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精选6篇)

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 篇1

1、什么是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2、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一)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心理;

(二)————————犯罪行为;

(三)—————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及原因;

(四)—————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3、什么是心理分析法?在案件侦查中,心理分析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分析就是依据心理与其外部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犯罪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客观后果,去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在案件侦查中,心理分析法主要包括:(1)确定犯罪人作案的行为方式;(2)确定犯罪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3)判断犯罪人的行为是在常态心理支配下进行的,还是在异常心理支配下进行的;

(4)了解案犯作案时的心理压抑、需要冲突、动机斗争等;

(5)刻画犯罪的特征、背景。如智力水平、体貌特征、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直接为排查嫌疑人提供依据。

第二讲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1、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机能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犯罪心理起着不同的作用。

影响犯罪心理的主体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这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在因素。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个体对客观现实中的一些不良刺激的积极吸纳、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包括: 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犯罪心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系统,由于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

式的不同而导致个体形成不同的犯罪心理或发生不同的犯罪行为,并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

化。

2、消极的社会意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犯罪心理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也就成为了这个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目前我国,封建思想意识和辅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是导致一些人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是使一些人或迷失方向,或对现实产生怀疑,或对正面宣传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放纵自己;二是使人们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承受力和容忍度提高,见多不怪、麻木不仁,也使犯罪人的罪责感和恐惧感减弱,有恃无恐地犯罪作恶;三是使一些人对犯罪产生合理化认识,坦然作案,对犯罪后果漠然置之。

3、大众传媒的失误(不良诱导)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有哪些?

不良文化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旦染上淫秽、暴力、反动的内容,将直接成为犯罪的诱因。因为,它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激活了人们的本能欲望;诱发了消极情绪的发泄;减弱了对犯罪的敏感度和抑制力;提供了可以模仿的犯罪手段和方法。

4、试析家庭不良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的人际关系气氛、组成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言谈举止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通过一下方面发生作用:

一是家庭结构的缺陷;

二是家庭成员行为的缺陷;

三是家庭教育的缺陷;

四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问题。

5、什么是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处于不协调状态。

社会适应不良可使人产生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使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行为的产生成为可能。

6、什么是犯罪机遇?

犯罪机遇是指一种可使犯罪人顺利达到犯罪目的的适宜犯罪的时机在一定意义上说,犯罪机遇会诱发犯罪心理的产生。有时,犯罪机遇会激活或强化犯罪心理。

第三讲 犯罪心理与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1、什么是犯罪心理?如何理解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仅指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广义的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广义的犯罪心理包括:

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犯罪人预备犯罪时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犯罪人犯罪后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

2、犯罪心理的成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偏倾性的心理过程;二是不良的个性倾向;

三是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特征;四是消极的心理状态。

3、犯罪心理的特点有哪些?

犯罪心理的隐蔽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所谓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源。

4、犯罪心理的反社会性有哪些表现?

犯罪心理的反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1)自我中心观念强烈。不受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是反社会性的基础;

(2)反社会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偏倾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反社会性的动力因素;

(3)反社会人格。这是一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偏离社会化的消极人格,是反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如,无责任感,无羞耻、悔恨之心,说谎或欺骗,缺乏对他人的忠诚,寄生生活方式等;

(4)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人道主义、友谊和同情等高尚的道德情感,相反具有自卑、冷酷、残忍、自私等不良道德情感;

(5)自我控制力低。性情暴躁,易冲动,意志薄弱,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种反社会性心理极易与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发生冲突,导致反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5、什么是反社会意识?所谓反社会意识,是指因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6、根据希利和布朗纳(W.Healy&A.F.Bronner)的研究,哪些不良情绪、情感的积累容易导致犯罪行为?

