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精选9篇)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8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8〕4号)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府办函〔2018〕174号)文件要求,为指导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标

摸清顺德区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了解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掌握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结合信息化手段开发应用数据成果,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经济综合决策提供依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资料。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普查对象为顺德区辖区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1.工业污染源

普查对象为产生废水污染物、废气污染物及固体废物的所有工业行业产业活动单位。

对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8类重点行业15个类别矿产采选、冶炼和加工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放射性污染源调查。

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中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进行登记调查。

2.农业污染源

普查范围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3.生活污染源

普查对象为除工业企业生产使用以外所有单位和居民生活使用的锅炉(以下统称生活源锅炉),各镇(街道)的入河排污口,以及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情况。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普查对象为集中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污水的单位。其中: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以及其他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单位。

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厂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厂。危险废物处置厂包括危险废物综合

处理(处置)厂、危险废物焚烧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厂包括医疗废物焚烧厂、医疗废物高温蒸煮厂、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厂、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厂等。

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和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5.移动源

普查对象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其中,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包括飞机、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污染源

企业基本情况,原辅材料消耗、产品生产情况,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和综合利用情况(包括排放口信息、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各类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等。

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汞、镉、铅、铬、砷。

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汞、镉、铅、铬、砷。

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工业企业建设和使用的一般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场所)情况。

稀土等15类矿产采选、冶炼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情况。

2.农业污染源

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生产活动情况,秸秆产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情况,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情况。纳入登记调查的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基本情况、污染治理情况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

废水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增加化学需氧量。

废气污染物:畜禽养殖业氨、种植业氨和挥发性有机物。3.生活污染源

生活源锅炉基本情况、能源消耗情况、污染治理情况,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各镇(街道)的入河排污口情况;城乡居民用水排水情况。

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动植物油。

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设施处理能力、污水或废弃物处理情况,次生污染的产生、治理与排放情况。

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动植物油、挥发酚、氰化物、汞、镉、铅、铬和砷。

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汞、镉、铅、铬和砷。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焚烧设施产生的焚烧残渣和飞灰等产生、贮存、处置情况。

5.移动源

各类移动源分类保有量及产排污相关信息,挥发性有机物(船舶除外)、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情况,部分类型移动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三、普查技术路线

(一)工业污染源

全面入户登记调查单位基本信息,活动水平信息、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放口信息;基于实测和综合分析,分行业分类制订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根据伴生放射性矿初测基本单位名录和初测结果,确定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对象,全面入户调查。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填报园区调查信息。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填报工业污染源普查表。

(二)农业污染源

以已有统计数据为基础,确定抽样调查对象,开展抽样调查,获取普查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根据产排污系数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三)生活污染源

登记调查生活源锅炉基本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根据产排污系数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抽

样调查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结合产排污系数核算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通过典型区域调查和综合分析,获取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相关活动水平信息,结合物料衡算或产排污系数估算生活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和排放情况。

利用行政管理记录,结合实地排查,获取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对各类入河排污口排水(雨季、旱季)水质开展监测,获取污染物排放信息。结合排放去向、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城镇污水与雨水收集排放情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及排放量,利用排水水质数据,核算城镇水污染物排放量。利用已有统计数据及抽样调查获取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排水基本信息,根据产排污系数核算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四)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根据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废物处理处置情况、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和产排污系数,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五)移动源

利用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结合典型地区抽样调查,获取移动源保有量、燃油消耗及活动水平信息,结合分区分类排污系数核算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

机动车:通过机动车登记相关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结合典型城市、典型路段抽样观测调查和燃油销售数据,更新完善机动车排污系数,核算机动车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非道路移动源:通过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获取保有量、燃油消耗及相关活动水平数据,根据排污系数核算污染物排

放量。

(六)各污染源普查具体对象、范围、内容等,按照国家、省、市印发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方案以及相应报表制度执行。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基本原则

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辖区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

(二)普查组织

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环境保护),负责污染源普查日常工作。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开展普查相关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成立污染源普查工作小组,统筹组织各社区、村(居)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本行政辖区内普查工作。

重点排污单位应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排放标准及排污许可管理等相关要求开展监测,如实填报普查的监测结果。各类污染源普查调查对象和填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污染源普查表填报工作。

在国家统一下发的各类污染源信息基础上,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现有统计、监测和各专项调查成果,借助购买第三方服务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环保咨询机构等社会组织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普查工作。

(三)普查工作时间安排

分阶段组织实施前期准备、清查建库、全面普查、总结发布等方面的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2017年启动前期准备,启动清查建库;2018年完成全面普查与质量核查;2019年完成成果总结与发布。

1.前期准备

(1)区及各镇(街道)成立普查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普查经费预算,建立普查协作工作机制(2018年2月底前完成);

(2)区级普查机构制定并印发普查实施方案(2018年3月底前完成);

(3)区、镇(街道)普查机构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技术支持单位(2018年4月底前完成);

(4)开展污染源普查调查单位名录库筛选,开展普查清查,建立普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开展名录库质量核查;排查入河排污口名录,开展排污口水质监测,镇(街道)级普查机构完成普查清查并报送名录库至区级普查机构(2018年5月15日前完成),区级普查机构完成普查清查(2018年5月底前完成);区级普查机构完成清查质量核查,并将清查名录库报送至市级普查机构(2018年7月15日前完成);

(5)组织完成区、镇(街道)两级培训,持续开展普查宣传(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全面普查

