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1

2010年,教育局政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和重点,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华亭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做好维稳及综治各项工作,确保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创造了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将华亭县教育局一年来政法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2010年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总结工作的重要一年,教育局根据上级的工作指示,把化解各类矛盾纠份和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落实领导包干和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以硬措施落实维护稳定的硬任务,坚持预防为主,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维护社会稳定这场硬仗。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教育局班子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把它纳入了全县教育系统的年度工作目标,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维稳工作,研究重大涉稳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狠抓落实。

2.目标任务明确。2010年初下达了教育系统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及其考核办法,与全县31个学区、学校、幼儿园分别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和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各学区学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全面落实了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

3.经费保障有力。教育局党委加大了对维稳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维稳工作经费按上级要求落实到位。

4.加强督促检查。教育局党委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维稳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有力地推动了维稳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解工作,主动维护社会稳定

1.完善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矛盾纠纷调解协调中心。集中开展矛

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并及时进行调处,将各类不稳定因素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2.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敏感时期集中排查、特殊群体重点排查、潜在矛盾定期排查”的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并对排查出来的突出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逐级落实了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强化了稳控措施,切实做好化解工作。今年以来,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越级非正常上访问题。

3.完善了调解工作规章制度。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定了调解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了调解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调解工作的规范管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加强了对情报搜集、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严格执行了信息报送制度,定期、及时上报维稳信息。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构筑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 一是加强基层机构建设。年初调整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各学区学校维稳工作力量。按照县综治办的要求,教育局组织各学区学校建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按要求配备了综治办主任,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二是以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将维稳、信访、普法、调解、安全等工作进行整合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奖惩,推进各

项维稳工作措施全面落实。三是严格公共安全监管。积极组织人员配合公安、安监、消防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公共安全监管。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活动,公共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二、全面开展平安建设与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教育局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师生和校园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师生和校园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健全师生教育、安全管理、隐患排查、预警应急等机制,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使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进一步增强。

1.健全领导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校长认真履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定期研究,精心部署;成立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有工作计划、会议记录、检查登记和工作总结;加强学校门卫和值班力量,确保师生安全。

2.进行广泛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普法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有相对固定的宣传窗口,宣传内容充实,方式方法灵活,工作效果明显,师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学校及时疏导、化解内部矛盾,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消除不安定因素,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3.完善各项措施。加强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物防、技防符合标准和要求,有完善的电子监控系统和消防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值班、值周制度,结合重点时期、重要活动,对学校安全隐患开展经常性检查,治安隐患问题得到及时排查和处理;完善应急处臵预案,有效防范突发事件;安全工作档案完整、规范,内部基本概况、防范措施、人员管理等方面内容齐全,工作情况、安全检查记载详细。

4.保障师生安全。认真组织每年的“安全教育周”、“禁毒宣传月”、“119消防日”等专题教育活动,在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寒暑假前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加强对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易燃易爆品的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订货关、贮存关、制售关、餐具消毒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关,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三、不断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为重点,认真构筑学校治安防控体系,围绕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开展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层层落实责任制 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始终把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强调认识在先、制度在先、预防在先;强调责任明确,工作网络健全,措施落实;强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安全教育网络,积极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配合,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

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均健全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落实综治管理职责,层层签订综治工作目标任务书,层层抓落实,从而保证了学校综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多次利用教师大会传达贯彻上级综治工作有关会议和通知的精神,特别是对学校的稳定、安全工作作了强调,领导经常深入校园检查督促。同时,我们还按照综治委、教育局的要求,对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坚持月查季评、年度小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防患于未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添臵安装防盗门窗、报警装臵、视频监控摄像头、消防安全器材等安全设施。

(二)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师资培训。举办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班,从而提高了学校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水平。二是把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坚持在学生中开设安全教育课,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三是突出安全教育重点。在节假日、学校放假前、开学初等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以及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等规律,重点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传染疾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汛、防震及预防其他各类安全事故的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媒体、板报、专栏、讲座、标语等形式,广泛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并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等活动为契机,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确定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有些学校聘请消防官兵到校上消防课,进行自救演练等活动;学校邀请交警支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安全教育片,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

(四)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途经,把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大力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

