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导学案附答案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语导学案附答案(共4篇)

成语导学案附答案 篇1

科目:语文

必修1(选修____)

第一单元

第2课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_ 第2课 《雨巷》导学案

主备人:孙俊梅

审核人: 李晓红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4.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追求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2、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化虚为实,领略诗歌意境。【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向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2、作品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 雨巷诗人”的称号。

3、补充

丁香:花开在仲春,白色或紫色,淡雅而不轻佻,姣好芳香,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形状像结,被赋予结扣、愁结的象征意。

二、自主学习:

1、字词识记

雨巷()

巷()道

撑()着

彷()徨()

寂寥()

彳()亍()

惆()怅()

凄婉()

颓()圮()

2、用“/”划分下面一节诗的节奏,标出韵脚,体会其音乐性,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注意感情基调)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读完《雨巷》,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试谈谈。

【探究案】

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一.鉴赏形象:

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

2、“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形象特征?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

3、本诗含蓄,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二、欣赏语言

1、你最喜欢《雨巷》中的哪几句诗,为什么?

3、第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逢着”,最后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飘过”,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 huáng)颓圮(tuí qǐ)

B、寂寥(jìliáo)

朦胧(méng lóng)C、哀怨(āi yuàn)彳亍(chì chù)

D、惆怅(chóu chàng)憧憬(chōng jǐng)

2、下列诗句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B、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C、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D、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二、能力提升题

1、读徐志摩的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1~3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①、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______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态。

②、“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预习案】

二、1、xiàng hàng chēng pánghuáng liáo chìchù chóuchàng wǎn tuípǐ

2、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这首诗忧郁、哀怨,很美丽,有很朦胧,整首诗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探究案】

一、1、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雨巷: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空寂的,破败的。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具有隐蔽和遮挡的作用。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篱墙:破败、荒凉

2、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轻柔缠绵的歌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3、“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

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像。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二、1、《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2、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诗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改变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训练案】

一、1、A

2、B

3、D

二、1.柔媚 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

②.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将分别,顿生“忧愁”。

③.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

成语导学案附答案 篇2

精彩开篇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其中有一位备受世人瞩目的热情澎湃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jí)慷慨(kāng kǎi)迭(diã)起 赫(hâ)然 淋漓(lín lí)目不窥(kuī)园 兀兀(wù)穷年 沥(lì)尽心血 无暇(xiá)及此 迥(jiǒng)乎不同 仰之弥(mí)高 锲(qiâ)而不舍 炯炯(jiǒng)目光 2.注意下面这些多音字。

⑴校(xiào校规;jiào校订)(2)壳(kã弹壳;qiào地壳)(3)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4)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4.作者链接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5.背景链接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

【交流点拨】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句和总起下文的‚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的过渡句,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交流点拨】作为学者方面主要围绕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主要写了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二)深层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 ……… ”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示例: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介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交流点拨】1.我认为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处写得好,因为他写

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钻研的精深。闻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闻先生治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药方,这让我们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想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选择。

2.我认为‚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处写得好,因为他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

3.我认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一处写得好,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深夜唯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先生却在这盏孤灯下畅游书海,他全力投身学术研究,乐此不疲,因而成就斐然。

4.我认为‚不动声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一处写得好,‚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写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写他研究硕果累累,‚群蚁排衙‛足见先生治学的一丝不苟。

5.我认为‚十年坚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一处写得好,‚赫然而出‛写闻一多《楚辞校补》的问世令人惊讶、引人注目,此处写出了人们对闻先生卓越成就的赞叹。

小结: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他勤奋钻研的目的。他从没有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

四、拓展延伸

闻一多、臧克家都是诗人,你能各写出他们的一首诗吗?把他们的诗歌抄写下来,并试着分别做150字左右的评价。

【交流点拨】比如:闻一多的《红烛》《死水》《静夜》《七子之歌》; 臧克家:《老马》。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闻一多先生,这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作者臧克家先生把他的形象塑造得多么鲜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研读第二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交流点拨】1.我认为文中‚一反既往‛这个词用得好,‚既‛是已经的意思,译为‚完全和过去(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词语使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表达简洁风趣,又领起了下文。

2.我认为文中对闻先生的外貌描写很好,因为他抓住了人物特征,用了两个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展现了一个无畏的革命者形象。

3.‚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这句话读了很让人动情,它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甘愿为祖国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的话鼓舞了人们‚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志。

(二)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技巧,请你加以概括。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交流点拨】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音乐美。

