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1

这次下基层活动凸显四个特点:

一是进一步增强了机关部门的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骑马或步行深入到每个畜牧队、部分牧点。

二是现场办公,工作组每到一个畜牧队首先听取汇报,查阅各种会议记录,了解本单位的情况,到牧点与牧工谈心交流,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经营情况、牛羊疫苗注射情况、销售收入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并征求意见,最后形成对该队工作成绩的肯定,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限期整改。

三是一场党委对这次下基层活动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工作,达到了为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工作组下基层活动现场办公简朴务实、取得实效。

四是结合一场畜牧业生产点多、路远、分散的特点,这次下基层活动是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尝试与探索。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思路,方法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正确与否, 是他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学校扩招影响, 职校生入学素质总体下降。一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部分家长长期在外打工, 形成许多留守儿童, 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到学校“托管”, 他们由于绝大多数是被动接受, 所以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找不到学习方向, 学习没有压力, 没有动力, 怕苦、怕累, 生存能力较差, 就连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在这部分学生的头脑里是不会有“就业”的观念, 而真正到了就业的时候, 他们便显得不知所措, 不敢去面对现实, 害怕就业, 一味地依赖家庭。二是为好奇而读书。部分学生读书的目的是对某个专业技术产生好奇, 而不是为了学习专业技能谋求合适职业, 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

一、创新职业指导工作思路

要贯通学生与职业。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能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改变头脑中的职业偏见,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 明白学习为了工作, 要生存必须工作, 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努力工作的道理, 进而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 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 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贯通教育与职业。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服务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 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 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正确面对新问题、新环境, 善于解决新问题, 从容应对新变化, 形成新思路、新对策;勇于投入创业实践, 不畏艰难, 不怕挫折, 艰苦创业;善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要贯通学校与社会。职业学校, 只有紧跟市场步伐, 及时调整、开设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专业,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 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积极拓展推荐就业门路, 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才能在招生工作中争取主动, 进而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

二、积极开展职业指导

增强对职业的了解。所谓职业, 是指社会分工的产物, 是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获取经常性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专门业务, 通常又叫工作岗位。职业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点。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会推动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 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以前, 会打算盘就能干财会工作的在我国比比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 而今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是否会打算盘上,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现代理财新观念、新知识。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化, 要想不被社会淘汰, 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2) 经济发展变化会催动职业的发展变化。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制约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制约着人们的劳动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水平很低, 生产工人往往从事比较单一的职业便能应付正常工作, 因而工种分类相当细, 如机械类的钳工专业就细分到装配钳工、维修钳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对生产工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那些单一的专业 (工种) 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应运而生。职业是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 (3) 地域、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职业。常言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沿海地区的水产资源丰富, 因而渔业较发达;大庆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开采成了那里的主要行业;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澳门, 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办厂较多, 因而手工业较发达。

不同的投资环境、投资方向或历史发展不同会派生出不同的职业。如北京、广州市的旅游资源较丰富, 旅游业相对较发达;景德镇、佛山市盛产陶瓷而被誉为瓷都;顺德市成为小家电、热水器的生产大镇, 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生产销售全国闻名, 远销海外等。

了解自己的个性, 增强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 这些因素影响着他在职业上的选择和发挥。因此, 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 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了解自己的个性, 明白自己能做什么, 然后结合现实情况, 扬长避短, 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三、实施正确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

职业指导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常规教学计划, 开展规范教学。为了提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 近年来,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逐步建立了相关的职能机构, 将职业指导教育工作更加完善地开展起来。配备了职业指导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加入职业指导知识培训班, 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 开设职业指导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 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 常抓不懈, 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 规范化与有效性, 改变了以前在学生临毕业之前讲一讲或开个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了事, 运用各种保障措施确保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好成绩。

开展交互性教学活动, 进行全面的指导教育。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 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因此, 在职业指导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这门课与其他学科, 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 做到相互渗透, 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如上德育课时, 要强调职业道德与就业的关系;上专业课时, 又强调学好专业课与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基础课时, 给同学们讲清楚学不好基础课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将来就业的关系。此外, 还要利用班会课、黑板报或广播就某些“就业失败案例”展开大讨论。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规范地开展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学外, 还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全面性”, 即职业指导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事,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要把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职业指导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而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要求知行合一。因此, 根据同学们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 针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 使同学们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心理、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 积极参加课堂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的培训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比如, 通过观看录像、模拟训练、座谈讨论、参观考察等活动, 反复思考, 牢固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 勇于实践探索, 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求职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比如,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 或安排学生走出社会, 到现实中去接触劳动模范、企业家、岗位能手, 从而让学生懂得有所作为和人生价值的真谛。

职业教育要十分注重全方位地开展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活动。一方面, 从家庭开始。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鼓励同学们帮助家里做家务, 鼓励他们充分了解父母、亲友的职业和创业经历, 从而提高他们对学好职业指导教育的认识;鼓励他们经常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交流思想, 从而得到一定的教益、心理的平衡和情感的满足。另一方面, 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外出参观、下厂实习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职业, 自觉与社会有关部门、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有计划地搞好社会调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 及时了解专业对口单位用人状况、职业情况、有关行业经营情况、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等。通过调查, 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

