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精选8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篇1

一、精神分析法的起源及定义

1、创立标志

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2、定义

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辅导目标

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4、辅导过程及具体方法

(1)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2)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a、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b、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c、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二、精神分析法的理论构成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英文是subconsciousness,又译为“下意识”)。

弗洛伊德又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来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这样,实际弗洛伊德就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在后来修正古典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以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的所有的人当中,不管修正的程度如何,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概念,否则,就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了。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3.压抑学说

无意识的动机是由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所构成的,而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不相容时,就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它们在意识之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它们的活动有时变得急迫,力求在中行动中得到表现。当它们将要“侵入”到意识行动中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一种罪恶感,因而意识就予以“抵抗”,试图压抑。--无意识的动机向上向外推,而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发挥它的检查作用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

由于无意识的动机有时是突击的,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必须采取种种措施“防御机制”来保护,不让其侵入。

意识门口的“检查员”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之一是“反动形成”--这一名词是费解的,意思是指“向后歪曲”,即夸张反面的动机。例如,你所喜爱和赞扬的一个人,有时可以引起你的敌对和厌恶之感。而你则以尽量扩大你对他的敬爱来对待他。另一种不甚明显的防御机制叫做“投射”--这是指你否认对你的朋友的仇恨。而反认为他对你的仇恨;罪过的一面在他不在你,因而你的罪过感转化为一种被巫害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些防御机制,不是意识的措施,不是故意相出和采取的;它们是“无意识的”。压抑和抵抗,也是“无意识的”。

4、梦的学说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这样,弗洛伊德就把梦境分成为两个部分--显梦和隐义。

梦的解释,就是要把梦的重重的伪装揭开,由显梦寻求隐义。弗洛伊德说过:“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他说:“我们可以确切不疑地设想,我们的三千多年以前的祖先做梦的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一样。就我们所知,所有古代的人们都给梦附加以巨大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梦具有实践的价值。他们从梦决定前途的吉凶,在梦里探求各种预兆。当时,对希腊人和所有的东方人来说,一次不用释梦师的战役一定有如今天一次不用航空侦察机的战役那样是完全不可能的。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从事他的历次征服战役时,最有名释梦师们总是在随侍。那时仍位于一个岛上的太罗斯城进行了那样凶猛的抵抗,以致亚历山大考虑想要撤围。然后一个夜里他梦见一个森林之神仿佛在凯旋仪式上舞蹈,而当他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释梦师的时候,他得到了攻城的胜利已经向他预告的解释。他就下令攻打而且夺取了太罗斯”。弗洛伊德还认为,“今日的精密科学曾经反复地论述过梦,但只为了把它的各种生理学学说应用于梦的目的。

5、本能论

人的本能是推动或起动的因素,是人释放心理能量的生物因素。其含义是内驱力,来源于身体内部刺激,并通过某些活动来减少或消除刺激。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与自我保存种族生存有关,代表着人类生命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另一种是死的本能,是生命发展中的否定力量,代表着人类生命中的破坏性、攻击性和毁灭性的内驱力。生与死的本能同时存在,作用相反,是个人和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三、精神分析法的评价

(一)积极方面

⒈重视无意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弗洛伊德学说是属于无意识心理学范畴的。虽然近代许多学者对无意识也有过论述,但是,真正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尽管弗洛伊德研究的成果还有争议,但经过弗洛伊德的开发和透视,至少使人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人忽视的奇异领域。因此,弗洛伊德学说,使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⒉重视动机、需要和人格的研究,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正统心理学往往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而轻视情感过程的研究、重视行为的研究而轻视欲望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与这种重知轻情、重行轻欲的心理学不同,他的心理学属于深蕴心理学的范畴。如果说正统心理学是从外向内探索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是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面进行研究的。这样,就是浅尝辄止、停留表面。弗洛伊德及其学派,对任何精神现象,不分巨细,都要寻根问底、追本求源。尽管由于弗洛伊德及其学派的立场、世界观的限制,还不可能科学地对动机、需要和人格加以解决,但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就是很有意义的。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⒊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为精神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弗洛伊德学说产生于医疗实践,始终和医疗实践相联系,既是对医疗实践的总结,又经过了医疗实践的检验,因而对治疗精神病和其它心理疾病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弗洛伊德创用的”自由联想法“,在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在医疗方式上,有较大的贡献。直到今天,弗洛伊德学派仍然是一个有影响的重要流派。这说明,产生于并服务于实践的学派,是具有生命力的。