(1)各镇(街道)普查机构组织开展入户调查,登记调查单位基本信息、活动水平信息、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放口信息,抽样调查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农村居民生活水污染(用排水)情况,采集相关数据(2018年10月15日前完成);

(2)镇(街道)级普查机构开展数据审核与汇总,将镇(街道)级一稿数据上报至区级普查机构(2018年11月5日前完成);

(3)区级普查机构开展数据审核与汇总,将区级一稿数据上报至市级普查机构(2018年11月25日前完成);

(4)结合国家、省、市对普查数据的审核与汇总意见,对普查数据开展复核,完成普查数据库的核定(2019年6月底前完成)。

3.总结发布

(1)区、镇(街道)两级普查机构将污染源普查档案移交至同级环境保护部门(2019年5月底前完成);

(2)区级普查机构编制区级普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质量核查报告与评估报告,并将相关成果报告报送市级普查机构(2019年5月底前完成);

(3)区级普查机构开展普查验收(2019年7月中旬前完成);配合市级普查机构开展普查验收(2019年8月中旬前完成);

(4)区级普查机构总结发布普查成果(2019年9月底

前完成);

(5)区级普查机构对普查成果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开展表彰活动(2019年年底前完成)。

(四)普查培训

在国家、省、市培训基础上,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培训师资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各镇(街道)污染源普查工作小组负责对本辖区内普查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五)宣传动员

区、镇(街道)两级普查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要求,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普查宣传。要根据普查的不同阶段特点,突出宣传重点,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通过宣传使普查对象和社会公众明确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普查实施创造良好氛围。

五、普查经费

本次普查工作经费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要求,按照分级保障原则,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区内各级财政安排经费主要用于:研究制定本地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组织动员、宣传、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普查人员经费补助,办公场所及运行经费保障,普查质

量核查与评估,购置数据采集及其他设备,普查表印制、普查资料建档,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

各级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普查方案确定工作计划,编制经费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分别列入各相关部门的部门预算,分按时拨付。

六、普查质量管理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普查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覆盖普查全过程、全员质量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区、镇(街道)两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应当认真执行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普查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相关责任。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开展普查数据核查和质量评估,严厉惩处普查违法行为。

按照依法普查原则,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七、普查部门分工

区委宣传部:配合开展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做好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配合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办好新闻发布会及有关宣传活动。

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展改革统计):负责提供全区

基本单位名录库相关行业名录信息和人口、能源、主要产品等相关统计数据;负责提供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相关数据;对污染源普查违法行为依法处罚;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及成果的分析、应用。

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济科技):提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中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名录清单,配合做好工业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

区公安局:指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向普查机构提供机动车登记相关数据和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数据,配合做好机动车污染源普查相关工作。

区财税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负责提供顺德全区域最新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全区域矢量数据及多级电子地图等;配合做好入河排污口普查和监测工作;配合做好房屋建筑和职权范围内市政工程工地、工程机械等的抽样调查;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及成果的分析、应用。

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环境保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普查培训,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结果发布,组织普查验收。

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提供营运船舶注册登记数据和国(省)道公路观测断面平均交通量,配合做好移动源普查及相关成果分析、应用。

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配合做好入河

排污口普查和监测工作;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做好垃圾处理厂(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普查。

区农业局:负责组织开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生产活动水平情况调查;提供农业机械和渔船与污染核算相关的数据;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相关成果的分析、应用。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质监):负责提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单位注册登记信息;负责提供锅炉使用登记信息。

区国家税务局:负责提供纳税单位登记基本信息,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相关成果的分析、应用。

区武装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驻顺德军队、武警部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问题,建议

1 引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国务院于2007~2009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查清了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情况。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已过去多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污染源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有普查结果已无法满足现行的环保管理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势在必行,也可为“十三五”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计划、环境统计以及为政府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提供切合实际的基础数据。

2 三明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简况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全市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按照国家和省级的统一部署,并经过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任务,并编制了技术报告。普查共安排普查员1177人,普查指导员174人,数据录入员140,以及其它参与普查工作的人员488人,经普查全市污染源普查对象总数18371个。包括:工业源5227个,农业源9200个,生活源3913个(含机动车调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1个。

3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调查体制不够健全。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主要是通过基层普查人员入户发放调查表,然后再通过监测数据、产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等方法计算各污染源的排放量。虽然方法上比较统一,建立了比较细致、规范的调查方案,但是方法的传递上基本沿用了国家、省、市、县、镇、村逐层下推的思路,不但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基层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难免出现意图把握不清,思路领会不准的现象,导致未能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完成规范的数据录入及数据更新工作。

3.2 对污染源普查目的理解不够,造成部分调查数据偏差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后续的环境统计和污染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但是很多人理解为污染源普查主要是为“十二五”减排服务,因此在调查的过程主要是侧重于国家总量减排控制的四个指标,对而于重金属、烟粉尘、固体废物等指标数据把关不严,造成很多数据的逻辑错误,无法真实掌握区域污染状况,使“十二五”重金属减排、烟粉尘控制等工作产生较大压力。

