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九年级的生活作文(共11篇)
9月3日晴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进校门时,我看到了许多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有的十分坚强的走进学校迎接开学;有的是战战兢兢的走进学校;还有的却是痛苦抱着大人的腿说:“我不想上学!”似乎一上学,他们就再也不能回家了,也不能见到他们亲爱的爸妈了。这些行为让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大笑不已。
209月10日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早上上课,同学们便送了一大堆花给语文老师,语文老师高兴地不亦乐乎。将鲜花抱回办公室的时候,老师几乎是走一步掉一枝花,有些同学跟着后面帮老师拾花。到了办公室的时候,竟然发现老师手中只剩了一只幸存的玫瑰花。我听了之后也是笑得肚子疼了起来。
年9月13日晴
今天有开学以来的第一次作文课z天哪!我个人就是作文成绩不咋地,每次考试我如果考93分,其中必定有六分是作文扣的分数。写作文的`时候,我苦思了十几分钟,决定拿出前几天的日记抄了起来,没想到我竟得了一个大大的优。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日记坚持写下去。
2019年9月20日晴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我右边同学的同桌在桌上玩蜗牛。
今天他抓了几只蜗牛。在科学课上,玩着蜗牛。课上到一半,他大叫了一声:“拉屎了!”科学老师一听便问:“谁拉屎了?”原来是蜗牛拉屎了。我们一开始很不知所措,但不一会儿便全笑了起来。
一、关注生活,引导学生捕捉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资源。”因此,要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积累习作素材,进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调动各种感官功能,进行全面观察。如下表“我最喜爱的一种水果——关于西瓜”的课堂讨论结果,表格显示,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了解仅凭单一感官直觉较多,很难形成全面客观的了解。因而,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时,应启发学生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调动全身的感官,多维度了解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人、事、物的具象。例如观察水果——西瓜,可通过视觉了解西瓜的颜色、形状;通过触觉感觉西瓜外表的光滑;通过味觉品尝西瓜的滋味:通过嗅觉闻一闻西瓜的清香等。
“我最喜爱的一种水果——西瓜”的课堂讨论结果表
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乡土资源。平静安逸的农村生活相对于喧闹多变的城市,保留、继承了更多的传统习俗。例如传统民俗节日中的正月十五赏花灯、吃元宵,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赏月做月饼,等等。还有四季农事中,根据生活经验口耳相授流传下来的各类谚语、俗语,如“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小炉匠打铡刀——做大活”“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等,这些农村孩子耳熟能详的民风民俗、谚语、俗语,如能纳入生活作文的素材范畴,必将成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二、激发兴趣,凸显农村素材优势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永动机。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优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指导写命题作文,要紧扣学生熟悉的生活,多以学生生活中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例如描写劳动场景,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父母务农时的情景,注意父母的表情、外貌、动作、语言、性格等方面以及自身的体会感受;指导描写一种动物,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平常生活所见到的蚂蚁、松鼠、牛、羊、猫、狗等,注意其饮食习性、生活作息特点、外表、体态特征等进行描述;指导描写某一植物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住处附近的花草树木。熟悉的素材内容,更易勾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第二,创新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是中外著名作家的共识。真实感性、触手可及的生活是习作最宝贵的素材来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讲授,可以借助现场调查、活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学生去了解、去体验,去赞美鲜活灵动的花鸟鱼虫、辛勤艰苦的田间劳作,这样写起文章自然胸有成竹,真实感人。正如鲁迅说的“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三、创设平台,培养運用素材的能力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传授,需要学生自身素材的积累,更需要借助实际平台的长期训练。
首先,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作文课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能力进行系统培养的主要平台,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日常的作文能力培养过程当中,由于教育背景、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差别,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不能采用一样的方法,尤其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学生,不能盲目地以作文篇数作为提升写作能力的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应当搭建包含好词好句识记分享、佳句品评、周记日记写作、佳作展览、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立体化、整体化的培养平台。例如,可以每周举办一次好词好句分享会,让学生针对佳句进行品评,在参与中强化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和领悟,有效避免学生作业流于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改写,指导写读后感等,给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在训练中拓展学生思维;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全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的训练,如《我的第一次》《最难忘的一件事》《说句心里话》等,让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写出较高质量的作文。