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教学反思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画教学反思(精选6篇)

年画教学反思 篇1

《年画》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通过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生动形象的传统工艺,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过新年时特有的生活情节。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争着讲述过新年的乐趣:长辈给压岁钱、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等等。学生的作业让我感动、让我惊叹,也使我感悟。我佩服于每一位同学的进步、他们的创造性、他们的想象力。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教师的态度是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孩子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选择什么,这些都是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美术作业是运用想象思维、培养创作能力的学习环节,这里我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内容。虽然我没有规定学生必须画成什么样,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较出色的完成了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都变为热情的参与者、有能力的参与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的学生们不再把作业当成任务,而是绘画乐趣。

年画教学反思 篇2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其制作工艺、艺术审美及题材内容, 无一不体现着劳动人民朴实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珍品。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浪潮下, 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 技艺的传承也逐渐走向衰落。为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发展, 国务院在2006年将桃花坞木刻年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 国内外大批的艺术家和研究爱好者始终致力于对其的研究与探索, 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博物馆内也收藏了不少早期桃花坞年画作品, 与此同时, 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 桃花坞木刻年画自身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载体与传播空间, 通过不同的艺术载体去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在发掘桃花坞木刻年画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让其拥有新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1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特色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早起源于明代, 盛行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是江南姑苏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 与天津杨柳青年画一起被称为“南桃北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 并称为我国“三大木板年画”, 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早期以作坊为主, 鼎盛时期多达五十多家, 主要分布在苏州山塘街和城内桃花坞一带。它的类别大致可分为门画、中堂、条幅、斗方等。内容题材通常为人物、山水、花鸟、时事新闻、戏文故事、民间传说及装饰图案等 (如图1) 。其制作主要采用木版套印, 一版一色是它的主要特点。年画色彩常用大红、桃红、绿、黄、紫和淡墨等五六套颜色, 以重叠复色营造丰富的色彩效果。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色彩鲜丽, 而且构图精巧丰满, 线条流畅, 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与朴实感, 形成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

2 桃花坞木刻年画与服装设计教学结合的实践过程

桃花坞木刻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与丰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服装设计主题教学的研究内容, 在教学的安排上, 要求学生循序渐进, 从理论到实践, 拓展设计思维, 结合服装市场需求, 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形、色、意上去寻找服装设计主题灵感, 绘制设计草图, 制作系列成品, 并将其最终实现市场化。

2.1 调研及资料搜集整理

在主题教学进行初期, 要根据设计的主题来进行市场调研和资料搜集整理。在教学过程中, 分小组展开调研, 将学生分为以3~4人为一组的团队模式共同完成调研任务。调研内容主要分两部分, 一是调研桃花坞木刻年画, 了解其历史发展、制作工艺、以及色彩、造型、艺术特点等。二是调研服装市场, 研究市场需求状况。调研的过程, 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参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及其博物馆, 让学生从最直观的角度去深入了解桃花坞的过去与现在, 并用影像手法记录下所需的资料。在进行服装市场调研时, 尽量贴合所研究的设计主题寻找相关品牌进行研究, 并分析其市场销售状况。最后, 根据调研的情况归纳总结, 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调研报告, 总结整理所搜集的调研信息和资料, 并制定设计进度安排。

2.2 寻找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灵感元素

在艺术领域, 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其自身的灵感来源。在设计概念形成初期, 寻找灵感来源是首要任务, 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设计主题获取灵感来源, 就得从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中去寻找相关元素。在教学初期, 可让学生根据调研所搜集整理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资料, 提取灵感元素并制作灵感来源图, 灵感来源图的内容主要包括灵感贴图、灵感主题色卡、灵感来源说明等。

2.3 服装设计草图绘制

草图绘制是将设计灵感转化为作品的初始期, 也是设计作品从萌芽到成型演变的重要时期。课程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手绘大量草图, 确定服装风格定位、服装款式造型 (包括服装轮廓型、服装局部造型以及各个细节的设计造型) 、服装色彩配置、服装面料选择等, 逐步落实设计概念。

以女装设计为例, 草图绘制步骤如下。

2.3.1 确定服装风格

根据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特点分析提取的设计灵感元素, 如提取桃花坞年画传统图案造型、鲜明丰富的色彩, 确定在服装设计中的风格可定位为传统民族时尚风。所适合的人群定位为追求时尚、热爱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年轻时尚女性。

