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对外传播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闽南文化对外传播(精选8篇)

闽南文化对外传播 篇1

11旅游管理 符汉超 1112000641

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闽南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闽南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语言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到新的居住地。闽南方言(闽南话)作为闽南人文化的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在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台湾式的闽南话,也就是近年来在台湾大众传媒中使用的所谓“台湾话”。换句话说,台湾同胞所讲的所谓的“台湾话”,就是闽南地区闽南人所讲的闽南话。尽管由于地域关系等原因,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相比,除了在特殊词汇上有一些细小的差异和语调上不象厦漳泉闽南话那么纯正外,其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是一脉相承的。⑦这就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

(二)闽南民间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这种需求更为迫切。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也最为虔诚。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因为台湾是个海岛,妈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难的“女神”,所以妈祖信仰遍及台湾各地。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到处都建有妈祖庙。据说,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因此,数百年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信仰,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原动力。

(三)闽南民俗习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传统民俗习惯很多,如有春节拜年、元宵迎灯、清明扫墓、端午竞舟、中秋搏饼、重阳登高、冬至搓圆等民俗风情。其中,最主要的是,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因此,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衹。特别是早期闽南人移居台湾,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袭扰等困难,他们在不可预卜的未来环境中,为谋以生存并求得发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灵作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未来一切平安顺利。在聚居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宗族组织,随后,就要从事置族产、建祠堂、修祖墓、编族谱等宗族活动。而祠堂往往是宗族、家族组织活动的中心,它不仅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议事、执行族规、族人宴饮活动的地点。台湾各地种种宗族活动基本上与闽南相同。迄今,这些场所在台湾的乡村仍然可以见到历史的痕迹。对于家族来说,几乎在近亲居住的祖厝内都设有公厅,作为祭祀祖宗的场所,他们逢年过节都将家族的现状及新鲜事,如男婚女嫁、添丁发财或金榜题名等大小喜事报告祖先,同时,也将天灾人祸、遭遇困难等报请祖先,以求庇佑,指点迷津,避难免灾。这种传统民俗一直影响到现代。这些民俗习惯的传承,都反映了移居台湾闽南人思乡恋祖的情怀。

(四)闽南宗教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宗教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的足迹,闽南宗教信仰也在台湾广为传播。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大类型。其中,闽南佛教信仰对台湾的影响最大。我国现代著名高僧广钦和尚(1892-1986年)被台湾佛教界誉为“圣僧”、“一代高僧”。他少年出家,1947年以前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扬佛法,专修念佛禅定法门,曾达到进入四个月不食不动的境界。1947年6月,他赴台湾。在台湾的40年间,为了弘扬佛法,他致力于三件大事:一是建寺安僧,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花莲等市县创建了广明寺、广照寺、日月洞寺、承天寺、广龙寺、广承岩寺、妙通寺等一系列庙宇,以安顿僧人。二是讲授开示,以动人的辞藻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弟子。三是传授三坛大戒,延续佛教文化命脉。广钦和尚为闽南佛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达到了“法雨普施台湾,甘露滋润大陆”的效果。这一善举为台湾佛教界认同大陆佛教文化,形成共识奠定了基础。

(五)闽南民间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艺术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戏剧(梨园戏、歌仔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音乐(南音等)两大类。闽南艺术对台湾的影响很深远,闽台两地都有爱看戏、爱听曲的民风,几乎所有闽南的戏剧、音乐都传播到台湾。梨园戏是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传播到台湾,梨园戏传入台湾之后,成为台湾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歌仔戏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到台湾,发展为台湾的歌仔戏。后来,歌仔戏又传回漳州,成为至今十分流行的芗剧。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它的表现形式是前台演员演唱,后台多人伴奏。南音的历史有一千多年,是中国现存四大古乐中历史最悠久的曲种,集华夏古乐之精华,含唐宋曲韵之神妙,故有“华夏瑰宝”、“音乐活化石”之美称。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南音就已从泉州传到台湾,得到传承与发展。近代台湾的南管乐团在台南以“振声社”最著名,台北以“闽南乐府”规模最大。全省有50多个团体,会员达三四百人。近年来,在泉州举办的南音节活动,来自台湾的班子不仅数量多,而且保留下来传统的东西也多。这与几百年来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的交流频繁直接关系。

