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共11篇)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理为重点,建立与我镇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以农村环境卫生作业管理、生活垃圾收运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

建立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三级管理体制,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以过境公路及各水泥路两侧可视范围为重点督查区域,村域范围内其他内路、内河等为一般督查区域。重点区域以处罚为主,教育为辅;一般区域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确保重点,逐步深入,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满意度。

三、“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内容及标准

各村是“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

(一)切实抓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各村在日常作业中要做到“五个无”,即村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沟渠道无漂浮物、道路清洁无垃圾、田间地头无裸露垃圾。具体要求:

1、清洁道路:镇及村主次干道两侧及用地控制范围内无漂浮物,无暴露垃圾、积存垃圾。

2、清洁水源:(1)水面无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和漂浮物;(2)河(沟、塘)坡岸整洁、无垃圾、无杂物堆放;(3)河道畅通、河中无障碍物、无坝头坝埂。

3、清洁田园:田间、田岸无杂物、无漂浮和积存垃圾。

4、清洁家园:村民房前屋后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拉乱挂、无积存垃圾。

5、绿化管护:(1)绿化带内无杂物、垃圾和杂草;(2)树形修剪规范,优美,冬天对所有树木下部进行刷白;(3)及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树木成活率、保存率不低于95%;(4)按规定程序进行采伐和补栽。

6、垃圾收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当日处理生活垃圾。

(二)设施建设

1、垃圾桶。垃圾桶按照每20户一个点的原则规划布点,确保覆盖所有村域面积范围。

2、环卫作业工具及配套设施建设。各村为每名保洁员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配套一定数量的环卫作业工具(扫帚、铁铲、火钳、服装、手套等)。

3、垃圾收集类别。农村村民家庭、单位和经营者在生活及经营服务中产生的废弃物,属于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范围;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杂草等废弃物由村民自行处置;工业、医疗垃圾等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由产生者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4、垃圾处置。各村自建垃圾房,并将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堆放到垃圾房,由镇运转到区指定的垃圾中转站。

(三)保洁队伍建设

1、各村按照区级要求每8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有过境公路的村居,年终按照上级规定根据里程数给予适当补助),且合理划分包干区域,进行流动保洁。

2、保洁员要求素质较高、服从安排、身体强健,经培训后上岗。

四、建立考核考评机制

(一)镇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各村“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和考核。办公室下属的城管队进行每日巡查,其他成员每周不定期抽查,在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中,发现问题开具交办单,并负责举证,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村居整改到位。每月组织一次例行检查考核,并在下月上旬召开“四位一体”月度例会,通报每月各村考核成绩。年终组织考核,对各村全年的“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评测。

(二)具体要求

1、实行“四位一体”考核奖惩保证金制度,各村居干部在年初缴纳保证金,村支书、主任每人1000元整,其余村干每人500元整。各村居以村支书和主任为本村居的“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责任人,且按区域划分责任到每位村干部;

2、在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中,对巡查出的问题,镇环境建设办公室将按照“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村居“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处置。

2、镇、村、组的垃圾收运体系有效、台账资料齐全。

3、按照区级要求配备垃圾桶和专业的环卫作业队伍。

4、生活垃圾收集及时(上午10:00之前收运结束),并做到日产日清。

5、保持镇容、村貌优美整洁,生活垃圾做到全量收集,农村门前屋后及河(沟、塘)边、路边等没有暴露成堆的生活垃圾。

6、垃圾房、垃圾桶边进行每日清扫,确保四周整洁。

7、各村居每周5之前上报本村本周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信息,内容详实,言之有物。

(三)奖惩办法

1、年底以奖代补资金50%按照各村人口数实额发放,其余资金依据年终考核评分结果发放。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2

一、针对存在积弊, 认真谋划思路

长期以来, 通州农村有些地方环境面貌“脏乱差”的现象比较严重。群众要求改变这一现状的呼声十分强烈, 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要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过去每逢重大活动, 大多搞突击式、运动式的整治, 整治以后往往是“好景不长”。原有的管理机制无法彻底解决通州这一“老、大、难”问题, 已直接影响了百姓的健康, 影响了通州投资环境, 成为建设幸福通州的重要制约。针对农村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州区注重“顶层设计”, 成立了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集镇、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深入进行调研谋划。2009年底, 通州区发改委会同财政局、城管局等六个部门, 深入到各镇区进行调研, 并到外地学习取经, 召开多层面座谈会, 牵头研究拿出实施意见, 重点从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意见, 为实施“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前提下, 结合通州实际,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全区各镇 (区、园) 建立集镇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明确要求各镇 (区) “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落实5-7名专职人员, 专门负责城乡环境长效管理工作, 各村 (居) 也落实一名村 (居) 干部, 具体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将农路、河道、绿化管护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合而为一, 整合区直部门管理资源, 成立长效管理领导组, 设立长效办, 由区城管局牵头, 分别从区水利局、卫生局、住建局、农委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二是放大执法力量。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职能作用, 在农村集镇环境管理方面, 采取公安、工商、城管、环保、卫生等行政执法队伍联合行动, 有效整合行政执法力量;三是构筑基础平台。在每个镇、村相应成立长效办,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力量, 发挥镇、村管理力量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管理, 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主力军的作用。四是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实施严格的考核, 坚持月考核, 季奖惩, 公开通报, 考核结果与财政奖补直接挂钩, 动真碰硬, 不讲情面, 铁面无私, 公平公正, 反响强烈。五是建好专职队伍。建立了一支2000人左右的专职保洁员队伍, 由区、镇两级按1:1补贴落实保洁人员待遇, 确保工作长效开展。

