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好人好事作文(推荐15篇)
姑娘是个孤儿,高中毕业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正在为学费犯愁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张五千元的汇款单,汇款人就写着仁裕。而且以后的四年,每年八月都会收到仁裕寄来的五千元汇款,从未间断过。汇款人的地址也只有凤尾镇的字样。为找到这个年年给自己寄钱的恩人,姑娘向凤尾镇政府和凤尾镇派出所打电话,写信询问,可都说查无此人。每年寒暑假,尽管她要勤工俭学,但仍然要抽时间到凤尾镇各村去寻找心目中恩人。今天是她第六次来到这个镇,全镇18个村基本都跑遍了。感觉告诉她汇款人一定是凤尾镇的,今天没找到,她准备逐村再找第二遍。
听了姑娘的叙述,大妈们都很感动,说只要是这个镇的人,一定帮她找到。这时一老头老远在喊:“芬婆子,快回来,在干吗呢?”“找人,找仁裕!”“银二不是住院了吗!”仁裕,银二,当地口音发音基本一样。莫不是……
提起银二这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这几年承包水库搞特种养殖,赚了些钱。在村民眼中,他勤劳又能干。可就是小气,眼红,生怕别人比自己强。看到邻居栽的辣椒苗比自己的长得好,半夜将别人的拔掉。当然这只是传说,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不过那年他看到邻居的小猪崽比自家的长得快,竟将农药倒在猪槽里,毒死了别人的生猪倒是千真万确的,经派出所破案证实是他干的,并作出了写检讨,赔偿损失的处理。当然这都是早年的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他像换了个人,经常赞助修桥修路等公益事业,对贫困老人和留守儿童也很热心。
姑娘在大妈们的陪同下,来到了银二家。这是一栋装修一新的农家小院,门前的花木显然是修剪过的,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大妈们继续介绍着:银二老伴刚去世不久,儿子媳妇在城里工作,平时就他一人在家住着,儿子要接去城里,他说要管理水库,其实他是不愿到城里去。说话间,邻居跑过来说:银二昨天高血压发作,我儿子将他送到了镇医院,没什么大事过两天就会回来的。她扬了扬手:这是他的钥匙,进屋里看看吧。
大家进得屋来,里面虽显零乱,倒也算清洁。在卧室的书桌上,姑娘发现了一封未写完的信,其中写着:估摸着你快大学毕业了吧,据说现在找工作也难,别着急,慢慢来,现在政策好,大不了到我仁裕这里来吧…….
但是, 不难发现, 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当中, 经常出现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真情的闸门总是打不开, 所以, 情到笔至, 妙笔生花的佳作实难见到。
那么, 如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一、感受生活, 孕育情感
学生是生活中的个体, 耳濡目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很多时候, 他们往往熟视无睹。这个时候, 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 要留意身边的每一处变化, 记录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比如屋后的山什么时候变秃了, 门前的水什么时候断流了, 妈妈的头发什么时候变白了, 爸爸的脾气什么时候温和了。这样, 从身边开始, 感受来自自然的忧虑, 感受来自家庭的亲情。然后走进社会, 看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气象, 看看工矿企业和社区有哪些温暖, 看看灾区人民得到了哪些帮助, 看看山区的学校有哪些变化。这样, 深入社会生活, 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喜悦, 感受来自社会的真情。
生活中有美, 美得让人总想高歌一曲;生活中有丑, 丑得让人深恶痛绝。这时, 学生对生活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欲望, 或正面讴歌, 或反面呼唤。
二、选准材料, 唤起情感
有了情感渴望, 就有了写作的动机。但现实的问题是, 我们的很多学生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比如想赞美亲情, 却不知写什么事情。面对心中装着的庞杂的材料不知所措。这时, 选择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选材呢?
1. 新颖独特
材料不可单一, 不可俗套。比如赞美“母爱”, 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妈妈给你送伞、背你上医院, 可以另辟蹊径, 写藏羚羊的跪拜, 写地震中母亲给孩子的留言。
2. 起伏跌宕
所选材料不可平铺直叙。比如写你的一个同学, 你可以以你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写出你们情感上的起起伏伏。
3. 以小见大
选择的材料切忌大而空。比如要写“保护环境”之类的题目, 你可以虚构一个故事:某某受伤需要一种草药。几年前, 这种药在家乡很常见, 但如今, 因为过度开发, 尽管四处找寻, 早已不见踪影。
4. 视角广阔
材料不可局限于家庭、学校。比如写“爱心”一类的题目, 学生更多的可能想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妈妈的爱, 更多的想到的是捐钱捐物。教师可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比如动物园中小孩给动物喂食, 比如炎热的夏天, 老人在大树下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时, 作文选材需要勇敢。在一篇写家庭生活的作文里, 有一个同学叙写的是这样一件事:卖菜的妈妈瞒着爸爸为我能在“贵族学校”读书积攒了一笔钱, 但赌钱成癖的爸爸发现并很快输掉了这笔血汗钱, 一向逆来顺受的妈妈终于愤怒了, 在那个晚上与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失去理智的爸爸把妈妈打得遍体鳞伤, 并且迁怒于“我”, 撕毁了“我”的课本。一记重重的耳光, 疼在脸上, 更痛在心上, 也粉碎了“我”所有美好的幻想。本来非常害怕爸妈离婚的我, 竟然劝说妈妈离婚……不必再叙述, 沉重的事情道出的是来自心底的痛苦, 由此产生的渴望和呼唤也当然是发自肺腑的。
还有一个同学写他的父亲, 写到这样一件事:父亲起了个大早, 从偏僻的山村乘着月光推着满满一车大米, 送到我所在的城市学校。到校时, 已是正午, 正赶上我们吃午饭。当我看到父亲那老土的样子时, 头一低, 竟然没和他说一句话。直到同学们吃完饭回到教室, 我才匆匆带着父亲把大米交到食堂。后来我问父亲吃过午饭没有, 他摇摇头:还没有吃早餐。而此时, 食堂里早已过了开餐时间。当父亲推着木车走出校园时, 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攥紧爸爸刚刚给我的30元钱, 发疯似的向他跑去……还有什么叙述比这更感人,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唤起情感?