(六)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文化对外传播 篇2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是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同时也是第一个全时段、全方位传播闽南文化的广播频道。频道自创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挥闽南文化在增强民族认同、促进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一、有的放矢精准改版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在对台广播事业上已经耕耘了十二年之久,历经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改版。经过最近一次改版之后,频道增设了以传承闽南文化为鲜明诉求的栏目,目前包括三个自制和一个引进节目,分别是《闽南语林趣话》、《闽南讲古》、《海峡文化讲堂》和《有缘来斗阵》;另外,《戏曲天地》、《闽南话原创歌曲推介》和《寻根》栏目也因涵盖闽南曲艺、闽南宗教信仰、闽南民俗等方面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传承闽南文化的功能。除了上述专题性栏目,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还在两档日播资讯栏目———《古厝新风》和《世间代志》中适当增加了闽南文化的内容。

“用咱家的话,讲咱厝的代志(事情),用咱熟悉的乡音,讲咱的情义”,这一批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节目,现在在闽南三地和台湾中南部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众多台湾听众的赞许,使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闽南乡亲自己的电台。

二、把脉现状分析不足

传播讲究“寓教于乐”,尤其是文化节目,强调认识和教育作用或是在给人以乐趣的过程中实现,或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即美的形象来达到。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1]

鉴于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的电波覆盖区是台湾中南部,其中多数听友是中老年农民朋友,那么就必须“向南沉、向下移”,对闽南文化的传播要更重视可听性与伴随性。综观频道节目现状,存在着“寓教”有余、“于乐”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主持群体缺乏“草根”气质,不够风趣幽默,方言地道程度也欠火候,导致节目不够流畅、不够活泼

综观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一线人员年龄层次过于年轻、闽南文化底蕴不深、方言造诣不高。此外,因为频道设在福州,远离闽南方言地区,平时缺乏方言氛围的浸润,闽南话生活体验不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日常节目中使用特别草根、乡土、地道的字词、俗话来主持节目或“翻译”稿件,方言语流语感不够自如,难以获得大量中老年听众的认可。这是目前确实存在的因人员构成所导致的“硬伤”。

(二)节目制作不够精良,部分文化节目偏向于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宣讲,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除此以外,频道还存在着入岛次数少,因此实地调研与品牌营销不足,进而导致反馈不够及时准确、听友互动圈较小的问题。

三、提出措施务求改进

(一)加强采编播力量,培养对闽南文化有相当认知程度的人才,吸纳闽南文化涵养深厚的专家到主播队伍中来

现职一线人员应该积极的走出去,下闽南、走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宗祠庙宇、街头巷尾去和老人家聊天开讲,多讲多学,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地道更流畅。另外,实地去考察和体验,才能发现闽南文化之美。建议在厦、漳、泉设置较固定的节目与人员,补充频道“祖地”资源的不足。还应该放眼闽南全社会“招兵买马”,而不只在大专院校寻找好苗子。民间也有高手,尤其是我们这种对知识结构、文化底蕴要求较高的频道,更是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走出直播间,积极参与两岸大型文娱、采风活动的报道,同时,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组织开展一批高水准的文娱活动,带动节目在岛内的影响力,以创意活化频道

从“传播闽南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策划实施的活动包括:闽南文化节、闽南话广播主持人擂台赛、闽南话讲古大赛、闽南语歌手大奖赛、闽南戏曲联合演出、博饼过中秋等。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闽南话节目贴近闽台百姓的特质与效果,并通过“高曝光率”保持在听众中的关注度和新鲜感,形成一波波收听热潮,逐步扩大铁杆收听人群。

(三)精做节目,活化语态。要把文化节目做到大家都喜欢听,需要思维的突破,也需要技巧的精进,把它做得活泼一点、精彩一点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因此最基本的,就是巧用音响、音乐,与语言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广播的声音美。文化节目也应该像典型宣传那样,注入“故事化、人物化、情节化”的理念,把多样的东西作结合,尝试用各种方式来制作节目,让听众觉得收听过程充满趣味,充满想象。[2]甚至,还应该挖掘文化节目的“服务”功能。比如频道的《寻根》栏目就可以在阐释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同时,帮助台湾民众找寻大陆亲人、寻根问祖,起重要的“传帮”作用。文化节目必须突破刻板的文化概念,提升民众的共同生活经验,通过创意让听众有机会怀旧,回想过去,但是又可以和现代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坚持好的节目创意和品质的电台,才比较留得住听众。