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充分发挥关工委、校团委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提高家长的素质;通过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对单亲家庭和“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予以耐心帮教,有效地减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初步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网络。学校均聘任了法制副校长,通过法制副校长有针对性、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法制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学校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达到了100%。同时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教育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各学校积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网吧”等活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五)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每个学期都要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排查,形成制度,通过排查从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排查重点是教学楼壁砖学生实验室、楼梯间、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化学实验品、以及各种教学设施、危房等要害部位。同时加强对五

一、国庆、元旦、春节、寒暑假等重大节假日以及日常的治安工作,适时组织力量对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基建工地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从而确保师生安全。

四、努力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局党委认真推动“五五”普法规划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治意识。一是做机关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二是做好全体教师的法制教育。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一些重大的法制宣传日,充分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全体教师的法制宣传力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以学校为阵地,通过给全体学生作禁毒教育报告、召开禁毒座谈会或演讲、观看禁毒宣传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开展了聘任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坚持每月两次到各中小学校上好法制课。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加强防范邪教工作,切实维护政治稳定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构。为保证本系统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取得很好成效,成立防范邪教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在班子会议及职工会议上,学习了有关反邪教活动的文件精神,领导先行一步,对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健康开展。

(二)做好宣传发动,加强警示教育

年初,教育局制定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计划,召开班子会,广泛宣传发动、部署工作、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做到班干部职工人手一份, 使每个职工都能认识到邪教是害人的,坚决抵制。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深入揭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声讨邪教残害生命的罪行。大家积极行动,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共同抵御邪教的侵蚀。

六、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有力遏制毒品危害

(一)建立了禁毒工作专门组织机构。成立了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工作宣传小组、创建无毒学校领导小组、涉毒人员帮教小组等组织机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作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禁毒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及时传达各次禁毒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禁毒文件,并按文件精神对学校的禁毒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三)禁毒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详实的方案、措施,并严格按方案开展工作。

(四)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联合,使全体家长和师生员工人人知禁毒,人人参与禁毒。本年度中,各学校分别利用

春、秋季开学典礼、家长会等集会和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途径对禁毒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教育,取得发良好的效果。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六项重点工作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但是,从全县政法工作大局来看,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在深入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中,特色亮点不够。二是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意识、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在综合调处社会矛盾、处臵群体性纠纷、化解疑难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方面,整合资源力量不够。

八、2011年工作打算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政法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据教育部统计,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 2012年将达680万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党中央明确指出, 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政法院校以是培养未来法律工作者的摇篮, 以法学专业的学生为主, 而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在全国范围内都不是很好, 被誉为高风险专业, 即失业量较大, 就业率较低, 薪资较低。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 有效实施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创造工作岗位, 增强国家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 高校尤其是政法院校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拓宽思路, 以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带动学生就业。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1、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 是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 被认作是“第三本护照”, 将创业能力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

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 学术界有多种说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 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事业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 进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沈阳工业大学梁保国等人认为“在大学里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掌握创业的本领、方法,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 使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成为一个智者、强者, 毕业后能够大胆地走向社会、自我创业”。彭刚在《创业教育学》一书中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就是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将自主创业作为人生的追求, 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 自主创业, 掌握创业的本领和方法。

2、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已经积极实践了。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可迁移性创业能力, 要求将与工作相关的学习纳入到课程之中。随后, 英国政府又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 如1998年启动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1999年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 2001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 为支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此外, 2000年4月, 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小企业服务”, 由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家为创业者提供建议和援助。英国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人数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都大幅度提高。

与英国政府主导主推的创业教育不同,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多的是由高校自身和社会力量在推动。早在1967年, 百森商学院就在全球第一个开设了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之后,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发展迅速, 截至2000年, 美国有1600多所学校开设22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 100多个创业教育中心,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20%以上。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创业课程覆盖面广、体系完善, 二是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三是通过立法支持创业培训和小企业孵化, 四是成熟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1997年, 由清华大学发起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下, 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计划大赛, 创业教育也迅速在全国高校中展开。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 教育部又确立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自2005年8月起,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 在中国大学中开展KAB创业教育 (中国) 项目。2010年5月,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 全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均有了较快发展, 但就从政法院校来看, 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政法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笔者于2011年对我国部分知名政法院校的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总的来看, 政法院校基本都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创业学院, 将通过“实战”模式, 培育能够“摸得着、长得壮、活下来、走出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同时, 会面向主修专业成绩合格、有创业意愿和潜能的普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 同时开设“创业经济”、“创业管理”两门辅修双学位专业, 实行学分制, 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竞争力。还有些高校成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相关课程也进入课堂教学中。2011年7月, 华东政法大学与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出资设立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华东政法大学分基金会, 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同年10月开展了“我创我精彩”职业风主题月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西南政法大学已经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 2010年成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重点为应届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虽然创业教育已经在很多政法类院校如火如荼的展开,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一个名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创新, 最根本的就是要靠教育, 靠人才”。我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创业教育模式, 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等。相比之下, 很多政法类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没有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创业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去。