事实表明, 用人单位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 越来越重视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所以, 要大力提升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应加强对职校毕业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就业指导。

职业素养通常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术与工艺、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

隐性职业素养是推进中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源。不仅仅要面向社会, 强调实用, 还要面向学生, 更要面向未来, 强调创新、强调发展, 使学生既能适应当前社会, 毕业就能上岗, 上岗就能成才, 转岗后能够较快适应, 又有较大的发展后劲。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观念, 在今天发展变化比计划快、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社会, 可能致使学生核心能力不能持续发展的后果。高职教育也应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活动素养的教育。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技术、产品和劳动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使职业的转换越来越快, 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多次转岗或者重新选择职业的考验。同时, 高科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又对每个人提出了如何适应职业与社会变化的问题。此外, 由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补充更新。而职业素质高的劳动者, 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 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等素质进行有机整合, 并能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鉴于我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起点只能确定在学校,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注重中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根据中职生的现状, 应着力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育:第一, 培养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精神。要去掉学生的“娇”“骄”二气, 使其在职业岗位上任劳任怨, 不怕吃苦。第二, 强化团队意识。去掉学生的任性、逆反心理, 使其学会求同存异, 从大局出发。第三, 培育意志品质。要去掉学生的浮躁、轻薄作风, 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毅力。第四, 做到与人为善。要去掉学生的清高、孤傲性情, 学会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第五, 培育开拓创新能力。要去掉学生的守旧、老套习惯, 使其不仅善于接受新知识, 而且在工作中善于独辟蹊径。第六, 要有从基层做起的信念。要去掉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毛病, 使其在基层、第一线锻炼和丰富自己。

在实施更为宽厚的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给人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人借助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 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 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期望和各种痛苦有所了解, 才能和别的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现代中职教育观念对中职学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要适当开设综合课程, 促进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加强课程的开放性, 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就业率高能使学校提高影响力,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从而为明年的招生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中职学校做好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推荐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证明, 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因此, 加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应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浅谈实现审计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篇3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审计工作思路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围绕这一命题,要创新审计监督模式,处理方法,技术手段,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执审为民,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使审计机关专一的监督职能兼顾经济鉴证、效益评价,融促进性、预防性、建议性于一体。这一命题解决好了审计机关就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自身的发展才具有科学性,就能承担起法律赋予的使命。

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审计机关还有许多不适应新形势的地方,必须进行审计思路方法创新和改进。一是要把审计工作业绩衡量标准转变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上来,不能以审了多少单位、查处多少违纪违规资金来衡量审计机关的政绩,应该变单纯型监督为服务型监督。二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处理处罚违纪违规问题,转向促进完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社会效益,查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议,督促整改规范管理。在审计内容上侧重检查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情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益情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有关措施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情况,多出审计调查报告和审计信息,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二、推动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确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五项奋斗目标,实现这五个奋斗目标都离不开财政资金,因此,财政资金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审计工作要贴近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牵住财政资金这个“牛鼻子”,盯住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社会效益。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是结构问题,如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中的不协调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影响和阻碍着和谐社会建设。审计工作要着力促进财政资金协调科学的运用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上来,要使资金分配结构合理,运用流转规范,使用社会效益显著,必须加强财政审计。一是加强预算编制审计力度,促进财政预算编制体现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财政理念,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协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财政资金分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让广大群众成为预算的知情者和决算的监督者。二是加大财政收入审计,监督财政收入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使应收的财政资金全部收缴入库,防止部门单位截留挪用转移,使财政收入稳健增长。三是监督各部门和单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首先,要保证专款专用,使专款确实用在专项事业中,防止专款在二、三级运转中截留挪用损失浪费,加大对财政投向农业、农村、扶贫、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审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使人民群众更多的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三、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首先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知悉经济责任的内容、范围。由于领导干部所学的专业不同,所在单位职能不同,有些领导干部对什么是经济责任,哪些事项是自己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并不十分清楚。还有些领导干部对所在单位工作职能方面的专业和法规政策熟悉,而对财政财务方面的法规知识不甚熟悉,影响其履行好经济责任。因此,组织人事部门、纪监机关、审计机关应在领导干部任职前进行履行经济责任培训,使其知悉经济责任内容和范围。

其次要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在评价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评价资金运用的“对不对”,更要评价资金运用的社会效益“好不好”,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否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不仅要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还要评价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性,把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评价融为一体。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4

思 考

乡镇纪委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基层的纪检监察机构,是整个纪检监察系统延伸出来的脉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处理方面,乡镇纪委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如何才能发挥乡镇纪委的作用,使纪委监察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函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一观点阐明了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科技发达的今天,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互动双赢,就必须创造性地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能。因此,纪检监察工作要注重创新。

