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精选8篇)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篇1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潘英杰2011301120122

摘要:面对今天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增多的现状,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容是本论重点之一,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关健、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五方面来讲述其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部分先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解决好农民富裕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关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贫富差距扩大;共同富裕;对策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个人的贪欲,而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同享有和支配。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条原则:“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共同富裕。

2、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进步的一种制度,一方面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物质财富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应该为大多数劳动人民占有,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邓小平说:“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为了改变目前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下个世纪

中叶,等到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

1、鼓励少部分先富起来

邓小平在总结经济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2、实现农民的富裕

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发展,农村就繁荣;什么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就萎缩,农村就凋敝。因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始终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农村改革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3、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所采取的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产水平的提高,使我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以我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例: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57600亿元,提前5年实现了邓小平当年所提出的翻两翻目 标。200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95800亿元,这一系列的数字对比有力地证明: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在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我国确实发生了令人难以预料的、令人可喜的变化。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6月,邓小平在总结部分地区“大包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尊重和扩大生产队、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建立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农村改革首先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

5、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1982年3月邓小平表示,我们落实了农村政策,农业形势很好,但靠政策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农业还要靠科学,要加快解决肥料问题

6、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邓小平认为,在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出路和根本保证。早在1985年8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结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篇2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道路的继续探索。这一观点经历了由“均贫富”始起, 经历“先富”阶段后又向起始点回归的辩证否定过程, 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丰富内涵的思想体系。

(一) 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核是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是要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足安乐的日子且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40这就是说, 社会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针对“四人帮”提出的“宁要穷的社主义, 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进行批驳, 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373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也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

(二)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而是“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 一部分工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 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 使全国社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3]15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允许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允许共同富裕在实现时间上有先有后, 承认共同富裕的程度上有所差别, 既符合质量互变规律, 又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三) 共同富裕精神动力是精神富裕

共同富裕不应仅仅指物质上的富裕, 应当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体。邓小平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 形势喜人, 这是我们的成功, 但风气如果坏下去, 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片面理解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因此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纯经济建设, 一切都为经济建设让道, 然而“市场经济使人格逐渐原子化, 物质化和货币化, 倾向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动力在于, 它内存的竞争机制迫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或生存的有尊严和价值, 像着了魔一样追逐财富、权利、名誉等世俗价值, 并永远不知足, 企图超越他人。”[4]) 于是经济发展上去了, 人的精神颓废了!民主法治观念下降了!腐败与不正之风开始盛行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 我们所建成的社会主义将是畸形的社会主义, 这凸显了精神富裕的重要性。

(四) 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是公有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主张, 邓小平同志总是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防止两极分化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和强调。早在1985年10月就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 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149页这两条原则是有机统一的, 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就不可能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也不可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没有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以确立。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针对发展中逐渐出现的贫富差距现象敏锐地认识到:“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 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3]1364

二、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地区、城乡、行业、部门、个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增强。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应该提低、扩中、调高, 当前最重要的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提高 (低收入人群的) 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一些边缘人群并没有分享到改革开发的成果。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是极不合理的。因此, 第一, 我们必须多途径扩展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来源;第二, 我们必须利用各种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我国, 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民, 谁解决了中国农村问题, 谁就解决了中国从根本上实现全民富裕的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两个转移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即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第三。还应调整宏观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格局, 解决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不合理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二) 完善社会保障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但是, 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 社会保障还只能说刚刚起步。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着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因此, 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从目前来看, 我们的社保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点或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缺失,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结合新农保推进的情况, 在适当时机制订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 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三是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 并制订完善城乡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 减少制度转换障碍, 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

(三) 加强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 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不法行为不但降低了政府的威信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设租和寻租行为让政府官员中饱私囊, 侵害了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 造成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左右和干预导致收入和资产分配的永久性不平衡, 增加低收入者的投资风险, 使扶贫和社会救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甚至流入利益集团的腰包而难以真正落实到低收入者的手里。对此, 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并依法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 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四) 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由于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 使得电力、电信、石油、交通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垄断, 并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 由此拉开了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鉴于此, 我们必须以《反垄断法》为依据, 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清除各种市场进入壁垒, 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以增强市场竞争, 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 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不但可以防止少数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提高市场竞争的活力, 而且还可以缩减居民收入差距。

摘要: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以精神富裕为其动力, 通过多先富带动后福的途径, 以公有制为其制度保障, 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同世界”的构想成为了一个科学体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社会的贫富也显现鸿沟, 为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正确的把握其科学内涵, 在同富裕观的指导下, 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两极分化,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93.

