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精选7篇)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 篇1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过秦论》是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知识与能力

归纳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本文的相关文言知识,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2、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文言知识点的讲解要追本溯源。也就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

讲解文言文,每课的重点知识都要涉及词类活用,但是学生掌握效果不如人意。根本还在于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么来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讲解不能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检查

1、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2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代表作品: 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为最。所著政论文有:

《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2、自读课文,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并尝试翻译。①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弱:使动用法,使„„弱。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②追亡逐北

亡:逃亡的败兵.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③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译文: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利兵:锐利的兵器.⑤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应译为“像云一样”。景:像影子一样.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3、朗读课文,疏理文中字词(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②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③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④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⑤ 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2)、词类活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句中活用的词并分析判定方法。第一组:① 会盟而谋弱秦 盟,结盟

② 将数百之众 将,带领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1、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3、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第二组: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1、示比喻意。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2、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3、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第三组: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削弱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亡,灭亡 规律总结:①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作了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使宾语具有了某种性质或状态。

2、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4)、翻译全文,填写相关名句

《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三)、自主思考与小组交流展示 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1)、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①记叙部分(1-4段):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1-3段):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4段):写 灭亡的过程。②议论部分(5段):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第一段写秦国处于阶段,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 崛起:秦孝公

政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第二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发展: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政策:蒙故业,因遗策

结果: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第三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前期)政策,(后期)政策,结果。明确:鼎盛:秦始皇

政策:前期——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后期——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民)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弱民)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防民)

结果: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5)、第四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明确:灭亡秦二世

(6)、第四段写了陈涉四方面的情况,结果。

(7)明确:社会地位,才能不足,兵员不多,武器简陋。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第5自然段先将的秦国和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一比地位。“”,二比兵器。“”,三比士卒。“”,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明确:攻天下 守天下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可同年而语 七庙隳

(8)、第五段讲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文章由叙和两部分组成。是的依据,是的升华。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叙史议论叙史议论议论叙史 史实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赢粮而景从。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⑤⑧/③④/⑦/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选C。①②⑤⑥为名词作状语,③④⑦为使动用法,⑧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4、翻译下列句子。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①各国诸侯十分害怕,(于是)集合结盟,来图谋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贤士,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彼此结交成为一体。

②秦国没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困顿不堪了。③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他们并(乘着他们的)困顿来制服他们,追击逃兵败将。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 篇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是因为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 缺乏学习的具体语境, 学生感觉晦涩难懂, 兴趣不高, 怕学厌学;同时文言文涉及的知识点多, 教师若不“串讲直译”, 又生怕学生没读懂文章, 考试失分, 若是“逐字逐句落实”, 学生会感觉啰唆烦人, 还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作者一直考虑尝试一些比较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办法, 但是仍感觉师生互动情况不理想。

《过秦论》是人教版语文必修3的一篇经典课文, 学生到了高一下学期,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 如果能找到一个平台, 是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放飞的。以下是作者在《过秦论》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以及所做的教学调整, 现整理出来,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更多的人来探究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尴尬与困惑

当天作者上的是高一 (1) 班的语文课, 可能是因为下午上课的缘故, 作者走进班级时就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很理想。但是作者仍然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正常上课。这篇课文作者预设的教学目标是: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 理解秦之过及其借鉴意义, 明确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诵读教学法和品评法, 准备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

首先, 作者让一个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其余学生划出不大理解的字、词、句, 教师再根据预设的目标按照文本顺序对学生的阅读难点进行疏通解读, 估计至少得用一节课的时间才能把课文的字词落实到位。但是, 作者明显感觉到除了正在朗读的学生, 其他学生的状态很不好, 积极性不高。于是, 作者在该学生读完坐下后, 停顿一下, 走下讲台, 微笑着看着学生———作者知道他们很烦, 作者等着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毕竟这是一篇语言极有特色、内容极其丰富的史论, 如果学生对文章没有解读的欲望, 教师的讲解也就失去意义了。