(1)在爱情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的那种强烈情绪;(2)由于自我表现的愿望、特别是由于在儿童期自我满足受损而产生的异常愿望以及青春期的冲动和愿望受到妨碍而引起的不满情绪;

(3)在家庭、学校、交友、体育运动等方面出现的强烈不适应感和自卑感;

(4)对家庭的不和谐以及对双亲在控制和管教中的失误所引起的强烈不满感;

(5)对兄弟姐妹的嫉妒,被作为继子对待的歧视感;(6)基于根深蒂固的内在心理冲突而产生的压抑感;(7)对幼年时期违法行为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罪责感等。

7、犯罪人的哪些性格特征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容易引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的不良性格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生活态度轻率,没有明确的生活动机,嫉妒心和报复心较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

2、任性、鲁莽、胆大妄为,无组织纪律性,无视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

3、情绪控制力较差,情绪常常不稳定、喜怒无常、心境变化多端,神经质突出;情绪体验低级、庸俗、外显;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歪曲、以奇为美,不符合社会规范;

4、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明显地偏执、固执,爱钻牛角尖;

5、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评价能力。

此外,自我中心主义、心胸狭隘、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感情脆弱、攻击性强、对挫折忍受力差等不良性格特征也常常成为犯罪的动因。

第四讲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

1、什么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功能有哪些?所谓犯罪动机是指激起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不同的犯罪动机,不仅直接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而且也表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差异。

2、简述犯罪人的动机斗争与犯罪动机的确立过程 犯罪动机确立的过程,伴随着动机冲突、动机斗争。所谓动机冲突,即内心中权衡利弊,取舍动机的过程。

2犯罪动机冲突,就是内心中反复权衡作案与否的利弊,以进行犯罪取舍的过程。

犯罪人在此过程中,往往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要考虑犯罪可能带来的利益,即犯罪收益。二是要考虑犯罪可能付出的代价,即犯罪成本。犯罪成本包括犯罪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所谓直接成本,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准备阶段和犯罪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工具和手段而支付的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犯罪而必须舍弃的其他利益。

所谓惩罚成本,是指因为犯罪败露所直接付出的代价,如被法律惩处而遭受的良心上名誉上、精神上、经济上、肉体上的损失与痛苦等。惩罚成本受破案率、定罪的概率和刑罚轻重的影响。

惩罚成本又分为心理惩罚和社会惩罚

心理惩罚是指某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后,内心的恐惧不安感或悔恨感。

社会惩罚是潜在的、无形的,但它又无所不在,甚至伴随罪犯终生。

其一就是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其二是生活空间的缩小;其三是机遇的丧失。

3、简述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互动的过程犯罪心理是客观因素与主体主观因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使主体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行为人对外界消极因素积极能动反映的结果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四)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不良心理意识得到强化,并在犯罪活动中得以巩固的结果

4、什么是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包括犯罪心理的增强与减弱,量变与质变。其发展方向有良性转化和恶性发展两个方向。

所谓犯罪心理良性转化是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使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化。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1、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

2、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3、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

4、遵循转化规律。

5、什么是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犯罪心理 恶性发展,是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1、不良诱因刺激;

2、非法欲望的满足。

◆对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应抓住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年龄特征(生理、心理方面);性别特征;

社会化过程是否存在缺陷;

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与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经历;等等

1、什么是犯罪?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Offense)概念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一致的,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与 刑事法学中的犯罪概念 的区别: 1)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包含了刑法学中的犯罪; 2)——也包含违法行为; 3)——还包含不良行为。

2、什么是犯罪人?

犯罪心理学中所说的犯罪人(Offender),是指实施了严重的危害社会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刑法学中所说的犯罪人(Criminal)是指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人。

刑法学上的犯罪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达到刑事责任年龄;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3)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人,既包括刑法学上的犯罪人,也包括一定范围内严重违法或者越轨、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而且还包括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和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实施了违法犯罪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变态人格者及精神病人。

3、什么是犯罪心理?所谓的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

4、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 篇2

1 国家医学重点学科现状 (见表1, 表2, 表3, 表4)

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分别于1988年, 2002年以及2007年共进行了三次评选。1988年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 其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53个 (占12.7%) 。2002年评选出907个重点学科点, 其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116个 (占12.8%) 。2007年按照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分别评选, 评选出一级重点学科286个, 其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17个 (占5.9%) 。二级重点学科677个, 其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150个 (占22.2%) , 为了和前两年进行比较, 故将2007年评选出来的一级学科其覆盖的二级学科纳入统计, 2007年共有涉及医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51个。

