景观独特。
大院景观的传统村落是因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官署、会馆、宗族祠堂、寺庙和几进院落而知名。广西传统村落中, 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名人故居41座。这些大型建筑样式不同于民间建筑的穿斗式, 多为抬梁式, 建筑石刻、木刻、砖刻精美, 多有壁画装饰, 院落多为二进以上。某些近代的碉楼式建筑更是岭南风格显著, 彰显主人的不同身份。
二、广西传统村落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广西传统村落总体发展趋势是:具有保护价值的266个传统村落中绝大部分继续面临消失的危险, 已经纳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一) 广西传统村落急速消失的原因
传统村落是历史长河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伦理宗法的需求。随着时代条件不断变化, 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村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另一种面貌, 于是“革命”或“改良”后的传统村落就出现在广西广大的农村。
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和意愿以及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是传统村落消失的直接原因。从农业经济发展条件来说, 广西山多地少,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支撑起青砖黛瓦、高堂大屋、雕梁画栋的大院大宅建造, 于是就使得大部分的传统村落规模较小, 建筑密度大, 房屋矮小, 功能分区不合理, 人畜混居。根据相关资料, 在20世纪80年代, 广西共有49个贫困县, 贫困县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 贫困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1985年广西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1500万, 贫困发生率达44%。即使到2009年, 仍有贫困村4060个, 占全区村委会总数的28.3%。在广西的贫困人口中, 80%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
1990年, 广西农村人均收入为640元, 1995年达到1446元, 2000年达到1865元, 2005年达到2495元, 2010年达到4543元, 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彰显广西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 村民能够从农业生产之外获得改善居住条件的资金和建筑材料, 建造新的楼房式建筑取代低矮的瓦房也就顺理成章。根据在农村中的调查资料分析, 传统村落中大规模的建房运动开始于2000年以后, 其中2005年左右达到高潮。
农村宅基地政策和生活区域的狭小, 以及攀比心理加剧传统村落的消亡速度。由于耕地有限, 加上适合建房的地域有限, 农村中建造新房必须在原址上重建, 而新建的房屋无论从采光、色彩、高度都会给邻居带来心理和现实上的压力, 于是一户建房就会导致整个村子只要有点能力都会建房。传统村落毁于生存与生活的质量改善之中, 消亡于邻居们的攀比之中。
按照广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宅基地建设核心是节约利用耕地资源, 其中明确规定, 严格实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 村民建新房入住后应当及时拆除废弃的旧房并复垦、复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住宅;严格控制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建住宅;禁止村民在已查明的地质等自然灾害隐患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禁止建设区建住宅;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建住宅。农民只能在原有住宅或自家耕地中建造新的住宅, 这就导致传统村落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急剧消失。
现代的村落建设如果是对传统村落的传承, 也会造就一批有特色的村落, 遗憾的是, 广西目前的村镇建设呈现出“万村一面”、“千镇雷同”的趋同趋势, 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够, 对传统村落缺乏细致的梳理。加上工匠们的技艺水平有限, 建筑趋向实用、经济, 但是不够美观。传统村落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光辉的价值, 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和文化。如果把传统建筑体量扩大, 台阶加高, 门窗加框并使用现代建筑材料, 保持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之间合适的尺度, 这样传承并创新的建筑一样具有典范价值。然而现代农村中大量取代传统建筑的现代建筑却因为工匠们的技艺有限, 加上追求实用和经济, 普遍缺乏美感、尺度感、缺乏韵味, 无法全面反映特定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 传统村落得以保全的原因
广西还有部分传统村落得以保全, 其中有些村落传统建筑面积占整个村庄建筑面积达到90%以上, 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传统村落建筑规格较高, 不光建筑材料全部为青砖黑瓦, 而且雕梁画栋, 色彩丰富, 造型美观, 整个建筑就是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 每一个细节和装饰都是一个故事, 值得细心把玩和研究。像兴安县白石乡的秦家大院, 每一栋房屋都会令参观者驻足良久。由于房屋建造水平和规格代表了建造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其后人会为祖先的许多这样的房屋而自豪, 自然会认真保护好。
广西目前建筑规格较高的大院式建筑包括故居、祠堂、碉楼、围屋等, 总计73座, 其中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骑楼碉楼6座, 名人故居41座。
