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精选9篇)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了贯彻落实市教体局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市教体局和中心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会议精神,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刘现良

副组长:王文杰 崔玲杰

体音美教研组长:王志轩

组员:贾改琴 刘晓亚 候佳林 姜亚楠 张联伟 冯喆斌 邢志斌 吕鹏阁 张晓娟

三、明确中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学美育以构建中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开展课外美育活动,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1)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一、以美的形象感动学生

美的形象是指教材中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意象, 它主要指人物。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中母亲有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容态, 可爱的性格, 努力的精神, 能干的才情, 她是封建社会中无数平凡母亲的代表形象。邹韬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时老师应激发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感念和尊重。还有《沁园春·雪》中北国美好的河山, 历史上有为帝王的形象,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跃然纸上, 具有英雄美的形象。但是教材中的美感形象大都不能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 而是以文字形式间接塑造出来的。为了帮助学生,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幻灯、挂图、录象等教具, 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找出美的形象, 也可为学生讲述文章的写作背景, 结合人物的言行, 体会出形象美, 更可启发学生提取自己头脑中积累起来的生活表象, 让表象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互印证, 从而获得美感形象。在教《沁园春·雪》时, 我先把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放大图挂到黑板上, 让同学们体会词人写景千万里, 大气磅礴以及博大的胸襟, 豪迈的气概, 我再让学生联系主席当时的地位, 加之他个人所特有的才华和理想, 还有无比坚定的信心, 顿感英雄形象高大, 学生情绪高涨, 讨论问题热烈, 此时, 水到渠成, 我抛出问题直接点出人物形象, 效果很好。

二、以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美的意境是指教材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 而形成的一种美的环境。它包含情与景两个要素, 其中情是内容, 景是手段, 情与景的巧妙结合, 就构成了美的意境。中学语文教材中, 不少课文借助语言文字创造了美的意境。如《醉翁亭记》一文, 先描述出滁州山川美景, 描绘了一幅游乐图, “滁人”被置于显著的位置, 不难看出, 人们这样高兴, 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 而生活安定富足又跟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所以, 课文的描写, 为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创造了良好的意境。

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入境, 受到美的意境陶冶, 教师可以开展生动入情的讲述, 使同学入境, 也可创设一种气氛, 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入境。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先设置场景, 创设一种气氛:中秋之夜,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绪?同学们回答之后, 我再往下引导, 作者此时的愁情已经飞到天宫之上, 这是人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学们很自然地想象着月宫的生活景象, 入境学词, 理解颇深。

三、以美的事理启迪学生

美的事理是指教材中描述的各种事件、言语中所包含的道理。如《岳阳楼记》一文, 通过课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 教人做人的道理。

由于教材中蕴含的美的事理未必都那么显露于外,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在引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情感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理性分析, 帮助学生认识这种蕴含在教材中的事理美, 让学生得到启迪。如教《记一辆纺车》时, 我分析到, 在艰苦的环境里, 战士们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以乐观的态度战胜困难, 这是一种思想美。同学们再与自己的生活作比较, 又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初中语文美育实施策略初探 篇3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指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也对美育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1.挖掘情感美

感情是作品的生命。初中课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挖掘其中的情感美,并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可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形成审美观念。例:《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斑羚飞渡》中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回忆我的母亲》中质朴而深刻的母子情;《背影》中的父子情;《荷花淀》中的夫妻情;《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一面》中的战友情等等。

2.品味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平时的作品分析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优美的语言,在引导学生倾情诵读中充分品味文章美的语言、美的内涵、美的意蕴。例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滁州琅琊山的优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品读这段表现优美山色变化的文字,学生们感受到轻柔和谐之美。再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对荷塘及月色进行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美的语言产生美的效果。品读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句字里行间所透出的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和朦胧隽永的情绪。

3.分析形象美

美,寓于形象之中,它首先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思想”。实践证明,优美的艺术形象可以匡正粗俗或妄动;壮美的艺术形象,可以激起人们战斗的激情;悲剧之美,可以帮助人认识落后的、丑恶的事物,使人们哭着和过去告别。语文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注重形象感染,对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心灵。

此外,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分析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同时,形象除表现为人物形象之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月色朦胧的荷塘、虚无缥缈的海市、喷薄欲出的红日、风狂海啸的暴雨、戈壁滩上的沙漠驼铃等。

4.想象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叶圣陶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品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有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要“驱遣我们的想象”。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诗文都是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因此,在平时的课文内容分析时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充分想象作者的描画之景,恰切地表达文章的表现之意,从而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之中。例如教学课文《荷塘月色》时,在诵读感悟意境的基础上,可重点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所描绘出的意境之美。再如分析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通过启发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进一步鉴赏到了词句的意境美。

5.活动创造美

开展活动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实践证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创造美。(1)口语训练创造美。如在“畅谈自己的理想”的口语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美、仪态美、思辨美。(2)课外活动创造美。如组织开展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办书法展、绘画赛、小乐队、歌咏会、文化汇演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4,(35).