[3]陈红太.中国政治发展可能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 2010, (8) .

呼唤“共同富裕时代” 篇3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就可能出乱子。”多年前小平同志警告性的提醒言犹在耳。

这种提醒当时就非空穴来风,现在来看也非危言耸听。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春季学期进修一班学员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显示,目前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6,即使不算精确,但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已无甚争议,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即贫富差距过大。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处于人均GDP1000到3000美元的易产生社会矛盾的阶段。世界经验证明,如果收入比较稳定、收入差距不持续扩大,社会就比较稳定,可以继续保持增长。反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加剧社会矛盾,最终将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中的“均”并非“平均”,实质上仍是“公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种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主要是“不公平的差距”,尤其是“起点的不公平”,这是招致社会不满的直接原因,从长远来看,也是阻滞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根源之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市场经济”冠以“社会主义”前缀的“中国特色”所在,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目标。

针对改革开放之前“大锅饭”造成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初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即“先富论”,是相对于当时“平均主义”导致的不公平的进步,因此在一段时期解放和推动了生产力;但在实践中,因为过度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出现了分配不合理和贫富差距拉大。因此从政策上,强调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就愈加显得迫切而重要。

但需要防止的误区是,共同富裕决不是过去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下进行财富分配。一次分配中,可以效率为重,但同时要重视起点的公平;再分配中,须以公平为重,尤其要重视对低收入阶层的最低社会保障;最终使目前的分配结构从“哑铃型”转化为“纺锤型”,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缩小两极分化。

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是一个时代的进步,随着总体小康的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到来,现在更需要强调的“共同富裕”,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在公平的基礎上的效率。社会普遍并不仇公平的富,而是仇不公平的富,重点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失误造成的不公财富,尤其是靠权力寻租、腐败、甚至是违法犯罪而攫取的财富。

因此,在践行“共同富裕”中,既要反对非理性的“劫富济贫”式的“仇富”,也要反对平均主义空想。政府应将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上,而把“效率”还给市场和社会。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篇4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把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准备长期艰苦奋斗”等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如何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政策思想 探析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与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相结合的认识成果,是关于中国人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性主张,是解决共同富裕道路上实际问题的政策依据,深刻地影响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基本政策目标是: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为实现这一政策目标,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分析并根据我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诉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

在农村,提出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政策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把广大农民引领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上,党提出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成果。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对当时中国的农民进行科学理性的认知。在马克思看来,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私有性以及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处在一种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就像一袋马铃薯那样的小生产状态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得他们安于其中。因而他们不可能自发地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只会自发地朝着个体富裕的方向发展,导致农村社会发生贫富阶层的分化。因此,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就应该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让农民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①农民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环节,就是先进性农业合作化,让他们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这样才能从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方法,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的情况,他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根基是农民一直陷于贫穷困苦的原因,即传统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要摆脱这种个体生产分散的情况,就要实现集体化,就要走合作化。②在中国农村组织农民办生产合作社的可行性如何呢?党中央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一些地方把农民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以后实现了粮食增产的情况,毛泽东认为互助合作“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地上数以千万的农民,在生产条件极度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还要面对和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只有通过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利用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强大优越性,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让农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的共同富裕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次,对当时中国农村农民的实际进行了反复的民主讨论,确认了基本的政策问题。从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对中国农民的分析看,在中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之后,就可以通过实行合作化让农民从分散的小农经济过渡到能够走向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并没有马上去这样开展工作,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以农民土地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行农业合作化需要在无产阶级的支持下,即得到工业化的支持。而在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就使得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民难以获得工业技术的支持而依然处在小生产的生活状态中。于是,农民的自发倾向就在自然的逻辑中得以生长。

历史的事实也表明,土地改革后的农村的确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曾经的农业互助组没有活力,组织涣散,缺乏积极性的现象不断出现;农村又开始出现土地买卖,雇工经营,高利贷等现象。这样一来代表农民之间层次差异的中农、富农又重新出现。对此,当时的中共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汇报时,建议把互助组织提高一步,即扶植和增强社会主义的新因素,以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经济的基础。这一建议在党内展开了反复的争论。

在经过反复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党确认了基本的政策问题,即在没有完全获得工业化的物质技术支持下,中国农民能否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而走上集体经济建设的共同富裕之路。对这一问题,党的基本认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可以不照搬苏联的做法,先不搞农业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③于是在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④这里“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现合作化。

最后,在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一是党认为作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中国农民,是经过革命实践锻炼的,他们可以通过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克服自身的小农意识,并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念。

二是党认为中国的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可以预期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农民不再是个体私有制的农民,而变成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的农民了。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⑤