二是家族村落, 村民热衷求取功名, 建筑只是栖身场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以“耕读传家”为最高标准,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 家族里的年轻人承担着光宗耀祖的重任, 年轻人需要苦读求取功名, 齐家治国平天下, 告老还乡之时再建造深宅大院, 于是广西的传统村落中总有一两个因功名而形成的大院, 其余为寻常百姓之家。改革开放之后, 年轻人要出外求学就业, 不愿回到农村, 更不愿维修老宅, 家中只有老人留守田园, 等待子女功成名就再营造祖宅。现在的很多老宅只有老年人在留守, 年轻人出外生活和就业, 只有在年节时回祖宅团聚。于是老宅得到保存, 子女不维修的就任其破败。
三是老宅保存一份记忆, 体现一定社会地位。传统村落一般以宗族祠堂为中心, 靠近祠堂的建筑等级较高, 其他建筑沿祠堂展开。在村落中处于中心的院落体现着家族的地位。
四是村民集体在新址建造新房, 保留下传统祖宅。于是保留相对完整的村落一半是旧的住宅, 一半是新的建筑。随着绝大部分传统村落的消失, 留下的传统村落愈加珍贵, 村民也认识到村落的旅游和其他价值, 于是保护愿望更加强烈。
传统村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关系相适应的。农耕时代, 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肩挑背扛, 街道的宽度就是两个人挑着东西并行的宽度, 或者抬着轿子走过的宽度, 两头牛能够错过的距离, 街道总是有一些比较宽的节点, 那就是满足行人负重时能够相向而过设计的, 这与乡村的道路在某一处留下错车面是一样的。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研究, 挖掘其丰富内涵, 在此基础上, 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科学性、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做到:首先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中心, 挖掘传统村落的内涵。
其次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一些建筑类高校设立传统村落相关专业或设立相关课程, 培养专门的传统村落规划和保护人才。
再次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平台, 通过传统村落保护网等形式传播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内涵和现状。
最后是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 组织村落中专门人才, 建立民间传承保护体系。
(三) 扶持村落内的文化人才, 挖掘和整理村落文化信息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依靠当地人民, 村落的历史、主要建筑及其遗址、村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村落格局的风水解读、建筑材料的取材与技术、村落布局的社会含义、村落的佐证材料都散落于民间。村落得到修复保护之后, 使用和日常维修的依然是村民。
从村落调查和规划实践中, 发现村民对于自己的村落有着很强的荣誉感, 部分村民热衷于研究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村落的历史, 但这仅仅体现在个人爱好的层面, 仅凭记忆言传口授, 均未形成一个完善资料整理体系, 对于村落的重要建构筑遗址能够凭记忆准确找到位置, 并能叙述大体形态。
鉴于这种状况, 建议建立以下措施:
首先, 为部分有积极性、并且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学识的村民颁发特聘传承专家证书, 提供一定的经费,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其次, 收集村民手中的老照片、家谱、口述史等资料, 建立村落的资料库, 对现存建筑和格局保留影像资料, 为村落传承提供真实资料;
再次, 收集和集中展示与保存村落内的生产工具、生活设施, 建立村落博物馆, 为村落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证;
最后, 编写反映该村落文化历史价值的书籍, 为子孙后代留下翔实的资料。
街巷空间体现着传统村落的重要特色,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却被严重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街巷空间与现代需求的矛盾,以深澳为例总结经验及策略,努力实现旧建筑的再利用与整体环境更新整合的有机结合,引导村落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与现代需求的矛盾
街巷作为村落基础设施要素,主要作用是联系村落内各要素点为有机整体,并有效组织交通;作为村落主要外部空间形式,它承载着村民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村民生活方式,这对传统村落的格局和空间形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与现代需求的矛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沿街建筑
街巷空间是体现村落传统风貌的重要因素,沿街建筑地方性的材质、做法、轮廓线赋予街巷鲜明的地方特色,但这些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人为的破坏性建设或材料老化破损造成的自然损坏。
2.道路交通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普遍采用,传统尺度上的街巷空间正面临着交通方式改变的冲击。首先,新的交通工具对道路的宽度、线型、拐角、坡度、路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传统街巷以步行者为主,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在步行中慢慢展开,步移景异,这是传统街巷空间的美。最后,现代交通工具的入侵打破了原本平静的街巷,村民的外部空间形态变了样,这些颠覆了传统街空间在功能和景观。
3.基础设施
目前传统街巷的暗渠、明沟、坎井、水塘多数仍在利用。但现代生活必需的市政设施由于传统街巷狭窄、曲折、不利于管道敷设等无法实施。再者,现代基础生活设施多难以融入街巷景观,加之传统街巷基础设施薄弱,缺少街巷绿地系统,造成居住环境恶化。
桐庐深澳村街巷空间的保护