2、课程设置简单, 创业教育不系统

由于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政法院校并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主流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只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 属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方面, 甚至有的院校, 创业教育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 缺乏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笔者调查发现, 不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政法院校数量少, 即使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 创业教育课程的数量也很少, 有的学校只有几个课时, 甚至还是以选修课、网络课程的形式出现。课程设置简单, 教材不规范, 学科交叉、学科综合能力差。大部分的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不能形成规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主要以国际知名企业的创业原理和方法为主, 缺乏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小企业成长发展的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课程设置的缺陷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学和基础知识相脱节,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 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除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外, 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教育上, 很多政法院校也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3、校园缺乏创业氛围, 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在政法院校, 法学专业的学生忙着准备司法考试, 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只专注于与就业有关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 由于创业教育起步晚, 院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校园缺乏浓厚的创业氛围。目前, 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 但学生本人的创业需要、兴趣及自信、敢于冒险的精神等才是创业的核心。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为依赖性强,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缺乏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等问题。而政法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宣传国家优惠政策和成功创业的先进事迹、提高创业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够, 以及自身专业的特殊性, 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加强政法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整合课程结构与围绕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目标开设核心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必须实现创业教育大纲法制化, 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人教学大纲中, 优化创业教育计划, 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大学的远景目标联系在一起。美国斯坦福大学具有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坚持将文理科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基本原则;并建立了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体系, 不仅单独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还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政法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依托办学资源, 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 建立体现学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 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笔者调查发现, 在教育部对法学专业规定的主干课程中, 以经济法方向为例, 全部是法学课程, 没有一门是与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学经济法的学生连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都不了解, 日后很难成为经济法领域的优秀者工作者。因此, 我们建议政法院校应在法学专业中增设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必修课程, 在非法学专业中曾开法学类的课程。“法商结合、政法结合”的课程体系, 不仅能体现政法院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顺利实现就业甚至自主创业。

3、构建创业扶持平台,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政法院校应建立创业扶持平台, 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首先, 从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 政法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 如大学生创业咨询与服务中心, 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关服务。其次, 从政策资金角度来看, 学校应联合政府、企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扶持对象不应局限在应届毕业生中, 应扩展到所有在校学生中, 创业基金应当成立评委会, 评选出优秀的创业方案, 给予资金支持。再次, 还应鼓励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 加强对创业社团的管理和扶持。一方面, 学校应聘请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社团顾问, 为同学们传授办理营业执照、纳税、贷款申请等经营管理知识, 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 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 邀请他们及本校创业成功的学生来校为同学们传授创业经验, 分享创业过程中的苦与乐, 激发在校学生的创业激情。

4、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加强实践教学

政法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学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大力宣传优秀校友、在校学生创业的先进典型, 越是发生身边的事情, 越能激发学生的共鸣;三是要鼓励大学生创建创业类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 如举办大学生创业活动月、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 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说, 一是政法院校高校应大力开拓实习基地, 应将实习基地拓展到法院、检察院、律所等司法系统以外的企业单位,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围绕专业特色, 鼓励学生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和非政府组织, 鼓励学生以公民代理的身份为那些没有钱请律师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 做一名社会法律工作者。学以致用, 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还能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4) :79-83。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政法教育 践行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

一、政法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对政法系统的根本价值要求。“忠诚”是第一位的,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政法干警必备的基本政治品格;“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执政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活动宗旨和职责目标。“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使命。“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也是全体政法干警的道德追求。政法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和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将其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

二、结合职业特点、立足本职工作、践行核心价值观

政法教育工作者虽然不像广大政法干警一样工作战斗在政法一线,但我们所具有的干警、教师的双重身份却向我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名政法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学习、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时候与自己的职业特点、本职工作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把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析政法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其具体化。