2.反思与对策

作者希望学生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去解读文言文, 这当然需要教师设置好准确的阅读切入点。《过秦论》除了语言极有特色、内容极其丰富外, 还具有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 同时, 本文还广用排比、对偶, 极力渲染夸张等特点, 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具有示范作用。因此, 在该课的教学目标中, 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外, 作者也希望能通过该文使学生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于是, 作者迅速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教学步骤调整为:第一步, 学生借助材料自读课文, 勾划出不能读懂或无法理解的句子;第二步, 通过小组合作 (四人一组) , 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归纳总结课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用法, 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和古汉语特殊句式;第三步, 理清课文思路, 找出中心论点及文章中最为明显的论证方法,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既然学生在教辅资料的帮助下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者索性跳过文本的直译, 将第一步和第二步以作业的方式放到课前预习环节, 课堂上直接进入到课文分析环节。考虑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 作者借助学生自读的时间, 根据本文的文体特征, 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分析文章结构, 思考本文作者是如何归纳出结论的;

(2) 回顾最为常见的论证方法, 思考本文的论证特色;

(3) 贾谊是汉初最富文采的散文大家, 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体现了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 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作者将学生按前后桌分为6个小组, 两个小组一个话题, 独立思考问题, 8分钟后派代表上台发言。活动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组长整理汇总—组员补充。

此时, 作者发现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课堂上很安静, 但不是死气沉沉。

接下来第二个环节是学生的汇报。

1组和4组负责第一个问题, 组长总结发言。学生的思路较清晰, 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取要点, 但仍无法形成知识系统, 教师此时需要带领学生进入理性概括的层次, 领会从讲事实到推论点的过程。作者借助板书, 对该部分进行总结, 得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由2组和5组同学负责, 学生很快就列举出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在思考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体会到了什么是“以史实为论据, 用观点统率材料”的事实论证思路, 同时, 根据第5自然段的“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等关键词汇, 概括出对比论证这一要点, 根据“试使”概括出假设论证。然后, 作者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思考具体对比的内容, 得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的结论, 学生借助对比, 很快得出结论: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 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然而, 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的力量强大, 也不是因为秦朝力量被削弱或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原因是什么?一个“何也”终于水到渠成, 把论点揭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最后,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语言特色的探讨。议论文强调的是理性和辩证, 和记叙文的语言及散文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既想追求文采又怕变成散文化的抒情最终成为华丽的虚无。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赋, 但赋的特色很多。讲究铺排渲染, 行文多用骈偶, 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体会有助于学生议论文语言的训练。

调整了教学思路的课堂显得紧张而有趣, 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对课文的思索中, 睡意全无。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唱“独角戏”, 文言文的课堂从此不再枯燥无味。

重点字词的过关也不可漠视。于是, 作者在第一节下课前布置了作业,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份100分的试卷, 分为读音、字词、通假、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几部分, 量不可太多, 分值可以大一点, 要让学生能在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组长在上课前交给教师, 由教师给每个小组复印7份, 在第二节课的课前进行小组间交流考核, 并评出小组总分的最高分, 给予奖励。

事实证明, 学生出的小测试卷水平一点都不低, 他们在多次的考试中把握住了考核的重点。当然, 作者在对6份小测试卷进行总结后发现, 句式方面的考核是体现在句子翻译中的, 而学生无论是出题者还是答题者都忽略了这一点。因此, 作者在课后又补充了一份学案, 进一步落实掌握文言文字词和文言现象。

3.拓展与探究

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六国论》, 从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过秦论》与《六国论》两篇文章的异同。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苏洵的《六国论》, 堪称“史论双壁”, 虽相隔千载, 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文写作背景相似, 都写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潜伏着严重危机的关头。但同是议论文, 二者的写作思路及论证方式同中有异, 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 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感知, 拓展学生写作时的论证思路。

三、课后反思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面对文言文这一绕不过去的老大难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找准切入口至关重要。这堂课的教学中, 作者更侧重于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把握, 把课文当成一个例子来进行讲解。高中生已经接触过议论文, 他们渴望文言知识本身的进步又陷于文体的迷惘状态中, 如果能借助课文起到示范点评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容易调动。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 篇3