(四)加强与岛内相关电台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合作实现节目直接到达听众

与岛内相关电台合作的好处有:一是可直接到达受众,台湾媒体虽无法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二是以合同的方式,保证入岛渠道的稳定及长久。近些年以来,两岸广播电台的交流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主持人连线共同主持、联合完成重大采访、给彼此提供特别节目等,但这些合作却呈现出临时性的不足。只有在明确彼此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摸清彼此的需求,找到共赢的利基,与对方开展长期合作,才能确保持久并高效地入岛。

除此之外,加强对台湾广播媒体的研究学习,扩大与岛内电台的合作内容,还有助于我们培植文创产业理念,进行对广播节目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并通过营销推广收获高附加值。比如,可以把每年精雕细琢的高水平节目集结成书或刻录成音像制品出版,以销售或赠送的方式进入台湾普通民众家里,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五)重视台湾民众对节目的评价和需求

闽南文化对外传播 篇3

关键词:德语对外文化政策;对外传播;德语对外文化政策

通过观察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推行,不难发现,历届的联邦政府都非常重视德语的对外传播,联邦德国始终将德语的对外传播看作是德国文化政策的首要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是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国家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随着德国外交政策领域的不断对外发展,德语的对外文化政策地位在德国总体的对外政策中不断上升。在联邦德国建立初期,歌德学院的建立,开启机构化德语传播的新历史。伴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德语的对外传播成为了德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发展期间,联邦德国政府建立了完整的对外文化传播政策,形成了由联邦政府、文化中介机构和个人企业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德语对外推广传播的共同推进机制。

基于德语的对外传播和德国文化对外传播两者之的关系,本文将德语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以德国的对外文化为基础,对德语的对外传播和德国对外文化政策进行描述,总结出德语对外传播所具有的特点。

一、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

通过观察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德国十分重视德国文化有序、规范的对外传播。德国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三个文化对外传播的文件,这保障了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有序、规范的进行。1994年推出的对外文化政策年度机制报告,使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透明、规范,使其向着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公共与私有”的参与,是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重要机制。

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产生和实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政策作为支撑。1970年德国提出《对外文化政策主导原则》,之后又出台了三份规范对外文化政策的文件:《联邦议院对外文化政策调查委员会德国对外文化政策报告》、《对外文化政策——2000方案》和《全球时代的对外文化教育方案——赢得伙伴、传播价值、代表利益》。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与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德国对外文化虽然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但是这些改变,依然是延续了之前的政策,在之前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

(一)第一份文件:《联邦议院对外文化政策调查委员会德国对外文化政策报告——2000方案》

1969年勃兰特政府执政后,德国政府对对外文化政策做出了调整,“新政府实施对外政策来缓解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不再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而是国家间和社会间的文化交流处于对外文化政策的核心。”“在对外政策方面,人们要求再融入一种新的能够促进国际和平、国际缓和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在勃兰特“通过接触求变化”的新东方政策下,德国积极与东方国家建立联系,通过政治建交的方式和先进的文化策略,加强改进与东方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改善与东方国家的关系。德国对外的政策领域也由之前的政治、经济转变为文化方面。政治、经济和文化成为了联邦德国实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德国政府在发展政治、经济的时候,文化成为了主要的桥梁。

(二)第二份政策文件:《对外文化政策——2000方案》

在20世纪80年代黑黄联合政府执政期间,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发生了新的改变 ,不同于勃兰特政府的“新东方政策”,科尔政府的对外文化政策主要专向与本土,主要是强化德意志民族意识不可分割、促进在海外传播德语。在海外推进‘塑造形象’战略,展现德国的积极一面。另一方面,德国实行的对外文化政策要适应德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保证德国的区位优势,并在前华约国家传播自由和民主价值。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结束了分裂,铁幕消失,和其他政治领域一样,谁都没有任何准备。很短时间内德国的形象在世界上发生了改变,使对外文化政策也发生了相对应变化。在新的形势之下,统一之后的德国不仅仅是要向世界展现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而是更多的国家想了解到,一个统一、强大之后的国家如何去构建一个更好的未来。