也有部分地方以为通过加大污染源普查的基础数据可为今后的减排工作预留空间,因此随意扩大产能或排污量,使部分企业的数据偏离实际。

3.3 部分产排污系数不适用

根据国家下发的工业企业产排污系数,很多行业系数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不一致,造成产排污系数不适用。比如0912铅锌矿采选行业产排污系数,很多选矿企业没有自己配套的矿山,同样很多开采企业也没有配套的选矿企业,因此该类调查时在选取数据时将产生困难;比如2011锯材加工业产排污系数,该系数仅提供粉尘的产排污系数,对于有处理设施的系数也未提供废气产生量,而于对普查软件仅填报该数据,则系统无法通过,因此造成每个企业为了使软件通过而随意填报废气量,造成有些排放浓度超标严重。

3.4 普查表的设计,普查软件的录入、汇总不完善

本次普查电子版的录入、汇总软件版本在不断升级,为避免软件审核出错,造成人为修改[2]。比如第一次录入时,水泥行业燃烧过程产生的氟化物,普查表中只能填在工艺过程,录入时工艺过程如果录入氟化物,软件审核时又必须填报工艺过程废气产生量,造成汇总时重复计算。以至普查表、录入数据反复修改。汇总查询软件使用不方便,审核查询方式复杂,不易掌握。

3.5 部门配合协调不够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由“地方分级负责”。对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亲自督导行为减弱,多是在办公室内下达命令,由乡镇普查办工作人员去执行,但因普查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在普查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提供准确、完整的普查数据,普查的实效性也由此降低[3]。很多地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表现出了“分工有余、协作不足”,各自为政的状态。

4 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建议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每10年进行1次,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于2017~2019年开展。针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存在的问题,现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落实提出以下建议。

4.1 健全普查体制

对于污染源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作为指导,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健全普查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肩负起责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原有调查体制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调查现状加以完善,从而使调查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4]。我国在污染源普查体制的建立上,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深地开展调查工作,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源普查体制,为减少污染存在贡献力量。

4.2 加大环境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强化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基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普查活动开展之前,相关部门要安排人员对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的意义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普查工作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各级政府在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当中,要切实地发挥党员领导干部作用,通过走访基层,组织专家进行讲座,实地演习普查的方法及污染的危害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配合污染源普查小组工作,为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和产生不利影响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记录情况,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的表格,实现信息的及时登录以及统计,为后续污染源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计算机技术在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当中的应用可有效保证数据登录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同时也可实现数据的长期存储,为使数据长久地发挥效用创造条件。因普查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所以,在普查内容的记录上,要设置相应的明细,如污染源头、地区、影响范围、未来的扩散趋势等。因普查工作开展的时间较长,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可分区域安排专人进行普查内容登记,以保证数据记录的及时和准确。为了解决普查人员问题,环保部门或当地政府可委托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开展,环保部门进行抽查、考核,设置奖惩措施,一方面解决环保部内部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第三方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没有利益或监管关系,所填报的数据相对会比较客观、符合实际。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等环保专业人员较多,可提高普查填报数据的质量。

4.3 进一步完善产排污系数

针对工业企业产排污系数不统一的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根据产业发展情况确定产排污系数,为调查数据的选择规定范围。在产排污系数的制定上,需要全面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源。根据各污染源的排污系数指标,确定企业的排污量,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污染的出现。如选矿行业应考虑南方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将采、选分开并按不同规模进行系数制定。

4.4 完善普查软件功能,强化数据自动审核功能

在普查表的设计上,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减少相关数据录入和计算错误,同时也可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在输入软件上增加自动逻辑检验程序,可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6]。另外,对于产排污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产品的全部流程,结合企业生产情况,确定产排污系数。计算时,只要将相关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使用范围内就可自动选用。

5 结语

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认真总结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二次普查工作效果,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林骏,颜海波.关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35(2):31~33.

[2]蔡佑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一些思考[J].环境科学导刊,2012,28(3):98~101.

[3]徐富春,黄明祥,张波,等.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重点污染源空间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5):96~100.

[4]陈顺宏,何诚成,许英志,等.浅谈高淳经济开发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6(3):116~116.

[5]赵欣华.兴城市污染源普查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7(12):146~147.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3

一、项目简介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大型环境保护调查项目。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一部分,本次农业源普查要摸清农业污染源基本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区域分布和产排情况,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掌握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流失量、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查清地膜的使用量和残留量、秸秆的产生量和利用量;获取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为管控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明确农业污染源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阐明农业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为控制农业污染,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国家对本次污染源普查要求,本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资料。2018年为全面普查阶段,各地组织开展普查,通过逐级审核汇总形成普查数据库,年底完成普查工作。2019年为总结发布阶段,重点做好普查工作验收、数据汇总和结果发布等工作。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普查。同时,按照信息共享和厉行节约的要求,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统计、监测和各专项调查等相关资料,借鉴和采纳国家有关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成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染 源普查工作。

本项目工作内容为:通过组织培训、入户发表调查、数据录入审核、数据汇总、现场核查、数据修正上报市确认、编写技术报告与工作报告、协助完成项目验收等。

2.项目目的

本次普查要摸清农业污染源基本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区域分布和产排情况,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掌握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流失量、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查清地膜的使用量和残留量、秸秆的产生量和利用量;获取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为管控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明确农业污染源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阐明农业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为控制农业污染,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项目服务期限。

(一)2018年6月-2018年8月:完成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制定工作,全面完成普查员培训工作。

(二)2018年9月-2018年11月:完成入户调查、数据逐级审核填报工作。

(三)2019年1月-2019年6月:编写总结研究报告,开展专家咨询、报告修改完善和专家评估工作,协助完成项目验收。

二、项目时点与对象

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资料。

本次普查对象为鹤山市辖区内的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以及地膜、秸秆和农业移动源。