有时候, 在生动的叙述中能迸发出炽热的情感。
三、刻画细节, 强化情感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 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朱自清在写父亲的《背影》时, 父亲买橘子的动作细节让人潸然泪下, 林莉在《小巷深处》中的肖像细节, 让人情感迸发, 忏悔不已。可以说, 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 作用能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能强化人的情感。
因此, 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细节, 写活细节。
1. 真实点———符合生活的逻辑
细节来自生活, 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 不必是曾有的事实, 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有个同学写父亲冬天为我去捉青蛙, 准备为病中的我熬蛙汤。作者的本意是表现父亲的深挚, 所以捉青蛙的动作细节写得很“生动”, 但由于这个细节失真, 结果让父爱也被大打折扣。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 绝不能凭空想象, 这是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基础。
2. 独特点———着眼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 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 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 鲁达三人取钱的动作细节, 鲁达曰“摸”, 是搜寻所有的银子, 足见其慷慨, 史进边说边“取”, 不假思索, 也见其豪爽,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 挑挑练练, 足见其小气。这些细节描写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3. 仔细点———留下传神的片断
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 而应该工笔细描, 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 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比如上文提到的《我的父亲》一文中, 写到父亲没吃上午饭, 后来又给我30元钱时, 有这样一段描写:午餐已经过了时间, 可父亲连早餐都没有下肚!我开始愧疚。父亲却淡淡一笑。临别时, 父亲从胸口掏出一个布包, 小心地拿出里面皱巴巴的30元钱, 颤巍巍地递给我。接钱的刹那, 我分明感受到钱上的体温, 我清楚听到父亲肚里发出的“咕咚咕咚”的响声。读到这里, 相信铁石心肠都会被感化。
四、议论抒情, 升华情感
作文中, 很多学生的叙事平淡琐碎, 根本不能打动读者。如果叙事后做适度的议论, 往往能突出中心, 感染读者, 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升华作者对人、对事的情感。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 通过对母亲一生中经历的点滴琐事的叙述, 赞美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在结尾的议论中提到母亲的行为对“我”的影响, 从而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哀悼之情。
通过议论来抒情, 这种方法能使文章深刻有哲理, 有助于深化主题。但要注意议论是为抒情服务的。如一个同学在《成熟意味》中写到, 他小时候是如何被宠爱, 是如何如何娇弱。横草不拈, 竖草不拿的他终于遇到了生活的坎坷, 十四岁生日那天, 父亲外出考察, 母亲重病住院。在一阵泪水之中, 他仿佛看见了母亲鬓角的银丝, 苍白的面容、疲惫的身影……回首往事满是愧疚。于是厨房里有了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身影。在拙笨的忙碌后, 他提着亲手做的饭菜。走向医院, 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在没有生日蜡烛的病房中, 飘出阵阵生日歌……他大声宣布:“我长大了, 成熟了!”在末尾有一段议论:一种经历, 一种代价, 一种付出, 一种收获, 回首那曾经跋涉过的纤道, 望着行行脚印, 成熟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对成熟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所不同, 在本文中, 作者把对成熟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结合起来议论, 抒发了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内心情感, 情真意切, 生动感人。
刘盈科,男,中共党员,彬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主任。母亲患抑郁症多年,他无数次到西安、咸阳、长武、礼泉,找了好多名医,寻了好多偏方,最终使母亲的病情有了好转。
他的岳母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坚持在医院陪护,在一个多月的治疗期间,他从未间断过。平时和妻子一起为岳母病情的好转想方设法寻求治疗,有空就上塬探望。他共资助了7位亲戚的孩子上学,现在已经有5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有一个妹妹,是伯父的女儿,虽说现已成家,但她患有先天性疾病,刘盈科时常牵挂。过年过节,他就牵心经济是否宽裕;农耕时节,他就操心是否按时收种了;病情反复了,他更要考虑如何医治;季节变换了,他就操心一家人的衣着。正是他事无巨细地关怀,使得妹妹一家生活有了保障,精神有了依靠。
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他就是我们小区的门卫——徐爷爷。虽然他年纪很大了,可每天都不闲着,一会儿给花园除草,一会儿给健壮的大树浇水;一会儿清扫和搬运小区的垃圾,一会儿又修建草坪。总之,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徐爷爷都在为小区服务。爸爸说其实他份内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多,好多活儿都是他自愿去做的,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当其他门卫坐在门岗亭里喝着茶、闲聊的时候,徐爷爷却满头大汗地忙活着。每当看到他大汗淋漓的样子,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雷锋。
因为小区里有徐爷爷这样的活雷锋,所以我们居住的环境才那么干净、卫生。如果你来到小区内,你几乎看不到一片废纸、一块儿垃圾。你却能看到迎风跳舞的树枝儿在向你招手微笑;娇艳的小花儿在朝你点头微笑;干净整洁的校园小道引领着你前行;还有徐爷爷那忙碌并略显疲惫的身影。
每次上学、放学,走在那幽静舒适的小路上,我都想高歌一曲,唱出我心中的快乐!
