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示范课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上好一堂示范课(精选8篇)

如何上好一堂示范课 篇1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

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是: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师要具有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3.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因此如何把知识与能力最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应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素质

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们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活生生的课本。

对于新教师,初为人师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做到认真备课,注重积累。认真备课对于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导入新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的学习和领会。最后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参与学习。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将我的近期人生规划以及远期人生规划总结如下: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坚持看书,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在美术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及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如何上好一堂示范课 篇2

一、导入是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唱独角戏的“演员”角色回复到“导演”的角色,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对整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 尤其是每节课的“导语” (或序幕或开场白) 尤为重要, 犹如一场演出前的音乐渲染, 道具使用一般。导入的内容、形式既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风格特色的反映, 也是承上启下使学科内容形成系统、完整体系的一个“链节”, 恰入其分地导入,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展开, 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 为开拓思路, 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 也是营造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调控要适时

教师就要适时进行调控。 (一) 情绪调控。一方面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控, 不温不恼, 对出现的问题表现出歉意, 并对学生寄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相信学生们能与自己共同克服困难, 打破僵局。另一方面, 应通过改变互动方式或讲授方式, 以观看课件、讲故事等方式来重新营造气氛。 (二) 情境转换。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进行情境转换, 如进行实物模型实验演示, 形象地再现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过程, 形成观察研究的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感知, 体验、观察、研究、发现的兴趣;图像演示再现, 尤其是以形声俱备、交互性强等为特点的多媒体,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作为此时此景的首选。 (三) 角色转换。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抗竞答, 教师可参与其中或作为裁判, 将教师讲授困难的内容或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设立若干个问题交由学生归纳并作出解答, 教师就具体问题给予补充总结, 让学生以他们理解的程度互相促进而达到全面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用图是关键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 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从地图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地图的出发点。所以,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会使用地图, 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 从而逐渐树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在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这一节内容时, 我设计了几个活动。第一, 读图抢答: (1) 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 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哪此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3) 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第二, 分组拼图抢答。学生自制各大洲轮廓图, 开展拼图游戏, 看哪一组拼的又快又好。第三, 分组要求同学们分别找出七大洲之间、四大洋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分界线, 看哪一组找的又多又准, 最后由教师给予总结归纳。

通过学生阅读地图, 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要新颖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 离不开教师课前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 严格地讲, 导入新课、课堂中各种情形的随机处置等都包涵在教学设计中, 但任何设计均不可能穷尽课堂教学中的一切, 如何在教学课堂中启发学生抓住关键“字眼”, 做出准确判断, 让学生自己找出每一节课“基本、根本、最、标志、基础”等关键字眼, 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对涉及这类关键“字眼”的内容设计出一套新颖的方法。 (一) 讨论、辩论法。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采用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地球的运动”一节, 我引导学生讨论“坐地日行八万里”与“神舟六号”飞船绕地飞行航天员每90分钟经历一次日出日落的充分, 以及为什么有朝夕之分和四季变化等。通过讨论、辩论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 而且提高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 动手操作法。有些知识点, 教师讲解多次不如学生亲自做一次理解的逶彻、记忆的牢固, 教师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在讲授“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时, 我指导学生用球体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绘出主要的经纬线并标出世界几大著名城市“北京、伦敦、莫斯科”等及我们的家乡的大致位置, 对于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物理等知识, 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初一学生来说, 像这种让他们亲自制作中手脑并用的方法, 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 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 (三) 登台表演法。让学生轻松走上讲台, 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 让学生上讲台画出简易的天气符号 (晴, 中雨, △冰雹等) 并模仿中央电视台气象播音员的神态, 声音并茂的播报了北京、广州、上海、拉萨等城市及我们家乡的天气预报。它们模范的绘声绘色, 兴趣高昂。这种形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很大的高。

五、设疑有深度

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3

关键词:课堂  教师  学生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72-01

究竟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想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总体思想,目的是实现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彻底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把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学”,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以使学生获益为目的。作为一名教数学的教师,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1 改变教学方式

在五年级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十分注意让学生认真审题,在寻找题目中关键词,进一步找等量关系,最后列方程解方程。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等量关系的寻找,每个题目的分析都很仔细,学生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存在弊端,学生审题时只注重关键词,套用一些固定的模式,把数学的应用模式化、抽象化,失去了应用的灵活性,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有必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使学生对新问题产生感性的认识;其次,通过反复讨论,反复体验,引发学生自己自主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对数学中所要研究的数量关系产生深刻印象;最后,有意识地延迟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进程,使学生在不断转化、不断归纳、不断提炼中形成对数学的认识以及数学的思想。