一、构建学习目标设置能力

构建学习目标设置能力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从教师角度来讲,即是明确教学目标。对这篇作品的品读,师生双方均不能简单将思维视角停留于某个具体的点上,更不能僵化理解,而是需要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贾谊的这篇《过秦论》气势磅礴、波澜起伏,有步步紧逼之感,直到最后才给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结论,可谓是水到而渠成,使人难以辩驳。这是作者始终铺排的结果,也是教学的重点目标。因此课堂开始阶段,就应当明确两个重点,一是说明本文在艺术上的独特魅力;二是带领学生接触铺陈的写作方法。而当教学完成时,也应当据此安排课后作业,即一是进一步揣摩本文的妙处,二是对这种创作方法进行深刻体味,力争做到将古文方法用到作文创作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而构建学习目标设置能力的第二步则是教师带领学生寻找到统摄全局的突破口。以本文来讲,教师可以用李商隐的七言绝句《贾生》对文章进行导入,使学生接触汉文帝在宣室见贾谊的场景,指出封建统治者不会真正对人才加以重视从而为课堂奠定感情基调,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文章中去,了解本文是依时间顺序,详略说明秦由攻至守,从兴到亡的整个过程,指出本文以一多半的篇幅描写秦如何强盛,这和一般的议论文有很大区别。指导学生议论蓄势的策略。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努力尝试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将结论传达给学生。

二、构建语言之美感受能力

应当怎样使学生在阅读本文时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并继而提升其语言之美感受能力,这是教师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汉语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教学时,教师应当依据文体特色,提炼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进入到自主感悟的状态中去。《过秦论》这篇文章句法灵活、颇具神韵,同时音韵朗朗上口,记诵起来相对容易。然而教师依然需要使学生了解,若想真正欣赏古代汉语,就一定要在把握语义的基础上进行,先下功夫去研究,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欣赏。在课堂内外,最恰当的办法依然是诵读,这是因为古文有很多意会不能言传的妙处,即便赏析文章再好,也无法将所有的妙处全都讲明白。依靠学生自主诵读的办法,可以增强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使其真正感受到亲切与愉悦。《过秦论》这篇文章同时具有辞赋之文采,政论之精辟,用汪洋恣肆的风格表达出了济世救民的情怀,若是不诵读是难以体会作者之苦心孤诣的。当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构建语言之美感受能力,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阅读是无法想象的,教师应当主动给予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阅读了解作品情感,从而走进作品、同其悲欢、共其喜怒,才能深入发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无限之美。

三、构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可以说,构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而使学生在主动提出问题过程中进行思维发展创新,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以采取提问同讨论两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体验区间内,产生深入接触的热情与智慧释放的火花。比如首先可以利用同类举例提问的办法,在接触《过秦论》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课外的《六国论》拿出来,与之相比较,并使学生根据两篇文章的异同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悟与理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过秦论》这篇文章,让学生体味到“铺陈”这种艺术创作形式的功用,使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有些恐怕是教师也需要多做考虑才能给出答案的,而这样有难度的问题,其实恰恰适于课堂教学、适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在疑难问题的基础上,精密设计、因势利导,从而最大限度的发展课堂可能引申的空间。然而这种做法的要点在于,既要让课堂有难度,还要让学生接受这种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注意以自然而艺术的巧妙办法缓解难度,达到学生乐于融入的效果。哪种方法合适,就要采取哪种方法,这就像《过秦论》这篇文章本身的特点一样,从“铺陈、渲染”,到最后的给出结论,不直言秦之过,却先用奔放的语言说秦之功,最后犹如长河奔流入海,达到良好的收效。最后,学习《过秦论》这篇文章,构建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又一关键点是,要使学生体味到基本事实与表达方法的关联,也就是在接触语文文章、词句等认知对象时,能够迅速使之同主观能力相衔接,像作者贾谊那样,达到史实、观点、文章、作者思维的和谐统一。这点是最难做到的,然而却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应当努力加以锤炼。

贾谊是汉赋的代表性作家,因此虽然此篇《过秦论》并非赋体,却有着赋体的鲜明特色,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诗人气质。对这篇文章从用语到结构的全面把握,有利于职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各项能力地生成。

《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王朝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读史秘籍: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体悟古为今用: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互动设计3]诵读学习

点拨: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互动设计4]梳理结构

崛起(1)