(一)真学慎思,忠党爱教。

真学慎思就是要求每一名政法教育工作者学习要避免流于形式。要通过学习、领悟、教育、实践使核心价值观真正的内化于心、修养品行、提升能力、使之成为指导行为的指南;同时要以社会发展形势为依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最终使自己的专业及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诚是价值观的灵魂,是人坚守内心信仰的高贵品质。忠党爱教就是不仅要忠于党、国家、人民、法律更要忠于自己所从事和信仰的法律教育事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必须与上级、院党委保持一致,也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做到爱岗敬业,热爱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二)知行统一,热爱学生。

知行统一就是要确保核心价值观能够“践于行”,能够把思想切实的转化为行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教育者要教育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基本小事做起,可能是一句文明用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小小的帮助,从而到行为习惯规范化的养成;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倡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做和学中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处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逐渐使学生能够认同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当前社会处于变革、转型的历史时期,各种腐朽、消极懈怠的观念和社会不良现象不停的影响着学生、冲击着学生并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目前一些高校学生存在着的一些普遍现象急需使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导,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了太多的爱护,自我意识较强,使之缺少独立思考和正确做事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控、沟通能力差,爱钻牛角尖,易走极端。大学生正是处在青春的萌动期,遇事欠考虑,易冲动,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因此,面对这些情况,教育者不仅仅是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利益需求变化,思想变化,审时度势,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学生,让学生的合理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切实的保护。热爱学生不能光是一句口号,这份热爱要缘自内心深处,只有这样才能真心实意的去关心他们的所思、所需、所为,才能够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才能为社会、为政法干警队伍培养出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伦理、甘于奉献服务社会与人民的后备法律人才;与此同时,教育者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也从中得以实现。

(三)为人正直,团结同事。

“公正”是社会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是我们每个人所渴望实现的一种社会状态,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维护,社会的法治文化才不会被扭曲,个人的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我们的国家、党、单位才会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政法教育者而言,用行动诠释“公正”的内涵就是要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团结协作,与人为善,在工作、生活中自觉遵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工作氛围。

(四)淡泊名利,勇于奉献。

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综述 篇4

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盟委、市委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安排部署,XX市迅速反应、积极行动,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上率下从严从实

根据《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指引》,结合XX市实际,迅速成立了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政法各部门全部成立了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确保了教育整顿工作顺利开展。

制定了《XX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方案》等文件,切实明确了各单位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先后安排X次市委常委会研究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召开了X次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全体会议、X次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会议,对教育整顿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压紧压实各专项组、政法各部门的责任。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先后多次深入市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境管理大队等地开展调研指导检查,详细了解了各单位教育整顿开展情况,并指出各单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建议意见。政法各单位认真开展学习教育环节自评工作。X月XX日至XX日,自治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七指导组深入XX市开展学习教育环节验收评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复评组,对XX市学习教育环节工作评定为合格。

二、学习教育全面铺开

根据《XX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方案》学习教育环节的安排部署,XX市重点开展“三个教育”共“十七个一”活动:政治教育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邀请专家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市委书记、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讲一堂党课;开展一次全市政法干警政治轮训;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和学习研讨;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学习评估测试);警示教育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邀请市纪委监委领导同志做一次廉政教育报告;召开一次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一次党规党纪学习;观看一部违法干警忏悔警示片;观看一部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开展一次廉政基地现场教学;旁听一次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英模教育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举办一次英模事迹报告会;组织观看一部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宣传片;选树一批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并编印英模事迹宣传册)。

三、紧贴民意开门整顿

坚持开门搞教育整顿,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人士介绍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召开了X次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座谈会,会议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特约监督员代表和居民代表等XX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政法各单位认真落实“开门搞整顿”工作,向相关单位和社会发放意见征求表。同时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在报社、电视台、“两微一端”、二连政法等媒体平台,开设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专栏专版,累计编发各类稿件XXX余篇(条),利用全市主要街路LED大屏及各单位宣传栏(版)、显示屏开展了教育整顿社会宣传,为教育整顿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X月X日,XX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政法好故事忠诚铸铁军”文艺晚会,市委主要领导、全市政法干警、社区居民XXX余人观看了演出。演出以故事讲述、朗诵、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全市政法干警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新精神、新面貌。