⑴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⑵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⑶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四、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这位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受到中华儿女的敬仰,中华儿女永远纪念他。读完本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两句墓志铭或仿照下面两个例子写两句赞扬他的话。

【交流点拨】1.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

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文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2.深夜提笔写校补,三更磨墨出杂论。一口一心为自由,专为革命献一生

高考成语褒贬误用导学案 篇3

一、高考典题导入

1、(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答案】A 【解析】(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望文生义。

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

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合语境。)

2、(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答案】A【解析】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

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真正的长者并不是,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儒化后学者。

②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众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生活了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

A.师心自用 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B.抗颜为师 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C.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 师心自用 D.好为人师 师心自用 抗颜为师 答案:D 好为人师:谓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二、【考点启示】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或选取。从上面试题情况来看,成语中褒贬误用,是考查对象之一。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可轻视这类成语。

三、【指点迷津】

词语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和中性词,成语使用需要结合上下文描述的情景衡量,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1)平时积累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2)答题时注意语境是褒义还是贬义,然后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四、请你识记

1、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2、呼朋引类:指招同类的人的人,多指结成一伙做坏事。(贬义)

3、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贬义)

4、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贬义)

5、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贬义)

6、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贬义)

7、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贬义)

8、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贬义)

9、一唱一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现多为贬义)

10、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贬义)

11、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贬义)

12、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贬义)

13、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贬义)

14、无独有偶: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十分相似。(多指不好的人或事,贬义)

15、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贬义)

16、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贬义)

17、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贬义)

18、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贬义)

19、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贬义)20、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贬义)

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

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贬义)

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贬义)

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贬义)

25、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贬义)

26、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贬义)

27、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贬义)

28、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9、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贬义)30、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贬义)

31、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贬义)

32、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贬义)

33、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贬义)

34、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贬义)

35、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装出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贬义)

36、闪烁其辞: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贬义)

37、藏头露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贬义)

38、刚愎自用:愎:任性。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贬义)

39、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贬义)4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贬义)

41、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贬义)

42、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也作“烜赫一时”。(贬义)

43、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贬义)

44、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贬义)

45、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贬义)

46、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贬义)

47、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指大发谬论。(贬义)

49、长篇大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贬义)50、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用于评论写作。(贬义)

51、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贬义)

52、积重难返:重:程度深。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贬义)

53、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贬义)

54、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贬义)

55、鸠占鹊巢:斑鸠夺了喜鹊的窝,比喻霸占他人的财物。(贬义)

56、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贬义)

57、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贬义)

58、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贬义)

59、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贬义)

60、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贬义)61、觊觎之心: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贬义)62、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贬义)63、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都不干。(贬义)

64、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诋毁好人或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贬义)65、大而无当: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贬义)66、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贬义)

67、画虎类犬: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贬义)68、墨守成规: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贬义)

69、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品质卑劣。指人面兽心的人。(贬义)70、前倨后恭:之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贬义)71、黔驴技穷: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贬义)72、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贬义)73、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贬义)74、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贬义)75、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贬义)76、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贬义)

77、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贬义)78、飞黄腾达:比喻一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贬义)

79、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贬义)80、添枝加叶:比喻为了夸张渲染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不能用来称赞他人。(贬义)81、兔死狐悲:因同类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贬义)82、有恃无恐:因有所依恃而无所畏惧或顾忌。(贬义)83、昼伏夜出:白天潜伏起来,夜晚出来活动。(贬义)

84、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贬义)85、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贬义)

86、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贬义)87、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贬义)88、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贬义)89、陈陈相因: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贬义)90、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强调人多带来坏处。(贬义)91、吠形犬声: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贬义)92、暗室亏心: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贬义)

93、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褒义)94、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95、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褒义)

96、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常误用为形容罪有应得。(褒义)97、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98、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褒义)

99、彪炳史册:某个人的功绩、名声很高,照耀了史书。(褒义)100、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指大公无私。(褒义)101、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不能用于自身。(褒义)102、名不虚传: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褒义)103、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也指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形容殷切地盼望(褒义)104、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褒义)

105、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106、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褒义)107、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含褒义。

108、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了。(褒义)109、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暗含有投入少,回赠多之意(褒义)

110、余勇可贾:比喻剩下的勇气和力量很足,还有勇气可以使出来。(褒义)11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褒义)112、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褒义)113、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褒义)

114、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褒义)115、名噪一时:某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的重视。(褒义)常误用为贬义词。