伴随着欧洲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外文化政策变得尤为重要,他应该比之前更关注国际文化地发展进程。德国对外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领域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颁布了《对外文化政策——2000方案》,对外文化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对外文化政策重点转向中东欧、独联体国家以及新兴崛起的亚州国家。再重申对外文化政策四项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此文件要求在对外文化政策下以国家的对外目标和利益为出发点:“保障和平,预防冲突,实现人权和伙伴关系式的合作”,在对外的文化工作中,德国“不应持中立态度,而是应该面向价值,在促进民主、实现人权、发展可持续性、参与科学技术进步、制止贫困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保持其特有的立场。”

(三)第三份政策文件《全球时代的对外文化教育方案——赢得伙伴、传播价值、代表利益》

面对国际新形势的变化,联邦外交部文化教育司在2011年出台了第三份政策文件《全球时代的对外文化教育方案——赢得伙伴、传播价值、代表利益》,此文件主要强化了伙伴、价值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在应对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制定与时俱进的对外文化政策,保障德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促进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德国而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自己在世界中的影响力,促进全球化是德国的责任。作为文化外交政策,对外的文化教育政策可以比之前实行的更多。通过教育、交流和沟通的形式,基于互相尊重文化的合作原则,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人民,使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更好的接受德国文化,认同德国的价值和理念。通过人与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其他国家可以更好的接受德国的文化,加强德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科学、政治、经济之间的交流,使合作关系更牢固。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精英人才交流,使之更加的了解德国文化,通过不同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德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德语对外传播及推行方式

(一)举行德国对外文化和语言传播国家活动

德国将德语的推广作为德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德语对外传播也成为国家举行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向其他国家展示国家积极、美好的一面,通过更近的距离使其他国家更好的欣赏德国文化。举办这些活动过程中,德语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歌德学院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中介结构,全程参与“德中同行”文化活动中,通过“德语奥林匹克”、“作家交流”、“德国文学阅读周的博客和网站”以及“‘初识德国’展览”等方式,宣传德语,扩大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德语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使海外的人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德国的文化,从而促进了德语的传播。

(二)加强在海外高校的德语对外传播

德国重视德语在海外高校的传播和推行,通过海外多层次的德语传播,为培养海外高校人才的德语提供了保障。长时间以来,在海外高校传播德语使学术中心的首要任务,主要形式有:第一,向海外高校学习德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进修德过高校的奖学金;第二,资助海外学生到德国学习;第三,向海外的高校提供的过的老师,促进海外高校对德语的学习。除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以外,歌德学院也提供对德语教师培训的业务,在高校建立语言中心,与海外的高校合作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德语课程。

(三)实施海外中学德语推广项目

德国除了重视对海外高校传播德语之外,还对海外的中学生传播德语。所以,联邦德国外交部在2008年启动了:“学校,未来合作项目”。在联邦德国外交部的执行下,歌德学院、德国海外学术中心、德国学术中心和教育交流中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海外中学生建立合作关系,为其他国家提供德语咨询,通过对德语的研究,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德语,激发对德国的兴趣,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重视德语在欧盟机构的使用

德国重视德语在欧盟中的地位。在欧盟,德语是最大的语言群体,将近亿人。在欧洲,德语是仅次与英语的第二语言,主要在中东欧国家。虽然德语使用广泛,但是在欧盟,主要语言仍是英语和法语。为了加强德语在欧盟中的地位,联邦德国外交部拟定了“欧洲德语联盟”。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德语向外传播的资助力度加大,歌德学院在许多欧盟成员国开设德语课程,这使得欧盟成员可以更方便的学习德语。随着这一项目的启动,加强了德语在欧盟中的使用,稳固了德语在欧盟中的语言地位。

(五)保护德裔少数民族语言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使得许多德裔少数民族分布在中欧、东欧和中亚等地区。为了保护其他地区德裔少数民族的身份认证,加强与所在国家的关系,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德国政府对歌德学院等文化机构推出了德语传播的措施,例如:德国文化、国情与德语学习的推广,向德裔少数民族传播德国文化与国情,展示最新的德国形象。