[2]蔡传鸿.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学语文,2005,(01).

[3]许芳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与美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张德荣.试谈阅读教学实施美育的因素和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发展,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和《沂源县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美育工作的意见 》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通过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努力打造美育实施平台,扎实开展美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宋西文 副组长:左营田

成 员:卜凡才、马在坤、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通过科学构建美育工作机制,创新美育工作举措,深入实施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具体内容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具有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小学美育要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五、主要措施

(一)搭建实施美育五大平台

一要搭建学科课程实施平台。学科课程是美育的主渠道,是确保学校美育整体化实施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途径。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制定序列化、操作性强的学科美育计划,引导教师重视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积极挖掘学科课程美育素材,善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与美育的契合点,善于表现学科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教学艺术性,寓美于教,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加强学科课堂教学美育渗透工作的研究,要求学科教学有明确的美育要求,优质课、教学能手等项目评选中重视美育渗透;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要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要大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美育课程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拓宽美育实施途径。

二要搭建艺术体验实施平台。充分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工艺制作等社团,扎实做好社团的指导,逐步将社团活动做大做强,将社团真正建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和美育实施的平台。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会、演唱演奏会、书画比赛(展)等文艺类活动,在举办有关活动过程中,要做到“舞台”与“讲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同时,体现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为全体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三要搭建学校文化实施平台。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学校高品位物质文化、独特精神文化和先进课程文化、和谐师生文化的美育功能,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要重视教师的美育“身教”作用,通过教师美的仪表、美的言行为学生树立美的典范。

四要搭建校外实践活动实施平台。引导学生家长主动承担美育责

任,充分发挥当地专业团体、五老志愿者中艺术专业人员的作用,在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参加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欣赏自然之美,培养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五要搭建多媒体技术实施平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情景交融、色彩丰富和直观互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具有现代气息和美感的美育资源和美育载体,有效支持各学科教学与美育的融合,积极构建美的数字化生存空间。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参与网络虚拟空间活动,崇尚网络文明,拒绝网上不良行为,培养健康的网络审美情趣。

(二)构建实施美育五大机制

一是构建全员美育机制。通过校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基本功比赛等途径,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美育知识培训,鼓励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切实把美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艺术学科教师要做到一专多能,胜任专业教学和组织各种艺术体验活动,成为双师型美育教师。

二是构建美育教研机制。县教体局将组织美育教科研力量,将学校美育作为系统的科研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科研方案,确定子课题,落实实验单位,围绕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案,指导学校实施美育。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作用,开发美育学校课程,营造浓厚的美育教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效果。

三是构建美育评价机制。美育考核评价要从美育条件、美育过程、美育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尽快研究制定美育评价标准,使美育工作健康发展。要将美育考核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将美育考核评价指标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考核要与美育参与度、课程选修、美育表现等相结合。

四是构建美育项目推进机制。根据目前我校美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推进的工作有:启动“美丽学校”建

设活动,加强美育课题网格化建设,积极开展美育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强化美育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美育课程建设,适时举办美育专题研讨会,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举办美育示范课,针对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探索美育教学管理新办法、新措施;加强美育校外基地建设,结合我校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确定校级校外美育基地,努力开发网络美育资源,丰富数字化学习、生活空间,赢得网络教育主动。

五是构建美育保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学校美育实施经费,要按照办学条件标准配齐、配足音体美专用教学器材,满足美育活动和艺术教学的需要,保障必要的艺术活动正常开展。要大力引进有一技之长的美育高水平人才,加大对美育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力度,在外出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倾斜,为美育实施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

2014年2月20日

姚宅小学关于

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美育方案 篇5

学校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美育发展思路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为了认真分析总结办学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的宗旨,为了达到“让每一位学生沐浴阳光”的办学理念,我们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式道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阳光教育,美在绽放”的目标方向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总体思路