创新理念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驱动力。理念决定行动,创新推动发展。当前,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遇到问题后,习惯于按老套路 “出牌”,工作上很难形成“亮点”,严重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强化学习,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对反腐倡廉的新要求、新期盼,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树立反腐败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自觉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三是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建立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学习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用人导向等制度入手,增强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创新就是能力、创新就是政绩、创新就是发展的理念。

创新方法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力。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手段日益隐蔽,如果还简单地把查案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部,就难以胜任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要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就要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纪检监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坚持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廉洁教育与情感熏陶相结合,党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大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部门优势,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把反腐倡廉教育、廉洁从政教育贯穿到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家庭和学校。二是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纠建结合重在建设原则,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的责任机制,以制约权力为核心的监督机制、以提高素质为基础的保障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评价机制等,通过强化刚性约束,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监督方法。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措施,努力做到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监督。

创新环境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感召力。如果没有一个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就难以激发纪检监察干部的创新激情,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优化创新环境,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供创新的实践平台。首先,要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培养创新型队伍。其次,要优化实践环境,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再次,要优化发展环境,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要把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形成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的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在工作考核中不仅要鼓励支持创新,而且对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纪检监察干部同志,要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形成让改革者有前途、干事者有地位、失足者有机会的良好创新氛围。下面我仅就自身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浅谈一下我对创新纪检检查工作的思路及方法。

二、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1、队伍素质不高,力量薄弱。队伍素质是搞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现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现实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问题久久没有得到解决。主要体现是:一是人员少,变动多。乡镇虽设有纪检监察部门,但人员配备几乎全为兼职干部,同时因干部轮岗交流等原因而经常变动,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产生消极思想,不愿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参加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搞好工作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经常变动,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都相对滞后。

2、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由于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总感到自己在与领导、同事“作对”,怕这怕那。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察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察同级怕妨碍团结,监察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敢查。

3、办案力量不强。乡镇纪委书记都是乡镇领导班子骨干,除了有其它各种分管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很多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各乡镇都明确了一名纪委副书记,各村有一名纪检小组长,但都是兼职的,他们自身的工作也很多。象这样的机构形式,一旦执行上级纪委交付的重大工作任务时,他们都常常以工作繁忙,没时间为借口,不愿参与纪检的各项中心工作。特别是遇到乡镇自办案件抽人,他们怕得罪人,都以各种理由设法回避,导致基层纪委工作全部落在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头上,如果纪委副书记也有名无实,一切工作的具体实施最终都落在纪委书记一个人头上,纪委书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履行职能困难重重。乡镇纪委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认真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级职责的同时,担负着兴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纪检工作打不开局面,迈不开步子,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工作力量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在现行体制下,乡镇纪委力量明显不足,特别是案件查办工作难以开展。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一般都是象征性地完成一两个案件,没有真正做到有案必查。由于案件查办不力,就起不到对违纪违法者的震慑效果。二是工作时间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由于乡镇纪委班子成员都是兼职,都有其他工作任务,加之个别党政主要领导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乡镇纪检工作是务虚的,存在重视不够,支持不够,把大量纪检干部的工作时间安排在包村工作、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当中。一年到头,乡镇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除了到县里开纪检会,办一两件案件外,其余大多时间被挪作他用了。三是经费保障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目前乡镇财力普遍不足,乡镇纪检部门要履行执纪职能,经费得不到保障。现在乡镇纪委虽然按照“七有”标准配臵了一些辅助办案设施,但办公条件还不够,专门的工作经费还没有在财政的预算之内,确实很难把工作做得很好。四是工作热情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现在是虽然对纪检干部管理有所改革,但乡镇纪检干部的福利、提拔重用、组织人事关系等大部分还在乡镇,造成部分乡镇纪检干部存在思想顾虑,工作热情不高,担心得罪人,特别是查处镇直部门和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时,担心民主测评不好,影响今后自身的发展前途,致使案件查处工作到头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立足现实,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摆脱当前这种现状,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就必须对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切实提高乡镇纪委履行职责的能力和威信,真正做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业务培训,弥补力量不足。违纪案件要得到有效查处,没有足够的力量是不行的。但要解决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跟班学习的方式,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际经验的获取,使纪检监察干部尽快拓宽知识面,掌握查办案件的方法和技巧;二是要创新查案工作的组织形势,采取异地抽调和联合办案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既可以保证办案的力量,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三是可以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纪委挂职锻炼,多在实践中学习办案方法、技巧和经验,达到提高办案水平的目的。