2.3.2 服装款式造型

从桃花坞年画图案造型中提取设计元素, 对提取的造型进行解构或重构, 简化、变化或抽象化, 将变化出的造型与服装整体风格相结合, 确定大体款式轮廓型及局部细节造型。如款式轮廓型可为桃花坞纹样造型中的花瓶型、吉祥花朵型、鱼型、建筑型等;局部细节造型可为桃花坞年画中的花、鸟、鱼、虫或人物等纹样变化型并用在领口、袖口、门襟、下摆等局部款式中。在学生设计款式造型时, 要求做到遵循服装设计的审美法则, 对其整体造型或局部图案进行比例大小、疏密对比等关系的调整, 使其达到最理想的视觉效果。

2.3.3 服装色彩配置

在色彩配置上, 做到提取与归纳。在确定服装款式造型后, 从桃花坞年画中提取原有的色彩, 归纳大体色块。要求结合市场流行趋势对服装色彩进行配色, 如服装主题色调、图案色彩与主题色彩、局部细节色彩点缀搭配等。在服装色彩的配置上既要汲取桃花坞年画中的色彩元素, 又要遵循色彩的基本配色规律, 做到既能体现桃花坞年画的艺术特色又能使服装整体配色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2.3.4 服装面料选择

根据款式造型和色彩特点选用合适的面料, 最好选用突出服装个性与特色的面料。如女装设计中可选用色彩丰富多样的丝绸、棉麻、皮革或其他合成纤维, 如果设计需要, 还可选用一些科技型面料, 如竹纤维、纳米面料或涂层面料等来表达质感。总之, 在选择面料时, 不管如何选择, 都需要最终能充分展现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独特内涵。

2.4 制定设计定稿

设计定稿的主要任务是把前期的调研资料与设计草图再次进行整合, 将设计草图具体化、深入化。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在草图确定后, 绘制服装效果图、款式图以及工艺单。效果图绘制要求展现服装的动态效果, 包括着装动态模特、款式风格造型以及色彩搭配的最终效果 (图2) 。此外, 效果图中还需体现服装的配饰搭配, 如头饰、首饰、鞋、包等, 并附上主题设计说明。款式图要求绘制出服装款式的正面图与背面图。工艺单则要求学生绘制出每一款服装的工艺制图及制作工艺流程详细说明, 并附上面辅料小样。

2.5 面料再造艺术设计

面料再造艺术不同于初步的面料选择, 是要在初选的面料上, 通过了解面料的性能特点, 在保证其舒适性、功能性、安全性等特征的基础上, 进行加、减等多种工艺手法处理, 使面料产生多样的艺术美感和装饰内涵[3]。其主要特点是服装的面料再造要结合服装设计主题去完成, 突出设计主题风格效果。在这次主题设计过程中, 要通过面料再造设计体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统美, 可让学生根据所搜集的桃花坞年画图案, 通过印染、刺绣、手绘、拼接、叠加、镂空等手法在初选的面料上设计创造, 结合款式造型将其融入整个设计中, 达到视觉、触觉、听觉在服装设计中一体的效果, 使服装主题设计更加生动鲜明。

2.6 样衣制作

在主题设计的后期, 样衣的制作是一个将设计具体化、市场化的过程。根据设计效果图、款式图、工艺单, 让学生进行样衣的版型制作, 可采用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不断修正调整, 确定服装设计版型并对其进行缝制加工, 如需制作配饰, 还需进行配饰设计与加工, 从每个细节完成样衣的制作。整个过程, 需要小组成员相互配合, 合理分工, 不断交流, 并在教师的定期指导下去不断完善作品。

2.7 主题课程展示

按课时进度安排, 完成样衣制作后, 要对课程成果进行作品展示。展示内容为桃花坞木刻年画主题系列成衣。每个小组将展示所设计的系列的服装, 在服装陈列空间进行展示布置。展示分为成衣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两部分。动态展示为主题时装秀, 由模特穿上每组设计完成的服装进行展示, 每组系列服装套数不少于6套。静态展示则让每个小组在陈列空间中选择合适的空间用人台模特来展示服装效果, 要求配饰齐全 (图3) 。此外, 在静态展示中还要展示灵感主题、草图设计过程与效果图。根据展示效果进行成绩考核。展示结束后, 可挑选优秀作品投入市场运作。

以上是整个服装设计主题教学的实践过程。在整个主题设计教学期间, 教师要定期对每个小组进行设计效果质量把控, 在不同的阶段对每个小组进行设计指导, 通过指导使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同时, 小组成员也要定期交流讨论, 根据每个组员所擅长的技能进行分工, 共同完成主题设计工作。

3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服装设计主题教学中的研究意义

桃花坞木刻年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信息, 在民间艺术、视觉艺术、服饰文化、印刷文化等多个领域均有很高的研究与借鉴价值。通过桃花坞木刻年画服装设计主题教学, 学生可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与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研究调研, 深入体会桃花坞木刻年画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 激发学生设计灵感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澄国, 胡韵荪.苏州民间手工艺术[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06.