消极方面:.⒈ 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其表现是:

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⑴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无意识的意义。

⑵忽视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必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篇2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反思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对潜意识的能量, 人类如果不能主动去引导, 它将以巨大的力量奴役人类, 导致人对生命的厌恶甚至绝望。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 人的潜意识里的思想和感觉进入到意识领域, 并在此过程中对非理性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引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是发挥教育有力作用的关键时期。

另外, 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个体的本我过于强大会与外界与社会所不容。超我过于强大不但会使人失去对外界的欲望与追求, 失去自我, 使生活枯燥无味。更严重的是, 由于对本能的过分压抑, 将导致心理疾病, 产生精神变态。而自我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因而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的关键是即形成强大的自我, 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一直以来, 面对本我强烈的快感需要得到满足, 教育均履行着约束、禁止、压抑的职责, 但对本能就泯灭与强行压制也是违反教育性的。面对这种情形, 教育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既对本能加以压抑, 又使本能充分发挥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 正如弗洛伊德曾所说, 精神分析的治疗目的的确在于增强自我, 这无疑确立了自我在潜意识领域解决本我与超我矛盾的重要地位, 也给教育留下了一个难题, 即如何才能使自我得以健康发展与增强, 培养出理性与情感统一、精神健康的人。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 对潜意识内的压抑的本我进行引导, 使之在教育中得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导致不幸的人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生的创造力、志趣、道德、习惯和态度等。因此, 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 关键就在于对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得到升华, 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弗洛伊德说“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即教育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 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健康的超我, 完善人格。道德、知识的灌输应与发挥受教育者自主性相结合, 在教学中, 以兴趣教育为切入点, 坚持以人为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得以实现:

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 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情境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发展高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富有情趣的个人生活。同时, 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学习自由, 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有助于消除无能感。

通过课程的改革, 将课程的设置与受教育者本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 使本我以兴趣爱好的形式得以升华。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的理智过程, 学习的内容主要在启发智能, 而不重视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课程, 忽略了受教育者非理性能力的培养。使情感教育与智能教育相脱节, 这样会使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 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统一。

调动各种手段, 培养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受教育者的本能欲望得以安全的宣泄。例如, 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摆脱恐惧、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 而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二) 进行终生教育与激励教育, 有助于强大自我的形成

知识的缺乏是心理不健康的首要根源, 会带来焦虑和无助感, 面对挫折时, 容易对自己否定, 惧怕新事物的威胁, 并倾向于固执和退缩。同时缺乏知识不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调试和保护, 不能形成好的自尊, 隐藏于潜意识中, 严重者会导致人格障碍。因而对知识的不断学习与更新是相当必要的, 对知识的掌握容易让人对事情的把握拥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 不容易自我否定, 自我调控以及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更强。因此我们提倡终生学习, 终生受教育。

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自信, 增强自我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首先, 给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多多体验成功。例如设置教学游戏或者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其次, 教学应该考虑到降低受教育者的焦虑, 充分考虑到每个受教育者的水平和精力, 增加受教育者对学习的掌控感和保持学习兴趣。

再次, 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 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以正面强化, 达到增强受教育者自我的目的。

最后,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终生教育为理念, 以激励教育作为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自信心的树立对自我的增强都是极为有力的方法。

(三)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弗洛伊德极其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他认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 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因此, 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对儿童塑造良好的超我均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爱的交流, 要进行情感教育。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 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在儿童早期, 缺乏情感关爱的孩子,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自我, 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

第二.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感受到愉快和安全, 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 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全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

第三.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 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性爱, 把尊重儿童的天性看成是教育的爱, 提倡让儿童自由探索, 从探索中发现自我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品德, 教师和父母起引导作用。

第四.改善家长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即家长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以及温和的性格脾气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要求家长平常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 性格气质养成。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调整, 从而对儿童超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将培养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提出“每一个人,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 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而成熟的心理防御能保护个体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 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功能。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使潜在的心理冲突逐步积累, 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因而,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要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要做到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挫折与冲突,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改善行为方式, 努力克服挫折, 总结经验。同时,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减少应激, 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长时期的不良慢性刺激;其次, 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容易得到他人情感的传递与支持,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 (l2) :14-16.

