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案7单元
1、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如“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学情分析
1.学生思维面比较窄,基础弱,学生部分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多数学生对独立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就可以采用适当教学手段适时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本课有三种解题思路:列表尝试法、假设法和方程法。列表尝试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不宜采用;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难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过程对多数小学生而言较难。因此,本课设计的重点放在理解假设法的算理上。列表尝试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设法和方程法的基础,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列表尝试法解决问题时,就要有意识地作好铺垫,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提升,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结构特点和解决模型。
3.学生认知障碍点:假设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突然, 从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 西尔维娅知道这不是友好的鸟鸣声。“你好, 小女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高兴地叫道, “这儿离大路多远? ”西尔维娅发抖着低语道:“两里。”她面对的是一个带枪的高个小伙子。
陌生人开始和西尔维娅赶着奶牛在森林里穿行。“我一直在打鸟, ”他抱怨道, “但我迷路了, 你认为我可以在你家过夜吗? ”
西尔维娅 没有回答 , 她很高兴就要到家了。她看见祖母正站在农舍门口。陌生人放下枪, 把他遇到的问题告诉微笑着的西尔维娅的祖母。“当然, 你可以和我们待在一起, ”她说, “我们不怎么富裕, 但欢迎你和我们分享我们拥有的东西。”吃完饭, 他们三人坐在屋外, 年轻人说他是个 研究鸟类 的科学家。
“你把它 们装在一 个袋袋里? ”西尔维娅问道。“不, ”他慢慢回答道, “我用枪把它们打下来, 然后用专门的化学药品把它们制成标本保存起来。在我家的实验室中, 我收集了100多种全美 国不同种类的鸟的标本。”“西尔维娅对鸟也知道一些, ”她祖母自豪地说 , “她十分 熟悉森林, 鸟就在她手边吃食。”
“那么 , 西尔维娅也许能帮助我。”年轻人说, “前些天我在不远 处看见一 只白苍鹭, 这几天一直在找它。白苍鹭是一种十分稀有的 鸟 , 你见到过吗? ”他问西尔维娅, 但她沉默不语。“它是一种高大、奇特的鸟, 有柔软的白毛和又细又长的腿, 它可能在大树的顶上有自己的巢穴。”西尔维娅的心开始狂 跳 , 她在森林的另一边见过它! 年轻人正盯着西尔维娅, “我将付给告诉我白苍鹭在哪儿的人10美元。”那天晚上, 她的梦里全是她和她的祖母用10美元能买的好东西……
第二天, 西尔维娅和年轻人一起待在森林里。如果年轻人把枪留在家里 的话 , 西尔维娅会过得更快乐 些 , 她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杀死他似乎很喜欢的鸟。
但西尔维娅看着年轻人, 眼中流露出爱慕的神情, 她从未见过这样英俊漂亮的人。
第三天, 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 她静静地离开家匆匆地赶往森林。最后她找到一棵大松树, 从那儿可以看见整个森林。她确信她可以看见白苍鹭把巢藏在哪儿。
突然, 西尔维娅又黑又灰的眼睛看见一道白光一闪而过, 一只有着宽阔白翅膀和又长又细脖子的鸟飞了过来, 停在她面前的一根树枝上。白苍鹭松开羽毛并呼唤坐在旁边另一根树枝上的配偶, 然后它们张开翅膀飞走了。西尔维娅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她知道这只野鸟的秘密了。
大约一小时后, 西尔维娅回来了。当她跑进厨房时, 她的祖母和年轻人全站了起来。现在是她说出秘密的最佳时刻, 但西尔维娅却沉默不语。年轻人友好的目光深入到她的眼里, 他可以给西尔维娅和她的祖母10美元 , 他答应过, 她们也需要钱。除此之外, 西尔维娅想让他开心。
但西尔维 娅沉默不 语 , 她想起白苍鹭在金色阳光中飞行的情景和它们一起在世界顶端观望日出的情景。她不能说出白苍鹭的秘密而出卖它们的生命。年轻人那天晚些时候失望地离开了。西尔维娅很伤心, 她想成为他的朋友。他再也没回来过, 但许多个夜晚, 当她赶着祖母的奶牛回家时, 她仿佛听见了他的口哨声。
ji? y? g b n sh? sh? ku? w?
