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诗歌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闻一多的诗歌

闻一多的诗歌 篇1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啊!我的灵魂底灵魂!

我的生命底生命,

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

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

但是我有什么

可以求于你的呢?

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底汪波里!

让我烧死在你心房底熔锈里!

让我醉死在你音乐底琼醪里!

让我闷死在你呼吸底馥郁里!

不然,就让你的尊严羞死我!

让你的酷冷冻死我!

让你那无情的牙齿咬死我!

让那寡恩的毒剑蝥死我!

你若赏给我快乐,

我就快乐死了;

你若赐给我痛苦,

我也痛苦死了;

死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

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

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本名闻亦多,后曾改用闻多、家骅、一多等名字。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

从小对看戏、绘画产生了兴趣。“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思潮的激励,阅读了许多社会科学书刊,越来越关心国家的途。197月,闻一多出于饱满的政治热情,开始了新诗的写作。1922年7月16日,闻一多赴美留学,学习美术。但他的兴趣更多的还在诗歌面。他常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美国的民族歧视,强烈的思国之情,是他写诗的动力。他写出了《太阳吟》《忆菊》等名篇。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最高产的时期。1923年9月结集自费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5月离美回国。1926年,与徐志摩、朱湘等人创办了诗刊《诗镌》,大力提倡和试验新格律诗人创作,起到了影响一代诗风的作用。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以后,闻一多实际上离开了诗坛,承担了教职,并成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古代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

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仆先生遇害经过报告会”上,他拍案而起,作了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当晚就遭到特务的暗杀。他是中国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道路的一个典范。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周恩来称到“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3.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4.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3.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三美”导入

二、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文人。他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1920-----1927年是诗人时期,他出过《死水》、《红烛》等诗集,并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原则: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七.研习诗歌。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所体现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这首诗歌的标题是“死水”,所写的内容也是死水,那么作者对这一沟“死水”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绝望,厌恶,憎恨。感觉它无可救药。

3.死水具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憎恨?

因为这死水极端的脏,极端的臭,就像死了一样的静寂。

4.从那里可以看出死水的这些特点?(在讲解中介绍反讽的写作手法)。

第二节:用视觉写死水之脏。“翡翠”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绣,“罗绮”是油腻的光泽,“云霞”是霉菌的色彩。

“翡翠”“桃花”等本是华美、温润鲜艳,但在这里读者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反而令人恶心。

第三节:主要用嗅觉写死水之臭,写死水发酵时的情景:“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

第四节:主要用听觉写死水之死寂。青蛙的鸣叫不是清醒者的呼叫,也不是丑恶者的挽歌。而是一种装饰,一种衬托,着死水中的蛙鸣,让人感受到死一般的寂静。

第一节中的内容也不能省。

5.本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意图的是第五节,该如何理解“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的深恶痛绝。反映了诗人理想中的“美”与现实生活中的“丑”的尖锐对立,诗人对死水的彻底绝望,期望旧社会的毁灭。

6.“死水“的蕴涵意义?

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无须都讲给学生听,看情况而论)

7.归纳“死水“的三美特点:

闻一多的诗歌 篇2

一、闻一多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闻一多出生于清光绪年间湖北的一个书香门第。由于家庭熏陶, 自幼便喜爱古典诗词及美术。1912年, 13岁的闻一多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并在其中度过了十年的学习生活。在校期间成绩优秀, 并涉猎古代诗集、史书、诗话、笔记等方面。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后来被称为《二月庐漫记》的系列读书笔记和旧体诗。同时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及《清华学报》校内编辑部负责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闻一多毅然投身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中, 亲自书写岳飞著名的《满江红》并发表演讲, 又作为清华的学生代表奔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0年, 闻一多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和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与梁实秋、顾毓琇、朱湘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于次年三月完成诗歌理论论著《律诗底研究》, 对新诗格律化理论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 并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同时仍保持着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开始撰写诗评。同年闻一多与梁实秋合作出版了《冬夜草儿评论》, 代表他早期对于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7日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 以其热烈的情感表达和奋进追求的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1925年回国前夕创作了著名的《七子之歌》。回国后成为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同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此后又先后在南京大学前身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28。1928年1月闻一多的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表达了他对黑暗丑恶的憎恶和对祖国、对光明的热爱与追求, 在绝望中蕴含希望, 在冷峻中充满着炙热的爱国之情, 成为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与艺术风格的诗作。此后, 闻一多埋首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写下了《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专著, 并对四大古籍《周易》、《诗经》、《庄子》、《楚辞》进行研究整理并汇编成《古典新义》, 同时还对古代文化、古文字学, 音韵学、民俗学等也颇有涉猎。郭沫若惊叹其为不仅前无古人, 恐怕还要后无来者了。1932年闻一多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并与系主任朱自清成为挚友。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由北京至长沙, 再由长沙迁往昆明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闻一多蓄须明志, 发誓抗战不胜绝不剃须。抗战后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昆明民主运动日益高涨。1943年, 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中。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 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1945年昆明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学生爱国民主运动, 闻一多始终站在学生这边并指导和鼓舞广大爱国学生与国民党特务斗争, 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白色恐怖日益严重, 同年7月11日, 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被暗杀。7月15日闻一多悲愤之余义无反顾地参加悼念李公朴先生追悼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 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闻一多的翻译理论

