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复习题研究生(精选8篇)
1、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和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4、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5、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一、论述题
1.参考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理论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历史观的重要表现。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或者参考二: 2.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2)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一:
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由它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他们总是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率领我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3)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首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确保社会的稳定。(4)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①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②只有中国共产党具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期都不能动摇。或者参考二:
2.答: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核心理念、关键举措,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党要更好履行执政使命、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的坚强决心。
第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的严重隐患,刹住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巩固了党的执政 基础。实践证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始终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二,党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经过长期努力,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目标、环境、布局、成就、影响的重大变化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我们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继续深化,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更加密切,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三,解决党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党同志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小论文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参考答案一:
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
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听完报告,三个词回荡在脑海中:‚全‛面布局、以‚民‛为本、万象更‚新‛。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兴在成就、兴许期盼、兴怀梦想。‚全‛面布局,取得五年成就的‚全方位‛。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国家取得历史性变革的五年。五年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和‚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深化改革着实有效、民主法治迈出步伐、文化建设取得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就显著、强军兴军开创局面、‚一国两制‛准确贯彻、外交布局审图展开、从严治党成效卓越。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国家立足‚全‛面发展,制定‚全‛局战略,动员‚全‛员参与,实现‚全‛民共享,全心全意,铸就全面发展。
以‚民‛为本,增强人民期盼的‚获得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信仰,是动力,是实现历史成就的中国秘密。十九大的报告中,‚民‛字重千钧,以民生为出发点,亦以民生为终结点,强烈凸显‚民生底色‛。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战略总基调,提出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学有所教;‚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实现病有所医;‚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实现劳有所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实现住有所居。想的都是人民盼的,干的都是人民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新时代的中国依旧不忘初心,以民为本,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
万象更‚新‛,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历经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万象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关系全局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要求;中国共产党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全面统筹‚四个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更新,提出基本方略;‚两个重要时期‛明确了新征程的开启,制定‚三步走‛战略;新时代提出了全新发展的理念,完善经济体系、民主制度、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强军之路、‚一国两制‛、和平发展全方位体系。全新的时代提供全新的舞台,跟着共产党,走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 ‚兴‛怀梦想,期待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带领13亿多人民走进新时代,把握好时代,引领强时代。参考答案二:
坚持‚五个毫不动摇‛ 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是一个举旗定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引领民族复兴的好报告。报告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走出哈尔滨市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报告体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新要求新部署上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坚持做到‚五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不懈创新理论与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毫不动摇拥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我们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始终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融入血脉、植入灵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和国家事业迈向前进。
——毫不动摇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内涵、立场观点、方法路径的认识,结合哈尔滨实际大胆开展创新实践,着力破解产业结构不优、市场化和开放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僵化、创新动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蹄疾步稳地推动全面振兴。
——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任务部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一条新路子‛前进方向、‚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四个坚持‛重大任务、‚三长三短‛辩证方法和‚五个要发展‛根本路径,着重向打造既有需求增长空间又有供给优势的新增长领域聚焦发力,着力推进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环境优化,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品位,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新优势,当好龙江 全面振兴龙头。
——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当前作风整顿活动为抓手,着力解决好漠不关心群众疾苦,对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新官不理旧账,服务意识差等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决策脱离实际、拍脑门,工作不落实、不履职尽责,工作标准低,工作不严不实不细等思想和工作作风上的典型表现,解决好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当好带领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领头人‛,不断开创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参考答案三: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使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时时刻刻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幸福作为我们毕生的追求。
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非淡泊无以明志。说的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群众让我们站在台上,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得起群众的信任,要像孺子牛一样,扎根群众,服务群众。零距离的了解民情,在知晓民心上下功夫,零距离的体察民意,在和睦民风上做文章,零距离的办实事,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到的‚行大道,民为本,立天下‛。
在生活中,要恪守己心。《荀子•修身》里有这么一句话:‚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初心,深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使命,跟党从,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短的路都需要脚踏实地去走,再小的事都需要认认真真去做。不管身居高位还是深处大山,我们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我们都是人民的好公仆,百姓好才是好,百姓兴才是兴,百姓的幸福才是我们的幸福。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新的要求
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在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更加完善依法治国目标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差距扭转,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教学时数安排:采取3+1模式,即三节课堂教学,一节课外自主学习(注: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仍按四节课进行课堂教学)。
2、组建学习团队(每个教学班十个团队为宜):围绕课程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课堂展示团队的集体学习成果,进而引发课堂讨论。团队展示成绩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判。
3、除常规考试外,每个学生还要提交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主题: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探析。
4、课堂增加互动,原则上互动环节要占课堂教学环节的三分之一时间以上。
5、最后一周前两节课正常上课,后两节课安排随堂考试。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左青松
(河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N1610004)
摘要: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凝练概括。本文试图通过概述“美丽乡村”的历史渊源,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历史渊源;内涵;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近几年的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凝练概括。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在农村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抓手。
第一章 美丽乡村的历史渊源
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1992年
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广大民众期盼,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第二章 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目前在全国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固定模式,各个地方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建设方针。