三是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在没有完全获得工业支持的条件下,中国的农民也可以发展起来,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在城市,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策思想

在解决如何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问题的同时,为了使城市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状态中解放出来也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党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当时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成果。

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人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早就揭示的。根据这一点,党在取得全国政权后,立即采取没收官僚资本转归国有,并在以前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公营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使国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和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事业。这样一来,就为下一步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为国民经济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改观,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也不断增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控制住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以后,国家能够稳定国内经济局势,社会主义制度稳步确立,为人民群众大规模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物质财富建设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依据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构想,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在马克思最初设计的宏伟蓝图里是国家实现对社会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矿山资源,铁路交通,生产机器等的直接占有,⑥“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⑦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

因此,1953年底,党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要求和初步具备的基本条件,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它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公有制建立以后,劳动者普遍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没有了私有制的束缚,劳动人民劳动热情高涨,劳动者共同享有社会生产资料,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使得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征。让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改变以往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剥削和压迫现状,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乃至将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要求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才算是从根本上消除剥削和压迫,这样才能带领城市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在何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提出了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

在解决农村和城镇两个领域如何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一基本政策问题的过程中,又都面临着需要获得工业化支持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不是一定要等待有了工业化支持的条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对此,党提出了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依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逻辑要求,党的一个基本认识是,鉴于我国的现代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需要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工业化建设,等到有了工业化提供的物质技术支持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几年的经济建设发展形势,使得党必须重新思考何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1952年9月,党中央书记处在讨论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时,毛泽东根据国内形势认为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用10到15年的时间,还指出要立刻开始,从现在开始,不等待地进行过渡。这一思想里已经包含有社会革命与工业化建设并举的政策思想萌芽了。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党带领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一方面开展社会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进行技术革命,实现国家工业化。到1954年6月,第一次全国农村会议时毛泽东指出:农民大量增产的要求和农村分散私有性质的小农经济、落后的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农业生产遇到的困难更多了。要解决这些矛盾,一个是进行社会革命,实现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的个人私有变为集体所有;一个是进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中,逐步推行机械化。⑨实行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技术革命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起来,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两种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这样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才会不断改观,党带领人民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上,提出了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

党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国情实际清醒的认识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一条有保障的途径,并不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能很快的达到。于是,党提出了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极其落后,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要在经济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并非是短时期就能够达到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水平要想实现一个大的提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非一日之功。这一过程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不能超越历史阶段,违背发展规律。很快实现,那是吹牛皮。⑩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不懈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逻辑演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吸收了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政策思想的精华;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政策思想在当前表现为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也是我们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理念。

(作者分别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3-34)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1页。

③《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2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496页。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第221页。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97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78页。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反思 篇5

1、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提一些学生身边的问题,突破教材的局限,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能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共同富裕”。重视学情,备好学情,用好学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充分挖掘教材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是仅仅把教材完成,还是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与过去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标的角度挖掘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名人名言、插图及小字部分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预期

效果。

3、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盲目备课,正确处

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4、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指导学生的今后行为。在老师的牵引点拨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

满意的效果。

5、讲练结合,利用做练习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

解题的技巧。

6、本课中存在的不足是:老师还是讲得太多了,学生的讨论交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案 篇6

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活动一】人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

答: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曾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G、承包完成税收后的收入等等。(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①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活动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请你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1)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2)建议:A、制定恰当的分配政策,防止个人收入差距悬殊。B、通过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发达地区的富裕个人、企业多交税,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去开发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C、鼓励和给予优惠政策,让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使之共同发展。D、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

(2)在分配中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3)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答: 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问题。②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A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B 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活动三】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1)、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①当今社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②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活动四】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那些有利条件?小严在创业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素质?

答:①社会为我们创业创造的有利条件有: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B、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低息贷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穿业等。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个人素质:A、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B、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C、善于利用有利的创业条件,如申请专利、创办企业等。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个人自主创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考考点: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怎样实现共同富裕?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②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篇7

关键词:新形势下,邓小平,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去世前最为关注的, 同时也是他晚年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个问题, 就是面对改革开放十多年, 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从表面上看,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是实行“共同富裕”, 即“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一政策导致的后果, 其实不然, 我国实行“共同富裕”政策是有其必要性的。

一.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 鼓励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先富起来, 这一提法打破了毛泽东晚年实际提倡的“平均主义实行大锅饭”政策, 毛主席晚年, 实行平均主义, 企业职工吃大锅饭, 这就造成了,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极大地打击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企业也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面对这种情况, 1978年12月, 恢复了党和中央的主要领导职务后的邓小平, 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至此, 诞生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是在吸取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理论上符合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 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 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 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 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 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意在奉劝世人积少成多, 聚沙为塔。