[3]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 1994 (2) :22-26.

[4]林碧烽, 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3) :37-4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 篇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人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人,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人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人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第三个是性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性学研究开始起步。弗洛伊德的著作、概念、观点被作为重要的性学资料加以研究和传播,一些性学专家也经常以谈论弗洛伊德来显示知识渊博。虽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大量讨论性的问题,但是要真正科学地说明精神分析学说对于性学的意义,中国的性学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4

周泉 严泽胜 赵强海译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0,10

图书馆编号:213654856 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后感

我所读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演讲,正如序言所讲:“这一卷是我在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给不同性别的医生和一般听众所进行讲演(在大学里)的忠实再版。”能使人们了解精神分析或是能引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和重视精神分析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动作倒错,介绍了日常生活发生的一些口误、笔误、误听、遗忘等,为什么会发生动作倒错,这些动作倒错背后隐藏着什么呢?第二部分,梦,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独创建树,并对梦的解析过程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重要理论,在这一部分讲了梦的价值,形成原因,以及所反映的东西。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个过程可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对精神分析有一颗自己的轮廓和看法,并从中学到许多,自己的思维感触良多。下面详细的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我看过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部分、动作倒错

起先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第一感觉枯燥,没有来的有些抵触,再者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的成分居多。但在看的过程,开始有了兴趣,它并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在里面穿插了许多例子,有助于理解和揣摩,并根据其中的例子反映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倒错现象,并对其现象的实质的了解。

也许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错误:失言、笔误、遗忘等现象。在没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比较贴合弗洛伊德的是俩种意图的冲突,我认为是主观性太强。只是我的认知太肤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只是觉察到了这些,但我们并不了解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实质。弗洛伊德说:“每一次动作倒错都具有某种,还有几种普遍现象也属于他家都有可能经历‘某人将某物放在某出再也找不到”’‘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实际没有人)’”。我们会说这都是些小事,不值得解释。可是这些小事使不得解释吗? 弗洛伊德发现这些“不值得解释的小事”背后你真正的意图。发生动作倒错的机制有很多、;循环机制的扰乱,疲倦,兴奋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和干扰等,但要解释具体的动作,那会就是每一个动作倒错的实质进行的解释就会是他的具愿因。就口误来说,弗洛伊德说“一个口误往往给人浓缩的意向。”举例说:议会议长在致开幕词是说:“我宣布开会。”这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口误的意义和意图就是他想要散会。

动作倒错不是一些不值得解释的小事,但隐藏着口误者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动作倒错是值得考察的,弗洛伊德将动作倒错划分了三个区组。一,口误何其相似类型的形式(笔误、误听、和误读等等);二,遗忘(按照遗忘对象分为忘记专名,忘记外语单词、忘记意图和印象等等);三,耽搁行为、误放和遗失等等。还有一部分,弗洛伊德也把它也化为动作倒错——耽搁行为。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日常生活也常常会出现。看看弗洛伊德举出的例子,我们就会理解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有一次,很不情愿地乘火车到乡下访问朋友,后来在某一站换车时,竟然鬼使神差误上了回程火车。又如,有人在旅行是想在一中间做暂短停留,但因为在他有约而不能做到,于是他弄错或延误了时间,一直不得不如愿以偿的耽搁下来。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就会想到自己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弗洛伊德认为,耽搁的行为,和其他失误一样,常用来满足一个人自我否定的愿望,在此,这种意图把自己伪装成一种幸运的偶然。

