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核心理念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核心理念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1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

四、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七、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三】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一】潜能开发观; 【二】问题探究观; 【三】学生主体观; 【四】行为实践观; 【五】个性差异观; 【六】师生合作观; 【七】生命发展观; 【八】评价过程观。

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一】激发导入,自学探究; 【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四】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十、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善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应激”的创造素质,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十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教师“动”起来。【二】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十二、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二】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十三、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十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十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六、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十七、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二】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三】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有的新理念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2

一、为了一切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位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一切”即所有的意思。那么,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为了所有的学生, 重点是不落下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 我们必须有一颗无私的心, 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 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 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是《教育法》赋予广大教师的义务, 是教育之爱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真爱, 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达到完善的境界。那么, 我的爱生之情是如何体现呢?

1.真诚相待, 相互信赖。我认为师生之间首先是朋友关系, 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就要真诚相待, 相互尊重。师道尊严首先是“道”的尊严, 是老师的人品、知识、能力的尊严。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因此, 我在课余或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 把自己完全融化在学生中, 谈自己的真实思想, 成长过程, 成功与失败, 优点与缺点, 对学生的看法与希望。学生知道我的经历, 感到老师的真诚后, 也真诚地谈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感受。“有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有了基础,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有了动力。”

2.偏爱“后进生”和“学困生”。爱优秀生容易, 爱“学困生”难。工作以来, 我一直坚信“百步之内有芳草”。我认为流走一名学生, 就会失去一批生源。学校要生存, 要发展, 必须关爱每一位学生, 从最后一名抓起, 从学困生抓起, 坚持做到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做到“爱到深处, 严之有格”;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挖掘每一位后进生和“学困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多给他们机会。同时, 还要用赏识教育让“后进生”和“学困生”在赞扬声中进步, 在鼓励声中成长。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我在班里推出一系列措施, 如成立兴趣小组、合作小组、竞赛小组, 开设心理咨询意见箱, 开展表扬批评栏 (星级量化评比) 等。因此, 我所带的班级不管是段考、期考还是中考, 各种“一分、二率”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都是校内同年级同类班级的第一, 而且我所带的班级参加各种县、市、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奖人数也都为全校同年级同类班级的第一名。学生学习风气浓厚,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得到了改善, 形成了“比学赶帮”、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关系的班集体氛围, 经常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好评。亲其师, 信其道。由于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 每一次我出远门学习, 都有很多学生自发地站在教室门口目送我离去, 等我回来时, 学生又都围上来与我谈心。我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心里想着学生, 爱学生, 就会甘于吃苦, 乐于奉献。无论是做英语教师, 还是担任学校中层领导, 我始终是任劳任怨, “冲锋在前”, 超负荷地工作。特别是在我患了咽喉炎之后, 为了不让学生落下功课, 仍然坚持上课, 不请一天假。我工作不分昼夜, 家里是第二办公室, 通宵工作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没有爱生之情, 能做这么多繁重的工作吗?

白天, 我除了上课和处理日常工作, 又不停地批改作业、备课、做课件、写教学反思、写博客和找学生谈心, 进行辅导, 进行家访, 以至经常是废寝忘食, 这一切缘于一个字———爱。我经常不厌其烦地照顾生病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我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师爱, 得了学生的理解。所以, 我带的班级, 无论是纪律、卫生、劳动等方面综合评比都排在同年级前列。

在22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心里时时处处“装着学生”、“想着学生”、“关心学生”。我比较善于做后进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善于运用辩证法,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常用赏识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管理班级, 注意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百般呵护学生的个性, 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严格要求, 适当增加难度, 鼓励他们向更高峰攀登。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后进生和“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也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困生”, 指导其搞好学习。所以, 我所教的英语科成绩总是排在同年级前列。很多家长对我说:“把孩子放在韦老师这个班我们放心。”

二、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即全部工作的意思。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为了学生开展全部工作, 重点围着学生开展工作。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过程中,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班集体,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 就是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穿主体教育思想。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充分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变革,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改革势在必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主体, 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我认为, 在班集体建设中, 要实施“民主与科学”,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把管理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创设机会, 搭建自我管理的舞台。只有这样, 班主任才会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