闻一多的翻译理论在《莪默伽亚谟之绝句》、《英译李太白诗》这两篇论文中有集中体现, 堪称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探索译诗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对当时译界良莠不分的状况持批判态度, 认为译诗的选材不应该是较为浅近的作品, 而是应该选择西洋的古今名著进行翻译。这一观点与胡适的只译名家著作, 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不谋而合[2]104。同时, 闻一多认为翻译是一件很精密, 很有价值的工作, 要求译者要有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如必须忠实原作, 不可随意增删, 甚至要对所译的作品具有鉴别真伪的能力等。闻一多将译诗划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是要了解原文的意义, 这相对比较简单,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第二是将意义尽善尽美地表达于即将要翻译的第二种文字中。原诗翻译出来不能是用简单的字句将原意表达出来就可以的, 还要是诗的文字诗的意境, 这才是真正的译诗艺术, 是评估译诗价值的标准。译诗时若能够不增删原诗的字数便尽量不增删, 若是能够不移动原诗字句的次序便尽量不移动, 尽量保持原诗的结构。虽然尝试过用文言文译诗, 但闻一多最终还是认为应该用白话译诗最为妥当。闻一多赞同译诗者自己也要是诗人的主张, 认为译诗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只有诗人用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以及写诗时的思想与经验来译诗, 才能翻译出更贴合原文的译诗, 再从译诗中得到启发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这点从他所译的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情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正是通过译诗, 闻一多成功地将十四行诗这一诗体移植入新体诗中, 对于中国新诗十四行诗的建构和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英文语言上、文化上的差异, 诗歌的可译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闻一多在认为诗是可译的同时, 也提出了不应期望绝对的成功, 只能讲相互的满意的观点, 并认为这一过程就是译诗的魅力所在。正是闻一多的这些看法与主张, 因此他的译诗无论是按照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 抑或是钱钟书的化境说来看, 其译诗的形式与内容, 诗情与诗境上都与原诗相当贴近,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 并对中国近代的诗歌翻译的推动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闻一多的翻译成就

闻一多作为著名的诗人与学者, 在诗坛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 同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上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闻一多被保留下的手稿中, 于清华学习期间写的《仪老日记》就曾记载, 1912年2月闻一多在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后, 兴奋地称其为“辞雅意达, 兴味盎然, 真译之能事也”。这时期的闻一多已经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危害有了认识, 并急切地寻求新思想新出路。严复《天演论》的译作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月, 闻一多即对《波兰千年进化纪略》进行了翻译, 这是现今可以查证的闻一多最早的翻译实践, 可惜已经失佚。目前有据可查闻一多最早的译作是1919年的《渡飞矶》。这首诗是闻一多将英国著名诗人马修阿诺德的代表作《多佛海滩》以旧体诗格律译出, 诗名译为《渡飞矶》, 并在5月发表于《清华学报》第4卷第6期。同年五四运动罢课期间, 闻一多还翻译了英人莫尔斯的《台湾一月记》, 这篇不长的译文记录了甲午战争失败后,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台湾人民为保卫家园而奋起反抗的史实。可以说是闻一多借莫尔斯的作品倾诉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慨, 为他投身五四运动添加了一个极好的注脚。闻一多的翻译作品相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专著来说并不多, 因其主张应多翻译西洋的古著, 其翻译作品中也以著名诗人的诗作为主, 其中以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诗人白朗宁夫人的爱情诗《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21首最为著名。另外, 闻一多深受英国著名诗人霍斯曼的影响, 除了大量阅读霍斯曼的诗作, 对《霍斯曼诗集》爱不释手之外, 还翻译了5首他的抒情诗作[3]62。莪默伽亚谟是波斯十一世纪末极具盛名的诗人、天文学家、哲学家, 其作品被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整理成文学经典四行诗集《鲁拜集》, 闻一多在1922年10月10日的《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中发表了《莪默伽亚谟之绝句》自由体版本5首。此外, 闻一多的译诗还有译自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与文学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诗作2首;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1首;横跨19与20世纪的英国诗人哈代的作品1首, 20世纪著名美国女诗人, 有女拜伦之称的蒂丝黛尔作品1首等等, 目前所知的闻一多译诗总共有40首, 数量虽然不多, 但每一首译诗的质量都非常高, 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雷颐.闻一多的两次转向[J].炎黄春秋, 2003 (1) .