如果想继续或深层次的了解,那弗洛伊德的这本书给你解释。

第二部分、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有可能每天都会做梦,这看似平常还影响睡眠质量的梦,难道像常见动作倒错一样不值得解释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就有释梦这一说,著名的“周公解梦”,拿到现代你也完全不能否定它的正确性。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事梦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理想的的折射。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解析,有自己的系统的理论。

做梦和动作倒错一样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满足”,儿童的梦会常常体现着一点,而且弗洛伊德认为梦有显像和隐意之别。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像来源有三:第一,感觉刺激。第二,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三,本我冲动,这是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来源。在弗洛伊德的解析中似乎都跟性有关,力比多也就成为性的隐喻。梦里的很多东西都成为男女生殖器的象征。

我对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析的观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有点不敢恭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第三,神经症通论 把这一本书看下来,会知道这本书是环环相扣的,动作倒错的无意识的解析为梦的解析提供了前提和依据,而梦的解析和动作倒错为神经症做了基础。显然,“力比多”也是神经症的主线。

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儿,儿童都有性本能,但是婴儿的性敏感区不是器官。口腔、肛门是婴儿获得性快感的区域。并对每个阶段进行划分和解释。第一,口腔期(0~1);第二,肛门期(2~3);第三,性蕾期(3~6)而在这一阶段,对人格的发展最重要的事件是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艾莉克拉情结。第四,潜伏期(6~12);第五,生殖期。但是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停滞和倒退,影响人格的发展,而且会对人格结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因是里比多固结所产生的倾向(性的组织,史前经验)加偶然的(成人的)经验的(创伤)(婴儿期的经验)

还介绍了神经症的意义,形成路径,一般神经症状态,还有神经诊患者的焦虑和分析疗法。而且弗洛伊德认为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篇5

《精神分析引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全书共计28讲,对精神分析理论具有全面且系统的概括性论述。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意,这可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编“梦”,则试图由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编“神经病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引论》以“心理冲突”和“泛性沦”观点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过失行为、梦及神经症三项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因而该书并没有涉及多少新的理论发展,也未能对精神分析在正常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作过多的解释。该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

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篇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

18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开创精神分析学说,建立精神分析法。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等。

人物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并在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篇7

纳撒尼尔 . 霍桑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所刻画的人物大部分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霍桑很擅长运用这种手法传达更为深刻的意思。他的文学作品选材的范围十分广泛, 但是不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片小说, 他都喜欢探讨“恶”这一主题。除此之外, 自然与超自然的融合也是他的作品的主要风格之一。他常常描述一些惊悚的行为或是环境, 沮丧和压抑常充满了他的作品。

《教长的黑面纱》是美国十九世纪最精彩的短片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充满了寓言和象征。当胡伯教长周日布道的时候, 他出人意料得带着一个神秘的黑面纱出现在大家面前, 使他与之前的形象大不一样。这一举动在听他布道的所有人中引起了极大地恐慌和怀疑。当天下午, 胡伯教长面带黑面纱出席了一位年轻姑娘的葬礼。这个面纱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惊恐不已, 甚至包括胡伯本人。所有试图劝胡伯摘掉黑面纱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当他的未婚妻也做此尝试时, 他仍然坚定的拒绝她, 即使她要离开他。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他都带着这个黑面纱。

看完这篇小说,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胡伯教长为什么要一直带着这个黑面纱知道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黑面纱是这篇小说中最常被提及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东西。但是不同的读者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

目前, 关于《教长的黑面纱》的论文大部分是从象征、作者的信仰以及人性等方面来分析的, 却没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论文。本文将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意识的结构, 即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 对胡伯这一形象进行分析。这一分析将为解答胡伯教长为什么拒绝摘掉黑面纱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何为意识的三层结构