2001年, 我有幸参加首批全国班主任专业化课题实验组, 并承担子课题━━现代班集体建设实验, 成为子课题组的负责人。在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组张子杰、廖志弘两位资深专家和唐云增教授的指导下, 经过两年多的班主任专业化实践, 我的教育观念大大转变, 走出了“管家式”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误区, 初步建立起了现代班集体建设“民主科学管理”模式, 形成了“以人为本, 自主管理”的“六自一特色”工作规范:班干部由学生自己选;班级目标由学生自己定;班规、班训由学生自己拟;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班歌由学生自己创作;总结由学生自己写;创班级特色。通过创建规范, 进行了班集体建设, 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保证了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 我所带的01 (8) 班于2004年5月被评为全国班集体“优秀实验班”。

通过实验的成功, 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让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有效, 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是关键, 也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为了学生的一切———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即任何事的意思。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为了有关学生的任何事, 重点是围绕学习展开。学生在校主要的任务是学习。那么,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重点和中心, 就是围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展开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也是教育的生命, 关系着班集体的建设, 更是关系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优良的学风, 是班集体的生命线, 是促进班级不断进步的动力, 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抓好班级学风建设, 就抓住了繁杂的班集体建设之关键, 就掌握了班级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为有效开展集体建设创设了必要的条件。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风建设的。

1.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 真正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学风建设, 首先要培养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班干部队伍。为此, 我每个学期都会进行1~2次的班级民主选举, 通过广泛动员, 进行竞聘演讲, 再经过民主投票和任课教师的意见, 产生大家信任的班干部, 并且根据班干部的个性特点, 给予明确的职责, 实行包干政策, 让他们进行班级自主管理, 使“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做”, 课内外班级秩序井然。这样, 既减轻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负担,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所以, 我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2.建章立制, 定出规矩, 形成方圆。无规距不成方圆, 作为一个班集体, 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规范的制度和一致的行为准则。因此, 我特别重视制度的建设。在开学初, 我就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班规, 在校纪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法规”, 从细节抓起, 从严处理, 从难点上突破。学生在制定制度和接受管理的同时参与班级管理, 加强自我教育, 培养了主人翁的意识。

3.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我每带一个班都会和学生一起结合班内的现状和学习、纪律方面的特点, 从挖掘班级文化和展示学生才艺两方面入手, 精心策划和布置教室, 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每一面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总之, 想方设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设计每一个班级文化细节,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 以求师生团结一心, 合力打造勤奋好学、团结上进的班级, 从而形成书香型、学习型的班集体。

4.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合作与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建组之初, 我就一直重视小组的文化建设, 主要推行以下几项工作:创设组名, 如, 动力火车组、放飞梦想组、鸿雁先锋组等, 提出口号, 如“我能行, 我参与, 我快乐”;“I believe I can do!”……制定组规。如“团结一心、维护小组荣誉, 不做小组叛徒”;“必须按时完成作业”;确定目标, 小组通过讨论后, 制定本组近、中、远期的奋斗目标;制作组标, 制作学习小组铭牌, 放置在本组桌面, 时刻警醒、激励团队勇往直前。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伴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 他们相互促进, 互相支撑。通过小组文化建设, 学生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强烈意识,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抓养成教育, 促进班风学风建设。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1) 丰富德育载体, 促进养成教育。班主任要深入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深入开展经典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等活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促进班级学风的形成。 (2) 从严要求, 积极引导。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 积极引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 (3) 运用形成性评价机制, 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形成良好习惯。班主任通过设置“看一看、比一比”评比活动, 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记录、奖励。通过“班级日志”加强学生的过程管理和综合评价,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计算机;课堂整合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习的根本,是民族发展的需要,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开展逐渐成为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又一大着眼点,信息技术表现出的是先进的信息教育理念,这就使得多数信息教育者以新课改作为教学思想,对教育课程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数学课程的概念,并整合信息技术谈谈信息教育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是以新课改作为教学理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计算机,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技术概念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与信息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信息传输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初中教学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能理解并遵守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与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和负责任地、按层面关心他人的观念。