扩张(2)

统一(3)

(4)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秦国成长史

1、读史密籍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内;对外。

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第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来招纳

(2)不爱珍器吝惜

(3)于是六国之士……在这时

(4)流血漂橹盾牌

(5)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关隘

(6)制其弊困乏

△找出文中通假字。

孝公既没“殁”:死约从离衡“纵”;“横”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制其兵(军队)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制其弊(制服)

延:开关延敌(迎击)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不爱珍器(吝惜)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因遗策(沿袭)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攻取;属、徒、伦――一类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南取汉中:向南。

(2)动词使动用法:流血漂橹:使……飘浮。

(3)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4)形容词作名词:尊贤而重士(贤良之人)因利乘便(有利条件)

(5)形容词作动词: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得弱小。

2、说史析文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点拨: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武林财神爷――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武林硬汉――秦,兵力最强(一路打将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什么叫“连横”和“合纵”?秦国是怎么做的?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得益于“精修内功,强攻外敌”。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秦国城堡:“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占据有利地形,严加把守,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修练内功:商鞅变法(政策要好)、务耕织(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才能有强壮的士兵)、修守战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误砍柴功)

修练外功:连横(杀人不见血)

(1)连横的实质――秦国的“反间计”(不唯强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诞生新职业――“纵横家)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历史的悲剧)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

连衡的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达成的协议――合纵

(2)合纵的产生――梦醒时分(九国:我们上当了!)

连衡的结果就是产生合纵原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合纵!

合纵部队:“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众”

合纵选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纵分工:人才济济,训练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

谋士(门客制度):“有……为之谋”

外交:“有……通其意”

统帅:“有……制其兵”

(3)兵临城下,秦国的策略是――开关延敌(来呀,来呀,我索性打开城门,看你敢进不敢进?诸葛亮“空城计”不是没来由的)

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这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多国家的部队,干吗要我打头阵?最好现成捡个便宜――且等待,且观看)

秦国:“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之师坐失良机,一发呆酿成千古恨!)

合纵的结果:“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来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么会来打你呢?送你百城,饶我一命,至少保我个全尸吧!)

秦国:痛打落水狗!(杀杀杀――“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诞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互动设计6]始皇称霸史

1、读史秘籍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借代,应用引伸义)。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渊。

B、(秦始皇)足踏华山,把它当作城墙,凭借黄河,把它作为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堡,下临深不可测度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2、读史析文

▲一代武林盟主横空出世!

姓名:赢政

职务:始皇帝

强劲登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强势出击:

1、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统编)

2、北筑长城而守藩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国防)

强权整顿: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2、隳名城,杀豪杰――砸碎那旧世界,杀掉那把兄弟。绝后患,谁敢与君王称兄弟?

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缴械缴枪,防患于未然

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天时地利,金城千里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哪怕一只鸟也甭想过!

始皇美梦: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互动设计7]秦朝的灭亡史

PK台:

秦二世(极强)――陈涉(极弱)

对手历史记录: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身份:迁徙之徒

智力:才能不及中人(无墨翟仲尼之贤,无陶朱猗顿之富)

对手现状: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对手武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对手粉丝: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业余粉丝)

山东豪俊并起(专业粉丝。项梁、项羽,注意下集《鸿门宴》哦)

PK结果:

极弱挑战极强,结果――强者亡矣!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8]且观贾眼看史

贾眼看史,用心良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唐魏征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贾谊:太过执着的才子

18岁成名――洛阳少年,才气横溢

21岁博士――少年得志,锋芒毕露

22岁大夫――人缘不佳,遭人诽谤

33岁陨世――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贾生

毛泽东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所著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辞赋《吊屈原赋》。

△论史以讽今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艺术手法赏析

“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气盛”之文。

1、构思奇特,结构整饬。

2、“极化”对比,雷霆万钧。

3、骈偶铺陈,错落有致。

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

[互动设计9]课文小结

1、写作特色:《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借古讽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0]赏析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索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山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点拨:这首诗就秦末**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竹帛”是古代书的材料,这里指书。“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贾谊《过秦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说“关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所以《过秦论》又说:“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再坚固的“篱笆”也挡不住起义军队的长驱直入。诗以“关河空锁祖龙居”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带述带评,很有回味。“祖龙”指秦始皇。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今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六、研讨练习