通过文章的分析叙述,根据德国对外的文化战略角度来说,德语的传播既是德国文化战略对外实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语对外传播,通过多层面、宽领域和多机构的合作方式,不仅实现了德语的对外传播,也牢固了德国的文化软实力。从政治层面来看,德语的对外传播,可以减少联邦德国在历史上所留下的负面影响,提高国家的形象,促使德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从经济层面上来看,促进德语的对外传播是加强自身经济的对外发展的需要。对德国来讲,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展下,为了保持加强其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劳动力,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精英到本土来,所以,德国应加强德语的对外传播。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加强德语在海外的传播才能够更好的保持其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从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层面来看,德语的传播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大学生到德国来学习,为德国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生源。在欧洲层面,德语的对外传播不仅强化了德语在欧洲的地位,也为德语带来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改善了与欧洲国家合作伙伴的关系。因为德语的对外传播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提高与发展,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政府重视德语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蒋鑫鑫.中德语言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叶隽.教育全球化视野里的利益国家化——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第三部门功能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8).

闽南文化的传承及闽南产业的发展 篇4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第 1 页 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开始不说闽南话了,他们的交谈完全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闽南人应该学会说闽南话。要挽救闽南语这个“活化石”,可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可以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不管是本土的还是非本土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一方面,教会学生说闽南话;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二)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悠远的历史,有多彩的民俗,它的宗教、饮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旅游等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可是,即使是本土人士,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接受全面的泉州文化教育。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激发大众对泉州文化的追溯,在探索中传承和推广。

(三)开设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成为当地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中国的地方戏曲遍及有300多种,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评剧、粤剧、淮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泉州的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南音、拍胸舞等地方文艺表演,在多种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享有美誉并多次获奖。它们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有的表演艺术技术含量也相当高超,可是在泉州本地的影响力都相当有限更不用说在全国。开办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拓宽传播渠道,增强其地方影响力,将其表演艺术普及化。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泉州地方戏曲,也有助于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三、对于泉州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博物馆资源,建设文化历史推介平台

泉州目前有十几个博物馆,但是小而散、乱而杂。可以将博物馆产业化运作,全部展品统一管理,重新梳理。分设不同的展馆,如“泉州城市发展馆”、“泉州

第 2 页 民俗馆”、“泉州工艺馆”等等,配备专职的讲解人员,展现泉州各个层面不同元素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整合地方戏曲资源,建设艺术推广平台

建设一个高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将泉州当地戏曲表演纳入其中,定期演出,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表演团体进行艺术交流。一方面丰富本地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项新的旅游资源。

(三)整合民间资源,建设视听传播平台

泉州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许多富有哲理古语、歇后语,还有许多简单有趣的童谣。将这些民间素材收集整理,制作为书籍或是闽南语电影、电视剧、动漫等视听作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不但可以传播泉州的人文风貌、语言艺术,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推动现有平台的产业化发展

相比于省内大部分城市来说,泉州的服务业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少有人从更深更高的角度去发展这些平台。众所周知,泉州茶业很发达,茶馆也不少,但是真正懂茶、会品茶的人不多。茶馆是一个很好的茶文化推广平台,但是大部分茶馆只是为了卖茶。如果能在品茶这个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介绍,品茗知识的传播,泡茶艺术的演绎,树立茶文化的形象,这对茶业产业化发展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泉州不仅要传播已有的传统成就与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整合现有资源,推动泉州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教学、传播、管理、营运中,经过有体系与组织的计划将泉州的文化实力播扬出去,用一流文化建设一流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

闽南文化的作文 篇5

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形式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艺术中充满了民间的万种风情,而其中欢乐激昂的“拍胸舞”令我情有独钟。

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胸舞”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拍胸舞” 舞者赤足裸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别有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老的“拍胸舞”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的艺术。