与荣格和拉康等人的理论相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更为经典。尽管弗洛伊德的一些追随者们提出了新的精神分析理论, 但是他们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意识的三层结构这一理论对于其后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三层结构分别是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这三层结构之间没有明显地界限, 它们相互关联, 甚至是相互转换的。前意识可以转化为意识, 无意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 意识是这个结构的最外层, 指的是对外界的直接体验, 也是文学传统中常常谈到的东西。一切思维活动都努力进入意识的范围, 但是大部分都在中途被过滤掉而无法进入意识层。中间的过滤机制就是前意识。前意识指的就是“可以进入意识层面的无意识”。也可以说, 前意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尽管让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暂时地进入前意识是可能的, 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前意识的过滤而进入意识层。这些无法通过前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以间接地形式在意识中体现, 这部分思维活动就是无意识。尽管无意识无法像意识一样被直接感知, 但是其数量和能量巨大, 因此仍然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分析强调躯体的活动, 从躯体活动中反映心理活动。因此, 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精神。

三、胡伯教长意识的三层结构

在通篇小说中, 胡伯教长的黑面纱都是最突出的东西。它不但被多次提及, 且每次提及时都扰乱人心。尽管胡伯教长有着和先前一样的声音, 显示出一如既往的礼貌, 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带着黑面纱的教长和之前不太一样。黑面纱被提及时, 他的微笑也被提及。微笑是反映内心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微笑在文中一共被提及八次, 描绘这些微笑的形容词包括“悲伤的”“忧郁的”“浅浅的”等等。从他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情绪中的悲伤。

读完《教长的黑面纱》, 我们不禁会想胡伯教长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想法, 因为这样一个黑面纱太明显也太令人害怕了。在现实中, 不管一个人内心经历怎样的煎熬, 都不会像胡伯教长一样做。但是, 霍桑的作品经常会超越现实, 因此霍桑用这样一个黑面纱作为一种超现实的表达。实际上, 这个黑面纱是胡伯内心真实想法的反映。因此, 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就可以解开他的怪异行为之谜。

胡伯教长深受教众的喜爱和尊重。在他们的眼里, 胡伯是正直、慈爱并且有礼貌的。尽管他将自己伪装成人们希望的样子, 但是他很清楚地知道他并不完美, 他也曾犯下隐秘的罪恶。整篇小说都没有提到他的罪恶, 但是由于他开始戴上上黑黑面面纱纱的的那那一一天天和和出出席席年年轻轻姑姑娘娘的的葬葬礼礼那那一一天天是是同同一一天天, , 读者会很自然怀疑他与年轻姑娘的死有关。尤其是对于那些读过《红字》的读者, 那里的蒂姆斯台尔牧师也伤害了他的情人海斯特。还有一个可以证明他“恶”的本质的例子 :当他俯下身子以便更接近那个死亡的姑娘时, 他的黑面纱离开了他的脸。如果这个姑娘可以睁开眼睛的话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脸。那一刻, 她开始抽搐, 这看起来非常超自然。由此可见, 黑面纱所代表的胡伯的罪恶不仅使周围的人害怕, 就连死去的人也会感到恐惧。

这些例子都说明着胡伯邪恶的一面。他一直带着黑面纱, 证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罪恶。即使在他即将离世时, 当别人试图掀开他的黑面纱, 他仍然不肯,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仍然是有罪的。因此, 如果有任何人胆敢掀开它, 他都拼尽全力拒绝。

胡伯对自己的黑面纱非常敏感, 他甚至不愿意在镜子中见到自己。这种敏感来源于对自己罪恶的意识。当这种意识深深植根于他的意识中, 他不仅对于自己的黑面纱所代表的罪恶敏感, 对其他人脸上隐形的黑面纱也很敏感。他可以像看穿自己一样看穿别人。他认为, 如果人们害怕他, 他们对于彼此也应是充满恐惧的。根据弗洛伊德理论, 意识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但是有时由于对于感官的刺非常持久, 因此是非常稳定的。人们的心理就像一座冰山, 水面上可见可感知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和前意识的范畴, 而水下更大的部分是无意识范畴。意识只占据精神非常小的部分。胡伯从他自己的行为以及与他人的接触中意识到自己的罪恶, 并且这种意识越来越强。