二、加大推进力度, 确保落实到位

1. 抓基础统标准。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通州区认真做好镇村环境长效管理基础设置建设。制定了《南通市通州区农村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标准》, 明确各类环卫基础设施设置数量和要求, 严禁在国、省、县级道路两侧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堆放生活垃圾。在每个镇 (区) 建好生活垃圾收集房的同时, 每个村 (居) 配足垃圾桶、箱 (集镇配备果壳箱) 。此外, 还要求各地按照集镇4‰、行政村1.7‰的实有人口数比例配齐收集 (保洁) 员, 收集 (保洁) 员统一实行公开选聘, 择优选用。

2. 强化财政投入。

通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 由区财政为主投入, 完成县乡河道疏浚9条 (段) , 疏浚总长度30公里, 疏浚总土方60万立方米;对全区19条县道和7条区管乡道共计4.5万平方米路面进行维修;建成8座区域性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投入资金达2亿多元。

3. 加大检查指导。

一是坚持每月派员到各镇、村 (居) 进行暗访, 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 将每次检查的问题梳理、分类, 制成表格, 连同照片一起交办给相关责任主体, 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二是积极帮助各地分析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研究问题解决的办法, 指导下一步工作;三是结合集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实际, 针对薄弱环节, 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4. 坚持动真碰硬。

一是在通州电视台、通州大众报、中国通州网等媒体上公布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举报投诉电话, 接受全区群众的批评与监督;二是在“通州区党政信息网”通报各地每月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考核成绩排名;三是在通州电视台开播《农村环境半月谈》节目, 通过镜头曝光“脏乱差”;四是每季度组织各镇 (区) 分管领导、镇管办、长效办主任, 召开农村环境暨集镇长效管理现场点评会, 到随机抽取的镇 (区) 进行现场观摩和工作交流;五是在区政府每月工作例会上, 点评各地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工作, 指出不足, 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六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长效管理“达标村 (居) ”创建工作, 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七是奖惩分明, 不但在农村环境现场考核中增设对“生活垃圾收集率”方面的考评, 而且还采取“重奖重罚”制, 即每季度考核汇总时, 达到基础分的, 给予2.5元/人补助, 达不到的, 按每分0.1元/人进行扣除。相对于一个镇来说, 平均一分达到5000多元。实行动态考核, 奖优罚差, 严格奖惩到位。

5. 提高奖补力度。

近几年, 通州区进一步提高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以奖代补”力度, 仅农村环境卫生方面考核补助经费每年就达2800万左右, 且每季度由区长效办、城管办考核后, 以“以奖代补”的形式, 兑现发放至各地, 补助经费统一由区财政专户支出, 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三、实际成效明显, 广受群众好评

1. 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以来, 通州区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河道水清、面洁、线畅、坡绿, 景象怡人;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农村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 垃圾平均收集率达到100%。过去是垃圾到处飘, 现在则树绿水清鱼欢唱, 民富村美新通州。

2. 促进了两型社会建设。

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全覆盖、零填埋”的目标, 日均处置570余吨, 每年节约土地600亩。

3. 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人们更加注重人居环境、追求健康幸福。农村“四位一体”长效管护, 促进了生态镇建设, 2010年通州18个镇通过了省级考核。

4. 受到了广泛社会好评。

通州此项工作走在南通、全省前列。通州在南通市每月考核中, 一直排在南通九个县市 (区) 前列。他们“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两次在省有关会议上介绍, 央视“新闻联播”作了报道, 2010年跻身全国首批28家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全覆盖”县 (市、区) 行列。国家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专题调研通州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 给予很高评价。

摘要: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是当前城乡建设的一个中心任务,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 彻底改变农村面貌,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并进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村庄环境整治是执政为民的务实举措, 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文章认真总结了南通市通州区实施“四位一体”管理机制, 实现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和做法。

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长效管理方案 篇3

各相关科室、环卫处、执法大队、海城公司:

为进一步巩固中大街示范社区创建成果,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造和维护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根据省人民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要求,结合中大街社区整治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社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容貌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落实全省开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努力营造“容貌整洁、秩序井然、执法文明、环境优美、居民满意”的社区环境,加快形成城市管理新格局,实现中大街社区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二、部门职责

(一)中大街社区

1.牵头协调物业公司及各单位,按照示范社区标准要求,开展创建整治和长效管理各项工作。

2.负责对物业公司及各单位的督查考核。

3.配合物业科做好落实老旧小区基本物业服务的各项工作。

4.对社区居民的投诉、矛盾进行协调并及时解决。

5.做好“城管进社区”各项工作。

(二)中大街物业公司(江苏恒联物业公司、机关事务局)

1.按照劳动定额配齐、配足、配强清扫保洁队伍,人数要满足日常保洁需要,明确各自责任范围,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时,形成完善的作业体系。