信息技术在运用的同时,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迈向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就目前教学形式来看,课堂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发展根本是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在于教师在学习中起引导作用,核心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及时要求学生巩固知识型技能训练,从而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数学课堂整合的教育实质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是指数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化,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设计效果,加强学生教育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教育观、信息观及数学理念观的培养,让学生的身心能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缓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课堂整合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通过计算机与信息的完美结合,为学生全面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学生的思维信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教育课堂要求整合实现双赢,让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将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把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学生的多种实践,使之迈向信息教育化。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從教育方面来讲,数学整合相对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创新,它能够将数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数学课程比其他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拓展,策略方面要根据数学整合理念来提高。整合能让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一体化的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构建的整合体系,在课堂教育发展的同时,数学课程中也加入了大量信息内容。数学教学的实质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造完美的整合体系,从各学科的整合功能及体系方面来看,数学课程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发展。整合目标要求学生及教师注重教学发展,提高课堂整合性,多进行情感教育方面的交流,将学生价值观放在主要课程目标之上。

正是由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方面的事情,教导学生要将数学科目放在主要地位。信息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在多种教学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通过辅导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课堂中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又为信息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通道,同时也让学生在信息课堂中体会到教育的开放性。

四、拓展教育整合空间,实现教育课程理念

作为教育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当分析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实际上,信息教育课程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缺陷,多数课堂观念都有待拓展,无论怎样,这些课程在信息界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从横向整合方面来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算法来实现的。算法是多门课程学习的基础,它是由多项固态形式的计算演化而来的。在教育方面,算法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之间沟通的基础,除此之外,算法还可用于天文学以及物质学方面,能融合多种学科。从纵向整合方面来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它们都为信息界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教学资源,为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学学科使得教学课堂变得相对活泼,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尤为重要。完善并实施多种信息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方式,在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知识,启发学生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明确学习目标并采用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难度系数还是相对较大的,只有认真研究整合对象以及把握好教学原则,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充分贯彻落实信息技术方针,积极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来协调数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2]朱国权,王辉.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分析与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09(6).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4

2012年09月05日15: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BKS05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2012年2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良好等级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邹之坤、刘国新、王晓杰、徐彦伟、赵淑光、王继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为了把这一理论成果转化成理论武器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对其进行理论概括、提炼和升华,形成简洁明了、易记易循的概念形式,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课题组在人民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可多项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选取并择定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课题组认为,公正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制度伦理规则的要求,诚信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人际伦理规则的要求,和谐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伦理规则的要求,民主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政治伦理规则的要求,自由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发展终极目的的要求。这五个基本价值理念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前提,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由此可见,公正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把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2007年3月,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公正的理想变为公正的现实。然而,实现社会公正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现阶段,其基本目标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作为价值范畴以其“身份证”属性为古今中外思想家所重视。诚与信在价值上的等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而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则在于人的社会本性,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是人基于利益而必须学会合作的最大理由,社会分工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加强这种合作的理由,由此可见,合作的本质乃是契约关系。但承诺与践诺在时空上的分离必然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旦失去诚信,合作便无以为继,诚信亦因此成为合作的前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了稳定秩序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诚信已超越自然人和法人的“身份证”而成为国家和政府的“名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和谐”是指两种及以上要素的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是人类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状态始终都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该社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状态。在高度压抑人性肆意践踏人权的剥削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关系总是处于紧张和敌对的状态,时刻都会引发冲突甚至暴力斗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为此总是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是它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使得人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解放,因此,它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总体是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所说,“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民主(democrac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emocracy的希腊文由demos(指公民)和cracy(指治理方式)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联意味着由人民治理的制度,准确地说是由所有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洞悉了民主概念的关键,将民主视为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列宁进一步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过程中创造了“人民民主”这一崭新的形式和制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人民民主专政”确定为新中国的国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密切联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将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并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根本上杜绝了民主价值的工具主义倾向。