注:1988年区域人口数以及教育投入数据未能获取。

2 我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分布不均衡

如表1所示,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分布与国家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一致, 东部地区较为集中, 而中、西部地区较为缺乏。东部地区仅占全国面积24%, 却享有超过全国50%的教育经费, 拥有超过70%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 区域内部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也分布不均衡, 拥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市东部地区中占75%, 中部地区中占56%, 西部地区中占33%。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较为严重。

2.2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省际分布不均衡

如表2所示, 1988年和2002年拥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市分别为11个, 到2007年拥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市也仅有18个。除两个特别行政区外, 尚有13个省市目前仍无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三次评选结果中, 排名靠前的五个城市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数比重分别为83.0%, 73.3%以及70.0%,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省际分布极为不均衡。

2.3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分布不均衡

如表3所示,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院校数量逐渐增加, 由最初的21所增加到45所。从2007年数据结果显示, 在拥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中, “211工程”院校比例为42.2%, 而其所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为70.1%, “985工程”院校比例为31.1%, 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比重为50.60%。排名靠前的五所高校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比重超过37%, 排名靠前十所高校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比重超过50%, 高校聚集效益极为明显。

2.4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

如表4所示, 经过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 我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覆盖了医学所有的一级学科, 其中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比重一直占主要部分, 其中2002年所占比重达到50%。此外代表我国医学精髓的中医学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比重保持在10%以上。然而基础医学专业比例从1988年的26.42%到目前已下降到10%以下, 预防医学学科比重呈下降趋势。随着医改新政的推进, 全科医学生作为社区卫生机构的主要力量将成为社会急需人才, 然而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全科医学体系, 这与我国医改新政下医学发展趋势是相悖的。

以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医学教育科研资源区域、省际、院校以及专业分布不均衡, 这将意味着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的不均衡。医改新政提出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尤其是解决经济落后地区、广大农村卫生服务问题以及改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发展滞后现状, 只有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以及有选择优先侧重发展才能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

3 原因分析

由于各省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相差很大, 同时还受地区经济、地理位置、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医学学科发展在区域、省际、院校以及专业之间差距相当悬殊, 我国医学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

3.1 国家政策因素

我国在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采取教育非均衡发展道路, 即以效益优先, 突出优势, 集中重点扶持。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提出“根据同行评议, 择优扶植的原则, 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1]在此基础上, 国家重点学科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育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开始兼顾公平, 为了扶持西部地区的教育, 国家在西部部分高校设置少量的国家重点学科, 同时对学科发展必须的人才引进、资金投入以及运行体制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因而在2002年和2007年部分西部省市开始拥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1993年原国教委颁布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 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纳入“211工程”建设重要内容[3], 促使了“211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点数量的优势。

3.2 区域经济因素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国采取了让东部优先发展的战略, 政府在税收和土地租赁等方面都提供了特殊优惠政策。在过去30年, 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实现率先发展, 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得以迅速攀升, 成为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龙头”。由于经济、教育和科技是区域发展中相互作用的驱动力量, 快速发展的经济能够带动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较为落后, 教育资源配置较少。

3.3 教育投入因素

受国家对教育整体规划以及各地政府重视程度的影响, 不同区域、城市以及高校得到的教育投入不同。如国家财政对于地方教育的投入, 东部和西部相差很多, 多者相差10倍。此外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所得到的财力支持也大相径庭。“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教育拨款获取、科研经费的申报等诸多方面都占有地方高校难以比拟的优势, 这就促使“211工程”以及“985工程”院校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不断得到发展。

3.4 学科内部因素

学科发展的内因包括研究方向、硬件条件、人才队伍、学生素质、技术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学科管理与建设等诸多因素。同时由于资源聚集效益,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积聚人才、开发项目、吸引资金、学术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成为高校聚集的地区, 也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高度聚集区。而西部落后地区高校分布较少, 部分省市甚至是国家重点学科“空白区”。

3.5 学科成长周期

一个学科从建立到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一般都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中药学学科在我国形成时间较其他学科早, 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 学科基础好, 学科体系较为完整, 学科建设较为成熟, 已形成了较明确的研究方向, 更容易发展为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而中药学、口腔医学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时间较短, 到2002年才开始有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

