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解读考试卷(精选8篇)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
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
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3.3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至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同想、再现,以便能同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他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会把学习活动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
传统的体育课一味地强调教师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同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是当前最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合理、更符合现代人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练习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代表的新的学习方式运用而生。
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确立;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即形成一种体育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外即使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也同样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中不但许多运动技能需要改造和创新,而且许多游戏方法、练习方法也需要改进和创新,学生探究和创造出来的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因而更受学生的喜欢。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3.4
师生关系的改变
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体育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体育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如果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无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中去,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必须真正尊重和信赖他们,否则,新的教学理念就无法得到实现。
4.结论和建议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 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 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 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 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 “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 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 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 道德规范, 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 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 失落的自己, 使人们拥有世界, 拥有自己”。[3]
其实, 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 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 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 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 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 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畅……肖川教授在《我的教育视界》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 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 那么, 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 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 是没有生命力的。”[4]足以见得, 生活拥有一种魔力, 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 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 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 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 标准二、 (一) 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 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 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 (一) 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 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 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 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 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 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 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 这些经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 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可以说, 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 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 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 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 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 才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 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朱小蔓在《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 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 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 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 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 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 (二) 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 倡导学生珍爱生命, 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 (二) 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 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 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 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 我们不难看出, 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 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 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 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 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 主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 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 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 (ErlebniSe) 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 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 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 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 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 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 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 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 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 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 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 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 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 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 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 使道德教育鲜活起来, 有“人情味”起来, 它如一缕春风, 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围, 使道德教育出现勃勃生机。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引导学生形成以“道德情感”为主题的德育熏陶, 例如, 二 (一) 1.3“学生要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 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 (二) 2.2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理解与宽容, 尊重、帮助他人, 与人为善”;三 (一) 1.7学生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 只有当学校、家长、社区协作起来, 才能保证德育过程中空间、时间的连续性, 这样, 学生就不会一踏出校门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 道德教育也不会因此失效。此外, 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 我们也要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地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活化于生活, 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实践, 但理论只有依靠实践的耕耘才能散发芬芳,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学者们躬身实践, 总结经验, 以促进新标准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1) .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4]卢珂.从现象学的角度论道德教育[J].教学与管理, 2008 (8) .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词汇+语法+阅读+听力 “六步教学法”