[2]回纲.近代中国几种诗歌翻译思想综述[J].职大学报, 2010 (3) .

郭沫若与闻一多诗歌的情感归宿 篇3

郭沫若的爱国诗其实是为青春热情寻找诗的语言和形式,他的《天狗》和《凤凰涅槃》贯注的便是一个热情、未历人生沧桑、尚处于理想主义阶段的青年的精神,它直露但不空洞,大胆但非胡诌,毫无遮拦的热情恰恰只有在郭沫若的诗的形式中才能体现出来,因为他有建功立业,自大于世界的野心。闻一多的爱国诗不在渲泄似乎也是为了蓄积,他将情绪以诗的形式聚积并储积起来,只给有限的渲泄,但这渲泄全似乎也是为了储积。所以他的诗歌读了令人感到含蓄有味。

郭沫若与闻一多的思想感情和诗的个性都是中华民族的那个特定时代所铸造的。正是在中华民族失去了固有的天朝大国的地位之后,正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的时候,正是在中华民族必须振拔而尚无振拔的社会文化机制的时候,才产生了他们的诗歌,产生了他们诗歌的独特意象群体和独特语言形式。郭沫若的诗歌表达的是人类的某些普遍愿望和感情情绪,是以这种愿望和感情情绪的本应有的语言和语言形式直接表现的;而闻一多则是以人类的普遍感情、情绪开始着发生形态的变化,一切都在特定民族的特定时代与现实社会的阻抑中发生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爱转化为恨,泪变为笑,温情因压抑而有了力度,美好而朴素的愿望开始露出狰狞严酷的面庞。

郭沫若和闻一多成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第一个十年的代表人物。正如“闻一多与郭沫若一样,有着无羁的自由精神与想象力(这里同时有西方浪漫主义与庄骚传统的影响),他们共同使新诗真正冲出早期白话诗平实、冲淡的狭窄境界,飞腾起的想象的翅膀,获得浓烈、繁富的诗的形象;而闻一多又以更大的艺术力量将解放了的新诗神收回到诗的规范之中”。而他们对于时代的切入、对于新诗的变革、对封建意识的反叛以及对人的肯定、对生活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歌颂、对爱情的向往等等,构成了这个时期中国新诗的完整风貌。但由于审美风格,划出了新诗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往往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李白与杜甫。如果说,郭沫若如同李白“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闻一多则好像杜甫“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的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借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闻一多是在中国新诗踏入“迷途”,诗坛最为混乱的关键时刻,站出来给予有力的澄清与求证,引导新诗入正当轨道的杰作诗人。虽然二人诗歌创作方法不同,而爱国是他们表现的基本主题和情感归宿,他们在诗歌史上都具有至高的历史地位。

闻一多的诗歌 篇4

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表现兼多种诗风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从闻一多个人方面上来说,他本身一方面承接着“五四”时期诗歌的探索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力求寻找丰富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时期诗歌脱离传统文化、盲目西化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创作能源,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接触过多种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非常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因为意象艺术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还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与表达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这对于诗歌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闻一多不仅在诗歌理念上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更具有鲜明的意象艺术体现。例如,在闻一多的《雨夜》一诗中则具有很好的说明。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的基本态度。在诗歌的创作上,作者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如诗中的“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作者将狂风、树枝进行意象艺术的创作,从自然景物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借助自然风霜表达现实人生的感怀,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闻一多通过诗歌创作在自然形象中寻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从而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寓意。再比如,闻一多的另一首较为早期的诗歌作品《孤雁》,诗歌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孤雁”意象,将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人生境遇,诗歌的总体表现都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艺术的象征性和含蓄性,与中国古代艺术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联系。