五、褒贬误用成语巩固练习(说明:下列选项中成语,多数为褒贬误用,请仔细辨析筛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C、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D、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D、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B、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C、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D、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C、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D、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6、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实现了节俭文明、务实高效的办会理念,这和组织方瞻前顾后的周密安排是分不开的。B、《天香》写一个上海士绅家族几代人声色犬马的生活,并引出其女眷所习的“天香园绣”,是流传沪上的又一“传奇”。

C、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D、许多黑社会组织内部等级森严,成员间以江湖义气相维系,相互间称兄道弟,拔刀相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诗人李白一生狂放不羁,面对权贵昂头天外,面对自然流连忘返,面对功名超然物外。B、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常常能够避重就轻,巧妙化解各国记者的尖刻提问,甚至无理挑衅。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D、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腐败受处而下台的干部因为拥有广阔的人脉,他们往往会在商海中东山再起,重新成为人们眼中的宠儿。

B、诸葛亮江东舌战群儒,被传为千古佳话,遥想当日,羽扇纶巾,巧舌如簧,谈笑间,孙刘联盟之大计定矣!

C、辩论赛进入第二轮,两位业界专家的加盟,对于反方来说,无疑是为虎缚翼,反方绝地反击的机会终于来了。

D、中东许多国家为了解决国内危机,不惜借助西方强权势力,虽然暂时可以缓解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却有开门揖盗之嫌。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春节前三天,人们集中争相购物,各大超市人满为患,商家着实挣得钵满盆盈。

B、美国次信贷危机,欧债危机,一场场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更圆”的媚外言论宣告破产。

C、入世功臣龙永图在贵州卫视坐而论道,主持经典思想节目,试图把自己多年的谈判心得与广大观众分享。D、改革开放30余年,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退休职工生活富裕,物质条件充裕,脑满肠肥,生活安乐。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神九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消息传来,指挥大厅顿时欢呼雀跃,一片哗然,航天工作者们相互祝贺,甚至激动地拥抱在一起。B、电脑的普及,鼠标的点击,已造成我们许多孩子书写能力急剧退化,字体歪歪扭扭,字迹龙飞凤舞,无法辨认。

C、袁隆平逯退居二线后,不再奔波于各种学术交流,不再做“空中飞人”,反而转向自己熟悉的山村,在那里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闲适生活。

D、宫廷剧、谍战戏泛滥荧屏,此类电视剧在题材方面陈陈相因,导致剧情枯燥乏味,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需求。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一轮的行政机构改革必将对十二五期间经济跨跃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职能的转型将进一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B、索马里海域的海盗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其猖狂程度其他海盗均无出其右。

C、最近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上下一条心,上行下效,机关的会风、文风一定会大有改观。

D、台湾人余远莹诱骗台湾民众到广西从事传销活动,他在台籍民众中呼风唤雨,把许多不明真相的人骗到广西。现在余远莹已被移送给台湾警方。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平铺直叙,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把民族心灵深处的诉求直接地呈现出来。

B、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熊朝忠,坐镇昆明主场,一举击败墨西哥拳王、素有“魔鬼”之称的哈维尔·马丁内斯,消息传来,拳击馆内大家群情激昂,弹冠相庆,记住这历史性的一刻。

C、于丹教授充分发挥学术明星长袖善舞的特长,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特色有机结合,开创了运用电视媒体传播学术的先河。

D、虽然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面前,但孤注一掷者仍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倍受媒体关注的小天使“宝宝”手术之后状况良好,起码髀肉复生了,精神头足了,饭量也大了。

B、历史经验证明,只要给那些野心家足够的历史空间和时间,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必定会穷形尽相,自己给自己撕下历史的伪装,王莽、袁世凯莫不若此,C、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的消息迅速在长江以南传播开来,虽然国民党当局极力封锁消息,但它简直无孔不入,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D、世界经济领域充满商机与挑战,中国许多优秀国企善于把握机遇,既能智慧地避开商业风险,又能灵活地因人成事。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春节前夕,市政府领导别有用心,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前去看望棚户区的百姓,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B、婚宴一开场,一伙趾高气扬的强盗昂首阔步地闯了进来,抢钱,抢聘礼,抢吃的,竟然还要抢新娘。C、一贯标新立异、出语惊人的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昨日又逆势表态,2013年房价只会涨不会降。

D、2013年春晚,既有舞蹈、钢琴独奏、京剧等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格调,也有小品、相声等下里巴人式的大众口味。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刘谦的魔术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自身出神入化的表演和董卿天花乱坠的解说,演的 和说的配合得天衣无缝。

B、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C、《红楼梦》塑造了一批如林黛玉、史湘云等优秀女儿形象,同时也刻画了一些似薛蟠、贾芸等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纨绔形象。