2.及时进行“小广告”清理,确保小区地面、墙面、楼道等无非法“小广告”。

3.确保小区内垃圾桶等设施整洁干净、功能完好无破损。

4.及时修复道路,确保小区内道路平整、无破损、无积水;地面铺装平实,无松动、残缺;无私自占用、擅自开挖道路现象。

5.确保小区内路灯、楼道灯等公共照明设备完好。

6.确保小区环境整洁、设施完好,路平、地绿、灯亮、水畅,达到保洁、保绿、保序标准,物业服务体系完善,楼栋长制度落实到位。

7.针对小区内存在改变使用功能进行居住的车库,可设立统一的晾晒点方便居民,严禁乱拉乱晒。

8.小区内的绿化带定期进行修剪、清理。

(三)城管局市容环卫管理科

1.对沿街老商住楼建筑外墙及外立面进行清洗或粉刷涂料。

2.沿街建筑物门窗设置、空调外机遮挡安全美观、卷帘门保持完好无锈蚀。

3.对非机动车辆停放位置进行划线。

4.对破损道板及时进行修补。

(四)城管局综合管理科

1.沿街(巷)、步行街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符合户外广告规划和标准、设置规范、设计精美、形成特色,无破损残缺、无安全隐患。利用步行街的优势,要增加大型公益户外广告的设置,形成亮点、特色。

2.规范摊点设计,3月31日前制定中大街公共通道、步行街摊点疏导方案,由执法大队组织实施。

(五)城管局物业行业管理科

1.牵头创建示范社区期间及后续整治工作。

2.实现基本物业全覆盖,实施基本保洁、基本保绿、基本保序为内容的“三基本”服务。

3.做好创建示范社区相关台账的保存工作。

4.社区内的老旧小区继续实施绿化改停车泊位工程

(六)数字城管信息中心

1.负责协调并督促各部门按职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加强督查并跟踪考核,确保落实到位。

2.协调工商局,确保农贸市场(新华市场)等服务设施满足需求,维护保养及时,管理秩序良好,清洁卫生达标。

3.协调住建局,从立面、地面、地下管网以及设施设备、绿化亮化、车辆停放等方面对步行街进行重新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时间:4月25日前)

4.协调住建局,确保公共通道道路平整、无破损、无积水;地面铺装平实,无松动、残缺;盲道要保持畅通连续;无私自占用、擅自开挖道路现象。

5.协调住建局,逐步完善雨污分流规划建设,基本完成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确保各种窨井盖完好无损,排水、排污管道通畅,无堵塞外溢现象,无大面积淹涝现象。

6.协调住建局,确保主要道路、街巷照明设施功能完善,实现集中控制,开闭正常;居民区路灯等公共照明设备完好。

7.协调电信局,对附着墙面的各类管线设置整齐并作美化处理。

某区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方案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要求,改善农村厕所卫生条件,以就地就近处置、源头控污减排为原则,促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建立成熟的农村改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抽取、科学化管理长效管护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的管理、维修及污水处理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成立管理队伍,健全管理网络,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改建厕所后续工作,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建管并重。按照村庄全覆盖要求继续加大改厕力度,建管同步实施,确保后续维护、粪液抽取及时到位,避免出现二次污染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厕所管理与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政府主导、村(居)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适当补贴、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实行区、镇(街)、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

(四)坚持有机结合。将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环卫一体化、抽取利用等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人员、设备和资源,着眼于常态管理,建立绿色、环保、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四、推进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各镇街为农厕管护机制实施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建

立“镇街—管护服务站—村”的管理协调网络,实行“镇街主体,管护服务站落实,村负责”制度。

(二)建立“一站两体系”管护模式。镇街成立农村厕改服务站,构建维修服务体系和清掏服务体系。镇街厕改服务站配置 2-3 名人员,负责问题协调、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每个村成立改厕服务队(1 名村干+1 名清掏员+1 名维修员),公布厕所管护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具体负责厕具更换和问题厕所的维修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户自行清掏粪液还田,对部分家庭未种植农作物,无劳动能力等农户化粪池粪液处理,采取部分有偿服务,镇(街)、村可委托当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上门提供清粪服务,用于农业生产。当地也可根据需求购置购置吸粪车和购买服务。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成果,使党员教育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确保先进性教育常抓不懈,按照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思想实际,经党组讨论,省委督导组批准,机关党委决定,制定系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党员先进标准的时代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立足青年机关的特殊性、讲求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实效性,用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深入研究,大胆探索,认真总结,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和满足新时期系统党员教育管理需求,保证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特别要把“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内化为加强系统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作用的工作制度,从而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用制度建设解决系统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用制度建设推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使系统党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 勇当先锋,创业成才。

二、主要内容

1、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目标,构建党员学习教育培训机制

(1)教育培训内容。机关党委要按深化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要求,制定学习规划,每季度规定具体学习篇目和内容,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理想、信念和宗旨观教育。三是道德品质教育。四是组织纪律教育。五是执政能力教育。六是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教育。

(2)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时限。一是正面教育。坚持机关党委每月推荐一本好书制度,坚持两周一次的支部集中学习制度,坚持党组中心组成员每季度为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上一次党课制度,同时,利用《黑龙江共青团》和《学习与交流》等内部刊物资源,设立专门的理论学习板块,展示学习成果。二是互动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在过好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每半年进行一次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三是自我教育。党员结合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交流主题,在支部的集中学习会上进行“述学”,使党员学习由组织引导转为自觉行为。

(3)教育培训成果的评估和运用。机关党委采取书面测试、民主测评、查阅笔记等方式,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把党员参加学习的情况和学习成果作为对党员测评的重要依据,与党员民主评议、先进评比挂构,促使党员提高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4)教育培训的管理。加强机关党委和组织部负责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培训管理,实行党员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部门对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交流材料、学习时间和“五个一”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和认定。