二、后期意象艺术表现

“五四运动”后期,闻一多的诗歌表现效果在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引进,闻一多希望在保持本地诗歌色彩的前提下,尽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具意象艺术的诗歌。在此期间,闻一多又批评一些盲目仿照西方文化的诗歌创作,他偏重于人们应对西方文化采取“取之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理念。同时,在学习新知识时,诗歌创作者应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重新审视传统的理性意识。在后期的诗歌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上,闻一多的理论思考不仅是其自身的诗歌创作观点的表现,也是诗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闻一多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店、两个本体进行展开的,他企图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来表现诗歌整体的美感。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道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出发,并且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艺术创作道路的过程。从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特征是从意象传统出发,再逐步突破意象传统的创作理念,用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手法加强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效果,最终构建意象艺术的诗歌体系。闻一多的《死水》中的诗篇正好反映了作者创作思维、理念的变化,可以从该诗篇中明显地看出诗歌意象艺术以及色彩的变化,此外作者将诗集命名为《死水》也正是用这部诗集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资料上可以看出,闻一多是1925年7月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而收集在《死水》中的诗篇除了几首诗歌以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回国后创作的作品。留学回国后,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与认识,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作者在异国他乡也时常会受到他人的压迫与歧视,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加强了作者的民族屈辱感,从而使作者对于西方文化有了双重的矛盾态度,这种复杂的心理造成作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受,从而孕育出不同的创作灵感,而《死水》正是作者在回国后的现实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对意象的表现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联系,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是作者创作诗歌理念的一大转变。

三、对近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闻一多意象艺术特征的转变,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与意义。首先,闻一多在很早的时期就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引进我国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中,扩大了我国诗歌的创作领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初期阶段,诗歌创作主要以写实为主,呈现出了一种直白、浅显的诗歌效果,使诗歌失去了足够的诗寓,抑制了我国诗歌的发展,而那时期的闻一多则凭借自己的诗歌艺术直觉较早地将意象艺术引进诗歌创作领域,突破了初期诗歌写实的困惑,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品位。

其次,闻一多在诗歌的创作历程中,汲取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理念,并且借鉴优秀的文化思想,融合西方文化艺术,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例如,闻一多摒弃西方诗歌文化的感伤、颓废的艺术内涵,而从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对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契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诗歌道路。

此外,充分认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也有利于现代诗歌创作者突破传统的闻一多诗歌创作理念。通过对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评价,人们可以发现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地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加深对艺术诗歌的认识与理解。

四、结束语

闻一多革命的故事 篇5

闻一多,汉族,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我国着名的诗人、学者、斗士。早年以《红烛》、《死水》两部诗集着名于世;中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成绩卓着,享誉海内外;后期对反动派的专制独裁和腐败强烈不满,拍案而起,成为闻名遐迩的民主斗士。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他家学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岁时即进入私塾学习,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

1912年,闻一多十三岁时,便以鄂籍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就是美丽的,但恰恰就是令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庚子赔款办的。民族的遭遇和命运,似乎已注定了他要承受这种煎熬。

在这样的煎熬里,闻一多将自己沉浸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在那里找到了心灵的呼应和慰藉。他在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时种下了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种子;他在品味屈原的冤郁绝望中,感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责任和豪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远离城中心的清华园还处于平静之中。但就是这个平静第二天就被打破了。5月5日清晨,悬挂在食堂门口墙上的一幅手书的岳飞的《满江红》,吸引了清华师生的眼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手抄这首诗激励清华师生的正就是闻一多。

数日后,他与其他同学一起,从清华园徒步入城,发表街头演说,宣传反帝爱国思想。那年5月17日,他在家书中写道:“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这时的闻一多年仅21岁,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个人的一切相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身处异乡却心系祖国