通过对学生的序列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效果,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其次,细心引导,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一方面,农村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基础较为薄弱,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细心,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改、同学互评、集体评议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体会到教师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在解决学生作文突出问题时,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重在鼓励表扬,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消除其自卑感,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贝纳所说的“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生活需要掌声。每当你失落,你需要什么,每当你受到挫折时,你需要什么?每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需要什么?——需要掌声。
生活需要掌声。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英语时,老师在讲台上提出一个比一个容易的问题,我心里想:那么容易的题,谁回答不出,谁就是猪头。在那一刻,我好像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我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英语老师问我:“what′s you name?”我是怎么呢?这么容易的问题我都答不出。我恨不得找个地洞缩起来,就在这时,不知道这时是谁鼓了掌,使我的脑子灵光了,回答出了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那个掌声,使我回答出了那个问题,让我没在班上丢脸。生活需要掌声。
生活需要掌声。我第一次在三中表演节目时,我的心情十分紧张。我多么希望上天能把12月15日给取消(我表演的那天)。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也越来也接近12月15号了,怎么办啊!我的脑子里正在和老天乞求啊!老天爷还是不同意取消,时间姐姐把时间调到了12月15号,我上台前,我的同学一次次的鼓励我。下一个节目就是我,我心里想:如果我在台上出一点小差错的话,就会引起全场爆笑,这是多么丢脸的事啊!辜负了全班对我的希望,但我不能放弃…。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一支欢乐的牛仔音乐响起。鼓掌声一波高过一波,让我的心情感到很放松,用愉快的表情和轻快的步子表演完了整支舞曲。我虽然不是全场表演最好的,但是我是全场最受欢迎的。
就是因为全班的掌声,使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表演,为班上争了光。生活需要掌声。
一个清晨,天空一尘不染,那碧蓝的天空犹如丝绸一般,那云朵便是蓝色丝绸上的白花纹,那么纯净,我似乎透过天空看到了自己的内心,那天空是大自然所创,如此美景,令人有了种幸福感。来到公园的草地坐下,看阳光洒下,看露珠轻轻滑落,那刹那的感动所带来的是什么?泥土的气息与青草味混合在一起,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宁,而旁边花丛的芬芳则令人身心愉悦,躺在草地上,就这样静静感受。你问我这是什么?这就是幸福……
一个午后,来到阳台,躺在那藤椅上,在那摇晃之中,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又或者看一本书,或是散文,或是小说,都无所谓。所需体会的只是那种宁静,时而望望屋外,看那人群涌动,自然而然地扬起嘴角,你问我这是什么?这就是幸福……
一个月夜,打开窗户,任由月光落下,关上灯光,屋里唯有那皎洁月光所带来的一种奇妙的感受,令人就想站在那,站在那回忆过去,想一个悠长的故事,又或是小时候的往往,那时你会不会笑出声呢?你问我这是什么?这就是幸福……
荷花与人分享它的高雅,便得到“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美名;老师分享知识,便换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般的歌颂。普罗米修斯愿意与人类分享火种,纵使献身生命,却能让人类永存热与光。
可还记得是何时与人分享?是在牙牙学语时与妈妈分享故事,还是在天真无暇时与伙伴分享玩具?而在我的记忆长江中,分享始于那次生日。好像是六岁吧,我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朋友,每天一起学习玩耍,就如相识已久的知己。而当时不懂事的我竟差一点伤害了这段友情。那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个小蛋糕,第一次吃到蛋糕,我被那美味迷住了,视它如珍宝一般,不舍得吃。“拿去分给小朋友吃吧。”妈妈提议。“才不呢,我都舍不得吃,干吗给他们。”说着,把蛋糕捧起来,深怕一不小心被抢走了。“那你愿意拿蛋糕,但不和他们玩吗?”妈妈问。我踌躇了一会,点了点头。
为了再次吃蛋糕,我好几天都不和曾经的小朋友说话,也不和他们玩耍。可当我在窗前眼巴巴地看他们唱呀、跳着,心中不由得一酸,觉得格外孤单,这时,甜甜的奶油蛋糕又送到嘴边,却怎么也吃不出味道来。
“去吧,把蛋糕拿去与小朋友分享。”妈妈递给我一块蛋糕,笑了笑,那笑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拿着蛋糕奔向伙伴,我读懂了母亲的笑,也读懂了分享,当和朋友一起吃蛋糕时,蛋糕真的好甜、好甜……
我拿着空空的牛奶瓶去扔的时候,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只见,垃圾桶壁上粘满了果皮,底部还有各种黑乎乎的沉淀物。大家都知道这些垃圾已经粘着很久了。轮到谁值日,谁都嫌脏,不愿意去处理,日积月累,垃圾便越积越多。有的同学不肯走近,好像再近一步,臭味就会沾到自己身上似的,趁别人踩开盖子的时候往前一掷,正好落在垃圾桶里。
这时,她却戴上手套,拎起垃圾桶向楼下走去。我去洗手时,正好看见她拿着刷子伸进桶里,上下左右吃力地刷着。我皱着眉头对她说:“你都刷了这么久了,衣服都弄湿了,快回去吧,反正还要扔垃圾,还是会变脏的。”她头也不抬,一边刷一边回答:“不行,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我必须把它做好!”她的语气那样坚定,不容置疑。黑色的烂果皮厚厚地粘在桶壁上,本来绿色的垃圾桶已经被黑色覆盖了。刷子刷不掉,索性用手抠。好不容易才抠掉一小块儿,垃圾桶露出了原形,还剩下一个个黑色的点,她仔仔细细地刷起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我实在等不及了,先回教室去了。
上课了,老师看到她手中提着垃圾桶,身上的衣服被水浸湿了大半,脸上汗涔涔的,顿时明白了一切。老师让同学们离开座位看垃圾桶,只见桶里一点儿垃圾也没有,又显出了那养眼的绿色。老师说:“同样是值日这件小事,有的同学能认认真真地完成,有的同学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像她一样认真值日的同学有几个?”