D、新接任的领导团队并没有扭转企业继续亏损的势头,他们少了些萧规曹随式的继承,多了些按图索骥式的古板,职工不满意在所难免。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政府专心致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中国共产党则决心团结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来自各条战线的道德模范个个衣冠楚楚,精神饱满,他们将以自身的成长历程为广大同学奉献一场精彩的报告。

C、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D、这家娱乐室以健身为名诱骗街坊邻居前来赌博,虽然空间不大,但喜欢来凑热闹的人趋之若鹜,狭小的地方挤得满满的。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最近学校管理松懈,学生逃课上网吧蔚然成风,社会和家长忧心忡忡,希望校方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措施,遏止此类现象发展。

B、考研试题泄漏事件震撼人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警钟长鸣,确保教育公平,确保考生利益,为社会营造一个干净的竞争平台。

C、难以想像,涌入草场挖药的犹如过江之鲫,无序的挖掘,掠夺性的采摘,天然牧场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一天天走向绝望。

D、广大公安干警守株待兔,昨晚终于将回家取赃的犯罪分子一举抓获,并顺利抓捕了其他同伙。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雷锋活动月首日,各机关干部倾巢出动,纷纷走上街头,清扫积雪,为全市文明大动员开了个好头。B、新班主任虽然年纪不大,但做起事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同学们终于吃了一个定心丸,对班级的未来充满信心。C、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许多国家财政已滑向崩溃的边缘,无解的困局最终会导致何种恶果,局外人只有试目以待。

D、凤凰山上的土匪果然神机妙算,没有轻易上当,钻进八路军给他们设好的伏击圈,侥幸逃过了一劫。

2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生活八亿农民的广大农村必将改头换面,彻底进入小康社会。B、赵锡永假冒国务院研究司司长,调研中国一行受到数省地方政府礼遇,这种钦差大臣的派头着实迷惑了许多地方要员的眼睛。

C、明星为了出名,各自花样百出,虽然手段各有千秋,但目的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功利趋动。

D、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深入工厂做“卧底”,为农民工了解情况,给每个外出打工的家乡人送去无所不至的温暖。

2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所民族幼儿园养成教育十分成功,孩子们行为上垂手贴耳,用语上文明得体,学习上 高效得法。

B、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放下“身段”的明星评委们,或插科打诨,或争风吃醋,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在无形中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C、学校允许同学们适当科学上网甚至打游戏,回家后和自己父母友好协商,同学们都知道这无疑于与虎谋皮,不会有好结果的。D、“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深夜守候的观众垂涎三尺,也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社会思考,让我们去认真思考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建筑名家吴良镛是已故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吴良镛在建筑理念上秉承老师,甚至亦步亦趋,做坚定的梁门弟子,继承老师的衣钵。B、食品行业造假屡出高招,竟然还能造出假鸡蛋,其技术水平简直无与伦比,如果不打开,你用肉眼是很难分辨真伪的。C、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将于2013年10月22日在滁州举办,全市上下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广大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D、21世纪的中国,高科技人才大量涌现,面对世界科技浪潮,他们沧海横流,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主力军。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B“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C“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D误将褒义词“同心同德”作贬义词用。

2、【答案】B 【解析】A“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C“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D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这里弄混了感情色彩。

3、【答案】C 【解析】A“胸无城府”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贬义词。D“无所不为”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贬义词。

4、【答案】C 【解析】A“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B“处心积虑” 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D误将贬义词“蠢蠢欲动”用为中性词。

5、【答案】A 【解析】B“翻云覆雨”是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贬义词。C“始作俑者”是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D“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词。

6、【答案】B 【解析】A“有口皆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褒词贬用”。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前赴后继:形容为了革命或某种事业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