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的行囊里装的还就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诗集。美国的发达他看在眼里,中国的贫穷和战乱他刻在心里。在家书中,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在美国,有的中国同学去理发,却因为就是有色人种,门都没进去,告到法院虽然胜诉,可就是店老板还就是要求中国学生只能偷偷地来理发。毕业典礼上,惯例就是男女生成对上前接受毕业文凭,但六个中国男生只能自己结成三对走向讲台,因为没有美国女生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每每耳闻目睹这些事,闻一多都会痛苦地折断手中的笔。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读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祖国的苦难,但他写下的诗句却就是“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有人说:“国家就是腐败的,到处丑恶,不值得爱。”闻一多痛心地反驳道:“不对,只要就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他常把自己的诗寄给国内的朋友们,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误会我想的就是狭义的家,我所想的就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失望之余 潜心象牙塔

国土一再被践踏,自己的人民一再遭杀戮,远在美国的闻一多待不住了。他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1925年,他提前结束了本该五年的留学生涯,急切地踏上回家的路。然而,“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等相继发生,无情地破坏了闻一多救国救民的愿景,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信念支柱倾折了。失望之余,他撂下了写诗的笔,搁置起那些热血的文字,寄身于象牙塔,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甚至希望这古书中有济世救国的良方。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就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重的城市,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局。当时的政府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谄笑,一面打电话给校方指责放纵学生。闻一多闻而大怒,一面找校长评理,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亡国了吗?”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学校乌烟瘴气,闻一多遭受了不少攻击与,被迫辞职。

在青岛大学受到的伤害和刺激,一时难以抹平。闻一多再次回到了清华园,一方书桌,三尺讲台,小楼庭院,妻儿围绕。可就是安逸的生活并没有使闻一多忘记对中国时局的关注,并没有磨灭他爱国的心。

最后一次的讲演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帷幕。一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闻一多,其人生历程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中后期,统治的大后方笼罩在一片“可怕的冷静”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担负抗战时期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通道的昆明,因这个特殊位置,却处于思想活跃和新意时出的氛围中。在号称“民主堡垒”的西南联合大学内,闻一多的声望和影响日益增长,成为民主教授群体中的代表。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施放枪炮,威胁群众,激起广大师生的无比愤慨。次日,中央通讯社竟然编造假新闻,诬指这次集会就是土匪骚乱。这激起了学生们的愤怒,昆明市3万学生当天举行总,抗议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12月1日,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至极,他严正指出:“‘一二·一’暴行就是太凶残丑恶,卑鄙无耻了!比之于当年的‘三·一八’惨案,凶残的程度更进了一步,这就是白色恐怖吗?这就是黑色恐怖!”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当时的中共南方局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当日,3万人参加游行队伍,游行队伍所经之处,万人空巷,路祭不断。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他在安葬仪式上悲愤地指出:“我们今后的方向就是民主。我们要惩凶,凶手们跑到天涯,我们追到天涯;这一代追不了,下一代继续追。血的债就是要用血来偿的。”

1946年6月,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与此同时,当时的政府加强了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血腥镇压爱国民主运动。昆明这座光荣绚丽的城市,又陷入了血雨腥风的恐怖气氛之中。

1946年7月11日夜,李公朴被特务暗杀。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天快亮了吧!”闻一多不相信自己的战友会这样快地死去。他流着热泪,不停地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

这时的昆明气氛异常紧张,有消息说下一个暗杀对象就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避一避。但就是闻一多却大义凛然地说:“决不能向敌人示弱,如果说李先生一死,我们的工作就停顿了,将何以对死者,何以对人民!”

1946年7月15日上午,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出于安全考虑,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就在李公朴夫人泣不成声地报告先生被害经过时,混入会场的特务乘机捣乱。闻一多见状拍案而起,发表了气壮山河、永垂青史的《最后一次的讲演》。闻一多在讲演中强烈谴责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就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他说:“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就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他誓言:“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他向在场的人强调:“现在正就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那天下午五时许,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闻一多遭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

写闻一多先生的诗词 篇6

昨日底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啊!这样肥饱的鹑声,

稻林里撞挤出来——来到我心房酿蜜,

还同我的,万物底蜜心,

融合作一团快乐——生命底唯一真义。

此刻时间望我尽笑,

我便合掌向他祈祷:“赐我无尽期!”