2、以加强工作作风为目标,构建党员联系青年群体机制

(1)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对履行不同职责的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联系点制度,使每个党员都联系若干个市地、县、乡以及社区和机关、学校、企业,有效指导工作,并切实了解和掌握所联系点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问题。党组领导至少要建立5个不同层面和类型的联系点,部门领导至少要建立3个不同层面和类型的联系点,一般党员干部至少要建立1个联系点。

(2)建立完善建议和意见定期征求制度。一是健全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季度谈心谈话制度,在谈心谈话中相互征求工作中的 建议和意见。二是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在每的机关民主评议和每次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通过书面形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三是健全完善定期走访制度。定期走访团中央、省直有关部门、老党员和老团干部,广泛征求他们对团省委机关及全省团的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议。上下半年各走访一次。

(3)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根据不同需要,每年都确定数量不等的调查研究课题,按照课题项目分类编组,由团省委领导班子成员或部门负责人带队,分批地安排党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每年每名党员到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

3、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构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1)进一步发挥党组班子的表率作用。一是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清醒坚定的领导班子。坚持每月一次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使班子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把上级精神与 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完善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各项措施,建设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发挥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团的各项工作一同谋划;把引领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建立每季度定期研究服务经济、服务青年工作的制度,时刻把握发展的脉络。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建立和完善班子内部的议事制度和决策机制。凡属全省团的全局性工作,凡属党员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等重大事项,都要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明确每名党组成员所主管的部门和联系的事业单位,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做到人人有专责,切 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系统党组织建设当好表率。

(2)坚持抓大事实事。机关党委要有效组织全系统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全省团的工作开展和大事实事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大事实事专题推进制度。根据年初制定大事实事推进方案,成立大事实事专题推进组,明确负责每项大事实事推进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以及完成时限。建立大事实事推进制度。通过实施抓大事实事,有效提高团省委服务大局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并有效牵动团的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善大事实事推进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度。机关党委要将大事实事推进责任目标逐项分解,根据省直责任制目标和机关责任制目标管理要求,确定完成目标的奖惩制度,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3)丰富完善“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本着“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的精神,把“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作为深化争当振兴老工业基地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加强机关建设的一条主线,作为提高系统党员素质,发挥系统党员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坚持“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的宗旨不动摇。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奉献;树党员意识、树先进意识、树服务意识、树作为意识、树形象意识;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当振兴老工业基地先锋”。二是全面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每年工作任务的变化,每年初都要研究细化开展“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的实施方案,丰富完善“五讲五树、一创一争”的具体活动内容。三是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对照“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评定每名党员干部的表现和成绩。对在全年开展的“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物质表彰和精神激励,对在全年开展的“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中作用发挥不突出、成效不明显的党员干部进行诫免谈话、通报批评。

4、以促进团的各项工作为目标,构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机制

(1)坚持党组织和青年群体对党员的评价制度。在机关每年对每名党员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征求地市团委和青年群体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坚持统一组织和分类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共性工作目标考核与特色性突破性工作目标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等“四个结合”,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公平公正地评价每名党员干部。

(2)坚持选拔任用党员干部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坚持重公论、重政绩、重公平的原则,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组织程序和纪律,科学量化各项指标,根据考核成绩综合排名,确定候选人进行严格取舍。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择优录取机关工作人员。

(3)坚持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一是落实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责任。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负责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考评。二是突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重点。确定部门领导为管理监督的重点人员;确定党员干部的“工作圈”和“生活圈”为管理监督的重点内容。三是定期通报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情况。每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每名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对于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以使党员干部间进行相互监督,使全系统都了解每名党员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

(4)坚持党员自我检查自我约束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每季度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召开机关党员干部述职大会,每名党员干部认真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议。

三、保障措施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由党员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监督约束、作用 发挥等方面的一系列机制制度组成的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具体工作中,确保长效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机关党委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提高全系统党员素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的需要;是进一步强化全系统党的制度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工作成果的需要;是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宏伟实践中先锋作用的需要。要加强对系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系统党员充分认识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执行、落实长效机制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组织好对团省委系统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和宣传,使系统广大党员全面了解各项制度内容,明确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增强执行、落实长效机制各项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长效机制高水平、高效率的运行,2、加强领导、履行责任。要围绕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这一总体目标,切实加强对确保长效机制制度运行的领导。组书记要切实履行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机关党委书记、各党支部书记、机关各部门和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作为各自职责范围内先进性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带头执行落实好各项制度,还要继续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执行落实好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务见成效。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和组织部门作为保证长效机制运行的责任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机制运行责任制真正发挥效用。

3、开拓创新、务求实效。长效机制本身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需要日趋加以丰富完善的。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健全完善、丰富发展长效机制的各项制度,避免制度 的保守和僵化。要加强党内交流和党外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研究机制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用制度为长效机制的健康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广阔发展空间,用制度来及时总结、强化巩固长效机制所取得的成效,不断巩固和扩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成果,提高系统党员队伍建设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研究和探索,注意结合形势变化和工作推进的新要求,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作法,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充实、调整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之更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真正起到提升系统党员素质、推进团的工作、促进团的事业发展的目的。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巩固我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结果,切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洁化美化镇村形象面貌,结合我镇实际,经过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决定,建立XX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考核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四个全面”精神为指导,创新理念、优化措施,通过建立一套长效管理考核评比制度,推动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二、总体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比制度,实现我镇环境卫生“村容整洁、设施标准、管理有序”的镇村环卫一体化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村庄整治

做好道路及沿线保洁,全村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成堆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等,无杂物乱堆乱放,路面、绿化隔离带、树穴洁净,路边排水沟无淤泥漂浮物、无杂草垃圾、路面无乱流污水,全村做到干净整洁。