3.6 社会的需求

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目标是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医学学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趋势也紧随社会需求的改变。在以往人们卫生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临床医学和药学、中药学发展迅速, 这与我国当时“缺医少药”的社会需求是相适应的。此外应社会的需要, 诞生了许多新兴学科, 其中第四军医大学的军事预防医学便是其中一个。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提出, 市场对于医学学科的需求将更多地朝向全科医学这些新兴学科。然而, 教育, 尤其是医学教育其效益具有滞后性, 全科医学学科起步晚, 发展较慢。目前仅有为数不多医学院校建立了全科医学系, 且师资组成单一, 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极为缺乏[4]。

3.7 高校合并热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资源整合历程, 2000年我国出现了高校合并热潮, 很多独立办学医学院校采取与综合型高校联姻, 通过强强联手来提高自身社会影响力, 其中一些院校因此跻身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院校。学科的规模、社会影响力、经费数量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重要指标, 于是可以发现这些独立办学医学院校经过合并后, 拥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从无到有, 从有到多, 从多到全。典型的如复旦大学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的合并, 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的合并, 华中科技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的合并等。高校合并有利于资源整合、学科交叉, 然而这也促进了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聚集性加重。

4 对策与建议

4.1 转变观念, 增强认识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代表着我国医学学科的最高水平, 医学学科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需求, 是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是人民群众对医学科学的期待。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区域经济规划高度, 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国学科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与调整, 形成一个分布区域均衡, 覆盖学科全面, 研究方向可持续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系统。并以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为标杆, 加快全国高等医学学科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带动我国医疗水平全面提高, 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政策倾斜, 促进均衡

对教育滞后地区实行教育倾斜策略, 增加教育财政投入, 加强学科基础条件建设。针对教育滞后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可实行 “筑巢引凤”工程、教育支边、科技人才下基层等人才引进政策, 以壮大地区学科队伍。针对教育滞后地区生源数量不足、质量较差等问题, 可实行降低教育落后地区学费、增加生活补贴、设置奖学金等招生倾斜政策以吸引优秀生源。针对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较少的地区, 应减少地区对已有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经济投入, 根据地区卫生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现状, 在尚无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地区以及省市设置重点培养学科, 重点扶持和培育, 以期实现医学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再在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影响和带领下提高本地区高等教育水平。

4.3 突出重点, 发扬优势

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方式的改革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学科发展既重视学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以一级学科为代表) , 同时也关注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以二级学科为代表) 。我们所指均衡发展包含“公平”和“协调”发展内涵。追求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同时也要考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重点学科点学科建设目的除提高我国教育水平, 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外还肩负着科技研发、技术公关等重任。对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这些基础好、起点高的院校应更多地综合自身优势将二级学科凝练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成为我国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尖端。而对于一些省市级以及地方普通高校应积极发展自身优势二级学科, 成为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

4.4 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医学在科技领域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推动下, 已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①医学学科内部的不断细分和融合;②自然科学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③社会科学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5]。医学不是独立的学科, 而是与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学科密切相关, 而且生命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医学研发提供最新的手段和方法。因而通过院校合并、兄弟院校间资源共享等途径,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资源整合、结构重组、信息共享的优势互补,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布置, 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教育效益[6]。同时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和扶持弱势学科, 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整体学科实力的提升。

4.5 科学规划, 超前发展

目前我国医学类国家重点学科虽覆盖了所有的一级学科, 但学科间发展程度相差较大, 很多二级学科尚无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少, 水平不高, 且尚缺少全科医学国家重点学科,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卫生模式的改变, 医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看病救人”, 更为重要的是提供健康保健服务。随着医改新政的推行, “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即将形成, 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将成为市场急需的卫生人才[7]。由于形成周期长、投入大、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的特点[8], 医学学科发展应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优先规划、优先配置、超前发展, 这样才能及时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以及医学服务的需求。

4.6 统一规划, 形成层次

在国家重点学科的影响下, 各省市以及高校都逐步设立了省市级重点学科以及校级重点学科,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发展网络梯次。只有那些经历了校级重点、省市级重点学科, 经考核为优秀者才能申报国家重点学科, 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地区和单位在学科建设中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想通过院校合并、盲目投资等手段短时间产生国家重点学科[9]。另外卫生部也开始设置医学重点学科, 这些学科可以直接申报国家重点学科, 为新兴学科、社会急需学科的快速形成放宽了口径。

参考文献

[1]刘恩贤, 姜振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演变轨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9:66~70.