可怕!那笑还是冷笑;

那里?他把眉尖锁起,居然生了气。

“地得!地得!”听那壁上的钟声,

果同快马狂蹄一般地奔腾。

那骑者还仿佛吼着:

“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

学生眼中的闻一多 篇7

一.浪漫与平易近人的一多先生

在近20年的教书生涯中, 闻一多讲授过“诗经、楚辞、乐府诗、唐诗、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周易、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等十多门课程, 期间, 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 也向学生传授一种富有情趣的人生。在讲英国六大浪漫主义作家之一柯尔律治的诗时, 他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如果我们大家坐在一片草地上谈诗, 吃着烟, 喝着茶, 也无妨同样吸一口鸦片……”[1]。在讲楚辞时, 他把课安排在惬意的黄昏, 上课前先点一支烟, 并极具绅士风度地向在座学生礼让, 然后吟诵着“痛饮酒, 熟读离骚, 方得为真名士”开讲。在他的课堂上, 学生们不必正襟危坐, 而是在轻松随意的气氛中获得文化知识和人生感悟。对这些学生, 闻一多先生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指导。相对于那些板起脸孔教训学生的教师来说, 闻一多先生的平易近人和诗人气质使他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 因此, 闻一多的课经常是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不但国文系的学生来听课, 一些理科的学生也经常来接受这一种美的教育并获得精神享受。以至于同为教授的朱自清也忍不住在日记中记载:“1942年11月6日, 晚间听一多演讲 (《伏羲的传说》) , 妙极。非常羡慕他, 听众冒雨而来, 挤满教室。”[2]

正是因为有着浓厚的诗人气质, 闻一多用朋友之间的情谊取代了师生之间的界限, 面对有所契合的学生, 他往往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和提携。在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教书时, 就是因为欣赏“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就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几句诗, 闻一多记住了诗的作者臧克家, 不仅帮他从英文系转到国文系, 而且一路相伴相知。有一次, 臧克家在《炭鬼》一诗中把挖炭夫的眼睛写作“像两个月亮在天空闪烁”, 闻一多非常赞赏, 说美国一位诗人把矿工额上的电灯比作太阳,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马上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来, 翻来翻去把那个句子找出来给臧克家看。多年以后, 闻一多还在给臧克家的信中说:“人生得一知己, 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1]这样的相处方式, 与其说是老师对学生的赏识, 还不如说是朋友之间的心有戚戚。

除了像臧克家这样出类拔萃的学生之外, 闻一多对其他学生也是一视同仁, 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而没有任何迂腐的师道忌讳。特别是当学生有事请假, 不能来上课时, 他总是很慷慨地把尚未出版的教案借给学生。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编后记中说:“别人总把自己的稿子当作宝贝, 轻易不肯给别人看, 更不用说借给人。闻先生却满不在乎。有一回, 西南联大他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借他的《诗经长编》手稿四大本。他并不知道这学生的姓名, 但借给了他。接着放了寒假, 稿子一直没有消息。后来开学了, 那学生才还给他, 说是带回外县去抄了。他没有一句话怪那学生。”[4]这种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无私行为, 一方面来自闻一多先生对自身学问的自信, 另一方面, 则更多地来自他对学生深沉的爱。

二.严谨与为人师表的一多先生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评价闻一多“是近代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 他首先以独具特色的诗人闻名于世。……闻一多先生由一位诗人转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并能取得超出前人和同辈人的成就”[5]。在青岛国立大学任教期间, 闻一多完成了从诗人到学者的转变。为了研究诗人杜甫, 他把306位与杜甫有交往的唐代诗人的小传或原始素材分门别类地撰写在四个大本子和五个小本子上, 撰写了《全唐诗人小传》。在西南联大的时候, 闻一多除了上课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做研究, 连楼梯都很少下, 被周围邻居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才使闻一多先生拥有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才使他的课讲得出神入化, 让学生们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郑临川在《永恒的记忆》中回忆说:“四一年快放寒假, 我毕业论文搜集的资料还很不足, 特向先生告急。先生说:‘寒假上我家里住一段时间, 怎样?’先生的家当时住在昆明郊区几十里外的龙头村, 我知道清华、北大的书库都在那里, 查资料当然方便, 同时还想到先生叫我上他家住, 定有鸿宝秘籍相授, 既可节省到处翻检之劳, 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论文质量, 因此欣然应命前往。来到乡下以后, 才知道先生的家原来就是书库兼研究所楼房中的一部分, 先生的床和书桌, 全安放在二楼的书库中。我们几个外来写论文的同学, 就在楼下饭厅靠右边的屋角头搭上临时铺位住定。白天, 大家都在书库看书, 翻检或抄写资料, 有时困倦就下楼去外面四周田坝散散步, 等精神复原了再干。可是先生却在他的书桌端坐, 很难见他上下走动。每天夜晚, 我们几个把楼下白天的饭桌当成书桌, 在暗淡的油灯下抄抄写写。深夜我们已灭灯就寝, 只见先生的窗户还亮着灯光, 大清早我们还未起身, 先生窗里的灯光早已亮了。这样, 先生晚睡早起的勤奋用功生活, 又纠正了我们平时对他的误解, 以为先生讲课精彩动人, 只是由于头脑特别聪明, 现在才知道他在教学和学术上的成功, 完全是从踏实用功、孜孜不倦得来的。”[6]