《过秦论》优秀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⑵ 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

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

贾 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

明确:

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

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

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

自读练习:

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粗词:

因:

⑴ 蒙故业,因遗策。( )

⑵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⑶ 因伐木,始见此山。( )

⑷ 后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⑸ 相如因执壁却立。( )

策:

⑴ 振长策而御守内。( )

⑵ 蒙故业,因遗策。( )

⑶ 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

⑷ 策之不能尽其道。( )

制:

⑴ 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⑵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⑷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⑸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兵:

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⑵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

⑶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⑷ 兵者,国之大事。( )

通:

⑴ 乐毅之徒通其意。( )

⑵ 指通预南,达于汉阳。( )

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⑷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致:

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⑵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⑷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延:

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⑵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⑷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北:

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⑵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⑶ 汉王引诸侯兵北。( )

信:

⑴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⑵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⑶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⑷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 )

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

⑴ 会盟而谋弱秦。

⑵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 席卷、包举。

⑷ 天下云集响应。

⑸ 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

⑹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⑻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⑽ 外连衡而斗诸侯。

〖参考答案

1、实词积累:

因:

⑴ 沿袭。

⑵ 凭借,依仗。

⑶ 由于,《雁荡山》。

⑷ 因而,《石钟山记》。

⑸ 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

⑴ 马鞭子。

⑵ 策略。

⑶ 鞭策。

⑷ 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

制:

⑴ 控制。

⑵ 统率。

⑶ 制服。

⑷ 控制,《赤壁之战》。

⑸ 规模,《岳阳楼记》。

兵:

⑴ 兵器。

⑵ 军队。

⑶ 军备。

⑷ 军事,战争。

通:

⑴ 沟通。

⑵ 通达,《愚公移山》。

⑶ 普通,整个,《师说》。

⑷ 通畅,顺利,《岳阳楼记》。

致:

⑴ 到,达到。

⑵ 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

⑶ 招致。

⑷ 表示,表达,《赤壁之战》。

延:

⑴ 迎接,引进。

⑶ 延续。

⑶ 邀请,《桃花源记》。

⑷ 蔓延。

北:

⑴ 败兵。

⑵ 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

⑶ 往北走。

信:

⑴ 可靠的。

⑵ 言语真实,守信用,《曹刿论战》。

⑶ 通“伸”,伸张,《隆中对》。

⑷ 随便,随意。

2、词类活用整理:

使动用法:⑴、⑵、⑹、⑻、⑽;

名词作状语:⑶、⑷、⑺;

形容词作动词:⑸;

名词用作动词:⑼。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三。

2、熟读课文。

过秦论教学案2(范文模版) 篇6

【自主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前168): 2.写作背景: 3.题解:

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过”是。“论”是一种 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我检测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因利乘便()万乘之势()(2)宁越()宁有种乎()乐毅()安乐()

(3)翟景()墨翟()召滑()累召不应()恬静()铦()(4)鉏耰棘矜()矜持()度长絜大()度德量力()内立法度()(5)逡巡()崤函()黔首()锋镝()隳()流血漂橹()瓮牖绳枢()氓隶()一夫作难()

2、通假字:

约从离衡()合从缔交()始皇既没()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

三、阅读全文,思考分析

1、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第1、2段

一、自主学习

阅读1、2段,借助书下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务耕织()惠文、武、昭襄,蒙故业()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举巴蜀()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尊贤而重()相与为一()窥周室()会盟()天下诸侯已困矣()兼韩、魏„„之众()

杜赫之属()于是六国之士()开关延敌()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国之日浅()

亡矢遗镞()膏腴之地()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内()立法度 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 据肴函之固()

外连衡而斗()诸侯 尊贤重()士

会盟而谋而弱()秦 流血漂橹()约从离()衡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追亡()逐北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流血漂橹(九国之师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享)(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二、研读分析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1自然段,作者就用精湛的语言,铺陈的手法,非凡的气势、叙述了秦国从孝公一代开始强盛,并有并吞天下的野心。这段话共三句,表达了怎样的三层意思?