以学校美育为特色,以打造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为切入点;要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学科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

三、基本情况分析

美育是使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到外在表征都符合美的要求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心灵、语言、体态、仪表等方面得到美化而成为美的人。本校是一所新办学校,是包河区着力打造的又一所名校,学校两年来重视以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品德。学校合唱团等美育艺术社团活动深受全体师生的欢迎,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热爱活动,具备创建美育特色的优势。

两年多来在省市区组织的合唱、艺术节、朗诵、读书节、中小学生运动会及社会大课堂实践等活动中,师生积极参与,同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初步形成学生特长并受到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认可良好氛围。

学校重视环境教育,现在,在原有的基础上,校安工程又为学校新建一座综合楼,为学校美育特色建设增添了物质保障。另外,学校注重美化校园,美化了环境,启迪了学生美好的心灵。美育在学校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是基于优势的更长足发挥,在总体规划和明确思路指导下,整合资源,可以使学校美育建设更上一层楼。

四、具体措施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进美育与其他四育的整合。重点围绕艺术教育、学科美育、环境美育、活动美育、教师形象、特色课程等六个板块深入探索,实现环境美、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艺术美、心灵美的培养目标。

1、艺术教育:开齐、上好艺术课程。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是实施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学校要开齐开好艺术课程。并且,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体现美育功能。

2、学科美育。根据不同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用审美原则审视教材,挖掘教材内容中的闪光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时充分突出美育的功能,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更应充分关注审美的感染和熏陶。

3、环境美育。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展示特色活动内容。设立广播站,负责宣传美育内容。加大新校园绿化力度,保持校园、教学楼的环境卫生。

4、活动美育。加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适当公益劳动、兴趣活动、远足锻炼,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好品质。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使美育教育在我校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意义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美育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社会上功利、浮躁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忽略美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美育仍然比较薄弱。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开展好美育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目标

学校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让社会、家长看到育人的实效,大力支持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

1、学校发展目标:优化育人环境,完善教育设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因素和美育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的教育影响,成为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美育教育影响力的特色学校。

2、学生发展目标:能够端正价值取向,提高生活情趣,优化心理结构,言行举止文明,具有较高的“感悟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优秀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3、教师发展目标:在落实美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到“美”。教师要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深厚的理论修养,能够充分认识美育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积极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教育,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健体”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内容

我校美育教育以“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核心,以做人教育为根本”为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按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确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开展艺术教育,使学生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两方面的具体内容详见《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和《艺术教育实施方案》

四、方法步骤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成立创建美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庞尔成

成员:王 玮、姚翠红、刘国兴、张庆莉

苏兴华、杨炳瑞、王志敏、隋松涛

组长负责学校美育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指导,成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实施,如开展文明礼仪的教育工作、实施课堂教学美育教育工作、美育教育政策制定工作、教育理论的总结宣传等。

2、统一思想,构建浓厚的创建氛围。

在全校范围内要营造一种浓厚的创建美育特色学校的氛围,全体成员要充分认识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做到人人知创建、人人懂创建,使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停留在校长的头脑中,全体教师也要形成共同意志,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实施美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举措,使美育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赢得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做好规划,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2011年-2012年,购置设施,美化校园,建立良好教学秩序,加强美育特色学校创建的宣传,完善各项特色项目的创建制度,边尝试边研究边整改,力争在氛围在理论上为创建美育特色学校作好充分准备。

2012年-2013年,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加强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争取培养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良好思想和行为素养的学生。促使美育特色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提高学校美育特色教育在全市范围内的知名度。

2013年至更长久,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师资最优化、教育质量一流化。不断加强与外校的交流与合作,争创全国美育教育名校。

4、加强教师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立足实际,做好内部挖潜。学校将聘请各类专家、名人作美育特色教育的辅导员,邀请教科室、教科院的领导现场指导,定期讲学辅导,从教师服饰、言谈、行为举止到兴趣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美育技能,努力争取使教师在有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一能之专,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为美育特色教育率先垂范。学校还将逐年引进一批音乐、美术专业的精英,为美育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并使这部分教师能够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上得去,形成学校美育教育的主力军。