关于闽南文化作文初一 篇6

在这短短四十多分钟的视频中,我读出了巧夺天工的技艺,听出了唱响千年的乐曲,感受了爱拼敢赢的气质,目睹了富丽堂皇的皇宫起……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中,我更深刻地感受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的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我爱泉州,爱她的“老”。提线木偶在泉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小时候的我曾无知的认为提线木偶也不过是几个手指掌控着一只小小的玩具,让它跳起来,走起来,仅此而已。欣赏了木偶表演《钟馗斩妖》后,我彻底改变了对表演提线木偶的看法,它不仅展现了用十只手指表演36条线的高难度动作,也向世人秀出了巧夺天工的技艺,唱出了泉州千年的历史。

我爱泉州,爱她的“言”。听了那翱翔太空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里传来的闽南方言,我不由自主地哼起,小时候妈妈教我唱的《爱拼才会赢》的这首歌。这首歌,让我领会了闽南人的那种爱拼敢赢的精神,学会了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气质。市委书记在观众面前引亢高歌这首闽南歌曲时,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要学会唱这首歌,唱出我们的精神,唱出我们的气质。

我爱泉州,爱她的“秀”。视频上的惠安女“头戴黄斗笠,披花头巾,身穿蓝上衣,系银腰带,穿宽长裤。”在海边,在田间,我们总能见到一群群犹如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婀娜多姿,优美动人,这就是泉州唯美的一道风景线。惠安女的服饰让人觉得美不胜收,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惠安女让我们觉得美的更是隐藏在华丽的服饰下的“惠女精神”。惠女水库就直接地体现了惠女精神,体现了那种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气质。正如方志远教授说:“惠安女的这种精神是当代女孩子所要学习的美好品质。”这就是泉州的美人,这就是泉州人的自豪。

我爱泉州,爱她的“俊”。在荧幕里,摄影师给了我们时空隧道,让我们目睹了一座座闽南古大厝,一排排“皇宫起”,让我们再次地感受到了泉州经济的辉煌、建筑的富丽堂皇。我们置身其间,无法用语言来修饰,用话语来表达,我们只能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一首首委婉动听的“御前清曲”,一座座造型特异的宗教寺庙,一个个生动离奇的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泉州历史的悠久与生机勃勃。观看《海纳百川闽南韵》,我们领略了“海滨邹鲁”的美景,欣赏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港商埠”,我们陶醉在刺桐花飘香,陶醉在泉州这个古老的摇篮。我们学会了闽南文化中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和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 篇7

1.1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系统

在中国,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象声词来描绘复杂和奇怪的声音, 各种客观世界有许多叠韵词在使用中, 传达出一定程度的放松, 友好, 愉快的感觉。国民性的声音使一些欧洲和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国家的艰苦, 枯燥数字, 但如果老师能将演讲知识, 放在所隐含文化背景下解释给学生, 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汉语的认识。

1.2 词汇是语言最为重要的基础

词汇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哲学思想和道德信念。汉语中的一些话同汉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反映了汉族文化的积累、渗透知识经验、情感色彩。例如, 在汉语的许多话中的含义是代表吉祥高贵。如“龙”、“凤凰”代表好运气, 独一无二的, 对词或短语的组成通常有这个意思。这与中华文化的“龙”、“凤凰”图腾有关。“牡丹”为代表的财富与贵族, 鸳鸯”表明一个美丽的爱情, 松树和柏树表明了不屈不挠。汉语词汇的许多引申是需要理解这些文化的寓意, 否则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字眼。另一方面, 汉语成语谚语具有高度的文化性。汉语中的成语有上千条, 使用的十分频繁。外国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 根本就不能掌握这些术语的正确使用。

2 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文化

2.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了解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他们学习中文, 有什么是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等, 出于学生正确理解的目的,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结合教科书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编写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初学汉语的留学生, 其中大多数对中华文化所知甚少。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问卷, 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具体情况, 看看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想法, 以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一般而言, 只要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表明他们首先在不同程度上对汉语言都有一定的兴趣,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较容易做好。不同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 许多学生喜欢中华文化, 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中华文化, 从而导致学习中文的兴趣。例如, 吃饭, 享受中餐, 观看中国电影。此外, 一些学生看到,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经济快速的发展。并考虑他们毕业后的诸如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他们已认识到学习汉语和掌握汉语对个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 指导他们学习中文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的学生谁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和共同利益, 可根据材料提供相应的材料。