[2]孙欣, 潘文龙, 宋执群, 等.手艺苏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画教案 篇3

新建县竞晖学校

刘艳红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临摹或绘画欣赏活动。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1、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让你想到哪个节日?你们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2、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课件播放图片)

3、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板书课题:年画)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晚上睡不着觉。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红挂绿地站立宫门两侧,宫中果然平安无事,久而久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所以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其他年画。(课件展示):

①欣赏认识中堂、条屏、斗方年画。② 从谐音、象征方面欣赏理解年画的含义。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3、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4、教师总结年画的特点:画面 吉祥喜庆,色彩 红火热闹,造型 夸张强烈,构图 饱满繁密。

三、学生作业;课件展示年画图片,学生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年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喜庆音乐)

四、评价: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临摹或绘画欣赏活动。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1、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让你想到哪个节日?你们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2、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课件播放图片)

3、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板书课题:年画)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晚上睡不着觉。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红挂绿地站立宫门两侧,宫中果然平安无事,久而久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所以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其他年画。(课件展示):

①欣赏认识中堂、条屏、斗方年画。② 从谐音、象征方面欣赏理解年画的含义。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3、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4、教师总结年画的特点:画面 吉祥喜庆,色彩 红火热闹,造型 夸张强烈,构图 饱满繁密。

三、学生作业;课件展示年画图片,学生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年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喜庆音乐)

四、评价:

五、课后拓展:

高中美术年画教案 篇4

篇一:高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

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的基本概念。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

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 1.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学生自创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们的解说、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本课小结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的家乡有什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哪些艺术特色?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篇二:高中美术教案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学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以下列出的分类并不完整,仅供参考: 1.绘画

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

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2.雕塑

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

按空间:圆雕、浮雕。

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

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3.建筑

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4.设计

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5.书法

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6.摄影

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

第四部分“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作品分析

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摄影)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捣练图(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张萱(唐)

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1857年,巴黎卢浮宫藏)米勒(法国)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后他一住就是27年,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与巴比松许多画家来往,和他们交流创作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但是从米勒作品的意义来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半岛距瑟堡和格雷维尔城不远的一个叫格律希的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个从事音乐并有较好艺术素养的人。他不仅指挥着一个乡村合唱队而且还搞些小雕塑什么的。米勒的母亲出身在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里,其亲属都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米勒从小就是在农田里长大的,直到20岁他才正式去学画,所以家庭的教养和劳动的经历培养了米勒朴实勤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不过米勒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真正的方向的。米勒17岁那年曾无师自通地画了一幅大画《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画面虽幼稚,却体现了米勒对周围熟悉生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后他进入瑟堡画家朗格鲁画室学画。1837年在朗格鲁的推荐下,米勒获瑟堡市政府600法郎奖金而进入巴黎一所美术学校深造。同年又成为当时巴黎著名画家德拉罗什的学生。他最初的老师无论是米歇尔?朗格鲁,还是德拉罗什,传授他的都是学院派的那一套。由于米勒是一个质朴而腼腆的人,所以尽管他内心里并不喜欢这些装腔作态的东西但还是接受了。他听从了德拉罗什的劝告去参加罗马大奖赛,但没有成功。从德拉罗什的画室出来后,米勒常出入卢浮宫博物馆,向古代大师,尤其是米开朗基罗和普桑学习。他一面学习,一面和一个朋友租房以卖画为生。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画那些受欢迎的布歇风格的作品,甚至这种风格的《卖牛奶的女人》和《骑术课》还在1848年的沙龙上展出了。这时的米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厌恶他目前的状态,另一方面又不知自己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终于清醒了。1849年的一天,他到一个画商家里办事,画商不在,正巧另两个陌生人也在等画商,只听他们指着墙上米勒的一幅布歇式的女人体说:“这就是米勒的画,他只会画这种低俗的画。”米勒羞愧难当,他决定离开巴黎,到巴比松去,即使生活再艰苦,也要走自己的路。