2 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

教学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具有生成性,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的情况下,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活动,可以比较好的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鲁迅的作品思想深刻,不容易理解,另外,作品写作年代较为久远,有比较复杂的时代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也与当代颇为不同。就我所见,对这样的课文,一些语文老师延長了教学时间,还有一些老师蛮横地塞给学生一些既定的结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提高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对文章进行探究性解读,让学生在生成中不断提高解读课文的能力,很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 让学生学会自学

叶圣陶先生有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学,只有促进了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起到“导创”的作用,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鼓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将知识吃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通过让学生演讲、讲课和演戏等方法。这些方法并不新奇,但是一直坚持,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方法以外,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实践和总结方法、理解规律。如何使学生拥有充分独立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如何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今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激励学生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开始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 运用脑科学成果提升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时新课改以来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效率,那么这堂课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我们都知道,老师讲过了绝对不等于学生完全接受了,学生在保留信息的同时经常要打折扣。所以我们的愿望能否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方法,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只有引入科学的方法、贯彻科学的原则,才能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教师在倡导学生科学地学习,也要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运用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高效利用人脑,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保持程度,优化学习效果。根据国外关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前一半是第一个高效期,这段时间最容易记忆和,我们应该教授新知识和重要技巧,另外,在这一时期所呈现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发作业、查笔记、说通知,那么我们该讲新内容时,学生已经进入低沉期。或者我们在这个时间让学生去做错误猜想,即使之后我们去定义正确概念,那学生的错误猜想很有可能在考试中重现,因为这些错误是在最具保持能力的高效期被提及的。大约课程过半时,是课堂的低沉期。所谓低沉期并不是记忆没有保持,只是保持难以重现。在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安排课堂练习、学生实验等,对旧的知识进行加工,或者在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课堂管理、检查作业或点名等。对一节课的总结往往是我们的画龙点睛之处,应该安排在第一节课的第二个高效期,充分利用这个强有力的学习契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和掌握程度。因此,根据科学实用大脑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有效的途径。

5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上好一堂课,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育本身应该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授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精神。语文课本身就具备德育潜质,许多课文的主题就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渗透了德育教育,这样才是比较成功的教育。

课堂教学的把握对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不但要精通教学内容,还要讲究科学,巧妙地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理解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和品德修养的培养,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起一座五彩桥。

参考文献

[1] 晋永红.新课改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2] 卢莲华.关于优化三角形中位线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3).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篇4

上课,是教师每天工作的核心。课上得好,学习目标达成度就高,学生学得轻松,我们老师自然就开心,充满成就感。要让我们每一天都享受这样一份快乐,我们就要把“上好每一堂课”落到实处。以七年级上4.1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为例,我认为上好一堂数学课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了解学生,分析学生

初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表达、推理、归纳的能力,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他们乐于动手,而且与生俱来有一种“我能行”的表现欲望。思想不够成熟,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兴奋地表现自己。

二、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

备好一节课首先要备起点。起点要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上4.1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前,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训练,对运用具体数字去表示一个量的思想根深蒂固,从而造成在接受用字母表示数这个新的讯息时,会有一定的冲击。但其实我们可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潜藏着“符号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

再次要备重难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难点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要注重分析,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本节课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也就是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是什么。同时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对刚入初一的学生进入代数王国是一次飞跃,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

在上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首先采用课堂提问,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如果能在一开始就设置诱人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本节课的课堂引入部分,我安排了一个“牙签游戏” 学生按照要求各自操作,最后老师猜出了中堆牙签的数目。这个游戏让学生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时,我可以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再顺势用听唱儿歌,寓教于乐的形式,自然而贴切的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课堂气氛自然地也轻松、活跃。同时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之美。

接下来采用课堂连问,引发头脑风暴,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用来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载体。针对本节课内容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跨度的,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一环套一环,通过对多个问题的观察、探索、实践,掌握字母表示数的真正含义,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

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去发现多种关系,活动说明: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表格呈现数据,把问题由具体引到抽象,在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很有好处,并且能进一步体现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以生活为背景对代数式进行描述,更激发学生浓厚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

反馈部分:

1、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内容。

2回顾已学过的数学规律和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数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要求每人至少说出两例,并在组内交流。

探索部分:问题串5:课前游戏揭秘。

课堂小结时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我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其次,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上台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最后给予知识补充完善,对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给以肯定和建议。