( ) ( ) ( ) ( )
y? s? l g
( ) 式 严( ) 忧( ) ( )舍
j鵱:( )俏 ( )工
二、选择正确的音或字,打上“√”。(4分)
瞥见(pi pi ) 瘦削(xu xi o) 魁梧(w w∏闾╭ ng q n)
(报 抱)歉 羞(愧 槐) 一如(既 即)往 刻骨(铭 明)心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张:A.陈设、铺排;B.商店开业;C.姓;D.量词。
1.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 )
2.我家附近的马家板鸭店开张了。 ( )
3.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 ( )
4.我们讲故事时不要张冠李戴。 ( )
四、用“静”字组词填空,请不要重复使用。(4分)
1.黄昏的森林里一片昏暗,( )极了。
2.小外孙吵闹了一个下午,吃晚饭时终于( )下来。
3.遇事要沉着( ),不要慌张。
4.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 )的湖面上,美不胜收。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兴高( )烈 怒目圆( ) 十指( )心 泰然( )之
流连( )返 ( )之大吉 心( )肉( ) 自( )自( )
六、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精不诚, 。
,天之道也;诚之者, 。
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小红学习努力。小红体育锻炼也很积极。
3.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音乐教授。
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5.我为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缩句:
七、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穷人》一课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中表现了桑娜和渔夫 、 、 的品质。
2.林子里 。 ,听起来像 。(选自《唯一的听众》)
3.屋外 ,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选自《穷人》)
4.读了《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你的感受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唯一的听众(节选)(8分)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用横线画出“我”刻苦练琴的句子。(1分)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一句既说明了 ,又说明 。(2分)
3.文中多次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2分)
4.生活中有许多善意的谎言,带给了人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请列举一例。(3分)
(二)捐 诚(15分)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b? y髐 f n shu ( )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姐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一连串的问题把我这个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摆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当我把5加元放到布袋里时,他俩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微笑着大声说:“非常感谢您!”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个路口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老式军装,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勋章、奖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深深鞠躬,并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募捐的人相当踊跃,而且zh? x? j ng r醤( ),气氛庄严。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1分)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②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 ( )
3.文中写了两件事:一是 ;二是 。(2分)
4. 文章最后一句“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只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中的“捧”字换成“递”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5. “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4分)
九、习作园地。(30分)