(二)河面无漂浮物

做好江河及沿线保洁,全村河道、溪流、水塘、湖面无明显垃圾污物漂浮,无水葫芦、绿萍等影响景观的水生植物;水边岸边无成堆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和其它杂物等。

(三)田间无废弃物

做好田园及周边保洁,村庄周边田间地头无成堆农业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农药瓶、塑料膜、编织袋、秸秆等。无堆积的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和其它杂物等。

(四)庭院无乱堆放

做好庭院及周边保洁,农村庭院内、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乱倾倒现象,可用物品堆放整齐,力求美化、绿化。

(五)厕所革命

做好户厕改造工作,完成户厕改造任务、平台录入、防止旱厕反弹,做好公厕及周边的环境卫生。

四、奖励办法

全镇XX个行政村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其中,XX、XX为大型村;XX、XX为中型村;XX、XX为小型村。大型村环境整治资金下发区间为2.7万元至4万元不等;中型村环境整治资金下发区间为2.2万元至3.5万元不等;小村环境整治资金下发区间为1.7万元至3万元不等。每季度将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打评分排名(评分细则见下表),各村资金下发金额标准将按照考核评分占比50%,日常管护占比50%进行拟定。

附:XX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考核评分表

附件:

XX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考核评分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00分

村卫生及秩序

(10分)

1.主次干道路面干净整洁得5分,发现一处废塑料袋、废纸屑、烟头、路面污水乱流等垃圾扣1分,扣完为止;

2.未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环境整治的扣2分、无村规民约、卫生评比牌和会议记录的扣3分、扣完为止。

村庄及庭院整治(30分)

1.“四无、四净”,建筑垃圾、庭院杂物摆放、残墙断壁、院内家禽散养、屋前屋后存在卫生死角,每发现一处问题扣2分;

2.村道路两旁、屋前屋后杂草,每发现一处问题,扣5分;扣完为止;

村河道清理(10分)

1.发现一处河道沿岸堆积垃圾扣2分;

2.发现一处水面漂浮垃圾扣2分;

扣分以10分为限。

污水排放(10分)

污水横流排放扣2分;

排水沟出现断崖扣2分;

污水直排扣2分,扣完为止。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分)

1.屋前屋后每发现一处垃圾(大于1平方米)扣3分;

2.发现一处垃圾不入桶扣2分;扣完为止。

清洁评比活动(5分)

1.开展“清洁家庭”、“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得5分,否则不得分。

厕所革命(30分)

1.无旱厕得20分,发现一处旱厕扣10分,扣完为止;

2.村公厕及周边卫生状况,有杂草、垃圾扣2分,公厕内卫生情况不好扣2分,扣完为止。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7

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形式,促进“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落到实处,按照《中共二七区委、二七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二七发〔2012〕3号)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靠群众,强化群众观点,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探索建立以条块融合的基层“全覆盖、无缝隙”网格化管理网络为基础,以上下联动的差异化职责为载体的条块有效衔接、互相支撑的服务管理机制,推进管理方式从事后处置问题向事前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权往基层放、劲往基层使”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城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努力营造稳定、高效、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二、工作任务

1、推动经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区域特色,找准产业定位,制订实施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营造良好环境,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全区上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市场监管。下沉重心,深入基层和一线,重点查处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非法用工、非法传销、制假售假、逃税骗税、强买强卖、哄抬物价、集资诈骗、高息揽储、“黑作坊”、“黑中介”、“黑诊所”、“黑网吧”、阻挠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经济行为,努力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3、加强社会管理。重点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排查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建立基层群防群治体系,加强对重点区域、复杂场所的监督与管理,加强辖区

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保护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为辖区群众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提升公共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重点开展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培训和职业指导,开展特困人员探访、慰问、帮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及参保人员的调查、认证、登记等工作,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5、强化基础保障。以支部建设为重点,围绕“全覆盖、新跃升”,全面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在农村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建立健全社区业主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廉政、勤政、良政”,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以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水平的提升,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工作体系

(一)建立三级网格,实现条块融合。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划分三级网格。乡镇街道为第一级网格,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为第二级网格,乡镇街道指派副科级以上干部兼任村(社区)支部第一书记,对村(社区)工作承担第一责任,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具体负责,村(社区)警务室首席民警兼任支部副书记,承担相关责任;村组、楼院、街区、辖区公共单位等为第三级网格,根据工作需要,由乡镇街道指派工作人员或聘请能力强、威望高、热心公益的群众代表、党员、志愿者等兼任网格长,对网格内工作承担第一责任,归村(社区)支部第一书记统一管理。各级网格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原则,均要量化到具体人。

在“条”上,加快构建与市里高效衔接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并充分发挥其统一指挥、协调、监督的功能,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和力量,建立常态化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在“块”上,乡镇街道要整合相关区直部门、公共单位及城管执法队员、卫生保洁员、巡

防队员、社区保安等协管力量,以及村组长、楼院长、联户代表、志愿者等自治力量,共同组成“条主业、块用人”条块融合式的综合服务管理队伍。日常社会事务,以属地管理为主,职能部门按照对口业务配合执法;特殊情况下,乡镇街道可向区级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申请相关职能部门集中执法,乡镇街道做好配合。