完成作业本作业的同时再通过这个开放性问题,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做此题是采用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在交流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彼此摩擦出思维火花,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5

【摘要】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首先必须要考虑如何讲好一门课。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当然,一门课对于一个系列课程或一组课、一群课而言,也只是一个局部。—门课可以看成是培养一届学生的总课程中的最小单位。

【关键词】内容;教师;学生;课程;问题;能力;基本

【Abstract】Class and is not isolated, it is a course in a small part of a course run it on a local.So, how about a good a class, we must first consider how to speak good a course.To order How to Teach a course perspective to study how to tell a good lesson.Of course, a course for a series of courses or group lessons, group classes, the only one locally.-Training course can be viewed as the total term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mallest unit.【Key words】Content;Teachers;Students;Courses;Issues;Capacity;Basic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1.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

五个问题是:①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②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③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④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⑤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①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②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③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④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⑤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2.关于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发布多么大量的消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①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其内容科学性强。②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即其内容实践性强。③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④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即其内容具有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2.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①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②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2.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所谓重点是指本节课要介绍给学生的重要的知识点或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点。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是某个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结论或某个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能力。所谓突出是指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重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2.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所谓脉络清晰是指那些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备课中追求的目标。备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这个备课的成果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讲得脉络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讲解的一般脉络是:①提出问题。可通过思考题、例题、某个实际问题等来实现。

②利用本学科以往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引入某些新概念,用以建立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数学或物理模型。

③得出结论。也可能从得到的结论中引出某些新的概念。④举例说明对所得结论和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把这一讲解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脉络轨迹在形式上往往是通过板书或计算机大屏幕上的大、小标题来展示的。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2.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上四条是属于有关讲课的内容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的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标准。这些思想的实现还要靠教师在讲堂上通过语言讲解等手段来实现。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的概念,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

济于事。当然,有一本好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老师现场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投影仪、多媒体屏幕相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更不用说,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用。

在讲课中,对教师的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①清楚;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要使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做到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对年轻教师而言,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因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而忽略了前两个层次的要求。那样就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2.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是帮助展示教学内容、概念、重点、难点和讲解思路的主要手段,是动员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吸收讲课内容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的要求也是三个层次:①醒目;②得当;③艺术。所谓醒目,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色彩要不平不乱,以有利于明确概念、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

所谓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对语言的要求一样,对青年教师而言,上述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不顾前两个层次而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致使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应该指出,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不少教师而言,还是正在摸索中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这里只从讲课标准的角度做一般的述及。更多的问题后面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

2.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教学过程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时间上的安排。一门几十上百个学时的课程,能做到堂堂学时准确,会给学生留下老师确实认真对待这门课的感受,是树立精品意识的不言表率。这是课堂教学严肃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为了做到学时准确,首先注意不要拖堂。拖堂往往是出于“好心”,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管下课铃响没响,非要讲到一个阶段结束不可。其实那时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已经下课了,你的愿望收不到实效。不如就此停止,研究以后如何能准时或提前一点儿结束。

欠堂太多也是不好的。比如离下课还有10分钟,就没的可讲了,这将会十分尴尬,给学生留下备课不认真的印象。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践中,每节课准备一些在时间上可以弹性把握的内容最后讲,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2.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饱满的精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对着装的要求是:①简洁典雅,精干大方;②有个性,又不要过分强调个性。

2.9及时反馈,深入反思;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并具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讲解风格等教学行为,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反思的要求是:①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模式。②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篇6

越西县书古乡中心小学毛木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多年的课改教材才慢慢有所体会。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二、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节课四十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品尝“游戏点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用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

们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于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我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创意。但这却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即放得太多时有些放纵,不易于调控;生生之间缺少合作,自私自利与语文一种人性化教学相悖;生字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生字教学单一问题,我大胆地启用学习班长教学生字(即从班里挑选一个学生临时代替老师进行生字教学)。一个学生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枯燥,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加强孩子的合作意识,我先以一种命令式让孩子两两合作确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调动孩子们的合作兴趣,进而为在课堂上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合作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7