米勒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过,他讨厌“夸张、装腔作势和虚情假意”,他指责那些为了职责而忘记自己品格的人(即那种被社会扭曲和异化的人),因为他们已失去了他们的本性和真实性,而这些正是艺术家所必备的。因此他要求自己一定要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创作。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明确看到,他努力将自己所见真实地表现出来的意图。无论是《簸谷者》、《扶锄者》、《播种者》、《晚钟》、《拾穗》等著名作品,还是《牧羊女》、《喂食》、《折枯 枝的人》、《砍柴者》、《在休息的葡萄工人》等这些不太有名的作品,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气息和艺术家对生活观察之深入。播种者和簸谷者之艰辛、扶锄者和休息者之劳累、拾穗者和喂食者之贫穷,都以其深刻的真实性给观众以震撼,这与以往富丽堂皇的罗可可艺术,甚至与当时巴比松画家那阳光明媚、美丽轻松的风景画是多么的不同。当来自官方和保守势力的批评家对他大加指责时,米勒给予了坚决的反击。他说:“我将坚强地站着,即使他们称我是表现丑的画家,是妨碍我们民族进步的东西,但我决不做把农民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无力地表现我自己,我宁愿不表现。”他又说:“表现大地的呐喊这不是我的发明,古已有之。我想诸位评论家们是有学识有教养的人,可我不能人云亦云,因为我生来只知道土地,我只能忠实描绘我对劳动时的观察和感受。”米勒从生活中发现的是悲壮、内在、深沉的美,他使人们看到了生活中惨烈的一面。这其中既有同情又有控诉,从这一面说,他与杜米埃一样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画家。也正因此,米勒的画使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评论家大为惊恐,他们把他看作是社会主义者,说他企图骟起爆动,比库尔贝更危险。他们从《播种者》中看到了起义者的步伐,从《拾穗》中看到了“在这三个拾穗者背后的地平线上,隐现出造反派的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因此他们叫嚣“要把这位无政府主义的画家从画坛上清除”。

在19世纪欧洲美术史上,作为农民画家的米勒是无与伦比的。他塑造的大量感人的农民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时法国农村的真实状况,因此不少肯定者亦把他说成是革命者,是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其实,米勒是个不问政治的人,他曾说过,“一个搞艺术的人干预政治是不明智的”。所以当库尔贝邀请他做巴黎公社委员时他拒绝了。他的作品只是由于它们的极度真实性而被不自觉地赋予了社会的意义。不过他的真实性与库尔贝也是不同的,他借助的是印象和气氛,他在自然中寻找的是那些特征性的东西,因此他反对用准确无误地描摹自然和具体的细节来说话(这与勒南兄弟亦大有区别),因为这些细节会破坏他常说到的那种“思想”和感觉。他认为那些具有独特造型的动作和特定的环境就足以表达他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他只画一个人,或把人物变成环境一部分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从不像库尔贝那样使人物突现在画的表面上,也不以强烈的肌理来造成直接的真实性,他将这一切都融入画面之中,所以他在保持人物结实的造型的同时,又赋予画面以诗意。在《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而《播种者》则更确却地只通过一个人的动作就把米勒的思想表达出来了。难怪有人通过他的画看到了起义者的脚步。米勒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象征派画家雷东也给他的画以高度评价。但是米勒艺术的根本特性还在于它的质朴与真诚,它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质朴与真诚也将是开创20世纪艺术的起点,我们将在十分崇拜米勒艺术的凡高那里看到这一点。

萧景墓石辟邪(石雕,南朝?梁)

在南京和丹阳一带,已发现有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帝王贵族的陵墓石雕31处,其中29处的石雕保存较好。这些石雕,包括神道两侧的石柱、石兽和石碑等。石兽相对而立,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长独角的叫“麒麟”,均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只能用于帝王陵墓。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兽无角,称“辟邪”。这些象征权势的镇守、护卫陵墓驱邪的石兽,形象在狮虎之间,更似以狮子为基础的夸张变形,肩有羽翼,多作昂扬张口、挺胸迈步状,形体硕大,粗壮厚重。其雄强威武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南朝时期雕刻的代表。

萧景墓石辟邪,是上述石兽之一。其形态为挺胸昂首、张口吐舌,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在控制着这一地域。从各种角度观看,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雄浑稳定的感觉。艺术家为了突出给人

这一感觉,在造型上强调前挺的胸脯,夸张胸部的圆弧线,缩短腹部,夸大后腿上部肌肉和臀部的圆弧线,加粗四肢,弱化关节,夸张巨爪和大口巨舌,强调壮实和硕大的体量感,突出凶猛有力,又能使四肢非常协调地支撑身躯。它头部稍小且向后,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昂首动态,体现灵巧性,又能造成金字塔般的稳定感。该辟邪厚重而不笨拙,稳定中又有动感,雄浑威猛,似内蕴无穷的力量。它头颈不分,全身处处运用弧线、圆形,除肢腹之间镂空外,全身无繁琐细节,连尾部也紧贴臀部扎地,羽翼仅用线刻而成,加之变形加粗的四肢和夸大的巨爪与底座紧紧连在一起,都使其不易破损,所以历经千余年至今仍较完好,不能不说与其造型有关。石辟邪的单纯、完整和矫健的外轮廓,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至今仍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和美的感受。