正是有了徐爷爷不知疲倦的工作,他带给了所有人快乐的心情,也获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赞誉!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爷爷带我和我的好朋友同班同学吴宇烽到市区的中山公园玩。伴着缕缕阳光和徐徐春风,我们在公园里玩捉迷藏、捉蜗牛到七星池喂鱼、踢毽子比赛等,玩得我们眉开眼笑,开心极了。老天爷的脸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即将下起一场倾盆大雨,爷爷催促我们赶紧回家。就在我们回家的路上,我们发现市区中闽百汇旁两辆车倒在了地上,我和吴宇烽便飞快地跑上前去,犹如一支离弦之箭。
到了现场,我们才看清可能是刮风的原因,一辆自行车倒在了一辆摩托车的上面,摩托车的反光镜摔得四分五裂,摩托车油箱里的油咕咚咕咚的往外流。虽然快下雨了,但我想,如果不赶快把摩托车扶起来,油箱里的油往外流非常危险,随时有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爷爷牵着自行车还未赶到,我便和吴宇烽两人先抬起自行车,等到要抬摩托车时,我们却没力气了,怎么也抬不动那辆笨重的摩托车了。我们筋疲力尽,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天上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全身都快淋透了,爷爷披着雨衣,大声地催促着我。正当我们快要放弃时,正好有两位阿姨从我们身边经过。我赶紧走上前去,向阿姨说明了摩托车漏油的情况。两位阿姨便停下急匆匆的脚步,和我们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摩托车抬起来。阿姨问我们,是不是我们惹了祸,把路边的摩托车撞倒了。我们回答说不是,我们只是看见车在漏油,怕发生危险才抬车的。两位阿姨听了我们的回答,高兴极了,夸我们是懂事的孩子。
关键词:好人好事,诬陷,社会信任
一、诬陷事件产生的原因
1、社会信任缺失
施善举反遭诬陷, 做好事反吃官司;信守道义风险加大, 英雄流血又流泪, 这无不折射出道德面临困境的残酷现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说:“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在今天, 这种美德不仅没有发扬, 而且还被质疑。这背后是无奈, 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集中爆发。”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给很多人留下了负面影响, “彭宇案”的出现第一次告诉大家, 救死扶伤有风险, 围观成为人们自救的办法。而现实生活中偶有发生的假摔、家属讹人的情况, 更是一次又一次浇灭人们伸出援手的热心。道德的义举屡屡遭遇不道德的“诬陷”, 足以影响一个社会的负面情绪。扶弱济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 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 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信任纽带断裂。可见, 做好事反被诬陷”的背后其实暗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正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信任这架桥梁, 才使得被救助者对施救人产生怀疑, 进而产生诬陷, 才使得人们面对他人困境时, 害怕自己被诬陷, 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2、规避风险能力较低
“做好事被诬陷”现象频频发生还涉及提高施救者规避道德风险的能力问题。倘若救助人员缺乏应急的施救常识或者由于年龄限制不具备救助能力, 那么就会造成“越帮越忙”或者“好心没好报”的负面效果。所以, 做好人好事者或者见义勇为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智慧和能力, 才能有效地避免类似结果的发生。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相关规定:在美国, 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专门的急救训练, 即使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形, 也不要轻易动手, 而且急救在美国是一门必修课, 必须考试, 合格可以拿到急救资格证书, 没有资格证书的人做某些需要技术的急救是违法的。可见, 规避风险能力低, 成为了我国“做好事被诬陷”现象频发的另一个原因。
3、社保制度不完善
老人诬赖事件频现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社保隐忧。从社会保障的缺陷上解读“彭宇案”这类现象, 不难看出, 制造类似“彭宇案”的几乎都出自经济条件差、享受社会保障较少的家庭, 并且几乎都是老年人。之所以老人诬赖事件频现, 更多时候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异变出来的讹诈心理。所以除了需要用舆论和法律维持中正立场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社会要将民众从生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 老人们才不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和累赘, 受到伤害时才不会逾越道德边界, 以企图转移家庭和子女的风险与压力, 真正能够释放这种压力、规避这种风险的, 不是某个个体, 而是要依靠政府完善保障、优化福利来分担这些风险。
二、解决方案分析
减少“做好事被诬陷”这一现象的发生, 主要有以下方法:
1、让诬告者受到惩处
对于诬告者不能轻易放过, 否则就是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诬告的老人们固然有其苦衷, 可是他们不能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达到不正当的目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相关条文, 对公然侮辱和诽谤见义勇为者的行为, 助人者可以提起诉讼, 司法机关亦可提起公诉。如果诬陷见义勇者是见义勇为的受益人或受益人家属, 那么其行为或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法律已经为见义勇为者撑起的“保护伞”, 让受助却诬陷见义勇为者的人受到惩处, 这样见义勇为的善举必将得到发扬。
2、“好人免责”: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好心人行善的零风险
好心救人者反被诬, 英雄“流血又流泪”, 这是一些人想做好事却又不敢的原因。当道德已经无法有效地约束某种社会现象时, 法律就有必要及时介入。特别是好心救人所存在的道德风险, 有必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应该对救助者进行特别的保护, 减轻救助人责任, 因救助导致他人损害的, 可以通过国家救助基金适当予以补偿。很多西方国家都制定了为好心人免责的相关法律条款, 中国也应该制定类似的“好人免责法”。
3、恢复社会信任
信任是人类社会的黏合剂, 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 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 所以, 宣传正确的道德观念, 树立起人们新的信任意识, 弘扬助人为乐之风、倡导见义勇为之举已经是当务之急。最后, 还须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 完善制度的监督机制, 维护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最大限度地杜绝社会信任道德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J].道德与文明, 2006 (2) :12-15.