我们江苏省从2007年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把语、数、外三门功课提到一定的高度。作为影响、甚至决定高考成绩的英语也不能被懈怠。但我们有些农村学校的英语成绩却不容乐观:高分不多,低分却不少。这一方面有其客观原因:高一生源差,尤其是初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几个。大家都知道,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成绩的提高几乎起着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基础不好的学生再怎么使劲学,成绩也提高不快,有的甚至因此而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结果成绩不升却降。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学又没能灵活运用新教材: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形式,如果想面面俱到,平时只顾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常常抱怨:考试时书上一题也考不到!
所以,本人认为我们高中英语必须实行新课改。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模式和对教材整合两方面进行。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呆板的“填鸭式”教学。尽管也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过尝试,但始终未能摆脱“教师苦教、学生乏记,学生死背、学生滥做”的怪圈,收效甚微。结果随着我们毫无生机的“满堂灌”讲授,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极少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后失去使用英语的环境,而学生又迫于分数和升学的压力刻苦学习,不仅使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复习时间加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动。英语课型单一,英语教学环境较差,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特别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代表的传统学习方式弊端的清晰认识,必须进行新课改。
1、形式上改变课堂座位形式
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引进竞争机制,小组成员以4—6位为最佳结合,然后各组选出本组组长,负责对学生纪律、学习督促、检查等工作。
2、改变学生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其突破点在于相对过去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相对于过去的“个体学习”提出“合作学习”,相对于过去的“接受学习”提出“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最终要形成的局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色彩,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整合教材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新课改的外在形式,是新课改的保障,对教材的整合是教改的关键。根据本人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尝试着以下教学模式:词汇+语法+阅读+听力。高考有如下六种题型: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和写作。在这六种题型中单项选择和写作是考查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听力是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不同的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逐项提高。
1、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是教改的基础
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好比珍珠,语法好比是丝线,只有把词汇和语法相结合,才能串成美丽的项链,才能把英语学好。我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自主预习。预习单词时以单元为单位,全面预习,主要是解决发音问题,并识记其汉语意思。每位同学先自己试读单词,然后找出不会读的单词,组内互相帮助解决,之后由组长领读两遍。最后老师放录音,各组模仿跟读,进行正音。在预习的最后,学生要对单词进行分类:一类是只需识记型的:会读会写知其意便行,有助于扫除词汇障碍,提高阅读水平。另一类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中高考常考词汇,必须达到“三会”:会读、会写、会用。以Module 5 Unit2为例,以下词汇必须牢记:in addition ,run out of ,in the form of ,pick out ,raise ,concern ,rely on ,result in ,lead to ,advise ,under way ,focus on ,appreciate 等。对语法的预习,首先要自学定义,理解语法规则,然后找出不明白之处。
第二步:讨论合作。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创新性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步走”,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因此组内对预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合作解决,也可以小组间合作解决,不会的题目求助老师,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学生学起来印象深,能够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第三步:专项练习。光学不练,等于白学。因此教师要精选试题,最好是高考题,对重点词汇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答题,教师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挑出易错题。
第四步:展示对抗。教师根据所做练习,给各小组分工,小组上黑板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对抗辩论,最后共同解决问题。
第五步:反馈总结。教师要根据本单元中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高考的考点进行反馈总结,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
第六步:竞赛评比。每个单元结束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检测,主要是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比如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比赛记单词,做听力,作演讲,写作文,评出最佳记忆之星,写作之星等,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哪怕是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也能激起他们学习英语无限的动力!
2、阅读是关键
词汇和语法只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不少同学觉得自己平时词汇也明白,也会默写,语法也懂,可为什么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得分不高呢?其实,他们忽视了学英语的关键一步是阅读。阅读的材料多种多样,比如教材中的Reading和Project,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短小文章等等。通过阅读,可以把词汇和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比死记硬背孤立地记忆要强得多;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英文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科技文化、时事政治等方方面面,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多读,还可以为我们积累一些美文佳句,写作模式,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3、听力是辅助
听力贵在坚持。最好从高一开始就坚持每天一听,最好选些高考模拟题。听后贵在反馈,学生对着答案一定要再听一遍,最好还要参考听力原文,找出没有答对题的原因,比如是听前没来得及先看题目,是单词没听清,还是听不懂其意,还是涉及到数字的计算,还是注意力没有集中等等。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听录音默写单词,听并口头回答问题等。教师还要适时地指导一些听力技巧。
总之,我们各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认真进行新课改,解放自己,解放学生,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实惠。
参考文献: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
主要参考资料之学科部分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效学业评价》习题
出题人:邓晓光、余涵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术课程》具体规定了美术课程具有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等基本特征。
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就是通过看到、触摸到各种美术作品,积累经验,提高(感知)、(形象思维)、(表达)和交流能力。
4.《美术课标》提出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和(注重创新精神)。
5.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 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6.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7.美术教育要培养学和的(审美能力),就要通过(美术语言)来实现,离开了美术语言就不是真正的美术教育。
8.“欣赏 评述”作为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保持好原有“欣赏”部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
9.《美术课标》中强调“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也就是提倡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1.针对“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要求有许多新的改变和突破。