奔马(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

作者简介请参照第14课相关内容。

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思想。在主题上,他以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徐悲鸿给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托。根扎南国(纸本彩墨,1998年)吴冠中

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50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并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吴冠中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他的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的深刻影响,一生从事中西融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清新、明快,注重美术的本体语言——点、线、面、色相结合的韵律美和形式美的独特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时代气息。在《根扎南国》中,吴冠中以他特有的手法,以点、线、面、色的结合,塑造出南方特有的郁郁葱葱、繁茂似锦的大榕树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享受。吴冠中还十分注意理论上的总结和著述,他对美术的形式美的论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版有《绘画的形式美》和《风筝不断线》等文集,以及各种个人画集。1991年吴冠中获法国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太白行吟图(中国画,局部,纸本水墨,81.2厘米×30.4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梁楷(宋)

梁楷(生卒年不详),是南宋著名的人物画家。性情豪放,不拘礼法,自号“梁疯子”。梁楷早期的人物画细密工致,后变为简练粗放、纵笔挥洒,寥寥数笔便能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后人称他的这种画风为“简笔画”,这是梁楷对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突出贡献。现存的《太白行吟图》描写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豪放性格,全画只用寥寥几笔,即把那种桀骜不驯、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活灵活现。这既得力于画家对李白的性格特征的正确把握,也和他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的笔法密切相关。这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具有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可谓之极品。

中国奥运中心垒球场设计方案

这是为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一个垒球场场馆方案。作为建筑设计,既要从审美的角度实现其造型上的美观,又要考虑其功能上的适应性,同时还要兼及其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色彩、造型和高低等方面)。从造型上看,该设计极为简化,只在一面形成一个敞开的盖顶,这种极少主义式的设计显然是来自现代主义的设计观,就像里特维特的《红蓝椅》一样;在功能上,该设计以三角形来适应垒球比赛的需要,在其周围建起层级式的观看台,并在周围建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在环境上,我们虽然无法看到周围的情况,但从其视图上就可以看出其高度、造型和明亮的盖瓦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篇三:《中国民间美术 》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 》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课(1分钟)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请大家看书本75页。1、2、3、段(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

师:请每组讨论一下,推荐一位评委。[上讲台评价](4分钟)。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师强调民间美术定义] 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师: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么多谁能来概括讲一下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

生:我是江苏苏州的,我的家乡有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 师:请看,这是《一团和气》或称《各气吉祥》,[展示作品]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以为怎么样? [生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生:除了苏州的桃花坞,还有河南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2.刺绣(9分钟)

师:看过了年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于刺绣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有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生:我是苏州渚,我们那儿大人、小孩都会绣(简介作刺绣情况)师:说起苏绣,它可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呢?[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大家看,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这小猫哪象是绣出来的,?a href=“http:///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鹗钦嫒缯咀乓恢恍∶ǎ痪凇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

钊嗽薏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生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4.玩具(2分钟)[生回忆儿时的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5.编织(1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质,巧妙编织出造型优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美观的工艺品,在我国南方的竹编,劳动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泽,竹、幂的宽和窄,编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观,而耐用的整体形态达到静中有色,粗中有细,硬中有柔的艺术效果。[边介绍边看各地编织品的录像] 6.剪纸(2分钟)[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老师通过表演剪、贴、看的一系列动作,请同学们猜含义。] 生:过年贴窗花。

师:剪纸通过在纸上剪刻,就靠一?a href=“http:///yazuowen/” class=“keylink”>鸭舻叮哒故荆

湍艽丛斐龇岣欢嗖实纳

target=“_blank” 睿

憧矗ū呒舯遣皇呛苊馈?/p>

(四)布置作业(12分钟)

同学们亲手尝试手工艺制作。[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五)学生作业 [有的剪纸,有的刺绣,有的做泥塑]老师巡回辅导

(六)举行作品发表会[布置时放背景音乐《喜洋洋》,烘托热闹气氛]

(七)小结(1分钟)

师:通过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畅谈感想]

绵竹年画阅读答案 篇5

1. B(大毛、二毛、三毛是门画的三种规格,不属于绵竹年画的类型)

2. C(A. “文门神”贴在二门上。 B. 单纯艳丽、强烈明快的色彩构成强烈对比,少量的复色起协调作用,而非对比作用。 D. “艺人们”“都要”有误,应是“高手”“ 凭真功夫”而为。)

3. B(A. 说法绝对,以偏概全。张贴年画还可以展示民风民俗民情等。 C. 这些正是绵竹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D. 正是因为艺人不受线条和颜色的约束,凭真功夫一气呵成,才使“填水脚”显得天真、质朴、粗犷。)