家里没有一个可以陪我玩,奶奶年龄太大了;爸爸、妈妈和姐姐又都不在家里。每次回家既是渴望又是无奈,就算回家能够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没有任何东西来丰富我的生活,总觉得自己像是个黑洞,而我已经深深地掉进了这个黑洞里。我的生活是那么空洞。
孤独,我想我的生活可以用孤独来形容。贫乏的生活,是没有乐趣的。生活中上演着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上学,作业,电视……重复着一遍又一遍,没有生活以外的人插入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生活,一个孤独的生活。
记得一个星期六呆在家,头一次觉得呆在家里那么无聊,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姐都不在家里,诺大的房子,空荡荡的只有我在房子里听自己的回声。我呆在房子里,写完了作业,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整理整理东西,扫一扫地,看一看书,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邻居的小孩才几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玩,我也和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邻居小孩依依呀呀的,我什么也听不懂,真的不懂,所以和他一起玩觉的有点厌烦。孤独啊!没有一个可以和我交流心事的人,只有在学校,我才会有一种踏实感,我生活中的残缺,也只有在学校才能给我一些安慰。
我现在习惯性的在晚上坐在阳台上,望着星空,诉说自己的心事,这是我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方法。
她长得挺高,有着一头墨黑色的长发,长相十分忠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和感。她的手很瘦,类似于小树的树皮,不算是很粗糙,但相比于我来说,较显干瘦。我刚出生的时候她就在我家工作了(据我妈妈说),家里人都叫她阿云,我习惯性叫她阿婆。我们的关系很亲密,她很喜欢我,我也喜欢跟着她出去溜达。
小的时候(大概3岁),我刚学会跑,她就带着我出去玩。去“桥下”(中山公园桥底下)买小玩具。那时,我便要这要那的,然后被阿婆牵着,花上十来分钟逛遍每家店,挑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由阿婆掏钱买下来。她用的都是自己的工资,也没用我爸妈的钱,因此,我每次带着玩具回家,爸妈问:“谁给你买的?”“阿婆!阿婆!”“你这烧钱的小家伙!快!拿着!还给人家!”小孩子不记骂,只记玩。那时的我有很多被阿婆牵着手,到处逛,然后回家接受教育的故事。牵着阿婆的手,是多么快乐的事。
上幼儿园时,每天都是去想念三岁这种快乐的时光,因此也难免会出点“逃课”之类的小事。每次赖床逃课时,都牵着阿婆的手躲在她身后,任由阿婆袒护我。那双手是那么温暖、柔软,捏着心里是那么安心。到了中午,阿婆总会烧我最喜欢的“红萝卜丝炒肉丝”给我吃,我一手紧紧牵着阿婆的手,一手拿着勺子吃饭,生怕爸妈突然回来把我“绑到”幼儿园去。
那是2年前的事。
我呆在家里实在是很无聊,就想去同学家,可是一想,太远,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打开电视机看电视。
刚看了不久,爸爸就从外面回来说:“整天只记得看电视,不用交电费么?”
我看他这么凶,赶紧关掉电视,跑回房间。
我想,他真是小气鬼,看电视都不准。
可是这些话我不敢当面说。
我不耐烦地拿起课本看了起来,时间过得可真慢啊!
我一看钟,才11点,嘿,煲饭吧!
我拿起电饭锅,倒上米,然后洗干净,再放上适量的水,插上电源煲了起来。
既然学过统筹方法,当然不能白白等饭好,于是我准备洗菜。
菜洗到一半,爸爸说:“地这么脏,你把地扫干净!”