(二)搭建三级平台,强化逐级负责。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分整合全区现有网络及民意诉求处置平台资源,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和社情民情动态数据信息库。实施过程中,各层级要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置、逐级上报、跟踪督查、评价奖惩”的原则,快速处置各类事件和问题。对于超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逐级向上一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报告,由其统一分解交办、跟踪督办。区直各单位均要接受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限期处置。

(三)形成四级联动,推动重心下移。继续坚持区领导分包乡镇街道制度,分包区领导对乡镇街道工作负责;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干部分包村(社区),对村(社区)工作负责;村(社区)干部分包村组、楼院、辖区公共单位等,对第三级网格工作负责。通过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组上下四级联动,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和群众工作队三方联动,构建“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负责”的工作新格局。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全区各级各单位要层层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和活动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村组要尽快按照网格化要求划定三级网格,定人、定岗、定责,确保辖区网格不重不漏全覆盖;具体责任人、职务、职责、联系方式等要在网格内显著位置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联系。同时,全区各级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滚动显示屏、《魅力二七》、门户网站等多种载体宣传发动群众,及时宣传区委、区政府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工作进展和成效,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广泛参与的工作态势。

(二)摸清底数,建立社情基础信息数据库。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区下派工作队干部要通过入户走访、调研座谈、公布热线电话、办民情小报,发现、收集问题和建议,要上下结合、分级采集,整理人口、自然、区划、建筑、驻区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信息,并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录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民情档案。

(三)加强培训,提高干部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围绕“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等内容,负有劳动监察、计划生育、城市管理、工商税务、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责的区直部门和驻区垂直单位,要定期分期分批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工作队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做好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使其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办事流程、了解处置办法,对网格内发现或了解到的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违章占道等问题能够快速处置和依规逐级反映。

(四)畅通渠道,构建问题排查处理机制。乡镇街道综合服务管理队伍、网格内的村(社区)干部和工作队员等,要深入群众、企业和单位,坚持日走访、日巡查,发放《民情调查表》,及时收集排查辖区内各类问题,做好建档立案工作,并记好《民情日记》。对于走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协调协助相关执法部门处理,能够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拿出措施,并及时向群众承诺办结时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经常召开民情分析会,对收集、汇总到的下级网格内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落实责任人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反馈和登记。超出职责范围的,要及时向乡镇街道报告,并按照问题排查解决机制进行处理和解决。

(五)梳理职责,合理界定责任。区领导小组内设各工作组要根据工作组职责要求,靠前指挥、牵头负责、主动担当,与各执法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紧密对接,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对乡镇街道履行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中最基本的、长远的职责任务逐一梳理界定。根据乡镇街道不同类型的问题,有关执法管理部门要对现有的审批、管理、执法权限进行全面梳理,在基层具备执法资格和条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下放权力;乡镇

街道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整合社会各方积极力量,有针对性地推进“三级网格、条块融合”服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与突破,确保机制顺利运行,并以机制运行的效果不断验证和完善机制。

(六)搭建载体,不断将工作引向深入。各工作队在探索新机制的同时,要立足部门优势,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区直各单位要广泛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动,引导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基层急需的服务,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在“人、权、责、事、费”等下移方面先行探索,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与服务。各乡镇街道要加强与辖区公共单位、社会组织的协调和联系,积极探索驻区单位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区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区领导小组内设各工作组要切实加强对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工作队工作的指导,帮助其规范职能职责,协调研究解决跨区域问题,对共性问题制订完善政策措施。各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要配强力量,充实管理队伍,规范工作流程,动态更新完善信息库。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机制,要充分领会这项工作实质,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乡镇街道要围绕发展经济、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职责,及时巡查、发现、劝阻、督促整改、向上报告各类问题,对本辖区工作负第一责任;村(社区)负责配合乡镇街道做好相关工作,负直接责任。区直职能部门要依法行使法定职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基层单位对口开展业务工作,办理群众请办事项,提供公共服务,对本部门职能工作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落实负主管责任。群众工作队要帮助村(社区)制订发展规划,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解决相

关实际问题,推进工作队所在部门业务工作在基层落实,配合乡镇街道落实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网格内负有连带责任。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依法依规、权责对等、任务明确、无缝衔接、高效有序”的工作局面。

(三)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全区各级各单位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大胆尝试“自选动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区下派群众工作队要与本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做好联系村社区群众工作的关系,做到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区综合协调组要及时发现工作扎实、效果突出、群众满意的驻村工作队和队员,总结好的做法,开展最感动的人和事等评选活动,不断将驻村(社区)蹲点工作引向深入。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8

工作方案

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为保证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公司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为核心,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务实管用、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继承创新原则。要在坚持原有有效工作运行机制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科学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及时把创先争优活动和经常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

二是突出重点原则。针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制约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建章立制。三是系统规范原则。要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构建职责与任务相统一,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四是群众参与原则。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采纳群众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五是注重实效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着力破解难题,全面推动发展,建立健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健全学习培训教育制度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内容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知识、国际国内的形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政治修养等方面,学习时间每月一次,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结合有组织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交流发言等形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加强党员干部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本职岗位的业务知识、经济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有关知识等。学习形式以在职学习为主,脱产学习为辅,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等。

(二)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

建立健全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制度,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载体开展各项活动,结合公司实际,支部一月一次支委会,一季度一次党员大会,一季度一次党课,平时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同时要带头上好党课,认真参加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强化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三)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

要进一步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内民主管理制度,大力发扬党内民主,要认真履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议事的主要范围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研究提出落实方案和措施;报请上级的重要事项;公司重大工作部署;班子成员分工及调整;干部人事管理;公司财务计划;其他应由公司支部集体决定的重大事项。公司党支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必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分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按程序进行:提出预案、科学论证、确定议题、提前通知、会议讨论、逐项表决、做出决定。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决策征询制度,注重倾听方方面面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建立考核督查制度