关键词:备课,授课,交流

这个话题听起来很古老, 多少年来许多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专家、教授甚至教育大师们都讨论过这个问题, 留下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建议, 给年轻的教员也有很多的帮助。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在不同时期又赋予了这个话题新的任务和新的观点, 应该说是一个古老永恒而又有多变的热点话题。比如说传统的教学主要以黑板板书为主, 某个教师的板书写的好, 划画画的好, 书写有条理、重点突出, 是很吸引学生的,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教学中渐渐引入了多媒体、视频、网络等等, 开展了网络教学、视频授课等等, 可以说教学的手段五花八门, 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挑战, 那么这个时候再去谈如何写好板书就显得过时了一点。这时大家热心的是去思考和讨论如何准备好上课的课件, 因此总觉得这个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要追寻探讨的话题, 不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变得过时, 也不会因讨论的人过多而变得羞涩, 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我们学校开展的“迎评创优”活动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吧, 旨在供年轻的教员参考和交流。

1 用心去备课

“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 以前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总觉得这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或者有重大贡献的人在取得有辉煌成就的人发表的获奖感言, 可是当自己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 面对坐得满满一教室的学生, 面对着一双双带着困惑和求知的眼睛, 才真正意识到讲台就犹如舞台一样, 是教师展现知识、展现才华、展现个性、展现风采……的舞台, 并且随着教龄的增加, 越来越强烈感觉到要上好每一堂课并不是那么容易, 必须用心去准备, 即使对于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的班次、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听课对象都必须用心去准备, 切忌用同样的课件和毫无准备的课件去应对学生。

首先, 教员应有广博的知识。在备课时, 作为教员应该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必须非常熟悉, 除熟悉自己手中的教材内容以外, 备课时还应该准备相应的参考书或者不同版本的教材, 最好是有相应的英文版教材, 这样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就比较准确,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切忌把错误的信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说照射放射损伤时, 书上是一个综合性内容, 针对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特点, 要求教员对不同核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损伤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就需要查阅物理、化学、内科、外科等多种书籍。

其次, 学会整合教学内容。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同时, 要善于把书本的知识进行整合、舍得取舍, 适时加入新的研究进展, 不是书上怎样写你就怎样讲, 切忌照本宣科。现在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强, 查阅知识的手段也很多, 对于书本字面的理解他们可以自己学, 但如何把书上的内容讲活, 前后内容融会贯通, 有理有据、深入浅出, 让学生听后不忘, 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全盘思考, 并不是局限于要讲授的章节。首先, 堂课应该有一条主线, 突出重点、难点, 思考重点和难点的授课技巧和方式, 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有逻辑性, 尤其是对医学生, 在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 一定要把临床的知识结合起来。如事隔了20多年, 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大学时教师讲述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临床变化的情景, 大量炎症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到肺组织中导致肺实变, 叩诊呈浊音, 语音震颤增强, 听诊有湿性罗音, 视诊可见有的病人呼吸急促、紫绀等, X片上可见大片致密阴影, 患者可以主诉发烧、咳嗽、咳痰、胸痛等, 侵入的细菌以肺炎球菌为主, 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改善肺通气和全身支持疗法, 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总之, 备课就犹如作家写剧本一样, 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情节, 内容要有血有肉、高潮起伏跌宕、逻辑性强, 对每一个情节都要精心设计。

再次, 提倡集体备课。一个集体有老有小, 教学经验各有不同, 知识结构也有差别, 针对一些教师难讲解、学生难懂的章节可以组织大家一起集体备课, 一起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资历高的教员可以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甚至可以示范授课, 年轻的教员也可以把一些新信息、新动向告诉大家, 学着试讲,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直到讲好为止, 让集体备课成为人人都受益、人人都学习的读书会。

2 用激情去上课

经常听教师说某某年级的学生太不象话, 上课睡觉的人太多。说到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 很多时候都认为是学生不对, 其实不然, 个人观点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教师的责任。试思考学生上课为什么睡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与教师授课没有吸引力, 学生不感兴趣相关, 如有的教师上课语言平铺直叙, 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 没有抑扬顿挫和叠嶂起伏, 讲姿也很刻板和单调, 犹如催眠曲一样, 加上学生平时学习和训练的任务比较繁重, 学生不睡觉才怪。个人认为在用心备课、精心准备内容的基础上, 一定要用激情去上课。