“自由”在本质上是人的类本质的确认,“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但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总是在一定的秩序中才能享有,自由对于秩序的需求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因而人的自由本质发展程度,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秩序发展程度相一致。没有自由的秩序是专制,不是人类所期待的真正秩序,势必会窒息社会的发展;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任意,也不是人类所要求的真正自由,势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最终会扼杀自由。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人的依赖”阶段而进入“物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势必要求个体自由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但自由决不是任意,而是任意的对立面,亦即是对必然规律的把握和对客观规律的认同,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生来要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必须受社会秩序的制约,因而自由是相对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出的具体论述多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的论述对提炼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因消灭阶级对立而与资本主义相决裂的社会,它是一个建立在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之上的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将保留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一切优秀文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在概念形式上有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痕迹,但这决不是简单地摹写,而是要赋予这些观念以实质性的意义,即实现人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的同时,实现人在社会与文化上的诚信、公正与和谐,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这项成果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任何社会价值理念的首要或基本功能无疑都是该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思想旗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如何在多元价值并存中达成价值共识,确立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公民价值取向的“参照系”。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该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作为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以及生存的状态。为此,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将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进行建设,把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公民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基本的尺度和规范,使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黏合剂”。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表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任何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是以核心价值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亦以核心价值的形成为先导,现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其核心价值的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公民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以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的主流价值观念,就会降低公民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溶解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实现多元价值的整合服务的,有效溶解与社会主流价值分化乃至对立的价值观念。这种整合作用不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一种“软整合”,即通过吸收非主流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最大限度扩大共识基础;溶解不合理的成分,将其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其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通过国家机器将其辐射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感染力吸引社会成员,以其说服力争取社会成员,以其整合力团结社会成员,进而达到价值整合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篇5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师 新教学 篇6

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这一课程的性质作如下阐述:“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六大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六个方面涉及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模式、评估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新教师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必然是新教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完成这一改革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也就应运而生,这个角色的特点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教师应完成下列五个方面的自我超越: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学;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

在这样的新课程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否。

不妨先回顾一下旧观念: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他们就以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他们认为语言知识应详尽地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应系统全面。因此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或留于形式的一点操练,课后学生又成了作笔记和做题目的机器人。他们只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语言实践;只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他们认为语言技能的掌握即能听得懂、说得出、读得懂、写得出词汇使用和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以“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实现了最终目标,殊不知这只是完成了目标的40%。

再来回味一下传统的英语教学:七、八十年代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充当一名讲师(lecturer)讲述课文和语法。九十年代的教材内容较丰富多彩,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也就要求教师除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应具备英美等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集各种角色于一身:在复习--Revision时是记忆激活者(activator);在呈现--Presentation时是示范者(demonstrator);在操练 --Practicing时是组织者或指导者 (organizer or conductor);在学生自己练习--Drill 时是管理者(supervisor);在巩固-- Consolidation时是帮助者(helper)。教师在这五个环节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英语教学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这还是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关于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家Peter Stevens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性品质。内在的品质特征应是身体健康无缺陷,有教高的智力,有坚强的性格,感情上成熟;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品质特征是受教育程度高,有比较广泛的知识,精通掌握所教的语言。

第二,教学能力。对教材要有创造性使用的能力,会根据情况进行改编与设计,有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能识别所教学生的成绩和问题,使学生的学习速度达到最大限度。

第三,事业心。能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并为之奋斗;能正确理解语言教学形势和发展趋势,并有正确的观点。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了实施新课程标准,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包括了对教材的评估、选编和增补能力,对教学的自我评估能力,对教学的研究能力以及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

教师素质的提高当然首先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其次是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从自身出发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态。

2. 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彻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3. 通过阅读各种英文报刊,收听收看各种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把握一切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

4. 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扩大课容量、提高课效率。捕捉各种信息,培养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尽可能多开展一些能提高教师

素质的教研活动,如观看有关的教学录象,新教材培训录象,全国英语优质

课竞赛录象等;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组织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开展多

媒体课件评优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校还应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再学习

的机会。这些措施都能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断开发教师的创

新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奠定扎实的基

础。

四.新教学

完成这一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性教学和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师生“交流互动”。

笔者在这里首先着重解释一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创造性源于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创新在于有创造性的成果,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是一定没有创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那么又如何实现“交流互动”呢?“交流互动”是两个或更多的人进行思想、感情及观念的沟通,并对彼此产生影响的过程。简单地说,“交流互动”是把自己头脑中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反之亦然。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必须符合创造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这个根本原则,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练”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过程,通过启发诱导式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实现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交流思想的教学目标。实现“交流互动”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交流互动”活动的内容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目标。

第二,在“交流互动”教学过程中新导入的内容必须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等相关,从而产生必要的联想,使新旧知识能够结合起来,促进课堂教学。