2、建立符合乡镇实际的工作体制,提高纪检干部工作原动力。现行的乡镇纪委接受双重领导的体制和工作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乡镇纪委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使乡镇纪委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纪检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乡镇纪委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处于受制于人,监察无力的尴尬局面,纪检干部思想上难免存在一些顾虑和工作压力,造成工作很难打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工资和考核等全部收归县纪委统一管理,从而给乡镇纪委较强的监察同级党委和下级组织的权力,乡镇纪委直接对上级纪委负责和执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乡镇纪委在干群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乡镇纪委办案的顾虑,切实提高乡镇纪委的监察权和办案效果,同时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考核力度,提高队伍战斗力。乡镇纪检工作任务繁重,同群众直接接触多,直接面对各类复杂情况和问题,对乡镇纪检干部的素质要求极高,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完善“能上能下”的约束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占其位不谋其事和不敢得罪人的局面。通过拓宽培训领域,切实解决乡镇纪委干部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工作前瞻性不强等问题。加大对乡镇纪检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考核力度。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减轻乡镇纪检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从而打造出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过硬、锐意进取的纪检干部队伍,真正让乡镇纪委有为、有位、有威,切实提高乡镇纪委的工作能力。

4、实行纪检监察干部异地交流,提高队伍活力。实行异地交流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办案效率的有效方式。当前城乡纪检监察干部中,进行城乡交流、镇乡交流使用还不够,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甚至十几年,这种交流不畅的状况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造成了一些弊端。例如在工作中创新意识差,受到干扰因素较多,容易被人情困扰,甚至产生惰性等,而实行纪检监察干部城乡交流和异地交流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避免人情和关系,大力阔斧地开展工作,使纪检监察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5

在花样迭出的各类创新中,鲜见能结出香甜的果子,而党建工作的创新难度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管理创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今天,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已经演绎成生死鏖战,党务工作者必须要对党建工作创新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从而汇聚力量和精粹,使企业在日趋复杂与多元的生存环境中,呈现生生不息、吐纳活力的时代禀赋。

一、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党建工作既有来自自身问题的挑战,也有来自经济发展中面临两难问题的阻隔。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再指望延续多年不变的“老药方”一通百灵已经不现实了。

1、宏观经济形势的挑战

当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增速明显回落,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减利和亏损企业增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更为让人揪心的是,少数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短期债务增长过快,债务风险加大。为此,国资委提醒国企:必须要做好“过冬”的准备。而企业必须要理智地调整发展战略,防止盲目扩大规模,重视和维护资金链安全。另一方面,企业中存在的发展能力不足的危险、少数人消极腐败的危险,使基层企业党建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和繁重,要求企业党组织要清晰地分析形势,站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去思索企业的发展走向,担当起引领企业发展的重任。

2、国企持续发展的困局

2011年铁路市场几乎在一夜之间冰封,显现出政府主导的市场特征。而公路、市政、水利水电、房建等市场,也仍然处在这种既有市场经济因素、又有大量旧体制残余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之中。建筑企业要清晰地认识这种市场特点,从而理清思路,使企业能够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生存下去。而建筑行业的另一面却展示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投标一体化、施工专业化的特点,导致建筑企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竞争几近生死搏杀。同时,市场总体份额下滑,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发展面临压力日益增加。这种形势要求党组织必须要参与破解企业的发展难题,引导企业走向持续创效、维系生存的彼岸。

3、党建工作自身的难题

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参与生产经营?如何不帮倒忙?如何得到行政的认可和群众的支持 ?其实,所有的疑问都直指一个命题: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当前,传统的党建模式在实践中走向僵化,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有的党组织领导主要参与行政工作,导致党建工作实际上沦为“兼职”;另一个极端是有的党组织领导不管事、不争权,老老实实地抓好党建规定动作,其他工作不去参与、不惹“麻烦”,大事小事行政说了算,监督保证装糊涂。这些问题是对当前党建工作的严峻挑战,不创新、不破解这些难题,党组织就可能成花架子。

二、要围绕三个“支点”抓创新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没有创新就没有提升,就难以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潜能。那么,要围绕什么支点来创新,才能形成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环?

1、必须围绕中心抓创新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强大支撑,经营过程必须要在党的领导监督之下,经营结果必须为党和国家负责。任何脱离了生产经营的党建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党建工作都是与正确政治方向背道而驰的。围绕中心抓创新,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破除错误的“纯党建”思想,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找准切合点。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好不好,有四个衡量的标准:是不是能够凝聚人心;是不是能够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不是能够提升项目创效能力;是不是能够促进各工程点实现滚动发展。

2、必须继承传统来创新

书画家启功老先生说过:“创新是必然的,但创新不是否定传统。”这段话也在告诫我们:创新不是颠覆。我们提倡搞创新,但是不支持追求轰轰烈烈的效应,不鼓励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党建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势、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在企业发展中,无论规模多大,基本的管理底线是一定要遵循的。不管怎么变,在“三重一大”问题上,要经过党委、党支部集体决策才能通过;不管怎么变,企业生产经营必须要在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的底线之上才能运行。所以,基层党建工作搞创新,一定要警惕非此即彼的误区,要在继承好的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3、必须围绕基础来创新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不能脱离“规定动作”。建筑企业的有些项目天高皇帝远,党建工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规定动作”是党多年来政治建设中沉淀下来的基础。比如民主集中制,脱离了民主集中制,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就可能走入少数人说了算了误区。所以,在规定动作上,不仅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有所突破、凸显实效。还要搞好“自选动作”。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比如: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突出项目和党支部的文化特色;加强项目一线宣传,突出典型特色;加强党建带“群建”,突出引领特色;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突出专题特色;创新项目党建和党支部建设载体,突出时代特色。

三、把握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

创新如果抓不住关键,就好像步入石堆,每一步都可能踩不踏实,导致工作失误紧紧跟随。那么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到底在哪里?