“美丽乡村”不仅是一个生态概念,还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美丽乡村不光有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它应该是结合了经济、政治、人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个完美组合,这才是对美丽乡村的真正追求。美丽乡村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承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创建的新使命。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贫穷落后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同时,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科技、制度、文化等来保障,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美丽乡村”由环环相扣的美构成。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环境之美、人工之美和格局之美。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第二个层次的美是指科技与文化之美、制度之美、人的心灵与行为之美。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第三个层次的美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落脚点和归宿。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2013年2月22日,国家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其中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与基本原则。
一、美丽乡村的建设意义
(1)、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创建模式和内容。
第四章 美丽乡村建设现阶段仍然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己经陆续启动,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在具体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中国小农经济的传统导致农民群众在整村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团结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政府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引导,但是仍然无法短时间内彻底解决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2)、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不足。美丽乡村的建设要以巨大的资金作为保障,而且建设完成的美丽乡村后续经营仍然需要大量资金,仅仅靠村庄自身及政府的财力难以满足后续建设及经营。
(3)、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力度不够。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部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而一味强调建设的进度,致使村庄在建设完成后呈现村不像村、镇不像镇、城不像城的局面,后续改造难度加大。
(4)、对村庄特色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通常与旅游业联系在一起,为了吸引游客前来,大肆盲目建设一些游乐设施、农家乐设施等旅游项目,而忽视村庄本身的文化塑造。
第五章 探究美丽乡村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 “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 “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1.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一主题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和展开的。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国家选择和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3、中国共产党完成的三件大事:
为了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任务,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三件大事的影响: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世界,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统一与四大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推进实践创新,尊重人民实践创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创新 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
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与反映人民意愿、为人民服务始终统一于实践 理论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毛泽东的理论准备。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华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对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没有孤立于世界,而是在把握时代机遇、体现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中前进的。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不照搬外国模式,又善于在比较中学习借鉴,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深刻说明它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导论—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组成部分、理论品质是什么?
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发和发挥。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是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要丧失根本。但如果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现阶段,要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能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1.3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升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1.4 四个基本问题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坚持发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这条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
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
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特色鲜明、富有效率,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2.7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紧密联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8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点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9 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3.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这个最大实际。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根据总依据提出来的,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不动摇。
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是中心,为其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方向,为其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为其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支撑,为其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为其他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自然载体和环境条件,并渗透、贯穿于其他建设之中。
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3.3 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如何把握总布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总布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3.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
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3.4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5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6 中国梦的意义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
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4、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4.1 四个全面提出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60多年来,经过几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不懈探索所积累的治国理政丰富经验,是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前提。4.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现实依据
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 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推动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4.3 “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这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具体学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并填充了我以往空洞的理论认识。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因为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而逐渐发展出的理论。
从国家层面来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我们党和人民指引了方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财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再对我们研究生而言,我觉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们有如下帮助。
首先,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了解。只有深刻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认清国情、明白是非,这也是党赋予我们的一项刻不容缓历史任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告诉我们在科研中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胡编乱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导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永不僵化用不停滞教育我们要敢于突破思想的牢笼,不能被固有的知识所禁锢。学习中特我收获很多。
(1)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目标和主要任务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简述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策略。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个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要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价值观念 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我国的思想道 德建设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是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和先进分子的道德目标;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较高道德觉悟者的道德目标;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是普通公民的道德目标。
三、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意义?
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它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相互联系的维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四. 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五、如何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特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存在问题
(1)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艰难。(2)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信用严重缺损市场秩序比较混乱。(3)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金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4)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5)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明显薄弱。解决对策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4)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政策,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七、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及其如何应对?