胡伯的意识的前意识又是什么呢?前意识这一概念是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前意识是在需要时能被唤醒的意识。是一种能被回想起的经验, 介于意识和最深层的无意识之间。前意识是一个中间部分, 与意识和无意识都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弗洛伊德意识三层结构的理论,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胡伯的内心活动。他渴望上帝的救赎并且成为上帝的选民。这属于前意识。作为一名清教徒, 胡伯坚定地相信人生来是有罪的。如果他想死后上天堂, 他必须过一种自我节制的生活。他想消除自己全部的罪恶, 所以他一直在自我救赎之中。胡伯教长有着坚定的决心和过人的冷静, 因此他一生中都坚定着自己的选择。他犯下了对于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罪恶, 为了得到上帝的救赎, 他戴上了黑面纱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他一生都在虔诚地祷告并且为他人布道。他是神圣的代表, 他为死者祷告, 也为新婚夫妇祷告。尽管他将一切奉献给上帝, 却仍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在现世过着痛苦和自我反思的生活, 希望以此得到上帝的救赎。他自己也痛恨这种现世的痛苦和罪恶, 但是越想摆脱它们就陷得越深。

他的前意识有时是隐蔽的。他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自己和和他他人人的的罪罪恶恶, , 渴渴望望救救赎赎的的想想法法不不断断进进入入到到他他的的意意识识。。弗弗洛洛伊德指出, 前意识可以通过注意进入到意识层。前意识比无意识更接近意识。随着对现世罪恶的不断关注和察觉, 胡伯渴望救赎的想法有时会来到意识层, 与意识缠结在一起。他越想得到上帝的救赎, 就越感到自己的罪恶和上帝的威严。

无意识是精神中常被压制的部分, 并且无法进入意识层。胡伯想要赎清他所有的罪以获得上帝的救赎, 在死后进入天堂, 因为天堂不接受有罪的人。在胡伯教长的无意识里面, 他是渴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的。但是, 他无意识中的愿望无法实现, 因为清教教义已深深植根于他的精神中。

无意识是影响人们行为最有力最神秘的元素, 可以使人们产生最深的焦虑, 也可以产生最大的希望。正是无意识支配着胡伯的行为使他拒绝摘掉面纱。摘掉面纱就等于放弃他的追求。胡伯教长在努力地使自己的无意识得到满足。他放弃了所有现实世界里的欢愉, 戴上黑面纱后人们甚至不敢跟他说话。但是不管他在别人脸上看到怎样奇怪和惊恐的表情, 他都保持镇静, 丝毫不为所动。他甚至与他的未婚妻分手, 因为她不同意他戴着黑面纱。在他与未婚妻的对话中, 胡伯拒绝了她, 告诉她, 他很需要她的陪伴, 但是不会答应她的请求, 因为他相信幸福是要在下一个生命的轮回中才能获得的, 在现实的生活中他必须忍受痛苦才能获得救赎。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 在孤独中死去。

他的无意识中渴望幸福生活, 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却使他更加远离他的追求。但是, 他仍然有着坚定的决心, 或许是因为他追求的不是现实世界的欢愉, 而是一种更为神圣的幸福。

与胡伯的精神活动相比, 他的黑面纱不过是精神的外在表现。似乎是黑面纱讲胡伯推向了孤独的死角, 但是, 事实上, 是他自己造成了他的艰难处境。他通过戴着这个黑面纱满足自己内心的和外在的需求, 这也是无意识的一个特征。

四、结语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了霍桑的短篇小说《教长的黑面纱》。通过分析意识的三层结构, 我们可以对人的精神有更为透彻的理解, 可以看到人的本质。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胡伯要戴着他那神秘而恐怖的黑面纱了。他的外在行为是内心的表现。

结合胡伯的宗教背景, 我们可以知道, 意识, 也就是精神的最外层, 是他对自己罪恶的不断察觉。即使他自己也不喜欢那个黑面纱, 他仍然拒绝摘掉它, 直到生命的尽头。前意识则是他对上帝救赎的渴望, 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接受自己罪恶的原因。但是最深层的无意识则是他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虽然他从来没有明确的这样表达过。这三层结构在一起就可以解释胡伯的怪异行为了。