1、要改变传统的观念

一是要树立有为的思想。我们常说一句话:有为才有位。党务工作者要肩负起振兴企业的重任,多干实事,使基层党组织的业绩和地位得到认可。首先要个人有为。孙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当前,国有建筑企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务工作者要熟悉和了解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在参与决策和管理中不说外行话、不干出格事。同时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在与行政的配合中,既不束缚手脚又不放任自流,保证项目有序健康发展。其次,党组织要有为。一个党支部如果光是书记能干事、能力强,而这个群体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那么这个党支部仍然是不合格的。只有发挥组织的力量、党员的力量,才能汇聚成巨大的动力,应对各种挑战,推动项目和谐发展。

2、要密切联系群众

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在心中有多重,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公道自在人心,员工的眼睛是最亮的,党务工作者踏踏实实地谋发展,真心实意办实事。

一是要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党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基于对企业的忠诚、对员工的热爱,而情感是一种持久的力量。毛主席讲过:“水中可以没有鱼,但是鱼永远离不开水。”建筑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员工,也离不开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广大农民工。要将心比心,心里时时装着他们,放得下身架子,把群众凝聚成一股绳。

二是要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党务工作者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那么要提高哪几种能力?首先是要有沟通的能力。党务工作者如果和员工沟通只会“之乎者也”,下次他见到你就会躲得远远的;如果不干实事、松松垮垮,员工就会看不上、看不惯。党务工作者要善于沟通,同各个层次的人打交道,这才具备了交流的基础。其次是要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建筑企业的项目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时都要面对各种棘手的矛盾。比如在征地拆迁中,各级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企业的利益,既要熟悉政策,又要征求当地政府的支持;既要考虑到当地群众的利益,又要与邪恶势力斗智斗勇。如果党务工作者能力过于单一,在各种复杂问题面前上推下卸、胆战心惊,就不能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是要有统一思想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建设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党务工作者要成为一艘船上的导航员,让大家在顺利的时候不掉以轻心,在逆境的时候不灰心丧气。第四是要有真诚的人品。德国诗人海涅说: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党务工作者真诚地做人,就能用真心换群众的信任和信心,就能争取群众的拥护和理解,即使有了小的失误也能被大家原谅。

三是重视群众思想变化。如果不正视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用老眼光衡量新问题,就说明党务工作者的观念落后了。过去评判先进性习惯以“思想好、干劲足、肯吃苦”为标准,而今天先进性更加强调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统一。评价员工的先进性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不仅要有老黄牛精神,还要勇于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既要强调员工尽义务多,又要保证权利落实多;既要保证教育管理多,又要突出关心爱护多;既要履行职责多,又要保证提供服务多。

3、要知道怎么学习

毛泽东同志说过: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闪烁这哲理的光辉。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学习,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当前,基层建筑企业有两种情况很不好:一方面有些领导不愿下工地,不愿意走到员工中去,不了解现场情况,开展工作不得要领,行政领导不满意,员工也不买账;另一方面,有些党务工作者倒是泡在工地上,但是却没有调查研究的意识,单纯地是处理具体事务,不能有效地把党建工作与现场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党建工作要树立调查研究的意识,下工夫调查研究,找到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疼点,遇事多动脑子,这样说话办事才有“准头”,才能“对症下药”。

二是要大兴思想交流之风。一方面要针对项目管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矛盾,党组织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交流。班子可以开展座谈会,针对一个问题研究对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交流建立情绪疏导机制。尤其在项目上,社会生活和项目环境的反差,使员工处在各种矛盾和挑战,时常给员工的生活带来大大小小的烦恼和压力。员工心里不痛快了,如果没有正常的渠道疏导,就会转化成为工作的消极因素。因而,党组织要及时地化解各种矛盾、理顺情绪。

三是要大兴赶学比超之风。争第一、当先进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和进步过程。要通过大兴比学赶超之风,使员工克服“懒”的思想:一想到千辛万苦,未经尝试就望而却步;“怕”的思想:怕失败,怕劳而无功。既可以开展传统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又可以搞一些课题组,针对施工现场的难题组织演练观摩等等;也可以树立岗位成才的典型,让大家找差距、多学习、比着来,让员工们都步入成才的通道。

四、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市场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企业党建工作如果没有构筑顺畅的创新通道,就无法实现纵横大海的能力对应。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创新途径,吸附和整合相应的发展能力。