湖南滩头年画的本质特征 篇6

河南朱仙镇年画产生的时间最早,大约在北宋年间,到明朝至清乾隆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最多时有年画作坊300家,年生产年画400万张。杨柳青、桃花坞、潍县、武强、绵竹等地年画大约产生在明代,康熙乾隆时期发展到鼎盛状态,其中河北武强曾有作坊近千家,年生产年画达到1亿张,桃花坞的产量最少,也有50多家作坊,年生产100万张。湖南滩头木版年画产生于明末清初,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最多时有作坊108家主要销往云贵、两广、湖北、江西、陕西等地以及泰国、香港、越南,一度影响非常大。

与全国各地民间木版年画相比,滩头年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年画呢?

1. 题材小型、种类有限的小品年画

尽管鼎盛时期发行数量巨大[1],但是滩头年画因为种类和题材少、场面小等原因,在全国年画中只能算个小品种。

四大年画每一产地的种类都很丰富,多的达到数千种,少的也有几百种。相比之下滩头年画的品种非常少,目前能够统计到60多个品种、六大类(门神类、吉祥祝福类、戏剧类、传说故事类、历史故事类和色纸窗画类)。每个类别的数量分布不均衡,有的稍多,有的仅有一两个品种。比如,历史故事类只有《桃园结义》,传说故事类也只有《老鼠娶亲》。

从目前的资料看,滩头年画几乎没有大幅全景式构图、景象壮观宏伟、人物数量众多的年画,没有情节曲折完整的连环画式年画。而其它大的年画产地差不多都有这类大型作品,比如桃花坞有《三笑姻缘》《姑苏万年一桥图》《苏州铁路开往吴淞》《闹学顽戏》等,杨柳青有《庄家忙》《八门金锁阵》《抢当铺》以及红楼梦系列年画等,潍县有《登州海市全图》《二月二》《包公上任》,武强有《摇钱树》《白袍征东》《新排洋烟阵》《贞女学堂》,绵竹有《迎春图》,连小一点的年画产地也有大作品,漳州有《九流图》《双凤奇缘》、北京有《满床笏》、扬州有《扬州三百六十行》等。滩头年画现在能够找到的作品或线版,《花园赠珠》《桃园结义》《老鼠娶亲》等基本都是主题单纯、构图简洁、人物较少的生活小景。据说滩头也曾有过《耕织图》《男十忙》《女十忙》《春牛图》等相对复杂的年画,但是从其他产地上述主题的作品情况看,这类作品的成熟程度是不能与《姑苏万年桥图》《登州海市全图》等作品相提并论的。以滩头年画整体发展的情况推断,曾经印制过的《耕织图》等作品应当与其他产地的情况相仿。

清末至明初,中国社会的政治形势风云激荡,在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主要年画生产地的题材内容和构图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时代故事被绘入年画中,这一时期出现的全景式构图的大型作品很多,西洋画透视原理也影响了桃花坞等地年画。可是当时正处于发展鼎盛时期的滩头年画却很少受到影响,依然以传统的风格不断开拓自己的市场。研究者仅仅能从传闻中的美军门神、抗战门神以及《西湖借伞》人物的造型上稍微感受到一点那个时代的气息。

滩头年画除了题材和场面小、人物少以外,形制上也比较单一。薄松年教授将全国各地年画的样式归纳为以下种类:宫尖、三裁、中堂、屏条、对联、毛方子、炕围子、窗旁和窗顶、窗花、月光、门神、“上元花”、门笺、“福字灯”、吊挂、桌围子、缸鱼、牛子、灯画、月饼签和花炮纸、凤凰棋和升官图、神马、年历图和耕牛图等数十种。[2]杨柳青、桃花坞等年画的产地种类非常多,有单幅、对幅和多幅连环画,有门画、窗画、炕画、斗方、条屏、贡笺、灯画、对联、中堂画、年历画等不同的形式。滩头年画主要是单幅和对幅,目前没有发现多幅连环画,主要的品种是门神、神像和窗画。滩头年画中常说的“托全”“托半”,仅指的是以画幅大小区分的门神画,可以看成一个种类。