三、项目内容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本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按国家关于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要求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

2.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做好培训工作是普查主要措施和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承担单位暨要参加上级普查办组织的培训,同时邀请专家按照各级污普办的技术要求分阶段分批、分区域开展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对象的污染源普查培训工作。

3.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整理设备的购置。

4.根据清查确定的调查名录开展入户发表调查、采集污染源的基本信息、污染治理情况、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完成数据录入核算工作。

5.根据普查成果形成污染源档案及污染源数据库。6.根据污染源普查成果通过分析整理形成鹤山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及技术报告。

7.具体内容在合同中约定。因国家普查要求变更的,应包含在项目内容中。

四、农业污染源普查内容与技术路线

1.普查范围及工作量

普查范围为鹤山市辖区的10个镇(街)的农业污染源,根据广东省及江门市污普办下发的污染源清单,及经过清查,确定鹤山市辖区的第二次农业源污染源普查数量分别为种植业67处、畜禽养殖业953户。

2.普查内容

(1)种植业源。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蔬等生产情况,农药、肥料使用情况调查。

(2)畜禽养殖业源。开展畜禽种类、养殖情况、粪污产生和处理情况调查。

(3)地膜。开展地膜使用量、覆盖周期、覆膜种植比率、田间覆盖率、覆盖作物类型及方式等基本信息调查。

(4)秸秆。开展秸秆产生量、可收集量,以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量。(5)农业移动源。开展农业机械保有量等相关数据收集。

3.普查技术路线。

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等已有统计数据为基础,确定抽样调查对象,开展抽样调查,获取普查年度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根据我省种植、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历年工作结果基础上,开展周年监测,建立不同区域主要农业生产活动基量与污染物产生、排放量对应关系,获取农业源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根据农业生产活动基量和产排污系数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五、成果检查验收

(一)检验方式: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成果检查验收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二)检验内容: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划定流程是否规范到位、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表格内填写内容是否真实、数据采集与核算是否准确等。

六、服务方资质条件

1.服务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环境技术服务能力,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

2.服务方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技术经济档案管理制度,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较好的社会信誉,近三年未因业务质量问题、数据泄密等各类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理处罚。

3.服务方具有承接过区(县)级以上(含区、县级)污染源普查或相关调查类项目的经验(以具体的合同为准)。

4.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的环境保护或者统计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具备参加全国污染源普 查、环境统计、污染源调查的实践与管理经验、有较强的解决问题和组织协调能力。

七、项目技术要求

1.普查工作的实施需要与《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82号、《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广东省农业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农函〔2018〕729号)、《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江门农业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农函〔2018〕159号)等上级方案部署相一致;与鹤山市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相衔接。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工作安排,其方案应该结合鹤山市实际,符合各级政府关于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要求,且具有可操作性。

3.通过对普查对象的入户调查、现场核查、收集全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数据,汇总整理全区的农业污染源的污染产生、排放情况。

4.建立完善的数据查错方法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必要的现场审核、会议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

5.加强对普查员的管理,提高普查员的保密意识、质量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6.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应通过评审。

八、项目质量要求

1.服务方要认真执行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工作;相关工作满足国家、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关规范和要求。

2.建立健全普查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分项责任和相关责任;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开展普查数据核查; 3.按照依法普查原则,服务方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

4.服务方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采用、引用或接触到的所有需要保密的数据严格进行保密,不能用作与本项目无关的其它用途,不得随意发布普查数据、成果。

5.项目完成后,服务方应向服务采购单位提供如下资料:

(1)《鹤山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2)完成入户调查与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汇总、建立数据库等过程的数据资料,并提供相关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

(3)《鹤山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总结报告》及《鹤山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分析报告》。(技术分析报告须为经专家评审通过,修改形成的最终报告)。

九、项目管理要求

1.组织实施要求

服务方应具有开展相关调查的工作经验,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要求,合理安排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工作和时间节点,并进行精心的组织实施。

2.项目人员安排要求

参与农业污染源普查调查数据审核的主要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人。项目负责人及其他主要技术人员应具备环保相关职称,或具有环保类、化学类、生态类专业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同时应具有参加污染源普查工作或环境统计工作的经验。除主要技术人员外,服务方应为本项目投入足够的普查工作人员,其中现场普查员不少于15名,普查指导员不少于5名,为确保项目各工作时间节点按时完成,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等工作人员需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执行普查工作时应佩戴相关工卡。3.器材和车辆要求

服务方须配备能满足日常办公和普查数据传输、录入、审核、分析处理等需求的电脑等办公设备、手机及必要的交通工具。若上级普查部门增加新的工作任务,采购人有权要求服务方增加相应的办公及交通设备,服务方须按要求增加。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4

国务院决定XX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农业普查涉及面广、任务重、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统一宣传口径,提高宣传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支持、配合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确保全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地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实施原则,在市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市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宣传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把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注重农业普查宣传的实效,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被调查对象的配合度。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有效的农业普查宣传工作,让各级党政领导了解农业普查的意义与目的,重视并支持农业普查工作;让普查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农业普查的方法与内容,依法开展农业普查,让广大普查对象了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实申报、主动配合,确保普查填报质量。