1、把机制创新作为保证。

怎么创新才能使党建工作发挥更好的作用?一是要设定目标。党务工作者要甄别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弄清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创新才能有的放矢。比如施工任务不饱满,那么党建工作的重心就要转移到稳定人心、振奋精神、提高能力上来,党组织要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目标实现。二是要精密组织。比如围绕质量问题开展党建活动,如果仅仅走个过场、挂个名,那么所谓的创新肯定是失败的。如果在组织上能够有严密的设计,有党组织明确的分工、党员承担的职能、重点难点的攻关、实际效果的考核等等,那么创新本身就能带来效果、创造价值。三是是考核总结。很多项目在党建工作机制效果的检验上是没有的,开展活动完了就没事了,实际上关键要总结有哪些经验、哪些教训。

2、把载体创新作为支撑。

在新形势下,载体创新的范围要更加广阔,内容要更加丰富,效果要更加明显。基层建筑企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活力,那么党组织每月可开展一次“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的党群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以前群众有事情想找领导谈个事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渠道不畅,那么就可以开展“基层接待日”、“党群日”等活动,给他们一个诉求心声的平台、解决难事的渠道。

3、把手段创新作为突破

一是要善于借势。独木难成林,一企难成势。那么什么是“势”?实际上就是面临的形势、发展的趋势。那么基层党务工作者如何借势?要善于借宏观之势。党务工作者在把握宏观形势上要及时、清楚,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来,“稀里糊涂过河”只能错失机遇。比如,2010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这时企业要善于借势,善于把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结合起来,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要善于借外部环境之势。每一个基层单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外部环境的一举一动都与企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党建工作如果仅仅靠自身的力量和资源,要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比如,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地方党组织也不例外,这样就可以研究尝试把这些现场难题纳入当地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从而借势化解矛盾。要善于借企业发展之势。当前,建筑企业项目部的发展重心基本上放在施工上,滚动发展的意识很淡漠,迫切要求党组织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滚动发展的推手。党组织要引导项目发展的大方向,树立经营发展的观念,使项目走上“以干促揽”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6

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

延安市宝塔区计划生育局

在全区开展的“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局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紧扣实现“跨越发展”和构建和谐宝塔的时代主题,求实求真、力求实现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工作大发展。以创新发展思路、推动计生工作科学发展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学习,破解发展难题,通过三早四突出五结合使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并受到市大讨论办的充分肯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我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区委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之后,我局行动迅速,精心策划,把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做到了“三早”,即,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区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我局于第二天上午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动员大会,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并及时制定和下发了《延安市宝塔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和《延安市宝塔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阶段的实施意见》两个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当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总支书记、总支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活动成员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四位一体的活动格局。三是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学习动员阶段的工作安排,建立健全了学习、考勤、督导、考核制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纪律保证。

二、紧扣主题,设计载体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党员干部是主体,领导干部是关键。为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我局着力在“四个突出”上下功夫,“五个字”上显特色。“四突出” 即,突出主题、突出特色、突出亮点、突出载体。“五个字”,即,“学、找、破、立、干”。

解放思想,前提是“学”。我们坚持学政策、学理论、学先进、学经验。在确保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前提下,做到规定动作要点到位,自选动作精彩纷呈。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针对性。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发动,教育党员干部端正态度。严格按照“系统学习、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学以致用”的要求,做到了“五统一”、“一带头”,即,统一学习笔记、统一字数、统一学习内容、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考试内容;“一带头”,即,科级领导带头讲政 治、带头讲政策法规、带头讲业务知识。采取了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听取报告、专题辅导、一般党员导读、领导评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学习活动。在克服日常事务繁杂、学习时间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充分利用工作日上午进行集中学习,双休日时间进行自学。目前,累计学习时间达50个学时以上。同时,每名干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字数达15000字以上。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每人认真撰写了2篇心得体会文章。并通过简报、人口网、延安日报、宣传展板、横幅标语、知识试题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检验干部职工的学习成效,我们采取以考代学的方式,自拟试题开展答题活动,现已解答知识试题4次,其中我局自拟2次。开办了专题学习专栏,已定期更换学习专栏内容2期,编发专题简报5期。从而活跃了学习氛围,使干部职工在浓厚的舆论氛围中自觉接受了教育和熏陶。

解放思想,基础是“找”。在寻找差距阶段,我们要求干部坚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找问题、找差距、找根源、寻答案、探规律。坚持边学边找,边找边学。结合实际,按照自己找、群众提、相互点、上级帮的办法,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做到“五个对照”、“五个检查”,即,对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政治纪律是否严明,是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 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否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对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检查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对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检查能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始终保持公仆本色,能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对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检查能否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能否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对照“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问责、问廉、问效”、“一线工作法”、落实好“十个一”工作重点内容,检查作风是否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是否进一步提高,目标任务是否落到实处,重大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通过对照检查,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在查找问题上要突出一个准和痛的问题,要做到六个“一点”:即,细一点、狠一点、准一点、痛一点、全一点、实一点,确保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查清,把问题摆明。并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要自己和自己比,查看是否言诺必行、言行一致。和别人比,查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差距有多远。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分析计生问题,认真查找与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