四、感悟初心永葆本色

坚持压实市委主体责任。XX市市委始终坚持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穿教育整顿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研究安排教育整顿工作,特别是对于重要环节、重要文件、重大问题,都经市委常委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努力做到各项工作既符合上级党委要求,确保了教育整顿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进行。

坚持教育整顿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政法各部门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党章、《条例》《准则》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讨结合起来,引导政法干警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夯实政法干警“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情况汇报 篇5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情况汇报范文1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我们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查处政法系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从目前暴露出的问题看,主要是我省政法队伍中少数干警受XX流毒影响未彻底肃清,“袍哥”文化、码头文化等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仍然存在;少数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度机制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队伍管理宽松软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从四个方面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努力锻造新时代过硬政法队伍。

一是加强政治建警,不断夯实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坚持把忠诚铸魂作为深化教育整顿的首要任务,彻底肃清XX流毒影响,确保广大干警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领导,制定我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实施细则,健全综治督导等11项配套制度,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监督问责、决策执行等制度,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强化政治轮训,会同省委组织部调训省管政法领导干部,持续开展全警大轮训,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警头脑。强化政治督察,组织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加强纪律作风整顿,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警。

坚持把纪律作风整顿作为深化教育整顿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加强纪律整顿,开展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廉洁从警“三案一廉”纪律作风整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作风督查,制定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实施办法,对政法单位开展进驻式作风督查,实行重大纪律作风问题点对点督办,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到实处。加强案件查处,协同纪检监察机关集中梳理一批问题线索,着力提高举报线索的查结率和现行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率,保持高压态势。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大力提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能力水平。

坚持把执法办案质效作为深化教育整顿的直接检验,促进广大干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个案评查,开展“万案大评查”活动,针对评查发现的执法司法问题以及瑕疵案件,分类落实整改措施。强化面上检查,开展综合性执法司法大检查,重点检查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等领域执法司法情况,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实化动态监测,创新制定执法司法态势监测指标体系,为精准评估办案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协管协查制度建设,织密从严管理监督体系网。

坚持把完善协管协查制度作为深化教育整顿的根本举措,着力提升政法队伍监督管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干部协管规范化,严格把好酝酿提名事先征求意见、参与推荐考察、书面复函同意“三道关口”,推动选优配强政法领导干部。结合明年市县换届,会同组织部门开展政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推动形成干部交流常态化机制。推进协查工作制度化,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党委政法委派员参加对政法机关巡视巡察等制度,完善加强干警八小时外管理制度,推动形成监督合力。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情况汇报范文2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政法战线自我革命的新需要,是确保政法机关担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的重要举措。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策划,迅速启动推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去年公安部教育整顿试点建设成果,持续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政法战线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重大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为加强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政法队伍存在的问题,开展教育整顿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这次教育整顿,是对政法战线践行“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去年以来,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教育整顿试点工作、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反腐力度、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纯洁了公安队伍。与此同时,队伍中还是存在政治敏锐性低、政治警觉性差、政治鉴别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做两面人,对公安机关政治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宪法法律,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开展教育整顿,必须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胸怀“两个大局”,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这次教育整顿,是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政法队伍是捍卫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队伍不纯、不公、不力,甚至发生违法乱纪的问题,就会严重削弱政法机关的公信力,严重践踏社会公平正义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警一刻也不能放松。开展教育整顿,必须要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紧扣工作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刀刃向内、彻底割除毒瘤,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

这次教育整顿,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政法机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服务办案不力,裁判定性不公,会逐步累积民怨,会丧失威信。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来看,一些公安民警法纪观、权力观、利益观严重不正,有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形成黑色利益链、腐败共同体;有的利用职务影响力干预办案,以案谋私,从中获取利益;有的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开展教育整顿,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这次教育整顿,是立足新时代要求,对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发出的动员令。政法工作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党和人民寄予厚望。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教育整顿,促进公安机关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必须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补齐公安队伍依法履职的短板弱项,提升公安民警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为助推“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以强化学习教育为引领,助推教育整顿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并贯穿始终,是这次教育整顿的鲜明特点。市公安局党委严格把握教育整顿任务要求、环节策略,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有效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激励和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筑牢政治忠诚,永葆政治本色,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

高起点究谋划。市公安局党委深入学习吃透党中央精神,把上级部署与本地区、本系统实际紧密结合,全覆盖式召开动员部署会,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实体化组建了案件线索查办、顽瘴痼疾整治、督促指导检查等6个工作专班,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具体责任。