在一般人看来, 诗人往往是粗狂随意的, 而这恰恰是做学问最忌讳的一种习性。但闻一多却把诗人的浪漫和学者的严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诗的灵动不仅让他对研究对象保持着不灭的热情, 更让他走出了读死书、死读书的迂腐之路。闻一多自称, 他钻研古典不是为了当一个蠹鱼, 而是一个杀蠹鱼的芸香。这一点, 闻一多的学生们特别有体会。在讲授《诗经》时, 闻一多特别谈到诗歌和民间歌谣的关系, 告诉学生“有价值的诗歌, 不一定在书本上, 好多是在人民的口里, 希望大家到民间去找”[7]。而郑临川则回忆说:“我在大学三年级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中, 选修了先生讲授的专书选读———《楚辞》。按照当时系里的规定, 专业课的第一学期要作五千到一万字的读书报告, 作为学期的考查成绩。事前听老同学们说, 闻先生的成绩考核, 爱的是奇谈怪论, 你要是堆砌书本材料, 保险拿不到高分。”[8]这里所说的“奇谈怪论”, 是指闻一多对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看重。他曾经说过, “我一直鼓励同学要独立思考, 敢发异论, 要经得住不怕荒谬绝论的考验, 去争取妙绝千古的成就”[8]。这种从生活出发, 注重个人独创性的治学观念, 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 促发了一大批有主见、有创新的学者的产生。

三.激情与英勇无畏的一多先生

1946年7月15日, 闻一多在李公朴遇难经过报告会上拍案而起, 做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 演绎了他斗士生涯的最后绝唱。当天下午, 在离住处20几米远的地方, 先生遇害。相比较诗人和学者的身份来说, 作为斗士的闻一多, 留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更丰富。

据李曦沐回忆, 闻一多在1944年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和民主人士举办的“西南文化研究会”, 参加了民主同盟, 担任了多个学生团体的导师, 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学生一起并肩战斗。在1945年有几千学生参与的“五四”大游行中, 当有的学生因为避雨而走开时, 闻先生走上讲台, 大声讲到:“武王伐纣誓师时也下了大雨, 武王说这是“天洗兵”, 是上天给洗兵器。今天, 我们也是天洗兵。……有‘五四’传统的青年, 回来!有‘五四’血种的青年, 回来!”[10]在闻一多的激情感召下, 学生们纷纷回来, 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在“一二·一”运动期间, 闻一多旗帜鲜明地站在学生这一边, 联络教授会发表声明支持学生, 控诉当局的反动行径, 还要求云南省政府代主席李宗黄辞职, 否则教授就集体辞职。这些言行, 给了学生有力的支持。

从诗人、学者转向斗士, 闻一多的这次转化主要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他在给臧克家的信中写到:“近年来, 我在‘联大’圈子里声音喊得很大, 慢慢我向圈子外喊去。”[1]在昆明, 他就像一面正义的旗帜, 团结着无数的青年来进行文化运动和民主战斗。而这一切, 都根源于他对学生的爱、对生命的爱和对祖国的爱。他在和西南联大新诗社的同学们谈话时说, 每当看到那些在路边饿死的“壮丁”, 都跟自己“受刑”一样, 为了不让诗一样的生命受到社会战局的摧残, 为了不让学者的安宁被社会战局搅乱, 他终于走出书斋, 走向了广阔的战斗世界。这一迈步, 闻一多比任何人都走的坚决。李公朴被害报告大会前夕, 他的学生伍大希已经预感到敌人也会来会场捣乱, 便竭力阻止闻一多先生去参加大会, 闻一多却说:“我的战友已献出了生命, 他的会我不参加, 怎么对得起死者?……你们让我去吧, 我保证不讲话好不好?”可是到了会场以后, 虽然有四个保护者“监视”着不让他上台, 闻一多还是忍不住愤懑, 抽空冲上台去, 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信仰。