同样的道理, 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富到富的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要有量的积累, 才会有质的飞跃, 所以我们应鼓励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的人和先富裕起来的地区, 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带动后富的人和后富的地区, 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即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

2、实践上符合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特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征之一。自古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 中部地区又较之西部地区发达, 究其原因, 有多方面的因素, 有地理位置方面的因素, 也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政策等因素。就目前来说,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东到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形结构。根据我国的这一国情特点, 邓小平在1988年, 正式提出了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所谓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使之先发展起来, 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 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 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国家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 如果分散投资, 那么哪里的经济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推动, 这就需要集中优势资源, 先发展那些有对外区域优势的地区, 一方面用自己的力量提升经济, 另一方面吸收境外资源, 比如技术、资金等, 来建设国内经济, 当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 国家再投入资源, 获得的收益也有限的时候, 就转移力量到中西部地区, 这时既有成熟的投资经验支持, 又有东部地区的经济力量来支撑, 中西部地区就能获得更迅速的发展。

3、符合中外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联合国承认的24个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 这些国家是否是同时同步富裕起来的呢?其实任何国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 不可能走同时、同步富裕的道路, 所以, 当前,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 也是让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 然后再去支援不发达地区, 比如:美国的东部和西部之间就存在贫富差距问题, 东部较之西部发达, 所以, 美国最初的经济发展政策是优先发展东部, 等东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去支援西部。

4、符合主体素质不同的基本特点。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所差别, 在鼓励人们致富的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 不能强求大家都一样。例如:有的人勤劳、不怕吃苦;有的人聪明能干, 有的人口才好, 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等等, 这些人凭借各自的优势, 在不同的领域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因此应鼓励他们充分的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致富的道路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引领大家共同富裕。

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通过勤劳致富。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不怕吃苦的, 勤劳也是人们致富的基础,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上不会掉下大馅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邓小平鼓励大家通过勤劳致富, 他说:“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勤劳致富是正当的。”[

2、通过依法致富。人们的致富行为应符合法律规定, 应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 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牟取暴利。那种依靠行贿受贿、偷税漏税、权钱交易、化公为私、侵吞公有财产暴富的行为, 是法律禁止的, 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通过科技致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具体到个人的发展, 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总是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 我们应鼓励人们依靠科技致富。邓小平曾说:“我很高兴, 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 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 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 使生活富裕起来。农民把科技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 称他们是‘财神爷’”。

4、通过先富的人和地区带动后富的人和地区。先富帮后富, 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4.1先富激励后富, 起示范作用。东部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示范效应和现实差距, 能够激发人们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尽快改变面貌的强烈欲望, 从而对新事物、新观念、新体制和新机制做出积极的反应。

4.2先富帮助后富。通过东部和西部接对子、帮扶的形式, 促进西部的发展。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东西部对口合作, 携手发展, 东部先富裕起来的地区, 也应从大局出发, 主动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结成对子, 联手发展西部。

4.3收税增富。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 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解决这个问题, 并且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 也要有一些限制, 例如如, 征收所得税。还有, 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 自愿拿出钱来办办教育、修路。”因此, 政府通过收税来调节贫富差距, 以税收作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工具, 给低收入家庭以补助, 加强社会福利利等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切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15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77~278页。

[3]《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23页。

[4]《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7页。

[5]《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4页。

新时期共同富裕政策探析 篇8

【关键词】 先富带动后富贫富差距改革公平正义

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邓小平提出要大胆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鼓舞和引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和社会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邓小平当初的共同富裕政策逐渐引起一部分国人的质疑。因此,此刻对新时期中国的共同富裕政策进行探析,以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问题,以坚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认真总结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并在社会主义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宝贵思想。①应该说,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是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的。

1.1共同富裕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1991年,苏联迅速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国家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内,一方面,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对我们国家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如何防止经济滑坡和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国内思想比较混乱;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中国的计划经济也暴露出自己的缺陷,在思想政治上“左”的东西再次浮现。

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让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释,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2共同富裕政策的内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必须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是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發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2. 共同富裕政策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

然而共同富裕政策执行到今天,似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在先富带动后富方面,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国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近些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有日渐扩大趋势。最近发改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已达0.46,超过国际警戒线。这种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富人与穷人之间,也体现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84.6%的人认为,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④

因此,人们相信,现在的确是先富了,但是已经形成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了,只是后半部分让其他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不但没实现反而似乎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不均,政府的调控不力等已经把当初美好的设想带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里。