三、组织实施和宣传方式

为加强对全市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宣传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农业普查全过程的宣传工作,市委宣传部是全市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牵头单位,县(市、区)也成立由党委宣传部、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共同组成的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宣传机构,负责制定农业普查宣传方案,督促、考核各地的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组织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提供和管理农业普查宣传信息,保证农业普查宣传工作顺利进行。

农业普查的主要宣传方式有:会议、标语、板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公益广告、宣传栏(窗)、农村文化墙、知识竞赛、征文等。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和农业普查宣传组

1、召开市级主要媒体负责人座谈会;

2、市委宣传部、市农普办、市广电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

3、制定农业普查宣传方案;

4、建立市级农业普查网站;

5、制作农业普查宣传条幅;

6、召开县级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会;

7、积极参加省农普办举行的农业普查知识竞赛;

8、制作农业普查日历;

9、XX年10月底前在中心城区制作一幅农业普查路牌平面广告宣传牌;

10、联系安排市级新闻单位全面报道农业普查的有关工作;

11、请市领导到普查登记现场视察普查登记情况,并看望普查工作人员;

12、安排新闻媒体、农普专家现场观摩;

13、组织开展全市XX年12月的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

14、评选XX农业普查好新闻;

15、召开农业普查新闻发布会;

16、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专题分析;

17、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成就,宣传农村建设情况;

18、制作农业普查主要活动的光盘;

19、征集农业普查摄影,开展农业普查摄影比赛,评选XX年农业普查好新闻;20、督促检查各地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二)市级新闻媒体

《XX日报》

1、开设农业普查专栏,刊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领导有关指示及全市普查工作会议精神;

2、刊登全市各个阶段普查工作、宣传工作动态;

3、刊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4、刊登《XX市人民政府农业普查公告》、《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等;

5、宣传普查知识、普查条例、记者问答、人物专访和有关规章;

6、在XX年12月的搣宣传月攠刊登农业普查标语口号,标语口号延至XX年1月中旬;

7、刊登有关领导检查现场登记工作进展情况;

8、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现场登记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9、发布农业普查数据公报;

10、刊登以市政府名义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XX晚报》

1、报道全市普查工作会议和宣传工作会议;

2、刊登全市各个阶段普查工作、宣传工作动态;

3、联合举办农业普查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

4、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现场登记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5、在XX年12月搣宣传月攠刊登农普标语口号。原创,尽在知音网。

《XX电视台》

1、报道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领导有关指示及全市普查工作会议精神;

2、报道全市各个阶段普查工作、宣传工作动态;

3、播出《XX市人民政府农业普查公告》和《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

4、在XX年12月1日至XX年1月31日每日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农业普查宣传口号和公益广告字幕;

5、播报市政府领导农普入户动员讲话,专题采访报道市农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6、开展农业普查系列报道;

7、XX年1月继续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农业普查宣传口号和公益广告字幕;

8、播出有关领导检查现场登记工作进展情况;

9、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现场登记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10、及时公布普查重要成果。

《XX人民广播电台》

1、开设农业普查专栏,报道各地普查机构组建、人员选调、责任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动态和消息;

2、报道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领导有关指示及全市普查工作会议精神;

3、报道全市各个阶段普查工作、宣传工作动态;

4、播出《XX市人民政府农业普查公告》和《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

5、宣传普查知识、普查条例、记者问答、知识讲座、人物专访等;

6、XX年11月至XX年1月,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农业普查宣传口号和公益广告,播报市政府农普入户动员讲话,市农普办领导答记者问;

7、播出有关领导检查现场登记进展情况;

8、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现场登记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曝光,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

9、及时发布农业普查重要成果。

(三)县(市、区)级

1、成立县(市、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宣传机构;

2、县(市、区)农普办由一名农普办的副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并有专人开展宣传工作;

3、县(市、区)委宣传部、县(市、区)农普办、广电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

4、制订宣传规划;

5、召开乡镇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会;

6、在县级统计信息网上建立农业普查栏目;

7、制作农业普查宣传条幅10条;

8、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要利用彝语在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展农业普查宣传;

9、县级新闻媒体全面报道农业普查各个阶段工作、宣传工作动态;

10、XX年10月底前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所在地的主要街道、车站制作1幅农业普查路牌平面广告;

11、县(市、区)制作2幅农业普查路牌平面公益广告;

12、发送《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

13、组织开展“我说农业普查有奖征文活动”;

14、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制作气球标语或倒计时牌;

15、组织宣传车巡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重点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内容等;

16、XX年10-12月在社会营运车辆张贴农业普查公益广告进行宣传;

17、组织开展农业普查文艺活动及街头宣传活动;

18、设立专门的橱窗宣传农业普查知识;

19、组织开展全县(市、区)XX年12月的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20、召开农业普查新闻发布会;

21、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专题分析;

22、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成就,宣传农村建设情况;

23、有条件的县(市、区)制作农业普查主要活动的光盘

24、督促检查各乡镇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四)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级

1、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负责组织力量,保证各种宣传形式落实到位;

2、制订宣传规划;

3、制作10幅农业普查宣传标语;

4、举办“农业普查中小学生一堂课”;

5、将开展的农业普查工作情况、经验、建议及时上报县(市、区)农业普查办公室;

6、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各乡镇要利用彝语利用广播开展农业普查宣传;

7、组织开展“我说农业普查有奖征文活动”;

8、村务公开栏刊载农业普查知识,乡(镇)、村举办农业普查宣传墙报不低于6期;

9、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制作农业普查简易平面公益广告或专栏(2幅);