高站位开局起步。市公安局党委聚焦队伍现状,破题开局、挂图作战、逐项落实。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教育整顿时间表路线图》,创新开展“”政治教育学习模式,引导广大公安民警夯实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组织市局党委班子、基层民警代表到钢铁集团公司、八路军支队旧址,开展“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追溯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了首届“十佳惠民”工作评选活动,从项便民服务条目、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中,评选出个项目进行表彰宣传,激励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便民为民服务模式,推动教育整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标准落实任务。市公安局党委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强度、快推进,争当表率、争当示范、走在前列。教育整顿以来,已召开征求意见会场次,征求意见建议条,专题究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完成。市局党委究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十条便民利民举措,各警种、各单位立足本职岗位,持续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群众、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烦心难事。特别是推动解决全市配套手续不齐全楼盘居民“落户难”问题,为户、名群众办理了落户手续。

三、抓住“动真碰硬”这个关键,激发自查自纠的动力,发挥组织查处的威力

查纠整改是教育整顿的中心关键环节,直接决定教育整顿的成效。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动真碰硬、触及要害,激发自查自纠的动力,发挥组织查处的威力,提升专项整治的效力,推动查纠整改环节抓实抓严抓准。突出抓好警示教育,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和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政教育报告,及时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坚决抓好查纠整改,实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敦促问题民警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坚决整治顽瘴痼疾。着力体现为民情怀,组织开展“向市民报告请市民评议暨警民征求意见座谈会”,聘请社会各层面人士对公安工作进行评议,征求意见建议,努力将公安机关的为民情怀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聚焦“七大顽瘴痼疾”及公安窗口单位、车管所顽瘴痼疾整治,排查出类突出问题,制定项整改措施,形成项制度机制,有效推动广大公安民警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有效发挥了组织查处的震慑威力。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政法战线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过程中,要把开展教育整顿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健全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检验教育整顿的实际成效,以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新形象。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情况汇报范文3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闻令而动,高站位组织领导、全方位指挥调度、清单化推进落实,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学习教育的政治引领力、历史穿透力、典型感染力和实践指导力,教育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央第十四督导组进驻省开展督导工作,这既是对我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我省政法队伍整改问题、锻造提升的一次难得契机,对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已进入查纠整改环节,这是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也是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的落实环节,工作开展如何直接决定着教育整顿的成效。全省上下必须要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协同作战,共同打好这场刀刃向内、正风肃纪的攻坚战。

坚持学习教育和查纠整改相统一。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着查纠整改的深度。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不断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教育与思想发动、自查自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纪、案例、政策专题教育,做到以学促查、以学促改、边学边改,增强自查自纠的思想自觉。

坚持自查从宽和被查从严相统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教育整顿一以贯之的方针。查纠整改环节,就是要鲜明“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导向,对主动说明问题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拒不交代问题的,依纪依法从严处理。精准执行政策,既不随意降格,也不随意加码,做到宽严兼施、宽严有度、宽严恰当,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政策攻心、法纪攻坚,教育大多数、惩处极少数,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问题,既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做好查纠整改环节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奔着问题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案件评查暴露的死角盲区、顽瘴痼疾整治遇到的堵点痛点,剖析根源、举一反三,把“病灶”查透彻。要盯住问题改,坚持边查边治、真改实改、立改立行,把问题改彻底。要坚持标本兼治,扎牢织密制度笼子,确保既有立竿见影的实效,更有抓源治本的长效。

坚持教育整顿与工作实绩相统一。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效,最终要看执法司法公信力有没有提高、为民服务的效果有没有提升。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政法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实,以服务大局的新业绩、维护稳定的新成效、政法队伍的新面貌来检验教育整顿成效。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6