[2]、屈智焕.道德失范视角下的助人不乐现象归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 (5)
[3]、阎孟伟.“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J].道德与文明, 2006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无边无际的蔓延,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着轻柔的春风抚摸着你的脸颊,在你的耳边所说着:“春来了。”漫山遍野的绿意清新、明亮,无边的绿野中点缀着几朵害羞的野花,微风拂过也随着小草一起舞出春的柔美。几场细雨将一年的尘埃都洗净了,远处的绿叶折射出一片翠绿而耀眼的光芒,那泥土混着青草的气息夹带着雨的湿润扑面而来,清新而又醉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带着几许欢快的意味向世间撒下快乐、热情的种子,高山草原的寸寸绿意更加深邃了,从中更突显出一种沉稳的气息。那满池的荷花争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双色的荷花更是拼凑出一种别样的美。荷花的清香一丝丝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往返。毫无预告的倾盆大雨,将一切都淋湿了,透过这密密的银丝欣赏远处的山,突显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带着悲伤、凄凉如约而至,不曾言语一股哀伤就由心底漫出。火红的枫叶为我们诉说着一段凄美的爱情,随风飘落又如翩翩蝴蝶,美尽在不言中。秋的雨时长时短让人应接不暇,雨带来的清凉也透出几丝惆怅,我不禁伸出手去触摸,这雨丝却调皮地逃出我的指尖。秋的乐曲无声无息的落幕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一个纯洁的精灵,在世间飞舞旋转。美艳动人的梅花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静悄悄地绽放,幽静深远。洁白的雪花片片飘落,一个银白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它从不张扬,总是静谧的为人们制造惊喜,却不要求一点回报。冬,就没在这一切的惊喜。
今天中午,我们进入午休室的时候,不知是谁的心灵是如此的恶毒,竟然用被子砸在我的大腿上,一不小心,我从小礼堂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双腿顿时又麻又痛,不过幸好没有流血。
我坐在地板上痛哭起来,邹郁文听到我的哭声之后像箭一样穿过人群,拿着被子走到了我的身旁,好心的邹郁文轻轻的抚摸着我的伤口还不停地问道:“元欣,你疼不疼?”我点点头。她的关爱使我潸然泪下,本不因该流下的眼泪却被真情打动了。在午休室里我还在流眼泪邹郁文来安慰我,关心我,还尽全力不让我哭。邹郁文的心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啊,我想:要是每个人都想像邹郁文一样,那世界将会充满纯真与善良。
邹郁文的美是来自心灵,不是面貌。
“好人!”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
“为什么呢?”我问。
学生们列举了以下理由:因为好人的伞总是让给别人, 他们宁可自己淋雨, 也不让别人淋雨;因为小偷总是偷走好人的伞;因为强盗总是抢走好人的伞……
“但你们是想做好人, 还是做坏人呢?”我问学生。一时, 课堂里沉默着。
“我愿做好人!”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打破了这一沉默。
“为什么呢?”我问。
“因为好人的心就是一把伞!”那位学生回答道。
“好人的心就是一把伞”, 多么精彩的回答。也许, 好人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 甚至不知道在被人欺骗、被人偷盗后为什么仍要坚持做好人。我想, 原因就像那位学生所说的那样:好人的心就是一把伞, 一把为人遮风挡雨的伞!
雷锋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让全国人民为他赞颂,以他为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的活雷锋。我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忘带钥匙了,在楼下等了好久也没等到有人开门,后来一位阿姨看到了,就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并把手机借给我打电话给家人,我十分感谢那位阿姨,即使我们不认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帮助我,她就是个活雷锋,一个无私奉献的好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雷锋精神,让我们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那天,我们班的蒋瑜帆,没有带文具盒。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在书上划词语,将于凡没有笔,低着头。老师看见了就奇怪地问:“蒋瑜帆,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蒋瑜帆没吭气,红着脸,将头低得更低了。正在这时,邻桌的朱雯琦站了起来说:“蒋瑜帆,你别难过,我这有铅笔,借给你用”,蒋瑜帆说:“谢谢你,朱雯琦。”朱雯琦说:“没关系,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蒋瑜帆说:“你真好!”下了课,蒋瑜帆主动跑到朱雯琦琪位上去帮朱雯琦干些事情。我说:你们俩真像一对好姐妹。”他俩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本来就就是一对好姐妹。”我说:“恩,祝你们俩互相帮助,团结友谊。”望着他们那友谊的目光,我深深地留下了眼泪,当初我为什么不去帮住将于凡,哎呀!所以我也要做这样的好事。
昨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数学考试,就在紧急时刻,朱雯琦一看,呀!忘带尺子了。就在这时将于凡打开铅笔盒一看,铅笔盒里只有一把尺子,将于凡赶紧跑到讲台上说:“咱们班谁有剩余的尺子吗。”同学们有剩余的尺子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没有,只有一把尺子。”蒋瑜帆急的在跳,我说:“要不然咱们到别的班去借的吧。”蒋瑜帆说:“好吧,那赶紧去吧。”别的班都不肯接。就在这时,蒋瑜帆毫不犹豫的跑到自己的位上打开铅笔盒,把尺子“咔”的一声掰开了,蒋瑜帆立刻跑到朱雯琦的位上说:“我给你找到了。”朱雯琦说:“谢谢你,帮我找到尺子。”蒋瑜帆微笑的说;“不客气。”
“叮铃铃,叮铃铃。”同学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蒋瑜帆对朱雯琦微微的一笑,这一幕真感动。
看到这一幕,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只有多多帮助别人,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快乐。
一件发生在校园里的事作文600字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有好的事,也有坏的事,当然,也有以诚待人的事。