解放思想,重点是“破”。要着力破除七种落后思想:即要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要破除“固步自封、小成即满”的思想;要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要破除 “工作漂浮、不重落实”的思想;要破除“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要破除“思想狭隘、目光短浅”的思想;要破除“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思想。作为计生干部,要敢想、敢破、敢做、敢干、敢于创新、敢于碰硬,坚持在找中破、破中找。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没有行之有效和强有力手段遏制违法生育的情况下,要敢于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善于把握政策的原则性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找准政策规范与工作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确令行禁止的,要大胆探索和尝试,凡是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要从有利于发展和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用足用活政策。

解放思想,关键是“立”。坚持把“破”和“立”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做到有破有立、即破即立、破立有力、破立结合。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达到“六个树立、六个解决、六个增强”,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解决粗放发展、片面发展、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改革创新理念,解决固步自封、谨小慎微、因循守旧的问题,增强勇于开拓、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合作共赢理念,解决思想狭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问题,增强树立长远目光、扩大对外开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争创一流理念,解决安于现状、盲目自满、无所作为的问题,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解决对 群众感情淡漠、服务意识不强、作风飘浮的问题,增强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和实干精神;树立艰苦奋斗理念,解决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精神萎靡的问题,增强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新宝塔、努力维护人口计生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上,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打破用人制度上的终身制,给每名干部充分的发挥空间,要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解放思想,落脚点是“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不是让我们喊在口号上,流于形式,要真正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工作中,要将学到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我们具体实践的有力武器,以新举措实现新思路。针对目前我区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以男管女、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等一系列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途径;积极探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修订完善部门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综合治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理逐步形成“部门配合、各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的新途径;着力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纠正乡镇、街道挤占计划生育编制的问题。积极修定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十个办法”和拟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施意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一切有利资源,以新的面貌、新的干劲,精心策 划、积极筹备计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和全国中西部地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暨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

三、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根据区作风教育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局扎实开展了“五个”一活动。6月12日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在凤凰迎宾楼听取了一次由延安精神研究会教授郝凤年同志作的关于解放思想专题辅导报告会;在去年“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教育中,我局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瞻仰了革命旧址,学习刘易、安全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我们于6月28日(星期六)放弃休息时间,再次组织干部职工瞻仰了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的再教育;初步定于7月4日举办一次主题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我为计生事业做贡献”的大讨论,现每名干部已认真撰写了一篇大讨论文章,将在大讨论会上发言;每名干部结合区情和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就计划生育创新发展和全区经济发展每人已提了一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每人已撰写了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同时,做到了“五个结合”,即,坚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弘扬延安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紧密衔接,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各有侧重,同步推进;与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工作实际相结合;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相结合,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为延安种棵树”、“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大型实践活动;与我区推出的“一线工作法”相结合;与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7

1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意义

由于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电力数据统计工作就变得十分关键,甚至已逐渐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也同样可以根据电力统计数据来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电力行业的统计数据可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也可以参照这些统计数据为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现如今,在电力行业内部上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的政策实施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节能减排战略,电力行业要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及时改进行业内部的建设规划,为日后的长期发展做必要的准备。具体来说,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

电力统计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用电分类报表,政府实施调控政策时也是参照 《全社会用电分类表》中的数据来合理进行的,通过表中不同类别产业用电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政府部门可以得出推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体行业,比如重工业产业作为某区域用电消耗的第一大户,可以判定出该地区的产业优势体现在钢铁、汽车制造、煤炭开采等这类重工业加工制造方面,政府就可以以此为依据,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城乡居民的用电消费也能够在 《全社会用电分类表》中体现出来。

1. 2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有利于政府控制电力能源消耗

在 《发电厂电力生产情况综合表》中详细地记载了电力企业在各个地区实施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等各种发电状态,里面涉及发电装置机构的总容量、每一个时间段的发电数量、能源的消耗情况以及发电厂机组的利用情况。特别是发电装置机的容量比重不同,政府可以参照统计数据指导发电厂制订下一步的经济发展计划,控制电力能源的过度消耗,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1. 3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确立电力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内部竞争机制,一旦电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败下阵来。数据统计是反映电力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根据这些数据, 电力企业能及时整理和归纳企业在生产营运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制定出应对困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避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遭受淘汰。

2电力行业中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中期,以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为代表的电力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但是在这些制度和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却没能给电力行业的统计工作带来更加便捷地发展。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电力统计的基础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统计机构不够完善,统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很多电力企业当中,统计工作并没有设置一个单独的部门来进行开展,这是由于统计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所导致的。在部分领导决策机关看来,统计部门应该隶属于财务部门,数据统计工作也应该是财务工作人员范围内的职责,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即使部分电力企业曾经有过统计机构,在电力企业结构优化重组之后,统计部门大多也被撤销或合并掉了。