2、第2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3、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第3段从哪两个方面详细铺叙秦始皇的功业?

2、第3段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3、第4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第5段

第3、4段

一、自主学习

阅读3、4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B)

1、解释古今异义词

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将数百之众((2)名词作状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动词的使动用

却匈奴七百余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4)形容词的使动

以愚黔首()废先王之道()(2)才能不及中人。

二、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A))))))

一、自主学习

阅读第5段,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崤函之固()度()长絜()大,比(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才能不及中人()非抗于九国之师(()

2、说明下列各句句式特点。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二、分析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2、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

3、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4、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5、对比是本文主要写法,指出有哪几组对比?)权量()力 致()万乘之势)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

试谈《过秦论·上》的对比艺术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对比论证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27

高中语文教材中西汉贾谊的名作《过秦论·上》是一篇政论文,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文中对比相互交错,层层深入,为突出中心论点造足了气势,作够了铺垫。

一、 秦的兴盛与灭亡的前后纵向对比

作者先写秦的兴盛,后写秦的灭亡,间接从时间和气势上进行了对比。秦的兴盛是“奋六世之余烈”,从公元前361年到公元前221年,约历140年方才统一全国,可谓漫长。先写秦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与被攻的双方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凸显气魄,且更能说明问题。双方力量悬殊,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极言取之易如反掌之劳,似费吹灰之力。后写其灭亡时间从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到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从秦国建立到其灭亡也只经过了短短的15年左右,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昙花一现”。这是时间上的对比。秦兴盛时,“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始皇时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而灭亡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似土崩瓦解、风吹叶落,不堪一击。在写秦兴盛时,作者笔调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为其雄壮而歌;在写其灭亡时,则笔锋陡转,如飞雕中箭,顿坠云霄,为秦的灭亡而悲叹。这是气势上的极化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秦兴盛时的励精图治与灭亡时的不堪一击。

二、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在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中,作者主要直接从国土和军事力量上进行了对比。当时秦以外的诸侯国任何一个都难与秦匹敌,所以只有合纵缔交才能与秦抗衡以求自保。联合起来的九国之师在各个方面颇具优势,相比之下秦却处于劣势。作者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一方面竭力铺叙当时九国联盟的力量强大,从统帅之贤、人才之多、土地之广、兵力之强等方面,突出了九国叩关攻秦时的来势凶猛。然而在攻秦过程中却是出人意料的表现:一方面是秦人开关延敌的从容不迫,一方面是“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兵多将广,声威煊赫,而攻秦的结果是不费一刀一箭,就叫山东六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从层层对比之中,我们看到处于劣势的秦国反而是所向无敌,强大无比。贾谊写秦攻之易,却先将双方极化,再将攻取极化,则文辞便壮采飞扬 ,足可以披鼓骇聋。“壮词可得喻其真”,像“无亡矢遗镞之费”“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等,“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反而有助于文意的鲜明显豁。

三、陈涉与秦的对比

在陈涉与秦的对比中,作者是采用间接对比。陈涉与秦的对比,是极弱者和极强者的对比,揭示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秦自孝公到始皇,百又余年,“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再到“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势力空前强大。而陈涉乃“迁徙之徒,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无论从哪方面都不能与强秦相提并论。唯一能与强秦一比的就是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也就是陈涉起义得到了最强大的力量支持,这最强大的力量就是天下民心所向。所以,陈涉“一夫作难”秦朝“七庙隳”,秦甚至连国君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极为弱小的陈涉却推翻了最强大的秦朝,最强大的秦朝却灭亡于最弱小的陈涉。这一强烈的对比说明强弱并不在于地域的广阔,也不在于城池的坚固;不在于人马众多,更不在于武器的精良,而在于是否施仁政,得人心。而秦始皇实现统一后恰恰在治国方略上不得民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试想这哪一条是仁人之心王道之举呢?在这强烈的对比中,秦灭亡的原因不言自明。

四、 陈涉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陈涉与诸侯在地位、兵器、士卒、人才等各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他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统观全文,纵横捭阖,极化对比,气魄恢宏。首先,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亟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本质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

上一篇:川大考研分数线下一篇:读《安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