那是一个刚下完雨的早上,我带着爸爸给我的五十元早餐费,唱着小歌,兴高采烈地上学去。我回到了教室,正准备交早餐费的时候,发现钱神不知,鬼不觉地不见了,我摸了摸衣袋,还是没有。我又翻尽了口袋,找遍了书包,最后还是找不到。我镇定下来,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我一拍脑袋,想起了:早上,我在校园西北角拐弯的时候,一不留神,被地上的雨水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廷天。可能“贪玩”的五十元在这个时候从口袋里“跑”出来的。我立刻回到“案发现场”,果然不出我所料,已经被人捡了,我只好失败告终。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突然,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哥哥走进了我们教室。正在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大哥哥开腔了:“21号的同学回校了吗?”我们都感到很惊讶,这时,我看清楚了,他戴着一副金黄边框的眼镜,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嘴巴,尖尖的下巴,看上去还挺有学问的。他对有礼貌地说:“谁是二十一号?二十一号的同学请过来一下?”我犹豫地走过去问:“大哥哥,我是二十一号的,找我有什么事?”“刚才,我在校园西北角拐弯处拾到了五十元,看到钱上用铅笔写着‘三(1)班,二十一号’,现在我把钱还给你,你一定很着急了吧。”戴眼镜的大哥哥回答说。我接过“热乎乎”的五十元后,正想向大哥哥道谢时,他急忙地走了。看着他那“高大”的背影,我那“不听话”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我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了:如果不是这个大哥哥有拾金不昧的精神,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是发生在一年前的事,到现在,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依然记忆忧新。这位大哥哥以诚待人的高贵品质真值得我们学习。
四
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说起往事,有一件事如烙印似的深深烙在我的心中,让我永生难忘,这事教育我一生,我一生体会着……
由于第一次来到初中部,面对将要在此学习三年,不仅对陌生的环境有些向往,却也带着少许对小学的`留念,但很快就被快乐的学习生活无情的掩盖了。可是,没几天,我就当上了中队长,又过了几天,我当上了个班长。旁人说:“中队长比班长还累!”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虽然这只是随口说说,但我却有一种误闯进地狱的感觉,这事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事实逼我不得不相信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班长p中队长p纪律委员全让我给揽上了!!不禁有些惊讶,一星期以内中队长我竟去开了两次会,一开就是半个钟,这让好动没耐性的我受不住了,本来管理能力就不是很强的我,“却偏偏误打误撞,最后鼻青脸肿一身伤!”一天下课,英语老师收拾好课本准备走人。却被我的抱怨声吸引回来:“好烦呐,那么多官,累死了,不想当了!”听完我的话,老师的脸霎时间比翻书还快,一下子由晴转阴,把我叫了出去教育了一番:“谭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老师让你担任那么多职位,是因为信任你,相信你可以做好,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如果你的这番话让你的班主任听见,你的老师会多伤心啊?!”“听完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说的还真不赖。有了这一席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话,我与上一刻的自己又相隔了多少呢?
现在的我已可以顺顺利利的管理全班,要是那次老师不教育我的话,可能我现在早已与班长搭不上任何关系了!通过这件事,我找到了自我,也体现出老师对这份职业的重视,他不是为钱,他是为我们,他是为我们的未来而诞生。
教师;多么伟大的职业啊!!
校园好事:学习雷锋好榜样作文450字
学习雷锋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同学们依然学习雷锋。现在就来看看两个小雷锋的故事吧!
班级里的小雷锋
马行天是我们茶园山中心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全班同学都知道,马行天有个坏脾气,一旦把他惹恼了,他就会摔凳子,有一次还砸到一个同学,因此被校领导狠狠地骂了一通。你可别看马行天有这么个坏脾气,他可是我们班的小雷锋。
一天,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黄婧华课上到一半突然觉得肚子痛,郭老师看见了,急忙一边打电话找家长,一边让婧华整理好书包,准备回家。这时候,马行天的大个子派上了用场。他帮婧华背书包,一直把婧华送到了校门口才回教室。老师还特意表扬他了呢!
做好事不留名
大家都知道,雷锋叔叔最提倡做好事不留名,我们班也有了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
我们班的粉笔盒很旧了,上面的木头也脱落了一大块,没有人来修。这一天下课,当班主任郭老师准备整理袋子,离开教室时,忽然发现粉笔盒不知道被谁粘好了!她激动地大声问道:“是谁把粉笔盒粘好了?”班上乱哄哄的,没有一个同学回答。这时,张钰亮突然说:“是郭扬征粘的!”郭老师更激动了,放大声音说:“我们要学习郭扬征同学的雷锋精神,他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像你们,做了点好事就到处宣扬!”郭扬征的雷锋精神值得嘉奖,更值得我们学习!
上海中考一类卷作文:校园故事记录充满活力的岁月作文600字
步入校园,一阵幽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我们于清朗的早晨诵读,在晨风中开始一天紧张的生活,这里记录着我们充满活力的岁月。它,便是校园故事。
初三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所以就要“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同学们常常围坐一团,攻克难关,当困心已久的难题被解开时,同学们都笑了,仿佛清风吹走乌云般的爽朗。有名同学填的《江城子》写得好:“少年自有少年狂,渺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这样的豪情壮志,使我也心潮澎湃,信心倍增。“之乎者也”、“加减乘除”、“ABCD”、“力电光声”,一个个知识点仿佛也充满活力,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中午,同学们说说笑笑,教室里一派生机。可那一天,我们流泪了。老师用沙哑的声音为我们加油。望着老师那疲惫而又不舍的眼睛,我们流泪了。不愿让老师再为我们而担忧,为了这份爱,我们一定尽我们所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回报老师。会的,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活力和爱会创造奇迹!