妈妈的爱就是这样平凡。已经传人了我们的耳朵,但是耳膜和听觉神经并不能做出任何反应。我们早已把这种爱的声音当做是一种习惯,不再觉得它有多么的与众不同。衣服总是干净的,洗衣机在这岁月的变迁中,早已褪色,发出的声音也不再是那么清脆悦耳了,只是平凡的“轰轰”。那妈妈呢?在岁月的洗刷后,她的手已不再细腻柔滑,声音也不再甜美,但母爱是一如既往的,它就散发在我们每一件整洁的衣服上,徘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你听,你听,“轰轰”,母爱又转了。
你听,你听,“呼呼”,抽油烟机又响了,妈妈的爱也响了。
妈妈的爱就是这样简单。她似乎只是那几个重复不变的音符,单调而又孤独,与我们所欣赏的乐章截然不同。我们早已把这种爱的声音当做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再觉得它有多么的特殊。菜肴总是香得诱人,抽油烟机在时间的飞逝中,早巳坏掉几个零件,声音似乎也变小了,大概它是老了吧。那妈妈呢?她一天三顿在厨房里忙碌,与抽油烟机同起同休,在时光老人的奔跑中,她的皱纹早已爬上脸颊,身子也不再苗条轻盈,但母爱是亘古不变的,它流淌在每天的饭菜中,它流淌在整个宇宙中。你听,你听,“呼呼”,母爱又响了。
你听,你听,“叮咚”,门铃又歌唱了,妈妈的爱也歌唱了。
妈妈的爱就是这样伟大。它是每个家庭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每个城市、每个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早已把母爱当做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若缺少它,生活将变得黑暗而没有色彩。门铃总是日复一日地叫,上面早已被手指磨下了深深的印记,不知是哪一天,门铃坏了,没有歌唱的声音了,但妈妈呢?她仍然年复一年地忙碌奔波。“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啊,这个人就是妈!”母爱歌唱在你我心中,歌唱在整个银河系中。你听,你听,“叮咚”,母爱又歌唱了。
眨眼之间,我们都已在这个世界上生长了十几年了,也聆听了十几年母爱的声音了,人生匆匆,还能再有几个这样的十几年?妈妈终有一天会变老,老得再也洗不动衣服,老得再也炒不动菜,老得再也按不动门铃,母爱的声音也会戛然而止吗?不,不会的,它仍会在我的心里徘徊着,回荡着,永不泯灭。它就像一阵暖风,滋润着我的心田;它就像一股暖流,永远温暖着我的血液。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认读字;灵活的运用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复习重难点:
掌握生字;积累词句,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自由复习、合作复习、练习。课前准备、测试题 教学过程
导入:看我请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叫聪聪。他可聪明了。听说我们要复习第7单元,他就跑来了和我们一起进行复习,你们高兴吗?他还给我们设立了知识关,让我们一起知识闯关。闯关成功的会得到聪聪奖章。都谁有信心得到奖章。知识关共4 关,第一关:字关。第二关:词关。第三关:句管。第四关:段关。复习:
1、大家快看,第一关:
聪聪说:让我们一起闯关吧。请看第一关字关
下面字,是什么偏旁部首,跟什么有关?你还知道那些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吗? 被 衣字旁,跟衣服有关系。被子的被跟衣服有关系。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如: 示字旁:社、礼、祥、祖、视、祸、祈、福 衣字旁:补、被、初、袄、衬、衫、袜、裤 领
页字旁,跟头有关系。领子的领,领导的领都跟头有关系。页字旁的字:顶、项、颈、须、等
2、都谁闯关成功了。好我们一起来到第二关:词关
我们做了一篇小卷子,形近字,同音字,加换偏旁的卷子。通过做练习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组词我们还没有过关。今天我们就一起闯关。(1)出示:组词。(2)词语搭配
千奇百怪的()奇妙的()爱护()优秀的()千姿百态的()奇怪的()保护()悦耳的()聪聪说:“你们说得真好,顺利地闯过第二关。我们齐努力来闯第三关” 第三关:句关
1、保护 爱护
(1、)()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2)、同学之间要互相(),互相帮助。
2、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小学生造的句子真是()呀!秋天()的菊花美丽极了!
3、连词组句
我给你几个词能给他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吗? 小利 去 看雪 郊外 小明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 今天下午 放学 王老师 到 家 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句子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美了!丽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聪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学习的知识真的很好,而其解决问题有方法。太棒了!我们又闯过了一关。最后一关我们有信心吗?” 第四关:段关 读文章解决问题。它们怎么睡觉
你知道它们怎样睡觉吗?
有的鸟睡觉的时候,用爪紧紧地抓住树枝。尽管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它也掉不下来。狗睡觉时,它们的耳朵挨着地,只要有一点儿动静,马上就能醒来。马常常站着睡觉,可是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累。
蝙蝠睡觉的样子最奇特。它们头朝下,脚朝上,把自己吊起来。这恐怕是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动物睡觉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呀!