摘要:运用弗洛伊德意识的三层结构分析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早期作品《教长的黑面纱》中的主人公胡伯教长, 通过对他的精神分析解开黑面纱之谜。

关键词:霍桑,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胡允恒译, 霍桑短片小说选, 北京外语出版社, 2001

[3]胡靖红, 《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圣经主题探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

[4]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外国文学评论, 200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篇8

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强调本能对人的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弗洛伊德断言,多数的神经疾病都是因为病人早期的性体验受压抑的关系。他说:“压抑的理论是赖以支撑精神分析这座大厦的主梁”,认为在性本能的背后潜藏着一种力量,称之为“生命力”,用弗洛伊德所下的定义,就是“其本能与一切可以用‘爱字包括的东西有关的力能”,并说它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能力源泉。而“下意识”则是人的欲望和性本能与客观环境发生冲突时受到压抑而形成的。弗洛伊德本人写过有关达·芬奇的“性心理研究”的专著和随笔,企图从这位大师的作品中找到有助于理解他“精神生活”的证据。例如他认为达·芬奇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就在于他强烈的压抑着自己对于母亲的性爱;说他画蒙娜丽莎的画像时,一见到她,就被自己对于母亲的潜意识的欲望所支配了。

自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学说后,他的一些专门术语,如“潜意识”、“压抑”等很快就被人们所熟悉,该学说的运用迅速从病理学扩大到了文学、宗教、哲学等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有不少作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撰写出了传世名著,如施蛰存的《春阳》,张爱玲的《金锁记》以及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无不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深刻挖掘了金钱、财富等对人性的戕害。其实,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鲁迅先生就接触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同的是,在探寻救国救民的路途上、在寻找医治国民病根性之时、在反击封建复古派的战斗中,鲁迅没有将弗洛伊德精神的分析学说用于对扭曲人性的原因探讨上,而是用做战斗的武器。

鲁迅先生的武库里不难找到先有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匕首,后有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作为投枪;其实,如果我们再仔细的翻看一下就会发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鲁迅先生的手中作为一把双刃剑被有效地使用过。之所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在1925年以前的鲁迅,从正面接纳和吸收了该理论观点,并将之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如他在1922年写的新编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中,作者创作的“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致衰亡”的。(《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作品的女主人公女娲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精神的化身,她用她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胳膊”,那“带着泥土的手”来劳动和创造,尽管两臂乏力、腰腿酸痛,“还是照旧不歇手”,“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伊的事业”。在劳动中,她增强了勇气,感受到欢喜,孕育着生命。在她的劳动面前,波涛惊异了,宇宙也被征服了;她的巨大的身影,她的精神和气质,几乎占据和弥漫了整个宇宙。而她自己,只是沉浸在创造性的劳动和喜悦中。作品的后半篇,出现在女娲两腿间的那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道貌岸然地指责女娲“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云云,是鲁迅看到“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爱情诗“堕落轻薄”的文章后,“心里很不以为然”(《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而特意塑造的。

我们不难看出,鲁迅艺术地解释了女娲创造人类时的内在动力也是源于“性的创造”的,并以此为武器对封建复古的道学家们进行揶揄。

当然,弗洛伊德的这种理论只是看到了人的生物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更准确地说是抹杀和歪曲了人的意识活动的社会根源,多少夸大了性本能的作用。而鲁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对自己所接触的学说向来是善于取舍的。在鲁迅的笔下,女娲这个相传为人类母亲的形象,是纯朴,深厚的;事实上他所要歌颂的,是劳动、智慧和创造,不完全是“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致衰亡”。可见当时的作者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采取的是怀疑态度,因为弗的学说多少有点夸大了“性爱”的能动力。这就为后来鲁迅先生批判性地运用这一学说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在1922年时的鲁迅还没有识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唯心主义实质的话,那么到了1925年,鲁迅先生彻底认清了弗的学说是“归生命力的根柢于性欲”的错误后,就尖锐地批判这种精神分析学说是“专一用解剖刀来分割文艺,冷静到入了迷,至于不觉得自己的过度的穿凿附会”(《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在1933年所作的杂文《听说梦》中更是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过深刻的揭露。