根据中央、省、绍兴市委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上虞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紧扣工作重点,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精心安排,扎实推进,系统而深入地以“五个加强”开展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前阶段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自活动要求开展以来,我市立即行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等。同时,成立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政治处),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协调、监督等日常工作,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3月2日,我市召开了由全市政法系统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参加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在会上,明确指出全体政法干警要增强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学习、讨论和实践,要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上、推动政法工作的落实上见成效。另外,还切实要求我市政法各部门加强单位组织领导,建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从而推动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二、加强统筹安排,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上虞市政法委始终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统筹安排,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一方面结合“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市级平安和谐服务队“大走访”活动以及“千警万户”大走访活动,另一方面结合上虞市开展的“孝义、诚信、责任”主题教育,确保活动搞出特色,取得实效,充分发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在助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上虞市检察院通过“大接访”、回访信访当事人、结对帮扶、开门评警、干警记民情日记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夯实了政法工作的群众基础,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干警认识水平。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集中辅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开展集中研读、座谈讨论、警示教育、典型学习等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力求通过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促使政法干警进一步树牢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如上虞市公安局通过“五步法”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理论素养,一是于3月14日邀请绍兴市警校兼职教官就街面侵财型犯罪防范侦查进行了专题授课,二是曹娥派出所组织全所民警开展“一月一讲”活动,三是坚持每周一晚的集中政治学习,四是编印《身边的感动——2007至2011年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手册,掀起向身边的典型先进学习的高潮,五是组织开展学习心得撰写活动,要求民警撰写学习心得,从而真正达到学而有获的效果。

四、加强实践锻炼,有效提升政法行政能力。

为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不流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上虞市政法各部门纷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立足各自工作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锻炼。如上虞市检察院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论辩赛、演讲、法律文书制作、计算机操作等形式,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强化干警业务技能训练。上虞市司法局则组织开展了专项活动,一是开展了以“妇女维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为广大妇女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地为妇女提供了优质、高效、快捷的法律援助;二是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开展“专门走访”活动,深入到全市各村,重点就村级组织在土地流转、山林承包、征地拆迁、婚姻继承、宅基地管理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集中梳理排查,从而既提升了政法机关的行政能力,也无形中为政法干警的形象加了高分。

五、加强精神塑造,打造独具特色的政法文化。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7

会议学习观摩了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主持会议并讲话。

“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 孟建柱同志强调, 信息化是加强执法司法管理、提升执法司法效能的重要支撑。这对政法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王其江说。

王其江指出, 政法单位要在五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在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狠下功夫, 把大数据、云计算真正应用到执法司法公开、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主要业务领域。

二是要在加强执法司法管理、提升工作效能上狠下功夫。研究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机制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 加强对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的监督。

三是要在推进执法司法公开、提高公信力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执法司法公开措施、手段和办法, 逐步把应当、可以公开的执法司法程序、内容和信息资源, 都公开出来, 以公开促公正、

树公信。”

四是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用好新媒体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司法为民的新领域、新渠道, 推进一批面向群众的信息平台建设, 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低廉、更个性化的执法司法服务。

五是要在保障信息安全上狠下功夫。强化维护政法信息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政法机关网络基础设施日常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机制,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教育局政法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政法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毕业实践 司法社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85-03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学历层次结构中,社会工作已经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层次,甚至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后,如北京大学等。在全国200多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同。当然,不同的学校类别开设的社会工作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如综合性院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往往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社会工作人才,民族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医学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政法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无论是培养层次的不同,还是培养院校的不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都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教学阶段来分,包括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大的行业来分,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企业等几大行业的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具体的领域或者说按照课程设置来分,包括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因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不仅重要,而且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研究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践问题。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一)法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因为这个“法”字,使得其各方面披上了“法”的外衣。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的学生以法学类专业学生居多,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法学类专业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纯粹的法学类专业如法律事务、贸易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专业就占差不多40%,法学类相关专业如法律文秘、司法信息技术、司法警察、刑事执行等专业占了近60%。其次,政法院校往往比非政法院校的非法学类专业开设了更多的法学类课程,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非法学类专业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均开设了法学类专业。最后,非法学类专业学生生活在以法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的校园,非法学类专业学生耳濡目染往往也“法律化”。正因为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多了“法律性”这一层外衣。

(二)政治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如因为“法”字而披上“法”的外衣一样,也因为“政”字而披上了“政”的外衣,即政治性。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历史的原因,即政法院校产生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法干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就是在原来的广西政法干校的基础上成立,进而与广西司法学校合并而成。政法院校的历史性证明了政府院校的政治性。其次,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现实的原因,即政法院校较非政法院校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生手册明文规定,每周二下午各班分别召开主体班会,并且由学校学生处、团委统一拟定班会的主题。最后,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综上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又多了“政治性”这一层外衣。