1、短文有()个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2、写了()种动物睡觉的姿势?用直线画出他们的名字。
3、用曲线画出你喜欢哪种小动物睡觉的姿势。
4、动物就这四种睡觉的姿势?你能写一两种其它动物睡觉的姿势吗 师问:这样的题我们分几步做。
一读文。二读问题。三找答案。四写出答案。自己完成。后回答订正。
7、小结聪聪都看呆了,我们班的学生真是太优秀了!都谁顺利地闯过了四关? 希望您们继续攀登新的知识高峰。我还会和大家做朋友的,因为你们是最聪明的孩子。
说课:
寨郝小学
韩素芹
一、说教材
今天我们能复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二、说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认读字;灵活的运用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
三、说复习的重难点
掌握生字;积累词句,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自由复习、合作复习、练习。课前准备、测试题
四、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复习课:激趣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进入复习课:
让我们一起闯关吧。请看第一关字关
下面字,是什么偏旁部首,跟什么有关?你还知道那些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吗? 被 衣字旁,跟衣服有关系。被子的被跟衣服有关系。好我们一起来到第二关:词关
我们做了一篇小卷子,形近字,同音字,加换偏旁的卷子。通过做练习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组词我们还没有过关。今天我们就一起闯关。第三关:句关 第四关:段关
教后反思:
寨郝小学
韩素芹
临每个单元结束后,系统的复习必不可少。通过复习可以查缺补漏,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今天我上了一节第七单元的复习课,所以在备课时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节课,我个人觉得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是关键,掌握本节课知识点是重点。上课伊始,我与学生做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整个课堂就动起来了。学生感受到语文复习课并不是枯燥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精彩语句、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巩固;在交流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复习课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3、作为一节复习课,本课从字词句段篇方面以帮助学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为终极追求的思维定势,大胆地在课中和后半部分安排了“拓展”学习的环节,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场5.12地震震撼了多少爱国人的心,一次残酷的遭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题记
我自豪·温爷爷
一场地震,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从电视屏幕上我看到了:看到了倾斜的房子,看到了垮塌的家园,看到了道路上压着的巨石我还看到了和蔼可亲的温爷爷,说着感人肺腑之言的温爷爷,流着眼泪的温爷爷,他看着倒塌的学校,拎着孩子的一只鞋,他哽咽的说:孩子们,你们要坚强,你们不能哭而他自己却再次流下了眼泪,他又说:孩子,你在哪里?快点出来啊,我手里拿着你的鞋,这里还有你的书包,孩子,你们快出来然而话还没说完,温爷爷又哭了
这是我们国家的总理,一个把人民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总理,温家宝爷爷,我们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自豪·人民子弟兵
又是经过画面转播,我看到了一片橙色,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充满希望的橙色。这是战士们身上所穿衣服的颜色,他们也正如同这颜色一般,给灾区人民带去希望人民子弟兵,他们依然拥有着革命队伍的本色:英勇、无私、为人民服务。这使我们尊敬,使我们敬佩。看伞兵在飞机上那漂亮的一跳,看起来是那么的潇洒,可是你们知道么?他们都是写好一封封遗书才跳下去的是啊,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这是容不得他在跳下去的那一秒钟迟疑的。我自豪,我们拥有这样无敌的好战士。
我自豪·2008年的中国
我自豪,自豪2008年的中国,自豪2008年的中国人民。地震,地震它震垮了汶川,震垮了四川但是他震不垮汶川人民的心,震不垮四川人民的坚强,更震不垮中国人民的爱国心。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一、、在预习中,扫清字词障碍,渗透基础知识。
读音:生字“糙、攒”是平舌音,“亵、邂”读音相同。
字形:“临”的右下中间部分是一竖;“邃”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下部分的笔顺要注意。“腻”有半部分“斜钩”上不能有一“撇”;“翼”上面的“羽”没有“钩”;“堪”最后一笔是“└”;“缘”右上部分先写“└”,再写“┐”;“矜”形声字,右边是“今”,不是“令”。
词义:懊悔、赏心悦目、囫囵吞枣、深邃、细腻、小心翼翼、焕然一新、破烂不堪、脱口而出、油然起敬、邂逅、熙熙攘攘、矜持、门可罗雀、开卷有益、倾囊相助、回心转意等。
二、教学简析
《读书再读书》、《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斯塔笛的藏书》和《书的性格》四篇文章同一主题――人们对书的热爱,但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记叙方法来写,语言表达各具特色。
《读书再读书》语言表达很有特色,以一个捡来的石头变宝石的民间故事,引出读书予人带来的种种好处。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方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边读边思,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时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问题,由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谈谈为什么要在故事开头讲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商人捡石头故事便于读者了解读书的益处。形象地把读书比喻成捡石头,把读书获得的益处比作宝石。
2、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课文3、4小节,让学生思考,商人为什么而后悔?读者为什么后悔?两者的后悔有什么内容上的联系呢?