可贵的是,鲁迅先生虽然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但并没有将其“摈弃”,而是继续用做对敌斗争的武器,只不过采取了“反其义而用之”的手法。从此就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这把单刃的小刀,磨砺成一柄双刃的利剑,这也完全符合鲁迅一直提倡的“拿来主义”的观点。

例如,弗洛伊德对“生命力”所下的定义就是“其本能与一切可以用‘爱字包括的东西有关的力能”。鲁迅先生在揭露段祺瑞政府于“三·一八”惨案中派卫队开枪打死打伤手无寸铁的学生时说:“兵士们最爱瞄准的是女学生,这用精神分析来解释是说过去的。”(《华盖集·忽然想到(七)》)幽默中带着无限的沉痛和眼泪,同时,暗含有对段祺瑞政府乃至士兵们的所作所为的愤怒。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爱”的欲望和性本能在与客观环境发生冲突时受到压抑而形成的观点来解释的话,是人性已被兽性所扭曲,有理性的善良的女学生们被一群受“下意识”支配的野兽所屠戮了。我们在作者的激愤与控诉的文字中,分明体会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这把双刃剑在作者手里的闪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的《华盖集》及其《续编》几乎全是讨伐资产阶级文人陈西滢和封建官僚政客章士钊这类“正人君子”的檄文。其中有一篇《“碰壁”之余》,鲁迅先生就几次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用来作为他批判的武器。

章士钊曾在他自己所办的《甲寅》周刊上,介绍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近拂罗乙德心解者流。极重Subconsiousness(下意识)之用。谓吾人真正意志,每于无意识发焉。而凡所发,则又在意识用事时正言否之。此人生一奇也。”并比喻说这就有如中国一个著名的笑话曰:“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段文字所说的含义,就是人“下意识”所想的“真正意志”,在“意识用事时”又会堂堂正正的加以否认,说白了就是“正人君子”们总是“口是心非”的。

从上文可以看出章士钊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是推崇之至的,认为“此人生一奇也”,赞叹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言为心声。针对自诩为得“道学”精髓的“正人君子”一不小心袒露了自己平时为人做事的两面派心迹,鲁迅先生不失时机地捉住了对手所露出的狐狸尾巴,痛下刀子。

1925年,女师大事件发生后,章士钊、陈西滢等人对进步学生极尽诬蔑之能事,甚至要求军阀政府“加以相当的惩罚,万不可再敷衍姑息下去”。但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公正”的面孔。面对虚伪狡猾的敌人,鲁迅当即就写了一系列杂文,给以严正驳斥。如“便是外国人的尊重一切女性的事,倘使好讲冷话的人说起来,也许以为意在于一个女性。然而诬蔑若干女性的事,有时也就可以说意在于一个女性。偏执的弗罗特先生宣传了‘精神分析之后,许多正人君子的外衣都被撕碎了”(《华盖集·“碰壁”之余》),指出章士钊等人“自在黑幕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只将事件的真相略一提,便和道学家们所鼓吹的精神分析说相对照,即刻使“许多正人君子的外套都被撕掉了”,他们的那些自我辩解也便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当然,鲁迅知道,尽管他们已经“堕入弗罗特先生所掘的陷坑里去了”,他们还是会继续施展两面派手法,想“钻在外套里”“不显本相”的。但是,正如鲁迅所挖苦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的“‘下意识里,究竟也觉得自己之无聊的吧”(《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嘻笑怒骂,挥洒成文。刀光剑影中我们仿佛又看到聪明睿智的作者在雪亮的台灯下,点燃一支纸烟,让又一次出鞘的精神分析学的双刃剑,向对手逼射出透骨的寒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求国民的劣根之所在、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中,鲁迅先生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指导下,使得有缺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自己手中的运用确如一把游刃有余的双刃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下一篇:江淮普法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