12.美术课程教学不是一个单独割裂的封闭环节,美术同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和(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3.《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教学要“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
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14.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等良好行为习惯。
15.《美术课标》要求: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16.《美术课标》要求美术课程评价“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美术课标》要求美术课程评价要“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18.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参考用书。
19.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20.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21.教学基本材料的运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2.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23.《美术课标》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围绕(目标的设定)以及学生的学情而展开。
24.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25.在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设计 应用”领域与“造型 表现”领域都是倾向于学生个人或者集体的(创作活动),前者注重(实用性)、(功能性),后者注重(自由性)、(表现性)。
26.“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包括(设计)和(工艺)两方面的学习内容。
27.引导学生参与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审美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学习的优势所在。
28.“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29.“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总体特征为(拓展性)(探究性)(创造性)。
30.“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转化(评价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所呈现的创造和表现。
31.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他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32.由于美术教学具有(艺术)的(基本性质),涉及理性、逻辑、抽象,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33.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发展。
34.《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35.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能不能保持其审美教育本质特征,这不仅要处理好(美术学)和(审美文化)的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我们能否把握(艺术审美规律)。
36.美术技能训练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7.新课程美术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8.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光是老师要做出正确的评价,更要让学生全面的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美),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使(美术涵养)得到不断的发展。
39.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把技能训练评价贯穿于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对整个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做全面评价。
40.全程式技能训练评价可将整个技能训练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兴趣评价),二、深入阶段(创意评价),三、终结阶段(结果评价)。
41.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42.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43.《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4.评价技能训练作业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教师给予的评语对学生个人及整个班级都有(导向)作用。
45.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学生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46.(课外活动评价)的主要方式有:
一、活动记录,二、代表作展览,三、参加比赛。
47.参加比赛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健全了美术技能训练评价机制)。
48.(“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49.造型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指的是通过美术创造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50.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训练相对于其他学习领域而言,更具有美术活动的(基础性)。
51.在“造型·表现”领域的训练中,要通过有一定(指向性)的学习内容,使他们的思维尽早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实现从(原态性美术造型)到(审美性美术造型的过渡),要通过(正确的评价)促进学生造型与表现能力的发展和完善。
5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53.(“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功能就是(适用性),有(目的性)和(用途)。
54.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55.美术学科在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56.(“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57.“欣赏·评述”学习包含着两个层面,即以(客观)的方式进行欣赏,从(理性)的方式进行美术评论。
58.所谓“欣赏”,不仅是指以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而且还要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形式
美)及(作品的含义)。
59.所谓“评述”就是在欣赏的同时,学生要施以(自主探索),不仅用(美术形式语言)探索作品的特点,还要从(美术史)的角度以及(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研究作品的意义,再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对作品的感受表达出来。
60.欣赏与评述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61.“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62.在美术技能训练中加强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
63.(“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6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65.(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中小学美术学科技能训练及评价应该尊重(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66.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不仅注重学生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的技能,而且重视(学科的融合),并且对于(探究精神)、(创造能力)等都应非常重视。
67.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6至8岁)的学生根据其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开始进入绘画的(意向期)。
68.第二学段(3至4年级,年龄9至11岁),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为儿童绘画的写实期,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属于(写实前期),即(陈述的写实期)。
69.第三学段学生(小学五、六年级,11至13岁)处于绘画的写|(实中期),即(“分化的写实期”)。
崔峦老师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
肖玉波)
2012年的五月份,我到北京翠微小学参加为期半个月的驻校学习,在此期间,有幸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讲座。借此业务学习的机会,我将这次讲座的讲稿拿来再次与大家共同学习,希望通过学习,能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所感悟。
崔峦老师的讲座,从“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这三个方面对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一、四个坚持
1、坚持2011年版的“四个”课程理念。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象形、会意、形声),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加 强词语教学,重视培养语感,注重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是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是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从“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
3、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4、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四个强调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
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A、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C、小学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指导孩子写字。毛笔字每周一节,日常书写中增加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关注作文书写质量。将作文书写当做练字的过程,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要强化练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