第一个特征就是由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或者是超高速增长,转向了一个中高速增长,这个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
第二个特征是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第三个特征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第四个特征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第五个特征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第六个特征是,经济福祉由由先富先好型要向包容动向平等。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主动进行调整。一是发展规划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进不宜太过激进。三是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有利。一是仍处在新型城镇化的黄金阶段,无论是30%以上的城市户籍人口,还是53.7%的城镇化率,从总量上远低于经济发展阶段应有的水平,加之城镇化的质量差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与此相关还有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人口红利,特别是潜在的人才红利依然较大。三是体制改革红利依然较大。四是对外开放仍可释放足够的动力。五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政府间相互竞争的红利依然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紧日子”,应该,也可以是过得去的“紧日子”,是可持续且比较健康的“紧日子”。第二,要更加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凸显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因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尽管我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总体部署,关键是要加以落实。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技术、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继续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在加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二孩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改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才红利,即 “人口质量红利”。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和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2013年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总规模”在2010年达到121万,首次超越美国的119.8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高端劳动力人才的成本相对较低。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上述人口质量红利,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驱动型的较高质量增长。
第五,要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我们的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八、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答: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时代主题明朗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依托。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标志着时代主题以“战争与革命”为特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经济趋于全球化:全球化是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伴随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应运而生的。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性调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普遍改变发展战略,实行开放政策,两者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然而经济全球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各国的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
四、安全环境复杂化:当今世界存在两大祸根,从全球性范围讲,是指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从地区性范围讲,是指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来谈: 一、十八大以来,从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伊始,就展开频繁的外交行动,反映出我国外交的许多新特点和全面战略布局的构思。⒈是全面铺开,凸显重点。新一代领导人这一年的外交活动,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各个领域,但轻重缓急思路清晰,突出大国和周边两大重点。首先是着力运筹大国关系。2打主动仗,下先手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具体倡议,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态度和立场。3,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推动经贸合作,取得众多实质成果。
二、中国发展的成功举世瞩目,这也使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寄托更多期盼,希望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经济上进行更有实效合作。与之同时,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增大,对中国强大起来的对外取向捉摸不定,充满怀疑,不断散布种种“中国威胁论”。另外,我国的发展利益外溢,与各国关系更加关联,国内一些人的不妥言行也引起外界的误解和误判。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新一代领导人以宽广的全球视野、稳健的进取意识和积极的开创精神,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风貌,在坚持传统外交大政方针同时,与时共进,开创外交的新思想和新道路,昭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特色,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光辉的形象。
三、围绕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国际环境这一核心习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
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又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
答:对中国外交而言,国际关系正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中国自身及其与外部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开创中国模式,日益与世界融合,并被视为变化着的世界中最重要的变量。身处这一历史转折期的中国外交战略,需要在自我角色定位、战略姿态和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实现重大转进和提升。中国未来国际战略要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宏大战略视野、超越性思维,实现具有创立中国和平发展范式意义的战略转进。
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战略可以说就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不久前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从国际战略角度讲,未来十年中国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趋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我为主,扬长避短,用开创性思维破解难题。
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国际关系正在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对中国外交而言,与以往处境最大的不同还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是中国自身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中国与外部关系的变化。所以需要在自我角色定位、战略姿态和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变和提升。
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上述大变局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展开的历史时期。中国国际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扣住“转变”这个关键词,必须以新的视角和站位来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展开创造性的思考、运筹并以之处置实际问题。中国如要保持外交战略的主动,就必须站得更高,想得更大,看得更远。就此而言,“谦虚谨慎”的提法比“韬光养晦”提法更为适当。从全球化、多极化和中国崛起带来的世界政治结构性变化的视角,用更具先导性和战略主动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形态及其带来的“多种可能性”,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拥有深邃思想和开创性品质的基础。
三、根据以上认识,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外交战略思考需要从模糊走向清晰。同时,对国际战略思想和基本目标充分的公开宣示也必不可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战略首先要厚植战略根基,强化战略内生力。而且它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治安全战略两条腿都要坚强有力。此外,中国外交战略还要明确战略重点,发挥战略优势。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互动的历史性产物,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属性要求中国外交战略能够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并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着一种期望:中国和平发展的实现过程也是一种新的大国和平崛起的外交范式形成过程。
十、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仍然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中国共产党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它在执政60年里能够具有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及其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和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首先,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 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其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错误一般是动机与效果严重背离导致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独立探索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视角来分析,“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发生,反映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再次,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就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最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对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风范。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之后,继续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不断追求真理,随时纠正错误,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
十一、为什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 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 ,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这充分体现 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 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首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顺利完成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 的核心,也是增强党的创造 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 由之路。
其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正确应对新课题新考验的现实需要。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党的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
第四,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建设规律的重要体现。
第五。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是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第六,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是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 刻的变化,当代 中 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 变化,决定 了以 改革创新精神加强 党 的建设既 十分重 要 又十分紧迫。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 的十七 大精神,把党 的执政能 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 就高 素质党 员、干部队伍为重点 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 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 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领 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二、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特复习题研究生】推荐阅读:
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06-29
护理研究复习06-08
高三物理复习课研究07-06
诗歌研究复习资料10-24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题及答案11-05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07-15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模式优化研究论文06-17
研究所入学考试公共课复习计划09-12
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复习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