5、加大设施配备,优化育人环境。在现有基础上,逐步配备多媒体教室、琴房、画室、练功房等音美功能室,配套优质的教学设备,为大力开展美育教育创设优良的硬件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争取在短期内将学校楼内长廊、各功能室、宣传栏围绕美育教育主题,装饰美化好,提高学校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档次。加大校园绿化建设,实现校园处处有景观,处处是景致,创设优美宜人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文化建设,将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6、加强教育科研,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教育科研是推动美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离开了教育科研,美育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学校成立专门的美育教育科研机构,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实践美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有价值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推进文明礼仪和艺术教育的高效实施,使美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逐步摸索出在中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形成成熟的美育教育体系。

7、完善考评体系,保障创建工作有效实施。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7

一、中专语文美育的目标定位

1. 中职语文美育的本质:学生的生命发展

当前, 现代人的身心承载着太重的负担, 显出了越来越大的“无能感”, 在精神上, 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加厉害。人常常成了科技“座架”上的忙忙碌碌的小虫;人的心灵深处往往受到污染, 造成关系紧张, 精神颓废, 心理生态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 学生成了“知识容器”, 心理生态损伤最为严重。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中职语文美育担负着舒张学生的心灵和实现生命发展的使命。

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 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1]中职语文美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教育。然而, 传统的语文美育更多地关注美育客体, 而审美经验论告诉我们:美感的发生“不能仅仅看做是对某一具体的直接反映, 而是要借助审美主体的一定心理结构作为中介”[2], 审美心理的生态性对审美效性至关重要。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他们在“唯分数论”的氛围中艰难度过他们的小学和初中。在分数面前, 他们丧失自信, 甚至丧失尊严, 扭曲了生态自我 (Ecologicalself) 。中职语文美育必须重构学生的生态自我, 和谐学生的生命发展, 让他们去欣赏美, 发现美, 创造美。所以, 中职语文美育的范式必须革新, 美育视角必须着眼于学生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 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 中职语文美育的目标:培养“生活艺术家”

自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 国家先后颁布了三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但都没有涉及语文审美教育。1979年下半年, 北大附中的章熊等人, 进行了语文美育研究的尝试, 这是语文美育的滥觞。1986年12月, 国家教委颁布的第四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才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首次把美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之中。1993年3月, 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其中第35条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直到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新行动计划》, 才提出美育是教育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3]2001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需要, 把语文美育放到更高的位置。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 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义务阶段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有关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有:在“课程性质”部分, 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在“基本理念”部分, 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 强调“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总体而言, 普通高中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审美能力”的建构。

中职语文美育既要延续和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育目标, 同时更区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美育目标;它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首先, 升入中职的学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 分数上的歧视使他们厌恶学习, 很难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所以中职语文美育必须关注他们审美趣味的培养,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自信心, 热爱生活。其次, 中职阶段由于没有高考压力, 语文美育没有必要拘泥于教材, 学生的美育发展空间较大, 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 指导他们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建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 中职语文美育是培养“生活艺术家”, 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是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需要, 是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需要。中职语文美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的束缚, 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二、中专语文美育实施主要路径

良好的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最好的工具, 针对中专语文美育建构学生“生活艺术家”这一目标,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文美育。

1. 美读法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 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要利用语文教育中的听读教学,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眼要看, 口要读, 耳要听,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内容, 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而美读则是听读教学中感知美、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4]通过美读能把诉诸视觉的无声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 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 通过再造想象的活动, 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 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 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 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课文的情感, 获得最真切的感受, 与作者的心灵情感相沟通。

2. 鉴赏法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 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可以使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审美鉴赏。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 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语文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挖掘和分析, 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 调动学生想象, 另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 就能有效提高审美鉴赏力。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所以, 在语文美育中要注意分析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 把真、善、美从语言中发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课文的同时, 情绪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 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 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 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 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 眼界更加开阔。通过引导、联想、想象, 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 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 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文分析中鉴赏美还有一个关键, 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鉴赏过程, 让他们反复揣摩、体会, 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讲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独立鉴赏。由于鉴赏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更应要求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课堂本身成为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场地。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辅导, 最好是在学生鉴赏不全面或鉴赏有误的时候, 才加以点拨, 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讲解分析。只要坚持以学生鉴赏为主体, 并把教师引导与学生鉴赏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写作法