3、在了解了两者的关系后,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石头变成宝石”又是怎么回事。课文的第5~11小节,作者从人们爱读书的原因中总结出5种读书的好处,这好处犹如宝石给人带来知识财富,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题进行教学。第一题中的“偷”字可理解为“学”,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可理解把别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多好”了。第三题中“丰富的人生”就是通过读书,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书中的古今中外的人物一起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
整篇课文的学习以故事为线索,找出故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捕捉一个个小而精巧的镜头:式样不同的发型,材质不同的鞋子,样子不同的眼睛和手,说明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对知识的渴求是相同的。
1、本文不是叙事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难以引人入胜,然而却是一篇很好的学习写作的例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图书馆里的一个个读书镜头。作者采用了最常用的“总――分――总”的写作方式,第一、三段概括写,第二段具体写,并且突出看书时不同人物神情姿态,刻画得细致入微。
文中作者通过式样不同的发型,材质不同的鞋,样子不同的眼睛和手的描写,介绍了到图书馆中来的读者又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教学中,教师从整体入手,作者写了哪些小镜头,教师先抓住第二、三节中发型和头发颜色的描写让学生想像读者的身份。例: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有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有剃平头的(运动员),有梳分头的(离休干部),有黑发的(年轻人),有白发的(老人)……文中有四处类似这样的描写,老师可根据自己上课的需求让学生想像,不必每处都展开,想像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想像合理就可以。这四处描写先写发型和鞋子,再写眼睛和手,这也是与文章的内容有关,在图书馆大门打开时,作者重点写了人的发型和鞋,在进入图书馆后,写人们找书时写不同的眼睛,写人们借到书后又写了不同的手。这些不同的描写富有变化,一个个镜头就像电视中的大特写,反映的是各种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渴求。
2、第五小节中描写的镜头是本文的重点。它不仅介绍了各种不同的人,还写了这些人看书时的神态和动作,教师可通过引读的方法先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各种不同人看书时的状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讨论以后,让学生再回到前文,出示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二题,说说这两句话中带点字是否有矛盾,学生自然能体会句子中的描写并不矛盾,这正反映了人们如饥似渴学习的精神面貌。
通过以上讨论,完成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一题,来读读作者为什么偏爱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以及给自己的启示,学生就有话可说。
《斯塔笛的藏书》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对藏书的热爱,简介了斯塔笛的藏书方法,也写出了爱书者受人尊敬。
1教学时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藏书就是指图书馆或私人收藏的图书。也可请家里藏书的同学谈谈家里藏有哪些书,对藏书有些什么了解?然后进入课文学习。
2在学习课文中,教师以引导学生按学习小建议进行自学为主,初读课文了解斯塔笛是如何藏书的,把介绍斯塔笛藏书方法的词句划下来。文章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分类排列,另一种是编写目录。然后组织同学讨论对哪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可以深入地了解。文章对两种藏书方法没作具体的介绍,课前老师可让学生上网了解一些藏书的知识,也可让会藏书的学生介绍具体如何编写藏书目录,如何分类等方法。除了文中介绍的两种藏书方法外,藏书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如:起笔名、刻印章、做藏书票等等,教师可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学生开始藏书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3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如何藏书,还要让学生懂得要珍爱每一本书。文中有许多句子体现斯塔笛把书当作珍玩一样爱护,如:他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可他小心地珍藏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句子中带点字说明了斯塔笛珍爱书籍的行为。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书的性格》告诉我们不同性格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体会到藏书读书的各种乐趣。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质疑问难。教学重点放在第2---9小节,第2节是总起句。第3―5节介绍了三种性格不同的书。第6---9节又介绍了四种不同性格的书,但在表达上与第3---5节有所不同,文中没有用直接的词语概括书的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第3---5节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只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行。引导学生体验藏书、读书的乐趣,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古文二则》为文言文,有两则。《读书有三到》,这则古文主要让学生知道读书有三到,特别要专心,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论语?学而篇》,这则古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教学上要指导学生理解两则古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后,逐步对照,找找异同。在此基础上,理清句子间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