要建立常抓不懈的检查监督制度,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把手要抓好班子成员的督查管理,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部门的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要抓本部门员工的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检查监督网络,同时还要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的联合检查监督小组,检查监督的对象范围是:全体党员干部、公司各部门和公司领导班子。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忠诚”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四帮四促”、“四在农家”等活动落实情况:二是对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三是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本职工作完成情况。检查监督的办法是:检查工作与考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工作做得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反之,则提出警告并做出书面检查,扣发奖金。

三、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发展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公司组成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9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综治办、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福建保监局等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加快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

关于加快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

“五位一体”长效机制的意见

省综治办 省委宣传部 省卫生厅 省公安厅

省司法厅 省民政厅 福建保监局

(二○一○年九月)

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增多,一些地方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侵害了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患者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是预防和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快推进全省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建设,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做好预防和化解医患矛盾纠纷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政府部门职责,加强协调联动配合,加快建立以“医院内部沟通调解、应急处置联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创建“平安医院”工作新格局,为建设平安福建、服务海西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医院内部沟通调解机制。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前提。做好医院内部沟通调解工作,有利于把医患矛盾纠纷解决在初期,化解在萌芽状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工作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加强警医协作,规范投诉管理,增进医患互信。一是要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保证医患沟通有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全医患沟通渠道,加强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保障病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选择权,提高患者对疾病诊疗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减少医患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同时要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二是要加强医院及周边治安管理,保证医疗秩序平稳有序。医疗机构要针对医院人员密集、繁杂,容易受到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主动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加强警医协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专设保卫机构,配足配强安保人员,并积极争取公安机关在医院或周边设立警务室,加强医院内部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的监督检查,协助调处医患矛盾纠纷,保障医患双方人身财产安全,对医院及周边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有效震慑。三 是要设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保证患者投诉有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设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处理患者投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规范投诉管理,实行“首诉负责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医患纠纷应急处置联动机制。这是保证医患纠纷突发事件发生时,卫生等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响应,积极介入,协调联动,依法迅速妥善处置,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关键。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需要卫生、公安、综治、维稳、信访等部门和医疗机构密切协助配合。一是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各地可指定各级创建平安医院活动领导小组作为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的指挥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级响应。二是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根据医疗纠纷引发的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危害程度和所动用的资源,划分事件等级,明确信息报告程序和渠道,确定分级处置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警监测网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保持快捷顺畅的沟通联络,确保医患纠纷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启动预案,依法果断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防范“职业医闹”插手医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三是要依法依规处置。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医患纠纷应急组织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医疗纠纷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公平、公正处理,及时制止各种过激、违法行为,及时控制事态,疏导教育、努力避免矛盾激化,坚决打击无理取闹、有组织、有预谋的“医闹”行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当事人走依法维权或第三方调解的途径。

(三)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通过引入人民调解这一传统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建立独立于医方和患方的第三方调解机制,把医患纠纷由医院内引导到医院外处理,为医患双方搭建中立公正的沟通协商平台,使医患纠纷得以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的情况下达成调解协议,得到妥善解决。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综治办、卫生厅、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通知》和省综治办、司法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加快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补充通知》要求,抓紧建立健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配备人员队伍、落实场所和经费,保障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要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是有效开展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会同综治、卫生、财政等部门,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指导,推动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原则上每个设区市、县(市、区)均应设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构。设区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负责本级以及辖区内省级医疗机构医患纠纷的调解;县(市、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负责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医患纠纷的调解,视情况也可承担本辖区内市级医疗机构医患纠纷的调解。2010年底前,全省县(市)建立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机构数达到95%。二是要组建配备好调解员队伍。医患纠纷调解既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又涉及法学专业知识,对调解员的要求很高。各地可以通过调配和聘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既懂医又懂法、专兼结合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要注重吸纳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离退休医学专家、法官、检察官、警官以及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专职调解员应面向社会招聘熟悉卫生法律法规以及调解业务的人员。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医学知识、业务技能和调解工作水平。三是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调解医患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其办公场所、工作经费、人员补贴由当地财政按照省里文件规定予以解决落实,确保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保证其能够正常运作。

(四)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医疗责任保险对于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化解医疗风险的能力,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卫生、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引导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有效化解医疗风险。一是要扩大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不但是对医疗机构利益的保护,也是对患者利益的负责,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设区市为单位,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具有资质的保险公司作为医疗责任保险承保公司,由医院出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2010年底前,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90%。二是要促进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有机结合。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是保障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发挥最大功效,提高人民调解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可以将人民调解的赔付责任落到实处,提高人民调解的效率和成功率;人民调解机制的完善,可以为医疗责任保险依法、公平、合理赔付创造有利条件。保监部门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依托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做好医疗责任保险的理赔工作,形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和保险理赔相互结合、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要规范保险条款和理赔程序,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医疗责任保险是医疗执业责任保险,应当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责任保险承保公司在协商制定保险条款费率时,应当坚持“公平公正、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设计条款,科学厘定费率。保险公司应在各设区市设立医疗责任保险理赔中心,各县(市、区)设立分中心,公布接报案电话,主动参与、及时介入医患纠纷调解,认真履行保险合同,保证在医患纠纷调解结果或法院判决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赔付,小额赔付执行简易程序,保证患方能够得到及时赔付。