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斗士, 闻一多之所以能在变与不变之间行走自如, 主要根源于他精神世界中的“大爱”。正如闻一多自己所言,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这种爱, 让他用最质朴的心去爱护学生;这种爱, 让他用最真诚的情去教导学生;这种爱, 让他用最热烈的血去感染学生。世人都称赞闻一多是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三种身份于一身的智者, 他的学生却认为, “他还有一项最伟大、时间也最长的贡献, 即教书育人。他堪称为人师表的典范、模范教授之最。因之, 应当说‘闻一多集爱国诗人、学者、革命斗士和模范教授这四种人格于一身’。”[12]在他的学生眼中, 闻一多首先是、主要是、也永远是他们最敬爱的先生!

参考文献

[1][3][11]臧克家.我的先生闻一多.湖北文史资料.1999年第4期。

[2]尚金林.朱自清日记中的闻一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年第2期。

[4]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全集第四册) .三联书店, 1982, 第5页。

[5]邓乔彬等.学者闻一多[M].学林出版社, 2001, 第430-431页。

[6]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出版社, 1984, 代序。

[7]刘兆吉.恩师辛劳永放光辉.刘兆吉诗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180页。

[8][9]郑临川.永恒的怀念.刘恒选编.闻一多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第252页、253页。

[10]李曦沐.我的老师闻一多.炎黄春秋.1996年第10期。

闻一多的“教授胸襟” 篇8

随后,他把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国画展开,让同学们传阅欣赏。只见画面上特别清晰地画了两匹奔马,在两匹马后面又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地画了五匹奔马,之后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

同学们看过后,闻一多把画取回挂在黑板上,用教鞭指着画,颇有深意地说:“从整个画面的画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确有万马驰骋之势,这难道不是2+ 5=10000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原来老师想借此画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来计算的,它贵在含蓄,要给人有广阔想象空间之余地。坐在后面的一位旁听学生举起了手。闻一多见状,问:“你有意见吗?”

学生站起答道说:“老师,我有不同见解,允许我在此谈谈吗?”闻一多朗声说:“当然可以,请到讲台上说。”随即他让出讲坛的位置,站在一旁。学生淡定地站到闻先生让出的位置,说了如下一番话:老师常说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含蓄,要给人有广阔想象空间之余地”是对的;但这次所列的算术题对国画的说明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先看国画画面,清楚见到的是两匹大奔马和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五匹奔马,后面的无数大小黑点也象征是马,这大家都清楚。其画题《万马驰骋》的“万”只是约数,并非实数。

再来看算术题,2+5=7是绝对正确的;但2+5=10000则绝对无可能。要这数学题的和等于10000,其算式应为2 + 5 + n= 10000,算式中的n则相当于国画里面的无数黑点,这样才有说服力呀!同样道理,如果国画只清楚地画两匹大奔马和错落有致地画五匹大小不一的奔马,不画无数大小黑点,画题只能是“七马图”或“七骏图”之类;若题做“万马驰骋”,则必成笑话无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学算式里的“n”必须是9993;而国画里的大小黑点,则无须这个精确数,整幅画只须布局恰到好处,看起来顺眼、有艺术感染力就可以了,这才是留给人们的广阔想象余地。

闻一多听完学生的陈述,即时称赞这位来自物理系的旁听生“思维敏捷、不盲从、有创见、有胆识,不唯老师的话是听,善于独立思考”,并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

(据《羊城晚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新字词,正确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含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文中语言的诗意及作者所饱含的激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敬业和爱国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教学课时] 2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词语:

1、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2、迭起高标:迭,屡次。超群,出众。

3、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4、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沥尽心血:滴尽心血,形容辛辛苦苦地劳碌工作。沥,滴。

6、潜心贯注:(精神、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7、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8、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前的情况。

9、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10、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1、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字友三,号友山,原名闻家骅,笔名闻亦多,湖北浠水人。出身世家望族,书香门第,自幼喜读古典诗词,爱好美术。诗作充满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五四反帝的时代精神。“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入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同志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别了,司徒雷登》

2、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五、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多媒体显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2、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多媒体显示)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二、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略)

三、探究学习:(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四、拓展延伸:(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五、布置作业:(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上一篇:java基础教学大纲下一篇:网站制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