10、村级制作农业普查标语10幅以上;

11、召开村、组干部及党、团员及农村重点户参加的农业普查座谈会;

12、以村或组为单位召开农业普查群众动员大会;

13、各乡镇要举办农业普查群众性宣传活动;

14、组织开展农业普查文艺活动;

15、设立专门的橱窗宣传农业普查知识;

16、各乡镇放农业普查坝坝电影;

17、乡(镇)、村广播站适时报道农业普查知识及相关工作动态;

18、组织宣传车巡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重点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内容等;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提纲 篇5

根据国家普查制度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底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一、什么是农业普查

(一)农业普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统一调查项目、统一填写方法,对所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所有涉农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登记。

(二)农业普查的目的:查清近10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三)农业普查的原则:农业普查采用属地原则,凡在我国境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进行登记,而且一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只能在其所属地区进行登记。

(四)农业普查的调查范围和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普查范围涉及全国3万多乡镇、60万多个村委会、2亿多农户。

(五)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此次普查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三是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四是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六是农民生活质量情况。

(六)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时期标准是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时点标准是2006年12月31日。

(七)农业普查的进度安排:2005—2006年12月底进行普查准备,重点是建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织开展普查试点和现场人员的培训工作。2007年1月1日开始入户普查,4月1日到12月底主要工作是质量检查、数据处理、数据评估和发布,2008年进行数据库建立、数据开发与工作总结。

二、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普查

(一)国家普查制度规定,逢六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1996年成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只有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才能将过去十年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助于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国情国力。

(二)农业普查是适应不断强化的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全面监测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形势的变化,对政府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普查资料既能反映微观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情况,也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农业发展态势,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农业普查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农村不能实现小康,全国的小康就不能实现。进行农业普查有利于充分了解和掌握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等基本数据,摸清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家底,掌握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发现农村小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农业普查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统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统计方法制度由以全面统计为主向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辅之以全面报表、重点调查、科学核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体系转变。普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抽样调查提供科学系统的抽样框,为进一步搞好抽样调查、做好常规的农村统计工作、搞准农村社会经济情况提供基础。

三、如何搞好第二次农业普查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国农业普查不仅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瞩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强有力的农业普查领导班子及其办事机构,选调强有力的普查骨干队伍,创造农业普查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须的条件。

二是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农业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

三是积极筹措并落实经费。进行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国家财政已经拔出部分经费支持农业普查,各级政府也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分级负担普查经费的要求,积极筹措普查经费,同时也要注意节约使用普查经费,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做好宣传工作,搞好社会动员。农业普查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普查对象涉及2亿多农户,宣传工作既要搞好领导的大动员,也要搞好普查队伍的大动员;既要搞好思想动员,也要搞好组织动员,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普查的积极性。

五是做好普查员的培训工作。农业普查内容广泛、调查项目多种多样,各地应积极组织对普查人员的培训,使普查人员充分了解普查的内容,准确理解调查项目的含义,保证普查质量。

六是如实填报。每个被调查单位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搞懂普查项目与内容,充分理解普查项目的含义,实事求是,如实填报。对于一些敏感指标,普查人员一定要为普查对象保密。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6

一、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对象:

1、多产法人单位:

金融企业普查套表:601表与60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2表(多产法人单位)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2、单产法人单位:

金融企业普查套表(或行政事业单位套表):601表与60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二、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对象:

1、多产法人单位:

服务业企业普查套表:601表与G603-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2表(多产法人单位)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2、单产法人单位:

服务业企业普查套表(或行政事业单位套表):601表与G603-6(或604表)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一、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对象:

1、多产法人单位:

金融企业普查套表:601表与60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2表(多产法人单位)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2、单产法人单位:

金融企业普查套表(或行政事业单位套表):601表与60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二、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对象:

1、多产法人单位:

服务业企业普查套表:601表与G603-6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2表(多产法人单位)605-1表

605-2表(非网上直报表)

2、单产法人单位:

服务业企业普查套表(或行政事业单位套表):601表与G603-6(或604表)表各一份,不能散装;

605-1表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7

为搞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动员,确保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名普查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以普查政策、普查成果、普查经验与先进事迹宣传为重点,以保障和提升宣传效果为核心,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为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主要目标

地名普查宣传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营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重视、支持地名普查工作的氛围,确保普查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具体目标是:

(一)通过宣传,使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名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通过宣传,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地名普查对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履行好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三)通过宣传,使广大地名工作者和普查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严守职业纪律,坚持普查原则,确保普查数据全面准确。

(四)通过宣传,使广大社会公众进一步加强对地名和地名普查的了解,自觉遵守地名管理法规政策,提高支持、配合普查的主动性、自觉性。

三、宣传内容

要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第 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3号)等法规和文件,重点围绕六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一)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地名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地名普查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深入宣传普查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安排部署、程序步骤、工作要求等内容。

(三)地名普查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总结普查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挖掘典型人物和生动事迹,及时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四)地名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及时发布普查数据,广泛宣传推广各种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产品。

(五)地名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宣传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宣传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程序和要求,及时公布和推广标准地名,提高全社会使用标准地名的意识。

(六)地名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宣传普查中挖掘整理的各类地名文化遗产和地名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四、宣传方式

要充分发挥地名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工作。主要宣传方式有:

(一)建立地名普查网站和微博。

(二)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

(三)开展街头地名普查宣传日活动。

(四)举办地名文化研讨会、讲座等。

(五)设立报纸报刊地名普查专栏。

(六)开设地名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

(七)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八)开展地名征集和评选、地名知识竞赛等活动。

(九)展示地名普查成果。

五、组织实施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宣传工作,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 导,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原则,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各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系统制定宣传工作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特点,组织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各阶段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可联合民政部办公厅新闻办、有关传媒公司、媒体单位和事业单位,切实做好普查宣传推广工作。要积极争取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级各类媒体的大力支持。地名普查宣传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等工作,可委托专业传媒公司承担。

六、具体安排

普查宣传工作贯穿地名普查的全过程,要根据地名普查工作时间安排,紧密结合各个阶段任务,及时启动,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查宣传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主要任务如下:

(一)第一阶段(2014年底前)。

要结合地名普查准备工作,重点宣传开展地名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及时报导普查的重大会议和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各级普查机构的作用、普查人员的责任等。具体宣传活动包括:

1.征集发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视觉识别标志、标语口号(4-5月)。2.报导重大会议活动。协调主流媒体对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培训等重大普查活动和全国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导(4-6月)。

3.举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向社会介绍普查工作相关情况(4-5月)。

4.建立地名普查简报制度(6月)。从今年6月至12月每月出1-2期简报,明年1月起每月出2-3期简报。

5.设计建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网。建立地名普查网站与民政部网站、区划地名司网站之间的专栏链接。督促各地建立普查专网,做到全国专网联通(5-6月)。

6.起草印发《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5月)。

7.编辑印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手册》(6-7月)。8.开辟部属媒体专栏。在《中国社会报》、《中国地名》杂志等报刊开辟地名普查专栏,策划专题报导,解读地名普查目的、意义、方式,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地名知识等,报导普查进展及阶段性成果(5-12月)。

9.举办网络互动活动。在部微博、部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开设或建立“地名普查小知识”专栏专题,及时发布地名普查信息和各类地名小知识,并收集社情民意;适时举办网络微访谈活动,增强与网友之间互动,解答社会关注问题(5-12月)。

10.制作下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片、公益广告片等视频、音频资料(6月-12月)。

11.制作下发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海报、横幅和其他宣传品(6月-12月)。12.开展地名普查宣传月活动。在普查标准时点到来时掀起一个宣传高潮(12月)。

(二)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结合地名普查的组织实施和验收,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1.继续宣传普查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宣传普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积极宣传各级政府的支持、部门间的协作、普查人员的辛勤工作,宣传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3.请有关领导亲临普查现场慰问一线普查人员,指导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协调媒体进行报导,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配合度。

4.启动开展“地名普查万里行”活动,组织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实地采访、报导地名普查过程中的事迹、成果和亮点等。

5.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普查组织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三)第三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

结合普查成果汇总建档、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1.公布数据成果。做好普查数据公报发布准备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地名普查数据结果;配合数据公报发布,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解读普查数据,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消息和评论。

2.展示地名普查成果。抓住普查数据发布和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的时机,通过专题宣传、成果展示等方式,宣传我国地名普查和地名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辟“美丽中国地名”、“中国地名故事”、“地名文化遗产”等专题地名栏目,在历史、地理、人文等专业媒体呈现地名普查成果。

3.表彰先进人物和事迹。深入总结和挖掘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人物和事迹,分层次、分主题进行宣传报导。

七、宣传品制作与发放

(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标志和口号。5月底前完成设计、制作、下发工作。

(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海报和横幅。根据普查工作进展分期分批制作、下发。6月底投放第一批以普查启动为主题的海报和横幅。

(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手册》。6月底前完成编辑、印发工作。

(四)地名普查视频、音频宣传材料。设计、制作和下发地名普查宣传片、公益广告片等。根据普查工作进展分期分批进行,今年6月底前投放第一批,12月投放第二批。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8

摘要:历经30年,自2015年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地名基本情况的调查;规范地理实体名称;设置地名标志;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建立地名普查档案。本文从明确基层地名普查面邻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做好这次普查进行了全面系统解析。

关键词:地名普查;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094-01

地名普查同其它统计工作一样,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此基层如何做好地名普查工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从一个基层普查员的角度,本人就如何做好这次普查工作有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要明确基层地名普查面邻的重点和难点,基层普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困难:

1.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在镇村两级没有专门从事地名管理的的人才队伍。县级一般只在民政部门设地名科,而长期从事各类普查工作的统计部门则一般没有专门的地名普查科室。并且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人员配备不齐,运行资金不到位。由于本次地名普查类别主要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实体进行普查,工作量大,任务分散,因此单靠有限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完成这么一项浩大的一项工程的。

2.经验缺乏。由于本次地名普查是时隔30年后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时间间隔长,很多新增要求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即使是上次普查过的内容,现在较上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难有现实的成果可复制。本次普查只有立足本地实际,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才能真正达到任务目标要求。

3.所需的文献资料缺乏。由于建国以来我国仅进行过一次专业地名普查,而且是在30年前,鉴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所编撰的地名志比较简单,参考价值不大,而一般情况,在基层,普遍不重视历史资料的归集整理,没有其他的相关图、录、典、志等文献资料可供借鉴和参考,尤其是缺乏记载名称由来、含义、历史沿革以及相关属性信息的文献和资料。因此对于一些政区实体,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政区实体应深入调查、考证、梳理其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