2. 鲜艳古拙、制作粗率的乡村年画

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按照传播的范围可以分为城镇和农村两大类。以杨柳青为例,年画根据不同档次需要形成粗细两种不同的风格,题材也明显拓展。细的风格是指“卫画”,即以杨柳青镇为中心,包括了周围三十二村庄的年画作坊生产的高档年画,其目标消费人群是京津两大城市里的市民,画风细腻雅致,有文人画的审美趣味。粗的风格主要来源于杨柳青镇以南三十六个村庄经营的俗称“卫抹子”。“南乡炒米店的年画因为交通运输便利,制作成本低,加工较少,虽不及杨柳青年画精细,但色彩鲜艳明快,售价低廉,面向农村,别有刚健清新的艺术情趣”。[2]这是因为杨柳青年画发展到乾隆时期,由于社会长期安定,乡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年画在乡村有了较大的需求量。类似的情况在桃花坞、绵竹等年画产地也出现过。从年画的风格上看,滩头年画大多数与“卫抹子”这类成本较低、大笔涂抹、简单草率的“粗加工”年画比较接近,也是属于乡村年画。从滩头年画的销售情况看,其主要销售地是贵州、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的乡村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的文化素质低于城镇,因此年画在面向乡村市场时,版式上不宜题加太多的文字。运用这一市场分析原则可以发现,桃花坞的《三笑姻缘》等有大量题款的年画,显然比较适合城镇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识字的人接受。更有甚者,桃花坞《姑苏名园狮子林》《姑苏万年桥》不仅有题款内容,还很讲究文字的形式艺术,雅致的正楷或行书书法应该是为满足文化和审美程度更高的接受者而制作的。滩头年画的版式以图形为主,文字很少,仅有的文字一般用来标注商号、主题和“吉祥多福、富贵长康”之类的常用吉庆内容,用字量少并重复使用。

鲜明、热烈、大胆的色彩一直是滩头年画给人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滩头年画的色彩风格表现最为突出,它可以无拘束地大胆使用高纯度的红(红丹)、黄(嫩黄)、蓝(品蓝)三色,又常辅以品绿、青莲、玫瑰、灰等,既以暖色为主,又不乏冷色对比。”[4]这一用色特点无疑非常符合农民的审美情趣。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隆回县文化局等收藏的老年画来看,滩头不少老字号作坊,如道生和、东南兴、正大昌、李富记等生产的《尉迟敬德》和《将帅门神》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滩头最早恢复生产年画,至今唯一保持了少量生产规模的高腊梅作坊出产的作品[5],除了门神,其它作品如《如来佛祖》《南海观音》《花园赠珠》《媳妇借伞》《老鼠娶亲》等也明显具有这一特点。

滩头年画作为农村年画的特点还表现为造型古拙朴实。年画中重点表现的一般是神化或者抽象的人的形象。这些“人”或者为正面或者为四分之三侧面像,姿态端正。为突出面部这个中心,“人物”头部与身体的比例通常是一比四,表情单纯,动作简洁。滩头年画的古拙朴实还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关公像》惟恐不识字的接受者不知道关羽的身份,就非常天真地将人物的眉毛画成羽毛状。《和气致祥》为了强调和气对人健康的积极影响,就将和气菩萨的眉毛画成辫子眉。因为民间认为长的眉毛(也叫寿眉)是长寿者的生命特征之一,既要突出这一特点,又要美观,就有了辫子眉这一符号的出现。眉毛长到可以编成辫子那当然是长寿的象征了,这种单纯思维和直接表现的方式正是农民思维方式的特点。

滩头年画主要采用原生土纸印制,色板套印为主加简单手绘开脸。这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难免粗糙,印版时可能出现错位,大色块水印时的不均匀虽然也能造成独特的肌理理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相对于杨柳青、桃花坞等手绘为主的高档年画少了很多精致。即使和风格最近的梁平年画相比,滩头年画也更率性天真,其色板的使用一般为5至6套,而梁平年画多的可以达到12套,显然色板越多画面越讲究。此外,滩头年画的次要内容多粗犷随性,比如衣帽等装饰简单甚至潦草,多用直线,比如“人物”背后小旗边沿波纹尽量刻印成接近直线的狭长犬牙状,衣饰图案简单,很多时候是以草率的几何图形点到为止,不追求细节的精致和华丽。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收藏有一副较早的《关公像》版,使用的红、黄、绿三种色板比较陈旧,衣服装饰图案还保持了原产地的精细繁复,令旗上的“福”字为圆形阴刻隶书,后来出现的《关公像》与之相比,不仅色彩纯净鲜艳,衣纹图案简单草率,“福”的处理也变成了不太讲究的方形阳刻。这些都是农民审美特点导致的变化。