第三,“交流互动”活动的内容还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感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当学语言成为传递学习者感兴趣或相关信息的中介时会刺激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第四,“交流互动”活动的内容要情景化、交际化和综合化,“交流互动”活动的语言实践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应在学生中进行;不单是口头交际还包括笔头交际,要通过笔头练习来检查语言的正确性。

归根到底,《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倡采用“任务型”的

教学模式,强调以意义为中心。“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模式即Pre-task(教师先介绍、探讨新的话题,并引导学生回忆完成本任务所需要的词汇和短语,也可以学习一些新单词和短语,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While-task/task cycle(学生一对一或分成小组完成任务,教师则在一旁协助。最后他们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汇报他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和 Post-task(首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然后把重点放在语言上,强调任务中的一些重要的语言点并进行操练。)使用“任务型”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更多的机会以口头或笔头的形式去进行语言交际,由此产生更多的语言互动或磋商性的活动,最终将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习语言。

新课程 、新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带来崭新的英语教学!

参考书目:1、新《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袁振国著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4、《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社

5、何安平主编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7

一、新时期以人为本师德观的内涵

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深化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拓展师德建设的内涵, 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以及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 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 重要的体现是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尊重。鲁迅先生认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师爱也正是师魂所在。教师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重要体现也在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 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 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深知过去的中国一直是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 往往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了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 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 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以“学生”为本,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 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而这一主导地位最重要的体现则应当是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当前, 师德建设中屡屡出现的一些问题, 很多方面是与这一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 值得我们高度警觉。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要尊重学生, 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用纯真的爱去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也要用对学生的民主、平等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代新人, 这是“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2.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 首先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 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为人师表。但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与情操的同时, 又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 让人民教师很好地展示“德福一致”的道德观念, 展示积极和优雅的道德人生, 让道德生活的美好、道德智慧的绚丽去以身立教。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 将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 燃尽自己, 照亮别人, 这当然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 还应包含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

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光荣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 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 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 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虽然“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良好的社会风气, 但是社会某些方面至今仍然存在不尊重教师的尊严、劳动和权益的现象。如果在推进教育事业振兴发展中不能以“教师”为本, 社会只对教师单方面高期待严要求, 而不对教师以更多的尊重和关怀, 教师本人虽然严于自律, 但却不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怎么能体现真正有实效的师德建设呢教师既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又要在追求卓越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是“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的辩证关系。教师作为普普通通的人, 也应包含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 要关心教师的疾苦, 注意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 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 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营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文环境, 不应该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

3.注重学术建设

教师要真正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 就必须勤奋刻苦, 淡泊名利, 严谨笃学, 做有真才实学的人。尤其是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应当有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在治学态度上要脚踏实地、科学求实、为人师表。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 也是影响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高尚师德的养成, 既决定于教师自律的觉悟, 也受环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与思想道德关系的基本观点是: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决定人思想道德面貌, 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 改变思想道德状况和风尚。

努力营造“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的学术氛围, 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 是提升教师学术境界, 创造富有特色学术环境的关键, 通过组织开展不间断的学术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交流、感情交流等活动来营造氛围, 制造舆论。当前的重点是要倡导并形成崇高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兴衰成败, 也对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科技工作的有关情况时表示, 目前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仍比较突出, 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危害不容低估, 加强学术界的自律意识、进一步端正学风、弘扬科学道德已是当务之急。当前, 在教师师德建设方面尤为要反对“学术腐败”, 学术腐败是市场经济进程中经济腐败向学术领域的延伸, 所以要大力弘扬教师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激发教师发挥潜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软环境建设要注重利用现代传播手段,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把思想道德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业务学习、工作中, 形成普遍的育德氛围;使人文精神在学校物质文化中蕴涵并体现, 产生潜移默化的人文影响;适当组织、引导休闲生活, 增强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感染等。

二、新时期加强以人为本师德观建设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高质量教育活动的保障

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学校是一个人——人——人的系统, 它的管理主体、客体和目的都是人, 它通过管理主体的人对作为即是管理客体也是主体的人的管理, 最后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事实上是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教师作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中介,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教师、激励教师、培养塑造教师, 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以人为本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情感, 有自己的个性, 他们既是“教”的客体, 又是“学”的主体, 教师从事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只有得到“学习主体”的良好配合才能产生效益。教师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殊性, 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 模仿性强, 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性正处在形成阶段的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 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 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因为这种特殊地位决定教师对学生有着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言论、行为、品性, 都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痕迹, 都会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 甚至感召的作用。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期望、一种召唤、一道无声的命令, 是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完善品德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 自古以来,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就成为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