[2]周守军, 陈佩佩, 孙来文.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及其象征意义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1:40~45.

[3]梁传杰, 罗勤.对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回溯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8 (1) :89~92.

[4]张勘.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回顾与发展愿景[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16 (1) :63~64.

[5]宋汉君, 魏晓东, 等.医学与非医学教育课程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29 (5) :44~45.

[6]许四虎, 张丹, 等.2004年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中期评估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19 (4) :227~229.

[7]沈又纲.浙江省高等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7:488~489.

[8]甑继革, 彭霞, 等.浅议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 2006;26 (5) :45~47.

报道策划笔记重点 篇3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涵义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20世纪90年代“策划”理念由商业界引入新闻界,人们开始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报道策划更强调受众本位、主动性和动态性。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及作用 1.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

(1)阶段性。新闻报道策划每一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选题需要策划,一次报道策划在实施并完成以后,还会有新的报道需要策划。

(2)滚动性。报道策划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报道客体与报道环境的改变,不断地改进与修正原来的方案,报道策划这种“应变”功能决定了报道策划要随着报道的推进与拓展,滚动式地运行。

(3)风险性。新闻报道的成败要依赖编辑的选择和决策,而媒介的成败又是由所有这些选择与决策累积出来的。

2.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

(1)有利于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2)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整合各种资源。(3)有利于满足受众需要,提高传播效果。

(4)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保持竞争优势。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1、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

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如卫星发射、奥运会等新闻事件或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等,都属于可预见的新闻报道内容,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

非可预见报道性策划:对无法预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水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和非预见性灾难如空难、车祸、火灾等;或突发公共事件如战争、游行中的 1 **、体育赛事中的踩踏事故等等。

2、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

周期性报道策划:报社新闻采编部门的一种常规性的报道策划,运行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

非周期性报道策划:报社新闻采编部门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如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这种策划是周期性策划之外的一种应变策划。还有一些重要活动、会议的报道,虽然可以提前准备,纳入周期性报道策划中,但由于报道内容非常重要,需要以长时间、大规模的报道战役来完成,有时也在周期性策划之外专门进行报道策划。

3、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

独立型报道策划:独立运行的、与其他活动无关的新闻报道策划。如报道国务院机构改革、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海湾战争爆发等,新闻媒介通常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客观报道,这种报道策划是独立运行的。

非独立型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活动(主要为公益性活动)相关联和连接的新闻报道策划。如策划救助贫穷学生的公益活动、策划宣传媒介的公关活动等,并且使这些活动成为报道客体,报道者身兼“报道者”与“当事人”双重角色,新闻报道策划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相互配合进行。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 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的基础 1.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 2.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3.媒介进行报道的条件

五、新闻报道的方案设计

1、新闻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新闻报道范围——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面、报道对象。新闻报道重点——报道客体中最重要内容和思想。

2、新闻报道的规模与进程

报道规模——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

报道进程——报道全过程中对时段的分割与安排。

3、发稿计划

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稿件的选题、内容、体裁、篇幅、作者、版面位置、刊出时间等。

4、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

(1)集中式报道: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

(2)系列式报道: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3)连续式报道: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

(4)组合式报道: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

(5)读者参与式报道:吸引读者参与新闻报道活动,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

(6)媒介介入式报道:新闻记者参与报道客体(一般是社会公益性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7)媒介联动式报道:与其他新闻媒介共同进行同一主题的报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传播效果。

5、报道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

(1)组织结构——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进程安排组织采编力量,成立的临时性机构。原则:扁平性、人才优势互补、能够团结合作。

(2)采编流程管理——根据报道的时效需要、内容特点等安排工作流程,加强采编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原则——明确岗位责任、简化稿件流程、有效进行监督、实施奖惩措施。

六、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1.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新闻报道的实施是对新闻报道方案的执行。新闻报道的调控指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接 3 受信息反馈,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正原先的方案,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新闻策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

一是宣传要适度,不能炒作过头,产生副作用。否则有可能在获得短期效应的同时,却损失了更多未来的机会;