2.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大相径庭的, 语言教学更加注重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教你学, 我讲你记, 我问你答”这种模式, 学生学习是在被动状态,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 充分引入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将枯燥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语音初学阶段应着重强调区别。在教学课程中提到的经典笑话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有助于理解和接受。

还有相近发音, 平卷舌的问题, 分配到小组进行培训。然后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实践效果, 您可以介绍一些绕口令, 并解释其含义, 在文化渗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涉猎中国相声, 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留学生的母语都是26个字母组成的, 而汉语是由汉字组成的,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时可以通过介绍书法知识来介绍不同字体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图片等, 以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我国的篆刻, 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 培养学生学写汉字, 甚至雕刻汉字, 让他们觉得, 不仅可以写汉字, 您还可以享受中华文化。在情景教学的操练中, 可以让学生学习说话, 走路和行动, 甚至方言也可以引进课堂, 寓教于乐, 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的歌曲, 与其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篇三百字的文章还不如学习唱一首歌曲, 毕竟少花了不少时间, 音乐无国界, 只要唱对了音律。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下来。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课堂气氛活跃。语言和文化为内容的手段, 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真正学习汉语是在巨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背景下进行的。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 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没有语言, 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因此, 当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语教学, 文化地位的更加深化也更为突出。为了使得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能够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 我们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 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50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C].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9.

闽南文化对外传播 篇8

2014年11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和光明日报国际部联合协办的“中国图书海外发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交流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经验,探讨进一步拓展海外发行的途径,展望未来海外发行的趋势”为主题。图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样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据资料显示,在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其余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整个20世纪中国翻译的西方书籍近10万册,而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书籍却不到500册。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多局限于器物范畴,中国的文史哲作品较少被译介出去,而后者恰恰才是应该对外传播的精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代文学自新时期以来仅有100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包括海外学者的译介)介绍到外国。由于缺乏文化软实力,中国在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未能在更深层面提高其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缺乏影响力导致我国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居于劣势,我们的声音往往被西方强大的话语所淹没,我们的主张得不到全面宣示,我们的利益缺少可靠的舆论保障。自2004年中国对外图书推广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图书出版业对外输出的观念已经逐渐改变,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越过国际文化间的障碍,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外交流成为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笔者立足对外传播视角,探讨图书出版如何破局“走出去”的途径。

转变中的“走出去”工作

我国文化“走出去”工作,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针对性、讲究策略;要研究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以其他国家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能够理解的语言开展文化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除了“走出去”的成绩喜人,我们在工作的方式上也逐渐注重内容建设,使“走出去”的文化有吸引力,有品牌度、有穿透力,能够引起国外民众的共鸣。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政府主导方向的转变。多年来,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一直是我国对外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对外文化演展、电视频道落地,还是电视节目、影视剧、图书报刊的出口,都是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通过加大对渠道拓展工程的扶持力度、扩大经典中国海外出版项目资助范围、实施版权输出全面资助政策、实施“丝路书香”工程以及扩大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范围等措施对图书对外发行工作给予支持。政府支持的形式也由资助翻译费增加到补贴翻译费和出版经费、补贴作家版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政府为出版“走出去”提供很多推广、营销的平台和机会,基本形成了“走出去”的立体格局。互办“国家年”“文化年”“汉语年”“旅游年”等,都有效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效果更显著。

第二,文化产品逆差势头的转变。从目前的文化贸易状况看,我国的文化产品在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贸易进口尤其是国外知名文化品牌引进后回报丰厚,而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利润极低;二是进出口数量悬殊,国内出口产品难以形成世界品牌。笔者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上看到:2013年,全国共引进版权18167种,输出版权10401种,其中引进图书版权16625种,输出图书版权7305种,图书版权贸易引进和输出比例为2.3∶1,较2012年的2.1∶1有所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2012年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一直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然而到了2013年,版权贸易逆差却有加大迹象。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还是因为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减缓了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的速度呢?我们只能继续观察。