有一次和一名同学一起去预备年级做报告,一名男孩问:“大姐姐,你怎么看待人生的成与败、得与失呢?”我们一愣,过了片刻,我说:“追求和向往是人生必须的,而真正的成功却是来之不易的。只希望你们,包括我们自己,都能走完人生中完整或不完整的旅程。”他们笑了,脸上充满阳光与稚气。我们也笑了,为自己曾有过这样纯真而快乐的日子。
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精彩,那么活力四射。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比赛场上飞扬着的欢呼与呐喊,更有落日红叶、雨打芭蕉的完美意境;这里有默默伏案的少年、勤勉的园丁,有三点一线的紧张,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写下它,写下这充满活力的岁月,写下我们难以忘记的校园故事。
青春校园,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短短的初中三年的时光已如风般悄然逝去,而那些青春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每当独自一人时,眼前总会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出曾经的一幕幕,或是某一次运动会,或是一次小小的争吵,或是一次和老师的短短谈话,亦或只是一次的简简单单的几句调侃……
在初中,我们的班几乎被公认为是全年级最乱的一个班,因为我们班经常出现打架事件,或有些坏事总能牵扯到我们班,而我们的平均成绩也总是倒数(即使班里有几个顶梁的精英)。除此之外,我们班的风气似乎是最不好的,在初一时曾几次众人抵制班主任,黑板上写满了尖锐的字眼;在一次两个班之间的拔河比赛中,我们故意输给别人好让班主任难堪……
但有时我们班同学的行动也是别的班所想不到的。
在初二时,我们换了个班主任,也是教英语的,她是个很要强的老师。但有一次,她竟被我们气哭了。我记得很清楚,他的眼睛通红,但却有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跑出了教室。与平常不同,教室里静得出奇,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接着,两个班长互相低声说了点儿什么,然后也慢慢走出了教室……
后来的几节英语课,老师仍每节课都准时出现,只是不像从前那么有激情了……
几天后,正巧是圣诞节。不知是谁发起的,买了棵圣诞树,装饰得挺漂亮,上面还挂了一个圣诞果,班里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还附了一封信,由两个班长送到班主任办公室……
美好的初中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们将被我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人类,只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作文600字
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还是不太重视,认为微不足道,在我看来,环保是非常重要的。
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牧笛悠扬。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可是现在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大量排入空气,导致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地球升温。在20世纪,地球升温了整整0。7摄氏度。1994年夏季,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8月18日最高气温达到51摄氏度。1992年9月13日是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下了利比亚沙漠出现的全球有史以来最高气温――58摄氏度。1988年希腊的热浪造成数十人死亡,同年的中国,因热浪而死亡的人数达到700人,数百万人中暑。
所以我想大声呼吁人们:地球属于我们人类,属于我们大家,只要用我们的双手,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让清澈的塘水依旧流淌在家乡,让花儿依旧那样鲜花盛开。
韩三明是个普通的山西民工, 为了寻找十六年前花钱买来而后又带着女儿离他而去的妻子来到三峡库区。关于妻儿的唯一信息就是他手里的十六年前妻子离开他时他求她留下的条子, 上面有她当时的家庭住址, “四川省奉节县青石街五号”, 韩三明唯一希望就在这张纸片上。在接下来的寻找过程中, 贾樟柯用他那特殊的视觉思维, 写实的镜头语言一次次的震撼着我们, 敲击着我们的心。并非寻找多么坎坷, 而是在寻找过程中所遭遇的人和事, 那些底层人无奈而又艰辛的底层生活敲击着我们麻木而自以为善良的心。麻老大艰辛的跑船生活, 悲剧的小马哥, 无奈的旅馆老大爷, 工地上挥舞铁锤、汗流浃背的民工, 失业又因打工遭残疾的下岗工人……这些让人触目惊心!肮脏的旅馆, 吵闹得人群, 一片片断壁残瓦组成的废墟, 即将搬离的破败的县城, 混浊的生活场景……给我们构成了一幅难以言语的低层人们生活的移民写真图。在这幅写真图中, 人们的生活是艰难的, 精神是困惑的、无奈的、甚至是猥琐的。平常的烟、酒、糖、茶在那里竟成了奢侈品。人们的生活是压抑的, 沉闷的, 一段平凡的感情也是难以满足的。麻幺妹儿因哥欠人三万块钱被迫与人跑船, 求口饭吃, 忍受屈辱, 任人宰割, 十六岁的女儿辍学, 背井离乡, 去遥远的南方东莞打工, 下岗又遭残疾的工人的妻子沦为暗娼……这些底层人流民般的生活随着镜头的一次次展开, 像刀子一样割着我们所谓善良人的心。
与韩三明寻亲平行的一条线是从山西来的护士沈红寻夫的过程。
“是东明吗?”
“是啊, 你是?”
“我是斌斌的爱人, 沈红。”
“原来已经通过话的。”
“原来是嫂子啊?”
“什么时候到的?”
“今天。”
“郭斌呢?”
“我就是来找他的。”
“他不知道你来啊?”
“也没打电活?”