二是投入的代价要适度,即策划带来的实际效益必须大于实际投入,否则得不偿失。2.接受信息反馈 报道者的信息反馈 报道对象的信息反馈

有关部门与主管单位的信息反馈 读者的信息反馈 3.方案的修正 修正报道思路 调整报道内容 调整报道规模 改变报道方式

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运行机制

报道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

★报道策划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亦遵从新闻规律,注意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新闻炒作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考虑不多。

★报道策划选题的题材意义比较重大,报道讲究时机。新闻炒作往往小题大作,偏重于社会新闻、灾害事故、娱乐新闻、名人隐私等通俗题材,新闻价值不大。

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 篇4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1.防治心身疾病

2.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

3.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

4.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例题

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正确答案:C

教育学重点笔记3 篇5

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

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包含哪些方面?P108—109 3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P109

(二)2(1)(2)

(1)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加快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简答)4点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6、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7、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不仅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简答)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象,参与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且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6、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简答)

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P119—120(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论述)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怎样理解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6、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要求有哪些?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 循序渐进原则

7、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8、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八章 教学(下)

本章重点:备课 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重点)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怎样写好课时计划(教案)?

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3、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课的类型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6点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4、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

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

3、班级授课制(也叫集体教学或课堂教学)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 ●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P139—140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三节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 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医学心理学重点笔记 篇6

1 统计公式的手工计算,转向计算机软件计算

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多部分是通过公式计算来体现的,在教材中,对计算过程讲述的也较清楚,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都是照搬计算过程,通过计算器的分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通过计算结果来分析统计数据的意义。从目前统计学应用情况来看,计算过程对学生掌握统计学原理,以及对数据统计结论的得出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Excel的公式与函数应用,把常用的计算公式编制好,只要按要求录入数据,结果就会自动产生,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标准误,t值计算,χ2值计算等。既减少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又提高了其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水平,把学生从繁琐的计算过程中解脱出来。

2 单一课后练习,转向现实工作的数据处理

《医学统计学》教材中的章节练习,都是针对本节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单一练习,讲什么就练什么,各种知识的穿插结合相对较少,对现实工作中数据处理的感性认识不足。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积极收集各类信息资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主要的做法有医学相关数据的处理,如利用学生入学体检表所计载的资料信息,对身高、体重、脉搏、肺活量等计量指标进行分析,然后再一次采集所有学生相同指标的数据,分析两次数据分析之间是否有差异;利用血型检测结果,分析整个年级不同血型的比例结构;利用生化检查报告单,分析不同性别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正常范围等。另外,再加入日常管理工作中数据的处理,如学生学习成绩分析,入学前与入学一年后体能测试成绩分析。通过这些做法,增强学生对数据处理的感性认识,并结合现实工作使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点加深印象,突出对统计方法的选择。

3 突出医学科研设计的功能,培养初步的医学科研思维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着重介绍各种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医学研究中应用的条件和具体步骤及其统计结果的解释。而要做到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及对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关键是要将医学实验设计与医学统计学课程内容相结合[1]。在常规统计学教学安排中,通常是把统计方法、统计原理安排在课程的前期讲授,最后一章节才讲到医学科研设计,而这一章节中所讲到的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实践。特别是实验设计过程中,实验分组、数据采集、指标计算、结论分析等一系列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学生没有体验过一个完整的过程,使前期学过的一些统计方法与实际应用相脱节。我们的做法是在第一章讲授结束后,把医学科研设计的内容提前到第二章讲述,并强调实验设计在医学统计中的必要性,任何一个统计结论的得出,都要有前期缜密的设计过程,最后的结论才有科学性。此后的章节讲述及练习,结合现实工作数据处理时,均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实践,这样大大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形成了医学科研思维。

4 单纯理论考试模式,转向理论与实践双考核模式

目前,医学统计学课终考试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笔试模式,这种方式无法体现出信息化条件下,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而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深入掌握统计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锤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关键[2]。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理论考试方式的弊端更加突出。因此,在对学生课终成绩评定方面,我们把理论考试成绩按60%计算,另40%根据学生上机练习情况评定出基本操作技能成绩。成绩评定方式的改变,使得学生更加注意实践操作过程,进一步体现出医学统计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改变了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实用性不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中平.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宜”与“忌”[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65~66.

上一篇:便利店设计浅谈下一篇:一座城,一个人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