第二学段:要求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开始用毛笔临摹,要求端正、工整、整洁。
第三学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用毛笔写字,感受汉字的优美。
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3、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及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
价值观的引领,包括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语文的“文”很多时候是文化、文字、文学,放大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的这么好。既得意又得言,得意就是内容意思,得言就是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千万不能加政治尾巴。
4、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包括段落,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五万字,第二学段四十万字,第三学段一百万字,共一百四十五万字。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改,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
关于汉语拼音要注意三点:A、准确拼读,逐渐达到熟练。B、直呼不是课标要求。C、只要求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背写。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一、二年级减少了认字量,写字量。认识1600个,会写800个。
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一定要区别对待。认识的字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认识“藏”绝对不会比“西”字难,一回生,二回熟,要学生用自己想的办法记字。当堂认识,当堂巩固,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复现,除 了课上识字,将有师指导和无师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几分钟时间展示在生活中识字。
写字教学:体现规律,加强指导。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加强指导,抓住主笔指导观察占格、占位,注意起笔和用笔。合体字,观察部件,占格占位,下笔注意笔画的相离、相交、穿插、挪让。不求多,只求好。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加大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分量,低年级:口语交际达到会听、爱说、敢问。
中年级:听抓主要内容,说要主动沟通,说清意思。高年级:听能抓住要点,说能清楚条理发表意见,稍有准备当众做一两分钟的发言。出口成章,善于表达。
书面表达:低年级,有话想写(一两句话),一日一句,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说话的话头。中年级,写片段。高年级一方面抓整篇,分段、开头、结尾。纪实作文要真实。想象作文可联想、可幻想。命题要出在孩子的心里,鼓励写生活中的和经历过的。一定选好内容,从内容上指导,让孩子们有话可写,“写具体”“按顺序”,内容是第一位,怎样写是第二位,加强阅读课上的小练笔。
例文1: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 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这两篇短小的例文,都写出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
3、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
4、坚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孩子,激活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回答问题不要追求统一答案,让孩子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
以上内容,就是崔峦老师对小学语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够给所有的语文老师触动,从而带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初中《物理》
一、解释(10分)
1、物理学:
2、课堂日志:
二、填空(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
2、物理学由 和 两部分组成。
3、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 两部分组成。
4、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 部分。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画“×”,并加以改正。)(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了近代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2、《标准》提供多种教学形式。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互相补充,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
3、教科书应该全面体现课程理念,要为实现《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服务。因此,它不能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应担负物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这是考虑教科书编写时的出发点。()
4、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条件,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因此,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5、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评价应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简述(24分)
1、物理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3、物理课程中构建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一般要从哪四个方面进行?
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设计一堂本学科教案。(30分)
六、谈谈你对学科培训中的研究课的心得体会。(16分)
参考答案
一、解释
1、物理学: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课堂日志:由教师和学生把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
二、填空
1、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
2、实验 理论
3、科学内容
3、能量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述
1、物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5)构造新的评价体系。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的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4、(1)评价的功能上
(2)评价的内容上(3)评价的形式上(4)评价的主体上
五、略
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笔者认为, 新目标的提出对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设置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确立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所以也理应成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2.教学内容
在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 通读整个教材, 分析单元及课时教学内容并宏观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后, 从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3.学情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英语语言素养,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设定课时目标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明确课程要求、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课时目标, 使目标之间相互配合, 相互衔接, 从而产生整体效应。
2.发展性原则
在制定课时目标时, 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使课堂教学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同时还要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3.可检测性原则
在新课程目标体系下, 教师用具体的、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来表述课时目标, 如, “要会用如下两个句型描述我们学校”等。教学是否有效, 一方面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预设, 更要看学生在一堂课中收获了什么, 收获了多少。我校规定教师必须要在课后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检测, 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监控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 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行为主体应为学生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 “To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two sentencepatterns.”很显然, 这是主体错位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 应该确定为““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ster the two sentence patters.”
2.各个层面的目标有机统一, 融为一体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所以,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不能顾此失彼, 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
3.将课件教材与课时目标有机结合
部分教师认为, 有了课件就再不需用写教案, 课件就是最好的教案。他们一般不会制定任何教学任务, 只是按照教材和课件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 课件仅仅是为了达到课时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不能代替课时教学目标以及教案。
总之,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明晰教学目标的课堂是盲目、随意和效率低下的。增强目标意识、创设目标导向教学的英语课堂, 是成功实施课程目标的保证。
摘要: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有必要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置
参考文献
[1]郭美红.重视教学目标设定,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9 (09) :7-11.