三、营造读书的氛围
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隽永,适合诵读、背诵,教学时,可以以诵读为主,而且,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把读书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抓紧课堂教学时间,对好的语段熟读成诵。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与魅力。
四、读写结合
本单元写作目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读书再读书》第5~10小节用总起分述的方法阐明读书的益处,让学生不断积累这些表达方式,模仿这些写法练一练。可以用“读书使我们”的句式,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好读书”的理由,再用“总起分述”的方法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下来。;《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对人物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与描写,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篇:“处的读书人”短文,要求学生观察要细致,描写要具体,学着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刻画。从而让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把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书的性格》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书作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写下他的性格。
五、积累和运用
本单元课文以“与书为友,走近名家”为主题,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读书的乐趣及创作的甘甜。如学习《斯塔笛的藏书》,让学生开展藏书活动,在藏书中懂得如何珍爱书籍,体会藏书的乐趣。也可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搜集藏书票、藏书楼、居家藏书知信息和资料,拓展对相关主题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本组说明: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有效利用同步阅读教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的知识对应,整合课内外知识,指引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在交流吟诵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写作特点。
3、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案
一、了解每首诗的作者。
二、能熟练地朗读每首诗。
三、了解每首诗的大意
导学案
教学过程: 引导谈话:
同学们,诗歌一路走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浩瀚的诗海里,有无数的珍宝熠熠生辉。出示《诗经》、屈原《离骚》、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庐山瀑布》、李清照《声声慢》、马致远《秋思》„„
今天,我们就到这诗歌的海洋里去捡拾那颗颗闪闪发光的贝壳吧!主题回顾
前几节课中,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的百花园中徜徉,采撷了一路馨香。学习了书中的四首古诗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经.采薇》艰苦思乡 《春夜喜雨》及时喜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恬静热爱 《天净沙.秋》清肃美丽 阅读概览
(一)初读诗歌
在我们的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首古诗词。我们将重点学习其中的四篇。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进行提前赏析,并填写了《同步阅读纪录卡》,请在小组内开始交流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组内合作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合作解决,读通顺诗句。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3.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能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
(二)学生汇报
1.这四首古诗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先读一读,再说说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诗歌特点: a、凝练的语言 b、和谐的音韵 c、鲜明的节奏
d、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板书)2.结合学生汇报引出主题。《硕鼠》控诉 《竹枝词》有“晴” 《赋得古原草送别》惜别 《采桑子》知愁 名句分享与精彩赏析
通过提前诵读,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相信你有了很多收获,在这些千古流传的诗词中定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词句,通过他们你能体 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看到诗人眼前的景象,你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吗?要求:先吟诵诗词句,再说感悟。
1.《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问题:何为“乐土”?当时的农民为什么要去寻找“乐土”?他们又能找到理想中的“乐土”吗?