“你给他打一个吧。”
这是沈红三峡寻夫过程中, 到工地上去找郭斌战友王东明的一段对白, 这里的潜台词是她不仅没找到郭斌, 她没告诉郭斌她要来, 她也没办法告诉郭斌, 郭的联系方式或许她也不清楚, 这就暗示了他们的关系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再看沈红与王东明的另一段对话:
“你数一数。”沈红把手机递给王东明。
“怎么还是七位啊?”王东明拿着手机很是吃惊。
“这是他给我的最后一个电话。”
“两年了, 我只有在家等他的电话。”
“偶尔电话打过来, 只要我说没事, 他好像就放心了。”沈红流泪了。两年的漫长等待, 最后等来的又是什么?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虽是清新的川味风情, 但镜头的“字里行间”仍包含着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
贾樟柯的作品呈现个人化的叙事风格, 其作品的叙事内容基本上是关于记忆的生命体验, 不追求经典叙事法则, 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三峡好人》的叙事方式显然是记录片性质的, 韩三明的视线带入本来是从山西奉节寻亲, 但从影片来看, 导演的意图, 并非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的寻亲, 也并非形成悬念。沈红, 这个来三峡寻夫的山西女性, 寻找回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和婚姻的结束。贾樟柯把这样一个体裁安排影片中并不同于流俗。在奉节这个处于搬迁, 接近“乱世“的地方, 山西二夫妻的故事才更具有伸缩的空间, 也更好地表达了三峡这个处于特定时期的特定地域给不同地域、家庭带来的冲击, 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截流。贾樟柯作为新生代的导演, 他具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的这种自我意识在电影的镜头、画面和空间组合很强烈的表现出来。影片一开始, 把三峡在这部影片的阐释位置作了清晰的定位。镜头中出现的那些打杂、卖艺、骗钱、猥琐的流民形象给我们流下了很深的印象。影片中大量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使这部片子有着非常浓郁的地域色彩。
整部片子都呈现自然光色, 灰色、暗淡。人们说着方言, 这是特殊时期的“三峡”, 面对“三峡工程”, 在这里祖祖孙孙生活了两千多年的数百万三峡人面临着随地拆房, 随时“水淹”的困境, 这些人生活窘迫, 喜怒哀乐如何表达?贾樟柯以表弟---韩三明 (其真实姓名) 的介入为切入点, “三峡移民”的生活场景, 面对“三峡工程”在普通百姓这个层面上的巨大成本付出表现的具像而彻底。画面真实, 不张扬, 不解构, 所有这一切都呈现纪实化风格, 其真实性成为该影片的终极源泉。贾樟柯的镜头面对的是一个个政策覆盖下根本无法独善其身也无法表达自我的底层百姓。以每天收一块二房钱为生的旅店小店主, 望着在自家小旅馆墙上画着一个个“拆”字的自称“执行公务”的人员嚷到“莫看我老了, 在奉节混了几十年, 乱朋友还是有的。”以及县长摸样的人花“二亿四千万”的最新作品:“我喊‘一、二、三’——‘亮’”的鲜明对比, 其个体底层的渺小、错愕与滑稽在镜头前无不彻底的暴露出来, 强烈震撼着国人的心。
三明和老鬼等工友一起吃菜喝酒。三明告诉工友他明天就回老家去挣钱, 工友们举杯团圆酒送行并问三明能否帮忙找活路?三明回答可以下黑煤窑, 一天能挣二百元钱, 工友们很高兴, 但听说下煤窑有生命危险时大家都沉默了。为了生存, 老鬼等工友必须选择黑煤矿, 即便是生死。当镜头逐一摇过一张张赤膊工友平静的脸庞时, 我们分明感到这一杯团圆酒是如此的悲壮。贾樟柯用镜头表现平静下面的急流暗涌, 表现中国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可谓超人。当三明面对黑煤窑的生死契约时, 当沈红决定与丈夫离婚时当工友们听说下煤窑就是提着脑袋干活时, 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平静和沉默。有谁又知道在这沉默的背后又有多么丰富的内涵?
“一个导演是一种生产思想和趣味的机器;一部影片是一系列创作上和技术上的决定, 导演的任务是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2) 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就是在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他的电影渗透着他的价值观、审美观, 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又以他特有的镜头语言将这一情怀表现出来, 感动天地, 惊醒世人, 这大概就是贾樟柯电影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参看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
①张骏祥:《电影创作与评论》, 第10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年版。
有一次,我们班有个同学身体不舒服,呕了一地脏东西。这时,有许多同学都捂住嘴巴、捏住鼻子,小声嘟弄着:“好恶心!”。还有些同学干脆躲起来了。但有几名同学站出来,不怕脏、不怕那难闻的味儿,拿拖把把脏污拖干净,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我们向他们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连老师也当众表扬了他们。难道这种好人好事,还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这样的好事在校园里有很多,例如: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了一件校服,立刻送到门卫,等失主来拿;有的同学吵架了,有许多人在袖手旁观看热闹,但有些同学去劝架,让他们承认错误、和好,既保护了同学安全,又维护了班级声誉。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但做得多了就会让我们的校园更和谐。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天,我和妈妈来到菜市上买菜。那天,正好是元旦节,菜市里人山人海,走在里面,就像几条挤在没水小木桶的大鲤鱼。好不容易挤进了里面,我踮起脚一看,黑乎乎的一片,全都是人头,只有一块凹了下去。我又踮高了一点,才看清,原来那是一个驼背的老奶奶。
我们也挤到了老奶奶买东西的那个摊位,那位店主正在找钱给老奶奶。由于天气寒冷,穿得衣服多,再加上老奶奶提的菜又多,一个不小心,找的钱掉了两张在又湿又滑的地上。老奶奶没有看见,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有人正想弯腰去捡那张被人踩得“面目全非”的人民币,却被一个身材高挑的大哥哥抢先捡走了。
我本以为这位大哥哥要把钱占为所有,可他没有。哥哥上前轻轻拍了拍老奶奶的后背,并一只手提起老奶奶手里的菜,说:“奶奶,您刚刚是不是掉了些钱?喏,还给您!”一边将钱递给老奶奶,一边说:“您家住在哪里啊?我送您回家吧!”老奶奶回过头来,慈祥地微笑,露出两道深深的鱼尾纹:“太谢谢你了,小伙子!”