3.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需要

师德建设主要对象是老师, 根本任务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着重是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当前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总体来看是好的, 广大教师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涌现了一批批的师德标兵。但也必须看到, 教师队伍中仍有一些敬业精神淡漠、讲实惠、讲索取、不愿多做一点贡献的人, 有的人贪图享受, 备课不认真, 不求进取, 无创新精神, 有的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一切向钱看, 工作马马虎虎, 热衷于捞外快, 这些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声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己身不正, 焉能正人”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 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 以良好的教风,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4.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的产生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或部分满足为基础的。如果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很可能不会产生。将这套理论套用到教师的发展上, 教师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相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说, 都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如果在传统的学校环境中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没有使教师产生与整个学校和教育活动融为一体的“以校为家”的归属感, 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也许根本不会产生, 其后果就是教师无法调动潜能, 全身心地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只有真正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 给予其尊重和归属的需要以充分的满足, 才能使教师的需要层次上升到自我实现这一阶段。

新课程核心理念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5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意识形态的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增强凝聚力确立了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也必然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进一步彰显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意,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和提升,是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课题。

在教育体系中,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教育目的是通过实施一定课程来达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的引领作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课程论视野中,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之教学理念显得尤为必要,基于理论认识和实践落点的不同可做如下概括。

一、理论中心的课程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理论之光催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境界,其科学思想必然地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以贯之不可偏离的主线。

理论具有鼓励和激励、解释和辩护、批判和监督的功能。理论课程以基本概念为核心,以逻辑推理为基础来开展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加强理论阐释,夯实理论基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一般来说,人们对理论科学性特征的认知标准为:一是其自身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二是其揭示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三是其指导社会实践发展的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的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和思想精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从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其成为青年学生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规范功能和引领作用。

二、实践中心的课程理念着力把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组织的主线,其内涵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实质就是要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质还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实践也是各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 拓展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实现“内化”。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旨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接触实际过程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目的性、教育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的首要特性。其次,实践教学的选择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明确“为什么实践”,还决定了“如何实践”和“实践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实践教学不是随意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应该开展什么形式的社会实践,判别的标准就应看该实践活动本身是否具有价值引领的功能,能否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三,主体性、参与性必然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特性之一,这一特性决定了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推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实际地参与到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去,而不应该违背社会实践最基本的要求,远离丰富而具体的社会现实生活。第四,多样性。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学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形式。

三、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因势利导,实现从“要我们学”到“我们要学”的转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序列中关键的一个时期,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推进自身社会化,使自身社会化的内容不断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趋于抽象、由零散趋向完整,故而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大学生价值观的构成要素是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实践表明,大学生的价值目标是个复杂的系统,有层次性,既有实惠的、功利的等低层次的价值目标,又有积极的、高尚的、高层次的目标。从总的趋势上看,高层次的价值目标日益成为主导目标。例如。社会价值目标是大学生价值目标的主体,道德目标是准绳,其它的如职业目标、生活目标服从于社会目标,并受道德目标的制约。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是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容之一。就价值评价的标准而言,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标准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大学生来讲,其价值观念首先来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今天,我们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站在社会和个人进步的高度来宣传一种价值观念,这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力求在大学生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有的信仰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树立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情怀、改革创新成为大学生应该锻炼和培养的能力和素养,知荣明耻成为大学生自觉自为的道德准则,从而推动大学生主导目标的确立,满足个人成长成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社会中心的课程理念重视课程内容的功用价值,从社会的要求出发研究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个巩固”的重大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历史表明,教育如果没有合理且明确的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它不仅会是低效和迷乱的,而且很可能蜕变为实现非人道目标的工具。高等院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今世界,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高等院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始终抓住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并致力于把这一战略思想转化成生动的教育实践,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价值观的统一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社会稳定的精神条件,社会秩序的思想前提,是一个民族整体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化引导的根本前提是必须有一个信念坚定、政治上成熟、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在意识形态的中心工作,积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用教育实践呼唤全社会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改革创新中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张力。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2]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M]. 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入少先队申请书下一篇:10月31号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