理解:a、“三岁贯女”: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多年,贪得无厌。“逝”简短、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农民对统治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寻找乐土只是空想罢了。
b、“鼠”、“黍”、“顾”、“女”、“土”押押韵u韵,让我们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2.《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题: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小结:“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人只用了七个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来了,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3.《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问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回顾我们曾学过的送别诗,你会想到那些?(《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在这一类诗中诗人是怎样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a、学生谈谈理解,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时的场景图,说说自己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愫。
b、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 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把你的同桌当做即将离别的朋友,对他吟诵这首诗。
4.《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a、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再理解。
b、全文贯穿一个“愁”字,运用对比手法,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小结: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传递的意味。
c、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主题拓展
通过刚才的吟诵,我们进一步感悟和理解了古诗词,走进诗人内心去再现当时的场景。诗词,用凝练的语言,传递了无限的情感,留给我们遐想的空间;吟诵着这些音韵和谐的句子,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同学们,泛舟诗歌的海洋,你还有那些体会呢?生自由交流。
总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诗歌就是那一朵朵奇葩,相信与这些奇妙的文字相伴,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你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检测案
一、完成课时通的作业。
《与古诗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本节课,我专门选择了“古诗”这一范畴让学生围绕“与古诗同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从而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虽然六年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但要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是需要对古诗词有更深更广的积累。因此,针对本次综合性学习,从开学初就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希望能让学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近诗歌,去“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开始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按题材去搜集诗歌,背诵诗歌,这样,学生的收集避免了盲目性,主题更鲜明,学习效果会更显著。
3、问渠哪得请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在活动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展示主题诗词、古诗知识竞赛、吟唱 积累古诗、学写总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韵味,让学生走进经典诗文,在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古诗词,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并能按一定标准给古诗词分类。
2、通过朗诵古诗、吟唱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魅力。
3、通过古诗知识竞赛的方式,积累诗歌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古诗。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知识竞赛环节需要的“竞赛花”。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制定计划,确定学习主题)
第二课时
(课外搜集、整理资料)
第三课时
(课堂展示)第四课时(课外延伸)
预习案
一、搜集古诗词的有关知识,并办一份手报。
二、对自己搜集的古诗词进行分类。
导学案
四、教学过程: 与古诗同行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古诗同行。(板书课题)
2、在学习中,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了6个小组。现在首先请组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组。
3、组长们的介绍真是各具特色,相信你们接下来的展示一定也十分精彩。
二、经典诗文我最爱:
1、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各组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了主题,我想,你们已经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搜集了很多古诗吧?能在全班交流吗?
2、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1)思乡诗。
(2)四季诗。
(3)送别诗。
(4)诗歌知识。
三、知识竞赛我能行:
1、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古诗知识题,咱们来一场古诗知识竞赛,能行吗?
2、同学们分小组答题。
(一)诗情画意猜诗名:
1、老师讲诗意,你能根据诗意猜出是哪首古诗吗?
2、诗意猜诗:
(1)《游园不值》
(2)《望庐山瀑布》
(3)《游子吟》
(4)《静夜思》
(二)你说我答猜诗人:
1、老师来介绍诗人的情况,在老师叙述的过程中,只要你猜到了诗人的名字,可以随时举手。
2、请仔细听:
(1)王维
(2)杜甫
(3)王昌龄
(4)陆游
3、第二轮答题后,我们来看看各组得分。今天的竞赛紧张激烈,冠军到底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名句荟萃对对碰:
1、进入第三关──名句荟萃对对碰!
2、学生答题。
3、诗海浩瀚,知识无限,经典诗词,值得传诵。
(四)妙语生花用古诗:
1、积累了这些多的诗句,能灵活运用吗?让我们试着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一些诗句。
2、学生答题。
3、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就是有意义的知识。
(五)智力陷阱考考你:
1、老师出的题目都已经答完了,我们来看看各组得分情况。落后的小组不要着急,咱们还有一次机会──智力陷阱考考你!
2、同学们课外也编写了一些古诗知识题,拿出准备好的题卡。明确要求:如果你们答错了题目,则就扣分;如果答对了题目,则出加分。
3、学生进行两轮的出题竞赛。
4、现在,我们来看看最终花落谁家?
5、得到冠军高兴吗?请组长代表你们发表获奖感言,好吗?(组长谈感受)
6、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也安慰一下咱们没得奖的几组同学,能结合咱们今天“与古诗同行”的活动表演个节目吗?
四、古诗新曲我来唱:
1、给古诗谱上好听的曲,通过吟唱表演的方式积累古诗,既展 现了古诗的魅力,又弘扬了中华的传统文化。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古诗新曲,愿意一起来唱唱吗?
2、歌曲联唱:《村居》《江南》《出塞》《春晓》。
五、总结活动:
1、在“与古诗同行”的学习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请你们为这次活动写一个总结!
2、学生写总结。
3、交流“总结”。
4、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走得更远,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检测案
【六年级上册教案7单元】推荐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解析10-03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10-21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10-01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教案06-10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06-1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05-26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7-23
三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07-11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