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我说:“我正在洗菜呢!”
“现在才11点2个字,等下洗菜会死么!”爸爸说的是客家话,5分钟称为一个“字”。2个“字”就是10分钟。
我在厨房瞪了爸爸两眼,刚好被他看见,说:“瞪什么瞪!”然后走过来打我一巴掌,说:“我生你养你,叫你做这点小事你都不肯!”
我捂脸说:“爸,我不是不肯扫地,我现在正在洗菜,一件事还没做完,怎么做第二件?等我洗好菜再扫地也不迟啊!你呢,坐在凳子上舒服地看电视,你扫地又会怎么样?对,你是生了我,还挣钱养我,可小时候是妈妈把我拉扯大的。你只不过在外地工作,时不时寄钱回家而已。”
这样一说,爸爸不说话。
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跟爸爸顶嘴,爸爸肯定很伤心、很失望。
自己的女儿,竟然说这样的话,伤他的心。
我醒悟过来,天啊!我都说了些什么?就算爸爸再怎么不对,我也要忍啊!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说都说了,也不能挽回什么了。
这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在心里。
自从那次吵了之后,爸爸变了。
他会扫地、会做饭了。
其实我心里一直想跟爸爸道歉的。
可是我不敢。
不过,我一定记得这次教训,无论爸爸是对还是错,都不能顶嘴,这样做是不孝。
第一站:幼年
我的幼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当时爸爸在上海打工,妈妈照顾我的同时也帮爸爸干活。
那时我没有贫穷和富有的意识,照样和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一起玩。爸爸妈妈很疼我,从不让我受委屈。
一次,我和妈妈在超市转悠,我相中一款巧克力。妈妈问我:“想吃吗?”我当时还小,不懂得节约,满口答应。妈妈当时就买下了巧克力。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那款巧克力的昂贵。
妈妈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我。这,是幸福。
第二站:童年
我七岁到八岁的时光,是在池州的乡村度过的。那时,爷爷奶奶照顾我,他们比爸爸妈妈更宠爱我,可以说是过分的溺爱。
当爷爷在农田里干活时,我总是在稻田里蹦来蹦去,溅得一身泥点。爷爷却从来没有责怪过我。当奶奶在菜地里干活时,我总是在菜地里一边学着蛙跳,一边捉着青蛙。奶奶刚侍弄好的菜园子,常被我糟蹋得不成样。奶奶也从未因此训斥过我。
爷爷奶奶不忍心责备我,宽容我。这,是幸福。
第三站:现在
不知不觉,我成长为一名初中生。刚开学时,每天写作业到很晚,很多次来不及吃晚饭,这使我很烦恼。
一天晚上,写完作业,已是半夜。爸爸早已睡去,我也累的睁不开眼了。我走进厨房,想看看妈妈一直在厨房干什么,只见妈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脸上带着一丝憔悴。微波炉里还有一碗妈妈为我做的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这,是幸福。
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扇门,代表着健康、友谊、善良,许多人天生就有健康的钥匙,但友谊钥匙、善良钥匙还要慢慢去寻找。
我有两把钥匙,健康钥匙和善良钥匙。从小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善良,所以我不管有什么事,别人要我帮助他,我都会帮他的,所以善良钥匙是归我莫属啦!
就缺一把友谊钥匙了。这天,我开心地问妈妈:“妈妈,你说我该怎样找到友谊钥匙呢?”妈妈答道:“后天你便会揭晓答案了。”我听了,兴奋地跑走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后天是我春游,怎么找到友谊钥匙呢?算了,到后天再说吧!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到了春游当天。早上,妈妈对我说月姐姐昨天受伤了,问我要不要去探病。可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春游呀!我犹豫再三,最后决定,放弃春游,去探望月姐姐。
到了中午,我和妈妈从月姐姐家回来了。我天真地问妈妈:“妈妈,你说的友谊钥匙呢?”妈妈笑着说:“傻瓜,你不早已找到了吗?从你决定放弃春游,去看月姐姐时,友谊钥匙已经在你的手中了。”我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才反映过来,手舞足蹈地喊道:“我终于搜集到了三把钥匙,打开心中的三扇门了!”
【600字九年级的生活作文】推荐阅读:
春节二三事600字九年级作文10-05
我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优秀作文600字07-13
我的小学生活五年级写事作文600字04-12
小学四年级幸福生活作文600字02-18
不一样的700字九年级作文03-29
七年级暑假生活日记600字01-28
启示作文500字九年级11-02
五年级的生活作文07-26
我的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二年级作文100字07-01
3年级课余生活的作文01-2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