3. 多方借鉴、风格不一的晚生年画

“滩头年画系仿制外地年画而发展,本地无画工画稿”的说法曾经颇为引人瞩目,当然从对现存年画资料的研究和有关专家对滩头实地的考察看,此说难以成立,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此处不赘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滩头年画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南北各地(主要是南方)年画的影响”。[4]

滩头《将帅门神》《尉迟、敬德像》风格与重庆梁平同题材门神、贵州贵阳《秦军胡帅》,以及浙江杭州《门神》一致。正大昌的《关公像》风格与广东佛山冯炳棠刻印的《持刀门神》接近。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和隆回县文化局收藏的老作品和老线版看,正大昌的《花园赠珠》色彩艳丽中透出沉稳、人物姿态婀娜妩媚,明显受到文人画重视心理刻画的影响,人物五官主要线条突出,与朱仙镇年画一脉相承;荣松祥的《和气致祥》构图与桃花坞几乎完全一致,颜色比桃花坞偏冷,也比我们习惯的滩头用色稳重;天顺昌的《麒麟送子》色彩淡雅,造型上与桃花坞的《麒麟送子·天赐麟儿》也有很多吻合之处;忠顺发的《西湖借伞》(又名《媳妇借伞》)似乎取意于《白蛇传》故事,但是画面人物却与传说相去甚远,清代人物造型。画面的色彩暗沉,人物姿态端庄稳重,头与身体为一比五的比例,面部刻画不着色不开脸、线条匀称、风格写实,是桃花坞常见的风格。老线版《一品当朝》《子孙万代》《吉祥如意·万福崇来》(荣松祥出品)线条细腻流畅、圆润精致,与桃花坞年画风格相仿。

在向其它年画产地多方借鉴中,滩头年画也在悄悄地将各种风格融汇,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苗族英雄》的门神年画是滩头独一无二的题材,其造型、线条、色彩等虽然与滩头将帅、尉迟敬德门神仍然十分相似,但是区别也很明显。苗族英雄头戴风帽,胸前有龙头纹饰,在铠甲之外加上了一件风袍。白脸门神左手持锏,右手举玉如意,红脸门神右手持鞭,左手举梅花枝。值得称道的是《苗族英雄》在西南风格(梁平和贵州)的基础上,吸收了桃花坞年画《麒麟送子》等人物画造型的特点,让门神的眼神聚焦于手中的梅花和如意,确定了整个画面新的视觉中心。滩头的创新还有前文所说的和气菩萨的辫子眉、关羽的羽毛眉,赵公元帅的坐骑以麒麟代虎,门神衣裙上出现的“世界和平”、“囍”、“爱”等文字。

真正能够代表滩头年画独特风格的是《老鼠娶亲》。其构图、造型、色彩等与绵竹、潍县、临汾的大异其趣,与漳州比较接近,但是更具艺术性。构图上,绵竹等地为多层之字结构布局,写实生动,突出队伍的浩荡,滩头所印老鼠数量最少,画面最概括。用色上,平阳、绵竹、漳州等作品少用黑色,滩头以黑或灰黑色为主,嫩黄为辅,暗淡发黑的玫瑰红仅用来稍作点缀。角色设置上,平阳、绵竹的猫不是嘴里叼着鼠就是爪下踏着鼠。滩头年画里的猫静静地蜷伏着,面前立着两只行贿的鼠,举鸡或提鱼。总的来说,其它产地的《老鼠娶亲》重视展示民俗,风格比较写实,滩头年画中没有将鼠新娘处理成人形,反而整个画面最具拟人意味,是寓意辛辣的世态人情讽刺画,与其它同题材作品有了本质的区别。

在全国年画产地中,滩头年画无论诞生和兴盛的时间都比朱仙镇、杨柳青、桃花坞、绵竹、潍县和武强晚,是年画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所以受到各产地的影响较大。由于产地深处中国腹地,交通不便等原因,其发展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比较小,较好地保持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传统。

总之,从全国年画的大背景看,滩头年画是一种积极吸收全国多处年画特点,尚未形成自己统一风格,主要面向乡村市场,题材较小,品种较少却一度销量巨大的小品种晚生年画。

参考文献

[1]关于滩头年画在清末明初鼎盛时期的销售量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成砺志著《年画技法》(P83)以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左汉中、罗海波著《湖湘木刻版画》(P5)等认为滩头年画的年销售量为700万张;三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清华大学薄松年教授著《中国年画艺术史》(P79)、由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著名年画收藏家沈红著《滩头年画之旅》(P18)等认为滩头年画的年产量达3000万张。另有1000万说法,出处不祥。

[2][3]薄松年.中国年画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3

[4][6]左汉中,罗海波.湖湘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12

上一篇:民政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苏教版三下语文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