保障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对本次普查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对此只是通过开几次会的形式安排下去。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一般不会专门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及由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地名工作者成立的专家委员会。人员得不到保障;设备得不保障;所需经费不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得不到保障。

针对以上困难和实际,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这次普查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本次普查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普查工作机构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工作;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科学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地名普查工作的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地要按照地名普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需求,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合理调配办公室人员,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规范编制经费预算,保障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提高各级普查工作队伍的业务技能。

二、建立工作机制。各级要建立普查工作机制,规范普查的内容和范围,分解工作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措施和相关工作制度。要做好工作部署,研究、协调处理普查中遇到的问题;要实行领导分级制和数据审核岗位责任制,落实数据审核“一枝笔”,发挥政府的牵头和纽带作用,统筹做好协调工作,实现信息共享;要强化指导督导,发挥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特长优势,协助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调度和通报,有效促进工作落实;要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有关保密纪律,认真落实保密措施,防止发生失泄密问题;要严格遵守军事设施保护法律法规,普查军事管理区所辖地名时应当征得当地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或军事设施管理单位的同意,并按规定做好军事设施信息的保密。

三、注重普查实效。各级地名普查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技术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统一计划方案,县、镇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计划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分工,按统一的时间点和任务要求推进工作。统一任务内容,细化普查地名类别,科学、合理筛选普查对象,规范地名属性数据采集录入,严格质量控制和监理,确保普查成果数据质量。

(一)详细收集地名普查资料: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有关地名属性和图形信息的书刊、地图,主要包括已公开出版有关地名的图、录、典、志和成果档案资料,重点围绕地名名称的由来与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述等内容组织资料收集;二是地名主管部门和其它专业部门工作中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录入的区划地名界线信息;三是普查地区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有关部门开展相关普查获取的成果数据。

(二)是实地查证地名或地名标志的现状、标准名称书写,核实预填写内容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并纠正其中的错误;二是采集登记表中缺失的内容和多媒体信息,并视情测量地理实体的相关物理参数;三是采集登记新生地名实体测量并登记相应的地理坐标;四是标注工作草图,将地名名称、位置的变化情况规范地标注到工作草图上。

四、搞好宣传报道。各地要制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做好普查宣传工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栏、广告栏等多种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积极创造地名普查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顺德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篇9

一、填空题

1、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

2、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4、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执法机构)要与监察机关密切配合,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7、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除(经济普查执法检查)外,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8、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9、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表式,以(法人单位)为普查的组织起 点设计,由(法人单位)统一组织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填报。

10、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

11、普查表共分为三类:(普查通用表式)、(部门普查表式)、(纳入普查的专业表式)

12、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经济普查,保障经济普查数据的 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条例。

13、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的社会宣传、动员工作。

14、经济普查对象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

15、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应当(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16、大型企业应当设立(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本企业经济普查表的填报工作。

17、经济普查按照对象的不同类型,设置(法人单位调查表)、(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和(个体经营户调查表)。

18、企业普查表由(规模以下工业)、资质以外建筑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业、其它服务业企业填报。

19、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20、对在经济普查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各级经济普查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21、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22、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23、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24、法人单位填报(法人单位调查表),并负责组织其下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填报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

25、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应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经济普查中单位和个人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二、选择题

1、经济普查每(B)年进行一次。A、4年;B、5年;C、6年

2、经济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ABC)

A、制造业;B、建筑业;C、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经济普查按照对象的不同类型,设置那些调查表(ABC)A、法人单位调查表;B、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C、个体经营户调查表。

4、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单位基本属性;B、从业人员;C、财务状况

5、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A)和普查对象的(B),履行保密义务。

A、国家秘密;B、商业秘密;C、个人秘密

6、经济普查采用(B)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典型调查;B、全面调查;C、重点调研

7、经济普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A、B、C)

A、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B、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C、未按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8、企业事业组织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个体经营户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ABC)

A、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B、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C、未按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9、经济普查人员参与(AB)等活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通报批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A、篡改经济普查资料;B、编造虚假数据的;C、非法经营

10、经济普查对象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ABC)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

A、虚报;B、瞒报;C、拒报

11、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AB)和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A、调查;B、报告;C、督查

12、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执行经济普查任务时,应当(A)。A、主动出示证件;B表明身份;C、携带法律文件

13、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提供的经济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AB)。

A、篡改经济普查资料;B、编造虚假数据;C、随意存放普查资料

14、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A)和(B)的有关规定,对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15、地方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应当统一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颁发(AC)。

A、普查指导员证;B、统计从业资格证;C、者普查员证

三、简答题

1、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2、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及具体范围包括哪些? 答: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国民经济行业。

3、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对那些内容履行保密义务?

答: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4、经济普查违法行为的处罚有哪些?

答:经济普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

(二)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

(三)未按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企业事业组织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个体经营户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5、第二次经济普查经费来源渠道?

答: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各省、地、市政府对确有困难的县区应当给予适当补贴,确保本地区经济普查工作的整体进程。

6、《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使用经济普查资料作了哪些限制性规定?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为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对其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政府、部门、普查机构、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提出了哪些要求?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享有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者,对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提供的经济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篡改经济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执法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 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

凡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都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8、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与第一次相比有哪些变化? 为适应当前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能源消耗统计的需求,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扩大主要能源品种和水的消费量的统计范围。

9、坚持依法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凡在山东境内的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各级政府统计执法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四、思考题

上一篇:小学生写秋游的作文500字 惊魂一刻下一篇:师德演讲: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