第三,图书版权贸易书展的形式转变。随着各种各样的版贸交易会的增多,交易会的主办方根据定位拓展主流营销渠道,创新“走出去”的思路与途径,寻求新的商业发展模式。例如,2014年北京图书博览会活动举办的形式更具国际交流化,正逐渐向法兰克福书展的模式靠拢;2014年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组委会通过举办中外出版机构的交流会,用同一话题不同的形式探讨外国出版社会选择什么样的中国童书在国外出版等话题;2014年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组委会改变了以往将重心放在华人身上的思路,改变为通过台湾的桥梁嫁接海外主流市场,通过在海外书店、培训机构、大学、文化场所等地举办活动,实现图书销售和对外宣传的双丰收;辽宁省新闻出版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韩国多家图书出版商和销售商保持联络,把图书文化交流作为每年度在沈阳举办的“韩国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出版物进出口业务。

第四,翻译人才的培养转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的日益拓展,世界对中国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中国各个方面前所未有地全方位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等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要求,为更有效、更深层次地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做建设,对翻译工作特别是对中译外的工作能力水平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近年来,我国翻译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就要加大适应现代需求的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后劲的传播者,包括个人和组织,整合文化资源,规范网络管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打造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文化传播者。许多文化企业通过与大学联合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保证了企业走向世界。刚刚起步的高校翻译专业教育要转变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外先进口、笔译教育理念和国际高端汉学翻译人才,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明的课程设置,强化案例教学与实习锻炼,努力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此外,高校应鼓励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学习他国语言文化;同时也要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高校学习汉语文化,打造一批跨国籍、跨语种、跨文化的翻译人才。

nlc202309031252

提速“走出去”从哪里开始?

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文化贸易正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从上述四点的转变,我们不难发现“走出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借助这个良好的势头,提速“走出去”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发行工作。近些年,海外的中文书店关门的消息时有发生,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调整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发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机构、出版集团、各图书进出口公司和版权中介公司可以联合起来探讨打开海外市场的新办法,在全媒体的时代下,我们要注重多方面的资源,开拓国际合作的新形势,树立“大文化”观念,开展“大文化”经营是海外图书发行体系建立的关键,同样也是“走出去”提速的重要因素。在发行重点图书品种时,我们可以与国际主流出版发行商、国际组织、研究机构、高端人士、海外重要媒体等开展合作,各界、各环节联动,提升发行工作的技术含量,共同做好以线上线下为一体的信息发布、新书推介、营销策划、重要活动组织、主渠道铺货征订、首发式、发行跟进等工作,从而提高图书发行实效,并做好向版权贸易、合作出版、本土出版、数字出版、按需印刷等领域的延伸。

第二,接轨世界主流文化,突破原有“走出去”模式。在传统的“走出去”模式中,我们多是通过国际性书展、版权中介公司、政府牵头文化输出项目等原有方式,等待国外出版机构上门采购。这样被动的“走出去”显然不适合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如何改变模式并接轨世界的主流文化呢?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出版格局和运作方式有了全新的变化,跨国出版企业在海外的出版实力和影响不断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可以尝试主动出击,通过收购国外出版机构,借助原有的资源进行文化传播推广工作。例如,中国外文局联手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收购了美国的中国书刊社,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收购法国百周年出版社,湖南出版集团以购买股权的方式并购韩国阿里泉株式会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等,这些主动出击收购海外出版机构的案例,有望成为“走出去”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第三,跟上世界数字出版发展的步伐。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和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地丰富了内容传播和产品获取的形式、途径。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出版机构必须紧跟数字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加速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发挥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和技术服务企业在“走出去”中的桥头堡作用,全面梳理对外业务发展模式,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商业模式。2013年,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打造的国际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易阅通”正式启动运营。通过该平台,国内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阅读到来自美国约翰·威立、美国超阅、德国德古意特等多家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优质内容资源,同时该平台为国内出版社将自己的数字资源输出海外提供了便利。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便利通道还是少之又少,国内的数字出版更多的是在盲目探索,缺乏有效的发展路径,真正能“走出去”的实质内容更无从谈起。因此,如何跟上世界数字出版发展的潮流,这是未来五到十年间对外传播工作的关键环节。

文化对外传播的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苦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图书“走出去”的成绩应该被认可,无论它迈出的步伐有多大,我们都应该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应做到“和而不同”,应有足够的自信心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勤劳奋发的现状,以及建设一个和谐世界的愿望,同时,在传播中要注重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工作单位:许昌学院)

上一篇:秋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下一篇:乡一事一议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