(三)组织纪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特有的“法律性”和较强的“政治性”,使得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首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所有学生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具体来说,每天早上实行早操制度,阻止学生睡懒觉的行为。每天晚上10点以后开始晚检,杜绝学生深夜外出或夜不归宿的行为。其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警察类专业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即早、中、晚均要出勤,而且早上要拉练,下午或晚上要进行军事训练。最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生(包括警察类专业学生和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经常外派执行执勤、安保等警务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表现其更强组织纪律性的一面。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当然也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般特点。这些特点综合影响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专业实践偏少。在各专业的毕业实践中,专业实践偏少,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通病。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实践中也难以避免专业实践偏少这个通病。对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调查发现,他们最多的是类似“我们没有实习到什么,根本没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回答。造成这种专业实践偏少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领域方面的问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领域首选应该是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其次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再次是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非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这直接影响专业实践的专业性。第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即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进行毕业实践,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难以融入工作。第三,毕业实践的时间偏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为三到六个月,实践单位往往因为其时间太短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实习生身上。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偏低,除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之外,其他领域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甚少。这些综合因素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实践偏少。

(二)实践领域:多数在政法部门。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来看,他们大都倾向于选择政法部门,即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即使不选择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大多数学生也选择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每届只有一到两个学生选择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毕业实践,毕业后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每届也就一两个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笔者认为是由前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法律性”所影响的。其他的选择在企业进行实习,笔者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待遇方面的考虑。而真正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践的学生,则是真正出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

(三)实践指导:缺乏专门的指导机制。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包含了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毕业实践是社会工作所有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总结提升的阶段。就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来看,首先缺乏的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机制,尤其是毕业实践的指导机制。具体体现在:指导老师如何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毕业实践如何计算酬劳、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评价机制等。其次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10年开设,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则开设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一人,专业教师极其缺乏,严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四)与毕业论文关系:脱离毕业论文。现在对于大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到底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一直是高职学校及教师们所讨论的问题。其实,不管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毕业论文应该与毕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如前所述,首先,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在非专业领域实践。其次,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进行毕业实践,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未能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很好的结合。最后,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多的是被动选择学校给予的参考选题,而不是主动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等进行选题。就笔者近几年所指导的30余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情况来看,真正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结合的学生不超过10%。

三、促进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对策

(一)实践机制:符合实情的毕业实践机制。良好的机制是社会工作各类实践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应根据政法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一整套实践机制,并且要将毕业实践作为这一整套实践机制的重点内容。社会工作专业这一整套机制应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经费支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再次,要制定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只建不用的状态。第四,实行弹性的毕业实践机制。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情况来看,毕业实践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应根据实情进行调整,建议不低于半年的毕业实践。此外,实践机制应体现政法院校的特色。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都体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的最低专业标准,但是专业特色与优势科目的发展并不突出。

(二)实践指导:专业的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虽然进入毕业实践,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况且毕业实践是学生诸多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下进行。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指导教师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从学校层面来考虑,二是要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来考虑。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践指导老师的专业化、专职化。不过,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可考虑从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培养专业化最好是专职化的毕业实践教师。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指导教师评价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层面来看,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认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指导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专业层面的指导,还要包括思想层面的指导。其次,实践指导教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为当前正在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及未来将要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践领域:司法社工和常规社工并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一般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有如民族院校、医学院校、工科类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一样的特殊性,因此其毕业实践领域应包括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和特殊的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当然,考虑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可偏重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这姑且不论,主要探讨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具体来说,第一,社区矫正。从社区矫正的有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社区矫正的方法应是以法律规定的方法为主,辅之以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工作方法。第二,法院人民调解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较为符合法院人民调解员职位需求。第三,禁毒、戒毒社会工作。禁毒、戒毒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需要禁毒、戒毒的法律知识。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还包括安置帮教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实践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

(四)实践形式:关联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一样,应将毕业实践与论文撰写和未来就业联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完成毕业实践,也可以促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就业,这也是当下诸多高校比较提倡的做法。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当前用人需求量大,政法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加强学生毕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尤其是重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好的选题,撰写更具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杨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2]苏香菊.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研究[J].传承,2015(3)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442)

【作者简介】刘 伟(1984- ),男,湖南邵阳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工作理论与政策。

上一篇:大数据社会治理创新下一篇:普教云桌面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