2. 2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工作中应用程度不高,统计缺乏深度

在部分电力企业中,计算机虽然获得了足够的普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仅仅局限于数据的计算汇总以及生成电力企业报表,在各个电力企业自身设计的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时,软件的体验性做得不是非常完美,面对数量较多复杂程度较高的数据统计时,还是不能实现快速便捷的处理。另外,计算机的其他实用性功能,如图表分析、 电量负荷预测、互联网搜集外部数据等,电力企业应用的频率都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在数据统计技术上,电力企业只能局限于事后分析,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偏重于报表数据说明,像电力需求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分析这种深层次的分析,目前的数据统计状况还难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更有深层次性的决策价值参考。

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电力行业在统计工作中必须要寻求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实现数据创新的管理化手段。

3电力行业实现统计工作创新化管理的措施

3. 1为数据统计管理进行科学化的完善工作

电力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的发展速度加快,使得原有的统计指标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了,数据统计人员必须重新设置和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 将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在完善数据统计管理工作时, 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管理需求来设计各项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统计数据库,做到真实地反映电力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发展状况。

3. 2重视统计队伍建设,增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电力行业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科技的前列,重视统计队伍建设,增强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不可逆行的趋势。通常来说,要实现完整系统的统计工作必须由优秀的统计业务作为基础条件,而优秀统计业务的实施者就在于统计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水平就是做好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关键。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定期为这些统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在交流和讨论中,一些优秀的统计方法可以作为工作上的经验交流供全体职工学习借鉴,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3. 3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数据统计工作服务

在信息化社会中,电力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统计工作服务。例如,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采用了统计信息网络与企业部门网络的连接,这样便于数据获取到准确有效的信息,并实现及时的更新。另外,网络技术也为电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连接搭建了桥梁,使得企业统计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给政府决策机构, 让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顺利进行。

4结论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思路

在离退休群体中,离退休党员比较的优秀,有着较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离退休党支部作为桥梁和纽带,可以有效联系党和离退休党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对党建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和构建,将离退休党员的余热给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思想建设是基础

习主席说,要对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大力创新,引导广大老同志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因此,要想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就需要从思想、组织等方面来努力。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离退休队伍,首先是离休干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其次是有着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那么退休党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相较于在职党员,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离退休党员的思想状况、工作热情和活动规律等。因此,我们就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一是要保持信息的及时通畅:因为老同志已经退休离岗,有着较为有限的信息来源范围;那么就可以为他们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促使其能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时事政治进行了解掌握,对本地重大社会活动进行了解,同时,老年人居家生活方面的常识也可以得到丰富,有着较为先进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因为老龄而带来的行动不便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要向老同志及时通报一些事情,借助于组织的渠道,促使其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引导他们能够对中央的决策部署正确理解,对于如今社会热点现象和国内外形势,能够辩证看待。

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离退休党员因为没有集中居住,且年老多病,那么就无法采用在职党支部和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也不能够完全不管。要结合老同志的特点,对支部活动制度进行大力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和活动形式。在学习形式上,如果离退休党员有着较为健康的身体,可以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那么就需要定期经常的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大会。部分老党员没有较为健康的身体,不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那么就可以将上门走访或者电话谈心等方法应用进来,及时通报组织活动的情况。或者给他们一些学习材料,积极自学。在学习内容方面,需要将国家大事、老年养生保健知识等作为重点,要对老同志的知情权最大限度的维护,将他们的政治待遇给落实下去。

2、支部建设是关键

党支部在党组织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基层决定了党的战斗力。因此,就需要对基层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要构建一支优秀的基层队伍,有着较高的素质,能够服务于基层。因此,就需要对离退休党支部的建设进行强化,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要想抓好基层,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支部书记的素质进行强化提升,在领导人管理体系中加入党支部书记专职化的内容,将院党委和支部签订创新争优承诺书机制给实施下去;对于上级党组织举办的支部书记脱产培训班,支部书记需要积极参加。要积极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对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业务素质等进行培养和提升。同时,对支委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促使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强化。要了解到,支委不仅需要宣传和执行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落实老同志的待遇,有效联系了党委和老同志。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使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将服务型工作理念给坚持下去,对于老同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给予解决。在党委的领导下,需要将离退休党员的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凝聚人心。

3、选用鲜活的载体

广大的离退休老同志,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较为丰富,离职后,生活不够规律,很多人的失落感就比较的强,因此,为了将他们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就需要合理选择载体,通常是具有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促使其生活能够得到丰富。比如,结合他们的特长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廉政监督员的设立、列席职代会的开展,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专业指导、技术服务等等。可以将老年大学作为载体,将老同志的学费给报销掉;也可以选择各类协会做载体,如书画协会、摄影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等,丰富离退休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如果离退休干部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脑力体力活动,将会更加健康的生活。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如今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有着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科学的组织凝聚离退休党员,将他们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维护和落实他们的利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过一个快乐的老年。

参考文献:

[1]朱毅,天君.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党建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123-125.

[2]张思苟,刘谦.离退休党员的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3):56-68.

上一篇:护士资格注册承诺书下一篇:防踩踏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