7、【答案】A 【解析】B声色犬马,纵情享乐,贬义褒用C引而不发,善于诱导或控制,褒义贬用D拔刀相助,褒义贬用。

8、【答案】C 【解析】A昂头天外,贬义褒用。B避重就轻,贬义褒用。D始作俑者,贬词褒用。

9、【答案】D 【解析】A东山再起,褒义贬用。B巧舌如簧,贬义褒用。C为虎缚翼,贬义褒用。

10、【答案】B 【解析】A人满为患,人多带来坏处。C坐而论道,空谈大道理,贬义褒用。D“脑满肠肥”不劳而食之人肥胖,贬义中用。

11、【答案】D 【解析】A一片哗然,多人吵嚷,贬义褒用。B龙飞凤舞,书法遒劲,褒义贬用。C求田问舍,置业谋私利,无远大志向,贬义褒用。

12、【答案】D 【解析】A推波助澜,多指坏的事物,贬义褒用。B无出其右,褒义贬用。C上行下效,贬义褒用。

13、【答案】A 【解析】B弹冠相庆,贬义褒用。C长袖善舞,贬义褒用。D义无反顾,褒义贬用。

14、【答案】B 【解析】A髀肉复生,贬义误用。C“无孔不入”用于坏消息,贬义褒用。D因人成事,贬义褒用。

15、【答案】C 【解析】A别有用心,贬义褒用。B昂首阔步,褒义贬用。D“阳春白雪”高深、不通俗,没有高雅的意思,语境错用。

16、【答案】D 【解析】A天花乱坠,贬义褒用。B上下其手,贬义褒用。C胸无城府,褒义贬用。

17、【答案】D 【解析】A专心致志,褒义贬用。B衣冠楚楚,贬义褒用。C叹为观止,褒义贬用。

18、【答案】C 【解析】A蔚然成风,褒义贬用。B蔚然成风,褒义贬用D守株待兔,贬义褒用。

19、【答案】B 【解析】A倾巢出去,贬义褒用。C试目以待,褒义贬用。D神机妙算,褒义贬用。20、【答案】B 【解析】A改头换面,贬义褒用。C各有千秋,褒义贬用。D无所不至,贬义褒用。

21、【答案】D 【解析】A、垂手贴耳,贬义褒用。B争风吃醋,贬义褒用。C与虎谋皮,与坏人商量,贬义。

22、【答案】

7 背影 导学案 有答案 篇4

主备 万芬芬 授课班级 七1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2.学习从独特视角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3.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要懂得感恩父母。【学习重点】

1.学习从独特视角刻画人物的方法。2.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集体备课 及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1、人物简介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春》《背影》等。

2、背景透视

1917年冬,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母亲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大学,父子二人同行至南京,在浦口车站惜别。

3、预习自测

(1)给加粗字注音。

交卸()奔丧()狼藉()漱漱()颓唐()琐屑()蹒跚()举箸()情不自禁()迂()

(2)解释下列词语

1、祸不单行:

2、狼藉:

3、漱漱:

4、典质:

5、赋闲:

6、蹒跚:

7、颓唐:

8、触目伤怀:

【整体·感知】

1、内容与结构

(1)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父子浦口送别)

(2)说说这篇文章采用的什么记叙顺序?并试着划分结构。明确:倒叙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的思念之情。

2、线索与主题

教学反思:

(1)看看本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 试着仿照老师的例子概括一下。

教师举例: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是在文章开头,是作者惦记父亲时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明确:第二次是在第6自然段,是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也是在第6自然段,是在父子分别得时候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们可以概括为: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段,是在文章的结尾,是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别后思念,再现背影。(2)请你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根据第一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开头点出“背影”、中间追忆“背影”、结尾思念“背影”,“背影” 一词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而严谨,故线索就是“背影”(3)本文想通过“背影”表现一个什么中心? 明确:父子情深。

附板书: 《背影》

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第二课时

【研读·赏析】

一、揣摩细节描写

1、父亲的背影

(1)课文四写背影,是哪一次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明确:望父买橘时的背影(2)请学生朗读这个“背影”,其他同学认真去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背影的?(刻画这个“背影”,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揣摩其表达作用。

明确:a外貌描写:“他戴着……棉袍”

析: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布。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非常疼爱。同时,父亲自己的穿戴也说明,家境不好,穿着朴素,心情忧伤(沉重的背影!)

b动作描写:“蹒跚……的样子”

析:走路的姿势:蹒跚。可以看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以看出父亲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总结作用:突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2、父亲的语言

过渡: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下面请大家找出来仔细揣摩。

明确: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总结:这里几句为数不多的话语,却字字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浓浓深情、对儿子的关爱。可见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3、作者的流泪与自责

过渡:面对父亲的款款深情,作者还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并且“心里暗笑他的迂”。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了吗?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明确:四次流泪,两次自责:

A. 第1段: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之泪、悲伤之泪 B. 第6段: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感激之泪 C. 第6段: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惜别之泪 D. 第7段: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辛酸之泪

E. 第5段:“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次后悔自责,表明儿子理解父亲、爱父亲。

二、语言赏析

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明确: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揭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好奇。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明确: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使全文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集体备课

及二次备课:

【巩固·拓展】

上一篇:稿件写作要点下一篇:员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