“桐庐历史上曾归严州府,故称之为严州大昆。由于边际效应等原因,严州传统大有杭州、浙西、浙中、徽州大的因子,其中以小天井,恢宏的大木装饰和结构简洁,不施油漆为特色。”深澳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是徽派建筑与浙西山地民居建筑的结合,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清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以三合屋和四合屋居多,这些不同时期的古建筑时代特征演变清晰,所有这些特点反应了深澳不同时期的人文社会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1.规划原则
深澳规划采取“整体控制、分级保护、局部修整”原则。控制整体的空间格局、风貌、肌理,以及外围景观。分级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修整、拆除局部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
2.核心保护区
由于建村时间悠久,基础设施薄弱,房屋老化失修,居住环境恶化。加之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修整、改善,导致一些单位和村民盲目修建,传统建筑、街巷空间和整体格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核心保护区从街巷空间构成要素的三个方面区入手总结保护策略。
沿街建筑街巷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村落的文化、地域、民族特色。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并能较完整反映深澳古村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区域,该区域整体风貌环境价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占地面积占总建筑占地面积80% 以上的为核心保护区。街巷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对本区内的巷弄格局,建筑处理应尊重历史,力求恢复原貌。
道路交通 首先,限制车辆交通:村落的道路形式以人行为主,根据街巷不同的保护等级制定车辆交通规则,部分街道用允许车辆进入或限时进入。其次,地面铺装应逐渐恢复传统特色,街道平面形式以两侧铺设鹅卵石,中间铺设石板为主;停车场地规划在杭千高速出口南划定一个旅游集散停车场,主要为外来游客服务;并在各村入口处分别设置停车场,规划停车位40 个,既作为古村落的公共停车场,也是换乘站停车场。内部结合居住区设置停车场,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古村落实际需求,其它各类公建按规定配建停车位。
基础设施:首先,逐步完善市政设施,现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公用服务设施(如果皮箱、公厕、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应有地方传统特色,不宜采用现代做法。在此基础上还应严格控制“第二次轮廓线”。其次利用街角空间、广场空间或民居院落充分绿化,形成点、面结合的绿化系统。
1.建设控制区
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核心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对核心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不产生不利影响;要控制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等;避免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
2.风貌协调区
指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水体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风貌协调区主要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保护现有的自然地形地貌、水系等,禁止对地形地貌和水系有破坏性的开发,禁止一切可能损毁现有地形地貌的行为。包括对河道、水系中原有的驳岸进行保护,维修;对环境协调区内的少量建筑,要求其服从体量小,色彩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绿化的原则;整治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严格控制此区域范围内影响环境的建设行为等。
结语
传统村落街巷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它还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和舞台,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记忆。规划设计应当保留为主,就是要保留和尊重“无设计”和原设计的场所精神。在保留的基础上,通过新的设计,表现场地精神;创新为要,材料的创新、形式的创新、空间的创新、精神的创新,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对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传递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
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度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浙江省传统村落建设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YCX15046)研究成果;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生态协同”研究(项目编号:14BG072)阶段性成果;
【金华传统村落保护现状】推荐阅读:
传统村落保护模式11-09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06-29
中国传统村落06-17
传统村落特征12-03
金华工伤、鉴定、报销流程07-23
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06-05
金华市教研室地址07-05
金华双龙洞作文600字12-10
游金华双龙洞作文400字06-25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文600字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