首先, 教师应该注重个人仪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除了传授知识外,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仪表给人留下的初次印象比较深刻, 因此, 上课的教员应注重个人仪表和精神面貌, 男教员要精神抖擞, 切忌不修边幅, 胡子拉碴、满脸睡意朦胧地给学生上课;女教员要端庄大方, 切忌浓妆艳抹、香气扑鼻;此外对教员的衣着不求衣服的奢华, 但求衣着整洁大方。教师上课就犹如要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也应该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其次, 注重上课的节奏, 全面驾驭课堂。教师走上讲台就犹如演员走上舞台一样, 上一节课就是演一出戏, 有丰富的内容就需要有精彩的表演。吐字清楚, 声音洪亮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语音、语调应抑扬顿挫、有高低起伏, 讲话要富有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 精简干练, 切忌平铺直叙和废话;再次要学会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部分年轻教员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自己的, 很少注视学生, 怕用眼睛和学生对视,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 一方面从学生的眼神里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专注听课、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秩序和课堂节奏;另一方面教师的眼神和目光是一种威慑力, 可以吸引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不至于学生上课走神和开小差, 同时可以达到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目的;此外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 教师授课强调端庄, 但在讲解一些难点和重点时可以利用肢体语言突出你讲解问题的重要性, 提请学生注意和加深学生印象。总之, 教师要有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 就犹如指挥家指挥一支乐队一样, 既能让学生明白你的授课意图, 又能让你的乐队发出悦耳的音乐。

3 用真诚与学生交流

教师与学生课堂是师生关系, 课下是朋友关系, 要想走进学生, 必须用真诚和学生交流。教师上课时间和学生接触时间有限, 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多花时间和学生交流。首先, 在每次新开课之前教员应主动和学生联系, 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其次, 开展课前的师生见面会, 面对面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提出教学的要求, 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课前就架起沟通的桥梁, 知彼知己, 有相互信任的感觉;此外, 利用课堂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 了解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需求, 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不断提高授课质量;课后利用业余时间多与学生联系、沟通, 主动关心学生, 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尤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困惑问题, 如对学习积极性不高、搞不好同学关系、缺乏交际能力、对未来没有目标和信心等等, 主动找学生谈心, 教师是长者, 是过来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跟学生交流和探讨, 加深师生友谊。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 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 与学员在线交流和答疑, 或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聊天等多种方式走进学生, 与他们成为真诚的朋友。

4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 对每一次上过的课都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的授课时间都需要准备不同的内容, 切忌使用同样的课件或者照搬他人课件, 对于每一张幻灯片不同的人设计和组织的风格是不同, 一定要在自己充分理解和完全明白的基础上去跟学生讲解。有的教员认为书本上的内容都是死的, 没有必要去修改, 同一个课件可以用几年,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科技日新月异, 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 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 这就要求大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 才不至于落伍;现在我们很多教员都是教学科研双肩挑, 在教学的同时还承担部分科研任务, 将新的科研进展融入到教学中去, 即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新颖性。每结束一个班次的课, 自己喜欢以表格的形式做一个问卷调查, 让学生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充分收集这些意见进行整合, 在下一个班次中加以改进, 不断完善。

总之, 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 教师既是编导又是演员, 只有用心去准备精彩的内容, 全心投入、精湛表演, 以情动人,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篇8

关键词:化学课;课堂效率;知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4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化学教学事半功倍。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帮助。那么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呢?

一、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目标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导航仪,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制订出明确、具体、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更好地调控教学。

二、创设课堂情境,引发求知欲望

浓厚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源泉,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就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不再认为化学学习是机械的、枯燥的“第二外语”而是充满了新鲜和好奇。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例如在一节化学课上,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五彩缤纷的焰火,播放四大发明的图片及讲解,播放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这样的情境设置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例如,在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这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感悟和亲身体验,逐步转化为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1、巧妙地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实验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化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化学课中的实验教学尤为重要,生动、直观、有趣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空杯生牛奶”“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都能够紧扣学生心弦,比单纯的讲解知识、平铺直叙更能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实验教学能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化学课中,许多知识的获得都是要通过实验来说明并进行分析的,而且,通过实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的进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权威人士”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亲手做实验,学生自行解决疑惑,自己评估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在学习铁生锈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铁生锈的因素,(1)可能与氧有关;(2)可能与水有关;(3)可能与氧和水都有关。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若与氧有关,则铁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生锈,若与水有关,则铁在水中更能生锈,若与氧和水都有关,则应该与水还有氧都接触才会生锈,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①置铁钉于干燥空气中;②置于沸水中;③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一周后再观察汇报。在这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接受并牢记了铁生锈的条件,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注重归纳和小结,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化学课程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又因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对记录实验现象不重视,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袭现象严重。这样书写实验报告,学生仅仅提高了总结能力,而思维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地位。创造能力被束缚,难有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摸索。总之,强化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上一篇:我的堂妹初中作文下一篇:农业项目验收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