(五)建立社会医疗救助机制。对特殊困难患者实施医疗救助,是奉行人道主义精神、给予社会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是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的一个辅助性手段。在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的实践中,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在医疗纠纷处置赔付之后,可视情况实施医疗救助,既要保护医疗纠纷处置的公平性、公正性,又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困难,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探索在现有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运用民政救济、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及民间个人捐助等方式,做好社会医疗救助与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更好地发挥各项制度的整体效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关系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省政府把认真落实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内容,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刻认识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执业环境为目标,切实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综合治理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2024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方案 篇10

为了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引向深入,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根据市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建立长效机制以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工作思路》的精神,规定医院先教活动后建立长效机制及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目标,创建学习载体,建立远行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协调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方法步骤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需要。要使活动循序推进,取得实效,具体安排如下:

1、制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方案,医院党委及支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与党建工作和医院中心任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狠抓落实。

2、做好广泛思想动员。召开医院创建活动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各支部也要召开相应的动员会。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进行深入的思想发动,使党员干部理解和掌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意义、内容、方法及目的要求。并利用会议、座谈、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帮助党员干部职工树立

3、建立健全先教活动后长效机制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机制,建立党员考核考评机制,党员行为约束机制,支部党员活动机制等。

4、强化保障。完善和优化图书室、党员活动室,配备好党支部、党小组资料,为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提供保障。

三、内容和要求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定期组织党员学习理论,紧紧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这一根本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和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2、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帮助党员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先锋表率作用。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选送进修、参加学术交流、聘请专家授传等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

3、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广大党员读一本好书,学会一门实用技术,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或论文鼓励党员干部学电脑,学普通话、学英语,提高他们的微机应用能力,普通话和英语水平。

4、建立比较完备的学习医院体系,以党委、支部集中学习为。带动全院科室班组的集体学习、带动个人自学,克服过去只重视业务而忽视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等系统理论的学习。

四、组织领导机构,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1、为了确保创学活动工作扎实有效,循序推进,医院成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党委委员、副院长

党委委员、副院长

成 员: 党委委员、党委办主任

党委委员、院办主任

党委委员、医务科事科长

行政一支部书记、党委办干事

行政二支部书记、财务科会计

临床一支部书记、骨二区主任

临床二支部书记、内科副主任

门诊一支部书记、药剂科主任

门诊二支部书记、肿瘤治疗中心组长

离退休支部书记

2、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要把创建活动列入医院党委和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本方案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分步实施,确保创建活动落实到实处。

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 篇11

为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巩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根据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卫生室管理办法》、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柴胡店镇农村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管理体制:卫生室实行镇卫生院院长领导下的卫生室主要负责人负责制,法定代表人为所属卫生院院长,主要负责人为卫生室具体负责人员。

二、管理内容:村卫生室实行以‘‘二证、四制、四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管理。‘‘二证’’即《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大输液许可证》;‘‘四制’’即乡村医生人员聘任制、工资制、养老保险制、考核注册制;‘‘四统一’’即人员统一调配、业务统一考核、药品一 调拨、财务统一管理。

三、卫生室收入分配管理:卫生室所有业务收入全部交卫生院财务科,当月卫生室的纯收入为:业务总收入减药品支出、材料费,药品、材料价格按现行药品统购分销办法执行。当月卫生室的纯收入分配是:卫生室发展基金占10%(用于本卫生室基础设施、医疗环境的改善和医疗设备更新和购置,由卫生院建立帐户,专款专用);一体化管理成本占5%(主要是用于一体化管理人员交通、生活、协调等

方面的经费开支);50元室长基金(卫生室负责人员的补助);卫生室日常开支占5%,其余部分是卫生室人员工资,分两部分,一是基础工资占40%,本卫生室人员平均分配,2010年全镇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再由卫生院统筹全镇乡医分配;二是效益工资占60%,分配方案由卫生院和卫生室制定,充分依据卫生室人员意见,根据是:原卫生室收入、现个人工作量及个人对卫生室贡献大小、卫生室考勤、卫生院安排的其他卫生工作完成情况。个别情况可区别对待。

四、乡医聘任:依法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实行乡村医生聘任制度,由卫生院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任乡医,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服从柴胡店镇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工作安排,(二)、交纳5000元药品铺垫金,原卫生室药品按批发价作为现金使用,不足部分交现金。

(三)、具备全国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山东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四)、通过镇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组织的考试和考评,(五)、近2年无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无其他违法乱纪现象。

五、室长选聘:镇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根据乡医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表现,选聘卫生室室长,通过走访群众、乡医;村干部推荐;参考卫生院有关科室的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卫生院组织的业务考试,来确定卫生室负责人的人选。

六、落实综合目标管理:完善村卫生室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制定各项业务工作标准,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医疗护理、卫生防疫、合作医疗、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组织纪律7个方面,组织开展日常监督

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效益工资,使卫生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七、打击非法行医;镇一体化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组织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等单位,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所外行医和非法行医人员(包括明合暗分的卫生室),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维护我镇的正常医疗秩序,保障一体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八、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条款由柴胡店镇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柴胡店镇一体化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

柴胡店镇一体化管理委员会

2010.3.

31柴胡店镇一体化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

组长:孙茂胜镇长 副组长:张廷元副镇长成员:孔祥瑞王广永宫庆坦秦真华马安东李士伟杨政叶宗福张令伟王广永张杰钟家桥综治办副主任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九年级下一篇:国庆节有感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