2.2财富集中以及带来的缺陷

三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人获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率先致富。但是当我们看到:

2.2.1中国先富起来的少数富人掌握巨大财富。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所拥有收入的4.6%。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而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富豪出国炒房、海外狂购奢侈品等穷奢极欲生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2.2.2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富二代”现象。

近些年来,关于富二代飚车、炫富等负面报道屡见报端,把富二代渲染成恣意妄为、自甘堕落的违法违纪者。而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经济资本和关系资源上相较于那些天生优越的富二代们几乎为零,这种拼不过富二代的落差和无奈也让很多人愤愤不平。

2.2.3大多数富人移居海外

如果说,先富起来的富人在中国获取了经济利益,能够把钱再花在中国,为国内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内需,那也不枉全国人民创造财富的辛苦。然而事实是,大多数国人在口袋里有钱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移民。2011年8月15日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中指出: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逾450万,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而且,移民潮在近两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富人移民伴随着的不仅是大量的国内财富外流;由于这群人依然以中国为赚钱捞金的大本营,这样一来,对于国家的损失则是成倍增加。而这些人的“外逃”,也增加了中国精英的流失,中国如此可谓是“人财两失”。

这些现象肯定也是邓小平当时始料未及的,远离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初衷, 也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病态。

3. 对共同富裕政策的质疑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以及长期的悬而未决,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很多人一个很大的意见就是:在共同富裕政策的执行中,虽然实现了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没有带动后富,因此心生不满耿耿于怀,开始怀疑起“先富带动后富”的初衷以及应该如何坚持发展这一政策。

事实上,现在的富人们很多都是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的获利者,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好像早就忘记了先人的思想了,而是只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会考虑穷人了,这从根本来说对穷人就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先富没有带动后富的现象呢?先富带动后富的假设有个先决条件,就是人类完全没有私念贪念,可能么? 换言之,基于人的自私本性,先富为什么要带动后富?带动后富会对先富有任何好处么?具体分析如下:

3.1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以后,他一定会想办法去获取更多的,而不是大度地将已有的财富分给别人。最近这些年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富裕起来的人宁可为一只小狗买上几千块的粮食,也不愿意供一个穷困的孩子上学。

3.2人在富裕之后,必定剥削他人,所以我们看到东部在富裕起来以后,不仅没有考虑向中央少要点资金,反而是越要越多,贫困地区已经不可能指望富裕地区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即现在的情况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3.3中国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在改变。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中国人已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中国人之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中国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家族情感与宗法,而变成利益与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富人不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帮助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

3.4富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有机制的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安于现状并乐于保持现状,不肯分享这些利益果实给团体以外的人,不愿改变现有机制使近三十年的发展成果也受惠于人民。

因此,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來,沿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思路,我国经济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和暴露了一些问题;加上近年来经济改革趋缓,政治改革更一直是进展甚微,改革似乎进入僵局,对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如何继续实施引起怀疑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4. 推动改革转型,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先富带动后富,在当时是最优的选择。邓小平深谋远虑,当初就预见到了两极分化就会产生(正是我国当前的现状)。现在是到了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先富带动后富,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必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来调节财富的分配:

第一,从统筹区域、城乡的全面发展。

东部地区由于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优先的发展,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同西部落后地区拉开了一段距离,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已经逐步加深,面对着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理应开始考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不抑制东部发展的前提下,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用东部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中西部,让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压力。在城乡之间,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组成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互补各自的不足,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社会有个全面的发展,挤掉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是必要的。

第二,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

贫富差距的拉大违背了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初衷。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贫富差距问题,不应该把财富聚集在小部分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通过税收这个杠杆来调节,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让社会的再分配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也符合公平的原则。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需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其次,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增加个人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再次,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之上,建立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最后,抓好慈善机构的建设,拓宽社会保障的渠道和扩大资金的来源,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

我国当前巨大的贫富差距,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有着几亿的广大农民,而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这就需要国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在政策上加以倾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五,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近些年来社会上仇富心理和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普通人和富人的发展机会和资源配置是完全不对等的。因此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使所有的人享受均等的发展机会,使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自由的流动和实现自我发展。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总之,在应对如何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上,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

注释:

①郭红军、代林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6年12月 第5卷第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p373.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p374.

④ http://view.news.qq.com/a/20060811

/000071.htm .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 蒋乾麟 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 南京政治学院, 2011年.

作者简介:赵政,男,出生年月:1990年4月,学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九队,专业:2011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小学生抗震救灾倡议书下一篇:顾城的诗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