一、缺乏男性大家长的布局
在男权社会里, 男性通常是以主宰者的形象出现的。这种男性的主体意识在长期的文化塑造中积淀为一套完整的男性话语体系, 集中表现为父权与夫权。在奥康纳作品中, 男性主体意识被不自觉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所对抗或被放逐于文本之外, 她摈弃了把女性作为男权社会观念中僵化形象和附属形象的模式化写法。作为20世纪40年代完成大学教育的知识女性, 奥康纳认为, “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背弃传统, 跳出传统贤妻良母的角色陷阱, 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是首要的。”
在《好人难寻》这篇短篇中, 并没有出现“父亲”这一男性家长的角色, 取而代之的是女性家长。在这里, 似乎已经消解了男性话语权, 女性家长行使男性家长的权利与意志, 其拒绝将女性安置在永远的从属地位的角色上, 而且从整篇小说中来看, 本应该做为主体角色的儿子“贝雷”在家承当其一家之主的角色, 在整篇小说中的分量应该不轻, 但是一直到小说的末尾, 儿子在文章中的发声只是寥寥数语, 并没有让读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留下过多的印象, 反而是母亲一直活跃在读者的视线中。在旅途的过程中, 全程基本上都是母亲的声音, 在餐馆中和老板讨论“好人”这个话题是, 儿子也是一言不发, 使读者的视线更加集中在这位女性角色身上。通观全文, 老祖母成了读者心中的中心人物, 周围的男性角色似乎都是陪衬, 来凸显老祖母的独立意识和其特立独行的性格。
二、“丑陋”的亚当
奥康纳除了在文章的构思布局上选择放逐男性大家长, 而且在男性角色的刻画上也是采用丑化男性角色的方法。通读奥康纳的小说, 会发现她笔下的男性形象是令人失望的、被否定的, 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
1.“外表丑陋”的亚当
奥康纳通过描写一系列身体残疾的男性来瓦解男权文化对传统男儿身的美好建构, 为她颠覆男性特权的叙述策略选取了一个最直接、最辛辣的切入, 《好人难寻》中的餐馆老板红萨米的形象是“他穿的那条卡其裤子, 只齐到胯骨那儿, 大肚子象粮袋似的, 耷拉在裤腰上, 在衬衫里头颠来颠去。”在描写贝雷的形象时, 他是一个秃头。在她笔下, 帅气的男性形象根本无从找寻, 小说充斥着是一些犯罪者或者是懦弱者的形象。于是, 奥康纳开始了对男性形象的“审丑”。在她的笔下, 男性已不再拥有英俊潇洒的外表, 他们那“雄性”的肢体甚至是残缺不全的男性不再拥有英俊潇洒的外表, 而这种残缺不是反衬内在的真、善、美, 而是强化丑, 这种对男性肢体的“刻意残害”与无情嘲弄, 恰恰是奥康纳译一种隐喻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对于男性形象千古不变之追求的一种结构和颠覆。
2.“精神丑陋”的亚当
这里所说的“精神丑陋”, 主要指《好人难寻》中的男性人物在道德上的沦丧、精神上的萎靡、或者是有悖于传统文化对男性精神特征的正面形象。首先, “精神丑陋”的亚当表现在道德的沦丧上, 正如文中被描写的三个逃亡的罪犯, 他们丧尽天良, 狠心杀害贝雷一家六口, 他们三个是邪恶人性的代表。其次, “精神丑陋”的亚当表现在反社会上, 现代人由于失去信仰而丧失了生活的根基, 在生活的苦难和重负中找不到光明与出路, 在迷惑与绝望中走向极端, 最后成为反社会的恶魔, 用死亡来毁灭冷酷的现代文明世界。正如“不合时宜”在杀害老奶奶一家之后说道“人生根本没有真正的乐趣。”此处的描写是二战后上帝死了的 “精神荒原”的真实写照。奥康纳开始了对男性角色的审丑, 在奥康纳眼里, 男性未必都是女性的庇护者, 缺乏了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内容。
三、女性的呐喊
小说以旅行作为主题的形式, 以老祖母的言行为线索, 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讲述了老祖母和儿孙一道驾车外出游玩, 途中遭遇逃犯被无辜枪杀的故事。《好人难寻》中女性主体独立意识的萌发首先体现在短篇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母亲形象的女性:一位爱唠叨、沉湎过去却精力充沛的老祖母。她具有坚强的意志, 是家庭的主宰, 她的强壮与儿子的软弱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 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还体现在对传统女性角色内容上的拒绝:对传统母性的否定。小说中, 老祖母不顾儿子的反对, 偷偷把她心爱的猫带上了车 (正是这只猫造成了后来的车祸, 导致全家的被害) ;为了达到自己造访故地的私欲, 她不惜对孩子们撒谎, 迫使儿子贝雷把车开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途中, 又因为她, 踢翻了那只藏着猫的篮子, 猫爬到正在开车的贝力肩上, 贝力手里的方向盘失去控制, 汽车立刻翻进沟里, 悲剧就此发生。我们看到, 正是由于母亲的自私与固执、精明与狡诈才将一家人送上了不归路。小说把母亲的强大顽固与儿子的懦弱宽容进行对比, 更突出母亲性格中具有毁灭的一面。老祖母被赋予了反面的女性形象。从而和传统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 进而来反对男权社会对女性固定角色的定位。从小说的开头至结尾, 奥康纳愈想表现的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 男人的地位犹如上帝一样, 是绝对权威的象征, 女人必须一切顺从和依附于男人, 所以毫无自由和平等可言。”而在《好人难寻》中, 男子汉形象的倒塌意味着女性获得了空前的独立, 已经不是作为寄生虫的形象在文本中出现。奥康纳自觉与不自觉的女性主体独立意识并非想给读者以感官刺激, 而是以自己独到的女性视角来揭露世俗的男性世界。她想让读者听到女性的呐喊声。由于奥康纳并非典型的女权主义者, 她并没有像女权理论家那样对未来的女性形象做出具体的规划, 但她通过小说明确传达了她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摘要:弗兰纳里.奥康纳 (1925-1964) 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 国内外批判界对奥康纳小说的宗教主题、南方文学色彩、怪诞以及暴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常常忽略了其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以及女性主题。事实上, 奥康纳塑造了众多生动而意义深远的“怪诞”女性形象, 通过对这些怪诞女性形象的描述来折射男权控制下的社会。通过对奥康纳文本的分析, 探讨她解构、颠覆男性形象和展示隐匿的女性主体和独立意识。
关键词:怪诞,女性主义,独立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志卿, 张燕.试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J].华侨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1, (2) .
[2]张燕.弗兰纳里.奥康纳对女性问题的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64-66.
[3]主万, 屠珍译.公园深处:奥康纳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感人的好人好事作文】推荐阅读:
好人好事的作文01-19
关于做好人好事的作文06-24
走好人生的作文12-12
做好人好事200字作文11-17
医务人员好人好事作文12-28
错怪好人作文10-18
好人五年级作文09-07
好人难当_作文11-06
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11-03
祝好人一生平安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