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近生活发现美, 提高其审美创造力。走近生活首先要关爱他人, 写出人际之美。在工业文明观的指导下, 人是征服了自然, 但从某种角度看, 人类征服自然的许多伟大的胜利在人的精神的熔炉化成了一滴泪水。现代人往往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座架”上的可怜虫。所以教师要知道学生关爱他人, 发现人际关系的美。为了写好这类文章, 要让学生“回归生活”, 选择自己的关爱对象, 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的关爱措施, 小组探讨措施的可行性, 小组汇报关爱的具体行动并, 然后写作。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通过关注生活, 关爱他人, 学生写作文时不再畏难了, 不再千篇一律了, 而是个性尽显, 精彩纷呈。在作文中, 学生深深感受到关爱生活、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在人的群落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关爱的深广度, 游离于人生态网之外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这样, 学生不仅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体会到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摘要:中专语文美育目标的定位是中专语文美育的定性问题, 它关系到语文美育的层面及美育方法的选择。作者认为中专语文美育定位为:“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 以培养审美创造力为辅”, 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中专语文美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美读法、鉴赏法、作文法。唯有如此, 方能实现学生的生态自我,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专语文美育,生活艺术家,美育目标,美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 1986:105.

[2]彭立勋.审美经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0.

[3]冯玉强, 龙江河, 田剑波.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述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85.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美育;图像;情景;素质

数学的数字、符号、公式、算式、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方法、思路等都是美丽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然而在有些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伴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应该作为一种美的承载物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罗素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人们认为数学美就在于其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 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和谐美的特征 。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美的情景,以美导善,以美导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就是为学生设计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学习的情境,提供学生解决问题全面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已动手动口动脑筋探索知识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创设美的情境,在情感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方法上能促进学生的方法的正迁移,在知识上能促进知识的同化,同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用数学”就是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体现的就是科学的真实美。在“用数学”教学中创设真的情景,可以达到以美导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去认识、发现社会、自然的规律的目的。

二、培育求实创新和团队精神,在数学学习中开启学生心智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学生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就用数学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从而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更喜欢数学。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在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团体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培养合作精神。在用数学教学中应该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细心引导,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教材上的图画美和历史上的数学美

翻开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第一页就是一张美丽的图画,这张画面展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这张美丽的画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在这张画面的启发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情境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我国是数学王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上的“你知道吗?”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王国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等,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华罗庚等等发掘、发现数学美的功绩有口皆碑,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的很好的材料。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进而帮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9

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担负着美育教育的重要职责。特别是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社会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为了使小学生不受这些不良思想的侵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更需要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功能的具体应用对策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寓美育教育于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美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大量的优秀文章、优美的散文以及诗歌等语文内容,且这些佳作均包含着作者的个人人生经历和思想哲理,这些均可以成为学生感知美的重要素材,所以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感知美,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选择一些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来让学生进行朗读,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美,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教学中来,从而使他们可以在心灵上来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逐渐激发学生感知美的兴趣。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情地阅读和朗诵《小池塘》《草原的早晨》《夕阳真美》《庐山的云雾》《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烟台的海》等,尤其是要做好阅读过程中的标记工作,使他们及时记录下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文章段落以及词语内容,借助月度笔记的记录和朗读过程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有关阅读篇章中相关语句之美,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心来充分感知阅读文章所表露出的美感因素。另外,为了可以增强学生朗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篇章的思想情感基调来为学生播放一些恰当的背景乐或者相关视频课件,以便增强学生朗读的有效性,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感知阅读篇章中所包含的“美”,从而为美育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二、寓美育教育于写作,引导他们认识美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实体化”或者融合再现的过程,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善于借助写作的过程来贯彻美育教育理念,以便使学生可以充分感知美。针对各种类型的作文写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归纳和总结阅读篇章中的各种精彩段落和语句,包括描写祖国山川的古诗、游记或者散文等均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重要素材。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赏析古诗、散文或者其其他优秀读物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感知美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春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这篇经典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自身所要表现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相关的古诗歌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这些篇章所要表现的核心思想,这样可以逐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侧重写作素材积累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有关阅读篇章中那些优美的词句,以便通过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文章结构来透彻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美感。例如,针对《大海的歌》(苏教版三年级)这篇语文篇章的讲解,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这篇文章的整体写作构思,了解和把握作者写作的方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分析和把握这篇文章中那些重要的词句和段落。比如,“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这句话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坐在快速滑行的小船上倾听着一曲欢快的歌声,从而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这些文章语句所要展现的情境之美。实际上,也只有通过小学生对于这些文章段落中字词句等的训练,方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所要表述的美感,否则势必会对最终的`美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写作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也可以借助启发学生来更好地感知美的形态,这是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想象,这样将为学生感知美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寓美育教育于课外,引导学生体会美

上一篇:收银员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党员示范岗标准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