新课程标准颁布已有很长一段时问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此的研究热情从未减退,故有大量的文本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但是这些文本中多讨论新课标实施手段、方式、方法,却少有研究新课标深层含义的。本文试图从文化逻辑的层面对新课标的实施做一考察,以使“新课标”的理念清晰地呈现在世界及我国的文化逻辑之中,同时使教育工作者能理解新课标实施的困难和我们必须付出的努力。
一、思想政治新课标文本的文化解读
思想政治新课标中第一部分第二点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列出的五大基本理念,分别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除第一点以外,第二、三、四、五点的理念都与学生个体发展有关,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生活的阅历,而不是关注“社会”、“国家”的整体性的发展和要求。这种理念的转向是基于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是基于哲学的转向。教育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与需求,是现代性哲学的要求。如上文所述,现代性哲学关注秩序,注重构建—个稳定并拥有良好秩序的体系。这个理念则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趋向之上的,建立在一种功利的“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之上,这与康德的“禁欲哲学”在价值趋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康德的“禁欲”是压缩个体身体的活动空间。以建立一个可以控制的世界。他的“三大批判”都阐明了人类控制自己、控制社会、控制世界的能力。这种价值趋向的不断加剧和增强体现在现实世界中对个体身体的压制和禁锢,使个体的创造力和个性丧失殆尽。
于是哲学的反思开始,后现代哲学应运而生。后现代哲学强调给个体身体以活动空间,释放出个体强大的创造力和个性。而这时哲学关注的不是社会,不是国家,而是个体。无论是尼采、福柯、德里达、利奥塔都从各个角度挖掘出个体的空间。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在秩序和宏大叙事之后,发现教育似乎在毁灭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于是决定了给学生个体的活动空间。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提出了新课标,所以笔者认为新课标带有“后现代”的特质,是一种建立在后现代主义之上的教育改造。
二、新课标语境中教育主体的文化解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事件有其主体。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发出者——国家(由教材和教师组成)和承受者——学生共同组成。
教育的发出者是国家。国家这一主体由教材和教师两部分组成。教材即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师是国家的雇员,完成教书和知识技能的传递。教材的内容是客观的,所以知识和技能即教材不具有文化性,不会影响教育方式,不会影响教育手段的选择,教育者完全可以用新的方式、方法解说旧的经验,因此在此笔者不对教材文化性进行展开论证。但是教师却不然。教师首先是个体。每个教师有其特定的政治环境、知识构成、兴趣爱好,所以教师的阅历就会影响对教育手段的解释。
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在生活环境、知识构成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都带有浓郁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倾向的根源是现行的高考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教师评价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分数成为了评价教师的优劣的惟一标准,成为考核的基本要素,在生存压力之下的教师关注的只能是学生的分数,只能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掌握隋况,并不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反思能力和创造力都遭到质疑,甚至罢黜,这是一种“一元性”的统治。所以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的教师群体具有“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他们功利、固守秩序、压抑个性(学生的、还有自己的),尽管有着诸多的无奈和无助。
学生作为教育的另一主体,他们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源于家庭和社会的文化。中国家庭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实用主义倾向来源于邓小平的思想体系,他的“猫论”,他的“真理标准”,开启了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现代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由于对外开放而不断传人的西方文化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汲取不尽的文化营养。但中国人似乎有点消化不良。比如,把利润最大化异化为“金钱最大化”,于是家庭给子女提供的仅仅是金钱,少有关爱。少有宽容和慰籍,少有鼓励。这种现状与中国传统的科举文化余存相结合,在学校中日渐形成了以分数为惟一价值趋向的“风尚”,在分数上能取得优势的学生,他们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主流学生。而无法在分数上领先的学生成了“秩序外的人”。这些学生的文化中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却更多受到西方“休闲文化”,即非主流文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学生的文化特征基于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学习上有优势的学生身上渗透着更多功利的,与秩序融合并维护这种秩序的文化;而学习上有劣势的学生,却愿意生活在“秩序之外”,“隐居”于学校之中,成为“后现代”一族。
三、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形成的文化困境
如上文所述,新课标具有“后现代性”,而教师和学生中的主流部分却具有“现代性”。新课标是对现有秩序的反思和改造,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如果能在现实教学生活中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新课标的实施将会成为中国教育转型的坐标。而如果不能,则会使新课标沦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又一饰品。那么究竟新课标的实施面临着哪些文化困境呢?
1课标要求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之上。这意味着学生理解同一问题的起点和基石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将会使学生理解同一问题所产生的结论各不相同,而高考制度及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教师只能使一个结论具有合法性,不可能肯定学生的每一个结论,所以这种矛盾将使得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2主流学生习惯了一元建构的世界。如果他们自我认可和自认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被解构,那么评价机制,特别是价值观在社会中的转型可能会远远落后于这种“转型”,那么我们又会处于一个价值趋向缺失的社会中。
3非主流学生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是一种精神寄托。非主流学生虽然受到了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但对后现代的历史性并未能深入理解。因此建立在他们身上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而非精神上的共鸣和“自由”。而对这种“多元”,他们是否能提出有价值、有建构力的结论,这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解读考试卷】推荐阅读:
《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10-29
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09-11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06-21
体育与课程标准解读09-18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10-14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09-2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06-04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07-24
新课程标准下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